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审核讲话

2024-05-07

两化融合审核讲话(通用8篇)

篇1:两化融合审核讲话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监督审核PPT要求

1、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主营业务情况、组织架构、两化融合总体情况等;

2、企业的两化融合组织体系的改进情况;

3、上次评估审核来,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改进情况,包括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和边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的变更改进情况,内审和管理评审开展情况等;

4、上次评估审核确定不符合项的纠正及纠正措施的持续有效情况;

5、上次评估审核以来,企业发展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需求、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等的优化和改进情况;两化融合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6、上次评估审核以来,为打造、保持或提升已通过评定范围内的新型能力,实现两化融合目标及指标,按照两化融合实施过程要求所开展的提升和改进活动(围绕评定范围内所涉及新型能力的打造、保持或提升过程,从策划、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匹配与规范、运行维护、数据开发利用、动态调整等进行介绍。若涉及多个能力,需分别介绍)

7、企业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所打造、保持或提升的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量化指标达成情况,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主要作用等。

篇2:两化融合审核讲话

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0-11-01 00:00:00】 【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同志们:

这次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回顾总结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情况,分析面临的形势,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和主要举措,组织动员全省各类企业更加深入有效地推进两化融合,并以此引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这是继五月份与省委组织部共同举办全省市县区分管领导专题培训班之后,着力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的又一重要活动。今天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IP融合通信基地、金龙客车、保税区物流中心等现场,基层的创新实践将有助于大家拓展思路,正确把握工作的切入点。我们希望点上的经验能在全省范围逐步推广,以企业为主体,将面上两化融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我着重就工作回顾、形势分析以及下一步总体思路和关键措施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近年来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积极进展

去年下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刻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给我省经济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未雨绸缪、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关键举措,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组建又恰逢其时,系统上下对这一点首先形成了共同认识。今年以来,我们把加快两化融合放在全年十项重点工作的首 位,围绕‚发展产业、服务企业‛的工作宗旨,把企业两化融合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从试点示范抓起,由点到面稳步推进,使这项重要工作在多年发展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试验示范工作进展良好。针对两化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客观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力推进‚1+7‛试验示范区(一个国家级试验区、7个省级示范<试验>区)建设,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一是推进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南京市是全国首批8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我们支持帮助南京市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探索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新模式。目前,南京市的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工业优化分离模式、数据库平台开发模式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模式,为产业高端化和技术创新自主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二是推进省级示范、试验区试点。确定苏州工业园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江阴市、常熟市、无锡市惠山区、常州市武进区和南通船舶产业集聚区、宜兴环保产业集聚区为省级首批两化融合试验区,制定了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评价指标,规范和指导示范、试验区建设。各地依据评价指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有效地开展示范试点工作。苏州工业园区着力实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了SaaS(软件即服务)公共服务平台、软件评测平台、IP融合通信平台、嵌入式软件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发展载体;江阴市着力打造特色RFID(电子标签)产业园区,以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常熟市试验区以江苏龙芯梦兰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初步形成从芯片设计到计算机整机产品的自主创新品牌产业链;惠山试验区政产 学研合作成效显著,校企信息化合作项目达40项;武进试验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区县;南通船舶产业集聚区围绕数字造船积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组织船企开展CIO(首席信息官)论坛,帮助企业提升信息化研发水平;宜兴环保产业集聚区以水处理技术标准制定和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环保产业标准工作的先行先试,取得了多项成果,示范引导作用十分明显。

(二)试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委及时出台了《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评价标准及项目指南。经综合考核评价,已认定示范企业17家、试点企业78家。各地示范和试点企业把两化融合作为实现企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实施试验示范项目,促进了企业创新,增强了核心竞争力。苏宁电器集团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打造高效供应链,推动了经营管理创新,包括香港22家、日本7家在内的1106家连锁店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在向构建全球化信息体系目标迈进;徐工集团实施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基本实现各业务环节全覆盖,成本核算到单台设备,车间排产由周计划分解到半天,综合效益明显提高;熔盛重工集团公司实施‚设计数字化集成技术‛项目后,实现了船舶主导产品无纸化设计,三维造船设计(CAD)覆盖率达95%,产品设计周期缩短30%,综合效率提高20%以上,企业资源总利用率提高10%以上。焦点科技公司、江苏风云网络公司、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三宝科技集团和中国绸都网等一批生产性信息服务企业面向广大企业提供服务,服务范围不断拓展,规模实力迅速壮大,从一个重要方面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 点。

(三)两化融合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去年以来,各级经信部门积极组织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实施两化融合试点项目,我省列入工信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倍增计划‛项目39项,项目总投资近6亿元,其中贴息贷款资金近3亿元;7个省级试验区获得国家资助项目28项,获得国家资助1.7亿元。我委在积极推进项目实施的同时,通过财政专项引导资金资助58个地方项目1.6亿元,带动社会投资24亿元。苏州、江阴、常熟等市专门设立了两化融合财政专项资金。通过经信系统和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两化融合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工程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煤矿管理一体化系统、钢铁企业物料跟踪与优化调度系统、造船工程管理系统等一批项目技术起点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具备了产业化条件,对提升企业和行业两化融合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作用逐步发挥。在抓好试验(示范)区和试点(示范)企业建设的同时,各地高度重视构建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十分注重依托这些平台引导企业从信息化单向应用走向集成创新,推动企业开辟电子商务新领域,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目前,江苏绸都网、焦点科技等电子商务企业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成为国家物流公共平台试点,这些先行单位的共同点都是致力于帮助企业提高效率效能、拓宽营销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整合。各地注重结合产业优势,积极发展服务于特色产业和产业链、产业集群的信息服务平台,面向环保节能、船舶海工、纺织服装、工程机械、港口物流等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通信、光伏太阳能等产业链的信息服务平台已具有越来越广的覆盖面,对企业的研发、营销及信息资源共享都产生了良好效应。各地还注意在纺织服装、轻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领域运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广两化融合新技术,加快装备智能化、流程一体化、管理精细化步伐,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工信部领导和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多次来我省对两化融合进行调研考察,充分肯定了我省企业两化融合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南钢集团、徐工集团、中烟公司徐州分公司加快企业两化融合的经验已在全国得到推广。

在近些年企业两化融合的实践中,全省上下已经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一是企业两化融合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和工业软件在企业研发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研发设计能力和效率,加快了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步伐,尤其是产品全三维建模、数字样机、虚拟仿真、协同设计等新型研发模式的推广应用,使研发设计水平实现了大跨度跃升,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起到了基础性、关键性、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二是企业两化融合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证。信息技术融入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带动企业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全面创新,将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加快企业两化融合,实现集成创新与协同,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才能得力有效地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企业两化融合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加快两化融 合不仅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品升级的基础工程,而且是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是江苏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我省具有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总体水平相对较高,信息产业规模较大、发展势头特别强劲的优势,只要制定符合省情实际的两化融合相关政策,以企业为切入点,扎实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就可以为转型升级开辟新路径、构建新机制,使整个工业经济在调整转型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关于企业两化融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引领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势不可挡的浪潮,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与航天技术在内的新兴技术群,引领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着广泛、深刻、重大的变革。推进新形势下的企业两化融合,就必须对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总体走势有一个概要的了解。

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席卷全球,推动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促进人类文明步入信息文明新时代。两年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批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相当一部分大企业也受到重创,美、欧、日等各国纷纷提出‚IT救市‛计划,以信息技术抢抓发展先机,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力图占领战略制高点,谋求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国奥巴马政府2009年提出的经济振兴计划行动纲领中指出‚美国将以比其他国家运行更快、分布更广泛的无线网络,在移动创新上领先;通过宽带来实时跟踪和管理他们的能源 消耗,确保美国在清洁能源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奥巴马认为‚‘智慧地球’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其核心是通过信息技术,依托物联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欧盟提出‚2020战略‛,利用建设信息社会的契机力争在整体上超越美国。近期又发布了《数字议程》五年计划,总体目标是通过基于高速和超高速互联网及互操作应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日本相继制定和实施了e-Japan战略、e-Japan战略Ⅱ、u-Japan战略,去年7月,日本又推出了《i-Japan战略2015》,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以人为本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让信息技术如同空气和水一般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由此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变革,实现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自主创新,催生后金融危机时代日本经济社会的新活力。韩国总统李明博去年主持了《IT韩国未来战略》研究,决定投资约1万亿元发展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实现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为韩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世界500强企业无一不是信息化应用的先锋,他们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全球化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配送与分销、销售与服务,实现了全球范围内最优配置资源。国际数据中心(IDC)的研究报告显示,世界500强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70%,而企业信息化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10倍以上。管理信息化通常能使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提高60%~200%,报表周期缩短90%以上,同时优化了管理流程,实现了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减少了决策的盲目性。2010年全球500强榜首企业美国连锁零售商沃尔玛,其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管理着全球15个国家8000多个 店铺的销售、采购、库存等情况;空客A380飞机基于跨国异地设计制造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分散在法、德、英、西班牙四个国家研制生产基地的信息共享集成与研制流程的协同,实现了分散在30个国家的1500家零部件生产商和供应商之间的网络协同,形成了飞机协同研制与配套采购的新模式。

从国内情况看,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要求,国内广大企业对两化融合的认识明显提高、推进力度也相应加大,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及融合性产业不断出现,生产要素信息资源互相整合,加快了企业集成创新,发展进程已逐步从企业对信息技术的离散化单项应用阶段,扩展到对各业务环节全面覆盖、渗透融合、综合集成应用的新阶段。上海市作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率先建立了4个研究中心和10个重点实验室,围绕两化融合重要产业门类,以关键信息技术和共性解决方案为切入点,开展技术研发和攻关,为两化融合的深入推进提供技术支撑和储备,促进两化融合关键技术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广东省的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着眼通盘谋划珠三角,运用信息技术打通‚孤岛‛,通过实施‚6个100示范工程‛(在新显示、新能源、新光源,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以及软件产业等‚四新一软‛高增长行业,推动高端增值业务和各种创新应用业务;大力发展数控、高精、高速及纳米级制造技术与设备;加快推进数字家庭行动计划;发展基于三网融合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新兴产业;突出发展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机床电子、娱乐玩具电子、船舶电子等新型优势产业。)、构建公 共服务和创新共性平台等举措,带动‚广东制造‛全面升级。其他省份,包括中西部地区也同样在大力推进企业两化融合,湖南省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工程在全国先行;安徽省成立新农村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力解决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信息获取和农残检测等关键技术。

从省内情况看,尽管我省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工作力度较大,成效也较明显,但与起步更早的省市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一些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思想认识还不到位,没有站在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推动这项工作;少数地方对两化融合基本情况底数不清,缺乏长远规划,组织机构不落实,没有建立健全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相当数量的企业信息化水平仅处于部分业务应用阶段,集成应用、业务协同基本没有开展,在研发设计和营销分销环节两端更显薄弱,致使一些企业长期以来始终处于加工制造产业链低端。此外,不同行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差异较大,也是明显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层层级级的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三、关于企业两化融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两化融合不仅是国家战略,同时也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两化融合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两化融合放在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位置,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的集成创新与协同应用,实 现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基本方针,我们提出全省企业两化融合‚135‛行动计划,实施以‚百企示范、千企试点、万企升级‛为内涵的‚百千万‛工程,明确全省企业两化融合一年、三年和五年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和任务。

2010年,确定200家试点(示范)企业,力争达到300家,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初步建立省、市、县(市)三级企业两化融合的试点(示范)工作体系,从制定规划入手,深入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工作。设立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三方合作组成的两化融合技术研发中心,针对行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确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产业和技术升级问题,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建立企业两化融合专家库,深入研讨不同企业两化融合的解决方案。

2012年,确定100家示范企业、1000家试点企业,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全面推进万企升级。健全省、市、县(市)三级企业两化融合的试点(示范)工作体系,形成有效的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机制,基本实现‚百千万‛工程目标。

2015年,实现成套设备和传统产业整机产品信息化率分别超过40%(广东计划到2012年成套设备信息化率达30%),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60%(我省目前约20%),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的比例超过60%(我省目前约40%)。

四、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的关键 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紧跟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潮流,认准发展目标,创新思路举措,务实高效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工作。

(一)加强调研分析,科学制定企业两化融合规划。从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律看,一个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我省虽然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总体水平不够高且南北差距很大,苏北部分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信息化程度也相应较低。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抓紧制定‚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各地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对本地区企业两化融合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省‚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全省企业两化融合‚135‛行动计划和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科学制定本地企业两化融合‚135‛专项规划,明确方向目标,扎实向前推进。要紧密结合本地区两化融合现状,通过对标找差距,抓紧出台有针对性的企业两化融合相关政策,引导广大企业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全省企业尤其是重点骨干企业要根据‚135‛发展目标,制定本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目标规划,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两化融合进程。

(二)坚持示范带动,积极探索企业两化融合新模式。两化融合工作必须坚持面向企业、服务企业的方向,以示范试点为引领,创新机制、创新模式,着力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一是抓好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围绕我省11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示范企 业和示范项目为抓手,重点支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产品研发、内部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开展信息技术服务等,为各行业企业提供标杆、示范和样板。省级层面专项资金以示范企业的示范项目为支持重点。二是细分行业深化应用。按照行业细分,根据不同行业的信息化需求、发展层次和路径流程,探索精细、精准、深度融合的企业两化融合模式,在做好企业的节能、安全、环保、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打破信息‚孤岛‛,加快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推进信息系统在行业的深度应用,组织产学研联合体对同行业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突破瓶颈,打造不同行业两化融合领军企业。三是创新企业两化融合的运作模式。要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中心,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快信息化的集成与协同,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其重点包括建立高效的新产品设计系统,创立以知识库为内涵,以模块化为基础,以协同化为纽带的数字化系统设计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产品理念为指导,发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及信息反馈等综合因素作用,推进新产品研发,确立产品开发、设计、制造、验收、使用、维护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形成产品系列化的市场竞争模式;运用信息化系统优化整合资源,加快集成应用,形成资源配置高效、生产管理精益、客户服务满意的现代经营模式。以上三个方面内容,需要各地引导企业特别是示范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加快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经营管理、节能环保安全以及综合集成的信息化进程,在此基础上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改善公共服务,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服务平台整体 水平。要加快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发展,关注分行业服务,建立为行业企业提供生产、经营精细化管理服务的第三方信息化服务平台;要关注供应链服务,建立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活动相关信息的第三方信息化服务平台;要关注物流环节服务,建立为企业提供物流管理相关信息服务的第三方信息化服务平台;要关注综合咨询服务,建立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管理或培训等信息化专业咨询服务的第三方信息化服务平台。各地要鼓励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分离内部信息技术开发部门,面向全行业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支持有条件的生产制造企业向信息服务专业化和生产服务一体化方向发展。

篇3:长治“两化”的精细融合

市情下的“破”和“立”

不破不立, 破而后立, 这是地方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 长治市经济社会发展迅猛, 财政收入的70%来自于工业。长治的工业体系较为完整, 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许多方面在山西省处于领先地位, 形成了煤炭、焦炭、冶金、化工、电力、机械、医药、建材、新材料、食品加工等10大支柱产业;形成了煤化工和电力两大基地。但是, 目前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 也给长治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 要实现资源支撑、生态环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改进民生、构建和谐长治的目标均难以为继。

因此,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体系,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既是长治市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又是长治市的一项紧迫工作。

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于长治的战略意义

建设两化融合试验区, 是国家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切入点。建设长治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对带动长治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实现经济发展向创新型、集约型、开放型、融合型方向转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建立融合试验区, 对于深化信息技术在产品开发、生产控制、生产装备、经营管理等方面全过程的渗透融合, 推动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的工业生产实现数字化和集成化, 增强行业创新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长治市主导产业发展的需要;

建立融合试验区, 有利于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 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是长治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建立融合试验区, 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推进产业链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推进物流产业信息化和物流基地建设, 以及推进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是长治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建立融合试验区, 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切入点, 吸引和带动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 着力发展行业市场的电子商务和专业服务平台, 是长治健全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扩大长治品牌的辐射能力的需要;

建立融合试验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是长治市确保重点行业安全生产, 提升企业和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需要。

赢在起跑线的两化融合

2009年3月, 国家工信部评选了上海等8个市 (地区) 为首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

继8个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立并运行后, 长治市政府率先展开相关工作, 先后进行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及评估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以及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的申报工作, 并进行了长治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与评估, 申请设立省级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成立了“长治市两化融合促进中心”。

可以肯定的是, 虽然工业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 但长治市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有不少信息化应用程度较高的企业, 如清华机械厂、潞安集团、天脊集团等骨干企业信息化程度均居同业领先水平, 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 也为长治市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典型示范效应。长治市要赢在两化融合的起跑线上。化融合的道路, 推动长治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数字就是任务。未来, 通过试验区的建设, 长治市的工业总产值要超过2 000亿元, 年递增20%;工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 年递增15%;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确保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6%, 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6 000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3 000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长治市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及营销模式, 使信息化对企业效益的增长率达到25%以上;要达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5%提高到50%;同时完成商务电子化工程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使重点行业网上交易总额的比例超过30%, 中小企业商务应用率达到30%。

普及就是目标。长治市要将各行业中企业的生产管理与生产控制自动化水平大幅度地提高, 要将信息化应用在各行业深入普及。在煤炭、焦炭、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等产业骨干企业中, 普遍应用制造执行系统 (ME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 、计算机柔性制造等技术, 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在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中, 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 (CAPP) 等技术普及应用基础上, 应用系统集成应用水平显著提高, 生产仿真试验, 平台异地协同研发基本普及。

向两化融合的高目标冲刺

如今, 首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上已分别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典型就是旗帜。长治市要向两化融合的高目标冲刺, 要以三年时间基本形成以支柱产业为重点, 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体系。到2013年, 打造培育出一批示范工程、示范企业及示范园区, 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的两化融合水平要显著提高, 使长治市信息化支撑工业化发展的环境基础基本建立, 探索出一条符合长治市实际的、切实可行的信息化与工业

篇4:两化融合审核讲话

2013年9月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要求深入彻底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着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目标,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重点,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打造中国工业经济升级版。

根据计划,中国将力争到2018年,两化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能力普遍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全面提升,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2。具体目标包括:

(1)“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到全面推广。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逐级提升,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企业达到80%,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应用效果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55%,应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达到50%。

(2)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全面渗透,传统行业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基于信息网络的融合创新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工业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驱动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交易额突破20万亿元。

(3)食品、药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民爆、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提升。各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50%的重点工业用能企业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应用达到较高水平,实现节能量5 000万吨标准煤。

(4)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得到快速应用,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0%。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品配套能力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重点关键领域实现全面自主配套。

篇5:两化融合建设

http://2011/7/22 21:52:13红网字体: 【大 中 小】

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授牌暨“数字湖南”培训开班仪式在长沙举行。

红网长沙7月22日讯(记者 刘怡斌 实习生 徐凯琦)今天上午,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授牌暨“数字湖南”培训开班仪式在长沙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湖南省委常委、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陈肇雄为长株潭城市群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授牌,并向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3个工业园区负责人授予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牌匾。

“两化融合”是湖南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提出的“以信息化主导新兴工业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根据湖南“两化融合”的现状与特点,从2011年至2013年,湖南将全面开展“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即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创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重点推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3大产业集群的信息化水平。在有关市州建立一批区域性的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围绕建设数字化生产制造基地、生产性服务园区、移动电子商务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的目标,编制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综合管理和公共平台建设。

会议提出,通过试验区建设,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效果将明显提高,到2013年,各试验区“融合综合指数”由目前的0.4提高到0.7以上,在全省率先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同时试验区的成功建设也将带动全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促进节能减排,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发挥积极的作用。

陈肇雄在会上指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的系统工程,结合湖南工业化的特点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下一阶段,湖南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工作,围绕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构建全方位推动两化融合的发展模式;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加大融资支持力度,解决两化融合发展的资金瓶颈;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

全省各市州经信委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省直和中央在湘有关单位信息化处室负责人、有关开发区及工业化园区负责人,以及“数字湖南”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全体同志共参加了此次授牌仪式。

相关链接

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

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界经济开发区、道州电子信息产业园、衡阳松木工业园、永州市凤凰经济开发区、邵阳经济开发区、怀化工业园、郴州经济

篇6:两化融合程序文件

对两化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与诊断,以满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为明确持续改进的重点和方向,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过程,定义了评估方法、评估实施,适用于本管理体系内所有部门与单位。术语

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定义:

a)起步建设阶段:企业已经开始建设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具备一定条件,但其单项应用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

b)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单项应用对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c)集成提升阶段:企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 集成有效实现,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有效开展。

d)创新突破阶段:企业基础建设趋于完备,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趋于成熟,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4 职责

4.1信息化领导委员会

4.1.1负责评审《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4.2信息化管理中心 4.2.1负责编写《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4.2.2负责审核、汇总各部门上报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内容。4.2.3负责组织编写、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4.3各部门 4.3.1负责填写本部门《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5 流程图

? 主责部门 流 程 图

形成文件/记录 信息化管理中心

《两化融合评估指 标体系》

信息化管理委员会

信息化管理中心 各部门

《两化融合现状评 估报告》

信息化领导委员会

《两化融合现状评 估报告》

? 6 程序内容

6.1建立评估体系

6.1.1信息化管理中心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公司两化融合现状进行评估。6.1.2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按照GB/T23020-2013要求,制定公司《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从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建立评估指标,报信息化领导委员会相关成员批准后开展评估工作。

6.1.3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以及数据采集项组成。一级指标应包含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依据公司业务现状、两化融合现状分别制定相对应二级、三级指标。

6.1.4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守系统性、可操作性、目的性的体系建立原则。

6.1.5《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此):

a)评估体系设计原则; b)评估方法; c)评估指标项; d)数据采集项; e)填报对象; f)填报说明。

6.2评估实施 6.2.1开展评估

6.2.2信息化管理中心将批准后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分发给各个业务部门,应明确各部门数据反馈时间。

6.2.3各部门认真填写《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经部门主管审核后报至信息化管理中心。

6.2.4各部门所填报数据应确保准确性、完整性,严格按照《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的数据填报说明进行填写。

6.2.5信息化管理中心汇总、审查各部门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数据,按照《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的评估方法开展具体评估工作,对每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得出评估结论。

6.2.6信息化管理中心依据各项指标的评估结论,结合评估方法,评估公司两化融合所处发展阶段。

6.2.7信息化管理中心依据整体性评估结果,采用适宜的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并确保找出原因: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没有形成预期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不符合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的要求。针对问题和原因,按PDCA的方法进行检查和整改。6.2.8信息化管理中心依据评估与诊断结果,组织编写《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6.2.9《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文件内容应包含:

a)评估背景; b)评估范围; c)评估目的; d)评估方法; e)评估结果; f)评估分析; g)改进措施。

6.2.10信息化管理中心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至信息化领导委员会相关成员批准,评估报告批准后分发至有关领导和部门。7.相关文件

7.1《记录控制程序》 8.记录

篇7:2016两化融合总结

2016,我公司两化融合工作积极开展,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保证了公司自动化、信息化发展的快速推进。并能在两化融合项目的建设中完善制度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使两化融合硬件和软件同步发展,保障公司的两化融合工作快速稳定推进。现将2016年我公司两化融合工作做出总结。

一、块煤破碎系统改造

为了优化销售煤种,符合市场需求,我公司于2015年3月至5月设计建设了块煤破碎系统。块煤破碎系统包含1台分级筛、1台破碎机、2部皮带、2部给煤机,采用就地启停的运行方式。随着“两化融合”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块煤破碎系统高能耗、低效率地运行方式已不能满足公司要求。为贯彻集团公司“两化融合”相关文件精神,根据今年初公司制定的两化融合工作计划,我们于2016年1月至3月对块煤破碎系统进行了自动化改造。

在主井皮带天津华宁KTC101集控系统的基础上,引出拉力电缆,在分级筛、102皮带、破碎机、102转载皮带、两部给煤机处各设置启动节点,安装组合扩音扩音电话,将破碎系统并入了主井皮带集控系统中,实现由主井皮带KTC101控制系统集中控制。改造完成后,系统实现了一键顺序启停功能、故障闭锁功能和喊话预警功能。整个系统进行了视频干预,系统的主井皮带机头、分级筛、102皮带机头、手动捡矸点、102转载皮带机尾、102转载皮带机头、两部给煤机机头等重点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摄像头,并在主井集控室安设了硬盘录像机。摄像头采集视频信号上传至集控室硬盘录像机,并经过光纤上传至调度室。值班人员能在井口集控室内硬盘录像机上,调度员可以在调度大屏上实时地监视各个重点部位实际运行状况。视频监控信息存储可以达到半个月以上。视频干预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块煤破碎系统集控改造后的成效。

1、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减少电能消耗。系统改造完成后,皮带司机只需在集控室即可完成主井皮带、块煤破碎系统所含6台设备的一键顺序启停,有效地缩短了系统启停的时间,不仅提高运行效率,还减少了电能消耗。

2、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系统安设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可以实时的监视各重点部位的运行情况,若出现问题,值班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并处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3、减人增效。改造完成后,块煤破碎系统减少维检人员共5人,而且还减轻了维检人员的工作强度,减人增效成果明显。

二、煤场自动化系统建设

公司煤场由于场地狭长,销售煤种多,没有规划固定的行车路线,导致装车效率低,容易出现错装偷装的现象,为规范销售秩序,提高车辆装煤效率,能及时掌握煤炭销售信息,按照年初制定的2016“两化融合”计划方案,公司组织各部门从年初开始研究煤场销售自动化方案。

详细考察论证,科学制定方案。煤场分区和出入口的制定是煤场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受限于煤场狭长空间不足,煤场区域的划分和各区域出入口位置的制定是个不小的难题。公司机电矿长组织机电部、销售科等部门多次深入现场勘查和研讨,制定出多种方案,经过多次方案会审,最终优选出了最佳施工方案。结合公司煤场场地小而煤种多的实际情况,将煤场划分5个区域,分别为:精煤区、块煤区、原煤区、筒装矸石区、铲装矸石区。调度室设置煤场自动化上位机,销售科设置煤场自动化监控服务器,实行车辆入矿发卡管理制度。在空车磅房出口、煤场入口、各煤种区域出入口设置挡车器、读卡器、摄像头等,区域入口设置LED屏,可以实时显示车牌号、煤种、装煤标吨等车辆信息。煤场入口区域可以统计各区域的车辆数量,确定煤场各煤种车辆是否达到饱和,发布到LED显示大屏上,该煤种车辆饱和时不准放行。

严格规范施工,积极调试运行。煤场自动化系覆盖区域大、统设备分散、线路繁多,机电部制定严格的施工标准以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克服了煤场复杂地形给光缆敷设带来的的困难,多利用现有的皮带桥架和地沟敷设光缆,减少地埋敷设,降低了煤场车辆通行和清理沉积煤对光缆的损坏几率,圆满完成了线缆敷设和基础浇筑工作。硬件施工完成后,机电部积极组织系统的软件调试,经过多次的局部和整体调试运行,根据销售科意见对软件进行了多次调整,正式投入运行。煤区车辆控制系统、销售统计数据库、视频监控系统等全部稳定运行,达到了设计目标。

煤场自动化系投入运行后,系统能自动引导车辆到达指定区域装煤,完成装煤后引导车辆称重和出矿,完成销售流程;规范了销售秩序,提高车辆装煤效率,防止错装和偷盗现象发生;能自动统计每天/周/月各煤种的销售量和车数,生成报表。调度室和销售科可以随时查看煤炭销售系统各个节点的车辆信息及销售情况、各部位视频信息等。系统建成后可减少煤场入口处保安3人,每年节约工资约9万元。

三、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

通过学习两化融合相关的文件,我们体会到两化融合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如何帮助我们的员工提高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的意识,是我们工作中容易疏忽的重点。我们将根据两化融合相关文件要求,完善我公司的各类规章制度及各类工作记录,对已有的制度按照实际重新进行修订。在规章制度落实,提高员工素质的工作上,我们理论与实践并重,定期学习各类规章制度并进行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操作;在日常工作中有涉及相关制度的,我们会进行现场的学习与巩固。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能吝守各种规章制度,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整体观念强,能主动配合全局工作。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强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的巡检和定期维护,及时备份重要的信息数据,保证系统正确稳定运行。

篇8:两化融合汇报材料

东煤公司“两化融合”示范矿井建设

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一日东煤公司“两化融合”示范矿井建设汇报材料

一、东煤公司概况

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至今已有80年开采史,1998年4月改制,市国资委直管,现为太原市唯一的大型地方国有重点“煤炭—电力”一体化企业。

公司现在拥有七对矿井,核定总产能为615万吨/年;员工43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00多人。

东煤公司柳树渠井是公司主要生产矿井,生产能力150万吨/年。斜井开拓,属低瓦斯矿井,主采的15#煤层易自燃,煤尘具有爆炸性。通风方式为分区机械抽出式通风,主提升为强力皮带运输,材料副斜井采用串车提升,乘人斜井采用架空乘人装置,大巷采用10吨电机车、3吨底卸矿车运输。主要生产区域现分布在五、七采区,开采水平为750水平。

二、“两化融合”建设情况

东煤公司在2007年初,就制定了《东山煤矿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在2010年5月,由太原罗克佳华再次制定了《东山煤矿四效合一整体规划方案》。近五年来,陆续建设了千兆井下工业以太环网、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顶板监测系统、井下广播系统、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主皮带集中控制系统、电力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十多个子系统,并对各子系统进行了综合集成。配合公司全面实现综采综掘和主提升机、主通风机等大规模的机械化改造,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提升了

2 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现将公司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1、首先,为推进东煤公司信息化建设及“两化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领导组:

组 长:张鸿恩 常务副组长:赵智

副组长:马积福 侯敬平杨劲松

成 员:焦保国 武福拴 宁政权 杨恩忠

刘全旺 赵建敏 桑万忠

为了切实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信息监控中心,信息监控中心由总工程师直接领导。

2、积极建设安全避险“六大系统”(1)、数据传输系统

为满足矿井数字信息系统传输的要求,设计安装1000M工业以太环网,系统传输平台设计为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的方式,井下设计一个1000M环网,负责传输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井下电网监控系统、无线通讯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等子系统。通过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的建设,将矿井各环节系统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产信息、安全信息实时传递到矿井生产安全调度指挥中心,为矿井的数字化矿山系统提供一个高速、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平台,为公司领导的指挥和管理提供充分的、实时的信息依据,为矿井建设先进的管控一体化平台提供基础平台。

3(2)、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型号为KJ95N,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井下现安装分站24台,模拟量传感器96台,开关量传感器92台。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瓦斯传感器进行校验和断电测试,双机热备,与煤炭局联网,系统运行完全正常。(3)、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为KJ236(A)型,北京煤科总院生产。共安装人员定位分站10台,读卡器63台,配备人员定位识别卡2300张,所有下井人员全部佩戴识别卡,并在井口对携卡人员进行唯一性识别。系统覆盖井下各条巷道和各采掘工作面,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井下人员的活动信息,双机备份,与市煤炭局联网,运行正常。

(4)、通信联络系统

井下通讯系统使用的是由深圳华仁达公司生产的HRD-512型数字程控调度机。现共安装调度电话112部,井下各工作地点均安装了直通电话,并对调度台等重要电话进行录音。

我公司于今年开始安装井下广播系统及无线通信系统。井下广播系统选用的是上海山源电子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KTK125型广播系统,现井下共安装13台广播分站,覆盖井下人员主要工作场所。系统已经通过公司验收。无线通信系统为山西美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T137型无线通信系统。共安装分站26台,覆盖井下主要大巷。系统通过市局验收。

(5)、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4 井下静压管路敷设到所有巷道和每个采掘工作面,巷道每隔50米设置一个供水阀门,保证各个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应急供水。

(6)、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地面空压机房安装3台OG-250F低噪声单螺杆压缩机,对应3台10m³风包,敷设φ200mm无缝压风管路至各用风地点。在井下主要地点安装了25套ZYJ(C)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装置。

(7)、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我公司于2012年开工建设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及移动救生舱。现已全部完工并通过了公司初步验收。公司永久避难硐室设在五采区,可同时容纳80人紧急避险。硐室内配备相关生活必备物品及环境监测设备,大大增加被困人员逃生及成功救援的几率。

可移动救生舱为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可移动式救生舱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害气体,对内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等,赢得较长生存时间,加大救援几率。

除紧急避险六大系统之外,产量监控系统为山西三极科技有限公司的KJ219,安装监控主机2台,双机热备,数据传输接口两台,一用一备,皮带称架一套,设置称重传感器4台,监测分站一套,防爆摄像仪一台,视频录像机一台,现系统正常运行。

辅助运输使用合肥工大高科生产的“信集闭”系统。

3、突出东煤特色,提高两化融合程度。

结合我公司实际,为提升公司两化融合水平,公司加大对两化融合项目资金投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建立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网站,网址为:。

(2)公司今年集中停产对主皮带进行改造安装了主皮带集中控制系统。系统通过PLC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主皮带运行信息及相关参数实现实时监测、并实现远程控制,起到了减员增效的良好效果。并且公司领导可通过局域网实时查看主皮带运行情况,实时了解生产信息,做出科学决策。

(3)公司原有的各种监测监控系统由于是多个厂商建设,部分是由公司自主研发完成,系统应用分散、各系统功能单一,无法将主要生产工序、设备的监测信息、环境参数等进行实时反应并进行综合管理。为此,公司投入资金,与软件开发商和各系统生产商合作,利用OPC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建立一个煤矿生产过程监控、生产环境实时监控、重点工程跟踪、生产调度指挥、安全管理的综合应用平台。在此平台上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现场,并根据监控系统数据协调指挥生产,保障生产安全有序地进行。

(4)公司引进了在煤炭行业知名的“龙软GIS系统”,并且数据共享,使地测绘图、技术设计的软件正版化、国产化,大大提高了绘图效率。通过数据共享,地测采掘平面图也能够在调度指挥中心即时显示,方便调度指挥。

6(5)公司充分利用3G移动通讯优势,与山西四和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成功了一套“煤矿综合移动监测系统”,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手机信号,不仅可以了解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全部信息,包括采、掘、机、运、通和排水等矿井六大系统的监测信息,59多个重要工作场所的视频信息都可以一览无余。

(6)信息中心自主开发了“东煤早报”,将前一天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隐患落实情况、销售库存情况等进行汇总,在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和每天早晨的调度碰头会上进行滚动显示。还开发了移动短信平台,将前一天安全生产情况和公司领导带班情况,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到公司每一个管理人员手机上。

(7)对充电超市的充电架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后,减轻了充电工的劳动强度,工人用灯情况一目了然,数据准确率达到了100%。

(8)与精英科技公司,开发了“隐患排查系统”,并由太原市和山西省经信委推荐,以“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重点推进项目”向国家工信部进行了申报。

(9)与山西四和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煤矿综合移动监控系统”,该产品通过了山西省科委组织的新产品和新成果鉴定,鉴定结果为国内先进水平。

4、公司以完善的激励制度促进“两化融合”的健康发展 为使“两化融合”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开展,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保障相关工作有力推进,对“两化融合”工作中的改革

7 及创新进行大力表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5、加强信息化的相关培训工作

为使领导干部认识到煤矿建设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公司2008年起就连续多次派中层以上领导到中北大学对计算机操作进行进修,公司在每次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时不定期派技术人员去厂家培训,然后再进行现场培训,使中层以上干部和技术人员做到了应知应会。

三、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

随着矿井资源的整合,东煤公司由原来的一矿变为7矿,2013年,公司将严格目标管理,切实落实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管理力度,加大安全装备的投入,实施精细化管理,逐步向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安全高效的矿井迈进。

2013年,我们东煤公司将全面推进机械化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对所有子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利用省煤炭厅“煤炭专网升级”的机会,做好集团公司与子企业的网络建设工作。使“两化融合”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力争成为太原市煤炭企业“两化融合”的先进示范矿井。

最后,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东煤公司“两化融合”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设性意见,东煤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一篇:XX小学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暖场母亲节活动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