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2024-04-16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共10篇)

篇1: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浅谈“社会实践”

在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认为其对我们有极强的指导性,对当今社会无论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思考还是经济,民生的发展,政策方针的制定等都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感触颇深,借此从其中两点浅谈“社会实践”。

马克思在《提纲》中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其一,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进行批判。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明确阐述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指出人的认识源泉在于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其二,即“费尔巴哈看到了宗教的根源是现实的存在,但对现实存在模糊不清,认为心是宗教的本质,把宗教变迁看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进行批判。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去认识历史及社会存在发展的历程,重新评价审视以往的历史观,创立唯物史观,为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也从而解决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存在等一系列问题。

来看《提纲》的现实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过程。马克思将认识的客观性,实践性辩证结合,认为“认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这启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热爱生活,多观察体验生活,将所学知识理论融入社会实践中,不局限于知识理论,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思考,尊重客观事实的同时进行创新思考,促成创造性转化。

在政治生活中,《提纲》中的观点要求我们在一切革命和建设中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阶段。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配合党和政府切实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基本路线与科学实践观紧密结合,立足社会实践,在国民基本矛盾转变,经济,政治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今天客观面对,积极迎接挑战。

篇2: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不断发展的,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使用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类、类本质等概念来描述人的本质,认为人的类特性是劳动或者实践。《手稿》中,马克思肯定了人是类存在物,人具有其特殊的类本质,他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是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而“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的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是说,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的自由自觉性。“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活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克服了《手稿》中“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的不足,不仅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把现实中的人与人区别开来,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揭示。

在《提纲》中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是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问题上的一大贡献。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错误的。首先,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是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抽象出来的共同性。其次,在方法论上,费尔巴哈是孤立的、抽象的考察,他不是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第三,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孤立的、抽象的,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一定的社会制度的。针对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上述理解,马克思在《提纲》中,确立了实践的观点,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应该从社会关系角度,以实践为基点进行理解。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同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在实践中、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中考察人,规定人的本质,这种人是具体的、现实的、富有生命活力的。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是人,人之所以区别动物的根据,在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正是在生产劳动中使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全部复制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人本是是实践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去论证人的本质,只能是对人的自然属性的抽象。

篇3: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一、阐释《提纲》中的实践观

任何问题的提出, 都不是哲学家们任意杜撰出来的, 而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是哲学家们对时代发展进行分析并给予解答的最实用的方式。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早就引起了哲学家们的注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 众多的哲学家们并没有科学地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而《提纲》第一次以崭新的姿态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 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 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从而不仅从整体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主义、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而且还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纲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期, 马克思就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 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 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 从中提出了唯物主义实践观, 从而确立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提出是哲学发展的产物, 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在《提纲》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 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人们通常以为, 马克思这段话的主旨是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理论性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包含着这层含义, 更涵盖着对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了透彻的批判。没有人的实践, 在纯粹思想领域中从事哲学研究, 这样的研究也只是空谈, 哲学的研究方式不应该脱离人的问题, 尤其是人的实践活动来探讨任何理论问题。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 实践概念的提出才使马克思的思想超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以前所有的哲学家,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更为科学的哲学理论。

二、诠释实践观的本质含义

第一, 实践是人对自然物改造的、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转换的过程。物质生产是以人自身活动来改造自然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人和人之间又必然要交换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以此, 马克思就找到了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这个基础就是实践活动。

第二, 实践是人以具体的“做”的方式把握客体, 异与以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因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即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 又能从人的主观活动中分离出来, 物化即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这表明, 实践本质上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

第三, 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异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 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 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 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 从而使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 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表现在, 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运动本身无法产生的事物。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实践是由人发动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 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了人支配物, 由此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

三、把握“实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包含着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思维方式的意蕴, 它体现了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精神实质。因而把握实践的基本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践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出发点, 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和手段。理解马克思哲学中实践的意蕴, 才能掌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理论学说的写作思路和出发点。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 创立了唯物史观;从对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劳动实践进行分析, 揭示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 使资本主义社会贪婪地追求剩余价值, 剥削工人的秘密暴露出来, 给了资本主义社会致命的一棒, 由此, 建立剩余价值学说。以上两种学说的建立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认为, 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 也是一种实践活动, 具有实践意义。如果不从主体实践活动的视野出发, 不运用实践思维方式, 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社会规律和人的本质, 所以, 把握实践的内涵不但是我们不断深入解读马克思的需要, 同时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从现实意义上说, 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 更离不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关注的是“改造”, 而不是“解释”, 所以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以人为本,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亲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5.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下卷) .北京:三联书店, 1962.[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下卷) .北京:三联书店, 1962.

篇4: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关键词:实践;社会自由;法治

一、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石,是人类的根本生存方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点。马克思在批判和吸收黑格尔和费尔本哈实践观的基础上,创造出科学的实践观,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武器。

(一)批判黑格尔的实践

黑格尔在认识世界时,从意识或思想出发,企图用自己主观的想法幻想着去改造现实社会。这种抽象的“绝对精神”就是黑格尔思想的起点,从而他的哲学最终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了解社会实践的最终结果是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批判费尔巴哈的实践

费尔巴哈的实践在根本上没有超越黑格尔思想的束缚,把实践视为抽象人的活动,把实践看成是人满足自己身理需要的利己活动,把人的实践与社会历史隔离,直观的、抽象的认识社会实践。在费尔巴哈的视野里理论实践高于人的社会实践,他认为理论总是闪耀着光辉和力量,最终达到解放人类的目的。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这种贬低人的实践,最终使他的理论陷入形而上诡辩论中不可自拔。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超越

马克思突破了旧哲学的理论缺陷,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使得哲学发生重大的革命,为人类认识社会提供方法论和指南。

思维实践: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实践不仅具有直接现实性,而且具有普遍性。在证明理论的客观性的同时,实践把理论变成直接现实,使他成为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实践是沟通“此岸”和“彼岸”的桥梁。

人类思维的实践最终目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实践又能够为人类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推动着人类的认识向前发展,最终实现人类思维的超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社会实践: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认为改变环境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相一致,这是一个革命实践问题。这里的环境,是指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关系,包括一定的生产力、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但是,人不会消极被动的接受环境的改变。而人是以积极的活动者和实践者的身份,在实践活动中人也改变者环境。如果具备了实行全面改革的物质因素,并且这种因素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就会发生革命的震荡。这就是说,社会环境的改变,是靠革命的实践。

人在实践活动中,改变着环境,同时,也是自己受到教育,改变着人本身,改造着人自身的本质。马克思说“无论是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的意识普遍的产生还是为了实现事业本身,都必须是人们普遍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只有在实际运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革命之所以必须,不仅是因为没有没有其他任何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一切陈旧肮脏的东西。”

人类本质: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生产活动的,他总是处在这种或那种社会关系中,而不能以单个人的面目出现。这种社会关系愈到后来愈扩大,也越来越复杂。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不仅形成了生产关系,而且形成了思想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等,在阶级社会中形成阶级关系。人是什么样的,就要把它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做综合考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他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类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以哲学作为指导能动改造世界,合理的處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合理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实践,是人类社会永恒发展的主题。人在社会生活中更能体现的是我们的社会性,因为在社会实践中的第一件事是生产实践,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变革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改造世界提供现实的力量。

三、马克思实践观对当前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的实践观为我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为我们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行动的指南。

1.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途径

习近平说“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个人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绝不会走封闭僵化的来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国建社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看一种理论对不对首先就是要看到理论本身是否有可行性,还有就是在实践中的检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人民群众推翻旧社会,自己改造社会环境,实现自身的解放和自由,一步一步的探索实践,逐步走向改革开放的实践。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奠定基础。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用实践的思维去积极的改造世界,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动理论的创新,始终保持革命性和批判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3.实践是深化改革的力量之源

当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的深水区,我们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就要打破利益僵化的藩篱,冲破阻碍我们社会发展的阻力。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全社会形成通约性的法制生活方式,积极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我们改革的实践中来,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增加后劲的动力。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为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积极的探索实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改革社会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变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推动我们走向和谐社会的实践。

4.实践是获得人类解放和自由的重要途径

社会自由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想状态,“在哪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最终目的是获得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类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而实现人解放的途径就是实践。在阶级社会中,我们要用具体的实践方式,比如是科技方式、革命方式以及变革生产力等具体实践,使得我们通向自由。

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处级阶段,分配方式、社会制度都还不健全,我们正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的向前实践,这个阶段的实践还不算太成熟,但是在社会初级阶段的实践可以为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积累经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坚信社会主义最终实践目的是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都能够自由涌动,社会最终会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邢賁思,马列主义选读哲学[M].1989.

[2] 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2005.

[3] 周福振.正义、自由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2011

篇5: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 科人属人种, 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 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 念, 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 人被定 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 尤其是能够建立团 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人是极其复杂的 , 复杂到有时连自己都 不能解释自己。到底什么是人的本质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 的产物;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家说:人是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德国古典唯 心主义哲学把人的本质看做是自我意识、精神;黑格尔把人逻辑地理解为自己劳 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 自然界的一部分, 他从自然人出发, 把人的本质看做是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 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个体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 ,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 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即理性、意志和心。凡此 种种,众说纷纭。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以前的旧的哲学进行了批判,提出 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恩格斯在四十多年后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 哲学的终结》时,以附录的形式把这个文件公诸于世,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 之为是“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 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 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 物主义的合理内核, 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 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

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的经典性表述, 包含着 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 第一,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 更重要 的,人还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所谓 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

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由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人类自 身的区别也主要在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而人的 自然属性又总是受着社会属性的规定与制约, 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 因而, 人 的本质也就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 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在自然界, 生物的种类 不计其数, 然而人却做为独一无二的, 具有高度智慧的动物, 与其它生物存在本 质的差别,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具有社会性。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的故事, 就是对此最好的例证:狼孩卡马拉刚被发现时, 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吃肉时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手撕开 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的引颈长嚎。经过 7年的教育,她才掌握 45个词,勉强学会说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只有 16岁左 右,但其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必须生活在社会 环境之中,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 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 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 脱离了人类 的社会环境, 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而人脑又是物 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 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所以,这种社会环境倘若从小丧失了,人类特有的习性、他的智力和才能就发展不了, 一如 “ 狼孩 ” 刚被发现时那样, 有嘴不会说话, 有脑 不会思维, 人和动物也就没区别了。人出生之后一项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进行社会 化,学习生产、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培养和习得社会角色等等, 完成从生物个体发展成为具备社会成员素质的 “社会人” 的过 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并非要否定人性中包 含的自然属性因素, 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性作为与兽性和神性相区别的根本所 在, 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 马克思主义承认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 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属性, 即生理构造和食欲、性欲等生物本能,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的 本质主要体现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在这个意义上, 人不仅是自然的 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另外,人 的社会属性虽然以自然属性为基础, 但是, 历史和现实中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 都是经过其社会属性洗礼的, 都包含有相应的社会内容。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生物

本能与动物的本能是有区别的,例如,人类不仅仅有食欲,还有饮食文化,人类 的性欲也是与两性间的感情相联系的, 并由此产生了家庭。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 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为自然属性注入了社会内容。所以, 如果否认人的本质在于 其社会属性, 而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属性, 就会将人与动物、社会与自 然混为一谈。

第二, 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首先, 这说明各种社会关系之 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机的,它们彼此影响、制约、渗透,形成纵横交错 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体现的就是人的本质是各种社 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或某种社会关系的重复。这 就要求我们用系统的、全面的方法从总体上, 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中把握 人的本质。诚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 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其次,各种社会关系在有机统一的联系中不是并 列的、平等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物质关系, 特别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 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 关系,因此也对人的本质具有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 同时,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 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人们所生活于其中 的社会关系式复杂多样的, 主要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等。在诸种社会关系中,生产 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本质;其他 各种社会关系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也从各个不同侧面规定着人的本质。因而人的 本质也就是以生产关系为主导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结合。“不管个人在主观上 怎样超脱个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是由社 会关系决定的, 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只有在社会关系中 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 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 人的本质。

第三,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 历史地发展变化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 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 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

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 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 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 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 所固有的抽象物” 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 而是反对 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 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 他主 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马克思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 “我 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 变状态中的人, 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 发展过程中的人”。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社会 关系总是具体的, 因而由它们的总和所构成的人的本质也就必然是具体的。同时, 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总是随着社会实践, 首先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的,因此“人的本性”也就是在每个历史时代的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 “整个历 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篇6:读费尔巴哈提纲有感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1845年2月初,马克思被法国基佐政府驱逐处境,迁居布鲁塞尔。同年4月,恩格斯也来到这里,与马克思会合。在这年春天,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大飞跃。恩格斯评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萌芽的天才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活动的结晶。

对于宗教观,不同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看法。苏格拉底,虽非神学家,但苏氏拒绝信奉当时的国教,在他宗教学说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有几种坚定的信仰:(一)他信一位至高上帝的存在;(二)他信统治万有的天命,(三)他信上帝要差遣一个使者,教人类认识不灭的真理;要差遣一位导师,拨开云雾,开通心窍,使人能辨别善恶,认识其道德的责任。(四)他信灵魂不灭;(五)他信善人必受善报;恶人必受恶报。关于柏拉图的宗教思想,《宗教知识大全》(Encyclopaedia of Religious Knowledge)中,曾有一段简要的分析。略谓:“柏氏相信有一位永存、不变、全能、全善,无所不知,无所一在,不属物质的上帝,祂创造天地万物。人类的灵魂乃是从上帝而来,故灵魂是不灭的,本来是良善的;只是心为形役,以致堕落犯罪;只须超然物外,摆脱情欲,仍能回复原来的境地。”

在宗教的问题上,费尔巴哈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观和现实的世界这一现象出发,致力于把宗教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他没有从社会实践出发,进一步去分析世俗基础本身;因为不能正确地阐明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找到克服宗教弊端的正确途径。不懂得“对于这种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找到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1]“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上帝,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2]但是,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个人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的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费尔巴哈曾经说过,“单个的人本身并不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包含在共同性中,包含在人和人的统一中。”[3]然而,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

从施特劳斯到氏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的批判。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至于什么是宗教意识,什么事宗教观念,他们后来下的定义各有不同。其进步在于:所谓占统治地位观念或神学观念的领域;还在于: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被宣布为宗教意识或神学意识,而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人,总而言之,“一般人”,则被宣布为宗教的人。宗教的统治被当成了前提。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关系逐渐地被宣布为宗教关系,继而被转化为迷信——对法的迷信、对国家的迷信等等。[4]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把一切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他们就理解了一切。青年黑格尔派通过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或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来评判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同意老年黑格尔派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

马克思是在通过接受“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开始他的理论生涯的。青年黑格尔派依据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政治要求竭力批判宗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突破黑格尔哲学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任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分析和批评。《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5] 关于宗教的本质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问题作了回答:“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马克思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关于宗教世俗本质见解的同时,指出费尔巴哈没有进一步分析“世俗基础”本身的矛盾,因而不能正确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和阶级根源,当然也就找不到消除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认为世俗寄出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导致宗教的产生,因此只有对世俗基础进行实践改造,才能消灭宗教。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为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

通过这次对《提纲》的阅读和思考,加深了我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多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于受我现有水平的制约,对于《提纲》的理解有限,但是,我相信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对《提纲》的理解会不断深化。正如《提纲》中的最后一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于想考研的同学来说,认真研读马克思的经典原著,无疑是最好的提升自我的方式,改变自我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实践,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篇7: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感想

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与同年秋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人们公认的标志马克思哲学创立的两部开篇之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共11条,言简意赅。虽然费尔巴哈在马克思当时从突破黑格尔哲学为主要目的的过程中具有“桥”的作用。但是对于理论上逐步发展的马克思来说,到1845年春写作《提纲》时,已经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重新审视和批判了。

《提纲》第1条中,马克思敏锐地看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竞是这样,和唯心主义相反,唯物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之时,马克思已经‘穿透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为哲学的最边缘,从而使哲学史上的以哲学的方式所探讨的作为“纯理论”的问题被逼到哲学自身的“外部”,一种非哲学的哲学即“实践的去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之新哲学路向由此被开启出来。

在《提纲》第6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单个的固有的抽象物,人类的本质,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实践观是《提纲》的核心和灵魂,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界线。马克思在实践观点上与旧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分岐,“是同如何看待人的问题紧密相关的”,旧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对包括人在内的客观世界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和静观的考察方法。因此,他们把主体与客体、人和自然的关系反之看作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看不到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没有看到主体

和客体以及人与自然,还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因此,他们没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理解为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而主要是把它们理解为自然关系,所以,他们把人看作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纯自然人、抽象人。人是类存在物,他把“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这种纯粹自然的普遍性即是不变的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仅要从人的社会关系的总体上去考察,而且还必须从社会关系的历史变化中去考察。

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仅仅把它看作一种幻想,他的宗教批判仅仅在于指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马克思则进一步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因而宗教的消灭,不可能仅通过对宗教的批判就能实现,它“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费尔巴哈揭露宗教是从宗教的自我异化,世界的二重化即上帝的天国世界和人间的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把天国世界归结为世俗基础,还原为现实世界。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即人把自己的本质异化成了神、上帝,人按自己形象创造了上帝,他认为把宗教世界还原为人间世界,他的批判宗教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费尔巴哈的宗教、感情又是和他的人的本质观联结在一起的,并且企图以此创立一种“爱”的新宗教。马克思分析说,“费尔巴哈所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为于它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没有揭露宗教产生的根源和消灭宗教的基础是“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首先应当了解这种矛盾,然后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马克思的分析是紧紧地围绕

着人与社会的联系展开的,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是把宗教还原为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宗教感情”是抽象的个人感情,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的宗教批判,应当把宗教基础归结为社会本身的矛盾;个人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

《提纲》第10条,“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

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一句话,共39个字,被公认为是《提纲》的结论性的一条。在1895年以前,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是描述性的,认为市民社会是由人类个体结成的人群共同体。马克思虽然早就不同意费尔巴哈的孤立的人类个体和把社会的东西归结为个体的东西观点,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但费尔巴哈毕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费尔巴哈的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单个抽象人,对马克思还是有影响的。《提纲》正是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超越发展的必然。《提纲》在自己弄清问题,清算自己以往思想的同时,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的唯物主义的人,是单个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人。

参考文献《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0条的传统解说评析

篇8: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梳理

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深受共产主义者赫斯的影响。赫斯在《论德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晚近的哲学家》中对费尔巴哈做了新的评价。首先 , 赫斯在《论德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中批判了费尔巴哈“把只是作为类本质才属于人的东西……归于作为单个个体的人” 从而引发马克思对人本质的思索。其次 , 赫斯在《晚近的哲学家》中认为费尔巴哈的哲学不过是市民社会的哲学。再次 , 赫斯批判了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 , 把经验说成是“唯物主义的宗教”, 是“对无精神的事实的崇拜”。由此可以看出 , 马克思的《提纲》深受赫斯哲学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已经从以前的高度赞扬转变为深刻的批判, 这一思想的转变更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产物。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8的英国宪章运动以及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成为“在历史观上引起决定性转变的历史事实”。 费尔巴哈哲学虽然战胜了唯心主义但他侧重于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感情关系的办法而不是使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实现人类的解放, 这必然不能成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而马克思关注现实, 关注劳动群众, 他的理论面向无产阶级, 为风起云涌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列宁曾说:“马克思、恩格斯和狄慈根出现于哲学舞台上, 都是当唯物主义在所有先进知识分子中:不是重复旧的东西, 而是认真地在理论上发展唯物主义, 把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 就是说, 修盖好唯物主义哲学这所建筑的上层, 这是理所当然的。”

二、浅析《提纲》十一条

第一条:费尔巴哈虽然超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把自然界和人当做自己的研究对象, 但是他忽视了人的活动这一改变客观对象的物质活动。看不到实践的意义, 就不能真正理解已经在实践的作用下改变了的周围世界, 也不能理解人类的历史。马克思批评旧唯物主义否认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变革作用, 把认识理解为对事物消极直观的反映而忽视了认识的能动性。而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即实践观则区别于一切旧哲学发展起来。

第二条: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对认识与实践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提出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否定了费尔巴哈的“只有那通过感性直观而确定自身, 而修正自身的思维, 才是真实的”的论断。在马克思看来, 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来认识客观事物以及把握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没有不可知的“彼岸”。马克思在反驳不可知论的同时用实践的观点确立了检验真理的标准, 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形成奠定基石。

第三条:此条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社会环境是人实践的产物, 环境的改变也是实践发展的结果。“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社会环境和人就在这反复的相互作用中促进发展, 统一于“革命的实践”。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四条: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对宗教的贡献的同时批判了其宗教观的局限性, 指出宗教产生的根源以及消除宗教的真正途径。马克思反驳对于宗教的本质“应该既不在‘人的本质’中, 也不在上帝的宾词中去寻找这个本质, 而只有到宗教的每个发展阶段的现成物质世界中去寻找这个本质。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是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那么消灭宗教就必须对社会进行变革, 通过革命实践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 使同宗教的斗争同消灭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的阶级运动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

第五条: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过分强调的抽象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 从黑格尔的“抽象的思维”到费尔巴哈的“感性的直观”, 是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超越。但费尔巴哈最终没有逃离出半截子唯物主义的命运。他把感性直观解释为一种在本质上完全受动的行为, 是对自然和人的消极被动的反映, 排除了主体人的能动作用。而马克思强调应将实践当做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 在实践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这便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开来。

第六条:费尔巴哈的人是假定在没有任何社会关系, 不属于任何社会或阶级的人, 是没有任何社会内容的“类”。而马克思强调脱离现实社会关系, 人便不能称其为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才创造了历史。这便与费尔巴哈具有唯心主义性质、强调从精神意识方面来界定的人相区别, 为人的本质做出了科学论断。

第七条: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本质的错误理解。现实生活的人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与他人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其他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脱离现实社会关系人便不能称其为人, 人是社会中的人, 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和社会实践的人。

第八条:这一经典论述高度概括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揭示社会意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社会生活中为满足需要而结成的生产关系, 以及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他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都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实践体现了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特殊本质。马克思曾说:“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

第九条: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直观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费尔巴哈以为单靠直观就能认识人和社会, 但是离开实践去观察人与社会, 就不能理解人们在实践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与社会的本质。费尔巴哈却把处于一定的物质经济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孤立起来, 用直观的感性而不是用实践的方式去认识社会, 这样就不可能认识人与社会的本质, 更不能认识到他们社会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第十条:此条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的根本不同。旧唯物主义立足于资产阶级社会, 是作为资产阶级世界观对资产阶级经济基础的反映, 而新唯物主义立足于消灭阶级消除压迫, 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无产阶级世界观, 从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清楚的认识到只有无产者才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 只有将哲学理论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足以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不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

第十一条:此条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哲学最重要的任务在于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改变世界, 强调社会实践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马克思墓前的石碑上, 镌刻着马克思的“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以及“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两段名言。这便时刻提醒着我们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 用实践的理论观点认识和改造世界, 而不是单纯的用不同的方式说明和解释世界。

三、《提纲》的历史地位

《提纲》是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的过渡性著作,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马克思从人的现实性出发, 从人的实践活动中所结成的一切社会关系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以及他关于人本质的论述。他强调人的思维可以通过现实的物质性活动而与客观存在达到真正的同一, 人的现实地社会实践活动能动地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同时也改变着人自身, 人的自由的主体性必将通过自觉地扬弃自身的异化物而得到真正的实现, 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和根本特征所在。马克思通过“实践”的概念完成了对旧唯物主义 ( 直观的唯物主义 ) 和唯心主义的彻底批判, 从而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变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篇9: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超过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1]恩格斯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2]它是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从根源上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根本上同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提出实践观的理论背景

19世纪40年代以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把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了巅峰,在德国哲学界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这样的世界观的指导之下,当然不可能出现科学的革命的社会主义理论。19世纪40年代以后,费尔巴哈发表了一系列反对中世纪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著作,如《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等,这些著作宣布了唯心主义的破灭和唯物主义的胜利。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评价还是较高的。尽管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反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关于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方面,但是,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没有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更没有从实践去理解,而仅仅从对对象、现实、感性和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一种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属于资产阶级视野下的世界观。所以,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是不了解革命的和实践批判的,因而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革命和指导工人阶级运动的理论武器。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改造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思想,建立新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理论。

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

(一)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一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得到了正确的认识和解决。费尔巴哈认识到了人是属于自然界的,但没有看到人也可以作为主体能动的改造自然界。“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3]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4]马克思的这些论述表明了用实践的方式去认识和理解感性的人的活动以及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用实践去检验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

(二)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的内在依据,我们需要从人与动物和人与人的区别两个方面去认识和理解关于人的本质。

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5]人的本质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的自身价值,劳动是最基本的人类实践活动,通过一定的物质使人的本质得到证实。从人与人的区别来看,马克思指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与生俱来就有的,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而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亘古不变的。

(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社会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比如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的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6]实践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现象的最后根据和最终科学说明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指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从实践出发去认识和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就是把实践的观点运用到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去。人们在进行物质创造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描绘未来的理想王国,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追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理论正确与否,在理论的范围内不能解决。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凡是被实践证明的正确认识,我们就应该毫不动摇的坚持,凡是被实践证明的错误认识,我们就应该及时的纠正。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的进程中,坚持真理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理论经验和新的认识工具,从而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解决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合理、民主和法治不够健全、社会缺乏公平和正义、诚信和友爱日趋淡化、人与自然不和谐等日益尖锐的矛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发展、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做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科学和迷信是对立的,是水火不容的,坚持科学就必须反对迷信,坚持科学就必须破除迷信。实践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和最终的科学说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精神,自觉从那些不合实际和脱离群众的观念、做法、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认识和教条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田心铭.“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2:14-2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135.

篇10: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的这册笔记本里的内容虽然写于1844-1847年之间的不同时期,但《提纲》第一条前面紧靠着的四行文字却与《提纲》是同时写成的。关于这一点,上世纪60年代较早研究了马克思手稿的格·亚·巴加图利亚与90年代又试图从手稿入手寻找对《提纲》的新解释的陶贝特等人的看法是一致的。这四行文字是:

神灵的利己主义者与利己主义的人对立。

革命对古代国家秩序的错觉。

“概念”与“实体”。

革命=现代国家的形成史。

抽象地看,这四行文字非常费解,与《提纲》下面的内容联系也不很清楚。然而了解《神圣家族》内容的人都知道,这些恰恰是《神圣家族》中评价法国和英国的唯物主义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那几小节的议题。比如,马克思在《对法国革命的批判的战斗》那一小节中批判过布鲁诺·鲍威尔关于革命的观点。在鲍威尔看来,法国革命希望建立一种新的人类秩序,但是,它所产生的思想并没有超出旧秩序的范围,革命不得不满足于民族的纯粹的利己主义,甚至煽起这种利己主义,同时革命又不得不“承认最高的存在物„„确认那应该把单个的利己主义原子连接起来的普遍国家秩序”,靠这种办法来抑制这种利己主义。马克思对此评论说:“正是自然的必然性、人的特性(不管它们表现为怎样的异化形式)、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彼此连接起来。因此,把市民社会的原子彼此连接起来的不是国家,而是如下的事实:他们只是在观念中、在自己的想象这个天堂中才是原子,而在实际上他们是和原子截然不同的存在物,他们不是神类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利己主义的人。”(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卷第153、154页)至于笔记中有关“‘概念’与‘实体’”的内容与《对法国唯物主义的批判的战斗》这一小节有关。马克思指出,鲍威尔关于法国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自黑格尔的《哲学史讲义》和《精神现象学》。黑格尔把法国唯物主义说成斯宾诺莎的实体的实现,并得出结论说,如果实体不想在浪漫主义中遭到毁灭,就得进一步过渡为“概念”和“自我意识”。鲍威尔则认为,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在它向反动势力投降以后已经淹没在浪漫主义里了,“批判的批判”承认它有时以实体作为前提的矛盾之处。随后,马克思回顾了黑格尔关于实体与概念的关系,提出了他关于施特劳斯和鲍威尔的那个著名评价,即认为他们两个人都只是片面地发展了黑格尔体系的一个方面,实体或自我意识。只有费尔巴哈才是从黑格尔的观点出发而结束和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费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同时也巧妙地拟定了对黑格尔的思辨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的基本要点。

以上这些议题的关联性表明,《提纲》的写作与《神圣家族》有关。我们知道,《神圣家族》试图从总体上评价法国的启蒙运动及其反对现存政治制度、反对宗教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同时从思想史上对以黑格尔为集大成者的德国思辨哲学作出评价。在马克思看来,通过揭示自爱尔维修以来的唯物主义同从巴贝夫直到欧文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联系,就可以看出,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观念在法国和英国的唯物主义那里已经存在了。然而,对黑格尔的思想进行唯物主义批判是让德国哲学家学会理解法国唯物主义的必要前提。

正是这样一种考虑使马克思产生了一个计划,就是要编纂“一套社会主义史的资料汇编,或者勿宁说是一部用史料编成的社会主义史”。(《恩格斯致马克思(1845年3月17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7卷第29页)很显然,《神圣家族》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一计划,因为它对作为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唯物主义的清理,过多地叙述了法国唯物主义,而对同属于这一谱系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剖析非常不够,这是一个缺憾。此外,在当时德国的社会思潮里,同属于青年黑格尔派别的鲍威尔思辨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也是需要甄别清楚的,《神圣家族》着眼于、用力在前者身上,对后者的论述就理应成为《神圣家族》的后续工作。而且上述缺憾从《神圣家族》出版以后人们对它所作出的反应和争论中更加凸现出来。

这样说来,《提纲》写作的契机并不是为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做准备,理论工作和研究计划的尚未完成,以及当时围绕《神圣家族》所展开的争论可能才是写作《提纲》的直接动因。而我们知道,这种争论是到1845年《维干德季刊》第2卷上才展开的;又由于这一卷出版于同年6月底,所以,《提纲》不可能写于1845年5月中旬以前,而很可能是在1845年7月初才写就的。

上一篇:办招行信用卡流程下一篇:述学述做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