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山水美术教案

2024-04-22

寄情山水美术教案(精选14篇)

篇1:寄情山水美术教案

八上美术(湘教版)《寄情山水》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树的画法,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概况,并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所认识。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能理解“勾、皴、染、点”的含义。

2、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作品中表现的传神与魅力特点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中国画绘画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方法与过程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掌握美术欣赏、评价、表现等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情感与态度

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二、重点

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三、难点

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四、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毛笔、墨汁、生宣、国画颜料。学具:毛笔(小狼毫、中白云)、墨汁、生宣、国画颜料。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感受山水画:

1、播放有诗情画意的山水风景配以山水为内容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欣赏与观察,并提出“你知道有哪些描写和赞美祖国山水的名诗名句”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你看到的山水和画家笔下的山水有何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

2、揭题:中国古代诗人用文字做笔墨,寄情山水,而画家用笔墨做语言,抒情达意,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殿堂。出示课题“写意山水”。

二、技法示范,体验山水画:

1、毛笔运笔及国画用墨的方法。

(1)毛笔运笔的方法:中锋、侧锋、逆锋、顺锋。表现云和水多用中锋,画出的线条轻盈流畅;表现树木则多用逆锋,画出的线条则苍劲、雄健。

(2)国画用墨的方法:焦、浓、重、淡、清。让学生先体验破墨法,即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的效果,然后用泼墨法来体现水和墨浓淡相宜的层次。

2、示范画树的的传统技法:

先观察树的结构特征:上细下粗、干生枝、枝生梢、梢长叶。学生观察总结 教师示范:

第一、画树干:中锋用笔画树干,注意确定树的姿态,侧锋用笔皴擦树干,注意水分的多少,表现明暗关系

第二、画树枝:树分四枝,注意树的前后左右出枝

第三、画树叶:

点叶法:是用粗线、细线和干湿浓淡的笔点画成。

夹叶:是用勾勒线法表现树叶。中锋用笔勾不同叶形,注意聚散疏密关系和远近关系

运用“勾、皴、染、点”,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

三、主动参与,学作山水画:

1、展示选好的几幅漂亮的画树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表现近树、远树。

2、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风光,画一幅构图比较完整的山水画。教师则巡回指导,协助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体会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妙趣。

四、多元评价,展示山水画:

体验笔墨趣味,进行多元评价:

1、对课堂练习先做一番自我评价。

2、然后给同桌或同组同学评价。

3、展示代表性的作业,教师进行点评。

4、最后让学生们给自已创作的山水画配以恰当的诗句。

五、作业与课堂评价

观察家乡的山山水水,把你认为最漂亮的那部分画下来,并配以恰当的诗句,要求能以美术形象初步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山水画动人的意境离不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运用绘画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促进祖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寄情山水 ——树的画法 树的画法:树分四枝 点叶: 夹叶:

七、教学回顾与反思

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并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以及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能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中国画绘画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八上美术(湘教版)《寄情山水》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山水画的一些基本技法,进一步体会笔墨趣味。方法与过程

欣赏——练习——评价——练习。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

学习山石的基本画法

三、难点

山石质感的表现。

四、教具学具

课件、示范工具、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中国画在绘画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山水画在表现自然风貌上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是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结晶。让学生畅所欲言。

媒体课件演示

二、技法讲解,突破难点:

山石是中国山水画基础,画好山水画首先要学好山石的画法,先从石的练习入手。

1、教师笔墨演示,综合讲述。第一步,示范并讲解勾(板书:勾):用浓淡不同的墨勾出石的轮廓,运笔以侧锋为主。注意观察山势的走向,山的形态特征以及山的前后关系。

第二步,示范并讲解皴(板书:皴):就是用墨画出山的表面也有凹凸起伏的纹理。可以用淡墨皴出山石的结构,用以表现山石的凹凸起伏的质感,运笔以侧锋淡墨干笔为主。

第三步,示范并讲解染(板书:染):向光的地方亮,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暗,用淡墨渲染出山石的明暗,以增强立体感。

第四步,示范并讲解点(板书:点):山上总会有一些小灌木、小石头,或者是远处看不大清的树木、房屋,那就用点来表示吧。可用浓淡大小不同的墨点来丰富山、石的结构。

画山法:山如同扩大了的石头,与石头画法相似,先定外形轮廓,然后皴出山体结构,再点染而成。山的造型要力求脉络贯通,山势起伏,层次分明。一般有两种表现手法。

(1)勾线法

(2)点垛法

皴法有:斧劈皴、折带皴、披麻皴

2、小结:

石分三面生阴阳,干湿浓淡要变化,山有高低写好峰,上实下虚自然成。

把握好山石大形和气势,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用多种变化的笔墨练习画山石

三、作业要求:

分组练习,注意灵活用笔、用墨。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自评、互评、师评结合。

六、课堂小结 写意山水注重意象,山水画动人的意境离不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运用绘画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促进祖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七、板书设计

第三课、寄情山水(2)

——石头画法 石分三面

皴法:斧劈皴、折带皴、披麻皴 “三远”:平远、高远、深远

八、教学回顾与反思

感受山水画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东方绘画富有特色的艺术,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努力激发学生参与审美活动的兴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诗歌,歌曲或优美的文学作品中描写山水的句子,通过回忆、思考、感悟、体验,获得对山水画的感性认识,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教学效果较好。

篇2:寄情山水美术教案

第(三)单元

总第课时 课题

《寄情山水》

主备人

执教者

课型

新授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2)学习山石、树木、云、水等的基本画法。

(3)尝试创作一幅山水画小品,概括地表达出山水画的意境,并配以几句诗文表达对山川自然的审美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与感悟”“总结与练习”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学会观察自然,用笔墨书法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教学难点

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引入

画家笔下的树和山:

欣赏中国优秀山水画作品,重点展示画家对树与山、云与水的描绘。看画家如何用笔墨塑造形象;如何用线与墨色的变化表现笔墨趣味;如何表现景物的神韵,如松树的傲岸挺拔、柳树的俊秀轻盈、南方山石的秀丽与北方山石的厚重等,并从中体会画家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也来学画中国山水画。

(二)新课讲授 欣赏研讨:

欣赏课本上的树木、山石和云水范图,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问题:

1、画中的山石、树木与云水和生活中的有哪些不同?

引出:对形体进行概括提炼,抓住最能体现物体的本质部分进行表现。

2、画家如何用毛笔表现树石的结构和肌理的?

引出:以笔墨造型,辅以颜色。不同的笔法和墨法产生的多种变化和效果。总结:中国山水画是以线条为基础,笔墨变化为根本。不应简单地描摹对象,而是用生动的笔墨“写”出画面,从而取得作品的笔墨情趣。

一、教师演示山水画基本技法,并讲解形体结构和用笔方法,指导学生练习。

1、山石的画法。

画石是画山的第一步,所谓“石分三面”就是要表现石块的凹凸阴阳,画出石块的立体感。中国画画石主要通过线条的轻重转折和皴法来表现。画山的步骤:(1)、勾。用中锋或稍侧的笔锋画石块的轮廓,用墨可以稍淡。(2)、皴。依轮廓加皴,增加石块的质感和立体感。皴笔中锋、侧锋兼用,开始勾皴的墨色也要淡,以后可以逐次加深。(3)、染。用淡墨渲染暗部,渲染时笔中水分要多,即所谓“干皴湿染”,才显得有笔有墨。渲染要用侧锋大笔触,开始用淡墨,逐渐加重墨、浓墨。(4)、点。用焦墨画苔点,表现石上的苔草。

二、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以临摹为主,需注意:

作画时强调用笔的变化,用线不宜僵死,不宜用铅笔起稿,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用笔的尝试,体验笔墨的情趣,即使不像所临摹的对象,但只要能表现出山石的基本特征,就应鼓励。

三、小结

观察优秀作品中山石树木的绘画技法,分析尝试临摹,提高自己水平,传承中国画的精髓。

课堂 达标 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审核人签字: 年月日

诊断反馈: 检查人签字: 年月日

文科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

总第课题

《寄情山水》

主备人

侯军明

执教者

侯军明

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2)学习山石、树木、云、水等的基本画法。

(3)尝试创作一幅山水画小品,概括地表达出山水画的意境,并配以几句诗文表达对山川自然的审美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与感悟”“总结与练习”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学会观察自然,用笔墨书法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教学难点

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山石的画法导入新课 画家笔下的树和云、水:

欣赏中国优秀山水画作品,重点展示画家对树云与水的描绘。看画家如何用笔墨塑造形象;如何用线与墨色的变化表现笔墨趣味;如何表现景物的神韵,如松树的傲岸挺拔、柳树的俊秀轻盈等,并从中体会画家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也来学画树木和云、水。

二、新课讲授 欣赏研讨:

欣赏课本上的树木、和云水范图,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问题:

1、画中、树木与云水和生活中的有哪些不同?

引出:对形体进行概括提炼,抓住最能体现物体的本质部分进行表现。

2、画家如何用毛笔表现树的结构和肌理的?

引出:以笔墨造型,辅以颜色。不同的笔法和墨法产生的多种变化和效果。总结:中国山水画是以线条为基础,笔墨变化为根本。不应简单地描摹对象,而是用生动的笔墨“写”出画面,从而取得作品的笔墨情趣。

三、教师演示树木的画法和云、水的画法,指导学生练习。

1、树木的画法。

(1)勾勒枝干,取势定位。古人说:“树分四枝”,就是指树枝前后左右生长而形成的立体形象(2)、画出其他树干,皴出树皮的肌理。注意树与树之间要有前后、远近及疏密关系。用墨要有浓淡,用笔要有虚实。(3)、画出树叶,注意用不同的笔法画出树叶的不同形状。(4)、用淡墨补画近处及远处的树叶,整理补充画面。

3、云、水的画法。

云、水是山水画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有留白发或勾线法两种表现方式。

四、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以临摹为主,需注意几点:

教师发给学生一些自制的小课稿,让学生自由选择临摹,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如改变树的形状,再组合等。

展示学生作品,点评技法运用。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课堂 达标 练习

学生练习树木和云、水的画法。

板书设计

寄情山水 树木的画法 云、水的画法

课后反思

审核人签字: 年月日

篇3:寄情山水间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学习六·我的小笔头”:生活是美好的。美好就藏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当我们在初春阳光照射的墙角发现一株嫩草的时候,当我们外出旅游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的时候,当我们和小伙伴一起嬉戏打闹的时候,当我们在父母面前调皮玩笑的时候……我们总会感到生活的美好。

就让我们慢慢回味刚刚过去的一年,当那些美好的情景像电影一样在眼前回放的时候,请拿起你的笔,留住那份美好吧!

习作法宝

同学们,这是一篇记叙生活细节的作文。对于美好,可以是因人的品行,传播美德,让你感受到亲情的美好、友谊的纯洁、儿时的童真……也可以因景色的秀丽,流连忘返,让你感受到自然的神奇……美好就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可以留心给你留下美好记忆的人、景、物。对这些美好记忆,你又有一番怎样的理解或者感悟呢?请你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法宝一:

精心选材。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 仔细回忆你经历的一件件小事,寻找出最能够给你留下美好记忆的事件作为习作的素材。例文《游天台山》的小作者选取与闺蜜游天台山赏景为习作内容,可谓匠心独具。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小作者以流畅的笔触,写出了在山路上行走, 会使人产生美不胜收的感觉,读后让人觉得欣赏自然美,既开阔视野,又浸润心灵。

法宝二:

构思巧妙。依据习作要求,写游历的文章, 一般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进行记叙,可以使文章的思路清晰。例文 《游天台山》的小作者按照 “ 山脚 —— 山腰——山顶”的游览顺序,把从山脚处看到的巍峨苍翠的山——山腰山路崎岖,山势陡峭——山顶的瀑布等景色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美好景色之中, 人的精神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提升。

法宝三:

篇4:王玺仙:寄情山水

源于对绘画的热爱和灵性,小学三年级时,玺仙就曾有执教美术课的经历,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位下放到农村的画家,画家斗室里氤氲的山水墨香将他吸引,也正是这一段相识让玺仙与绘画结下了不结之缘。在画家的荐引下,18岁的玺仙进入了中国工艺美术学院,由此开始了他笔墨山水的生涯。那时的地铁乘票只有几毛钱,很多文化景点的门票也很便宜,玺仙大部分零钱都花在了地铁和故宫绘画馆的门票上。美院的系统学习使玺先得益匪浅,他明确了自己的艺术方向,立志要在中国山水画上弄出点名堂。

要做艺术,首先得先解决好生存问题,凭着一手好画,玺仙进了京联针织厂当起了服装设计师。书山有路勤为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对绘画艺术的学习和探索中。在当时借居的小区宿舍里,每至深夜,人们进入梦乡、万籁俱寂的时候,依然闪烁着的,总是来自他画室里的那束柔和的灯光。沉浸在"文心画境"步履中的玺仙,并没有局限于环境的艰苦中,他多方拜访、师从我国许多知名山水画家,潜心研修、厚积薄发,在无数次的尝试、比较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画作风格。他的作品渐渐见诸报端,他本人也被首都钢铁公司书画院吸收为专业创作员。

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正如玺仙所感悟到的:绘画是一门有关人格、品德、学识、修养、诗文内涵的综合艺术。进入创作室,有了良好的艺术环境,玺仙如鱼得水,创作激情徒增。一个没有生活的艺术家的是创作是苍白的,要画好山水,就得遍游名山大川。那时每月只有几十块钱工资的他,愣是攒了200块钱,走上了看山悟水的路。从黄山到三峡,从湘西到神农架,艺术的心灵沉浸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为了省钱,他把床铺搬到了火车上,几十天竟没住过一次旅店;为了能把不多的旅费花到钟情的山水中,那些日子玺仙天天与方便面打交道,有水就泡,没水就干啃,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整整啃了100多袋方便面,以至于他看到方便面就想吐。

山水也是有性情的,那一次200元旅费的游程,玺仙走了10000多里路,画下了厚厚两大本速写。山水惠赠玺仙灵气,回来之后他用酣畅的笔墨尽舒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一连画了几十幅山水,其中《雾锁三峡》、《情系湘西》、《神农架》等作品在国内组织的画展中多次获奖。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阻野云飞”。玺先善绘竹,其笔如刀,有画如其人。在玺仙的画室,他即兴为朋友泼墨,运笔疾如风,画中山水呼之欲出,浸透着凝重、深情、厚道和真诚。不难看出他胸中藏着一川锦山绣水,满腹古道热肠。

玺仙的画讲求构图、意境与用色,追求细腻隽永、顺其自然,用笔多变,意境深邃,他的画无框架、无拘束,出笔爽利,随心所欲,行若草草巧变锋出,实则图自然之性,传山川之声。他的画写实之中强调写意,或杳杳漠漠,或磊磊落落,江南水乡,扶竹疏影,风采飘然,千岩竞秀,奇峰连绵,寥寥数笔,浓淡相宜。欣赏玺仙的山水画,如身临其境,极想融入画中,与山水一体,犹行江山数千里,心旌摇坠山水中。黄山的奇峰妙景,三峡的山水转,真真切切、虚虚幻幻,那浓得化不开的绿意,如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让人不由得深深吸气,透彻肺腑;那险得就要倒下的山势和飞瀑,似断山更续,水走云来,让人心旷神怡,思游神外;而那些林间花欲燃,竹径露初圆的竹林茅舍,小桥人家,让人好生下榻之心,魂归故里之意。

篇5:寄情山水美术教案

《寄情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山水画的一些基本技法,进一步体会笔墨趣味。

2、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山石的基本画法。难点:山石质感的表现。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示范工具、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盒、学生范例作品等。

学生:铅笔、橡皮、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盒、画纸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中国画在绘画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山水画在表现自然风貌上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是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结晶。

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技法讲解,突破难点:

山石是中国山水画基础,画好山水画首先要学好山石的画法,先从石的练习入手。

1、教师笔墨演示,综合讲述。

画石法:中国画画石主要是通过线条干湿浓淡来表现。先蘸淡墨再点浓墨,要求得墨色上的浓淡变化,要求毛笔含水量不能多水多不能表现石的质感。画岩石的运笔方向可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以中锋或侧锋线条勾画出石头的内外结构,转折有力,有背光部用短笔、短线条染以表现岩石的体积感。

画山法:山如同扩大了的石头,与石头画法相似,一般有两种表现手法。(1)勾线法。(2)点垛法。

2、小结: 石分三面生阴阳,干湿浓淡要变化,山有高低写好峰,上实下虚自然成。

把握好山石大形和气势,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用多种变化的笔墨练习画山石。

三、多元评价,展示山水画:

1、展示选好的几幅漂亮的自然山水风光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表现近山、远山、近树、远树。

2、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风光,画一幅构图比较完整的山水画。教师则巡回指导,协助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3、体验笔墨趣味,进行多元评价:(1)对课堂练习先做一番自我评价。(2)然后给同桌或同组同学评价。(3)展示代表性的作业,教师进行点评。

(4)最后让学生们给自己创作的山水画配以恰当的诗句。

4、作业要求

(1)分组练习,注意灵活用笔、用墨。(2)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篇6:寄情山水的诗句

1、《黄河》

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2、《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3、《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巫峡》

唐·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6、《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8、《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学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1、《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3、《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5、《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6、《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江上》

清·王士禛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篇7:寄情山水的作文

游小石潭,亭中作乐,寄情于山水之间者,古仁人也。

苏轼贬官而有“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李白受挫而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仁人在人生低谷的时侯无不寄情于山水,利用大自然调节自己的情绪,以达到最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目的。

今人又何不应寄情于山水呢?在城市中一天的忙碌之后,便应该在自然中走走,暂时脱离世俗喧闹的困扰,让心灵平和,得到安抚与升华。

身处陋室而心怀天下寒士,身居高位而不忘天下黎民。古有儒、释、墨、道,而儒有民贵君轻,释有慈悲为怀,墨有仁道非攻,道有修身济民。孟子说过:“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这就是古仁人,心怀他人,将别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思想,我们还拥有吗?

今人之中,曾有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将古仁人之心抛之身后,可是又曾想过:如果你是需要别人帮助的人怎么办?没有人会对你伸出援手,因为他们心中仅有自己,那将是多么可怕,所以我们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人云:“修身、治家、平天下。”战旗飞舞,鼓声阵阵,金戈铁马之中保家卫国。当然在今天,这并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事情,然而平天下的意思并非仅仅如此,它的意思是让国家繁荣、兴盛。心中有国,这就是古仁人之心。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是这个道理。一个国家的事,是需要每一个人去分担,为它“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

篇8:笔墨言志山水寄情

山水画是人与大自然对话的精神产物,是古代“天人合一”传统哲学观念的高度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必然结果。中国传统绘画发展最成熟的是山水,它形成了一套近乎抽象的形象符号和带有程式化意味的创作过程。山水画这一即古老又年轻的画种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自古至今其风格样式在“变”中得以发展演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艺术传统源远流长的延续性。

画家王同亮美术编辑出身,除了作本职工作外,数年来用生命活力去拥抱大自然,身体力行地去追求山水精神,山水画成为他言志寄情的主要载体。力图拓展山水画的题材领域,强化山水画的精神意蕴,为现代中国山水画之讴歌永恒大美另开新面。同亮先生笔下的山水画作并非宋元山水的沿袭,也非大自然的客观翻板,而是经过对大自然的自我感悟,亦经深思熟虑,以传统笔墨手法对祖国壮美山河的重构于释然。他凭借多年的创作,写生实践和深厚学养实现了山水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演变,使其画作具有现代的形式感,深沉的历史感和意境的崇高感。每当同亮的山水画作出现在展览上,观众不由的被作品中内涵的精神力量所打动,深深感受到画家心灵的上下求素和真诚返朴,再一次领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古训。

同亮先生研修山水画是从学传统入手的,师古人,师造化中得心源,并在学“法”中求变。师大小李一变也;师荆关董巨又一变也;师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师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师王蒙、石涛又一变也;进而师造化变自我也。正如黄宾虹所言;学画当如蝶之成仙非三期也。如画者之习笔法、墨法、章法,自师古人而师造化,此一期也;如画者拘泥古人而忽视造化,心中无我,易死而无生,此二期也;如画者丹后成仙“法”中无法,随意为之,此三期也。得成仙之奥秘,正处在破壳阶段之中。

120cm×180cm

90cm×180cm

当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言: “艺术家是自然规律的探索者。”要成为大画家,其首要条件就是要“深刻观察”,观察对象要寻找发现它的规律,艺术的高低就是看谁对自然规律发现得多。“可染先生还特别强调师造化要极为虚心,只有首先把自己当作大自然的一个小学生,才能驾驭自然,像上帝一样自由创造。”同亮先生正是秉承可染先生的谆谆告诫在写生中充当“实者慧”的。在多年的写生中对山、水、树、石、云点景人物等专门研究,并采取各个击破的治学方法,在面对客观自然景观写生中,重新认识领悟自然,寻找新的表现形式,力求达到对大自然不仅表现所见,而且表现所知、所想。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绘画演变,都可以通过语言显现出来。同亮先生正是从语言的角度对20世纪的山水画进行考察,用笔墨个性走向图形个性,他已深知传统山水画的审美体系更多地依附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观念。笔墨不仅是视觉,更是传统文化精神,即是坐禅、佛道、玄虚、空灵的体现。

120cm×240cm

90cm×180cm

同亮先生近年在首都师范大学研修山水画,为了能解决个性语言这一难题,他多次外出写生。石涛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我自用我法”的见解和他恣意纵横,超凡脱俗,不拘一格的画风对同亮的影响极深,也为他追求个性独树一帜,开创新的意境,形成个性语言提供了理念先导。

同亮先生已过花甲 ,正处在山水画创作的巅峰期。创作更多的有意境,高品格“天人合一”的山水佳作,向审美活动的深层次发展,达到“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的理想境界,是他一生乐此不疲追求的目标。我们期待他走向艺术和精神的进一步成熟。PR

满族。先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系,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函授大学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龙瑞山水高研班。

现为出版(美术)专业编审。中国美协内蒙古分会会员,内蒙古美术教育学会会员,北京燕京书画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龙瑞山水高研班画家。内蒙古中国画研究会会员。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也创作过多油画作品,并入选内蒙古美术展览。后分配到内蒙古教育出版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在从事美术编辑34年里,装帧作品曾在华北地区多次获奖,也入选过全国书展。出版有十万字美术专著《谈艺录》,发表论文20余篇。在多年来从事山水画绘画,作品受到专家肯定和赞扬,并多次入选中国画节和内蒙古美术展览。

120cm×160cm

篇9:激扬笔墨,寄情山水

朱德福的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及中国各省市级美术展览并获奖,比如,1997年,《荒原情》入选“山东民间书画艺术展”并荣获一等奖。2001年,《沂蒙春早》获山东省体育美展优秀奖。2002年,作品《幽谷云起》获山东省首届中青美术、书法、摄影展优秀奖。2005年,《碧霞烟云》获大河春天·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中获创新奖。2006年作品《万壑千岩锁翠烟》参加山东省2006群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展获三等奖。此外,其作品已编入《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山东美术家辞典》《中国书画家大辞典》等多部辞书。《美术报》《齐鲁晚报》、《支部生活》杂志、《山东联合报》、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等媒体均对其作了专题报道。

目前,朱德福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书画创作基地画师,山东书画学会理事。

Zhu Fude,

Master of Landscape Painting

Reported by Tang Lijun Translated by Ma Xiaolu

Natural, tranquil and spotlessly beautiful, that’s how people describe Zhu Fude’s paintings. As a landscape painting artist, Zhu, also paints birds and flowers. He was born in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1959. For many years, Zhu has been dedicated to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Based on tradition, he keeps on exploiting innovation and combines his mind with the nature. He uses brushes and ink to authentically translate the ultimate and delicate beauty of the nature into paintings, bringing long-lasting aftertaste to spectators.

Zhu’s paintings have been shown o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xhibitions. For instance, in 1997, the Wilderness was exhibited on “Shandong Folk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Exhibition” and awarded the first prize. In 2001, Spring Morning in Yimeng was awarded the prize of excellence in Shandong Sports Painting Exhibition. In 2002, Clouds Rising from a Valley was awarded the prize of excellence on the first Youth Painting, Calligraphy and Photograph Exhibition. In 2005, Bluish Clouds was awarded Innovation Prize on Spring River·the fifth Modern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Exhibition. In 2006, Greenish Clouds Hiding in Mountains was awarded the third prize in the Shandong Stars Painting Calligraphy and Photograph Exhibition. In addition, his paintings have been included in Selected Works of World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Shandong Artists Dictionary,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Dictionary and many other dictionaries. Media like Art News, Qilu Evening News, Party Branch Life magazine, Shandong United Daily News, Shandong TV and Jinan TV have made special reports about him.

Currently, Zhu Defu is a member of the Shandong branch of the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Senior Painter of Shandong Art Academy, Director of World Feder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ssociation’s Art Council, Painter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reation Base, and Director of Shandong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Society.

篇10:古代寄情山水的诗句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4、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篇11:寄情山水哲理的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3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4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篇12:寄情山水蕴含哲理的诗句

2.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6. 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

7.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8.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9.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0.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1.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12.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3.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14.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篇13:寄情山水印象视觉

山水画中的白瓷

一走进学院大门,展现在你眼前的就是一个白色的楼群。她就像一件瓷器,静静地躺在这精美的山水之中。教学楼、宿舍楼、阶梯教室、礼堂,都是白色的。与其说她是一所学校,不如说她是一件洁白剔透的瓷器。静静欣赏,别有一番风味。与其说她是艺术的发源地,不如说她原本就是一件艺术品。

“凹”字型的教学楼

学院的教学楼,并非摩天大楼,其造型是“凹”字型,凹口处是个圆形的喷水池,显示学院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多样建筑风格,朴素,简洁,厚重与气势磅礴,三层连接式的楼栋设计,其突出物是中间二楼的平台,具有欧式风格的护栏,三个出口楼梯连接各栋楼层,正面出口是一个拱形物,刚好衬托一楼的喷水池,实属个性独特的创意设计,外墙面以简练的白色系,成为仿古典主义的风格建筑。

半弧形的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教学楼和5号楼的中间,是一个半弧形的建筑,不要看其外观朴素,它可是“多功能”楼呢。楼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雕像,和一个树藤制作的装饰品,再往里走,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学生摄影作品,这就是学生的摄影展厅,旁边有摄影棚,黑白与彩色暗房。走到二楼,左边是周宁院长的个人摄影展厅,右边是行政办公室和会议室,墙壁装饰着学生们的各类获奖作品,起到点缀效果。

犹如明镜的七星湖

走进学校的大门,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波光粼粼犹如明镜的七星湖,芦苇点缀,宁静悠然。驻足七星湖的起点,能看到湖的转折处,立着本校的校训“精艺创新,追求卓越”。

让人着迷的高尔夫球场

高尔夫是学院的一项特色专业,高尔夫球场更是让人着迷。这样的一项贵族运动被搬进校园,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精彩的校园生活,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气质。你是不是等不及想加入进来,挥一杆好球呢?

阳光路上与你同行

学院教学条件优越,从英、美、德、意等国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建成了摄影棚、黑白与彩色暗房、苹果设计机房、动画制作机房、非线编辑机房、灯光素描室、数字化语音室和录音室、网络机房、影视观摩厅、演播厅、展厅和高尔夫练习场、国际艺术展厅等专业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与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铺垫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阳光大道。

篇14:关于寄情山水作文1000字

跑马山秀丽温柔,走在山间盘旋而上的羊肠小道上,一边闻着野花的清香,一边看着道路两旁的古松,感觉舒服极了。道路两旁的野花开得挺茂盛的,有些花连植物学家也叫不出名儿来!林间长满了野菌,如鸡蛋菌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儿来。这些天然绿色食品,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营养非常丰富,深受康定人民的喜爱。其中,最出名的要算松茸了,它是康定出口创汇的产品,深受国际友人的青睐。

建在跑马山半山腰的飞云廊,是专供游人休息的地方。飞云廊长数百米,入口处有两座石狮,笑迎四方游人。飞云廊依山傍崖而建,红漆的柱子,绿漆的栏杆,给飞云廊增添了不少优雅的情趣。飞云廊的幽雅,山间的绿树红花,空中翩翩起舞的小鸟,周围缭绕的云雾,使人感觉像走进了如梦似幻的仙界。在飞云廊的左侧有座小亭子,叫东关亭。从那儿看,宁静而又繁华的康定城尽收眼底。在飞云廊的右侧,有座小阁楼,人称“咏雪楼”。在那儿,可以仰望贡嘎山的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银白色的雪山显得十分耀眼。山顶的凌云白塔传说也是一个吉祥物,上面刻有经文,塔身洁白无瑕,高数十米。据说围着白塔转三圈,菩萨可保佑你一年里平平安安。

耸立在跑马山旁的郭达山,与温柔秀丽的跑马山形成鲜明的对比。郭达山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奇峰怪石,形态万千:有的像士兵,有的像山鹰,有的像骏马。这座山是康定气候的晴雨表,当山顶云雾迷蒙时,人们就会意识到今天会下雨,当山顶揭去它迷雾般的面纱时,人们就知道今天是个晴天。关于郭达山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三国时期,孔明南征孟获时,为了筹集兵器,派郭达将军到西南方向寻找一秘密之地打造弓箭。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座人烟稀少、地理位置优越的大山,并把打造弓箭的火炉砌在山峰上。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郭达将军因劳累过度而牺牲。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座山取名为郭达山,并在山顶上插上一支长箭,以表示对郭达将军的崇敬之情。

康定的山美,水也美。提起康定,无人不说它是一座水城!是啊,在康定,你无论走到哪儿都能看见水。在北门,可以看见雅拉河水;在城中,可以看见折多河。折多河穿城而过,仿佛是一条洁白的哈达,每逢夏季,它就会野性大发,河水汹涌澎湃,让人不寒而栗。但雅拉河就不一样了,一年四季流水潺潺,水流缓慢,给人一种平顺、柔和的感觉,更能让人体会到大自然神奇的魅力。

我的家乡也是温泉的故乡,尤其是二道桥温泉更是享有盛名,它能健身疗疾,消除旅途疲劳,是旅游、度假、休闲的好地方。源于五色海而从跑马山脚下涌出的泉水,汇集在水井子,泉水清澈见底;寒冬时节,泉水不会结冰,反而热气腾腾,手浸在水中无寒冷之感。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自古以来被热情好客的康定人民用来熬茶款待客人,被誉为神水仙液。

康定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康定人民热情好客,不论是国外游客,还是国内游客,他们都热情款待。

上一篇:与初三学生和家长谈初三学习下一篇:再无来世,珍惜今生的伤感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