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2024-05-09

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共8篇)

篇1: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描写骄傲的成语

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自傲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惟我独尊

自高自大

自鸣得意

描写谦虚的成语

不骄不躁

功成不居

描写学习的成语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孜孜不倦

笨鸟先飞 力争上游

披荆斩棘

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威武不屈

舍死忘生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厚颜无耻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

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不毛之地

不计其数

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

观者如云

挥金如土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春天

阳春三月

春光明媚 春花烂漫

春天的景色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自我陶醉 戒骄戒躁 真才实学 闻鸡起舞 坚强不屈 肝胆相照 豁达大度 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一日千里 胆大包天 铁证如山 如雷贯耳 春回大地 百花齐放 自命不凡 洗耳恭听 学而不倦 自强不息 赤胆忠心 克己奉公 兢兢业业 惊慌失措 一字千金 寸步难行 爱财如命 守口如瓶 春暖花开 莺歌燕舞 目空一切 虚怀若谷 发奋图强 只争朝夕 不屈不挠 一丝不苟 卖国求荣 漫不经心 百发百中 一步登天 稳如泰山 浩如烟海 春意盎然 慎言谨行 废寝忘食 不甘示弱 忠贞不渝 两袖清风 恬不知耻 垂头丧气 一日三秋 千钧一发 门庭若市 高手如林 春意正浓 争分夺秒

全力以赴

誓死不二

见礼忘义

贪生怕死

没精打采

风和日丽

夏天的热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大汗淋漓

夏天的景色

鸟语蝉鸣

万木葱茏

枝繁叶茂

莲叶满池

秋天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金桂飘香 秋天的景色

果实累累

北雁南飞

冬天

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冬天的景色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秋风送爽 满山红叶 滴水成冰 白雪皑皑 秋菊怒放 五谷丰登 寒冬腊月 冰封大地 秋菊傲骨 芦花飘扬 瑞雪纷飞 冰天雪地 秋色迷人冰天雪地秋色宜人

早晨

东方欲晓

旭日东升

万物初醒

空气清醒

雄鸡报晓

晨雾弥漫

晨光绚丽

中午

烈日当头

傍晚

日落西山

日薄西山

夜晚

夜深人静

城镇

风光秀丽

丽日临空 夕阳西斜 月明星稀 人山人海 艳阳高照 残阳如血 夜色柔美 车水马龙 万里无云 炊烟四起 夜色迷人 宁静和谐 碧空如洗 百鸟归林 深更半夜 华灯初上 漫漫长夜 夜幕低垂

村庄

草木苍翠

竹篱瓦舍

山幽路辟

小桥流水

大楼、饭店

直指青云

工厂

机器轰鸣

商店

粉饰一新

馆场

富丽堂皇

学校

古色古香 铁流直泻 门可罗雀 设施齐全 青砖素瓦 热气腾腾 冷冷清清 气势雄伟 耸入碧云 钢花飞溅 错落有致 金碧辉煌

风景如画

闻名遐迩

桃李满天下

车站、码头

井然有序

杂乱无章

布局巧妙

错落有致

街道

宽阔平坦

花红柳绿

绚丽多彩

五彩缤纷

绿草如茵

崎岖不平花色迷人

一碧千里 拥挤不堪 花香醉人 杂草丛生 畅通无阻 花枝招展 生机勃勃 百花齐放绿油油

百花盛开百花争艳

苍翠挺拔

郁郁葱葱

枯木逢春

秀丽多姿

青翠欲滴

林海雪原

耸入云天 瓜果蔬菜

清香鲜嫩

青翠欲滴

鸽子、燕子

象征和平

乳燕初飞

麻雀、喜鹊

枝头嬉戏

灰不溜秋

鹦鹉

鹦鹉学舌

婉转悦耳

啄木鸟

利嘴如铁

钢爪如钉

果园飘香 婉转悦耳 叽叽喳喳 笨嘴学舌 果实累累 莺歌燕舞 果实饱满 翩然归来 鲜嫩水灵

鸡鸭鹅

神气活现

昂首挺胸

肥大丰满

自由自在引吭高歌

腾空而起

瘦骨嶙峋

川流不息

一叶扁舟

飞机

狂奔飞驰 行动迟缓 呼啸而过 扬帆远航 膘肥体壮 俯首帖耳 穿梭往来 乘风破浪 昂首嘶鸣 膘肥体壮 缓缓驶离 雾海夜航

追波逐浪

划破云层

直冲云霄

穿云而过

银鹰展翅

学习用品

美观实用

玩具

栩栩如生 彩虹

雨后彩虹

大雪纷飞

雪上加霜

露 小巧玲珑 活泼可爱 彩桥横空 大雪封山 寒霜袭人 造型优美 惹人喜爱 若隐若现 鹅毛大雪 霜林尽染 设计独特 爱不释手 光芒万丈 漫天飞雪 瑞雪纷飞林海雪原风雪交加

垂露欲滴

朝露晶莹

日出露干

雷电

电光石火

小雨

阴雨连绵

大雨

倾盆大雨

秋风送爽

大雾迷途 雷电大作 牛毛细雨 狂风暴雨 金风送爽 云雾茫茫 惊天动地 秋雨连绵 大雨滂沱 北风呼啸 雾似轻纱 春雷滚滚随风飘洒瓢泼大雨微风习习风吹雾散电劈石击大雨淋漓寒风刺骨云消雾散雷电交加暴雨如注风和日丽

彩云满天

天高云淡

乌云翻滚

彤云密布

彩霞缤纷

满天星斗 月

月出东墙

旭日东升

日影西斜

天空 晚霞如火 众星捧月 月出东山 日上三竿 朝霞灿烂 群星灿烂 玉兔东升 一轮红日 丹霞似锦 万点繁星 月光皎洁 日高三尺 月色迷人艳阳高照月牙初升烈日当头骄阳似火

碧空万里

浩浩长空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碧空如洗

池塘

深不可测

碧波涟漪

小溪、泉水

涓涓细流

喧腾飞溅

潮汐

惊涛拍岸

波涛汹涌

湖、海

白浪滔天

奔腾不息

江河

奔腾不息

滚滚东流 悠然而下 白浪滔天 汪洋大海 一泻千里 泉水丁冬 奔腾翻卷 湖光水色 江水茫茫

荒山野岭

寸草不生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高耸入云

家务劳动

心灵手巧 师生间

苦口婆心

洗耳恭听

同学间

亲密无间

人多

人山人海

窗明几静 口若悬河 形影不离 人声喧哗 手忙脚乱 心平气和 情同手足 人声嘈杂 井井有条 不慌不忙 团结友爱 人如潮涌 语重心长 朝夕相处 摩肩接踵 热情洋溢恭恭敬敬

大雨

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

大雨滂沱

瓢泼大雨 读书学习

神情专注

学而不厌

学无止境

专心致志

日积月累

似懂非懂

过节

普天同庆

彩旗飞舞

欢天喜地

张灯结彩

彻夜狂欢

兴高采烈

游戏

手舞足蹈

笨手笨脚

挤眉弄眼

得意忘形

把成语(词语)补充完整

把成语(词语)补充完整

1、给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填空。

冰()雪()

风()日()

草()莺()

柳()花()风()雨()

心()神()

()涛()浪

()峦()嶂()花()卉

()月()风

冰消()()

鸟()花()心()神()

光彩()()

千山()()

朦朦()()

2、在括号里填反义词,构成成语。

深()浅()

()口()声

争()恐()

弄()成()()张()望

同()共()

出()入()

破()立()()肉()疮

有()有()

损()肥()

()七()八 口()心()

舍()为()

翻()覆()

七()八()

3、给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填空。

()()楚楚

白发()()

慈()善()

眉()目()()黄()瘦

衣衫()()

4、给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成语填空。

()()若狂

心()神()

()高()烈

()感()集()()不安

悲痛()()

5、给描写颜色的成语填空。

()紫()红

色彩()()

翠色()()

万()千()

6、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

()山()岭

()()晃晃

心惊()()

震耳()()()()一发

奋不()()

7、将词语补充完整

小心()()

()动()动

你()我()

井然()()惊()失()

镇定()()

莫()()妙

迫在()()啮牙()()

冰()雪()

大雪()()

()()呼啸 张()李()

()不可挡()

()苦奋斗

自()自大

丝不动不可开()翠色欲()

惊惶失()

心惊()战 万马奔()

千()一发

兴高()烈

无精打()

目不()睛

全神()注

无影无()无穷无()

()不经心

垂头()气

()有成竹

填空组成成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酣畅()():

变化多():

()()迷离:

广阔无():

兴致()():

身()其境:

连绵起():

光()夺目:

千山万():

奇花()草:

()之不理:

三年五():

()烛夜游:

把成语(词语)补充完整

1、给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填空。

冰(天)雪(地)

风(和)日(丽)

草()莺()

柳(暗)花(明)风(调)雨(顺)

心(领)神(会)

(惊)涛(骇)浪

(层)峦(叠)嶂()花()卉

()月()风

冰消()()

鸟()花()心()神()

光彩()()

千山()()

朦朦()()

2、在括号里填反义词,构成成语。

深()浅()

()口()声

争()恐()

弄()成()()张()望

同()共()

出()入()

破()立()()肉()疮

有()有()

损()肥()

()七()八 口()心()

舍()为()

翻()覆()

七()八()

3、给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填空。

()()楚楚

白发()()

慈()善()

眉()目()()黄()瘦

衣衫()()

4、给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成语填空。

()()若狂

心()神()

()高()烈

()感()集()()不安

悲痛()()

5、给描写颜色的成语填空。

()紫()红

色彩()()

翠色()()

万()千()

6、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

()山()岭

()()晃晃

心惊()()

震耳()()()()一发

奋不()()

7、将词语补充完整

小心()()

()动()动

你()我()

井然()()惊()失()

镇定()()

莫()()妙

迫在()()啮牙()()

冰()雪()

大雪()()

()()呼啸

张()李()

()不可挡()

()苦奋斗

自()自大

丝不动不可开()翠色欲()

惊惶失()

心惊()战 万马奔()

千()一发

兴高()烈

无精打()

目不()睛

全神()注

无影无()无穷无()

()不经心

垂头()气

()有成竹

填空组成成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酣畅()():

变化多():

()()迷离:

广阔无():

兴致()():

连绵起():

千山万():

()之不理:

()烛夜游:

身()其境:

光()夺目:

奇花()草:

三年五():

篇2: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1、描写努力的成语:见贤思齐、名列前茅、平步青云、弃暗投明、弃旧图新、青云直上、水涨船高、痛改前非、突飞猛进、脱胎换骨、再接再厉

2、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惊慌失措、漫不经心、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愁眉苦脸、大惊失色、炯炯有神

3、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

4、描写学习的成语:学无止境、真才实学、学而不倦、发奋图强、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笨鸟先飞、闻鸡起舞、自强不息、不甘示弱、全力以赴、力争上游、披荆斩棘

5、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目不转睛、呆若木鸡、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愁眉紧锁、目瞪口呆、垂头丧气、嬉皮笑脸

6、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一身正气、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仰不愧天、镇定自若、化险为夷

7、描写友情的成语: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甘共苦、关怀备注、心心相印、海誓山盟、拔刀相助、亲密无间

8、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定、心猿意马、心慌意乱、七上八下、心急如焚

9、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倾国倾城、国色天香、鹤发童颜、眉清目秀、和蔼可亲、心慈面善、张牙舞爪、愁眉苦脸、冰清玉洁、雍容华贵、文质彬彬、威风凛凛、老态龙钟、虎背熊腰、如花似玉、容光焕发、落落大方、骨瘦如柴、大腹便便、面黄肌瘦、其貌不扬、蓬头垢面、弱不禁风

10、描写骄傲的成语: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忘乎所以、惟我独尊、自高自大、自鸣得意、自我陶醉、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11、人多:人山人海、人声喧哗、人声嘈杂、人如潮涌、摩肩接踵

12、高尚:暗室不欺、不同流俗、不欺暗室、不忘沟壑、赤子之心、德厚流光、高情远致、高山景行、功德无量、厚德载物、蕙心纨质、见危授命、精金良玉、敬老慈幼、良金美玉、明德惟馨、年高德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青天白日、山高水长、拾金不昧、玉洁松贞、云中白鹤、志士仁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尊贵:不虞之誉、不言而信、不恶而严、荣华富贵、山中宰相师道尊严

14、正气:一身正气、无所畏惧、气冲牛斗、气冲霄汉、襟怀坦白、气壮山河、气宇轩昂、气吞山河、正气凛然、龙骧虎步、百战百胜、冲锋陷阵、英姿焕发、奋不顾身、奋勇当先、顶天立地、昂首挺胸、昂首阔步、赴汤蹈火、挺身而出、战无不胜、临危不惧、威震天下、面不改色、勇冠三军、骁勇善战、镇定自若、慷慨就义、大智大勇、仰不愧天、一视同仁、一清二白、大义灭亲、大公无私、义无反顾、堂堂正正、深明大义、童叟无欺、谦虚谨慎、廉洁奉公、毅然决然、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忍辱负重、奉公守法、表里如一、斩钉截铁、头角峥嵘、忠心耿耿、忠贞不渝、贫贱不移、高风亮节、涓滴归公、虚怀若谷、豁达大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代风流、一世龙门、庸中佼佼、目不邪视、仰不愧天、一视同仁、正义凛然

15、宽容:海阔天空、含垢纳污、呼牛呼马、豁达大度、既往不咎、宽大为怀、宽宏大量、网开一面、息事宁人、下不为例、以德报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知情达理

16、着名:草木知威、驰名中外、大名鼎鼎、德高望重、风云人物、功成名遂、功标青史、赫赫有名、举世闻名、如雷贯耳、声振寰宇、威望素着

17、杰出:风流人物、风华正茂、伏龙凤雏、盖世英雄、盖世无双、鹤立鸡群、鹤鸣之士、金榜题名、举世无双、绝世超伦、昆山片玉、人中之龙、首屈一指、铁中铮铮

18、助人:将伯之助、解衣推食、救死扶伤、绝甘分少、普度众生、轻财好施、设身处地、疏财仗义、为民请命、雪中送炭、与人为善、云行雨施、仗义疏财、助人为乐

19、荣耀:生荣死哀、死得其所、万古千秋、万古流芳、为国捐躯

20、有志气:乘风破浪、顶天立地、鸿鹄之志、九天揽月、夸父追日、老骤伏枥、老当益壮、力争上游、陵云之志、猛志常在、磨杵成针、十载寒窗、铁杵成针、心小志大、胸怀大志、雄心壮志、移山倒海、迎头赶上、愚公移山、争强好胜、知难而进、治国安民、志在四方、中流击楫、壮志凌云、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求多福、自食其力、有志者事竟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1、有作为:大显神通、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大器晚成、奋发有为、公才公望、后生可畏、龙跃凤鸣、鹏程万里、前程万里、如日方升

22、奋发:发愤图强、奋发图强、奋发蹈厉、披荆斩棘、闻鸡起舞、我武惟扬

23、忠诚:碧血丹心、不避斧钺、成仁取义、赤胆忠心、赤心相待、赤心报国、蹈节死义、肝脑涂地、故旧不弃、故剑情深、寒花晚节、扪心无愧、心虔志诚、以身殉职、忠心耿耿、忠肝义胆

24、坚定:从容就义、海枯石烂、坚持不渝、坚韧不拔、坚定不移、雷打不动、木人石心、破釜沉舟、锲而不舍、誓死不二、心坚石穿、心如铁石、之死靡它、指天誓日、志坚行苦、至死不变、忠贞不渝、言必信,行必果、一口咬定

篇3: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1. 对人的评价性成语组成部分表现形式

2. 成语性单位中表达意义的方法

在表达对人的评价成语单位中, 主要包括下列七种表达意义的方法:

上述对人物评价性成语性单位的分析显示, 数量最多的表达是现实的人的称名, 以及宗教, 神话, 童话, 科幻和类人生物的称名的成语。

参考文献

[1]Áóñëàåâ Ô.È.Ðóññêèå ïîñëîâèöû è ïîãîâîðêè.Ì, 1854.

篇4:用动物喻人的褒义成语

原见《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平常人怎知英雄的大志呢!(这里的燕雀喻平常人,鸿鹄hú(天鹅)喻英雄。)

2.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群众中显得很突出。

原见《世说新语》:“有人语yù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3.龙蟠风逸比喻人的非凡才能。

原意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意思说,所以那些像龙一样蛰伏待动,像凤一样振羽欲飞的人士,都想从那里获和是美名和好评。

4.龙骧虎视像龙那样昂起头来,像虎那样瞪着远方,比喻人的志气高远。

原见《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

5.腾蛟起凤形容人的才化,如蛟龙腾空,凤凰起舞。

原见唐·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意思说:文笔像蛟龙腾空,凤凰起舞,都是宾客中掌管著述的孟学士一样的文章领袖。(词宗,文章领袖。)

6.鹏程万里比喻人的前程远大。

7.龟鹤遐龄比喻老人的高寿(祝颂之词)。

8.凤凰于飞比喻夫妇和睦。

9.鸾凤和鸣比喻夫妻生活和美。

10.凤毛麟角凤凰的毛和麒麟的角,都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

篇5:描写人的智慧的成语

1、容修态::美好;修:长远;态:志向。美丽的容貌,长远的智慧。

2、矜智负能:矜:夸耀。夸耀智慧和才能。

3、材高知深: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4、饰智矜愚:装作有智慧而在无知者面前夸耀。

5、聪明睿达:聪明:聪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强,见识卓越。

6、私智小慧:私:个人的;慧:智慧。个人的智慧和小聪明。指带有片面性而又自以为是的聪明。

7、折冲万里:折冲:指抵御敌人。指在远离沙场的庙堂上以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常用以形容高明的外交才干或在外交争端中取得胜利。

8、百龙之智:龙:公孙龙,战国时人,著有《公孙龙子》。一百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9、竭智尽力:用尽智慧和力量。

10、积思广益: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可使效果更大更好。

11、聪慧绝伦:绝伦:同类中无可比拟者。指十分聪明智慧。

12、足智多谋: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13、教一识百: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14、没魂少智:智:智慧。形容失魂落魄的样子。

15、知出乎争:智:同“智”;争:斗争。聪明才智是在反复斗争中锻炼出来的。比喻智慧来源于实践。

16、才疏智浅:才:才能;疏:稀少;智:智慧。才识不高,智力短浅。用作自谦之词。

17、虚室生白:虚:使空虚;室:指心;白:指道。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18、智珠在握:智珠:佛教指本性的智慧。比喻具有高深的智慧并能应付任何事情。

19、集思广益: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20、明镜不疲:明亮的镜子不为频繁地照人而疲劳。比喻人的智慧不会因使用而受损害。

21、聪明睿知:聪明:聪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强,见识卓越。

22、殚智竭力:殚:竭尽。用尽智慧和力量。

23、智尽力穷: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

24、不测之智:测:估计;智:才智,智慧。不可估计的才智。形容智高才广。

25、矜愚饰智:装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

26、私智小惠:个人的智慧和小聪明。指带有片面性而又自以为是的聪明。

27、一士之智:智:智慧。一个人的智慧。形容有限的才智。

28、人多智广:人多智慧也多。用来强调人多出智慧。

29、殚智竭虑:用尽智慧,竭力谋虑。

30、智尽能索:索:竭尽。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

31、施谋用智:智:智慧,计谋。运用策略计谋。

32、智贵免祸:智:智慧。人的聪明智慧,()正当使用,可以使他避免灾祸。

33、绝圣弃知:绝:断绝;圣:智慧;弃:舍去,抛开;知:通“智”,智慧。指摒弃聪明智巧,回归天真纯朴。

34、绝圣弃智: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35、虚室上白:虚:使空虚;室:指心;白:指道。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36、高世之智:高世:超过世人;智:智慧,才智。具有超出世人的才智。形容才智非凡。

37、双修福慧:修:善。福德和智慧都修行到了。指既有福,又聪明。

38、才智过人:才能智慧都胜过一般人。

39、负薪之资:负薪:背柴草,旧指地位低微的人;资:资质,指智慧,能力。指卑贱者的资质。

40、醍醐灌顶: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41、知以藏往:知:同“智”,才智;以:已经;藏:包含。人的智慧包含在过去的事物中。比喻聪明才智来源于过去的经验教训。

42、至智弃智:智慧达到极点,就可舍弃智慧不用。

43、知尽能索:比喻智慧能力都竭尽了。

44、悉心竭力:悉心:尽心;竭力:用尽全力。竭尽智慧和力量。

篇6:描写歌颂人的品质的成语

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意思是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自求多福: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踵事增华:踵: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自力更生: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意思是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意思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枕戈尝胆:头枕兵器,口尝苦胆。意思是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只争旦夕:亦作“只争朝夕”。意思是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意思是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勇往直前:意思是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勇猛精进: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迎头赶上:迎:向着;头:走在前面的。加紧追过最前面的。

余勇可贾: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原意是说,我还有余力可卖,谁要就可以来买。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永无止境:止境:尽头。意思是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

先我着鞭:着:下。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穷则思变:指事物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现指在穷困艰难时,就会想办法改变现状。

排除万难:扫除重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力争上游: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艰苦奋斗: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比喻使事物重显光辉。也比喻仔细琢磨。

躬先士卒:犹身先士卒。

扩展阅读:描写人的口才的成语

1、口齿伶俐: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2、能言善辩: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3、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4、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5、妙语连珠: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6、折角之口:角:鹿角。折断鹿角的嘴。形容人口才很好,善于辩论。

7、舌芒于剑:言辞比剑还锋利。形容口才好,言辞锋利。

8、对答如流: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9、口齿伶俐: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

篇7:语言描写的成语

【倚马千言】: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

【逆耳良言】: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

【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媒妁之言】: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款语温言】:指诚恳而温和的言辞。

【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疾言怒色】: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疾言厉气】: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疾言倨色】: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语言描写的`成语》()。同“疾言遽色”。

【敢怨而不敢言】: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多言数穷】: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篇8: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2008年以来, 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主持研制“汉语能力测试” (HNC) , 重点任务之一是制订“汉语能力标准 (讨论稿) ” (http://www.hnc.org.cn/2011-07-27) 。语言能力标准又称语言能力量表, 是对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水平的系统描述。语言能力标准的核心概念是语言能力, 因此, 什么是人的语言能力是制订汉语能力标准的核心问题。我们提出人的语言能力是can do即“能做某事”的能力, 论述人的语言能力水平是可比的, 探讨can do理念对汉语能力标准的意义。

一人的语言能力是can do即“能做某事”的能力

众所周知, 乔姆斯基和韩礼德分别代表着20世纪中期以后的两大语言学派。1965年, 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1971年, 韩礼德提出了语言是“能做”什么 (can do) 。

(一) 乔姆斯基以来对语言能力的认识

1. 乔姆斯基提出语言能力

乔姆斯基最早提出了语言能力 (Competence) , 与语言行为 (Performance) 区分开 (1965:3~62;1981:17~152;1986:1~50) 。以往, 语言学无法解释人能够生成从未听过的和从未说过的句子的现象, 也很难解答“语言是什么”。乔姆斯基研究语言深层结构中最本质的内容 (linguistic universals/language competence) , 认为儿童可能学会任何语言, 人类的语言就存在着普遍性。他提出, 人的语言能力是生成语言过程中的能力, 能识别、理解句子, 能推导出语言规则, 能生成合乎规则的句子, 原因在于语言使用者具有某种语言的内在知识;语言能力是潜在的,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为不同的语言行为, 在语言行为中才能被观察到, 语言行为只是语言能力的表现;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能力 (1) , 只描写语言行为并不能揭示语言的本质。

索绪尔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区分了语言 (Langue) 和言语 (Parole) 。乔姆斯基进行了类似区分, 但competence与langue有区别。关于语言的创造性, 至少可以上溯到洪堡特 (Robins, 2004:159) , 但只有到了乔姆斯基, 才明确提出了人可以用有限的语言知识生成无限的句子。乔姆斯基的competence显得抽象, 而当代心理学也认为:人的语言能力属于心理品质, 其外化的行为可以被观察、评价 (Gerrig&Zimbardo, 2009:226~228, 256~257) 。

2. 对语言能力的认识的几次重大发展

乔姆斯基并未关注某种语言的具体运用。随后, 海姆斯提出掌握语言运用规则同样是语言能力, 包括四个因素 (1967:8~28;1972:269~293) :语法的正确性;语言的可行性;语言的得体性;语言应用。海姆斯讨论的是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 而不是乔姆斯基的competence。

语言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语言能力的讨论引起了国际应用语言学界的高度重视。1980年《应用语言学》杂志 (Applied Linguistics) 创刊, 第一篇就发表了Canale和Swain提出的交际能力模型, 包括四个方面 (1980:1~47) :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90年代, Bachman研究语言测试, 借鉴了C-S模型, 并结合美国的语言能力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 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模型 (1990:84~109) :交际语言能力是把语言知识与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相结合, 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心理生理机制组成。Bachman又和Palmer提出了“语言能力成分:测试及分析核对表”, 有五大类16项参数 (2010:76~78) 。

90年代以来, 制订语言能力标准成为国际发展趋势, 其中影响最大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测评》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缩写CEFR。简称《框架》) 的核心内容即阐述交际语言能力。《框架》提出:“语言系统是高度复杂的。庞大、多元的发达社会的语言从未被任何人完全掌握”, “还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被完整、详尽地描述过”, “也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学描述模式被普遍认可” (2003:108~109) ;“尽管目前可以运用的理论与研究尚有不足, 但描述语言能力必须以语言能力理论为基础, 必须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分类描述” (2003:21) 。《框架》提出交际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每个组成部分又由知识、技能、应变构成” (2003:13) 。《框架》对以上组成部分定义为:“语言能力包括词汇、语音、句法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以及语言系统的其他内容;独立于语言变异所产生的社会语言学价值和所实现的语用功能”;“社会语言能力指对语言使用中社会文化条件的把握;出于对社会规约的敏感性, 影响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语言交际”;“语用能力指运用语言资源及互动交流中的语境和语篇产生功能” (2003:13) 。《框架》还阐述了运用交际策略完成语言任务:“策略是为完成自定的或面临的交际任务而选择的有组织、有计划、目标明确的行动步骤” (2003:10) ;“语言任务既不是已成模式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就需要在语言交际和语言学习中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策略” (2003:15) ;“交际策略是根据明确的交际目的, 为符合交际情境的需要和成功地完成交际任务, 综合自己的资源并以最全面、最经济的方式采取的步骤” (2003:57) 。

《框架》反映了当今国际上对交际语言能力的认识 (2) 。比较Bachman和《框架》的交际语言能力, 可示意如下。

(二) 人的语言能力是can do即“能做某事”的能力

1. 韩礼德提出的语言是“能做”什么 (can do) 形成了can do理念

韩礼德也进行了类似于索绪尔的区分, 提出了语言的行为潜势 (Behaviour Potential) 和实际行为 (Actual Behaviour) (1971:165~188;1973:48~71;1975:8~36;1978:9~35) 。言语、语言行为、实际语言行为并没有实质性区别, 而对于语言, 韩礼德认为是社会符号系统中重要的社会意义学系统。他提出, 从语言结构探索儿童语言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儿童语言体系能够过渡到成人语言体系;儿童习得语言在于语言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可以为他们做事情。他将社会学理论中的can do理念引入语言学研究, 认为通过一个中间步骤即can mean, 人的行为潜势转换为语言潜势。他提出, 语言不是“知识” (knowing) 方式, 而是“做事情” (doing) 的方式, 是说话人“能做”什么 (can do) , 是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所能做的事情的范围, 是语言和文化允许一个人所做选择的范围, 是语言的行为潜势;言语是说话人“实际做”什么 (does) , 是根据交际需要对语言系统所做的选择, 是语言潜势的实际应用, 是实际语言行为。

用语言做事情, 是1955年Austin提出的, 而韩礼德阐述的用语言“做事情”“能做”关系到语言学习的根本性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学习语言?对于语言学习的动机, 国际应用语言学界进行了长期探索, 普遍认为动机对成功地习得语言非常重要, 但尚未形成涉及所有关键因素的综合性看法 (D9rnyei&Skehan, 2003:589~630) 。当代心理学提出:motivation (动机) 源于拉丁语movere, 意思是“趋向于”;应该从认知取向来分析动机的驱力, 来解释“被对未来的期待所驱动” (Gerrig&Zimbardo, 2009:284~289)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归根结底, 现实世界的需要是学习语言的最根本的驱动力;换个角度说, 人们之所以学习语言, 最根本的驱动力是要用语言“做事情”, 要“能做”。这意味着:当学习、使用一种语言时, 学习者将面对无数语言规则, 而归根结底要学会用语言“做事情”, 要“能做”即can do;与此相应, 语言教学应该以学习者的需求为本, 应该明确学习者不仅要学会语言知识、技能、应变 (know-how) 等, 最根本的是要学会用语言做事情, 这是can do即“能做某事”的能力。以学习者的需求为本, 是最基本的教育理念, 如同“以人为本”是我们的社会理念。

Can do理念有多方面的、历史的成因。60年代, 西方国家因“教育爆炸”引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 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70年代, 欧洲国家尝试不同语言之间的学分认证而划分语言学习阶段, Van Ek (1977:148~165) 描述了Threshold水平的教学要求, 开始提出以语言为交际工具“能做什么”。90年代, Alderson提出语言能力量表分为三种类型 (1991:71~86) :面向使用者, 倾向于“学习者能做什么”;面向评估者, 关注“学习者的表现如何”;面向设计者, 聚焦于“学习者能做什么”。进入21世纪, 《框架》明确提出了首先要确定“学习者需要用语言做什么”。 (2003:Ⅻ) 这已清楚地表明:制订《框架》是以学习者的需求为本, 基本理念是can do。

2. Can Do语言能力描述方式反映了can do理念

对语言能力的认识不同, 不同时期的语言能力标准对语言水平的描述有所区别。早期描述语言运用, 如1955年美国外事服务学院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制订的口语量表FSI, 以及美国政府Interagency Language Roundtable考试委员会对FSI进行细化并相应增加听、读、写量表, 形成的“跨部门语言圆桌量表” (Higgs, 1984:85~112;Lowe, 1985:9~49) 。80年代描述用语言能做什么, 如美国教育部委托著名教育测评机构ETS主要修订FSI的低端, 又经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合作, 形成的ACTFL量表。90年代描述完成任务的语言能力, 如1995年澳大利亚修订的“国际第二语言能力量表” (Wylie, 2002:1~7) 和1996年加拿大制订的“加拿大语言能力标准”。值得注意的是1994年欧洲语言测试者协会 (Association of Language Testers in Europe) 制订的ALTE量表, 使用了Can Do描述语。

《框架》的主要内容是多维度、多范畴、多等级的50余个语言能力量表, 使理论阐述应用于语言学习、教学、测评具有可操作性。横向维度分为语言交际活动、交际策略、交际语言能力三个范畴。纵向维度将语言能力水平分为三等六级。《框架》借鉴ALTE, 采用了“Can Do”descriptors。例如描述A2级 (Waystage) 能完成为了旅行而购物的任务———在超市、商店柜台或集贸市场, 能看懂商品标签、优惠广告和纸巾、牙膏之类的产品说明, 能使售货员轻而易举地了解自己的需求:询问商品摆放的位置, 询问商品价格, 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与其他购物者交流基本的信息, 能要求对话人说得再清楚一点, 在进门和离开时能表示问候和感谢, 在集贸市场能讨价还价。采用Can Do语言能力描述方式是基于理论阐述。交际语言能力是动态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 语言交际活动和交际策略都是动态的, 处于一个个具体的语言任务中;交际语言能力体现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 即完成语言任务中。同时, 采用Can Do语言能力描述方式反映了can do理念。《框架》提出了以行动为导向 (action-oriented approach) :“语言使用包括语言学习, 构成了作为个体和作为社会成员所采取的行动。他们在行动过程中, 发展了综合能力, 特别是交际语言能力。” (2003:9) 而且, 《框架》明确了行动就是完成任务:“一个或几个行为主体策略地运用自己特有的能力, 去实现特定目的, 这就是行动, 也是‘任务’。”“任务是为了实现特定目的, 在解决问题、履行义务或达到目标的语言环境中, 必须采取的目的明确的行动。” (2003:9) 国际应用语言学界明确了交际任务的定义:“1.任务首先要有交际意义;2.任务中有需要通过语言来解决的问题;3.任务是真实的;4.完成任务优先;5.根据结果评估任务是否完成。” (Skehan, 1998:95) 据此, 为了旅行而购物的任务是有交际意义的、真实的;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写购物清单, 看懂商品信息, 掌握洗漱用品、衣物、容器等词汇和句子来进行口头交际;评价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语言能力水平, 在于能否完成这个任务。

综上可见, 语言能力是在行动中即完成语言任务中形成的;语言能力达到了某种水平是以能够完成相应级别的语言任务表现出来的;完成任务中的语言行为所表现出的语言能力, 是can do即“能做某事”的能力, 是完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需要完成的语言任务的能力。

二人的语言能力水平是可比的

(一) 人的语言能力水平在can do即“能做某事”上是可比的

尽管人们的语言不同, 两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一定完全相同, 个体的听、说、读、写技能也不一定平衡, 而人的语言能力水平是可比的, 这不仅在于量表 (scale) 作为标度具有可比性, 其深层原因在于人的语言能力水平在can do即“能做某事”上是可比的。这是通过制订语言能力标准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和进行的长期研究表明的。

首先, 跨语言的语言能力量表显示了不同语言的语言能力水平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1990年著名教育测评机构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倡议成立欧洲语言测试者协会, 将Can Do Statements作为一个长期研究项目的核心内容, 目的是制订量表以描述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用语言“能做”什么 (can do) 。ALTE有12种语言的版本, 其中芬兰语与其他语言并非同一语系。ALTE的近400项Can Do描述语, 显示出不同语言的语言考试在不同水平上存在着潜在的相关性 (ALTE, 2002:3~16) 。尤其是《框架》的主要研制者North等, 采集了大量语言能力描述语, 对多种语言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表现出的语言能力进行了直观判断、质性研究、量化研究, 并采用项目反应论的Rasch模型, 对《框架》与ALTE的共用指标进行了锚 (anchor) 校验, 在流利度 (fluency) 的16项描述上获得的相关系数高达r=0.97 (North, 1996/2000:165~221) 。项目反应论的相关分析进行事物的相关性状的研究:质, 即相关或不相关;方向, 即正相关或负相关;量, 即相关系数的值。当两个变量的数据的变化有相伴关系, 可能反映了同一品质;当相关系数达到0.9, 表明两个变量有高度的共同因素, 可以判断属于同一品质。同时需要进行质性研究, 譬如成长中的孩子的身高和体重有高相关, 却属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品质。为此, 采集语言能力描述语保证了数据源于同一品质。跨语言的语言能力量表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表明了不同语言的语言能力水平之间是可比的。

其次, 语言能力描述语数据库显示了跨语言的语言能力量表有显著的稳定性。70年代Van Ek描述了Threshold水平的教学要求。80年代, 后来成为《框架》主持人的Trim等, 对Breakthrough、Vantage、Effective Operational Proficiency进行了水平分级。90年代, Van Ek和Trim编撰了语言学习各阶段能力的系列文献Threshold Level 1990、Waystage 1990、Vantage Level。尤其是North等 (1996/2000:165-221) 建立语言能力描述语数据库, 采用项目反应论的Rasch模型进行了验证, 显示了跨语言的语言能力量表具有显著的稳定性。稳定性指相同的语言任务在不同的语言中, 其难度排序是一致的, 而且, 相同的语言任务在不同的语言能力量表中, 其难度排序处于相同的位次。跨语言的语言能力量表具有显著的稳定性, 同样表明了不同语言的语言能力水平之间是可比的。

高度的相关性和显著的稳定性, 科学地表明了人的语言能力水平在can do即“能做某事”上是可比的。因此, 语言能力标准主要描述“能做某事”即完成语言任务的语言能力, 而不是只描述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二) 语言能力标准是跨语言的

人的语言能力水平是可比的, 由此, 语言能力标准是跨语言的。例如, 欧盟27国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服务的自由流通和货币统一, 但有60多种语言, 而且语言普及率很不平衡:英语的非母语使用人口达到38%, 但希腊语、葡萄牙语、芬兰语仅在母语国使用 (http://europa.eu.int/comm/education/policies/lang2006) 。对此, 《框架》提出了语言多元化 (plurilingualism) (2003:4~5) :语言多元、文化多元是丰富的遗产, 是必须得到保护和发展的共有资源;另一方面, 21世纪是语言、文化多元化的国际社会, 语言教育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正在转变为“培养包括多种语言能力的综合语言素质” (2003:5) (3) 。《框架》作为跨语言的语言能力标准, 广泛适用于各语种国家、各类语言教育机构、各种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 成为制订教学大纲、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研制语言考试的重要参考, 深刻影响着欧洲多国的语言政策。

(三) 语言能力标准是可比的

人的语言能力水平是可比的, 由此, 语言能力标准是可比的。例如, 《框架》与ALTE出自不同的机构, 用途也有区别:《框架》面向语言学习、教学、测评, 而ALTE用于语言测试。但它们是可比的。

三对汉语能力标准的意义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 而人的语言能力水平是可比的, 尽管人们的语言不同, 两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一定完全相同, 个体的听、说、读、写技能也不一定平衡;人的语言行为所表现出的语言能力, 是can do即“能做某事”的能力, 是完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需要完成的语言任务的能力;语言能力标准又称语言能力量表, 是对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水平的系统描述;语言能力标准主要描述“能做某事”即完成语言任务的语言能力, 而不是只描述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语言能力标准是跨语言的, 互相之间是可比的。

(一) 汉语能力标准应是跨语言的, 应与国际语言能力标准具有可比性

目前, 汉语能力测试和汉语能力标准 (讨论稿) “适用于以汉语作为生活、学习和工作基本用语的人群” (http://www.hnc.org.cn/2010-11-23) 。对此, 欧洲作为多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地区,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作为移民国家, 形成了制订语言能力标准这一国际发展趋势, 特别是《框架》产生了世界影响 (4) , 启示我们深入思考。

我国对跨语言的汉语能力标准有潜在的、巨大的社会需求。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国家。少数民族有一亿一千三百万人口, 居住在占总面积50~60%的地域。其中, 回族、满族已使用汉语, 而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有些少数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还使用不同的语言。汉语方言是相对于普通话的:方言是局部地区的通用语言, 而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我国2001年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语委2006年“十一五”科研工作会议提出“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是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 (周庆生、王铁琨, 2007:19) , 提倡“多言 (既能讲普通话, 又能讲自己的方言) 多语 (既能讲自己的母语, 又能讲国家通用语, 还能讲外语) ” (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7-08-16) , 同时, 要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另一方面, 据《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5) 》, 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了3000万 (2006:349) 。因此, 从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出发制订跨语言的汉语能力标准, 广泛适用于我国各民族, 并广泛适用于世界范围的汉语学习者, 又与国际语言能力标准具有可比性, 具有重大的社会应用价值。其重大意义, 首先是贯彻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是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增强我国作为汉语母语国的国际权威性。汉语能力标准应具有跨语言、与国际语言能力标准具有可比性的共性, 还应有特性, 如体现汉语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

(二) 语言能力标准是语言能力测试的依据

目前, 汉语能力测试的用途是:“1.为应试者鉴定汉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水平, 帮助应试者了解并提高自己的汉语应用能力;2.为相关用人机构了解员工的汉语水平提供参照;3.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汉语教育和培训提供参考。” (http://www.hnc.org.cn/2010-11-23) 其实, 语言能力标准对划界区分出的各个等级的行为特征做出系统的描述, 是研制标准参照性 (Criterion-referenced) 语言考试的前提, 也是语言学习、语言教学的共同参考。据此, 语言教育机构、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可以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并且明确为了达到目标要教什么、学什么, 进而评价所取得的进步。例如, 从1989年开始国际合作的“雅思”考试, 在2001年《框架》公布以后, 依据《框架》对各个等级的语言能力水平进行解释, 使应试者和相关机构明白获得不同等级的考试证书就表明了能用语言做什么。

(三) 语言能力标准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路线

语言能力标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已形成了理论框架和技术路线, 对汉语能力标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重视的是, 欧洲理事会从1991年在瑞士Rüschlikon举行专题研讨会, 历经9年的设计、抽样、实验、编写、认证, 于2001年公布了《框架》, 又在2003年进行了修订, 其中文版长达40万字。

语言能力标准有深厚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一方面, 乔姆斯基研究语言深层结构中最本质的内容, 最早提出了语言能力。近半个世纪以来, 对语言能力的认识有几次重大发展, 明确了语言能力标准的核心概念。另一方面, 韩礼德将社会学理论中的can do理念引入语言学研究, 提出了语言是“能做”什么 (can do) 。到90年代, 形成了语言能力标准的can do理念。这两大研究作为理论支点, 建构着语言能力标准的理论框架。

制订《框架》首先建立语言能力描述语数据库 (item-banking methodology) , 包括知识、技能、应变、任务举例及跨文化意识等参数, 并采用项目反应论, 形成了制订跨语言的语言能力量表的技术路线。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的项目反应论, 将项目的测量性能参数与个体的反应参数相联系, 构建单维、多维的项目反应模型, 弥补了以往对个体、多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模糊、笼统的不足, 提高了等级划界的准确性、稳定性以至精确性 (漆书清、戴海琦、丁树良, 2002:79~96) 。

《框架》的设计原则也有参考价值, 即“全面、透明、一致” (2003:7) 。全面, 即详细描述知识、技能、应变、参考点及相关因素;透明, 即清晰、明确、易懂;一致, 指具有内部一致性。因此, 《框架》有完整、系统的等级和参考点, 涉及语言学习、教学、测评的各种因素、各种情况及各种问题, 为各类语言教育机构、各种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提供了务实的目标和切实的参考。

余论

上一篇:桐庐县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安全责任书下一篇:煤矿副队长竞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