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

2022-10-29

第一篇: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

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十件大事

沉着果断抗击非典

2003年春天,非典袭击我国,四月,中央决策召开会议,随后,国家防治非典指挥部成立。 载人航天技术飞跃

“神州”五号、六号载人飞船分别于2003年10 月、2005年10月成功升空、发射,并安全顺利着陆。前者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后者不仅是中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实验,而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的重要开局。 收容遣送办法废止

2003年3月,来自湖北的27岁大学生孙志刚因未带身份证,被收容后殴打致死。当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并于8月实行,实施20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 尊重保障人权入宪

2004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载入宪法。 国共两党首脑会议

2005年4月29日,胡见锦涛与连战正式会谈。会后双方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进景”。这是六十年来两党的主要领导首次会谈。 《防分裂国家法》实施

2005年3月14日举行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无人放对的高票通过《防分裂国家法》。 千年农业税被取消

2005年12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决定,2006年1月1日废止195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物权法出台并实施

2006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实施。 雪域天路通达铁路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的高原铁路。有西方媒体将其评为“中国的‘敢为’精神的最佳例证”。 防腐败处理陈良宇

2006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纪委《关于陈良宇同志有关问题初核情况的报告》。2007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给予陈良宇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篇: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

编者按: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事记》集中反映了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2012年11月

11月8日-1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国8200多万党员。胡锦涛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大会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过去10年的基本经验,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明确要求。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其中中央委员会委员205人、候补委员171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0人。

11月15日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举行。习近平主持并讲话。全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共25人;选举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提名,通过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习近平为主席;批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和常委人选,王岐山为书记。同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一次全会举行,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和常委,报中央委员会批准。

同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采访党的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是要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1月16日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研究部署,要求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而奋斗。

同日 胡锦涛、习近平出席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胡锦涛指出,习近平同志是合格的党的总书记,也是合格的中央军委主席,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军委班子履行好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习近平高度评价胡锦涛同志为党和国家、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立的卓越功勋,强调军委班子和军队高级干部要忠心耿耿为党和人民工作,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11月17日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至2017年9月,围绕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共进行集体学习43次。

11月29日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提出并阐述“中国梦”,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2年12月

12月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11日,中共中央印发这一规定,这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各地区各部门陆续制定相应规定、细则并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至2017年8月底,全国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4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5万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6万人,包含省部级干部20人。

同日 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举行。习近平强调,要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2月4日-8日 王岐山出席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和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九次会晤,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中哈合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12月6日 中共中央纪委公布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拉开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腐败大案要案的序幕。至2017年6月底,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80多人、厅局级干部8600多人、县处级干部6.6万人。

12月7日-11日 习近平在广东深圳、珠海、佛山、广州等地考察,强调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12月15日-16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2013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温家宝总结2012年经济工作,对2013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李克强作总结讲话。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2月24日-25日 习近平、俞正声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实现中共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此前,11月30日至12月2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分别进行换届选举。

12月27日 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范围覆盖包括我国及周边地区在内的亚太大部分地区。

12月2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12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3年1月

1月5日-7日 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举行。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刘云山、张高丽作辅导报告。

1月16日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揭牌,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的小范围、区域性试点开始走向全国性市场运作。12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

1月17日 习近平在新华社《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依据这个条例,相继就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培训、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基层党建活动、资源节约等方面出台系列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举行5次奖励大会。郑哲敏、王小谟、张存浩、程开甲、于敏、赵忠贤、屠呦呦先后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月21日-22日 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举行。习近平强调,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王岐山作工作报告。

1月26日 我国自主研制的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成功。2016年7月6日,运-20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

2013年2月

2月3日 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2月23日 国务院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文件还有《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等。国务院公布的行政法规有《征信业管理条例》《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等。

2月26日-28日 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举行。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报告工作并发表讲话。李克强就《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讨论稿)》作说明。全会通过拟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建议国务院将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2月27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是2010年修改选举法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进行的选举。

2月28日 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2017年4月24日,普查公报正式发布。

2013年3月

3月1日 习近平出席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强调要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3月3日-12日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贾庆林作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俞正声为全国政协主席。

3月5日-1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张德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源潮为国家副主席;决定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17日,习近平发表讲话,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3月11日 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3月12日-13日 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俞正声主持并讲话,强调要切实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至2017年8月,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共举行22次会议。

3月19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张德江主持并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依法治国,推动人大工作迈出新步伐、迈上新台阶。至2017年9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举行29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法律22件、修改法律110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37件、作出法律解释9件,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260件。

3月20日 新一届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对政府工作进行部署,并提出要坚决落实向社会承诺的“约法三章”,即本届任期内,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3月22日-30日 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2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5日,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阐述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27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德班会晤上发表讲话,提出建立贸易投资大市场、货币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的四大目标。

2013年4月

4月4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工作的意见》。

4月6日-8日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

4月15日 中国与冰岛签署自贸协定。此后,中国相继与瑞士、韩国、澳大利亚、格鲁吉亚签署自贸协定。

4月20日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习近平立即作出指示,要求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并前往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李克强作出批示并赴灾区指导工作。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广大军民团结奋战,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胜利。7月6日、15日,国务院先后印发《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关于支持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至2016年6月底,灾后重建目标基本如期完成。

4月22日-26日 王岐山等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约谈53位派驻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纪检组组长、纪委书记,督促担负起管党治党责任、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此后,各省级纪委也相继建立约谈制度。 4月24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第一批先行取消和下放71项行政审批事项。至2017年9月,国务院部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比例超过40%;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超过70%。

4月25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4月25日-26日 法国总统奥朗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同奥朗德会谈,双方决定进一步深化中法新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李克强、张德江分别会见奥朗德。

4月26日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星高分一号。至2016年8月,共发射4颗高分专项卫星,高分二号标志着我国民用遥感卫星跨入亚米级时代,高分四号是世界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

2013年5月

5月9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从2013年6月开始,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至2014年9月底基本结束。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强调要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此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分别出席指导联系点省区党委常委班子和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举行,习近平对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提出8点明确要求。

5月10日 我国海军正式组建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 5月17日-18日 中央巡视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举行。王岐山讲话。十八届中央共开展12轮巡视,巡视277个地方、单位党组织,对16个省区市开展“回头看”,对4个单位进行“机动式”巡视,实现对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和中管高校的巡视全覆盖。巡视工作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以党章党纪党规为尺子,坚定“四个自信”,查找政治偏差,充分发挥政治“显微镜”和政治“探照灯”作用。

5月19日-27日 李克强对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国进行正式访问。

5月27日 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举行。王岐山讲话。6月20日,81万名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全部按时递交会员卡零持有报告书。

5月31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转变政府职能通过一批法律修正案草案和废止、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至2017年8月,为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共修改有关法律54部,国务院废止行政法规6部、修改行政法规125部。

5月31日-6月8日 习近平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在特多同加勒比9个建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并在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6月7日至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双方同意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2013年6月

6月11日-26日 搭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着陆。在轨飞行期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6月13日 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提出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等4点意见。

6月17日-20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刘云山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词。20日,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强调共青团要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的光荣。

6月21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上海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6月28日-29日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并明确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刘云山讲话。 6月29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2013年7月

7月4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提出2013年至2017年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文件,提出棚改3年计划,即从2015年至2017年,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2017年5月,国务院确定实施2018年至2020年3年棚改攻坚计划,再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1500万套。

7月9日、16日 李克强在广西南宁和北京分别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明确提出区间调控思路。此后,在2014年和2015年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又相继提出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

7月14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还有《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等。

7月19日-21日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举行。习近平致贺信,强调中国将同世界各国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7月20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除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调整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取消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此,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关键性进展。 7月29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2014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再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这两个决定分别对1978年至2012年6月、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出台的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共全面筛查2.3万多件中央文件,梳理出1178件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废止322件、宣布失效369件。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2015年、2016年,国务院也开展了文件清理工作,共宣布995件国务院文件失效。

2013年8月

8月17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至2017年,自贸试验区试点已扩大至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地。

8月19日-20日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刘云山讲话。

8月22日-26日 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并于9月22日作出一审判决。10月2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薄熙来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13年9月

9月2日 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并开设全国纪检监察机关12388举报窗口。王岐山调研网站建设并开通网站。

9月3日 中共中央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11月21日,中央纪委再次印发《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12月15日,中央纪委印发《关于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要求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纪委有关严禁公款购买赠送贺年卡、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通知要求,令行禁止,带头正风肃纪,自觉接受监督。

9月3日-13日 习近平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5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发表《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讲话。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9月10日 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2日,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5月28日,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至此,针对我国面临的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的3个行动计划全部制定出台。

9月11日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措施。张高丽讲话。 9月18日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举行,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6个省区市加快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张高丽讲话。

9月2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

9月26日 习近平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强调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刘云山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2013年10月

10月2日-8日 习近平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日,在雅加达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会谈,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第三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大事记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2年12月4日,召开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总书记指出: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2013年1月7日,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重点推进“四项改革”,即劳教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总书记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

■2013年1月22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2013年2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

■2013年2月26日,十八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并建议国务院将这个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2013年5月31日,中央政法委在苏州召开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对从更高层次上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提出新目标、新任务。

■2013年7月,中央政法委出台了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就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加强防止和纠正错案机制建设作出明确规定。

■2013年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 ■2014年1月7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健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

■2014年6月6日,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2014年9月5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依法治国”首次作为党的中央全会议题,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热点1——

依法治国:全社会各领域推进落实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2015年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在立法、司法、执法等多个环节的改革措施值得期待。

第四篇: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特点

张宁(作者单位为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  2012-10-24 16:23:18

来源:光明日报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科学总结实践经验,顺应新的实践要求,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集中体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年来的理论创新持续周期长,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针对性和指导意义都很突出。这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步形成期,时间范围大约从2003年4月到2004年5月。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的经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提供了一条完整而清晰的思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五个统筹”等一系列具有鲜明实践要求又内在联系的重要概念,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初步形成。随后,胡锦涛同志又初步系统阐述了这些基本概念的科学内涵,将其付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不仅使新理论有了较完备的形态,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科学总结实践经验,顺应新的实践要求,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集中体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年来的理论创新持续周期长,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针对性和指导意义都很突出。这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丰富成熟期,时间范围大致从2004年5月后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给全党审视过去、规划未来以新的理论支点,开启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闸门。这期间,结合宏观调控实践、制定“十一五”规划,回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遇到的一系列其他新问题,科学发展观向纵深和宽广领域蓬勃发展。从纵向说,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地位作用、本质要求、重要着力点和根本动力;从宽度说,绝大多数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出精辟阐释,是这一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三个阶段是深入发展期,时间范围大致从十七大后到当前。十七大后,不期而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党中央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这一时期理论创新继续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将此前的创新成果进一步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比较突出的有三点:一是全党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全党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体制上发生了深刻转变,为推动科学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二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发展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这是十七大后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的最新重要成果。三是适应新情况新问题,在各方面深化已经取得的认识成果。比如: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要求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三中全会形成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六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系列新要求。2012年初,党中央又提出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第二个阶段是丰富成熟期,时间范围大致从2004年5月后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给全党审视过去、规划未来以新的理论支点,开启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闸门。这期间,结合宏观调控实践、制定“十一五”规划,回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遇到的一系列其他新问题,科学发展观向纵深和宽广领域蓬勃发展。从纵向说,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地位作用、本质要求、重要着力点和根本动力;从宽度说,绝大多数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出精辟阐释,是这一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

十年来的理论创新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其一,以实践为基础推进创新。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依据对基本国情及其具体实际的准确判断,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的,也在推动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受实践反复检验,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因此,扎根于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是这一时期理论生机盎然、创新喷薄而出的内在源泉。

其二,在继承发展中实现创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开始后不久就提出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理论依据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继承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创新的基本思路和许多重大观点,有些直接依据或来自这些思想,有些则是在解决前人已经提出但还没来得及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创新中还特别注重阐发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蕴藏的深邃智慧和高远价值,通过对经典作家和基本原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揭示了有关创新观点所体现的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人类文明进步趋势。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吸取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精华。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成为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创新成果形成发展的主要方式。

其三,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问题,首先在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实现理论突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确立为我们党推进一切发展的核心理念,进而以此为核心和灵魂,推进各领域的创新,相继催生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问世。围绕发展问题上核心理念的创新推动各方面的理论创新,成为这一过程的鲜明特色和重要途径。十年来的理论创新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其四,与党的建设紧密结合推动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始终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同步。在这期间,全党进行了以先进性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集中教育活动,及时用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使理论在与实践结合中获得不断丰富发展的强大动力。这表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只有与党的建设创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形成创新主体,巩固创新成果,推动其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和完善发展。

第五篇: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综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 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十六大以来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

理论精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理论精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建设和谐社会,最重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因为和谐社会的保证和基石是什么昵,就是社会公正。如果目前社会结构不转化、不改变,那么,富人和穷人他们的后代未来的前景和状况就已经被决定了。他们会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接受不同的教育,享受不同的社会经济资源,从而造成社会差别继续扩大。

经济的高速增长与非共享的并存,人民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与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同在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正视社会公平和公正。

我们党是以追求公平正义起家的,建国以后,尽管这种公正是以平均主义形式出现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体的,但这毕竟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过分的强调经济,而忽视了社会矛盾。当时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什么是兼顾呢,就是在二者只能选其一的时候,把公平牺牲掉。现在时代变化了,我们党又开始高度关注公平问题了。胡锦涛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这句话已经把社会公正问题上升到前所未有高度。

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基本涵义:

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公正是一种价值取向,它侧重于具有正当性的基本价值取向,经典定义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即“给每个人

2 他所得”。公平带有明显工具性质,强调对人一视同仁,而无视尺度本身的正当性。可以说,凡是公正的事情必然是公平的事情,但公平的事情未必是公正的事情。例如:有五个小偷去偷200钱,而且作案形式相同,但是被公安抓住以后,有人被拘留三天,有人被放出来了,还有的人被判刑二年,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但是如是五个人都被判二年有期徒刑,这虽然是公平的,但是这太不公正了,仅200元就被二年徒刑过重,这个标准有问题。

社会公正包括四条规则:

一是底线规则,即基本权利的保证。一个人来到世上,无论其能力强弱、勤奋与否,即具备了与他人同等的权利,比如生存权,受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障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剥夺其上述权利。是确保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权是社会的权力和责任。但是这种权力和责任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 “基本生存”,超过上述限度就会损害其他群体的合理利益。

二是机会平等规则,机会平等不是人均一份,而是俱有相同能力和相同意愿的人,他们的发展前景大致是相似的。机会平等的规则可以极大的激发社会成员的活力。

三是按贡分配的规则。当社会财富创造出来之后,按照劳动贡献大小、按照生产要素的多寡来进行分配。劳动者得到工资,企业家得到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国家得到税收。

四是社会调剂或者社会再分配规则。这当初次分配进行之后,人们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如是这种差距保持下去,对于任何对于社会都是不利的。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理论精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新的提法。现在提出来,和以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前提出新农村建设是作为长期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给亿万农民的一种美好憧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既将其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同时也将其作为一项当前就必须着手扎实推进的现实工作。

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和五个坚持,从长远看,且不说这种决策是否正确,但现实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

3 二是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多予、少取、放活”。 重点在“少取”和“多予”上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全面取消农业税,从2004年减免农业税和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到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一政策减轻农民负担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但这仅是“少取”,远不够。重要是在“多予”。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仅是开始,且数量太小。

三是加大公共财政和社会保障对农村的覆盖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是最重要的是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最终消灭农民。现在农村进入城市的主要是青壮劳动力,生产经营的能人,而留下来的主要是老人小孩妇女,这同城市化目标相违背的。从长远目标看,留下来的不是老弱病残,而是将来能当农场主的能人。农村空心化是个好的趋势,不是要阻止,而应大力促成。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主要转到帮助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转移、培训、融入的方面。

中央现阶段提出新农村建设客观必然性:

第一,中央现阶段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和财力已基本具备,有一定的实力去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和政策。

2000年,我国GDP的总量是8.9万亿元,2005年为18.23万亿元06年20。94万亿元。2000年,全国的财政收入是1.34万亿元,2005年达到了3.16万亿元,06年3。93万亿元。2000年,居民储蓄是6.4万亿元,2005年达到了14.1万亿元。06年17。5万亿。五年之内,这些重要的指标,都翻了一番以上,确实表明国力大大增强。放到国际上看,经过“十五”时期经济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的排位上,跃升了两位,超过了法国和英国,排位世界第四。五年以前我国GDP占全球总量的4.2%,现在占全球GDP的5%。只要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可以说,越来越有能力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

其次,现在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方针。投资、消费和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2005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了8.8万亿元,历史罕见,进出口总额1.4万多亿美元,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了64%,在所有的大国中是最高的。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7万亿元,内需不旺。其中在县和县以下市场实现的部分只占32.9%,不到1/3,这和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56%左右相比,下降非常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扩大内需的意义是非常大的。例如,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19元,而人均消费开支增加371元,说明农民在有比较好的收入预期的情况下,他的边际消费率是非常高的。因为农村很多消费需求尚未满足,所以今后落实扩大内需的方针,重点要放在农村。

第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这个社会中,一个最大的不够和谐的方面就是城乡之间的差距过大,所以说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从已经建成了现代化的少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几百年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国家能绕过三大矛盾。第一大矛盾是工业化初期,迫使农民破产,离开土地,最典型的就是英国的圈地运动,所谓“羊吃人”。第二大矛盾就是劳资之间的矛盾,实行血汗工资制度。第三大矛盾,就是大都市周围存在的贫民窟问题,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和农民联系得非常紧密。所以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和谐问题,实际上和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像迫使农民破产、血汗工资制、贫民窟这样的问题,别的国家发展过程中能出现,我们就不能出现。如果也像那些国家那样,那么要马克思主义干什么,成立共产党干什么,搞社会主义干什么?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以崭新的、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理清现代化的目标和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摩擦,减少冲突,走一条和谐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

理论精华: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强调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使我们党对创新在党的全局工作中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视节约能源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臵,强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使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相互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理论精华: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相关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分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五十五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并于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这是我们党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把党的建设的焦点进一步集中到执政能力上来,充分强调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规划了执政能力建设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等整体布局,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范畴。

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建设和谐世界

理论精华: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第一,这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第二,这是由中国自身发展需要所决定的。第三,这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

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正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负责任的作用。概括地说,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中国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致力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中国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正在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6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自己的立场。

——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 ——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 ——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在处理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积极参与反恐和防扩散合作,努力维护全球安全与战略稳定。 ——中国切实履行入世承诺,致力于建设公平、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 ——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真诚无私的援助。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推进国际裁军和军控事业。

八、党的先进性建设

理论精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目标要求:(一)提高党员素质。(二)加强基层组织。(三)服务人民群众。(四)促进各项工作。

相关背景: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5年1月9日,中央授权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

1月1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场重要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此后,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各级组织中有序展开。

九、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出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在全

7 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标志着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新的文化自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念。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理论精华: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一,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说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一是它们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在思想基础上一脉相承;二是它们都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在政治理想上一脉相承;三是它们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根本立场上一脉相承;四是它们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理论品质上一脉相承;五是它们都坚持发挥揭示客观规律、预见未来趋势、引导社会变革、推动文明进步的作用,在政党价值观上一脉相承。概括地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和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等相关问题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和充分的理论依据。

说它们是与时俱进的关系,是因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以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立足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坚持中有发展,在继承中有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根本问题。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大大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完善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二,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重要目标,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统一战线、外交和国际战略、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多个领域展开,彼此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整体。其中,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涵盖面最广、包容量最大,更带有综合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两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中处于核心和统领地位。掌握了科学发展观,可以说就掌握了理解

8 和把握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而又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应当说,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具有全局性的重大理论主张和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当把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统一起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推进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努力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促进科学发展。

第三,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贯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是我们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中新的阶段性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起始阶段的很长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只有一个,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理论成果都属于一个科学体系,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中具有质的飞跃性的两大成果。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产物,以新的思想内容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今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继往开来中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在承前启后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

如何全面贯彻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一)全面贯彻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贯穿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本质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

9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特别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社会各方面关切的热点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以人为本,还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尺度、以人为目的的理念,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彻始终,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贯彻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就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也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主题。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不断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发展局面,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实现和谐发展,就要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和平发展,就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臶,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又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同各国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为我国发展增添新动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三)全面贯彻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就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把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必由之路,也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最鲜明的特征。实践表明,改革的力度、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进程和质量。我们要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根本动力在改革开放,光辉前景同样在改革开放。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用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加大改革的攻坚

10 力度,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不断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对内改革又包括对外开放。这就要统筹好各方面改革,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协调。

(四)全面贯彻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就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工程来保证。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执政,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制定和实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科学设计、组织、开展各项执政活动,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执政,要求切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执政,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只有坚持这“三个执政”,党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人民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在为人民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

(五)全面贯彻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就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不断推进党的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党的各方面工作的改革创新。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所从事的事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中国建立以来乃至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这“四个基本”的继承和发展。这“四个基本”,凝结着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先烈用奋斗牺牲换来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十分珍贵的理论财富和政治财富。在未来的征途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我们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这“四个基本”,

11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当今时代是大变动、大调整并蕴藏着大机遇的深刻变革的时代,是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也是人们的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不断接受考验与挑战的时代。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任何政党,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畏葸不前,无视世界进步潮流和飞速发展变化的形势,就必然要落伍甚至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党处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干的是开拓创新的伟业,肩负着艰巨而崇高的使命,惟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完成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历史责任。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理论创新带来思想活力,制度创新带来体制活力,科技创新带来经济活力,文化创新带来精神活力。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坚持把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坚持以创新的理论推动创新的实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上一篇:对恩师表达感谢的语句下一篇: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测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