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词语的含义及同义词

2024-04-28

逆流词语的含义及同义词(精选7篇)

篇1:逆流词语的含义及同义词

逆流词语的解释

水倒流。 《管子·七法》:“不明於决塞,而欲敺众移民,犹使水逆流。” 唐 李翱 《江州南湖堤铭》:“漭漭南陂,冬乾夏滮,九江涨潮,潜潜逆流。” 清 阮元 《小沧浪杂诗》卷一:“ 济水 纵能伏流,断不能逆流上山。” 泛指液体倒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去年十二月,斩督运令史 淳于伯 ,血逆流,上柱二丈三尺。” 宋 朱弁 《苏子翼送黄精酒》诗:“且欣软饱得浇肠,漫説逆流工补脑。”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君所患者,阳明经疟也。 吕医 误为太阳经,以升麻、羌活二味升提之,将君妄血逆流而上,惟白虎汤可治。” 倒流的水。

逆流词语的同义词

倒流

逆流词语的造句

1、目的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白花败酱的化学成分。

2、有一种鱼儿,每年它们都要逆流而上,去最上游安静的地方繁衍后代。

3、不要排斥人生的苦与难,只愿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一路顺风的成长,不愿在充满激流暗礁的险峻大海中逆流而上。

4、进了趵突泉公园,我们沿着砾石小道,一路逆流觅踪而去。

5、一叶扁舟在江上慢慢行驶着,逆流而上,从桥洞中穿梭而过。

6、领头人的号子声和纤夫的吆喝声一并传入耳膜,木制帆船徐徐逆流前进。

7、洪水退去之后,河里便会有一种逆流而上的大鱼光顾。

8、沿着无染寺旁的太沽河逆流而上,有万米大峡谷,景观以山涧沟谷为主。

9、从万峰湖乘舟逆流而上,在贵州、云南交界的云湖山风景区,还有一处天上人间的自然景观。

10、回望我们走过的路,在那灿烂的灯火深处,一艘高大的龙舟时隐时现,默默无声的逆流而上,向我们身后缓缓驶来。

11、人生希望像江河一泻千里,却常常有漩涡与逆流。

12、现今的年青人,要想不接受教育就有所成就,那真是逆流而上,谈何容易。

13、“蜀通”轮逆流而上,到南京时已是傍晚时分。

14、在乐山,当年也和现在一样,旅客可以乘一小舟自玻璃江逆流而上直到眉山。

15、他把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篮子里,放到船尾上,然后就逆流而上,向回走,但是他们却遇到了顺风。

16、握着电话,朱贝妮逆流进电梯。

17、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18、他近乎荒.唐的忠心耿耿,或者说长年累月的沉浸其中的这种忠心并没有使他幸免于卷进这股逆流。

19、由于存在着危险的下层逆流,在大部分海岸线附近游泳都不安全。

20、目的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

篇2:逆流词语的含义及同义词

华美艳丽;鲜明美丽。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一:“感心动耳,綺丽难忘。” 唐 济既济 《枕中记》:“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后庭声色,皆第一綺丽。” 清 李渔 《怜香伴·斋访》:“俗尚繁华,綺丽成风。” 峻青 《秋色赋·海滨仲夏夜》:“说到风景,它虽没有特别令人触目的绮丽景色,但在平凡中却显示出伟大。” 形容辞藻华丽。 汉 刘桢 《公宴》诗:“投翰长嘆息,綺丽不可忘。” 唐 李白 《古风》之一:“自从 建安 来,綺丽不足珍。” 朱光潜 《文艺杂谈·谈书牍》:“ 唐 朝古文运动是对 六朝 绮丽的一种反动。”

绮丽词语的同义词

璀璨 [ cuǐ càn ]

灿烂 [ càn làn ]

绚丽 [ xuàn lì ]

绮丽词语的造句

1、夕阳把她的一切都赐给人间,献给大地,这才有了万缕霞光,有了绮丽的山水,有了宁静的山乡和勤劳质朴的人。

2、蓦然回首,那年的那月,用张扬的青春种下的梦魇,在茫茫苍穹里次第开放,在炽热的阳光里慢慢舒展,清馨静雅,艳阳绮丽。

3、南方姑娘,淡如云烟,平静如水,绮丽之衣虽令人艳羡,膏腴之田虽使人驱然。

4、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梯田变幻着绮丽的色彩。

5、三面环山南濒高原湖泊滇池,昆明城便有了湖光山色的绮丽。

6、秋天,虽然繁华不再,绮丽散尽,却多了一份从容淡定的情怀,沉稳悠长的韵味。

7、雪山上时而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宛如披着洁白婚纱的新嫁娘;时而又展露芳容,冰清玉洁,绮丽多姿。

8、高高在上之时,凛然山势多旖旎,斑斓山色真绮丽,秀色可餐,扑面而来。

9、心灵安静了,精神释然了,才能挥洒自如地让心春去,让梦秋来,享受一种绮丽的情怀。

10、缆车把我们送到了海拔一千二百五十六米的骊山上,时值暮春,山上草木茂盛,松柏苍翠,风光绮丽,空气清凉。

11、看着凤凰那绮丽的山水,我知道,我那前来的梦,已经渗入那里面了。

12、宝林禅寺位于邵武市拿口镇境内的罗汉山中,山峰巍峨绮丽,古木参天,为当地知名佛家宝山、旅游胜地。

13、寒冷的冬天,稻谷归仓,农事结束,万物沉睡冬眠,孕育新希望,休整的闲田注满了泉水,万亩梯田透亮如镜,如仙境般神奇绮丽。

14、一幢童话般的木屋,栖息在山脚下,诉说着山的巍峨雄壮,水的秀美绮丽,诉说着爱,诉说着人世间的最美丽风光。

15、我走过春天,听过春天,阅过春天的故事,带着虔诚的心情,去瞻仰这世间最绮丽的风景。

16、我流连,踟蹰,徘徊在另一个流年的今天,依然是桃花树下,花不早不晚开的绮丽灿烂。

17、家在潜川,今朝庐江,西接六安,东襟巢湖,境内峰峦千转,山水映绿波,绵远的长道连接缘起缘灭的荏苒,化归故土天上的云彩,平凡而又绮丽。

18、一到晚间,灯光点亮,古建筑柔和的光影装扮着湖面,时而被风吹皱,景致绮丽。

19、绿树林间的小道上,增添了许多白色,花色的小点,仔细一看原来是打着伞带着太阳帽的登山人,他们给这璀璨的图画又加了一份绮丽的色彩。

20、一缕缕紫色炊烟在红海跌宕中袅袅升起,为这壮阔绮丽的画面涂抹上了人间烟火的气息。

21、山谷里树木长势也很茂盛,层层叠叠的高矮树木绿叶轻舞,清风抚琴,弹奏着幽幽的乐曲,偶有鸟儿划破山谷,留下美丽的倩影,神秘而又绮丽!

22、我轻依花香,在绮丽灿烂的日子里,迎来了温馨的夏天。

23、在这里,或绮丽、或壮观的景色有时也会变成危及你生命的迷药,几次差点因此而葬身万丈深渊。

24、这一段时间的异国行走,我仅仅是个体验着,体验着异国的短暂绮丽的风光,和可口的美食。

25、生活的寂寞无法奏响美妙的乐章,世间的平淡无法激起绮丽的火花,短暂的美丽无法扬起生命的风帆,此时此刻,你是否有所准备,为生活的未来是否有所打算。

26、这美丽幽静的山谷,虽不是世间独有,却有绮丽年华相伴。

27、扬州地处长江、淮河交汇之地,景色宜人,气候温和。这里不仅风光绮丽,且人物妖娆,自古有扬州出美女的佳话。

28、山水相依的九寨沟,深林幽壑,清泉飞瀑,纤尘不染,自然纯净,原始古朴,绮丽曼妙,可谓幽美至极,无愧于“童话世界”之誉。

29、四周云霞绮丽,也在向人们炫耀着:我是美的使者,美的化身,美好的一天,就从我开始。

30、艳丽的服饰,爽朗的笑声,成了江边一道绮丽的景观,增添了浓浓盛夏气息。

篇3:逆流词语的含义及同义词

我们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 一直比较重视语法教学, 在很大程度上对词汇教学有所忽略, 这使得无论是词语本体研究还是词语教学研究都显得比较薄弱。其实, 在掌握了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之后, 还应该有大量的词汇作基础, 尤其是词语的文化含义,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学会汉语, 语法也才会管用, 这是因为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语法也只有依托词语才得以存在。

二、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

英国著名学者杰弗里·N.利奇在其专著《语义学》 (Semantics) 里将词义分为七种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其中, 概念意义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意义, 是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条件, 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 他进一步指出, 内涵意义是“一个词语除了它的纯理性意义内容之外, 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 他把词的概念意义称为“理性意义”, 而把其余的意义统称为“联想意义”。“词语的这种联想意义实质上就是词语所承载的民族文化语义” (杨元刚, 2008) , 即词语的文化含义, 是“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 (苏宝荣, 1996) 。

词语的文化含义是如何进入到词语的意义中去的呢?大致来说有三种情况:

1、感情渗透

由于文化含义是“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 那么这意义必须是社会统一约定而成的, 而非个人的, 它的产生, 多数是基于对词语所指称的事物特性、特点进行的感情渗透, 如“狐狸”, 它的语言意义是:哺乳动物, 外形略像狼, 面部较长, 耳朵三角形, 尾巴长, 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 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正是聪明、警惕性高, 且多在傍晚外出觅食, 天明始归的习性, 给人来感觉不是善类, 所以才有“狐假虎威”、“狐朋狗党”“狐媚”、“狐狸尾巴”等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 在民俗文化中, 狐狸一直也是妖精的形象出现, 狐妖也成为庞大妖精群体中无与伦比的角色, 一直属于淫祀范围。

2、修辞手段

但在历史长河中, 中国人又赋予了词语所指称事物的引申、借代、象征意义。“不到长城非好汉”, 指的是不能克服困难, 达到目的, 就不是英雄豪杰, 而并不是指不登临长城就不是英雄的字面意思, “长城”词典释义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性防御工程, 始建于战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连接原先秦、赵、燕北面的城墙并加以增筑, 通称万里长城, 后代多有增建或整修。它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坚强毅力, 体现非凡的技术成就, 所以《新唐书》中有“五言长城”——本意是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 特指唐代诗人刘长卿。又有“自毁长城”, 指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这是从长城的保卫义引申出的。人民大会堂的万里长城苏绣作品以及我国赠送给联合国的大型壁毯上的巨幅长城画像, 他象征的是古老而坚强的中华民族, 而并不单纯是中国的长城。

3、文学典故

还有的词语的文化含义与语言意义关系不是很大, 而是由谐音或者文学作品、典故产生。如“柳”, 本为植物名, 属落叶乔木, 又与“留”同音, 形态丝绦下垂, 彷佛是不忍离去, 暗喻离别。另有文学典故《诗经.采薇》又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南朝人费昶在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水逐桃花去, 春随杨柳归。”而《三辅黄图》有言:“汉人送客至此桥, 折柳赠别。”等等, 于是, “柳”成为“离别”的象征, 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谐音的还有“梨”与“离”, “鱼”与“余”。文学典故赋予词语的文化含义可谓蔚为大观, 如“红豆”表现“爱情”, “蜡烛”一词语的文化含义是“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是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化用而来。

三、词语的文化含义教学的重要性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 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一个核心和先决条件是交流双方在交流时使用的词语能够准确表达自身的意图, 并避免因文化的差异造成双方的误读, 但是, 这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引起误会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1、对相同词语, 相同事物, 因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所赋予的含义、感情色彩不同或者部分不同, 在母语和汉语之间作比附, 比附导致对汉语理解和使用上产生偏误。

2、留学生已经把握汉语某个词语或某物的意义, 但在有时, 因为不知道汉文化背景和使用的特殊场合, 仍然用原义去理解这个词语或事物, 造成冲突。

上面两种情况造成的误读, 是就其整体而言的, 但是, 具体到某个词语、事物上时, 其误解主要的是体现在文化含义上。

我们再换一个视角, 语言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符号系统,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产物, 它一定同产生它的文化紧密融合、不可分割。人们在交际中, 也并不是单靠词语随意堆砌, 英国语言学家尼尔·斯密斯在论及语言交际的基本模式指出, 言语交际的基本模式必须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因素:

(1) 一套语言知识 (一种语法)

(2) 一套非语言知识和信念 (一部百科知识)

(3) 一套推理规则 (一种逻辑) 。

显然, 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 就是语言、文化知识和逻辑不断运行的过程。这三个特征也决定了外国学生想学好汉语, 同中国人进行交际, 单靠掌握“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是不够的, 他还必须了解“百科知识”, 并知晓“一套推理规则”。

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特别是在初中级阶段词汇教学极为重要。汉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结构和变化, 有些词语本身又体现了结构关系, 组成句子又有语法关系, 学习词汇的同时也可以学习语音和语法, 可以说, 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汉语的整体水平。然而, 词汇教学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困难环节。难怪张志公先生指出:“任何一种语言, 在语音、文字、语汇、语法四者之中, 从教、学、使用的角度看, 相对的讲, 语汇是比较难的”。

1、词汇教学原则

词语教学应该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词语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假如不当的教学方法, 还会造成一知半解、语用不当甚至偏误化石化现象。

(1) 简明原则。教师首先要使用学习者已经学过的词语, 使他们能够接受, 避免用学习者不懂的词语来解释另一个不懂的词语, 这样会陷入后面的始终是对前面的不懂词的解释中, 另外, 教师用的语句也宜简短, 切忌用复杂的句子。

(2) 分阶段性原则。初级阶段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一批最常用的词语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 并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白不同语言的词语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中高级阶段就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以及一些构词法, 加深学生对汉语词语“原义”的理解。

(3) 用法原则。从常用句式, 常用搭配, 常用语境等方面着手, 不仅使学生知道意思, 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用, 只学习词义, 但不知如何使用, 这只是知识的学习, 而非技能的掌握。

2、词语整体释义

就是将词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解释和说明用法。

(1) 直接法。就是用图片、实物等形象的手段或者直接用汉语来解释使学习者获得词义的方法。又可分为直观法, 如“门”、“钢笔”等等以及动物、水果、颜色等词语, 可以直接用实物或图片解释, 简单明了。

(2) 翻译法。顾名思义, 就是利用学习者母语对词语进行翻译或解说的方法。特别是初学者, 这一方法很重要, 直接、迅速, 但是, 局限性也很明显, 不同语言的词语之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它们在搭配以及文化含义等方面存在差异。到一定阶段后, 要尽早摆脱翻译法, 用汉语去理解词语的含义。

(3) 文化含义解释法。注重文化含义的解释, 并将此与置于目的语文化环境和实际交际环境中帮助学生理解其文化含义和交际价值。

3、词语分析释义法

语素分析释义法。汉语以语素为基本单位,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它具有自由性, 可以独立成词, 又具有活动性, 可以构成新词。正如吕必松先生指出:“长期以来, 我们基本上把词作为最小的教学单位, 一直不太重视语素教学, 其实汉语教学中语素教学是一个不该忽视的方面, 应该考虑把语素作为最小的教学单位。

目前的汉字教学偏重于汉字结构的教学, 对于汉字的字素、字义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以汉字学习往往是被动的记忆和对形体、笔画的机械模仿。汉字难加大了词语学习的难度, 我们要解决词语难学的有效途径可以是语素教学, 汉语中约占97%的语素是单音节的, 他们组合成新词的能力很强, 而且其中许多是单音节语素本身是词, 所以掌握一定数量的语素和构词法, 就可以迅速地扩大词汇量。

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来说, 大多数学生是成年人, 他们母语系统已经建立, 具有一定的语义推导能力, 引入语素分析教学法, 通过字与字的组合, 让学生在学会一个一个词语的同时, 学会词语的组合原则, 并且在掌握有限汉字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字义推导能力。

4、虚词教学法

虚词是表达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手段, 意义抽象, 不能单独成句, 也不能从客观世界中找到实例, 因而在虚词教学中不能就词讲词, 这样简单的几个字反而却解释的越来越复杂, 其实, 面对对外汉语教学对象, 他们本身已经具备母语语言系统的推导能力, 我们在讲解该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使用的条件限制, 具体的位置, 搭配等强调过后, 再结合上下文语境或者情境语境进行讲解, 不仅对此词义理解, 而且对词语的运用也能较好理解。

虚词中有很多词, 尤其是关联词语, 很多时候不是单独使用的, 而是成对出现, 如:只有……才……, 因为……所以……, 不仅……而且……, 等等, 在教这些虚词的时候, 教师应该指明具体的搭配规则和使用情况, 有些还要强调其二者搭配不可替代性, 引起学生的重视, 可以有效避免学习中搭配不当引起的错误。

五、结语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词汇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 在词汇教学中要重视词语的文化含义。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 不仅要掌握词语的语言意义, 也要懂得词语的文化含义, 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准确地掌握汉语的语言和词汇。汉语的词汇意义又是丰富复杂的,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 要不断探索、改进词语教学法, 找出适合课堂、教学对象的词汇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孟子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A].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2]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张志公.语汇重要, 语汇难[J].中国语文, 1988 (1) .

篇4:余晖词语的含义及同义词

傍晚的阳光。 《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 李善 注:“餘暉,言将夕也。” 唐 戴叔伦 《山居即事》诗:“巖云掩竹扉,去鸟带餘暉。”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三章:“第二天,他们把扫帚肩到 汤河口 交货的时候,落日的余暉已经映红 终南山 的峰颠了。” 充足的光辉。 《文选·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牗。照之有餘暉,揽之不盈手。” 吕延济 注:“明月入於我牎牗之中……照则光暉有餘。” 晋 张华 《中宫所歌》:“遗荣参日月,百世仰餘暉。”

余晖词语的同义词

余光 [ yú guāng ]

余晖词语的造句

1、当橙光弥漫于整个黄昏,那落日的余晖洒满整个窗棂的时候,天际总会有几只晚归的鸟儿驮着夕阳懒懒回家。

2、时光推动着岁月轮回更替,历史的千年余晖摇落了那些花季雨季。

3、夕阳西下,在落日的余晖中,草原上的一切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只有牛羊低头吃草,偶尔叫几声,仿佛在告诉人们草原的宁静、悠闲与舒适。

4、傍晚,太阳沉沉地向西边落下,在江面上洒下了金色的余晖。

5、夕阳已落,余晖依旧于天上,不肯离于,见山,更峻,更峭,无一例如,世间美景莫过于此。

6、这河畔的夕阳余晖,永远是最吸引我的风情。

7、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我们一家人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怀着愉悦的心情,又沿着石阶走下山来。

8、落日余晖透过树林投下斑驳身影,波光粼粼的金黄海面上,人们在互相嬉戏。

9、愉快的时间总是那么地短,傍晚,一群群鸽子扑棱着翅膀飞回鸽舍,在夕阳的余晖下,此情此景美不胜收。

10、夕阳的余晖洒在明湖湿地公园的每一个角落,为万物镀上了一层灿金色,绚丽而又高贵,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11、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也收起它最后一抹余晖。

12、漫步在洒满余晖的小径上,独自寻找着那最烂漫的秋色。

13、夕阳的余晖将熟悉的村庄染成金黄色,缕缕炊烟次第升起,在空中漂浮了一会儿,便有些寂寞的消散了

14、街道两旁店肆林立,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地普洒在红砖绿瓦或者那眼色鲜艳的楼阁飞檐之上,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洛阳城晚景增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

15、落日余晖透过层层树叶洒在路面上,给地面抹上了一层黄灿灿的颜色。

16、一抹雪白也并不掩人耳目地从地平面下勾上云霄,霎时间,橙红之余晖也不知不觉灰飞烟灭。

17、夕阳献出了她那最后的一丝余晖,微笑着逝去了。

18、以前多次来过鸣沙山,但都没有看到鸣沙山的落日余晖,这次我一定要先睹为快,也不枉我的敦煌之行。

19、漫步在那青石板小路上,任凭那碎金般的余晖洒在身上。

20、落日的余晖洒满了大地,大地的一切换上了新装。

21、晶莹的汗珠已在傍晚凝固,不倦的蝉鸣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次嘶哑。

22、夕阳西下,余晖点点地划过西边的云彩,照在白雪皑皑世界里,血色的云染红了我的思念。

23、夕阳的余晖洒在美丽的花朵上,散发出金红的光芒。

24、每当夕陽西下,余晖送走归鸦之时,沿着高矮不一的山岗,定然会看见三三两两的村落人家,坐落在墨绿的山坳里。

25、渐渐西移的落日洒出千万缕余晖,浓墨重彩地在天边染出浓淡交融的橙色。

26、夕阳西下的那一抹余晖,是那么美丽,那么静谧。

27、夏末的黄昏,太阳带着无尽的眷恋,散着橙黄的余晖,映衬着西边懒散的云层,折射出万道霞光,依山渐渐西沉。

28、傍晚,夕阳余晖下,林立的桅杆和散落的小船,勾勒出一幅水墨写意,千年的古唱由远至近,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29、整座城市都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许多建筑物上都覆盖了一层淡金色的光彩,在寒冷的冬天里,能沐浴在这样温暖阳光中,忽然感觉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30、夕阳西下,当太阳落在山顶上的时候,江面上那一道道余晖,波光粼粼,景色美不胜收,身在画中,不尽言表。

31、散步在高高的城墙下,看着那些斑驳脱落的墙砖,古城在夕阳的余晖下,开始进入梦乡。

32、或许没有,正如苍山顶上那片云,燃烧了落日的余晖,却忘了月亮应有的阴影。

33、低头俯视,山下蜿蜒流淌的黄河气势磅礴,夕阳的余晖反射出水面耀眼的光芒。

34、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西边的天空,落日的余晖,洒下点点碎金。

35、清晨,当曙光初照、朝霞染红了山峦;傍晚,当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满了平坝,山堡人家炊烟袅袅。

36、到达民丰穿沙漠时,已是夜幕将临的七点,夕阳的余晖蒙蒙地罩在茫茫沙漠的上空,金色的胡杨林显得愈加岿巍。

37、大芦湖,芦苇青翠,沙鸥翔集,更兼余晖夕照,落日风情,如大家闺秀,令人迷恋。

38、远处的岳麓山,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之中。

39、乡音温婉流畅、回味无穷,是一首诗,一首山水田园诗,有朝阳,有余晖,有温馨,有和谐。

篇5:词语传递的含义及同义词

传送;辗转递送。 《宋史·选举志二》:“入试日,一切不许传递。” 明 唐顺之 《公移》:“为此牌仰中军 倪禄 即便传递各营将士,一体遵守施行。”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司马相如》:“传递琴心作上宾,吹歔赋手藉阉人。”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门外有两个白长衫、黑缎子坎肩的仆人,屏声静气的在伺候传递着汤水。” 特指考试时以纸片等私递作弊。

二、词语传递的同义词

转达 [ zhuǎn dá ]

相传 [ xiāng chuán ]

通报 [ tōng bào ]

三、词语传递的造句

1、没有振动传递到手柄,机器也没有任何噪音。

2、频率的主要函数包括主动力传递函数。

3、它们可用于获得传递函数和致动点函数。

4、神圣的奥运火炬传递着每一位中国人世间的梦想,不料却受到阻拦,刺伤了一双双热情张开的手臂。

5、虽是初秋,但夏末的余热依旧未散,墙角那盛开的金色的花,就像是几个小太阳,向我传递着满满的能量。

6、动物王国的春使是燕子,它们斜着身子在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传递着春的消息。

7、大雁饱含憧憬地向着北国的乐土结对航行,一路载歌载舞,排踏出春天的韵律,传递着春的喜讯。

8、我向周围望去,湖四周长满了野草,能嗅到一股泥土的芬芳,是春雨,把这自然的味道传递过来。

9、湖畔的小草探出头来,用那淡淡的青色给人们传递春的信息。

10、生活当中,我们也常常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你把一份关爱传递给他人的时候,自己的内心也常常会留存着一份欣慰和感动。

11、新年的烟花很给力,绽开对你的点点思绪,缤纷的祝福洒进你的世界里;春节的问候满满地,包裹我沉甸甸的心意,委托手机里的短信传递给你;春节如意!

12、静静地聆听你传递过来的呢喃爱语,聆听你遥望了十年的相思,有种茕茕孑立的味道。

13、每来一条微信,我都及时回复,传递着我们彼此之间的友情。

14、落叶是安静的,它不会抱怨,也不懂抱怨,它明白它不能永生,光合作用后合成的物质还要传递给茎,给根。

15、雪依然飘着,醉梦的夜里,为我传递着溢满的思念,在如诗的梦里踏歌而行。

16、风其实还是生命传递员,它将种子带到哪里,哪里就有春天使者。

17、早晨阳光明媚,所有的万物都展现着它们自己的美,就连树上的喜鹊也大声叫着,传递着自己的欢乐,表达着自己的喜气,想要让人们注意它们的魅力。

18、深知,这样的夜色,亦有心通的人喜欢着这样的时光,无需言语,无需传递,那份懂便穿透夜的时空,将心声相融。

19、在没有电话的年代,书信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最常用的方式。

20、有心的人会处处听到美景的脚步,看到美景的身影,随处可见,美景传递美好。

21、一切始于感恩,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个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22、我喜欢哼着小调儿洗衣做饭,与每个碰面的人点头,微笑并问好,把自己小小的愉快传递给别人,然后再收获别人回报的友善。

23、人就是活在消息里面,在通过消息的传递中磨练自己成熟自我。

24、西溪老家,每逢春节过后,各村喧天的锣鼓,早已传递着元宵节快要到来的信息。

25、烟缸中的灰满了,倒掉,哈拉一声,灰溅起的雾,久久不能散去,记载了时间的脚步,传递着远足的信息。

26、整个社会、所有父母都在热切地表达着对儿童的关注和关爱,都在传递着来自这个世界的善念和爱意。

27、还记得你俊朗的容颜,在绽放笑意时,总是传递着浓浓的热情。

28、冬雨在皮肤的纹理间传递着凉意,告诉我冰凉之感。

29、春天的雨是甘甜的,她传递的爱意会滋润你的心田。

篇6:脑海词语的含义及同义词

脑子。中医学认为脑为髓海,故称。 《灵枢经·海论》:“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穀之海……脑为髓之海。” 特指思想、记忆的器官。 叶紫 《丰收》九:“十五六年农民会的影子,突然浮上了他的脑海。” 茅盾 《喜剧》二:“立刻他的脑海中展开一张政治地图了。” 巴金 《家》二:“他的脑海里现出来一个少女的影子,但是马上又消失了。”

脑海词语的同义词

脑际 [ nǎo jì ]

大脑 [ dà nǎo ]

脑子 [ nǎo zi ]

脑海词语的造句

1、六君子英勇就义的动人场面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怀。

2、中秋之夜,望着明月,我的脑海之中又浮想起许多往事。

3、读的书多了,我的脑海里萌发了许多奇思妙想。

4、一提起童年,那些有趣的往事就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出来。

5、这些公式、定理装满了他的脑海。

6、让人留恋的西湖美景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7、那激动人心的情景,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

8、看到儿时的伙伴,童年的趣事便在脑海中出现。

9、凝视某处,或是闭上双眼,看看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

10、为拨动思绪,记者的脑海里莫名其妙地浮现出一首诗。

11、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和她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12、十五年前的那段往事,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13、看到这张小学毕业合影,儿时的许多往事又浮现在脑海中。

14、英雄们的高大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15、脑海就浮现出那棵梧桐树昂首挺立在风雪中的形象。

16、养父母的恩情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7、这件童年时代的往事在我的脑海中已经淡漠了。

18、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记忆在脑海中渐渐淡漠了。

19、我要把老师传授的知识,牢牢记在脑海里。

20、打开尘封的记忆,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奶奶慈祥的笑容。

21、仰望灿烂的星空,我的脑海里充满了美丽的遐想。

22、古人的某些言论犹如不刊之论,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23、大海波澜壮阔的场景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旋转。

24、那些地方我虽去过,但脑海中的浮光掠影,现在已模糊不清。

25、儿时的一些不快的记忆已经在我的脑海中荡然无存。

26、在多数人脑海中会出现这样的定向思维:明星一定是要妇孺皆知,众人追捧的。

27、爷爷的脑海里装满了古往今来的故事。

28、我强烈建议,你把破镜重圆法刻入脑海深处。

29、小刚的脑海里充满了千奇百怪的幻想。

30、周总理离开我们多年了,然而他的声音笑貌,时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31、听了他这番话后,我才知道社会太复杂,到外面去闯荡的计划如一场春梦,从此在我的脑海里消失了。

32、周总理虽然离开我们已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33、那次见面后,她的音容笑貌就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篇7: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1) 理解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概念)的内涵;

(2) 理解指代词或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

(3) 理解词语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的特殊含义或深层意义;

(4) 理解运用修辞格和内涵丰富的词语的意义。

在文章中,词语存在于文章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并与之构成有机的语义联系。因此,要理解和阐释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除了要对这些词语和句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体悟外,还应当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它们与上下文的语义联系,利用上下文的语境正确理解和阐释它们。

1. 理解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要结合文章思路、主旨加以分析。

如:(2008年江西卷)第16题问:“‘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朦胧的敬慕”是文章题目,弄懂“朦胧”的含义是关键。文章的思路是:第一、二段写作者怕看死人,但看到母亲的遗体﹑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和鲁迅先生的遗体却不曾害怕过;第三到第十段写作者在给鲁迅先生守灵时看到一个小学生怀着敬慕和哀悼的心情吊唁的情景非常感动,唤起了作者小时候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的记忆,那时的感觉是“模糊的‘伟大’”,“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衰威或尊敬感觉便塞在我喉咙间”,后来,私下里珍藏了“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的传单和一本《孙中山传》;第十一、十二段歌颂了伟人的伟大人格。理清思路后便弄懂了词语“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指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

2. 理解指代词或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

文章中的指代词往往运用于同一事物的反复出现之时,所以指代词的出现,多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指代词指代的内容在本句中往往难以找到,而要从上文甚至下文入手,由近及远地寻找,还要注意上下文对指代内容的限定或提示。指代内容有近距离指代,也有远距离指代,对有些指代性词语还应特别注意其前后指代是否一致,范围是否统一等。有时指代内容没有现成词语可供使用,需要我们对文章进行分析、归纳与综合。

如:(1996·24)第二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___(不超过20个字)

第二段内容: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这一段中共有六个句子,“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出现在第二句,第二句是别人对贝多芬的评价,第五句也是别人对贝多芬的评价,这样,第二、五句的表意就是一致的,问题的答案也就找到了,所指的一类人是:与贝多芬同时代的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

3. 理解词语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的特殊含义或深层意义。

一般来说,文中出现的被临时赋予的特殊含义或深层意义的词语,往往具有迷惑性,不能按照惯性思维理解,解答这类题目时,“在文中”是关键所在,词不离句是理解词语的基本原则。

如:(2006年北京卷)“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说他是“书虫”,自然与书有缘。先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逾卅五载,家中藏书少说也有两万册。当我们还住在旧居时,已是书满为患,但先生视为珍宝,待若上宾,并且任其喧宾夺主,几乎占领了家庭所有领土,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好不容易盼到迁移新居,“分居”的书籍终于统一归置于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里了,我还特意给先生买了一张非常宽大的写字台,好让他有个宽松、舒适的读书写作之地。然而好景不长。不知不觉之间,写字台四周又摞满了书,形成高高矮矮的“书笋”,光洁的台面不久也被各种书稿覆盖,连喝水杯也没有容身之地。对此“惨”状,我实在目不忍睹。一日趁他外出,我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写字台,自以为替他办成了一件好事。殊不知,我的整理反而打乱了他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找东西,可已经被我变乱了的“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见此问题已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1)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

(2)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

“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记忆找,自然就找不到。

4. 理解运用修辞格和内涵丰富的关键词语。

对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词语和含蓄、抽象的词语的理解,需要弄清手法的特点和借助前后文,以界定该词语的含义。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其内涵。对此,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前后找答案即可。

如:(1999·22)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第四段指出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就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上一篇:出站核查安全职责下一篇:表示感恩的排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