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国家

2024-04-20

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国家(通用6篇)

篇1: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国家

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干150天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朝阳区市容环卫局高度重视,把朝阳区公厕建设和管理作为民生工程,投入资金150万元,在建设方面,建设精品示范公厕8座,公厕外墙保温改造16座,增设公厕LED亮化标识19座,更新公厕外防盗门16座,更换公厕扣板棚17座,室外顶盖防水铺设11座,粉刷公厕25座,更新卫生间隔断板22个,老化线路更换16座,安装更新门灯60个,公厕给水改造12座,室外排水改造2座;在管理方面,更新隔蚊蝇纱窗182个,隔蚊蝇门帘100个,配置消杀药具100套,投放药量16吨,做到水厕时时灭蚊蝇,一天三次全面消毒,三天一次盐酸除垢,一周一次灭鼠投药,对具备条件的公厕进行了平面和立体绿化,公厕维护做到了小修报修维护不隔夜,公厕消杀公厕粪便清掏清运作到了文明作业不扰民、及时消杀定点排卸。此外,为使公厕成为文明服务窗口,公卫处多次组织职工业务培训,进一步制定公厕管理和服务标准,公厕门前设置的残疾人坡道、单独的残疾人厕间受到市民好评,等等。公厕在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全区公厕实现了专业化管理,做到了一人一厕,并全部免费对外开放。

篇2: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国家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技能和服务质量为目的,组织和引导全校青年教师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和敬业爱业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文明从业、刻苦钻研业务,通过这一主题活动的持久、深入地开展,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教师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年团员在开拓进取中快速成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创建口号

争当教育先锋 传承文明薪火

四、创建宗旨

时刻贯彻执行高标准、严要求,倡导全体成员树立“诚信、务实、勤奋、创新”的宗旨,树立全体成员的责任感,培养扎实肯干、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塑造出属于政和中心学校自己的“品牌”形象,以主人翁的姿态向社会展示“青年文明号”的风采。

五、创建目标

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师德标兵。

六、实施步骤

创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动员阶段、全面创建和考核验收阶段。

第一步 动员宣传(2006年11月至2007年12月)

通过座谈、组织学习等方式,让青年教师了解“青年文明号”的有关知识,通过召开会议,发布“倡议书”等,动员大家提高认识,积极行动,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创建活动中去。

第二步 全面创建(2007年1月至11月)

将分为三个方面落实:

²抓好基础管理

制定《创建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加强对创建活动更加全面、广泛、持久、规范地开展下去,成立创建领导班子;收集、整理并分类保存号创建活动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建立创建档案;提出创建口号,制定创建计划及有关规章制度,并张贴在醒目位置。并设立意见箱,公布投诉电话。拟办一个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宣传橱窗。

²内强素质

抓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每周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和教学理念和方法,并经常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等评比活动,促进大家的业务水平,力促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深入持久地开展。²外树形象

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围绕“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家长;成立义工组织,向社会奉献爱心。

第三步 考核验收(2007年11月)

参考创建“青年文明号”评分标准,逐一对照落实,通过自查找出不足,并进行整改,进一步完善各项创建工作,接受团市委考核验收小组的考核验收。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创建“青年文明号”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作为国家级汽车类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34名,占总人数的79%。在学院是一支具有影响力的能吃苦,善思考,讲奉献敢打硬仗,谦虚进取的青年队伍。自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以来,汽车工程系始终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努力打造汽车专业品牌的有效形式,结合汽车专业的教学要求,每个青年以本岗位的工作特点,结合他们自身的素质,以倡导教书育人、培养学生懂知识、会技能、讲文明为核心,以规范文明、立足本职、敬业爱岗、服务学生、无私奉献的工作理念,努力拼搏,取得了创建青年文明号的可喜成绩。

在创建‚青年文明号‛的过程中,汽车工程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为目标,紧紧围绕‚创新、高效、发展、博学‛的指导思想,在交通职业教育的建设与改革进程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几年来,汽车工程系连续荣获了天津市新长征突击队、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集团先进团组织、教育集团和学院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近年来,汽车系开展了各种精神文明活动,向地震灾区献爱心、‚歌唱祖国‛歌咏比赛、‚飞跃2010‛、‚起航2

011‛主题联欢、‚如何做一名合格大学生‛主题班会和讲演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通过活动的举办,激发了青年创建‚青年文明号‛的热情,将创建活动作为了凝聚青年、引导青年、培养青年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青年队伍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促进了汽车工程系的发展。

一、创建一流服务,构建特色教育模式

在创建‚青年文明号‛的过程中,汽车工程系以‚改革创新‛为着力点,系部青年教师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作为学院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建设系部,大家积极投入到学院创建国家级骨干校的建设项目当中,其中重点建设专业两个,并辐射其他专业,他们以改革创新的思想,努力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积极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育教学改革。

汽车工程系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适合高等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教材的编写,通过青年教师的共同努力共编写各类汽车专业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20多本。他们还参与了汽车专业精品课建设工作,围绕企业的岗位需求,加强了实践教学的规范。《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获得国家级精品课、《汽车营销实务》、《汽车涂装技术》获天津市市级精品课、《检修发动机机械系统》获汽车教指委省部级精品课。精品

课的建设增强了青年勇于创新的激情、发挥了团队协作的精神、强化了教学过程的管理。今年在学院成功举办了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大赛,青年教师丁新隆、林泉获得大赛一等奖,梅玉颖、刘新宇获得优秀奖的好成绩,展示了学院的实力和教师的风采。

作为全国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汽车工程系是学院对外文明服务的窗口,承接了对天津市汽车维修企业员工技术员的培训任务,每年的对社会服务培训量3000多人次;汽车工程系实训中心每年接待国内外的贵宾和国家、市各级领导、全国兄弟院校同行学习交流任务200多人次。通过汽车系实训中心这个窗口,展示了天津市作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精神风貌,也展现了‚青年文明号‛集体的一流服务意识,发挥了汽车系青年主力军的先锋作用。

二、实现一流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汽车工程系建立了以顾瑄主任为号长的管理队伍,紧紧围绕创建‚青年文明号‛的核心,以学院骨干校建设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从服务于学院建设与发展大局出发,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加快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创建的过程中,汽车工程系着力建设奉献型青年文明号,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道德风尚是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主要宗旨。他们切实加强道德教育,将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建设奉献型青年文明号的行动指南,时刻

提醒青年教师做讲道德、讲文明、讲敬业、讲奉献的‚青年文明号‛成员,教育和引导青年教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培养了青年教师的奉献意识。

汽车工程系多次承办国家级和市级的汽车技能大赛,在全国的高职院校中具有良好声誉,展示了交通职业教育的良好风貌。他们把参加和承办汽车技能大赛作为建设‚奉献型‛青年文明号的机遇与载体,锻炼了队伍,强化了素质。作为天津市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汽车维修技能大赛的承办单位,汽车系的青年教师是举办大赛主力军,他们积极参加竞赛场地的整修与布置,组织学生备战参赛。汽车系的青年志愿者全力以赴讲奉献,做好大赛的各项服务和支持工作,不计任何报酬,不计个人得失。全国著名维修专家王凯明、朱军教授对汽车系的青年教师和志愿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参赛代表队和领导给予了高度赞扬,为天津市争得了荣誉。

一流的教师管理团队,强化了队伍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汽车工程系主任顾瑄领队参加了全国交通高职高专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获得大赛四项一等奖中的两个,她本人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顾瑄还带队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营销大赛,两名参赛选手经过奋力拼搏,获得了高职组的冠军和最佳辩手奖,青年教师梅玉颖获优秀指导教师称

号。在天津市汽车技能大赛上,在他们的指导下学生取得了第七届大赛的全部5个一等奖。由青年教师刘新宇、赵宏带领指导学员参加全国博世班汽车诊断技术大赛获得优胜奖,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今年在学院成功举办了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大赛,青年教师丁新隆、林泉获得大赛一等奖,梅玉颖、刘新宇获得优秀奖的好成绩。

三、创造一流业绩,提升行业社会认可度

在创建过程中,汽车工程系以‚高效就业‛为落脚点,积极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了整个行业的认可度和社会知名度。汽车工程系现有8个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今年达到98%以上,毕业生遍布天津市所有的汽车4S销售店。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中的领导和骨干。学院作为学生产品的生产单位,教师就是生产和推销人员,用人单位就是客户。汽车工程系利用寒暑假时间,布置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征求对学生和教学的建议,努力打造汽车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过硬,成绩优秀、教师服务优质的品牌。青年教师经常深入企业学习调研,把教学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给企业与学院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汽车工程系的学生通过在校的培养与锻炼,全面提高了与企业的契合点,满足了现代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正是这种全新的理念,赢得了企业声誉。知名

企业永利建机(中国)有限公司、德国博世公司、丰田、奥迪与学院深度合作,成立了订单班,坐落天津的空客320项目也慕名而来,挑选汽车整形专业的具有高超喷涂技术的学生和订单。精心的教育、精心的培养,使汽车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特别是订单班的学院被企业预订一空。由于青年教师的文明服务的意识增强了,使企业和学院的工学结合更加密切。不完全统计,目前与汽车系合作的企业近200个,其中近60多个企业成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

四、培养一流人才,构筑青年教师发展平台

在‚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实践中,汽车工程系始终把建设学习型青年文明号,培育学习型青年教师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全面增强他们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术,提高创新力。根据学院的工作部署,开展了《细节决定成败》、《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的读书活动,从中理解对待工作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为了培育青年的业务技术素质、给他们青年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汽车工程系创建良好的学习机会和氛围。系部每年选派20多人次的青年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获取了国内外多项技能培训等级证书。青年教师林泉、张国栋考取了丰田汽车钣喷技术员高等级证书,郑春光、李嘉泽、欧玉君、郑印考取了丰田技术员培训师资格证书,多名青年教师获得汽

车维修岗位技能考评员的资格。史懂深、丁新隆、辛会珍到企业顶岗实践,提高自身技能素质。

篇3: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国家

(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脉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 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由政府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该产品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制度的综合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加快建立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重大问题进行改革, 进一步明确了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 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 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不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并制定了具体的“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 (2015~2020) , 为今后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

(二) 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图书馆是基础文化设施, 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从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看, 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文献整序、开发智力资源、传递文献信息、进行社会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多种职能, 同时也兼具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而其最基本的职责是为读者提供文化服务, 因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然要求建设图书馆服务体系。

2.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能够充分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的公共性、均等性和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要求为导向, 以电视节目收看、收听无线电波、阅读书籍和报纸及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形式而展开。特别是公共图书馆面向全社会公民免费开放的公益性, 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性质和目的相一致。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城市“第三空间”的图书馆承担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任。“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概念的提出, 使“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运动逐步兴盛起来, 其不断发展也为人们在家庭和工作之外提供了另外一个相对“真空世界”。当今社会, 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激烈竞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束缚, 快节奏、快餐文化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 能够提供有品位有品质的文化休闲生活的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满足了人们对缓解压力、释放自我的慢生活的需求。因此, 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离不开图书馆,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二、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两种模式

(一) 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主要是以“公共图书馆服务”为研究对象, 以总分馆模式将一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类建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即以市级或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 将县级、社区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农村书屋作为分馆, 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各级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 从纵深方向扩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这种建设模式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推广都比较成熟了。例如深圳的“图书馆之城”, 东莞集群图书馆模式, “苏州模式”、“嘉兴模式”都是很成功的案例。

(二) 建设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这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相比, 看似只是词序的变化, 但是其含义和组成却迥然不同。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是各类图书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综合性服务体系, 它不仅包括公共图书馆, 还将同一个地区的其他类型的图书馆如高校、科研、中小学、企业图书馆等一同纳入到整个图书馆服务体系当中, 构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图书馆公共服务网络。这种建设模式需要各种类型图书馆分工协作, 更能充分发挥各类型图书馆的各项职能, 真正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而这种模式的建设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方面还都处于探索实验阶段。

三、廊坊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想和主要举措

(一) 建设构想和依据。廊坊位于京津之间, 地理位置优越, 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但是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小城市, 廊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依据图书馆发展现状, 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发挥各类型各系统图书馆的优势, 更好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公共性、均等性和全覆盖, 廊坊图书馆服务体系采取了“总分馆+联盟馆”纵横结合的图书馆网格服务模式, 即以纵向服务为主、横向服务为辅的服务体系。建设以市级中心馆向县、镇、村 (社区) 图书馆的延伸服务为纵轴, 向学校、行业图书馆的联合服务为横轴的, 纵横交错覆盖全市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这种模式的构想基于以下两点:

1.现有图书馆基础薄弱。第一, 县级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薄弱。廊坊市辖2区2市6县, 仅7个建有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不足一半达标, 只有三分之一的村街建有文化活动室。第二, 服务水平偏低。人均占有藏书、藏书年流通率、人均年增新书、人均到馆次数等指标均未达到国家标准, 各图书馆之间未能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第三, 人力资源匮乏。县 (区) 图书馆仅4家有独立编制工作人员, 2家与中学图书馆合建, 工作人员属教育局编制, 乡镇 (街道) 综合文化站基本没有负责图书室的专职人员。第四, 经费保障不足。7家公共图书馆中有2家经费有保障, 4家经费严重不足, 1家无经费, 全市人均新增藏量为0.027, 未达到国家标准。因此, 依赖于公共图书馆系统建设的总分馆单一模式不仅建设起来困难重重, 而且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不能达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目标。

2.廊坊高校图书馆、行业图书馆间的紧密合作。1996年5月, 由廊坊市图书馆牵头, 联合廊坊市14所大中专院校图书馆成立了廊坊市图书馆学会。学会成立之初, 其会员单位仅23个, 截至2015年, 学会成员单位已经发展到31个。图书馆学会的各项活动不仅加强了各类型图书馆间的了解与协作, 而且为廊坊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合作基础。1个县级图书分馆和5个社区图书分馆及4个院校和2个企业联盟图书馆是这次纵横联合建设的主要成果。

(二) 主要举措。“总分馆+联盟馆”纵横结合的图书馆网络服务模式打破高校、行业围墙, 打开高校、行业图书馆大门, 面向社会开放, 同时与公共图书馆建立联盟关系,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通借通还, 这将成为利民利国的重要文化举措。第一, 整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 同时面向社会开放, 有利于提高各馆文献的利用率。第二, 把高校、行业图书馆纳入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有利于为市民提供更为全面的文献服务。第三,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行业图书馆联盟, 有利于实现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平、均等覆盖。但是, 这种模式的建设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却还没有具体的实践案例, 建设处于实验摸索中。在廊坊图书馆的建设中有以下几种措施值得关注。

1.坚持政府主导, 宏观调控, 建立起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框架。政府作为最重要的责任主体,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时还有把握大局、宏观调控建设方向和构架的责任。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依靠公共财政, 基础建设、文献资源的供给、文献服务的提供都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的投入。廊坊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2014年开始, 初步预算资金达到700万元, 没有政府的主导支撑是很难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 政府领导的支持也是完成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2014年8月, 廊坊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 同时廊坊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也正式开展, 这也是2014年廊坊市委市政府14件便民服务举措之一, 为此正式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 这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加强横向协调, 达成共识, 提高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资源支持。廊坊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采取“总分馆+联盟馆”纵横结合的图书馆网络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在纵向强化了公共图书馆的文献服务, 而且在横向上加强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合作。横向合作, 将高校、企业等图书馆的专业文献资源纳入到图书馆服务体系中, 更能充分发挥专业文献的优势, 扩大文献资源支持的广度和深度。在建设之初, 联盟体系中的各个成员多次协商, 共同探讨, 最终在联盟建设的意义和设想上达成共识, 并积极参与建设, 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基础。

3.延伸服务触角, 多元服务, 将各项服务向基层和个体人群覆盖。依据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公益性、均等化、全覆盖”的建设原则, 将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覆盖到全市的各个基层单位和个体人员, 开展多元服务, 创新服务体系。通过建设社区图书室, 开展流动服务车服务、建设24小时街区图书馆、鼓励个人创办图书漂流服务点等多元化服务手段, 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随时随地满足广大群众读书看报的需求, 推动全民阅读活动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企业、走进家庭。

4.强化机制建设, 共同遵守, 建立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规章制度。“总分馆+联盟馆”纵横结合的图书馆网络服务模式将各个类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整合到一个服务平台上, 提供通借通还的联合服务。但是各个类型图书馆隶属于不同的单位, 而且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因而强化机制, 规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在制度机制建设方面, 制定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各项规章制度, 作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业务建设和开展联合服务的基础。馆藏文献编码规则、读者证号编码规则、中文图书编目细则、分类法使用级次、图书加工标准、通借通还规则等等各项管理规定由各个成员单位协商制定, 共同遵守。二是在人才机制建设方面, 建设一支数量合适、结构合理、能够胜任图书馆公共服务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开展服务工作的保障, 特别是一些基层服务单位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年龄结构不合理, 甚至是兼职人员提供服务, 极大地限制了文献服务工作的开展, 影响了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转, 使得一些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摆设, 因而应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机制。全面实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实行持证上岗;加强培训, 有效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行绩效考核, 制定奖励机制, 保证人员的稳定性。三是评价机制建设方面, 建立并实施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考核评估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及其成员单位在建设、管理、服务、效益等方面开展考评, 同时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以达到真正充分发挥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职能, 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读书看报、文化休闲娱乐的需求。

四、结语

总之,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 廊坊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按照“总分馆+联盟馆”纵横结合的模式建立起了廊坊特色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着力推动了廊坊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同时在实践工作中也摸索出了一些建设经验, 为中部地区城市创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决策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项目) 创建工作会召开[EB/OL].http://www.gov.cn/gzdt/2013-11/07/content_2523718.htm

[2]郭伟.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火如荼[N].廊坊日报, 2015-3-2

[3]许军林.构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可行性研究[J].图书馆建设, 2011, 12:12~14

[4]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

[5]廊坊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

篇4: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国家

【本刊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确定北京市延庆县等40个地区为2013年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地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的“十百千”示范行动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100个左右的城市和县开展示范创建工作。

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具体举措。通过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普及绿色循环文化,通过循环发展带动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提高城市(县)生态文明水平。

为把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真正打造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做到可衡量、可评价、可推广,创建工作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产出水平、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污染减量及效果、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绿色消费、循环文化、保障条件9个方面,制定了包含41个建设评价类别、67项具体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涵盖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按照这些指标创建,不仅可以把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打造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也将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典范。这项工作的全面展开,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工作重心由点(企业、园区)、线(重点行业)为重点,向点、线、面全面推进的战略调整。endprint

篇5: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国家

创建生态乡镇是民胜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州、市会议以及全委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保护生态、依托邛海、发展旅游、促进增收”的重大战略,是事关民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我乡创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民胜乡基本概况

民胜乡是XX市最大的彝族聚居乡,位于XX市西北部,距XX市区38公里,境内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农业乡,乡内地形复杂,沟谷交错;此外,境内寺庙九圣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旅游、考古价值,彝族民俗风情颇具地方特色。全乡幅员面积18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8901人,总户数2216户,其中彝族人口占95%以上。2013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4373万元,201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3840吨;农民人均收入达6062元。具有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山地立体气候明显、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平均年降水量1004mm,主要集中在6-8月,年日照230天。我乡属典型的农业乡,以农业、畜牧业、林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已形成规模种植的农产品主要有烤烟、地膜玉米、脱毒薯等。2011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投入47万资金加大了对野生铁核桃的高枝换种改良及引进优良品种,现已形成3万亩的优质改良核桃的种植规模,目前已有2万亩达到丰产,为达到保护生态、农民增收,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公司加农户模式,积极组建我乡核桃合作社,我乡的“清弘”牌核桃享誉省内外,为有效的发挥核桃合作社的作用,于2013年8月23日成功举办“中国.西昌民胜首届核桃节”,为我乡发展成5万亩核桃林搭建平台,确保我乡保护生态、农户增收双赢的长效机制。

二、民胜乡创建生态乡镇工作基本情况

创建生态乡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旅游、服务旅游的最好平台,是全乡人民的共同心愿。自2012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以来,乡党委、政府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重点,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州、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以规划为龙头,以优化环境质量为重点,以超常规的执行力为推动,在解决环境问题上下大功夫,建设了一批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工程,为民胜乡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加强领导,创建乡村联动机制。乡党委、政府依托现有资源优势,确定了以“凝心聚力谋发展、负重拼搏求突破”为工作主题,深入实施“立足烤烟、发展核桃、畜牧创新”发展战略,以发展服务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事关民胜乡经济建设和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乡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政府班子副职和相关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每一个干部扑下身子抓落实,加强乡村联动,上下协作,全面展开创建生态乡镇攻坚战,形成了创建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是创新责任机制,强化责任意识。为有效的完成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把5大类、21个项目考核指标全部细化分解落实到干部、责任村组、单位,领导分组负责。创建工作以条为主统筹协调、规范指导;以块为主解决村民教育、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等问题;以点为主落实项目建设,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通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工作网络体系,把创建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的重要事项来抓,形成了上下联动、村组配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是创新宣传机制,发动群众参与创建。乡党委、政府组织整合宣传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创生态乡镇工作,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结合XX市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开展“爱我民胜、清洁家园”、“建设生态家园,打造绿色民胜”等活动,并多次召开民胜乡创国家级生态乡镇动员会、推进会,让村民人人知晓、个个参与。在全乡重点区域、公路沿线、居民区设立创建生态乡镇公益广告宣传牌、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增强群众自觉参与的意识。同时充分利用政务、村务和组务公开栏、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发动,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四是构建长效机制,强化执法抓创建。乡党委、政府努力构建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重点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源监控,重点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的环境污染防治。

三、民胜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基本成效

(一)通过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一是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工程基地的合理布局、分区建设,合理有序地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农产品的规模化,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形成了大水村、长梁村、麻塘村、小沟村、白水村和麻棚村为主的5000多亩烤烟种植区;改良核桃3万余亩。二是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鼓励使用农家肥和生物肥,为农民提供科学、规范的施肥、用药的技术指导。农作物产量、产值明显提高。三是农村水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物活性肥、农家肥使用比例明显提升,农用薄膜和化肥施用量明显下降。四是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在近两年内将投入600余万元,完成6个村的烟水管网配套;为提升烤烟生产效益,切实保护生态环境,2008年完成120座烤烟房的“普改密”工程,2010年完成130座密集式烤房的建设,从而使我乡的烟叶烘烤转变为以电煤为主要能源,进一步缓解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从而实现了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通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明和谐。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要求,我乡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投资40万元,实施了大水村等132户农户“一坝二池五改”工程,对大水村村宅外墙进行了以彝族文化为主题的风貌塑造,并对大水村—柑桠村—核桃村全程共计16公里道路、10条沟渠进行硬化建设(已建成);投资50万元在核桃村修建日处理量为12吨、受益农户18户,受益人口90人的污水处理站,和三个氧化塘,投资6000千元修建3个垃圾池(建设中);投资80万元在核桃村修建休闲文化广场和农业服务中心,对场地周边进行绿化和安装30盏太阳能路灯(已建成),有效的改善了核桃村村民的休闲娱乐环境;投资552万元对麻棚村、长梁村、麻塘村三村共有9.2公里的道路进行硬化受益群众达3000多人(建设中);投资140万元在柑桠村修建生态广场和一个村级卫生室,同时对柑桠村100多米的河堤进行硬化(建设中);投资40万元打造了柑桠村海子山农家乐(已建成);投资30万元对柑桠村入户道路进行硬化(已建成);投资20万元对小沟村和长梁村的村级道路进行维修和扩建,为打造乡村旅游搭建了平台。于2013年对麻塘村进行新农村风貌打造(已建成),共投入资金250万元,受益群众1000多人。为有效的推进生态、创收双赢的长效机制,2014年3月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10万元对核桃进行高枝嫁接,为我乡发展5万亩优质核桃林奠定基础。二是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治理,美化农村环境,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规范村民卫生习惯,定期清除、打扫、定期清运农村垃圾。通过治理,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乡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三是提高乡村人畜饮水和医疗条件,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9%以上。对9个村的安全饮用水工程进行了改造和完善,改善8901人的安全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状况,安全饮用水率达100%。四是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投入600余万元,实施了3个村共16公里的产业通道和农村通达工程。同时,2013年投入近10万元对民胜20多公里的村组道路垮塌路段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五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抓好农村广播电视和文化阵地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认真开展一年一度的文体活动,于2013年10月成功举办民胜首届篮球运动会,为全乡村民休闲娱乐搭建平台。同时积极开展以藏、彝族舞蹈、彝族斗羊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群众文化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科室、文明村等细胞建设活动。目前,全乡9个村都配备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党员远程教育设备配套齐全,电信、移动遍及全乡,电话普及率95%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三)加强生态管理,狠抓生态能源建设。乡党委、政府按照“生态强乡”的发展思路,着眼于让群众喝上干净水的目的,大力实施以水源保护为重点的基础工程,全面整治水环境。推进大水村氧化塘、沼气池、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三结合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试点工作。通过改水、改厕、改房和充分利用XX市推进农村沼气池的建设,达到处理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杜绝吸血虫病源载体的目的。

(四)大力推进基础工程建设,努力提高生态能源使用率。我乡积极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农村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一是采取政府补助、农户投劳集中建设的方式,建设农村沼气池。全乡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达1287户,使用清洁能源户数占居民户浸透比例达到58.1%。一来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二来提高了农村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三来减少了农村使用柴火产生的二氧化碳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四来为农村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提供大量的有机肥。二是完善农村垃圾清运体系,防止二次污染。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以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资金5万元,新建垃圾池30口,已完全满足垃圾的集中收集处理。乡政府投入10万元,购买了5辆垃圾清运车、40个垃圾桶箱和保洁工具,并聘请了10名保洁人员,每天负责建成区的垃圾打扫和清运,垃圾统一收集。

(五)大力实施生态质量调控建设工程,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一是积极开展改水改厕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高道路及房前屋后绿化率,打扫好卫生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环境。二是大力抓好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乡域内4个地质灾害点进行全天24小时监测,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对荒山、荒坡进行了绿化。到目前森林覆盖率达78.5%。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达12.5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6%。

篇6: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国家

B.Guy Peters (2001) 指出国家治理可以理解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国家存在,这一过程就永远不会停止。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必须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年年都是热点,但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个政府部门对披露公务支出情况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从2011年国务院首次要求98个中央部门公开其“三公”经费起,政府开始着手“三公”消费的治理,“三公”经费披露质量问题成为国内各界人士讨论的热点。此外,“三公”经费是政府信息的重要内容,而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又是“善治”国家的基本特征。那么,政府信息披露与国家治理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政府信息披露机制会影响国家治理效率吗?采取哪些对策能有效提升国家治理效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完善国家治理的相关研究,并进一步拓展有关政府信息披露的研究文献,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二、理论分析

(一)信息披露与治理委托代理理论源于经济学,属于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重要内容,Berle和Means (1932)在 《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 中表述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观点,Ross、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其会导致 “经营者的管理行为与公司所有者利益相背离”的情况发生,这种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引发代理成本问题。Akerlof(1970)发现在市场上的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时,销售低质产品现象发生,他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信息不对称会带来两个后果: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在缺乏信息披露的情况下,投资者无法辨别证券品质的高低,致使高品质证券的价格趋同,即投资者不愿意支付高价给品质高的证券,道德风险即代理人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委托代理理论普遍运用于现代公司治理研究,公司被认为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组合”,最典型的契约便是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股东作为资产的所有者(委托人),以契约的形式将其资产的使用权转让给经理人经营管理,经理层是(代理人)资产的使用者,接受股东的委托对资产进行经营管理,同时,经理层又将相应的权利进行细分,委托给在企业内部下属部门,由此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委托代理关系体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存在利益冲突及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等委托代理问题普遍存在,而充分披露公司信息是缓解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委托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需要借助披露的公司信息评价与监督代理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代理人为了解脱其受托经济责任,需要披露公司信息反映其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可见,信息披露机制是缓解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制度设计。

(二)政府信息披露与国家治理委托代理理论同样适用于政府与公民之间,国家权力源自公民,政府作为一个契约的集合体,经公民的授权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同时,政府在履行这种公共权力时需要耗费资源,为此,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通过征税等方式从社会获取资源,并在社会管理中使用及分配这些资源。可见,在国家层面框架下,委托人是公民,代理人是政府,公民委托政府管理社会公共资源,在公民与政府之间形成“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政府有将履职状况信息告知公民、接受公民监督的义务。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样可能发生在政治经济领域,公共受托责任的发生使公共资源的所有权与经管权相分离,政府作为权力的实际行使者,在权力行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背离公民意愿的行为。在我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也比较严重,据调查,政府机关控制了80%的公共管理信息,公众能够了解到的政府信息不及20%。政府经公民授权掌握国家公共权力后,便成为社会最大的信息控制与拥有者,公民成为信息的不知情者与缺失者,产生国家范畴的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政府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获取大量信息, 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普通公民获取的信息相对匾乏而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导致公民难以有效地行使参政、议政及监督的权利,另一方面还会诱使政府机关凭借信息优势,出现行权过程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违法犯罪及腐败现象。处于政治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政府,体现出经济市场“经济人”的特征,即利用自身拥有的权利、社会名望或职位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其行为非但不能代表还可能损害公共利益,其行政职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履行,导致政府诚信危机。向公众传递全面、真实的政府信息是减轻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方式。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政府与公民之间存在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由于委托人(公民)与代理人(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往往出现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等委托代理问题, 政府信息的披露无疑是最佳的降低代理成本、减轻代理问题,实现“善治”国家的有效手段。信息传递的通畅及充分能够有效减少公共权力受托者的违约风险,政府信息传递是否通畅、充分完整,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影响着政府公共机构的工作效率。因此,政府信息披露机制是缓解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冲突的可行制度设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构成国家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强化政府信息披露,是实现“善治”国家的有效途径,其关系如图1。

三、研究假设

由于政府是公共信息的所有者与控制者,其与社会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便成为一种常态,这既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又会影响政府主体的科学决策, 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效果、效率,滋生腐败,而有效减轻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是建立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因此,政府信息披露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对于政府行政职责履行的合规性、效果性、效率性有极大影响,即政府信息的披露会影响国家治理的效率。鉴于“三公”经费属于政府运行的行政成本,是政府信息公开中应该重点披露的内容,因此,本文以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三公”经费披露作为政府信息披露的替代变量,即以“三公”经费披露作为衡量政府信息披露的指标,从信息披露总额、自愿性信息披露规模和信息价值含量三个方面衡量政府信息披露机制效应,考察其对政府治理效率的影响。同时,对于国家治理效率衡量指标的量化问题,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结论,由于政府透明度是国家治理的核心目标,要实现“善治”的国家治理, 最基本的目标便是要赋予公民知情权。已有的针对国家治理效率的考察,大多基于国家层面或者采用省级数据样本,缺乏以具体部门作为考察对象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影响部门治理效率的指标进行修正,以中央部门的行政透明度作为衡量国家治理效率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前文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三公”经费披露的金额越大,其行政透明度越高

H2: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三公”经费披露报告说明段的规模越大,其行政透明度越高

H3: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三公”经费披露报告的信息含量越多,其行政透明度越高

四、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本文选取2011年和2012年94个中央部门披露的“三公”经费数据作为衡量政府信息披露的代理指标,中央部门披露的“三公”经费数据来源于人民网“三公”经费专题报道,共计188个样本。国家治理指标数据来源于2011年和2012年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发布的《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报告》,共计81个样本。将两个指标配比并剔除数据缺失样本后,获得66个有效观测值。本文使用stata1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研究变量设计及模型构建变量符号及其定义见表1。本文以中央部门披露的“三公”经费水平作为解释变量政府信息披露的衡量指标。首先,由于不同部门履行的行政职能不同,财政对其拨付的“三公”经费预算金额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消除差异影响,以“三公”经费决算总金额的自然对数(THR_P)作为解释变量之一,衡量政府信息的披露;其次,“三公”经费报告说明段信息属于部门自愿性披露信息,不同部门之间披露的说明段规模差异较大,以“三公”经费报告说明段规模的自然对数(P_SIZE)作为解释变量之二,衡量政府信息的披露;最后,Shannon认为信息能够消除不确定因素,科学的决策必然建立在高质量的信息之上,高质量的信息包括披露信息的规模及披露信息的价值含量两个方面,价值含量越高的信息,其质量越高,本文以“三公”经费披露报告说明段信息含量点的平方根(P_INFC)作为被解释变量之三,衡量政府信息的披露。 例如,中国科学院在其2011年的“三公”经费报告说明段中披露“截止2010年底,全院在职人员62278名,离退休人员48250名,在读研究生56238名,在校本科生7355人”,对于中国科学院披露的人员信息,作为一个信息含量计量。目前, 国内外有关国家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本文参考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思路,结合国家治理的公共性特征,控制了以下影响国家治理效率的因素:FIN为财政总决算金额,由于部门财政总决算金额代表该部门拥有的财务资金的掌控权力,财政总决算金额越大,该部门拥有的财务控制权力越高,部门间财政总决算金额的大小,即部门财务控制权的大小会影响国家治理的效率,因此作为控制变量。EXP为财政支出金额,部门的年度财政支出代表着政府运转成本的高低,会影响该部门的治理效率,因此作为控制变量。DEP为下属机构数量的平方根,中央部门所包含的下属机构数量代表着其机构规模,通常下属机构数量越多,部门规模越大,规模较大的部门由于涉及更多的公众利益,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加严格的监管,其更关注部门自身的“形象”与“声誉”,更注重部门本身的治理,从而影响其国家治理效率,作为控制变量。INDEP为所设置的内部部门数量的平方根,本部门内部设置的部门数量代表着其行政业务的复杂程度,通常情况下,部门所承担的行政职能越复杂,管理上所需要进行的分工就越细,内部设置的部门数量就越多,国家治理的难度越大,作为控制变量。 CHA为部门的性质,是虚拟变量,属于国务院直属部门则为1,否则为0。非国务院直属部门与公众的“接触”更直接, 更容易受到公众的关注,促使其更注重自身治理效率的改进,作为控制变量。为了考察政府信息披露对国家治理效率的影响,构建如下模型:

本文认为政府披露高质量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效率,因此预测β0的符号显著为正。FIN代表财政总决算金额,其规模越大,意味着部门可支配的财务权力越大,对其国家治理水平的影响越大,因此预测β1的符号显著为正; EXP代表财政支出,其规模越大,政府行政履职成本越高, 国家治理效率越低,因此预测β2的符号显著为负;DEP代表部门包含的所属机构数量,数量越多,部门规模越大,越注重部门治理水平的改进,因此预测β3的符号显著为正; INDEP代表部门行政业务的复杂程度,该指标越大,代表部门的业务越复杂,国家治理工作的难度越大,因此预测β4的符号显著为负;CHA代表部门性质,为虚拟变量,属于国务院直属部门则为1,否则为0,非国务院直属部门与公众“交往”更直接,受到关注监管的可能性越大,促使其更注重部门治理水平的提高,因此预测β5的符号显著为负。

五、实证分析

(一)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表2表明,中央部门行政透明度(TRA)综合的中值得分为56.73分,最高分77.5分,最低分18分,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相差59.5分,表明各部门之间的国家治理效率差异较大。部门公开的“三公”经费决算总额(THR_P)、“三公”经费披露报告说明段规模(P_SIZE)和信息含量(P_INFC)也存在较大差异。此外, 各部门之间的财政总决算金额、财政支出金额、下属部门数量以及内部部门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对其国家治理效率水平产生较大影响。从相关系数矩阵分析,THR_P与TRA的相关系数为0.3798,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P_SIZE与TRA的相关系数为0.4201,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P_INFC与TRA的相关系数为0.2311,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三公”经费的披露与政府行政透明度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即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功能的发挥有利于促进政府治理效率水平的提升,初步验证了前文的假设1、 假设2和假设3。此外,模型的其余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且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检验显示每个变量的VIF值均小于2,初步排除变量间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的问题,保证了模型回归结果的准确性。

(二)回归结果分析如表3所示:第一,回归模型1的结果显示,THR_P与TRA系数为3.654,符号与预测一致,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政府信息披露对国家治理效率起着正向影响作用,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功能发挥越好,国家治理效率越高,假设1得到验证。控制变量方面, FIN与TRA系数为0.000,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符号与预测一致,表明财政总决算越大,国家治理效率越高;EXP与TRA系数为-0.000,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符号与预测一致,表明财政支出越大,国家治理效率越低;DEP与TRA系数为1.821,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符号与预测一致,表明下属部门数量越多,国家治理效率越高;INDEP与TRA系数为-5.496,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符号与预测一致,表明内部设置的部门数目越多,国家治理效率越低;CHA与TRA系数为-2.315,符号与预测一致,但不显著, 表明部门性质对政府治理效率没有影响。此外,模型修正的拟合优度为0.303,F统计量为161.928,显著性水平为0.0000,表明模型1的回归效果较好。第二,回归模型2的结果显示,P_SIZE与TRA系数为3.287,符号与预测一致,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信息披露说明段规模对国家治理效率起着正向影响作用,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功能发挥越好,国家治理效率越高,假设2得到验证。控制变量方面, FIN与TRA系数为0.000,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符号与预测一致,表明财政总决算越大,国家治理效率越高;EXP与TRA系数为-0.000,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符号与预测一致,表明财政支出越大,国家治理效率越低;DEP与TRA系数为1.813,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符号与预测一致,表明下属部门数量越多,国家治理效率越高;INDEP与TRA系数为-4.908,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符号与预测一致,表明内部设置的部门数目越多,政府治理效率越低;CHA与TRA系数为0.026,符号与预测不一致,但是也不显著,表明部门性质对国家治理效率没有影响。此外,模型修正的拟合优度为0.343,F统计量为139.673,显著性水平为0.0000,表明模型2的回归效果较好。第三,回归模型3的结果显示,P_INFC与TRA系数为3.7,符号与预测一致,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披露报告的信息含量对国家治理效率起着正向影响作用,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功能发挥越好,国家治理效率越高,假设3得到验证。控制变量方面, FIN与TRA系数为0.000,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符号与预测一致,表明财政总决算越大,国家治理效率越高;EXP与TRA系数为-0.000,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符号与预测一致,表明财政支出越大,国家治理效率越低;DEP与TRA系数为2.054,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符号与预测一致,表明下属部门数量越多,国家治理效率越高;INDEP与TRA系数为-4.536,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符号与预测一致,表明内部设置的部门数目越多,国家治理效率越低;CHA与TRA系数为-0.265,符号与预测一致,但是不显著,表明部门性质对国家治理效率没有影响。此外,模型修正的拟合优度为0.198,F统计量为134.698,显著性水平为0.0000,表明模型3的回归效果尚可。

(三)稳健性检验为了检验本章实证结果的可靠性, 我们进行了稳健性检验:首先,我们以行政管理成本 (ADM)替代行政透明度(TRA)作为国家治理效率的衡量指标带入上述模型;其次,我们以“三公经费”决算总金额/FIN作为政府信息披露的衡量指标(NTHR_P)带入上述模型; 最后,将控制变量中的财政支出 (EXP) 替换成财政收入 (REV),带入上述模型,均得到与前文一致的结论,表明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上述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信息的披露对国家治理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政府信息披露越充分、越完整、质量越高,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功能发挥得越好,越能强化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从而能够督促政府在履行公共行政职能的过程中,注重公共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促进“善治”国家的建立。

注:*,**,*** 分别表示在 10%,5%和 1%的水平上显著

六、完善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实现“善治”国家治理的 对策建议

完善政府信息披露机制,规范政府信息披露的数量及质量,促使其披露充分、完整的信息,为建立透明、高效、责任政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善治”国家的治理目标。但是,目前我国政府信息披露体制并不成熟,其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因此,为了提高政府信息披露质量,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树立公共财政理念,增强政府信息披露的服务意识。完善政府信息披露机制,需要政府转变思想观念,变原来的“行政管理理念”为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所要求的“行政服务理念”,增强政府披露信息的服务意识,可以扩大政府信息披露主体和政府信息披露内容的范围;采用激励与监督双重手段,促使政府公共部门自愿披露更多的非强制性政府信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网络媒体披露信息,各级政府、各类公共部门均应建设、完善自身网站,搭建政府信息披露的统一平台,实时发布、更新各类政府信息;在设计部门网站时,遵循便民原则,应单独设置“政府信息披露”菜单栏, 按不同类型政府信息设置子菜单,并提供搜索引擎,便于公众及时、便利地获取各类政府信息;在设计部门网站时, 设置“互动栏目”,便于政府及时、便利的了解民情、民意, 以促进行政职能管理的民主化,增强政府履职的效率、效果等等。(2)规范“三公”经费披露,健全政府信息披露法规制度.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使政府信息披露有法可依,使政府审计对政府信息披露的监控有法可依。第一,修定《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使实施政府信息披露有法可依。例如,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编制各级行政部门及单位的预算、决算草案。第二,修定《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完善《国家审计准则》,使对政府信息披露的审计监督依法实施。第三,完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使包括“三公”经费支出的所有公务支出披露更系统完整。(3) 明确政府信息披露目标,改革政府会计体系。在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背景下,应该融合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以全面评价政府信息披露质量,即政府信息披露质量标准既要体现政府公共部门行政履职的真实可靠性,也应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以有助于其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当评价环境要求必须对二者进行权衡时,应当针对信息的性质以确定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优先考虑顺序,即政府信息披露的目标,首先应该遵从受托责任观,其次考虑决策有用观,可靠性是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其次是相关性。换言之,政府首先应该披露反映其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的信息,其次披露的信息应该能够满足政府信息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改革政府会计体系,促进政府披露真实、完整的信息成为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及基本目标。完善政府会计体系,主要关注以下方面:制定《政府会计准则》, 对政府部门信息加工处理的原则、标准、方法等进行统一界定及规范;明确政府会计主体,政府会计主体不仅包括目前预算会计的核算主体(各级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及财政总预算单位),还应该包括其他所有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部门;完善政府会计核算基础,引入权责发生制,增强政府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建立政府会计报告审计制度,引入外部审计监控机制,解决政府层面的委托代理问题。(4)明确政府信息披露内容,构建政府信息披露报告体系。我国政府信息的披露缺乏系统、规范统一的体系及制度,目前披露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披露的政府信息,二是依据现行预算会计体系披露的政府信息,现行制度框架下披露的政府信息零碎、分散,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借鉴国际上有关政府信息披露的经验,综合各项规范政府信息披露的法规制度, 制定“政府会计准则”,规范政府信息披露的法规由《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政府会计准则》构成,对政府信息进行明确定义及分类,以便对政府信息披露实施管理和监督, 提高政府信息披露质量。此外,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政府信息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重新划分的政府信息披露内容,相应的政府信息披露报告体系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依据《政府会计准则》规范的政府信息,其信息披露报告主要包括,财政预决算报告、“三公”经费支出报告及政府财务会计报告,该类信息主要满足政府部门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两方面的需求,其中,财政预决算报告和“三公” 经费支出报告提供的政府预算信息主要满足预算管理的需求;政府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政府会计信息主要满足政府财务管理的需求。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范的政府信息,以临时报告的形式披露。(5) 完善政府内部控制制度,提升政府信息质量.政府内部控制是国家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政府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证政府信息的生成、处理及披露质量,从而能够预防腐败、监控公共权力的运行,促进公共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政府层面的委托代理问题,保障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促进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建立,实现“善治”国家目标。借鉴英美政府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已有成果,结合我国公共部门管理结构的特殊性,建立系统完善的政府内部控制制度, 规范政府内部管理行为,促进政府管理运作的效率性、效果性。系统的政府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界定政府内部控制概念;明确政府内部控制目标;确立政府内部控制原则;制定政府内部控制要素;建立政府内部控制实施程序; 完善政府内部控制监督等。

摘要: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政府信息披露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以“三公”经费披露作为政府信息披露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对国家治理效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发挥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功效提供借鉴。

上一篇:家优美诗歌下一篇:三八知识竞赛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