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惊蛰为题的现代诗歌

2024-04-26

以惊蛰为题的现代诗歌(通用14篇)

篇1:以惊蛰为题的现代诗歌

惊蛰

是时候了。走出去

将裹紧自己的毛

及粘结的灰尘,彻底褪掉

让肌肤做一下深呼吸

从一小处冻疮出发

赶走冬的讯息。打开身体

把所有的阴暗面暴露在

阳光里

不要忽视那些小的,不起眼

的角落。一群蚂蚁

正以不可逆转的力量

将一只大虫掀翻

而我。早已具备了

远走天涯的实力

为何优柔寡断,隐藏在

深不见底的黑洞

篇2:以惊蛰为题的现代诗歌

之后是雷鸣,春天的雷,第一次的雷鸣,又清脆,又突然,

我听见了,惊奇,兴奋,跑到窗下,

我只是想看看,冬天之后天空打雷的

样子。风刮着,雨更大了,

淡绿色的垂帘也飘了起来,而我回过头,

在昏暗的房间,好象看到一个

满脸怒气的人跑到了我们中间,粗野,高大,

穿着陈旧的蓝布衣,仿佛在说:“我从

冰凉的海底和岩石浮上来,

进入到空旷的夜晚,云,把一切

都弄脏了,当人们

从门扉紧闭的冬天里出来,

风,把他们的头发全吹乱了……。

而我,宁愿在山顶呆着,以便我,

可以从一个地方滚到另一个地方,

我唱歌,跳舞,扭着屁股,那怕在

大庭广众下出丑又怎样呢?

我可不想像你们,在难得的

春天面前还保持风度和沉默”。

四月初了,雨还在下,我想起两天前

回乡下时的情景:地上湿漉漉的,

在通往郊区的路上,又肥又好看的

南瓜苗,从菜地里,长了出来,

一大群燕子,划着弧线,另一些,

一字排开,像一群,等着某种活计的

乡下人,正站在高高的电线杆上,

它们飞,鸣叫,脑袋东歪西扭,

快活得把路上的我们忽略成空气,仿佛在说,“多美,

多棒,多好的季节啊,这么多虫子,

篇3:以惊蛰为题的现代诗歌

1. 吕剧

吕剧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和单中出戏, 如《小姑贤》《小借年》《王定保借当》等, 这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 多根据鼓词, 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20世纪五十年代是吕剧的辉煌时期, 名角荟萃, 新戏迭出, 《李二嫂改嫁》等享誉全国。

吕剧音乐是在从民间俗曲演变而来的“坐腔洋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 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

2. 山东梆子

传统剧目有《墙头记》《万家香》《玉虎坠》《两狼山》等。此后又先后编演了一些现代戏, 如《三回船》《前沿人家》《老王卖瓜》《铁马宏图》《柳下人家》《程咬金招亲》等。《泰山石敢当》属新编神话剧。

想。她的这些内心感受都体现在举手投足的动作和气质神韵上, 因此她的眼神应该是温柔却又坚定的, 她的动作仪态不会是小家碧玉般地忸怩作态, 举手投足之间是婉约地、大方地、得体地。

比如, 仆夫将婵娟带至关押屈原的东皇太一庙, 婵娟见到了先生, 急切地奔至先生怀中, 为了展现此刻人物的心理变化, 可借鉴戏曲的表演手法, 比如起范、趋步、跪步等许多步法, 同时还可以运动一些舞蹈化的程式动作表演, 将婵娟欣喜、激动地情绪逼真地表现出来。又如, 第五幕中, 在监牢里, 面对张仪、宋玉的威逼利诱, 她大声喝斥宋玉, 然后转身站在高高的石阶上, 动情地呼喊出跟随先生而去的心愿。为体现婵娟内心深处的向往与期盼, 深刻地表达她与先生共存亡的渴望, 演员表情要勇敢、坚毅, 眼神要坚定、执着。动作手势根据音乐语言的节奏可以稍稍夸张, 比如, 斥责宋玉时的用力甩袖、转身、刻画出婵娟对小人宋玉变节求荣的不耻。通过这种真实的艺术设计及动作表演, 能产生强烈地舞台效果, 使观众完全融入剧中, 激起他们对婵娟精神的肯定与强烈共鸣。

结语

一个歌唱演员在演唱作品之前, 通常先要做好扎实的案头工作, 如熟悉作品, 对作者的生活背景、作品内容、体裁形式以及语言风格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还应对作品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认真的学习了解。以此为基础, 运用各种声乐技巧和表现手法进行诠释作品时, 才会有的放矢, 丝丝入扣。对于歌剧表演来说, 则要求表演者既要有纯熟的声乐技巧, 还要求

山东梆子的传统表演程序与鲁西南一带的其他古老剧种如柳子戏、大弦子戏、平调等一样, 表演动作粗犷, 架式夸张。在脸谱上则根据人物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更有一个角色在同一出戏中随剧情变化而不断变换脸谱。山东梆子的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山东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健壮, 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 山东二夹弦

山东二夹弦有《王莽篡朝》《贺后骂殿》《三拉房》《孟姜女》《打狗劝夫》等50多种传统剧目, 剧目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的且农村题材居多, 乡土味很浓。

二夹弦唱腔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 经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

4. 柳子戏

代表性剧目有《白兔记》《金锁记》《孙安动本》《玩会跳船》《抱妆盒》《燕青打擂》《三盗芭蕉扇》《张飞闯辕门》等。

柳子戏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调为主。其中俗曲部分比重较大, 现存的200多个传统剧目中, 由俗曲联成的约占二分之一。俗曲曲调委婉曲折, 能够表达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 素有“九腔十八调, 七十二咳咳”之称。

二、山东地方戏的现状与抢救、整理、传承山东地方戏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 而我国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正是“和谐文化”的基石。齐鲁大地历史悠

具有以丰富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的真实动人的演技, 挖掘出人物的艺术内涵和价值, 尽可能地发挥出自身潜能去表现人物情感, 准确、自然的塑造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音响资料:

歌剧《屈原》VCD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文工团合作演出

著作类:

[1]李晓贰:《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1年[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

[3]储声虹徐朗余笃刚:《声乐教学曲库中国作品第二卷——中国歌剧曲选 (下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

[4]施光南:《我怎样写歌》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年[5]游国恩:《屈原》, 中华书局, 1980年

[6]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年论文类:

[1]龚琪:《施光南与歌剧<屈原>》, 载《人民音乐》, 2003年第6期[2]孙允文:《歌剧<屈原>启示录》, 载《人民音乐》, 1999年第4期, P22

[3]房长永:《歌剧舞台表演艺术我见》, 载《音乐生活》, 2006年第4期

[4]周进华.《谈歌剧表演与歌剧艺术》.载《艺术教育》.2001年第5期.

久, 山东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众多的地方戏就是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山东地方戏的种类丰富, 优质资源众多。秧歌、柳子戏、柳琴戏、五音戏、茂腔、道情戏、一勾勾等已经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平调、大弦戏、四平调、柳琴戏、道情戏、皮影戏等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吕剧、柳腔、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等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剧种的代表剧目内蕴丰厚, 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历史价值, 表现了山东人民对生活的高度热爱和对乡土的深沉眷恋。

但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这些代表山东传统文化精髓的山东省地方戏各剧种普遍遇到了演职人员流失、资金严重缺乏、观众日渐稀少等问题, 只有少数剧种的个别剧团比较红火, 如吕剧、五音戏的个别剧团。有一些剧种已经名存实亡, 如柳腔、茂腔。原因主要包括:第一, 许多剧目缺乏新意和创意, “老戏老演, 老演老戏”, 具有现代气息、契合时代精神风貌的代表性剧目较少。时间已经进入二21世纪, 各地方剧种的多数剧目在形式上依然没有摆脱慢慢悠悠、咿咿呀呀的特点。许多剧目信息量较小, 往往是“一人一线一故事”, 情节进展比较缓慢, 适应现代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口味的剧目很少。第二, 宣传意识不够, 市场化运作不成熟。许多剧团存在“吃老本”的思想和做法。目前, 有关部门对一些地方剧种大力扶植, 但一些剧团本身也产生了惰性, 不考虑创新剧目和发展市场, 造成了恶性循环。第三, 缺乏一批艺术水平高、领导能力强的“台柱子”和“领头羊”, 剧本创作人材也很欠缺。据统计, 目前我省专业的戏剧剧本创作者不超过10人。

而在市场的诱惑下,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正在用我国的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生产文化产品。因此, 应下决心改变这种局面, 挖掘和延伸山东地方戏中的文化张力, 打造山东新的文化品牌。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对山东地方戏展开抢救、整理、传承工作, 这也是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戏曲与动画结合的实践

戏曲与动漫的结合早有先例。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便大量吸收中国戏曲艺术的造型特点,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长恨歌》以昆曲唱腔为基调, 人物造型、服饰仿古, 布景艳丽;《神笔》的造型设计将戏曲的脸谱演化为近似漫画的夸张手法;《猪八戒吃西瓜》《丝腰带》等均源于中国民族戏曲艺术;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也大量借鉴了传统戏曲元素, 从动画人物造型到人物角色、动态、配乐都有浓厚的戏曲元素的影子;著名动画片《大闹天宫》和《三个和尚》也融入了部分中国戏曲的特色。

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内许多事业单位、公司已经涉足戏曲动画的策划与制作。青岛新旋律传媒公司制作的戏曲动漫《西厢记》, 15分钟成片已完成。这部工笔重彩的戏曲动画, 以戏曲《西厢记》为内容框架, 已经在市级电视台播出, 获得了2009年中国国际动画节“美猴奖”最佳短片提名奖, 并入选山东省“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奖”。该公司制作的《贵妃醉酒》5分钟成片已完成, 属工笔淡彩的戏曲动漫, 以戏曲《贵妃醉酒》为内容框架。该片已被推荐参评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该公司制作的京剧《三岔口》戏曲动漫15分钟样片也已完成。事实证明, 将戏曲做成动漫不仅可行, 而且已在业内取得共识。湖南京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早已开始晋剧《凤台关》, 楚剧《站花墙》, 京剧《智取威虎山》, 《红娘》和花鼓戏小戏《补锅》《打铜锣》《打铁》等的动画剧本创作和动画片的试制。在2007年4月第三届中国国际动画节“美猴奖”原创动画大赛上, 该公司选送的晋剧《凤台关》脱颖而出, 成为“五个奖项”的入围作品, 并最终获得“最佳FLASH入围奖”。

国家对于戏曲动漫的制作也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已于2009年底启动, 目前已筛选出首期制作100集的剧目, 既包括了京剧、昆曲、黄梅戏等常见剧种, 更选取了耍孩儿、碗碗腔等珍稀剧种, 54个剧种中32个剧种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戏曲与动画结合的理论依据与宗旨、方法

1. 戏曲与动画结合的理论依据

戏曲与动画在艺术上有诸多相通之处, 这就为戏曲动画的制作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1) 性格的符号化。人物内在性格特征的概括在戏曲当中体现为人物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而动画形象当中这种人物内在性格的符号化、外向化更加突出, 我们往往从外形也能判断出形象的性格特征。

(2) 外形的意象化。所谓意象化, 是人的主体精神的对象化。戏曲演员本着超越自然的自由精神, 按照主观意念来处理自然时, 就会产生意象化。意象化的动画造型也很常见, 它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夸张变形, 也可以是设计师理念的表达, 甚至可以是人们臆想出来的某些形象。

(3) 造型的夸张与变形。夸张与变形不仅在戏曲艺术中很常见, 在动画造型中也是常用的手法。通过夸张和变形可以让我们平时所熟知的一些形体更加典型, 更易于传达感情和增加叙事效果。夸张有无穷的魅力, 其主要功能在于强化视觉效果, 制造幽默诙谐的气氛;而变形则是根据艺术家的独特理解与构思所赋予对象的装饰化变形, 使形体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前提下又有新的突破。

(4) 动作的精细化。动画是运动的艺术, 动画之所以吸引人, 靠的不仅仅是出色的人物形象和华丽的舞台背景, 更源自于对动画角色的精细动作刻画。这与戏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 戏曲与动画结合的宗旨与方法

(1) 戏曲的元素、动画的手段和电影的语言相结合是戏曲动画的创作宗旨。

(2) 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到现代动画设计中去, 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交叉累计, 而是以动画技术为间架支撑起戏曲艺术的创造性活动。

五、戏曲与动画结合的意义

1. 戏曲动画是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的需要, 也是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结果

把山东地方戏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不论是对弘扬传统艺术精粹, 还是传播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乃至于开发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 都是一件具有独创意义的工作。近年来,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出现空前危机, 一些地方剧种更是销声匿迹, 中国现存戏曲剧种267种, 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减少上百种。与此同时, 国产动画作为近年兴起的一个朝阳产业, 尽管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但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主要是日本、韩国、美国的动画产品。国外动画占据中国文化经济市场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青少年的“历史记忆”。如何摆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危机以及国外动画的挤压和自身原创力不足等问题, 已成为中国传统戏曲及动画产业的当务之急。戏曲动画的出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动画道路。

2. 戏曲动画的产业拉动作用明显

戏曲动画是由动画片的生产、营销、播放及动画片衍生产品的研发组成的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这其中又会带动出版、广告、玩具、游戏、服装、礼品、纪念品等多个行业。

在日本, 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一体化的格局, 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其动画产值已经超过了钢铁业。调研表明, 动画产业的投资回报率是2-50倍。正是动画产业投资的高回报率创造了迪斯尼神话。戏曲动画的起步, 必定会给动画产业带来新的思路与创新。当务之急是, 政府应该加大对戏曲动画制作的支持力度, 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摘要:山东地方戏主要剧种包括吕剧、山东梆子、山东二夹弦、柳子戏等, 特色各异。山东地方戏的现状不容乐观, 抢救、整理、传承山东地方戏的意义重大。将戏曲与动画相结合是挽救地方戏的新举措, 相关实践已为数不少, 而对两者相结合的特殊规律展开研究自然意义非凡。

篇4:以“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为题

他们将于3月29~30日的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参加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2015中国服装论坛,共同探讨“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

将品牌价值物化为产品

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失去源动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就需要中国服装业通过特色化经营提质增效,实践出独有的商业价值。正如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所说,所谓的新常态,就是数量增长慢下来,质量增速提上去。

消费市场的变革,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着力点。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消费心理、购物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满足消费需求的升级,成为服装品牌的新任务。

新秩序正在酝酿,中国服装品牌急需贴近市场、适应产业规律、进行本位创新。即回到产品和服务本身,回到产业运行质量提升的根本轨道,大练基本功,提升品牌运营和消费服务的综合能力。于是,2015中国服装论坛主题定为: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

显然,这里的“产品”指的是“品牌产品”,即将品牌基因和内核价值物化。

这是核心价值的力量,行业的崛起必须伴之以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升。其决定着品牌走向,是获得消费者认同的心灵力量,也是品牌运作的根本原点。只有在核心价值指引下,产品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呼应市场,让品牌思想和设计体系物化为产品。

将文化用服饰表达

中国进入了品牌的产品时代,我们要不断追问:我们到底为社会和消费者引导什么,这是品牌之魂。接下来的关键,在于产品的打造。这是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品牌运作的基本方法论。把中国文化融会贯通,变成现代人的语言,用服装表达出来,从而和世界分享东方的生活方式,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之亟需。

在这次变革中,一批中国服装品牌已投身其中,践行品牌发展的新逻辑。例外、白领、依文、歌力思、播、汉帛??中国服装领军品牌们均把研发看作市场一线,努力提升把品牌独特风格、文化转化到产品中的能力,在向世界先进服装国家学习的同时,创建中国品牌的独立价值。

其实,这些品牌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服装论坛的参与者、支持者,甚至是主席团成员。而在接下来两天时间里,他们将在这里完成品牌的实验:探索国际化语境下的东方生活状态,将传统美学还原给真实的生活日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如1951年美国工业设计师雷蒙·罗维赴日演讲,给日本带来了巨大能量,山本耀司2012年中国服装论坛之旅也带来了一次智慧风暴,“设计师要始终贯穿自己的信念,做出中国服装。”的箴言仍在耳边,如今第二次中国服装论坛之行,在互联技术盛行的当下,他又会给中国同行哪些新的思考与见解?值得期待。

同时,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品牌Alexis Mabille设计师Alexis Mabille及其品牌CEO Martin Mabille 、英国针织时装品牌 Artwork 缔造者Patrick Gottelie等著名设计师也将来到现场,和中国企业一起探讨消费、设计与时尚的未来。

无印良品的三驾马车:松井忠三、原研哉、深泽直人齐聚中国服装论坛,分享经济下行之时依然保持高增长的奥秘——始终站在消费立场来制作商品,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紧跟消费脚步,实践“良品美学”。

其实,寻找当代中国美学,正是中国服装论坛的密码,广邀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对品牌美学实验的完成,具有关键意义。

站在新的风口

“工业4.0”是德国政府2010年正式推出的《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其目的在于奠定德国在关键工业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成为指引未来工业生产的一种全新概念。

2014年,“工业4.0”成为探讨的热点方向,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概念。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 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这就代表着我们已经站立于新的风口浪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着组织、生产、渠道以及供应链管理方式的变革,还改变甚至颠覆着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和产业形态。

如何用信息技术去洞悉消费动向,进行产品研发和上下游集成创新,已成为产业变革、提升效率的重要内容。为此,2015中国服装论坛特意设置了风口论坛,以探讨工业4.0时代的商业趋势与模式创新、将商业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等热点话题。

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在探讨中。2015中国服装论坛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不仅对消费趋势和产业方向进行前瞻思考,还对传统手工艺与文化美学进行深度挖掘,以期和企业在这里完成一次年度品牌实验。

篇5:以四季为题的现代诗歌

千真万确

是初恋

我从未见过

这样新鲜的

绿

·夏•

说你的微笑

点亮了整座花园

自然有点夸张

但我明明看到

路边一朵小花

因你的走近

而灿烂辉煌

·秋•

收获的季节

没有非结不可的

·冬•

若非一夜大雪

爱冒险的脚

如何去踩去没膝去惊呼去笑成一团

或者如何去

伫望茫茫

作者:非马,本名马为义,英文名 William Marr

篇6:以四季为题的现代诗歌

千真万确

是初恋

我从未见过

这样新鲜的

绿

·夏•

说你的微笑

点亮了整座花园

自然有点夸张

但我明明看到

路边一朵小花

因你的走近

而灿烂辉煌

·秋•

收获的季节

没有非结不可的

·冬•

若非一夜大雪

爱冒险的脚

如何去踩去没膝去惊呼去笑成一团

或者如何去

伫望茫茫

作者:非马,本名马为义,英文名 William Marr

篇7:以秋千为题的现代诗歌

两头绑着麻绳

系在两棵树中间

我学电视里做好了秋千

“我要荡”

你穿着白色连衣裙

风一样跑来

推开正晃着看书的我

坐了上去,却荡不起来

“你推我”

我推绳子,总两边歪

只好双手推着你的背

你扭着身子笑着说好痒

好看的白裙上留下了几个手印

作者|白水

篇8: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 震为雷, 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这时天气转暖, 渐有春雷, 动物入冬藏伏土中, 不饮不食, 称为“蛰”, 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农谚“到了惊蛰节, 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 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代表寓意:天气回暖, 春雷始鸣

气候特点:雨水渐多, 乍寒乍暖所属季节春季

风俗活动:祭白虎、打小人

风俗食物:“炒虫”、生梨

农事活动:防病虫害

养生:应顺肝之性, 助益脾气

三候:桃始华;黄鹂鸣;鹰化为鸠

属性:24节气之一, 干支历卯月的起始

★节气别称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 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 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 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 “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 “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 “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 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 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 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 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气候特点

“春雷响, 万物长”, 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 气温回升, 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 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 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 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 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 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 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 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 猪瘟来”, 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 气温回升较快, 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 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 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民间习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 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 开口噬人, 犯之则在这年之内, 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 阻挠你的前程发展, 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 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 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 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 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 需以肥猪血喂之, 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 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 使之充满油水, 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 无迹可寻, 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 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 明代洪武初年, 带着信、义两个儿子, 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 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 天长日久有了积蓄, 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 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 正是惊蛰之日, 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 先祖贩梨创业, 历经艰辛, 定居祁县, 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 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 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 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 多有“离家创业”之意, 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 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关于惊蛰吃梨还有其他几种说法:

1.是因为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惊蛰时节, 乍暖还寒, 除了注意防寒保暖, 还因气候比较干燥, 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 吃梨助益脾气, 令五脏和平, 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2.古代时生物类别比较多, 有些传染病也没有100%的特效药, 而惊蛰这一天正是万虫苏醒的时候, 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预防。

3.苏北及山西一带有流传有“惊蛰吃了梨, 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 据说, 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 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 长了翅膀的大神, 一手持锤, 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 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 天庭有雷神击天鼓, 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 孟春之中也, 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 所取象也;冒, 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 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 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 会平地一声雷, 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 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 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 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 熏家中四角, 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 久而久之, 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 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 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 打到你有气冇定抖, 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 取石灰糁门限外, 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 在惊蛰这天, 洒在门槛外, 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 这和闻雷抖衣一样, 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 希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己。

抒发内心不忿

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 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 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 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 宣泄内心的不满, 大部分人去打小人, 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 冇小人搞搞震, 而被“打”的对象, 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 就是要希望他们知难而退及抒发个人内心的不忿。

★农事谚语

惊蛰吹起土, 倒冷四十五。

冬虽过, 倒春寒, 万物复苏很艰难。

惊蛰节到闻雷声, 震醒蛰伏越冬虫。

天气渐渐寒转暖, 华北田野地化通。

春季生产掀高潮, 从南到北忙春耕。

麦田追肥和浇水, 紧跟锄搂把土松。

大麦豌豆向日葵, 突击播种莫再等。

大蒜栽种不出九, 精细认真管大棚。

兴修水利好时机, 挖沟筑坝打深井,

庄稼歉收一年苦, 不修水利代代穷。

春季造林好时机, 因地制宜分树种,

栽后护理要认真, 光栽不护白搭工。

家禽孵化黄金季, 牲畜普遍来配种,

天暖花开温升高, 畜禽打针防疫病。

快把鱼塘整修好, 放养鱼苗好节令。

老鼠危害实不小, 城乡灭鼠齐行动,

投饵夹套挖堵灌, 鼠想逃命万不能。

朋友非常重农事, 不知师从那大师?

春雷一响, 惊动万物。

春雷响, 万物长。

惊蛰春雷响, 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 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 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 见大葱。

九尽杨花开, 春种早安排。

九九八十一, 家里做饭地里吃。

九九加一九, 遍地耕牛走。

冻土化开, 快种大麦。

大地化, 快种葵花和蓖麻。

大麦豌豆不出九。

豌豆出了九, 开花不结纽儿。

种蒜不出九, 出九长独头。

惊蛰地化通, 锄麦莫放松。

麦锄三遍无有沟, 豆锄三遍圆溜溜。

麦子锄三遍, 麦缝像条线。

麦子锄三遍, 等着吃白面。

麦子锄三遍, 皮薄多出面。

惊蛰不耙地, 好像蒸锅跑了气。

地化通, 赶快耕。

到了惊蛰节, 耕地不能歇。

惊蛰冷, 冷半年。

★物候特征

物候桃始华:桃, 果名, 花色红, 是月始开。

仓庚鸣:庚, 亦作鹒, 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

《章龟经》曰:“仓, 清也;庚, 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 故名。”其名最多;

《诗》曰“黄鸟”, 齐人谓之“搏黍”, 又谓之“黄袍”, 僧家谓之“金衣公子”, 其色鵹黑而黄, 又名鵹黄, 谚曰:“黄栗留黄莺”, 莺儿皆一种也。

鹰化为鸠:鹰, 蛰鸟也, 鹞鹯之属;鸠, 即今之布谷。

《章龟经》曰:“仲春之时, 林木茂盛, 又喙尚柔, 不能捕鸟, 瞪目忍饥, 如痴而化, 故名曰鸤鸠。”

《王制》曰:“鸠化为鹰, 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 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 故鸷鸟感之而变耳。

孔氏曰:“化者, 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 鸠复化为鹰, 如田鼠化为鴽, 则鴽又化为田鼠;

篇9:教育,以生命为题

教育关注了生命,便有了生命的教育。教育,与生命相约,结下了一路不了情;教育,与生命相伴,引领着教育的人性化回归;教育,与生命同行,演绎着教育的光荣与梦想;教育,与生命为舞,演奏着教育的精彩篇章。生命教育,蕴涵了教育的全部;生命教育,是用生命的音符谱写的教育华章,是没有缺钙的教育渴望。因为生命,教育才有了存在的理由:生命是脆弱的,于是教育就有了保护生命的责任;生命是向上的,于是教育就有了开发生命潜能的责任;生命是有价值的,于是教育就有了提升生命质量的责任;生命是成长的,于是教育就有了让心中梦想放飞、让隐形翅膀飞翔的担当。

从本源上讲,教育就是丰富人的知识、发展人的思维、强健人的体魄、完善人的人格的生命历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生命教育。教育必须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触及生命的灵魂,激发生命的意识;教育应该充满生命活力,拨动生命琴弦,让人体验生命历程,提高生命质量,并不断升华个体的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教育必须高举生命之旗而行走,让生命在读书中读出快乐,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交往中感悟真诚,在做人中懂得尊重,在做事中学会负责,在坚持中领略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幸福。

教育绝不是一堂又一堂黑色墨水换红色分数的鏖战,而是在孩子们生命中铭刻的记忆,因为那是他们郑重而庄严的成长。为了生命这份情,我们就多了一些分数背后的反思和追问;为了生命这份情,透视今天的教育现状,我们就多了一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情节;为了生命这份情,寻求一种永恒的力量,让生命共享教育的福祉,感受人生四季的美好;为了生命这份情,我们就会把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视为我们一生的责任;为了生命这份情,教育要呵护每个生命体的尊严,因为尊严是生命之根;为了生命这份情,教育就要激发生命的自信,因为自信是生命之本;为了生命这份情,教育就要培养生命的自主,因为自主是生命之基;为了生命这份情,教育就要用圣洁之水来浇灌生命的心田,因为水是生命之源。

教育者用自己的生命阶梯架起了一座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每一个在这座桥梁上经过的生命都被注入了人类文明的新鲜血液,又带着这种新鲜血液去创造人类历史新的文明,去孕育更有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个体,建构新的生命意义。所以,教育必须以生命为支点。有了生命的支点,教育就会在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触及灵魂、涤荡污垢,就会在生命与生命的磨合中激发潜能、分享成功,就会在生命与生命的比较中完善历程、提升质量。以生命为支点,教育者就不会有挑剔的目光,就能顺应教育规律,理性看待生命的生长过程,静等朵朵花儿开放;以生命为支点,教育者就会永不停息地追求科学的人性教育、理智的人道教育、完善的人本教育、诗意的人文教育。

篇10:以故乡为题的现代诗歌

飘落在了窗台

我下意识地咳了一声

老婆关心地问是不是感冒了

入秋了,天渐凉了

年纪越大

故乡总在夜深或清晨时探访

满菜园子的瓜果蔬菜都该上市了

我知道,妹妹该学着老妈

选好了明年的种子们

老爸的背又弯了些

老屋门前的老槐树更粗了

它的年轮记得我

等着我,归根

作者|白水

篇11:以心声为题的现代诗歌

从此别了轻佻

也不会在意表情暴力

还有满腔愤怒

我希望我的耳朵听不见

从此隔绝了冰冷的言语

屏蔽了烦冗

远离那岁月的喧嚣

我希望我没有触感

以至于光脚踩在荆剌上

仍觉得绵柔如绸

假如

海伦凯勒有三天光明

也不会有再塑生命的人

从及冲出黑暗

假如

我有三天生命

不奢求世界上的一切

我只想静静的

依偎在母亲的怀抱

作者|贺存善,笔名惜墨、朔山人

篇12:以乡愁为题的现代诗歌

一垄垄,一层层的茶园九曲天边,云蒸雾绕

茶姑们熟悉的黄梅调回荡山谷

越过罗汉山,流向二郎河,流向蕲河

一夜雨纷飞了思绪

野山笋遍地冒尖尖

山的更深处兰草花沉淀岁月幽香

佛手山药的藤蔓日夜纠缠

栗树洞里又飞出一窝蜜蜂了,老父亲顾不上收采

紫藤花打起一串串苞蕾,老娘也不能腌晒

野刺莓挂起了红红的灯笼

茅草追着山村疯长

松鼠年年为我留的山果长成树了,郁郁葱葱

匆匆拐过街角,凝望远山

篇13:以惊蛰为题的现代诗歌

一、何为朗读

朗读,自语文教育的诞生就已存在,是最早的阅读学习方法。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朗读可谓是最基本并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们看看名家经典对于朗读的理解。《学记》中就有“呻其占毕”的说法,即吟诵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孟子也有“诵其诗,读其书”的说法。在古代,无论是私塾还是学馆,皆以琅琅书声为其特征,故有“背熟一道,二无讲明之说”。宋代理学家朱熹也积极主张朗读,“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现代汉语词典》将“朗读”定义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就是用清楚高亮的声音将文章朗读出来。著名语音学家、普通话教学专家徐世荣先生对朗读作了较全面的定义 :“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 , 把无声语言 ( 文字、文章、文学作品 ) 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

笔者认为,朗读是把书面文字作品有声化形成语音作品的再创作活动。这里的再创造则相对于作品的第一次书面语言的创作,通过清晰生动的语音,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再现出来,传递给听众,做到以声传情。

二、何为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 它是以朗读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换言之,朗读教学就是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 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 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接受者;而文本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活动的对象。朗读贯穿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并非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环节存在。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老师如何安排朗读在教学环节中的穿插,成为诗歌教学课堂的主题行为。采用何种朗读方法,体悟诗歌什么样的情感,对该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活动作为指挥棒,统一整个教学过程。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诗歌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诗歌、朗读诗歌。朗读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教学方式,除了对课文中原有情境的表达传递外,由于融入了朗读者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还原并丰富了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进入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洪镇涛先生对语感是这样认为的:“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 , 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反复地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力。一般情况下,对于一篇陌生的课文,学生难以仅通过初步阅读就掌握作者的情感,往往需要反复的咀嚼体悟。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并获得情感的体悟,实现朗读者和作者情感的共振。经过朗读者的再创作后,不但朗读者自身对文字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听者也比自己去阅览文字得到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朗读引导着读者和听者都向文本更深处探索;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 , 写是读的延伸 , 二者相辅相成。

四、如何有效的设置朗读教学环节

我们以南开中学敬军老师《在山的那边》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究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策略。这是一堂关于朗读训练的诗歌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初读感知”、“朗读体悟”、“研读探究”、“演读升华”四个环节,整首诗歌的教学体现了“朗读”的本色,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美,体悟诗人的情感。

(一)初读感知,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在山的那边》全诗30行、343个字,语言凝练,却意蕴深刻、富有哲理。全诗最短一行6个字,最长不超过15个字。句式整齐,表意清晰不繁冗。老师采用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本首诗歌。

优美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快慢的语速,声情并茂地诠释着诗歌的情感。学生跟着老师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容、文字,在内心形成初步体验。随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齐读,读出语调的轻重缓急。齐读是一种常用的朗读方式,由同学们共同完成,有效的节约了课堂时间,且声音整齐洪亮,振奋人心,更加朗朗上口。这要求学生顾全大局,保持好自己与其他同学的语速一致,音调和谐,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学生齐读诗歌《在山的那边》,通过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语调,感受诗歌情感变化。例如:

——山那边 / 是什么呢?(语调轻快,“是什么呢?”轻读,读出孩子的天真、淳朴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妈妈给我说过:海(轻缓平和的语调,突显出母亲对“我”的慈爱);

有一天 / 我 / 终于爬上了 / 那个山顶(“终于”重读,读出“我”攀爬过程的辛苦以及对即将看到“海”的激动);

给我的幻想 / 打了一个 / 零分 ( 语速缓慢,读出孩子的沮丧,重读“零分”,体会出孩子的失望 )

学生们在齐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感受到诗歌不同于散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体会到诗歌的形式美。

(二)研读探究,体悟诗歌的情意美

研读,就是研究、体会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一千个读者就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性格特征也有差异,对同一首诗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在上个环节,学生经历了老师的范读,全班齐读,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朗读好一首诗歌的关键在于是否获得了情感体验。此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对诗歌的反复研读,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悟诗歌的情意。

师: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朗读,本首诗是围绕着那句话发展的?诗歌两节分别怎么诠释的?

生:全诗的中心句是“山那边是什么呢?”第一节讲的是孩子对山那边的未知世界的憧憬;第二节讲的是经历努力达到希望后对山那边的感受。

生:全诗围绕着“山那边是海吗?”来发展。第一节中“海”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这时的孩子是童真的、单纯的;第二节中“海”就是不断努力的信念,这时的孩子是自信的,是坚定的。

师:同学们概括出了诗歌两节的内容,那么你们在朗读中分别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第一节孩子从好奇到沮丧,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执着。

生:第一节读出了孩子的天真和委屈,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自信、阳光。

从老师的问题设置以及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反复的研读诗歌,揣摩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获得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演读升华,体悟诗歌的人性美

针对诗歌中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进行分角色的演绎,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理解、记忆课文。为诗歌教学创设朗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作者的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表达的感情相互融合、互为一体,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演,向读者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在山的那边》一课中,角色单一,内容简单,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诗歌中的“妈妈”和“我”,发挥想象表现出人物特点,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两个人物的特征。

(同学表演)

师:表演完了,我们先请两位表演的同学说说他所扮演的角色有什么特征。

扮演妈妈者:我觉得妈妈是个很慈爱的母亲。当孩子问道:“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说是“海”。我用很慈爱的口吻表现出来。因为妈妈知道山的那边依然是山,但是她为了给孩子希望,希望孩子自己去寻找那片海。“山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妈妈告诉孩子,任何梦想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才可以实现。

扮演孩子者:我觉得他是一个天真,好奇,勇敢、执着的孩子。因为在他小时候就常常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天真的以为山那边就是海,为了实现他心中的梦想,他不断努力终于爬山了山顶,可见他是勇敢的。可是山的那边还是山,他很沮丧但是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不懈,翻过无数座山,战胜无数失望,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全新的世界。

两位同学在角色扮读中,结合诗歌内容,依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将作者的情感与自身的体会融为一体,演绎出人性之美,达到全新的情感共振。

(四)诗句写作、朗读集髓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 , 写是读的延伸 , 二者相辅相成。在朗读过程中 , 学生会自然地注意到诗歌遣词造句的精妙。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在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理解后,获得情感的体验,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灵感,获得写作素材。《在山的那边》课堂结束之前,老师要求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来概括作者小时候对“山”和“海”的理解与长大后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举例看学生如何创作的。

生:小时候山是希望,海是梦想;长大后山是困难,海是成功。

生:小时候海是干涸的,长大后海是创造出的新天地。

生:小时候成功是容易的,只要爬过高山;长大后成功是艰辛的,只要克服困难。

生:长大后山是实现理想的困难重重,海是理想的境界。

本堂课,老师围绕着“朗读”的线索,理清了诗歌的脉络,体会到诗歌的情感、掌握了诗歌朗读的技巧。在朗读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朗读充分发挥它的解析、鉴赏、感悟、记忆等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诗歌。

篇14:以惊蛰为题的现代诗歌

关键词:灾难;自然现象;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4-0024-03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美术教育的使命。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刚好有《自然现象》这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回忆、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出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在一次小学美术教研活动中,笔者全程观摩了几位小学美术老师上的《自然现象》这一课,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与思考。

自然现象丰富多样。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正如课本所述:火山喷发或地震时,地球在发怒,电闪、雷鸣时,天空在咆哮。当大自然展示它的威力时,我们觉得自己很渺小。当能欣赏和利用大自然的威力时,我们又感到很自豪……美术教育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处理好这些“现象”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件事。

一、现象不同,教育的意义也应不同

自然现象很多,其中日出、日落、彩虹、雾凇、飘雪、极光、流星雨、海市蜃楼等自然现象,无论从视觉还是情感上都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产生很强的美感体验,以这些题材为教学内容,教师们比较容易把握教学目标,也比较容易达成审美教育。

另一类自然现象,如火山喷发、龙卷风、海啸、地震等,主要为灾难性的自然现象。这类自然现象比前面的一种更有冲击力,用绘画去表现手法更丰富,画面更有张力。就是说这类题材更有绘画性。一般老师很喜欢指导学生去表现这类自然现象。但对于这类自然现象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不易把握,容易暴露出美术教育甚至教育本源性问题。

一位老师展示了一组以龙卷风为题材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接着再展示以地震为题材的作品。学生看到的是:断裂的城市高架;压成半截的汽车:犹如跳水一样从空中跳下的孩子的剪影:挂在半空窗子上的人体……学生看了特别来劲,还特别高兴。接着老师展示了一张作品,作品画的是因地震而裂开的左右两半楼房,中间呈锯齿形。老师解说道:很有创意吧!孩子齐声说:是的。

另一位老师也讲了地震这一自然现象。他展示了一张地震前城市的建筑物。接着展示了老师自己根据同一地方发生地震后的影像创作的绘画作品。由于该老师有出色的绘画技能,画面丰富,线条奔放,作品表现得很有“美感”。学生看了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学生的手开始动起来,有了一种表现欲。我们单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看,该师的教学无疑是成功的。但此时,地震在孩子们的眼中变得是件“好玩”的事。学生对地震表现出了极端的兴趣,而对地震造成的灾难及对生命的毁灭却表现出极端的冷漠。至此,感觉课堂有一种异样,甚至怪诞。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看到有人要跳楼,下面的人就围观、起哄,甚至呼喊要其下跳。生活与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慢慢地学生就会漠视这些场面。我们带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时。很多学生没有丝毫的怜悯与悲痛,更不用说愤怒了。要是说日军侵华离孩子们太远了,学生很难有上一辈人的切肤之痛,但汶川大地震就发生在眼前,近10万同胞遇难,仅学生遇难就达5000多位。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灾难的地震,还能像介绍其他自然现象一样令人激动、充满赞叹、富有美感吗?

当教育失去了对人性的关注,也就突破了美术教育的底线,同时突破了教育的底线。当教育突破了底线,也就突破了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底线。当人类突破了基本的价值底线,人们也就失去了灵魂。

二、美术,表现在“术”里的“美”

我们关注到有老师在书写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就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着重观察感受地震这一自然现象所特有的形式美感”,“体验地震给人带来的独特的美感”等。我们也看到美术教科书上刊印了一张学生作品《龙卷风》,画面表现的是威力巨大的龙卷风把人、汽车、大树、动物、书包等一起抛向天空。抛到半空中的人呈现出惊恐万分的样子。但教科书给它起的题目却十分浪漫,叫《乘着龙卷风去旅游》。没有亲身经历风暴的人不会知道风暴的无情及残忍,孩子更是这样。

当然,灾难“娱乐化”也不会是老师们的本意,只不过他们在“现象”与“审美”之间没有很好地把握推敲。老师把所有的“现象”都纳入了“审美”的范围。不加取舍地进行“审美”教育,或者老师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尚在启蒙时期。他们尚不能辨别所有的“现象”所带来的不同的结果。老师在具体教学中只考虑“术”,没有考虑“美”,或者考虑了表层的“美”,没有考虑到深层的“善”。

对于孩子,不是所有的“现象”都值得向他们展示。《报刊文摘》2011年第9期曾刊登这样一个实例:2009年1月30日,上海一旅行团在美国大峡谷突遭车祸,七死十伤,路边居民纷纷自动救援。其中两位老美在拉出中国男孩后,立即让男孩背朝车祸现场,迅速带离,为的是让孩子尽量少看到血腥场面,不让在男孩幼稚心灵上投射下过多阴影。在学校教育中,对于“现象”做必要的取舍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

本教材“自然现象”这一课本身没什么问题,课程资源本身也没有什么问题,老师的问题出在“美”与“术”的分离,出在背离了美术教育的本质。

当我们面对教育问题产生困惑时,有必要再来思考美术教育的价值及使命。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它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美术教育同样肩负着工具性及人文性双重使命。一方面需要教授学生一定的艺术表现技法,以便让学生能用合适的方式来表现美、创造美;另一方面,通过美术活动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如果我们的美术教育使得学生对生命不再尊重,面对自然现象造成的毁灭性灾难缺乏悲悯之心,反而产生某种“快感”,得到的不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而是对这些自然力量简单的“钦佩”;那么,人类的灾难就通过我们的美术教育被高度地“娱乐”化了,审美教育也因此被扭曲了,它远离了审美教育的本质,是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的。

所以,美术教育不能把“术”与“美”分离,不

能为了追求画面的“绘画性”和“冲击力”,为了追求单纯“形式美”,而忽略了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这一宗旨。

三、“现象”背后的“真”。才是美术教育着力表现的主旨

灾难类自然现象,不是不能进入美术课堂,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题材。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选择,如何进行教育,特别是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教学目标。如果我们能建立正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能把握好课堂的走向。反而能起到其他审美教育所无法达到的目标。

美术教学主要可从两个层面来进行:一是美术鉴赏,二是美术创作。对灾难性场面的赏析,会给人们带来恐惧,但“恐惧”不是目的。灾难场面也会给人们带来震撼,但“震撼”也不是最终目的。电影《2012》动用了1300多处特技,穷尽了各种灾难,把灾难性的场面做到了极致。那么它的目的是什么?还是听听《2012》导演罗兰德·艾默里克是怎么说的。他说:“我喜欢描述城市遭受虚拟的劫难,那样会让大家警醒,居安思危。”

电影《2012》制造的“震撼”场景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关心自己的地球,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这是电影的本意,这也应是我们进行美术教育的本意,是学校教育的本意。

美术创作可以表现灾难性的题材。任何艺术创作都应有一定的目的,艺术家总是以艺术作品来向人们传达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那么灾难类的艺术作品应该向人们传达怎样的审美观、价值观呢?

当《外滩画报》记者问到影片中把“中国纳入自己的电影版图之中,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个问题时,兰德·艾默里克说:“四川发生地震后。全世界都非常震撼,许多人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目睹着这些处在灾难中的人如何团结起来,共同对抗这场自然灾难。这种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面对地震造成的灾难性的场面,艺术家看到的更多是对自己精神上的震撼,看到的是不屈的精神,这就是艺术美的真谛,也是审美的至高境界。

人类可以去表现灾难带来的惨烈的场面,如扭成麻花状的街区,人体倒挂在倾斜的窗台上,汽车只剩下半截……但表现这些,不是因为灾难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上的“盛宴”,也不是为了让人们惊叹于艺术家高超的创作技艺,而是为了让人们透过这灾难性的场面,来思考人类以往的所作所为,思考人类的未来及命运。通过这样的创作,让人们“居安思危”,对可能带来的灾难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让我们对灾难发生后体现出来的人们的不屈的斗志和坚强的品质表示敬意。

当然儿童美术教育不要刻意去追求这些,拔高作品的思想,不然会出现“假大空”的倾向。让孩子能如实地表达出这些灾难性场面给他们带来的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最为关键的,让他们能画出自己的所见,画出自己的心情,画出自己的愿望。“现象”背后的“真”,才是美术教育着力表现的主旨。这里的“真”不仅指真实的场面,更是指真实的感受,人们真实的愿望。

上一篇:宋杨万里的阅读答案下一篇:改行自荐信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