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之书法

2024-04-08

羲之书法(精选8篇)

篇1:羲之书法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

王羲之一生的书法成就主要在新体,即我国书体演变史.上最后成熟的楷书体系,以及与楷书有着直接和间接关系的行书和今草。踵v比之王羲之已成为过去,王羲之在锺、张的基础上又向前大大地迈进了。

在学习传统继承锤、张及前辈方面,王羲之所涉是全方位的,据张怀瓘《书断》所载,王羲之所擅各体包括:楷书(张怀瓘所称隶书实是真书.于王羲之所指即为后世所称的“楷书”)列神品,云其与锤M各造其极.分书,列妙品;章草,列神品,飞白,列神品,其与王献之并造其极,尽能穷其神妙。草书,列神品。又《六体书论》称其虽损益合宜,其于风骨精熟,去之尚远,伯英是其祖,逸少、子敬为嗣。然而他的分书、飞白均不传世。从史料中可知其楷、分、飞白学之于蔡邕.锺繇。然蔡、锺的分、飞白尚无书迹可传,因此更无理由想象羲之之迹了。章草书,如前所云,庚翼曾以羲之章草比之张芝,叹服之致,可见他的章草得张芝之深。此外,后世刻帖载有羲之一札《皇象帖》(见《淳化阁帖》),记录了王羲之求人将皇象草书送给他的事情,其间传递了王羲之亦曾学习皇象的信息。现存王羲之章草仅见收人《汝帖》《宝晋斋帖》《澄清堂帖》中的《豹奴帖》.此帖原为绢本,曾人宋内府,《宣和书谱》著录,原名《眠食帖》,元时为冲宾所藏,赵孟顺、鲜于枢、冯子振皆有题跋。

赵氏跋云:“如此帖章草,奇古雄强,精神逼人,指不可再屈也。至元丙戌十一月朔,大梁赵松雪为冲宾员外跋。”后世重王羲之新体书风,远甚旧体,故流传其分、飞白、章草绝少。《豹奴帖》凤毛麟角,因而弥足珍贵。此外《十七帖》《八日帖》中,多见章草笔意,亦可窥王羲之娴熟的章草技巧。

在王羲之新派书风中,楷书占有重要的地位。楷书在撞蒜手下,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具隶书的徐韵,王羲之在卫夫人和王滨的基础上,对锤楷进行了进一步变革。主要特征,一是在结字上易扁为方。王羲之临锤书《宣示表》与王滨所书《祥除帖》都可以看到这种迹象,在其晚年所书《黄庭经》《东方朔画赞》中,这种差别则更明显。由于易扁为方,楷书结字更为紧凑和停匀,变化更为丰富。其二,锤氏小楷的横画,往往还保留着长长的横势.王羲之的小楷,则将这种长横革去,使横画在小楷中趋于和谐统一。锤氏楷书掠笔所残存的隶书笔法,在王氏楷书中也以“撇”替代。总之在王氏笔下,楷书的基本笔法,已经完善和定型,不复再具隶书遗韵。也就是说,楷书从锤9到东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其审美定式完成于王羲之,经历了约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

王羲之楷书作品,流传到今天,已无一件是其手迹。因此我们仅能从刻本、摹本和临本来分析其楷书的特色。《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是其楷书代表作.南朝梁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云: 逸少学锺,势巧形密,胜于自运,不审此例复有几纸?垂旨以(黄庭》 《像赞》等诸文,可更有出给理?

除上述楷书作品外,唐代孙过庭《书谱》还提到《太师咸》,但后世不传。可见从南朝至初唐,这些作品都被视为其楷书名作。据褚遂良《右军书目》载,《乐毅论》《黄庭经》《画赞》,唐太宗时皆人内府。《乐毅论》,贞观十三年唐太宗曾命冯承素摹拓,分赐近臣计六本,原迹于初唐散失。今天还能见到的刻本以越州石氏残本、《徐清斋帖》刻本为佳。《黄庭经》,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硬黄纸墨迹本,当是唐人临本。另一唐人临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董其昌跋语断为唐钟绍京临本,虽清晰小残,但用笔、结字均远逊.亦异于刻本。传世刻本中以越州石氏残本、颖上本及沈氏蝶砚庐秘阁真本为佳。《东方朔画赞》,又称《像赞》《画赞》,传至今日的有唐人临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用笔虚和冲淡,出于高手,虽不似刻本刚健,但别有风致。另有多种刻本传世,亦以越州石氏残本为最。

此外,流传后世的《道德经》《曹娥碑》等小楷,有称为王羲之所作者,然聚讼颇甚.疑点也多,置而不论。

在研究王羲之楷书时,还不应忽视他的真行作品。在他传世的小楷作品外.还有许多与他行书字形大小相近的楷书夹于其传世的行书作品中。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就曾将《兰亭序》与《黄庭经》等刁僧作品并举,称“斯并代俗所传,真行绝致者也”。他将王羲之的真行并举不是没有道理的,如在《兰亭序》《来禽帖》《极寒帖》,《建安帖》《小女玉润帖》及唐代集王字《圣教序》中都可看到许多楷书和近于楷书的字。对于窥其笔法,并从中了解王羲之革除锤氏旧质楷书时如何从行书用笔中汲取有价值的养分,当有极大的帮助。尽管后世见不到王羲之的中楷,但从王僧虔《太子舍人帖》、智永《千文》及初唐四家的楷书中,可以了解到他们较之王羲之《黄庭经》等放大了的楷书,其法度正来源于这些行书中夹杂的楷书。

在王羲之楷书中,被后世称为“一拓直下”的横、竖起笔清晰可见,收笔也一改魏晋时代楷书的重按。三过折法在其笔法下已是成熟的技法。此外翻折的运用、点的呼应、钩挑的变化,脱胎于行草而定型于其楷书之中。所有这些均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地。技法的精熟导致了情感和意境的追求,如孙过庭《书谱》所云: 写《乐毅》则情多佛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译 应无,《太师茂》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 构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阁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

因而,王羲之楷书被视为百代典范,不仅仅是技法的精熟,更在于情感的注人。

今人论及楷书的成熟期多以为当在唐代。其实不然,若视汉代为楷书草创期,铺舔加工美化称为变革期,开始走向成熟,则王羲之精美的楷书实为成熟期之代表。在笔法、结字、章法上,他都已经完成楷书的审美定式。羲之以后,文人书家仅仅是在放大、点画华饰上及风格上发展了楷书,而这些变化无不是在羲之楷书之上再加工而成的。这是不容回避的历史事实.在王羲之的新体书法中,对后世文人流派书法影响最大最深的是行书。从王僧虔所说王廙“书为右军法”来看,王羲之行书与锺繇结法之桥梁即是王廙,并可看到王澳辈的行书较之锺繇时代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在了解王羲之行书的典型风格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考察一下其变革前的行书面貌。

先从锺繇谈起,锺氏的楷书现在还能见到较为接近原貌的《荐季直表》,因时代局限,其用笔中的隶书笔法尚不能脱尽。因此想来他的行书也像《楼兰遗书》中的大部分行书那样,存有隶书用笔的遗痕。连被看做是王羲之行书重要参照标本的西凉《李柏文书》,在用笔上也具有明显的隶书用笔残痕。李柏虽.与王羲之同时,却任西域长史。当时西域的文化较之江南显然是落后的,从《李柏文书》的多次起草看,他显然疏于文墨而非书法家,与王羲之的比较并不在一个文化层面上。所以,传世王羲之早期作品《姨母帖》便成为他改革旧面貌的最好参照。

《姨母帖》,是王羲之新体书风形成前的行书代表作。开头所写日期数字与《楼兰残纸》中的用笔法酷似。与王羲之其他书作比较全帖充溢着前代的古拙气息,隶书遗意一望而知。例如横画取平势,方折多塌肩,中锋缓行而字字独立,字形也不如其后期行书纵长,隶书的横势特征依然成为通篇的基调。换言之,在这幅作品中王羲之后来成熟的用笔方法和审美定式尚未形成,它的古拙质朴之趣当是最接近锺繇时代的,也许正可作为他继承前贤的证明。然而对于东晋及南朝时代的审美趣味,它显然不是具有时代风尚的佳作,很可能即是刘宋虞龢在《论书表》中所说的“羲之所书紫纸,多是少年临川时迹,既不足观,亦无取焉”。有趣的是历代评家在讨论王羲之《兰亭序》时,多认为唐人在勾摹时免不了加人摹写者加工的痕迹,即认为王羲之遒媚灵动的风格是唐人润饰的结果。甚至用《姨母帖》的存在否认《兰亭序》。然而正相反,《姨母帖》的风格在传世王书中堪称孤例,而为什么不以其孤而否认《姨母帖》是伪作呢?我们认为保存于唐摹《万岁通天帖》中的《姨母帖》与王书他帖同为唐摹,因此,应该同样承认其摹手的严肃性,比较《万岁通天帖》中各帖,也足以证明王羲之早期与晚期作品在风格上的鲜明变化。那种凭借自己的喜好,随意猜测唐摹本中摹手优劣的态度显然是不严肃的.也是不科学的。

有了《姨母帖》这件王羲之早期行书作品作为参照,对于王氏行书的发展便可一目了然了。在与后期行书作品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姨母帖》中种种旧式用笔、结字的特征,经过他的精研,转变为一种崭新的书风。

王羲之会稽任上及晚年所作行书,如《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导示帖》等是变革后的行书代表作。

在用笔上,他一改《姨母帖》以中锋为主的笔法,从草书与新体楷书中加以借鉴,由侧锋起笔而转向中锋运行,在翻折、使转、钩挑中又转为侧锋。既侧既中、既中既侧,在交替运用中,使中、侧锋混融无迹,揉成一个完整的运笔过程。在《兰亭》《丧乱》中,《姨母帖》那横画的平势,被一拓直下的歌侧之势所替代。方折的塌肩,转为翻折;凝重的点画,转为峻利的连笔。所有这些都说明运笔速度加快了,速度的加快,使中、侧锋之转换及点画间的丝牵映带更加丰富多彩,风神俊逸,振迅遒媚。在他的这些行书中,笔尖锥体的各个角度都得到了运用,后世谓之锋有八面,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笔法的内涵。

在结字方面,由于在用笔上摒弃了隶书的残存,字势开始活跃起来。因笔法的一拓直下,促使平势转为敬侧之势,这一重要的改变使行楷书的结字发生了一连串变化。横画的敬侧打破了旧式横平竖直的稳定势态,需有新的稳定势态来替代,所谓“欹敬斜反正”便是结字的新的构成法。进而长短、大小、正侧、俯仰、开合、方圆,在行书中得到无限的发挥。唐太宗在《王羲之传论》中首先注意到王羲之行书美的这一构成法,云: 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菲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者龙蟠,势如斜而反直。明代董其昌窥破堂奥说得更加明白: 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

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兰亭》非不正,其纵宕用笔处,无迹可寻。

王羲之行书的这种结字法,完全抛弃了隶书体系以横竖为主干、以波挑生姿态的结字原则,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歌斜反正”看似无序,实为另一种更富于艺术内蕴、更高层次的有序,充满了辩证之法,变化无穷,容量无限。

在章法_上,王羲之的行书作品也创立了新的典范。如董其昌所言,“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人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他的行书在章法上亦同样突破了隶书体系的模式,在吸收草书章法中,以连贯的气势形成行线的纵向势态,其直如弦,又参差变化,在黑白的对比中产生行书特有的韵律美。

王羲之的行书中,时常夹有草书与楷书,可以看出他的行书笔法与结字正是在吸收了草书与楷书的基础上形成的。他将草书的流便迅急与楷书的蕴藉平和揉合为一种新的审美定式.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潇散而遒媚、飘逸而秀丽的风格。其中尤以《兰亭序》完美地表现了行书的艺术美,而成为后世行书样式的典范。

唐代孙过庭曾云:“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张怀灌也认为:“若逸气纵横,则羲之谢于献;若替据礼乐,则献不继羲。”又云:“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二人都指出其“不激不厉”、平和蕴藉的风格特征。张怀灌并认为王献之在逸气纵横、神俊显露方面要胜过其父。由于王献之专以外拓一线发展,当然在姿势飞动上更夺人眼目,因此相比之下,王羲之确实以不激不厉为后人瞩目。如《兰亭序》以其道家祟尚自然的天趣给人以清秀冲淡之美,却也暗合了儒家和谐、中庸的审美观。类似这种平和的作品,还见于《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官奴帖》《日月如驰帖》《奉告帖》《永兴帖》《极寒帖》《四月廿三日帖》等。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王羲之传世书作,亦有另一面表现萧散自由、敬侧多变的作品。突出的是《丧乱帖》,此帖因先墓遭劫,书写时“痛贯心肝”,从“哀戚中结法”。,所谓动真情者。笔下流露出十分激越的情感。与其同调的作品还有《二谢帖})与《得示帖}),此三帖装裱于一纸,几乎分不出是不同时间所书。这说明王羲之晚年的行书由蕴藉向外拓发展。检阅诸刻帖中的王羲之行书,像《丧乱帖》那样歌侧之势明显、落笔加重、锋芒外露的作品,还有《省书增感帖》、《追寻伤悼帖》《念足下帖》(收人《澄清堂帖》)、《频有哀祸帖》等。这些作品无法列人孙、张所言的“不激不厉”或“w据礼乐”的风格类型中。因此,我们认为唐人确定的王羲之风格,并不是他所有作品的风格。唐人出于自己的审美思想完全可能扬此抑彼。如果回过头去看一看梁武帝的评论,也许会有新的发现。他说: 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龙跳天门谓之“动”,虎卧凤胭谓之“静”,势态不同却都为雄逸,其中正暗示了王羲之书作包括蕴藉平和与敬侧跌宕两个方面的特质。

王羲之的草书是书史上草书风格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草书在王羲之时代并不是新体,因此王羲之草书的成就主要在创立草书“新风”上。如前所述西晋时索靖、卫灌均善草书,从《楼兰文书残纸》中《救世主残纸》《五月二日济白帖》及《平复帖》看,均已具今草规模,但在精神上却仍保留着若干隶草的遗痕,笔势方中寓圆,结体亦有明显方形意味。

在整行的处理上,往往各字不相连接,以独体相照应成篇,与东晋时代草书比较,表现出浑重简朴之美。

王羲之初期的草书,以张芝人手,曾得庚翼激赏,可见章草基础之深。以后转向今草,但用笔上保留了大量的章草技法。其面貌估计类似《淳化阁帖》中所载的王导《改朔帖》124),其父辈的这类今草可视为王羲之今草新风的先导。这种今草面貌至其晚年犹存,从其传世作品看,晚年的草书发展较为复杂,大体上有两种倾向值得探讨。

第一种倾向,即上述所言的在今草体势中使用了许多章草用笔,明显的特征是字形趋横势,转折多用翻笔。但是王羲之同时也大量使用自己的笔法,以中锋为其干,以侧锋取其妍,于质朴中增华彩,姿媚跃出。故与其父辈草书相较,面貌已有变化,形成鲜明的风格。这类作品可见于《十七帖》中的《寒切帖》(天津博物馆藏有唐摹本)、《冬至帖》《多日帖》《八日帖》和《伏想清和帖》,后四帖章草用笔尤重。从《伏想清和帖》看,有贯畅之势,数处用连笔,是章草与今草揉合得天衣无缝的佳作。羲之晚年是否写有章草,今无从考察。但据张怀灌《书断》记载,王献之曾建议其父晚年“改体”,日:“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诸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菜行之间,于往法固殊也,大人宜改体。”。从这段话推测,一是王羲之晚年仍有章草作品,二是王羲之晚年作今草时有章草之意。故引起王献之的这段议论。

第二种倾向,是少章草之意,而多用今草笔法,并由平和向纵逸方向发展。其中部分作品与第一种倾向有相似处,又有不同处。相同者是仍存有一定比例的章草横势.不同处,则是少用翻折而多用国转,纵横相间,改变了西晋今草独字不相连属的格局,使用了大量的连笔,牵丝流贯,映带生辉。代表作品如《初月帖》.《上虞帖》《远宦帖》(图128).《王略帖》等。以《初月帖》为例,用笔既侧又中十分自由,结字纵横开合极富韵律。更有意味的是,王羲之在这里创造出一种连字分组的行款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表现为把笔画相连的几个字构成一组,同时也表现为使几个笔画不相连的字,俯仰相应,势态相贯,结成感觉上的一组,再以若干“组”构成行。而各组之间又以不同的倾斜之势相互衔接,使每行构成波动有致的曲线,突破了在他之前从篆隶直到章草的直线式布局。表现为洒脱、率真,风韵绰约而华彩照人。字势的飞动转为通篇局势的飞动,展示了其草书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从《初月帖》向前推进,在王羲之传世草书作品中,还有一类纵逸的作品,或许可印证王献之劝其“改体”之说。这类作品尽管未及王献之所言“极草纵之致”,但也称得上是“宏逸”了。在用笔上完全摒弃了章草的笔法,不仅以圆转为主,连字势也改横为纵,字形则易方为长。如《都下帖》,《七月帖》《雨后帖》《大道帖》《虞休帖》《侍中帖》《清和帖》《丘令帖》《先生帖》等等。收人《兰亭续帖》中的《尝新帖》《酷帖》,收人《淳化阁帖》《大观帖》中的《小园帖》更将这种宏逸之势加以展开,较《初月帖》势态格外开张,大开大合,大起大落,使转翻折用笔十分精到,有向大草发展的趋势。在急速的运笔中,笔道开始变细,字形开始夸张,倾泻无碍。在王羲之的草书中,这类作品对后世亦甚有影响。王献之的一笔书、唐代狂草、明代王铎的书作等应该都是从此类作品中发展而出的。

篇2:羲之书法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七岁善书 窃而读之 恐不能秘之

待尔成人,吾授也 不盈期月

2.翻译句子

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3.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B.其夫呓语。

C.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原因:

认识:

参考答案:

1、(1)严守秘密;(2)传授,教授;(3)满,到。

2、C

3、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掩蔽(掩盖、超过)我的名声的。

4、原因:天资聪颖、喜好书法、主观努力及教导得法等。

认识:[答案示例]在实际学习中,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羲之正是因为喜欢写字,好学上进,才成为书圣的。

参考译文:

篇3: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

千百年来, 王羲之的书体作为中国书法的主流立足于书坛, 历代文人、书家无不奉之为圭臬, 赞其法书为‘龙跳天门, 虎卧凤阙, 故历代宝之, 永以为训’。在中国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 少有艺术家能够像王羲之那样, 在跨越了如此巨大的时空之后, 仍然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又不断地给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复加新的意义, 使东方艺术之魂———中国书法艺术永葆青春的光辉。

一、变古制今

王羲之, 大约从五六岁学文习字, 到五十九岁去世, 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 都在从事书法艺术的实践和研究。青少年时期师从名家, 临池不辍;成年后博采众长, 变古制今, 自成一家, 终至‘化境’。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 在其当世已有定评。其壮年时期的作品, 已被当时与他齐名的庾翼赞为‘焕若神明, 顿还旧观’。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说:王羲之‘博精群法, 特善草、隶’, 其书法是‘古今莫二’。这里说到的‘草’, 是章草和今草;‘隶’是真书, 或叫正书、楷书。综合历代书评, 王羲之的书体得之神功、千变万化、自成一家、登峰造极的, 就是楷书、行书和草书 (今草) 。

楷、行、草三体, 自汉魏以来, 在逐步演变。演变的方向, 是删繁就简, 趋于快速实用。演变的途径是民间匠人、官方书佐和达官显要、清流雅士的各自努力, 相互影响, 经由高门大族杰出书家的锤炼升华, 汇成主流。王羲之便是这些杰出书家的典型代表。

楷书体或称正书体、真书体, 是在隶书体嬗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书体。在汉简中, 已见雏形。在隶书盛行的东汉, 楷书只在民间流行。到了东汉末、三国、西晋, 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加工和提炼, 形成了不同于隶书的体势, 才登上了大雅之堂, 成为一种趋时的书体。王羲之的楷书‘俱变古形’, 对今体楷书的定型做出了积极贡献。王羲之的楷书, 在楷书方面的‘俱变古形’, 应该是相对于钟繇的楷书风貌而言的。钟繇的楷书还具有浓厚的隶书笔意, 特别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隶书中那种着意翻挑、飞扬的笔势, 在他的楷书里十分明显。但是, 这种翻挑与飞扬的笔势, 在王羲之的楷书里不见了, 代之以回锋收笔、规整匀称的楷势。

作为初具规模的楷书, 钟繇楷书的笔画形态, 有的长而逾制, 有的临时从宜, 一字之内, 笔画之间的结构关系尚不明确, 因此, 规范不全, 结合松散, 竖短横长, 状似扁隶, 有横张之势。这类态势, 在王羲之楷书中已大为改观。王书将纵向笔画向下伸引, 使其挺直, 用笔内敛, 其他点画对称呼应, 所以有纵展之势。

王羲之的用笔, 一改钟书的隶笔起止, 在起笔处有挫衄的按笔动作, 多以方笔入纸;而收笔处不着意折笔重按, 而是轻提回带;在运笔速度上是缓前急后;在笔画形态上求其匀整遒紧, 势如列阵。经过这样的改造, 楷书字体在王羲之手里, 笔画之间的配置关系基本确立, 结体变横张为纵展, 规整劲健, 雍容尔雅, 仪态大方。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经过这一鼎革, 王羲之将楷书引入了端庄而生动的‘今体’阶段。而这个变化的最后完成, 是在法度森严的唐朝。

与楷书一样, 两汉时期, 行书已在民间流行。从汉简中, 可以看到早期的行书。

这种早期的行书也是由隶书的实用书写逐渐发育而成的一种新兴的书体。它简洁, 开张, 结体松动, 隶味很浓。王羲之的新体行书中锋、侧锋互用, 每字即见, 运笔速度较为迅疾, 有振迅遒劲的风神。由于笔势连贯, 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更加紧密, 点画的态势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捺脚, 不再是重按后平出, 而多作长点状的反捺。王羲之将草书笔法引入行书, 从而使行书体势具备了欹侧遒媚的风格。

王羲之在草书方面的建树, 并不是旧体的章草, 而是新兴的今草。后人肯定的、崇拜的, 就是他增损古法、裁成一体、变古制今的今草。王羲之的今草书, 是在扬弃张芝章草书的过程中生成的。与张芝的章草相比, 王羲之的今草使转灵动, 点画放纵, 笔势流畅遒逸。虽然王羲之笔势的连属飞移多体现在一字之内, 但其所呈现的, 是神采上的贯通, 而非形式上的连属, 即是唐太宗所谓的‘状若断而还连’。这样, 章草书体字字独立的形态与今草书体流畅纵逸的笔势, 这看似不协调的两端, 在王羲之的今草书中得到了融汇贯通, 别出新貌。

王羲之的今草书, 在用笔和结构的变化上, 都达到了极致。用笔以方折为主, 斩钉截铁, 干净简捷, 从容不迫。‘一画之间, 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 殊衄挫于毫芒’ (唐孙过庭《书谱》) 。点画的‘形’与‘势’, 有偃有仰, 有正有斜, 或长或短, 或方或圆, 近乎绝技, 自然天成。

王羲之建树的不只是一种风格, 一种境界, 而是一个书法艺术的体系。在这个博大的体系内, 有严肃, 也有飘逸;有对立, 也有和谐;有情感, 也有理智;有法则, 也有自由。于是, 各种各样的书家———古典的、现代的, 唯美的、伦理的, 现实的、浪漫的, 阳刚的、阴柔的……都能把它当作伟大的典范, 从中汲取他们各自需要的营养。

王羲之的这个体系, 又像一把审美的无形尺子, 衡量着中国历代书法的优劣。明代评论家项穆说:‘逸少一出, 会通古今, 书法集成, 模楷大定。

摘要:千百年来, 王羲之的书体作为中国书法的主流立足于书坛, 历代文人、书家无不奉之为圭臬, 赞其法书为‘龙跳天门, 虎卧凤阙, 故历代宝之, 永以为训’。

篇4:与王羲之一起学书法

面对他们的冷嘲热讽,小白的脸涨得像煮熟的螃蟹。“闪开!”他推开他俩,冲出了教室。

他一口气奔到了学校后面的墨池前。面前的池塘里蓄满了墨绿色的池水,深不见底。这就是传说中书圣王羲之练习书法的地方。

委屈的眼泪,从小白的眼睛里流了出来。他写的字确实相当对不起观众,他原本想通过参加书法大赛来激励自己练字,不料反而遭到嘲笑。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王羲之一样,有一手漂亮的书法呀,这样,上课的时候,自己就能像阿杜一样自告奋勇地去爬黑板,奋笔疾书地写完,然后在同学们崇拜的目光中洋洋自得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

“小白,你干什么,你千万别想不开呀!”追过来的马力企图把岸边的小白给拉住,小白向后一退,脚一滑,扑通一声,滚到了水里。“救命呀。”小白拼命挣扎,可这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却暗潮涌动,一股巨大的力量把他卷进了水底下的一个山洞里。

山洞里很黑,小白的肺都快被憋炸了。看到前面有亮光,似乎是出口,他手脚并用,一鼓作气游出山洞,浮上了水面。等小白抹掉脸上的水滴向岸边一望,愣了,原本喧嚣的校园,高耸的大楼,如今全没了,出现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翠竹掩映下的五角亭,以及一个正在五角亭里拿着毛笔练字的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大约六七岁,一副古人的打扮,穿着宽大的长袍,头上扎着两个羊角辫,练字练得十分专注,直到小白爬上岸,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吃惊地跳了起来:“你,你是谁?怎么来我家的?”“我叫李小白,不小心掉到水里,钻出来就到这里了。你是谁?”小白抖着身上的水说。

“我叫王羲之。”

“你叫王羲之?”小白惊喜地瞪大了眼睛,难道,墨池下的山洞是时空隧道,自己穿越到晋朝,遇到了在墨池边练字的书圣王羲之?

“现在是晋朝吗?”

“当然了,现在是晋永嘉四年。”王羲之疑惑地打量着他,一副你这人智商是不是有问题,连什么年代都分不清了的表情。

“书圣呀,遇到你,我实在是太太高兴了,求求你,教教我书法吧。”小白确定了自己的疑问,一把抱住了王羲之。能亲眼见到这个自己仰慕已久的超级偶像,他激动得快要疯了。“你弄错了吧,我不是什么书圣……”

“不会错的,你就是未来的书圣!在我们那个时代,你的每一个字都是无价之宝。来,偶像,让我欣赏欣赏你的墨宝。”小白拿起了王羲之面前那张写满了字的纸。“啊?”小白惊叫起来,不过不是欣喜的叫,而是失望的叫,“这就是你写的字?有没有搞错,扭曲得简直比我的火星字还正宗。”

王羲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在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的弟子中,我的字是最臭的,我那个书法最好的师兄王述总是嘲笑我,所以我不愿意和他一起上学,而是躲在我家后花园里一个人练字。”

“难道历史书上写错了,小时候的王羲之根本不是书法神童?”小白百思不得其解,但看到王羲之这水平,小白学书法的热情立刻被大风吹到了太平洋,“算了,现在先不想这些了,有没有衣服,借我穿一下。”刚才在水里,小白的衬衫和短裤都被水给卷走了,如今身上只有一件小小的三角内裤。

回房间拿来衣服,王羲之又丢下小白旁若无人地练起了字,无聊的小白只好跑到外面,在这一千多年前的临川城逛起了街。太阳落山的时候,无家可归的小白又来找王羲之了,不但蹭他的饭,还蹭他的床,与他挤在一起睡。

可第二天一觉醒来,小白便傻了眼,他发现自己的脸上,肚皮上,衣服上,全都是毛笔字,这都是王羲之干的好事,他不但在白天练字,即使在晚上梦游的时候,也不忘挥毫泼墨一番。

“你这个书痴可真用功呀。”小白边用水洗身上的毛笔字边感叹,“不过,看你这些字,似乎比昨天好点。”

三天之后,当再次拿自己身上的字和王羲之当初的字作比较的时候,小白发现,王羲之的字确实是进步了,虽然仍然不是那么美观,可已经由火星字进步成了地球字。

王羲之的表现令小白刮目相看:“我现在确信,你就是我寻找的那个王羲之了。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就凭你这种勤学苦练的劲头,你一定会成为书法大师的。”

“真的?会超过那个长着一个大鼻子的王述吗?”王羲之期盼地问。

“岂止是王述,连你的老师卫夫人都会超过,我保证,你会成为古往今来的书法第一人的。”这个包票,小白这个熟读历史的后人可是敢拍着胸脯打的。

“写字比我还臭的你都能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书圣,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也能成功的。从今天起,我要和你一起学书法。”小白决定。

从此,小白便与王羲之一起,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对书法的学习中,一起钻研一本线装的书法书《笔说》,一起在五角亭里练字、比字,谁写得差,谁就去墨池里洗刷砚台——可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都落到了小白的头上。

就这么过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一天上午,小白突然惊觉,原本碧绿的池水,如今已经被染得就像墨水一样黑了。

这么说,染黑墨池的,并不是王羲之,而是我了?李小白美滋滋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中午,去卫夫人那儿上完课的王羲之回来后,兴冲冲地招呼小白:“快,帮我研墨。”他自己则找来一块光洁的木板摆到了桌子上。

“干什么?”小白问。

“皇上要从我们中间挑选一个书法好的,为他起草诏书,老师让我们每人写一篇祭祀用的祝词交给皇上,供他挑选。”王羲之深吸了一口气,提起狼毫笔,挥毫泼墨,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祝词。

“哇,你这字就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健,实在是太棒了。”小白赞叹,“不过,这种水平的字,并不是只有你能写出来。”经过这段时间的书法特训,小白已经由一个书法菜鸟升级成了“大虾”,他拿起一支毛笔,也一挥而就。“怎么样?”小白得意地问王羲之。“与我的字相比,确实有些神似,”王羲之点头,“可你刮刮我的字试试。”小白拿起一把小刀,把木板刮了一层,墨迹竟然还在;又刮一层,仍在;再刮一层……

“天哪,你的字竟然入木三分!”小白彻底地服了,他可没有这么雄劲的笔力。

下午去送木板字,回来后,王羲之满脸春光灿烂:“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被选上了,王述原本以为稳操胜券,正准备摆酒庆贺呢。这下子,他那大鼻子红得像熟透了的辣椒。”“这下子,看那个王述还敢欺负你?”小白高兴地说。可他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

傍晚,正当他俩一起蹲在墨池边洗刷砚台的时候,小白偶然一回头,突然看到一个大鼻子的小男孩,正举着一根棍子,向王羲之的身上打去。是王述,这个坏蛋来打击报复王羲之。小白来不及多想,转身向王述扑去。咚,王述一棒打到小白的头上,扑通一声,小白一头栽进了墨池里。

等小白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在马力的怀里了,他和马力的全身都湿漉漉的,看来是马力下水把他给捞上来的。“王羲之呢?他没事吧?”

“可怜的小白,刚才在水里,他的脑袋一定是进水了,竟然关心起一千年前的死人了。”马力满脸的同情。

“我说小白,你只是字写得臭点儿而已,至于为这就跳湖吗?”阿杜揶揄道。

篇5:王羲之学书法阅读答案

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正在看《用笔诀》,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王策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

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篇6:书法家王羲之简介

梁武帝萧衍评其书曰:“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唐太宗李世民赞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壮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唐李白有诗《王右军》曰:“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篇7:名人故事: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

王羲之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叔父王导为司徒,伯父王敦为扬州刺史,叔祖父王澄为荆州刺史。他父亲这一辈人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所以他有很好的学习条件。

王羲之小时候少言寡语,谁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他热爱学习,喜欢钻研,遇事机智有心计。他7岁开始临池学书,到10岁时,字写得已很有水平,他的叔叔伯伯都十分喜欢他。

王羲之到了11岁,很想学一点关于书法方面的理论著作,用来指导自己。有一天,他在父亲王旷的枕头里发现了一本叫做《笔谈》的书,讲的都是有关写字的方法。他高兴得如获至宝,便如醉如痴地学起来。正当他兴趣正浓时,被父亲发现了,问他:“为什么偷读我枕中秘本?”王羲之只是望着父亲傻笑。母亲从旁插话道:“他恐怕是在揣摩用笔的.方法吧!”父亲说:“你现在年龄太小,等长大了,我自然会教给你读。”

王羲之急不可待,不高兴地说:“如果等我长大了才讲究笔法,那不成了日暮之学,青春年华不就白白浪费了吗?”王旷十分惊奇儿子的这番议论,认为儿子少有大志,应该从小好好培养,于是便将《笔谈》的内容认认真真向王羲之作了讲解。羲之有了扎实的临摹功夫,又有了《笔谈》的理论指导,几个月的功夫,书法便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后,他又拜当时的女书法家卫夫人为老师,在卫夫人的悉心指导之下,练习书法,有了更长足的进步。王羲之跟卫夫人学了一个时期,书法已十分圆转成熟。连卫夫人也不得不惊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孩子将来一定要超过我了!”

篇8: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

她教授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更是三堂人生课。

“点”:高峰坠石

我第一次看到卫夫人的《笔阵图》时,也吓了一跳,因为她留下来的记录非常简单,简单到有点儿不容易揣测。譬如说,她把一个字拆开,拆开以后有一个元素,大概是中国书法里面最基本的元素———一个点。

卫夫人似乎并没有教王羲之写字,而是把字拆开。卫夫人带领王羲之进入视觉的“审美”,只教他写这个“点”,练习这个“点”,感觉这个“点”。她要童年的王羲之看毛笔沾墨以后接触纸面所留下的痕迹,顺便还注解了四个字:“高峰坠石”。

她要这个学习书法的小孩去感觉—下,感觉悬崖上有块石头坠落下来,那个“点”,正是一块从高处坠落的石头的力量。

一定会有人怀疑:卫夫人这位老师,到底是在教书法,还是在教物理学的自由落体呢?

我们发现,卫夫人教王羲之的,似乎不只是书法而已。

卫夫人可能真的带这个孩子到山上,让他感觉石头,并从山峰上让一块石头坠落下去,甚至丢一块石子要王羲之去接。这时,“高峰坠石”的功课,就变得非常有趣。

不知道王羲之长大以后写字时的那个“点”,是不是跟卫夫人的教育有关。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许多人都说里面“之”字的点,每个都不一样。

如果童年时有位老师把我们从课堂里“救”出去,带到山上去玩,让我们丢石头,感觉石头的形状、重量、体积、速度,我们大概也会蛮开心的。感觉到了“石头”之后,接着老师才需要从中指出对于物体的认知,关于重量、体积、速度等物理学上的知识。这些知识有一天———也许很久以后,才会变成这个孩子长大后在书法上对一个“点”的领悟吧!

其实卫夫人这一课里留有很多空白,我不知道卫夫人让王羲之练了多久,时间是否长达几个月或是几年,才继续发展到第二课。然而这个关于“点”的基本功,似乎对一位以后的大书法家影响深远。

“一”:千里阵云

卫夫人的第二课是带领王羲之认识汉字的另一个元素,就是“一”。

“一”是文字,也可以就是这么一根线条。

卫夫人教王羲之写字的时候,前朝并没有太多可以学习的前辈大师,卫夫人也似乎并不鼓励一个孩子太早模仿前辈书法家的字。因此,王羲之不是从前人写过的“一”开始认识水平线条的。

认识“一”的课,是在广阔的大地上进行的。

卫夫人把王羲之带到户外,一个年幼的孩子,在广阔的平原上站着,凝视地平线,凝视地平线的开阔,凝视辽阔的地平线上排列开的云层缓缓向两边扩张。卫夫人在孩子耳边轻轻说:“千里阵云。”

“千里阵云”这四个字不容易懂,总觉得写“一”应该只去看地平线或水平线。其实“千里阵云”是指地平线上云的排列。云低低的在地平线上布置、排列、滚动,就叫“千里阵云”。有辽阔的感觉,有向两边横向延展张开的感觉。

“阵云”两个字也让我想了很久,为什么不是其他的字?

云排开阵势时有一种很缓慢的运动,很像毛笔的水分在宣纸上慢慢晕染渗透开来。因此,“千里阵云”是毛笔、水墨与吸水性强的纸绢的关系。那么“千里阵云”会不会也有特殊意义? 就是在写水平线条时,如何让它拉开形成水与墨在纸上交互律动的关系,是对沉静的大地上云层的静静流动有了记忆,有了对生命广阔、安静、伸张的领悟,以后书写“一”的时候,也才能有天地对话的向往。

这是王羲之的第二课。

“竖”:万岁枯藤

卫夫人给王羲之的第三堂书法课是“竖”,就是写“中”这个字时,中间拉长的一笔。

卫夫人把王羲之带到深山里,从枯老的粗藤中学习笔势的力量。

她教王羲之看“万岁枯藤”,在登山时攀缘一枝老藤,一根漫长岁月里长成的生命。孩子借着藤的力量,把身体吊上去,借着藤的力量,悬宕在空中。悬宕空中的身体,可以感觉到一枝藤的强韧———拉扯不开的坚硬顽固的力量。

老藤拉不断,有很顽强、很坚韧的力量,这个记忆变成对书法的领悟。“竖”这个线条, 要写到拉不断,写到强韧,写到有弹性,里面会有一股往两边发展出来的张力。

“万岁枯藤”不再只是自然界的植物, 它已成为汉字书法里一根比喻顽强生命的线条。“万岁枯藤”是向一切看来枯老、却毫不妥协的坚强生命的致敬。

王羲之还在幼年,但是卫夫人通过“万岁枯藤”,使他在漫长的生命路途上有了强韧力量的体会,也才有了书法上的进境。

书法的美,一直是与生命相通的。

“高峰坠石”理解了重量与速度。

“千里阵云”学习了开阔的胸怀。

“万岁枯藤”知道了强韧的坚持。

卫夫人是书法老师,也是生命的老师。

上一篇:杂体诗 刘文学桢感怀,杂体诗 刘文学桢感怀江淹,杂体诗 刘文学桢感怀的意下一篇:农村危房改造绩效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