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角度解读琵琶行

2024-05-08

五个角度解读琵琶行(通用6篇)

篇1:五个角度解读琵琶行

从音乐角度赏析琵琶行

一、《琵琶行》中关于琵琶的演奏技巧

唐代诗人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的《琵琶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诗中写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诗人借用虚构的手法,用以寄托自身的感慨,以及诗人对音律、对琵琶的演奏技巧的谙熟,通过描写琵琶女的生活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绝句。“……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由此道出琵琶做为弹拨乐器中的一种,不仅音色优美,而且极具人物情感的抒发。

《琵琶行》中用“轻拢慢捻抹复挑”7个字,概括了琵琶演奏的基本指法与技巧。句中所说的拢与捻,指的是左手的两种指法。拢,今称为“推”,即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捻,现在称为“吟”和“揉”,即在左手手指把弦按在柱(就是今天说的“相”和“品”)上,左右捻动,使弦上发出摇曳不定的余音。“拢”和“捻”这两种左手指法,非常适于表现婉转细腻的情调。诗中描述“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一定少不了这种左手指法的演奏。在现代戏曲音乐伴奏中,特别是河南豫剧曲牌《哭剑》的音乐伴奏中,琵琶的这种“吟”、“揉”指法,经常被运用,表现一种缓慢、悲痛、伤感的情绪。

至于句中的“抹”与“挑”,则是指右手的两种指法。“抹”就是今天所说的弹,即用右手食指自右向左弹弦;“挑”和今天的说法一致,是用右手大指自左向右挑弦。弹和挑是琵琶演奏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法,是基础。因为琵琶的右手演奏指法约有50多种,其中包括基本指法、派生指法与组合指法。正因为有了如此多的指法,所以才有琵琶丰富的表现形式。那么,为什么称弹挑是右手最基础的指法呢?因为右手的50多种指法中有90%的指法是由弹或挑派生的,或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所以,弹和挑质量的高低,对琵琶演奏的.右手技法如“滚指”、“轮指”、“摭分”、“扫拂”等都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对于左手的发音和音色也概莫能外。

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对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扎实的基本功,仅用一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描述就跃然纸上。“转轴拨弦”是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这准备工作只在“三两声”中便已完成,并且这“三两声”已经溶入并酝酿出了演奏者的感情。拧轴拨弦,弹奏几声,曲调未成就充溢着感情;一声声低沉缓慢,充满沉思,好像在倾诉身世的不幸。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描写琵琶女弹奏技巧的文字也只有“轻拢慢捻抹复挑”一句。先弹《霓裳》曲,又奏《六幺》调,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用对音乐的形象描绘和艺术感染力的渲染,反衬琵琶女“曲罢曾教善才服”的高超技艺。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弹奏中,粗弦铮铮,急促得好似急风暴雨;细弦嘤嘤,细缓得犹如低声私语。急缓高低,错杂成一片,就好像大小珍珠落满了玉盘。时而如花下黄莺的婉转鸣声,时而又似泉水下滩,声声幽咽,渐渐地泉水冷滞弦音凝结,乐声嘎然中断。这些名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急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当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除了上述的演奏技巧描写,还有“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句子,这是一种右手指法,相当于现在琵琶演奏中的“扫弦”。既右手食指用力急速地从缠弦到子弦一划而过,四条弦霹雳一声发出强烈的和声效果,在这里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怒之情,是乐曲结束时常用的技法。不过,《琵琶行》中的“扫弦”是用工具,即诗中所说的“拨”,而不像今人用手指。前文中提到的“抹”与“挑”,也是用拨子,拨子可以是木质、牛角或象牙的。不过,也就是在唐代,已经开始有人用手指代替了拨子,乃至最终完全放弃了拨子。

二、琵琶的由来

琵琶,是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琶原是在马上演奏的胡乐,秦、汉之前的“琵琶”,又称为“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有“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的记载,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以此可见是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同时代的应勋在《风俗通》中也说:“以手批把,谓之琵琶”。由此可知,它是以演奏手法来命名的乐器,其形制,秦代为直柄,园形音箱,竖抱演奏,又称“直项琵琶”。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的较早。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新疆、甘肃一带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在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这在敦煌壁画和龙门石窟的浮雕中十分多见。唐宋以来,在这两种琵琶的基础中不断改进,逐渐形成现今半梨形音箱,以薄桐木为面,琴颈向后弯曲的形制,颈与面板上设“相”和“品”,张四弦,按四、五度关系定弦。近代通行的琵琶,为四相十三品,以后又经过逐步的改革,增至六相二十三(四)品,因而能演奏出所有半音,是许多乐器所不能比拟的。可以说,当今的琵琶,是“融贯中西”的结果,当不为过。古代琵琶的视觉形象,在敦煌莫高窟的诸多壁画中,有极为生动的描绘;在日本奈良正仓院(古物库)中,还藏有多面唐代彩绘琵琶的实物。

三、中华民族乐器之王

琵琶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被称为“民乐之王”,它的音域宽广,半音完备,技法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被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和多种地方戏曲、曲艺伴奏。它不仅可以演奏传统乐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现代作品,还可以与交响乐队合作,既能表现气势磅礴、壮丽雄浑的大型乐曲,又可以表现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如琵琶武曲《十面埋伏》是一首描写古代战争场面的大型乐曲,乐曲壮丽辉煌,气势雄伟,艺术形象鲜明,它以雄伟的气势、壮观的场面震慑了很多人。一把乐器“琵琶”只有四根弦,却能把古战场上的战争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令很多人为之倾倒。《十面埋伏》这首乐曲是以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乐曲主要歌颂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全曲共分十三段,采用章回小说结构,一、列营;二、吹打;三、点将;四、排阵;五、走队;六、埋伏;七、鸡鸣山小战;八、九里山大战;九、项王败阵;十、乌江自刎;十一、众军奏凯;十二、诸将争功;十三、得胜回营。乐曲从战争的准备阶段开始(从列营到走队),节奏由慢渐快,以琵琶模拟战鼓声、浑厚雄壮;接着是一段吹打乐,全用轮指演奏模拟号角声。然后进行排阵、点将等等,这都是古战争中必有的内容。真正精彩激烈是在作战部分(从埋伏到九里山大战):埋伏表现了伏兵重重,楚军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情景,首先是在鸡鸣山进行了一段小规模作战,然后是九里山大战。九里山大战则是全曲的高潮,运用琵琶高超复杂的绞弦技巧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惨烈:人仰马嘶声、兵刃相击声、马啼声、呐喊声等等,惊心动魄,让人振奋。中间一段琵琶长轮模拟箫声,隐约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项羽兵败,直至项羽自刎,刘邦得胜回朝,全曲结束,整个乐曲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以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的交响效果。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也是最受欢迎的琵琶曲之一。

再如琵琶文曲《夕阳萧鼓》,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技法,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的意境。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夕阳萧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就早已流传了,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18前)与吴畹卿(1875)的手抄本,李芳园在1895年编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浔阳琵琶》;1929年沈浩初在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叫《夕阳箫鼓》。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在演奏中运用了各种琵琶技法,此曲流传甚广,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近与远、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音乐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琵琶的许多名曲如《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昭君出塞》、《阳春古曲》、《高山流水》、《月儿高》、《彝族舞曲》、《春雨》、《渭水情》、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不仅为炎黄子孙所钟爱,同时也为各国人民所青睐。

中华民族50的文明史,产生了无数的文化瑰宝,渊源流传,为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储蓄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素有单个民族乐器之王美称的琵琶,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精品。在其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实际上是一个吸纳、综合、取舍、繁衍的过程,已成为一件能文能武、能古能今、能中能西的乐器。白居易的一篇《琵琶行》曾使千万人为之动容。一首《十面埋伏》,演义出一场战争的宏伟场面。由此可见,琵琶作为中华民族乐器中的明珠,以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宽广的音域,清脆明亮的音色,成为中华民族瑰宝中的精品,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名族乐器之王。

篇2:五个角度解读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形象,有人认为她是一个留恋灯红酒绿渴望奢靡生活的女子,是不值得同情的;也有人说商人经商是正当的,稍有别离就耐不住寂寞,便“梦啼妆泪红阑干”,难道为妻还不如为娼?但还有人说,琵琶女是一个受玩弄的弱女子,应该同情。

《琵琶行》的“序”和正文第三段都交代了琵琶女的身世,既写了她年轻貌美时的“欢笑”,又写了她年长色衰时的辛酸,在这鲜明的对比中,作者到底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琵琶女呢?

从她的言行举止来看,“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沉吟”、“整顿衣裳起敛容”,这些都说明她满腹心事,欲说还休,不愿随便抛头露面,充分显示了她经历了沧桑,脱去了浮华,变成了一个庄重、愁苦的中年妇女。

从她的弹奏技巧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应该越来越精湛,而且从得阳江中的这一场演奏也可看出,她的技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为什么会“门前冷落鞍马稀”,只能孤“守空船”呢?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暮去朝来颜色故”。由此可见五陵少年并非真正为欣赏艺术而来,主要还在于追求色相。所以我们可以说,妙龄时的琵琶女虽然“今年欢笑复明年”,但是如今的她,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貌美,只能独坐船上盼等夫君来。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这段文字概述了琵琶女人生历程,用文中的话可以概述为“本是京城女---学得琵琶成---欢笑复明年---暮去朝来颜色故---嫁作商人妇---江口守空船”,对此学生都能粗线条的勾画出来。但诗歌毕竟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字里行间包含了极其深致的思想感情。

先看“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两句。“京城女”三个字有没有情感在里?有,我们都有这样生活经验:到外地的北京人总是喜欢说自己是北京人,原因是北京人值得骄傲。琵琶女在表明自己身世时,说这话应该就有一种自豪感。但句中加上一个“本”字,味道就不同了,其中就饱含了一种颠沛流离后的辛酸和沧桑。再者如“家在虾蟆陵下住”一句,虾蟆陵是什么地方?典籍上有记载,是当时长安街中最繁华的商业区,然而琵琶女是不是就生活在繁华之中呢?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一句看,她很小就进入教坊(估计在七八岁),说明她家庭情况并不好,说的夸张一些,很可能就相当与现代都市中的贫民窟。如此想来,我们会发现琵琶女家庭是不幸的,她的童年生活是贫寒是凄惨的,这一点就值得同情和品味。

再看“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在古代诗文中,“十三”通常是虚指,未必是确切的年龄。但不管怎样,这个孩子很小就学业有成,可见她的聪明伶俐和活泼可爱。同时我们还应该设身处地地想想,琵琶女自述时应该沉浸在对少年美好时光的追忆中,充满甜蜜充满亲切充满自信充满对美好人生的热切期待。综观琵琶女这一生,可以说她最亮丽的地方就在此吧,此后生活好象给她种种,似乎都不能与此相比。在阅读这四句是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为让学生领会该文,我上课时打了两个不太贴切的例子:一个是琵琶女学习进步时,教坊老师鼓励和表扬她,她的心情;另一个是经过苦苦追求,你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相当于学得琵琶成),身边一定有鲜花和掌声,突然有人告诉你通知书是假的,刹那间,你所有的愿望化为乌有,你又是什么感受?你理解这些,也就是说理解了当年琵琶女学业有成却步入青楼的幸福与痛苦。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文章叙述到这里,似乎起了一个高潮。琵琶女的命运突然有了历史性的改变,接触的是富贵人家,交往的是纨绔子弟;吃穿用度皆不同寻常。如果我们展开联想,眼前也许会出现一幅幅生活画面:古色古香的高楼,素淡朦胧的烛光,珠光宝气,或素手弹琴,或觥筹交错,琵琶女成了人见人慕的当红明星。其实这只是表面化的东西,要有深刻地理解,就应该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琵琶女为了生存,淹没了尊严,献出了青春,献出了肉体,和自己不喜欢的男人在一起,其内心是无可奈何和恸痛无比,其精神世界则是空虚孤独。“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就是最深沉的感叹和惋惜。由此看来,“爱而不能”这就是琵琶女梦幻青春最大的遗憾。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生活在红尘中的女子,内心一定有着难言之痛,知心的话会和谁说呢?对琵琶女而言,可能只有他的弟弟和阿姨(老鸨)。因此两位亲人相继离开,这对琵琶女来说,是一种无法弥补的伤痛。从此以后,不再有人问寒问暖,不再有人倾听衷肠。再者,亲人离开后的空白是什么滋味,也许只有她在青灯照壁的寒夜能够最沉痛地体会到,借用《红楼梦》中一句话“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篇3:五个角度解读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诗画转化方式解读

白居易《琵琶行》作为一首千古名诗,做到了诗中带画,画中有情,情中有景。通过不断的转换也造就了这首诗的与众不同,被世人千古流传,后人常常把《琵琶行》以诗画转换的形式表现出来。诗画转化的表达方法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全译”,另一个是“变译”。而“全译”之中包含“直译”和“意译”。

(1)诗画转化方式直译解读

“直译”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直接翻译,它不是话中套话,也不是依次来翻译,它的根本宗旨是表达作者写作品的意义,重点是在于“形似”。很多人都知道,《琵琶行》是一首长篇的诗歌,要是把全篇诗句逐字逐句的翻译过来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把《琵琶行》中的具体内容,以及人物、情境描述出来就可以了,使人能够一见画就可以指出这是根据《琵琶行》创造出来的绘画就行了。这也是最简单、最直面的诗画转化方式,以诗歌为根本,进而创作绘画。因为作为一幅诗意画,最先要传达的就是诗歌中塑造的环境、形象。例如笔者印象最深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多人让他背出《琵琶行》不容易,但是问及能想起几句诗的话,这一定是其中之一。其画中就可以表现出船中,一名婀娜多姿的女子,用琵琶及长长的衣袖挡住自己的半张脸,使女子美丽的面庞若隐若现。更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其也可以用诗画转化的方式来表达出来,秋天散漫着落叶,河边飘落着小船,二人作揖时离别的画面。这个也很容易直译成诗意画,对《琵琶行》熟知的观者也很容易鉴别出这句诗词。

(2)诗画转化方式意译解读

《琵琶行》作为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最重要的是表达其中含义,其中的内部含义是无法直译过来的,诗中许多朦胧和模棱两可的诗句是要通过自身理解才能直译出来,这个曲折的翻译就“意译”。但是意译不是凭借读者主观理解,那会曲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诗意,要通过文章的基本内容以及作者身处的环境,走进作者内心之中,才能真正的意译这首《琵琶行》。直译是作品中的表面现象,而意译是作品之中的内在含义或者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自身的抱负。在许多情况下,直译和意译之间是相互融通的,这样才能使得作品含义或者表达情感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内部情感才能得以表达出来,真正的做到画中有情,情中有景。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很多诗句是直译和意译相互融通的现象。例如明代宋旭创作的《琵琶行图》,其中就描绘了广阔的江水,微风吹拂了落叶,水面也是微微荡漾,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微波的江面上,岸上树叶从树上散落,微微摇曳的芦苇丛,两人望向江面,江中一艘小船随着江水荡漾,船舱内一位长须白发的老人坐在船上听着女子弹琵琶吟唱,虽然画中的人物表现是静止的,但是却画的惟妙惟肖,表演者倾心,聆听者十分专注,岸边的送别二人以及船夫全部都在侧耳倾听,三人的神态描写更是出神入化,让这幅画的赏析者如能听到这美妙的琵琶声,这幅画完美地展现了《琵琶行》中白居易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以及“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意境。

白居易的《琵琶行》作为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其影响力在当时社会是可想而知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等经典诗句更是伴随了我们一生。从上述各种诗画表达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对这首诗的喜爱程度,正是因为《琵琶行》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表现形式,才得以让《琵琶行》成为千古名诗,被后人所流传。

摘要: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大多都是以朴实的风格为主,白居易诗作中的《琵琶行》更是作为千古名诗而流传至今,把《琵琶行》作为诗歌中的精品,会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在画中。本文主要通过白居易的《琵琶行》,来解读《琵琶行》的诗画转化方式。

篇4:五个角度解读琵琶行

关键词:白居易 《琵琶行》 诗画转化方式 诗意画

白居易一生坎坷,在他为官的时候屡次被贬,而且被贬皆为诬陷,最后被贬到江州当司马。江州司马虽然表面上看是刺史的佐史,但是实际上是一个很闲的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尊严上受到了莫大的损伤。某年送客湓浦口过程中,听闻琵琶声,偶遇琵琶女,之后创作这首《琵琶行》,流传至今。当时的白居易45岁,是他被贬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助偶遇琵琶女,得知此人技艺出色、身世凄凉,透过琵琶女,白居易仿佛看到了自己:在为官道路上受到的政治打击,屡屡被贬的悲惨遭遇。因此,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由于琵琶女与自己相似的处境,而把琵琶女视为红尘知己,二人同病相怜。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外则写景,实则写情,这让《琵琶行》这部作品具有超乎寻常的感染力,而后人往往为了祭奠这位伟大的诗人和这首千古名诗,往往会绘出许多诗意画来作为祭奠。

白居易《琵琶行》诗画转化方式解读

白居易《琵琶行》作为一首千古名诗,做到了诗中带画,画中有情,情中有景。通过不断的转换也造就了这首诗的与众不同,被世人千古流传,后人常常把《琵琶行》以诗画转换的形式表现出来。诗画转化的表达方法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全译”,另一个是“变译”。而“全译”之中包含“直译”和“意译”。

(1)诗画转化方式直译解读

“直译”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直接翻译,它不是话中套话,也不是依次来翻译,它的根本宗旨是表达作者写作品的意义,重点是在于“形似”。很多人都知道,《琵琶行》是一首长篇的诗歌,要是把全篇诗句逐字逐句的翻译过来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把《琵琶行》中的具体内容,以及人物、情境描述出来就可以了,使人能够一见画就可以指出这是根据《琵琶行》创造出来的绘画就行了。这也是最简单、最直面的诗画转化方式,以诗歌为根本,进而创作绘画。因为作为一幅诗意画,最先要传达的就是诗歌中塑造的环境、形象。例如笔者印象最深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多人让他背出《琵琶行》不容易,但是问及能想起几句诗的话,这一定是其中之一。其画中就可以表现出船中,一名婀娜多姿的女子,用琵琶及长长的衣袖挡住自己的半张脸,使女子美丽的面庞若隐若现。更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其也可以用诗画转化的方式来表达出来,秋天散漫着落叶,河边飘落着小船,二人作揖时离别的画面。这个也很容易直译成诗意画,对《琵琶行》熟知的观者也很容易鉴别出这句诗词。

(2)诗画转化方式意译解读

《琵琶行》作为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最重要的是表达其中含义,其中的内部含义是无法直译过来的,诗中许多朦胧和模棱两可的诗句是要通过自身理解才能直译出来,这个曲折的翻译就“意译”。但是意译不是凭借读者主观理解,那会曲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诗意,要通过文章的基本内容以及作者身处的环境,走进作者内心之中,才能真正的意译这首《琵琶行》。直譯是作品中的表面现象,而意译是作品之中的内在含义或者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自身的抱负。在许多情况下,直译和意译之间是相互融通的,这样才能使得作品含义或者表达情感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内部情感才能得以表达出来,真正的做到画中有情,情中有景。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很多诗句是直译和意译相互融通的现象。例如明代宋旭创作的《琵琶行图》,其中就描绘了广阔的江水,微风吹拂了落叶,水面也是微微荡漾,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微波的江面上,岸上树叶从树上散落,微微摇曳的芦苇丛,两人望向江面,江中一艘小船随着江水荡漾,船舱内一位长须白发的老人坐在船上听着女子弹琵琶吟唱,虽然画中的人物表现是静止的,但是却画的惟妙惟肖,表演者倾心,聆听者十分专注,岸边的送别二人以及船夫全部都在侧耳倾听,三人的神态描写更是出神入化,让这幅画的赏析者如能听到这美妙的琵琶声,这幅画完美地展现了《琵琶行》中白居易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以及“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意境。

白居易的《琵琶行》作为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其影响力在当时社会是可想而知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等经典诗句更是伴随了我们一生。从上述各种诗画表达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对这首诗的喜爱程度,正是因为《琵琶行》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表现形式,才得以让《琵琶行》成为千古名诗,被后人所流传。

篇5:五个角度解读琵琶行

1)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2)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篇6:五个角度解读琵琶行

白居易悲情

诗人白居易仕途坎坷, 元和十年因力主捕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 受到谗毁, 被贬江州司马。司马本为闲职, 因而诗人无公务缠身, 又因江州地方偏远, 在此空闲度日, 心中自是落寞。无法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仕宦理想, 不觉为自己的境况所悲。在一个“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夜晚, 送别友人归去, “举杯消愁愁更愁”, 心中充斥诸多离情别绪。“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诗人此时正愁肠百结难解, 目睹茫茫江月长吁短叹。忽然, 听得一支优美的琵琶曲, “如听仙乐耳暂明”, 诗人如闻仙乐, 情绪为之一振, 感情上出现了短暂的欢愉, 一扫满腔的愁绪, 寻访弹奏琵琶曲者。恳请琵琶女再行弹奏, 琵琶女勉为其难,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在欣赏完琵琶女弹奏的几支乐曲后, 诗人为琵琶女精湛的技艺折服, “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 诗人如梦方醒, 以为妙绝入神。

诗人不免追根溯源, 探询琵琶女的来历, 听得琵琶女自述身世后, 不禁对琵琶女身世的不幸产生了莫大的同情, 同时也勾起诗人痛楚的回忆。诗人想起自身的坎坷仕途, 引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强烈共鸣, 抒发了他忠而遭贬、迁谪荒远的苦闷和悲情。

琵琶女伤情

诗中琵琶女自述了自己盛衰荣枯的经历, 曾经色艺双绝,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在京城红极一时, “今年欢笑复明年”, 不觉韶华已逝, 琵琶女为之黯然神伤。琵琶女也曾为浓浓亲情团团包围, 可惜“弟走从军阿姨死”, 落得孑然一身, 琵琶女为之落泪。“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 年老色衰的琵琶女挥泪洒别教坊众姐妹,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是此时凄凉心境的最好诠释。琵琶女后来嫁一贩茶商人, 辗转漂泊于江湖间, 居无定所, 其间辛酸不言而喻, 琵琶女为之忍苦吞声。更令琵琶女伤怀的是, 重利薄情的丈夫只顾生意场上的金钱, 无暇顾念她的感情, 撇下她一人独守空船, 在浔阳江中随波逐流。

歌舞升平、日月如歌的生活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涧, 今昔生活的强烈反差, 使琵琶女“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琵琶女满腔愁思惟有向无言密友琵琶倾吐, 一人闲来无事, 拨琴弄弦, 以解愁怀, 为诗人发觉。诗人贬地送客, 心情凄惨, 邀请琵琶女弹曲, 无非消愁助兴。琵琶女曲中情、心中意以及如泣如诉的自述, 引得诗人为之悲悯。

琵琶曲传情

诗人自京都贬谪江州, 远离了京城的繁华喧嚣, “呕哑嘲哳难为听”, 无丝竹以愉耳鼓。送客浔阳江畔, 偶听琵琶乐曲, 不觉驻足探寻, 诚心相邀琵琶女弹奏, 以饱耳福, 以释愁肠。

琵琶女正慨叹命运多舛、心情苦寂, 忽闻有人相邀弹奏琵琶曲, 这正好借机倾吐伤感的情怀。含情琴声夺人, “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支支凄美绝伦的琵琶曲随着指尖流淌。诗人也读懂了她的“不得意”以及“心中无限事”, 乐曲的千变万化正是琵琶女心潮的回荡起伏。琵琶曲传达出琵琶女的心声, 同时又引起诗人对坎坷仕途的回顾, 琵琶声沟通了诗人和琵琶女的感情, 融会了琵琶女、诗人过去和现在的身世遭遇和感触。

诗人出于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尊重, 把琵琶女的命运与自己的身世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情不自禁地将抑郁已久的苦闷和悲愤向这位素昧平生、落魄江湖的琵琶女倾诉, 这引起琵琶女的连锁反应。诗人再度相邀, “莫辞更坐弹一曲”, 琵琶女倾情奉献, 哀婉凄美的琵琶曲再度奏响。

上一篇:XX镇党政办工作总结下一篇:辛德勒的名单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