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穿杨成语的有关典故

2024-04-14

百步穿杨成语的有关典故(精选15篇)

篇1:百步穿杨成语的有关典故

1、人人都知道他的射箭技术十分高明,的确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2、看蒙古小伙子表演的百步穿杨,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3、他经过苦练,技术终于能够达到百步穿杨的程度。

4、这次挑出的特勤小组成员,个个都是百步穿杨的神枪手。

5、别看林小妹妹个头不大,她的枪法极準,能百步穿杨。

6、他在选拔赛上展现百步穿杨的箭技,令观众赞叹不已。

7、连长打靶十发全中,不愧百步穿杨神枪手的称号。

8、他的功夫真好,百步穿杨箭不虚发。

9、别看林小妹妹个头不大,她的枪法极准,能百步穿杨。

10、在解放军战士中,能百步穿杨的大有人在。

11、但你也是为了百步穿杨而来的,不是吗?

12、养由基百步穿杨,箭不虚发。

13、他百步穿杨的功夫,真是了不起。

14、王先生的射箭技术十分高明,大家都称赞他有百步穿杨的实力。

15、他在选拔赛上展现百步穿杨的箭技,令观眾讚嘆不已。

16、百步穿杨的射击水平,对于我这个老兵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17、他是个双手拿枪的神枪手,左右两手均能百步穿杨。

篇2:百步穿杨成语的有关典故

步:古代的一步指行走时两脚之间距离的两倍,约相当于旧制五尺。杨:杨柳的叶子

百步穿杨:本义指能在一百步以外射穿指定的某一片柳树叶子。春秋时楚国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在一百步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后用“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并引申为 本领非常高强。

二、百步穿杨成语典故

战国时代,战乱纷纷,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是这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出现了很多的名人和名将,秦国的白起就是其中的一位。有一年,白起带领秦国军队去攻打魏国。

当时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当他获悉白起要攻打魏国后,非常的着急。他知道,靠魏国的实力,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为了魏国的存亡,苏厉想尽了脑筋,最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要想保住魏国,不能硬来,只能采取一些办法让白起退兵。

有一天,他很早出发去朝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在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霸,周朝的中央权力已经名存实亡了。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胁也更大。

周天子一听,赶紧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白起停止进攻。周天子问:“派一个人去劝白起停止进攻,这能行吗?”于是苏厉把自己想好的计策告诉了周天子,周天子一听觉得可行,于是就派了一个人去劝白起停止进攻。

周天子的使者到了白起的营中后,按照苏厉的吩咐给白起说:“白将军,你能听我讲一个故事吗?”

白起一听,哈哈大笑:“你不是来劝战的吗?怎么讲起故事来了?”

使者说:“将军先听我讲完故事好吗?”

白起说:“既然来了,就请讲吧!”

于是使者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话说楚国襄阳郡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由于两人的箭术很精,都互相看不起对方,都说自己的箭术才是最准的。

有一天,两个人又比上了,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说:“请多多指教!”

养由基微微一笑,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太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潘虎一听他要射一百步外的柳叶,觉得他是在说大话。养由基说:“你等着瞧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在场的所有人都为这种不可思议的箭术惊呆了。

潘虎心想:这怎么可能呢?世上根本没有这么高明的箭术。于是,他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他想:这次看你怎么射?上次只是你的运气罢了!

养由基向前走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潘虎看到这种情况,大声惊呼:真是好箭法啊!在场的人在惊呆了一下之后,都发出了喝彩声。

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喂,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养由基一听,心想:此人口气好大啊,于是,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那人平静他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养由基问:你说怎么保持呢?那人说: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白起听完这个故事后,问来使:“你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使者说:“白将军可是百战百胜的人啊,难道你不想保持自己的好名声吗?而要保持自己的这个好名声,就不应该轻易出战,万一战败了,名声不是全没了吗?”

白起听后,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

三、百步穿杨成语造句

1, 他是个双手拿枪的神枪手,左右两手均能百步穿杨。

2, 百步穿杨的射击水平,对于我这个老兵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3, 人人都知道他的射箭技术十分高明,的确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4, 王先生的射箭技术十分高明,大家都称赞他有百步穿杨的实力。

篇3:浅析燕赵成语典故中的人文精神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构成重要部分的燕赵成语典故, 它所承载的内涵和信息, 往往是历史文化的精髓, 蕴含着时代的精神和灵魂, 而这种精神正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燕赵成语典故中的人文精神, 以便对未来发展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燕赵成语典故中的人文精神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改革进取、包容开放的创新精神

典故“胡服骑射”是其典型代表。在公元前309-307年赵武灵王为提高军事实力而推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军事革新, 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使战国成为七雄之一提供了必要条件。胡服骑射改革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穿胡服, 二是习骑射, 这两方面都体现了学习先进的包容开放的思想。正是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成就了赵武灵王的丰功伟业。

二、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的法治精神

燕赵成语典故中奉公守法的精神在春秋赵简子时期就有所表现。赵奢不畏平原君权势而征其租税, 显然体现了执法必严精神;平原君听了赵奢的话后, 不仅交了租税, 且以之为贤, 荐之于赵王, 则明显体现了奉公守法精神。

在赵简子的主持下, 晋国新的刑法铸于大铁鼎之上, 以示不可更改, 人人必须遵法行事。典故“铸刑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赵氏祖先守法的积极性。成语典故“奉公如法”或“奉公守法”就是由赵奢故事演化而来。赵奢也在司马迁的笔下成了我国历史上“奉公守法”精神的化身。同时通过赵奢的升迁我们也可以理解, 赵国的国君和贵族也是十分拥护和赞扬赵奢的这种精神的。

三、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这从“三家灭智”“三家分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四战之地、四战之国中也有所显。曾是春秋五霸的晋国, 政权落入异性贵族手中, 智伯瑶势力最大, 为削弱韩、魏、赵三家实力, 向他们索要土地。韩、魏都给了, 赵氏独不给, 不怕牺牲始终不投降, 显示了极为顽强的毅力。后赵联合韩、魏“三家灭智”, 赵氏的政治地位得以加强, 显示了其大无畏气魄。

四、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和谐观念

这在抵掌而谈、将相和、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等成语典故中清晰可见。苏秦与赵王抵掌而谈, 明显是一幅君臣和睦的动人场景。蔺相如为免将相不和而授秦人以可趁之机, 为廉颇让道。廉颇知其苦心后, 向其负荆请罪, 二人结为刎颈之交, 又恰是一幅将相和谐的美丽图画。

我国现在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在燕赵大地中流传久远的这种“和”的理念在现实社会中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要借史之鉴, 发扬光大。

五、临危勇出、多谋善断的大无畏气魄和高度智慧

这在毛遂自荐、一言九鼎、三寸之舌、两鼠斗穴、许历谏军、完璧归赵、渑池之功、围魏救赵、因势利导、窃符救赵等成语典故中清晰可见。其中, 毛遂自荐、窃符救赵等更多体现了临危勇出的责任感, 而其它几个成语典故则更多体现了多谋善断的高度智慧。

六、浓厚的世情气息

军事活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受世俗人情的影响, 政治军事人物也要与社会上的各色人物打交道。因此, 与赵国军事相关的成语典故也反映着当时的世俗风情, 具有浓厚的世情气息。市道之教、奇货可居, 反映了人的市侩作风;步履蹒跚、犹豫未决、不遗余力、南辕北辙, 反映着各色人物的行为特征;价值连城、天下无双、羽毛未丰, 反映着人对事物的评价;三人成虎、攻难守易, 反映着生活哲理。

总而言之, 在历史的浩瀚云烟中产生在燕赵大地的成语典故如汪洋大海, 本文从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为切入点, 以点滴之水, 以期见大海之全貌。也只有这种蕴含着精神和灵魂, 才能穿越时空的隧道, 历久而弥新。

参考文献

[1]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89年8月第一版。

[2]成晓军、宋素琴:《燕赵文化纵横谈》,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

[3]郝良真:《论赵文化的开放性》, 《赵文化论丛》,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4]孙瑛、张润泽:《赵文化论集》, 崇文书局, 2006年。

[5]马国凡:《成语》,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8年。

[6]张学衔、张兆飞:《中华成语探源》,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7]郝在朝:《邯郸成语典故集》,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7年。

[8]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7年9月版。

篇4:跟音乐有关的几个成语典故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相传,《韶乐》是东夷族的祖先舜帝创作的乐舞。为了教化民众,舜帝模仿凤凰的形状,用竹子制作了凤箫,创作了乐舞《大韶》,又叫《箫韶》、《韶乐》。西周初年,周公旦“制礼作乐”,将包括《箫韶》在内的六代乐舞进行整理,用于郊庙祭祀,形成了一整套礼乐制度。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精通音乐,他在公元前544年访问鲁国,因为鲁国是周公的封国,保存的先王礼乐及各国的国风甚为完备,所以他到了鲁国,就要求观乐。一直听了15国的国风,都不太满意。可是当他听到在鲁国保存下来的韶乐的时候,突然感慨的说:“多么好的音乐啊,就像这苍天无所不包,就像这大地无所不载,观止矣!如果再有其他的音乐,我不敢再听了。”

孔子在他34岁的时候,即公元前517年,来到齐国,正逢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耳闻目睹了韶乐的演奏盛况,不禁心醉神迷,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之后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他还说:“想不到音乐的美竟然能达到这么高的境界!”后来孔子每谈及《韶》乐,仍然赞不绝口,称之为“尽善尽美”。

“三月不知肉味”是说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二、 响遏行云

〖出处〗《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扶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是战国时代最杰出歌唱家和声乐老师。 薛谭是秦青的学生,他师从秦青学习唱歌已有三年,还没有学好,却以为已经掌握了老师的技艺,就要求辞别老师出门献艺。秦青并不阻止他。第二天,秦青在城郊的大路旁为薛谭饯行,唱起了一首抒发惜别之情的歌曲,歌声传遍四野,振动林木,高入云霄,好像连浮动的白云也在驻足聆听。此情此景,使薛谭领略到老师歌唱的艺术魅力,想到自己差得太远,十分惭愧,于是倒身下拜,请求老师收留他继续学习。终生不敢再提回家二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同时也警戒人们,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是学习的大敌!

三、 绕梁三日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据说也是秦青的弟子)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四、 高山流水

〖出处〗《列子?汤问》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破了琴,终生不再弹。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五、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出處〗 《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

楚襄王向宋玉问道:“先生难道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吗?为什么广大士民都说您不好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不错,有这么回事。但希望您能宽恕我的过失,让我把话说完。有一位在郢都唱歌的客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几千人,接着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几百人,后来他唱《阳春》,《白雪》,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他时而用商音高歌,时而以羽声细吟,其间杂以宛转流利的徵音,这时都城里聚拢来跟着唱的不过几个人而已。这说明他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就越少。那些高洁的人物有如美玉一般的品行,超世独立;而那些世上的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我的行为呢?”

篇5:与牛有关的成语典故

牛头马面:迷信中阴曹地府的鬼卒,形象分别是牛首人身和马首人身,负责捉拿阳寿终了的亡魂到地府,据北宋禅师释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记载:“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婆。”佛典《五苦章句经》和《铁城泥犁经》中均对“牛头”的来历作过解释:“牛头”为人时名为阿傍,因不孝顺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的差役。马面则是民间为了说法对称后配上的。但也有资料称,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来自佛家。牛头马面后成为一句成语,用来形容各种丑恶的人。

篇6:与鸡有关的成语典故

原话是“割鸡焉用牛刀”。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杀牛的刀肯定很大,而宰鸡的刀自然是小刀,用杀牛的刀来宰鸡岂不是小题大做吗?这个典故出自儒家的经典之一《论语》。孔子到了鲁国的一个小邑武城,他的学生子游,名叫言偃,当时在武城做官。孔子听到了弹琴唱歌的声音,他微笑着说,“杀鸡何必要用杀牛的刀呢?”意思是说,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哪里用得着施行礼乐教育。但想不到子游却回答说,“从前我听到老师您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会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好使唤了’”孔子听了便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只是和他开个玩笑罢了。”

《论语》中这句话已成为非常大众化的成语了,引申为办小事不必浪费大才。

而“杀鸡用牛刀”,就是小题大做或者大材小用了。

★ 成语典故大全

★ 鸡的成语

★ 关于鸡的成语

★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

★ 成语典故:千钧一发

★ 螳臂当车成语典故

★ 成语典故:尔虞我诈

★ 成语典故:七步之才

★ 短篇成语典故的精选

篇7: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在与周边胡人的军事摩擦中,他发现胡人的短衣长裤、骑马作战非常灵活,于是主张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学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得以击退胡人,消灭中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邯郸市西的插箭岭相传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训练士卒的场所,邯郸市区的丛台公园中的武灵丛台则是赵武灵王检阅军队是使用的。如今从台已经成为邯郸市的地标建筑,许多商品都以丛台命名,当地人还送过我一瓶“丛台”酒呢。

篇8:圣经成语及谚语典故探析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 其意义已被约定俗成, 并被书面语所接受。它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为基础形成的, 一般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源于基督教《圣经》的成语典故非常多, 现截取其中的几个成语来窥一斑而知全貌。

1、lay the axe to the root of something把斧子放在某物的根上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正着手消灭、根除某物, 出自《新约·马太福音》。原句为the axe is laid unto the root of the trees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 这是施洗约翰在旷野讲道时针对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那种假冒为善的行为所说的话。约翰看见许多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也来受洗, 就对他们说:“毒蛇的种类, 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你们要结出果子来, 与悔改的心相称。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 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意思是上帝的审判已迫在眉睫。

2、look back from the plough手扶着犁向后看

此成语的意思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出自《新约·路加福音》。一个人要跟从耶稣, 但要求容他先去辞别家里的人。对此, 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 不配进上帝的国。”而put one’s hand to the plough手扶着犁, 指着手做某事的意思。

3、take over the mantle of somebody接过某人的外套

此成语的意思为继承某人的衣钵、事业或传统, 源出《旧约·列王纪上》。以利亚被犹太教认为是最大的先知, 他奉上帝之命指责了以色列王亚哈信奉异教、虐待百姓, 并预言了旱灾, 复活了妇人死去的儿子等。为了躲避王后耶洗别的迫害而逃走, 当受上帝之命返回大马色时, 以利亚遇到以利沙, 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以利沙身上, 收他为门徒, 使之继承为先知。最后, 师徒2人过约旦河之后, 被火车隔开, 以利亚乘旋风升天。从此以利沙继承了他师傅的衣钵, 做了以色列的先知。

4、prodigal son浪子回头

源出《新约·路加福音》中耶稣所讲的比喻, 在英语中常用来指忏悔的罪人。耶稣在耶路撒冷讲道时说,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小儿子索取了应分得的一份家业后, 迁到远方, 他不走正路、挥霍一空, 又遇到灾荒, 经历一番苦难后, 回到父亲那里, 表示悔改。父亲叫仆人拿出上好的袍子和戒指给他, 并为他宰牛吃喝。勤劳的大儿子对此很不理解, 父亲对他说:“你和我同住, 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你的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 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故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之说, 意思是浪子的改邪归正是用金子也无法换得的。

二、来源于圣经的谚语典故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 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 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谚语多半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 表达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 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出自圣经的谚语典故也不在少数, 现举几个例子。

1、the devil can cite Scripture for his purpose魔鬼也会引证圣

此谚语喻指有时坏人为了自己的需要也会引经据典来为自己辩护, 使人上当受骗。出自《新约·马太福音》, 耶稣开始传道之前, 曾在旷野受魔鬼的试探。耶稣两次引经上的话挫败了魔鬼的试探。于是魔鬼也开始引经据典了, 可是它引的都是些断章取义。它把耶稣领到耶路撒冷的殿顶上, 对他说, 你若是上帝的儿子, 可以从这里跳下去, 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 用手托着你, 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还记着说, ‘不可试探主你的上帝’。”魔鬼计穷, 就离开了耶稣。

2、a prophet is not recognized in his own country先知在故乡无

人尊敬

这个词语相当于我国谚语:本地的姜不辣。出自《新约·马可福音》。耶稣在他家乡拿撒勒的会堂里讲道时, 大家都为他的智慧、异能称奇。当知道他是本乡的木匠之子后, 就厌弃了, 很看不起他, 也不相信他。为此, 耶稣说:“大凡先知, 除了本地亲属本家之外, 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3、what soever a man soweth, that shall he also reap人种的是什

么, 收的也是什么

本词语的意思是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比喻做了什么样的事, 就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出自《新约·加拉太书》。保罗给加拉太教会写了一封信, 信里劝告信徒要慷慨行善, 如果一味满足私欲, 必将导致败亡, 因为人种的是什么, 收的也是什么。

4、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豹岂能改变斑点呢

本词语是本性难移的意思, 出自《旧约·耶利米书》:“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若能, 你们这习惯行恶的, 便能行善了。”这是耶和华针对恶人而说的, 意思是恶人难改恶行。

从《圣经》的故事里产生了许多成语、谚语, 对语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并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用语。以上例子只是沧海之一粟, 但从中我们不难知道熟悉了成语、谚语典故的来源, 就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成语和谚语, 从而了解其文化背景和内涵。

参考文献

[1]代彭康, 陈邦俊.圣经词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9.

[2]骆振芳, 莫如喜.西方宗教典故[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篇9:从互文性看英汉成语典故的翻译

关键词:互文性;成语典故;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49-02

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是一种涉及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不仅要跨越语言的障碍,而且要跨越文化的鸿沟,成语典故的翻译更是如此。成语典故是语言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不同民族的历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生活,透视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沉积了浓厚的文化色彩。然而,从英汉翻译的视角着眼,成语典故是最难翻译的语言现象之一。因此,要将孕育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成语典故译成不同的语言而又不产生文化冲突,确实并非易事。国内外众多翻译学者钻研于这方面的研究,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存在众多契合之处,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成语典故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对互文性的认识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术语是由法国著名文论家、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于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探讨语言、文化的关联性。她认为,每个文本的外形都是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文本不是孤立地存在,它总是处于和其他文本关系的网络中,而文本的意义也产生于和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但互文本(intertext)决不是由摘抄、剪贴和仿效等编辑而成的产物,从文本之网中抽出的语义成分总是超越此文本而指向其他前文本(pretext),这些前文本把现在的话语置于与它们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更大的社会历史文本之中。(蒋骁华,1998)

所谓“互文”,概括地说,是指两个或多个文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语言现象。较有代表性的有广狭义互文性和宏观、微观互文性。狭义互文性指一个文本与可以论证存在于此文本中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引用、典故和原型、拼贴、模仿等;广义互文性指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的关系,而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程锡麟,1996)即互文性延伸到了社会文化语境中,文化内涵和知识结构也被融入到了文本间的相互关系中;宏观互文性指互性涉及到文本与文本间的体裁,文本与文本间的风格关系;微观互文性指文本中的词、词组和句子与其他文本中的词、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秦文华,2006)广义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对成语典故的理解与翻译有着积极的作用。互文性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语言层面上的互文和文化层面上的互文。语言层面的互文往往比较直白和显见,它可以是直接的话语引用,也可以是标示清楚的文献参考;它可以是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也可以是同一文本、甚至是同一文段内部的互文见义。与语言层面上的互文相比,文化层面上的互文显得间接和隐晦,这种互文一般会超出局部的文本,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传统、政治体制、历史渊源、价值取向、知识结构等联系起来,而成语典故的翻译正是属于这一层面的翻译。

二、互文性与成语典故的翻译

翻译就是理解,并且让人理解。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对译者来说,没有对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互文性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它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这种互文性的关联因为所属文化圈的不同,往往不为处于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所知晓,成为语际转换中理解与交际的障碍。译者要进入另一文化体系内,追踪互文性,寻找互文性标记(intertextuality signals),寻根溯源,找到互文性标记所在的文本,即互文参照,以求准确地解读和传译原作中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因此,要准确理解每一个成语典故,就必须熟悉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它所使用的文化语境,才能理解其内涵意义。这要求译者不仅要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要熟悉两种文化,即要掌握丰富的互文性知识,并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才能在目的语中准确地传达原语的意义。就成语典故翻译而言,互文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翻译的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中。

(一)互文性与理解

根据互文性理论,在成语典故翻译过程的第一步即理解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文字表面的含义,更重要的是深挖其文化内涵,找出暗含其中“前文本”的痕迹,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其涵义。

英汉两种语言中含有大量的成语典故,这些成语典故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需要了解它们涉及到的互文性知识。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如,as old as Adam,据《圣经》记载,Adam为人类的始祖,即最古老的人物,现意为“非常古老或非常陈旧”;fig leaf,指遮盖隐处、维持体面的无花果叶,此语典出《圣经·创世纪》,亚当和夏娃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裙子;the apple of discord,传说厄里斯女神因未被邀请去参加Thetis和Peleus的婚礼,由此怀恨在心,便把一只金苹果扔在参加婚礼的神与女神中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把它给了女神中最漂亮的维纳斯,从而引起了古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特洛伊战争,用来比喻“动乱的根源、斗争的原因”;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出自罗马诗人兼讽刺文学家贺拉斯在《论诗》中的一句话;Sword of Damocles ,达摩克利斯的宝剑,出自古代希腊历史故事,用来喻指临头的危险或迫在眉睫的危急情况,类似于汉语的“大祸临头”。

如上文所言,微观互文性和文化层面上的互文性指一个文本的某些词句或某些语篇的表达与另一个或几个文本相关,有的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翻译时,译者需要熟知或查阅产生互文性的原文本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这些互文性知识完全熟知,才能理解透彻,表达时才会得心应手,准确传译成语典故中的文化内涵。

(二)互文性与表达

谈到互文性对成语典故翻译中表达过程的影响,大多数互文参照是只属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译者如何处理这些特定文化中的表达形式,因人而异,但首先要能识别这些互文参照后面的文化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种对应的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文化替代、套译等。

1、直译

这是译本中用得较多的方法之一。对于含义比较明确、寓意不太深、英译后不会引起文化冲突的成语或典故,译者一般都采用直译法,保留其原有的形象特征,这有利于保留原语典故的民族特色,有利于英汉文化交流和融合,并能丰富译文语言的表达力。

2、直译加注

有时在译文中采用直译法保留了原文的典故形象,但由于文化差异,典故的涵义即蕴含的互文性知识难以为译语读者所理解,特别是有些典故蕴含着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故事,为了便于译文读者的理解,译者要完全体现原文的含义,加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所谓“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就是将典故性成语按字面直译,同时增译简短的解释性词语,这样不仅有利于译文读者的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译文语言的修辞效果。

4、文化替代

文化替代就是将原语中具有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替换为译语中意思不尽相同但能对读者产生相似效果的表达方式。如:How she wished she could send that man to the Furies--for the punishment she thought he deserved。“Furies”是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在概念上与汉语的“母夜叉”是不能等同的,但在形象上有共同之处,两者都指女性,都具有凶恶可怕的外貌。汉语中“复仇”与“惩罚”在语义上并非完全对等,例句中强调的是惩罚,因此翻译时舍弃原典形象,借用汉语“母夜叉”来表达原句的意思,不仅形象鲜明,而且语句简约通俗。

5、套译

汉语典故成语与英语典故成语各有其民族文化渊源,相同之处甚少,即使可以找到一些含义近似的典故,用在译文中往往会因民族文化色彩不协调而显得不伦不类,所以,一般说来,翻译中不宜用典故成语套译典故成语,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笔者所提到的套译,是指以英语中相应或同义的习语或谚语,将原文中的成语之类作对等的翻译,反之亦然。如:“That's done it,”said Manby,tearing up the agreement.“Now we've burned our boats behind us and we've no option but to go forward with the project.”(B. L. K. Henderson: A Dictionary of English Idioms Part 2,1956)孟拜把协议撕了说:“就这样了,我们现在是破釜沉舟,别无选择,必须把计划进行下去。”

三、结语

互文性理论不仅拓宽了成语典故翻译的新视野,而且对具体的翻译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英汉成语典故各自含有丰富的互文文化知识,其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差异,译者不仅应掌握原语的语言系统,还应尽量多的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在翻译中对语义的文化相关性保持高度的意识。翻译时,译者可灵活地采取各种译法处理文化差异,但应设法尽量保留和传达原语特有的民族色彩。以上几种翻译方法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应互为补充,译者应把几种方法辩证地加以灵活运用,使文通意顺。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蒋骁华.互文性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98,(2).

[3]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

[4]刘琦.互文性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

[5]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祝朝伟.互文性与翻译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7]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8]高嘉正,高菁.成语典故的英译[J].上海翻译,2010,(1).

篇10:与鼠有关的成语典故

话刚说完,它就一溜烟跑掉了。老鼠们顿时慌了神,南边那座山那么远,凭他们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跑到的。他们一个个惊慌失措,六神无主。只有一只小老鼠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他以为一定可以到达目的地。便组织大家,要他们一起逃走。

可是其他的老鼠们可不这么想,他们中有的说:“我们住在这里这么多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这里最安全。我们哪也不去。”还有的说:“就凭你,真是自不量力,‘鼠目寸光’这四个字就是说你的。”“是呀!丢我们老鼠的脸。真是狂妄,连兔子都未必跑得到,你凭什么!”

“大家安静!”鼠群的首领说道:“我们跑是跑不掉的,不如现在大家一起去修筑大坝,挡住洪水。相信老天会眷恋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将洪水抵挡住。”

大家听完,都争先恐后的去干活了。只有那只勇敢的小老鼠相信自己的能力,没有和大家在一起。独自一个人奋力向山那边跑去。

跑了不知多久。终于跑不动了,就在这时,一匹善良的小马看见了它。问道:“你在干什么,洪水要来了,快逃难去吧!”

老鼠说:“我已经没力气了,休息一会再跑。”

小马说:“我也正要走,你坐到我背上来,我带你走吧。”于是小马就带着小老鼠飞奔而去。到天黑的时候,他们终于爬上了山。而洪水在大山的阻挡下向别处流去。小老鼠总算松了口气。而那群修建大坝的老鼠呢?他们的大坝还没有一个小土堆大,洪水一到,就把他们全卷走了。

篇11:有关孔子成语典故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篇12:有关初出茅庐的成语典故

[释义]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语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辨形] 茅庐;不能写作“毛芦”。

[近义] 初露头角 乳臭未干 初露锋芒

[反义] 老成持重 老马识途

初出茅庐的典故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命关羽带一千人马埋伏在豫山,放过敌人先头部队,看到起火,迅速出击。张飞带一千人马埋伏在山谷里,待起火后,杀向博望城。关平、刘封带五百人马,在博望坡后面分两路等候,敌军一到,立刻放火 。又把赵云从樊城调来当先锋,只许败不许胜。刘备带一千人马作后援。关羽忍不住问:“我们都去打仗,先生干什么?”诸葛亮说:“我在城中坐等。”张飞大笑说:“我们都去拼命,先生你好逍遥!”诸葛亮说:“印剑在此,违令者斩!”关羽、张飞无话,冷笑着走了。在战斗中,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直杀得曹兵丢盔弃甲。诸葛亮初次用兵,神机妙算,大获全胜。关羽、张飞等佩服的五体投地。

初出茅庐的造句举例

1) 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2) 春天犹如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刚刚萌发出了伟大理想,刚刚踏上人生的征程。她的未来充满希望、充满色彩、充满快乐。在春风笼罩的大地上,坚强不屈,慢慢成长。为之追求、为之奋斗、为之疯狂。

3) 这小伙子初出茅庐,经验虽然不足,但工作热情很高。

4) 他初出茅庐,缺乏经验,我们应该主动帮助他。

5) 他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可以说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

6) 请大家对初出茅庐的社会新鲜人,多鼓励,少批评。

7) 一个初出茅庐的设计师办一场秀竟然要花.万多英镑,而场地还是免费的。

8) 有时,投资者在初出茅庐的公司下注之后,就好会想要改变公司的管理结构。

9) 他必定相当出色,所以初出茅庐,老总就委以重任。

10) 初出茅庐:他虽然初出茅庐,工作起来却是有条有理。

11) 他初出茅庐,哪有可能独当一面的能力?

12) 我初出茅庐,一切不懂,请大家多指教。

13) 他这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怎比得过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手?

14) 这个问题对初出茅庐的首相鸠山由纪夫越来越重要。

15) 他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果是英雄出少年!

16) 想不到他对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作家十分关爱,指导甚多。

17) 我怕他初出茅庐,为求表现,埋头硬干,惹了祸还不知。

18) 这个初出茅庐的放逐之后的会众很快就被新一代的新问题和旧罪所牵绊,但这不应该削弱他们作为当今信徒们榜样所带来的力量。

19) 虽是初出茅庐,但他干劲十足。

20) 当时我初出茅庐,对行里的规矩根本不清楚。

21) 初出茅庐:他当然初出茅庐,工作起来却是有条有理。

22) 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国家而言,这些画作就如同史书一般重要。

23) 在这人浮于事的年代,初出茅庐者切忌好高骛远,以免高不成低不就。

24) 我虽然初出茅庐,缺少经验,却有一股学习的热诚。

25) 四人似乎都以为他们所处的偏远地区将从工党初出茅庐的光纤宽带系统中获利,而阿博特先生承诺要抛弃这个项目。

26) 年,当时初出茅庐的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内科医生科尔夫,亲眼目睹了一位年轻人因暂时性肾衰而漫长痛苦的死亡过程。

27) 纨绔者初出茅庐,不知所谓,便淹死在天武大陆这潭无尽深水之中;武道大能者神通广大,担山赶月、追星逐日、焚天煮海、法天象地、三头六臂……无所不能。

28) 他们打死也不会想到,如此精妙绝伦的计策,会在一个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面前失去神奇的功效。

29) 等一等,看一看,让那些初出茅庐,心急如火,按捺不住的人,先跳出来表演。

30) 简铁环初出茅庐,首战告捷,尤其是俘获敌人坦克,可谓是独出心裁,记特等功一次。

31) 一些初出茅庐之辈,此番前来也算是开阔眼界的一个机会。

32) 一个初出茅庐,连网球怎么都没见过的傻小子,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奇遇后,学习三年成为了网神.

33) 遥想当年,初出茅庐,时空浩瀚,飘渺烟云,往日情,旧时爱,一切浮华尽甘其味;功名尘土,星月交辉,快意江湖如今烟灭灰飞;放眼望去,羽翼渐丰,棱角荡然无存。

34) 他们双双落座,相互对视。一位是见多识广的老者,另一位是初出茅庐的新手。

35) 在世纪头几年内,进行可靠性和耐久性测试,在内燃机汽车之间展开比赛,还和电动或蒸汽汽车进行竞赛的,是汽车车主俱乐部,而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汽车制造商。

36) 本周二,奥巴马总统利用了他在十一月大选前在国际舞台上的最后一次重要演讲,目的就是强烈扞卫美国的言论自由信念,并督促初出茅庐的阿拉伯和北非的民主体系,即便是面对暴力,也要确保言论自由权利。

37) 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在登山这行已经是个相当有经验的人了,而我却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

38) 世上女子像张出尘这样独具慧眼的恐怕凤毛麟角,杨广和韩世谔,一个是君临天下的主宰,一个不过初出茅庐的小将,侯苏苏会选择谁,还真不好说。

39) 这样一来即使一个闯荡江湖数十载的老手也不免要坠入这个陷阱里面,更何况石破天也早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后生小子。

篇13:百步穿杨成语的有关典故

所谓典故性成语, 指的是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等的成语, 其特点是源远流长, 有较浓厚的民族色彩, 在民间广泛使用。成语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语义的统一性, 二是结构的固定性。成语在语义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其整体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成语的各个词汇的意义中推测出来。从结构上看, 成语是经受时间的考验, 是千锤百炼形成的, 其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固定不变的, 不能随意更动。根据《中国成语大辞典》统计表明, 成语故事中涉及“楚国”、“楚人”的特别多, 达一百多条。先秦时期跨度长达两千多年, 其中大大小小的国家有一百多个, 而来自楚国、楚人的成语占了几近三分之一, 可见楚国以典故多、语言丰富成为当之无愧的“成语大国”。楚国楚人不仅有成语这一语言的数量优势, 而且成语质量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许多成语历经几年流传, 仍然生动活泼。成语及其故事流传广泛到这种程度的并不多, 作为历史故事一部分的成语典故是当时政治文化的折射。来自荆楚文化的成语反映了楚国风情和楚人风格, 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典故性成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 要将孕育于中国文化背景中的成语典故译成英语又不产生文化冲突, 确实并非易事。荆楚文化中的成语更由于其来源的复杂性, 加深了翻译难度。下面列举一些负载荆楚文化的成语典故的翻译进行探究。

二、荆楚文化成语典故的翻译方法

(一) 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 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对于含义比较明确、寓意不太深、英译后不会引起文化冲突的成语或典故, 译者一般采用直译法。直译法单刀直入, 用词简练, 意思明了, 既转达了原义, 又令外国读者了解了我国某些传统的比喻方式和文化内涵。汉语中有不少成语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例如, “百发百中”翻译成“shoot with unfailing accuracy”;“班荆道故”翻译成“squat onthe grass and chat of old times”;“名列前茅”翻译成“be amongthe best of candidates”;“人莫予毒”翻译成“no one dares to harmme”。

(二) 意译法

意译指从意义出发, 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 不注意细节, 译文自然流畅即可。有一些成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 则令人费解, 只好根据上下文意译处理。我国典故源远流长, 蔚为大观, 往往内涵丰富, 寓意深刻, 可又藏头露尾, 云遮雾障, 急切间难以吃准其本义。对于这类典故, 意译才是上策, 省却外国读者不熟悉的我国历史人物、地名或事件, 免得拖泥带水, 混淆不清。如“班门弄斧”翻译成 “teach one’sgranny how to suck eggs”;“鞭长莫及”翻译成“too far away forone to be able to help”;“南风不竞”翻译成“the opponent is notstrong enough”, “日暮途穷”翻译成 “approaching the end ofone’s days”;“若敖鬼馁”翻译成“without offspring” (“若敖”指楚国境内的若敖氏, “馁”指饿了, 该成语是说楚国境内的鬼饿了, 意指该族无后人) ;“杀妻求将”翻译成“seek fame andwealth through sinister and cruel means”; “上下其手”翻译成“act in collusion with sb.”;“射石饮羽”翻译成“have the strongwillpower that can make an arrow pierce even stone”; “兔死狗烹”翻译成“trusted aids are eliminated when they finish theirmission”;“退避三舍”翻译成“retreat to avoid a conflict”;“畏首畏尾”翻译成“be overcautious”;“下里巴人”翻译成“popularliterature or art”;“尔虞我诈”翻译成“mutual mistrust with bothparties playing tricks”;“刻舟求剑”翻译成“take measures without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曲高和寡”翻译成“too high to be popular”。

(三) 直译参半法

所谓“直译参半法”, 就是很多情况下成语只能一部分直译, 一部分意译, 这样做既可以保留原文形象, 又可以使译文畅达。例如:“死不瞑目”翻译成“die with a grievance or everlasting regret”, “死”直译成“die”, 而“不瞑目”意指“遗憾 ”, 因此意译成“a grievance or everlasting regret”;“问鼎中原”翻译成“find for the tripod in the central plain—attempt to usurp thethrone” (问是询问;鼎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 三足两耳;中原指黄河中下游一带, 指疆域领土。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吴市吹箫”翻译成“beg about the streets by playing an instrument”, 前半部分意译, 后半部分直译;“阳春白雪”翻译成“TheSpring Snow—a highbrow song”, 前半部分直译, 后半部分意译;“一瞑不视”翻译成“close one’s eyes and die”, close one’s eyes是直译, die是意译;“优孟衣冠”翻译成“tread the board—carryout designs under a false cloak”。

(四) 套译

套译指以英语中相应或同义的习语或谚语, 将原著中的成语之类进行对等翻译。此时, 汉英成语或谚语之间文化价值相当, 别无旁义或歧义。汉语典故成语与英语典故成语各有其民族文化渊源, 相同之处甚少, 即使可以找到一些含义近似的典故, 用在译文中也往往因民族色彩不协调而显得不伦不类, 一般说来, 翻译中不宜用典故成语套译典故成语, 但是不能绝对化, 可以套译的情况并不是完全没有。凡可作套译成语, 译者需信手拈来, 贴切自然;若有细微差异, 译者便要略加变通, 使之平稳移植, 不留痕迹。例如:“亡羊补牢”对应翻译成英语谚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

(五) 借用法

借用译法是翻译习语的常用方法之一, 即借用目的语中相似的习语套译原语中的习语, 它能使译文言简意赅、易于理解。如“画蛇添足”翻译成“gild the lily”;“风马牛不相及”翻译成“apples and oranges”。

三、结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 成语具有较大的文化信息负载量。在翻译成语典故译过程中, 必须将成语典故放到特定文化加以考虑分析, 结合特定历史年代进行翻译。因此, 对于汉语成语的翻译, 我们要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汉语成语的翻译应该更多地注入文化信息, 才能更好地进行。我们大量列举了源于荆楚文化的成语翻译实例, 讨论了典故成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在实际翻译中, 应做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语义对等, 但我们不可能任何时候都只使用某一、两种手段, 而应该从具体情况出发, 得其义, 传其神, 选择最合适的手段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一方面尊重源语文化, 忠实地将习语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读者, 另一方面尊重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 考虑他们对异语文化的理解力和承受力, 争取在保留源语文化和译文可读性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摘要:本文分析出自荆楚文化的成语典故特征与其在汉译英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方法及技巧, 最后提出负载大量文化信息的成语翻译实质是找到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关键词:荆楚文化,成语典故,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2]黄发恭.楚人的成语和成语中的楚人[J].湖北社会科学, 2005.1.

[3]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5]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Z].牛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1992.10.

[6]张培基等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0.9.

篇14:从成语典故看赵国历史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其末期,政权落入智、赵、韩、魏等异姓贵族手中。其中,智伯瑶势力最大,占有大量土地,掌握晋国的实权。为削弱韩、魏、赵三家实力,他分别向三家索要土地。韩魏两家给了,赵家却不给。他联合韩康子虎、魏桓子驹攻打赵家,赵襄子毋恤依靠当地百姓支持顽强抵抗,又派人暗中与韩、魏相商。结果韩、魏倒戈,赵、韩、魏“三家灭智”,分其土地。随着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加强,公元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平分了除留给晋幽公两座城外的晋国的土地,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国分晋”。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韩虔、赵籍、魏斯被正式策封为诸侯,赵国正式建立。史学家也把这一年作为战国的开端。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王拨500战车以庞涓为将,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插过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庞涓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田忌采纳了此建议。结果,魏兵不得不撤邯郸之围往救,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齐军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击,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自此,孙膑便闻名天下。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前299年)是赵国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十九年),周边国家大乱,各国无暇干涉赵国内政。趁此天赐良机,赵武灵王向全国发布实行胡服骑射的法令,进行军事改革。他要改变几百年相传的军制,通过把赵国将士直接培养成骑兵和招募胡人骑兵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支能被国君牢牢控制的国家骑兵,在军事上实行由车战向骑战的转变。他的改革从改变衣着入手,让男人改穿胡人式的紧袖短衣和长裤。他选择靠近河套的草原训练骑兵,聘请擅长骑射的胡人充当教练,实行了养马、制革、设兽医和筹办草料等完整配套的制度,并让国内作坊制作马具,从而建立起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这一改革意义重大,相当于现代战争史上步兵的机械化。经过十几年时间,赵国由一个弱邦迅速崛起为唯一能够同秦国抗衡的强国。

沙丘宫变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打破了历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而自号为主父。这时赵何不满10岁。虽然赵武灵王作为主父可以威慑朝政,但是一个国家掌握在幼主的手里是危险的,这件事引起太子赵章的极大不满。赵章不是等闲之辈,能力出众,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主父为摆平关系,欲将赵国一分为二,封赵何为赵王,封赵章为代王。这一“分王赵代”的计划更加不妥,再次引发思想混乱。正当他犹豫不决时,政变发生了。公元前295年(惠文王四年),赵章作乱,先杀了宰相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李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后因害怕主父秋后算账,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一代雄主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灵王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赵国开始从最高峰跌落。

奉公守法

赵奢是赵惠文王时期的大将,被惠王封为马服君,官列上卿。他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为人清正廉明,大公无私。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拒付税款。赵奢不惧怕赵胜的权势,毫不手软,依照赵国法令杀了9个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要赵奢抵命。赵奢对赵胜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赵胜听了这番话,转怒为喜,后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赵王封他为掌管全国税收的官。赵奢管理赋税后,国家赋税公平合理,百姓富裕,国库充实。后来,赵奢又被任命为大将。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战功赫赫。

纸上谈兵

赵括是赵奢之子,喜谈兵学,曾助赵奢破敌,立下大功。赵奢死后,惠文王赐赵括袭封马服君。惠文王死,子孝成王即位时,面临秦国来侵,老将廉颇驻军长平(今山西高平市北)。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战争初期形势对赵军很不利。孝成王接受望诸君乐毅的意见命赵括为主将。秦昭王听说赵括已到长平,急调武安君白起领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40万赵军切成两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援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死守了40多天。后来,赵括带兵突围时被射死,40万赵军全军覆没。于是,“纸上谈兵”这一成语便流传下来。不过,史学界有人在重新审视战史后认为这一评价并不公平。

窃符救赵

秦长平之战取得胜利后,接受了赵割地请和的要求。但赵王最终决定不履行和约,并积极备战,秦昭王大怒,发兵60万进攻邯郸。公元前259年(赵孝成王七年),邯郸之战爆发。战争几起几落,异常惨烈。

在进行过程中,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晋鄙将军带领10万部众援救赵国,但让军队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态度。守门人侯赢向魏信陵君献计,让他说服魏王宠妃如姬偷取兵符,之后,夺取晋鄙的军权,即可向北援救赵国。信陵君遵从了这一计策。后又听从侯生的献计,带上屠夫朱亥同往。到了邺城,信陵君假传魏王的命令,晋鄙合上兵符表示怀疑时,朱亥举起铁锥打死了晋鄙,于是信陵君掌握了晋鄙的军队。他挑选出精兵8万攻击秦军,解除了邯郸之围。赵国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

反间计

反间计为《孙子兵法》之三十二计,也是战国时期形成的著名典故。在秦、赵争霸过程中,赵国屡中反间计。其一是在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使廉颇的军职再次被解除。廉颇因受排挤而离赵投魏,赵国痛失栋梁。

更加典型的事件是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被杀。赵悼襄王在位九年卒,太子赵迁继位,是为幽缪王。公元前234年(赵王迁二年),李牧在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出走他国之后成为赵国大将军,并因功大,被封为武安君。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国派大将王翦进攻赵国时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行贿。郭开诬陷李牧谋反。赵王迁听了谣言不作分析,即派赵蓖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拒交兵权。赵王、郭开便乘其不备,将他逮捕杀害。3个月之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蓖,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攻取邯郸。公元前222年,赵国灭亡。(文章代码:0426)

篇15:与羊有关的成语典故及风俗习惯

三羊开泰: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在古代,羊字通作祥字,所以古器物上常饰以羊的图形,或直接塑作羊形,寓意吉祥。如出土文物三国时期的青瓷羊,其足型作卧伏状,昂首举目,双耳竖起,蕴含着无限活力,可能是当时的吉祥物。

羊在古图形玺印中出现较多,如广西博物馆收藏的一颗汉代阴铜印《牧羊图》,刻绘出一头和善的山羊,不肯跟随牧童的情形。而在《虹庐藏印》中收编的一方汉代阳刻铜印《牧羊童》中,那头和善的山羊,与牧童则十分亲昵,耐人寻味。羊作为吉祥动物的艺术形象,出现在民间剪纸、刺绣、木雕、米塑等艺术作品中,如民间吉祥画中往往画有三只羊,寓意“三羊开泰”,图个吉利。出处:《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苏武牧羊:

汉朝建立以后,就不断受到北方匈奴的威胁。匈奴的侵扰惹恼了汉武帝。他曾经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出兵讨伐。匈奴每次战败,就派使者求和。为了双方的友好,汉朝天子经常派使者,但匈奴常常借故扣留汉使。

苏武被汉武帝作为使者派往匈奴。在草原上,匈奴单于宴请了汉朝使节。但因变故,苏武却被当成犯人审问。苏武为了维护尊严,拔出佩剑往脖子上抹去。

苏武的剑伤痊愈后,匈奴千方百计劝其投降。苏武宁死不从,被关进地窖中的他没吃、没喝,寒冬腊月,他以雪解渴,撕下棉袄中的皮毛充饥。单于发令把他流放到北海放羊。从此,他与羊为伴,与羊对话;与寒冷为伴,与草原对话。

这牧羊的生活持续了,苏武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公元85年,匈奴单于去世发生内乱,新单于派使者到汉朝求和。而汉武帝也已去世,汉昭帝派使者把苏武接回。

与羊有关的节日风俗

羊在古代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羊也一直是祭祀中的“三牲”或“五牲”之一,为必不可少的祭品。由于羊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故存在着大量与羊相关的风俗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节日风俗常与羊有关。

羊日

托名东方朔的《占书》说,农历正月初四为羊日,如果这一天天气睛朗,则预示当年的羊繁育顺利;如果是阴天,则预示当年的羊有灾病。

“结羊肠”

正月十六,是元明两朝北京地区“结羊肠”的日子,结羊肠是一种占卜习俗,用旧日历纸九张,卷捻成条形,混杂后连结,再拆开验看,首尾日期相连的为吉兆。这一天,蒙古族牧民将其称作兴畜节,祈求牛、羊等牲畜平安、繁衍发展,饮酒庆贺。

叼羊节

在西部广阔的草原上,居住着塔吉克·哈萨克,木可尔克孜等民族的牧民。牧民们长期在大草原上放牧,常常要和恶劣的天气、凶猛的禽兽作顽强地搏斗,保护自己的牛羊群。有时候,遇上暴风雨或者野兽来袭,羊群经常容易失散。这时,他们纵马赶来,一边应付紧急情况,一边把百十斤重的羊,俯身提上马背,驮回大队的羊群。久而久之,这种别具一格的叼羊技艺在生产发展中演变为精彩绝伦的叼羊大赛。

“抢羊骨头”的婚俗

锡伯族民间有“抢羊骨头”的婚俗,流行于今新疆地区。婚礼之后,迎亲爹娘在新郎新娘的炕沿上放上一块羊大腿骨,双方姐妹兄弟聚于新房,迎亲娘将拴有红线的两个酒杯放在盘子里,迎亲娘则迅速将两只酒杯换来换去,从而使两位新人分不清哪是酒、哪是水。然后让他们任选一杯,喝道酒的为大吉,接着要连饮三杯。之后,双方兄弟姐妹开始抢羊骨头。男方家人抢到认为是新娘勤劳能干,家庭美满幸福;女方家人抢到则认为新娘会持家,家庭和睦兴旺。

斗羊

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一次曹操被袁绍打败, 退兵曹州,人疲马惫,士气低沉。曹操正无计可施,忽见两羊相抵, 十分威武,他精神为之一振,即召部下观赏。只感染得群情激昂,士 气大振,曹兵随之反戈一击,大败袁绍。在曹操的倡导下,曹州兴起 斗羊活动。 斗羊通常有“自由式”和“规范式”两种,自由式在裁判吹哨之 后,两只羊放开,彼此用力撞抵,不管几个回合,直到一方败下阵来 为一局。“规范式”是彼此拉开,一头一头的抵,直到一方抵败为一 局。一般三局二胜。 菏泽斗羊,在全国独树一帜,自1984年以来,菏泽已举办过七次 全国性斗羊大赛。亚运会期间,被定为晋京表演项目。1991年12月, 参加在广州举办的“中华百绝”博览会上表演,被列为《中华百绝》 之一,深受国内外游人赞赏。

斗羊节

突尼斯民间传统盛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时候,突尼斯人视公羊为神圣之物,看作是力量曰勇敢和威严的象征。每逢“古尔邦节”来临之时,人们都将自家的公羊装饰打扮一番,随后领到清真寺的广场上来,在进行祈祷之前,让羊相互角斗,看谁的羊力量,于是,斗羊比赛便兴盛起来了。斗羊比赛时,围观的人很多,而且人人身穿艳丽的民族服装,如同过节—样,于是人们便把斗羊比赛称之为“斗羊节”。今天在突尼斯,斗羊比赛已成为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内容,并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外国游客,为大力发展国家的旅游事业起着重要作用。

广州为什么叫“羊城”?

广东省广州市的别名“羊城”即源于五羊传说。唐高适《送柴司户刘判官之岭外》一诗咏道:“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陈毅《广东》诗云:“高阁羊城接大荒,骋怀极望郁苍苍。”那座高11米的大型花岗石五羊雕塑,已成为广州市的象征。但是“羊城”也并非仅指广州,古时契丹设置的进行贸易的处所也叫“羊城”,可能是贸易的主要对象为羊,故名,《辽史·太祖纪》上云:“置羊城于炭山之北以通市易。”

百里奚的故事:

五张公羊皮换来的从奴隶到宰相的命运。

这个故事发生在南阳。有个叫百里奚的人,少年贫穷,后来到处流浪。公元前七世纪,晋献公灭虞,俘虏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就将他们作为穆姬的随嫁人陪到秦国。

百里奚不堪忍受奴隶生活,逃到宛,被楚人捉去。秦穆公得知,用五张羊皮将他赎回。于是,百里奚从奴隶到宰相。在他的辅佐下,秦国开地千里,称霸西戎。

上一篇:游香炉峰记作文下一篇:王磨学区安全教育日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