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

2024-05-19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共9篇)

篇1: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 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点的斗争。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环境的变化 (地壳的运动导致)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 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纠正。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 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 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分组游戏。(肢体表达一句话的意思,体会语言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 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应很好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小组讨论: 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渗透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教学案例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第一课时 导课 师:同学们,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上月球,接连向火星、木星、土星发出探测器以来,至今仍未发现生命。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只有地球是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师:对,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从中去思考人与地球上生物圈的关系。 生:(一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师: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地球太伟大了,我们有责任关心、爱护它。 师:生命是否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呢? 生:不是。生命只位于地球的表层,即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师: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篇2: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

导学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导学案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方法: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以及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及进一步探究等学生活动。本节课利用课本资源,在查阅活动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加强。同时也可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探究活动,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其测定的数量并不准确。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应注意首先是定性,第二才是定量,这样就能发挥探究活动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

通过介绍维生素的发现史.既说明了维生素的重要作用,也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发展与方法,并认识到科学的作用。对无机盐的介绍可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既掌握其作用又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三、教学重点:

1、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

2、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难点: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1、学生分组及分配工作,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多媒体。学生准备:

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中现成的装置,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其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3、预习与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的知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以上知识,并结合有关知识自编自演与之相关的小品(课堂上表演)。

六、课时:2课时

篇3:中学生物导学案编制策略

关键词:导学案,编制,策略

“导学案教学法”, 即以导学案为载体, 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要形式, 教师编制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教学过程教师由“教”变为“导”, 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 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 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和创造性。

导学案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的指导下, 根据学情, 在教师引导下, 由教师设计供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 是学生自学预习的重要依据, 是“导学案教学法”实施的蓝本。就此, 笔者对导学案中几个重要要素的编写策略作一探讨。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策略

学习目标是学生自学预习的指南。学习目标的制定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全面性, 做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二是层次性, 区分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 针对不同课堂内容, 分解和细化目标内容;三是创新性, 挖掘教材资源, 转换目标内容, 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目标;四是主体性, 内容叙述上变生硬的“要求”为轻松活泼的“谈话”, 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问题设计策略

导学案中问题设计包括用于学生自学预习的问题串 (即自学内容) 、激发思维的精选例题 (即例题精析) 、检测巩固知识的测试题 (即达标检测) 等。

自学内容中问题串的设计是指通过设计一些具有递进关系的问题, 将知识引申和拓展, 激发思考、暴露疑点、了解认知状态, 便于调整教学策略。问题串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针对性, 针对重点难点设问、针对主干知识设问、针对学生疑点设问;二是思维性, 设计有思维容量的题, 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才能回答;三是层次性, 设计有梯度的题, 低起点、小坡度, 层次分明;四是开放性, 设计结论不确定或解题思路多样的题, 鼓励发散思维, 促进探究。

例题精析中的例题是教师用以阐明生物学原理及应用的题目。例题的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典型性, 选取的例题要典型, 与重难点吻合, 以激发思维、澄清认识、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二是变化性, 尽量选取可变式拓展的题, 便于学生做一题会一类题, 以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三是全面性, 格式应齐全, 不仅有解析、答案, 还要有点评, 解析应从解题切入点、技巧等方面作阐述;答案应从解题格式、思路、得分点等方面进行示范;点评可从题目内容出发, 或对题中思维长度延伸、或对题中解题技巧归纳、或对题中模糊概念澄清、或对题中思维陷阱提醒等。

达标检测中的测试题是用于当堂检测学生课堂学习目标达成度的一组试题。测试题的编制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适切性, 习题的数量和深度要适当, 紧贴当堂教学目标, 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当堂完成;二是踩点全, 针对知识点选题, 不漏点;三是多样化, 内容形式多样, 如知识应用、成果展示、纸笔测验等。

三、学法指导策略

学法指导即在导学案的自学内容和例题精析中, 设计学习方法提示,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取知识, 以让学生明白“怎么学”。

学法指导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多法并举, 将“引导、示例、总结、应用”等方法融入自学内容和例题精析中, 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二是明确要求, 即方法提示要明确, 如阅读某段内容、比较某个图表、分析某个图解等。导学案编制结束, 仅是完成了教学前的预设, 而“导学案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师依据学生自学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学, 即以学定教。这种有针对性、高效的课堂需要的更多是教师课堂上的生成。

篇4:高中生物导学案编写策略

一、生物导学案编写原则

1.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导学案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所以应当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编制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或者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以此来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鼓励人人参与的热情,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参与中学习。

2.从课堂实际出发原则,在苏教版生物教材中,一些章节是无法在一课时中完成的,因此应根据实际课堂的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每节课的效率。

3.从学生层次出发原则,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层次都不太相同,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将不同难度的问题,按照梯度编排,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生物导学案编写模式

(一)学习目标

1.内容一般要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2.学习目标不用“掌握、理解”等含糊的字眼,用明确的“运用”“解决”“记住”,并指出重难点。

(二)知识链接

1.本环节可以设置为: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由于有些内容在生物教科书中介绍得不是很详细,本环节亦可以设置为对本节课内容的补充和铺垫,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

例如:在生物苏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由于学生化学知识较少,可以设置这样一段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地球上天然存在的元素有90多种,各种元素在地壳中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因此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元素为细胞所特有。但是,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不大相同。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如C、H、O、N、P、S、K、Ca、Mg等,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很少,如Fe、Mn、Zn、Cu、B、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其中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被称为基本元素。”

(三)学习内容

1.学习内容作为导学案的核心内容,要体现导学案“导学”的特点。

2.高中生物有与别的学科不同的特点。高中生物主要介绍的是分子、细胞、基因等比较微观、抽象的知识,而只依靠文字的叙述对于学生的理解是不够的,为了利于学生的自学,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用图形来展示一些过程和现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绘图方法,利用的是Windows系统当中自带的画图工具。画图工具可以在“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找到。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运用“椭圆”“直线”“多边形”等等一些绘制基本形状的图形工具,就可以制作一幅比较适用的图形了。

在苏教版第四章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这节内容中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学生往往会对噬菌体如何侵染细菌产生疑问,我们就可以利用“画图”工具来制作一副简图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裂解。

我们就可以运用几幅简图把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清楚地表现出来,学生结合书本就很容易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这个实验了。而教师制图过程并不复杂,主要把几种常见形状组合在一起,不过在制图中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多运用“复制”和“粘贴”,这样可以节约很多重复劳动的时间。二是在组合图形的时候要注意选择这样的选项,上面的选项表示选定的对象会覆盖底层的图像,下面的选项表示选定的对象不会覆盖底层图像,一般在组合图形时我们选择下面的选项。三是在画图当中将线条调粗一点,在打印当中如果线条过细可能造成看不清,背景颜色留白,印刷出来就比较清楚。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点多,而且相对分散,我们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可以利用“友善用脑”当中的思维导图对知识点加以总结和归纳。

(四)学习总结

留白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五)学习巩固

1.分层次设计练习,巩固知识点,检测学习效果。

2.题量适中,2~3题。

例如,对于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题目:

(A级)(1)在下列基因型个体中,只能产生一种配子的是(  )

A.YyRrDd B.yyRrdd C.yyRRDd D.YYrrDD

(B级)(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B级)(3)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两株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A.100% B.50% C.25% D.0

(C级)(4)用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有黄色圆粒70粒、黄色皱粒68粒、绿色圆粒73粒、绿色皱粒77粒。亲本的杂交组合是(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六)学习反思

学完一节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感受记录下来,帮助学习回忆巩固,帮助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也是导学案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生物导学案的编写还应注意的问题

1.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来编写不同的导学案,灵活安排各个环节。

2.不断总结编写经验,收集学生反应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导学案的编写,以达到适合每位学生学习的目的。

导学案的编写策略需要教师不断在摸索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编写策略,在不断的修正中找到适合自己学科特点、教学方法,适合学生学情的导学案编写策略。

篇5: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及缺乏症状。

2、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难点:各种营养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食物中含有__、__、__、__、_、__等六类营养物质。

2、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_、_、__并确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糖类、脂肪、蛋白质

共同点:(1)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__;(2)都能为生命活动__。

不同点:(1)糖类:举例_、__。食物来源:、__、_。

作用:主要为__。

(2)脂肪:食物来源:__、_、__。作用:人体的备用的__。

(3)蛋白质:食物来源:_、_、_、__。作用:构成__的主要物质,促进人体的__,以及受损细胞的__和_,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__。

4.大约占体重60%---70%的是。它的作用是__。

5、无机盐

无机盐种类

缺乏时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无机盐

含铁无机盐

含碘无机盐

含锌无机盐

含磷无机盐

6维生素

(1)、特点:不是构成细胞的_____,不为人体提供____,需要量很____,但很重要。一旦缺乏时,会影响正常的____,甚至____。

(2)、常见种类及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____;

维生素b1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____;维生素c缺乏症食物来源于____;维生素d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阅读书本21——24页小组探讨

7、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要点滴葡萄糖液,为什么?

8、病人几天不吃食物,身体明显消瘦,为什么?

9、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小组讨论)

提出问题:__

做出假设:__

实验数据记录:__

分析得出结实验结论

做课本p24讨论题

学习任务二:阅读书本24——27页小组探讨

10、小明经常吃钙片补钙,但医生还是诊断他缺钙,可能是什么原因?

小明要多吃什么好?

11、有人一到晚上就看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吃什么食物可以治疗?

三、系统总结:

1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__物质。来源__。

蛋白质:构成__的主要物质,是生长发育、受损细胞的和、

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三大营养物质之一,来源于。

脂肪:贮备__物质。来源于__。

水:构成人体__,也是人体重要的__物质。来源于__。

无机盐:构成人体__的重要材料,来源于__。

维生素:促进人体__。来源于__。

四、知识链接:

13、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

14、为什么体育锻炼是减肥得好方法?

五、反馈检测

15、牛奶中含有较多的__,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增强体质。所以青少年学生每天应喝一定量的牛奶。()

a蛋白质、钙b蛋白质、糖类c维生素a、钙d维生素a、糖类

16、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下面有关蛋白质在人体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b、人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离不开蛋白质c、能为人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d、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17、常吃素不得夜盲症的原因是_______。

篇6:《猫》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

课型:新课     设计:李苑萍    审核:黄文杰     执行时间:6月3日

【学习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目标1、4。

【学习难点】目标2、3。

【学习课时】 2 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小测:默写《约客》

二、新课学习

(一)自主学习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思考:这两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形之后出现的?

1、“我”家为何好久不养猫?

2、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更难过?

3、“我”家为何永不养猫?

(二)合作探究

第三只猫并没有给我带来快乐,但它的死却使我这样的难过,而且还比前两只猫难过得多。这只猫的死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1)课堂小辩论:自选辩题,自选助辩,小组合作,开展小辩论。

辩题:正方:作者的责任? 反方:猫自己的责任?

2)立意与启示:1、作者给我们的启示:

2、猫给我们的启示:

(三)归纳总结

三只猫,三个故事,三种命运。作者的得与失,喜怒哀乐,自责反省,都给与我们深深的启迪。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或弱势群体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只有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我们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

(四)练习测评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4题。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我”凭什么断定“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修辞方法是        。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3.请在第一段中分别找出猫和“我”的表现的一系列动词,体会当时各自不同的心态。

4.作者在第二只猫丢失后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写法不同,为何有此差别?

导学案(一)

一、chang  yu  lv  wang  se  song  bi  quan  cheng

二、1、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借用第三只猫表现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写出对自己行为的后悔。告诉我们要善待弱小,关爱生命,不要凭借自己的主观去做。

2、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性情 活泼 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地位 宠物

宠物 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结局 死亡

丢失 死亡

(二)1、例:A.“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B.“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2、例:A.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 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可以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B. “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我”失猫的怅然,对恶人的愤恨! 这些损人利己的人实在可恨!

C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突然间失去了一个亲爱的同伴,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在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让人难受,干脆不养了。

结局:第一只猫病死,第二只猫丢失,第三只猫因为我的误会而死亡。

(四)

1.总领全文。(说明:文章的首句或者首段的的作用往往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开门见山、点出主题等作用,做题时要结合全文作具体分析。)

2.“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3.用红带或绳子逗它玩;买铜铃。一方面表现了小猫的招人喜爱,另一方面为后文三妹伤心作铺垫。

4.“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客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地躺着。”预示了它的死亡。

导学案2

一、略

二、(一)1、第二只猫那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夺人所爱的人太令人生气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让人难受。

2、因“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用木棒打了它,冤苦了一只不能辩诉的动物,致使它死在邻家的屋脊上,使“我”永无改正过失的机会,所以更难过得多。

3、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二)1、作者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做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人。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2、猫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四)

1.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2.议论,抒情、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内心深深的自责与悔恨。

3.猫:躺、晒、吃、叫、逃,写出猫先坦然安详,后悲楚的心态。

“我”:想、拿、追、打,写出“我”怒气冲天的心态。

4.第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干脆不养了。第二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篇7:《口技》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

编写人:王才宏审核人:王才宏编写时间:2011-4-18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注释和工具书正确朗读翻译全文,重点理解表示时间的词语。

2.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初读课文,读通文意。2.译读课文,读懂文意。

3.精读课文,读出感悟。4诵读课文,积累经典。

【知识链接】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人。字铁崖,清代福建晋江人,生卒年月不详,清朝顺治年间进士。因事谪戍,后遇赦,客死于武林。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等书。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关于口技

口技,它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早在春秋时期,就曾经演绎过“鸡鸣狗盗”的故事,所谓的鸡鸣其实就是口技的一种表现。

【课时安排】1课时

【自主学习】

1.正音

哗()林嗣环()中间()几()欲先走叱()

呓语()犬吠()J()撤()曳屋许许声()()

惊觉()欠伸

2通假字:

满坐寂然

3古今异义词

虽 古义: 今义:闻 古义: 今义:

股 古义:今义:但 古义: 今义:

走 古义:今义:会古义: 今义:

是古义:今义:少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众妙毕备:以为妙绝:

以为妙绝:群响毕绝:

手有百指:指其一端:

满坐寂然:众宾团坐:

忽一人大呼:呼呼风声:

5词类活用

会宾客大宴

妇抚儿乳

无不伸颈、侧目

不能名其一处也

京中有善口技者

【合作探究】

1、说说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③、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④、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⑤、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⑥、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⑦、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⑧、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2、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1)京中有善口技者(2)遥闻深巷中犬吠

(3)宾客意稍舒。(4)俄而百千人大呼

3、找出文中表时间的词语,加以分类

表突然发生,表同时发生

表相继发生表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4、找出各场景正面描写的句子,(内容较多写起止句即可)并分析其作用

5、你能找出几句写听众反应的句子吗?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6、文章第一段、第五段都写到了道具简单,有何用处?结构上有何特点?

【当堂检测】

(活学活用,知识迁移)

一、填空

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二、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毕业典礼B.毕生精力C.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莫名其妙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

三、用原文填空:

⑴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_______________

___

⑵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宾客们惊慌欲逃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⑶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学习反思】

1.正音

哗(huá)林嗣环(sì)中间(jiàn)几(jī)欲先走叱(chì)

呓语(yì)犬吠(fèi)J(hōu)撤(chè)曳屋许许声(yè)(hǔhǔ)

惊觉(jiǎo)欠伸

2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

3古今异义词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闻 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股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但 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会古义:适逢今义:会议

是古义:这、此今义:判断动词 少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4一词多义

妇抚儿乳:喂奶儿含乳啼:乳头众妙毕备:妙处以为妙绝:奇妙

以为妙绝:极群响毕绝(消失)手有百指:手指指其一端:指出

满坐寂然:同“座”众宾团坐:坐下忽一人大呼:喊、叫呼呼风声:拟声词

5词类活用

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名词活用作动词妇抚儿乳喂奶名词活用作动词

无不伸颈、侧目用眼睛看名词活用作动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名词活用作动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本文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口技表演者的一次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1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喧哗的。

2其中夹杂着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爆炸的声音,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的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3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

4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5于是宾客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颜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6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7同时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具备了。

8忽然醒目一拍,各种声音都消失

1忽忽然2一时3既而4是时5少顷未几俄而

正面描写突出了口技者的“善”。侧面描写衬托了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内容上,侧面烘托口技者之“善”。表现口技艺人技艺之高超

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当堂检测《虞初新志》清张潮清林嗣环CA

⑴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⑷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②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篇8:导学案——高三生物复习的导航仪

经过大量实践研究,笔者在导学案中设置了这样几个环节:“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和要点解读”“学以致用”“当堂检测”和“课后反思”。

一、明确课堂任务——让学生有可以达成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确定的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而我们的导学案是学生“备课”的蓝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所以这里我们改写成“学习目标”。

制定目标的时候要充分研究教材,研究学情,目标要简明、具体、易操作、易检测,课时教学目标主干要鲜明,数量不能过多,否则难以落实。

二、核心知识突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要点解读”中提高

本部分是导学案的主要内容,是对本课时要求掌握的每个要点进行详细的解读,通过问题的设置、思维的拓展、互动探究、例题的训练等方式层层深入,使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知识,达到提高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的目的。每一个要点在编写时又分为问题质疑、思维拓展、归纳小结、互动探究、典型例题和变式训练等环节。

1.问题质疑环节。

本环节设置的问题不能太多太繁琐,这样会浪费过多的时间,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所以问题必须是简练而目标明确的、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不能太难,太难会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失去自信。这里是对知识要点最浅层次的剖析,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在回答的过程中逐渐回忆起遗忘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思维拓展环节。

本环节问题的设置比上一个环节难度加大,需要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的甚至要通过合作交流解决。

3.归纳小结环节。

高三复习课应该注重总结,所以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归纳小结”这一环节,可使学生养成善于归纳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的认知。

4.互动探究环节。

这一环节设置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难度,应该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答案的欲望。还要有一定的思维量,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应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并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5.典型例题和变式训练环节。

“典型例题”一般是学生通过对重要知识点学习和分析之后的相应练习,一般选用高考题或者是高考模拟题,虽然有点难度,但是应用性和概括性非常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大都能够顺利完成此类练习。“变式训练”要有针对性,要起到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作用。

一节课中涉及的每个要点都这样来一一突破。作为高三的一轮复习课,既要面面俱到也要重点突出,还要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三、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快乐

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如果就直接收场,则显得不够完美。每次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我会和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感悟,有时候是体会科学家研究历程的艰辛,有时候是体验知识的作用,所以我在导学案的最后设置了“学以致用”这个环节。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环节往往是学生最喜欢的,讨论也最热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乐学”。

导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应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实践证明,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通过导学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篇9:《木兰诗》导学案(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流利的背诵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掌握文言重点词的含义,并能够准确的翻译课文。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特点。

4.学习排比、对偶等句式,并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

5.体会文章详写和略写的重要作用。

重点:准确的背诵及默写;古今异义的实词;互文句的翻译;木兰的人物形象;理解排比句式及其作用。

难点:准确的默写;古今异义的实词;互文句的翻译。

知识链接

1.题解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qiàn)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这是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2.背景介绍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 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新词,能够准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导入: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导入

(一)首轮自学

1.自学文学常识内容。

2.学生自学,自学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和词,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不会的字和词小组商量。

3.教师设疑:给下列字注音

唧 杼 帖 鞯 辔 溅 燕 骑 啾 柝 转 霍

4.交流研讨:找10名学生在课堂上读课文,师生纠正读法上的错误,其他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练习背诵。

5.专项训练:学生齐读诗歌,能背的要背。

6.当堂检测(1)文学知识填空

《木兰诗》选自宋代__________编的《___ _______》,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________。它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鞍鞯(jiān) 溅溅(jiān) 啾啾(jiū)

B.红妆(zhuānɡ) 霍霍(huò) 可汗(hán)

C.唧唧(jī) 朔气(shuò) 燕山(yān)

D.胡骑(qí) 金柝(tuò) 赏赐(cì)

3、文章内容概括:本文讲了 的.故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文言重点词的含义,并能够准确的翻译课文。

难点:古今异义的实词;互文句的翻译。

学习过程:(一)首轮自学

1.自学指导: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解释重点字并翻译句子。不明白的字词与不会翻译的诗句用红色“ ”标出来。孩子们,在做这项工作之前请你先用红笔把和课文不同的字改正过来。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

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

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

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

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交流研讨:小组内研讨不明白的字词与不会翻译的诗句,并交流所会的词句。

3.各组展讲,教师点拨,学生自己用红色笔补充记忆。

4.综合检测:写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并且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2)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4)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排比、对偶等句式,并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

知识链接: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的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叫对偶。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排比,由几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组成。无论叙事、议论、抒情,都可以用这种修辞方法来加强语势,或表示逐层深入。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学生齐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对偶句、排比句,或其它手法的的运用。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例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对偶、夸张、互文的手法)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2.体会文章详写和略写的重要作用。

重点: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难点:体会文章详写和略写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

师生一齐背诵课文导入

(一)首轮自学

1.学生自学 自学指导:默读诗歌,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节诗的内容。请把你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写在下面。然后说说木兰的表现哪一个地方最能感动你,并说说感动你的理由。

一段:

二段:

三段:

四段:

五段:

六段:

七段:

我的欣赏:

2.展讲

3.总结木兰的精神品质

(二)二轮自学

1.学生自学:自学指导:结合我们刚才概括的每一节诗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详写:

略写:

2.交流。

3.展讲

综合训练:

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品质?

第五课时 检测

[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ò( ) 雄 cí( ) 阿zǐ( )

2.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 ) 柝( ) 析( ) 折( )

戎( ) 戍( ) 戊( ) 戌(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是雄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⑦诗中的“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

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7.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能力提升]

(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二)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 ) 数( )建奇功

3.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更多《木兰诗》文章推荐阅读:

1.《木兰诗》名师教学案例

2.探究《木兰诗》的思想性

3.《木兰诗》全文意思

4.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原文

5.品读《木兰诗》

6.《木兰诗》的拼音原文及译文

7.《木兰诗》原文及译文

8.《木兰诗》说课稿

9.《木兰诗》的木兰的形象

上一篇:影视评论范文赏析下一篇:女工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