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的日记300

2024-04-28

描写人的日记300(精选6篇)

篇1:描写人的日记300

他,是一个性格爽朗、学习优异、长得很帅气的一位小男生。我小学生涯中最要好的陪朋友就是他。 周六的时候,他总是约我一起去外面玩耍,我们俩一起在那甜蜜中的话语里有一丝丝友情。但也有时想一些坏点子做一些坏坏的事情。我还有时回想以前我们做那些很幼稚的事,但是我们总是一起度过啦那美好的时光。我很怀念啊,之间的友情深深的烙在我的心里! 我们俩曾经还有一些争执。那天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雾很大,我就说:“今天的雾好大啊!!!”:“这不是雾,这是人家少的麦秸秆!!!”他用一种很严肃的眼神看着我说。我有些无语!我情不自禁的笑了,立刻回答说:“这就是雾,你见过烧麦秸秆能少到这种地步吗?”他用微笑的眼神看着我,又立刻回复说,就这样一说再说,永远也争论不玩喽…… 我觉得他有时候神神秘秘的不支声,也有时候一说话就让人逗笑不已。不管怎样我们说说笑笑的生活还是很多。 他有时候约我出来吃午饭,虽然特有点的小胖,但是肚量非常小。那一天他请我出来吃饭,它既兴奋又热情的告诉我有一家“重庆盖浇饭”很好吃,我也就迫不及待的想吃。这种友情难道不知的人羡慕吗?他就是__。 有一次我公交卡忘带了,他毫不犹豫掏出兜里的一元钱并且心里洋溢地说:“胡泊,我借你钱,不用担心!”我们俩的关系怎么不值得赞叹。他一股很拉风的样子在我心里就像一位明星,在他热心助人时有一种爱心,在他跟我一起玩的时候性格豪爽、为人喜爱的样子实在是很可爱! 他,是我童年的玩伴,长大成年后的兄弟,他,是让我赞叹不已,跟他做朋友是我的荣幸。你的微笑我会铭记在心!!!

篇2:描写人的日记300

一次,他故意把我的橡皮扔在地上,当我要用的时候却找不到了,这时他才笑嘻嘻地说:“刘贞瑶,你的橡皮在地上呢!”我一听就知道他是故意的,“哎,你这个调皮鬼。”我在心里想着。

还有一次,下课了,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抓胡锦程,他知道我们藏在哪儿,就故意放轻了脚步,像一只偷粮食的小老鼠一样,悄无声息地溜了过来。当他快靠近我们的藏身之地时,“冲啊!”他突然大喊了一声,接着就像风一样跑走了。我们被吓得措手不及,没有抓住他。

我们经常会打赌,不过每次都是我胜利,因为我会说:“假如我赢了,你得叫我女王,要是你赢了,我就叫你小个子,嘻嘻。”“哎——你又捉弄我,反正我斗不过你,一点都不好玩。”他叹着气说。“哈哈,反正都一样。”我开心地笑了。

篇3:描写人的日记300

一、清少纳言与《枕草子》

1、清少纳言其人

《枕草子》的作者通称为“清少纳言”,这却不是她的真姓名,只是在宫中供职时的名称。她是歌人清原元辅的女儿,所以取这一个“清”字做代号,“少纳言”则似乎由于她父兄的官名。她的名字无可考,生卒年月也不知道,但据后人考证,她当诞生于村上天皇的康保二年 (965) 或三年,也就是宋太祖的乾德三四年间。十七世纪中,日本的水户侯德川光国有志于编修日本国史,曾招集文士,用汉文写了一部《大日本史》,里边有一篇清少纳言传,今抄录于后:

清少纳言为肥后守清原元辅之女,有才学,与紫式部齐名。一条帝时,仕于皇后定子,甚受眷遇。雪后皇后顾左右曰:“香炉峰之雪当如何?”少纳言即起搴帘,时人叹其敏捷。皇后特嘉其才华,欲奏请为内侍,会藤原伊周等流窜,不果。老而家居,屋宇甚陋。郎署年少见其贫窭而悯笑之,少纳言自帘中呼曰:“不闻有买骏马之骨者乎?”笑者惭而去。著《枕之草纸》,行于世。

清原氏家世,历代以文学著名,曾祖深养父为著名歌人,其著作被选入《古今和歌集》及《后撰和歌集》中。父元辅曾参与编选《后撰和歌集》事,为梨壶五歌人之一。少纳言家学渊源,深通歌道,又熟知汉学,于《白氏文集》及《和汉朗咏集》所得尤深。其兄出家比山为僧,法名戒秀,少纳言因之亦得有多少关于佛教的知识和修养,但当时所信似以关于密宗为多。

少纳言少时与橘则光结婚,生有一子名则长。则光武勇,但缺少文化教养,遂即离别,嫁于藤原实方,未几亦复离异,实方亦旋即转客陆奥,客死其地。其后则光亦供职宫廷,复与少纳言相遇,复相交往,以兄妹相待云。清少纳言晚年的生活,据说是颇暗淡的。她出宫后嫁给了摄津守藤原栋世,生有一个女儿,可是栋世不久去世了。她回到京都来,寄寓在兄长的家里,但是后来只剩了她一个人,过着很贫困的生活,《古事谈》里所记“买骏骨”的话,恐怕就是那时的故事。女儿名叫“小马命妇”,大约也是供职宫中的女官吧。

2、其作品《枕草子》

《枕草子》全书由三百左右个短篇组成,分为类集、回想、随笔三部分。

类集部分最能表现作品特点。清少纳言不同于当时王朝贵族们沉湎于欣赏飞花落叶的感伤情调里,而是在描写自然景物和动植物时,采取积极的态度,赞赏纤细的、动态而和谐的美,企求清新明亮的世界。所表现出的一种“をかし(明快)”之美,与当时王朝审美意识的主流,“もののあわれ(物之哀)”的审美思想并驾齐驱,代表了日本平安朝另一种审美趋向,开创了新的美学范畴。所以此作品被称作“阳性”、“青春”而又“富于高度理智”的文学。与《源氏物语》一起被誉为古典文学史上的双璧,也是当今文学史上随笔文学的代表之作。清新明快,形式多样、行文自由的写作风格对后来的散文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中“春天是破晓时分最好的”、“秋天是傍晚最好”,成为千古绝唱。作者状写了“山”“河”“花”“草”“鸟”等自然景象,而对其中“饶有情趣”的部分进行描述,从而反映出平安时代贵族的审美观。

二、描写香气句中的美意识

清少纳言在题跋中明确提到:“我把有风情、有趣的事情……都选择写下来”。与紫式部多以多愁善感的主观情绪来感受一切“物哀(もののあわれ)”的审美情趣相比,清少纳言的“清趣(をかし)”的审美意识显然具有积极向上的倾向。

1、正月一日、三月三日は、

正月一日、三月三日は、いとうららかなる。

五月五日は、昙り暮らしたる。

七月七日は、昙り暮して、夕方は晴れたる空に、月いと明く、星の数も见えたる。九月九日は、暁方より雨すこし降りて、菊の露もこちたく、おほひたる绵なども、いたく濡れ、うつしの香ももてはやされたる。つとめてはやみにたれど、なほ昙りて、ややもせば降り落ちぬべく见えたるも、をかし

“正月元月,三月三日,都是天色非常晴朗的好。五月五日整天的阴晦。七月七日天阴,到了半晚在晴空上,月色皎然,牵牛织女的星也可以看见。九月九日从破晓稍为下点雨,菊花上的露水也很湿的,盖着的丝绵也都湿透了,染着菊花的香气特别的令人爱赏。早上的雨虽然停住了,可是也总是阴沉,看去似乎动不动就要落下来的样子,是很有意思的。”(周作人译本)

这一段描写了各个节日的天气,特别描写了九月的天气,本来是从早晨下了小雨,雨虽然停住了,可也总是阴沉的。作者却认为这是很有意思的,有情趣的,光景动人的。那么,究竟是从哪里体现出在这样的天气里能有这样的情趣?“うつしの香(愈染香气)”恰恰把这雨天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菊花以及上面的丝绵被雨水淋的很湿,显得很清爽,再加上这菊花的香气,仿佛这菊花雨后春笋般的活了,动了,周围的万物也活了,动了。和后面的“阴沉”做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就是这香气才使得整段词富有活力,爱赏着被这菊花的香气所感染的美!正是闻到这香气才使得作者细心观察着菊花以及上面的丝绵。观察着上面的水珠在蠢蠢欲动,和后面的描写阴天似乎动不动就要落下来的样子相呼应。把“清趣(をかし)”的美意识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来。

2、第一八六段五月的山村

“五月时节,在山村里走路,是非常有意思的。洼地里的水只见得是青青的一片,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光是长着青草,可是车子如笔直的走过去,进到里边,却见底下是无可比喻的清澈的水,虽然是并不深,赶车的男子走在里边,飞沫四溅,实在很是有趣。路旁两侧编成活篱笆的树枝,都挂到车上面,有时还伸进车里边来,急忙地把它抓住,想拗折一枝下来,却被滑出去了,车子空自走过,觉得很是懊恨。有蒿艾给车子所压了,随着车轮的回转,闯到一股香气,这也是很有意思的。”(周作人译本)

这一段描写的是五月的山村,用很细腻的描写方法来抒发春气盎然的景象,作者写道:“急忙地把它抓住,想拗折一枝下来,却被滑出去了,车子空自走过,觉得很是懊恨”。这本来是一种残念的表现,并没有把她的美意识表达出来,但是后面有写道:“有蒿艾给车子所压了,随着车轮的回转,闯到一股香气,这也是很有意思的。”正是这香气,才使得她觉得很有意思。把前面的残念抵消后又上升了美的感觉,那么加上对“香气”的描写,与前半段五月时节美好的景象相呼应,有人闻到了自然的香气,这也使得“清趣(をかし)”的美意识体现出来。

3、第二○六段五月五日的菖蒲

“五月五日的菖蒲,过了秋冬以后,发白变枯走了样儿的,将其拉拆折断,沒想到当时的香气依旧飘逸与四周,真是有情味。”(林文月译本)

发白变枯并且走了样儿的菖蒲,将其折断后还有香气飘逸四周。这是作者主体对美的追求,即使是过了秋冬,那么五月时节的菖蒲依旧保留着它原有的香气,这种美,这种香气通过鉴赏,一直把这种美延续到秋冬。

综述

依据这三段所述,清少纳言都是在自然景象不是那么天公作美,留有残念之时,通过香气挽救了美,使主体感受到美的存在,是闻到了香气感觉到很有意思。所以《枕草子》是分析美学的萌芽,开创了日本的美学范畴,显示出清少纳言特有的洞察力。她对“大事”并不留意,她留意一朵花,一根草,甚至是它们的香气,使得整段词有活力,积极向上,把日本人的美意识生动的刻画出来。

摘要:《枕草子》是平安中期的一部随笔, 乃清少纳言所作。全书有三百多段, 作者曾在宫中做侍奉皇后定子的女官。简洁新鲜的文体, 充分表现出了作者明快理性的性格。《枕草子》与几乎同时代出现的《源氏物语》并称为“平安时代女流文学的双壁”。因此本文通过清少纳言对香气的描写, 来探寻日本人的美意识。

关键词:清少纳言,《枕草子》,香气,美意识,情趣

参考文献

[1]、赵小柏《.枕草子》浅说[J].日本学论坛, 1987, (01) .

[2]、姚继中, 林茜茜.日本文学理念 (五) 「枕草子」之和雅——「をかし」[J].日语知识, 2010, (05) .

[3]、陶曙军, 王莉娟.论《枕草子》中的谐趣[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2003, (03) .

[4]、陈东生.清少纳言与《枕草子》[J].日语学习与研究, 1992, (03) .

[5]、 (日) 清少纳言著, 林文月译《.枕草子》[M].译林出版社, 2011.

[6]、 (日) 清少纳言著, 周作人译.《枕草子》[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1.

篇4:新文化人的日记

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样日记的人们很不少。假使写的人成了名人,死了之后便也会印出;看的人也格外有趣味,因为他写的时候不像做内感篇外冒篇似的须摆空架子,所以反而可以看出真的面目来。我想,这是日记的正宗嫡派。

在众多历史文献中,日记往往是最为接近历史原初记录的,是极有价值的考证资料。翻阅新文化人的日记,可知买书、借书、读书、抄书、写作、翻译、访友、会客、饮酒、夜谈、写信、收信、准备讲义是现代大学诞生之初智识者们的日常生存状态。

对照看鲁迅、周作人、胡适同时期的日记,也是颇有意思的。周作人日记竖排,没有句读,简略记述该天主要做的事情,往往在一月之后附有读书、购书账目,并盖有“周氏”方印。西化色彩浓郁的胡适一度以日程表代替日记,分预算与实行两栏,并且多出周氏兄弟日记中不曾见的打球、打牌两项。五四运动以后多有不时因为学潮、学生大会等原因未能上课的记载。可见,胡适行事非常有计划,并且重方法,看实效,相比之下,周氏兄弟颇旧文人气。胡适的日记往往长篇大论,珍惜每一个思想闪光处,多做剪报,附有时事评论和照片,很多时候相当于读书笔记。而周氏兄弟则以记流水账的方式,尽量客观记录日常生活,入浴、理发、购物、收发信件、著译文章等等,后面附有所购书目。周作人还有少许评论,鲁迅日记则几乎无甚主观色彩的词语,更不加任何粉饰。胡适日记成为不可多得的史料,比如曾详细记载试卷题目,而周氏兄弟日记提供的这方面的信息少而简略。但是胡适有明确的留史意识,因而用了不少障眼法,他时常怀揣假想的读者下笔,这常令后世研究者在爬梳整理复杂的历史时,错以为某个问题一下子在胡适日记中柳暗花明,却未曾想又忽而身陷层层迷雾,节外生枝出更多难辨的真伪。周氏兄弟没有如此鲜明的留史意图,记日记只是个人习惯而已,然而,简单的流水账又常让善于捕捉蛛丝马迹的学者们徒劳而返,令其不得不执着于只言片语,苦苦琢磨兄弟失和的来龙去脉。

不过,新文化的开拓者们很少在夜阑人静、孤灯独对时喃喃自语,更让人感受不到自恋表达的冲动,因而他们的日记中几乎没有外人想象中纯粹隐秘的私人抒写,抑或是长篇的心灵独语。它们均是呈现民国文人生存状态的学者式日记,而非作家型日记文学。唯有周作人能于俳人一茶“二十七日阴,买锅”、“二十九日雨,买酱”这样一行半行的日记中读出文艺趣味来,盖因言简意赅的真实中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偏偏逢到了周作人这样以文学为生活方式的读者。

周作人日记同样崇尚简洁,却清晰地记录了他初到新文化圣地的环环细节,不仅给人一种连续的历史感,更留下了诸多珍贵的重大历史事件线索,特别是有关新文化运动两大阵营一校一刊发展改革的事项,比如,北大文科某些教学计划规章的制定,《新青年》编辑计划的改变等等。1917年11月30日“二时后往寿宅又至大学开会同刘半农拟小说研究表六时返寓”。1918年10月21日“玄同说明年起分编新青年凡陈胡陶李高钱二沈刘周陈百傅十二人云”,这里所说的十二人,依次是陈独秀、胡适、陶孟和、李大钊、高一涵、钱玄同、沈尹默、沈兼士、刘半农、周作人、陈百年、傅斯年,可以看出成员均是北大的师生,不过这只是此次开会时的初步意向,后来的发展却并非如此。1918年12月10日“晴上午往校访独秀交予人的文学一篇”,这就是当月发表于《新青年》的《人的文学》。在这篇被胡适视为“当时关于改革文学内容的一篇最重要的宣言”中,周作人指出新文学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发现,“人的”还是“非人的”乃判别新、旧文学的思想标准。新文化应通过人的文学来“养成人的道德,实现人的生活”,这是周作人为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的重要精神资源。1919年10月5日“下午二时至适之寓议《新青年》事自七卷始由仲甫一人编辑六时散”。1920年5月11日“下午至厂甸买杂志往大学又至公园赴适之约共议《新青年》八卷事共十二人七时散”。

也许是不想给后人那么轻易读出自己的个性吧,只有结合阅读后来的《知堂回想录》才能使周作人亲历的新文化氛围流动起来。周作人来京任教的过程在现代知识群体移民中是很有代表性的。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鲁迅向他力荐二弟周作人。1917年春天,蔡元培便给还在绍兴的周作人写信。4月份,三十二岁的周作人来到了北京,四十余年后自称知堂老人的他特别在这一部分日记前页写下“北京日记”。

住到绍兴会馆后,周作人在大哥的照顾下略作休整,3日上午便雇洋车前往马神庙访问蔡校长,大约走了一个钟头,不巧未遇。校中人员将蔡府所在东城的遂安伯胡同详细指给这位操一口蓝青官话的外地人,哪知车夫却将转述中带着蓝青官话味儿的遂安伯胡同听成了四根伯胡同,于是捏起车把一路往西北方奔去。

载着周作人的人力车由景山东街往北出了地安门,再往西顺着那时还有的皇城走过金鳌玉蝀桥,再向北由龙头井越过护国寺街,出西口到新街口大街,随后再往西进小胡同。周作人一看,兜了一个多钟头的大圈子,离出发点自家寓所所在的南半截胡同才只隔着一两条街,步行用不了三五分钟,这才恍悟是车夫听岔了。经此番折腾,在江南小巷闲适惯了的周作人已是头晕目眩,只好作罢。

4日上午,周作人再乘人力车到东城遂安伯胡同,仍未遇蔡先生,再次扫兴回寓,不过这次蔡校长的来信已经等在家中,约定第二天上午十时来府上拜访。

4月5日是一个阴冷的日子,就在宣武门菜市口南面的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蔡元培与周作人终于初次晤面。蔡元培本来计划请周作人担任希腊罗马及欧洲文学史、古英史课程的,但那时只有美学需要人,别的功课学期中途不能开设,暂时只能教点预科国文作文。周作人听后觉得很丧气,倒不是因为教不了本科,而是深感不能胜任国文课,决定打道回府,又觉得既然应招来了,不好说走就走,就含混地回答考虑一下。

接下来,周作人在北京玩了几天。4月10日下午又到马神庙访蔡元培,正式提出辞教国文的请求,表明不久后将南归。在校内,他初次遇见了陈独秀和沈尹默,两人都竭力奉劝他还是留下来,然而周作人仍旧谢辞。

11日,周作人接到了蔡元培的来信。当时,国史馆刚由北京大学接收,改为国史编纂处。蔡元培就请他做编纂员,和住在锡拉胡同的沈兼士两人分管英、日文资料。自4月16日始,每日工作四小时,午前午后各二小时,在校午餐。那时,袁世凯筹备帝制需要用钱,令北京的中国、交通两银行停止兑现,北京的中交票落价,一元只作五六折使用。即便如此,当时图书馆还不充实,这种职务也是因人而设,周作人不好推辞,便在北京度过了因遭遇张勋复辟而显得极不寻常的第一个夏天。

校中暂时没有办公处所,沈兼士还在西山养病。从此,周作人开始每天到马神庙上班,在藏书楼一间像是寺庙钟鼓楼的小屋内,从垒放得似小山般的旧英文杂志堆中收拾出一点隙地来,放上桌椅,暂作办公之用。

虽然环境令人憋闷,但周作人还是在旧杂志上寻到了乐趣。他找到《陀思妥耶夫斯奇之小说》、《俄国革命之哲学的基础》等几篇论文,精心翻译后刊登到《新青年》上,颇受欢迎。每到庶务课品吃午餐,等待开饭时,便翻看《公言报》和《顺天时报》,前者是段祺瑞派的机关报纸,后者是日本人办的汉文报纸。了解时局,看日本人如何地幸灾乐祸、颠倒黑白,对周作人来说,是比在新舆论中光提“文学革命”更必要的“思想革命”的准备。

外地人初来北京都会有一段曲折又不乏生趣的渐次融入过程。北京的冬天非常寒冷,晚上在清冷的寓所里要生炉火,屋顶窗户需糊纸,身穿羊皮袍、大棉裤才能安坐下来看书。春天大风劲吹,雨季积水满庭,阴天雾凝如雪,体弱的周作人经常受风寒困扰,晚上睡不安稳。然而他还是渐渐地爱上了这离边塞咫尺之遥的首都特有的气候与生活,隔三差五去大红楼讲课,偶尔在一个闲散的早春晴天里与日本友人骑驴赏花,每晚寓所油灯下披览新文化杂志和国外书籍,日常则习惯于去南横街或公用库理发,青云阁买牙粉,观音寺街购食物,青林堂买点心,山本照相,厂甸做名片,东交民巷寄取日本往来信函,琉璃厂、台吉厂、灯市口、新东安市场购书,东兴楼聚餐,中央公园饮茶,德国医院诊病,乃至出城赴西山碧云寺休养等——一种现代文人的雅致生活——以至于后来逐渐凝聚了一批同气相求者,构成了新文学有名的“苦雨斋”群落。

周作人喜欢坐人力车,可以一边浏览老北京光景,一边浮想联翩。车子先走到菜市口,往骡马市,一看到那个饱经世变的“西鹤年堂”,庚子时候杀三大臣、戊戌维新时期杀五君子的血腥往事就会瞬间涌上心头。车子继续往东,行至虎坊桥左边,向北走进五道庙街、李铁拐斜街,走到前门繁盛市街观音寺街和大栅栏,这里行人太多了,车夫不太喜欢走,一般情况下会拐弯由廊房头条进珠宝市,出至正阳门。这以后出至前门,走过了天安门,在东长安街西边便是南池子接北池子,走到北头便是景山东街了。

有的车夫喜欢先往北走,由菜市口一直进宣武门,通过巍然在望的西单牌楼和四牌楼,人的血腥记忆同样会霎时回潮。明朝时,很多人在这里被剐示众。车子继续朝北走到西四牌楼拐弯,取道西长安街,在不到天安门的时候向北折行进南长街去了。南长街与北长街相连接,是直通南北的要道,与南、北池子平行,是故宫左右两侧的唯一通路,不过它通到北头,离沙滩还隔着一程,就是故宫的北边,景山前街。这是条不到百十丈远的街路,周作人颇庆幸地看着到玉泉山取御用水回来的驴车,红顶花翎的大官坐着马车或是徒步走着,成群的从北上门上退出,这是上朝回来的人。

坐在人力车上凝望北京新旧文化杂陈的流动景观,周作人的心中不由得酝酿出启发现代情感的创作冲动。白话诗《两个扫雪的人》就是1919年1月13日在乘人力车往沙滩途经天安门前时做的。

“泼水夫”留在了陈师曾的《北京风俗图》中——两个人都穿着背有圆图的号衣,脚蹬马靴,头戴空梁的红缨帽,一个手握木勺,一个侧着水桶,神情活现;“扫雪的人夫”则留在了周作人的白话诗记忆中——滚滚的香粉一般的白雪中间,好像白浪中漂着的两只蚂蚁。

篇5:描写人的作文300字

描>写人的作文300字

(一)>我的妈妈今年30多岁了。高高的个子,不胖也不瘦(可她老觉得自己胖),无论什么时候,脸上总是带着微笑,显得很慈祥。

我的妈妈是个称职的好妈妈。她十分爱我,可是妈妈也有缺点,就是特好>唠叨。每天她送我上学时总会重复一句话“今天你得好好地听课”一讲就是好几年,我耳朵上不知起了多少个茧子了。

妈妈很可爱。每当冬天一过,她就说自己胖,要减肥,准备开始要少吃,可我那“坏爸爸”一听到便会买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回家。我妈妈看到后,吵着跟我抢着吃,把减肥的事早忘到了九霄云外去了。当我和爸爸问她时,她总是笑着说她的那句“名言”“不吃饱咋减肥,吃饱了再减”。我和爸爸这时就会哈哈大笑。

>这就是我深爱的妈妈。

描写人的作文300字

(二)说到我的好朋友,我首先向你介绍王想。他有一头乌黑的短头发,一双小小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挺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真像一个小博士。

王想有很多爱好,如大打乒乓球,下象棋等。

王想学习成绩也很好,每门课程都不赖,特别数学最突出。每次数学课,他都十分专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每次其他同学不会的问题,他都会正确回答。考试成绩也经常名列前茅。

王想学习成绩这么好,跟他不服输,好学的精神有关。就拿打乒乓球来说吧,在乒乓班里,王想因为来得晚,所以技不如人。于是他就在别人打的时候在后面自己练无球动作。经过坚持努力,他的水平上去了一大截。

王想在学习上是我的榜样,在运动上是我的队友,在生活中是>我的朋友。

描写人的作文300字

(三)我有一个善良、美丽、爱打扮的妈妈。

我的妈妈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弯弯的眉毛,高高的鼻梁下面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高挑的身材,一头棕黑的卷发。

妈妈经常穿漂亮、时髦的服装,我老打趣妈妈:“妈妈你真臭美。”妈妈笑着说:“因为我热爱生活,讲究生活品质。”

妈妈在常州市医药公司做销售工作,工作很繁忙。她也是个药剂师,算半个医生了,家里有人生小病时,她总是能配好合适的药材来治疗。

空闲时,我妈妈喜欢逛街、看书、看时尚杂志,喜欢买许多漂亮的东西来装扮我们的家。妈妈还喜欢旅游,每年都带我去各地游玩。

妈妈对我奖罚分明,我表现好时妈妈会奖励我,犯错时则会严厉地批评我。

这就是我的妈妈。

描写人的作文300字

(四)他生活在一个>幸福,欢乐的家庭里。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他就是我的邻居一一陈茁。

他只有6岁就懂得了人世间的爱有多伟大。

一天,我走在放学的路上,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在我奔向家门的同时,我忽然看见了邻居家的小弟弟,在雨中好像思考着什么,这时,他全身湿透了,我准备把伞借给小弟弟用,可他又嘲家中跑去,怀里好像抱着什么。后来我才知道,那原来是生命垂危的小猫,他妈妈最讨厌小动物,可他为了救它,不顾家人的反对,救了小猫。这真让人敬佩,尽管他只有6岁。

篇6:写人的日记300字

我有一个弟弟,名字叫淘淘.他长着一个圆圆的脑袋,一双水汪汪黑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鼻子圆嘟嘟地,还有一张樱桃小嘴,可爱极了!淘淘的耳朵特别大,有点像船上的帆.俗话说:大耳朵有福气.所以我们都非常喜欢拉他的耳朵,沾点福气。而他每次都捂着耳朵到处跑。淘淘特别爱玩。

记得有一次,我和舅舅舅妈淘淘一起玩老鹰捉小鸡.舅舅当“老鹰”,舅妈当“母鸡”,我和淘淘当小鸡.“老鹰”向我们扑来了,“母鸡”张开翅膀保护着小鸡们.“老鹰”一次次的进攻都被“母鸡”挡住了.没过一会儿,我们已累得满头大汗,坐在了地上,只有淘淘看上去一点也不累,嚷嚷着还要玩。最后见没人理睬他,居然一个人搭积木去了,惹得我暗暗发笑。我的弟弟真是太可爱了,我好喜欢他噢!

上一篇:观烈火中永生有感下一篇:特雷莎修女影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