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2022-07-25

第一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

一、职业暴露的预防

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盖帽,如需盖帽只能用单手盖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

5.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和实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6.在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7.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人到垃圾袋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

8.所有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均焚烧处理。

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皮肤或粘膜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

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4小时内注射HBIG并一周后接受HBV疫苗注射

24小时内注射HBIG,并补一剂疫苗

24小时内注射HBIG并继续完成疫苗注射

暴露后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定期追踪肝功、Anti-HCV 医务人员预防注射长效青霉素

暴露后三个月追踪TP

继续追踪肝功能

医务人员抽血检查Auti-HIV可先服用双汰芝

暴露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定期追踪

被针头或锐器刺伤时

1、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2、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伤口,之后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消毒,包扎

不需要注射疫苗或HBIG

向科室负责人及感染管理科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核实病人带病情况,暴露者必要时检查相应的抗原及抗体 Anti-HIV、HBV Mark、Anti-HCV、TP

病人HIV(+)病人HBV Mark阳性

病人Anti-HCV(+)病人TP(+)(活动期)

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

医务人员HbsAg(-)Anti-HBs(-)未注射疫苗

医务人员HbsAg(-)Anti-HBs(-)已完成疫苗注射未产生 医务人员HbsAg(-)Anti-HBs(-)正接受疫苗注射未产生 医务人员AntiHCV(+)医务人员Anti-HCV(-)

暴露后六个月、一年,追踪

第二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制度

为了维护职工权益,保障职工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

1. 为了维护本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处置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制定本管理制度。

2. 医务人员从事治疗,护理以及工作人员清理医疗垃圾的过程中意外被锐器刺伤或有可能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等感染。

3. 医务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根据传播途经,建立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时机。

4. 与锐器伤有关的操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严格按照医疗感染性锐器废弃物处理。

(2) 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3) 禁止将针等锐器徒手传递。

(4) 禁止针头等锐器物复帽,必须复帽应采用单手复帽。

(5) 将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刀片等锐器物,放入耐刺防水的专用收集合内。

医务人员暴露处置制度

一. 暴露部位的处理原则:

1. 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或2%碘酊,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暴露后预防。

二. 暴露后的报告:

1. 报告科室负责人(医生向科组长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

2. 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科室提出处理意见,后送交院感科。

3. 院感科尽快到现场,做出初步评估情况,及处理意见,并进一步向院领导请示下一步处理方案。

追踪记录

1. 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具有血源性传染病,如(HIVHBVHCV及梅毒等),如未进行检测应向患者进行检查。

2. 院感科应督促当事人按照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血清学追踪检测时间表进行监测随访,并追踪确认化验结果。

3. 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当事人的情况。

第三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一、 预防措施

1、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二、 处理流程

1、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锐器伤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室:

联系电话:

职业: 医生 护士 护理员 保洁员 检验人员 其他人员

其他既往传染病史:

免疫情况:疫苗注射 是( )否( ),种类( )

暴露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 时 分)

暴露地点: 治疗室 病房 其它( )

暴露方式: 锐器伤(损伤程度:轻、中、重)

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 针头 缝合针 刀片 剪刀 玻璃 其他

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

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室 住院号

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

疾病情况:无传染病 乙肝 丙肝 艾滋病 梅毒

不清楚暴露源: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经过:

紧急处理情况: 冲洗 挤血 局部消毒 未处理暴露

级别评定(只限HIV暴露):一级 二级 三级

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第四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基本预防控制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基本

预防控制措施

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如实验室技术员、医生、护士、保洁员等,在从事疾病防治工作及有关工作中,意外地被感染者或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有被疾病感染可能性的情况。

一、适用对象

适用于我院可能接触各类感染性病人以及各种感染性物质的所有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护士、技师、药师等科室工作人员,以及在我院进修学习的学员和保洁员等。

二、预防控制原则

坚持标准预防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的基本保证,诊疗操作前明确自身免疫状况和暴露源感染情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避免职业暴露和锐器损伤的主要基础,防护重点是避免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等直接接触。

三、安全操作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必须戴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必须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应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线、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合,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的注射器、输液器等,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五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制度与防范

一、预防感染的紧急处理措施

1、医护人员在手术、注射等治疗过程中接触到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血清后应立即采取抗感染措施:

①局部消毒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清洗,禁止进行伤口处止血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或者浓度为5%/L(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干净。

②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蛋白1支(400U),3─4周后在加强注射1支(400U)。

③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由科室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经批准后在6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

2、医院员工在工作中不慎外伤,应立即转相关科室进行伤口处理,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支(1500U)。

3、医院员工如在医院公共食堂就餐后发生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立即转肠道门诊诊治;如群体发生消化道症状,应查明原因,切断传播途径。

4、医院员工如出现发热(T38℃以上)、疼痛、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道症状,应检查血常规、胸片或透视,如不能确诊,需转呼吸科或感染性疾病科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群体发病应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及时分离病原体以明确诊断,有利治疗。

5、诊断为传染病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上报。

二、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的报告和登记

1、报告:

医务人员一旦发生锐器损伤的情况,应于2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填写《医疗锐器伤报告记录单》

2、登记内容:

医务人员职业损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损伤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损伤源种类和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详细通信地址,包括亲属的姓名及详细通信地址;损伤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监测及随访情况。

3、医院感染管理科除对刺伤职工进行血样监测外,并追踪随访3个月。

上一篇:语文拼音有趣教学下一篇:语文赛课活动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