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繁殖学教学大纲

2024-05-01

动物繁殖学教学大纲(通用8篇)

篇1:动物繁殖学教学大纲

《家畜繁殖学》教学大纲

前言

《家畜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专业和牧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修完家畜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开设本课程,为后期家畜各论课程奠定生殖生理和繁殖技术问题的基础。

《动物繁殖学》的主要任务,首先是阐述动物生殖生理的普遍规律及其种属特征,使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动物的繁殖实践;其次,阐述现代繁殖技术的理论基础,传授操作技术,组织学生的技能训练;第三,阐述动物繁殖力的概念和提高繁殖力的基本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为提高繁殖力和改善动物群品质而工作的能力。

《动物繁殖学》的基础学科是家畜解剖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细胞学,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营养学,生态学等,它同时又与家畜饲养学,育种学,卫生学,产科学,传染病学,免疫学等学科有密切联系。

课程《家畜繁殖学》总学时:54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绪

目的:主要掌握家畜繁殖学的概念、意义、研究内容及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学时:1个学时。教学内容:

一、概念

二、研究内容

三、在动物生产中的意义

四、家畜繁殖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五、现代繁殖技术

第一章

家畜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

目的:重点掌握公母畜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学时:1个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畜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

一、睾丸

二、附睾

三、副性腺

第二节

母畜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

一、卵巢

二、输卵管

三、子宫

第二章

生殖激素及其应用

目的:本章是本课程的重要基本理论,主要掌握生殖激素的分类、作用机理、分泌特点及测定方法;生殖激素的功能及在动物繁殖实践中的应用。

学时:3个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内分泌、激素概念

二、生殖激素与动物繁殖的关系

三、生殖激素的分类

四、激素的作用机理

五、激素的分泌特点和运输

六、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

七、激素的测定

第二节

生殖激素的功能与应用

一、下丘脑促性腺激素

二、垂体促性腺激素

三、胎盘促性腺激素

四、性腺激素

五、前列腺素

六、外激素

第三章

雄性动物的生殖生理

目的:本章是本课程的基础理论之一,为种公畜的合理利用和提高精液品质及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的一系列正确处理过程奠定理论基础。

学时:3个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性发育阶段

一、初情期

二、性成熟

三、影响性成熟年龄的因素

四、体成熟

五、配种年龄

六、内分泌与性成熟的关系

第二节

性行为

一、性行为的表现形式

二、配种频率

三、性行为对繁殖的影响

第三节

精子的发生和形态结构

一、精子的发生

二、精子的形态和结构

第四节

精子寿命和影响因素

一、精子的寿命

二、影响精子寿命的因素

第四章

母畜的发情及发情鉴定

目的:本章是本课程的重要基础理论,阐明母畜发情的规律和机理,为母畜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奠定理论基础和为实践操作提供规范程序,从而提高母畜的繁殖力。

学时:4个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发情与发情周期

一、发情的概念

二、发情周期和发情持续期

三、乏情、产后发情和异常发情

第二节

卵泡发育和卵子的发生

一、卵泡发育

二、排卵和黄体形成

第三节

发情鉴定

一、发情鉴定的常用方法

二、各种母畜的发情鉴定要点

第五章

人工授精技术

目的:本章是本课程的重要技术实践环节,要求掌握动物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的各个技术环节的原理和规范的技术操作,为此技术在畜牧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学时:4个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动物的配种方法

二、人工授精的意义

三、人工授精技术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一、采精前的准备

二、采精技术

三、采精频率

第三节

精液及其品质检查

一、精液

二、精液品质检查

第四节

精液的稀释

一、精液稀释的目的

二、稀释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三、稀释液的种类和配制

第五节

精液保存

一、精液常温保存

二、精液低温保存

三、精液冷冻保存

第六节

一、输精的准备

二、输精的基本要求

三、输精方法

第六章

受精、妊娠及妊娠诊断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家畜受精、妊娠及妊娠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具体为掌握家畜受精的原理和过程;了解家畜的妊娠生理变化;了解家畜的妊娠诊断方法。

学时:6个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配子的运行

二、受精前的准备

三、受精过程

四、异常受精

第二节

一、胚胎的早期发育

二、妊娠识别和建立

三、胚胎附植

四、胎膜和胎盘

五、胚胎发育各阶段的营养

第三节

妊娠诊断

一、早期妊娠诊断的意义

二、妊娠母畜的生理变化

三、妊娠诊断 1.外部检查法 2.阴道检查法 3.直肠检查法 4.超声波检查法

5.血或奶中孕酮水平检测法

第七章

分娩与助产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家畜分娩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具体为掌握家畜分娩的原理;了解家畜的分娩过程;了解家畜的助产方法。

学时:4个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分娩机理

一、分娩机理

二、决定分娩过程的因素 1.产力 2.产道

3.分娩时胎儿与母体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分娩过程

一、分娩预兆

二、分娩过程 1.开口期

2.胎儿产出期 3.胎衣排出期

三、助产

1.助产前的准备 2.正常分娩的助产 3.难产及其预防

4.产后期及新生仔畜的护理

第八章 发情控制技术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家畜发情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具体为掌握家畜同期发情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家畜超数排卵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家畜的诱导发情方法掌握家畜受精的原理和过程。

学时:2个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同期发情

一、概念

二、意义

三、机理

四、用于同期发情的激素和使用方法

第二节

超数排卵

一、理论依据

二、超排处理方法 1.药物和剂量

2.提高反复进行超排处理的措施 3.超数排卵的效果 4.影响超排效果的因素

第三节

诱导发情

一、季节性乏情 1.生殖激素处理 2.光照处理 3.公畜刺激

二、哺乳期乏情

三、病理性乏情

第九章

配子与胚胎生物工程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和操作程序;对配子和 胚胎的生物学工程等作一般了解。

学时:4个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胚胎移植技术

一、概述

1.概念和意义

2.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和基本原则

二、胚胎移植的技术程序 1.供体和受体的选择 2.供体和受体的同期发情 3.供体母畜的超数排卵 4.供体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5.胚胎采集

6.胚胎的检查与鉴定 7.胚胎的保存 8.胚胎移植技术

第二节 胚胎生物工程

一、体外受精技术

二、克隆技术

三、转基因动物技术

四、性别控制技术

五、动物胚胎嵌合技术

六、胚胎和卵母细胞冷冻技术

第十章

家畜繁殖力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评定繁殖力的方法,了解畜群的正常繁殖力,能够运用饲养管理、生殖生理、繁殖技术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去努力提高畜群的繁殖力。具体为掌握家畜繁殖力的评定方法;了解提高家畜繁殖率的措施。

学时:4个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家畜繁殖力

一、繁殖力的概念

二、评定繁殖力的主要指标 1.哺乳动物繁殖力指标 1)受配率 2)受胎率 3)分娩率 4)产仔率

5)仔畜成活率 2.家禽繁殖指标 1)产蛋量 2)受精率 3)孵化率 4)育雏率

三、家畜的正常繁殖能力 1.牛的正常繁殖力 2.猪的繁殖率 3.羊的繁殖率 4.马、驴的繁殖率 5.兔的繁殖率 6.家禽的繁殖率

第二节 母畜的产仔间隔

一、确定适宜的产仔间隔

二、奶牛的产犊间隔与产奶量的关系

三、决定产仔间隔的因素

四、促使母畜产后发情的方法

第三节 繁殖障碍

一、引起繁殖障碍的原因

二、雌性动物繁殖障碍

三、雄性动物繁殖障碍

第四节 提高繁殖率的措施

一、具备正常而旺盛的繁殖机能

二、做好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

三、规范而有效的利用繁殖新技术

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防止失配空怀

五、减少胚胎死亡和流产

六、防治不育症

实 验 教 学 内 容

实验一

公、母畜生殖器官的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各种公、母畜生殖器官的形态、大小,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猪、牛、羊生殖器官的形态、位置。观察睾丸、卵巢的组织学构造。为学习生殖生理 和掌握繁殖技术奠定基础。

学时:2个学时。实验内容:

一、公畜生殖器官的观察;

二、母畜生殖器官的观察。

实验二

人工授精器材的认识和假阴道的安装

目的:熟悉人工授精所用的采精和输精器材,了解其用途及使用方法;练习假阴道的安装方法。

学时:2个学时。实验内容:

一、人工授精器材的认识;

二、假阴道的安装要点。

实验三

目的:了解采精的操作要领,初步掌握采精方法。学时:2个学时。实验内容: 公兔的采精。

实验四

精液品质的一般检查

目的:掌握检查精子密度、评定活率的方法;熟悉肉眼检查精液品质的方法。学时:2个学时。实验内容:

一、精液的肉眼观察;

二、精子密度的检查及活率评分(显微镜观测法)。

实验五

目的:了解家畜的输精过程,掌握家畜的输精方法。学时:2个学时。实验内容: 母兔的输精。

实验六

精子密度的测定

目的:采用精子计数的方法,准确测定lml精液内的精子数。要求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此法,因为它是目前许多简单而实用方法的基础。

学时:2个学时。实验内容:

一、器材介绍;

二、精子计数的方法步骤和计算方法;

三、注意事项。

实验七

精子形态和畸形率的测定

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家畜精液中精子形态与精液品质的关系,掌握精子形态的分类和分析方法。

学时:2个学时。实验内容:

一、作精子抹片;

二、染色;

三、镜检。

实验八

兔的超数排卵、胚胎移植及早期胚胎观察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促卵泡素(FSH),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作用。了解卵子的正常和异常形态结构,认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区别,初步掌握冲卵、检卵技术,为掌握胚胎移植技术打下基础。

学时:2个学时。实验内容:

一、供体兔超排处理;

二、手术冲胚方法;

三、胚胎观察;

四、胚胎移植。

实验九

人工授精技术

目的:通过影像观看各种动物人工授精技术的操作要点,比较各自的特点。学时:2个学时。实验内容: 观看录像片。

篇2:动物繁殖学教学大纲

掌握种畜精液品质检查方法,熟悉检查程序,学会药品的配制方法,为以后从事畜牧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药品和仪器

药品:氯化钠、苯胺黑、伊红、氯胺T、美蓝(甲基蓝)、乙醚、无水乙醇、95%乙醇、复红、苯酚(石炭酸)、氢氧化钾、苏木精硫酸铝钾、冰醋酸、二水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40%福尔马林液、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甲醛、碳酸镁、Giemsa原料、甘油、甲醇、香柏油、蒸馏水。

仪器:小试管、5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500ml容量瓶、1000ml容量瓶、试管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水浴恒温箱、温度计、量筒、胶头滴管、大烧杯、小烧杯、染色用玻璃板、医用胶带、镊子、酒精灯、毛细玻璃管、pH试纸、移液枪(1ml、10ul)、电子天平、称量纸、药品勺、滤纸、漏斗、标签纸、玻璃棒、移液管、血细胞计数器、纱布、药棉、研钵。

三、试剂配制

3%氯化钠溶液:称取30g氯化钠,在烧杯中溶解并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

1%氯化钠溶液:称取10g氯化钠,在烧杯中溶解并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

0.9%氯化钠溶液:称取9g氯化钠,在烧杯中容解并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

5%伊红溶液:取2.5g的伊红(曙红),用蒸馏水配制成50ml的伊红溶液。

1%苯胺黑溶液:取0.5苯胺黑(阿尼林黑、精元),用蒸馏水配制50ml的苯胺黑溶液。

0.1mg/ml美兰溶液: 取美兰100mg,溶解于100ml的1%的NaCl溶液中,置于容量瓶中3d,再用1%氯化钠溶液稀释10倍备用。

复红原液:称取10g复红(品红)溶于100ml 95%的酒精中。

5%石炭酸溶液:称取5g苯酚溶于100ml 蒸馏水。

饱和伊红酒精溶液:量取60ml 95%酒精于烧杯中,加入伊红不断搅拌,直至伊红不再溶解为止。

复红染色液:取复红原液10ml、5%石炭酸溶液100ml相互混合,然后再加入饱和伊红酒精溶液50ml 混合,放置两周后即可使用。

美蓝溶液:取1g美蓝溶于100ml 95%酒精中。

0.01%氢氧化钾溶液:取0.1g氢氧化钾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美蓝染色液:取美蓝溶液30ml、0.01氢氧化钾溶液100ml混合,然后过滤并加入3倍量的蒸馏水,混合后即可使用。

0.5%氯胺T:取氯胺T0.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苏木精溶液:苏木精2g、冰醋酸10ml、甘油100ml、95%酒精100ml、蒸馏水100ml、硫酸铝钾5g。

1.将苏木精溶于少量酒精中,加冰醋酸后搅拌。

2.加入甘油及其余酒精。

3.研碎钾矾溶于水并加温。

4.将其一滴滴加入染色剂中,并不断搅动。

5.瓶口用双层纱布包扎,放于通风处,并经常摇动,颜色变为紫色时方可使用。如

果加入0.2g碘酸钾即刻成熟。

使用时,原液:50%酒精和等量冰醋酸混合液为1:1混合。

伊红染液:取1g伊红溶于100ml 95%酒精中,染色时,取一定量的该液加入等量70%的酒精。

福尔马林缓冲液:将21.82 g Na2HP04·2H20和22.25 g KH2P04分别溶于500 ml蒸馏水中,然后取 200 mlNa2HP04 加80 ml KH2PO4配成缓冲液。再取该缓冲液100 ml加入62.5 ml 40%(v/v)福尔马林溶液,最后加蒸馏水至500ml。

磷酸盐缓冲液:取Na2HPO4·12H2O 2.2 g、NaH2PO4·2H2O 0.55 g,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配制后用pH试纸测pH值,应为7.0~7.2。

福尔马林磷酸盐固定液

1.Na2HPO4·12H2O 2.25g、NaH2PO4·2H2O 0.55g置于100 ml烧杯中,加入0.89%NaCl溶液约30ml,使之溶解。

2.加入甲醛MgCO3饱和液8ml。

甲醛MgCO3饱和液配制方法:在500 ml福尔马林(40%甲醛)中加入8 g MgCO3。此饱和液必须在一周前配好。

3.用0.89%NaCl溶液少许冲洗装过甲醛的量筒置于容量瓶中,并定容至100 ml。此液配好后,第二天即可用。一般在室温下保存,其pH为7.0~7.2。

Giemsa原液:按1 gGiemsa原料:66ml甘油:66ml甲醇的比例配制。将Giemsa染料置于研钵中,先加入少量温热(60℃)的甘油,充分研磨至无颗粒呈浆糊状。再将剩余甘油全部倒入,置56℃恒温箱中保温2小时。分次用甲醇清洗容器于棕色瓶中保存。保持一个月后才能使用。此原液放置时间越长越好,但使用前需经过滤。

Giemsa染液(必须在染色前配制):按Giemsa原液 : 磷酸缓冲液 : 蒸馏水的比例为2 : 3 : 5的比例配制。

四、实习内容

(一)肉眼观察

猪精液稀薄,灰白色,无云雾状现象。

(二)精子密度的检查及活率评分

评定精子的活率在25℃下(在37℃保温箱内或加热在舞台最佳),用玻璃棒取一

滴原精液或稀释精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其内无气泡、充满精液,在油镜下,暗视野中观察。

备注:稀释时,用等温的0.9%NaCl溶液稀释;标准是直线运动精子的比例。

(三)死活精子百分率的测定

1.方法各取5ml的5%伊红和1%苯胺黑按1:1混匀,分装于1—2ml的容量试管中,约为容量的1/2,在37℃水浴,随后加1—3滴原精,摇匀,水浴3min,取出待用。用火柴棍沾一滴混合液于载玻片一端,考另一端推进制成抹片,干燥,在500—600倍下观察。(制抹片,在35℃—40下,快速)

2.结果 活精子头部不着色,死精子头部呈红色,苯胺黑为背景染色,容易辨别,数200个或500,,分别数出活精子和死精子,并计算。

(四)精子呼吸强度的测定

1.原理由于精子呼吸消耗精液中的氧,氧耗尽,美蓝退色,美蓝遇氧时又恢复其蓝色,其反应机制是由于精子脱氢酶的作用,脱去糖原上的氢原子,在无氧条件下,氢原子与蓝色的甲烯蓝结合变成甲烯白。因此,实际上也是测定精子脱氢酶活性的一种方法。其呼吸强度与美兰退色时间呈负相关。

2.方法 取一滴美兰与精液于载玻片上,混匀。吸入两段毛细管2—3cm,两段分别

置于37℃、10℃条件下,用计时器记录时间,并比较、观察。

(五)精子密度的计数检查

1.将计数室推上盖玻片。推上后立起计数板不掉下来为原则,盖玻片在折光时可见清晰的彩色条纹。

2.将盖好盖玻片的计数板置于低倍镜下观察,首先要求找到清晰的计数室。

3.用移液枪吸取1ml 3%氯化钠溶液于小试管中,再用移液枪吸出10ul氯化钠溶液,同时加入10ul 猪精液,即进行一百倍稀释,摇匀。

4.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精液,并将吸管尖端置于血细胞计数室和盖玻片交界处的边缘上,吸管内的精液自动渗入计数室内,使之自然、均匀地分充满计数室。不要溢出和有气泡,静放2min。

5.移到高倍镜下检查,数出四角和中央方格中的精子数,也就是80个小方格中的精子数,载物台要平置。

6.计算精子数 1ml=原精液内的精子数=5个中央方格数的精子数×5×10×1000×稀释倍数。

7.吸管用后清洗,步骤:自来水—蒸馏水—95%酒精—乙醚。

8.计数板用后清洗,步骤:自来水—蒸馏水—白绸布擦干净备用。

(六)精子头部形态的观察(威廉氏染色法)

染色程序:

1.先制作精液抹片,要求薄而均匀。然后风干或用酒精灯火焰固定。

2.浸入无水酒精中固定2~3 min,取出风干。

3.浸入0.5%氯胺T中l~2 min。

4.用清水洗1~2 min。

5.迅速通过96%的酒精,风干。

6.放人石碳酸复红染色液中l0~15 min,然后清水中蘸2次。

7.迅速通过美蓝染色液。

8.水洗后风干。

经此方法染色后,精子头部呈淡红色,中段及尾部为暗红色,头部轮廓清晰。可在高倍镜或油镜下观察200个精子计算出各类头部畸形精子的比例。

畸形精子百分率=畸形精子数/总精子数×100%

(七)非精子有形成分的观察(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非精子有形成分多为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某些退化物、生殖上皮的脱落物和血细胞等。这些成分在精液中出现的比例和类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睾丸和精液排出管道的生理状态。在精液中经常出现的非精子有形物有白细胞、红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等。

染色程序:

1.先制备间断式的精液抹片(即当推制抹片时,不要一推到底,而要断续前推,使抹片厚度有一个梯度变化,染色后易于观察不同类型的精子成分),然后风干。

2. 浸入无水酒精中固定3~5 min,风干。

3. 分别浸入95%的酒精、75%的酒精和蒸馏水中各1 min。

4. 浸入苏木精染色液中5 min。

5.浸入伊红染色液中 l min。

6.冲洗1~3 min。

7.通过70%酒精和无水酒精,风干。

8.风干后用二甲苯加盖玻片封存,如不保存可直接观察。

(八)精子尾部形态观察

观察程序:

1.l ml玻璃管中装入一些福尔马林缓冲液,置于37℃恒温箱中备用。

2.根据原精液的浓度,向装有福尔马林缓冲液的小玻璃管中滴2~5滴精液并混匀。

3.取一滴上述混合液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静止数分钟后在400倍的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精子尾部形态。随机观察200个精子计算各种尾部畸形精子所占的比例。

畸形精子百分率=畸形精子数/总精子数×100%

(九)精子顶体染色观察

先准备洁净的载玻片。用洗涤灵擦洗,清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漂洗以不挂水珠为净,烘干或晾干备用。

1.抹片将需测定的样品摇匀,取1滴中层精液平滴于载玻片的右端,取一块盖玻片,呈35°角自精液滴的左面向右接触样品,样品精液即呈条状分布在载玻片和盖玻片接触的边缘之间。将上面的盖玻片贴着平置的载玻片表面,自右向左移动,带着精液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上。切忌直接将精液滴“推”过去,人为造成精子损伤。在制作的抹片背面右端用特种记号笔编号。每份精液样品需同时制作两个抹片。

2. 风干 自然风干5~20 min。

3. 固定 将风干的抹片平置于染色架上,用滴管吸取1 ml固定液滴于抹片上,并使固定液布满于整个抹片表面,静止固定15 min。

4. 水洗用玻片镊夹住抹片一端,将固定液弃去倒入染色缸或平皿内,在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上下左右摇晃涮洗,夹住松开镊子几次,取出抹片于磁盘边待干。

5. 染色 将固定后的抹片平置于染色架上,用滴管吸取新配制Giemsa染液约2ml,置于要染的玻片上方平行。自左至右挤出染液于抹片上,使染液均匀布满在抹片上,静止染色90 min。

6. 水洗用镊子夹住染片,将染片上的染液弃去倒入平皿内,再换装有自来水的烧杯中冲洗,冲洗方法同上。经数次涮洗,直至水洗液无色为止。洗的过程中,若水已变蓝,则可及时换清水。洗净后可立于磁盘边待干。

7. 将精液染片置于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找到精子,再换1 00倍下进行油镜观察。精子顶体呈紫色,包围精子头前部。

根据精子顶体完整和损伤与否,将精子顶体形态分为4种类型:

顶体完整型 精子头部外形正常,着色均匀,顶体完整,边缘整齐,可见微隆起的顶体嵴,赤道带清晰。

顶体膨胀型 顶体轻微膨胀,边缘不整齐,顶体嵴肿胀,核前细胞膜不明显或缺损。

顶体破损型 顶体破损,精子质膜严重膨胀破损,着色浅且不均匀,头前部边缘不整齐。

顶体全脱型 精子顶体全部脱落,精子核裸露。

根据以上4种类型分别统计,观察200个精子,并计算出精子顶体完整率。

精子顶体完整率=顶体完整型精子数/精子总数×100%

要求2张抹片精子顶体完整率差异不超过15%,求二者平均值。

五、实习总结

篇3: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1 课程设计

《动物繁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发情和妊娠诊断技术等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强化理性认识。因此,本课程组在动物繁殖学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改革动物繁殖学实验和实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新的动物繁殖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实践应用[2,3]。

针对上述要求,对课程中重点与难点的处理做了相应的调整,课程的理论讲解重点是对动物繁殖过程的各个环节,如“精子发生”、“发情排卵”、“受精”、“妊娠与胚胎发育”、“分娩”、“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知识的传授,通过课堂讲解和现场实习,同时配以图片和视频,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繁殖基础知识。课程难点的讲解主要集中在技术的应用理论基础上,如对生殖激素知识的传授,在这个知识点上,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仅有理性认识,根本没有牢固掌握激素的特点,通过对一些实用技术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的发情控制等实例加深学生的认识,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对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精液冷冻原理的教学,由于涉及到细胞生物学及发育生物学等其他的课程,仅通过课堂讲解,学生的理解能力无法保证,目前通过多媒体的方法,利用动画、视频和图片对其中涉及的微观机制进行相应的演示。

在实验设计上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的比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够独立操作多项动物繁育,增强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4]。实践教学的优化设计是在正常实验基本技能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如试剂的配制、实验方案的安排均由教师统一设定,由学生从溶液的配制、试验动物的准备及试验方案设计进行自己操作,全方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精液品质检测内容除包括常规的外观检查、密度检查外,还进行了精液中畸形和顶体完整率的检测等,并且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冷冻精液等。

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善

在《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强化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举例如下: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习是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这一目标,以生产实际中常用的技术为重点,灵活运用提问、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思考题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讲授精子发生周期的时候,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因素对精子发生的影响要在一个周期之后(1.5~2个月)才能反应出来的道理。教学中将多媒体手段与普通教学手段相结合,将多媒体课件与生殖器官标本、胎盘结构的模式图、受精过程动画等有机地结合。学生普遍反映,多媒体教学真实、直观、形象生动,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课程在长期的教学积累中,对于实践性教学方面已具有良好的教学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条件,仪器设备比较先进齐全,可以满足学生课程实验与课外参与研究的需要。为满足学生课程实习的需要,积极与校外企业、科研单位联系,建立了多个学生实验、实习基地。

3 教材的优化选择及发挥网络教学优势

本课程十分注重教材建设,一直使用全国优秀统编教材。选取张忠诚主编的《动物繁殖学》(第4版),朱士恩主编的《动物繁殖学》以及杨利国主编的《动物繁殖学》作为主要参考教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进程,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利用网络资源在课余时间自学。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科技文献检索与文献应用,充分利用本院图书馆收藏的类刊物与文献资料,另外向学生介绍了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动物繁殖网(http://www.china-rong.com/)、Springer-Link、NCBI等国内外文献检索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检索繁殖学专业期刊(如《黑龙江动物繁殖》、《J.REPRODUCTION FERTILITY》等),扩大学生对动物繁殖的认识,提高学生获得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或由学生自选有关动物繁殖方面的题材,进行课堂交流。在理论和实验知识的讲解中,由于课本知识内容的局限性,针对现在学生的特点,尝试用信息技术手段加以辅助,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对其中涉及的内容播放视频和动画并由教师进行同步讲解,同时组建相应的讨论群,用以讨论和测试相应的知识,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学习[5]。在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学生的学习和师生的互动带来极大的方便, 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教学效果。

4 改革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是以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为依据,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的考试方式会较多出现理论性过强的题目,现在则以运用知识综合解决的实践型问题为侧重,考核的分数分配倾向于实验和实践操作,将平时的课堂提问、讨论、小作业、学生讲述及课后小论文都作为考核目标,在注重个人能力的同时加入团队协作合作机制,尝试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考核分数段的选取,改变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团队合作精神[6]。

经过几年的课程教学,本课程形成了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辅以网络教育、实验室实验、开展第二课堂等多方位互动,教学形式多样化的课程特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建立了“动物繁殖技术”课程群体系。针对动物繁殖技术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的课程特点,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学研结合”教学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参与式与开放式教学方式探索,培养自主获取知识能力。

在未来的课程建设中,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和认识动物繁殖的基本规律及调节机制,掌握并运用这些现代化繁殖技术指导动物的繁殖实践,克服繁殖障碍,提高繁殖力,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够独立操作多项实用繁殖新技术的“厚基础、宽知识、重实践”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发挥实习基地和实验室的实习及科研资源优势,扩充实践教学内容,及时在教材之中加入动物繁殖学研究的新成果,加深学生对动物繁殖原理的理解,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建立网站教学资源,结合最新版《动物繁殖学》教材内容和科研实践进一步优化多媒体课件,开展课程教学网络化试验,推进基于网络的师生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加强教研教改研究,进一步完善科研促教学的教学改革模式。

摘要: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如何能让学生在快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又能把相应的技术熟练应用到生产实践之中, 已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特点, 通过尝试合理设计课程的内容, 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 改革考核评价等方法, 同时辅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动物繁殖学课堂教学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动物繁殖学,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忠诚.家畜繁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04) .

[2]王杏龙, 李拥军, 丁家桐.动物繁殖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03) :131-132.

[3]黄贺, 滕小华, 张贵学.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03) :260-261.

[4]刘耘, 杨利国, 张淑君, 等.动物繁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2) :138-140.

[5]孙燕, 龙翔, 伏彭辉, 等.动物繁殖学的多媒体教学[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 (13) :170-172.

篇4: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动物繁殖学 团队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59-01

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繁殖学的发展简史、动物生殖器官及机能、生殖器官的发生与分化 、生殖激素、雄性动物生殖生理、雌性动物性机能及其调控、人工授精、受精与妊娠、分娩与助产、泌乳与哺乳、配子与胚胎生物工程技术、动物的繁殖障碍、动物的繁殖力等内容。因此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知识覆盖面广的特点。

为了将动物繁殖学讲好、讲透,在2015年至2016年度的第一学期,我们研究组针对该课程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具体为,我们研究组共有5个老师,均从事动物繁殖的研究工作[1,2],根据个人研究经验和专业特长,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团队教学,每个老师选择了自己相对熟悉的内容进行授课,以便发挥每位老师的特长优势,满足该课程专业性强和知识覆盖面广的特点。课程结束后,进一步,我们以不记名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一共发放并收回了45份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团队教学方式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具体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团队教学是否有益于扩大知识面?团队教学比较明显的优势是多个老师进行授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些研究特长。因此,与预期相符,针对该选项,有80%的同学给出了肯定的结果,认为团队教学有利于扩大知识面。

2.团队教学过程中,各章节的内容是否有效前后衔接?整个授课过程我们一共有5个老师,而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风格,因此,最容易出问题的可能就是各个老师之间授课不连贯。针对该问题,仅有9%的学生认为我们的授课完全能够衔接,另有,63.6%的学生认为我们的授课基本衔接。可见,我们的授课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非常有必要相互沟通与学习,以加强授课的完整性和各章节之间无缝衔接,使授课效果进一步提高。

3.动物繁殖学授课过程中关于学科前沿进展的内容是否合适?关于该选项,有9%的学生认为我们讲得有些多,有51%的学生认为恰到好处,32%的学生认为还需增强。虽然我们5位老师均是在科研一线工作,对学科前沿进展的内容把握得比较充分,但显然相对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我们关于前沿进展的介绍还不够,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该方面的工作。

4.动物繁殖学课与实际生产应用的结合程度是否合适?与上面的选项基本类似,有6.8%的学生认为我们讲得有些多,有54.5%的学生认为恰到好处,38.6%的学生认为还需增强。动物繁殖是一门与实践生产紧密结合的课程,虽然我们一共有5位老师进行授课,有各自的一些优势,但因为该课程包括了猪、马、牛、羊、兔等各种动物的繁殖特性,我们的授课与实际生产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每位老师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实际生产结合的学习与授课,争取每位老师能专业讲授一至两种动物的繁殖生产,以避免相互间内容的重复,出现实际生产应用的盲区。

5.动物繁殖学课授课PPT的英文专业名词是否合适?如果中英文授课,以你目前的英语水平能否接受?这是两个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有26%的学生认为英文专业名词过多,42%的学生认为恰到好处,另有30%的学生认为还需加强。而关于第二个问题,仅有7.1%和11.9%认为完全可以接受或基本可以接受中文授课,高达23.8%和57.1%的学生却认为可以尝试或难度较大。因此,这两种结果稍有矛盾,一方面,学生希望加强英文专业名词的学习,另一方面,又不太能接受全英文授课的方式。这与动物繁殖学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有关,英文专业名词在以后的生产应用中会经常性地出现,因此,对这些英文单词进行掌握还是非常有必要,但是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如果以全英文授课的话,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起到事倍功半,过犹不及的反作用。因此,根据该调查结果的显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英文专业名词的出现概率和对英文专业名词的讲授,但是并不意味着需要以全英文的方式授课。

6.在团队教学和非团队教学中,您更倾向于选择哪种教学方式?关于该选项,有79.55%的学生选择倾向于团队教学的方式,而有20.45%的学生倾向于非团队教学方式。因此,总体来说,大多数的同学还是愿意选择团队教学方式,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团队教学方式应用好,拓展好。

总之,如上所述,虽然团队教学方式具有增强知识面、传授更多的前沿技术、老师之间起到互补等一些方面的优势,学生也更愿意选择团队教学,但是仍然存在章节之间衔接不足、英文专业名词不够等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改进,加强老师之间的沟通与学习,以使团队教学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使其更能满足于动物繁殖学专业性强、实践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最终使得动物繁殖学成为学生心目中易学、愿学、学有所成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沈伟. 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同培养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8-69.

篇5:动物繁殖学实习心得

随着第36个教师节的到来,10只洁白的小绵羊入住河北农业大学畜牧教学基地,动物科学专业级动物繁殖学教学实习拉开了序幕,亲爱的园丁们为我们“奉上”了一顿“科技知识大餐”。

动物繁殖学是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实习得真谛,试验探精微,教学实习是同学们消化理解课堂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本次实习内容包括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人工输精、手术法冲胚、捡胚及胚胎质量鉴定、胚胎移植、卵母细胞观察、卵巢及睾丸组织切片观察、精液品质评定以及观看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教学录像。

今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校园封闭管理,给实习带来了难度和挑战,为此老师们将同学们分为四个批次交替进行实验室实验和外出实践,全程细心指导,保障了疫情防控下教学实习按质按量的顺利进行。

本次实习中,刘月琴教授主要负责羊的人工授精、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采集和胚胎移植等工作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刘月琴老师从早晨到傍晚坚持为学生指导实践操作的每一处细节,其一言一行无愧于河北农大“最美教师”的称号。刘月琴老师的言传身教为同学们生动地诠释了动科人的敬业精神。

孙树春教授、李俊杰教授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负责精液活率观察、精液密度测定、生殖器官结构观察、生殖器官组织切片观察、人工授精器材识别与操作等实验。老师们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带领同学们进行知识获取。另外,李俊杰教授还负责带领同学们观看教学录像,针对录像中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李教授为同学们做了细致的讲解。

篇6:动物繁殖学实习报告

本次繁殖学实习的地点是在作为我们专业的一个实习基地的奶牛场进行的。实习的目是观察母牛生殖器官的外部结构,并且对牛进行直肠检查。所谓直肠检查是指检查人员将手臂从牛的肛门伸入直至直肠里面去靠触觉来感受母牛的子宫口、卵巢等部位器官的情况是否正常。

5月27日早晨8点,本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驱车前往奶牛场,此奶牛场建立比较偏僻的地方,离人口集中的住宅区较远,交通便利,不但不会妨碍周边群众的生活,而且牛场各个工作场所都很有规律的进行着养殖生产。周边宽阔的空地种植着很多奶牛喜爱的牧草,提高环境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个牛场的养殖规模虽然不大,但管理方面比较规范,畜舍为开放式畜舍,切每栏每头牛都有各自的编号,大小牛分区饲养,有专人在牛舍里专门负责牛粪的冲洗等工作,通风降温等设备也比较齐全。唯一欠缺的是卫生问题,进入牛场之后,牛粪浓烈的味道环绕在鼻间持久不散,某些地方由于过多的苍蝇让人渴望而不可及,相比之下,员工休息办公区域相对较好。

我们这次来奶牛场的重要所在是完成实习的目的安排,每一个人都亲手体验一下奶牛内部的体温。在老师带领下自由参观一段时间之后,奶牛场厂长开始给我们讲解奶牛发情时候的外部行为表现以及体内体表的主要特征变化,并且介绍了一些人工受精和挤奶的常识。

处于发情期的奶牛一般情况下都有一定的发情表现,常常爬跨其它奶牛,或接受其它奶牛的爬跨,处于发情期的奶牛其臀部常常会有被爬跨过的痕迹;同时也会伴随着奶牛大声哞叫,敏感燥动,寻找其他发情母牛,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活动量增加,主动嗅闻其他母牛外阴并用嘴与之摩擦,尾根高抬。处于发情中期的奶牛会从阴部分泌出长条状黏稠而透明的黏液,呈玻璃棒状。发情期的奶牛的身体变化:外阴黏膜和阴蒂随发情期的时间推移变得潮湿,渐渐充血肿胀,颜色由浅红变为深红,至发情后期,其肿胀程度又渐渐消退,颜色由深红变为浅红。发情大约后二天可见阴道出血。这个征候可帮助确定漏配的发情牛,为跟踪下次发情日期或调整情期提供依据。

厂长在做了进一步的各种知识的初步讲解后与老师配合将一根粗大的有机

玻璃管插入母牛的阴道内露出其内部环境,并用电筒照明讲解。众同学围观观察后发现牛阴道到子宫颈口之间的距离比较长,阴道壁光滑,子宫颈口呈辐射状皱褶。

接下来便直切主题:亲身体验牛的直肠检查方法,动手实干。

厂长告知直肠检查时为了检查人员的安全,有些注意事项:

1、手臂如有伤口,不应操作,有条件时应提供长臂手套后,再进行直肠检查;

2、保定架的后两柱之间不可架设横木或拴系绳索,以免牛滑倒卧下时,导致检查人员手臂骨折或关节脱臼;

3、检查过程中,时刻提防牛蹴踢;

4、每次直肠检查操作完毕后,要用消毒剂洗涤消毒手臂,并涂以皮肤滋润保护剂,以免皮肤糙裂。

检查前,还要求将剪短指甲,防止划伤奶牛直肠,将手臂清洗消毒后涂上起润滑作用的液体石蜡。然后站在牛的正后方,给牛的肛门周围涂上滑润剂并亲亲抚摸牛的肛门,使牛安静。将拇指放于掌心,四指并拢集,稍旋转前伸从奶牛肛门插入直肠。进入直肠之后,刚开始没有能第一时间找到子宫颈,并且手臂还有被奶牛放出的气体推出来的感觉,但是在厂长的帮忙下,手臂伸进去则是感受到一种吸力,挤压着我的手臂,在厂长的细心讲解和亲手带领下,手感觉经过一个岔口,并且向下延伸就轻易地感受到了子宫颈,摸起来类似一个很粗的胶皮管道,富有弹性。在场长手把手地细心引导下,我还顺利的摸到了卵巢等器官。手臂进入直肠后要更加仔细,严防粗暴。检查时动作要轻、快、准确,检查顺序是摸到子宫颈,然后沿着子宫颈触摸子宫角、卵巢,然后是子宫中动脉。厂长说,手臂伸入肛门后,直肠内如有宿粪,可用手指扩张肛门,使空气由手指缝进入直肠内,促使宿粪排出。不过我不是前几位伸手插入奶牛肛门的同学,这个任务由几个率先伸手插入奶牛肛门进行检查的同学完成,而我的手拖出后只粘上了及其少量的粪便,只是有一种很浓的类似胃酸的难闻且难忘的味道。可是在实习的最后还是发现有同学在检查时不小心弄破了奶牛的直肠,这对奶牛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希望那头奶牛直肠伤口早些愈合。一头奶牛的肛门被这么几十号人的手插了又插,辛苦了。

在等待完所有同学都将手伸进奶牛的直肠进行体验并且把手臂各种清洗干净之后,大家合影留恋,并且在老师的带领下集合返校,本次实习由此宣告圆满结束。

实习总结:果然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活用。通过实习和自己的切身体验,更进一步的了解并掌握奶牛直肠检查的方法,加深了对奶牛生殖器官的认识,增进了对课本知识在实践中如何运用的理解,并且从一个新的层面了解了畜牧这个行业。

篇7:《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设计

张村驿镇九年制学校 马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后代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视频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并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延续至关重要。2.懂得生命来之不易,培养尊重、珍惜生命的感情。教学重点:

认识卵生和胎生两种繁殖方式。教学难点:

卵生和胎生的比较总结。教学准备:

动物的繁殖活动视频资料,课件,记录纸。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植物的繁殖是先开花,然后再受精发育成果实,果实里的种子散播到远处去,遇到适宜的环境新的生命就开始了。那动物呢?动物是怎样繁殖自己的后代的呢?

板书课题:7.动物的繁殖活动

二、新知探究

谈话:动物的繁殖方式很多。在我们平时观察到的动物活动中,哪些是动物的繁殖活动?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注意:概括学生的口头语言)

(一)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谈话: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有关繁殖的图片,请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动物正在做什么,和繁殖后代有什么关系呢?

(出示求偶(青蛙鸣叫)、筑巢(小鸟)、受精(蜻蜓交尾)、产卵、孵卵等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并找出卵生动物繁殖的共同点。(师适时引导)

3、小结卵生动物的特点:像鱼、昆虫、鸟类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卵生,我们称这样的动物为卵生动物。

(二)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像

过渡:了解了卵生动物,大家再来看这些动物它们是怎样诞生的?

1、提问:奶牛和山羊它们也像鸡、鸭、鹅那样诞生的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2、有些动物不产卵,如猫、狗、兔等。它们是如何繁殖后代,产生新生命的?(以小狗为例介绍学习)

3、出示类似小狗诞生的动物图片,加深对胎生动物的认识。

4、小结胎生动物繁殖特点:(1)直接生下小动物(2)一般用乳汁哺育小动物(3)胎生的科学概念

5、提问:我们人类是哪一种动物呢?(预设学生抢答:胎生)

(三)比较植物和动物繁殖后代的相似之处 师生阅读资料,共同解决问题。

(四)综合应用

1、判断出示的动物图片是胎生还是卵生?

(1)小组合作对动物按照胎生和卵生分类,看谁分的又快又准确?

(2)小组活动。(3)组员代表汇报。

(4)讨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哪一种后代的成活率高?为什么?

2、拓展延伸

动物奇特的繁殖方式(小海马的诞生)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收获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写出你所知道的动物的名称和它所采用的繁殖方式。大家也可以再收集一些关于繁殖的资料,了解一下还有哪些繁殖方式。板书设计:

7、动物的繁殖活动

卵生动物﹙产卵孵化﹚ 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哺乳

植物繁殖--﹙受精﹚--动物繁殖

篇8:动物繁殖学的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动物繁殖,多媒体,课件设计

动物繁殖学是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 也是畜牧兽医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 可以为学生从事畜牧业生产和研究奠定基础。在动物繁殖学教学中, 复杂的繁殖机能及其发育机理、激素处理技术、鉴定技术和诊断技术, 体现了学科的复杂性, 动物繁殖学课程的很多内容缺乏直观性, 表现为较抽象的理论, 学生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 这给繁殖学教学带来了很多难题[1]。近年来,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也成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将图像与文字, 特别是一些视频文件融为一体, 具有直观、生动的优点, 因而被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师采用[2]。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虽然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 但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动物繁殖学教学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动物繁殖学教学的优势

1.1 增加课堂知识的信息量, 缩短教学时间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板书讲授为主, 费时、费力、信息容量小, 信息显示形式也比较单调、呆板。现代高等教育的课程数量越来越多, 但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却被不断地压缩, 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浓缩、精简和升华。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利用粉笔和挂图等简单的教学工具, 把要表达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应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利用网上资源吸收繁殖学科最新的技术和方法,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许多书本上看不到的东西, 而且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开阔学生视野, 极大地丰富了信息量, 从而有效地缓解了繁殖学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扩大课堂知识量, 节约教学时间, 还可以使学生在充分利用视觉、听觉的基础上, 加强记忆, 提高学习效率[3]。

1.2 能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

在动物繁殖学的传统教学中, 教师主要以板书、挂图为教学工具给学生展示动物繁殖的器官、配子的形成以及繁殖的各生理环节, 学生接触的只是静止不动的图像, 由于教学形式单调,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可能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如痴如醉, 但学生在私底下却早已神游四方。多媒体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学内容, 变抽象思维为形象认识, 使教学内容生动具体。多媒体课件色彩丰富, 信息容量大, 图文并茂, 既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 又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改变了以往只能通过肉眼、显微镜来观察静态标本的现象。同时, 运用多媒体把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结构通过动画模拟转换成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画面, 解决了繁殖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果。

1.3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课堂内容的局限性,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 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西南大学动物科学系依据动物繁殖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制作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动物繁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力求做到简捷、精炼、生动, 重点突出, 图文并茂。同时, 用多种方式展现知识层次, 如用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突出重点内容, 并区分需要了解的内容。

多媒体教学可使许多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例如, 授精过程, 教师用传统教学法在黑板上边写边讲或使用静止的图片讲解, 学生觉得非常复杂、抽象, 很难理解;而使用多媒体教学, 将精液的运行以及与卵母细胞的相遇和授精过程通过动画形式演示出来, 学生一看就懂。胚胎发育等则可以通过播放教学片, 将一些转瞬即逝无法观察到的现象, 通过慢动作播放出来, 使学生能够仔细地看到变化的全过程, 并留下深刻印象[4]。因此, 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讲清重点, 加深理解, 增强记忆, 提高教学效率。

2 多媒体技术在动物繁殖学教学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在生动性、直观性等方面确实有极大的优越性, 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 不一定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还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1 辅助工具取代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使教学显得方便和容易, 但不合理地使用, 往往在教学中取代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方面,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的丰富功能, 教师在课前制作好课件, 在课堂上以全方位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因此, 取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教与学的互动越来越少, 这种过分依赖多媒体的方式, 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认识一点, 即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只是个辅助的工具, 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够真正教育学生的不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而是教师, 是教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在教学中, 教师应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语音和体态引导学生学习思考, 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和课堂互动来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学生则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精彩”与“美丽”, 忘记了学习的自主性, 或只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跟着走, 留恋于美丽的图片和精彩的视频, 或只充当誊写的机器, 将幻灯片的内容写入笔记本, 而忘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思考。教育改革中始终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作为学生, 不只是简单地接受, 更应积极地思考, 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才能将自己塑造成素质型人才。

2.2 非“精制”课件将失去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

要真正上好一堂课, 做好一份课件,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就是说, 唯有“精制”的课件, 才能体现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教师在课堂上对课件的使用开始日渐普遍化, 为了减少备课时间, 教师的课件往往是相互共享, 或从相关网站下载。有些教师甚至为了方便, 连教学设计也与他人雷同, 一律拷贝, 不进行修改和补充, 这样粗糙的课件, 既不能体现教师的特点, 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不但没有得以发挥, 反而成为学生厌恶的一种教学模式[5]。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相应调整, 但是教师课前制作的课件, 不可能完全预测到课堂上出现的情况, 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与实际教学过程并不完全吻合。另外, 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就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也就是说同一课件不可能符合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此, 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多媒体技术要根据学生来决定它的制作工艺及其使用时机。

3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动物繁殖教学的原则

3.1 多媒体课件设计要合理

任何教学手段和形式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认知能力, 并达到教学目的而设计的。各种教学媒体都是为教学服务的, 只强调教学手段而忽视教学目的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将多媒体课件当作教材或教案的翻版, 使多媒体画面过于呆板、单调, 过多地运用声音、动画、色彩也会影响课程建设和效果, 学生极易被五颜六色的动画所吸引而分散注意力和转移学习兴趣, 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6]。教师要精心制作课件, 合理搭配音频和视频, 选择动物繁殖学中的典型图片资料, 同时应结合教学大纲, 根据使用教材的不同、学生专业的不同、学生班级的不同调整课件内容, 并不断收集动物繁殖学的电子图片, 以补充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内容。

3.2 多媒体教学授课要重视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学活动。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和技能。多媒体教学可以减少教师画图、板书的工作量, 对于动物繁殖学这门课程来说非常需要。但多媒体课件内容丰富, 信息量极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速度过快, 学生很容易跟不上, 不易记笔记, 抓不住重点, 短时间内无法接受大量信息, 更没有时间进行思考。还有部分学生依赖于课件, 以为把老师的课件拷贝下来就万事大吉, 在课堂上开小差。因此,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 一定要掌握内容的量和度, 重点突出,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使学生的思路能跟上教师的讲解, 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宜缓不宜快, 文字要精炼, 重点应突出, 尽量使学生完成记录, 但不能把课件复制给学生, 以造成他们的依赖和懒惰心理。在授课时, 还要记得分配时间给课本, 分配关注给学生, 必要的时候把多媒体课件停一停。

总之, 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工具和教学手段, 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它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和提取方式。在动物繁殖学教学中,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多种信息综合展现在学生面前,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 应端正教学态度, 增强责任心, 正确把握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多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巧妙地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充分发挥其现代技术的优势,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充分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才会推动动物繁殖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培养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实用型畜牧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贺, 滕小华, 张贵学.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16 (3) :260-261, 281.

[2]陈伊琦.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49-50.

[3]黄生学, 樊雅平.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化整合的研究[J].成人教育, 2010, 276 (1) :4-5.

[4]吴结革.动物繁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8, 24 (1) :99-100.

[5]沈宏琪, 麦林.工科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成人教育, 2010, 276 (1) :91-92.

上一篇: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下一篇: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