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2024-05-11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通用10篇)

篇1: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职业暴露的预防原则: 1.提高乙肝疫苗的接种率 2.执行安全操作 3.使用安全锐器 4.实施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定义: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凡接触上述物质者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论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特点:

1.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技术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面罩、医疗废物及尖锐物品的处理等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技术:

手卫生(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 1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4.医务人员洗手方法:六部洗手法。

5.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

a.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b.严格按照六部洗手法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c.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手套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戴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口罩

防止或减少医务人员通过呼吸道被感染的机会。面罩

可以防护或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至医护人员口、眼及鼻等粘膜。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接触感染患者、刷洗沾有体液的器械等避免自身污染。器械

护理病人的器械、用品、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被服必须丢弃、消毒,或在每个病人使用之间灭菌。锐器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使用锐器时的注意事项

手术中尽量减少应用锐利的器械,可采用U形针及一次性刀片,尽量减少尖锐手术器械在手术人员之间的传递。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并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接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创伤。勿将锐利废弃物混入其他废弃物内。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1.职业暴露后,紧急局部处理

2.报告所在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填写申请表

4.请专家进行会诊并进行评估

5.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检查、治疗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紧急局部处理: 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粘膜表面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生理盐水、清水或自来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发生皮肤粘膜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挤压伤口两侧,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流,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等,再用0.5%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如果没有水的话,也可以用灭菌溶液冲洗伤口)。

注意:HIV职业暴露后6-12周,限制性行为或使用安全套以防止第二次传播,避免怀孕,避免捐献血液、血浆、器官、组织或精子等。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清洗:皮肤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干净,黏膜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挤压: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受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消毒: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本人应迅速与控感科联系,对其职业暴露发生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程度,暴露源的种类和含有艾滋病毒的情况,处理的方法及处理的经过,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特别注意的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防控,最好在两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篇2: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的监管工作人员,在相关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或艾滋病病毒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可能性的情况。

职业暴露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是存在的,但是发病率很低,这取决于暴露的性质、接触病毒的数量、是否及时使用抗HIV病毒药物等因素有关。艾滋病病毒暴露后的预防处理:

(一)暴露后局部处理:

1、用肥皂和水清洁沾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

3、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二)暴露后的报告及处理程序:

1、一旦医护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立即上报医院医务科,以便能及时与杭州市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药物储备点和区疾控中心取得联系,获得预防药物和处理。

2、预防用药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意外事故发生后1-2小时之内。动物实验显示,预防用药的时间推迟24-36小时之后将无预防作用。

医务科

篇3:手术室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关键词:手术室,职业暴露,预防,处理

职业暴露引起的感染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 手术室作为一个开放的治疗场所, 面对各种不同疾病的病人实施不同创伤性的诊疗操作, 使手术室护士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等[1], 从而增加感染的机率。因此我院手术室从2003年开始, 出台了一系列预防职业暴露, 减少手术人员感染机率的措施, 加强手术室护士对其的认知, 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职业暴露的危害。现将我院手术室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报道如下。

1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感染的主要来源为病原体感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组织器官等。

1.1 直接感染

手术室护士在进行外科手术, 注射穿刺, 清洗器械等操作时, 不慎被锐器, 如刀片、针头等损伤, 使致病微生物直接进入体内而感染。

1.2 表皮损伤

各种原因 (以针刺伤最常见) [2]造成表皮损伤后, 损伤的皮肤与含有致病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接触而感染。

1.3 皮肤和粘膜的暴露

手术过程中, 血液、体液溅到裸露的皮肤, 眼睛, 口腔粘膜, 造成直接的皮肤粘膜暴露。

1.4 污染源

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手术所用的敷料, 器械, 手术台, 手术间仪器设备等都可能被污染, 术后处置不当, 有可能成为污染源。

2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

2.1 增强职业防护教育

2.1.1 增强职业防护意识

手术室护士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职业防护培训, 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性, 掌握受伤后的紧急处理及报告预案, 加强自身防护。

2.1.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手术室护士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 必须戴双层手套做手术, 手术衣、器械台被水溅湿, 喷溅后须更换衣服、干燥的敷料, 或者穿防水隔离衣。

2.1.3 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 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手术室护士在接触这些物质时, 必须采取标准预防的原则措施, 树立把来自任何病人的血液、体液都应视为具有严重潜在危险的概念。

2.1.4 加强预防针刺伤的意识和方法

手术室护士进行操作时, 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注意防止被针头, 缝合针, 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禁止用手复帽。

2.1.5 重视手卫生

接触病人前后要认真洗手, 手术结束脱手套后要认真用流水冲洗双手, 皂液洗手, 强调刷手不等于洗手的概念。

2.2 作好个人防护, 避免暴露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 必须戴手套, 发生皮肤破损时, 必须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喷溅时应戴手套, 穿反渗透性能的隔离衣, 戴口罩、防护眼镜。

2.3 最大限度的阻断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发生职业暴露时, 应及时上报获得咨询、帮助, 进行相应的处理, 建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制度, 最大限度阻断血源性疾病传播。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手术间门口应在醒目处悬挂“禁止参观”标志, 尽量避免人员进出, 减少传播机率。

2.4 熟练掌握手术的操作步骤, 减少被针刺伤的机率

手术室护士应该熟练掌握手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整个手术过程心中有数, 游刃有余的配合医生的工作, 避免被刀片、针刺伤。

2.5 疫苗接种

对手术室护士每年进行体检, 建立身体健康档案, 乙肝标志物阴性者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3 职业暴露的处理

发生职业暴露后,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并做到:一挤、二冲、三消毒、四报告。一挤: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二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三消毒:用消毒液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四报告:及时向医院感染科报告暴露情况, 使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及时得到暴露危险的评估, 以便得到及时处理。

综上, 我院手术室认真贯彻执行以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使职业暴露的发生由5年前的23%下降到现在的9.4%, 并且没有一名护士感染上传染性疾病, 有效地降低和减少了护理工作的风险, 为护理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宗燕.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4:182.

篇4: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关键词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干预措施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供应室主要负责各类无菌物品的供应以及对各种污染的医疗器械用品进行回收、清洗、包装和灭菌等工作。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与致病源、化学消毒剂、锐器等接触,操作多种电器及压力容器,并受高温、潮湿、嗓音及心理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在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伤,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为此,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应采取的防护措施,以下是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现将消毒供应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

物理因素:①环境因素:供应室中有多种噪声,长期接触高压蒸汽锅发出的高分贝噪音会破坏人的听觉,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及内分泌等都会造成损害,高压蒸汽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散发大量的热气和水蒸气,使室内温度、湿度明显升高,工作人员长期身处其中,对身体会产生不良影响。噪音的影响,使人心神不定,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影响工作效率[1],而消毒后,在开启舱门卸载物品时,物品温度非常高,如操作不当极易烫伤。②锐利器械伤害:在污染物回收、清点、清洗、包装过程中,容易被针头、刀片或其他医疗器械刺伤,导致职业暴露,有发生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险。③紫外线:紫外线消毒时,辐射到人体面部及眼睛,可引起灼伤、红斑、紫外线眼炎或皮肤过敏,若为高臭氧紫外线灯,其所产生的臭氧对呼吸道也有一定的损害,刺激人的呼吸道黏膜,臭氧浓度>0.3%时,使人体中毒。

化学因素:临床使用后的大量污染物,一般使用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而使用最多的是含氯消毒剂,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挥发性,经常接触此类化学品会引起眼结膜灼伤、上呼吸道炎症、喉头水肿和痉挛、化学性气管炎或肺炎及皮肤损害。长期接触,可导致注意力分散,记忆障碍等。有些强酸、强碱等化学消毒剂在配制过程中如果不做好防护措施会很容易溅到而腐蚀皮肤。

生物因素: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把复用性器械回收后,要分类、清点、浸泡、清洗,这些器械往往带有血液、体液。使用科室未作初步清洗及处理,有的器械还带有刀片及缝针等锐利器,有感染与被刺伤的可能,感染是常见而又严重的一种威胁,有资料表明,被已感染的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患者用后的针头刺伤,其发生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分别是30.0%、1.6%、0.3%[2]

干预措施

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环境是工作质量和人员职业防范安全的基本保证条件[3],工作环境要通风、宽敞,有冷热水供应,有条件安装消音设备,在高压灭菌器前放置隔音板以降低噪音,科室机器专人管理,定时定期维护和保养,保持其性能良好,操作时轻拿轻放避免噪音的产生,室内安装空调或换气扇、除湿机等。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改善高热、潮湿的环境,冬季用热流水清洗各种物品,加强自身防护。

加强管理与培训:我中心供应室人员结构中,大部分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未正式接受过系统医学教育,缺乏相关知识,自我防范意识差。因此,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相关科室共同完善其相关的制度、法规,且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以便达到有效的管理。通过相关知识的培训,让每一个工作人员在从事操作过程中能感知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提高风险认识,充分认识到针刺伤不在于其本身造成的伤害,而在于它能传播某些疾病,尤是传染性疾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加强标准预防的落实:供应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不直接用手对尖锐物进行清点、清洗,减少刺伤皮肤,供应室工作人员在清点、清洗、处理污染物品时均做好标准预防的防护行为,戴口罩、帽子、防護眼罩、橡胶手套、防渗漏围裙、胶鞋。一旦被锐气刺伤,应立即从伤口近心端挤压出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然后用0.5%碘酊、75%乙醇消毒受伤部位,用敷料包扎伤口,并及时上报。损伤严重或疑似传染病的污物,应当进行相应抗体检测,并进行观察纪录[4]

紫外线危害防护:紫外线消毒应在无人情况下进行,打开紫外线灯时避免双眼直视灯管,应戴防护眼镜穿防护服,关闭门窗,消毒后,及时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臭氧的含量,并保证一定的温、湿度,防止空气污染和工作人员受到伤害。

化学性危害防护: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掌握常见化学消毒剂的特性、配制方法、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触消毒剂时须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加强通风,要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减少空气中消毒剂的含量,减少对呼吸道及皮肤的损伤。若不慎溅到皮肤或眼睛内,应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消毒剂放于容器中加盖保存,以保证其有效浓度和防止挥发给人体带的危害,操作完毕后及时用肥皂水冲洗清洁双手。

加强安全操作训练:为防止烫伤的发生,高压灭菌器应由取得上岗证的专职消毒员进行操作,每天使用前检查机器性能,并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压力降到0’位再开门,开门时应站在门后或门旁。装卸灭菌物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工作服,戴隔热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防止烫伤,物品需冷却10分钟再出锅。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污染物品、化学消毒剂、高温环境和机器噪声等,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安全管理,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防护制度,提高安全防护意识,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严格遵循工作流程,是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管理,确保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心健康,预防职业危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于海云,于春荣.门诊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1):75.

2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2.

3任伍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建筑设计[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3):288.

篇5: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1、含有各种传染病的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黏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含有各种传染病的血液、体液等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3、含有各种传染病的血液、体液的针头或玻璃刺伤皮肤时,立即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挤出伤口附近的血液,然后用流动的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5%酒精、等消毒创面。

4、被含有各种传染病标本污染工作服、衣物时,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5、判断暴露源性质,对特殊职业暴露特殊理:

1)、被乙肝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锐器刺伤→局部处理→24小时内抽血检查乙肝抗体→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和相对科室的主管部门→寻求传染病专家指导意见→按传染病专家组意见注射乙肝免疫价球蛋白或注射乙肝疫苗,按0、1、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三个月后抽血复查。2)、被丙肝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锐器刺伤→局部处理→24小时内抽血检查丙肝抗体→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和相对科室的主管部门→寻求传染病专家指导意见→按传染病专家组意见执行。3)、被确诊或可疑艾滋病阳性者职业暴露→局部处理→立即抽血→请我院及防疫站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用药→若需用药→尽量在1小时内使用→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登记表→报防疫站→4周、8周、12周、6个月查艾滋病抗体。

4)、被带有梅毒阳性病人血液的锐器损伤→局部处理→24小时内抽血检查梅毒抗体→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和相对科室的主管部门→感染管理科和我院传染病专家在职业暴露登记表上填写意见→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共用三周,针刺伤当时、一个月、三个月抽血复查。

篇6:医护人员预防HIV职业暴露措施

预防措施及发生后处理措施和程序

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主要接触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患者(病人),包括传染病患者(特别是乙肝病人和HIV感染的病人),而且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排泄物的机会较多,如不注意防护,职业暴露是难以避免的。为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乙肝、丙肝、HIV等)在医护人员中职业暴露的发生,把医护人员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危险

性减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预防措施如下:

一、采取“普遍性防护”的原则:

1、在诊疗操作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血液、体液;常用的防护措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服等;如手部皮肤有破损,应避免接触血液、体液及粘膜,无法回避时,接触前应将破损处皮肤用创可贴保护好后在戴双层手套进行操作;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治疗时全部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2、防护手套破损时,应立即弃掉,洗手后重戴新手套; 抢救时,不做口对口呼吸,可使用其它辅助用具;

3、安全处理锐利器具: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 人;进行侵袭性(有创)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不要给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盖针 1

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创口缝合时,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用桶(盒)中,统一处理;不要将锐利废弃物放到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4、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为保证消毒效果,所有器具 应在消毒前先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干净后在消毒;由于HIV病毒对外界环境和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与乙肝病毒相近似,离开人体后不易存活,消毒方法可选用《消毒技术规范》中任意一种方法,都可杀灭HIV病毒〔高压蒸气消毒、干热高温消毒、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剂(含氯制剂、2%双氧水、70%酒精、0.2-0.5%过氧乙酸、2%戊二醛、0.5%碘伏)浸泡消毒等〕。

5、认真洗手:医护人员的手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特 别是处置后易沾上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是造成病原体在病人中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做到一患一消毒,工作结束后彻底洗手消毒。

6、安全处理废弃物:有血液、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应放 在双层塑料袋容器内,当污物达到3/4时封口,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运送人员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处理液体废弃物还应加戴防护眼镜;没有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可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

二、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及程序:

1、发生职业暴露时,首先应进行局部处理:皮肤污染

时,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粘膜污染时,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划伤或针刺伤,应轻挤出血,再清洗,然后进行局部消毒(用碘伏、75%酒精、0.5%碘伏、3%双氧水、2%戊二醛或0.2-0.5%过氧乙酸均可);

2、做好职业暴露情况详细记录,并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3、感染管理科向当地疾控中心进行汇报,并请求疾控中心专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暴露级别,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预防性治疗(抗病毒治疗,在1-24小时内为佳,或不用药治疗)。

4、采血样进行HIV抗体本底监测;

篇7:管理者针对职业暴露的处理态度

如本案例所示,若该同学将事情上报,作为领导要做的不是责备带教老师及学生,而是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了解事情的整个经过,评估该学生的危险程度,指导下属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将伤害程度缩小到最小范围。同时,从该事件中吸取教训,指导全院工作人员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及其他管理条例,减少甚至避免此类事件的再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一、正视该类问题,予以高度警惕

作为医院领导,首先应该非常熟悉院内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并对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做好风险评估。重视院内的感染管理工作,并以身作则实践感染管理方法,高度警惕医院感染带来的不良影响,及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改进中的阻力、困难,确保建立、实施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体系及持续改进的有效性。

二、明确责任分工,消除责任推诿

在面对该问题时,作为医院管理者不可以一味责怪下属及带教老师,或是采取扣发奖金等不当惩罚行为,而是首先要带领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整个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最重要的是,在此类事情发生之前,医院管理者就应该基于之前对全院职业暴露情况的了解,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确保工作人员的到位及配备齐全,使此类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地调动工作人员积极处理,消除责任的互相推诿。

三、合理资源分配,加大经济支持

医院感染管理科面对的对象是全院人员,面对的事情多、杂、碎、难,同时还需要面临很多突发事件及现代医疗水平还无法解决的感染难题,因而医院管理者必须对该科室投入一定量的精力,确保人员的充足、资金的到位及信息支持系统的完善,使该科室能够处于随时待命、随时可以正常工作的状态,真正能够有效解决职业暴露事件。

四、加强岗前培训,完善管理制度

加强对全院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及自身保护意识,对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进行特殊培训,使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有深刻的了解。严格执行上岗及准入制度,在工作人员上岗前进行职业保护考核,不通过者延迟上岗时间并且要求其继续接受培训。建立或者完善严格的医院管理制度,并要求全院人员准确落实,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几率,减轻职业暴露的损失。

五、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制度落实

在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定期对工作人员日后的工作进行检查,并且随时检测其执行的程度。定期更新职业暴露情况,加强各个科室间的讨论交流,使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对不同的职业暴露情况都有所了解,从而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有效避免。以各种方式做好安全教育,确保管理制度的准确落实,避免其成为一纸空文。

六、完善仪器设备,保证安全性能

医院工作环境中有大量的仪器设备和器材,工作人员生活在此种情况下难免受其影响,因而医院管理者务必指导相关人员做好对各项器材的检查,使其在有效期内正常工作。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定期更新器材,购买和使用更为安全的设备,改善工作环境,消除安全隐患,降低职业暴露几率。

七、加强宣传力度,维持保护状态

篇8: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1 胃镜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1.1 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从业者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与有害因素或传染性疾病感染者或被其血液、体液或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媒介物的接触。

1.2 暴露的危险因素

1.2.1 生物性因素

胃镜室的护理人员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 每天需要配合胃镜与肠镜的诊疗、清洗和消毒工作, 与大量的被体液、血液、分泌物污染的器械接触。有报道表明:医院工作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员, 消化科医师和口腔科医师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医院其他科室医务人员, 幽门螺杆菌不仅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与胃癌、胃淋巴瘤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还有报道表明:内镜检查可引起患者之间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 密切接触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无溃疡病史者, 有消化不良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无症状者, 其结果是消化内镜从业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0%, 而消毒不合格的科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消毒合格科室[1]。在眼、口、鼻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 IV) 的概率为0.1%, 暴露于含乙型肝炎病毒 (H BV) 的血液或体液, 其感染概率为6%~30%[2].在清洗消毒的过程中, 很容易产生气溶胶, 其血液、体液中的致病因子随气溶胶散发, 极易被吸入而造成感染。

1.2.2 化学性因素

消毒工作是胃镜室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 在消毒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消毒剂, 如戊二醛、过氧乙酸、健之素、酒精等, 还有仪器设备使用的清洁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大都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 护理人员长期与之接触, 容易对皮肤、黏膜、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导致组织器官功能紊乱。

2 干预措施

2.1 加强管理和培训

以往护理人员学习的内容侧重于消毒灭菌的方法和消毒剂的选用与配制等方面的知识, 缺乏预防院内感染、去污清洗、机械清洗、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方面的意识。在平时的检查中也发现有的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工作在思想上并不十分重视, 认为消化道本身就是一个带菌的腔隙, 无需严格消毒灭菌。针对胃镜室工作的特殊性, 结合2004年国家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和我科的实际工作情况, 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我们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多次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 且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 让大家在工作中能感知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 改变不良的操作习惯, 树立牢固的自我防范意识, 以便达到有效的管理。

2.2 强化标准预防

胃镜室门诊患者前来就诊时通常不进行肝炎指标、H IV病毒测定等项检查, 其中有不少患者会隐瞒部分病史。因此, 医护人员应将每位患者都看作是可能的传染源, 实行标准预防。使用后的器械均需充分清洗, 彻底消毒、灭菌。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血液、粪便及污染的器械时, 必须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 穿防渗漏围裙, 对特殊感染患者或预计有飞沫、血液、体液喷溅的操作, 应戴护目镜或面罩、口罩, 潮湿后应立即更换, 从而有效地减少病原菌的扩散和传播。

2.3 完善配套设施, 创造良好的诊疗环境

胃镜室是集检查、诊断、治疗为一体的空间, 合理的布局与完善的配套设施, 可以有效地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在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 2005年配备了医用灭菌器, 2006年12月配备了超声波清洗机。2007年我科胃镜室重新规划并进行了改装, 同时配备了先进的肯格王一体化内镜清洗中心、感应水龙头和一次性干手纸巾, 使清洗消毒工作达到信息化、数据化管理。清洗消毒室与诊疗室区分明确, 阳光充足, 空间宽敞, 通风良好, 护理人员在掌握了现代化的消毒隔离理念后, 增强了对清洗消毒重要性的认识, 能正确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和其他消毒灭菌设备, 达到最佳人机配合状态, 能掌握科学的洗手方法, 保持手的清洁卫生, 为医护人员和就诊患者营造出一个安全放心的诊疗环境。

2.4 规范操作程序, 避免锐器伤发生

在制订标准操作程序时, 要充分考虑职业安全防护, 严格行为规范, 明确工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制订各种防护措施, 对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现场讲解、演示, 不断强化正确规范的操作。按《规范》规定的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的五个步骤如水洗—酶洗—清洗—消毒或灭菌—冲洗与干燥的程序操作要求进行处理, 同时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张贴在工作间的墙壁上, 让护理人员抬头可见, 随时进行对照, 出现问题能及时纠正, 确保与患者接触的一切器材和用品都安全可靠。对一些深层次的技术问题, 邀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培训, 以提高工作质量。在工作时间还规定不允许戴耳环, 留长指甲, 不允许戴手套接触暴露的皮肤、眼睛、耳朵、头发以及公共物品, 使用锐器操作时如取活检、息肉切除、注射治疗等避免刺伤或划伤, 配备专门的利器盒、防渗透医疗垃圾袋, 熟练掌握锐器伤发生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及上报程序。

2.5 严格消毒灭菌, 减少水路污染

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均是细小的管腔类器械, 难以清洗, 一旦清洗不彻底, 会使附着在管腔内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形成一层生物膜。生物膜会阻止灭菌因子的穿透, 导致灭菌失败, 而胃镜、肠镜都是直接进入消化道, 消毒灭菌不合格必定会造成交叉感染, 所以必须严格执行胃镜清洗消毒的五个步骤, 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一灭菌。为了减少水路污染, 每次清洗前后要及时冲洗各连接水管≥30 s, 每天工作完毕后, 分别冲洗水路≥2 m in, 排空水分, 保持水路干燥, 减少管道中微生物的存留。

2.6 强化职业安全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配备工作所需的各种防护用品, 制订应对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措施, 配备专人负责安全管理的监督和落实, 定期体检, 适当分配人员和工作量, 避免过度劳累, 并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以增强个人体质。

参考文献

[1]肖旭华, 刘云利, 邓小湘.消化内镜从业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 2002, 9 (1) :52-53.

篇9: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

医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被人感染者的体外,如来自其他病人或携带者,以及污染的医疗器具、血制品、病房用物和药品等所造成的感染,也叫交叉感染。这类感染通过现代的消毒、灭菌、隔离等技术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

建立安全的医疗环境

安全的医疗环境设置应便于工作,保障安全,清洁,无污染,符合隔离与无菌操作的要求。

(1)诊室:室内应由里向外,分别划分清洁区(限制区)、半污染区(过渡区或半清洁区)、污染区(非限制区),每区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清洁区为检查操作部分,半污染区为接待病人区,污染区为存放废弃物的区域。有流动洗手处,每日应有消毒、清扫,有紫外线照射。

(2)产房:应设隔离待产,隔离产床或隔离产房(应有标记)。产房应由里向外,分别划分清洁区(限制区)、半污染区(过渡区或半清洁区)、污染区(非限制区),每区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清洁区:分娩室、刷手间和无菌物品存放处。半污染区:在中间,主要是办公、待产、敷料及器械存放处。污染区:产妇接收、更衣、换鞋、厕所等。

房屋的墙、地、天花板应便于清扫、消毒。

刷手处与器械清洗处应分开。

应有无菌物品存放柜。

(3)病房: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一般不要求住单房,除非孕产妇为艾滋病病症严重者又无法实施良好卫生措施时可设独立病房。

住院隔离消毒防范

(1)病人有专用的清洁用具、洗脸池、便池及浴池。不准随意移出病室,并每日用2%漂白粉澄清消毒液消毒一次。

(2)病人要有专用的体温计、血压计以及听筒。体温计及其盛具应放在病人床边,每次使用后,需用70%酒精擦拭,然后可放入盛器内,盛器内应加入70%~75%酒精溶液,并加盖。血压计除被患者血液和体液污染外,一般不作特殊消毒。如被污染,用去垢剂去污,用次氯酸钠擦拭,或交替使用。在病人离去后,用消毒剂作一次性终末消毒。

(3)衣服和个人用品:除有肉眼能看到的血液和体液污染外,一般不作特殊处理。一旦污染,个人用品用次氯酸钠(浓度1克每升)或其他消毒剂消毒。有血液污染时应用浓度10克每升的次氯酸钠。国外用机器洗衣和干燥法可杀灭艾滋病病毒。

(4)需再次使用的污染物品,如餐具、水杯等,可按病人分别专用,并每日煮沸消毒一次。

(5)便具用高压蒸气或煮沸法消毒,也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浸泡半小时消毒后洗净。

(6)病人用过的床单、枕头和衣服等装入防水口袋内或置于塑料袋内,外加另一布袋标志有传染性,并经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消毒20分钟后再洗净,如污染严重,高压消毒后弃去。

(7)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地板等外环境,应及时用次氯酸钠(1∶10)溶液消毒。

(8)按照对乙型肝炎病人的办法处理运送工具,一般在运送后,用2%漂白粉澄清液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待干后再擦净。每换一例病人 ,消毒洗净一次。

(9)拖把必须每日清洗,不准移出病室。

分娩时的隔离

(1)感染的孕产妇均应收住在隔离待产室和隔离产房。

(2)手术单上应标明该孕产妇为感染者(注意保密)。

(3)接送病人应快速,避免不必要的停留。

(4)所有应用的器械、物品应单独使用,分娩时所用的器械应先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洗打包。需要回收的布类物品也应收入隔离的污物袋内,送洗衣房先消毒后清洗。一次性物品、胎盘要收入隔离的污物袋内,用双层袋包扎后焚烧。

(5)分娩室应严格按照隔离分娩要求操作,断脐后的新生儿应用无菌巾包裹后送隔离婴儿室或母婴同室。

(6)使用过的产床应用消毒液全面擦拭。

(7)使用过的产房应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所有的物体表面和地面,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8)产房内均不得放置工作人员的生活用品及进行非接生活动。

治疗操作时的隔离

(1)凡是可能被血液和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如负压吸引器吸管和污物瓶,应彻底清洗后,做消毒灭菌。

(2)尽可能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将使用后注射器妥善保存,经高压消毒后弃去。装有废弃注射器的盛器不能被损,盛器外应贴有“危险”字样。

(3)医务人员手的清洁:医务人员包括检验人员、护理人员、供应室、洗衣房、维修人员等的手在接触、处理每一个病人或标本、污物后,应认真洗手或换用清洁手套后再接触下一个病人,切忌用污染的手或手套触摸下一个病人及诊室内物品、门把手、电话等。

职业暴露与防护

职业暴露是指HIV感染的孕产妇的体液,包括阴道分泌物、羊水、血液污染了医疗、助产操作人员被针刺伤或利器割伤的皮肤或黏膜。

为HIV感染者或艾滋病孕妇、产妇做常规产前检查;接触HIV感染者或艾滋病孕、产妇的尿液或汗液;关怀接触HIV感染者或艾滋病孕、产妇,和她们谈话、握手,都不会发生职业暴露。

在HIV职业暴露后,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及时处理原则,报告原则,保密原则,知情同意原则。

1.急救

(1)首先刺激出血,如有皮肤伤口,应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再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然后进行受伤部位的皮肤消毒,消毒剂可用75%酒精、0.2%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受伤的皮肤,并包扎伤口。

(2)如无伤口,是血液、体液溅到皮肤表面,应先用肥皂水,再用清水冲洗。

(3)暴露的黏膜(口腔,眼睛等)应用清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清洗。

2.风险评估(参考国家的标准)

局部处理后,要及时向有关专家咨询并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以决定是否进行药物预防和使用何种药物。风险评估的步骤:暴露的程度,暴露源的情况、预防方案的确定。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一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血液、体液的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小且时间短。

二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血液、体液的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大且时间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

三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血液、体液的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根据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将暴露源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3种类型。

轻度: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

重度: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

数低。

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3.暴露源不明情况的处理

如暴露时暴露源的HIV感染状况或暴露级别不明,暴露后预防应结合临床病例、流行病学、暴露类型分析。如分析表明有HIV传播可能,但尚未对暴露源进行HIV检测,应开始实施基本用药方案,待暴露源HIV结果明确后,如为阴性,应终止预防服药,如为阳性,应重新评估危险性后调整或修改预防用药。

4.暴露后的预防用药

暴露后预防用药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推荐暴露后1~2小时,最好在4小时内用药,一般不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需用药。但对情况严重的职业暴露,即使暴露后1~2周仍应预防用药。预防用药方案AZT+3TC,3TC+d4T,ddI+d4T,AZT+3TC+PI,一般用药28天。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使用两种逆转录酶制剂;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两种程序均使用常规剂量,连用28天。

用药程序的选择:一级暴露加轻度类型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一级暴露加重度类型或二级暴露加轻度类型使用基本用药程序;二级暴露加重度类型以及三级暴露均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篇10:职业暴露用药追踪处理建议

暴露者情况 暴露源情况 暴露处理意见

未接种乙肝疫苗 HbsAg(+)

24h内注射HBIG200~400IU一次,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20μg一次,1、6个月后分别接种10μg一次

HbsAg(-)

病人源不明 以前接种过且已知有抗体反应(近1年内抗体≥10mIU/ml)

以前接种过且已知 ≤10mIU/ml

病人源不明 24h内注射HBIG200~400IU一次,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20μg一次,1、6个月后分别接种10μg一次,进行血清学追踪

以前接种过不 清楚是否有 抗体

病人源不明 血清学追踪建议:

24h内必须追踪1次、最后一剂疫苗接种完1个月、抗体阴性(不愿用药者)按24h、1、3、6月进行追踪

新员工、发生职业暴露者,第一次血清学追踪应当做定量检测

开始乙肝疫苗接种(0、1、6个月),首次20μg/次,以后两次10μg/次 24h内注射HBIG200~400IU一次,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20μg一次,1、6个月后分别接种10μg一次

病人源清楚或 不治疗, 只需对暴露者血清学追踪一次 不明 HbsAg(+)

24h内注射HBIG200~400IU一次,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20μg一次,1、6个月后分别接种10μg一次

无抗体反应,或抗体 HbsAg(-)不治疗,只需对暴露者血清学追踪一次。建议暴露者加强一针乙肝疫苗

HbsAg(+)24h内注射HBIG200~400IU一次,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20μg一次,并检查

暴露者的乙肝抗体状态,有抗体不治疗,无抗体,接种乙肝疫苗10μg(1、6个月)

HbsAg(-)检查暴露者的乙肝抗体状态,有抗体不治疗,无抗体,接种乙肝疫苗10μg(0、1、6个月)

24h内注射HBIG200~400IU一次,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20μg一次,并检查暴露 者的乙肝抗体状态,有抗体不治疗,无抗体,接种乙肝疫苗10μg(1、6个月)

丙肝职业暴露预防用药、血清学追踪建议方案

暴露者情况 暴露源情况

HCVAb(+)HCVAb(-)HCVAb(+)HCVAb(-)不推荐采用接触后预防用药措施

HCVAb不明 HCVAb(+)

暴露处理意见 不需要追踪

按24h、1、3、6月进行追踪 不需要追踪

按24h、1、3、6月进行追踪

备注:目前尚无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措施,使用普通免疫球蛋白对接触者进行保护已被证实无效,梅毒职业暴露预防用药、血清学追踪建议方案

青霉素不过敏者推荐 青霉素过敏者推荐

苄星青霉素120万U*2支/次,每周1次,共2次 多西环素0.1 每日2次 连续7天

血清学追踪建议:24h内必须追踪1次、病人源不明时按24h、8、12w进行追踪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预防用药、血清学追踪建议方案

用药建议:转CDC评估处理,如存在用药指征,应当在发生暴露后4h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h,即使超过24h也应实施预防用药。

血清学追踪建议:按24h、4w、8w、12w及6m进行追踪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一年级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2011.11.1下一篇:四强专题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