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传译

2024-05-03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传译(精选10篇)

篇1: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传译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传译

翻译是两种语言跨文化的交际,翻译的内容是语言文字所承栽的文化,恰当的`翻译能有效地促进文化交流.由于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以及历史、宗教、民俗等因素对文化理解所产生的影响,在文化传译中应把握四条基本原则.

作 者:刘敏 LIU Min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公共外语部,湖南,吉首,416000刊 名: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年,卷(期):29(1)分类号:H315.9关键词:文化因素 传译 语言 影响

篇2: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传译

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因此,如何在翻译中实现文化的传递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以及在翻译中实现文化传递可采取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作 者:李彬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2)分类号:H3关键词:文化 文化传递 翻译方法

篇3: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文化,文化传递,翻译方法

一、翻译与文化

什么是文化呢?现代文化学之父,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定义文化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即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英国学者泰勒做出了另外一种经典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型整体。”虽然,定义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无疑文化具有极大的含概性,包容了几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翻译界新崛起的“文化学派”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来说文化传达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鲁迅先生就充分认可了“文化传递”的重要性。然而,基于文化与语言的若干特点,翻译工作所能完成的只是尽可能多的文化传递,“完全的文化传递”则是一种翻译的理想境界。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意象的失落或扭曲。文学作品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剧中,第二幕新王问哈姆雷特说:“我的儿子(son),你为什么躲在阴影里(shadow)。哈姆雷特用了一个双关语来回答“too much sun”。这里的sun与son同音,是一种含沙射影的讽刺,讽刺哈姆雷特的叔父篡夺王权,又假意亲热。此类例子不胜枚举,这说明这种语言与语言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翻译时完全的等值等效是难以做到的。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文化差异呢?

二、中西文化差异

英汉语言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造成了汉英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许多不同。西方思维惯于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中国则偏重形象思维,加上不同的历史及宗教传统、哲学思想、语言,使得中西文化出现了很大差异。比如地理环境、传统习俗的不同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反映。翻译界有名的东西风之争就是一例。东风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是和煦温暖的,代表着春天和美好事物。李商隐《无题》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该是催开百花的使者,所以才有百花残而怨东风之感慨。有英译法为:

Hard it was to see each other—

harder still to part!

The east wind has no force,

the hundred flowers wither.(INNES HERDAN)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许渊冲)

这种译法在西方人眼中无疑失去了那种淡淡幽怨之韵。因为缘于英国的地理位置,东风在英国人的眼中是凛冽的刺骨寒风,而西风采温煦、和暖。这样的翻译方法扭曲了中文的文化意境,使西方读者产生了歧义。

此外,传统的风俗习惯也是造成文化差异的又一因素。在一种文化传统中一个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成了反面寓意的丑陋文化意象。比如“dragon”这个词,在英语语言中,“dragon”作“魔鬼”解释。由此不难看出“dragon”在西方语言文化中隐含贬义。而在中国文化中“龙”字象征着“高贵,至高无上”等意,古时中国人称皇帝为“真龙天子”。因此与“龙”字相关的词语绝大多数具有崇敬之意。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

三、翻译方法

中英语言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地方很多,翻译中一般可采取两种方法:归化和异化。归化是使原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把原作者带入译语文化。在强势文化中较多采用这种方法。蒲伯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时也大胆采用了归化的手法,应用了英国读者所熟悉的英雄双韵体和18世纪英诗中常见的词汇。同样,在现代英语中有时我们也会采取归化的方法进行翻译。

例如,High buildings and large mansions are springing up like mushrooms in Shanghai.

译为:在上海,高楼大厦正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此译文中,采用归化的方法“like mushrooms”被译为“犹如雨后春笋”而不是采用异化的方法译为“犹如雨后蘑菇”,译文更容易被中国读者接受和理解,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译文的可接受性。

译文中归化的现象很多,但不恰当的运用也会弄巧成拙,如何恰当地使用需要译者仔细斟酌。

例如,“Of course it may,”said Angel,“was it not proved nineteen hundred years ago,if I may trespass upon your domain a little:”(l.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译为:“当然可以,”安琪说到,“一千九百年前,不是有人做到了吗?我这是班门弄斧了,请原谅。”

此译文采取了归化方法,目的是使译文更接近中国的读者,但这里的成语“班门弄斧”却使读者很容易就联想到中国的故事,以为在读一本中文小说,而不是一本外国小说,从而造成了文化的失真。所以,此处的归化翻译不恰当,此句的翻译应采取异化的方法,这也是在中国当代翻译中更加常见的手法。异化即指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让读者能充分领略异域的风情。

四、结语

归化和异化的争论由来已久,事实上,归化和异化都各有道理,不能绝对地摈弃任何一方。总的说来,归化大都表现在语言的层面上,为了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在文化传达上,为了让读者充分理解西方文化,译者大都采用异化策略。但是,在文化传达问题上的异化是为了最终使得读者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做到真正的归化,使读者把原语经译者所传达的异域视野经自身的文化视野过滤、对比、沉淀而后引起视野的重新定位,在对比中做到对自身文化和原语文化的再认识,即在文化意义上完成真正的归化。

参考文献

[1]让·德利尔.孙慧双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641.

[2]程镇球.汉英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1,(3).

[3]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5.

篇4: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传译

一、影响翻译的几个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各个民族、国家因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语言中的地域文化色彩也不相同。如气候可以对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习惯产生影响。中国以大陆性气候为主,东风给万物带来生机,冬天一般刮西风,带来凄凉与萧瑟。因此中国有“紫气东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等词句。英国地属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西风往往是春天的风,给万物带来生机。著名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证明。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而中国的夏季往往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如“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等。

2.风俗文化因素

英汉两个民族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也会产生审美取向、价值取向等差异。以中西方对动物的认知和感情为例:兔子在汉文化中是敏捷、灵巧的象征,我们常常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形容人的静与动,娴淑与敏捷;而在英语文化中,兔子是胆小怯懦的象征,如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鼠)。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正面的;而在英语文化里龙则是邪恶、凶残的怪物。在饮食文化上,中国人好客,即使招待客人已经非常周到,饭菜美味可口,依然会谦虚地说“饭菜不好,大家将就着吃”等客套话,客人临走没有评价主人饭菜好坏的习惯;而西方国家客人在告别时都要习惯性地夸奖主人饭菜可口,以表达感谢。

3.宗教文化因素

英美人多信奉基督教,因此他们的文化多与基督文化有关,语言里出现很多与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尤其是关于God的词最为常见,如My God!(我的天!)May god bless me!(愿上帝保佑我!)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而在中国,许多人受佛教影响较多,汉语中不少习语以佛、庙宇、和尚等做比喻。如“借花献佛”“菩萨心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祈愿时中国人则会说“菩萨保佑”或者“上天保佑”,这里可以看出宗教文化对各自文化的影响。

4.历史文化因素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从很多习语中即可看到。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打官腔”等。而英国历史上受外来民族入侵较多,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深,很多习语典故来源于拉丁语、法语和希腊罗马神话。如Fortune favors the bold(天佑勇者)源自拉丁语,Two dogs over one bone seldom agree(大利当前难同心)源自法语,Achilles’heel(比喻致命的弱点)、Pandora’s box(潘多拉盒子,比喻灾难、麻烦的根源)等源于希腊、罗马神话。

5.民族心理文化差异

中国人历来崇尚谦虚,汉语中有大量的谦词,如“鄙人、寒舍、犬子、小女”等,同时中国尊卑有序,注重尊老爱幼,晚辈不可直呼长辈姓名;而在西方,人们普遍尊重个人的权利、价值和独立性,因此英语中没有与汉语相对应的谦词,而且西方人常直呼长辈姓名。在西方,受到夸奖人们一般会落落大方地接受,而中国人则会谦虚一番,否则会被视为傲慢、缺乏教养。

二、文化差异的翻译

1.直译、音译加注释

此译法一般用于翻译文化内涵较浓的谚语习语,这样既忠实地传达原意,又保留了原语的修辞效果,帮助目的语读者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

如粽子——Zongzi,a kind of glutinous rice dumplings qrapped in bamboo leaves;the sword of Damocles:摩克利斯之剑——比喻临头的危险,源于希腊传说:古Syracuse国王命其丞达摩克里斯坐在一根头发悬挂的剑下,以示君王多危。

2.替换

英汉文化中有些习语、谚语在意义上相通,我们可以用各自不同的意象来同样的意思,这样能使译入语更加贴近读者,便于读者理解接受。如:shed crocodile tears——猫哭耗子假慈悲;水中捞月——to fish in the air;说曹操,曹操到——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

3.意译

由于两种语言间一些词汇、习语等文化空缺,需要舍弃一些原语文化的形象意义。通过意译,用与原语意义相同但形式不同的词汇来真实再现原文信息,可以使其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表达习惯。如:a Trojan Horse——内奸;a Judas kiss——可耻的叛卖行为;望子成龙——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

三、结语

篇5: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谚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传承并发扬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从历史、地理、宗教、人文价值、伦理道德观等方面对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

作 者:李后兵 LI Hou-bing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南岸区,400065刊 名: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年,卷(期):18(6)分类号:H31关键词:英语 谚语 民族 文化的特性和共性 文化分析

篇6:浅析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通常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习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常常是翻译的一个难点, 它给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带来了困难。学习习语就是学习文化, 同样, 翻译习语就是交流文化, 因此, 译者在进行英汉习语互译时, 千万不能绕过文化层面只翻译字面意思, 必须从文化因素上把握, 整体考虑。正如习语的英语定义:Succession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not obvious through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mean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 but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为此, 本文将通过介绍人们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典故、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现象, 来说明文化因素对习语翻译的制约作用。

一、生活环境

习语的出现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环境紧密相关, 英国人生活在沿海地带, 就有很多与海有关的习语。例如:drink like a fish (豪饮) , pull one’s oar in (干涉) , take wind out of one’s sail (先发制人) , in full sail (全力以赴) , all a sea (不知所措) , feel under the water (感觉不适) , 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 , in the same boat (同舟共济) 等, 而中国是内陆国家, 中国人世代在土地上耕作, 其语言也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例如:“开门见山”、“斩草除根”、“雨后春笋”、“良莠不齐”、“顺藤摸瓜”等。

从以上的习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点, 当我们做翻译时, 就应该考虑生活环境的因素, 多注意这些词在习语中的使用, 尽可能地套用目的语的现有习语, 这样读者就可以在付出较小努力的同时, 获得较大的语境效果。

二、风俗习惯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习俗, 它也可以反映在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方面。动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很多语言都把动物用作比喻义进行表达, 这在英汉习语中尤为突出。用动物来表达人们的好恶感, 也是风俗文化一个方面的体现, 比如对狗的不同看法就比较典型。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 人们赞赏狗的忠诚、勇敢、聪明等优良品质。例如:lucky dog (幸运儿) , a dog like affection (忠实的爱) , gay dog (快乐的人) ,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时) , 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 , be top dog (处于支配地位) ,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 dress like a dog’s dinner (穿着极其讲究) 。以上提及的表达都是褒义的, 而汉语对狗的表达大多是贬义, 如:“狗仗人势、狗尾续貂、摇尾乞怜、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眼看人低”。所以翻译时我们应注意语言色彩。如果我们把“打落水狗”译为beat a dog into the water, 把“丧家之犬”译为a homeless or stray dog, 就不能让人很好地了解原意, 从英语的角度理解就不是痛恨和抛弃, 反而容易让人对狗产生同情, 这就造成了误解。

三、历史典故

英汉习语中有很多历史典故, 结构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四面楚歌”等。语言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从功能上讲, 语言的出现大多是文化的非物质性特征的表现。习语作为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这方面的特点更加凸显。习语中体现的历史事件向我们呈现了生动的社会画面。例如:“守株待兔”:Stand by the stamp to wait for the hare to dash themselves against it———trust to chances and windfalls;“此地无银三百两”:a saying that means a guilty person gives himself away by conspicuously protesting his innocents;“完璧归赵”:Return the jade to the state of Zhao———return something to its owner in perfect state。

在说英语的国家中, 圣经故事、希腊神话及莎士比亚著作是英语习语的主要来源, 例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the weak or vulnerable point of a person, a organism, a state, a country and etc.;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 灾难, 麻烦, 祸害的根源) ———a present or something which seems valuable, but which brings trouble, misfortune;Herculean task (艰巨的任务) ———A task that requires great power of body or mind;Cast one’s bread upon the waters (做事而不期回报) ———do good deeds but do not expect to be rewarded。

对这些文化含量较高的典故、成语、双关语, 我们不能逐字翻译, 这样会失去其原有的特点, 甚至歪曲原有的意思, 而一定要知道它源于何处, 弄清其寓意所在, 注重文化因素所起的作用。

四、思维方式

大多数的中国汉字都是象形文字, 受形象思维的影响, 他们习惯用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概念。与此相反, 西方国家的人擅长逻辑思维, 他们喜欢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不同的思维方式也造成了英汉习语表达的差异。例如:“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瓜”和“豆”都是具体的东西, 表达的是“As you sow, so as you reap.”, 汉语中“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不能译成“How can you catch the tigers cub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而应翻译成“Nothing venture, nothing gained.”其中只有逻辑关系的体现, 却没有出现具体事物。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存在形式和历史发展进程, 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所难免。我们看到短语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很容易联想到汉语的“令人发指”, 但它实际意思却是令人毛骨悚然。另一个习语to eat one’s own words并不是“自食其言”, 而是指收回自己的话, 多用于强迫别人收回所说的话, 使他丢脸。因此要想正确理解这些习语, 我们应尽量摆脱思维方式的局限。如汉语说“胆小如鼠”, 英语却是as timid as a rabbit;汉语说“蠢得像猪”英语则是as stupid as a goose。

五、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的不同使习语更具自己的特点。在中国有大量的习语与佛教和道教有关。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立地成佛、顶礼膜拜、佛法无边, 普渡众生、五体投地”等。与道教有关的有:“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灵丹妙药、脱胎换骨、回光返照”等。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 人们信仰基督教, 所以他们有以下的习语表达: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 to hell (下地狱) ,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家徒四壁) , make a god of somebody (盲目崇拜某人) 。

佛教对中国人的习俗和思维有很深的影响。佛主法力无边, 教人向善。而英国人相信耶稣, 信仰上帝是万能的。双方都对自己的神充满崇拜之情。相同的是基督教和佛教都告诉人们生来是受苦的, 活着要多做善事, 死后可升天。从这个层面, 英语中的“heaven”和汉语的“天”意义相近。汉语中“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对应英语的“Man proposes, God dispose.”, 汉语的“天”这里相当于英语的“上帝”。

但是中国的成语“望子成龙”却不能把它直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a dragon, 因为在西方神话中, 龙是一种会喷火的狂暴的怪物。而在中国, 龙是神圣的、崇高的神兽, 在古代象征皇权, 皇帝自认是真龙天子, 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民族精神, 中国人以龙的传人为傲。所以“望子成龙”表达的是父母希望孩子在未来取得成功, 成为有用之才。为了让受宗教信仰影响的人能准确理解相关习语, 翻译者也应在这方面下功夫。

六、价值观念

西方国家的人大多奉行独立、自由, 财产私有, 他们想要做自己的主人, 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很多习语表达了这种思想:look after number one (照顾好自己) , mind your own business (管好自己分内的事) , paddle your own canoe (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等。

但是在中国我们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万众一心, 其力断金、孤掌难鸣、众志成诚”等。所有这些表达强调的是集体力量的强大。尽管两种思想立场不同, 但它们都可以适当给人以鼓励。

汉语中还有些与哲学观点有关的习语, 反映出事物相生相克、物极必反的辩证观点, 如:“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失败乃成功之母”等。

在英国, 他们的文化多是反映个人价值的, 他们推崇个人英雄主义, 凡事讲求证据, 喜欢逻辑推理, 希望征服外部世界和自然。因此靠自己的力量征服一切的想法根深蒂固。这方面的习语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的道德标准。中国人常说“大仁大义、舍生取义”, 强调的是重义轻利。而“视死如归”体现的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奉献生命, 高尚伟大。但是英国人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 例如: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一鸟在手胜于两鸟在林。) ;Everyone for himself but god for us all. (人人自顾, 上帝顾人。) 等。

习语是语言宝库中的奇葩, 是千百来浓缩的文化精华。以上通过探讨英汉习语产生的各种文化渊源, 读者可以看出了解习语中蕴涵的文化因素是我们做好习语翻译的前提, 译者只有在此方面多下功夫, 才能做好习语翻译, 更好地增进文化修养, 促进中英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Tytler, Alexander Froser.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Translation[M].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1995.

[2]Nida, A.Eugene.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黄娟.论文化差异与英汉习语的翻译[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 (12) .

[4]刘铁成.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中州学刊, 2005, (6) .

[5]廖莉莉.浅论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6) .

[6]穆雷.从接受理论看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中国翻译, 1990, (4) .

篇7:文化因素与英汉翻译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英汉翻译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英汉民族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英语和汉语是英汉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方式,隐含了深厚的文化和文化差异。正是这些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不懂得英汉文化及其差异,是不可能很好地实现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然而,在许多英汉译例中文化因素并未准确体现,这是导致许多英汉译例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主要探讨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缺失以及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意义,旨在为英汉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一、英汉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人类学家把把文化划分为四大系统,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经济系统包含生态环境、生产、交换和分配方式、科学技术等。社会系统包含社会阶级、亲属制度、政治、法律、教育、风俗习惯等。语言系统包含字位结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等。观念系统包含宇宙观、艺术创造意象、信仰、价值观念、认知思维等。

(二)英汉文化差异

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与对象性,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英语国家和中国地理位置和人种不同,这必然导致两种不同文化的形成。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思维模式和历史典故方面的差异。

1.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社会的虚幻的反映。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宗教信仰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中国人的影响较深。中国人信奉佛祖和各类神仙,认为他们神通广大,支配世间万物。汉语中有许多词语与佛教有关,如:现象、顿悟、缘分、解脱、因果、苦中作乐、五体投地、一丝不挂、三头六臂、当头棒喝、本来面目、不二法门、大千世界、一尘不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汉语中也有很多关于道教的词语,如:长生不老、道法自然、江湖等。而英语国家的人们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是人的救世主,主宰着人间一切。英语中有许多与基督教相关的词语,如:God bless me!(上帝保佑!),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

2.社会习俗差异

英汉文化在风俗习惯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在饮食上,汉民族吃饭用筷子,而英民族用刀叉。在色彩方面,汉民族自古喜欢红色,认为红色象征着喜庆,幸福,快乐、成功等。汉语中有许多与“红”相关的词,如:戴红花,红榜,满堂红,送红包,红极一时等。而英民族认为“红色”是不祥之色,常与愤怒、危险、战争、恐怖相联系。英语中许多与红有关的表达都含有贬义,如:red handed(沾满鲜血的),a red battle(血战)等。

3.思维模式差异

思维模式是一个民族在一个区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民族思维模式是不同的。英民族的思维模式以抽象思维、直线思维和逻辑分析思维为主,习惯用抽象概念来表达具体事物,表达思想直截了当,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个部分来分析。而汉民族的思维模式以具象思维、曲线思维和整体综合思维为主, 喜欢用具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表达思想比较迂回,习惯从整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并着眼于各部分间的外部联系与相互作用。

4.历史典故差异

历史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凝聚着着民族的智慧。英汉民族都有许多反映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典故,形式虽短小精悍,但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典故有三顾茅庐,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画龙点睛等。英语典故有The Heel of Achilles,Helen of troy,Pandoras box等。英汉历史典故都源于英汉文化,因此,英汉民族的人们对本民族的历史典故都有各自的语义联想。

二、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缺失

当前许多译者英汉翻译实践中,往往过多地关注词对词、句对句、篇章对篇章的文字转换,而对翻译中文化内涵的处理讨论不多。许多译者虽然掌握了比较丰富的英汉词汇、语法、语篇方面的知识,但却经常会犯理解错误或交际错误,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源语文化背景意义不太了解,因而不能很好地转换。这也往往导致译文质量不是太高。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民族由于区域和人种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特色文化。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历史典故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达形式,反映着文化属性,蕴含着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特性。英语与汉语这两种不同语言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属性,如果不能了解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不可能很好地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

例1:

原文:I think his presence here is the proof that h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work.

译文:我认为,他的到来是对我们的工作重视的证明。

英语多用名词,而汉语多用动词。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往往会将英语中的名词转换成汉语中的动词。英文中presence、proof和importance是比较抽象的名词,在汉译时并未转换成汉语的具体动词。这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文化因素,因而,译文并不是很地道的汉语。

例2:

原文:在四川,有一处美妙的去处。它背依岷山主峰雪宝顶,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声婉转,流水潺潺,名胜古迹荟萃。它就是松潘县的黄龙。

译文:In Sichuan, there is a scenic spot. It lies beneath Xuebao, tha main peak of the Minshan Mountain. Its lush green forests, filled with fragrant flowers, bubbling streams and songbirds, are rich in historical interest as well as natural beauty. This is Huanglong(Yellow Dragon) in Songpan county.

例2中汉语原文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语篇展开模式是先描述,然后再点出美妙的地方。译文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这却不符合英美人的思维模式,不符合英语语篇的发展模式。英语语篇往往喜欢开门见山,点明地点,再描述。

例3:

原文:The man is 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

译文:这个男人像被捆扎的母鸡。

英语原文中“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是英语谚语,译者按字面意思将其译出,此翻译行为没有充分考虑英汉文化差异,这使得译文很难被汉语读者理解。实际上谚语“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跟汉语中谚语“热锅上的蚂蚁”意思相近,因而,翻译时,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将原文译为“这个男人像热锅上的蚂蚁”,可以使汉语读者就很容易理解原文的内涵了。

三、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意义

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意义重大。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英汉民族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历史典故等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方式,反映着文化属性,蕴含着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特性。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中隐含了深厚的文化和文化差异。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体现在词汇、句子、语篇等各个方面。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翻译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英汉翻译过程中必定是英汉文化的翻译过程。然而,由于英汉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英汉翻译中必须考虑这种差异,否则无法准确传达源语思想。王佐良指出,一个译者必须是一个文化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李绍年认为,翻译的实质不是语言的转换,而是用不同语言对原作内涵文化的再现。

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往往是比较棘手的,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花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鉴于此,英汉翻译实践中译者应重视文化因素。

熟悉英汉文化及其差异能够使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时时刻刻以文化的视角来处理翻译文本,这样能使其准确理解原文,从而准确、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思想。这样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才会减少、甚至避免一些错译和误译。比如,译者如果熟悉了英汉文化及其差异,就不会将a fat head(呆子)译成“大脑袋”,将I m a Dutchman if Im lying(如果我在说谎我就不是人)错译成“如果我在说谎我就是荷兰人”,将“红人”(a favorite with somebody in power)错译成“a red person”,将“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stories to tell about the places I visited and the people I met.”(我访问过一些地方,遇到过不少人,要谈起来,奇妙的事可多呢)误译成“有很多奇妙的故事要谈,我访问过许多地方,遇到过不少人”。

总之,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充分地考虑翻译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从而提高其翻译水平和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李延林,夏志明,谢孝兰.论英汉文化翻译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5]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陈东成.文化差异与翻译[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

篇8:文化背景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一、文化的差异对英语汉语翻译的影响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 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相去甚远, 被视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共性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翻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而个性则阻碍着交流与翻译的顺利进行。因此分析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进而察看这些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达到真正成功的翻译的必经之路。据观察和分析, 英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词义与文化意象上的差异;信仰差异;地域政治与日常生活上的差异。

(一) 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民族, 几乎是每一个的民族都拥有自己所独特的思维方式, 而且思维的方式也是存在差异的, 正是构成这些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英汉这两个民族也是不例外的, 通过在事物的观察与思维方式上的研究也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思维方法的差异直接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作出的反应。萨莫瓦曾援引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树枝因为积雪的过多而更易折断, 美国人则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是“The limb was weak”, 而某些东方学者则认为是“The limb was strong”。西方人认为, 树枝之所以会被压折压断是因为树枝缺乏支撑积雪重量的刚性和强度, 这似乎是常识;而在东方人的想法则是认为强弱转换, 相反的不是太弱而是由于树枝太强, 所以树枝就不易弯曲, 这样树枝也就缺乏了可塑性或柔韧性, 致使雪越积越多, 最终导致了树枝的折断。倘若树枝在积雪的重压下弯曲, 雪便不至于堆积到树枝无法承受的程度,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柔克刚。而这一强一弱的观念的转变往往就会成为翻译的陷阱。在英、汉两种文化环境中, 因思维概念不同, 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还体现在颜色的观察和使用方面。比如:brown bread是黑面包, 而不是棕色面包;brown sugar是红糖, 而不是棕糖;brown coal是褐煤, 而不是棕色的煤;black coffee是浓咖啡 (不加牛奶或糖) , 而不是黑咖啡;而中文里的“红茶”只好译成black tea, 而不能译成red tea;又如中文的“青衣、青天”, 同是一个“青”字, 翻译成英文就只能分别译作black dress和blue sky了。再如汉语中的“黑眼睛”在英语中译为“dark eyes”, 而英语的“black eyes”在汉语中就被翻译为“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中文的“红眼病”, 译成英文只能是green-eyed, 而不是red-eyed。在这些问题上, 我们不能刨根究底, 因为这些表达是文化的产物, 是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是涉及思维方式的又一重要因素。比如与西方文化相比, 东方文化更注重过去, 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东方文化对过去的眷恋自然而然产生了对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百般珍视。美国人“喜欢朝前看, 几乎总是着眼于未来”。极少美国人对现状感到满足;追求变革, 反对传统, 力求创新已成为西方国家的时尚。又如在用“前”与“后”分别指称过去与未来时, 因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 因而有“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而英语民族的人却正好相反。

(二) 词义与文化意象上的差异对翻译工作的影响

词也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联想词义的, 而文化意象则是不同民族或社团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认知的形式。英汉两个民族因为生活的环境与生活经历的不同, 在词义的联想与文化意象上的一些差异也必然是存在的。英文词语black holes在不同语境中分别可以理解为“军营中的牢房”和“宇宙外部连光都无法穿透的黑洞”。而英国人见到Union Jack一词, 则会联想到他们国家的米字旗;美国人如果看到Stars and Stripes这个词, 就会使他们联想到他们的“星条旗”, 或者是他们的“国歌”。

(三) 信仰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文化的信仰千差万别, 这些观念上的差异直接间接地在语言和交际行为上表现出来, 成为翻译的难题。例如, 中西方文化审美观就大相径庭。例如, 有一家宾馆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外宾, 就在做广告时煞费苦心, 把宾馆大大地作了一番描绘。其中有这样的一段句子“十里蛙声不断, 九溪曲流潺潺”。依照我们的审美习惯来看, 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幽美而且环境也是很娴静的、人人所向往的去处;然而, 这样的一段句子放到西方则意义就不同了, 英美人讲究的是privacy;他们很讨厌吵闹声, 当然包括这里的蛙鸣声。因此, 如果我们将原文代表的意思一字不动地全部翻译过去, 那效果往往会是适得其反, 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又如传统中国娇弱无力、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在西方人的眼中很可能被看成是病态;不少美国白人妇女千方百计追求suntanned;据说黑人社区某些学校正在极力宣传“黑即美” (Black is beautiful) 的审美观。众所周知, 对于我国传说中的动物“龙” (即英文的dragon) , 中国人历来就把它视为权利和力量和吉祥的象征, 因而在中国有着“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腾虎跃”这一系列的吉祥的说法。然而这在英国的文化中, 龙 (dragon) 则变成了一种可怕的怪物 (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 。所以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信仰, 类似现象也必然会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因此, 在翻译者如果是缺乏对这种文化的个性深刻了解的情况下, 就更加难以鉴别词语中的文化内涵, 因而才会导致错译或误译了。

(四) 在一些地域政治与日常的生活差异中对于翻译的影响

语言与语境、与文化、与社会也是不能分割的。在不同的民族中, 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物质环境与生活经历的不同, 必然也就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的个性, 使得语言富有而且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例如:Those were days when 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an East End home.该句中East End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从地理的分布上来看, 英国伦敦分为西区和东区, 西区则叫West End, 是富人居住的繁华地区;而东区, 即East End, 则是穷人居住的地区。因此, 该句也就应翻译为:那是日不落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 也是伦敦贫民区千家万户从不见天日的岁月。又如例句You're American, aren't you?As apple pie.该句若译为“你是美国人, 不是吗?像苹果馅饼”则令人费解。apple pie是美国人最为喜爱吃的一种食品, 回话者则该用词组来比喻自己是个“地道的美国人”。再看一例句No one is certain how much energy The Big Apple consumes, but the amount must be enormous.句中The Big Apple指“纽约市”, 若不知其涉及美国地理知识, 则会导致误译。类似的实例不胜枚举, 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二、背景的知识在翻译中是很重要的

而背景知识则包括有很多的方面, 如文艺、音乐、历史、科技以及农业等。就一般而言, 汉译英时就碰到的这种背景知识问题而言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这一点是无需怀疑的。然而在英译汉时, 由于我们对其背景知识了解甚微, 甚至一无所知, 遇到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例如在理解和翻译When good Americans die, they go to Paris.一句时, 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来龙去脉, 我们肯定会译错。该句是Oscar Wilde讲的一句名言, 用来讽刺“当时的美国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这些人很是看不起旧大陆, 他们表面上总是很彬彬有礼, 希望自己死后的灵魂能够升入天堂, 但是实际上他们内心是那么的卑鄙, 他们也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着怎样过一种“纸醉金迷”的生活。在旧大陆时候, 巴黎就是过这种生活的理想场所。所以Oscar Wilde有感于“正人君子”这种表里不一、极其虚伪的现象, 用了讽刺的手法把那些“正人君子”的两面派丑恶嘴脸揭露得无遗:美国的正人君子是活着不去巴黎, 但死后一定会去的。

三、小结

综上所述, 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 背景知识掌握得多少, 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因此, 要达到真正成功的翻译, 重中之重就是翻译者要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 掌握文化背景知识, 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背景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而不能只在语言上做文章。按王佐良先生 (1989) 的说法, 译者应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所谓作“文化人”, 就是要尽可能多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 不仅精通其语言, 还熟悉其政治、经济、历史、风俗习惯等。然而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因此对翻译者而言, 首要的是不断了解和积累文化背景知识。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 要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已非难事。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5]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6]陆建非.跨文化交际随笔[C].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篇9:从多维角度解读英汉文化因素翻译

翻译是连接两种文化之间的纽带,因此,要想达到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就必须做到结合这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而不是脱离文化背景,仅从词汇和句子的角度来翻译。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没有任何一门语言能够离开文化而独立存在。研究分析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因素及差异,对人们交流和翻译两种语言有着深远的意义。由于中国和西方英语国家在地域文化、风俗民情、宗教文化、历史典故及价值取向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互翻译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需要从文化因素的不同对两种语言互译产生的障碍这一角度深入对比分析,而非仅仅从语言层面看待这些困难。

首先,我们看看地域文化因素对于英汉互译的影响。第一,生存环境因素。由于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征,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现实生活中,英语民族的生活多和海洋打交道,英语中有大量有关航海的词语。例如:“able seaman”(一级水平),“be left high and dry”(陷于困境),“give sb.or sth.a wide berth”(远远地躲开)等。可见这些谚语多和航海有关,代表岛屿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以陆地为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例如: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汉英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词语之间没有完全的对应。还有汉语中许多关于山川、四季、农耕等方面的习语,在英语中难以找到现成的对应词。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译法是:One has a sudden glimpse of hope in the midst of despair.在这个句子里根本找不到山、水、路、柳树、花、村等词的对应形式。

第二,生存方式因素。由于中国长期农耕生活的影响,汉语中产生了大量与“食”有关的表达形式,这在英语中比较罕见,也没有对应的形式,例如:“他抢了我的饭碗”,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读者就会产生误会,一般可翻译成:Hes taken my job from me.翻译得更生动一些可译成:Hes taken the bread out of my mouth.在英国,面包(bread)、黄油(butter)、果酱(jam)和奶酪(cheese)都是人们的家常食品,牛奶(milk)、啤酒(beer)等是英国人所喜爱的饮品。因此,围绕这些主要食品产生许多习语,辐射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earn ones bread(赚钱糊口)”,“big cheese(大官;大人物)”,“money for jam(容易赚的钱;容易做的事)”,“small beer(无关紧要的小事;小人物)”等。

第二个方面是风俗民情文化因素对于英汉互译的影响。西方人是十分喜欢动物的,比如:“dog”这个单词,无论是西方国家的人还是中国人都养过狗,但是狗在中西文化传统中体现的价值观念是大相径庭的。在英国和美国,人们把狗当做十分忠诚的伙伴,甚至是一生的情感寄托,所以英语当中有许多褒义词和成语都是和狗有关的,例如:“Love me,love my dog”是爱屋及乌的英文意思;“Top dog”则是最重要的人物的英文意思。相反,在中国,人们觉得狗是让人厌烦的低等动物,总有低人一等的卑贱含义,所以一些成语如“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等都是贬义性极强的词语。

第三个方面是宗教信仰因素对于英汉互译的影响。西方人普遍信仰基督教,在他们眼中,上帝创造了万物,所以很多谚语都是和上帝(God)有关的,比如:天佑自救者的英语翻译是“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然而在中国,大部分人都信奉佛教,所以在人们心中的神便是“老天爷”,正因为佛教的影响,中国人认为红色是吉利的意思,白色是祭祀的颜色。人们会在结婚、庆典等欢喜的场合选择红色,因而翻译“红”时最好选择吉利的词汇。比如:汉语中的“开门红”,英语的翻译是“get off to a good start”;“满堂红”相对应的英语是“success in every field”。

第四个方面是历史典故对于英汉互译的影响。在中国的历史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他在中国人的心中就是智慧的化身。“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其中“臭皮匠”这个词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西方人不可能清楚,如果仅仅硬生生地直接字面翻译,就完全无法表达谚语本身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所以我们还要采取增译的方法,这句谚语的英文翻译可以译成“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n Liang the master mind.”。

另外,西方人不同于我们的价值取向也会影响中英语之间的翻译。西方人的价值观绝大多数与市场经济相关联。欧洲人比较讲求实用主义,大家一起出去吃饭往往都会各付各的钱,相对应的英文是“go Dutch”;吃完饭“打包”的翻译是“doggie bag”。与此同时,个人至上是西方人的重要价值观,比如:英语中的一个常见的句子“Tell money after your own father”,相对应的中文翻译是“亲兄弟明算账”。

综上来看,英汉之间的互译是关乎这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而非仅仅是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转换。作为译者,我们应该根据两种民族文化差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汉语和英语之间差异的核心,进而促进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德江.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卢梅.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

[3]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中国翻译,1998.

篇10: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传译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 是一个民族对世界、人生和对生活中的事物或经历的观点。谚语最大的特点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各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其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谚语往往会引申出比字面意义更深层的涵义,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

奥地利当代哲学家波普尔曾经把世界分为三个部分:纯客观自然、人的思维和共同创造的东西。共同创造的东西是最具有民族性的, 它就是文化,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等等。语言是文化组成的部分, 不同的语言孕育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并受制于不同的文化因素。而英汉谚语恰恰在语言风格、表达风格、文体风格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异性。因此可以说, 文化因素对英汉谚语等值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 文化差异形成的英汉谚语背景因素不一致

(1) 文学背景因素

在中国典籍中, 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之中, 而英语谚语多来自希腊罗马神话、莎士比亚著作典籍等。如:来源于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2幕2场中的一条谚语:One hates not the person, but the vice.人们痛恨的不是人, 而是坏事。这条谚语表达的意思相当于汉语谚语:“对人不对事”。除了一般的文化典籍外, 古代的神话、寓言、历史典故等都可能是谚语的起源。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只燕子不成为夏天。此谚语根据的伊索寓言是:当夏天来临时, 有大量的燕子飞到英格兰, 群燕成了初夏的征兆。但是, 当第一只燕子飞来时, 还不能称其为夏天, 这与汉谚语“独木不成春”意义相近。

(2) 历史背景因素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在汉语中留下了宗法制度和礼教的痕迹, 在西方资本主义道德下, 英汉谚语往往表达了一些相反的观点。如:Children suck the motherwhen they are young, and the father when they are old.孩子小的时吃母亲的奶, 老了享父亲的财。这条谚语与“养儿防老”的中国传统道德恰恰相反。再比如说妇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里, 女子受到很多的压迫, 地位低下, 不能与男子一起受教育, 更不能出入社交场所, 很多谚语反映了对女子的歧视, 如:“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 “臣为君死, 妻为夫亡”;然而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 虽然男人也占统治地位, 但妇女地位不像中国封建社会中那么低下, 不少英谚中体现了女性的重要性, 如:He that would thrive, must ask his wife. (谁想发迹, 就请教他的妻子) , 还有:He who does not honor his wife dishonors himself (不尊重妻子的人就不尊重自己) 。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英汉谚语对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进行了精辟的概括。

(3) 民俗文化背景因素

由于语言有民族性, 同时反映了其民俗特点, 所以谚语在表达方式上会有民俗特色。中国是农业大国, 英国是航海强国。汉语中的农谚极其丰富, 英语中则有大量关于航海的谚语。两种语言中类似的谚语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例如, 英语中有一条农谚:April rains for corn, May, for grass (四月下雨长谷, 五月下雨长草) 。中国农谚有“春雨贵如油, 冬雪保丰收”;“春雨多一场, 秋收万担粮”;“雨滴清明好年光”;“小雨满, 肥米谷”。前两句是说明春雨对农业的重要, 不分四月五月;后两句说到清明和小满两个节气, 清明在四月, 小满在五月, 这两个月份的雨水对农作物都有利。在英国, 五月要寒冷干燥, 才能抑制野草丛生, 不能下雨。由此可见, 汉谚记载的情况与英谚“四月下雨长谷, 五月下雨长草”不完全一致。

2 文化因素的差异使英汉谚语中词汇概念意义存在着不一致性

(1) 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

在汉英谚语中, 很多人物名和事物名都不起指称作用, 往往表示人物或事物的某一特征, 成为一种普遍意义, 因而成为普通名词。这类名词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Aphrodite是希腊神话中的主人公, 其形象用法是“美女”;汉语中的“诸葛亮”其形象转义是“智者”。这些指称无法在译语中找到, 故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又如:If Jack’s in love, he is no judge of Jill’s beauty.Jack和Jill在英谚中代表一般的男人和女人, 此句的含义相当于汉谚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又如:“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 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the trouble-maker is removed.如果直接逐字翻译成:not be over.译语读者难以理解其中的人名和国名, 导致无法理解该谚语表达的意义。同样有地名出现的“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可用英谚What we lose in hake we shall have in herring (失鳕鱼, 得鲱鱼) 。

Until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 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2) 同一指称对象在英汉谚语中用不同的词汇来指称

有些谚语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 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目的语中较为读者熟悉的形象, 从而传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例如:英语谚语: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在汉译时应为“宁为鸡头, 不为牛后”。Lion在我国并不是人们熟悉的动物, 因此也就不易产生联想, 从而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在西方, 狮子其形象是勇敢和威严的英国人以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所以谚语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狮穴捋胡狮须) , 相当于“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而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则类似于汉谚“佛要金装, 人要衣装”。

汉英两种语言的谚语在各个方面均有同有异。在研究和使用谚语时, 既要知其相同, 发挥其共同优势, 又要辨其相异, 做到相互补充。由于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英汉谚语等值翻译过程, 更是在追求艺术的眼光和语言文化素养, 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从而达到信息的等值和最终效果的等值。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1) .

[3]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10) .

上一篇: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下一篇:夷陵区中小学名师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