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技术

2024-04-25

繁殖技术(精选15篇)

篇1:繁殖技术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一)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二) 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篇2:繁殖技术

所有动物都有一个对于生 存最基本的且非常必要的本能:生存得足够长,以使遗传物质能够传递到下一代,使物种的延续得到保证。这在所有的鱼类中都得到了证实,比如鱼类个体展示出取食和逃跑的行为以便生存的现象。为保证物种的延 续,鱼类必须保证成功哺育下一代,并且保证他们的生存。可见,物种的生存依赖两个因素,遗传延续和自 体生存。

龙鱼已经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鱼类,养育者和爱好者已经开始为多 种目的而进行商业化的繁育龙鱼。

对于一个爱好者,繁育龙鱼对他们的爱好又增加了 一重新的意义:繁育龙鱼或者其他的鱼类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感,也提高了他们在理解鱼类行为方面的知识 ;更不用说,如果繁育质量高,并且存在客观需求的时候,那就是潜在的收入源。

对于饲养者来说,繁育过程促进鱼类产生新的杂交品种,还提高了鱼类养殖的整体质量。通过适当的繁育,可 以避免近亲繁殖,这样高质量的货源可以在高端市场上出售。

当前,只是在东南亚的 渔场中成功的繁育龙鱼。这可能是因为热带的光周期和波动的高温,还有富含矿物质的适合龙鱼繁育的水质 条件。记录显示:金龙鱼和红龙鱼只在赤道上下2纬度范围内繁育。当然也有少数繁育案例,日本在玻璃 缸中繁育龙鱼和最近在新加坡报告的一个类似案例。尽管这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但并非不可能。繁育前的准备工作

在你繁育龙鱼之前,你需要做几项准备。首先,如果你本着严谨的态度繁 育龙鱼,就应备好额外的鱼缸来盛放鱼苗。最好选择6英尺的鱼缸,并且具有适当的滤水装置,但不要做任何 装饰。

繁育程序 所有的鱼类都有生育的本能,它们需要吃得更好,这将有利于雄 鱼产生更好精子和雌鱼产生更好卵子。对于待产的鱼来说,应有适当的,但是不需要特别制作的饮食。需要 特别指出的是:饲喂种鱼一定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投喂。也就是说,如果每天都投喂饵料,那么,应保持这个规律直到他们待产。鱼群可以投喂多种食物,比如青蛙,对虾,鸡肉,饲料鱼和无毒的虫子。如 果可能,应该提供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

大多数时间下,只要鱼喂得好,成熟的雄 鱼总是能达到待交配状态。如果雄鱼曾被用来交配,它需要2个月来休息和复原。龙鱼的生育旺季通常在雨季 之后或者雨季之中来临。这是因为,本能告诉它们这些季节会有更多的食物给它们的幼仔,那么幼鱼生存下 来的机会就会更高。当鱼群准备好产卵时,配好对的龙鱼会按照圆形的路线比翼双游,雄鱼会通过鱼鳍分泌刺激异性产卵的激素,从而刺激雌性来产卵。这个过程在早晨池塘水凉的时候会经常 发生并持续几天。这时的龙鱼会显示出进攻性,并用鳍张开拨打对方,它们可能会彼此追逐并通常点缀着展 鳍和振鳍。

龙鱼交配的舞蹈会持续1小时。雌性会在数秒钟内生30-80个卵,同时雄性 会在卵从雌性生殖孔释放出来的时候给卵授精。整个授精过程花费3-4秒。然后,作为用嘴孵卵的鱼,龙鱼将 会从池塘(或鱼缸)底部一次少量(3-5个卵)的衔起卵,直到所有的卵收回口腔。

从这时起,雄鱼不会摄取任何食物,直到鱼苗准备离开口腔。在水温为28℃时,这个过程将花费60天;如果温度 略高,达到30℃时,可能会更快一些。在此期间,雄性会躲在池塘(或鱼缸)的角落里。因为大多数的鱼都 会将鱼缸角落构想成逃跑路线。它也会隐藏在半陆生植物之间来寻求避难。其他的雄性会开始搅扰孵卵的雄 性,这是为了破坏其他鱼的基因延续,以便使自己的基因能延续下去的一种本能.授精后的最初几天里,孵卵的雄鱼将会积极的搅动嘴里的卵来帮卵通风。随着时间推移,搅动会慢下来,直到 45天后小鱼开始自由的游泳。

第3天后,卵开始孵化。这时幼鱼那瘦小的身躯会随着大 的卵黄在鱼爸爸的口腔中翻滚。随着时间推移,幼鱼会在体形上长大,卵黄会慢慢缩小。当小鱼准备离开雄 鱼的时候,大约是7-8cm长。

可以自由游泳的小鱼苗,如果任其滞留在池塘中,将可能 被其他成年龙鱼吃掉。在最初的几天中,鱼苗应进食小的昆虫幼虫,例如chromis蝇幼虫,颤蚓幼虫或者其他 如划蝽的小虫。

在渔场里,每两个月应把池塘收捞一下,来寻找批量的鱼苗。收捞前,应首先排掉池水,只剩四分之一左右,再用拖网把鱼拖到池塘一角。这时,农场工作人员应当检查每条鱼 的口腔,查看有无鱼苗或者鱼卵。当发现一条孵卵的雄鱼时,应把鱼苗迅速取出。农场工作人员连同新加坡 水产和兽医司的官员应对孵卵的雄性龙鱼的状况和鱼苗的数量进行记录。

篇3:犬的繁殖及辅助繁殖技术

1 母犬的繁殖

一般而言, 大部分母犬约在6~15月龄达性成熟, 此时的体重约为成年体重的85%, 但具体性成熟时间依犬的品种和体格状况而不同。体型较大的品种性成熟时间相对较晚, 体型小的品种性成熟相对较早。由于初次发情的母犬尚未体成熟, 生殖激素分泌量不能满足正常繁殖的需求, 因此, 相当一部分初情母犬发情症状并不明显。

一般母犬的繁殖周期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休情期, 总体大约持续6个月左右, 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常用的鉴别母犬开始发情的方法有外观观察法、阴道分泌物镜检法和唾液涂片镜检法。一般情况下从母犬进入发情前期到接受公犬交配的时间大约是13 d左右, 并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先缩短后延长, 但具体的发情时间因犬种的不同而不同。当母犬开始接受公犬爬跨时, 可以认为母犬进入发情期, 此时可使用本交或是其他人工辅助交配手段来完成犬的繁殖过程。大约6 d之后, 母犬开始拒绝公犬, 即进入发情后期。这一时期的长短目前尚未确定, 若未受孕该期一般能持续2~3个月。休情期是一个繁殖周期向另一个繁殖周期的过渡阶段。时间持续1~9个月不等。当犬不表现繁殖行为时, 均可认为已处于休情期。若母犬正常妊娠产仔, 则两个发情周期的间隔时间大约为2个月。

对犬的妊娠时间一般定义为从第一次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开始到成功分娩后为止, 平均62~64 d。并且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犬的品种、年龄、胎次、窝产规模、季节和身体大小等。一般认为窝产规模4只以下时, 母犬妊娠天数接近平均值, 一旦超过窝产规模临界值后, 母犬的妊娠天数开始逐渐减少。大多数犬种的平均窝产仔数约为3~7只, 个头最小的品种和最大的品种窝产仔数相差很大, 每窝产仔数量从1只到超过15只之间。并且, 窝产规模自第一胎次起逐渐增加, 在随后的胎次中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 一般情况下7岁以后母犬的窝产规模开始逐渐减少直至停止繁殖。

2 公犬的繁殖

公犬一般在6~12月龄时具备繁殖能力, 具体时间取决于犬的品种和体格, 并与环境、体质和营养相关。当犬的身体发育到成年体重的85%时, 公犬开始产生精子, 贮藏在附睾中。体现公犬繁殖能力的主要指标就是公犬的精液质量。精液一般是由精子和附睾分泌的少量液体及前列腺液组成。公犬射精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清亮的液体, 主要是前列腺液, 并包含一部分精子。第2阶段为奶油状白色液体, 富含精子, 大约有0.5~3 ml, 不同颜色的精子浓度不同。每次射精量大约维持在100×106~5000×106之间, 精子活力保持在70%以上, 而且一般认为射出的精子活力要比精液中正常精子的比例更加重要。前人的研究表明, 季节对精子浓度的影响很大, 但与公犬的性欲、射精量、死精和不正常精子数无关, 且产生正常精子的数量随着公犬年龄的增大而降低。

3 犬常见的辅助繁殖技术

家犬的辅助繁殖技术开始于18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Spallanzani首次成功地进行犬人工授精 (AI) 试验, 并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由于犬科动物比较特殊的繁殖模式, 100多年来科研工作者们虽然对犬的辅助繁殖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但是其技术水平仍落后于其他哺乳动物。

3.1 发情鉴定技术

国内常见的有血样液体监测法、外阴触摸观察法、阴道涂片镜检法、唾液涂片镜检法和公犬试情法等。这些方法简便易行, 是目前犬场经常使用的发情鉴定技术。为了更好地配合人工授精技术, 目前, 国外常使用激素检测方法来确定母犬的发情时间。这种方法花费较高, 常常配合阴道涂片镜检法来共同确定母犬的发情时间。

3.2 人工授精技术

目前常用的人工授精技术方法主要有经阴道授精法、子宫内授精法和手术子宫内授精法等。据报道, 犬的冷冻精液成功受孕率可达91.6%, 且子宫内授精法的产仔率要高于阴道内授精法。在国外, 一些大学和养犬俱乐部均建立了犬精子库, 提供繁殖配种服务。但是由于犬特殊的繁殖模式, 国内关于犬人工授精技术虽然已有成功的报道, 但是仍然无法应用于规模化生产, 尤其是在精液的冷冻、保存和解冻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3.3 胚胎移植及克隆技术

胚胎移植技术是指把供体的胚胎或供体的卵子和精子一起输入到受体犬体内, 并使之怀孕的技术;而克隆则是通过无性繁殖的手段产生完全相同遗传性状后代的一种技术。制约辅助繁殖生物技术在犬科动物推广应用的障碍在于超数排卵、同期发情和胚胎冷冻保存等领域的研究, 目前尚未发现较为有效并适合推广的配套方法。国外的研究较早, 在诱导分娩、胚胎移植和犬的克隆领域均已取得突破性成果。国内仅有少数几家科研机构在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

4 结语

篇4:乌鱼人工繁殖技术

一是从专池培育的亲乌鱼池中选择;二是从乌鱼养殖池中选择年龄二冬龄以上的性成熟乌鱼,但比较麻烦。性成熟的雌性乌鱼腹部膨大、松软,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微红、突出;雄性鸟鱼身体两侧呈美丽的紫红色,从背鳍开始自上而下有排列整齐的白色小圆班点,小圆班点越多表明性成熟度越好,生殖孔微红。

二、催产

每年的4~7月份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便可开始催产,催产激素主要使用促黄体素释放素类似物(以下简称LRH)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下简称HCG)。用药剂量:雌性乌鱼为每公斤用LRH-A33~6微克或HCG800~1200国际单位(单独使用);雄性乌鱼用量为雌性乌鱼的2/3。催产前期(4~5月),两种激素混合使用比单一使用效果要好,用量多少,视乌鱼性成熟度而定,一般每公斤雌性乌鱼用LRH-A34~6微克加HCG600~800国际单位。催产中后期,水温逐渐升高,用药量相应减少,单一或混合使用均可。配药根据催产时间、催产乌鱼的总体重确定药量,然后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配成注射液,每尾乌鱼注射量视直体大小而定,一般每尾鱼用量1~3毫升,激素现备现用。

注射药物时,把选择好的乌鱼置于塑料盆内.左手用毛布蒙盖乌鱼头部,右手持针,针头迅速朝头部方向与鱼体成45~60度角,从胸鳍基部凹处进针,推进注射液。进针深度0.8~1.5厘米。催产中前期一般采取二次注射,第一次注射雌性乌鱼时;用药量的1/3.间隔12~16小时后,再注射剩余的药量。雄性乌鱼注射一次即可,且在第二次注射雌性乌鱼时进行,催产后期乌鱼成熟好,一次注射即可。

三、产卵

因为乌鱼产卵前争夺配偶,而影响产卵和排精,所以采取小格网箱作’产卵池:比大池多组乌鱼混合产卵受精率要高得多。小格网箱用聚乙烯网片制成。规格正方形,面积1平方米、网衣高度1~1.5米,有盖,这是因为乌鱼跳跃能力强,能跃离水面1.5米以上。将制好的小网箱设置在池塘中,箱底离水面深度0.5~1米。

把第二次注射后的乌鱼放入网箱,每只网箱放雌、雄性乌鱼各一尾,然后放一定数量的水草,以备乌鱼造巢产卵。产卵时间与水温高低有关,水温20~22℃,约需30个小时左右,便开始发情产卵排精;水温如能保持在23~25℃,约需17~20小时左右。卵集中产并漂浮在鱼巢之中,产卵要持续12~15小时才能产完。产卵期间应保持安静,一旦受到外界惊扰,会立即停止产卵排精。乌鱼产卵时间在下半夜最安静的时候。

四、孵化

乌鱼产卵后,生产规模小的可不捕出乌鱼,让受精卵在网箱内孵化,或捕出乌鱼把卵捞出置于塑料盆内放在室内静水孵化,每升水放受精卵500~1000粒不等;规模生产的可把受精卵置于孵化桶(缸)或孵化环道微流水孵化,每立方米水放受精卵60万—100万粒不等。受精后的卵呈金黄色,随着胚胎发育,逐渐转为深灰色,未受精的卵逐步变黄,最后呈白色。

孵化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水温的高低,水温22℃时约需60小时孵出直苗,25~26tC时约需36小时,30℃时约需30小时。

鱼苗出膜后,依赖吸收自身卵黄囊生长发育,随着卵黄囊逐渐吸收消失,鱼苗开始平游并开口摄食,这个发育过程与水温有关,约需3~5天,待鱼苗平游和摄食,便可放入鱼苗池专池培育。孵化期间主要做好以下几项管理工作:

1,静水孵化。室内塑料盆等静水孵化,早晚换水1次,换水量最少达到1/2,捷水时小心操作,以免卵受到损害。

2.水温尽量保持稳定。挟水的水温差变化不超过±2℃,否则会影响孵化率。

3.环道或桶(缸)孵化。勤洗刷滤水沙窗,以免网目堵塞,溢卵逃苗。网箱孵化,隔1~2天洗刷网箱1次,保持箱内外水体交换。

4.随时清除未受精或霉变的卵粒。

篇5:鳖的人工繁殖技术

鳖的人工繁殖技术

自然条件下鳘的生长发育缓慢,且鳖卵的孵化时间长、孵化率极低.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鳖的经济效益,鳖的人工繁殖就成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大量种苗的关键环节.介绍了鳖的人工繁殖技术,主要包括亲鳖的.选择、亲鳖性成熟年龄、亲鳖的饲养、产蛋、蛋的收集和孵化方法、稚鳖的培育方法等,以期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

作 者:蒋业林 作者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刊 名:畜牧与饲料科学英文刊名: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年,卷(期):31(3)分类号:S966.5关键词:人工繁殖 鳖

篇6:玉米亲本繁殖管理技术

玉米亲本繁殖管理技术

就生产中玉米亲本自交系纯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玉米亲本繁殖管理技术,以期为获得高质量的玉米自交系种子提供参考.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21)分类号:S513 S33关键词:玉米 亲本 繁殖 管理

篇7:猪的繁殖调控技术(二)

猪的繁殖调控技术(二)

第三讲 增加年产仔窝数-频密产仔技术 通过管理、药物处理或其他技术手段,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增加年产仔窝数的技术,可统称“频密产仔技术”.目前能有效实现频密产仔的方法有3种:第一种方法是早期断奶;第二种方法是对泌乳期母猪进行诱导发情、配种怀孕;第三种方法是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增加母猪的年产仔窝数.

作 者:魏庆信 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省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4刊 名:湖北畜牧兽医英文刊名:HUBEI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年,卷(期):“”(2)分类号:S828.3关键词:

篇8:大鳞副泥鳅繁殖力及人工繁殖技术

为在贵州省乃至全国推广大鳞副泥鳅这一优良品种, 解决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许多技术问题, 笔者围绕大鳞副泥鳅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试验、研究, 现将其繁殖力及人工繁殖技术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鱼收集与处理

试验用大鳞副泥鳅来自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中坪蓝菌泥鳅繁育养殖基地, 用地笼在种鳅池捞取种鳅后, 选取10~65 g各个阶段体质量雌鳅数尾至数十尾不等, 置于浓度为80 mg/L的MS-222清水溶液中麻醉, 然后用直尺测量全长, 用精度0.1 mg的电子分析天平称量体质量, 解剖泥鳅取走腹中所有卵粒, 称取带内脏和消化道的壳重。

1.2 繁殖力测定

挑取大鳞副泥鳅的卵巢约0.2~0.3 g, 在电子分析天平中称重, 在玻璃上用解剖针计数取样卵粒数。绝对怀卵量可以通过以下公示计算:

1.3 人工催产与繁殖

1.3.1 亲鳅的选择

选择2~3龄、体表无伤的成熟大鳞副泥鳅。雌鳅要求体长l5 cm以上, 体质量20 g以上, 腹部膨大柔软, 有光泽, 富有弹性, 颜色微红, 有透明感;雄鳅要求体长10 cm以上, 体质量12 g以上, 胸鳍上布有追星, 尾柄上方有一条肉质突起, 肉质突起越明显, 颜色越鲜艳表明雄鳅发育越好。

1.3.2 催产时间与批次

共催产2批:第一批在5月19日, 催产20组, 催产水温21~24℃;第二批在5月22日, 催产20组, 水温19~21℃。

1.3.3 催产用具

容量为1 m L的医用注射器及4号针头数支、催产剂、毛巾、鹅毛与口径1 mm吸管数支、林格氏液2 L, 人工授精的白色瓷碗2个。

1.3.4 人工催产

先按DOM 5 mg/kg+LHRH-A25μg/kg浓度以雌鱼每尾0.2 m L、雄鱼每尾0.1 m L称量好所需的催产剂, 按催产尾数的110%配好所需体积的催产剂溶液。催产剂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注射液, 注射方法为背部肌肉注射, 30 g左右的雌鳅注射量为0.2 m L, 20 g左右的雄鳅注射0.1 m L, 其他体质量偏差较大泥鳅根据体质量适当增减0.05~0.1m L, 进针深度应控制在0.2~0.3 cm。为控制进针深度, 可以在针头基部套上一截细的橡皮管或者去头塑料帽。

1.3.5 授精与孵化

第一批催产泥鳅采取自然产卵受精, 将注射后亲本按雌雄比1.5∶1配组, 放入产卵网箱中, 在箱内放一个白色磁盘便于观察自然产卵进程, 待所有亲鱼都产完卵后, 捞走所有亲鳅, 收集受精卵, 平铺于经过曝晒消毒的棕片上进行鱼巢附卵孵化。

第二批催产泥鳅采取人工授精, 先挤精液, 用吸管吸取, 然后将吸管内的精液按每尾5 m L稀释于林格氏液中 (精液保存液) , 连续吸取5尾雄鳅的精液。林格氏液配方为:Na Cl 6.5 g/L, KCl 0.14 g/L, Ca Cl 0.12 g/L, Na HCO30.2 g/L, Na H2PO40.01 g/L。然后连续挤5尾雌鱼的卵子于白色瓷碗内, 用吸管滴入林格氏液稀释的精液进行干法授精。人工授精时不断用鹅毛轻轻搅拌, 使精液与卵子充分混匀而受精。人工授精2 min后, 将受精卵附在棕片上进行孵化, 在水泥池中保持微流水充气孵化, 溶氧量要求在5 mg/L以上。

1.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EX-CEL和SPSS13.0软件, 采用t检验检验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 试验结果

2.1 繁殖力研究

对46尾大鳞副泥鳅雌鳅进行了解剖, 据测定, 最小成熟雌鳅的全长仅14 cm, 怀卵1 837粒;最大的全长21.78 cm、体质量63 g, 怀卵量为22 135粒 (见表1) 。雌鳅怀卵量一般是随着体长、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多, 体质量与绝对怀卵量之间有如下关系式 (见图1) 。

2.2 亲鳅的雌雄判别

亲鳅选择如果仅按照腹部大小、颜色及生殖孔情况判断, 准确率大概为70%;如果不经麻醉, 要通过胸鳍形状判断鳅的性别也极不方便。经验表明, 通过尾柄上方有无肉质突起来判别鳅的雌雄和发育情况, 准确率能达100%。

2.3 人工繁殖与孵化

试验表明:DOM 5 mg/kg+LHRH-A25μg/kg浓度以雌鱼每尾0.2 m L、雄鱼每尾0.1 m L注射是适合大鳞副泥鳅的人工催产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催产率分别达95%和90%, 平均受精率分别达到98%和96%, 但二者的平均孵化率差异很大, 自然产卵受精和人工授精二者的平均孵化率分别为83%和12%, 各组受精率与孵化率见表2。

3 小结

关于大鳞副泥鳅的繁殖力已有报道, 但相近体质量的绝对怀卵量报道相差却极为显著。朱盛林等[3]报道体质量33~44 g的大鳞副泥鳅平均绝对怀卵量达2.5万粒, 而储张杰等[4]报道体质量45.39 g的大鳞副泥鳅绝对怀卵量才15 392粒。笔者的研究与储张杰相近, 平均体质量43.65 g的大鳞副泥鳅平均绝对怀卵量为14 804粒, 其他体质量段的大鳞副泥鳅的绝对怀卵量与储张杰等的报道也接近。一般鱼类的怀卵量跟鱼类的品种和营养密切相关[5-6], 三位研究者研究的是同一品种的泥鳅, 但绝对怀卵量却不一样, 可能跟大鳞副泥鳅所处生存环境的饵料丰歉有关, 朱盛林等的大鳞副泥鳅取自安徽安庆石塘湖, 那里饵料相对丰盛, 泥鳅的怀卵量相对较大, 而储张杰等的大鳞副泥鳅取自浙江舟山一带稻田和沟渠, 饵料相对不足, 所以怀卵量可能相对较小。该试验研究的大鳞副泥鳅是水泥池人工养殖的, 怀卵量却与储张杰等研究的野生大鳞副泥鳅相近, 可能是因为取样的泥鳅投喂的是草鱼饲料而不是专门的泥鳅配合饲料导致营养不全面, 以及投饲量不足有关。无论如何, 通过研究结果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 生产应用上, 可以通过催产的雌鳅重量确定总的怀卵量。

已发表的文献[3]认为雌雄亲鳅选择分离应该通过一看二摸来确定, 即看腹部是否膨大而柔软, 是否有透明感, 颜色是否微红, 生殖孔是否开放;手摸腹部是否富有弹性, 雄鳅胸鳍上是否布有追星, 轻压雄鱼腹部能否挤出精液。但是, 根据生产实践, 笔者认为亲鳅选择分离最为关键的指标是看尾柄上方是否有肉质突起, 有肉质突起则为雄鳅, 且突起越明显, 颜色越鲜艳, 雄鳅发育越好。无论雌鳅或雄鳅在选择中第二个指标则是观察是否健壮、完好无伤, 雌鳅腹部膨胀是否明显, 雄鳅个子是否健壮、匀称;母鳅尽量选择20 g以上个体, 雄鳅尽量选择12g以上个体。

关于泥鳅的人工繁殖有些是利用人工催产自然授精[7,8], 有些则是人工催产人工授精[9,10], 但都取得了不错的受精率与孵化率。而笔者对大鳞副泥鳅的试验表明, 自然授精组83%的孵化率远远高于人工授精组12%的孵化率, 受精率则无明显差别,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基本可以排除是人工授精组授精的时间把握不够准确或者是人工挤出的精液量太少, 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试验。一般泥鳅繁殖进行人工授精时, 普遍做法是杀雄鳅取精巢剪碎研磨用林格氏液洗出精液[3], 而该试验的做法是直接挤精液, 这一做法节省了雄性亲鳅, 但却造成了大鳞副泥鳅人工授精的孵化率低下, 原因如何暂时无法确定, 因为同样的做法在台湾泥鳅上却取得了成功。关于大鳞副泥鳅人工催产与人工授精导致的孵化率低下是否因为人工授精直接或间接引起需要进一步试验证明。

参考文献

[1]王玉新, 郑玉珍, 王锡荣, 等.大鳞副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 2012 (11) :23-43.

[2]赵振山, 高贵琴, 印杰, 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营养成分分析[J].水利渔业, 1999, 19 (2) :16-17.

[3]朱盛林, 万全, 李飞, 等.大鳞副泥鳅的繁殖力测定及人工繁殖[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7) :171-174.

[4]储张杰, 卢国兴, 胡廷尖, 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怀卵量的比较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 (13) :2794-2796.

[5]张建江, 范翠红.鱼类怀卵量知多少[J].渔业致富指南, 1999 (7) :25-25.

[6]王吉桥, 张欣, 刘革利.亲鱼营养状况对繁殖效果的影响[J].现代渔业信息, 2002, 17 (1) :24-27.

[7]于振海, 陈有光, 靖莹, 等.南四湖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与批量生产技术研究[J].淡水渔业, 2012, 42 (5) :92-96.

[8]郑玉珍, 王玉新, 王锡荣, 等.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12, 44 (12) :97-99.

[9]程辉辉, 陈鹏飞, 江志, 等.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J].科学养鱼, 2014 (5) :6-7.

篇9:珙桐苗木繁殖技术

一、珙桐播种繁殖技术

种子处理: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的采种季节,将采收下来的毛种直接在林缘或苗圃地堆成直径1米、高30厘米的种子堆,置于冬天寒冷的露地环境中,使其自然冷冻,加速生理成熟,低温催芽。次年3月,在露地挖长3米、宽1米、深0.8米的坑,坑底用石砾、麦秆垫15厘米左右厚,以利排水。将经过冬天低温处理过的种子放入坑内,种子每隔25厘米高覆土10厘米。如遇长时间干旱则适当灌水,使种子保持湿润,如有积水应及时排出。到10月中下旬,将经过埋藏催芽后的种子取出。这时,种子绝大部分已开始发芽。

整地播种:播种地要选择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沙壤土,土壤酸碱度以微酸至中性为佳。切忌在粘土中播种。经过细致整地,每平方米撒施腐熟农家肥25公斤,做成宽1.5米、长10至20米的低床。播种前用40%的福尔马林稀释液喷入土中进行消毒。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在11月中下旬播下。播种采用点播,株行距20~30厘米,播种深5~8厘米,播后盖3厘米左右厚的细土。出芽时,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润。次年3月中下旬幼苗开始出土,发芽率可达90%,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出苗更早些。

二、珙桐扦插繁殖技术

育苗用一年生枝条做插穗,长15~20厘米,直径0.3厘米以上,每个插穗上至少要有2个节间、2个芽,切口平滑不伤皮。3月上旬,在土壤刚化冻、芽萌动前扦插。插前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水分充足。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以直插为主,插条深度因环境条件而异。过深土壤氧气不足,不利于插穗生根;过浅枝条外露多,蒸发量大,插穗易失水干枯。如在扦插时气候寒冷而干燥,插后上端应适当覆土;在温暖、湿润条件下,上面第一个芽子微露地表即可。由于枝条有极性现象,扦插时,切勿倒插。插后要踏实,使插穗和土壤密接,严防插穗下端蹬空,插后立即灌透水。插穗成活后,要适时灌溉、松土、除草、施肥和防治病虫。扦插育苗成苗率在60%左右。扦插前若用ABT生根粉对插穗进行处理,成苗率可提高10%~20%。

三、珙桐嫁接繁殖技术

篇10:碧桃花的花语及繁殖技术

碧桃花原产我国,在我国至少有3020xx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汉代时传到波斯、印度,继而传至欧洲,最后又传到日本。碧桃花的品种较多,有单瓣和重瓣的,树高可达3-4米,每年3-4月开花,有重瓣花、单辩花之分,大多不结果,花色丰富多彩,是著名的观赏花卉。碧桃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有消恨之意 。

白碧桃的繁殖技术

繁殖方法

为保持优良品质,必须用嫁接法繁殖,砧木用山毛桃。采用春季芽接或枝接,嫁接成活率可多达90%以上。具体操作如下:

接穗选择

碧桃母树要健壮而无病虫害,花果优良的植株,选当年的新梢粗壮枝、芽眼饱满枝为选接穗。

嫁接方法

夏季芽接可削取芽片,或少带木质部芽片,在砧木茎干处剥皮。剪取母树的接穗即剪去叶片,留叶柄。在接穗芽下面1厘米处用刀尖向上削切,长1.5—2厘米,芽内侧要稍带木质部,芽位于接芽的中间砧木可选择如铅笔粗的实生苗,茎干距地面3—5厘米,选用树干北侧的垂直部分,第一刀稍带木质部竖切2厘米,削下的树皮剪掉1/2—2/3,将接芽插入砧木,形成层密接,尤其要注意在砧木削切处的下部不留空隙,紧密结合。在接芽的下面用塑料胶布向左缠2圈, 再向右缠2圈,均衡地向上绑缚,使其防芽风干,牢固结合,露出接芽。注意芽接时间,南方以6~7月中旬为佳,北方以7~8月中旬为宜。

接后管理

芽接后10—15天,叶柄呈黄色脱落,即是成活的象征,叶柄变黑则说明未活。成活苗在长出新芽,愈合完全后除去塑料胶布,在芽接处以上1厘米处剪砧,萌芽后,要抹除砧发芽,同时结合施肥,一般施复合肥1—2次,促使接穗新梢木质化,具备抗寒性能。为防治蚜虫,喷洒20xx倍的乐果溶液,当叶片发生缩叶病时,可使用石硫合剂。

碧桃的品种大全

白碧桃

白碧桃又叫白玉,因为它的花洁白洁白的,像玉一样,应了那洁白如玉的成语。其花瓣是椭圆形的,花枝大多实褐色,叶片狭长,为深厚的绿色。果肉也是白色的,汁水很多。

红碧桃

红碧桃是一种蔷薇科、李属植物,花为牡丹形,呈现亮红色,多年生长,5-20xx年间都可绽放繁盛的花,可在8月上中旬进行采种。

红叶碧桃

红叶碧桃喜欢温暖向阳的环境,株高3-5米,灰褐色树皮,红褐色小枝,鲜红色幼叶,紫红色叶片,桃红色花瓣。先开花后生叶,很是可爱养眼,很适合观赏种植。

红花碧桃

红花碧桃的叶片是窄窄的椭圆形或者披针形,颜色为暗绿色。树皮是暗灰色,花色有时为白色,大多数为深粉红或者红色,早春时开花,核果近似球形,里面有白色的种子。

菊花碧桃

菊花碧桃的枝干是红褐色而且有光亮的,叶片为椭圆状或者披针形,花为红色。4月份开花,7-8月份结果。

五色碧桃

五色碧桃又叫洒金碧桃或者鸳鸯碧桃,一棵植株上能开不同颜色的花,有时同一朵花也有两种不同的颜色,一半白一半红,很是独特。花从淡到浅粉到深粉或者红色,有时也有白色,漂亮极了,无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垂枝碧桃

枝条柔软的下垂,花重瓣,有浓红色、纯白色、粉红色等花色,观赏价值也很强哦。

寿星碧桃

篇11:巨尾桉无性繁殖育苗技术

巨尾桉无性繁殖育苗技术

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 x E. urophylla)属桃金娘科树种.具有喜光,生长迅速,林相整齐,抗逆性强,轮伐期短,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其材质用途广,是发展工业原料林的优良阔叶树种.

作 者:林武艺 作者单位:安溪县湖头林业站,福建,安溪,362412刊 名:河北林业科技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HE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分类号:S723.132.1关键词:

篇12:白菜类蔬菜繁殖与留种技术

白菜类蔬菜繁殖与留种技术

白菜类蔬菜主根不发达,再生力强,适于移栽;属半耐寒性蔬菜,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2℃.白菜类蔬菜的`种子相似,采种方法也大致相同.繁殖方法可分为大株繁殖法和小株繁殖法两种.笔者主要以大株繁殖法为例,阐述了白菜类蔬菜的一般留种技术.

作 者:施顺宝 史广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农业局,211103刊 名:上海农业科技英文刊名: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3)分类号:S6关键词:白菜类蔬菜 繁殖方法 大株法 小株法

篇13:奶牛的繁殖技术

编制繁殖计划, 首先要确定繁殖指标。最理想的繁殖率应达到100%, 产犊间隔为12个月, 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 在实际生产中要求繁殖率不低于85%, 产犊间隔不超过13个月。

2 制定繁殖、配种计划。

篇14:家兔的繁殖技术

1. 品种选育。为了达到育种要求,使经过鉴定的家兔品种能保持原有的特征和优点,并以扩繁来增加优秀个体数量的繁殖为纯种繁育。家兔的纯种繁育可分3个层次进行:①建设原种兔场。原种兔场应建立在养兔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技术力量要强,并具有经济实力。设备要先进,并具有相当规模。优质饲料供应要充足,并可加工全价颗粒饲料。自然气候或人为小气候环境适于兔的生活,以促进其充分的发育和生长。②建立良种兔场。良种兔场要建立在养兔比较普遍的地区,可根据当地、周边市县及种兔市场确定其品种和规模。种兔要来源于原种兔场,严格制定出繁育纯种兔的标准和供应个体户种兔的质量保证措施,及时淘汰品质差的兔,以确保和提高良种兔的质量。③确定良种兔示范户。良种兔示范户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责任心强和经济基础良好,种兔来源于良种兔场,饲养300只基础母兔,以表现突出的1只公兔配30只母兔进行人工授精,连续3~4代后形成一个扩繁兔群,选出其中最优秀的3个近交系兔群。

2. 品系繁育。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选种选配,在一个品种内形成若干个品系,这些品系将其优点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品系的表现形式有地方品系和专门化品系,地方品系是由地区差异,以及人们的选择不同,在地方品种内又出现的一些小的地方性群体,既有本品种的特性,又具有独自特点。专门化品系不仅各有特点,还表现出突出的生产性能,以达到最佳的饲养效率和产品加工的质量要求。

二、家兔的杂交繁育

1. 育成杂交。以两个或多个品种兔的杂交而培育出一个新的家兔品种(品系),通过杂交、定型及扩群三阶段完成。

2. 级进杂交。两个品种兔杂交而获得的杂种。这种繁殖进行2~3代后,选出优秀的个体,再与良种横交固定进行自群繁殖,达到横交固定后的兔群基本与改良者相同。

3. 经济杂交。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利用效果,使用两个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的公兔轮回与部分杂交母兔交配,来获取杂交优势为轮回杂交;用4个品种或品系两两杂交,然后再在两种杂交间进行交配为双杂交。

4. 导入杂交。为了改变原有品种的某些缺点,通过外来血缘改进当地品种兔。可选择外来良种公兔与本地品种母兔杂交(引入一次外来血缘),以后各代杂种都与本品种回交,可在回交二代的后代(1/8外来血缘)中选择优秀的个体进行自群横交固定繁殖。肉用品种兔可通过引进大型种公兔与本地中型母兔进行导入杂交,杂交效果应不低于或高于公、母兔的平均值;皮用种兔通过引进体型较大公兔与本地体型较小母兔进行导入杂交(皮色要一致),杂交后的商品兔皮不低于或高于公、母兔的平均值;毛用种兔通过引进体型较大公兔与本地体型较小母兔进行导入杂交(毛色要一致),杂交后的优质兔产量不低于或高于公、母兔的平均产值。导入杂交适合不同养殖规模的肉兔育肥、皮兔等级的提高和兔毛产量的提高。

三、影响母兔繁殖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1. 影响母兔繁殖的因素。①生理因素。如母兔卵巢囊肿、输卵管堵塞、子宫狭窄、子宫炎、患病引起的高烧及近亲交配等。②营养因素。能量和蛋白质饲料供给不足或过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使其营养比例失调。③环境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光照不足,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卫生条件差等。④哺乳因素。母兔哺乳前期、产仔多或身体瘦弱时,往往受孕率低。⑤公兔因素。公兔配种过频或长时间休息(15天以上没有配种),往往导致不孕、受孕率低或产仔少。⑥人为因素。饲养者不能准确地掌握发情期,没有适时配种,孕期母兔大量用药或机械性损伤等,都直接影响母兔的繁殖。

2. 母兔繁殖障碍的解决办法。①合理给料。禁喂含酒精、激素和抗生素过多的饲料,饲料营养适中,种兔保持中上等膘情,防止過肥和过瘦。②适时配种。一是当种兔达到配种年龄就应投入繁殖,否则,繁殖过晚,脂肪增多,易引起不孕症。二是应每隔两天检查一次母兔外阴红肿情况,抓住配种的最佳时机(阴部可视黏膜大红稍紫)。③刺激发情。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通过公兔的追逐、爬跨,促进其发情排卵。互换不发情兔与发情兔的笼位,也可促其发情。④加强管理。排除有害气体,保持湿度、温度和光照时间适宜。对于先天性不孕和久治不愈的兔一律淘汰。

四、提高家兔繁殖力的方法

1.选种。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健康、性欲旺盛、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无咬人、咬兔恶习的公、母兔留作种用。投入繁殖的公兔要求配种能力强,不怕人。母兔发情周期明显,发情时主动接受交配,产仔率高,乳头在8个以上,泌乳力强,母性好,无吞食仔兔等恶习。

2. 选配。大型品种兔7~8月龄,中型品种兔6~7月龄,小型品种兔5月龄即可进行初配。自然交配时,公、母兔比例为1∶5或1∶8;如人工授精,公、母兔比例以1∶20~30较合适。抓住春、秋繁殖旺季,进行频密繁殖。

3.营养。保证种公、母兔饲料营养的均衡,特别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的供给,如豆粕、鱼粉、骨粉、胡萝卜及人工合成的多种维生素等。

4.笼舍。繁殖兔笼舍要通风、透光、宽敞,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排除有害气体。

5.防病。兔繁殖期除进行预防注射外,配种前后15天和妊娠期尽可能不用抗生素类药物,防止因中毒、惊吓、捕捉不当中造成死胎、流产等。

篇15:肉用繁殖母牛营养工程技术论文

繁殖母牛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营养与饲料是发展母牛的物质保障,加强基础母牛营养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繁殖母牛繁衍牛犊的能力,是实现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就肉用繁殖母牛营养工程技术浅析。

1营养工程技术浅析

动物营养科学已经走过了210多年的历史,思维科学也从“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面貌与实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趋势,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卢德勋先生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系统动物营养学理论与营养工程技术,为繁殖母牛营养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武器或方法。所谓“动物营养工程技术”,就是围绕一定的饲养决策目标,以日粮优化设计和营养检测技术为手段,将多种营养调控技术加以系统集成的工程技术(卢德勋,1994)。具体包括4方面技术:

①S技术:即饲养模式优化设计技术,就是围绕一定的饲养决策的目标,结合当地饲养条件和饲料资源,优化设计出相应的饲养模式。

②M1技术:即日粮优化设计技术,就是利用粗饲料科学搭配、日粮的精、粗料组合效应、日粮营养平衡和特殊的营养调控剂技术等手段设计一个营养平衡并具有营养调控功能的日粮。

③M2技术:即营养管理与饲料加工技术,包括具有营养调控功能的饲养阶段划分、分群饲养、饲喂技术(饲喂次数、饲喂顺序)、饲料加工技术(饲料粉碎粒度、粗饲料加工)等。

④M3技术:即营养检测技术。依靠此项技术对各种营养技术的系统集成化程度进行全面深入检控和评估。营养工程技术具有一些鲜明的技术特征。具体如下:

①调控优先:以调动、激发和利用动物机体自我调控功能为原则,充分挖掘、发挥动物机体的营养潜力。

②系统集成:动物营养工程技术,既不是单打一的技术,更不是几项技术的简单凑合。而是注重各种营养调控技术的组合,充分发挥各项调控技术的功效及正组合效应。

③动态优化:动物营养工程技术,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畜制宜的原则,围绕饲养决策目标和当地资源条件,追求相对最优的.方案。

④营养检测:作为动物营养工程技术基本手段,检控各种营养调控技术的系统集成的程度。

2肉用繁殖母牛的饲养方式与决策目标

饲养方式与决策目标是相互关联与配套的,不同的饲养方式,其决策目标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养殖方式千差万别。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肉用繁殖母牛的饲养方式主要有3种:

①舍饲:南方为主;

②放牧:北方牧区为主;

③放牧+补饲:北方牧区、半农半牧区。研究肉用繁殖母牛营养工程技术,首先要明确肉用繁殖母牛的饲养决策目标,无论是何种养殖模式,其决策总目标均为提高繁殖力。母牛的繁殖力指标包括:是否具有高的受孕力、怀犊率、犊牛育成活率和产犊后的母牛早返情特性、短的产犊间隔,以及较多的泌乳量和较长的泌乳期等。不同生理阶段其饲养决策目标不同。具体各生理阶段基础母牛的饲养决策目标为:

(一)干乳及空怀期母牛――控制膘情,以中上等膘情为佳,过瘦、过肥往往影响发情与配种;――提高受胎率,降低基础母牛群的空怀率。

(二)妊娠期母牛――促进胎犊正常发育,防止妊娠中止;――正常分娩,顺利生产出健康的犊牛。

(三)哺乳期母牛――保持良好的泌乳能力;――维持正常的繁殖机能(返情及受孕)。

3肉用繁殖母牛日粮优化设计几个具体问题

肉用繁殖母牛日粮优化设计,应根据肉用母牛营养特点、生产阶段、体况及当地资源,依照营养调控和系统集成的原则,对其日粮进行初步优化设计,形成母牛日粮整体结构的初始方案,设计出混合粗料及精补料的配方,然后,采用营养检测技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对各种技术进行检控,优化设计出肉用繁殖母牛日粮方案与配方,最后形成肉用母牛营养工程技术。

3.1关于体况与能量供给

体况是影响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而能量水平是影响体况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Jurgens(1997)提出一个简单实用的用体重/体高比来估测母牛体况(体况分,BCS),用来调整成年母牛每日代谢能需要量的方法。其计算公式是:成年母牛每日代谢能需要调整量(ME,Mcal/d)=[4.0-体重(kg)/体高(cm)]×1.716。此公式中体重/体高比平均值为4.01时表明母牛体况良好。

3.2关于蛋白质水平

蛋白质对繁殖母牛十分重要,蛋白质供应的数量与质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很大。――如果粗料的粗蛋白水平低于7%时,必须使用蛋白质浓缩料。低质粗料的第一限制性营养素是蛋白质,在设计母牛日粮时必须充分满足RDP的需求。――母牛日粮NPN的添加水平不能高于日粮粗蛋白质的15%。具体添加量:干奶牛23g尿素/d;泌乳牛23~46g尿素/d。

3.3关于食盐、矿物质及维生素

――母牛日粮内食盐水平可控制在0.25%~0.3%DM范围内。――钙水平为0.2%~0.4%,磷水平为0.2%~0.3%DM。可根据以下原则调整日粮磷的给量:母牛体重每增减100kg增减磷给量4.35g;每增减1kg乳,增减1.09g磷给量。――维生素A的给量是:妊娠母牛2767IU/kg日粮,哺乳母牛3854IU/kg日粮。

3.4关于NDF及DM采食量

鉴于肉用母牛日粮以青粗饲料为主的特点,在母牛日粮内应尽量使用一些NDF消化率高但淀粉含量不太高的饲料来设计精补料,以尽可能地缩小对青粗饲料的负组合效应。这些饲料多为加工副产品饲料,比如大豆皮、小麦粗粉、柑橘渣、甜菜渣和酒糟等等。表1列出了肉用母牛日粮NDF采食量和粗料DM采食量。母牛日粮内NDF应维持在25%~32%DM的水平,而淀粉含量控制在32%~40%DM水平内。同时还应保持与RDP之间有适宜平衡,从而达到使日粮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优化,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最高。

3.5关于生产阶段

不同时期,母牛的营养需求是不同的,有各自的特点。如母牛产犊后,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需要量提高30%~40%;饲草采食量约增加30%。在设计母牛饲养方案时应给予注意。根据肉用繁殖母牛的特点,全年的生产流程共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产犊~82d):此时母牛逐渐进入泌乳高峰期(大型肉牛品种产后60~90d;黄牛产后30d到达泌乳高峰),这是母牛全年最关键的生产阶段。一方面母牛要给犊牛哺乳;另一方面又要在80~85d内配种。在这一阶段,母牛饲养不好就会影响母牛产乳量、犊牛断乳体重和母牛的繁殖性能。第二阶段(83~123d):在这一阶段母牛处于怀孕和泌乳的双重阶段。在此期间母牛妊娠的营养需要相当低,在产犊后90d,产乳量开始下降。在那些优质饲草供应充分、采用春季产犊制度的地区,这一阶段并不是一个关键时期。而对于那些饲草品质不佳且供应不充分的地区,就需要注意加强对母牛的饲养。第三阶段(124~193d):在这一阶段,犊牛已经断乳,母牛不再需要哺育犊牛,母牛进入怀孕中期,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不太高。这一阶段的重点应当是使母牛体况恢复,保持适宜体况。如果采用春季产犊制度,母牛此时正值怀孕前3个月内,由于可大量使用低质粗饲料,以降低饲养成本;如果发现母牛体况分低时,此时应提高母牛精饲料水平。第四阶段(194~283d):这是一个最关键的生产阶段。在此阶段,胎儿发育的营养需要剧烈上升,同时母牛也需要获得较多体储,为泌乳期和下一个繁殖周期作好准备。此时,胎儿的增重占犊牛初生重的70%~80%,需要从母体吸收大量养分。因此,在这一阶段母牛如果营养不足,就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的生产后果,其中包括犊牛初生重、成活率降低,但母牛难产却不会减少;母牛产乳量和犊牛生长下降;母牛发情推后,从而影响到下一胎犊牛出生和断奶重。第四阶段母牛的饲养是提高犊牛初生重和成活率的技术关键。3.6关于饲养方式与环境气候――母牛饲养有放牧或舍饲等方式。――在放牧条件下,在青草季节,根据草场情况应尽量延长放牧时间,减少补饲或不补饲。在枯草季节,应根据牧草品质和母牛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确定补饲草料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科学补饲。在母牛怀孕最后2~3个月,应进行重点补饲。――在舍饲条件下,根据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补料的原则,优化设计母牛日粮。现行牛的营养需要量或饲养标准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制定的。当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后,牛的营养需要量就会发生改变,母牛日粮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表3列出当外界风冷指数(windchillindex)低于临界温度下限时,每度风冷指数(F)需要增加的维持能量的百分数。风冷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风冷指数(F)=35.74+0.6215T-35.75×V0.16+0.4275T×V0.16式中:T――气温;V――风速。

4肉用母牛营养检测技术

肉用母牛营养检测技术一般分为初级检测和二级检测。初级检测指标重点是干物质采食量、饲料利用率、体况分和繁殖性能指标。在初级检测还不足,如要获得满意结论,进行二级检测程序,进行血相指标检测。血相指标检测中最为重要的是母牛的能量和蛋白质营养状况检测。

①能量营养状况检测:血液葡萄糖、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BHB)、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fattyacids,NEFA)这3个血液指标通常用于牛能量营养状况的评定。

②蛋白质营养状况检测主要有血浆尿素氮(BUN)、肌酸酐、总蛋白和白蛋白等指标。其中,总蛋白和白蛋白指标由于它们在血液中变异甚小。而肌酸酐却变异甚大,所以总蛋白和白蛋白指标在检测动物蛋白质营养状况方面有较高的检测价值。血清白蛋白是一个非常灵敏的蛋白质早期营养状况的检测指标,因为它的周转期只有16d。

5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上一篇:教师职业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马尔代夫考察8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