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的辉煌》艺术与史实教学的融合

2024-05-17

《美术的辉煌》艺术与史实教学的融合(精选8篇)

篇1:《美术的辉煌》艺术与史实教学的融合

《美术的辉煌》艺术与史实教学的融合朱轶材

在教授《美术的辉煌》一课时,我除了按照常规完成教学内容外,特别重视通过不同时期的绘画名作融合有关重要史实的教学,是美术的教学内容与已经学习的相关史实在教学中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去感悟历史的能力。主要做法有

第一,通过画作感悟历史人物的品格。如讲到《马拉之死》时,我插入如下内容:马拉作为法国大革命中雅戈宾派的领导人之一,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湿疹。为此他每天得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一边治疗,一边处理公务或进行写作。右翼保皇党分子夏洛帝·柯黛以申请困难救济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

在这幅画上,表现的是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凶手已逃遁,匕首抛在地上,鲜血正从马拉的胸口流出来。他的左手仍旧紧紧握着凶手递给他的一纸便笺,上面清晰地书写着: 1793年7月13日 马丽·安娜·夏洛蒂·科黛致公民马拉: 我是十分地不幸,为了指望得到您的慈善,这就足够了。

握着鹅毛笔的右手无力地垂落在浴缸外。脸上是一种因被害而愤恨和痛苦的表情。画面的明暗处理比较调和,具有纪念碑式的立体感。大卫用他的画笔唤起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

第二,借助画作再现历史重大场面。如在讲到《拿破仑加冕》时,我做了如下介绍:《拿破仑加冕式》是大卫的另一幅代表作,它忠实记录了拿破仑加冕这一历史场景,全幅画中有一百五十多个人物。这幅画描绘的是1804 年12 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为自己举行皇帝加冕式的宏大场面。为了巩固帝位,也是为了使自己的地位显得“合法”,他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来到巴黎为他加冕。在仪式进行过程中,发生了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当教皇举起皇冠要给拿破仑戴上的时候,拿破仑突然从教皇手中夺过来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点的王冠戴在皇后约瑟芬的头上。他的举动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拿破仑的举动是想说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挣来的。可是令人惊奇的是,这幅画没有再现拿破仑自己的加冕式,而是描绘了他给皇后加冕的场面。大卫为什么不直接描绘教皇为拿破仑加冕的情形?他有什么难言之隐?根据历史记载,在加冕时,拿破仑拒绝按常规跪在地上让教皇为他加冕,而是夺过皇冠自己戴上。大卫回避了这一事实而创作出一幅“跑题”的作品,人们猜想,画家这样做的目的大约是不愿意让教皇难堪吧。

第三,凭借画面分析画面背后的历史。比如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画时,我做如下引申:在这幅画的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走在最后的纤夫低着头垂着手,麻木地随着队伍向前挪动,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队伍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形象,是处在队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开始这样的工作不久,皱着眉头还不太习惯,他直起腰想用手松一松肩头紧勒的纤绳,毕竟年轻,还不甘心忍受这样的苦楚。其余的纤夫都弯着腰低着头,似乎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表现点什么,在他们身上剩下的,惟有贫苦、艰难与无奈。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揭露了沙俄农奴制度的罪恶。

第四,透过画面感受画作产生的背景。比如以《格尔尼卡》和《旋转木马》为例,以变形的画面,引导学生去分析现代主义美术出现的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再由背景到画面总结出画作的特点: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艺术形式多样化。

篇2:《美术的辉煌》艺术与史实教学的融合

一、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 这种情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和源泉, 同时情感是艺术的灵魂, 艺术的一切活动都受到特定情感的支配;艺术的感染力则能够使欣赏者、作者、生活三者之间互动起来, 让人内心产生共鸣。长久以来, 许多画家和音乐家都试图从彼此的艺术形式出发, 探索彼此不同的创作灵感和激情。美国著名近代画家惠德勒, 一生都试图把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巧妙地结合为一体, 如把作品《白衣少女称为《白色交响曲第一》, 《茫茫之夜》称为《夜曲》等等;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还有许多直接用音乐术语和素材命名的画作。

二、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的共通性

色美以感目, 音美以感耳, 意美以感心, 这一点正是对于美术之美和音乐之美通过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的作用发生心灵感动而谈的。音乐和美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作用与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但是, 这两个同属艺术门类的姐妹花, 因存在的共性而彼此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使人们产生的审美感受, 及内心产生的共鸣是相同的。中国古人认为画通音乐、寓乐于画, 所以画中有乐是一样的;在一些抽象的绘画中, 点、线、面、明暗、色彩等视觉要素的组合会使人产生类似于欣赏音乐作品时, 由于音符和节奏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某种音乐感。这种感觉被称为艺术的通感, 即艺术地相通性。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音乐家德彪西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月光曲》与印象派大师莫奈《日出?印象》就是艺术互通性的最好表现。音乐家通过各种音响表现出夜晚大海的那种宁静、祥和、宏伟磅礴、变幻无穷的景色, 又通过音乐的各种材料描绘出对光色的感觉, 制造出一幅大海在傍晚绝妙的美丽图画:而画家则通过运用色彩将自然景色的瞬间印象再现于画面之上, 通过景色中的冷暖对比描绘出晨雾中起伏的流水在光线的折射下所产生的丰富多彩, 使人感受到画面中的那种和谐的节奏和韵律感, 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如同在欣赏一首优美绝伦的美妙绝唱。

三、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音乐是更纯粹的抽象艺术, 它与美术中的抽象艺术在艺术的表现语言上更为接近, 同为用抽象的符号直接传达和表现艺术家的感情起伏, 思绪变化, 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俄国的著名作曲家莫索尔斯基在观看了亡友画家贾尔特曼绘画遗作展后, 为悼念亡友创作出了《图画展览会》这部钢琴组曲。而美国的早期画家华尔特迪斯纳, 也曾根据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创作出三幅绘画作品。印象派的另一着名画家荷兰人蒙德里安, 由于晚年居住在美国的纽约, 对纽约的百老汇街非常熟悉, 同时又非常喜欢当时街面流行的美国爵士乐, 于是蒙德里安利用生活中对爵士乐的感受创作出名画《百老汇爵士音乐》, 在他的这幅画作中画家探索了不依靠具体形象, 只通过线条、构成和色彩, 使人联想到爵士音乐特有的那种节奏感。俄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更是将美术与音乐的关系发挥到极致, 他认为:“绘画和音乐之间的关系, 你可以‘听’到色彩, 看到声音, 黄色好比一只发出‘尖锐’声音的喇叭:浅蓝色好比长笛发出的声音;深蓝色好似低音大提琴的声音及宽厚低沉的双重贝司声:绿色接近小提琴纤弱的中间音调;红色使用得当时, 给人以强有力的击鼓印象……”画家的这种感觉在他的画作《第七乐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是弥漫在生活中的。音乐来自生活、表现生活, 音乐对学生来说, 首先不是表演, 不是“艺术”, 而是自我流露, 是生活的需要, 是生命的一部分。在上色彩课以及其他的绘画课时, 我们要掌握一种节奏和律感, 就像音乐一样。不同的音乐有着不一样的节奏和律感, 我们在绘画时要和音乐相结合, 根据不同的绘画内容, 去寻找并且掌握不同的节奏和律感, 播放出不同的旋律, 让美术生在音乐中去欣赏美术作品, 去绘画出属于自己律感的作品, 将美术、音乐、视听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在为学生讲解美术绘画知识的时候介绍相关的音乐知识, 让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和音乐结合的内涵, 学会怎样去体验、学习艺术的创作。比如艺术家康定斯基的作品中有一幅作品在旋律上有着丰富的层次变化, 忽明忽暗的暖色调被一根粗壮的黑色曲线统一着, 这就构成了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 产生了一首如同交响乐一般的视觉图画, 我们完全可以在创作的时候播放一首交响乐, 增加学生在创作时的灵感, 增强画面中的韵律。

音乐也具有让人对美术作品产生强烈的联想作用, 像民间流行的小歌曲《茉莉花》、《码头调》曲调优美, 旋律柔顺而动听, 虽然含蓄婉转但是却不娇柔做作, 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蕴含在其中, 这样的音乐放给学生听, 很容易的使学生联想到淡雅的小花布。在音乐辅佐下去欣赏美术作品,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和鉴赏能力。

美术学科与音乐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仅仅表现在音乐、文学作品, 与综合实践课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初中教学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探索这一单元, 这个单元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 包括信息技术、舞蹈、戏剧、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 要想将美术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到一起, 这就需要美术老师要了解这些知识, 要求教师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都要有所掌握, 并且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心境下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力, 进行了“听”音乐, “画”音乐的练习, 比如听德彪西《大海》欣赏莫奈的《日出·印象》, 用贝多芬《第五交响盥》去欣赏康定斯基的《第七乐章》。使学生体会到画者的心境和感受能影响匦面色调的道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通过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感受。在学生们的作业里出现了跳跃的线条、鲜艳的色块、变化的点和色彩等以前没出现的创作手法。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在教学中将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的真实体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在教课的过程当中将音乐引入到美术课当中, 不但是对本身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 同时也是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感受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重要, 将音乐课引入到美术教学当中共同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加强艺术教育, 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即兴创作。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推进, 音乐教育给予学生的决不仅仅是几首歌、几段乐曲或简单的乐理知识, 而是教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让他们用跳动的思维去创造他们更自由的“音乐王国”。

在即兴的艺术活动中, 没有等级划分、没有身份标志、没有年龄限制、没有技术水平的桎梏。奥尔夫认为“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才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 即兴—————是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 奥尔夫的这些观点是以最大的限度去开放人的能量, 充分创造机会让原本音乐人性发挥作用, 鲜明地突出了具有创造性的思维。[6]作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应该思维敏捷、头脑灵活, 在教学设计中会提供很多创造的机会。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好的、他们伸手可及的音乐创造形式、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并能顺利的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学习中, 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后, 让他们把这首歌曲排练成一首不同形式的合唱曲。学生们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纷纷谈论自己的观点、构思、设想。讨论异常激烈, 各不相让。教师建议他们把集中构思不妨都试一试。经过讨论尝试, 师生共同达成一致。在这种教学活动中, 学生互为补充、相互完善、集思广益, 逐步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 久而久之, 创新能力也就能逐步得到培养。课堂上我启发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历, 为歌曲换词。然后配以曲调, 让他们充满激情地演唱。同学们感慨地说:“演唱自己亲自创作的歌曲, 越唱越喜欢”。

新世纪是信息科技时代,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大量新科技的出现引发和推动了教育的全面改革, 音乐教育也不例外。《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强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确立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 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3:《美术的辉煌》艺术与史实教学的融合

一、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这种情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和源泉,同时情感是艺术的灵魂,艺术的一切活动都受到特定情感的支配;艺术的感染力则能够使欣赏者、作者、生活三者之间互动起来,让人内心产生共鸣。长久以来,许多画家和音乐家都试图从彼此的艺术形式出发。探索彼此不同的创作灵感和激情。美国著名近代画家惠德勒,一生都试图把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如把作品《白衣少女》称为《白色交响曲第一》,《茫茫之夜》称为《夜曲》等等;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还有许多直接用音乐术语和素材命名的画作。

二、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的共通性

色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这一点正是对于美术之美和音乐之美通过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的作用发生心灵感动而谈的。音乐和美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作用与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但是,这两个同属艺术门类的姐妹花。因存在的共性而彼此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人们产生的审美感受,及内心产生的共鸣是相同的。中国古人认为画通音乐、寓乐于画,所以画中有乐是一样的;在一些抽象的绘画中,点、线、面、明暗、色彩等视觉要素的组合会使人产生类似于欣赏音乐作品时,由于音符和节奏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某种音乐感。这种感觉被称为艺术的通感,即艺术地相通性。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音乐家德彪西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月光曲》与印象派大师莫奈《日出?印象》就是艺术互通性的最好表现。音乐家通过各种音响表现出夜晚大海的那种宁静、祥和、宏伟磅礴、变幻无穷的景色,又通过音乐的各种材料描绘出对光色的感觉,制造出一幅大海在傍晚绝妙的美丽图画:而画家则通过运用色彩将自然景色的瞬间印象再现于画面之上,通过景色中的冷暖对比描绘出晨雾中起伏的流水在光线的折射下所产生的丰富多彩,使人感受到画面中的那种和谐的节奏和韵律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如同在欣赏一首优美绝伦的美妙绝唱。

三、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音乐是更纯粹的抽象艺术,它与美术中的抽象艺术在艺术的表现语言上更为接近。同为用抽象的符号直接传达和表现艺术家的感情起伏,思绪变化,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俄国的著名作曲家莫索尔斯基在观看了亡友画家贾尔特曼绘画遗作展后。为悼念亡友创作出了《图画展览会》这部钢琴组曲。而美国的早期画家华尔特迪斯纳,也曾根据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创作出三幅绘画作品。印象派的另一着名画家荷兰人蒙德里安。由于晚年居住在美国的纽约,对纽约的百老汇街非常熟悉。同时又非常喜欢当时街面流行的美国爵士乐,于是蒙德里安利用生活中对爵士乐的感受创作出名画《百老汇爵士音乐》,在他的这幅画作中画家探索了不依靠具体形象,只通过线条、构成和色彩,使人联想到爵士音乐特有的那种节奏感。俄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更是将美术与音乐的关系发挥到极致,他认为:“绘画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你可以‘听到色彩,看到声音。黄色好比一只发出‘尖锐声音的喇叭:浅蓝色好比长笛发出的声音;深蓝色好似低音大提琴的声音及宽厚低沉的双重贝司声:绿色接近小提琴纤弱的中间音调:红色使用得当时,给人以强有力的击鼓印象……”画家的这种感觉在他的画作《第七乐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是弥漫在生活中的。音乐来自生活、表现生活,音乐对学生来说,首先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

在上色彩课以及其他的绘画课时。我们要掌握一种节奏和律感,就像音乐一样。不同的音乐有着不一样的节奏和律感,我们在绘画时要和音乐相结合,根据不同的绘画内容,去寻找并且掌握不同的节奏和律感,播放出不同的旋律,让美术生在音乐中去欣赏美术作品,去绘画出属于自己律感的作品,将美术、音乐、视听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在为学生讲解美术绘画知识的时候介绍相关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和音乐结合的内涵,学会怎样去体验、学习艺术的创作。比如艺术家康定斯基的作品中有一幅作品在旋律上有着丰富的层次变化。忽明忽暗的暖色调被一根粗壮的黑色曲线统一着,这就构成了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产生了一首如同交响乐一般的视觉图画。我们完全可以在创作的时候播放一首交响乐,增加学生在创作时的灵感,增强画面中的韵律。

音乐也具有让人对美术作品产生强烈的联想作用,像民间流行的小歌曲《茉莉花》、《码头调》曲调优美,旋律柔顺而动听,虽然含蓄婉转但是却不娇柔做作,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蕴含在其中,这样的音乐放给学生听,很容易的使学生联想到淡雅的小花布。在音乐辅佐下去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和鉴赏能力。

美术学科与音乐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音乐、文学作品,与综合实践课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初中教学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探索这一单元,这个单元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包括信息技术、舞蹈、戏剧、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要想将美术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到一起,这就需要美术老师要了解这些知识,要求教师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都要有所掌握,并且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心境下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力,进行了“听”音乐,“画”音乐的练习。比如听德彪西《大海》欣赏莫奈的《日出·印象》,用贝多芬《第五交响盥》去欣赏康定斯基的《第七乐章》。使学生体会到画者的心境和感受能影响匦面色调的道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通过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感受。在学生们的作业里出现了跳跃的线条、鲜艳的色块、变化的点和色彩等以前没出现的创作手法。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在教学中将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的真实体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课的过程当中将音乐引入到美术课当中,不但是对本身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受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重要,将音乐课引入到美术教学当中共同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加强艺术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即兴创作。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推进,音乐教育给予学生的决不仅仅是几首歌、几段乐曲或简单的乐理知识,而是教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让他们用跳动的思维去创造他们更自由的“音乐王国”。

在即兴的艺术活动中,没有等级划分、没有身份标志、没有年龄限制、没有技术水平的桎梏。奥尔夫认为“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才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即兴——是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奥尔夫的这些观点是以最大的限度去开放人的能量,充分创造机会让原本音乐人性发挥作用,鲜明地突出了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作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在教学设计中会提供很多创造的机会。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好的、他们伸手可及的音乐创造形式、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并能顺利的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学习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后,让他们把这首歌曲排练成一首不同形式的合唱曲。学生们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纷纷谈论自己的观点、构思、设想。讨论异常激烈,各不相让。教师建议他们把集中构思不妨都试一试。经过讨论尝试,师生共同达成一致。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互为补充、相互完善、集思广益,逐步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久而久之。创新能力也就能逐步得到培养。课堂上我启发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历,为歌曲换词。然后配以曲调,让他们充满激情地演唱。同学们感慨地说:“演唱自己亲自创作的歌曲,越唱越喜欢”。

新世纪是信息科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大量新科技的出现引发和推动了教育的全面改革,音乐教育也不例外。《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确立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4:《美术的辉煌》艺术与史实教学的融合

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作为独立的课程进入学生的课堂, 也可以和学校已有的课程进行融合。考虑到我国教育的具体情况, 学生的课业压力比较大, 采用融入式的课程更适合我国的国情。笔者有幸参与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市定福庄第二小学共同开发的媒介素养教育与学科融合项目。这个项目从2010年10月开始进行, 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此期间, 我们与定福庄第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合作, 选取六年级下册的一个学习主题《辉煌的电影艺术》与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课程融合, 开发出一节完整的融合课课例。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个课例的开发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为媒介素养教育和品社学科的融合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媒介素养教育和品德与社会学科融合课开发的背景

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情况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教学内容按照每学期36课时、每周2课时进行编写。作为国家课程, 各学校被严格要求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社会》课 (后文简称“品社课”) , 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具体来说,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 通过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1]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 媒介已经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媒介日益成为儿童生活、学习的必然环境。所以品社课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融合课的理想课程。

2.《辉煌的电影艺术》的基本情况

《辉煌的电影艺术》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中的具体学习内容。课表要求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认识到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呈现不同时期的经典电影, 以及不同时期为电影作出贡献的人物, 通过电影的内容反映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 体现电影艺术的魅力。而一般说来, 媒介素养包括的基本内容层面有:了解媒介的技术特征和传播特点;了解媒介组织的政治、经济属性及其对媒介内容的影响;反思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做积极主动的阅听人;影响和使用媒体, 勇于实践个人的传播权利;积极建构并实践现代传播礼仪和伦理, 为改善媒介环境作贡献。[2]

通过比较《辉煌的电影艺术》的主要内容与一般媒介素养的内涵, 可以看出《辉煌的电影艺术》这一主题的教学内容涉及媒介素养的很多方面, 包括:媒介技术层面 (了解电影的特点和知识) ;媒介组织层面 (了解电影的演员、导演为电影发展作出的贡献) ;媒介与受众关系层面 (认识到电影的内容反映人们的生产、生活) 。

二、《辉煌的电影艺术》融合课的开发过程

经过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的师生和定福庄第二小学品社课教师两个多月的努力, 已经初步开发出了一节学科融合课案例《辉煌的电影艺术》。笔者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1. 有机融合教学目标

“媒介素养目标的融入设置, 即在其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而随时或有计划地融入大众传媒素养教学内容, 原有课程知识与大众传媒素养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事实上延展或拓展原有的课程目标和内容。”[3]根据这个定义, 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的融合课, 就是在品社课的教学过程中, 根据品社课的教学需要, 随时或有计划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 原有的课程知识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有机地融为一体, 延展或拓展品社课原有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在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融合的过程中, 课程目标的确立至关重要, 因为课程目标是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依据, 是课程评价的基础。在《辉煌的电影艺术》融合课开发的前期, 团队经过交流、研究确定了融合课的目标。融合课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两个学科目标的简单叠加, 是以品社课原有的目标为基础, 自然地、有机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程目标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品社课的教学目标, 也有利于逐步地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从而实现两个学科的融合。这样的课程目标也是符合媒介素养教育和品社学科的融合课的定义的。

2. 灵活设置教学内容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 有关品社课的教材编写的建议为: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真实反映社会, 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 要精选教材内容。教材编写可以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 适当拓展相关内容, 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4]这就为学科融合课教材内容的选择和修改提供了条件。

从本质上说,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思维方法的训练, 其理念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 组织、引导学生讨论、反思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 使学生对自己与媒介的关系有更多元、更自觉的认识。[5]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影导演、演员的贡献促进电影的发展, 以及电影内容所反映的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在融合课开发的过程中, 为了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 增添了新的教学内容“人的需求促进技术的进步”, 以此来引入“技术的进步促进电影的发展”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内容改变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 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技术和人的关系。在课程最后的教学环节, 与之相对应, 增添了新的教学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能为电影的发展作什么贡献。这个教学内容的引入也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和媒介的关系, 激发学生勇于实践个人的传播权利。

媒介素养教育提倡文明、负责地使用各种媒介, 包括在使用网络上下载的各种文件、图片、视频等资料时应注明出处, 这体现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在《辉煌的电影艺术》融合课的教学中, 授课教师对使用的电影人物图片和相关的文字资源都要标注相关资源的出处, 并要求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时说明资料的来源。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媒介礼仪。

教学内容的变化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 比如在讲解“电影的辉煌与很多人的努力密不可分”这个教学内容时, 授课教师以电影《阿凡达》的创作为例, 向学生们展示了《阿凡达》背后的创作团队, 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一部电影的成功与编剧、音响师、特技师、灯光师等很多幕后的工作人员密切相关。这样的设置使得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所给出的导演、演员这两种工作角色, 而且增添了很多不同类别的电影工作人员的介绍。这不仅丰富了品社课的教学内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通过融入媒介素养中“媒介组织层面”的知识, 让学生认识到电影是由一群媒体人制作完成的, 而不仅仅是由导演和演员完成。

3. 丰富教学形式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 为了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 提倡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比如:图书、报刊、图片、图表等文本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软件等音像资源。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也认为“互动式多媒体教材特别适用于计划导向的问题解决, 这不是一本一本单独存在的教科书所能望其项背的”。[6]由此可见这两个学科都意识到了媒介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因为通过对各种媒介的使用, 不仅可以使课程资源更丰富, 而且可以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拉近学生和教学内容的距离。

在《辉煌的电影艺术》的融合课中, 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媒介和开展媒介运用的活动来丰富教学形式, 比如:引入很多的电影片段和教师自己拍摄的视频, 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电影的特点和魅力;制作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拉近学生和教学内容的距离, 让一百多年电影的发展史离孩子的体验不再遥远。授课教师还可以在自己制作的电影海报中标出电影的导演、演员、观看时间、剧情、出品方等各种信息, 以展现一种良好的搜集与整理资料的方式。授课教师还可以将自己观看电影的感受标注在海报中, 这可以体现教师对影片的分析与评价, 这样的教学形式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师“提供学习的经验, 好让学生可以强化其批判思考的能力”。

三、开发媒介素养教育和品德与社会学科融合课的途径、方法

通过初步介绍《辉煌的电影艺术》融合课的开发内容, 笔者试图探索出一些开发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的融合课的途径与方法。

1. 对品社课与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把握是前提

在开发学科融合课时, 对各自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具体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是进行融合课开发的前提。如果对两个学科的基本情况没有基本的认识和把握, 学科融合课的开发就无从谈起。确定融合课的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对两个学科教学目标的认识、把握;选择、组织融合课的教学内容的前提是对两个学科的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随着学科融合实验课的开发, 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者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对两个学科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 融合课的开发会随着对两个学科课程了解的加深越来越成熟。

2. 寻找两者的结合点是关键

在开发融合课的过程中, 两个学科究竟如何融合, 找到结合点是关键。因为品社课的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 所以这门课程的很多学习主题本身就与媒介知识相关。比如四年级上册的“通信连万家”这一主题是讲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通信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这些都是媒介素养教育同样涵盖的内容。但是媒介素养教育和品社课的结合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内容的结合上, 还应该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结合、教学理念的结合等方面。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品社课的目标是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所以, 让学生学会利用媒介促进自己的发展是两个学科在教学目标上的重要结合点。媒介素养教育以建构主义为其教学的哲学和心理学理念, 在教学观念上提倡师生平等, 强调学生的切身体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基本理念是以儿童的生活为课程的基础,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所以, 以儿童的切身体会及其生活经验为基础和出发点进行教学是两个学科在教育理念上的结合点。由此看来, 媒介素养教育和品社课有很多层面的结合点。

3. 师资的培养是保证

培养充足的、优秀的师资是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的融合课顺利开展的保障。在媒介素养教育与品德与社会学科融合课的实验中, 我们的培养对象是品社学科的授课教师。通过参与实验和对授课教师的访谈, 笔者认为在融合课程中的师资培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正如著名传播学者波兹曼提醒中小学教师所说:媒体是教育的环境, 你不能逃避, 只能面对。作为参与融合课的品社课教师必须认识到媒介的重要性, 认识到媒介素养的意义, 有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的意愿。在我们进行《辉煌的电影艺术》融合课的开发时, 品社学科教师对教学的热爱、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同, 是课程顺利开发的重要条件和成功原因。

第二, 参与融合课实验的品社课教师, 在实验开展的前期对媒介素养教育并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因此参与实验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历史和内涵, 并且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需要不断地思考, 尝试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融入自己的课程教学实践中, 如此才能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内化, 培养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 最终实现自主、独立地开发媒介素养教育融合课。

第三, “融入媒体素养核心概念的老师, 其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藉由媒体素养提供一个教育转化的机会, 把权威的传统学校与教师文化转变为让学生的声音与观点受到重视且尊重的场域, 使得在教室内的学习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连结”。[7]品社课的教师可以借助文本分析、个案研究、情境模拟等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 建立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环境, 把教室学习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 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辉煌的电影艺术》这节学科融合课的研究, 笔者认为要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的融合, 教育者要避免三种偏误观念。

第一种是认为: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融合课学习, 其媒介素养能迅速得到提高。实际并非如此。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 媒介素养的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由于媒介技术始终在不断发展, 媒介不断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 成为促进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方式。[8]

第二种是认为:教师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的融合就可以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全部目标。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是媒介知识、技能的教育, 更是一种思辨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育, 它最重要且最困难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面对和使用媒介的足够自信和成熟的批判性思考态度。自信的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各个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只通过品社课教师的参与是不能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

第三种是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和品社课的融合就是在品社课中增加大量的媒介知识。这种看法也是不正确的。首先, 不是每一节品社课都和媒介素养教育有很多结合点, 这要视课程的具体内容而定。其次, 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的融合不仅是知识的融合, 还有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融合。最后, 媒介素养教育在品社课的融入应当是自然的、有机的, 是为实现品社课的教学目标服务的, 并不是为了单纯地突出媒介素养教育。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还没有任何融入式媒介素养教育的系统研究。本研究有助于为媒介素养教育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融合提供一些借鉴。但是本研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 比如研究中并没有对融合课的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和探究, 这是后续研究的重要内容。此外, 因为笔者只研究了一个融合课的案例, 探讨的结论可能不具有普遍的操作性。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者在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后加入到探索媒介素养教育与已有课程融合的队伍中来, 从而更大范围内促进媒介素养教育融合课在我国中小学的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5]张洁, 杜军.畅游媒介海洋——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学手册[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2010:7-9, 7-11.

[3]秦学智.试论人类传媒素养教育的历史开端和古今传媒素养课程的设课方式[A].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0:382.

[6][7]吴翠珍, 陈世敏.媒体素养教育[M].台北: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7:223, 225.

篇5:试论美术与数学教学的艺术融合

关键词:美术;数学;艺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39-01

数学学科是我国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也有利于生活与生产;而美术来源于生活,是人类生活的生化与调剂,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的融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科知识,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讨论美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美术与数学的关联性

数学蕴含于美术体系中,如在美术艺术中,想要将三维图案向二维平面转换,便需要以透视理论为基础,而该理论恰恰是数学几何体系中的,所以,数学透视法这一绘画手法也被艺术家们在艺术作品中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数学中的影射几何是通过美术中物体投射在不同平面上的影响特征而研究得到的。诸如此类的关系,在数学与美术领域内还有很多。

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自身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创造力,使自身的审美能力与品位得到提升;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起来,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提升学生提出、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如美学领域中的黄金分割,也是数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美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作品每一部分的形数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给欣赏者带来美的感受。

二、美术与数学中图形变换的融合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图形的变换,如平移、旋转、对称等。在同一个平面范围内,将一个图形向固定的方向平行移动,就是所谓的平移,在美术设计时,经常会运用到的二方连续手法便是对图案的平移。一个图形能够沿着一条直线折叠之后,直线两边的两部分完全重合,便是所谓的轴对称,在著名的建筑群——北京故宫中,这种轴对称的艺术表现手法就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图形围绕定点进行旋转之后,还能与原图重合,是所谓的旋转对称,在我们常常能够见到的一些标志中,便会运用到这种艺术创作手法。在一个图形围绕一个定点旋转180°以后所得到的图形,便是所谓的中心对称,美术中的剪纸艺术便经常会运用到这种手法。

三、美术与数学中抽象思维的融合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主要包括点、线、面、图形等,基本上是一些简单的抽象图案,这在美术中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学表现。西方艺术体系中,将点、线、面、图形的关系描述得非常准确,线是由点构成的、面是由线构成的、图形是由面构成的,这也表示美术与数学存在更进一步的融合。小学美术中有一节课,叫“点线面的交响”,这节课主要是对康定斯基的作品进行欣赏,从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美术与音乐的融合与共通。同样的,在美术作品的设计过程中,运用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更能够将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情感展现出来,并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在平面镶嵌中,也运用到很多数学平面几何图形,运用数学中的多边形图案,镶嵌出来的艺术作品更富有时代感与简约艺术气息。

四、美术与数学中几何规律的融合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运用到“近大远小”这一基本视觉规律,这实际上是平行与成角透视的几何规律。这种规律在概念上比较难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运用结构素描将事物表现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强调事物的本质与实际构造,将素描中的光影变化舍弃,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方面的数学知识。另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绘图能力等都离不开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美术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一点美术基础,在学习数学中的视图与投影等知识的过程中,就会比较吃力,如果没有实物进行参照,学生的空间观念就很难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想法也很难表述清楚。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都需要与美术学科相融合。在当前我国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一的只传授本学科内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美术与数学学科之间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这两个学科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与思考方法,不仅提升了两门课程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锡凤.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2(12):98-101.

[2] 温议凤.优化课堂,激发学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05):132-134.

篇6:《美术的辉煌》艺术与史实教学的融合

一、关于艺术融合的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国外研究现状

1. 关于学科融合的理论:

《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工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简明教育百科全书》的作者瑞典著名书刊主编胡森曾提到“通常所说的课程一体化, 就是试图把分割开的学习科目紧密联系在一起。”

2. 关于艺术融合的理论:

《音乐的联系》的作者, 西尔佛·伯德特·金提出让音乐与其他学科融合, 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 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而现代社会是需要各种人才的时代, 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 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艺术与学校》的作者, 霍斯曼告诉读者, “一个不需要增加学习时间、教师数量和设备, 却能扩充艺术课程的方法就是使整个艺术教学课程一体化”。著名的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异质同构说”以及格式塔心理学的构建都对艺术学科的融合发挥着指导性作用。

3. 关于音乐融合的具体方法研究:

日本全国彩色音符协会会长田中堇子女士提出;彩色音符能使孩子们比较容易掌握五线谱的五线和四间, 在视觉上七中颜色比单调的黑白符头更易于识别、记忆;铃木的才能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艺术是按照人类自身的能力创造出来的”以“生命”为中心去观察事物, 解释艺术。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音乐美术融合的观念:

1.

《音乐教育新概念》的作者, 郭声健提出音乐教育之所以强调学科综合, 是为了通过综合来更好地体现音乐教育价值的“审美教育”主旨, 即通过“综合”来改变人格的片段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美学基础》的作者许自强在审美感知和通感部分写到“当一种感官受到刺激时, 同时会产生两种以上感官反应的心理过程, 从而形成色可听、声可见、味可摸等立体的感受效果”。

2.

中国理论研究员陈旭远在《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及其启示》中说到“综合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的缺点而采取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 把几门学科的教材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之中。”《全日制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 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 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全日制美术课程标准》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对美术教育提出美术要与其他学科综合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育理念。这两种理念都要求单独的本体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渗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项任务任重道远而且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 关于艺术融合的价值研究已经非常丰富, 但音乐与美术融合的具体方法还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已有个别教师或学校教育涉及音乐与美术的融合, 但是在艺术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理论程度不高、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二、探讨音乐与美术融合的方法与策略

(一) 节奏和构图是音乐和美术课程的灵魂

节奏和构图是音乐和美术课程的灵魂。音乐的节奏主要表现在旋律之中, 通过音乐节奏可以感受到旋律的运动和情感的变化, 节奏中蕴含着律动、声色、曲调等音素, 它们共同组成了音乐的生动感和美感。美术的构图我们可以理解为画家为了表现作品的思想主题和美感效果, 在多维度的空间里, 安排了人和物的位置关系。美术的构图给人合力的平衡感觉, 一种运动中的平衡, 秩序中的张力。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代表作《百老汇的钢琴爵士乐》就是把音符的外型设计为垂直线和水平线, 这是外形上的升华, 也是形式上的升华。法国现代画家毕加索在《镜前少女》作品中, 融入了各种不相同的圆形、方形、圆弧线, 而且各自形成自己特有的节奏。在艺术课堂中, 教育者也经常利用音乐的节奏和美术的构图他们共有的运动特性将之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和美术课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

(二) 旋律和线条是联系音乐美术的桥梁

旋律和线条是音乐和美术课程的桥梁。音乐与美术是艺术的两个重要门类, 旋律与线条分别是其构成的重要元素, 在一首乐曲中往往有各种情绪的变化, 而旋律勾勒出的外部与内部不同的线条又能传达出不同的情感意味。柔美的旋律线条表现着事物的温和、宁静正如轻音乐曲《蓝色多瑙河》, 那轻快明朗的旋律、匀称有序的节奏, 完美地表现出多瑙河清波流淌的活力和两岸优美的景色, 使人仿佛置身于波光水影之中, 忘乎所以。刚劲的旋律线条则表现了事物的伟岸、高尚, 就像贝多芬的《第三 (英雄) 交响曲》, 我国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等, 都以磅礴的气魄、雄浑的乐章显示出刚劲、高尚之美。激烈的旋律充满了矛盾和紧张感;松弛的旋律反应出散漫和拖沓的形象;旋律跨度大的乐调则展现了悲情、荒诞和恐怖的氛围。美术中的线条跟音乐中的旋律有着同样的根源, 绘画中的线条, 线条主要分为曲线和直线两大类, 曲线表现出柔和和优美的感觉, 如绘画中的流云水波, 还有风中的柳树都是大量运用柔和的曲线元素, 拉斐尔的《西斯特圣母》以柔和的线条、对称的构图, 惟妙惟肖地塑造出一个充满母爱的圣母形象。而笔直和密集的线条给人紧迫感和压力感, 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采用很多直线条, 鲜明的色彩对比。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挣扎、痛苦和兽性。

(三) 音调、音色、音阶与色彩的融合教学

音调、音色、音阶与色彩的融合教学。日本全国彩色音符协会会长田中堇子女士提出;彩色音符能使孩子们比较容易掌握五线谱的五线和四间, 在视觉上七中颜色比单调的黑白符头更易于识别、记忆;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音乐和美术发展水平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应教学方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 我重点说一下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 儿童在7岁左右开始具备音乐守恒概念, 对音调、音色、音阶有了恒定的认知能力, 而且会进行逆向思维, 进行迁移学习。把音乐和美术综合在一起实施审美活动。田中女士为从3岁半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设计了伸直手指、及拳头音响等方法, 这是针对3岁半幼儿手小, 指骨与肌肉纤弱而设计的过渡手型。她提出的彩色音符教学法, 便是应用色彩把7种颜色和唱名结合起来, 用于加强对音位的印象。彩色音符与曲谱, 起先为儿童学习用的曲谱符头是彩色的, 每教儿童熟悉一个音符的位置, 就要用颜色把它装饰起来;彩色卡片和彩色纸, 彩色卡片可以贴或放在键盘响应的位置上, 或者用于训练视唱听辨单音、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旋。科尔曼认为儿童天生带有酷爱和摸索音乐的偏向, 只是这种天然的偏向由于后天非天然的强化和训练, 大多没法存活[12]。音乐是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的, 许多孩子, 在开始学习音乐时, 非常有热情, 但是由于学习读谱的单调过程, 使他们在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前, 就拒绝和放弃了学习音乐, 如果他们在学习音乐之前先倾听音乐, 然后在脑海中构造出和曲调相同情感的色彩画面, 就能喜欢音乐, 同时丰富自己的大脑结构, 还让色彩的感知更加强烈, 这是音乐和美术融合的创新性方式。

结语

音乐和美术的交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艺术感受生活, 现代社会是需要各种人才的时代, 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 释放人的天性。艺术融合正好体现了这种理念, 同时也可以增强艺术教师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艺术教育者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提高教学水平, 推进艺术教育发展。

摘要:随着21世纪第一份课程改革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001》的颁布, 艺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本文通过梳理艺术融合的历史与现状, 分析当前艺术融合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提出艺术融合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音乐,美术,艺术课堂,融合性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新概念[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

[2]王福阳.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篇7:浅谈音乐与美术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素质教育兴趣 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美术与音乐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是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也是现代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同时也是新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有力尝试。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画面的色彩、线条、结构中感受到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时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他用音符做色彩,用旋律做线条,画出一幅用心灵去感受的心灵之画。俄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曾说:“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画家是弹钢琴的手,他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因此,音乐和美术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将是一个多美妙的感受。

一、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这种情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和源泉,同时情感是艺术的灵魂,艺术的一切活动都受到特定情感的支配;艺术的感染力则能够使欣赏者、作者、生活三者之间互动起来,让人内心产生共鸣。长久以来,许多画家和音乐家都试图从彼此的艺术形式出发,探索彼此不同的创作灵感和激情。美国著名近代画家惠德勒,一生都试图把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如把作品《白衣少女》称为《白色交响曲第一》,《茫茫之夜》称为《夜曲》等等;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还有许多直接用音乐术语和素材命名的画作。

二、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的共通性

色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这一点正是对于美术之美和音乐之美通过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的作用发生心灵感动而谈的。音乐和美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作用与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但是,这两个同属艺术门类的姐妹花,因存在的共性而彼此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人们产生的审美感受,及内心产生的共鸣是相同的。中国古人认为画通音乐、寓乐于画,所以画中有乐是一样的;在一些抽象的绘画中,点、线、面、明暗、色彩等视觉要素的组合会使人产生类似于欣赏音乐作品时,由于音符和节奏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某种音乐感。这种感觉被称为艺术的通感,即艺术地相通性。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音乐家德彪西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月光曲》与印象派大师莫奈《日出·印象》就是艺术互通性的最好表现。音乐家通过各种音响表现出夜晚大海的那种宁静、祥和、宏伟磅礴、变幻无穷的景色,又通过音乐的各种材料描绘出对光色的感觉,制造出一幅大海在傍晚绝妙的美丽图画:而画家则通过运用色彩将自然景色的瞬间印象再现于画面之上,通过景色中的冷暖对比描绘出晨雾中起伏的流水在光线的折射下所产生的丰富多彩,使人感受到画面中的那种和谐的节奏和韵律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如同在欣赏一首优美绝伦的美妙绝唱。

三、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音乐是更纯粹的抽象艺术,它与美术中的抽象艺术在艺术的表现语言上更为接近,同为用抽象的符号直接传达和表现艺术家的感情起伏,思绪变化,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俄国的著名作曲家莫索尔斯基在观看了亡友画家贾尔特曼绘画遗作展后,为悼念亡友创作出了《图画展览会》这部钢琴组曲。而美国的早期画家华尔特迪斯纳,也曾根据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创作出三幅绘画作品。印象派的另一着名画家荷兰人蒙德里安,由于晚年居住在美国的纽约,对纽约的百老汇街非常熟悉,同时又非常喜欢当时街面流行的美国爵士乐,于是蒙德里安利用生活中对爵士乐的感受创作出名画《百老汇爵士音乐》,在他的这幅画作中画家探索了不依靠具体形象,只通过线条、构成和色彩,使人联想到爵士音乐特有的那种节奏感。俄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更是将美术与音乐的关系发挥到极致,他认为:“绘画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你可以‘听’到色彩,看到声音,黄色好比一只发出‘尖锐’声音的喇叭:浅蓝色好比长笛发出的声音;深蓝色好似低音大提琴的声音及宽厚低沉的双重贝司声:绿色接近小提琴纤弱的中间音调;红色使用得当时,给人以强有力的击鼓印象……”画家的这种感觉在他的画作《第七乐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心境下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力,进行了“听”音乐,“画”音乐的练习,比如听德彪西《大海》欣赏莫奈的《日出·印象》,用贝多芬《第五交响盥》去欣赏康定斯基的《第七乐章》。使学生体会到画者的心境和感受能影响匦面色调的道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通过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感受。在学生们的作业里出现了跳跃的线条、鲜艳的色块、变化的点和色彩等以前没出现的创作手法。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在教学中将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的真实体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课的过程当中将音乐引入到美术课当中,不但是对本身综合素質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对

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受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重要,将音乐课引入到美术教学当中共同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加强艺术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当音乐走进美术,在美术教学中适当的播放音乐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做法对于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大有好处的。音乐与美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体现。我们应当让美术课堂回荡着“歌声”“掌声”“笑声”,诱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美术课的探索性教育所受益终生,使新课程的内容更为充实。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赵苑中学)

篇8:例谈语文教学与音乐、美术的融合

一、课前引导学生预习,做好准备

1. 要求学生通读教材,扫除文字障碍。学会课文中的3个生字,并正确读写“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等词语。

2.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弄清楚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分别看到了什么景物,“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3. 根据学生个性特长,准备学习资料。安排具体的学生上网下载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下载榕树的图片、各种鸟的图片。安排有绘画特长的学生画出课文描写的相关画面, 如,“我们乘船在白茫茫的水上划行”的画面;远远看见的大榕树的画面;到大榕树跟前看到的大榕树的画面;课文所描绘的各种鸟的画面等。

4.教师做好相关课件,为课堂做准备。下载唢呐曲《百鸟朝凤》;调试好“班班通”多媒体设备。

二、带领学生感知全文,品味写法

教师应检查预习情况,通过讨论让学生回答预习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通过课件加以总结,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从网上查到的“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从而带领学生感知全文。

在品味写法时,教师应引领学生听1—9自然段的配乐朗读,然后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得出,作者采用了由远及近、动静结合的描写技巧。让学生将体现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选出来。

三、通过图片直观感受,引导读“鸟”

1.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根据课文画的相关画面,让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出示在鸟的天堂拍的照片,介绍大榕树现在的情况。(请学生把你的赞叹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表达出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8自然段。

2. 让学生自学12—13自然段,找出写鸟多的句子,教师板书;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根据课文画的描写鸟的画面,让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中肯的评价;教师展示从网上搜集到的各种鸟的图片以及名画《百鸟图》,引导学生欣赏,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体会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学鸟叫,猜猜是什么鸟叫,听听谁学得像;欣赏唢呐曲《百鸟朝凤》,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喜庆)

(2)这首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百鸟啼鸣嬉闹的情景)

(3)这首作品模仿了哪些鸟的叫声?(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布谷鸟、斑鸠、猫头鹰、画眉、黄雀等啼鸣)

(4)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唢呐的历史悠久、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特别适合于渲染气氛和表现热闹的场景。 《百鸟朝凤》这首作品模仿了很多鸟的叫声,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

四、引导总结,升华主题

1. 教师引导。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之所以如此美丽,除了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还有天马村的人们对它的爱护,也正是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天马村的人,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是生活在那里的一只鸟,你有什么要说的?假如你是一位到那里去的游客,你打算怎么做?

2.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写景散文《鸟的天堂》,巴金先生用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堂”,从图片中看到了祖国的秀美山川和大自然的神奇杰作,欣赏到了民族音乐所展示的神奇魅力。同学们也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了心中的美景,用语言、文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热爱祖国、爱护环境、 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人。

五、课后拓展

上一篇:我爱爱桃花作文300字下一篇:小学体育实施新课程阶段性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