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经验

2024-04-29

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经验(精选6篇)

篇1: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经验

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经验

李秋芳

高波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深入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规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地治理腐败和不正之风,获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经验。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理论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主张,作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全党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各级纪律检监察机关努力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坚定保障者,科学判断形势,主动服务发展,深入研究和解决妨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从利益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原则等市场经济规则中,探寻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创新,积极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坚决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错误行为,支持和保护党员干部干事业的积极性,为发展营造了健康有序的环境,使人民群众日益感受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带来的实惠和利益。

二、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始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方向是否正确,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否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必须依靠政治纪律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政治纪律在党的纪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党的“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党章规定的各项纪律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而最首要、最核心的就是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高度重视政治纪律建设,坚持不断发展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上来,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各级纪委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认真监督检查党的决议和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坚决查处各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等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保证了中央的政令畅通。

由于把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全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重要保证。主要体现在:

一是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密切关注各种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中国的图谋,坚决抵制公开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危害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行为。

二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反腐败工作,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行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互动,使党风廉政建设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

三是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败工作,始终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尤其是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维护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巩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是坚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坚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全部工作只有顺应民意、为民谋利、合乎民心,才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执政为民在细节,不因小节失大体;群众利益无小事,勿因善小而不为。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十六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最重要的经验。

群众利益的充分满足,有赖于对公众民意的充分尊重。我党秉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与构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推动公共服务的精细化,保证公共利益的亲民化,把公权监督、行政问责、公众参与、民主评议,努力体现到同人民群众发生联系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当中。

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督促各部门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明令禁止劳民伤财的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治理教育乱收费、减轻农民负担、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克服在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违法排污、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组织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探索损害公共利益的辞职、辞退、免职、降职、降薪等制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誉。可以说,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成效的认可程度,更直观地来源于对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治理成效。

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科学体系

腐败,说到底是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不能否认,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和领域出现了腐败易发高发现象。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能不能解决和怎样解决腐败问题,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就必须加强教育,帮助党员干部正确处理权力与利益的关系;必须改革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从源头上消除腐败发生的漏洞;必须加强监督,使权力运行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制约;必须坚持在保持惩处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站在战略高度,把反腐倡廉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城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颁布实施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教育、制度、监督三者相互依存、有效结合、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惩防腐败的综合实践中。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按照中央的要求,全党通过教育与制度的结合,扩大了反腐倡廉的党内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制度与监督的联结,增强了纪检监察和民主监督的刚性作用;通过监督与教育的呼应,增强了预防腐败的强大效力。其标志是:

第一,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积极促进了党员干部和公民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环境的素质。在反腐倡廉教育中,党员干部继承我国廉政文化优良传统,兼蓄人类廉政文明成果,学习和规范从政行为,努力形成诚信廉洁的文化心理,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成为对公开、公正、公平、诚信、廉洁等道德规范的普及教育过程。

第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着力在腐败易发高发地带构建“拦截大坝”。以减少行政审批权力和规范党政机关的权力运行为目标,限定政府自由裁量权,促使政府转变职能,持续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财政管理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要素市场和政府采购等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主体诚信交往、阳光交易,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过程互动互促,相得益彰。

第三,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使预防腐败的关口加快前移。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驾护航的实践中,我们综合运用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根据阳光透明的原则,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逐步扩大,党务公开开始启动。坚持政府职能转变与优化资源配置相协调,规范市场准入与抑止无序竞争相结合,提高了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效能,为广大群众提供着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合法市场主体提供着“想办事、能办事、办成事”的市场交易环境。

第四,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既保持了惩处腐败的高压态势,又注重从源头上综合治理,努力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面对一些地区和领域腐败高发、易发态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惩处腐败和纠正不正之风的力度,彰显了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开展警示教育,出台一系列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主动优化监督结构等,都增强了预防工作的作用力。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公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部署和成果,在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实践中,扩大了反腐败的社会效果。

五、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成遏制权力腐败的监督机制

民主与腐败是一对天敌。腐败是民主缺失的政治表现,民主是清除腐败的政治条件。与西方“三权分立、新闻自由、司法独立、竞争性民主为主”的反腐败模式不同,中国完全可以在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预防和治理腐败。“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防治腐败,是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又一条基本经验。

民主政治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对于反腐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最为重大。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决定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突破口,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实现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行政监察、法律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体现出强化监督的整体效能。这样的民主政治就成为有效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有效防线。

贯彻中央的要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系列党内法规相继颁布,党务公开稳步推进,健全党内民主的具体制度逐步推开。如: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度、党代会代表常任制试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等。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述职”,在接受民主监督上做出示范。在实施党内民主监督中,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为监督重点对象,以决策和执行为重点环节,以人财物管理为重点领域实施监督,通过科学配置权力,健全权力运行程序,完善了民主监督的具体措施,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经济责任审计,以及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等一系列民主监督制度得以建立。

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代表的协商民主取得很大发展。人民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针对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履行职责的情况,积极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在反垄断行业“福利腐败”、反商业贿赂、反文教卫生领域不正之风中,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和调研信息,成为纪检监察机关发现和惩处腐败的重要依据。

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监督施政行为的关键渠道。十六大以来,我党增大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政策的透明度,使公共权力的运行更加贴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目标。坚持进一步扩大村民自治、居民自治等基层民主,改革和完善办事公开、民主评议、信访举报等制度,运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使权力运行置于严格的民主监督之下,形成有利于遏制腐败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孤立腐败分子,逐步走出了一条“民主治腐”的新路子。

六、坚持不断扩大社会廉政文化的内化力量,巩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不可否认,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随着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获得方式多样化、利益分配差异显性化,社会上出现了“心理失衡、道德失序、行为失范、价值失向”问题,消极落后文化泛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部分党员干部和社会成员中严重缺失,在公共资源配置、公权自由裁量、社会收入分配等诸多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权力寻租”腐败现象,影响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反腐败是一场特殊的政治斗争,也是先进廉政文化与没落腐败文化之间的“文化较量”。两种文化心理的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是价值观。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起到的是催生和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先进文化的作用。久而久之,便可以内化积淀成强大的扬廉弃腐的文化力量。

党的十六大以来,针对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遵守贯彻落实党章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促进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同时,明确公民道德规范和基本行为准则,面向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这些举措,都有效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党全社会努力营造的廉政文化,来自社会共识,源自道德底线,发自内心深处。这种崇廉鄙腐的廉政文化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着内生持久的联系,它是教育的灵魂,制度的根基,监督的升华。廉政文化所展示出的内在力量,逐步挤压着腐败空间,冲击着社会“潜规则”,理所当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提高纪律检查工作能力,当好捍卫人民利益、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忠诚卫士

十六大以来,我党提出加强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的建设具有整体性的理论创新成果。保持党的先进性与保持党的纯洁性密不可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能力,直接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面貌。纪律检查工作能力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先进性建设,开展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活动,在实践中着重提高了六种纪律检查工作能力:

一是面对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各种风浪的考验,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定政治立场,牢记历史使命,提高了驾驭复杂政治局面的能力。

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政治、思想、作风、纪律上积极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诚信环境、服务环境,提高了为发展第一要务服务的能力。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健全群众利益诉求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提高了保障群众利益的能力。

四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借助各方力量,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

五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推进反腐倡廉教育,着力建设一个风清政朴的社会舆论环境;以法律制度遏制腐败,把防治腐败的要求寓于改革和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扩大监督的整体效能;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腐败的发生规律,依纪依法查办案件,从总体上提高了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业务能力。

六是执行纪律公正无私、刚直不阿,行为操守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自觉抵御各种诱惑,提高了秉公执纪、严格自律的能力。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过程,是纪检机关不断提高纪律检查工作能力的过程。党的先进性建设,给纪检监察机关夯实了思想和工作基础,注入了强大动力。纪检机关加强思想、作风、能力建设,塑造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八、坚持统筹利用国内反腐败体系和国际反腐败合作机制两种资源,努力塑造清廉政党和清廉国家的良好形象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反腐败斗争的状况无论怎样,都不可避免地得到国际社会这样或那样的评价,而这些舆论无疑影响着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冷静观察和科学判断国际反腐败形势的发展变化,统筹利用我国反腐败体系和国际反腐败合作机制两种资源,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惩治预防腐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主动开展国际反腐败合作、交流和研究,为我国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有益服务。

第一,坚持以我为主、对我有利的原则,主动参与构建国际反腐败规则的制定过程。把握执法合作、司法协助、人员遣返、涉案资金返还等国际反腐败合作机遇,我们取得了与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的反腐败合作话事权、外宣主动权,提高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对话参与能力、处理反腐败国际事务的沟通能力、与国际反腐败公约相衔接的法律制度建设能力,优化了反腐败的国际环境。

第二,积极开展对世界各国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掌握国际反腐败的理论动态和前沿信息,善于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反腐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剔除其中与我国情、党情、民情不适应的部分,将有益的成果及时吸收到我国反腐败法律制度建设和廉政文化体系中,丰富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适度开展了反腐败对外交流,建立和扩大了反腐败合作交流渠道。我国积极参加和承办重要的国际反腐败会议,乘势扩大反腐败工作的对外宣传,扭转了不少外国政界和专业人士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偏见,塑造了我国努力建设清廉政党、清廉政府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的良好形象。

纵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历程,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创造的反腐倡廉新经验,是需要倍加珍视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说,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决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一个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反腐败科学体系正在构建之中,广大人民群众正在日益感受到我党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和实际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腐败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治理,一个风清气正、和谐有序的政治环境一定能够呈现在世人面前。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7-1-5 13:10:23

篇2: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经验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解决群众诉求,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了一些

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信访举报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信访举报工作必须为人民服务。只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能坚持正确的信访举报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特点,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证信访举报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向前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信访举报工作实际,认真分析解决妨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决查处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信访举报,为发展“清障护航”。必须维护党的纪律,认真查处违反党纪法规的信访举报,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在加强党和政府内部监督、处理涉及党风政纪问题中的作用,通过信访监督等方式,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二、必须服务中心工作,为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有力保障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信访举报工作必须服务服从于这个中心。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正确处理查处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注重查办党风政纪方面存在的妨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要积极参与集访、突发性群体事件处置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的原则处理群众信访,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年来,我县各级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部门积极协助党委政府抓好发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发展环境综合整治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严肃查处。2003年至今,共查处8件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对其中2件2人作了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如2003年重庆一知名企业集团总经理来xx寻求合作投资伙伴,组建行业集团来璧考察。在洽谈中,璧城镇一办公室负责人不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办事,接待不热情、怠慢客人,准备座谈会及安排参观企业的工作很差,至使座谈会很不成功,客商无法了解真实情况,难以实现考察意图,并且不讲组织原则,越权乱表态,语气生硬,导致客商负气而走,严重损害了xx对外开放形象,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对该同志作出了调离原单位的组织处理,还在全县予以了通报批评。

五年来,我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积极参与到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去,把矛盾纠纷排查与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履行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职责。一是积极参与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我县于2004年建立了xx县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县纪委监察局是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负责排查、掌握纪检监察系统收集到的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和动态,及时向县联席会议提出对策建议,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在“大信访”格局中的协调作用。2007年1月16日,我县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供销系统部分退休职工、璧城街道东关社区征地家民近300人同时到县政府集访,时值我县正召开党代会。为控制局面,县纪委迅速介入,果敢处置这起突发访,抽调机关10名同志组成3个工作组深入涉访人员所在单位、村组摸排情况,对重点人物属党员、监察对象的,逐一见面谈话,宣传政策法规,明确纪律要求,对不属我们工作对象的,立即转有权机关处理,做到了“一个都不放过”。由于工作组耐心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各司其责,这起突发性集访于次日下午基本得以平息,确保了县党代会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大对信访老户问题的调解处理力度。我们在做好初信初访工作的同时,将信访老户清理化解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本着做“减法”的原则,能够协调一件解决一件,条件成熟一件化解一件。对一时不能够解决的,建立信访档案,分析不能解决的原因,并掌握其动向,对可能集访或越级上访的,及时劝阻,避免事态扩大。2006年,通过“信访三入户”等活动,我们就化解了15件信访老户问题。

三、必须关注民生,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信访举报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篇3: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建设简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发展历程

(一)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立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后来将这条路线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中心的确立, 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科学总结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选择,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坚定正确的方向, 有团结稳定的环境, 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

(二)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邓小平在1992年著名的南方谈话中, 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第一个层次的内容, 是邓小平站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关怀民生的生动体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忽视生产力的发展使民生问题解决缓慢。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摆脱贫困。邓小平把生产力范畴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使我国民生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就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民生的艰难境况:“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很不足, 科学技术从总体上看要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二三十年。” (1) “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 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 (2)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第二个层次的内容, 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民生意蕴。1981年邓小平就发出告诫:“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始终要注意避免两极分化。要逐步增加人民收入, 不允许产生剥削阶级, 也不赞成平均主义。” (3) 1985年邓小平又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 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 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4) 1990年邓小平指出:“只有社会主义, 才能有凝聚力, 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 才能避免两极分化。” (5) 剥削、两极分化与改善和发展民生水火不相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人民才能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才能从制度上真正保障民生。“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民生目标, 共同富裕的精神实质就是一切社会财富由全体人民创造, 归全体人民所有, 归全体人民共享。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没有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 就没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1979年, 邓小平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 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结合这一思路, 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构想, “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 本世纪走两步, 达到温饱和小康, 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和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如何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进行了战略思考。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对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前十年做出了初步规划。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又提出从21世纪初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 并初步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 提出了2010年、建党100年和建国100年, 即新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前50年的奋斗目标, 可以说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大,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3年以来的经验, 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

(四)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 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 全面发展观。第三, 协调发展观。第四, 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 牢固树立“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 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 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 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 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做到发展为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 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 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 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 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加强民生建设的意义

(一) 坚持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党的宗旨要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要实实在在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坚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历史的、具体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民革命时期,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摆脱贫困、共同致富, 获得基本的发展权。在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上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真实反映群众愿望, 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 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党所从事的一切, 从革命到建设到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取利益。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从江泽民到胡锦涛, 几代领导集体都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努力解决不断出现的民生问题, 着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也正是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体现。作为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就是人民, 党必须实现人民的利益, 满足人民的需要, 才能不断得到人民的支持, 才能成为人民的政治代表。由于物质具备基础性, 物质利益是人民的根本利益, 物质需要的满足成为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要实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就必须促进发展生产力, 保证人民利益的获得和增加。

(二)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物质文化生活, 不限于保证劳动力在生产的需要, 即不仅限于保证他们为生存资料, 而且要保证他们为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们为体力和智力获得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既然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是要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而民生问题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问题, 是人们需要的体现, 这就必然要求党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不断解决民生问题,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居民收入, 拓宽消费领域, 优化消费结构, 满足人们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改善生活环境, 发展社区服务, 方便群众生活。”

(三) 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要求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根本之策。中国现阶段社会问题的一个主要特征是, 社会问题尤其是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多集中在与基本民生相关的部位。例如, 分配差距问题比较严重, 居民的就业及住房问题不尽如意, 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水准较为低下, 等等。于是, 由这种民生状况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呈多发、高发、并发的态势, 进而对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显然, 为了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 就必须高度正视基本的民生问题, 将之放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民生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处理不当会影响社会稳定。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是我国主要的社会群体, 城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指标。民生问题解决得越好, 民众对社会和政府的满意程度越高, 社会矛盾就越少, 社会的稳定程度也就越高。如果人民的基本民生问题不能得到很好有效地解决, 势必会失去民心, 引起社会、政治、经济动荡。

(四) 改革发展持续进行的动力支持

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稳定的主体,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发展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经济改革, 概括一点说, 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也是对内开放, 通过开放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已开放, 八亿农民的积极性就起来了。城市经济开放, 同样要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但是,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 收入差距悬殊、权力腐败、城乡差距、就业困难、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严重抑制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影响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问题大部分跟民生问题相关。所以, 如果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一方面可以让民众认识到其实际利益跟改革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从而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当中;一方面发展教育、能力培训等,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而, 中国的改革发展的社会发展便会获得巨大的推动力。

三、党的十六大以来民生建设创新成就

(一) 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从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 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出入分配领域改革的根本方向、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 指出要在继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 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要注重社会公平, 特别是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 加强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努力形成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因此, 我们要高度重视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五”期间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进展。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工资收入形成和调控机制日趋完善。“十五”期间,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城乡人民收入水平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5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 分别比2000年增加3142元和68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分别达到年均9.6%和5.3%;比“九五”期间分别提高3.9和0.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快速增加。2005年末,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4.1万亿元, 比2000年末增加7.7万亿元, 增长1.2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05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8%和45.5%, 比2000年分别降低2.6和3.6个百分点。

(二)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 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 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近年来, 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 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 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 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 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顺应形势, 积极应对, 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制订区域发展规划促均衡。提前谋划, 深入调研, 科学制定区域发展规划, 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按规划、有重点、分步骤有序推进。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促均衡。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中坚持做到“四调”, 即规模调大, 布局调优, 功能调全, 环境调美。

(三)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 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责任, 严格监督管理,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十一五”规划纲要也对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按照这个总要求, 坚持社会效益原则和为人民服务宗旨, 从我国实际出发,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 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 加快完善有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 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以及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相继发布, 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事业, 始终把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系, 有效控制了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 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增加到目前的73岁。孕产妇死亡率由建国前的1500/10万降低到2008年的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前的200‰降低到2008年的14.9‰。虽然我国仍然属于中低收入国家, 但主要健康指标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四) 切实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受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价跌量减”的局面。但2009年第二季度以后, 房价不但实现恢复性增长, 且一路攀升, 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最高价。当年全国商品住宅平均价格涨幅达24.7%, 远超过居民收入8.8%的增幅。一些大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10, 房价—租金比低至1∶500以下, 远超出通常认可的合理范围。

面对一路攀升的房价, 党和政府及时“出拳”, 陆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强力调控收到显著效果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10年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4月份曾达到12.8%的高点, 此后逐月下降, 年末回落到6.4%。2011年以来, 房价环比下降和涨幅回落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6月份北京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下降7%。由于信贷“口袋”不断收紧、许多城市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等原因, 投机投资性购房空间被压缩, 相当一部分炒房资金撤离房地产市场, 限购城市外地居民购房比重下降明显, 自住性购房比例增大。保障房建设明显提速, 2010年全国各类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 基本建成370万套, 创历史之最。这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稳定市场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当前, 我国已跨入全面改善民生的新时代, 民生呼唤是最突出的时代特征。改善民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 是历史新时期我党和各级政府重要的政策指南。虽然我党在民生建设上已经初见成效。但在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我们必须在思想、政策、体制各个方面进行更加深刻的理性思考, 通过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 从体系、制度和机制的层面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摘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而民生问题, 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问题, 也是维护公平正义,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一直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注重改善民生, 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视为自身使命。

关键词:十六大,民生建设,简析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P163页

[2]《邓小平文选》 (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P164页

[3]《邓小平年谱》 (1975-1997) (下)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P790~791页

[4]《邓小平文选》 (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110~111页

[5]《邓小平文选》 (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357页

篇4: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经验

摘 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世情、国情以及党情进行全面分析,认识到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针对当前农村民生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范围,加快建立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通过这些探索,使我们认识到改善农村民生,在政策制定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民利益放在突出地位,把公平正义贯穿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始终,把统筹兼顾作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村民生;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统筹兼顾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28-03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顺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立足于国情、党情的新要求,认识到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生问题的解决,让农民拥有平等发展机会,共同享受社会发展成果。认真回顾十年来党对解决农村民生的探索,全面总结党的经验,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可续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新时期国际与国内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世情、国情和党情都指向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必要性。

(一)世情: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村民生

21世纪以来,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深入,给我国既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我国面临有史以来最深刻、最广泛的全球性挑战。受其影响,世界经济总体趋缓,全球需求结构明显变化,给中国出口主要对象美国等国家的经济造成了疲软态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出口国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为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必须在内需和外需的平衡中把握机遇。尤其在扩大内需方面,充分挖掘占全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消费潜力。现阶段农村消费水平低是因为收入水平低,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扩大农村消费,农民切实有了足够的购买力,中国的市场才能真正并且大范围的打开,对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和深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要求重视农村民生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进入到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中国是人口大国,更是农民大国,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然而,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家都将财政建设重点放在城市,忽略了农村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偏低、养老、医疗等农村居民关注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民发展能力的提高,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存质量,并导致城乡、工农差距的拉大。城乡间的不和谐,农村发展程度不高,制约着整个社会的进步,是威胁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党情:巩固执政根基需要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村民生

建党九十多年的历史表明,我们党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农民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会阶层,中国的事情不依靠农民的支持与參与,是不能成功的。现阶段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生活仍然面临着种种困境,很大程度上威胁到社会的和谐和长治久安,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充分认识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紧迫性。中国共产党必须把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放在重要地位,加大农村民生工作力度,给农民带来实惠,带来实际利益。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赖以执政的基础才能够得到巩固和增强,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探索的内容

(一)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机制

1.“多予”——完善并落实农业补贴政策,为农民创造增收条件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开始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和等农业补贴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历史先河。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避免国内农业受冲击,有效地保护我国农民利益,2004年5月起,我国粮食支持政策由粮食保护价政策转变为按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补贴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从价格支持开始转向收入支持。

其次,为缓解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保证农民种粮收益的相对稳定,2006年起,政府对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化肥、柴油、种子、农机)实行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金额依据农资价格的相对变化而定。

再次,为有效增加农产品产量,鼓励农民使用优良作物种子,提升农产品质量,2002年开始实施良种补贴政策,设立良种推广示范区,对选用农作物良种并配套使用良法技术进行的农民进行资金补贴。

最后,为推广农业机械化进程,鼓励农民使用先进农业机械,促进农民节本增收,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对农民个人、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

2.“少取”——减免并最终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

赋税从古至今一直是困扰农民的一项负担,党的十六大以来,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以“减轻、规范、稳定”为目标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逐步深入。2000年4月,农村税费改革以安徽省为试点正式拉开序幕并逐步扩大试点省份,2003年进入全国全面推行阶段。2006年起正式废止《农业税条例》,除烟草以外的农业特产税以及牧业税全部取消。农村税费改革从减税到最终的免税,直接减少了农民的支出,调动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使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上来。

3.“放活”——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为积极推进剩余劳动力公平流动,党中央国务院采取多种措施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2003年起取消了专为农民工设置的就业登记制度;2006年提出建立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信息咨询等方面服务;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多项劳动法,加大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制保障力度;为了使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提升岗位竞争力,2003年9月,国家为农民工培训设置专项经费,将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纳入公共财政范畴。“十二五”规划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支持力度,推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以培养技能适用型和技术熟练型非农人才。

(二)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范围,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

1.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使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学有所教”

为进一步减轻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2005年底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公共财政保障范围。2007年“免学杂费”制度扩展至全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都无需再担心学杂费问题。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提出将对农村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

2.加快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使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就学过程不平等等诸多方面的限制,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明确规定流动地政府要负责进城务工子女进入以全日制办公中小学为主的教育机构接受义务教育,流入地学校对农民工子女要平等对待,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等额外费用。另一方面,对于父母进城务工长期得不到家长直接管护的农村留守儿童,提出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护工作,制定有效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护措施。

3.优化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坚实保障

为了使农村教师“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2006年开始实施“特岗计划”,积极鼓励并组织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工作。2010年加入“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与其结合实施,全面提升了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为提高农村教师的生活保障水平,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开始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有效增加农村教师工资。2010年起开始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改善农村教师队伍工作和生活条件,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建立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入了新阶段。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农保制度要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并采取有效方法使其与城市养老保险制度衔接。2009年起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开展,预计2020年前所有农民都将享有新农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养老不犯愁”的愿望成为现实。

2.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农村、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集中的探索。2003年起,以大病統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中央给予每年每人10元的补助,地方每年人均不低于10元。2007年新农合由试点转入全国推进阶段,并且补助标准逐年上升。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人员一旦因病住院便可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按比例补偿,减轻其医疗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3.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广大农民“衣食无忧”

为进一步解决农村中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央和地方开始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国务院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财政给予固定补助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对象为生活常年困难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居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中国上千万困难群众提供了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为困难农民的基本生活构筑了最后一道保障线。

(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

1.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村住房条件让广大农民“住有所居”

提高农村房屋质量是保障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2008年2月,温家宝提出在贵州省率先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万户试点”,将灾后房屋重建和修复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结合,补助对象以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为主。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由试点阶段转向全面实施阶段,其中特困地区和特困农户将在补助标准上给予适当的倾斜照顾。

2.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缓解广大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为了“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党中央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连续启动了乡镇、建制村通达、通畅工程,并开发扶贫公路、红色旅游公路,实施了农村危桥改造、乡村客运站点建设等专项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3年起,国家交通部把农村地区、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公路建设的重点,并启动了溜索改桥工作,使农民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3.推进农村水电建设,解决农民饮水安全和用电问题

为保障农民饮水安全,2005年我国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4年末已基本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预计2015年将全部解决“十二五”规划中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任务;在农村电力供应方面,针对中西部偏远地区农村电网改造面低,开始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全面启动农村“户户通电”工程,预计到“十二五”末,彻底实现“户户通电”的目标。

三、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探索的启示

(一)在政策制定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民利益放在突出地位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正是要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生活的各方面,因此,要在“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基础上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探索过程中,不论是在满足农民基本的生存需求方面,还是在满足农民发展自身方面的需求时,都始终贯彻以农民为本原则。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党和国家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在政策制定上更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切实给农民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平等的就业机会、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的良性循环。

(二)把公平正义贯穿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始终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党成立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切实体现,同时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对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始终都坚持以公平和正义为价值取向,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根本的利益,以保障农民享有权利上的平等、机会上的均等和分配上的合理,实现农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温家宝曾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党在探索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必须在制度上坚持、促进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持续地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三)把统筹兼顾作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内涵进一步阐述,将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全国农村发展水平不平衡,想要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当前形势下,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不仅需要紧迫感,更需要树立“统筹兼顾”的观念,从中国农村各地区的实际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如农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统筹农民物质需求的同时,兼顾农民的精神文化建设,推动农村民生全面得到改善。只有统筹兼顾各利益集团的利益,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农村民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让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逐步完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简赋.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政策-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概述[J].农村经济管理,2007(11).

[5]孔文华.中国共产党“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经验与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11(7).

篇5: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经验

面对机遇,要敢抓。机遇总是极为宝贵、稍纵即逝,只有果断行动,乘势而上,才能在长远发展中赢得主动。

这十年,我们认清形势,敢为人先,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频出拉动增长的“大动作”,频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手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上了新境界。

面对机遇,要会抓。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只有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战略机遇期并非仅仅属于中国。放眼全球,美、俄、日、欧纷纷瞄准新世纪前一二十年,制定了整体振兴计划。而中国之所以迈上新台阶,靠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物质积累和制度准备,靠的是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策略。

面对机遇,要抢抓。机遇与挑战常常相伴相生,只有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才能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堪称化危为机的经典案例。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以危机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仅率先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而且使经济社会肌体更加健康。我们又促成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推动国际格局的调整,由此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话语权、影响力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国先哲早已阐明挑战与机遇互相转化的辩证法。

挑战重重,战略机遇期是否仍然存在? 2012年,又一个充满变数的年份。

欧债危机的蔓延,使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延伸,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黯淡。外需不足直接导致中国外贸出口下滑,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出现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局面。

21世纪头20年已经过半,有人在问:战略机遇期是否仍然存在? 原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尽管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但是基本要素没有变:大的战争打不起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在日益加深,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势不可挡。

“有这几条存在,战略机遇期就会存在。”他说。

“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正处于最有利的前进基地。”金一南说,“好比攀登珠穆朗玛峰,现在已进入‘大本营’,目标遥遥在望,千万不能被眼前的困难遮蔽了视线,自乱阵脚。”

那么,下一个十年,中国的机遇在哪里?

篇6: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经验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新华社记者

历史,总是在回望中意味深长。

2002——2012,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辉煌十年,蕴含着怎样的醇厚与绵长?

如果说十年的发展谱就了一曲壮美的乐章,那么民主与民生就是双重变奏,紧扣着以人为本的鲜明主题。

如果说十年的进步开辟出一片新的历史星空,那么民主与民生犹如夺目的双子星座,交相辉映,映照出一条科学发展的崛起之路。

发扬民主,改善民生,十年点点滴滴的积累,汇成奔腾的江河。这是一条历史之河,留下前人艰辛探索的脚步;这是一条未来之河,给予后人深刻的启迪。

民主与民生的课题,时代迫切需要回答,答案在历史的回声里,在未来的呼唤中„„

民主与民生的双重变奏

这里,曾是一部新的历史乐章的起点,如今,变奏的音符又悄然涌动——

吃罢早饭,小岗村的村民们便向大包干纪念馆报告厅聚集。

2012年8月28日上午,不到一刻钟,上百村民把报告厅挤得满满当当——他们要与县委书记、县长面对面探讨房屋改造、发展旅游的大事。严俊昌,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坐在最前排。

“怎么改?”“钱谁来出?”“质量如何保证?”乡亲们与县领导你一言我一语。这一刻,人人都是小岗村民生发展的决策者„„

34年前那个寒夜,那昏黄的灯光,那张“生死契约”上18个鲜红的手印,仿佛又在严俊昌眼前。

蓦然回首,感慨万端: “大包干,我们一夜过了温饱线,多年却没迈过富裕坎。如今民主议政,大家心想一处,劲使一处,才能过上富裕日子。”这是他这十年中最深的感受。

这也是千千万万“小岗村”人的心声——

华西村老党员谢鹤龄说:“民主是一种素质,素质上去了,才能有大发展。”

合肥市西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彭兆耀说:“民主是一种尊重,改善民生,要让居民做主。”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民主是一种力量,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办成了以前办不成的大事。”

„„

十年来,由民生而求民主、因民主而促民生的双重变奏,成为新世纪中国改革发展交响曲中的华彩乐章。

——这是大时代里一曲民主与民生的和声。

全国政协常委李君如这样诠释这个大时代的主题:

改革开放之初,最大的民生是解决生存问题,更多的是把经济发展“自主权”交给群众。今天,解决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必然要求加大群众参与和监督力度。民主和民生就以新的形式凸显出来。

这是一幅民生改善的标示图:这十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8.1%,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教育、医疗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正逐步解决„„

这是一张民主推进的时间表: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05年,全国人大历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举行;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2010年,城乡居民实现“同票同权”;2011年,98个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首次向社会公布;2012年,近8万个政务微博架起“网民问政”和“政府施政”间的沟通桥梁„„

十年间,政府、民众、媒体、网络和日益增长的民主法制意识推动着民意表达与善政的良性互动。而“瓮安事件”“躲猫猫”“钓鱼执法”“乌坎事件”等一连串事件,让人们看到了公权力对待民意所持不同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

只有倾听民意并接受民意,才能实现民意得到尊重、民生得到改善、政府得到信任的“多赢”。

——这是大转型中一曲创新民主、开拓民生的奏鸣。

江苏省江阴市山泉村曾矛盾重重、贫穷落后。2009年,村民们直选能人李全兴为村委会主任。

从此,每笔钱怎么赚的,每分钱怎么花的,村民们每季度都会收到一本明细账。新房怎么建、桥梁怎么架,都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年底,村委会班子成员拿到最后一个月工资,全体起立向村民致敬„„

三年后,山泉村变成了富裕村。

李全兴说,这些年不少百姓生活好了,为什么反倒气不顺了?是因为需求层次高了,参与意识强了。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

经济的转型,利益群体的多元,公民诉求的增加,必然带来社会的转型。社会的转型,必然要求民主与民生的创新。

是什么引领了这创新的旋律?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认为,是“党内民主”创新体制的建设。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学者李成认为,中国共产党推行党内民主„„可能提供一个渐进的和可控的中国式民主的实验。十年间,官员差额选举、“公推票决”稳步推进。最引人注目的是,2011年,江苏省差额选举出13位省委常委。

十年间,全国98%以上村委会实行直接选举,85%的村建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89%的社区建立居民代表大会„„

十年间,从两会议政到立法听证,从网络问政到决策听证,从中央领导在田间地头听取民意到工人农民进中南海建言献策„„

民主新风扑面而来,民生创举随之展现:

取消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全面实现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全民医保和养老保险„„

——这是大考验中一曲民生持续、民主稳健的复调。

从2003年春季的非典疫情开始,西南大部旱魃逞凶、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再到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共和国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岁月。

多难兴邦。严峻的日子里,党和人民始终在一起:废墟中,人们被那嘘寒问暖的声音温暖着;旱田里,人们面对那紧锁眉头寻找生机的面容期待着;工厂里,码头上,人们被那沉稳应对指挥有序的笑容鼓舞着——在各级部门密集调研和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中,中国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

当一座座新楼在废墟上拔地而起,当朗朗的读书声从新课堂里传出,当一揽子计划措施让经济巨轮再次远航,民生步伐依旧坚定,民主旗帜更加鲜艳„„

复旦大学教授林尚立说,中国民主发展的逻辑起点是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在党的领导下,将广大人民凝聚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但保障其政治权益,而且保障其经济权益。正是在这样的大主题下,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统一,比翼齐飞。

民主与民生的时代交响

北京,天坛。立于圜丘,极目四望。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曾为古代多少明君贤相所信仰,从而成就了他们的盛世传奇,而这一切的辉煌为何都一次次化为浮云,飘散在历史的烟波里?

圜丘下那象征森严等级的台阶或许就是答案——那些只向苍天屈膝的帝王们,何曾向民众低下过他们高傲的头?站在民主的对立面,他们所追求的国泰民安往往便如昙花一现。

“民主是民生的生命。失去了民主的民生体系,小到企业,大到国家,终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古今都是一个理儿。”喜欢读史的青岛港集团总裁常德传好以史为鉴教育他的团队。

“我们有两个上帝,一个是客户,另一个就是职工。”常德传说,尊重职工,在公开民主的环境中,让职工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来,结成命运共同体,这是青岛港历经百年基业长青的秘诀。

看看他们的几次“革命”,或许能理解其话中的深意:工人研制出轮胎压胎机,轻轻一按电钮就将100多公斤的轮胎拆卸完毕,用“电钮革了大锤的命”;对矿石作业流程进行改造,用“鼠标革了铁锨的命”„„

民主的管理激发了一线职工创造的热情,开启了青岛港港口作业“秒的时代”“毫米的时代”。职工也因此享受到这些“时代”的成功。

该如何把握民主与民生的关系?

“民主与民生是一对‘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有禾入口’称‘和’,也就是民生;‘人皆能言’是为‘谐’,也就是民主。和谐就是民主民生的代名词„„”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做出这样的比喻。

林尚立教授认为,中国稳健的民主化战略,重要的是将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结合,追求民主化的民生绩效。

民主与民生,根本在民。

它不是封建社会的驭民之“术”,而是现代民主社会科学发展之“道”;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对每一个人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尊重!

立于圜丘,侧耳倾听。

历史的回声渐已远去。空中回荡着民主与民生的当代交响——

终于明白,“天”意味着什么!

民主与民生的未来畅想

临近清明,吉林省梨树县新风村终于迎来了迟到的选举。

梨树县曾是“海选”的发源地。然而,就在这里,两年前因违规投票选举流产。

顶着料峭的晨风,1300多名村民选出新的村委会主任。

从发起“海选”到“海选”流产,新风村的经济曾经一落千丈。如今,当民主大旗重新高擎,民生也有了新的希望。

马克思说过,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新风村正是在一波三折里积累着民主的素养和民生的动能。

民主与民生,时代的呼唤。

呼唤是那样的迫切,注定要在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不懈坚持中去收获。

以民主和民生的“两把尺子”,去丈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距离,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乃至环境污染,分配不公„„民生问题急需破解。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选举权、监督权、决策权„„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首要的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要跟上时代的变化,跟上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多一些民主和服务意识,少一些“权力的傲慢”。三十年前,落户一个项目,建设一个工厂,群众往往会拍手称快。今天,人们首先要问,项目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工厂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一旦群众没有机会了解实情,没有渠道表达意见,即使项目将带来巨额利税、解决大量就业,即使工程进行了“最严格的环评”,群众也可能会因为不信任,用自己的方式投下“反对票”。

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告诫我们,忽视了群众知情和参与权,“民心工程”也可能办成“民怨工程”。

时代在变,群众的民主素质和民生要求也在变。

在田间,在炕头,有关基层选举的法律条款,不少农民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网络上,现实里,指陈物价房价教育医疗环境存在的问题,很多市民提出建议,头头是道。

凤阳县委书记张勇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如果领导还想板着面孔做报告,关起门来做决策,那只会在现实中碰壁了。”

更需要清醒看到的是,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每一个民生问题都是“世界级”的,推进民主同样艰巨而复杂。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说,中国渐进改革最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逐步发展和扩大人民各项权利。这是中国模式的一大内涵,需要继续坚持。

我们需要奋起而行,更要脚踏实地,用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的一小步,迈出整个民族的一大步。

推进民主,改善民生,世界的潮流。

任何一个国家迈向现代化,必须迈过民主和民生两道门槛。

南京市六合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志强谈了自己的感受:基层民主探索要适合中国国情。

德国《新德意志报》评论: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民主。

回首这十年的民主、民生路,叶笃初感慨地说,中国的经验就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落脚点是符合中国国情。民主和民生不求时髦,千好万好,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最好。

“我们不但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还要把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科学整合起来,让它们发挥1+1大于2的效果。”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说。

从人治到法治,从一事一解决到事事靠制度,中国的民主建设与民生保障正一步步走向成熟。

“时间是能力等待开发的地盘”。

上一篇:爱拍照的爸爸小学作文600字下一篇:单体施工图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