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重点大学应有的能力

2024-04-16

考重点大学应有的能力(精选7篇)

篇1:考重点大学应有的能力

法约尔传统的管理定义为:管理就是预见、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德鲁克对现代管理的定义为:管理就是实践而不是实施。管理不是了解而是行为。

由于管理者负有管理的责任,因些要求管理的能力也同普通员工不一样,管理者所处的位置不同,因此对管理的能力要求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管理者分三类:一线管理者,也叫执行层;中层管理者,也叫沟通层;高层管理者,也叫决策层。

任何单位都包括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两部分。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制订战略目标、发展计划、整体策划、政策规定等,并负责进行强有力的推进。一般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单位的目标,按照规定要求,处处考虑成本,努力进行创造并认真完成份内的工作。

高级管理人员由于要进行整体策划,设定目标,为单位的发展而制订政策,就要求他们具有远见的预测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和有效的推行能力。普通工作人员由于要达到已设定的目标,因此应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协调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和有创造精神的奋斗能力。如果一个单位有较好的两部分人力资源,一般这个单位就会持续、稳定的发展。

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管理者的重要性。而对于管理者的能力、素质要求也是较高的。孙子曾说过:“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智者,先见而不惑。对各种事情有预见,并且不怕,敢于面对现实,善于分析研究,能深虑,通权变也。信者,号令一也,信守信誉,信守合同,说话算数,但不轻易许愿。仁者,测隐,得人心也。体爱部下,关心下属,理解他们,他们才可以为你去拼命地干。勇者,殉义不惧,能果毅也。决策果断,勇于断策,善于决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严者,以威严肃众心,管理一定要严明,有章法。任何人都不能排在外边,这样才能形成力量。此五德在当今社会也是应该具备的,缺一不可。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在企业和单位里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大部分能力不强的人不愿意使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他曾写了一本书,名叫《帕金森定律》。书中详细阐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会产生的严重后果。他认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之所以机构膨胀,极有可能是能力不强的领导在位。对于一个能力不强、不称职的领导来讲,当他执政一段时间后发现出了问题,他可能有三种选择。

自己申请辞职,把位置让给能干的人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管理者如果要辞职,会损失自己很大的利益。

找一个能力强的人作副手,协助自己做工作,要下这样的决心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有不少管理者害怕这协助者今后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选用两个水平不高,能力没有自己强的人协助工作这是不少单位和企业管理者所选择的。好处是:①他们分担了自己的工作,可以将责任分到他们头上;②自己可以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有权威感;③他们两个不会成为自己以后的障碍;④由于有两个人在做工作,就很容易产生矛盾,而自己可以像一个仲裁员一样来评判他们的对错。

第三个方法对于能力不强、不称职的领导来讲确实不错。由于两个助手的能力也不高,于是上行下效,他们也为自己找两个更无能的副手来协助工作。如此发展,单位的机构就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难办,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牵制,效率极低的领导体系。它揭示出的道理是:能力不强、不称职的人一旦占据了领导岗位,庞杂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就不可能避免。

管理者的特点

管理者应该具有比普通员工高的各种能力条件,但是在基本条件上他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风格

管理者应具有一种令员工佩服、敬仰,使同行折服的管理风格。管理者应具有较强的个性,根据管理者的不同条件,管理风格各具特点,这就要求管理者创新,而决不能一成不变地模仿别人的管理模式。如有的管烟者的管理风格是雷厉风行,说办就办;而另一位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却是稳重、谨慎、三思而后行。有的管理者的风格是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而有的却是自己认定的事自己做主决定……尽管管理者的风格不同,都是以单位或个人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各种行为和活动。

2.人格

主要是指管理者的道德品质如何。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时,必定会遇到各种涉及到国家利前,小团体利益以及管理者个人切身利益的情况和问题。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将国家、单位的利益放在首位,还是将个人、小团体的利益放在首位。管理者的人格就可充分地表现出来。

3.品格

指的是在管理范畴的品格。一般来说,容忍、果断、诚实、勇敢、热诚、公正、勤奋、宽容、明智、创新、忍耐等都应该是管理者应具备的品格,可是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具备管理者应具备的所有品格。这时候,管理者就应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4.性格

每个人的性格在其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对管理者来说,个人的性格也不太容易改变。此时管理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考虑应该找什么样的人员与自己合作。性格因人而异,因此在管理层中最好进行性格搭配。一个班子里不应该所有领导都是火爆性格的人,也不应该全都是内向型的人。一个好班子的搭配,应既有外向型的领导,也有内向型的领导;既有急性子的,也应该有慢性子的;既有在前面冲锋陷阵的,也有在后面出谋划策的。出现问题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工作就会做得有声有色。

管理者要开展自己的工作,至少应该具备如下10种执行能力:

1.创新能力和突破自我能力

之所以把创新能力和突破自我能力放在10种能力的首位,是因为我们在管理工作过程当中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建立在能够突破自我能力的前提之下的,如果不能突破自我,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

2.正确的成本观念

就成本观念而言,我们一般考虑的只是在人财物等方面费用的节约。其实我们还应该加进这样一个观念,即提升人的积极性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人的积极性提高了,就能够主动自愿地去承担更多的工作,那么企业至少可以减少再去招聘他人所付出的成本。

3.对技术创新的适应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管理者应当具有突破自我、锐意创新的意识,要注重技术更新。

4.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不断适应供求变化,价格随行就市。这就决定了变化是市场的常态,适应市场经济,就应该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

5.准确辨识经济信息的能力

面对信息时代的海量信息,如何正确有效的筛癣利用信息成为企业制胜的要素之一。管理者应该具有这样的能力。

6.全面提高部下综合素质的能力

作为管理者应具备全面提高部下综合素质的能力,如果你的下属在与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素质没有得以提高,那只能说明是你的问题,是你管理人员的失责。

7.完成业务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分析能力

管理工作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管理,很多时候不同行业类型、不同企业类型的管理工作常常具有不同特点,所以这就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掌握管理的一般技术,更要具备专业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人际关系沟通能力

企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做好与上级、与部下、与同事、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

9.综合判断能力

管理者是企业的舵手,企业的重大决策常常由管理者来做出,管理者的眼光不应当局限于某一个局部,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对错综复杂的问题作出综合判断。

10.解决企业内外问题的执行能力

问题的发现、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只是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如何正确执行计划,并通过及时反馈来纠错,是解决问题的另一半,所以管理者解决问题不仅需要分析能力,更需要较强的执行能力。

篇2:考重点大学应有的能力

1.目标咀嚼能力:

是学生把课堂目标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的一种能力,咀嚼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新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关注了教育中的每一个人,对教育中的生命个体的高度关注,在课堂教学上的表现就是要在课堂上让每一个人都实能个性化学习。要实现个性化学习,首先要实现的是学习目标的个性化。课堂上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目标是教师凭借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设计的,这绝不能就此成了学生学习的目标,教师要引导每一个学生对这个目标进行咀嚼。通过咀嚼,使每个学生都生成自己的目标,从而为个性化学习打下基础。

2.文本建构能力:

是指课堂上学生以自己的“学力”走进文本,通过与文本、与自己对话,实现问题发现生成,进而达成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

文本建构能力是课堂学习最重要的能力,是能保证学生持续发展、享用一生的能力。体现在课堂上,文本建构能力不够,难以实施有效教学;对文本的建构不充分,难以达成课堂高效。学生在课堂上实现文本建构,“学力”从何而来?这正是长期以来制约课改的瓶颈。对此,传统教学的思维是退回来,而新课程教师要迎上去!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把对学生“学力”的培养拿到课堂上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这对新课程教师是一个严峻考验。

我们的实践体会是:

首先提高师生对于“学力”培养的意义的认识;

其次,为课堂实施设计流程与工具;

第三,做一个时期的坚持与努力。

一般来说,有二至三个月,学生就会逐步建立起课改需要的文本建构能力。

3.合作学习能力:

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要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与良好的沟通技巧,借助同伴、老师的智慧,实现积极学习的一种能力。

合作学习表现在课堂上应为师生、生生之间、组组之间等的学习交往。合作学习能力的形成。

首先得益于班级积极的学科学习氛围,这需要师生开放心态下的积极营造;

其次得益于小组机构的科学建设,包括人员组成、座次安排、角色分工、组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建设等;

第三是以多元评价为主要抓手的及时调度,这里的多元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小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等。

一定意义上讲,合作学习的能力是学生一生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的能力,课堂无疑是对这种能力进行培养的主渠道。

4.问题展讲能力:

展讲是指有课堂上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策略、有方法的教学行为,展讲能力说到底就是一种教学能力。

从展讲在课堂上的作用讲,展讲是一个兵教兵的过程,是学生个体与群体发展的绝佳平台。若能真正实现展讲的教学作用,对于课堂高效的意义重大。因此,师生首先要真正认识到展讲之对于个人、对于集体的意义与价值。其次是理解并明晰展讲的形式与内容,就展讲形式来说分小组展讲与全班展讲,两者既各有要求,又兼具各自特点;从展讲内容来看,小组内的个人展讲应做哪些准备,全班展讲应讲哪些内容都要做明确要求,并通过训练达成这一要求。第三是通过小组管理、学科长培训、过程评价等手段,实现对展讲活动的调度与规范。第四是要明确展讲中个人及小组等的目标责任,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的人人展讲、成功展讲,进而实现精彩展讲。如此而为,展讲就不再是学生的任务,而成了一种需要,因而也就实现了从展讲到展示的培养目标。

5.知识迁移能力:

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将对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等与自己的认知经验进行连接,并通过连接,增强认知的深度与广度的课堂认知能力。

对于学生课堂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首先要具有极强的“连接意识”,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以教材教”这条基本原则,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实现对知识迁移的渗透。比如,在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设计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一类的目标;在课堂工具设计中,要保持“知识链接”内容设计的灵动性;“问题预设”既要科学,更要有较强的驱动性;“单元训练”的设计需突出“五性”(目标性、情境性、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从而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能为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其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动作的实施中,除了将目标咀嚼、文本建构、合作交流、问题展讲等教学环节中的知识迁移要求不折不扣的.贯彻到底之外,单元结束前的课堂训练应是实现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训练的最佳平台。

对此,教师的认识要到位,只有在课堂上的纸笔训练才是最有效的知识迁移方式之一;行动上留出时间与空间,并在独立、限时的条件下完成;能在小组内通过学科长当堂完成训练的反馈与评价。到此,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才会在课堂上得到训练。

6.归纳综合能力:

是指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并进行自主的综合性应用的能力。

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在课堂活动中进行的,既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也可以在环节结束时进行。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一定要做有针对性的设计,既要设计归纳综合的时机,更要设计归纳综合的技巧方法,还要留出归纳综合的时间,若能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将自己的归纳综合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那是最理想的呈现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必将得到提升。切忌课堂教学中忽视归纳综合行为,在教学过程或结束的时候不进行归纳与综合,使学生丧失有效学习的大好时机,如此,课堂效率必将大打折扣。

7.课堂评价能力:

是指学生对课堂学习行为、学习效果进行自评、他评的能力。

新课程下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实现高效学习,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一种自评价与他评价。自评价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能做到自我评判,评判的过程就是一个回顾反思的过程,这个过程越是严肃,就越能带来学习上的效度,在课堂上自评价无疑是激发学习内驱力的有效方法。他评价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同伴的学习,并在教师的要求下作出积极的评价。

篇3:考重点大学应有的能力

一、班主任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不破不立。不突破“应试教育”的影响,便不可能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因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思想。前者的特点是面向少数学生,不顾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后者的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开发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由“应试教育”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班主任必须解放思想,旗帜鲜明地突破“应试教育”的影响,做到既求真务实,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开拓进取,创造条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班主任要在突破“应试教育”影响方面有所作为,首先要勇于战胜自我,敢于清除头脑中的陈腐观念。当前,阻碍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有所作为的就是一个“怕”字。一怕学生家长说长道短,埋怨责怪;二怕学校领导不放心,吃力不讨好;三怕别人没有实施素质教育而自己先试验,没有现成模式,付出的“学费”多,风险大,出了问题自己承担。总之,担心进行素质教育影响学生的考分,影响学校升学率。班主任只有大胆突破“应试教育”的影响,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获得解放,才能坚持不懈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表明,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不会降低教育质量,反而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突破“应试教育”影响还必须有一种内在动力。动力从何而来?动力来自对祖国未来负责的高度历史责任感。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康,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全面提高素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班主任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不会瞻前顾后,等待观望,因循守旧,而是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开拓进取,迎着困难前进,不断清除“应试教育”的影响。

二、班主任应该具有较强的管理班级的能力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作用,努力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既是班级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组织保证。因此,班主任不仅要重视强化教师的管理职能,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检验一个班的管理是否实现科学化、制度化的标准,不是看它订了多少制度,而是要看它是否创建了一个全面的和谐发展的具有凝聚力、创造力的班集体。看班级管理制度是否科学,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是否有利于培优和转差,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意识和组织才能。对于班级管理制度的出台,班主任事先应该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权衡利弊,力求简明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制度出台后,在执行中,班主任还应搜集资料,进行比较,不断修改和补充,使之更加完善。

科学的管理还应体现“四个”结合:一是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二是计划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三是开展活动的知识性、艺术性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结合;四是班级的严格要求、检查督促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这“四个结合”,是班主任实干精神的具体表现。坚持这四个“结合”,要求班主任要做大量的落实工作。计划要变成现实,认识要变成行动,要求班主任要团结全班师生一起,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争创一流成绩。

在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始终坚持三条原则:(1)公平、公正的原则。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处理问题,要一碗水端平。办事公道,对学生评价应公正、公平。(2)正面激励为主的原则,在班集体里,应该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受到鼓励的机会,不同的学生受到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奖励。有的班主任在期中、期末开展评选“班级之最”、“班级十佳”活动,效果很好。(3)整体优化原则。这就是运用班级制度,提高班级整体水平。比如,班级主要干部由竞选产生,班干部定期轮换,学生民主评议班干部,学生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量化考核,建立和健全班级监督机制,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弘扬正气,及时克服和纠正错误,使班级保持蓬勃向上的生机。要认真贯彻上述原则,必须突出一个“勤”字。即班主任要勤下班,勤观察,勤思考,勤做个别工作。

三、班主任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和文化素质

班主任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以自己为榜样来教育学生。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见,榜样最有说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因此,在素质教育中,班主任应该在思想、品德、学识各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素质。

首先,班主任应具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优良品德。班主任肩负着塑造学生灵魂的高尚使命,自己的灵魂必须是高尚的;班主任要求学生热爱祖国,自己就必须对祖国无限忠诚,并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班主任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自己就应该成为遵守纪律的模范;班主任教育学生要乐于奉献,自己就应用行动来谱写爱岗敬业的奉献之歌;班主任要求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德道,自己就应该从小事做起,率先垂范,做一个弘扬社会主义德道的楷模;班主任教育学生不能做金钱的奴隶,自己就应甘于清贫,带头抵制金钱诱惑。总之,班主任应该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来树立一个淡泊名利、廉洁自律、勤奋工作、与人为善、公道正派、表里如一的优秀教师形象。这样,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不仅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且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也会产生极强烈的影响。

其次,班主任应该具有勤奋好学、渴求新知的优良学风。就知识修养而言,班主任首先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对这门学科能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其次,还要扩大知识的视野,致力于形成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专博相济的、富有活力的知识结构。班主任知识丰富,会使学生产生尊重感、信任感,从而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一个班主任如果讲不好自己所任的课,或者学生一问三不知,久而久之,就在学生面前丧失威信,失去信任,缺乏号召力。就能力修养而言,班主任应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具有了解和观察学生的能力、组织和管理班级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班主任必须通过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勇于实践、独立思考,才能使上述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并在素质教育中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班主任应具有心胸豁达、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班主任是班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班主任心胸开朗豁达、善于团结协作,不仅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愉悦和谐的心境,而且能妥善处理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家长、领导等各方人员的关系,使之形成“教育合力”,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更重要的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班主任的自我修养也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自觉加强修养,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

篇4:护士应有的能力与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意识和素质也不断提高,大家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临床工作中,更能体现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俗话说得好,有病是三分治疗,七分调养,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也是日趋复杂,护士的职能范围日益扩大,护士在工作中不仅要帮助病人提供生理需要的服务,而且要为其提供心理需要的服务,特别是通过心理护理,不但能帮助病人建立稳定的心理环境还能为躯体疾病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能在护理工作中游刃有余,不断完善护理学这门学科。

1思想道德修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首先应该热爱本职工作,热爱人民,用自己满腔的热情,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去为患者服务,真正做到视患者如亲人,把护理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2敏锐的观察力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护士的服务对象是受到各种疾病折磨的病人,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从事不同的职业,其性格,习惯,知识水平都不尽相同,对疾病的态度也不一样,所以,护士通过科学而系统的观察,了解并掌握了病人各方面的情况,也就可以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为医生的诊治打下坚实的基础,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3娴熟的技能

护士是医生医嘱的执行者,也是患者能够及时用药得到有效处置的重要保障。在临床的各种技术操作中,如静脉输液、输血、采集标本、吸氧、吸痰、抢救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等等,护士都应该表现出沉稳、熟练、忙而不乱,这也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专业素质。

4广泛的爱好和兴趣

一个好护士,应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可以使自己内心世界丰富多采,身心健康,也能促进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和情绪的调节,只有护士自身修养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适应和满足各类病人的护理需要。护士可以用自己丰富多采的兴趣、爱好去感染患者,以转移他们对疾病的注意力,从中调节、控制病人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身心愉快,配合治疗,有利于健康。

5护理科学的研究

现代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打针、发药,而是在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发展新技术,新疗法,把护理工作推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这就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文字材料组织能力,把护理工作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6积极稳定的情绪

护士的情绪变化,尤其是面部表情的变化,对病人及家属都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在急救过程中,护士要有真挚的同情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在复杂情感旋涡中产生情绪波动。熟悉病人的相关伦理原则及可能面临的困境,更重要的是要反省自己对生命和死亡、生命素质、病人及家属需求的价值观。

7健康的身体与责任感

适应高度紧张的工作,特别是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身体状况的要求是很高的,同时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缺乏责任心,要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

8掌握沟通技巧

护士与病人及家属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病人救治及康复过程中,护士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特殊角色,具有关资料介绍,在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流(既沟通)中,面部表情占55%,语调占38%,词语占7%。因此要求护士在紧张的气氛中,注意保持面部平和,在表情中,微笑是最美的。

9增强患者信心

护士的职业是救死扶伤,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卫士。有良好服务、过硬的护理技能、充满爱心、同情心的态度和优美的语言,是病人护理的良方秒药。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言一行都被病人所注意,如护理人员衣帽不整,举止轻浮,语言粗俗,作风懒散,不仅有损于护士形象,还会给病人增加不信任感,产生厌烦,影响身心健康。护理人员的姿态和举止,常作为病人判断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涵养及知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想取得病人的信任并愿意接受你的帮助,必须先注意自己的形象。通过我们良好的护士形象,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从而使病人在心理上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10护士礼仪的重要性

护士礼仪是护士内在的素质,外在的表现,是医院精神文明窗口的具体表现,也是完善职业行为的重要任务,从工作中体现礼仪的要素风范,在举手投足间体现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努力塑造仪表端庄,举止优雅,文明语言的行为规范,给患者留下温和、善良、仁爱、有责任的“白衣天使”形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护士的礼仪正是从尊重患者、服务患者的角度出发,拉近患者、医护、医院三者之间的距离,寻求一种动态的融合。一名优秀的护士,除了具有礼仪的外在形式外,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文明是职业道德重要组成部分,文明礼貌也是护理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风貌,我们面对的是疾病缠身的病人,他们的心情往往有沮丧、悲观、焦虑,对周围事物易产生厌烦和不礼貌行为,职业素质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宽宏大量,不仅能以同情、关注、体贴的话语来安抚病人并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亲切的语言表现对病人和家属都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我们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满意为标准的工作方式,用我们饱满的热情,微笑的面容来接待每一位来院就诊的病人。

篇5:考重点大学应有的能力

1、准备:无论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舞蹈教师的语言最怕似是而非。学生完成其动作时长期不得要领,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在最初教学时教师的语言不准确,从而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越努力越糟,如果教师的语言准备够充分,不仅可以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完成学习进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否准确,除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善于使用语言外,还要学好舞蹈教学法课。

2、生动:语言的生动性对舞蹈教师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成份。舞蹈教师语言的生动,主要是要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如:舞蹈时,要学生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枯树枝”来形容僵硬的手,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树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枯树枝”那样难看,当然在形容难看的动作时,切忌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假如学生的情绪不好,特别是与教师有某种对立情绪时,更不能挖苦学生。

3、精炼: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罗嗦,否则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兴奋不起来,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当学生运动后,热身变冷,肌肉便开始收缩,对训练是十分不利的。

4、亲切: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生硬,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师要有耐心。

5、身授:即示范的方法。示范是由教师亲自塑造让学生可以尽量容易效仿的形象,舞蹈教师的手法,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舞蹈的动态形象,一是舞蹈老师本人的形象。

舞蹈动态的形象示范,要经过两个过程:

一、要全面示范,全面把动作做出来,手、脚、身体和面部都同步进行,它给学生的印象应当是美好的总体印象。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舞蹈动作有全面的理解,同时,也对老师产生尊敬喜爱的心理,使教师的威信一开始就牢固的树立起来。

二、要使动作逐步简化,有时可以用手比划。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智力的提高具有极大好处。开始是模仿,要求学生模仿得越象越好。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身体运动规律后,模仿的对象开始淡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当教师逐步过渡到简化的示范时,学生可以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他自己了。

篇6:考重点大学应有的能力

守护知识分子应有的尊严——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XX届本(专)科生毕业典礼致辞

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要祝贺各位顺利完成学业,今天毕业了。还记得四年前在迎接你们的时候,我曾经说过,四年后有一个事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老师们都会变得更老,但是我们年轻学生会变得更加成熟。我这里说的“成熟”不是指那种丧失了纯真和热情的“左右逢缘”式的世故,而是指因智慧和知识的增长带来的冷静、理性和持重。或许,这才是毕业的真正含义。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有过相似的经历,所以我在这儿或许可以用我的经验来猜测一下大家现在的心情。

毕业,让你们对学校存有一份依恋,无论你在这里碰到的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毕业,也让你们对老师和同学,无论是你们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无论是你们仰慕的还是有一些非议的,都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毕业也会让你们兴奋不已,因为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然而,我更相信毕业后的“成熟”,会让你们在兴奋后对未来会心存忐忑、焦虑和隐忧,或许这就是金晓峰老师说的“伤感期”。

不知是哪位复旦学子留下的感言这样说道,“之于这所学校,我们只是沧海的一粟,而它的烙印却常相陪伴我们去到更多、更远的地方……”他(或她)用文字表达了对学校的依恋,但把自己的忧虑放进了省略号里。实际上,所有人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焦虑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开始对自己和这个社会都有所期许。美国心理学家在《少有人走过的路》这本书中写道:“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对一名知识分子而言,更是如此。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就像刚才阿拉法特·居来提同学所说的,你们已经成为一名知识分子。因为有人认为知识分子这个称号跟受教育的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我认为复旦人应当努力成为一名知识分子,因为社会对我们有这样的期待。所以我觉得,你们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来自于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以及来自于你们想要维护知识分子尊严性的考虑。

要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我觉得你必须对这个国家和社会负责、担当。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意味着社会对你,你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当然应该用所学来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为社会提供各种必要的具体的知识或者是精神文化产品。但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在社会狂热的时候保持着清醒,在社会失范的时候对大家提出警醒。毕业后,你们会接触一些新的现象或者各种各样新的观念,有好的也有坏的。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会经历处处碰壁的窘境,无非这个碰壁有大有小,甚至于你们中有一些人可能会被这种碰壁或者困难所暂时性地击跨,然后产生很大的挫败感。由此,你就会对这个社会产生种种质疑。如果你们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只是采用一种漠然麻木的态度去面对,或者反过来只是采用一种非常偏激或者冒进的方法去处理,都不可能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好在复旦大学是一所开放的大学、包容的大学,学校竭尽所能为大家创造了接触广阔世界的机会,搭建了各种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你们可以在书院里面接触到不同的专业,不同理想的同学,你们可以在海外交流当中培养你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经过复旦的训练,现在的你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且初步习得了担当的这种能力,这就是复旦留给你们所特有的印记。

我想强调的是,责任不是空洞的。它是具体的,包括对自己、对家人。首先,是对家人的责任。刚才蔡彤先生分享了他和汪新芽女士的夫妻恩爱,以及他们为这个社会作出的贡献。责任是一种感恩,包括你对朋友、对陌生人,也许是一个普通的路人,或者其他你从来没有面对过的事情,乃至对整个国家、民族或者整个人类,所负有的大大小小的责任。我们不要以为一谈责任就是一件大事。不,很小的事情也是责任。一个人对责任的认定和履行实际上出自他的信仰和追求。作为知识分子,我们不能做一个冷眼旁观的批判者,更不能成为随意的解构者,而应当是负责任、有担当而又务实的建构者。这应当是复旦人的一种基本气质。

要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还意味着必须坚持理性,并且依理而行。理性对知识分子来说,是最最基本的。知识分子作为这个社会最敏感的成员,乃至作为社会的良知,在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大众苦难等等的重大问题上,理应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这个声音必须是理性、清醒、有说服力的,尽管在说的时候可以声情并茂,但是绝不可简单的情绪化。至少我相信,讨论一些重大问题的时候,从学理出发的研究和批判虽然不像某些言论那样高调,但是它具有更大的力量,那就是理性的力量。我相信经过复旦的多年训练,大家已经养成了一些基本的学术习惯,也就是说尊重事实的态度,缜密的思维习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大家不要随着毕业就把这种训练扔到脑后。将来,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这些训练对大家永远是有益的。

我也认为复旦校歌里所唱到的思想自由,就应该是一种自由理性,守护自由理性就是守护人类的文明和尊严,就是守护人类的真善美,守护人类的正义、良知、自律和真情,包括家庭的情意,夫妻的情意。知识分子应该是理性思维的楷模,守护理性就是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守护理性就是来创造一个大家都讲道理的社会环境。

知识分子要守护你的尊严,意味着你一定要进行独立思考。知识分子在本质上不是一个职业性的阶层,而是一个精神性的群体。知识分子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关怀。知识分子本着自己的道德良知和学术良知,怀揣着心中不灭的理想和信念,独立思考,对社会发声,对面临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无论是文化思想、科学技术,还是社会政治方面的——提出思想和解决方案。说到独立思考,它首先来自于独立的精神,体现在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人行亦行。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要求我们不是一味的抱怨这个社会或者是身边的环境。我常说每一个个体都是构成这个环境的一分子,对于所有的他人来讲,你就是这个环境的一部分。所以这个社会的好坏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只有大家都保持独立的人格,用独立自由的理性精神进行思考,那么社会环境才能够不断的进步。相反,如果你对权势进行依附,对财富过度迷恋,对意识形态过度偏执,都会丧失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这样社会的发展就会丧失方向,就会失范。因此我们说知识分子能不能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学术和艺术独立的价值,守护自由理性的精神,维系着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存亡。所以只有坚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我们才能够真正来赢得我们应有的尊严。

要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还要各位有道德自律和道德的勇气。知识分子有两种存在,一种是作为知性的存在,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是作为德性的存在。知识分子是一个知识人,当然首先是作为一个知性的存在,但它的更重要的德性的存在,对这个社会的影响会更大。道德从来就不仅仅是话语,而更是一种实践伦理;它不是高谈阔论的对象,是一种坚持正义的勇气。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如果想到种种利害,那么他就是那种假冒的知识阶级。我认为鲁迅所说的不顾利害就是勇于坚守公平和正义的立场,而不为利益或者权势所左右,这才是作为一名真正知识分子应该有的品格,也是他们应该被称为社会的良心的理由。因此,道德的自律和勇气就成为知识分子的又一个鲜明的品质。

自律和责任是相伴而生的,自律和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密切相联。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必须知道,选择自律当然是在对自己负责,但同时也为他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每一个人都不自律,肆意妄为,那么这个环境就会得到破坏,最后就会导致霍布斯所说的丛林状态,那么在这个状态下,丛林法则就会大行其道,这是非常恐怖的。那时候,人人焦虑,人人自危,人人失望。因此,日本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有过这样的论述,出人头地,追求成功可以;想过一个潇洒多彩的人生,也可以;但是那都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人生的目的是在于塑造高尚的人格。自律还与每个人心中的人生价值有关。从古到今有那么多的名人名家写了那么多的著作,那么多的思想家、哲学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所以或许我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够或者永远也不能够弄明白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希望究竟想过怎样一种生活。这一点,即使我到了这样的年龄,这个问题有时还是会困扰我。但是我们应该至少明白,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律而不堕落,拒绝与社会的污浊同流合污;不要工于心计、明哲保身,放弃对人生价值的追问,或者对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的追求。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一句简单的话,爱因斯坦说过,不要去尝试做一个成功的人,但是要尽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说到这里我常常有一种担忧,如果连知识精英都为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堕落,并且慢慢成为一种风气,那么这个社会是真的有病了。因此,我认为道德的自律和勇气是我们守护作为知识分子应有的尊严的最后的底线。说到底,知识分子何为?知识分子就是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这个社会也变得更加美好,而首先当然要让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心灵变得更美好。总之,知识分子的职责是守护人类的基本精神价值,努力使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首先要努力做到的是我们守护并且维持我们作为知识分子应该有的尊严,而这个尊严是靠我们的行为和态度来赢得的。

最后我想说一下复旦的校训,校训告诉我们,“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我的解读是,在我们心灵成长的不同阶段,要读一些不同的原典,这就是“博学”;要为心灵和精神而阅读,在阅读当中生活,把阅读当成一种生命状态和习惯,这就是“笃志”;读书要细,首先需要对文本进行精读,此为“切问”;知识分子应当心有隐忧,心存焦虑,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这就是我们校训当中所说的“近思”。我想校训不仅仅是在校内受用,而是使每一个复旦人,包括毕业生,包括我们的校友,使每一个复旦人的终生受用。在这点上,我想跟大家一起共勉,遵守我们的校训。

谢谢大家!

2018大会致辞(4篇)

亲爱的全体员工,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召开我们酒店 拓进取,取得成功呢?

二、下面我想对大家提几点要求

简单说就是:调心态;懂规矩;定目标

1.要尽快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恳谈会上会交流)

包括:生活心态,心理状况,学习态度。

2.要尽快熟悉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人心教育的内容)

新生入校,尽快熟悉学校各方面的文件规定尤为重要。入学教育中专门有安排。希望大家尽快熟悉。

3.要尽快确立自己的人生定位和目标

刚进入大学,可能大家对一切都那么新奇,一切都那么令人兴奋,处于新鲜与兴奋中的你们或许还没意识到一个问题——“我的大学将是怎样?”,或者说就是你毕业后何去何从。在此,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我们不会也没有能力将大家一个个都培养成为“超女”或“奇男”;但是,我们有信心把大家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共和国公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没有清楚的大学定位,人就很容易在伴随成长的各种诱惑中迷失方向,临近毕业,只能扼腕叹息。就业、读研,你总得选择一个,早定方向早准备,就可少些焦虑多些踏实。早早定下读研的目标,你就会有动力。在你们即将掀开人生崭新一页的时候,你们必须尽快确立自己的人生定位和目标。

大学四年里,我们必须从知识、心理、能力、身体等方面作好锻炼与储备,为将来到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想套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大学生活。一个中心即紧紧抓住学习这个中心任务不放松。要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习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习惯;它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学习就意味着接受新思想、吸纳新观点、开拓新视野、探索新方法,学习就意味着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刻苦努力、只争朝夕。你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习,还要从别人身上学习,从生活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观念。大学可能是大多数同学这一生当中最后一次集中时间学习的机会,因此应当好好把握。不要认为大学是天堂。如果要说天堂那只能是好学者的天堂,因为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可提供和利用。同时它也是地狱,是懒惰者的地狱。就是我们从进校就要踏踏实实的学习。你可能会认为在大学里根本学不到你所认为以后可以用得到的知识,但是认真的学习最起码不 会让你在大学里变得很被动。请记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能否成才,不在于专业之不同,而在于理想的高低,事业心的强弱,勤奋的程度。只要有成才之志,成才之行,成才之毅力,努力奋斗,自强不息,任何专业都可以成才。

“两个基本点”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大学是一个小社会”,要学会独立思考,切勿盲目“从众”。大学校园中,除了本班同学外,还有广泛的交往环境,除了课堂学习外,还有许多课外活动,有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这正是大学学习的特点和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选择,你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分辨,不要盲从。要好好利用大学的四年时光学会如何融入社会、如何和别人合作,在社会活动中培养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我们不但要具有健全的人格,还要具有服务社会的一技之长,前者是我们感受幸福人生的保证,而后者则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基础。学会做事,不是高谈阔论,不要只想“他没什么了不起,我要努力,比他做得还要好”,关键的是你做了没有。要在苦读书、勤思考前提下,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做事的能力,要有敢为人先的气概,要有不怕失败的勇气。

换句话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三个学会”,即: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要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也是我们对大家的要求。

同学们,不管此前你们是否相识,但此刻你们却因同样的选择而相聚、相知;你们选择了延大,选择了延大信息学院、建筑学院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对此,我们深感欣慰,同时也在此郑重承诺: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全院教职工将以饱满的热情、淳朴的真情为你们的成功架设云梯,为你们的辉煌铺就通途。未来的岁月里,如果你们有困难,请告诉我们;如果你们有疑惑,也请告诉我们;作为与你们朝夕相处、命运相牵的老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为你们在学业道路上的顺利前行肃清羁绊、除却障碍;我们不求自己的所为能获得你们的感激,但求我们的劳动能让你们对当初的选择说声“无悔”。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天道酬勤”,请相信没有白流的汗水,没有白费的努力,我相信,在这里,你将度过也许不是你最幸福,肯定不是你最灿烂,但必定是你最怀念的一段时光!预祝各位同学新学年学业有成,学习进步!

篇7:大学法学教师应有的“三心二意”

一、“三心”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所在

所谓的“三心”包括:静心, 尽心, 精心。

1. 静心 (平常心) ———我的人生追求。

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经济待遇却差强人意, 导致很多有意投身教育事业的人望而却步, 也使得很多老师心不在焉。比如, 在独立学院这种有着特殊性的教育教学环境里面, 就有一些老师忽视教学质量, 为了多赚钱而盲目地多上课。久而久之, 自身的业务水平无法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 学校的社会声誉也无法提高。我认为, 教师要面对最纯真的学生与满纸铅华, 就要抛弃世俗权利之争。我们确实比他人要囊中羞涩, 但我们手中攥着的一笔笔财富却是无人可比:我们的学生。人是充满着欲望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们不能否定自己对财富、对金钱的追求, 但我们也要努力让自己拥有一颗平常心, 抛弃浮躁, 平静地面对一切。人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走好自己该走的道路, 就会活得很开心, 活得很精彩。

但是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 纯粹地杜绝欲望的人也是不存在的, 关键在于:能否时时自省, 不丧失自我的真性, 追求真而自然的品格。诚如有学者所言:“保持自我的真性, 不陷于贪欲和争斗, 对于一个悟得平常心的人来说, 即是正确而明智的抉择。”平常心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很难, 贵在守恒。

2. 尽心———我的职业追求。

有这样一则故事:埃及修金字塔, 法老先派第一组人去修, 这些人兢兢业业, 铺石搭路, 修到最后, 需要将石头搬到金字塔的塔顶, 第一组人想尽了各种办法, 包括人垒人地运送石头, 但无奈都失败了, 最后只能告诉法老:“我们尽力了, 实在没办法了。”于是法老派第二组人去修, 第二组人起先用尽了第一组人的办法, 还是没有办法靠人力将石头弄到塔顶去, 但第二组的组长开始想办法:“既然仅仅靠人没办法弄到塔顶上去, 那么可不可以靠其他工具呢?”他发动大家一起想办法, 最后靠类似我们现在的滑轮作用将石头运送到了塔顶。建成第一个金字塔的荣誉当仁不让地属于第二组人, 因为第一组的人是在尽力做事, 第二组的人是在尽心做事。尽力做事看起来兢兢业业, 但让人感觉累, 并且不可能有所突破。尽心做事则显得轻松许多, 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走上教学岗位以后, 我时刻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在尽力做事?还是在尽心做事?”

尽, 指力求达到最大限度。虽然某些时候, 不能让学生的求知达到“尽”的程度。但是, 对待我的职业, 我一定是全身心投入, 力求自己做到“尽”的程度。三尺讲台虽有尽头, 但心思却无尽头。

3. 精心———我的工作追求。

精, 顾名思义, 周密细心。对没有精心准备的人来说, 学生们的提问是发难, 是难堪;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 学生的提问是交流, 是探讨。我更希望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用我的智慧和耐心, 精心打造我的课堂。

二、“二意”是教学创新的关键之所在

1. 对学生的在意。

当人们走进彼此的视野, 都期待着一份爱的关怀, 一个“人”字, 一撇一捺, 看似简单, 但它的结构却是相互支撑, 教学也如此:谁在意学生, 学生就更在意他。只有在意学生的人, 才能教育好学生。现在很多大学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淡漠, 仅仅是教与学的知识灌输关系, 缺乏对学生的个人的全面了解, 甚至一学期课下来连学生的名字都不叫不上来。所以, 当很多老师在抱怨学生难带、学生要求多、喜欢挑剔、对自己教学评价分数不够客观的时候, 可能需要从自己是否在意过学生这个角度去找寻原因。独立学院的学生较其他学校的学生而言在自信上是稍显不足的, 他们更需要老师们的在意, 以此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对学生的兴趣。老师在意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 一种尊重, 一种鞭策, 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学生往往在意老师给他的一个眼神, 在乎老师给他的一个微笑, 在意老师给他的一次发言的机会, 在意老师在校园里一次偶遇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

有学者说:“物质的阳光照在人身, 只能暖和他们的肌肤于一时, 只有精神的太阳才能照临他们心灵深处, 才能暖透他们一生一世。”我想做的也是让心中精神的太阳, 照在每个学生身上。老师应该对学生满腔热情, 用真心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教育学生, 做学生的“生活导师”和“人生顾问”。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 就会“亲其师、敬其师”, 从而“信其道”, 只有这样, 教书育人才能得到完美的实现。

2. 对教学的创意。

“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有些大学老师总认为自己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来“对付”独立学院的学生绰绰有余, 直接导致收不到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我看来, 这句名言里的这一桶水应该是源头活水, 需要老师将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有魅力的方法表达出去, 这就是:创意。创意里的“教学”不是指我们惯常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教学”, 也就是说, 不是指那种程式化的、可重复的、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授受式教学, 而是一种身心自由的、不可重复的、以师生共同成长为主旨的互动式教学。这样的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总是充满“教学创意”。创意是教学的活水, 让教学活化, 创意让学生活跃。在我的教案本上, 你可以看到:红色、黄色、蓝色……各种颜色在字里行间里流淌;方框、圆圈、引号……各种符号在天头地脚处涂划。有人笑我, 这些是什么?你的备课本是在作画吗?我总是神秘地告诉他们说:这就是创意。

在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总结出三心二意, 用它们对照自己的言行, 使得幸福的感觉每一天都在, 日复一日地积攒着这样的小幸福, 久而久之便沉淀为令我一生都很满足的———职业幸福。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阐释了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拥有“三心二意”。

关键词:大学法学教师,“三心”,“二意”

参考文献

[1]石中英.论当前多国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高度教育研究, 1994, (4) :35-41.

[2]卢盛忠.管理心理学, 1998:401-414.

[3]管培俊.面向21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展望.教育研究, 1998, (9) :34-41.

上一篇:东钱湖小普陀游作文下一篇:请多多“负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