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观后感

2024-04-25

战马观后感(共10篇)

篇1:战马观后感

《战马》观后感

文/余亚茹

这是一段关于人与马之间深厚情谊的故事,这是一段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是一段关于人性善良和美好的故事。斯皮尔伯格的这部《战马》,既有着史诗般的恢弘气势,也有流淌在画面中的汩汩温情。

乔伊是一匹从降生就注定不凡的战马,前额有着白色十字星形的鬃毛,让它看起来更为独特。影片最开始乔伊为艾伯特家犁地的段落,就显示了它的与众不同。村庄里的人不管是普通邻里还是艾伯特家的地主,都不相信这样一匹刚出生不久看似弱小的马匹能够犁地。但是艾伯特始终坚信它有巨大的潜力。在艾伯特的鼓励声中,音乐带着胜利的振奋,镜头中的泥土被彻底地翻过来,看似不可逾约的大石块也没能阻碍犁刀的前行。乔伊的勇敢和潜力在此时已显现。

不管是一匹马还是一个人,他的成长都必定经历一定的磨难。在《战马》里,这磨难就是一战。战争,意味着死伤,意味着流离失所。同艾伯特同甘共苦的乔伊被带上了战场,意味着它同主人也许再不能相见,意味着它的命运从此由上天决定。这让观众从它被上尉牵走的一刻,就开始担心。然而,在战场上的乔伊,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好心人。它的幸运,不仅仅是反映一匹马的命运,更多折射了人性和战争的样貌。好心的上尉将乔伊当成自己的座驾,爱护有加;帮助乔伊免于被射杀的军中少年因逃跑而遭到枪击。在这里,善良的心灵、年轻的生命,都在这种看似为“正义”和“荣誉”而进行的战争中毁灭了。导演回望历史的态度已十分明显。

最令我动容的,有两个段落。一个段落中,乔伊竭力奔跑,被战地的铁丝网缠绕而无法动弹。这样一匹马竟然让两军对垒中的“敌人”化为了朋友。英德两军的战士,可以为了这么一个生灵,暂且举起白旗,暂且搁置下“战争”、“对立”、“仇恨”,为了这匹马的生命和自由而合作。这是怎样的力量,能够超越国籍,超越战争,超越对立和仇恨?也许,这就是悲悯,就是人性。正是乔伊的困境激发了分立在两个战壕战士的人性中的悲悯和善良。斯皮尔伯格让观众在战争中依然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就是因为他捕捉到在极端环境下人内心的美好品性。

另一个段落,是乔伊和艾伯特重聚的部分。当在战火中暂时失明的艾伯特吹响了只有他和乔伊之间才有的“口哨”。乔伊回头了,潜藏在艾伯特内心中对重逢的期待此刻流露出来,这同样也是观众的期待。艾伯特从人群中走出,他对乔伊的惦念、牵挂,都体现为此刻重逢的激动、欣喜,乔伊对主人也是分外亲热。艾伯特不用眼睛看,只凭心去感受就能知道,这是他的乔伊,是他从小养到大的乔伊,是他始终惦念和牵挂的乔伊,是他与众不同坚强勇敢的乔伊。这是一种“心有灵犀”,是一种人与马之间同甘苦的深厚情谊。

结局从史诗般的战争又回到宁静的小村庄,历经战火的艾伯特牵着乔伊回家了。而此时的人和马,不再是当初未经世事,而是都经过了成长,经过了洗礼。他们身上的坚持、勇敢、无畏,我想,正是斯皮尔伯格想要给我们展现的吧。

篇2:战马观后感

《战马》观后感一

人与动物的感情是常见的,因为常常能看到有好心的人们收养一些流浪的、可怜的狗狗,常常能发现人类和动物是多么的贴近。可是动物对人的感情是罕见的,在1000个人和1000只动物当中,可能只有1~2只动物会对人类产生感情呢!

在战马这部电影里,我认为一共能分为四个片段,其中导演皮尔伯格生动的描写了人对动物丰厚的感情,更神奇了讲述了主角——乔伊神奇的经历。

影片开始了,好一般美丽的田园风情,美丽繁华的青山绿水,十分热闹,一匹小马驹安详的出世了,他非常的俊俏,四只脚地下雪白雪白的,像穿了四只刚洗过的白袜子,头上还有一个十字形胎记,接下来就是令人流泪的艾伯特和乔伊的传奇故事了。

场景一:艾伯特的爸爸——一名退伍的老兵因为跟一个人过不去,所以跟他斗价,最后以天价——30几尼买下了乔伊。因此,原来就很穷的艾伯特一家已经倾家荡产了,再加上地主要来讨钱艾伯特不得不牵起乔伊去犁满是石头的地,别人都不以为然,觉得这太荒唐了,可是他们却出奇不料的办到了。

场景二:本来艾伯特一家是可以幸福美满、世世代代地生活在这平原上的,但是残酷的战争爆发了,也就是世界第一次大战,英德双方开始打战,因为艾伯特一家太穷了,所以艾伯特爸爸就闷闷不乐地牵着乔伊去拍卖给士兵,就当士兵和艾伯特爸爸讨价还价即将牵走马的时候,艾伯特即匆匆赶来时,交易做成了,在离开主人是,乔伊心中悲怒交加,又踢又喊,可是战斗夺走了所有好的一切。

场景三: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中乔伊换了许多主人,有因战斗而死的英国上校,有因为逃跑而被枪毙的德国士兵,再是可爱、活泼的法国小女孩艾米丽,最后是法国士兵,这些善良人中,有的是大人,有的是小孩,有的是高官,有的是平民,有的还活着,有的已经死了。在这期间,乔伊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扩松,一匹黑马。在战场中,乔伊常常帮助扩松,想让他不要受累,只是扩松,最后还是被,被德军,活活得累死了,但乔伊并不因为扩松的死而抛弃他,反而恋恋不舍,不想离开这个一直和他竞争的好朋友,可是,他最终还是离开了,因为它有一个梦想——见到艾伯特。

场景四:在乔伊的疯狂乱闯之下,它来到了一个斜坡,于是他开始乱冲,最终被重重铁丝网给掐住了,就在这时,一英一德两个士兵发现了他,并救了乔伊,这时,一个隐藏的信息悄悄透露了,那就是战争在这时候平息了,两方都很友好,最终,乔伊归给了英方此时的艾伯特已经参兵,但艾伯特因毒气弹而炸瞎了眼睛,就在乔伊即将要被枪杀的那一刻,就在那一刹那间,“噗噗”两声猫头鹰叫传了出来,乔伊就向那个声音发出的地方跑去,它们团圆了,但是士兵的马不能留着,要拍卖掉,本来可以在买回乔伊的,但是艾米丽的爷爷以100几尼的高价买走了乔伊,但看到艾伯特恋恋不舍的眼神,艾米丽的爷爷坚决不买乔伊,最终,乔伊归给了艾伯特。

这就是战马,一部催人流泪的电影,描述了人和动物之间最真挚的感情,那种感觉无人能体会,那种感觉无物可代替!

尔后,我看到了一匹豪马

——-观《战马》有感二

“战争,多去了人们的一切。”

艾尔伯特是一位朴实的农民,用尽全部家当买下了这匹骏马,背负着债款累累,是一位阶级农民对于一个命运的抗衡,挣扎,为了自己所爱的证明。现实往往都是残酷的,人力仍是渺小的,即便拼劲全力开垦了荒地,种满了蔬菜,却还是被大雨浇灭了的后果,也浇灭了一家人的希望。为了生存,取舍间的抉择,只得卖马求生。生活总会让我们放下不舍,却又留不住东西,屈从于命运的安排。面对与挨骂的分别,悲伤离别的痛,只能化作无尽的泪水流淌在少年的脸上。

现实是残忍的,却不及战争的残酷。艾尔伯特的爱马就这样卷入了一场生死未卜的战争中了,成为了一匹战马。战场上,看到的是血淋淋的厮杀,听到的是枪林弹雨的共鸣,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消耗殆尽,一个个家庭就这样支离破碎。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性更可贵。为了救兄弟,可以做逃兵,只为受父母嘱托,生死与共。为了救一匹战马,敌对的士兵共同救助一个需要救助的生命。艾尔伯特与同乡地主之子一起从军,此时无贫富之分,只有同胞兄弟之情,甚至于战马为了同行的兄弟免受苦难,义无反顾的充到了前方,用尽全身力气,拖拉着冰冷的军用机器。更有农场主孙女在收留战马时,训练马跨栏时俏皮,可爱的场景。

正如每个人走入我们生命中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他们的驿站,他们一直不停地奔走着寻找下一个目标,奔跑抵达下一个不知道一站,也就像是一道道的风景线罢了。

辽远苍茫的山岭上,烈焰般炽热的夕阳,用一片透过的橘红塑造的油画温情画作,战马的灵性和坎坷加上伤感的配乐,母亲走了出来,拥抱着儿子,父亲也走了出来,拥抱着儿子,金色的农场在烈日的照耀下,战马那矫健的英姿又彰显了出来,更加豪气!

“战争,夺走了人们的一切。”如果换个角度想想,“战争,也让人明白了一切。”人世间还是有温情的,生命,还是一样令人珍惜的!

乱世佳马

——《战马》观后感三

在风光静谧的德文郡田园里,一匹名叫“乔伊”的小马驹诞生在这里——这就是影片《战马》的开端。

影片讲述的是在1914年,在集市上主人公阿尔伯特的爸爸以30基尼天价将幼驹乔伊“收入囊中。阿尔伯特与乔伊尽情嬉戏,与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长,地主登门拜访声称如果乔伊不能犁地就要将其立刻带走。父亲泰德只好赌上全部家当。于是,在阿尔伯特的强迫下,最终灵性的乔伊领会到了主人的苦衷并将一片遍地石块的荒地开垦了出来。

为了还债,泰德辛苦耕作。最终辛苦换来了收成,可是一场大雨毁了一切。与此同时德军袭来,亲被迫将马变卖给了军官,换来了30基尼。阿尔伯特也只能含泪将它送上了前途未卜的战场。战争激烈,乔伊在这段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换了许多主人。从英国上尉,法国老农和孙女,再到德国骑兵……他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见识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更看尽了人间冷暖和战争带来的创伤。

导演始终以马的视角出发,让马的经历夹裹着人物的境遇一起向前发展。我们看到了一匹不知疲倦而又勇敢坚毅的战马,也看到了人类对非人种的恻隐与怜悯之心。影片中有几段高潮对马眼珠做了夸张的特写,马眼里影射出的世界既夸张又真实。战火浮华,却身不由己,温情与惨烈夹杂着流进了我的心窝。

最让人潸然泪下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承诺。阿尔伯特对乔伊说“我们一定会再相遇的”,军官对阿尔伯特的承诺,德军兄弟之间肝胆相照的承诺,爷爷对孙女的承诺,还有英德两军之间的承诺,最后有一阿尔伯特对马儿失而复得的承诺。整部电影似乎在和我们玩一个真情兜圈的游戏,但这样的处理细碎却不做作,细化但有不断强化,感动似乎一触即发!

我想,现在哪还会有这样人与动物之间深深的眷恋?有太多纯真的感情,从古到今,就在战争和时间里慢慢被冲刷,直至被扔进了岁月的垃圾桶。

在颇为沉重的电影却也穿插了不少有趣的情节。那只频频出现的鹅在看见地主来时总是“毫不留情”地啄他屁股。当乔伊在无人区被铁丝困住时,英德各一名士兵冒着生命危险走出战壕,帮它脱困。那一刻,在生命的尊严面前,战争变得毫无意义。在德军对他的同伴喊:“我还需要一把钳子!”战壕后立刻认出了五六把来,落入水坑中,让人忍俊不禁,却又感动不已。

战争结束了,一切都告一段落,马与男孩又回到了家乡。但故事还没有结束——曾经收留过乔伊的农民以100基尼拍下了乔伊,阿尔伯特是有多不舍?!就连乔伊眼里也是隐隐地泛着泪光。但最后善良的老人还是将马尔让给了阿尔伯特,“它是属于你的,这也是我孙女想要的结果。”夕阳里投下老人的背影,善良的人性再一次得到了渲染。

篇3:生态伦理学视域下的《战马》

莫波格的小说《战马》正是这样的作品, 它反映了人类在迈进现代文明的进程中, 残酷的战争是如何把自然环境一步一步摧毁, 如何打破生态平衡, 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战马》的时间背景定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 造成了无法估算的人员、马匹的伤亡。大量生化武器的使用更是让很多土地变成无法恢复的“无人区”, 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莫波格没有用大量笔墨来渲染规模宏大、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 而是巧妙地从战马乔伊的视角讲述了真实的战场和它的所见所闻。

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 远离人类中心主义

长期以来, 人类对自然界无休止的索取和掠夺, 使我们征服、改造自然的私欲无限膨胀。当自然环境阻碍了人类“名正言顺”的文明进程, 人类则毫不犹豫的重塑自然。“与之斗争, 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2]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错误的引导着人类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把自然看成人类自身利益的工具, 可以任意使用”[1], 使自然与人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 人类意识到:生态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在于人类奉行的错误价值观, 即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 盲目追求自身利益, 将地球的生态平衡打破, 势必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在这本小说中, 军队每经过一处, 遗留下来的是满目苍夷的凄惨景象。蔓延的战火破坏人们平静的生活, 村庄不再是村庄, 田地不再是田地。农民为了逃离战争而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废墟中没有一栋完好无损的楼房, 不见一片绿叶……地上一片狼藉, 周围都是铁丝网, 地上是子弹留下的窟窿。”[6]莫波格再现了一幅千疮百孔和萧条凄惨的战争画面。血腥的自然环境背景下, 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自然植被的毁灭, 各种生物的大量摧残。只有马——这种被当作战争工具使用的动物, 同人一样顽强地生存下来。生态伦理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指人要敬畏并热爱自然, 能与自然融为一体。“真正的美存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中, 最大的美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生生不息的和谐。”[1]人与自然既是平等的, 又是相互制约的。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 无视生态的平衡, 肆意追求人类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最终的结果终归会遭到自然可怕的惩罚。小说中, 英国与德国的厮杀、战争, 是导致自然生态环境被毁的最直接原因。在自身利益的盲目驱使下, 人类失去理智和控制, 无端的陷入一场毁灭性的战争。他们错误的认为, 唯有自身的经济利益最为重要, 殊不知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小说通过战马乔伊的视角告诉读者, 它所目睹的苦难和承受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它经历了生死离别, 看着最爱它的尼科尔斯上尉、精心照顾过它的疯老头弗里德里克, 还有它唯一的朋友托普桑分别离开。残酷的战争让士兵和马匹无一例外饱经折磨, 饥饿疲惫的在死亡线上挣扎;繁重的战事让人变得极端冷漠、失望和痛苦, 无休止的继续发动战役, 唯有征服和胜利成了人类最终的目的。无情的战争把原生态环境一步一步摧毁, 直到植被和生物的灭绝。作者试图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 即, 不尊重自然, 无限制地破坏环境, 最终人类会像动物一样失去家园。他旨在告诉我们动物对环境的依赖和人对自然的依赖是同等重要的, 离开了环境, 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人类应认识到人不仅仅是自然的主人, 也是其保护者。

2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敬畏生命, 尊重生命内在价值

“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是有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学者阿尔贝特·施韦策提出的。他指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 我们不仅与人, 而且与一切存在于我们范围之内的生物发生了联系。关心他们的命运,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避免伤害它们, 在危难中救助它们。”[1]这一理论的核心意义在于承认生命和自然界都有自身的权利和内在价值, 人类要敬畏地球的生命和自然界, 尊重他们的自身权利和自身固有的内在价值。

《战马》无疑充分体现出了人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人与马之间超想象的友谊、忠诚和爱反映出莫波格的伦理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战马乔伊幼年本与母亲同是乡间耕作的农用马。在它不满六个月的时候, 被迫拍卖给艾伯特的爸爸, 并与艾伯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匹小马和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男孩建立了无法割裂的爱与信任的纽带。在艾伯特眼里, 乔伊不仅是一匹绝好的良种马, 更是唯一的朋友, 人类所具有的善良品质在它身上皆能体现:灵性、智慧、敏感、细腻, 善解人意。施韦泽说过:“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 这对伦理学是一场革命。”[3]乔伊懂得艾伯特对他的爱。主人的命令, 它完全服从;主人的呼唤他永远不会拒绝, 也永远不会忘记。一战爆发时, 艾伯特的爸爸由于农场资金无法周转, 把乔伊卖给英国作战军队。艾伯特无法阻止爸爸把乔伊卖掉, 为了能永远陪伴和照顾乔伊, 他毅然决定参军。由于达不到参军年龄, 艾伯特被无情地拒绝。乔伊和艾伯特终究没有摆脱离别的命运。艾伯特苦苦的哀求终无济于事, 他双臂紧紧搂着乔伊的脖子, 竭力想微笑一下, 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只好忍着泪水, 转身离去。当乔伊意识到, 自己被抛弃, 它开始嘶鸣, “痛苦而焦虑地高声叫喊, 声音传遍了整个村子。哀伤的嘶鸣声让平日里温顺安静的老马佐伊都停下脚步, 一动不动。”[6]现实终究无法改变, 乔伊绝望地望着小主人的背影越来越小, 一直到消失在遥远的乡间小路上。

作者有意刻画了人与动物之间这种撕心裂肺的生死离别, 让读者无法抑制情感, 不由潸然泪下。可见, 人类对动物的这种特别关爱, 正是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的体现。在莫波格笔下, 艾伯特、尼科斯上尉、士兵沃伦和小女孩艾米丽, 他们对动物充满着敬畏与尊重, 他们体会着并感悟着这些生命存在的内在价值。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本是无法逾越的两重天, 他们的所作所为阐释了人与动物之间可贵的平等互助和彼此关怀。战争中, 乔伊表现出色, 士兵们把珍贵的勋章发给它, 并从它身上获得勇气和力量。他们从没有把马当作低级动物来任意欺凌。在莫波格看来, 动物与人类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和生存的权利, 它们是有着独立道德身份的生物群体。正如作家西顿所言, “人类不是自然的中心, 人类应该维护自然生命之间的联系,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4]人类关爱动物, 就关爱人类自身。

3 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反思——可持续发展

生态伦理学肯定人与自然都具有内在价值, 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要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才能长久共存。“在人类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和自然界资源的有限发生冲突时, 如何做到合理取舍, 这个合理取舍的度就是可持续发展。”[5]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以人为万物的尺度, 重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 尊重生态系统内在价值, 保持生态平衡。“它是以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实践的根本目的和最高价值取向, 既强调人自身利益和目的的实现, 又强调了自然界对人类发展的制约性。”[5]它反映了人类在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激化, 开始积极探索一条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实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战马》的结尾处, 战争结束后, 英国骑兵队的马匹不得不留在法国, 乔伊面临着再次被拍卖的命运。法国女孩埃米莉的爷爷以二十八英镑的高价打败屠夫希拉克, 买下乔伊。当他得知, 乔伊是艾伯特的马, 艾伯特为了找到乔伊不远万里来到法国。他毫不犹豫地慷慨的把乔伊归还艾伯特, 只和他要了一枚硬币作为永远的留念。老人深知自己年迈将不久于世, 而艾伯特还很年轻, 他可以继续照顾乔伊。乔伊活着, 就是生命的另一形式的体现, 就是对曾经关爱过它的人最好的怀念, 就是爱的永恒延续。老人只要了一个庄严的承诺——“永远像埃米莉那样爱乔伊, 还要一直照顾它, 直到它生命的最后一刻。”[6]老人虽年事已高, 但他明白对生命的关爱要延续下去, 是要永恒。战争已经将人类生存的环境毁的伤痕累累, 人类再不能将动物的生存权利彻底剥夺, 迫使其面临灭绝的悲惨境地。唯有以一种长期的、永恒延续的发展方式, 热爱生命、敬畏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发展、互惠共生, 人类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

小说的最后, 乔伊重返故里, 耕作于乡间, 日出而作, 日落而归。俨然一幅生活惬意、岁月静好原生态生活画面。乔伊的重返自然, 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再次融为一体, 侧面体现了作者追求和谐、永恒、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的美好向往。

4 结束语

生态伦理学强调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是一种平等主义价值观, 它扩大的道德关怀的范围, 对唤醒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小说《战马》在融入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丰富小说的内涵的同时, 也突显出作家的高尚生态伦理道德关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感激。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高级动物, 应树立一种正确的生态观, 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中脱离出来, 尊重自然, 敬畏生命, 使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良性互动, 以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共存共荣。

参考文献

[1]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2]王宁.文学的环境伦理学:生态批评的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 2005 (1) .

[3]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廖新丽.论西顿动物小说中的生态思想[J].文学评论, 2011 (5) .

[5]张德昭.深度的人文关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篇4:南宋版“战马”

南宋岳珂《桯史》里,有一篇《义騟传》,讲的就是战马的故事。

开禧年间,南宋军队北伐,在两淮一带与金兵激战,结果大败亏输。士兵王成在撤退途中,遇到了一匹病马。这匹马不仅瘦,身上还长了疥疮,走路直打晃,后背上还站着老鹰,把它啄食得浑身是血。王成没有只顾自己逃命,而是拉上了这匹马,回到了后方。

经过精心料理,半年后,这匹马养好了伤,毛色如新,异常健壮。就有一点,在马厩里,和其他的马根本不合群,一旦拉到外面,便“顾景嘶鸣”,“若自庆其有所遇”。在河里洗马的时候,其他的马都光着背被士兵骑着下河,只有这匹马,自己下河,驭者稍微接近,就会挨咬。好马都是个性十足的。

有一次,王成战友的马病了,想借这匹马出去。没想到一去牵马,此马立刻嘶鸣人立,无法接近,几十个人轮流上前,都不能制服。回来跟王成一说,王成奇怪:“怎么会呢?”起身拿着马具出来。马一见到王成,立刻就乖了,俯首帖耳——大家这才明白,这匹马的心,是属于王成的。

战斗很快就来了,王成所属部队被调去江西与造反的李元砺作战。双方在龙泉栅接火,王成和骑兵们杀出去,顷刻被击败。战斗中王成被敌军一挠钩扎在身上,坠马阵亡。

宋营一看势头不对,鸣金收兵。可无论怎么敲锣,王成的马却不肯回来,踯躅徘徊,悲鸣尸侧,最终被敌军俘虏。

打仗的人都是认得好马的。李元砺手下将领马上喜欢上这匹马,带回了营中,正好被李元砺的弟弟看见——它的新主人,就是李元砺的弟弟。

李小弟骑上了这匹马,前进、后退、转弯,十分舒坦,连连夸赞是好马,把它养在最好的马厩里,喂的是煮豆子和煮小米,洗澡用泉水,精心修剪鬃毛,马鞍用高档的,铠甲用金子和玉的,装扮起来非常漂亮,大家都纷纷祝贺喜得良马。营中有宋军的俘虏,认得这是王成的马,纷纷叹息:“畜生就是畜生啊,也怕贼啊。”

造反叛军的营地在山里,道路崎岖,不利于战马驰骋,于是李小弟有了个心愿,什么时候到了宽敞的平地,一定要骑着这匹马,痛快地跑上一跑。

不久,李小弟的愿望就实现了。叛军进攻宋军的永新栅,那是平地,李小弟果真去了。战鼓一响,他骑着马就冲到了阵前——只是,这马跑得格外快,尤其是在看到宋军的旗帜后,更是发足狂奔。李小弟觉得不对,又喊又勒缰绳,人家根本就不听他的。李小弟怒了,用铁槊扎马,扎得马血肉模糊,可马依旧只是跑,在箭如飞蝗的两军阵地中,向宋营拼命地跑。

宋军终于看见那匹马了,有人惊呼:“这不是王成的马吗?”再看马上的人,盔甲鲜明,肯定是个指挥官啊,于是大家移开鹿角,冲了出去,李小弟被活捉了。

主将莫名其妙被擒,叛军大乱。宋军趁势反击,不仅击溃了叛军,还捉住了李元砺。令朝廷头痛不已的李元砺叛乱,就这么平定了。

天大的功劳,朝廷肯定是要嘉奖的。只是宋军将领觉得,要把平定叛乱归功于一匹马,也太丢人了。于是,在战报中只写宋军如何英勇作战,马的事,一个字都没写。

至于那匹马,回到宋营后就不吃不喝,加上身受重伤,两天后就死了。

岳珂引用孔子的话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优秀的马,不仅有力量和速度,更重要的是它心中有德。能忍辱负重,能承担误解,能忠于职守,最后做成大事,还为人付出了生命,这就是德。接着,岳珂话头一转:“那些只喜欢吃豆子的畜生,不知道自己受着胯下之辱,因人成事还沾沾自喜,就算有奔尘绝景之技,那算什么啊?连劣马都不如。”

“南宋版《战马》”写在大约八百年前,英国作家发表小说《战马》是1982年。看来就算时光相差千年,地理远隔东西,人们与马的感情与交流,也都是相通的。

篇5:《战马》观后感

导演始终以马的视角出发,让马儿的经历夹裹着人物的境遇一起前行和发展,所以不仅让人看到的是一匹不知疲倦而又勇敢坚毅的战马,更让观众看到了人类对于非人种的恻隐和怜惜之情,更让一个个走入它世界的人的生活和命运都有了质的变化,而不论这变化是好是坏,都在一匹马的见证之下完成。正如每一个走入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他们的驿站,他们一直都在不停地奔走着寻找下一个目标,奔跑着抵达下一个不知道的驿站,我们很多时候也只是他人人生中的一片风景和一所驿站罢了。

最让人潸然泪下的要数男孩对于找寻爱马的坚持和对其信守承诺的誓言的表达。此外,军官对于阿尔伯特的承诺,德军中兄弟间肝胆相照的承诺,爷爷对女孩的承诺,以及拯救马儿后英军对于德军的承诺,最后又以男孩儿失而复得的承诺作结。整部电影貌似在和观者玩一个真情兜圈游戏。这样的处理细碎而但却不造作,细化但却不断

强化,感动随时都有可能会爆发了。

篇6:战马观后感

乔伊,是一位普通农场主花高价买下的一匹马。当时,他的朋友都劝他不要买,他应该买一匹健壮的田马,而不是买一匹瘦小的纯种马。可是,那位农场主并不听朋友们的劝告,把乔伊牵回了家。他们家买马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是耕地,可是让这匹瘦小的纯种马来耕地,这希望简直是虚无飘渺的。他们的儿子艾伯特却决心训练好它……

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艾伯特终于如愿以偿了。现在他们的乔伊把一块需两匹最健壮的田马一个月才能耕完的乱石冈,一个半小时就能搞定。而在乔伊的巅峰时期,一位上尉选上了乔伊当他的坐骑。

一战的战斗状况可是可想而知的,这不,乔伊刚上战场没几个月,就连换了五、六个主人,最后一个主人是在德军阵地里。长官命令他让它和另一匹幸存下来的黑马去前线拉大炮,干这种工作的马迟早是要在岗位上命归黄泉的,大黑马就丧失了生命。

乔伊忍无可忍,咬断缆绳。向着夕阳奔去,从意大利奔向英国。这可是要横穿整个战场的啊!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乔伊就夜以继日地奔着,飞过一个个战壕,终于抵达了英国阵地。那时它的主人被毒气弹熏坏了眼睛,要治疗一段时间才会康复。但战马嗅到了主人的气息,轻轻地舔着主人的手,艾伯特一把将乔伊揽进了怀里……

乔伊,是凭着什么穿过了战火硝烟?是凭着什么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是凭着向往自由的坚定意志!可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世界第一次大战是很残酷的,而正是这种残酷的环境和被围绕在硝烟里的人们、牲畜,炼就了乔伊非凡的坚强意志,这是一种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我们的成长也正是如此,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有人一生只成功了几次,但我们要记住,这些厄运是打不垮坚强的人,只要你向着光芒勇往直前,希望之光就一定会驱散绝望之云!

篇7:战马观后感

拍卖结束之后,孤单的老人木讷对着这匹小马驹的时候,也许他的心是酸楚的。从马驹看到未来,没有人懂他那独到的眼光,他血性的竞价,为他赢得了这潜力的马驹,也为他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回到庄园,老头无可奈何的说:我们不得不留下他,别无他法。这正是契约精神的体现,人就应为自我的行为埋单。

债权人带着账薄到老头的家里收债,老头支付了仅有的15基尼,没有支付潜力的状况下,农场主能够收回他的土地,但是老头提出了解决方案:宽限到10日,用开垦的土地丰收的萝卜期权担保,农场主告诉老头:你会尊重契约吧,我给你宽限到十月。那里的强势一方、弱势一方,谈论的或者说平衡的关键依然的契约,在那里我没有看到,黄世仁那样的地主胡搅蛮缠仗势欺人获取利益。

但是,要开垦一块布满石头的土地又是谈何容易。小家伙阿尔伯特虽然一丝不苟的开始耕地的准备,结果仍然是拉着犁铧在地里找不着北。下雨了,但是生活还得继续,战马神奇而或偶然的拉着犁铧犁开了沉睡的黑土地,应对农场债主,女主人手握毛线签咄咄逼人的咆哮:或者我的马、或者我的犁、或者我的地、或者我的农场。这不是,血性而或个性的体现,这是法律赋予给她的权利。

跟着镜头继续,我们看到战争,撕破了国界线,一队士兵冲进了老人的庄园,老人愤然质问:我叫博纳特,这是我的私产,你们来那里做什么。

虽然这些呼声在战争的残酷下很力不从心,但是我们依然看到一个法治给予民众的底气和信念。同时也展现了,国家,才是这一切最后的支柱,同样在国家更替的时候,辉煌的罗马法也因为失去支柱,而力不从心。

在炮火纷飞的夜里,我们看到战马在火光的照映下,一跃而起,跨过坦克,跃过战壕,一路狂奔,最后在铁荆棘网络的缠绕中,疲惫的倒下。一位热爱生命的士兵,举着白旗走出了战壕,枪声之后,他质疑着:这是白旗,没有看见它吗?根据战争的法则,给予白旗的定义,即便是一个士兵,但是非战争力量的时候,依然受战争法则保护的。

这忽然想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的战争法则“不杀二毛”,当时我们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国度,之后被学者誉为:中国历史有两个时代,一个是春秋战国,还有一个是民国,恰恰这两个时期中国人向全世界贡献了很多的思想家,以至于我作为中国人只有想到这两个时代才骄傲。恰好,春秋开始了中国法的源起,民国我们建立了体系的六法全书。当然,俱往矣。

那位摇着白旗,向前去营救战马的士兵,一路上缓缓的吟唱着《圣经。诗篇》大卫之诗:“主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引我至可安歇的水边。”透过这组镜头,透过这部电影,我们看到,宗教、信仰、法律,贯穿于所有人始终,平民、农场主、士兵,无论是和平还是战争,这些信息浓郁得无处不在。

最后作战双方的士兵,携手割去缚住战马的铁荆棘,应对这无主马匹的归属:“我带给了解救马匹的工具,这马当然归属我方”以及“看眼睛,它是英国的,这么明显”。在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地点,没有充分证据、没有居中裁判的法官,于是人们选取了抛硬币这一古朴的方式决定马的归属,但是应对约定,双方对这个结果依然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充分体现了私法领域的意思自治。

篇8:战马观后感

《中国传媒科技》:请您介绍下此次实验的基本情况。

王真峥:在舞台剧《战马》中文版的演出中首次采用生物传感技术, 通过高科技的生物传感技术全程观测并记录观众观看演出时的体感反应, 从而更深入的了解观众的情感。

此次实验既是剧场与科技的“跨界”实验, 研究团队也是“跨国”组合, 是由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中国国家话剧院、荷兰国家数学与计算机中心 (CWI) 共同组成。实验不仅使这部经典之作的演出融入了科技元素, 实验本身也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意旨。

此次实验共公开招募150名志愿者:其中包括30名6-10岁的儿童、120名成人。测试分为5场。受测者所要做的只是观看一场话剧, 其他都由科学家小组完成。通过实验, 获取戏剧表演中的观众反应数据, 分析观众的真实观剧体验, 进而分析个性化差异。

《中国传媒科技》:为什么要做这样一场实验?

杨溟:互联网生态下, 要有互联网思维, 要有用户意识, 所以我们要知道你的感受, 了解你的冷暖、你的喜怒哀乐。文化艺术领域从来都是充满个性化的领域, 理应是最为重视用户体验的, 但目前恰恰缺乏对用户的尊重。

今天人类对于环境、同类、其他物种等的伤害, 归根到底是对自身、对生命缺乏了解。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都是探究生命的工具, 重要的是运用这些工具去了解自身和他人。

《中国传媒科技》:请问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 为什么选择和《战马》合作?

杨溟:新华网研究组跟踪 《 战马 》 (中文版) 项目长达两年, 我们看中其符合实验的重复性、现场性和经典性, 适合做跨文化和未来开展互动性测试的研究。

《中国传媒科技》:请问《战马》剧组, 为什么开展此次实验?

李琮洲:中国国家话剧院作为剧目的制作方和艺术创作机构, 我们有着非常明确的需求:我们很想了解观众的反馈, 他们喜欢哪段戏、哪个场面, 以及不同群体间的差异。艺术本身是个体的表达, 我们去了解观众, 正是对个体感受的尊重。

《中国传媒科技》:此次试验的深远意义是什么?

杨溟:《战马》是人去体验马、扮演马, 而我们的实验是去测试人观剧时的反应, 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所做的都是观察生命、探究生命的体验。

实验通过分析观众的个性化差异, 可以使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内容、结构甚至结局。这种个性化与不确定性将可能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 “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的可能实现。通过生物传感和人工智能技术, 未来有可能使不同的观众拥有属于自己的戏剧。

李东:未来的艺术创作如果向个性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 用户体验的数据积累将为创作提供更多参考,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满足大众的需求。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不同群体对《战马》的接受情况, 从而为大家呈现更完美的演出, 创作更多受观众喜爱的作品。

《中国传媒科技》:实验过程的难点是什么?

鞠靖:由于本次《战马》剧场传感实验, 是剧场与科技的“跨界”实验, 且在国内尚属首次, 同时还要涉及与荷兰、英美等研究团队不同层次的合作, 各自的技术特点和要求均不尽相同, 需要反复实验与磨合, 实验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这对跨界团队的协作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此外, 实验原理决定了实验过程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和个体特征的影响, 用数据真实反映个体关注度、判断人的情感实非易事。

《中国传媒科技》:实验成果可延展的空间在哪里?

鞠靖:用户真实感受是判断人的情感的基础, 想一想, 取得巨大成功的《纸牌屋》是通过分析观众的行为习惯设计产品, 而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去感知观众的即时体验……

王真峥:正如马有盲区一样, 人的感知也有盲区。我们想了解的是个体间的差异和共性。一个人看戏时的反应取决于他所有的经历、从书本和实践中得来的经验的集合。这个实验只是一个开头, 记录下他们的感知, 由此延展开去将产生更有趣的涉及人们认知层面的课题。

王晨:实验系统将可广泛应用于用户体验、节目与新闻、广告效果评测、关注度提醒、艺术实验、自闭症治疗、儿童情商发育研究等诸多领域。

《中国传媒科技》:这个 “ 生物传感”到底是什么来头?

王晨:专业来讲,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怎么样?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特别拗口, 其实我们把它翻译的直白一些就是说:生物传感器可以感受到人的各类变化信息, 并将其转化为我们可以理解的电信号。

比如心率生理传感器, 可以直接读取人的心跳频率。国际上很多科研实验表明用户在观看不同类型的视频时, 心跳频率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生理数据, 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依据。

另外由于生理信号通常是通过微电子设备获取, 因此这些实时抓取的生理信号可以与多媒体、数字媒体进行互动, 例如用图形设计的方式实时显示用户生理信号, 或者用这些生理信号去控制多媒体内容的变化等等。从而将这些抽象的、潜意识的生理信号变的生动和可视化。

生物传感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种领域, 包括传媒、教育、心理学等诸多行业。《战马》的实验是生物传感技术用于戏剧艺术领域的一次尝试, 藉以了解观众看戏过程中的真实体验。通过对唤醒度的数据收集, 进行多学科的分析研究, 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附:

FMCI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 (FMCI)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是新华网直属研究机构。专注于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艺术、科技与商业领域的应用与模式研究, 在生物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领域, 开展广泛的国际化合作与研发, 依托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平台, 为传媒业提供智力和前沿技术支持。研究院的定位是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 研究内容包括产品、系统和模式, 目前在电子商务、消费体验、智能健康、节目效果及穿戴体感等方面的研发也在进行中。

NTC中国国家话剧院 (NTC)

中国国家话剧院是文化部直属的国家艺术院团, 于2001年12月25日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拥有雄厚的艺术创作资源和辉煌的历史传承。中国国家话剧院以创作和演出质量、高品位的中外优秀话剧艺术作品为已任, 不断追求戏剧舞台的经典性和实验性, 为观众呈现世界和民族的先进戏剧文化成果。

CWI荷兰国家数学与计算机中心 (CWI)

篇9:《战马》:赚足热泪

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每个人都能够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到不同的内涵。导演选用了上世纪50年代英国电影流行的风格,以大胆、坚实、鲜明的色调为主。英国传奇摄影师费雷迪·杨、奥华斯·莫里斯、杰克·卡迪夫等都曾钟情于此。影片从广袤的麦田将镜头推向血腥的战场,血淋淋的战壕的场面让人记忆深刻。宁静的麦田与战场中炮火纷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一切过渡非常自然:一匹马将这些贯穿起来。

影片前45分钟,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开场的田园风光引人入胜,但这片土地遍布岩石难以耕犁,只有经过训练的良种马才能帮助当地人们解决这一难题。故事的主角,男孩阿尔伯特正耐心地训练乔伊,以便使它能够担当起这份人类无法胜任的工作。美丽的风光以及阿尔伯特与乔伊之间日益加深的感情令人愉悦。

斯皮尔伯格也在这段中展现了他对于中世纪英国电影的热诚,他和他的御用摄影师贾怒兹·卡明斯基下功夫成功复制了那时的摄影风格,显而易见的就是户外人造光的使用,令画面看起来更加明快,美好。但是战争的号角吹响了,父亲告诉阿尔伯特,他已经将乔伊卖给了军队。阿尔伯特感到悲伤,痛恨自己年纪太小无法保护乔伊,同时发誓要将他的马带回家。

乔伊的“奥德赛”之旅在法国启程,一片灿烂的麦田的后面,德军正在英军的战营中展开屠杀。乔伊也因此落入了一位德国年轻人的手中,后被交托给了一位法国老人和他的孙女艾米丽。乔伊又重拾人类的宠爱,艾米麗对它非常溺爱。但是宁静的只是片刻,很快乔伊就被强抢去,和同伴一起为德军拉炮。

镜头回到阿尔伯特,他已经加入了英国军队。巧合的是,乔伊正随德国军队横跨无人之地。战争场面再次出现,从《战争之花》到《漫长的婚约》,战争的残忍从未停止被演绎,这里也同样让镜头停留,记录下残酷的战争冲突以及导致的无意义的死亡。但当阿尔伯特得知之后,他与德国士兵一起不顾一切得冲入无人之地救乔伊。原本现实主义的电影在这里却展现出了戏剧化的一幕。当他们一起剪开乔伊身上的铁丝,并抛硬币决定归属时,人和人的温情在这里超越了所谓的胜利和失败——为什么敌对的国家不能像眼前的两人一样和睦相处。

篇10:战马观后感

近来南方一直阴雨绵绵,在压抑很久的阴霾心情之后,今日的下午茶时间:一盏淡茶、一包薯片、一包抽纸,伴随着我看《战马》的整个过程。

《战马》讲述的是一个人与动物之间关于勇气、忠诚、和平与爱的非凡故事。影片一开始便开始煽情,对马奔跑的特写伴着鼓舞人心的音乐。让观众在初接触影片便将这部电影定义为温情片。倘若说没有之后升华主题的战争,这部影片就像一部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电影,时而用温情打人,时而用理智鼓舞人。

影片的视角随着马儿的经历一直在迁移。从贫苦的农庄,到了英军的战场,从被俘,到被小女孩救起,从为德军卖命,到狂奔闯入无人地带,最后带着主人公回到了家园。每一次的奔跑和流离都让我看到了战争中每一面或是每一方的的状态,这每一次的切换都充满了对马勇敢的刻画,以及每一个视角里动人的细节。然而在我看来,这样的频繁切换,让一部长达2个半小时的电影,中间显得杂冗且乏味。亦或许,正需要层层的意境与烘托,才能突出并升华乔伊的勇气,感动了它身边的士兵和人们寻找到温暖和希望。

平心而论,《战马》确是一部温情片。不知不觉的就湿一衣袖。它没有歇斯底里的离别痛哭、它没有矫情做作的夸张离愁。有的只是信念。哪怕动荡世乱、哪怕前程未卜。“别担心,我走了以后,我也不会担心你的。嘿,我找到你了不是吗,你也找到我了,我们都会……我们都会没事的。来吧,我们都是幸运的,我们一直都是。自从遇见你的那天就无比幸运。”

上一篇:死海之旅小学作文400字下一篇:小班优秀语言主题教案《打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