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殊学校迁移

2024-05-18

关于特殊学校迁移(精选7篇)

篇1:关于特殊学校迁移

为了蕉城五小又快又好发展

要求蕉城特殊教育学校异地迁建的议案

案由:蕉城五小座落于城区北部单石碑金坪路1号,创办于1991年,现有教师35人,在校生478人,11个教学班,3栋教学楼,校舍面积1219平方米,校园面积3084平方米(不含特教2333平方米)。目前,蕉城五小专用教室紧缺,教师办公拥挤,按“双高普九”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制约蕉城五小发展。

案据:蕉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异地迁建已迫在眉睫,其原因:1990年初,单石碑村委及村民为蕉城五小长远的发展,预留2333平方米的空地作为发展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蕉城五小学生数每年将以70—80人的速度递增,近年内蕉城五小的办学规模将达1000多人,24个教学班,共需31间教室,教师50多人。为此,2004年10月在区教育局、单石碑社区及群众的支持下,将2333平方米的空地以每亩7万元支持蕉城五小作为扩建使用。2005年4月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开工建设960平方米的教学楼(4层12间教室)。为迎接省级“双高普九”的评估验收检查,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将新建的960平方米教学楼及新征的2333平方米校园暂借给蕉城区特殊教育学校。蕉城区特殊教育学校于2005年12月正式迁入。当时,村民极为不满,不同意将支持给蕉城五小发展的土地及建成的校舍借给蕉城区特殊教育学校使用。蕉城区特殊教育学校迁入当日,造成近2000多名村民阻拦蕉城区特殊教育学校迁入事件。区人民政府为防止事态扩大,区委、区政府领导亲临现场疏导,调集公安局、教育局、蕉北办事处的领导、工作人员200多名,维持现场秩序。后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区教育局做出承诺:将新建教学楼暂借给特殊教育学校使用三年,三年内将筹建新的蕉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并将现有特殊教育学校使用的校舍归还蕉城五小使用。方将该事态予以平息。

方案:现已超过三年期限,未见实质性进展,为建立诚信政府,避免村民再次上访,为更好的安置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也为缩小城区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城区学校的均衡发展,控制城区学校的班生规模,减少城区学校学生就学的压力,推动蕉城五小更好更快的发展。要求及时将蕉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异地迁建,并将所借校舍归还蕉城五小使用,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列入蕉城区2012年重大项目实施工程。

篇2:关于特殊学校迁移

南丹县水电公司:

我职教中心为了解决学生运动场地紧张问题,决定推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后坡部分土地作为学生运动场地,为防止推土时后坡下滑而导致坡上电杆倒塌造成安全事故,同时为保障师生安全,特向贵公司发函要求迁移该电线杆。

此致

南丹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篇3:关于特殊学校迁移

高师钢琴课融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 不但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更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因而, 在实际教学中, 老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体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

虽然, 我国高师钢琴教学在以往的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 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多年来形成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和重技能、轻音乐审美素质培养的思维定势一时较难转变。

(2) 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和培训不够, 教学理论研究滞后于钢琴演奏教学的实际。

(3) 目前的钢琴教学形式 (个别授课和小组课) 基本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4) 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入校时钢琴程度参差不齐, 存在着较大差异。

(5) 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或出于功利目的, 一味注重钢琴曲弹奏技能和水平的提高, 加上教学上引导不够, 学生钢琴学习中“师范性”特点不够突出, 例如对键盘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弱。

我认为, 要想更好地促进高师钢琴教学, 除了吸取传统教学法的精髓外, 还需冲破原有单一学科界限, 从哲学、美学、心理学、运动学、声学等诸多学科中探寻、借鉴更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并指导教学实践。本文着重从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出发, 对高师钢琴教学做一些思考。

二、何谓学习迁移

迁移现象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如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可以说, 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

学习迁移, 是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已有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或者说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情境。

三、学习迁移的重要性

学习迁移, 历来受到教育工作者和相关学者的重视, 因为学习迁移不仅在于它能给学习者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而且能够充分地发挥教学的有效作用。音乐学科领域知识浩瀚无边, 钢琴文献数不胜数, 学生是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全部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如果在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 追求学习中的最大积极迁移, 提高自己的有效教学, 那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即“为迁移而教”。

四、高师钢琴教学中要促进学习迁移

(一) 创造迁移的条件

1.注重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

在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中如果学习内容方面的共同要素越多, 需要运用的相同原理越多, 则正迁移现象就越明显。

例如, 在训练八度弹奏技术时, 可以将一些游戏的动作机理迁移到弹奏方法的动作要领上, 如在拍皮球时要学会放松手腕和小臂, 学会使用手腕的弹性来拍动皮球, 动作不能僵硬紧张, 要顺势而为等, 这跟我们弹奏八度时手腕的状态有相似之处。

2.提高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

根据概括化理论, 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 也就是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原有的知识经验概括水平越高, 迁移的可能性也越大, 效果也就越好。

例如:教师在教授音阶的弹法前, 首先要进行五指训练。因为这二者的训练要领有许多共同之处, 只是音阶比五指训练增加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大拇指的转换与手腕的横向移动, 除此只需要搞清音阶排列的规律并记忆固定的指法。在音阶之后会进行琶音的训练, 这二者也有很多方面近似, 核心问题依然是大拇指的转换, 只不过这个转换的幅度要比音阶大得多, 最后也需牢记指法及调号排列规律。在这三者的训练方式上, 还可互相借鉴, 例如运用非连奏练习、高抬指练习、改变速度练习、改变节奏练习、同向与反向练习、改变重音练习。

(二) 获得学习迁移的途径

学生习得的原理或技能应用于新情境中的迁移能力不是自动发生的, 而是通过教学实现的。要想使学生当前的学习对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及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选用恰当的教学法, 积极主动地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

1.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促进学习迁移

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 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知识的质量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因此必须兼顾科学知识本身的性质、特点、逻辑系统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状况及年龄特征, 还要考虑教学时数以及教法上的要求, 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根据同化理论, 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 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最重要因素。为了促进迁移, 钢琴教学中必须学习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代表作品, 具体可以遵循如下原则:

(1) 从一般到个别, 不断分化, 注重纵向联系。

例如: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钢琴进入中国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已经有大量的作品涌现。学生在校所学的具体曲目是屈指可数的, 但如何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大致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仅仅授之以鱼, 就显得的分外重要了!我们在教学中, 不妨可以先让学生有个宏观的认识:中国钢琴作品从写作素材上可以大致分为——根据中国民歌和创作歌曲改编的钢琴作品、根据中国古曲和民间乐曲改编的钢琴作品、中国原创钢琴作品三大类。接着再进行单元教学。如教授《根据中国古曲和民间乐曲改编的钢琴作品》这个单元时, 依然可按照从一般到个别, 逐级分化的思路授课。先告诉学生, 要弹好这类作品, 首先应当了解作品的原作产生背景和演奏风格, 了解古曲或器乐曲的原型和原乐曲的演奏乐器, 以及这种乐器的演奏特点和声音效果。在用钢琴演奏这些乐曲时, 未必需要去可以模仿原乐器的演奏效果, 而是可以尽量挖掘钢琴这个乐器自身的表现力, 但是, 原曲最初的创作是产生于哪一种乐器, 乐曲的表现形式必然深深地打上这种乐器的烙印, 既体现了这种乐器的全部优点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乐器的局限, 而钢琴改编者的全部改编创作过程也必然受到原曲所用乐器的影响和限定。之后再学习诸如《二泉映月》、《夕阳箫鼓》、《百鸟朝凤》等作品, 将其规律运用到作品处理中。

(2) 融会贯通, 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

除了要从纵的方面遵循由一般到具体不断分化的原则以外, 还要从横的方面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

例如:我们常规学习的车尔尼钢琴作品《599》、《849》、《299》、《740》等:

这些作品在程度的难易方面强调均衡, 同一种技巧在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曲中有着连续的体现, 犹如贯穿了一条线, 如相同的“音阶”这一类练习曲由:《849》之30、《299》之25、《740》之5等;“同音反复”有:《599》之68、《849》之12、《299》之22等;“三度音阶:的有:《849》之23、《299》之29等等。

再如:车尔尼的作品中有些是承袭前人一些历史渊源关系或受到他们影响的:

《740》之1开始部分左手音型就同克莱门蒂练习曲之2 (C大调) 完全一样;

《299》之13同巴赫《平均律序曲与赋格》第一册之21首降B大调序曲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调性及节奏音型完全相同。

有些是作为启示后来者的“因与果”的关系:

《821》之50, 这是一首最早的“黑键练习曲”可对照肖邦的“黑键练习曲”;

《740》之45同肖邦作品25之1具有联系;

同是在C大调上所写出的双音托卡塔——车尔尼作品92和舒曼的作品7也可看出彼此之间承袭之意, 等等。

(3) 教学内容系列化, 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 教学内容应由浅人深, 教学次序要合理, 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 复习旧的, 知道新的。

例如:复调作品的教学。

复调作品在钢琴教学中具有相当的难度, 我们一般主要选用巴赫的一些作品, 将其按从易到难的程度大致排列:《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二部创意曲集》《三部创意曲集》《法国组曲》《德国组曲》《英国组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 (上下册) 。但是实际教学中也要看学生情况, 适宜的安排进度。

比如:当学习到《599》的后半部分时就可以接触入门作品《初级钢琴曲集》, 但是像第19首和第22首的波罗乃兹舞曲、第26首的萨拉班德舞曲、第28首的前奏曲等却有一定难度的, 应该放到《849》以后学习。接下来进行《小前奏曲与赋格》学习, 但其中难易程度相差较大, 后几组的难度甚至超过了一些二部创意曲, 不太适合《莱蒙》《849》程度的学生学习。在《二部创意曲集》学习时, 也不可按书中排列的顺序的逐条学习, 而是要按难易程度分成几组来学习。可以先着手相对容易的第1、3、4、8、10、13、14、然后再学习相对较为困难的2、9、11、15等其余几首。

2.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

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于应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情境以外的其它不同情境中正确地运用概念、原理, 才能真正学会弄懂原理的性质, 掌握概念, 才能认识到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才能将已有知识更好的进行积极迁移。

高师音乐学专业是为中小学培养掌握音乐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具有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中等及高等学校音乐教学师资、音乐表演人才、文化事业单位等其它音乐教育工作者及音乐专门人才。

3.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钢琴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课堂教学, 教师为培养学生进行的工作具体体现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 所以选用什么样的方式上课就显得很重要。

传统的钢琴授课基本程序概括为:教学——反馈——修改——再教学——再反馈——预习, 具体就是检查作业——纠正错误——艺术指导——课堂作业四个环节。但这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

教师在钢琴课的教学中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等理论指导与运用。

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则可以灵活运用讲授法、谈话法、指导法、示范法、观摩鉴赏法、练习法、发现法等诸多方法。

在授课形式上, 可以将传统单一的一对一授课方式与小组课、集体课的形式结合。

4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 才能把所学知识技能顺利地进行应用, 促进更广泛更一般的迁移。

掌握学习方法不仅仅是知晓一些知识性的东西, 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必要的心智技能, 如阅读技能、观察技能、解析技能、构思技能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帮助学生认识问题之间的关系, 寻找新旧知识或课题的共同特点, 归纳知识经验的原理、法则、定理、规律的一般方法, 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以促进更有效的迁移。

五、总结

综上所述, “学习迁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将使学生获得借助已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在钢琴教学中大力推广并运用“学习迁移”理论, 这将会有利于提高钢琴演奏教学质量, 满足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人才的迫切需求,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吴铁英、孙明珠著《简明钢琴教学法》华乐出版社, 1997

[3].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4].应时真:《钢琴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

篇4:关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管理

【关健词】教育管理者;其他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研究问题的背景方法和结论

On the manage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Abstract】On a special method of student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as the main channel, so that we pass this way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to manage student purpos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four aspects to our training and management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Key words】education manager; other students; Youth Volunteer Service;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background 伴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学校各部门(聋、智障)也积极开展了新课程改革的活动,在学生的管理上,更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残疾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残疾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使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残疾学生通过教育得到发展和提高;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相结合,改进教育方法,更新教育观念,鼓励教育改革实验,立足于残疾人的社会需求,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其能力。

我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了20年,做了20年的学生管理工作,我觉得要管理好学生,必须培养与管理好学生队伍。因为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所要表达的语言系统差别,也就是说我们教育管理者与特殊学生之间的沟通要依靠特殊语言--手语及手指语。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手语与手指语所能表达的词语是不能和口语相对并论的,它具有很大的缺陷,汉语中的很多字、词无法用手语及手指语来表达,一个特殊学生如能看懂老师70%的手语,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了。因而我们特殊教育管理者要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好,是有一定难度。同时特殊学生对正常人具有一种不信任感,而对手语和指语则具有天生的亲切感,因而促使我们特殊教育的教育管理者寻求一种途径来解决这些矛盾。我经过几年的探索发现,学生干部是我们教育者与其他学生之间沟通的最好桥梁。培养管理好学生干部是我们教育管理者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一条捷径。下面我就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1 我们教育管理者在学校组建了多种形式的学生自治组织,尤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最具有战斗力 我们教育管理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文艺活动来培养与管理这些学生干部。

我们教育管理者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文艺队伍努力工作的奖励机制。我们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叙述,把整个学校的学生管理,分成了二个层次,教育管理者--其他学生,从而把我们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做到更上一层楼。

近几年我们每个学期的体、艺活动都举办得有声有色,通过举办各种体育活动,使这些学生干部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同时也让其他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进取心。例如:我校一年一度的高段象棋比赛,我总是把我总体的思想告诉各班的班长、团支部书记或体育委员,要求他们分头工作并组织学生,报名的报名、训练的训练、布置参赛选手的各自都为自己的工作忙碌着。而我则把统计出来的参赛选手,比赛的布置时间、地点、保安以及比赛的规则,都交给两位学生干部,由他俩具体负责。我随时听他俩的汇报,看看比赛的结果,最后由他们排定名次。经我审核,张榜公布。期间如遇到难题则随时向我请教,然后再由他们自行解决问题。这样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他们在学生中的地位,同时也有利于以后他们开展工作。

通过举办文艺活动,使他们锻炼了组织能力,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艺术素质的培养。他们通过带领班级学生共同参与文艺节目的编导排练与演出,使他们与其他学生的距离更加贴近了。例如:我们学生高一班的周亚玉同学,她不仅能组织学生参与她自编、自导的舞蹈、小品,而且她还亲自演出自己的节目。因此他们班级的同学都对她十分尊敬,并且把她作为自己的榜样。这就构起了她工作的基础,而我们教育管理者则可以通过她影响一批学生,从而达到管理学生的目的。我经过几年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班级有1、2名较聪明的学生,只要你班主任对他们培养与管理得法,那么你就能得到一个优秀班集体。因此我觉得如果学校把这些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好,则一定能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2 要塑教师形象为职业道德标杆 作为特殊教学校的教师,除了日常管理和教学外,在生活上还要像父母一样照顾学生,在心理和生活上像医生一样指导学生。而教师的奖金往往只有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潜能,使教师真正在自己的岗位上爱业、敬业、乐业、创业呢?学校的管理者在健全教师的各项规范制度外,更应该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观念,把教师的作用放在一个主导的地位上,使教职工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3 需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引导 爱孩子,宽容孩子!每一块地,总会有一种适合它的种子可以成长。每个人,在努力而未成功之前,都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种子。孩子就犹如一块块土地,他们有的肥沃,有的贫瘠,可是,不管怎样总会有属于这块土地的种子。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找到这粒种子,为他(她)的成功奠定基础。

没有人天生就是一个成功者,大多数人都是在不断遇到困难,不断解决困难,不断遇到苦恼,不断自我调节的过程中成长的。处于青少年期的孩子其实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会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来源于其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这种困惑主要是发展性的,是成长受阻的一种表现。对于孩子的问题,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看,往往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的是他成长的一部分,我们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们的某些做法或某些想法,不要轻易地介入他们的困惑。其实,他们的困惑有时候是非常合理的,没有这些困惑,就没有他们的成长。作为老师,非常有必要去了解学生成长背后的东西,理解他们的困惑,宽容他们的某些表现。宽容可以创造奇迹。雨果说:“世界上没有比宽容更大的海洋。”的确,宽容就像是一缕缕和煦的阳光,再冷的角落都能变得温暖,再灰心丧气的脸庞都能变得灿烂。孩子的成长,需要宽容!

应从了解孩子开始,“了解”一词有好几种释义,这里说的“了解”是指调查,弄清楚的意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工作的对象。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学生进行的。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从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工作。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塾,提倡“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体系。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除了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精邃及知识的渊博外,也与他完美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志向,了解学生的性格等等,与学生之间始终都保持着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学生们既感受到了夫子的和蔼可亲,又聆听了老师的教诲。了解学生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专业追求。意识到“学生是不同的”,才能为每个学生创造不同的发展空间。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始终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个学生有一种真了解,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每一个学生都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教师可以从教学过程的细微处入手,积累点滴经验,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形成对学生的正确、全面的认识,真正弄清楚“学生的缺点在哪里”、“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生的个性特点是怎样的等”。

最后用办学理念促进认同。所谓办学理念,是指办学者对学校定性、定位、职能、发展等方面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它决定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它以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理性目标熏陶着学校的群体成员。通过对学校发展的系统思考,我校把“为每一个残疾孩子创生幸福和价值”确立为学校的办学宗旨。这是因为,我们觉得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丰富人的生命,教育要给予人以终极的生命关怀。如果教育不能让人幸福,这样的教育是冷漠的,甚至是残忍的,如果教育不能增加一个人的价值,这样的教育也是无用的,徒劳的。教育,应该面向每一个残疾孩子,面向他们的未来。我们提出了“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人文氛围浓郁,师生共同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人文立校、开放办校、依法治校、队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方针。我们还以“立人、立能、立生”为校训,希冀学生以自立为目标,从成人到成功,努力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以“诚朴、和谐、文明、自强”为校风,以“敬业、戮力、求实、创新”为教风,以“乐学、善思、博采、力行”为学风,努力建设良好的学校风气。此外,还通过校歌的咏唱、校徽的使用、校服的穿着、校旗的打出等加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促进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学校融为一体,与学校的发展同悲喜,共命运。

篇5:关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活动计划书

一)主办单位:上海金融学院校红十字会志愿者部

二)活动主旨:通过此次活动,走近弱势群体,关爱弱势群体,带给他们温暖与快乐,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活动对象:上海浦东特殊教育学校学生

四)活动时间:礼拜二下午

五)活动模式:与该校学生进行游戏等形式的互动。

六)活动目标: 1.带给残障儿童开心快乐,帮助他们获得自信心的提升。

2.培养大学生“关心他人,珍惜生命”意识,与弱势群体相处能力。

七)活动方案

1、镜子游戏:由一名同学A来做“镜子”,另一位同学B对着镜子做动作,A需要根据B的动作做出相同的动作,就像平时照镜子那样。一开始可以让小朋友们做镜子,志愿者来照镜子,等他们熟悉这个游戏以后可以相互之间进行互动。这个游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他们的反应能力。

2、餐巾纸游戏:一位同学闭上眼睛,由另一位同学由餐巾纸引导到达终点,第一位同学的手只能轻托着餐巾纸,没有其他任何指引物品。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建立同学之间的信任。

篇6:关于特殊学校迁移

尊敬的县教育局领导: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特殊教育专业发展,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学校制定了2014年度教师参加省特殊教育专业分批培训计划。全校有23名教师,一个培训周期为17天,按每人2000元的培训费计算,共需培训经费46000元。鉴于特殊教育学校经费紧缺,特向局领导请示给予解决。

此请示当否,请批示。

篇7:关于特殊学校迁移

中共砚山县教育局委员会:

根据中共砚山县教育局委员会《关于成立砚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的批复》的文件精神(砚教党复[2013]2号),为使学校党支部党务工作正常开展,我支部拟采用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办法,从张连洋、向妍霓、杨应祝、陆声识4名候选人中选举支部委员3人。

当否,请批示!

砚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上一篇:校友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