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曲连坤老师讲课有感

2024-04-22

听曲连坤老师讲课有感(精选3篇)

篇1:听曲连坤老师讲课有感

听艾莫老师讲课有感

近期公司组织集体观看艾莫老师的“做企业最有用的员工”讲座,让我收益匪浅,感触良多。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受老板器重的优秀员工一直是我的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经常迷失方向,不知所措。当看完艾莫老师的讲座之后,我心潮十分澎湃。虽然艾莫老师的讲课每集只有短短一个小时,但在短短的培训讲座过程中让我相信能在日后的工作当中展现自我,实现我在公司中的价值。

艾莫老师告诉我们,做最有用的人就要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是否是一个讲义气的人,是否是一个忠诚的人,是否是一个可塑造的人,是否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缺点的人,是否是一个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人那才是有高洁情操的人,要做到这些,说着容易,做着都是很难得,所以要能够坚持不懈。

做最有用的人就要有敬业精神,要努力的工作。什么才是努力呢?那就是用肩扛、用头顶、用生命的力量托起超过负荷的东西。无论你今天为公司做任何事情,只要你敬业都是一个好员工。敬业是这样一种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将一件普通的事情做好,要能够主动的去工作,把企业工作当做自己的事情,因为只有当你敬业的时候你才能

塑造自己的价值。人类所有的财富都躲在问题的后面,所以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你将提升了自己。真正敬业的员工,是制造问题而不推卸责任,防御问题而不声张,解决问题而不居功自傲,这样才是敬业的好员工。

无论做什么事,其实跟人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是一样的,当你没有去过的时候,你总会觉得好远,不想走了,其实当你走过去了,就会觉得是那样的简单。任何事都需要坚持,持之以恒,终有成功之日!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最有用的人,一个最有价值的人!既然选择了来到这里,选择了梦祥,那就要坚持不懈的走下去,现在我为成为梦祥的一员而自豪,终将有一天我要让梦祥为我而骄傲!

做最有用的人无非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可以成功。很多人认为成功的人都有成功的秘诀,是真的吗?不然。艾莫老师告诉我们说:在世界上根本没有秘诀,当你决定做一个最有用的人才的时候,那就是你成功最大的秘诀!

篇2:听曲连坤老师讲课有感

11月28日上午,我满怀期待早早来到三楼多媒体教室,等待王健老师的精彩讲课。早就听说,王健老师在全国语文赛课中荣获一等奖,这个荣誉含金量可高了,能参加全国赛课的老师那都得经过层层选拔,那都得是各个学科的精英,能走到这个平台上就已经非常优秀了,更何况还取得了一等奖!

王健老师讲授的是三年级上册的《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面对众多听课教师,面对陌生的孩子们,王健老师教态大方,亲切镇静,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健老师年轻、漂亮,声音甜美,课前与孩子们的简单交流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更消除了学生们的紧张感,真是经验丰富!

先说王健老师的板书,写字时潇洒,字写成时漂亮、规范,从板书这一点就能看出王健老师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更能体现王健老师的教师基本功相当扎实。

再看王健老师的教学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旨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并且力求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彰显着“教语文”的理念。比如,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王健老师是如何突破的呢?在她的设计中,把这以重点与识字、理解词语联系起来,在识字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尝试用这些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这篇文章而言,题目利用的也很到位,王健老师所选的需要学生理解的词语都是带有指向性的,都是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做铺垫的。王健老师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把相应的词语分别放到陶罐和铁罐的下面,然后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先从说一个事物开始,梯度设计合理,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就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用词很准确,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干净利落。既然是故事,如何复述出来也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王健老师是通过从开头、中间、结尾找关键段落很轻松就解决了这个难点,我想学生会有一种“原来如此”般豁然开朗的感受。如果不告诉孩子这样的方法,他们也能复述故事,但是就是太罗嗦,废话特别多,既然文章中就有如此关键的段落,只需要我们找到它们串联起来就解决了这个难点,多么轻松啊!我想这堂课下来,孩子们对于故事性的文章,对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复述故事应该游刃有余。

突破本文另一个难点——通过对话感受人物性格,感悟文章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时,王健老师通过抓住“奚落”这个关键词提问:奚落是什么意思?誰奚落谁?怎么奚落的?说了什么?一个个巧妙地提问直接指向本文的对话描写,聚焦对话描写,通过创设配音演员招募的情景指导朗读,孩子们入情入境很投入,他们好像已经忘了刚开始上课时的紧张,玩得很嗨,读得很享受„„这样还不够,还有演员招募的情景设计,当时我就为王健老师喝彩,读出来哪里有演出来精彩呢?如果孩子能淋漓尽致地表演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人物的性格不是赫然场上吗?而作为“演员”的孩子们必定会紧紧抓住陶罐和铁罐的特点演绎,难点不就突破了么?高手不愧是高手,总会带领孩子们纵深探求,深入文本之后又跳出文本,以本篇课文当个例子而已,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孩子们的收获真是太大了。联想自己的教学,忙碌而低效,反思,首先是教学目标设计的不精准,不明确,总想什么都抓住,到头来却啥也抓不牢,今后的备课中,首先要改革的就是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堂课下来,王健老师最关注的总是孩子学会了什么,而不是自己教了什么,哎,说到这,今天下午在美术教室我精心准备了古诗两首的PPT,期待着孩子们掌握解读古诗的方法,效果不好,而且严重拖堂,每一个环节进行得都很不顺,还得反思,只讲完了第一首古诗,也许我当初想的两首古诗都讲完就根本不可能吧。还有其中这样一个环节,组内学习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全班交流的时候我先问有没有组内解决不了的词语,李嵩说有,而他的组长王棋申却说已经解决了,而解决了,李嵩竟然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小组交流没有实际效果,还浪费了很多时间,我反思,在学习第二首古诗的时候我要缩短他们交流的时间,而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多用点时间来考察交流结果,并进行及时评价。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些什么?有没有掌握解读古诗的方法,我是没有底的。还有一个问题也很值得注意,我的话太多,还是以我的讲授为主,孩子的自主学习还是没有开展起来,今后的课上一定要注意!

意犹未尽,王健老师的讲课结束了,孩子们满脸带笑地离开了。王健老师先做了本节课的反思,主要还是强调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关注一堂课上孩子们学会了什么,这个什么其实就是学习语文的方法,而本篇课文不过是个例子而已,弄懂一篇课文不难,但是学会这一类文章如何解读的方法不易,如何巧妙地渗透给孩子们更是不易。

篇3:听曲连坤老师讲课有感

2014年12月4日,在浙江教学月刊社和浙江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创会、江浙沪儿童文学教育联盟学校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儿童文学教育研习”活动上,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教授做的《那些让我欢笑、落泪、沉思的故事——< 最佳儿童文学读本 > 的选评与思考》的讲座,为我们做了很好的引领。诚如方老师所言,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当触及到了关于童年、人生、人性、社会、命运等最基本的价值命题,具备相当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从而展现儿童文学的纯真和质朴,幻想和幽默,玄思和深邃,丰富和大气……这不只关乎儿童的语文,更关乎儿童的精神发育和生命的陪伴。他认为:让童年有文学的陪伴,这是社会的文明,教育的文明,它展示自身的高度和尊严的这样一种基本的姿态,也是文明的一种重要的自觉……在今天,首先是儿童文学的陪伴。儿童需要文学的滋养和熏陶,这也是儿童文学自身存在的和介入他们童年生活的最大的一个理由,也是存在的最高意义。深邃的文化学视角,诠释着童年和儿童文学应有的姿态。充满着使命感的话语方式,让我们相信儿童文学在人早年阅读中的塑造,相信今天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用文学来浇灌,不是为了明天和未来,而是为了今天和现在;让我们相信,教育应当首先是一种陪伴和滋润,这是基本的文明伦理。这样的童年情怀,实在值得我们这些天天与儿童打交道的成年人深刻反思。现实中的童年危机,需要我们警惕:童年有其独特的、自我的存在价值,失去童年,也就意味着失去未来。

童年需要儿童文学的陪伴,不仅是文明的需要,也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需要。方老师在讲述时聊到自己和儿子小时候的一段生活小插曲:不足三岁的孩子洗完澡光着身子在床上跳,还哼着自创的歌谣,在词穷处自动地加上了“嗯嗯嗯”。职业的敏感让他觉得虽然孩子语言还不丰富,表达还不老练,思考也很瞬间,但孩子自动地用“嗯嗯嗯”的音节来替代,说明这时候的孩子已经完全感受到儿歌是富有韵律之美的,是富有独特格式的。

这个故事让我们相信孩子对语言、对文本样式有着天然的感受力,有着敏锐的把握和捕捉的能力。其实稍作观察,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和日常教学中十分常见。幼虫破茧而出,视力十分微弱,但是它能够随着光线的指引,朝着明亮的方向,寻觅到生命中的第一片嫩叶。这就是本能。我想儿童也是如此。“他们天然对儿童文学充满了敏感,天然地拥有对语言韵律、趣味的感受力,这种敏感与生俱来,可能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方卫平语)

在合适的时间让孩子读合适的儿童文学,我想这就是儿童文学教育的不二法门。就像方老师所说: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召集起来与童年相伴。开卷有益对高阅读阶段更是真理;但对孩子来说,开卷有益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谬误,因为他们的辨识体系还没有很好地形成。我是怀着对童年的谦卑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做着这一切。对于童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口号,更需要这样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态度。

“相对年龄幼小的孩子,成人的陪伴就变得非常重要。”(方卫平语)这让我想起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这世界上的每一个夜晚,因为父母的朗读和讲述而让幸运的孩子内心安宁、温暖,蓄满着向上生长的力量。这让我想起雷夫,想起他在中国之行中的一段话:阅读是最重要的,过去一本书、一支笔的老时光已经不再了。现在面临很多干扰的因素。但是我每天花90分钟和学生一起阅读,读文学著作,让他们自己读,学生就不感兴趣,我就和学生一字一句一起读,身体力行。孩子天天看电视,从不阅读,如果我们强行把电视关了或者搬出去,这是欺负人,教育是教孩子主动把电视搬出去。我经常带学生旅行,他们在宾馆可以看电视,但是他们喜欢阅读,这是因为我始终陪他们一起读。这同样让我想起我的工作地绍兴,想起自己主持推动的儿童阅读力工程,自2008年至今,有没有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成人和儿童文学的陪伴。

上一篇:暗无天日造句下一篇:2011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