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2024-05-05

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精选6篇)

篇1: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为产妇创造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健康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

与所有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一样,剖宫产孕妇会担心手术引起疼痛或者恐惧手术有夺走生命的危险,因此在手术前护士要详细了解病人的生活情况和病史,以和蔼可亲的语言与患者沟通,耐心讲解手术过程、麻醉方式及止痛效果,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手术目的、做法、安全程度、手术效果、麻醉方法等,消除患者怕痛心理,放下思想包袱,使她们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接受剖宫产手术。2.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责任护士接受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病区环境,护士长24小时内向患者自我介绍。

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史、健康及心理状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器官功能等。

护理全管理:重点是压疮、跌倒/坠床、烫伤和窒息评估准确,符合患者病情,护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床头各种警示标识与病情一致。

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的卫生宣教、各种治疗、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监测产妇的一般情况,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1).注产妇左侧卧位,注意休息。(2).听胎心音1次/小时,胎心监护1次/日,必要时随时监测胎心情况,出现异常时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即刻通知医生及时处理。(3).指导产妇自我监护的方法,早中晚各数胎动一小时,12小时少于十次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抽血并及时送检。各项检查、检验、备血、备皮、皮试等落实到位,符合要求。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咳嗽和咳痰方法。

尊医嘱认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进行每项操作前都应做好解释工作来争取产妇配合。同时做好技术工作,住其多关心安慰产妇,多方面给予产妇支持和照顾,消除其思想顾虑,更好的配合手术。遵医嘱灌肠、放置胃管及尿管,禁止饮食,准确及时给与麻醉前用药、更衣。

手术晨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择期手术术前准备时间充分,可有专门护士做好术前常规准备,术前一日晚餐少食,保证良好睡眠,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按腹部手术常规备皮,严格执行无菌导尿技术,给予留置尿管注意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尿路感染,遵医嘱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镇静药物。对急症剖宫产病人,应快速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可有几名护士共同配合,以争取时间,同时注意观察血压、宫缩及胎心变化,并注意安慰孕妇。

患者入手术室前应排空膀胱,取下假牙、发卡、饰品等。

责任护士将患者的病历、B超单、手术中使用抗生素等一并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清楚,并双方签字。

术中护理

1.给产妇安全感,消除其恐惧心理

手术室护士做好自我介绍,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说明麻醉方式。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可适当与产妇交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尽量减少手术室的各种机器噪声,保持环境安静。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要一丝不苟,操作快、准、稳,避免机械性刺激,热情周到,边操作边解释,多沟通使产妇获得安全感,积极主动配合手术。胎儿娩出处理好后,把新生儿抱给产妇看,并与之身体相贴,告之胎儿的性别、出生的准确时间。2.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

剖宫产手术患者,麻醉完毕后平卧有可能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此时应将患者右髋部垫高,或者将手术床轻微左倾,给予吸氧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急剧下降等症状。3.术中低体温的护理

(1)麻醉导致机体保护性防护机制减弱,手术中易导致体温偏低。因此,巡回护士在麻醉前应对产妇进行皮肤表面保温,术中持续监测温度变化,并经常观察其四肢末梢的温度情况,及时做好各项保暖工作。(2)手术室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40%~60%,这样可以减少寒冷刺激和热量散失。(3)手术开始后,除手术部位暴露外,病人其他部位均应用电热毯、棉被、棉裤腿等辅助措施保暖。(4)术中用温盐水浸泡纱布、纱垫,冲洗液、静脉输液等适当加温至37℃左右,减轻寒冷刺激。4.预防出血性休克

剖宫产术中出血率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所以剖宫产术前输液时即选用输血器,及时了解血压的变化, 观察出血量,适时进行输血。胎儿取出后立即用促宫缩的药物,减少失血量。术后护理

1.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手术结束后,麻醉师及巡回护士应与病房护士做好床头交接,使其并了解患者的术中情况。2.患者的体位

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证呼吸道通畅。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去枕平卧8小时,硬膜外麻醉患者意识清醒后即可靠枕。嘱其勿抬头、摇头,有呕吐现象时头可偏向一侧,并早期进行翻身。常规吸氧4~6小时,6小时后取半卧位,有利于血循环和恶露排出。3.观察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疼痛性质、出入量,各种管道及切口渗血情况、有无恶心呕吐。

一级护理患者每30-60分钟测量脉搏、呼吸、血压一次,发热患者4-6小时测量体温一次。使用心电监护是要注意在绑袖带时一定要避开留置针的一侧肢体,同时避免袖带捆绑时间过长而引起上肢水肿。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面色、神志等变化,并详细记录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出血,并做好抢救工作。

准确及时的执行医嘱,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和水电解质平衡。4.术后饮食

术后6小时禁食,6小时后可进流质,禁食蛋、奶、糖等,待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改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食,禁食以少食多餐、循序渐进为原则。若产妇术后乳汁不足,住其多食汤类,促进乳汁分泌。5.伤口的护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子宫复位及阴道流血情况,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伤口每日更换敷料1次,辅以物理治疗。术后严格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及应用抗生素、止血药和宫缩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促进子宫收缩。

6.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注意妥善固定导尿管,避免过度牵拉、扭曲,保持通畅,标识醒目,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尿量和性状,注意尿道口的清洁,嘱病人多饮水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剖宫产一般术后12h可以拔除导尿管,协助患者下床活动。督促产妇及早下床自解小便,鼓励产妇下床活动,有利于伤口恢复,防止肠粘连。

有腹腔引流管的患者,要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过度牵拉、扭曲,保持通畅,标识醒目,按时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及颜色,按时更换引流袋。7.外阴护理

每天擦洗外阴一次,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卫生垫。保证足够的休息及睡眠。8.母乳喂养

术后产妇怕痛,体位受限,分泌乳汁不足加上心理准备不足而影响母乳喂养,故护士应多巡视病房,随时指导母乳喂养,进行宣教,纠正不利于母乳喂养的心理活动,提高母乳喂养率。早期母婴互动即可促进母亲生殖内分泌生理功能的恢复,有可加快心理调适,促进其尽早进入母亲角色。9.疼痛护理

目前大多数病人都选取自控镇痛泵止痛,要注意观察产妇呼吸,血氧饱和度,有无嗜睡和呼吸抑制情况及镇痛效果,必要时请麻醉医生处理。耐心向产妇解释子宫收缩痛及切口疼痛的规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来缓解产妇的疼痛,消除其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促进早日康复。10.护理全管理

重点是压疮、跌倒/坠床、烫伤和窒息评估准确,符合患者病情,护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床头各种警示标识与病情一致。11.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的卫生宣教、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功能锻炼等,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措施落实到位。12.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切口、压疮、跌倒/坠床、烫伤和窒息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按时来院复诊。小结

剖宫产是解决某些难产最有效的手段,做好孕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严谨细致的护理,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安全及良好的术后康复。

1.患者入院责任护士应介绍()、()()和(),护士长()内向患者做自我介绍。

2.剖宫产术前()小时禁食禁水。

3.剖宫产术后需禁食禁水()小时。

4.剖宫产术后需去枕平卧()小时。

5.剖宫产术后()后可进食流质。

6.术后应密切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有无()、()。周围皮肤有无()

7.术后六小时后取()位,有利于血循环和恶露排出。

8.术后()小时可拔除尿管。

9.术后应密切观察尿液()、()和()。

10.护理全管理重点是()、()、()和()评估准确,符合患者病情。

11.一级护理每()测量脉搏、呼吸、血压一次。

12.发热患者()测量体温一次。

13.引流袋及尿管须妥善固定,标识醒目,避免()(),保持()。

14.目前大多数病人都选取自控镇痛泵止痛,要注意观察产妇(),(),()和()及(),必要时请麻醉医生处理。

15.耐心向产妇解释()及()的规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来缓解产妇的疼痛,消除其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促进早日康复。

篇2: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落实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2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二、手术当日护理

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2.护理措施

2.1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患者的情况。

2.2术后患者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2.3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患者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2.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后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瞳孔、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2.5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2.6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如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烦躁、昏迷、小儿需使用约束带;大小便污染敷料后应立即更换;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注意患肢血运情况。

2.7术后营养: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手术的大小及性质决定。

2.8心理护理:祝贺患者手术成功,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的心理。2.9疼痛的护理: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剂等。2.10早期活动:手术后如无禁忌,应鼓励患者床上自主活动,协助翻身、叩背、活动肢体、鼓励深呼吸,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逐渐下床活动。

篇3:196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术196例。产妇年龄22~41岁, 平均33岁;其中足月产150例, 过期产26例, 早产20例;初产妇136例, 经产妇60例;双胞胎l0例, 巨大儿96例, 低重儿90例。麻醉方式:均行硬膜外持续阻滞麻醉。手术时间最短33min, 最长135min, 平均为55min。通过196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 100%产妇、婴儿平稳康复, 婴儿健康生长。按期于术后7d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160例产妇康复, 婴儿发育生长正常。

2 护理方法

2.1 剖宫产手术适应证[2]

产妇方面:头盆不称、软产道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先兆子痫、心脏病心功能Ⅲ级以上、先兆子宫破裂、疤痕子宫、胎儿较大的臀位、35岁以上高龄产妇、且合并多年不育等。

胎儿方面:胎儿宫内窘迫、脐带脱垂、巨大儿、珍贵儿等。

2.2 术前护理

2.2.1 心理指导

术前向孕妇说明采取剖宫产术的原因, 术中人清醒, 胎儿娩出即能看到, 使之精神上乐于接受,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2.2.2 术前准备

进行血系列、血型、凝血系列、传染病系列、B超、心电图等检查。择期进行剖宫产术, 术前1d22:00时开始禁食, 凌晨4:00时开始禁食水。急诊剖宫产自决定手术开始禁食。术区备皮, 特别要注意脐孔。通过医护人员反复对术前患者进行宣教, 使患者知道术后使用自控止痛泵是非常重要的[3]。

2.3 术中护理

2.3.1 语言交流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 护士应以温和的语气与之交谈, 尊重患者的隐私, 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

2.3.2 体位

护士摆放体位时, 注意应顺应呼吸及循环功能, 在充分暴露术野的前提下, 保证患者舒适、安全。在关节骨突处垫以软垫, 以免受压。

2.3.3 麻醉及手术体位的配合

采用硬膜外麻醉, 麻醉平面出来后, 取平卧位。责任护士应了解手术及麻醉方式, 掌握疼痛的评估方法, 以便于指导用药。器械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 密切配合术者, 缩短手术时间, 术后协助包扎切口, 用腹带包压腹部切口, 及时盖被保温。

2.3.4 手术时体温的护理

责任护士应加强观察剖宫产妇四肢未梢的温度情况, 手术室室温控制在 (25±1) ℃, 湿度控制在50%~60%为宜。

2.3.5 监测生命体征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呼吸是否顺畅平稳, 经常询问患者的自身反应, 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2.4 术后护理

2.4.1 观察病情护理

密切观察产妇的呼吸、脉搏、血压、体温, 有无血压下降和呼吸困难等异常, 若产妇出现烦躁不安、口唇苍白、大出汗等症状, 应注意产后休克的发生。保持输液点滴的通畅, 根据病人情况调节滴速并观察记录;观察产妇子宫收缩, 阴道出血量、颜色、状态等, 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处理。按压宫底每小时1次、观察恶露色和量。

2.4.2 体位护理

剖宫产妇麻醉6h内应去枕平卧, 防止呕吐引起窒息;术后6h可在床上适当翻动, 可协助产妇做下肢伸屈运动;12h后可半卧位, 亦可下床活动, 活动有助宫腔内的积血排出, 促进胃肠蠕动,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2.4.3 母乳喂养的护理

术中胎儿娩出后与母体皮肤接触, 返回病房后, 应早吸吮, 学会哺乳姿势, 婴儿有效含接, 掌握正确喂养方法。母乳喂养中要绝对不用代替品。给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有利于产后恢复、有利于避孕、有利于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2.4.4 注意观察伤口

产后第2天, 伤口换药, 观察有无渗血及肿胀。一般情况, 术后伤口换药2次, 7d拆线。如术后体温高伴伤口疼痛且出现红肿, 可用75%乙醇纱布湿敷, 2次/d。若有感染, 要及时拆线引流, 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2.4.5 饮食宣教

术后当日需要禁食, 术后6h可少量饮水, 12h后可进全流食, 待排气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营养饮食以促进乳汁分泌及切口愈合, 保证婴儿足够的营养需求。等肠道气体排通后, 则可进半流质食物, 如稀粥、汤面、馄饨等[4]。

2.4.6 切口疼痛护理

剖宫术麻醉药过后, 大多数产妇均感觉腹部切口疼痛, 护士协助产妇采用合理的卧位与姿势, 尽量放松, 以减轻肌肉过度牵拉、减轻疼痛。必要时采取自控镇痛泵镇痛。

2.4.7 观察术后产妇活动及母乳喂养情况

产妇24h后能下床做适量活动, 婴儿每日吸吮次数在6次以上。术后30min内实行母婴皮肤接触, 并及时进行早吸吮, 能够刺激母亲催乳反射和射乳反射尽快形成, 有利于产妇乳汁的分泌, 使婴儿可以吸到含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营养价值高的初乳, 增强婴儿的抗病毒能力, 同时可促进婴儿尽早排胎便;对母亲则可使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子宫出血, 利于产妇恢复[5]。

2.4.8 心理护理

术后产妇都可能出现刀口疼痛、引流管安置的拉痛, 往往出现紧张焦急、心绪不定等心理障碍[6], 要多谈心, 消除顾虑。必要时将新生婴儿抱至其怀中吸吮, 可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能力, 得到精神安慰。

2.4.9 术后恢复期宣教

早下床多走动有利于肠蠕动, 促使排气, 减轻腹胀, 增进食欲。还可预防肠粘连及静脉血栓形成等。有利于恶露排出, 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有利于手术后体力恢复, 促进切口愈合, 防止脏器粘连。

2.5 出院护理与指导

(1) 指导早开奶、勤吸吮、按需哺乳, 讲述各种哺乳姿势, 怎样使婴儿有效吸吮, 坚定信心, 促使母乳喂养成功。 (2) 产后4周内禁止性生活, 6周后落实避孕措施。避孕3年。 (3) 合理营养、休息、睡眠和活动, 注意个人卫生和婴儿保健。饮食宜多样化, 应少食多餐, 要增加营养, 合理安排膳食。保证自身的营养需要及分泌乳汁的质量, 不宜吃辛辣刺激食品。 (4) 注意会阴清洁卫生, 防止产褥感染。 (5) 产妇产后42、60d分别来院门诊复查1次, 经了解母亲与婴儿的情况, 如阴道流血持续时间长, 腹部伤口愈合不好, 应及时就诊。 (6) 出院后一期愈合的伤口, 可在疤痕处按摩, 促使局部血液循环, 减少疤痕牵拉的不适感。 (7) 医院备有热线咨询门诊, 随时为出院患者解答相关问题。 (8) 婴儿定期预防免疫接种, 定期体检。

3 讨论

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是妇产科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在推行临床整体护理过程中, 把心理护理和其他护理工作结合起来, 对产妇进行身心护理, 解决其对剖宫产的担忧、焦虑、恐怖和缺乏手术配合知识, 使其在术后护理中能主动、耐心配合, 以减轻术中术后切口流血、疼痛, 预防院内可能的感染, 成功母乳喂养等护理工作能顺利进行, 使产妇保持健康心态顺利完成产房围手术期护理, 确保母婴安全, 健康出院。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196例剖宫产病历资料, 总结有关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196例剖宫产患者经过认真的诊断治疗和细心的手术前护理体会, 均安全出院。结论 剖宫产患者必须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细心护理患者才能度过危险期, 安全出院。

关键词:剖宫产,诊断,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周虹, 钟玲, 刘建, 等.社会因素剖宫产及剖宫产率的临床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10) :637~638.

[2]李巧英.剖宫产术的心理疏导[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17) :205.

[3]李瑞琴, 李艳芳.自我控制镇疼用于剖宫产术后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32) :131~132.

[4]张洪艳, 李大玲, 宇春霞, 等.剖宫产术后病人的健康教育[J].当代医学, 2008, 14 (23) :125.

[5]戴红香.急诊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护理分析与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3) :199.

篇4: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85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术后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产妇满意度分别为97.67%、73.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可缓解产妇抑郁、焦虑等多种不良心理,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

在剖宫产术中,产妇极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影响手术进展,不利于术后身体的康复,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心理护理。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8月对部分行剖宫产术产妇给予心理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85例行剖宫产术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年龄25-41岁,平均(30.25±2.50)岁;初产妇36例,经产妇7例。对照组:42例,年龄24-40岁,平均(29.61±3.24)岁;初产妇37例,经产妇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42例剖宫产妇均给予常规护理,即产前进行严格检查,加强监控宣教,严密观察产程等。实验组43例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其护理方法如下:

(1)术前心理护理:产妇在行剖宫术前,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多种不良心理,对此护理人员需根据产妇实际的心理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用轻柔的语言告知产妇相关的手术知识,包括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时需注意的重要事项等,并指导产妇放松心态,鼓励其勇敢地面对手术,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感[1]

(2)术中心理护理:剖宫产术中,产妇易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沟通,通过鼓励与安慰的方式,转移产妇对手术和疼痛的注意力,同时可轻轻抚摸产妇的头部或轻握其双手,给予产妇精神上的支持,缓解其紧张、恐惧等多种消极心理,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产妇能够自觉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缩短手术时间[2]

(3)术后心理护理:剖宮产术后,护理人员需于第一时间内告知产妇已顺利分娩,消除产妇的焦虑心理,同时需告知产妇具体的分娩情况,包括是手术情况、婴儿性别、婴儿健康状况等,并对产妇术中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其勇敢地去面对术后存在的问题,减少或避免产后抑郁症的产生[3]。此外,护理人员需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引导产妇科学喂奶,以提高产妇术后的信心,缓解其紧张与焦虑心理[4]

1.3 观察指标

所有产妇均于术前术后进行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即选择“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测量产妇的抑郁程度与焦虑程度,详细记录各项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数据选择(x±s)表示,两组比较进行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抑郁及焦虑情况

两组产妇术前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剖宫产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分娩方式,其在异常分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孕产妇及其胎儿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剖宫产作为一种手术方式,易让产妇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多种不良心理,因此在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心理护理与术后心理护理,其中术前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精神上的负担,使其做到心理有数,缓解其紧张与恐惧心理;术中心理护理可缓解产妇心理压力,使手术能够顺利进展;术后心理护理可减少或避免产后抑郁与焦虑症状的产生,有助于产妇机体康复。本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其中实验组术后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证实心理护理对行剖宫产术产妇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行剖宫产术产妇给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可降低其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改善多种不良心理,同时可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妙珠,陈雪玲.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0,10(14):145-146.

[2] 刁杞香,古海荣.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2(06):84-85.

[3] 魏彩霞.剖宫产孕妇围手术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6(19):220.

篇5:神经外科围手术期一般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心理状况: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肢体活动、饮食、睡眠、排泄等。③专科评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及颅高压症状等。

④营养状况:有无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

⑤了解有无合并症: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⑥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2、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静脉穿刺情况及带入液体(血)、等。

③专科评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及颅高压症状。

④重点评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切口敷料情况、引流管情况、疼痛情况等

⑤营养状况:进(禁)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等。⑥用药情况: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等。⑦特殊检查结果:如病理及各种特殊检查结果等。⑧心理情况:有无恐惧、焦虑、是否知晓病情等。⑨自理能力评估。

⑩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①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说出对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

②向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安全感,保持心情舒畅。

③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戒烟戒酒、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排便等。

3、饮食指导: 一般成人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4小时开始禁饮。

4、常规检查 :协助医师完善患者必要的化验和检查。并知晓阳性检查结果。

5、常规准备:

①手术前一日完成皮试、备皮、备血、术前访视、沐浴。

②手术当日晨排空大小便,更换衣服,去除身上的饰物及假牙。③医护人员根据需要留置胃管、导尿管等。

④测生命体征、核查手术部位、做好身份识别。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记录。

⑤注射术前针剂,待入手术室。

6、急诊手术立即准备。

三、术后护理

1、体位:未清醒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病人清醒后头部抬高15-30°(1)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2)全麻清醒后头部抬高15-30°

2、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2)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①手术方式、了解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等 ②吸氧2-3 l/min ③持续心电监护

④床档保护防止坠床,必要时行四肢约束。

(3)伤口观察及护理:若有渗血、渗液及时报告医生更换敷料。(4)呼吸道管理:

①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有气管插管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血氧饱和度,若出现不耐管或咳嗽、吞咽反射等,应及时通知医生拔管。

(5)做好伤口引流管及导尿管的护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每日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必要时根据医嘱冲洗。

(6)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 术后出血: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应密切观察,多发生于24-48小时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随时CT复查,遵医嘱使用止血类药物,必要时行血肿清除。

② 术后感染:切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5天,患者感到切口再次疼痛,局部有明显的红肿压痛及脓性分泌物,头皮所属淋巴结肿大; 颅内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4天,病人疼痛、呕吐、发热、嗜睡,甚至出现谵妄和抽搐等;肺部感染:对在术后易周,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逆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遵医嘱药物或物理降温。③ 高热:多发生于术后12-48小时内,体温高达40°,物理降温效果差,及时用冬眠合剂。④ 消化道出血:观察呕吐物的性质及量,遵医嘱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使用止血药物。⑤ 顽固性呃逆:压迫框上神经,刺激咳嗽,肌内注射氯丙嗪或利他灵。⑥ 术后癫痫:

A、解衣扣、松裤带、取下假牙、尽快将压舌板、筷子、手帕或衣角卷成小布卷至于病人口中一侧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和颊部。B、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洗净口腔分泌物。C、立即持续低流量吸氧。注意保护病人防止坠床及撞伤。

⑦下肢深静脉血栓:A、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其尽早进行肢体的主动或被动活动。如: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踝泵训练、抬腿运动等,病情允许时鼓励其早日下床活动。B、保护血管:尽量不在同一静脉上进行多次穿刺;避免在下肢和瘫患肢体穿刺,尽量缩短深静脉留置的时间。C、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触摸足背动脉、皮肤温度,观察皮肤颜色、有无肿胀、感觉有无异常等。

⑧ 关节挛缩、肌肉萎缩:保持肢体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每日4-6次,做四肢关节被动活动及肌肉按摩,防止肢体挛缩和畸形

3、用药情况: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所用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4、饮食:术后6小时内禁食水,6小时后遵医嘱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或软食,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鼻饲流质。

5、活动、休息及功能锻炼:根据病情适当在床上活动,逐渐半卧位、坐位过度到搀扶下适当屋内活动,如肢体不能自主活动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肢体被动活动。

6、心理护理:术后继续给予病人及其家属心理上的支持

7、安全管理:昏迷躁动者适当约束或使用护栏,防止病人受伤或坠床。

8、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定时翻身、让患者清洁及床单元整洁.四、健康教育

1、营养支持:病情稳定、无吞咽困难、呛咳等症状术后一天可进流质,3天后可进半流质,手术一周后可进普食。康复期饮食以清淡为宜,不易辛辣食物、烟酒。

2、皮肤护理:卧床病人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潮湿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在卧床期间每1-2小时翻身一次,以防发生压疮。皮肤发红时用50%红花

酒精外涂。

3、安全管理:躁动病人可适当约束,预防坠床或自伤,防止抓脱输液管、各种伤口引流管、导尿管等。

4、对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偏瘫的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痉挛,保持肢体的运动功能。锻炼时动作要轻柔、缓慢、活动范围应达到最大生理范围。

练习时:开始可以在有依靠处站立如:背靠墙、扶拐等,每次10-20分钟。然后从无依靠站立过度到行走。

被动练习的顺序:上肢为手—手腕—肘—肩关节。下肢为:足趾—踝—膝—髋。目的是防止关节粘连。每日4-6次,每次20-30分钟,因病人而异。

5、对语言障碍患者的指导和训练:开始先练好一二三在逐渐引导练习单字、单

词、短句,每次让患者重复数次,以巩固效果。

6、排便功能训练:多食纤维素高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胡萝卜等),平时可用手掌部顺时针按摩腹部20-30分钟,促进肠蠕动,以利大便排出。

五、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限制烟酒、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加重病情。

3、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4、因人而异,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适量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

篇6: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用药的临床对策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用药的临床对策。方法 8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围手术期抗感染用药治疗,对照组产妇采用围手术期常规用药治疗,对比不同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为(1.45±1.07)d,术后最高体温为(37.80±0.20)℃,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2.5%(1/40),产褥病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为(2.68±1.8)d,术后最高体温为(38.31±0.28)℃,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15.0%(6/40),产褥病发生率为17.5%(7/40);两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最高体温及腹部切口感染率、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产妇在围手术期给予抗感染用药治疗可明显缩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使用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及产褥病发生率。

【关键词】 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临床对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3.069

Clinical countermeasures in perioperative medica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WU Li-heng.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Liaoning Yixian County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Jinzhou 12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countermeasures in perioperative medication of cesarean section.Methods A total of 80 puerpera receiving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rioperative anti-inflammation medication treatment,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erioperative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treatment.Curative effects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postoperative fever clearance time as(1.45±1.07)d,postoperative maximal body temperature as(37.80±0.20)℃,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of

abdominal incision as 2.5%(1/40),and incidence of puerperalism as 2.5%(1/40).The control group had postoperative fever clearance time as(2.68±1.8)d,postoperative maximal body temperature as(38.31±0.28)℃,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of abdominal incision as 15.0%(6/40),and incidence of puerperalism as 17.5%(7/40).The differences of postoperative fever clearance time,maximal body temperature,infection rate of abdominal incision and incidence of puerperalism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Implement of perioperative anti-inflammation medication treatment for puerpera receiving cesarean section can remarkably shorten administration time of preventive antibacterial and reduce infection rate of incision and puerperalism.【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Perioperative; Medication; Clinical countermeasures

剖宫产术是有效防止由于阴道生产过程中由部分原因可能造成母婴健康和性命安全损害的一种常用方法[1,2]。由于手术后子?m切口将完全开放,所以切口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需要对行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实施预防性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3]。研究显示,对剖宫产术产妇实施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均能够显著减少切口感染的几率。本次研究中作者采用不同的用药方式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围手术期实施用药,对比不同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最小24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9.5±4.3)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5±0.5)周;经产妇17例,初产妇23例;对照组产妇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35岁,平均年龄(29.6±4.1)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7±0.6)周;经产妇18例,初产妇22例。两组产妇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采用围手术期抗感染用药治疗,在脐带结扎后,给予1.0 g头孢唑啉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2 d;对于使用头孢唑啉过敏患者,采用0.6 g克林霉素。对照组产妇采用围手术期常规用药治疗,即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当天,给予2.0 g头孢唑啉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5 d;对于使用头孢唑啉过敏患者,采用0.6 g克林霉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产妇退热时间和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最高体温。②剖宫产术后产妇腹部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感染主要表现为渗液、红肿、硬结和压痛等症状;③剖宫产术后产妇出现产褥病发生率;无其他原因情况下分娩1~10 d内,采用口表进行测量,4次/d,产妇体温有2次≥38℃[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为(1.45±1.07)d,术后最高体温为(37.80±0.20)℃,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2.5%(1/40),产褥病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术后退热时间为(2.68±1.8)d,术后最高体温为(38.31±0.28)℃,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15.0%(6/40),产褥病发生率为17.5%(7/40);两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最高体温及腹部切口感染率、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剖宫产术是有效防止由于阴道生产过程中,部分原因可能造成母婴健康和性命安全损害的一种常用方法[5,6]。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和医学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可大幅度降低产妇的疼痛,然而手术的创伤将会导致患者的抵抗力减弱,术后容易引发感染,给母婴健康和性命安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险性[7-10]。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用药所指的是在有可能存在感染或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前题下,在剖宫手术前和剖宫手术的过程中实施系统性抗菌药物以有效防止术后感染出现的用药,作者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围手术期用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1-16]。

剖宫产手术后产妇通常存在发热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在于细菌感染继而引发的体温升高,其中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厌氧菌仅高达到10%以上。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为(1.45±1.07)d,术后最高体温为(37.80±0.20)℃,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2.5%(1/40),产褥病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术后退热时间为(2.68±1.8)d,术后最高体温为(38.31±0.28)℃,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15.0%(6/40),产褥病发生率为17.5%(7/40);两组产妇术后退热时间、最高体温及腹部切口感染率、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最佳时间是在开始麻醉时或者手术前2 h内,总的预防时间控制在24 h内,特殊情况下可控制在48 h内。这样能够有效杀灭切口暴露时入侵的细菌,从而大幅度降低手术后产妇引发感染的几率[17,18]。本次研究中,在脐带结扎后就开始对产妇进行用药,同时将用药的时间延长至2 d,能明显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降低了药物对产妇的不良反应,同时有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19]。

总之,剖宫产术产妇在围手术期给予抗感染用药治疗可明显缩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使用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及产褥病发生率。

参考文献

上一篇:书法时代作文600字下一篇:夏天的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