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

2024-05-09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精选9篇)

篇1: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把下列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漆(膝)(膝盖) 难( )( ) 蒌( )( ) 摇( )( )

换( )( ) 慌( )( ) 透( )( ) 侵( )( )

竖( )( ) 载( )( )

二、积累词语。

威风( )( ) ( )( )悦耳 望( )止( ) 古朴( )( )

( )( )茏茏 开天( )( ) 心花( )( ) 贪得( )( )

三、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连……也…… 因为……所以…… 不仅……还……

①( )麦得斯太爱金子,( )受到了神灵的惩罚。

②李浦曼穷得( )画笔( )买不起。

③( )兰兰的成绩不好,( )她学习很用功。

④莫高窟( )有彩塑,( )有飞天壁画。

四、按原文填空。

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 ),是一座美丽的( ),也是一座( )。

②一尊卧佛长达( ),侧身卧着,眼睛微闭,( )。看到这一尊尊( )的彩塑,游人无不( )。

③它斜飞在( )的天空中,自由自在,( ),“唧”的一声,身子像个小黑点( )下来,( )明镜般的水面,又轻身一( ),( )入云中。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奇异― 宁静― 理睬― 陶醉―

反义词:失败― 批评― 怀疑― 杂乱无章―

六、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晓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作者为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它来了!那小巧玲珑的体态,着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轻悠敏捷,在春光中快乐地飞翔,发出清亮圆润的啁啾声。

春雨如烟如雾,无声无息地下着。水田里的秧苗,塘边的柔柳,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红润润的。这时,一只、两只、一对、两对……小燕子欢叫着,穿来穿去。

1.文中的“它”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燕子有___________的体态,一身___________的羽毛,发出__________的啁啾声。

3.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雨如烟如雾”是一个_________句,把春雨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毛虫的摇篮是树叶。

住在花瓣上的是蝴蝶。

爱唱歌的鸟儿,有一个舒服的窝。

勤劳的蜜蜂,住着漂亮的大宿舍。

蓝色的小河里,游着鱼和虾。

绿色的大原野,是蜻蜓的家。

可怜的风没有家,东奔西跑,找不到地方歇一下。

漂亮的云,也没有家可回,天一阴,就急得流眼泪。

我们最幸福啦!

一生下来,爸爸妈妈就准备好了家,

让我们安安稳稳地在家里长大。

1.在短文中给下面的词语找反义词。

难受-( ) 痛苦-( ) 丑陋(lu)-( )

2.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

(1)例:东奔西跑(含反义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例:安安稳稳(AABB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小毛虫的家是___________,蝴蝶的家是___________,鸟儿的家是___________,蜜蜂的家是___________,鱼虾的家是___________,蜻蜓的家是___________。

4.“漂亮的云,也没有家可回,天一阴,就急得流眼泪。”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首诗,请写一句赞美“家”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

大自然是如此美丽,我们的校园也毫不逊色啊!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校园的美丽景色呢?快拿起笔,让校园的美景从你的笔端流泻出来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篇2: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

()()()()

kěn dìng xún luó xū shí wéi kàng

()()()()

二、照样子,写词语。(10分)

例:又(轻)又(圆)又()又()又()又()

又()又()又()又()又()又()

写几个带数字的成语 例:(七)嘴(八)舌()发()中

()面()方()水()山()心()意()全()美

三、比一比,再组词语。(16分)

旋()幼()仰()波()

族()幻()柳()坡()

棚()慌()挠()脑()

棚()谎()浇()恼()

四、按要求填空。(5分)

1、“浮现”的“浮”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X|k | B| 1.c| O |m2、“熟悉”的“熟”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熟”字在字典里主要有以下解释:①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②食物加热到可以吃的程度;③十分了解;④对工作有经验;“熟悉”的“熟”应取第()种解释。

五、选词填空。(6分)

发生 发明 发现

1、张衡认真记录、研究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2、小敏在放学的路上,突然()路旁的沟里有一只死去的小猫。

3、日本()了大地震。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4分)

早发白帝城 绝句

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_________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

轻舟已过万重山。_______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学过了两则寓言,分别是《 》和《 》。

七、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小姑娘长大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晒干了地上的水。(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蜜蜂“嗡嗡”地在花间采蜜。(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共11分)

家乡的小河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

我像岸边的一棵小树,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长大。

春天到了,我看到河里的冰雪融(rónɡ)化了,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里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河堤上绿树成荫,河滩里瓜果满园。放了学,我们有时到小河里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白皮的,花皮的,又脆又甜,可好吃了。有时,我们还在岸边的树荫下帮妈妈洗衣服,直到黄昏送走一天的酷热。

秋天到了,河里的鱼虾肥了,岸边的苹果熟了。秋假里,我总爱跟爷爷去看果园。高兴了,就跑到河里捉鱼摸虾。河水映照笑脸,秋风伴奏起丰收的音乐。新-课-标-第-一-网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jìm)。迎着满天飞舞的雪花,我们又结伴到河里滑冰,可热闹了。我爱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爱她。我爱河里源源不断的流水,我爱两岸美丽的景色,我更爱她用涓(juān)涓细流滋润了岸边的田地,给人们送来丰收的欢乐。

1.短文是以什么顺序描写小河美丽的景色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河四季的景色各有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为什么爱家乡的小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30分)

篇3: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

(一) 训练要点

1. 认识生字200个;会写生字300个。

2. 利用字典、词典等各种渠道识记生字, 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 养成主动识字习惯。

3. 继续学习用识字规律记生字, 如熟字加、减、换偏旁组成新字, 利用形声字规律识字。

4. 区分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等。了解汉字中的多音字。了解一字多义。

5.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把字写端正、美观,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习用毛笔描红。

(二) 题型例举

1. 用线条连接汉字与相应的音节。

sàng chàn jué é

颤 丧 俄 掘

2. 读句子, 用“√”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一位白发苍苍 (cāng chāng) 的老爷爷拉着我的小辫 (bàn biàn) 子, 说:“我居 (jūjù) 然爬上了天都 (dōu dū) 峰!”

3. 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兴高 (采 彩) 烈不 (加 假) 思索相 (题 提) 并论

4.照样子, 给下列汉字加上部首变成另一个字, 再用这个字组词。

例:旁傍 (傍晚) 榜 (榜样)

扁_____ ( ) 高_____ ( )

_____ ( ) _____ ( )

5.看拼音, 写词语。 (题略)

6.比一比, 再组词。

瓣 ( ) 燥 ( ) 饿 ( )

辫 ( ) 躁 ( ) 俄 ( )

7. 查字典, 填空。

小亮在读课外书时, 遇到“一劳永逸”的“逸”不认识, 于是他就查字典, 用 () 查字法, 先查 () , 再查 () ;有一次, 小亮写作文, 想用“爱不释手”这个词, 可是他不会写“释”字, 于是又查字典, 他应该用 () 查字法, 先查 () , 再查 () 。

9. 根据拼音, 在下列句子中的 ( )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题略)

1 0.“打”的意思有: (1) 击 (2) 举 (3) 编织 (4) 捕……请选择合适的意思填在下面的 ( ) 里。 (1) 打毛衣 ( ) (2) 打鼓 ( ) (3) 打鱼 ( ) (4) 打伞 ( )

二、词语

(一) 训练要点

1. 积累词语

(1) 会写由本课要求写的字或以前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2) 积累“ABB”结构的词, 积累“AABB”结构的词, 积累有关人体器官的词语, 积累由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构成的成语, 积累由八个字组成的成语, 积累本册略读课文中的成语。

(3) 训练词语搭配, 进行词语积累。

(4) 发现表示颜色的词语及特点, 并积累有关表示颜色的词语。

(5) 读成语故事, 积累成语。

2. 认识反义词, 体会其感情色彩。

3. 学习“对对子”。

(二) 题型例举

1.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没 ( ) 打 ( )

千里之行, ( )

百尺竿头, ( )

2. 用“_____”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并将正确的写在 ( ) 里。

相题并论 ( )

兴高彩烈 ( )

闻鸡起午 ( )

3. 照样子写词语。

(1) 例:严严实实 (AAB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例:胖乎乎 (AB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例:舍·近求·远 (含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例:金黄 (表示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意思写四字词语。

(1) 自己跟自己说话。 ( )

(2) 觉得自己了不起, 看不起别人。 ( )

5. 在 ( )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 的秋雨 ( ) 的气味

甜甜地 ( ) 悄悄地 ( )

6. 写反义词。

谦虚 ( ) 懦弱 ( )

丑陋 ( )

7. 对对子。

青山对 ( ) ;山明水秀对 ( ) ;雨中山果落对 ( )

三、句子

(一) 训练要点

(1) 背诵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 (2) 背诵名人名言 (3) 背诵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歌谣 (4) 背诵十二生肖 (5) 背诵古诗名句 (6) 背诵《三字经》 (部分) (7) 积累孔子名言 (8) 积累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二) 题型例举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名句、谚语。

(1) 聪明在于勤奋, _______________。 (2) 路人借问_______________, 怕得鱼惊。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因此我们不要轻信别人的话, 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四、阅读

(一) 训练要点

1. 积累优美句段。

(1) 要求全文背诵的课文有:第9、21课。 (2) 要求选择背诵的课文有:第1、11、13、19、22、23课。 (3) 要求默写的课文有:第21课的《望天门山》。 (4) 要求抄写的词、句、段。 (5) 积累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见书第86页。

2. 理解词语, 方法主要有: (1) 查字典, 见书第38页泡泡:“我查字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 (2) 联系上下文, 见书第43页泡泡:“读到这儿, 我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 (3) 结合生活实际, 见书第121页泡泡:“我能体会到‘不假思索’的意思。”

3. 继续学习默读, 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 理解课文内容, 方法主要有:

(1) 边读边展开想象, 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如《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段, 见书第2页泡泡:“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2) 边读边想, 思考问题。如《掌声》, 书第117页:轮到残疾的英子上台讲故事, 英子犹豫了, 她为什么犹豫呢?

(3) 体会关键词句: (泡泡引导) , 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句体会其在文中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如《孔子拜师》第二段, 见书第67页“从这句话我体会到……”

(4) 联系生活实际: (泡泡引导) 。如《孔子拜师》联系生活实际, 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

5.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1) 《富饶的西沙群岛》 (书第88页) “为什么这样说呢?”领会用了夸张的手法, 形象生动地说明西沙群岛的鱼很多很多。 (2) 《赵州桥》第二、三段之间“这座桥不但坚固, 而且美观”。领会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上下连贯。 (3) 《富饶的西沙群岛》领会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或“先总后分”, 即围绕一句话写具体。

6. 掌握引用人物语言的三种表达形式。

7.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 开始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

练习复述课文。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 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二) 题型例举

1. 根据课文填空。

(1) 黄黄的叶子像, _______________扇哪扇哪, _______________。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____, 飘哇飘哇, 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孔子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几个月后, 终于走到了洛阳。”你从这句话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

3.“在这个圣诞节, 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 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自己的话讲讲《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

5. 课文回放。 (略)

6.课外阅读, 读短文, 完成练习。

看到后院的青菜渐渐长大, 我苦思了好久, 不得其解, 就去问妈妈妈妈青菜为什么会长大青菜喝了雨水就长大了呗妈妈笑着回答

我多想快点长大呀, 于是像盼望过节似的盼着老天爷快些下雨。终于下雨了, 雨像断了线的珠子, 下得很大。我趁家人不注意, 偷偷溜出了家门, 在院子里仰着小脸足足站了半小时。当家人发现时, 我已披着浑身的雨水, 颤 (chàn) 颤地发抖了。为这事, 我发了一天一夜的高烧。唉, 我多么傻呀!但傻得·挺有趣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 渐渐: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挺: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第一自然段缺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为这事, 我发了一天一夜的高烧。”这里的“这事”指什么事?

4.你喜欢短文中的“我”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

(一) 训练要点

1. 结合学习, 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 习作主要有记实作文与想象作文。

记实作文要让学生如实表达, 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 不要写走样。不要瞎编, 不要说假话, 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联想甚至幻想, 怎么想就怎么写, 想象合理这方面的要求不宜太高, 学生只要敢于想象, 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写下来就行。教师在讲评时, 要表扬想象合理的, 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 根据表达的需要, 学习使用引号。

(二) 题型例举

篇4: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场所非常热闹,如广场、公园、游乐园、商场或大街上的某个角落……请你把自己观察到的,结合适当的想象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规范。题目自拟。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1.试验 苏醒 菠萝 磨坊 著 胶 概 拢 换 焕 幻 唤

2.郊 陡 饿 躁

二、1.离开 思考 丰收 欢乐 块 架

2.(1)如果……就…… (2)观察 (3)鼓舞 决心

3.(1)舞 惊 载 媚 奇 妍 胜 误 言 语 争奇斗艳 自言自语 (2)粉红 桃红 长空 海树 小心翼翼 生机勃勃

4.(1)略 (2)小红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了。 (3)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一枚枚邮票

5.(1)秋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2)唐 王维 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3)黄瓜 葫芦 (4)一曲丰收的歌 一首欢乐的歌 (5)超常的记忆力 无法解释的本能

三、(一)1.果真 不慌不忙 2.: “ , 。 , ! ” 3.观察仔细,胸有成竹 4.平时要养成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二)1.五花山 2.簇簇 阵阵 十全十美 一心一意 3.(1)春 夏 秋 (2)绿色的 绿色的 五颜六色的 4. 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把树林跳舞比作火苗跳跃。 5.因为山五颜六色,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黄山、泰山。

篇5:关于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一、细心拼一拼,认真写一写。(8分)

dài jí píng táo

穿( ) 遗( ) ( ) 子 ( )罐

kuān yù gǔ lì máo dùn xiōng pǔ

( ) ( ) ( ) ( )

二、用“ ”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1、假日里,我和弟弟玩游戏,弟弟假(jiǎ jià)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cháo zhāo)我脸上吹。

2、列文虎克待着没事,就一边看(kàn kān )门,一边磨(mò mó)起了镜片。

三、细心辨别,选出正确的字填在( )里。(6分)

1、闪、阅、闷: ( )读 纳( ) 躲( )

2、燥、躁、操: 急( ) 干( ) 做( )

四、照样子,先给下面的字加部首换成新的字,再组词(12分)

例: 高( 稿 )( 稿 纸 )

丁 ( )( ) 胡 ( )( )

舌 ( )( ) 竟 ( )( )

申 ( )( ) 奉 ( )( )

五、照样子进行词语接龙。(4分)

精神 神气 气功

傲慢 ( ) ( )。雄伟 ( ) ( )

六、先将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然后照样子各写一个词语。(8分)

( )近闻名 严严( ) 不知不( ) ( )溜溜

七、 先连一连,然后按要求写一写。(7+2分)

请写出一句你课外积累的名言或者谚语,也可以是对联哦。

八、 按课文的内容填空。(3+2分)

1、水光潋滟晴方好, 。欲把西湖比西子, 。

这首诗选自《 》,诗人 。

2、各种各样的鱼多得 。 正像人们所说的,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4分)

一、阅读《盘古开天地》片段,回答问题(15分)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南、西、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1、“辽阔”的“辽”字用音序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

“辽”字在字典表示(1)远;(2)朝代名。“辽阔”的“辽”应选 。(3分)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2分)

3、细心读一读文段中的2、3句,然后按要求填写。(4+2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 )的雷声 ( )的花草树木

( )的江河 ( )的雨露

(2)请你先想一想文中“……”表示什么?然后根据课文省略的内容试着写一写。

他的 变成了 。

4、同学们,喜欢盘古吗?请用一、两句话来夸夸他。(2分)

5、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相信你一定看了许多像《盘古开天地》这样有趣的故事,请把其中的两个故事名字或书名写下来。(2分)

《 》、《 》。

二、阅读《北京的香山》一文,回答问题(19分)

北京的香山有一片美丽的果树林。秋天,金色的梨果结得真多,一簇簇,数也数不清。满树的海棠,像开了一树金红的花 把绿叶挤得都看不见了 最惹人喜爱的是葡萄架下那一串串葡萄,深绿的、浅绿的、深紫的、淡紫的,还抹了一层淡淡的白霜。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1、请在“ ”上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2、请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写在括号里。(4分)

( ) ( ) ( ) ( )

3、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讨厌――( ) 少―― ( ) 深 ――( ) 丑陋 ――( )

4、短文写了 、 、 这几种果树。(3分)

5、我从文中“一簇簇 ”“数也数不清”体会到

。(2分)

6、文中的句子写得很美,我能端正地摘抄一个喜欢的句子

(2分)

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2分)

第三部分:开开心心写作文(30分)

同学们,在你成长过程中,身边一定出现过不少令你印象深刻,让你喜欢的人;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上,也一定发生过一些新奇、有趣的事;节假日期间,你和家人又是如何度过的……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呢?请你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写作文。写的时候,注意要把你最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哦。

要求: 1、语句通顺,将内容写具体些,不少于200字;

篇6: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达标卷

一、选择题。(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寺(shì)庙 钥匙(shì)柿(Sì)子 B.顶(dǐng)点 禁(jīn)受 秦(qín)朝 C.假(jiǎ)日 晃(huàng)眼 停当(dāng)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辆”一共有11画,第四笔是“提”。B.“藏”一共有17画,第十笔是“竖折”。C.“爽”一共有11画,第三笔是“撇”。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分辫”“辨子”“花瓣”这三个词书写都是正确的。B.“金黄”“墨绿”“桃红”“湛蓝”,这四个词都是描写颜色的词。C.“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告诉人们早上要早起勤锻炼。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运用得正确的一项是()A.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结结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B.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C.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模模糊糊飞回来了。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对的一项是()A.商人愤愤地说。“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 B.“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C.“对的”。老师微笑着对我说,“请坐下吧!”

二、读拼音,写词语。(9分)shì yàn zhèng shí fàng dà jìng 法布尔做,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能;列文虎克玩 míng tang kǎo chá yán jiū zhèn jīng 玩出了大 ;李四光 奇怪的大石头,成果 guān chá 了世界;我们 蒲公英,发现了草地变色的秘密„„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 děng dài 奥秘,在 着我们揭晓。

三、根据读音填字组词。(6分)Ping yao ji ce()地 动()世()()试 草()()远 日()()身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匆匆地()辽阔的()好奇地()淡雅的()悄悄地()动听的()飞快地()油亮的()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1.小纸团被男孩扔进了窗户内。(改成“把”字句)2.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开放。(改为拟人句)3. 把句子 那一串串挂在架上的葡萄,像。补充完整 那挂满枝头的柿子,像 4.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六、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5分)A.花钟B.促织C.灰雀D.天都峰 E.秋天的雨 课文给了我们很多养料:爬上,我体会到了战胜困难的快乐;围绕着三只快 乐的 发生的故事,我读懂了什么是诚实;科学家根据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相同制 成了,真是有趣; 给我一把钥匙推开了秋天的大门;深夜看见儿童在篱 落边挑,诗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七、背一背,填一填。(6分)1.宋庆龄说:“任何成就都是。”!2.列宁非常重视学习和积累,他说:“ 在于学习,在于累。” 要找颜料试验一下,但被爸爸制止了:“花怎么能改变颜色呢?小孩子敢想敢说不是坏事,3.“雨中山果落”和“ ”组成一副对子。;

八、我会运用名言和古诗名句。(2分)1.弟弟不喜欢读书,我会把“ ”这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贴在他的书桌前。2.重阳节快到了,我要给住在外地的爷爷寄上一张明信片写上“,”这句诗。

九、品读语段。(8分)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底、低)着头。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在)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并打上“√”。(2分)2.男孩“低着头”,说明男孩,也说明他是个 的孩子。(2分 3.把灰雀的叫声比作“歌唱”,不仅说明灰雀叫声好听,而且反映出列宁 的心情。(2分)4.列宁不问小男孩,却问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是:因为()(2分)A.列宁喜欢小动物,也喜欢和小动物说话。B.列宁心情很好。C.列宁见到灰雀之后十分惊喜,怕伤害到小男孩,所以就没有直接问他。

十、阅读乐园。(12分)红色的报春花 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小时候就敢想、敢说、敢做。一年春天,小达尔文的花园里,一簇簇白色的、黄色的报春花在阳光下怒(nu nu)放。小达尔文跟在爸爸身边,一边帮爸爸整理花草,一边问这问那。“爸爸,报春花只有白的和黄的两种吗?” “对。” “要是红的、蓝的、黑的都有该多好哇!” “那是不可能的。花长成什么颜色,那是大自然赐给的,不能按照人的意愿生长。” “能,我看一定能!”小达尔文蛮有把握地说。他跑到家里拿来一把喷壶,对爸爸说:“办法就在这里,要它开红花就浇红色的水,要它开蓝花就浇蓝色的水……”他说完,就 但不能乱来。’’ 小达尔文不做声,可是心里不服气。他想:我一定要让花改变颜色,变出一朵红色的报春花,给爸爸看看。一天,爸爸在河边钓鱼,小达尔文兴(xTng xing)冲冲地跑来,把一朵红色的报春花恭恭敬敬地举到爸爸面前。爸爸惊奇地睁大眼睛看了又看,他知道,不光在自己的院子里,就是整个英国也找不到红色的报春花。他惊喜地问小达尔文是怎么得到的。“这很简单。昨天下午,我折了一束白色的报春花,把它插在红墨水瓶里,今天,它就变成红艳艳的了。’’小达尔文带着自信的口气说,“爸爸,这可不是大自然赐给的,是我让它改变颜色的。” 听了小达尔文的话,爸爸举起手中的报春花激动地说:“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1分)2.下列句子分别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请选一选。(3分)A.激动 B.自信 C.疑惑(1)“爸爸,报春花只有白的和黄的两种吗?”()(2)“爸爸,这可不是大自然赐给的,是我让它改变颜色的。’’()(3)“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3.文章第一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2分)A.总领全文 B.承上启下 4.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回答:达尔文是怎样将白色的报春花变成了红色的?(3分)5.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要向达尔文学习什么呢?请写在下面。(3分)

篇7: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zūn shǒu fù shù cí ài xiū kuì

yá chǐ sā jiāo càn làn mào zi

hé ǎi cún huó zhǎn kāi tiào wǔ

2.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3分)

结束(sù,shù)仿佛(fú,fó)晴间多云(jiàn,jiān)

看管(kān,kàn)成群结队(jié,jiē)踏实(tā,tà)

3.根据拼音填上恰当的字。(6分)

zhì 布()()理 关怀备()

huò()者 疑()收()

chá()叶 观()()作业

yáo()头()控器()远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成语。(4分)

()大悟 不约()小巧()不知()

无可()如愿()无精()身强()

5.照样子,写词语。(4分)

例:丹(丹红)(红旗)(旗手)(手足)

顽()()()()()

规()()()()()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具体。(3分)

(1)()的风筝()飞上了()的天空。

(2)()的企鹅生活在南极大陆上,那里覆盖着()的积雪。

(3)()那天,同学们()的表演受到了()的欢迎。

7.将下面错乱排列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用序号在括号内标明。(5分)

()花儿喝到了清凉的水,显得格外鲜艳。

()我把书包放到教室里,然后拿起小喷壶,灌满了水,快步走到花坛前。

()上课的预备铃响了,我提着喷壶,回到了教室。

()我提起喷壶,清清的水像细雨一样洒落在花瓣上,洒落在叶子上。

()早晨,我背着书包,迈着轻快的步子,高高兴兴来到学校。

8.照样子修改病句。(4分)

例:我们要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风气。(习惯)

⑴ 我们爱戴伟大的祖国。()

⑵ 保卫环境人人有责。()

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5分)

⑴我们爱戴自己的老师,是因为老师是(),是(),是(),是()。

⑵《墨渍》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碰到困难(),应该(),也许会有()。

⑶学习了《奇妙的鲤鱼溪》,我们知道了因为溪中有()条各色鲤鱼,所以这条溪叫鲤鱼溪。我们还知道那里的鲤鱼(),村民对鲤鱼的()。

10.语文读本《群鸟学艺》一课中,________真正学会了搭窝的本领。(1分)

11.将诗句、诗名、作者连线。(3分)

每逢佳节倍思亲 《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白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天门山》 王维

碧水东流至此回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苏轼

二、阅读短文部分(20分)

短文1 奇特的树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树。老挝有一种“面粉树”。把它的树皮剥下来,晒干磨成粉,就成了面粉。非洲南部有一种奇怪的树,它结的果实是条形的,最长的有2米,人们叫它“须果”。“须果”成熟后,放在水里煮熟,捞起来加进调味品,就成为味道鲜美的面条啦!人们称它“面条树”。还有一种热带海岛的“面包树”。它结的果实圆圆的,大的像西瓜,小的像柑橘,营养很丰富。热带居民把它当做主要的食品。

1.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句子下面画上“ ”(3分)

2.短文给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种奇特的树。它们分别生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短文

2东北林区的资源极为丰富。全国有一半木材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闻名全国的红松、赤松,还有云杉、冷杉、桦树等,绵延几千里,就像波涛滚滚的海洋。东北林区盛产药材,最近发现的全国最大的野生人参就产在这里。东北林区还有许多珍贵的动物,如紫貂、梅花鹿、东北虎和丹顶鹤。

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你用“ ”把它画出来。(3分)

4.这段话是从哪几个方面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的?(3分)

短文

3在西沙群岛波涛滚滚的海面上,有成百上千的海鸟在空中飞翔。海鸟中数量最多的是白鸟。太阳在海平线上升起时,白鸟成群地飞回岛上。它们落在树上,绿色的树林顿时呈现出一片白色。最大的海鸟是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近2米长。信天翁能够连续飞行好几百里不休息。最珍贵的海鸟是野鸭,用它的羽毛制成的衣服,又轻又软,穿在身上暖和极了。

5.西沙群岛的海鸟中最多的是。从哪看出它的数量多,用“ ”在文中画出。(4分)

6.西沙群岛的海鸟中最大的是。从哪看出它大?用“ ”在文中画出。(4分)

三、习作。(30分)

选择一个你最想说的话题写一段话,并把这段话工工整整地写在稿纸上,字数不要少于150个。

1.想想自己喜欢什么或有什么特长,然后围绕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

2.读下面的短文,然后以《我最怕》为题写一段话。

我最怕狮子,因为狮子一张开嘴巴,可以吃掉一百只兔子。

我最怕爸爸,因为爸爸脾气很怪,我乖的时候,跟我玩骑马打仗,我不乖的时候,爸爸的表情好严肃。

我最怕野狗,因为有一次爸爸被野狗咬了,忍着痛回来,妈妈说一定要打防疫针,否则会得狂犬病,我们都好紧张啊!

篇8: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

一、感悟说明方法

本组教材安排了四篇说明文, 分别是《鲸》《松鼠》《新型玻璃》和《假如没有灰尘》。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种种说明方法, 还要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说明方法的妙处。

《鲸》一文是这组课文的统领, 作者运用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通俗、生动、准确的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进入本组课文的学习, 可将这篇课文的导读作为一个引子, 让学生在读一读、填一填、划一划、议一议、想一想等多种体验中, 清楚地认识到鲸是巨大的动物。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过渡到《假如没有灰尘》的教学, 教师则可设计自主阅读提示, 把从《鲸》一文中习得的说明方法灵活运用于本文的阅读实践。

本组课文阶段性学习结束后, 应让学生在渐进式阅读中学会自我建构。不妨让学生进行单元小结, 可以做卡片, 也可以列表格。

二、揣摩表达顺序

一般说来, 说明文表达顺序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而又以逻辑顺序最为常见, 它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顺序的。抓住文章的主线, 便可牵一“序”而动全文。

对于小学生而言, 设计列表填空的方式来理清文理, 既可提炼出课文知识内容的骨架, 又可显示出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假如没有灰尘》, 通过以下表格的填写, 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 而且有助于弄清课文各段落中总分、并列的关系。

本组另一篇课文《新型玻璃》则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 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 且富于变化。对这篇课文的教学, 教师可让学生体会在布局谋篇上的匠心独运, 从中领悟说明文章表达式样。

三、品味语言特点

我们在关注说明文不同说明方法的同时,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也应细细品味。怎样细致的观察事物, 怎样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畅晓明白, 又怎样把枯燥的事物写得生动有趣, 不同说明性文章又有着怎样的表达风格, 本组课文都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

1. 赏析语言

说明性文章并不因为有了“说明”这一特性的存在而导致文章语言干涩, 相反,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更为准确、精炼, 而且有的还很优美。

打开《松鼠》一文, 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 不得不叹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以及准确精炼的说明。

教学《松鼠》可重点围绕“松鼠是那么可爱,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展开对话, 精读品悟。从松鼠“外形的美丽”“动作的机敏”“搭窝时的聪明”几个方面抓住关键词句, 从美读中感悟松鼠的漂亮可爱。还可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 从而体会到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 活化语言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 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事物的关注, 才能入境生情, 促进自悟。教学时可变理性认知为主为感性体验为主, 采用一些必须的中介手段凸显事物形象,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

如《鲸》的教学, 演一演, 以手掌为鲸, 加之语言的描述, 演示鲸呼吸的全过程, 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形象。又如画一画, 动手画一画不同种类的鲸喷气形成的不同水柱, 再以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从中体验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⒊对比阅读

本组四篇课文用词准确, 语言精练, 但又略有不同, 为学生感受不同说明文章的不同表达风格提供了范例。

(1) 不同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鲸》一文在本组课文排序中位居首位, 紧随其后的是《松鼠》, 而两篇课文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完《松鼠》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鲸》与《松鼠》在表达上的异同, 从中感受到不同说明文不同的表达风格。

(2) 同题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松鼠》, 如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徜徉, 把同是《松鼠》的文艺性说明文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通过比较阅读, 产生新的发现。

四、创设交流情境

阅读是一种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语言能否得到发展, 取决于有多少机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因此, 教师应因文而异, 尽可能创设语言交流情境,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在合作中引起争辩, 在思辨中激活思维。在不断地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同时, 让学生获得切切实实的语言训练。

如教学《新型玻璃》, 可采用“新产品推介会”的形式创设语言情境, 一部分同学扮演玻璃厂新闻发言人介绍新产品, 一部分同学扮演媒体记者, 对新产品进行采访。通过“新产品推介会”, 学生不仅回顾了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与作用, 而且还重组了课文语言, 明白了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 面对不同身份的人,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学生在产品推介时创造了介绍新知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鲜活的, 具有强大的再生力。

《鲸》一文中, “鲸不属于鱼类, 是哺乳动物”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根据这一特点, 课堂以“鲸试图参加鱼类比赛而遭到拒绝”设计现场模拟情景对话。这种对话形式对学生而言, 看似简单, 实则是一种挑战。学生要把课文、课外读物以及电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同类聚合, 正确归类, 还需要通过对语言的捕捉和敲打才能完成, 将阅读、想象、说话巧妙地融为一炉, 实现语言和知识在心理上的重构。既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知识点, 又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搭建读写平台

运用语言同样是说明文教学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学习了说明文后, 可运用迁移规律, 实现读写结合。

如《鲸》一文, 在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后, 出示一些随文练笔的作业请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1) 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2) 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 (3) 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而《新型玻璃》一文, 则可由课文的结束段引发学生想象, 激活创新思维。可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 将你准备发明的新型玻璃也写一段话加以介绍, 插入到课文中, 使它与原文有机整合, 也可以《新型玻璃》的自述来写一篇短文。

篇9: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xing p€? j gngm€? f€醤g y€鄌 shi

() ()()()

sh€? y€鄋 ch€醤g w€鑙zh€鑞g m€韓gm€?shng

() ( ) ()()

二、找朋友。把括号内不恰当的字画掉。(4分)

(城诚)实(准推)备(记纪)律(郊胶)外

(蜜密)蜂(材财)产(依衣)靠(蓝篮)天

三、词语对对碰。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6分)

近义词:希望——() 依然——() 精心——()

反义词:清凉——() 欢乐——() 舒服——()

四、画龙点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认真地()快活地()悄悄地()

拼命地()轻轻地()好奇地()

五、字开花,涂颜色。照例子,一字组多种颜色词语。(6分)

例: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

红、 、、

绿、 、、

蓝、 、、

六、当法官,学判断。分辨下面各组,全组无错别字的打“√”,有错的打“€住保?分)

1.公园肯定微笑吩咐严严实实()

2.推动考察道欠熟悉交流交流()

3.欢乐美妙风筝海洋闻鸡起舞()

4.辽阔花钟旁晚试题五光十色()

七、花落谁家。选词填空。(6分)

观看观察发现发生

1.我们要留心(),就会(),一天中,有不同时间会开放的花。

辨别辨认实验试验

2.科学家做了个(),蜜蜂有()方向的能力。

八、小机灵,真聪明。正确地填写下列句子的“得、地、的”。(8分)

1.秋天()雨藏着非常好闻()气味。

2.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轻轻(),趁你没留意,把秋天()大门打开了。

3.鸡热()耷拉着翅膀,狗热()吐出舌头,蝉热()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叫着:“知了,知了。”

九、变魔术,改句子。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或“把”字句。(8分)

1.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地方。

2.一位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得像钟面一样。

3.芳芳被鸟的叫声吵醒了。

4.这个凳子被小明修好了。

十、精彩回放。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第二天,列宁白桦树下, 又看到那只灰雀 地在枝头 。那个男孩 在白桦树旁,头。(3分)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 写的,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中思念家乡亲人的名句:“ 、。”(4分)

3.《花钟》一课,牵牛花吹起了 的小喇叭;蔷薇笑脸;睡莲从醒来;万寿菊 怒放;烟草花在 苏醒。(3分)

十一、阅读驿站。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你瞧,果园里那一大片栗树,金黄色的叶子,秋风一吹,像无数金黄色的蝴蝶打着卷儿,从树上飘落下来,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远远望去就像铺上了金黄色的大地毯。栗子树上结满了棕褐色的果子,像一个个小刺球挂在树上,炫耀自己。有的昂着头,有的裂开了笑脸。风一吹,红褐色、圆滚滚的栗子沙沙地跌落下来。有的农民叔叔爬到树上去打栗子,有的姑娘忙着在地上捡栗子,到处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栗树林左边是橘子园。虽然已是秋天了,可是橘树的叶子却依然郁郁葱葱,那黄澄澄的橘子像小灯笼似的挂满了枝头,有的高昂着头;有的两三个挤在一起,仿佛在说悄悄话;有的躲在绿叶中,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少女……秋风徐徐,满树沉甸甸的橘娃娃竟玩起“碰碰车”的游戏来,阵阵橘香,沁人心脾,让人垂涎欲滴。

栗树林的右边是一片豆子地。豆荚胀鼓鼓的,太阳一晒,豆荚便“劈里啪啦”摇铃般地响起来,那晶莹的豆宝宝便从豆荚中欢快地蹦出来。

1.用“||”把第1自然段分为三层。(2分)

2.给短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1分)

3.用“——”画出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比喻 。(2分)

4.找出描写栗子动作的五个词语。(2分)

5.找出五个描写颜色的词语。(2分)

6.果园里,作者先描写 ,再描写 ,最后描写,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2分)

7.橘子挂在树上,有的,有的 ,有的,还有的竟玩起的游戏来。这是描写橘子的、 。(3分)

十二、妙笔生花。(两题任选一题)(20分)

1.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太多太多,哪一件事最打动你的心?请选一件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得生动、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字数在400字左右。

上一篇:诚信报考 从我做起下一篇:会展宣传标语横幅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