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利弊

2024-04-22

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利弊(精选2篇)

篇1: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利弊

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利弊

一.科举制度概念: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二.科举制度的利弊: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科举制度长存1300多年,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国际社会也起了一定的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都曾仿照中国实行科举制。在西方,有人称它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那么科举制度又有怎么样的利于与弊?

A.科举制度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决定人才是否合格与取舍的标准是考试的成绩,它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应考者是否有真才实学在这里成了决定的因素,因此科举制度是一种有利于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它为那些出身微贱但却富有才华的人提供了出人头地的可能和机遇,从此,一个人不凭门第和出身,依靠个人奋斗同样也可以拥有辉煌的人生。

1、公开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汉朝以“察举”制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比前代进步不少,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出射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这个制度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已成为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科举制度的出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特别是在科举制度日趋完善的宋朝,历代皇帝几乎都以奖掖孤寒、抑制势家自诩,采取了特别举措限制“贵家”子弟,这客观上给了平民子弟更容易崭露头角的机会。宋朝不但出现了“平民”状元的现象,而且很多普通百姓子弟通过科举改变了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不少日本学者也因此把中国的宋朝称为“平民社会”。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2、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比如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酸(算学)、俊士、进士”等五十多种。各科考试的内容、方式和录取标准都不相同,如秀才科试方略策五道,及第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明经科先帖文,后口试,经文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及第亦四等。虽然考试内容有些死板,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到这样已经是进步的了。封建统治者从参加考试者中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朝廷做官,这不得不说是统治者的高明之处。

3.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随着科举取仕的到来,读书做官的观念才开始一步步深入人心。科举时代,读书、及第、做官成为广大读书人的追求,这个时候的启蒙教育也都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金榜题名、功名利禄的诱惑来规劝学童读书。“学而优则仕”是《论语》中子夏的名言,其实它前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朱熹解释说:“优,有余力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政者如果尚有余力,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读书人如果有余暇时间,应该去做官,检验平时所学。子夏在这里提出了政府官员要终身学习的主张,强调学习和时间要结合。

4.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科举制度的盛行及其造成的文化风尚对唐代小说的繁荣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科举行卷之风导致唐代小说的兴起;科举制度的盛行给唐代小说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科举制度造成的读书士子人群构成唐代小说作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制度造就的重文尚辞的文化风尚推动了小说的成熟。

B.然而,科举制度的弊端又是显而易见的。

1.由于科举考试一旦被取中就可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地位,所谓“十年寒窗人不知,一举成名天下闻”。对社会底层的人来说,这更是改变他们的处境和命运的唯一出路,虽然这条道路充满了艰辛,但却有着走通的现实可能性因此,科举制度有效地牢固地控制了读书人的思想,使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将科举看成了读书的唯一目的,看成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所在,少小开卷,皓首穷经,不断在考场博杀,耗尽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在科举下完全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意志和人格,成为了自觉的奴隶,科举的这种效果,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早就意识到了,唐太宗就曾难以抑制得意地说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科举制度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价值取向。由于通过科举获取功名是做官、在很多时候甚至还是出任宰相的必要条件,因此以后将要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另眼相看,被目为“白衣宰相”。这一方面有助于知识和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这一价值取向又是畸形的,使读书带上了非常强的功利性,人们重视读书是因为这是通过科举最终做官的必由之路,知识的价值、读书的目的,都在于做官。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一个人读书是否有成,就是看他是否通过科举做到了官,至于学问是否真有造诣,精神和人格是否健全是并不被看重的,这就严重毒化了人们的思想,对普遍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造成了十分有害的影响,使人们对做官以外的一切实业统统视为末流,不予重视,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3.由于科举对读书人的命运关系极大,因此科举的内容自然就成了人们读书的内容、日常的功课,科举注意什么,社会也就崇尚什么。唐代科举很重诗赋,因此当时诗教成了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直接促成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为我国文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精彩的内容;科举要求应试者要有好的书法,因此练字成了读书人必修的功课,也促进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科举的内容对社会风尚虽有过这样一些有益的导向和推动,但由于它内容的偏狭,对社会所起的负作用则是更主要的。科举考试的内容从一开始注重的就是儒家经典,从此儒学成了每一读书人自觉研习的内容,除非科场或官场失意,一些人看破红尘会到释道二门寻找精神寄托,否则儒学基本成了读书人所掌握的唯一学问。虽然汉武帝时期就已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儒学真正独尊,被所有读书人自觉尊奉,应该说还是借了科举之力。宋明理学的兴起,同样也是由于科举,因为科举考试答题必须合乎圣人之意,而宋明理学正是最合乎统治者胃口的注解儒家经典的标准答案。科举内容的狭隘,使人们不去重视儒学之外的一切经世致用的实学,甚至产生“六经外无学”的错觉,学习兴趣和研究范围变得十分狭窄,严重妨碍了自然科学和人文思想的发展。

4.科举制度后期发展的标准化,格式化的八股文的形式,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科举既然是一种通过考试选取人才的办法,对试卷的评审必然就会有客观公正的内在要求,而评卷要做到客观,尽量不受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使试卷标准化、格式化,这样评卷时用标准答案一对照就可立判优劣高下。唐时已有近似现在“填空”的所谓“帖经”、“墨义”的考试方法,明以后产生的八股文,更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高度格式化、标准化的东西,在内容上,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答题要求模仿宋儒经义,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上,八股文更有严格的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行文必须按起承转合的要求分八层意思(八股),句法也要求排偶。这种对试卷标准化、格式化的要求,开始初衷也许是为了评卷更加客观公正,但造成的结果,却是完全扼杀了读书人的独立思想,使他们完全变成了只会死记硬背教条的木偶,不敢用也不会再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学术的进步并造成了国民的愚昧。

C.总之就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科举制度是为了先才,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的。至于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国传统重术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才是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落后的真正原因。许多论者把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认为晚清科场作弊盛行说明科举制黑暗。实际上,从宋代以后基本定型的科场条规来看,作弊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妇女被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也不能归罪于科举,没有科举制,古代妇女也一样无权参政,这是古代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三.反思科举制度对现在的影响:

由于这些弊端,使科举这种最初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制度,最终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成了束缚教育发展、限制人才成长的桎梏。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学东渐,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多元化,教育也应增加现代科学内容,但僵化狭隘的科举制度却无法承载这时代的重负,因此,二十世纪初,在它沿袭了一千三百年后,终于走向了自己的末路,遭到了历史的淘汰。

但是,应当指出,科举的消亡并不意味着应否定和取消考试,事实上,考

试仍是检验和选拔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关键是怎么考和考什么?而要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借鉴科举制在历史演变中的利弊得失,总结吸取其经验教训,将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篇2:日本古代的贡举制度

关键词:日本;古代;贡举制度

中图分类号:D7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54-02

一、汉文化圈及日本的贡举制度

在历史上,中国古代文化一直深深影响着周边的许多国家,这其中当然包括科举制度。除了有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参加科举考试以外,也有国家在本国设立科举制度。日本最先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却也是实行时间最短的。科举制度具有平等精神,这与日本的贵族传统之间存在难以消除的冲突,以至于在日本没有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他的周边国家如越南,在1075年至1919年间实行了科举制度,是废除该制度最晚的国家,共持续一千三百多年。在越南的特点是不仅效仿中国科举的形式和制度以外,还依据本国国情添设儒、佛、道三教的考试。

朝鲜也在高丽时代光宗9年(958年)至1894年间设立科举制度,共持续936年,是中国以外实行科举制最长、也最完备的国家。

中国、越南以及朝鲜等国的科举制度都得到深入研究,但是东亚另一个重要国家日本曾设立的贡举制度却未被受到重视。不仅有些中国大陆学者认为日本曾设立的贡举制度并非真正的科举制度,甚至一些日本学者都表示认同。唯独少数对古代中日学制有研究的学者,如日本方面的多贺秋五郎、冈田正之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高明士、陈水逢等学者,将贡举制度视作学制的附属制度。直到20世纪90年代,经过参考和学习台湾、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大陆学者对有关文献的进行查阅与分析,终于将八世纪到十一世纪日本短暂实行贡举制度的历史真相揭开面纱。

于是,作为一种历史存在过的制度,以及律令制国家学子走上仕途的方式之一,日本古代贡举制也如中国科举制一般,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中国的《全唐诗》中,收录有“梧桐叶落满庭阴,闭锁朱门试院深”反映正在考试的场景,有“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反映放榜后热闹,以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反中榜者得意的心情等。有关日本贡举制度的诗词,在《菅家文草》、《扶桑集》等日本古代诗书中也出现过,虽然与之相关的诗文不多,但也能够由此了解到日本贡举制度。以下,就详细介绍分析日本的贡举制度。

二、日本贡举制度

日本是最早效仿中国科举制度的国家,也是实行该制度时间最短的。日本通过701年颁布的大宝律令,效仿唐朝科举制度设立了贡举制度,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四科和医、针二科,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秀才科。式部省是掌管选拔和任命官职的部门,由其直接主持贡举考试,在十月、十一月间每年举办一次。能够参加考试的学生分为贡人和举人,贡人由地方诸国直接贡送,举人由天皇临时制举(因临时需要特别招收人才)或由大学寮经过寮试而来。来自大学寮的举人需参加国学考试,内容基本与唐朝科举各科相同,合格后还需地方长官推荐。明经科的考试分别考《周礼》、《左传》、《礼记》、《毛诗》共四题,余经各三题,《孝经》、《论语》共三题,共十题的考试中,通过十题为上上,通过八题以上为上中,通过七题为上下,通过六题为中上。进士科考试“考时务策二条”和帖读(七帖从《文选上秩》中选,三帖从《尔雅》中选)。帖策全部通过者为甲,两策通过及帖读答对六帖者为乙,除此之外都是不第。明法科考试与唐朝科举完全相同,为“试律令十条”,全部通过为甲,通过八以上为乙,通过七以下为不第。

依据“选叙令”之规定,考试合格的人才有资格选拔为官。其中以秀才科最重要,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依次递减。换言之,日本的贡举制在考试科目内容、评判标准依据、等级分配和及第授阶方面都主要仿照唐朝科举制。唐朝考试内容比日本难,选拔标准也比日本高,但日本的贡举制度中贡举者的出身最为重要。

然而,日本实施贡举制恰逢贵族势力上升的时期。推崇平等的科举制度与贵族传统存在不可消除的冲突,因而难以在日本继续下去。自大宝律令颁布,实施贡举制度的一百年中,能够受重用的秀才、明经二科的及第者仅有数十人。十世纪以后,由于贵族涉政、官宦世袭,进士科已经废除,贡举制基本上由贵族控制,并且也不仰仗才学,全凭借资历和名望,一时兴盛的贡举制日渐流于形式和世袭。

十一世纪以后,形式上式部省还在实行贡举考试,但除了文章试之外的科试均已没落。考生均由权贵推荐,应考者几乎无一落选,且落选者可以改判及第,到此贡举制已完全改变。1177年,大学寮被一场大火焚毁,此后并未重建。到十五、十六世纪时,只剩下一具空壳。至江户时代贡举制度全部绝迹。

三、中日人才选拔制度差异

在中国,科举制之所以可以广泛的实行是因为中国的儒家文化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从孔子投身于教育事业起,在中国,无论是怎样的出身都可以拥有获得教育的权利,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孔子著名的弟子“七十二贤人”中就有出身非常低微的,有市井之徒,有外族人,还有曾经遭受过刑罚的。日本社会制定出了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贵族、武士与平民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经过学习和训练的只有贵族及其子弟,官吏也只能从这些人里产生,还要考虑家族势力等因素,科举制自然没有了用武之地。

十世纪以后,大学寮教育作为古代日本贡举制的根本,更是越来越被有权势的贵族所掌控。一方面学官世袭,学官家系世代掌握大学寮中主要科目,即纪传、明经、明法和算道等四道的科目的授课职务。另一方面,在大学寮内,藤原氏、橘氏和在原氏等大氏族纷纷设立名为“劝学院”、“奖学院”与“学官院”的“别曹”。这些不受大学寮控制的特殊氏族学舍,不仅为贵族子弟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更增强了权势贵族在大学寮中的地位,使官学日渐趋于私学性质。加之913年的学制改革和国家颁布的《延喜式》中,又规定只有得业生才能参加国家任官考试,进一步增加普通百姓进入仕途的难度与复杂程度。最终朝廷只有向贵族妥协,导致古代日本的贡举制度丧失其公平选拔人才的初衷而变成一具空壳。

四、结语

中国是大陆文明,日本是列岛的海洋文明,两种文明的模式本来就不同。尽管日本从中国学习和吸收了许多大陆文明,但日本文明的本质并未就此改变。在大陆文化的影响下,日本通过超前的摄取大陆文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文化的转型建立了灿烂的“唐风文化”,但是不久,脱离现实的贵族政权开始衰落,日本开始了与中国不同的另一条封建制的发展道路。尽管日本并没有学习和继承中国的科举制,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也有所不同,但是不可否认“唐风文化”确实对日本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也为日本留下了很深的文化烙印。尽管日本从中国学习和吸收了许多大陆文明,但日本文明的本质并未就此改变。不管怎样,每一个文明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别具一格的一面。日本文明也不例外,它既具有唐风文化的精细和雅致又兼备海洋文明的尚武和野心。但正是因为如此,文明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的丰富与多姿多彩。我们在以宏观的眼光来审视和观察各个文明的同时,有时,也可以找准一个切入点,从小处着手,钻进去细心挖掘之后你就会发现得到的是不一样的收获。中国由于实行科举制度,学问被禁锢呈一元化,知识分子的文化思想受到很大限制。反观日本由于没有严格的科举制度,学问自由发展呈多元化,知识分子的思想有着极大发展空间。因此,十九世纪当两国遭受到西方文明的大肆入侵时,思想多元化的日本所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比思想一元化的中国要敏捷得多。

参考文献:

[1]王新生.日本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3-98

[2]李明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纲要[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179-182

[3]高增杰.东亚文明撞击——日本文化的历史与特征[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06-206,288-312

[4]李文.武士阶级与的近代化[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35-153

上一篇:年大学军训心得体会下一篇:沈如筠《闺怨》全诗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