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2024-04-23

镇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精选6篇)

篇1:镇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镇区环境整治倡议书

尊敬的镇区广大商户及居民朋友们:

你们好!城镇面貌的巨大改变,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文明程度、塑造马峡新形象都具有重大意义。马峡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优美的人居环境靠你我共同创造。建设清洁镇区,营造文明风气,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为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清洁和谐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我们向镇区广大商户和居民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做镇区环境整治的示范员。踊跃投身镇区清洁卫生行动,自觉遵守“门前三包五不准”,①包环境卫生:确保门前道沿以内卫生整洁,无烟头、纸屑、瓜果皮核、污水、杂物等。②包容貌秩序:确保无乱挖、乱堆、乱搭、乱建等现象,墙壁、门窗、店牌及各类设施整洁美观,临街两侧无晾晒衣物,阳台不外露破烂杂物。人行道平整,路灯、垃圾桶等公用设施完好无损。③包绿化管理:确保门前行道树无损坏、缺株和践踏,树坑内无塑料袋、纸屑、杂物等。五不准:不准乱倒垃圾、不准乱停车辆、不准乱贴乱画、不准私摆乱放、不准侮辱谩骂环卫工人。对责任单位、个人“三包五不准”不落实的依据《马峡镇2013年小城镇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给予罚款等行政处罚。对妨碍执行公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做镇区环境整治的宣传员。积极参加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自觉规范行为,倡导文明新风,推行绿色消费,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及良好公共卫生习惯,人人都想环境整治之法,人人都干环境整治之事,人人都谋环境整治之策,形成爱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优良风气,共同营造“马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三、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做镇区环境整治的监督员。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做监督员。对破坏环境卫生、损毁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敢于抵制,勇于举报,坚决制止,努力做到人人讲文明、树新风、塑形象,实现镇区环境“秩序化、制度化、清洁化、优美化”。

点点滴滴,折射文明素质;举手投足,关系马峡形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做小城镇文明经商户、文明居住户,小城镇文明行为的传播者,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以饱满的热情投身镇区环境保护中,共同创建和呵护我们温馨、优美、宜居的大家园。我们相信,有大家共同参与和努力,明天的马峡街区,环境会更加优美,经济将更加发达,社会必定更加和谐!

马峡镇小城镇管理办公室

2013年5月

篇2:镇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乡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情况汇报

(2008年12月19日)

为贯彻落实12月18日乡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会精神,扎实推进上级“三年大变样”的工作部署,切实改善沿路形象,杜桥镇18日-分别召开了党政班子联席会,会后全体班子成员沿路进行了实地勘察,研究每一地段的整治方案和具体要求。19日组织召开了全体镇干部、沿路八村干部调度会,对今冬明春的集中整治活动的开展进行了部署安排。

一、活动开展的目标要求

利用农闲时节,按文明生态村要求,以镇区前杜桥村及其他沿路村**、***、**、**、**、**村为重点,重点抓好六项清理工作,使七个村达到净化标准,明春重点抓好七个村植树、排水设施、统一广告牌、路灯安装等工作,以达到绿化、美化、亮化标准。

二、镇党委政府三个保障措施确保达到集中整治目标

1.组织保障。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其他八名班子成员和派出所所长杨文中为成员的乡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这次活动的指挥调度;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开展执行小组,吸收土地所、财政所、派出所及七个村的镇包村干部参加,具体负责这次活动的执行保障。在各片抽调工作能力强的干部35人,分派到各村,具体负责这次活

动的组织开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也分包各村。工作中每周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对各村情况打分排队。

2.财政保障。经调查统计,沿路各村需清理的堆放物共11处,房屋墙体等26处,粮庄3处,煤炭木材经销点5处,工作量大,情况复杂。镇党委决定采取镇、村、户结合的方式集中开展整治活动,镇财政先期设立20万元整治活动专项资金,作为动用大型机械动用和部分商户的补偿等的准备工作,明春沿路美化、净化、亮化工程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3.思想保障。在镇村干部大会上,镇党委对全镇干部和沿路村干部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各村干部在会后利用村广播、群众代表会,入户座谈会等形式大造声势,浓厚氛围,着手扫清党员群众、商户等人的思想障碍与抵触情绪。镇班子会还对镇村干部研究制定了奖惩措施,把干部工资、年终奖等与开展活动挂钩,对活动中成绩突出的给予重奖,工作不力、跟不上进度的予以适度处罚。

三、为使集中整治达到预期效果,杜桥镇分三个步骤扎实开展这项活动。

1.宣传发动。镇村干部大会后,利用两天的时间,镇干部即分组到各村结合村干部开展宣传发动和调查统计,重点是做好沿路涉及的有房农户和摊点的工作,首先做好这些人思想工作。

2.清理整治全部启动。①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利用一周时间着重清理公路两侧杂草、柴垛、垃圾、转头瓦砾、砂石料、闲

置空地、土堆等堆积物,公路两侧的不规范宣传标语、条幅、广告牌匾及非法小广告。②第二周重点开展清理公路两侧有碍观瞻的破旧围挡、围墙、房屋及厕所、违章建筑,临时建筑和构筑物,废旧物品收购站及粮、棉、煤炭、木材经销点,违法占道及摆摊设点。

篇3:革命旧址—上饶集中营的环境整治

关键词:革命旧址,上饶集中营,自然环境

一、上饶集中营和上饶集中营旧址概况

(一) 、上饶集中营历史年代及规模

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初, 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同年3月, 我新四军被俘的以叶挺将军为首的650余名排以上军官, 以及从华东五省搜捕来的共产党员、爱国志士80余人, 被关押在当时的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所在地的上饶南郊, 以周田“苦工营”为大本营, 包括茅家岭、石底两处监狱和李村、七峰岩在内, 在南北三公里, 东西十余公里, 3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建立起规模庞大的法西斯集中营, 对外伪称“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训练部队军官大队”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特别训练班”。

集中营建立后, 被关押人员前后经过三次编队, 人事变动十分复杂, 时至1942年5月底集中营迁闽。其编制为两个大队, 各辖三个中队。在饶时限为一年零三个月。

以著名将领叶挺军长为首的我新四军大批军官和抗日爱国志士, 为坚持共产主义信仰, 献身人民解放事业, 以绝食、暴动等方式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坚决斗争, 前后牺牲于此的烈士就达200多人。所以, 上饶集中营从总体而言, 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所集中营。

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军统局仿照德国希姆莱迫害、屠杀犹太人法西斯集中营的模式, 在中国西部相继建立贵州息烽和四川重庆“中美合作所”两大集中营之后, 在中国东南部偏僻的丘陵地带圈置起来的又一座暗无天日的死亡魔窟。

上饶集中营旧址, 不仅是国民党反动派制造血腥人间地狱的罪恶历史见证, 也是我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与反动派进行英勇不屈、顽强抗争的实物记录, 是传之永

久的生动历史教材。而作为载体的旧址, 则是一大批古民居、古祠堂和古庙宇, 从历史文化角度审视, 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所以保护好旧址, 也就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祖国文化历史遗产, 具有双重的性质和意义。

(二) 、上饶集中营地理范围和自然环境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 自东汉建安年间设县以来, 上饶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这里历史悠久、交通便利、资源丰富、风光旖旎、人杰地灵、环境优良、经济强劲。自古以来就以“山郁珍奇”、“上乘富饶”而著称。地处信江上游和丰溪河汇合的丘陵河谷地带, 为怀玉、武夷两大山脉所怀抱。地扼闽、浙、赣三省要冲, 素有“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门户”的称谓。史书称“信之为郡, 东南望镇也”, 唐称信州, 明称广信, 自古至今, 一直是州治—府治—地区的所在地。

国民党统治时期, 上饶市 (县) 隶属于第六行政区, 抗日战争时期, 属顾祝同第三战区, 其长官司令部即设在今上饶县皂头乡毛埂村。

上饶集中营旧址位于上饶市南郊3—10公里的茅家岭乡和上饶县皂头乡与黄市乡。其地理座标在东径117°56′15″—118°03′45″和北纬28°22′30″—28°25′00″之间。

这是低山丘陵红壤农业和经济林区, 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下, 日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在17℃—18℃之间, >10℃积温为5400—5500度, 全年无霜期为260—265天, 年降水量在1800—1900毫米。气候温和, 水源丰富, 素有“山郁珍奇”之称。植被密布, 山上针、阔叶树种生长旺盛, 具有隐蔽条件, 这也是当年国民党中统局选择此地建立集中营的条件之一。

二、上饶集中营周田“苦工营”环境整治方案

(一) 、旧址概况

上饶集中营周田“苦工营”大小囚室基本上是利用当年的民居、祠堂、庙宇修建而成。现存旧址所处总体环境基本上仍保持当年农村的风貌, 没有多大改变。建筑物本身, 无论是建筑形制和工艺特色, 都还保留了原来的风格。周田自然村至今还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当年江南小村落的历史风貌, 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基于农业经济村落文化的一个历史缩影。

上饶集中营周田“苦工营”与其他监狱和集中营一个明显不同的特点是对外打着所谓军事训练机关的幌子, 以“管训”之名, 行迫害之事。明明是失去自由的囚徒, 却被称作“学员”, 一律着军服, 佩戴有“更新”字样的符号和臂章。特务门实施的是所谓“政治感化教育为主, 军事训练为辅”的方针。为迫使被俘人员就范, 集中营在实施管教过程中, 一方面对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不屈服于淫威的人员施加酷刑, 进行肉体折磨, 另一方面还强迫集体听课, 灌输精神毒素, 企图摧垮革命者的意志。

周田“苦工营”上周田部是上饶集中营的本部, 占地面积6706平方米, 戒备森严, 沿村四周砌筑围墙, 并在北侧入口及东侧各设一碉堡, 监狱用房是强占民房经改造而成, 有大小旧址七处, 即大礼堂旧址、班本部旧址、特训班旧址、七君子囚室旧址、一中队旧址、二中队旧址、太平间旧址, 内有未征用民房7栋。

围墙:红条石砌就, 全长355米, 高3.03米, 上安装1.2米高铁丝网。

区内道路:沙石路面, 主干道贯穿至班本部, 宽2.2米, 并各引一1.2米宽支路至各旧址。

(二) 、遗存保存现状及评估

A:遗存保存现状

1、围墙:红条石砌就, 全长355余米。东侧残存60余米, 北侧原围墙基础尚存, 基础以上为水泥空心砖砌筑, 其余全部无存。

1980年维修时曾在原围墙倒塌处拉结铁丝网, 村民为方便出入, 将铁丝网剪断或拆除, 现已形同虚设。

2、旧址区内道路:北侧有一2.5米宽小路可出入。近期村民为方便出入, 剪、拆掉铁丝网, 现旧址区内到处是小路, 人、畜、机动车随意进入旧址区, 以至旧址内道路泥泞杂乱, 破坏了地形地貌并对旧址本体造成威胁。

3、旧址区内, 部分原有建筑并没有在集中营期间被征用, 集中营管委会亦没有购买其所有权, 旧址区西面部分原建筑拆除, 村民在其原宅基地上新建房屋、猪圈、厕所等, 牲畜粪便、居民生活垃圾遍地、对旧址区景观环境产生极大破坏。

4、区内排水:由于区内尚有村民居住, 并兴建不少的猪圈、简易厕所等辅助用房, 排水没有系统、科学的规划, 区内排水不畅, 特别是到雨季, 雨水无法及时、有效排出, 厕所内臭水溢出, 对旧址区景观环境产生极大破坏。

5、集中营管委会于2004年在一中队西面、班本部北面等部位栽植园林式绿化树, 道路两侧栽植红花继木, 改变了旧址原貌。

6、文物保护标志牌:旧址区内无文物保护标志牌, 仅每栋旧址入口处有各旧址简介牌。

7、碉堡:旧址区北侧入口及东侧原有碉堡, 现仅残存部分红条石墙体。

B:现状评估

1、旧址区内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基本保持着集中营解散时的自然状况、但由于产权不明晰等因素, 旧址区受村民生产、生活的干扰极大。

2、围墙倒塌、区内排水不畅以及村民在旧址区内生活, 各区内各旧址带来安全隐患。

(三) 、设计依据和保护工程目标

1、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3)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2003年文化部颁布)

(4) 《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

2、设计原则

(1)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做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 打造学术研究交流的平台, 发挥遗址的观赏价值, 促进文物旅游事业的发展。

(2) “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原则。旧址保护手段必须达到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文化遗产的全部历史信息及价值。

(3) 少干预和可逆性原则。在保护旧址真实、完整、可持续的前提下, 施予旧址本体的各项保护措施必须达到最小限度, 且可逆;施于旧址外部的保护及展示设施亦尽可能小型和可逆。

(4) 风貌协调原则。施于旧址外部的保护及展示设施必须与旧址整体风貌相协调。

3、保护工程目标

(1) 通过购买区内建筑所有权, 迁出区内住户, 拆除新建民房, 复原旧址区原貌。

(2) 复原旧址区围墙, 确保旧址的安全, 阻止旧址的完整性、延续性的进一步破坏。

(四) 、设计说明

1、围墙:复原无存红条石围墙。拆除北侧水泥空心砖墙体, 复原红条石墙。并复原在围墙顶上的铁丝网。

2、旧址内道路:利用西面原有便道, 复原一2.2m宽沙石路面贯穿至班本部, 并各引一1.2米宽小路至各旧址。封堵东侧小路。详见设计图。

清理道路路床杂草、杂树, 挖除潮湿、松散的表土至设计标高后夯实原土, 铺60—100厚级配碎石夯实作为基层, 用40厚中砂面层。

3、收购区内民房所有权, 迁出区内住户七户, 共计779.23 m²。拆除区内新建民房, 猪圈、厕所等五栋共778.36m², 挖除一中队西面、班本部北面道路两侧栽植的红花继木, 在区内空地上铺植本地草皮, 于大礼堂南侧及二中队南侧各栽植一棵香樟, 香樟胸径不小于300mm。

4、区内排水:沿各建筑设置明沟排水, 通过集中排水将区内雨水排出 (详见设计图) 。

5、文物保护标志牌:在入口处醒目位置设置文物保护标志牌, 原各旧址简介牌可继续使用。

6、复原倒塌的碉堡, 红条石墙体, 设二层木作楼板, 顶部加设简易人字屋架, 树皮、稻草屋面。

a、底层平面4200*4200正方形, 墙厚600, 南面辟双开门。

b、墙体红条石砌就, 底厚600mm, 顶厚400mm, 外壁面内收, 清水墙面, 白灰浆勾缝。

c、楼板碉堡内设二道杉木楼板, 第一层高2.6米, 第二层高2.62米。楞径Ø140, 板厚40mm。

d、木构架四根杉木圆柱立于墙顶, 上施人字屋架。

e、屋面杉木园檩上铺钉简易竹篾椽条, 盖树皮、稻草屋面。

f、地面4:6灰土地面。

参考文献

[1]罗哲文、《罗哲文建筑文集》, 外文出版社, 1999-1

篇4:北京集中整治环境四大“顽疾”

大会规格空前,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出席,4位副市长张工、林克庆、张延昆、陈刚在会上分别对本市空气污染治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拆除违建等内容进行大会发言。

市委书记郭金龙在会上强调,北京将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推动首都生态文明建设,让北京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并要求今后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当前要紧紧抓住广大群众关心的大气质量、污水、垃圾、违法建设等突出问题,整体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新的变化。二是必须创新管理体制。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职能整合,推动资源共享,解决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形成管理的合力,增强履行职责的力度。三是必须创新投融资体制。四是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五是必须依靠中央单位和驻京部队的大力支持。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工作协调机制,共同研究解决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此外,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生态环境重大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落实不力、工作不作为的要给予问责。

北京市近期出台了《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和《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北京市人大已把《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列入2013年的立法计划,目前正在征集意见。

针对今年初出现的雾霾天气,行动计划在原有52条措施的基础上新增了17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严格治理散煤污染排放,制定北京市散煤治理实施方案,削减农村炊事和燃烧散煤,推广应用优质低硫型煤。二是取缔经营型燃煤,减少早点摊,减少低空燃煤污染。三是开展区县、乡镇间的环境治理,取缔无照非法经营,集中治理郊区、工业大院污染,拆除违章建筑。四是动员全社会力量提升城市清洁度,组织开展城市卫生大扫除活动,严格落实单位门前三包,提升城市干净程度。五是规范生活垃圾运输和处置,生活垃圾实施全密闭化运输,杜绝运输过程遗洒,填埋场产生的沼气全部收集。防止扬尘等污染。六是加强顶层设计,启动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七是创新减排政策研究,研究增加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排污收费项目,对现有收费的标准提高,促进污染减排,研究制定新建工业项目的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和排污量指标,研究完善外地车辆在京使用的管理政策。八是加大公共监督,利用公共热线实时举报。

北京市科委正联合国家部委,研究建立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创新体系,加强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预警预报,并研究制定中长期产业布局与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规划。

今年北京将加大平原绿化造林力度,总的造林面积为35万亩,比去年多10万亩,并在改善空气质量最显著的地方建成大片森林,其中万亩以上成片林地将超过10处。

北京还将加大治理力度,与周边地区联手遏制雾霾黄沙,今年全面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与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联手治沙,用10年时间持续努力改善环境,范围涉及6省区市的138个县(旗、市、区),投入资金规模将达877.92亿元。

除区域之间的联防联控外,王安顺认为,还需区域内各省区市把各自的事情办好。北京要探索控制城市规模,缓解人口过快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首都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轨道。

篇5:学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方案

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改善我校环境卫生面貌,积极创造优美和良好秩序,建设美好校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决定在全校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并提出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体参与、以人为本、集中整治、综合治理、常抓不懈,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县教文体局《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方案》等有关文件,强化校园卫生责任制度和各项卫生监督,深入全面开展校园及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卫生面貌。

二、整治内容

通过环境卫生治理,室内卫生要求窗明几净,无灰尘、无杂物、无蜘蛛网,无乱堆积、乱摆放;地面整洁,厕所干净无臭味。室外环境要求地面无纸屑、果皮、烟头、痰迹、污物、废弃物、积水;绿地无枯枝树叶、无杂草;墙面、树、等表面无乱刻、乱划、乱张贴,要清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整洁,要求师生员工做到四不准:不准随地吐痰,不准随地乱扔杂物,不乱倒垃圾,不准向室外乱到污物。学校食品卫生要严格执行有关情况,完善各科制度人员持证上岗,落实卫生规范,严把餐饮加工、食品购销及有关环节,强化安全责任制,防范食品中毒。要坚持学生卫生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落实课时,提高学生卫生防控能力。

三、实施步骤

校园卫生整洁行动开展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阶段

各单位为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面部署。根据要 1

求,制定本校的具体实施计划,全面部署,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同时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调动师生开展整洁行动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整洁行动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

各年级按照任务要求,开展卫生大扫除,消除死角,加强学校厕所的管理每天清扫,加强宿舍和教师办公室卫生管理,加强生活区和食堂卫生管理。全面对照,明确工作开展整治内容,摸清本底、抓住重点、落实任务,跟踪进展。要认真开展自查,对薄弱环节要集中力量,重点整治。

(三)巩固提高阶段

在原有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着力完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管理机制,组织开展整洁行动回头看,克服薄弱环节,巩固提升整治工作成效。开展卫生班级评比、学生习惯养成主题班会、倡导“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风尚。

四、方法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利用假期时间,搞好校园绿化树木、草坪和清除杂草等工作,在校园绿地与草坪等公共场所设置好“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美好的环境、来自美好的心灵”等宣传标牌。学生在校期间,各校要每周组织一次各办公室、学生寝室、教室以及学习和工作场地的卫生大扫除,特别要突击清扫卫生死角。严格执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卫生清扫和保洁工作。对日常清扫工作,实行检查,公布。对食堂的工作加强监管,按饮食卫生标准逐一检查,确保卫生达标、饭菜洁净。各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环境整洁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坚持班主任亲自抓、总负责,具体抓。

(二)明确任务,密切配合。各年级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任务,各负其责,要密切配合,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政教处指导并抓好督促检查。各班针对进度计划,定期组织开展自查。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把卫生整治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各年级、各班要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发扬爱国卫生传统,开展义务劳动,组织师生投入到整洁行动中。培养捡垃圾志愿者,并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

学校要对对此次集中整治活动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跟踪检查,实行问责,要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广泛深入了解意见,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和整改,常抓不懈,;适时组织检查和评比,定期公布。各年级瑶明确分工、卡死责任,确保活动强势推进,按时完成。

鸭鸽营中学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学校卫生整治工作的领导,确保整治活动目标任务的完成,成立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组。

组长:张素江

副组长:戴建明

成员:张超杰陈会峰田杰李军华

王红霞刘素玲各班班主任

鸭鸽营中学

篇6:环境集中整治简报

潘集区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列入潘集区三项重点工作,实行每周一调度,组织召开2次现场观摩会和1次测评指标培训会,层层传递压力,压实工作责任。加大督查力度,每周由区委督查组、区文明办、区执法局对所有乡镇街道督查一次,并制作PPT逐乡镇反馈问题,限期整改到位。

在各乡镇、街道分散治理的同时,潘集区每周选择1个环境问题突出的重点路段和区域,组织人员、机械进行集中攻坚,引导和推动乡镇加快环境整治,先后对陶古路、潘姬路、S225省道、潘三矿周边、乡镇政府所在地等“脏乱差”开展集中整治行动7次,发动乡镇、村干部2400余人次,动用机械126辆,清扫垃圾462车,清除杂物堆267处,清除乱搭乱建129处;同时,对孔李大桥、淮潘公路、淮古路沿线、泥河桥面共35000多平方米粉刷涂白。

为加强整治后道路清扫和保洁力度,潘集区统一为每个乡镇街道分别配备1辆洒水车。对路权不属于潘集区的部分省道和进矿路,按照每200米1名保洁员的标准,由区里统一配备临时保洁员295名,目前,潘集区城乡环卫保洁员由原来820名增加到1115名。封闭使用区内原6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拉运煤矸石26000多吨对转塘垃圾堆放点进行覆盖处理。

为强化长效管理,潘集区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网格化管理机制的意见》,在潘集区建立11个一级网格、177个二级网格、757个三级网格,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集中整治管理体系,实施分层、分级管理,推动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关口前移,触角向下延伸,并将网格化管理与村干部绩效工资挂钩。

上一篇:关于学会坚强初二优秀作文下一篇:小学阶段推荐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