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营销技巧

2024-04-08

提炼营销技巧(共8篇)

篇1:提炼营销技巧

营销商一直在运用行为经济学,但往往是不自觉地运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做法很有效,而并不是因为营销商做了什么科学研究,证明了人们更喜欢得到看似免费的奖励,不那么喜欢同等程度的价格折扣,或是证明了人们在考虑将来的后果时常常表现得不理性。

尽管营销在运用行为经济学原理方面无意间走到了前头,但却很少有商家能够以系统的方法来运用这些原理。一种更系统的做法则能为营销商开发出巨大的价值。通常情况下,称为四种实用的营销技巧,是每一位营销商不可缺少的工具。

减轻人们花钱时的心痛感

消费者几乎在每一项购买决策中都可以选择不买:总是可以把钱留下来,改日再买。正因为如此,营销商的任务不仅仅是打败竞争对手,而且还要说服购物者从一开始就掏出钱来,

根据经济学原理,对于花出的每一元钱,支付的痛感应该都是同样的剧烈。不过,在营销实践中,许多因素会影响人们如何看待一元钱的价值,影响他们在花这一元钱时痛感的程度。零售商都知道,让消费者推迟付款的安排能极大地提高买家的购买意愿。

推迟付款之所以有效,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非常符合逻辑的:金钱的时间价值使得将来付款比立即付款更便宜。但这种现象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不是那么理性的原因。

付款,就像所有其他损失一样,让人本能地觉得不爽。但此时此刻的情感体验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即使是略微推迟付款,也能减轻马上拿钱出去的那种刺痛感,从而消除阻止人们购买的一个大障碍。另一个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付款痛苦的方法是,了解“心理会计”影响购买决策的各种方式。

消费者会将他们从不同来源获得的钱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而不是像经济学家认为会或应该的那样,平等地看待所拥有的每一元钱。常见的“心理账户”有意外之财、零花钱、收入和储蓄等。通常,意外之财和零花钱是消费者最容易花出去的钱。收入不太容易花出去,而花掉储蓄是最难的。技术创造了一些利用 “心理会计”的新领域,让消费者和营销商都受益。

篇2:提炼营销技巧

 介绍主题在新闻中的作用。

俗话说“主题好文一半”。所以提炼好主题,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重要基础。

清代诗人袁枚说过:漂亮的词句犹如一堆铜钱,文章的主题就是穿钱的线,如果一篇文章有明确的主题,就像散落一地的铜钱,显得杂乱无章。任何人说话、写文章都要表达个题。即中心思想,没有主题就会不知所云,新闻报道也是如此。

新闻主题就是贯穿新闻的“红线”,可以将新闻事实、新闻素材串起来,告诉读者这篇新闻传递什么信息、反映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新闻素材的取舍、文章的结构与布局等都会受到主题的限制,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如何提炼深化新闻主题,除了讲究方法技巧外,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新闻主题与新闻事实的辩证关系、新闻主题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一、新闻主题源于新闻事实

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灵魂,是新闻事实(素材)的统帅;新闻事实(素材)是新闻的血肉是主题的支柱。没有主题,新闻事实(素材)就是一盘散沙;没有新闻事实(素材),主题就无所依托,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但是,新闻事实、新闻事件是客观的、第一性的,新闻主题源于新闻事实,是对新闻事实分析、总结、思考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应先有新闻事实,然后才能提炼新闻主题,有什么样的新新闻主题。所以,新闻事实最终决定新 闻主题,采写新闻决不能乱贴标签,凭空捏造主题,随意“拔高”主题。

新闻策划可以先定一个主题,但先行的主题必须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不是记者编辑凭空臆想的,是符合实际情况和新闻事实的。记者在采访前先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然后在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调整和丰富主题,这也是提炼和深化主题的过程。人们经常说新闻是“用事实说话”,新闻主题依托于新闻事实,需要通过新闻事实、新闻事件来表达,支撑主题的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新闻主题并不是浮在新闻事实的表面,而是隐含在新闻事实之中,需要从新闻事实中去分析、提炼。

二、新闻主题决定新闻导向

新闻主题就是新闻的主旨和灵魂,主题正确与否直接决定新闻导向正确与否,主题偏差就会导致舆论导向的重大失误。所以,提炼深化主题必须在尊重新闻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眼光把握主题的导向,坚持以正确的主题来正确引导舆论,决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只看现象不见本质。

在提炼和深化新闻主题时,首先必须把握以下四点:一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好舆论导向。新闻主题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二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新闻规律和新闻真实性原则,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同时选择新的角度、新的表现手法,突出新闻主题的新颖性、独特性;三要准确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有前瞻性、指导性的重大主题;四要坚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把干部群众及广大读者共同关注的结合点、共鸣点和兴奋点作为新闻报道的主题。此外,新闻主题的大小也决定了新闻价值的大小。所以作为一名记者要把好舆论导向,学会提炼深化主题,这是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第一关。

三、新闻主题需要提炼深化

新闻主题一般隐含在新闻事实的背后,提炼主题犹如沙里淘金,“吹尽黄沙始见金”,需从大量新闻素材中挖掘最有价值的新闻。记者不仅要深入采访、掌握实情,同时还必须认真思考,把握导谈如何提炼深化新闻主题以人为本,这是新闻记者在报道中经常关注的话题。但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却常常被新闻工作者忽视。为了使新闻更有吸引力,记者往往在采访和写稿中不顾作为被采访者和报道对象的感受,从而引起被采访对象的不满,或对报道产生不良的影响。人性化,应该成为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新闻采访注意“把握分寸”在新闻采访中,记者需要得到采访对象的积极配合,才能使采访顺利进行。如果一味地为获得最佳的新闻素材,在采访中毫不理会被采访对象的感受,甚至为达到采访目的不择手段,便可能使接受采访者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分寸” 的把握显得非常重要。分寸的把握应该以“人性化”为前提。笔者认为,在新闻采访中,起码要做好以下两点:要尊重采访对象;采访过程不致于对采访对象造成不良影响。巧选角度,筛选素材,精耕细作,这样才能准确地提炼新闻主题。

一、新闻主题的作用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灵魂。题目夺人眼球,让人看便知几分内容。由此,新闻主题在一篇报道中的份量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A.是提炼好主题是新闻价值的需要。新闻主题是新闻事实的统帅、是新闻的血肉、是主题的支柱。没有主题,犹如无舵的船,便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首先,主题是新闻的核心。如果问题抓不住、抓不对,就像射箭找错了靶子。其次,主题是新闻新的探索起点和基石。主题往往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找到了问题,看到了“靶子”,方可知道应该去研究什么,报道什么,宣传什么,可见主题是连接已知和未知的重要起点和基石。

B.是提炼好主题对新闻报道起着统帅作用。主题对整个新闻起着重要的纽带和统帅作用。所以说新闻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只有直接和间接地表达主题,才能有其自身的价值,否则就会减少新闻主题的表现力。

二、新闻主题的特点

只有把握新闻主题的特点,才能较好地掌握提炼主题的基本规律。一是新闻主题具有唯一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一篇新闻最好只有一个主题,也就是说只能以一个方面的思想、问题或事物为重点。二是新闻主题具有浓缩性的特点。三是新闻主题具有鲜明性的特点。所谓鲜明性,主要就是新闻主题这根线条,在全篇的新闻中非常清晰,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如获得2008年山东省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一辆重卡的两个芯片》就表现的非常突出,所以新闻的主题应以简洁明了为美。

一条好的新闻对新闻主题的要求非常高,对一些重大新闻往往要经过集体反复研究,最后确定主题。

三、新闻主题的基本要求

1.新闻主题要新颖。新闻中的新的主题,犹如一块黑暗中的金子,它能引起人的注目,使其兴奋,产生一种非看一下不罢休的欲望。新颖的东西才能流芳千古,同时新颖的东西也是开拓新知识的“钥匙”。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前进的,特定时期的新颖东西将为我们开拓新的知识打下基础,提供一把新的钥匙。值得注意的是,追求主题新颖创新还要受内容的制约,不能为新而新。马克思指出,陈旧的东西总是力图在新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这就昭示我们,追求主题新颖,不是说只在旧事物上贴上一枚形式的标签,就算达到创新的目的了。其实,主题新颖,是属于内容性质的东西,不能从形式上去判断。

2.新闻主题要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才有价值呢?首先,要把握主题价值的特定内涵,才能把握主题价值的尺度,使之有一根准绳。所谓新闻主题有价值,通常讲就是对受众有好处,好处愈大,其价值就愈大。其次,要把握有价值新闻主题的范畴。一般说来,凡是较为密切地联系国内外形势变化,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为人们所关心的并迫切需要释疑解难的问题的新闻主题,大多属于有价值的新闻主题。当然,仅仅联系实际还是不够的,倘若是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实际,或不能及时地中肯地给予解答问题,那么,这样的新闻主题价值分量就轻,就不大或者说就无价值。应该说,新闻主题凡是于国于民有关、有利,它的价值就大,必然会产生连锁反应和巨大的反响;就是说与时代合拍的新闻主题,与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新闻主题,其价值就大。

3.新闻主题要深刻。首先,深刻的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生命。我们在有准备的新闻采访时,首要考虑是确定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其新闻主题是否有价值。深刻的新闻主题,需要我们去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发扬沙里淘金的精神,下很大的功夫去“究”、去“掘”,只有这样才会到达金色的彼岸。

4.新闻主题要突出。

实践证明,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提炼一个好的新闻主题,就应有勤奋刻苦精神,没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就不会出高质量的新闻,真正有价值的主题并不是浮在表面,随手可拈的,而是掩藏在材料的深处,要挖出这其中的宝藏,必须舍得下功夫。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新闻主题是用汗水“泡”出来的。俗话说:功到自然成。我们在下苦功夫时,还要坚持科学的态度,求实求效,真正把劲用到刀刃上。要提炼好新闻主题,还应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在提炼新闻主题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思想,才能保证新闻主题的正确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提炼深化主题主要有以下方法:

A.追根溯源法。许多事物的本质,往往必须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的分析; 许多事件的发生皆有原因,需要弄清来龙去脉,就要剖析背后的原因。所以,许多新闻尤其是深度报道需要运用追根溯源法,需要追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提炼出新闻主题。如近年来楼市的变化较大,许多媒体深入分析了房价潮起潮落的原因,有的媒体曾对政府救市、房价虚高提出过质疑。这些关于楼市的深度报道,一般都是采取追根求源法来提炼主题的。

B.归纳总结法。记者围绕一个问题、一件事采访搜集到大量素材后,需要经过认真分析思考,在写作时需要对素材进行筛选取舍、总结归纳,从个别现象中总结出一般性、普遍性的结论。运用归纳概括法提炼主题,必须善于用数字说话、用典型说话,概括提炼典型经验、重要意义,常见于新闻综述、典型报道、成就报道和分析性的深度报道等。C.对比联系法。有些事件孤立起来看很难发现其特殊意义,但如果将其放在历史与现实的宏观背景之下,通过今昔对比、左右联系,其新闻价值就会凸显出来。运用对比联系法提炼深化新闻主题,一般采取交代新闻背景、对比同源新闻、添加新闻链接等方式,这样既能突出新闻主题,又可丰富版面元素。D.见微知著法。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还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可能经常碰到重大的新闻题材,这就要求记者能从平凡之中发现不平凡,在平凡中找到新闻的“闪光点”。E.逆向思维法。

篇3:对小学生阅读技巧的提炼策略

一、示范强化, 产生阅读共鸣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对示范者行为的强化, 影响学习者对该行为的模仿。 只有产生共鸣, 才能实现心灵得到净化, 性情得到陶冶。

首先, 教师要做好范读引路。 小学生善于模仿, 好的范文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强烈地感染学生。 根据需要, 可以是全文范读, 也可以是对经典、重点段或句子的范读。 通过范读把学生带入文中, 体验文中角色, 被文中人物、情景所影响、感染, 引起共鸣, 获得美的享受, 能对教师的范读产生模仿兴趣。

学生再读课文, 就能初步把握住文中情感内涵和技巧, 起到抛砖引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经常练习阅读技巧, 力求正确示范。

其次, 要重视学生的读后点评与提炼。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阅读后一定要加强评价。 评价方式可多样, 可以教师点评, 也可以学生自评、互评, 还可以师生互评。 但评价一定要艺术, 既要客观, 又要以鼓励为主, 如“以后在什么什么方面能改进一点或注意一点就更好了”, 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感悟、阅读提升, 既能提高阅读技巧技能, 又能在感悟、理解文本内涵上提升, 还能深入认识自己的优势, 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更能保持自信和自尊。 久而久之, 阅读时就能保持一定的兴趣, 并“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二、欣赏发现, 产生阅读体验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从学习所进行的方式, 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他指出发现学习方式是不把学习内容现成地教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发现的学习方式。

1.从阅读质疑中发现。

学生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 要引导学生学会边读边提问、质疑、思考, 这样的阅读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不但会自主地理解文意, 了解人物形象、人物品格或懂得事件的来龙去脉等, 而且可能会有创造性地理解、认识、发现, 显示出聪明智慧。 如我在引导学生阅读《狐假虎威》一文时, 其中有这么一句“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腿就跑”, 一个孩子读后提出这样的质疑:“老师, 这句话不对。 ”他认为森林里有大象、狮子, 不一定会被吓跑, 可见课文中的“都”字用得不恰当。 阅读中学生自主提问、积极思考是多么重要。 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主动权交给他们, 不但会自己解决许多问题, 还会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发现。

课文中有许多词语、 句子, 如果离开文章内容环境单独理解, 学习的难度会很大, 就容易片面, 不准确。 但如果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语境中, 联系上下文仔细琢磨, 就能够确切把握并理解。如《草船借箭》最后一个自然段有“神机妙算”一词, 学生利用工具书能知道它的意思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如果学生联系上下文读一读, 就容易悟出诸葛亮的才能, 他算到三天以后定有大雾, 并会有东南风, 因此船头向东、船尾向西, 还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 草船借箭的计划才能圆满完成。 这样, “神机妙算”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学生查词义的效果好得多。

在欣赏和阅读中悟出新道理, 产生新想法, 有了新发现, 会深化学生的体验, 欣喜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提高, 兴趣也会提高。

三、情景激趣, 产生阅读愿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发展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 在阅读训练中,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点是乐趣和志趣。 选择学生熟悉而有新颖性的刺激引导学生参与阅读, 能使学生保持兴趣的时间延长。 如果教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恰到好处地肯定和鼓励, 对学生信任, 这种兴趣的保持就可以延长。

1.营造阅读氛围, 产生奇特的阅读兴趣。

在引导学生解读课文时, 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借助“读”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获得身心的愉悦,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以人物刻画为主的课文, 往往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反映人物性格、内心世界和品质的, 便可抓住人物对话,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再现文中对话场面或情景, 调动其他学生的阅读欲望。 如《穷人》一课的第二部分, 抽学生分角色再现涅夫和桑娜的对话, 让学生体会到桑娜说话的结结巴巴和欲言又止, 担心丈夫知道真相揍他, 又担心邻居孩子的生存问题, 把两种矛盾心理的体现作为重点目标进行品读, 学生的情绪就会受到感染, 进一步品读的兴趣定会提高。

以场面描写为主的内容, 仅靠教师一味地描绘、讲叙和出示课件等, 那种抽象场面对他们的印象和感染都是肤浅的, 都没有学生亲身体验更直接、更形象、更生动。 在《鸟的天堂》一文中, 是这样描写大榕树高大的:“七八个人手拉手才能抱住, 大榕树枝繁叶茂, 树根、根须互相缠绕, 小鸟在上面啼叫。 ”我就让学生创造性地把这个场景表演出来, 不但对大榕树的高大有直观的认识, 还对小鸟绕树欢啼的场面有深刻的体验, 大自然的神奇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烙入心中, 灵活、新颖、奇特的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的是欢乐、愉悦, 这样以肢体语言为主的阅读会让每位学生开心、开朗。

2.拓展阅读空间, 巩固阅读兴趣的稳定。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 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 “举其一”, 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 才能在应用中将方法转化为能力。 学生每学一篇课文, 我都会查找相关的资料, 如教案、学习链接和网上的内容等, 综合运用以拓宽学生知识面, 指导其积极阅读, 指导读的方法,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会提高, 读的热情会增强。

3.创设运用平台, 推动兴奋欲望的转移。

在阅读过程中, 如果放任自流, 实效性就不高。 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赛评优秀读书笔记”、“诗歌朗诵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有效地检阅阅读技巧, 巩固阅读成果, 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 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推动阅读兴趣向表现欲转移。

四、“PK”激励, 产生阅读冲动

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天性。 在学生阅读兴趣稳定发展后, 将学生分组开展阅读“PK”赛, 点燃阅读激情, 产生阅读效能。 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是指不到学生苦思而不得其解就不开导他, 不到他想说而不知如何表达时就不启发他。 引申到阅读中, 对于羞于在课堂上单独表演的学生, 到了他确实有了阅读冲动时, 就给他机会, 他一定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迅速进入忘我的境界, 自由发挥, 尽情表演。

到了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兴趣, 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 造成部分学生羞于单独表现、表演。在这种情况下可经常开展小组朗读“PK”训练, 学生在小组成员的“庇护”下, 会“大着胆子”、“放开嗓子”为小组争夺荣誉, 这时的情绪释放, 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忘我境地, 只有争胜的信念在燃烧和膨胀, 争先恐后, 害怕自己为集体出不了力, 少出了力。

篇4:提炼实效的营销模式

做对事比什么都重要——战略选择是提炼营销模式的起点

以基础案例中的A、B两家企业为例,如何才能打造出实效的营销模式呢?这首先要从其战略选择的要素说起。

行业/产品特性。不同的行业有其特有的发展规律,A、B两家企业尽管都处在食品行业,但是饮料、饼干和膨化食品这三类产品各有不同的运作规律,如果营销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出产品的特性,将会产生巨大的矛盾。

饮料是一种流通性、季节性、随机性、广泛性、功能性强的产品,必须具备密集型的分销网络,达到最广泛的终端覆盖;膨化食品则属于季节性、展示性、休闲性、多样性、潮流性强的产品,要求形成品种、规格丰富的产品结构,并且在零售终端能够进行多品种集中陈列展示,为消费者提供足够的选择性;而饼干除了具有部分与膨化食品相似的属性外,还有代餐性的特点,在季节性和休闲性方面比膨化食品稍弱。企业的营销模式是否实效,就要看是否与这三类产品的特性相吻合。

A企业的销售网络以批发市场为核心,最适合饮料销售,也适合饼干和膨化食品中畅销品种的销售,但是对于饼干和膨化食品整体而言却是不适合的,因为它无法提供充足的展示空间,不能让消费者进行最大化的选择。因此,A企业选择的渠道运作模式将会阻碍产品的持续成长。

再看B企业,它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来选择零售终端的布局和销售网络结构,并且对不同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这样的营销模式就是一种符合产品/行业规律的实效模式。

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直接决定营销模式的特性。

A企业的销售规模是l亿元,是个中小型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往往特别注重对成本的控制,因此在营销模式上体现的是精简的特性:销售人员少,没有固定的区域销售机构,总部组织结构也非常精简,同时主要利用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省去了进入大型零售终端所需的高昂费用。这些措施,保证了A企业的固定销售成本处于较低的水平,并且管理成本较低,相对容易为企业所掌控。但是A企业营销模式的弱点在于,企业对销售网络拓展的深度不足,不利于形成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市场根基。

B企业的销售规模相对较大,它不是单纯关注对销售成本的控制,而更加重视在销售成本和市场控制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以支持企业在未来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比较而言,B企业的营销模式真正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因而也更有生命力。

经营理念。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比如A企业的经营理念是重视控制销售成本,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回报,由此形成了依赖经销商和批发市场的渠道运作模式,而B企业重视市场基础建设和对销售业务过程的管理,因此形成了较规范的营销管理体系,在渠道结构上更有针对性,并在组织结构上提供相应保障,这使其营销模式更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资源状况。资源对营销模式的选择是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A企业的资源实力相对较弱,在人力资源和资金上的投入就会相对较低,企业也就倾向于采取精简的组织结构和销售方式,相应地营销模式就较为粗放,市场掌控力较弱。

B企业的资源实力相对较强,自然可以在人力资源和市场建设的投入上加大力度,可以通过设立区域办事处来强化渠道建设和对经销商的管控,从而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首先依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性、发展阶段、经营理念和资源状况确定最佳的战略选择,进而才能设计相匹配的营销模式。

见树又见林——价值链分析是提炼营销模式的核心

提炼营销模式,基于对企业关键营销业务的详细描述,当一项或几项关键业务能够被清晰地描述出来,就意味着企业目前的营销运作模式已经提炼出来了。如何才能准确描述企业的营销业务呢?这要从营销业务的价值链分析做起。

价值链其实就是一系列营销业务的运行过程,在每项业务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因此对价值链的分析,也就是对营销业务规律性的分析。这要求我们必须跳出某个局部环节,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

当企业将一系列的营销业务以价值链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使不同业务之间具备了内在的联系,从而可以方便地发现、描述出关键业务。另一方面,也只有对整个营销价值链进行透彻分析,才能正确、清晰、完整地描述出企业的营销运作模式,使模式真正具备可操作性。

价值链分析包含两项内容:一是将所有的营销业务按顺序串成一个链条;二是对链条中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比如,A、B两家企业都可以按照“提供产品——沟通客户——分销产品——促销产品——销售产品”的顺序将营销业务串成价值链,再进一步对价值链各环节的具体内容进行描述。如A企业在沟通客户环节主要由销售人员采用出差方式对经销商巡回拜访,B企业则是设立区域办事处对经销商系统管理,由此可以看出:A企业的客户管理模式属于关系沟通型,管理重心高、管理方式粗放;而B企业的客户管理模式属于战略合作型,管理重心低,强调对经销商的系统服务和支持。

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企业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营销整体上是如何运作的,成效如何,又可以知道不同环节上的营销模式及其成效,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营销模式与竞争对手进行对比,从而了解营销模式的优劣势,为优化、提升营销模式提供依据。

在哪里赢得优势——关键业务是提炼营销模式的重点

在A、B两家企业按照“提供产品——沟通客户——分销产品一一促销产品——销售产品”的价值链提炼营销模式时,必须着重关注整条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及每个环节中的关键业务。营销模式的作用并非体现在整条价值链中,而是体现在关键环节和关键业务中。只有在这些关键点上形成核心能力,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关注关键环节和关键业务,目的在于资源投入产出的最大化,也就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A企业来说,在其营销模式中沟通客户、促销产品是两个薄弱环节,而提供产品和分销产品这两个环节相对较强。那么,A企业要使营销模式充分发挥威力,就必须持续强化关键环节的能力,不断跟进对手研发产品,同时通过较大的利益空间刺激经销商广泛分销产品。

对B企业来说,它在整个营销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都具有实力,并且各环节之间对接较为紧密。那么除了持续强化之外,就要对各个具体环节中的关键业务进行优化提升,比如提供产品环节的产品研发、沟通客户环节的经销商管理、分销产品环节的分销商管理、促销产品环节的终端促销以及销售产品环节的进销存管理等,通过在这些方面的改善和巩固,就可以真正构建竞争优势。

篇5:提炼营销技巧

告别了绿叶,迎来了红叶。伴着渐浓的秋意,考研进入了冲刺复习阶段,对于英语的复习,不知道考生朋友们是否有所准备呢?考研教育网老师建议考生在这一时期,对于英语复习注重:熟悉题型,多做真题,练习写作技巧。

英语这门科目,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形成一种“英语习惯”,即每天保证一定量的时间来接触英语,包括阅读、翻译、作文等考试类型题,具体的时间安排应当根据个人的复习规划进行调整,其次就是多看历年考研真题,归纳和总结考点,做到心中有数。而这一阶段英语复习应该大量做真题,通过做真题了解考研英语试题难度,同时了解试题出题规律以及答题技巧。背单词的目的是更好的做题,考研英语并不是考大家知道多少词汇,而是在你读懂文章的基础之上,看你能多大程度理解作者压缩过的或者没有说出来的意思,这才是阅读理解。所谓阅读理解就是要善于把作者没说出来的意思,压缩过的意思给它理解出来。因此,应注意多练习阅读理解,不要单纯的背单词,要做到在语境中理解单词的具体含义。把握阅读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做到快速准确的解答相关试题。

另外,这一阶段还要强化训练短文写作,学习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不要认为作文背一些范文就可以了,考研作文不是单纯的模仿,一定要自己多练习,只有多写才能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欠缺,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应该注意什么,写作文时应该选什么词,文章结构应该怎样去设计,只有自己多练习,在考场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坚持每星期写篇文章,可以先写真题的作文,然后去看看我们辅导书真题的范文对照一下。

王老师认为,写作方面,其实英汉相通的,一个靠实力英语写作能够拿高分的考生相信他在汉语写作方面的造诣也不低。所以广大考生可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对汉语文学作品有所涉猎,美的语言是不分国界的,要不川端康成怎么能拿偌贝尔奖。若是你本身已经在文学写作上已经不是问题,那我们就可以切入正题谈谈考研英语写作的提升。在此,王老师建议,当你平时自觉阅读量还不是很丰富的时候,不要急于下笔练习,可以先学习、模仿一些经典的英语文学篇章,这些优美的英美文章有很多,我也就不去强加推荐了,毕竟审美观可能各有异处。在这里,我得提到晨读,以及听一些英文广播,这样我们耳濡目染的都是英文信息,顺理成章的什么说啊写的就会了。当你在此基础上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就可一稍微做一些模拟试题了,不用太多,只要找到那种考研写作的感觉就成了。说来说去,其实好的写作还是日积月累的成果。虽然接下来说的是老生常谈,但我还是要提,考试前抱佛脚,上词山、钻题海还不如平日踏实学习,每天一点一点积累,在我看来,无论是要真正学好英语还是要做好一件事情都是七分苦、一分运气两分巧。

篇6:提炼营销技巧

申论考试中为了应对给定材料的数量和字数不断升高的趋势,为了提高作答的准确性和效率,考生必需掌握申论材料中关键词的选定和提炼,将篇幅浩大的材料化繁为简,准确地确定段落和材料的核心信息,实现一箭中的的作答目标。

申论材料关键词的选定

对每位考生来说,想要对给定材料进行精读、细读,时间上肯定不容许的。一目十行的阅读又容易遗漏信息。于是,通过定位关键词来把握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成了不二方法。

定位关键词,一是要依据问题。不同的问题对应着不同的关键词。例如,概括特点类问题的关键词就该涉及一些形容性的语句,对策类问题的关键词应涉及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等。因此,考生需明确问题是什么类型,然后再定位关键词的类型;二是要依据材料。不同类型的材料包含的关键词的数量和特点不同。一般来讲,学者、专家观点包含着密集而集中的关键词,且多为理论性;而新闻报道的关键词就显得分散,大多是记叙和事实性的。

但总的来看,比较通用的选择关键词的技巧有三个:一是高频词汇,二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三是语言表达规范的。

申论材料关键词的提炼

有些材料只涉及一些细节、微观的说明和描述,无法直接从文中勾划出来。这时,就需转换思路,通过对材料的进一步概括来进行关键词的提炼。例如,“市民王女士说:上个月土豆5毛一斤,到这个月都就8毛了,其他蔬菜也这样”。对于这句话,考生无法直接选定关键词,只能进行关键词的提炼,即蔬菜价格涨幅大。也就说,用规范性、专业性强的词来复述材料中的具体、细微的信息。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篇7:提炼营销技巧

营销目标的确定对于活动营销策划尤为关键。营销目标不同,所需要的经费、所采取的活动类型、所动用的人员都有所不同。在确定活动营销目标时,我们经常会犯以下两个错误:

1.混淆营销总目标和本次活动营销目标

对于银行来说,任何营销活动的目标都是提升银行的效益,也可分解成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客户忠诚度以及增加市场占有率等。这些目标在活动营销过程中也会间接实现,但这并非本次活动营销的目标。以银行卡业务的活动营销为例,活动营销目标可以是增加银行卡持卡者的消费,提升发卡数量,吸引某类特定人群,提升银行卡的品牌识别等。

2.混淆活动营销主目标和分目标

活动营销一般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在确定营销目标的过程中要分清主目标和分目标。在活动营销策划中,以主目标的实现为主。比如银行卡业务的营销主目标为提升银行卡的品牌识别,在策划中就应以突出银行卡的品牌价值为主,例如山西五台农商行推出的五台山祈福卡就是依托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卡产品,制定该卡的营销策划就应以“智、运、和、安”的核心诉求为主。

二、管理活动营销预算

活动营销预算与活动营销内容是紧密相连的:有多少活动营销预算,就可以去设计怎样的活动营销内容;有什么样的活动营销内容,也就需要有多少活动营销预算。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先明确活动营销预算,再去设计活动营销内容。事实上,当活动营销预算确定的时候,活动营销内容的可选项也就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活动营销预算主要分为推广费用、物料费用、场地租赁费、礼品费、交通费、劳务费、其他经费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推广费用和物料费用。推广费用主要包括纸媒、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论坛、自媒体等发布的硬广及软文发布的费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炒作的费用,户外广告等费用、视频广告等设计和制作费用;物料费用主要包括海报、易拉宝、宣传单页、宣传手册等制作及印刷费用。

即使是同样类型的活动,不同地域的活动营销费用也有很大不同。除去地区间的差距,银行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也会起到很大影响。

活动营销预算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活动营销预算,另一部分应为活动营销备用金,以避免活动营销预算超额而导致无法继续进行下去的危险。活动营销预算及备用金的数额应根据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来确定。

三、明确活动营销主题

活动营销主题应围绕活动目标来做。如活动目标为增加银行卡持卡人的消费额,则应以“消费有奖”、“消费赚积分”、“消费免单”等为活动主题;如活动目标为增加银行卡品牌识别,可以“银行卡宣传语征集”等为活动主题;如活动目标为增加开卡量,可以“人际传播+开卡抽奖”等为活动主题。

活动营销主题往往是活动营销策划的难点,对于大型活动营销策划来说,在明确活动营销主题之前可请第三方机构进行严格的市场调查,相应的数据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合的活动营销主题。

确定活动营销主题,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营销目标分析

分析营销目标适合哪些活动营销主题,如本部分首段介绍内容;

2.客户群体分析(以银行卡为例)

分析客户群体的各项特征及偏好,比如客户群体的性别特征、年龄范围、学历情况、月收入情况、家庭成员结构等,营销地域具有该特征人群的主要偏好;

3.宣传亮点分析

分析与本次营销目标、客户、产品相关的可能成为宣传亮点的内容,比如是否贴近某个季节或者节日,客户是否会产生某种共同的需求等。

活动营销主题可以以上三点为核心制作三个圆圈,其中核心处即为可供选择的营销主题。

家庭节日有奖消费,我们就可以选择与大型商场和旅行社合作,举行刷卡抽奖活动,抽中者赠送旅游机会等。活动主题语可以围绕中秋、国庆来撰写,利用节日喜庆氛围。

四、设计活动营销内容

活动营销内容的设计是活动营销策划的核心,主要包括活动形式的设计、活动时间的设计、活动视觉的设计、活动文案的设计、活动体验的设计等五个部分。通过活动营销内容的设计,我们能够把控活动营销的主体部分,并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1.活动形式的设计

活动营销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会议活动、郊游活动、有奖征集活动等。活动形式的设计受到活动营销目标、活动营销预算及活动营销主题的限制。例如活动营销目标为获取更多高质量客户、活动营销预算一般、活动营销主题为热点话题分析,那么活动形式则可以采取聘请国内相应热点话题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

2.活动时间的设计

活动时间的设计不仅包括活动整体时间的设计,还包括活动各部分时间的设计。有些时候,我们举办一次活动往往分为三个甚至更多不同的周期,如何安排好周期的衔接和递进就是我们在活动时间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

3.活动视觉的设计

活动营销宣传往往会涉及到一些视角效果,比如广告的颜色搭配、会场的颜色搭配等。活动视觉的设计应考虑活动营销主题。一般来说,银行卡活动视觉设计贴近银行卡自身视觉设计。

4.活动文案的设计

活动采用怎样的主宣传语,主体的宣传文案是什么等都需要在营销策划过程中设计出来。这是因为活动执行往往由多个部门组成,需要协调多个渠道,活动主文案无法确定很容易造成不同宣传渠道之间的冲突,降低宣传效果。以银行卡活动文案设计为例,一般需要主广告语(以10个字以内为佳)、主广告文案(一般为两个字数相同、有对仗的半句组成)、主介绍文案(活动时间、活动规则及活动须知等内容的标准版本)、主宣传文案(3段、400字左右的活动介绍,不包含活动时间、活动规则、活动须知等内容)。

5.活动体验的设计

对于一些与客户有直接互动关系的活动,活动营销策划应着重考虑客户的实际体验,比如参加郊游等活动,整个郊游活动的路线选择是否合理,客户是否过度疲劳等都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对于一些与客户并不进行直接互动的活动,我们同样需要考虑客户实际操作的体验。以银行卡“开卡有礼”类活动为例,客户开卡获得礼品的方式是否麻烦,礼品是否有用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从整体上来说,活动营销策划包含活动内容的策划和活动推广的策划。活动内容与活动推广相互联系同时又相互独立,同样内容的活动基于不同的推广策略可以采用完全不同的推广规划。如采用的是会议式活动营销,在推广上既可以采用电话营销为主,网络营销为辅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软文类广告为主的方法。

至于在策划中更注重内容还是更注重推广这一问题,银行活动营销应更注重活动内容,因为银行业务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不仅需要客户开卡,还需要客户经常使用,更需要能够挖掘客户的其他金融服务需求。

五、选择活动推广策略

活动推广策略一般分为三种:销售型推广、传播型推广、混合型推广。销售型推广是指以获取更大销售额为主要推广目的的推广策略;传播型推广是指以获取更大传播度为主要推广目的的推广策略;混合型推广则是指兼顾获取更大销售额和获取更大传播度的推广策略。在实践中,并不具备明确的主要推广目的的均可视作混合型推广。

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一点是,任何营销推广活动的最终目的均是实现营销的目标。但是,营销目标的实现存在很多方式,比如营销目标为增加银行卡的开户量,我们既可以选择发布广告软文这样的推广方式,也可以选择话题炒作这样的精准推广方式。前者更注重获取更大销售额,而后者则更注重更大传播度。最终实现的结果自然都是更多的开户量,更好的品牌形象。策略选择的不同所导致的投入方式以及社会影响都有较大的不同。

推广策略的选择应考虑营销目标、营销预算、营销主题、营销内容、自身市场营销核心能力等情况。例如一些以品牌认知和传播为营销目标的活动营销,其推广策略基本为传播型推广。

自身市场营销核心能力对于推广策略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自身市场营销核心能力就是指营销推广部门所拥有的最优质资源和能力是什么。比如一些银行可能长期与广告公司有合作,能够以更为优惠的价格拿到广告位;一些银行的自媒体做得很好,能够在推广中更好地利用自媒体资源。

六、制定活动推广规划

活动推广规划,主要包括推广时间的规划、推广渠道的规划、推广文案的规划、推广人员的规划四个部分。

推广时间的规划,主要应确定推广的准备时间、推广的整体周期,每次推广活动的时间等。比如一次大型的品牌语征集活动,我们要在活动内容确定以后,规划活动推广的时间,一般来说我们要在活动正式举行之前的一个月左右进行推广,推广的整体周期维持一个月左右,在刚开始的时候所有渠道同时推广,在之后的每周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做两到三次推广活动。如采用话题炒作的推广方式,也要规定话题炒作开始、话题传播、话题爆发的时间,有延续性话题的也要做好延续性话题的规划。例如在活动结束以后,开始群众投票的话题,或者优秀作品展示的话题等,进一步扩大推广的整体效果。

推广渠道的规划,主要应确定通过哪些渠道进行推广,是否要采取付费推广渠道,是否要进行线上推广和线下推广的结合,是否要进行软文和硬广之间的结合等。目前主流的推广渠道有电视及网络媒体、自媒体、报纸、户外、渠道(比如合作商户等)、网点、员工等。策划过程中应考虑营销内容以及相应推广渠道在当地该产品的影响力。

关于推广渠道,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免费推广渠道体系,比如微博矩阵、微信矩阵等。相对于付费推广渠道,免费推广渠道的可控性更强,而且随着自媒体的逐渐兴起,运营较好的自媒体的影响力甚至大于付费推广渠道。如建立自媒体,银行应保证自媒体的最低阶段的维护,即内容更新。

对于一些小型活动来说,通过微博、微信自媒体,网点张贴海报、员工主动传播就可以起到想要的效果。并非所有推广都需要使用付费渠道,也并非所有推广都是预算越多越好。

推广文案的规划,在本文第四部分“设计活动营销内容”中的“活动文案的设计”中曾经提到过活动营销所需要的主文案,推广文案的规划则是奠基于主文案根据推广阶段和推广渠道的不同规划好相应的文案,比如有多少篇多少字什么主题的广告,有多少篇多少字什么主题的软文稿,有多少篇多少字什么主题的论坛稿(如果做论坛营销的话),有几种通知客户的短信文案,有几种微博、微信文案,制作什么样的海报文案等等。数量、字数、要求等都要做好相应规划,并确定文案提交的时间早于推广开始的时间。在文案通过以后,还需要根据文案内容至少要预留两个小时到一个工作日的应急时间。

推广人员的规划,主要是关于哪些人员需要参与推广,具体从事哪些工作,人员的时间安排是怎样。推广人员的规划要视活动规模而定,对于大型活动,建议全员参与,这种融入感往往更为重要。

推广人员需在进行推广前进行一定的培训,具体内容将在本文第八部分“构建活动营销支撑”部分具体展开。推广人员应做到对所推广业务的熟悉,做好回答客户提出任何问题的准备。如不能直接回答,也应掌握相应的话术。

七、做好活动营销筹备

筹备工作是最为复杂,同时也是最琐碎的工作。活动营销筹备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活动的效果。活动营销筹备既包括活动内容的筹备,也包括活动推广的筹备。主要分为预算的筹备、整体进度的筹备、物料的筹备、文案的筹备、人员的筹备以及其他方面的筹备等。

预算的筹备主要是指对预算数额、到位时间和方式的确定。预算筹备将影响到整体进度,应非常谨慎。

整体进度的筹备,在前面几个部分里对各部分准备工作做出规划以后,我们还需要对整体进度进行把控和设计,考虑不同内容之间的配合和衔接,比如物料的筹备与推广计划的对接,培训课程、动员会等的安排与活动举行之间的对接。

物料的筹备,主要是指活动及活动推广需要的各类型物料,包括但不限于宣传单页、宣传手册、易拉宝、活动场地、活动奖品等内容。物料的筹备需要在整体进度的筹备中设定具体的时间和非常明确的负责人。建议物料筹备时间在需要时间两个工作日到四个工作日之前能够进行确定。

文案的筹备,主要是指推广计划所需的各类文案,同物料的筹备一样,需要在整体进度中明确具体的提交时间和非常明确的负责人。

人员的筹备,主要是指活动内容及活动推广所需要的各类型的人员,在整体进度上进行相应安排,人员的筹备包括职责、服装、礼仪、话术等方面的明确。

其他方面的筹备是指特定活动需要的各种筹备事宜。

筹备的负责人等内容将会在本文第八部分“构建活动营销支撑”部分具体讲解。事实上,大多数活动营销策划往往是从头向后理顺,提出策划的各种建议,之后从后向前确认的。这也是我们在活动营销策划中需要考虑到的。

策划的意义在于在众多的选项中选出一个合适的、可操作的选项,是从多条蜿蜒曲折的路径中选择出合适的,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发现不合适再换路。始终关注结果,始终在选择,才是策划真正有趣的地方。

八、构建活动营销支撑

想要举办一场营销效果较好的活动,除去做好营销筹备等工作外,构建活动营销的支撑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活动营销应构建管理体系、培训体系和应急预案这样三个体系。

管理体系,就是成立活动管理小组,谁是整个活动的总负责人,谁是活动内容的负责人,谁是活动推广的负责人,谁是活动物料的负责人等。每一项筹备工作以及现场执行工作都要有负责人并且限定明确的职责。对于周期较长、涉及部门较多的活动,由银行管理相关工作的副职来担任总负责人最好。

以下为活动营销管理支撑体系的用表示例。

培训体系,就是对参与到活动营销中的员工及合作商户进行相应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活动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活动所需要用到的各种宣传材料,与客户接触时的态度和礼仪等。鉴于大多数一线员工都有很多经验,活动培训应以本次活动的重点为主。比如银行卡增加开户量的社区活动,参与人员应了解附近的营业网点和ATM机的设置等内容。

应急预案,就是针对活动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的预案,活动营销应急预案应根据活动营销的类型进行准备。比如室外活动应考虑天气等因素对活动的影响,又如会议式营销应考虑到主讲人不能按时到达会场的情况,再如现场演示应考虑ATM机内部存储现金不足,或者进行POS机刷卡信号不佳的情况,所有涉及到电子仪器的都应考虑到电子仪器出现问题的情况。当然,不同规模的活动对应急预案的重视程度可有一定不同,如果是较小规模的活动则可以考虑准备应急人员,而不准备应急预案。

九、规划活动现场执行(线下活动)

线上活动,活动营销主要是在后台运营,而线下活动则需要规划如何进行现场执行。线下活动现场执行规划主要分为场地、物料、人员、流程等几个部分。

活动现场执行首先需要规划的是场地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场地、场地该如何布置等都需要规划。场地的选择主要应考虑两个因素,场地是否符合活动内容的要求,场地是否对客户更为友好。比如我们选择在户外设立宣传点进行活动宣传,那宣传点的选择就要考虑这个地点是否是目标客户的聚集地,宣传点是否影响过往路人的行走。我们可以采用“代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物料的规划主要包括场地布置所需的各项物料,营销宣传的各种材料、介绍产品的各种资料、奖品等。我们需要规划物料的数量、质量以及准备完毕的时间。

会议营销物料(前台签到时交给参会者)

1.本次会议的流程;

2.银行宣传册;

3.银行卡宣传册;

4.营销人员名片

5.小礼品;

6.白纸;

7.笔;

8.矿泉水。

人员的规划主要包括现场执行人员的数量、互相之间的配合等。比如会议营销就要考虑会议参与客户的接待人员,所选场地的引导人员,前台签到人员,现场服务人员,摄影人员等。

流程的规划主要是针对会议、竞赛等有整体流程的。流程的规划主要应考虑参与人员的活动体验等。

十、监控评估营销效果

活动营销效果的监控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活动营销效果的评估,二是活动推广效果的评估。以线下活动为例,前者考量的是最终的成交量,而后者考量的是实际的到场量。活动营销效果比较好监控,只要我们能够知道我们实际的销售额就可以,而活动推广效果的评估,尤其是各种宣传渠道推广情况的评估则较为复杂。

监控活动推广各渠道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收集推广效果。很多活动推广效果可以通过客户信息的收集来完成,某些活动可以采取预约的方式,在预约的时候获取客户是通过哪个推广渠道了解到营销活动的信息。某些活动可以采取售后回访的方式获取客户通过哪个推广渠道了解到营销活动的信息。

2.间接推测推广效果。与不同地域商户合作的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地域商户合作的实际情况进而推测出推广效果。

篇8:提炼营销技巧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标题,提炼和制作

电视相对于报纸和广播来说, 覆盖面更广, 传播效果也体现出无法比拟的优势。[1]近年来, 随着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的发展, 电视成为当前普及率较高的“家用媒体”。电视节目是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新闻立台”理念的指引下, 电视新闻节目更是体现一个台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编辑经验来分析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的重难点, 并尝试提出一些提炼方法和制作技巧。

一、制作电视新闻标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 题文不符、文题游离

对于一篇电视新闻稿件, 它的标题需要涵盖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广, 文字字数的限制相对严格, 制作标题的时候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2]如果记者在写稿时难以抓住新闻的主旨, 就容易在概括标题时出现离题、偏题的情况。

(二) 语言不准确、不简洁、不生动

电视媒介具有线性传播的特点, 一句话或者一个画面都是转瞬即逝, 因此观众接受某个信息的时间只有短短几秒。基于这种压力, 记者在编写标题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以偏概全、言过其实、句式啰嗦不工整、词义不达、晦涩难懂等情况。有时候记者又容易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 编写出的标题格式化和概念化, 呆板而不生动的标题更容易失去对观众的吸引力。例如, 原题为《区文化中心二馆一场综合楼工程公开招标择优确定施工单位》, 改为《区文化中心工程公开招标》, 就简洁明了多了。

(三) 缺乏深度, 不尊重客观事实

电视新闻作为一个公众舆论平台, 要求其所报道的新闻要有深度、能反映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 并且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 同时报道的真实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味追求标题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或者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而违背了对客观事实的概括, 就和“标题党”没什么两样了。

二、制作电视新闻标题要具有个性化特征

不同的新闻媒体, 由于其所属的地域、面对的观众、所报道的新闻内容的属性和新闻节目所播放的载体不尽相同, 因此在拟定新闻标题的时候就有了针对性的要求。

阳江广播电视台属于广东省内的一个地方媒体, 其面对的收视群体大多数为当地市民群众, 因此在制作标题时可以根据当地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拟定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标题。比如标题《阳西:春节到油角飘香》, 阳西是一个地名, 油角是当地群众过春节时手工制作的一种传统应节食品。把这种食品称作“油角”符合当地的语言习惯, 大家一听就懂。

电视媒体通常采用的新闻标题结构有单一型标题、多维型标题 (包含正标题、副标题) 和实写型标题。相对于报纸的复合型标题而言, 电视新闻标题几乎只能以单一型标题的形式出现,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报道主题鲜明的新闻报道中, 如人物专访、新闻专题片、新闻特写等。

电视新闻一般从客观的角度来剖析新闻内容, 以“让事实说话、让镜头反映真相、让数据说明问题”[3]来烘托新闻的真实性, 这就属于实写型标题, 如标题《逢源大厦工地没日没夜连续打桩附近居民不堪忍受屋震床撼之苦》就直接表明了事件发生的地点、涉及的对象和产生的影响。

但有时候为了激发观众思考, 让他们参与到新闻讨论中来, 偶尔需要用色彩比较鲜明、带有主观意见的“虚题”来作为电视新闻的标题。比如《住宾馆坐飞机吃西餐河南小伙20元游遍欧洲》, 标题中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河南小伙的经历, “20元游遍欧洲”给人无限的想象。

三、找准切入点制作电视新闻标题

(一) 标题应该提炼主旨, 深化内容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原来的“读写时代”早已转变成现在的“读题时代”。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平面媒体亦或是网络媒体, 标题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句话的背后承载的是传达新闻主题、深化新闻内容、评论新闻事实等多重功能的体现。有时候, 一个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就依托于它是否有一个好的标题。新闻记者拿到一则新闻的时候就要快、准、精地把握它的主旨, 并将自己体会最深刻的一点提炼出来并加以概括。只有用心体会过的东西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只有从客观角度描述的事件才能反映真实性。贴切精准的好标题是电视画面和声音报道无法代替的, 它不仅能让观众接受新闻信息, 还能帮助观众全方位解读新闻的主要内容。

而要深化新闻内容, 就需要记者或编辑从观念和理念上端正自己的态度, 只有自己对社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之后才能将“正确”的观念传达给观众。新闻虽然是流水的信息, 但是好的新闻也会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赞赏。例如, 在报道香港回归时, 标题《九七回归齐乐颂万千灯火共心声》就客观地诠释了全国人民的喜悦之情。

(二) 标题要能避虚就实, 虚实结合, 引人入胜

如果将标题写得太实, 栏目就会显得比较古板枯燥, 难以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如果为了博得观众眼球而写得太虚, 又会让新闻信息失真, 容易被一些犀利的观众贴上“假大空”的标签, 栏目的声誉也会大打折扣。因此, 在提炼和制作新闻标题时最需要注重的是虚实结合的技巧。例如, 在我市近期推出的有关房地产利好消息播报的新闻中, 拟定的标题是《利好政策落地助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这个标题看似很“实”, 但其提供的信息却是“虚”的, 观众最想知道的一些信息是利好政策是指房价下调了吗?如果下调是下调了多少呢?房地产平稳发展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利好?虚实结合的标题更容易引发人的联想, 阐述事实又不说明核心内容, 由此激发观众继续了解观看下去的好奇心。

(三) 标题要与时俱进, 注重创新

21世纪最不缺的就是接受信息, 网络热词和人们的“口头禅”更新速度更是层出不穷, 不少电视新闻栏目也摆脱了传统的古板风格, 开创了不拘一格的风格理念, 旨在创造出更易打动观众的新闻标题。

无论是句式的安排还是遣词造句的构思, 都要求新闻编辑和记者能够及时地掌握社会的流行动向。在广大的信息海洋中要做到“出彩”就要求新闻标题能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4]新闻标题的惯用句式为陈述句式、祈使句式和疑问句式, 甚少使用感情色彩较重的感叹句, 但是如果要强化内容, 加强语气, 做标题时用感叹句式也未尝不可。以《民生追踪:龙舟路开始硬底化施工了!》为例, 此标题用了感叹句式, 可以表达出市民群众对这条路的建设是盼望已久的了。

另外, 在字幕和字体的安排环节上也可以做一些创新, 如采用颜色比较显眼的字幕或是用对话框的形式配以图片来做衬底, 让设计出的电视新闻标题起到美化画面的作用。清新活跃的设计风格不仅对于电视台来说是一大突破, 新颖的方式也会受到观众的好评。

总的来说, 创新的突破口有很多, 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 无论是从文字、语言还是字幕的排版方面, 都能给观众带来惊喜。

四、结语

电视新闻标题对观众来说, 是第一视觉的冲击波。要想迅速吸引住观众, 从而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就要求记者和编辑不仅要有足够的文化功底、开阔的知识面, 而且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穆艳花.如何提炼电视新闻标题探析[J].当代电视, 2010 (7) :33-34.

[2]李天生.试谈电视新闻标题的提炼与制作[J].内江科技, 2008, 29 (9) :55.

[3]刘晓峰.电视新闻标题如何吸引人?[J].新闻爱好者月刊, 2012 (8) :39-40.

上一篇:应届生求职报告 90后大学生仍偏爱国企下一篇:学籍证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