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城市的考察报告

2024-05-04

对某城市的考察报告(共8篇)

篇1:对某城市的考察报告

对某城市的考察报告

xx地处苏鲁交界,现阶段的开发以北部和临沂接壤处为主。到目前为止,待开发优质土地5000亩,砂山地2700亩,此处水资源丰沛,掘地三尺即可有水,田间地头,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水沼,土质肥沃,系黑土地,适宜各类农作物、瓜果蔬菜种植,尤其适合搞大棚高效农业种植。

xx境内除了城南20公里处的马陵山之外,均为平原,绿地千里,有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我所考察的北马陵山,其实只是一个略高于地平线几十米的大丘陵,砂土土质,适宜搞瓜果大型种植或者大型养殖,远离村庄,空气清新,岭顶有湖,水质好,交通便利,紧邻205国道,基础配套完备,是个好风水好地方。当地政府急于开发,价格相当便宜。据政府官员介绍,一亩地几百块钱。此处闲置地约2700亩。此处也是著名的马陵道故址,文化底蕴丰厚,据说地下有宝藏,曾经挖出过最大的金刚石。

市政府的招商政策相当优惠。一旦合同签订,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全部由政府解决,不要投资方一分钱。项目越大,费用越低。返还也越高。立项成功后,政府组织考察团进行项目认定。项目认定之后政府拨付专项扶持资金,扶持力度很大。项目上马三年内全额或半额返还全部承包费和上交利税。土地承包政策期限是十七年,到2027年为止,到期另议。土地承包款从几百元到一千元,根据土地条件情况,也有一千元以上的。承包款每年一交,根据当年粮食价格的浮动按比例适当增加。

当地政府官员务实简朴,干事踏实,认真负责,办事效率很高,接触期间,给我留下了很好很深的印象。

我把北京相关的投资意向做了介绍,地方领导表示一定大力支持。

考察结论如下:

1.文化方面。“一山一湖一古镇”是xx的文化亮点。xx古代为东周分封的“钟吾国”所在地,为子爵诸侯国,后为吴国所灭。史前文化发掘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历史文化资源丰厚。马陵山、骆马湖、窑湾古镇是其文化特色。大运河横贯全境,风光秀丽,物产丰富,颇有江南水乡的俏丽风姿。

2.经济方面。xx是工业城市。化肥、农药、钢材、铝合金等产业是其主要经济支撑,经济基础雄厚。农村人均收入达到8600多元,城镇居民收入15000元。

3.环境方面。xx全市给人的感觉是新型,有时代感。房地产开发进度不大,很少看到高楼大厦,是一个标准的发展中城市。环境绿化搞得很好,交通发达。群众素质高,社会风气也好。

4.农业方面。土地资源丰厚,土质在全国也是上等的,人均占有土地都在十几亩。几十里看不到村庄,到处是平原。南部地区完全是江南水乡的景致,水稻还没有收割,满地金黄,让人心旷神怡。没有人搞高效农业,也见不到塑料大棚的影子。

5.适宜项目:

(1)高效农业开发利用。适合大面积种植,成本低,机械化利用度高,交通便利。政府的政策也相当优惠。已经有一位刘老板投资三千万搞花卉育苗,效益很好。

(2)有机大棚蔬菜种植。推广寿光模式,搞大面积有机蔬菜种植,结合本地物流园优势,面向大城市供应有机蔬菜,和高等农业科研部门合作,会有广阔的前景。也是政府重点的投资扶持项目,可以得到双赢。

(3)大规模现代化养殖。在这方面,xx甚至整个江苏都远远落后于山东。这里水资源丰富,空气好,村庄稀少,适合搞养殖。尤其是东马陵山,有2700多亩地待开发,价格相当便宜,是个搞养殖种植综合开发的好地方,也是政府的重点扶持项目。

(4)房地产开发。政府也有很多优惠政策,机会很多,整个城市都在发展阶段。

(5)文化资源发掘。主要是“钟吾国”历史文化发掘,这个需要有整体规划。

结束语:xx市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新鲜的,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城市。希望老师能联系北京方面来人考察调研,验证我的一些看法。

篇2:对某城市的考察报告

3月份,我们组织矿管、国土、林业、发改委、安监、地税、国税、供电、县委督查室等部门单位负责人赴**县学习考察矿业经济工作。我们了解到,**县是省市闻名的矿业大县,全县共设有57个采矿权、37个探矿权,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2008年该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6.01亿元,其中,有色金属产业实现总产值40.79亿元,占到了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8.65%,全县实现工业销售收入41.44亿元,其中有色金属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5.9亿元,占全县的86.63%,实现税收2.2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73.09%。通过这次考察,也给我县破解矿业经济发展难题带来了一些启示。

**县发展矿业经济的主要经验:

—资源整合到位,发挥产业集群效应。该县从2005年开始就对全县优势矿种进行整合。全县矿山总数102个减少到57个,但矿业总产值却从0.8亿元猛增到40.8亿元,利税从0.17亿元猛增到4.96亿元,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凸现,并已基本形成了以章源、耀升公司为龙头的钨业产业,以辉煌公司为龙头的铅锌产业,以凌志矿冶公司为龙头的铜业产业,以威克曼公司为龙头的煤炭产业,以华星公司为龙头的非金属产业,以宝元公司为龙头的钼铁产业等六大矿业体系。

—政策优惠到位,坚持企业合法创业。历届**县委、县政府按照“有限开采、合理利用、精深加工,扶优扶强”的矿业发展方针,致力于加快矿业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税收为例,该县在加强矿产品税源控管的同时,用足用活国家税收政策,据税务部门介绍,仅章源钨业有限公司在创业初期,国产设备金抵免达四、五千万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规范税收稽查行为,严格控制稽查次数,除上级交办、增值税管理系统协查和署名举报外,一年内不得对同一纳税户进行二次以上税务检查。

—精深加工到位,矿业发展水平提升。早在2005年开始,**县就不再新设立钨加工项目,重点发展和壮大做优现有的章源、耀升、凌志三家企业,并引导其向不同的深度加工方向发展,避免企业间同构。到目前已形成了集开采、精选、冶炼、加工、贸易、科研、深加工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特别是优势矿种钨的产业链形成了探矿—采矿—初级加工—精加工—深度加工—应用产品—资源储备的良性循环链。采矿产值与加工产值比由1:2.5提升到了1:7.5,全县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5家。

破解我县矿业经济发展瓶颈的几点启示:

—以更加优惠的政策,使矿业企业“引得来”。一是税收上用足用活现行税收政策,实行外购资源已税证明抵减实际总资源用量的政策,对企业股东未分配利润,鼓励企业用于再投资扩大再生产,不征红利所得税,通过开具一定数额的建筑劳务和运输发票冲抵成本,降低利润总额,降低因外购资源对企业产生的所得税压力,财政部门还可以考虑企业因外购资源对地方财政的实际贡献率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企业外购资源;二是用地上灵活运作,矿山开采占用土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积极引导尽量不占耕地,其开采范围使用土地纳入临时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对选矿精深加工占用土地,如不建永久性建筑,也可纳入临时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地转用审批手续。三是供电上实行双向承诺制,为矿山企业提供最优惠的用电服务。

—以更加强力的整合,使矿业企业“吃得饱”。稀土、钼、铅锌等重要矿种资源由政府引导,通过明达、园岭、悦达等公司收购、兼并、控股、合同挂靠等方式,使全县稀土、钼、铅锌的探采矿权或加工原材料集中转入相对应的公司以满足公司加工需求。

—以更加全面的服务,使矿业企业“住得稳”。一是矿管、稀土公司、国土、税务、供电、环水保等部门要形成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机制,既要“管而不死”,又要“活而不乱”;二是参照成立矿业公安或警务室,既维护矿山企业安全稳定秩序又严厉打击非法矿业活动行为;三是把乡镇政府、矿业权人列入维护本辖区、本矿区矿业秩序的第一责任人,年终由县政府组织对乡镇矿业秩序考评考核,通过矿业秩序目标管理制度来落实乡镇及矿业权人的主体责任意识,切实维护好属地及矿区的矿业秩序。

篇3:对某城市的考察报告

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的产生

副刊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样式。在近代报纸副刊的孕育时期, 人们习惯把报刊上刊载的文艺性文字称为“杂俎”“补白”“余载”等。1897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的“附张”《消闲报》问世, 副刊研究专家姚福申评价说:高太痴善诗能文, 但无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 虽创造了副刊这种传媒的形态, 却没有新型的内容与之匹配, 可谓才高识卑。[1]这有些苛求前人了, 时代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 用现在的眼光要求先贤, 是不恰当的。

之后, 一些报纸纷纷效仿这张报纸的编辑方式, 在报纸上开辟固定的栏目和版面, 刊登一些文艺方面的文章。20世纪一二十年代, 人们又把这样的栏目和版面称为“附张”“副张”“副镌”。1924年12月5日孙伏园主编的《京报副刊》创办, 从此副刊一词被正式使用。而后, 许多报纸的文艺性版面纷纷改称副刊。

副刊是正刊的补充和延伸, 兼有报学特征和文学特征。新闻吸引读者, 副刊留住读者, 所谓“新闻攻, 副刊守”。副刊是中国报纸所独有, 冯并说:“把星期刊周刊视为洋副刊是不妥的, 副刊作为一种报学与文学交叉的现象, 应该是我国独有的。”[2]副刊从诞生一直延续到现在, 目前大陆绝大部分报纸都有副刊, 港台的报纸仍很好地延续了这一传统, “在香港注册的大大小小近百家报纸百分之百都有副刊, 可见报纸如果没有副刊, 竞争力就会大大削弱”, “台湾与香港相比, 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而已。台湾报纸的副刊, 淫秽的东西比较少, 刊载秘闻也不像香港那样随便”。[1]

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的产生与城市文化关系分析

副刊的诞生与城市大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密不可分。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质差异很大, 市民对文化的需求也千差万别, 这样, 作为城市文化的表征之一的报纸副刊就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性。

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的诞生、发育与近代城市的发展、城市职能的转换,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联系是副刊产生、发展的文化基因。

鸦片战争以来, 随着通商口岸的陆续开放, 现代西方文明大量涌入, 中国的城市性质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以上海为代表的新兴城市成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先锋,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加速转型。广州、天津、汉口、厦门、南京、宁波、大连、福州、青岛等城市及香港地区迅速崛起, 这里面, 近代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城市主要是一些受外力影响较大的开埠通商城市, 特别是沿海沿江少数开埠通商的城市现代化发展较快。新兴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和社会概念, 还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文化概念。中国城市原来只是单纯的政治、军事中心, “城市只是政治和行政的中心, 不是商业中心, 也没有独立自治的传统”。[3]此时兼具了现代工商中心的性质, “以王权和神权为中心的传统城市空间格局向着‘以物权为中心, 以工商业为中心’的现代城市转变”。[4]以现代工商业和市民社会为依托, 文化出版业也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报纸及其副刊的孕育、萌芽和发展, 就是以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为背景的, 就市民的文化生活方式来看, 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 社会文化生活出现了一次空前的革命。

近代知识分子大量拥入上海等城市, 改变了城市的知识分子结构。晚清以后, 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开始了大规模的身份转变, 以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为界, 前期少数人局部转化, 后期整体转化。早期报人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传统文人转变过来的, 一般都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 对传统文化有较深的学习和掌握, 国学根底深厚, 有的还中过秀才、举人。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熟稔和偏爱, 导致在他们的办报活动中, 既接受了西方一些基本的办报理念, 同时也会在具体办报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增加一些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办报风格。

与此同时, 新兴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19世纪中叶上海仅是长江下游的地区性中等城市, 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 上海已经发展成为城市人口达300多万的全国最大的城市。天津在开埠之初, 城市人口也仅有30余万, 开埠后, 工商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城市人口在1935年达到100万人, 成为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上世纪30年代初, 广州105万人、汉口85万人、南京75万人、西安12.5万人、太原13万人、兰州9.5万人、成都3.5万人、贵阳8.8万人, [4]这些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 使市民阶层的主体地位逐渐确立。“中国市民社会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显现雏形, 中国现代城市在30年代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 市民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保守型的传统文化, 底层市民喜欢的文学样式也往往是传统型的。”[4]这种文化的需求特性, 不能不对报纸及其副刊的办刊方针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 一大批新式学校纷纷创办。据统计, 至1909年, 全国公立、私立学校共38047所, 学生人数达1638884人。民国元年到三十五年, 全国专科以上毕业生共有210827人, 而同期的中学毕业生则在400万人以上。新兴城市的演变及城市人口结构的巨大改变, 不断瓦解着传统的意识形态, 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日常生活方式, 从而将中国社会变革的因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教育的不断发展, 城市人口的文化水平较前有所提高, 阅读人数也相应增加, 报纸的发行市场增大;特别是民国以来, 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 报纸本身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内容较前大为丰富,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报纸的多样化适应了城市社会中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需要, 因而获得了很大发展。与闲暇时间相关的是居民对信息和现代知识的需要大量增加, 阅读报纸杂志、进公共图书馆、收听广播, 成为部分居民日常生活的内容。“得风气之先的上海绅士在19世纪晚期, 已出现‘无不按日阅读《申报》的情况。1906年《申报》还专门对阅读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被调查的知识阶层普遍把报纸‘视为求学之急务, 而不肯一日间断也’”。[5]

另外, 大众传媒将各种现代生活、艺术、文化、教育、时事、社会新闻信息传递给居民, 不知不觉地“也带来了城市人口的习俗、情感和品格的变化”, 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居民的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 并在这一过程中培育了居民极具现代色彩的一种消闲方式———看报纸、听广播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说, 中国报纸副刊的孕育、萌芽和发展离开了近代城市背景也不可能产生, 以审美、冶情、益智、娱乐为特征的报纸副刊正是城市文化孕育的结果。报纸不但为人们提供新闻信息, 还要参与营造大众的精神生活, 为大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 随之而出现的报纸副刊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它以大众为读者对象, 丰富了人们的知识信息来源, 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乃至生活方式。

以上海、北京为例看早期报纸副刊特色

1897年11月24日, 上海《字林沪报》的“附张”《消闲报》问世。谢庆立说:“这张报纸副刊的出现, 其背后潜藏着一系列因素, 但重要的是地域因素。”[6]近代上海地处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地带, 信息流通便捷, 文化氛围活跃。而且, 近代战事频仍, 难民大量迁移到上海, 导致租界“华洋分居”的状态。华洋交错、五方杂处, 成为上海文化的最大特征。为适应这种文化环境, 诞生了近代报纸副刊, 当时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一些封建文人和有闲阶层。这些斗方名士喜欢舞文弄墨、附庸风雅, 甚至以饮酒作乐、狎妓调笑为风流韵事。所以最初报章上的副刊性文字, 多为文人之间的诗歌之作与青楼艳词之类。曾主编过上海娱乐性小报和《消闲报》的吴趼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有一段对早期报纸的描写:“顺手取过一叠新闻纸来……看到后幅, 却刊上许多词章;这词章之中, 艳体诗又占了一大半……而且艳体诗当中, 还有许多轻薄的句子。”[6]

清末民初,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报纸读者群中既有遗老遗少, 也有爱国志士, 乃至扩大到市民阶层。副刊中除了怀旧、掌故、诗词、曲艺等文字外, 还有一些宣传变法图强、反清革命的文章, 更多的是迎合市民兴趣的鸳鸯蝴蝶派作品和黑幕小说。20世纪初期的报纸副刊注重娱乐性, 无论是版面的处理还是内容的安排, 副刊编辑多比较注意满足读者的兴趣。清末民初, 报刊多刊载言情、武侠、侦探、社会小说等。

早期报纸副刊从浓厚的传统士大夫文化气息, 到以满足市民消闲、娱乐性等文化需要为编辑追求, 总体发展趋向呈现出以大众读者为本位, 兼顾多种城市文化形态的包容性特点。这种转变首先体现在传统文化向具有市民意识的现代文化的转变, 仍然集中体现在上海的报纸副刊上, 仍可以从城市文化中找到它存在的根源。此时的上海文化大众化、商业化特色非常鲜明, “鸳鸯蝴蝶派作家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写作, 贯穿了大众化的努力, 他们比五四作家还早三年使用白话文写作, 其贴近市民生活的题材, 应和市民阶层观念的半新不旧伦理, 以及与传统才子佳人小说、补天式造反的草莽英雄和侠义小说、晚清的官场谴责小说和公案小说”[6]是一脉相承的。归根结底, 随着市民阶层的出现, 市民生活方式、阅读需求、审美趣味的形成, 以及城市文化市场的形成, 市民通俗文化呈现出社会的合理性, 报纸的副刊当然要契合这种合理性。这是因为, 在光怪陆离的城市中, 生活节奏的紧张和居住拥挤的城市居民, 自然会产生一种与乡村社会不同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闲暇之余, 寻求宣泄, 成为初期大众消费的基本动机。这样, 报纸副刊的城市文化血缘就决定了它无法回避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

副刊也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做出自己的调整, 早期报人高太痴主编了《字林沪报》附张《消闲报》, 办报之初, 急需拥有一批城市读者, 编辑的文字注重娱乐性, 强调这张报纸是市民的消闲读物, 其功能是遣愁、排闷、醒睡、除烦。1900年以后,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报刊的发展和信息传播, 人们对国家时局比较关注, 《消闲报》一改过去的编辑方法, 关注时事政治问题, 用诗歌、戏剧、小说、杂谈等形式, 讽刺和揭露清政府的腐朽。辛亥革命后, 上海的一些报纸副刊成了鸳鸯蝴蝶派文学的园地, 一味以大众兴趣为编辑指向, 很快偏离了既定的文化启蒙方向。一些娱乐性小报, 甚至一些大报副刊, 不仅刊登品位低劣的小说, 还刊登了反映妓女生活的照片、文字。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 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断加入报刊的编辑队伍, 在社会变革中扮演了启蒙者的角色, 副刊的文化形态才有了彻底改观。但即便如此, 上海报纸副刊, 仍与北京报纸不一样, 仍“比较注重市民的文化娱乐, 即使后来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时事新报·学灯》和《国民日报·觉悟》等报纸副刊, 也比较关注具体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际问题”。[7]

自元建大都后, 北京政治中心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 政治的因子已经融入北京城市文化中。虽然, 在世纪交替之际, 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其政治中心的地位受到来自南方城市的挑战, 1912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使北京失去了长达8个世纪的威严。“然而, 南京只当了4个月的首都。辛亥革命并没有深刻触动北京的官僚政治结构和社会生活。”[7]以后几十年, 中国的政治中心在南方移动, 但在南方徘徊了38年以后, 又重新回到了北京, 杨东平评价说“这深刻地反映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心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可以说, 政治与北京已经融化在了一起, 即使很纯粹的文人一到北京, 也变成了政治动物, “早期的骨干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 虽然在北大这块新文化飞地上组队成军, 但他们的文化营养和文化能量却起源于上海”。[7]

1917年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迁到北京, 围绕这个杂志的一批文化精英也纷纷来到北京, 聚集于北京大学。这一精英的团体也成了副刊的写手, 大大提高了副刊的质量。这一时期报纸特别是副刊的编辑充分利用精英文化资源, 力图构建规范社会群体的文化价值观, 由此引起了副刊编辑形式及其文化形态的革新。在新文化运动的初期,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文化精英人物的参与, 为报纸副刊注入了民主、科学的精神内涵。孙伏园、张东逊等著名的报纸副刊编辑, 凭借灵活的编辑方式, 巧妙地处理副刊的政治、文化、学术关系, 力图拆除学院精英与学院大众之间的围墙, 以副刊为文化传播方式, 在文化精英和平民大众之间建立一条精神通道。在北京报纸的副刊上, 多重视文化革命与思想启蒙, 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

但是, 这种因城市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副刊文化上的差异, 是共性中的差异。比如, 著名副刊编辑家孙伏园认为, 报纸副刊应该做生活的指导, 但“正当作用就是给人以娱乐”, 文学艺术这一类作品, “是日报附张的主要部分, 比学术思想的作品尤为重要”。而《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主编严独鹤认为副刊的性质应该是兼容并包, 就选材而言, “关注到世界、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各方面, 从大事到小事, 随时有讨论的题材, 要着眼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艺术各部门, 从正面以及侧面随处有写述的资料”。二人对副刊的见解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 这种差异性具有隐蔽性、暂时性, 在时代大潮面前往往退居次要地位, 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城市的文化都不得不服从于政治的需要, 报纸的副刊同样要反映政治的强音。《申报》副刊“自由谈”从1911年创刊到1932年改革前, 历时21年的“消闲性定位”一直没有改变, “进入20世纪30年代, 这种消闲性副刊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30年代的现状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而且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社会矛盾, 因此作为《申报》读者的国民比较关心国家大事, 读者的关注点也随之转移到时代风云上。而20余年一直定位未变的‘自由谈’, 如果继续坚持趣味主义编辑方针, 读者对象仍为一小部分文人, 就难以实现大众化, 就会失去大量青年读者和市民读者。这促使史量才下定决心, 通过撤换代表礼拜六的作家和编辑来彻底革新‘自由谈’。”[8]在以后的报纸发展史上, 这种转变一再呈现, 在都市报风起云涌的时代, 由于市民文化再次勃兴, 都市报的副刊完成了从高端转向大众化的转身。

对报纸副刊地域化特色另外一个层面的理解是, 地域特色往往与时代特色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而且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 副刊的政治功能在城市之间互相转移。在新文化运动的初期, 当时有名闻遐迩的“四大副刊”, 其中, 《晨报》副刊、《京报》副刊在北京, 《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在上海。李大钊改革《晨报》副刊, 使之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孙伏园主编的《晨报副镌》和后来的《京报》副刊, 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和新文学运动的园地。《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体现出了鲜明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 “学灯”创刊不久, 编辑张东逊就策划了我所理想的家庭、乡村、国家等重大社会议题, 引导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参与讨论, 所刊载的文章文字激扬、指点江山, 品位极高。邵力子等人编《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站在社会变革的前沿, 大胆批评北洋政府的丑恶行经, 显示出无所畏惧的政治立场。1927年在北京创刊并生存了3年的著名刊物《语丝》迁往上海, 以此为开端, 之后大批知识分子纷纷南迁, “1927年, 全国各地文化人仿佛受到了神秘力量的驱使, 像候鸟一样不约而同地离开原来的栖息之地, 成群结队地向上海大规模迁徙”。[9]其主要原因还是政治的影响, 1926年北京政府列出50位教授名单预备通缉, 致使大批知识分子南下。随后张作霖入京, 实行文化高压, 名记者邵飘萍遇害, 李大钊被害, 加之政府拖欠国立大学的薪资, 大学教授纷纷南下, 北京文化界一时凋零, 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几乎全部去了上海。这时的上海人文荟萃、精英云集, 为全面提高上海报纸副刊的政治品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概括而言, 在中国近代, 外国的一批传教士为了更有成效地在华传教, 一方面走上层路线, 结交士大夫, 网罗一批在科举之路上屡屡失意的文人[10];另一方面创办了中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报纸。作为报纸组成部分的副刊则由具备丰厚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文人创办, 从副刊的风格而言, 既打上了创办者的个人烙印, 又不可避免地具有浓郁的城市文化特质。副刊与城市文化之间关系的互动, 构成了一个色彩鲜明的报刊史的侧影。

参考文献

[1]姚福申, 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1.

[3]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M].毛俊杰,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9.

[5]孙逊, 杨剑龙.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

[6]谢庆立.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编辑形态的演变[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8.

[7]杨东平.城市季风[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8]王灿发.现代报纸副刊专刊透视——30年代申报副刊研究[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5.

[9]周为筠.民国杂志——刊物里的时代风云[M].北京:金城出版社, 2009.

篇4:对某城市的考察报告

关键词:荷兰;街道绿化;形式;功能

1荷兰城市街道绿化

徒步在荷兰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我发白内心最真切最深刻的感受便是城市街道的绿化美。不论穿梭在热闹繁华的城市中心,还是徒步于静谧辽阔的郊野乡间,绿色始终伴随着时空转换而贯穿变化,巧妙、到位、精致、舒适。让人不禁感慨:荷蘭城市的街道绿化是如此自然地、恰如其分地溶于城市的血液中,没有丝毫做作别扭之感,以致于你会觉得其存在就是一种理所当然。

1.1街道绿化形式

“寻求每条街道最理想的绿化形式”,荷兰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因地制宜的充分理解和诠释。不同尺度的街道,有着为之量身定做的绿化方式,乍一看可能觉得只是随意而为之,但当所有这些“漫不经心”由点及面蔓延至城市的每一个细胞时,你就会发现荷兰人于处处不经意间给人惊喜。

1.1.1中心城区的街道

荷兰人注重绿化空间的舒适性。作为荷兰的第一和第二大城市,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市中心拥有宽敞的街道。不同于国内运用修剪整齐的“乔灌草”固有模式,荷兰人或以绿色草坪分隔机动车道与自行车道,其上零星点缀着几棵行道树:抑或是在简单的铺装上点缀一棵或几棵乔木(图1),简洁、大方、清爽、舒服。

此外,荷兰的开放空间规划还强调人性化,即以充分满足人的使用需求为前提进行绿化设计。在中心城区的一些狭窄街道上,甚至一棵树都不种来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和交通功能(图2)。

1.1.2狭窄的步行街

海牙的唐人街宽仅5米左右,是一条步行尺度的街道。荷兰人并没有为了绿化强行在窄巷里塞进一排行道树,而是巧妙地把街道绿化转移到了沿街建筑的墙体上

攀援的古藤从墙缝中蹦出,自下而上沿着墙体攀爬(图3)。如此既不占用街道的使用空间,又为场地带来一抹抹生机的绿色。

1.1.3近郊的空旷道路

城市轻轨是荷兰人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近郊空旷的道路上,绿化的空间就更加充裕了。荷兰人毫不吝啬对绿色的喜爱

将绿地与公共交通系统融为一体。乘坐城市轻轨时你会发现,轻轨的轨道叠合在城市绿地上,没有轻轨行驶时,城市绿地就成了道路上的草坪。此刻,大地就像是一张用绿草编织的密网,在上面精心雕刻了几条优雅的弧线,为列车腾出了一道道行驶的轨迹(图4、图5)。

1.2街道绿化功能

除去除尘、净化空气、防护隔离等方面的基本功能外,荷兰城市的街道绿化突出体现了荷兰人在城市空间规划上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以及对场地水问题的充分考量,尤为值得借鉴。

1.2.1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空间

荷兰采用自然生态优先的城市空间规划,强调开放空间的自然生态性,反映出浓郁的自然本色和田园特色。城市中心区中随处可见与河流、风车、草坪和树林等融为一体的综合生态空间,以及天鹅、野鸭、水鸟等在河边栖息的景象(图6)。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这里得到诠释。

1.2.2道路绿地的雨洪调蓄功能

当我们逐渐意识到水问题给城市带来威胁和灾难,开始倡导“海绵城市建设”时,荷兰人对雨水的认识和利用早已深入到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中了。道路旁看似普通的一块绿地,,实际上是拥有雨洪调蓄功能的滞留池。无需大刀阔斧的设施设备建设,只是对原有绿地进行了细微的改造,既保留了绿化空间,又解决了场地的雨洪问题(图7)。

2对我国城市街道绿化的启示

2.1因地制宜——结合街道自身特点选择绿化形式

当前,我国城市的街道绿化形式千篇一律。不论是宽阔的大马路还是狭窄的巷道,不论是一线大城市还是无名小城镇,都无法摆脱乔灌草搭配、列植行道树等固有的街道绿化模式。这种盲目无脑的设计套路,既不能展现城市的特色风貌,也满足不了市民对景观审美的基本需求。

在这一点上,荷兰的城市街道绿化设计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我们为何要一味追求修剪整齐的绿篱灌木和整齐划一的行道树?每条街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设计:可以是宽阔的绿草地,可以是简单的铺装行道树,可以是墙面上的一抹古藤绿,甚至可以什么也没有!这样的街道绿化,是对街道本身的尊重,也真正体现了人性化,展现了最真实美好的城市风貌。

2.2尊重自然——注重城市街道空间的生态性建设

荷兰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最大特色在于强调自然生态性,保持浓郁的自然特色。进行城市自然生态性建设是面向21世纪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我国在这方面只处于起步阶段,城市街道空间建设不注重生态自身的规律,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更谈不上关注动植物等物种的多样性等生态学基本问题。荷兰通过街道绿化建设引生态入城市的措施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

篇5:对某城市的考察报告

根据乡党委统一安排,财税支部安排中共正式党员二位同志7月27日对同志及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情况进行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同志个人简介

同志于1989年9月1994年7月在实验小学上学;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一中读书;1997年9月7月在县高中读书;9月7月在平顶山读电大;9月5月在家待分配;至今在工作。

二、同志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概况

同志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属独生子女,未婚。其父亲,现年52岁,公司下岗职工,政治历史清白。母亲,一名普普通通的厂下岗工人,现在家住闲,在本人居住地均反映较好,无不良政治历史问题。

经调查,同志的家庭成员历史清白,主要社会关系清楚。在**中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没有做出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情来,也没有参加****功等类似非法活动,没有任何政治历史问题。同志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家本本份份.同志本人在校的成绩也很优异,其家庭成员都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三、同志的现实表现

同志自7月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以来,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有正确认识,入党动机端正,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和决心。平时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思想上自觉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工作积极主动,能认真完成交给的任务。在学校里该同志学习勤奋努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学习成绩优异。为人正直,在班级体中有较高的威信,团队精神较好。

四、调查意见

通过对同志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考察,认为同志入党态度诚恳,入党动机明确,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具备了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条件,建议发展其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并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篇6:对某城市的考察报告

县委组织部:

××*同志现在××县林业局综合股主持工作,该同志19××年11月出生,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大专学历,19××年12月参军入伍,历任文书、班长、分队长、代中队长。在入伍期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受到中队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所带分队连续两年荣立集体三等功。原创:http://20××年11月被上级组织分配到县农林局办公室任秘书工作,兼农林局团委书记,2002年被农林局党委评为优秀党员,被团县委评为优秀团干部,200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防非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4月因工作需要调整到林业局综合股,临时负责综合股工作。该同志表现情况如下:

一、政治思想好,大局观念强。该同志能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带头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始终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与党中央、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了克己奉公、勤政敬业。特别在局里人少事多、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但从无怨言。该同志在主持综合股的日常工作期间,按照服从全局服务大局的要求,积极配合局领导做好各项工作,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参与林政执法、督查林业生产,搞好林业知识宣传,并能及时地向组织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地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机关工作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自身要求严,感召力好。在平时工作中,该同志能严格按照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原创:http://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遵纪守法、严于律已,注意团结同志,大小事务积极主动,不计个人得失、维护集体荣誉,并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因势利导,积极协助局领导做好机关和基层单位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谈心交心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通过这些经常性工作的开展,使该同志党员的“双带”作用明显增强,表率作用得到很好地发挥。

三、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能力佳。该同志能严格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服从领导,勤奋敬业,在接受任务时从不讲价钱,做到分工不分家,切实地把个人利益自觉服从集体利益,特别在去年防治非典工作期间,该同志负责整个农林系统在外人员排查统计和疫情报告工作,并根据农林系统下属单位多,场圃又多分布在乡镇农村,在外务工人员多,情况较为复杂,防非工作任务繁重,形势紧迫的实际,主动请战,要求24小时值班,一个多月里几乎是吃住在单位,按照上级要求认真抓好防非工作的每个环节,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并被县委县政府评为防非典先进个人。该同志在负责综合股工作期间,还积极协助局领导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把关,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杜绝各项不合理开支,体现了该同志强烈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管理能力。

通过多年来组织的精心培养和个人严格的锻炼,该同志已具备胜任办公室工作的条件和能力,因此,我们郑重地向县委组织部推荐××*同志,敬请县委组织部考察任用。

特此请示

××县林业局

篇7:城市建设问题的考察报告

8月24号至27号,笔者随北海市“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考察组”在考察市解决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和政府采购工作情况的同时,顺便也实地考察了市城市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的城市定位,使市的城市建设成为“有为之为”

早在“九五”中期,市委、市政府就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形势,研究市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着眼于市的长远发展,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了“把建设成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安定、行居方便、市民文明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围绕这一定位,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市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加快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尽快改变城市建设落后面貌,把市区建设成为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协调,具有完备的现代化城市功能、鲜明的山水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市委、市政府按照保护山水城、建设园林城市、发展生态城的规划构想,以极大的决心、勇气和气魄,动员和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启动一批重点项目为先导,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绩。以城市中心广场、解放桥、象山广场和正阳路步行街建设项目,中山中路等几条城市街道的综合改造项目,以及更大规模的环城水系建设项目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工程,展示了市城市建设空前的力度和发展态势。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市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奋力开拓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面开工重点项目33个,当年竣工13个——新文昌桥首创市城市桥梁比路宽、桥底雕刻、融交通与旅游于一体的桥梁建设新风格;翊武路二期改造有效地改变了四会路口至广西师大附中路口的交通瓶颈和该路段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状况;中心广场的建成结束了没有大型城市广场的历史,人民终于拥有了一个集商业、集会、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客厅”;民主路、中山北路、滨江路、南环路、七星路等路面拓宽,管线下地,立面改造,交通状况和街容街貌得到明显改善;桂阳公路雁山镇段改造完工,改善了旅游通道上交通阻塞的现象;城北防洪堤(11.92公里)建成,在当年防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虞山公园建成使用,改善了城市公园布局;鸟语林公园当年投资、当年建成使用,开创了吸纳海内外发达地区资金建设旅游景点的先例。XX年完成续建重点工程项目24个,其中正阳路步行街,象山广场,中山中路快、慢车道等8项工程完工,继续建设项目16个,新开工重点项目18个。XX年1-6月份,已动工项目45个,新开工项目31个,续建项目14个,完成投资近30亿。

二、精心组织,市场运作,使城市建设做到了“事半功倍”

㈠团结高效的组织领导是先导。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按照已经确定的规划、设计以及总体构思,进一步强化了领导体制,做到了整个城建程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市长是城市建设的总指挥长,各项工程都有相应的.指挥长,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强化了指挥长负责制。各部门、各单位在城建过程中,都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按照市政府的具体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共同确保了各项工程顺利进行。

㈡确保工程质量是关键。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质量第一”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了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制,切实建立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为使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评说,各指挥部都极端重视工程质量,绝不为赶工期,为节省一点儿建设资金而降低质量要求,更不允许出现“豆腐*”工程。在各施工单位之间开展了工程质量竞赛活动,使每一项城市建设工程都成为让群众满意的优秀“作品”。

㈢文明施工是支撑。在市政建设中,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把大规模城建设施工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市民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要求各有关部门、各施工单位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施工管理。有关部门在整个大规模城市建设中,精心组织力量,打破常规,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手段,认真做好交通管制、疏导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等工作。在各项工程、各施工单位之间,组织开展了文明施工竞赛活动,绝不允许以重点工程为借口,以时间紧、任务重为借口,以经费紧缺、人力不足、条件有限为借口,污染环境、干扰市民。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地安全规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安全施工。

篇8:对某城市的考察报告

(一)建筑应当回归到艺术

众所周之,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文化的体现。历史上,中国人对待建筑,始终在两种文化主导下建造、摧毁、再建造、再摧毁,即权力文化和实用文化。因为这两种文化都没有产生纯粹精神需要,所以,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中辉煌的建造(北京故宫例外)都没能留下来。从19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中国的城市变化迅速异常,改变城市面貌的就是建筑。

今天的建筑,与二十年前相比,建筑样式、材料、技术大跨度地进步,建筑功能的适用性正在接近或者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然而,我们必须要问,我们的建筑在文化上达到了多少?我们的建筑设计与国际水平差距多少?我们的建筑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创造?

建筑回归到艺术,就是要探讨建筑美学。用美学的眼光去看建筑的形式,去追究建筑师的设计。在我国,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专家把建筑从艺术中分离了出来,研究文化内涵多于造型风格,关注技术多于审美,西方是把建筑作为艺术对待的,将建筑观念、风格演变与绘画和雕塑一起讨论。上世纪由于出现“美术”和“艺术”词语两种翻译致使概念混乱,以至于造成长期以来没有认为建筑是艺术的观念。当前,中国建筑还停留在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如一些建筑专家所言,中国的现代建筑才刚刚开始。中国现代建筑美学探索注定是要在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诸多矛盾中建立起来,在认识和实践中确立起来,中国建筑回到美学上来已经是一个期待。

(二)现代建筑、现代城市与现代化

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从学习外国语言到全方位的近代科学引进,揭开了中国走向现代的历史。社会的变革以文化的变革相推动,同样,在建筑上发生的改变,也是因文化的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在这只有百年间,中国建筑不断拆与建的深层原因。

由于现代的模式和概念从西方而来,中国面对自己固有的文化与西方模式之间总是在选择。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看中国中心城市的面貌,如北京和上海,真正如“后现代”文化景观,进入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在城市中,仅存的古代建筑已经保护,匆忙拆毁的老建筑再恢复建造,大规模开发后留下的七、八十年代建筑隐在街区最深处,各种模仿西方古典、现代风格的建筑占据中心地段,还有直接引入的西方当代风格建筑。这样的景观就是现实。这个现实也确实改变了中国。然而,应当引起思考的是,现代化景观需要现代文化的支撑,需要在中国古代与西方现代文化中探索出自己的道路,因此,中国现代建筑还需要走出一条道路,中国现代城市还需要走出一条道路。

(三)像看画一样看建筑

通常,当一个建筑被标明有某种价值时,人们才会注意到这个建筑。或者,一个建筑有了某种使用意图,人们才会记住这个建筑的貌相。平常情况下,人们看到建筑时,无论是面对着时还是从面前走过,总是处在某一个角度,得到的视觉印象就是建筑的形式。然而,人们的视觉感受力衰退了,人们的审美天性被抑制了,人们不再从建筑上获取精神力量了。现在,这种视觉力应当要恢复,这种审美天性要重新开启,这种精神力量须重新凝聚,在所有艺术的形式中,没有比建筑更直接融入人们的生活了。建筑的精神性不只在看古迹时才有,任何一个建筑都在无声地给予人以影响。看建筑也会是一种享受,宏伟的建筑或者有趣味的建筑都给人产生精神上的愉悦。人们应了解一些建筑风格史知识,辨别出建筑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可以接受还是不会接受,是平庸的还是伟大的。没有风格的建筑往往是平庸的建筑。

建筑要成为艺术作品。一座建筑可能因不断地引起批评后,竟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又如1977年建于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到现在还能听到批评的声音,但是它却吸引了每天数万人来看这个建筑和景观。独特的形式、鲜明的造型、先进的观念是建筑成为艺术作品的条件,与历史和当代构成的关系决定建筑的价值。在天空的映衬下,在树木的簇拥中,在人的活动和飞鸟掠过时,建筑呈现了美。

二、需要怎样的建筑美学?

(一)不连续的历史记忆

古村落得以保存,一般情况并不是文化自觉的结果,而是经济的原因,在一些村庄里,首先富裕起来的人家想到的是拆除老房子盖新房,即使现在,如果不是因为旅游可以带来经济收入,如果不是文物保护规定,他们还会拆除。

现存的古村落保留了明清建筑风格,在乡村规模的建筑观念中,人居与自然环境、宗教风俗与建筑融合一体。浙江西部、西南部地区,建筑风格与徽州风格存在内在联系,北部和东部,与江苏水乡建筑风格有一致特征。从美学角度看,古建筑与人融合,更有文化精神性。古代建筑的美学价值在于其体系性,从局部到整体,变化与统一有明确的美学形式。现在,这个历史结束了。

杭州在城市发展中,经历了旧城改建到有机更新的观念转变,历史建筑得到保护,认识到了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假如那个9厢85坊巷、百多寺庙“东方佛国”的杭州城犹存,加上神话历史传说和文化名人典故,其魅力可想而知。通常人们总以为这是文化的魅力,实质是可看的见的美学的力量。

(二)恢复记忆的片段历史

观察百年来的建筑,历史的脉络已是不相连贯。现在城市景观中,五十年以上的建筑成了古建筑,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已显珍贵,明清时期的建筑作为生态的历史得以完整保存的主要集中在安徽的徽州地区,仅是村落规模,而县级规模的城市只有山西的平遥县城,更大的城市规模的一个也没有完整保存。旧城改造与大规模的扩建正在或已经形成新的城市景观,将原有的建筑拆除再建新的建筑习以为常,这就是历史的重新开始。

以杭州这座具有2200年的历史城市为例,五代吴越国和南宋朝定都于此,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现在,连明清时代的感观都没有,民国时期的建筑已成珍贵的文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型建筑可能只剩下武林广场的浙江展览馆这一座了,七、八十年代的建筑也会渐渐消失。

(三)重新开始的历史

六、七十年代,在“文革”时期“破四旧、立四新”政治运动中,大规模拆除了古代建筑。政治运动基本上停止了建筑及城市规划,关于建筑的美学差不多在人们的意识中消失了,残存的古建筑除了与黑暗的旧社会联系在一起,根本想不起来还有美与价值,包括西方的一切建筑,作为资本主义的产物更是拒绝。但是在艺术其它领域,作为政治的工具在国家的支持下创造了新的文化范型,如宣传画、年画、京剧样板戏等,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实际彻底根断了延续了两千年的精神文化,即支撑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儒、佛、道信仰,也几乎彻底摧毁了历史建筑。新社会建立全新文化的初衷因极左政治破产,结果导致了建筑美学退回到原始状况。

三、需要与抉择—建筑美学怎样发生在一个新诞生的城市?从古镇柯桥到城市柯桥

柯桥,原是一个镇,隶属绍兴县,是鲁迅故乡的第一大镇。二OO一年八月,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柯桥街道,千年历史,物竞风流,古街、纤道、雨廊,浓郁的水乡风情,凭着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条件,现已发展成为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

今天的柯桥,已经发展成城市规模,从曾经古镇到轻纺工业城,从市场形成到集散中心,经济发展创造了一座城市,建筑当然成为这个创造最直接的证明。难得地方政府在城市化发展中注意到了保存历史建筑,为我们以建筑来考察这个城市诞生过程,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线索。这条线索,也为我们思考建筑的美学提供了材料。

四、需要与抉择—值得关注的农民建筑自发美学形式

杭州近郊的萧山区原为县制,在改革开放后很快富裕起来,从杭州往萧山方向的道路两旁较早前就看到了这个变化。有人认为这些建筑很难看,没有章法,是爆发户的炫耀,而五花八门的建筑样式是农民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二十年来,萧山农民的建筑自由地发展,样式之多难以统计,这些建筑样式没有特定限制,没有专业建筑师设计,完全由农民自己根据对建筑知识的了解、建筑样式的喜好、居住需要以及经济条件决定,这应该是自明清时代有规模的乡村建造之后又一次农村景观的改变。在古代,建筑严格受到政权制度、宗教制度、宗法制度的制约,有一套建筑法则和系统,因此它呈现出文化的整一性。而当代萧山的农民建筑呈现出的现象是文化的多元特征,各尽其能,各呈其态,成为一种景观存在了,现在他们的影响仍然继续着,到了更多乡村,在浙江正在普遍。

这样的建筑有美学价值吗?这个问题必然要提出。农村正在面临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始,在缺乏专业建筑师规划和设计情况下,完全从实用出发,自由而任意地选择形式组合,淡化了文化属性。从功能角度看,最大限度地使用批给的土地,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实力。从美学角度看,不存在统一标准,完全由各自喜好而定,追求“时尚”,但互相模仿,他们的审美视野有限,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方面和西方传统与现代方面有较高素养,凭着有限的直观印象进行选择。他们使用当前最新的建筑材料,遵循着房屋的基本结构形式,装饰屋顶、立面、窗户、露台,并在这些地方尽他们的审美可能。

从萧山农民建筑探讨当代中国建筑美学,我们可以有如下思考:1、建筑美学是精神文化本质的体现,任何精神文化都可以追溯其宗教文化的源头。农民建筑处于社会主流建筑底端,不会直接承担这种使命,处于自由状态,其文化现象是松散的、是自由的、多元的、综合的、混杂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的式样(他们不会了解西方文化深层)在他们这里没有矛盾冲突,他们从中自由地取舍,并且还会越来越倾向于华丽特点。2、农民对建筑有审美需求,表明美学根本上是人类天性的需求,农民建筑只能依凭基本美学特点,但往往会抓住最显要的特征,做大体的组合,但不会在严格的比例、建筑材料、色彩质地方面进行设计,他们的“设计”是随机的,表现出不确定性、生动性、原生态的特点,根据现有材料决定做到的程度。3、农民建筑互相模仿,但还追求独特性,某种程度上不一定缺少创造性。4、具有原生态特点的农民建筑在美学上有可能孕育着新的创造和发现,直观的美学比理论的美学更有价值。5、农民建筑总体上倾向了西方化风格,当然是印象式的西方风格,他们自觉而主动地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五、需要与抉择—杭州市中山路的有机更新改造,一次有意义的美学实践

一个城市的历史往往积淀在一条或几条街上,历经几次大规模改建和扩建改变着街容。杭州的中山路于2008年再次大规模动工后展现出了新面容,这次改造称为有机更新改造。现在的中山路整理了历史建筑,改装了现有建筑,加进了现代建筑,综合为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学思路。为了凸显历史的古老,如今改名南宋御街。历经800多年的沧桑,不知世事多少变换,真正御街早已沉积在地下两米。值得注意的是,贴皮式或化妆式改造仍然是一时行为。

六、急待思考当代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

(一)模仿没有价值

流行以西班牙风格设计的住宅小区已成为全国各地房地产开发商和商业建筑设计师打造的品牌,西班牙风格纯粹是一个概念,在西方不存在这个流派,出现在当代中国不外有两个因素:1、营销产品的策略,2、传递一种适于人生活居住的信息:舒适、激情、阳光、以及奢华。除此之外,还有欧式风格、英伦风格等。翻开西方建筑史便知,建筑风格根基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宗教文化因素,尤以宗教文化决定了风格形式,西方从希腊、罗马到漫长的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到现代,建筑风格流变清晰。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建造了仿西式建筑是一次殖民文化经历,为了让中国人接受而结合进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创造了一种中西结合范式,这种建筑实际是没有美学风格的,没有为世界建筑史留下有价值的一页。同样,当代建筑混合了西方古典的、现代的建筑元素,虽然不同于上世纪初被迫接受西方文化而是主动追求的西方化,实质上也没有创造出有价值的建筑美学,这是值得注意的。

(二)城市需要个性

一个城市,保存了历史建筑的脉络,与建城的漫长岁月相呼应,后来的建筑,因城市历史气息的积淀,在新风格上仍然有所体现,那么这个城市一定是有个性的。初到一个城市,如果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特有的个性,那么也一定感到了这个城市的光辉。如今,城市丢失了个性已是普遍了,已经无法挽回,但是,城市中的新建筑要有所作为,是城市建筑美学必须要思考的地方。

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能表达城市个性的,有模仿征相的建筑风格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创造出独特的个性,以艺术的标准去要求,才能建造出真正的标志性建筑。如果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就必须做到独一无二,不能联想到有任何相似建筑的造型特征。如果是一次集体性创作,必然不会产生建筑艺术的个性作品。

(三)探索与创造——期待创造当代中国的建筑艺术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未来,如同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存在了三种情形:本土传统(事实上结束了延续)、西方古典和现代(不可能彻底西化)、中西融合。第三种情形事实上已经普遍存在,在中西融合情形中还可区分:以本土为主的、以西方为主的、融合后再创造的,这最后一种是探索当代中国建筑艺术最有价值的方向。融合而创造,必须要清楚什么是可以融合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拼凑。要知道,中国本土传统建筑随传统文化已经解体,一种文明衰落到尽头,但是文明的基因还活着,如建筑的语言,这是可以再生的因素。而西方建筑仍然是连续的系统,它仍然在更新中。基于这样的事实判断,当代中国建筑艺术之融合而创造,就是要将本土建筑活的语言基因融合到世界建筑发展潮流中去,创造出中国个性的国际风格建筑。

由重建精神文化产生相应的美学,是当代中国建筑的课题。当代中国建筑美学面对两个基础:中国古代与西方,且这两方面各自都有完整的体系,本来它们是不相容的,自从西学东渐以来,走出了一条融合的道路,近代以来,融合之路在民国时期达到一次高潮,之后到上世纪末停滞了半个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城市发展使建筑业全面复苏,新的高潮到来。开放的视野和多元文化观念使人们重新认识古代中国和西方,中西融合之路仍然是不可不走之路。新中国为了探索全新文化走过了曲折的三十年,使古代的遗存所剩无几,当年梁思成拼命努力也无济于事。中西融合之路是必然地选择。当然这一次与前一次不同,因为第一,现代中国主动地面对了西方文明,而非当年的半殖民文化。第二,可以更理性地研究西方,西方又经历了现代以及后现代阶段,建筑观念及建筑美学变得更加复杂。西方的建筑艺术并不是像看到的建筑外表那样简单,创造的背后有深刻而久远的精神文化基础。第三,古代中国留下来的仅存建筑是研究古代精神文化及其美学的视觉实物,作为文明基础尤其珍贵。第四,中西融合不能停留在将各种元素结合拼凑简单处理,应该进行真正地超越性创造。

去过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等欧洲城市的人,一定会想到如果当初北京是梁思成建议的城市改造计划,那么现在会有一个完整的北京历史古城保存下来,那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时间不会倒流,历史不能重演,摆在当代中国建筑面前的任务是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化。建筑美学是支撑建筑的根本核心,思考建筑美学可以放在整个当代中国艺术问题中去审视考虑,由于建筑地位特殊,直接关系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因此,必须同时做两方面的工作:1、城市建筑的决策者要有审美品格,要有艺术眼光,要有博大的文化关怀。2、建筑师要有当代艺术的国际视野,要有文化使命感,要升华本真的内心世界。面临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状况,当代中国建筑美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建立:1、要面向未来,在加强保存古代遗存的同时,在精神文化上感召古代气质,有吸收一切优秀文化的能力。2、自主创新不意味着从零开始,西方现代建筑技术、材料、设计理念应引进利用,但是要建立自己的美学个性。3、走出一条什么样的当代中国建筑之路是建筑美学的终极目标,根本在于全社会精神文化的建立,基于此,建筑师的设计根本在于其将此精神文化转化为艺术理念、艺术观念,去创造新的建筑形式,从此,时下普遍的拼凑、模仿性建筑才能结束。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赖德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中国建筑艺术论》王振复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万书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中国现代建筑艺术论题》邹德侬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3月北京第一版

《建筑与文化》Andrew Ballantyne著王贵祥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细说建筑》汉宝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建筑意》建筑艺术与文化系列读本?第一辑萧默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上一篇:筑防线.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货物冷链运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