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提纲

2024-05-03

费尔巴哈提纲(精选十篇)

费尔巴哈提纲 篇1

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深受共产主义者赫斯的影响。赫斯在《论德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晚近的哲学家》中对费尔巴哈做了新的评价。首先 , 赫斯在《论德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中批判了费尔巴哈“把只是作为类本质才属于人的东西……归于作为单个个体的人” 从而引发马克思对人本质的思索。其次 , 赫斯在《晚近的哲学家》中认为费尔巴哈的哲学不过是市民社会的哲学。再次 , 赫斯批判了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 , 把经验说成是“唯物主义的宗教”, 是“对无精神的事实的崇拜”。由此可以看出 , 马克思的《提纲》深受赫斯哲学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已经从以前的高度赞扬转变为深刻的批判, 这一思想的转变更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产物。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8的英国宪章运动以及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成为“在历史观上引起决定性转变的历史事实”。 费尔巴哈哲学虽然战胜了唯心主义但他侧重于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感情关系的办法而不是使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实现人类的解放, 这必然不能成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而马克思关注现实, 关注劳动群众, 他的理论面向无产阶级, 为风起云涌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列宁曾说:“马克思、恩格斯和狄慈根出现于哲学舞台上, 都是当唯物主义在所有先进知识分子中:不是重复旧的东西, 而是认真地在理论上发展唯物主义, 把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 就是说, 修盖好唯物主义哲学这所建筑的上层, 这是理所当然的。”

二、浅析《提纲》十一条

第一条:费尔巴哈虽然超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把自然界和人当做自己的研究对象, 但是他忽视了人的活动这一改变客观对象的物质活动。看不到实践的意义, 就不能真正理解已经在实践的作用下改变了的周围世界, 也不能理解人类的历史。马克思批评旧唯物主义否认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变革作用, 把认识理解为对事物消极直观的反映而忽视了认识的能动性。而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即实践观则区别于一切旧哲学发展起来。

第二条: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对认识与实践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提出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否定了费尔巴哈的“只有那通过感性直观而确定自身, 而修正自身的思维, 才是真实的”的论断。在马克思看来, 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来认识客观事物以及把握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没有不可知的“彼岸”。马克思在反驳不可知论的同时用实践的观点确立了检验真理的标准, 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形成奠定基石。

第三条:此条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社会环境是人实践的产物, 环境的改变也是实践发展的结果。“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社会环境和人就在这反复的相互作用中促进发展, 统一于“革命的实践”。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四条: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对宗教的贡献的同时批判了其宗教观的局限性, 指出宗教产生的根源以及消除宗教的真正途径。马克思反驳对于宗教的本质“应该既不在‘人的本质’中, 也不在上帝的宾词中去寻找这个本质, 而只有到宗教的每个发展阶段的现成物质世界中去寻找这个本质。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是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那么消灭宗教就必须对社会进行变革, 通过革命实践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 使同宗教的斗争同消灭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的阶级运动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

第五条: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过分强调的抽象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 从黑格尔的“抽象的思维”到费尔巴哈的“感性的直观”, 是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超越。但费尔巴哈最终没有逃离出半截子唯物主义的命运。他把感性直观解释为一种在本质上完全受动的行为, 是对自然和人的消极被动的反映, 排除了主体人的能动作用。而马克思强调应将实践当做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 在实践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这便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开来。

第六条:费尔巴哈的人是假定在没有任何社会关系, 不属于任何社会或阶级的人, 是没有任何社会内容的“类”。而马克思强调脱离现实社会关系, 人便不能称其为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才创造了历史。这便与费尔巴哈具有唯心主义性质、强调从精神意识方面来界定的人相区别, 为人的本质做出了科学论断。

第七条: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本质的错误理解。现实生活的人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与他人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其他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脱离现实社会关系人便不能称其为人, 人是社会中的人, 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和社会实践的人。

第八条:这一经典论述高度概括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揭示社会意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社会生活中为满足需要而结成的生产关系, 以及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他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都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实践体现了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特殊本质。马克思曾说:“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

第九条: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直观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费尔巴哈以为单靠直观就能认识人和社会, 但是离开实践去观察人与社会, 就不能理解人们在实践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与社会的本质。费尔巴哈却把处于一定的物质经济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孤立起来, 用直观的感性而不是用实践的方式去认识社会, 这样就不可能认识人与社会的本质, 更不能认识到他们社会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第十条:此条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的根本不同。旧唯物主义立足于资产阶级社会, 是作为资产阶级世界观对资产阶级经济基础的反映, 而新唯物主义立足于消灭阶级消除压迫, 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无产阶级世界观, 从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清楚的认识到只有无产者才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 只有将哲学理论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足以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不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

第十一条:此条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哲学最重要的任务在于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改变世界, 强调社会实践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马克思墓前的石碑上, 镌刻着马克思的“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以及“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两段名言。这便时刻提醒着我们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 用实践的理论观点认识和改造世界, 而不是单纯的用不同的方式说明和解释世界。

三、《提纲》的历史地位

《提纲》是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的过渡性著作,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马克思从人的现实性出发, 从人的实践活动中所结成的一切社会关系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以及他关于人本质的论述。他强调人的思维可以通过现实的物质性活动而与客观存在达到真正的同一, 人的现实地社会实践活动能动地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同时也改变着人自身, 人的自由的主体性必将通过自觉地扬弃自身的异化物而得到真正的实现, 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和根本特征所在。马克思通过“实践”的概念完成了对旧唯物主义 ( 直观的唯物主义 ) 和唯心主义的彻底批判, 从而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变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篇2

首先,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即“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他指出要正确理解实践的意义,从而正确的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马克思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我们并不能单单从唯心主义来理解人的单纯能动性,也不能单单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的单纯受动性,而是要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人既受自然性的支配,同时又能以自己的能动性来改变自然,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其次,马克思在“提纲”中还提到这样几个观点: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思维既是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思路,那也就是我们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鉴于此,实践思维之要略不可不首加辨识。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根据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客观存在是实践的内在要素,相应地,客观规律是实践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这不仅是一个认识受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影响的问题,而且是认识的对象包括“规律”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的问题。

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然后,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在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批判了其只能把人类理解成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人从肉体和精神的状态中主观剥离,批判其否定了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马克思哲学的规律论的实质其实也在于此:他对社会本质、历史规律的揭示,实际上就是对人自身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揭示。最后,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因此,这里的思路,这里的唯一有效思路,只能是实践性的思路,只能是切合实践、服务于实践、解决实践认识问题的思路。迄今为止的思维科学未能提供这种思路的名称,我们且称之为“实践思维”。“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

费尔巴哈提纲 篇3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超过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1]恩格斯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2]它是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从根源上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根本上同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提出实践观的理论背景

19世纪40年代以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把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了巅峰,在德国哲学界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这样的世界观的指导之下,当然不可能出现科学的革命的社会主义理论。19世纪40年代以后,费尔巴哈发表了一系列反对中世纪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著作,如《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等,这些著作宣布了唯心主义的破灭和唯物主义的胜利。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评价还是较高的。尽管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反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关于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方面,但是,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没有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更没有从实践去理解,而仅仅从对对象、现实、感性和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一种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属于资产阶级视野下的世界观。所以,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是不了解革命的和实践批判的,因而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革命和指导工人阶级运动的理论武器。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改造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思想,建立新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理论。

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

(一)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一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得到了正确的认识和解决。费尔巴哈认识到了人是属于自然界的,但没有看到人也可以作为主体能动的改造自然界。“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3]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4]马克思的这些论述表明了用实践的方式去认识和理解感性的人的活动以及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用实践去检验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

(二)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的内在依据,我们需要从人与动物和人与人的区别两个方面去认识和理解关于人的本质。

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5]人的本质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的自身价值,劳动是最基本的人类实践活动,通过一定的物质使人的本质得到证实。从人与人的区别来看,马克思指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与生俱来就有的,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而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亘古不变的。

(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社会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比如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的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6]实践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现象的最后根据和最终科学说明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指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从实践出发去认识和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就是把实践的观点运用到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去。人们在进行物质创造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描绘未来的理想王国,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追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理论正确与否,在理论的范围内不能解决。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凡是被实践证明的正确认识,我们就应该毫不动摇的坚持,凡是被实践证明的错误认识,我们就应该及时的纠正。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的进程中,坚持真理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理论经验和新的认识工具,从而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解决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合理、民主和法治不够健全、社会缺乏公平和正义、诚信和友爱日趋淡化、人与自然不和谐等日益尖锐的矛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发展、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做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科学和迷信是对立的,是水火不容的,坚持科学就必须反对迷信,坚持科学就必须破除迷信。实践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和最终的科学说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精神,自觉从那些不合实际和脱离群众的观念、做法、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认识和教条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田心铭.“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2:14-2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135.

费尔巴哈提纲 篇4

一、马克思仅囿于认识论的范围之内使用本体论范畴

作为崭新的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哲学在坚持和贯彻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思想路线方面比以往一切旧唯物主义都更加深刻和彻底。列宁说过, 物质和精神二者中哪个是具有决定性的方面仅仅在认识论的范围之内讨论才有绝对的意义, 一旦超越这个范围就变成相对的了。在终极原因、终极本质的意义方面研究讨论世界的本质问题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任务, 马克思没有把世界划分为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预设某种绝对之物, 然后由此出发, 演绎出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样的思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没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给我们提供的唯一的东西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有着根本的不同。在方法论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植根现实历史的土壤中, 将人类史同自然史紧紧结合, 用联系的观点加以研究, 从现实的东西出发来揭示其中的关联并把它上升为理论的抽象。《德意志意识形态》写道:“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 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间的连贯性。但是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 它们决不提供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相反, 只是在人们着手考察和整理资料……的时候, 在实际阐述资料的时候, 困难才开始出现。这些困难的克服受到种种前提的制约, 这些前提在这里根本是不可能提供出来的, 而只是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得出的。”[1]

二、马克思真正结束了形而上学

当西方哲学的传统走到末路的时候, 各种哲学流派开始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反思西方的整个哲学传统。“几乎二十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攻击那位思想庞杂而声名赫赫的十九世纪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 ……我心里指的是黑格尔……这些人在这一时期或那一时期都是黑格尔思想的密切研究者, 他们的一些最杰出的学说都显露出从前曾经同那位奇特的天才有过接触或斗争的痕迹或伤痕。”[2]但是, 黑格尔在西方哲学内部是无法超越的, 批判者依旧站在旧哲学的基础上, 就无法真正地把黑格尔超越, 更不可能从根本上将整个形而上学彻底摧毁。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我的哲学是期待上帝。”[3]我认为, 海德格尔走上那样一条溯古的思想路线, 这和其思维深处那个隐蔽的“上帝”紧密相联。从费尔巴哈, 经由尼采, 一直到海德格尔, 诸多对形而上学批判全部失败了, 这表明, 以一种意识反对另一种意识、以一个概念反对另外一个概念的抽象的形而上学的革命, 无法改变严酷的现实。形而上学赖以生存的根基只要还能苟延残喘, 对于形而上学的种种拒斥或者批判, 都只能是又重新回归形而上学的怀抱。

与以往所有的哲学家不同, 马克思始终植根于现实历史的土壤, 深入地研究现实历史的内在本质, 论述了任何本体论承诺都存在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学基础, 这样就在根本上彻底消解了一切形而上学:第一步、在现实社会生活过程的根基上, 将传统的形而上学与现实的物质过程联系起来, 这样解构了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孤独自足的幻相;第二步、对现存的社会生活本身进行深入地批判, 因此传统的形而上学得以从根本上解构颠覆。关于把哲学问题还原为现实问题的任务主要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5年) 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6年) 中完成的。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此时此刻, 马克思已经明确认识到这一点:社会历史的产物或者叫做派生物是意识, 而不是相反。不是意识主宰历史, 相反, 是社会历史决定意识。在任何时候, 意识只能是被人们意识得到的存在, 在生活与意识的关系中, 是前者决定后者, 绝非后者决定前者。现实的历史的社会生活是形而上学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基。在这样的理论表达中, 形而上学丧失了容身之所, 形而上学的幻相第一次被拆穿了。这样还不够, 马克思接着进一步深化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将之深入推进到对其社会根基的批判, 这样把它连根拔起, 就从根源上肃清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毒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宗旨和目标绝非重新建构一种新的形而上学, 而恰恰是植根于现实的历史的发展进程, 不断地深入批判与改造现时存在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 追求无产阶级和人类的彻底的真正的解放, 从而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总而言之, 马克思哲学彻底批判并解构了黑格尔式的传统形而上学。历史唯物主义正是构成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制高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反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

批判——对以往全部形而上学深入的彻底的批判——是马克思哲学的起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诞生就是通过对包括黑格尔形而上学体系哲学在内的旧哲学的批判来实现的。以往全部的形而上学囊括了全部旧哲学, 一切唯心主义, 一切旧唯物主义, 全在其列。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篇第一条里, 讲述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 和唯物主义相反, 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当然, 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5]对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批判所采取的策略是选择其中的一个环节, 凸显出来并把它解构和颠覆。这个环节, 就是黑格尔整个体系里面的特异性因素。这个异质性的因素就是费尔巴哈在其人本主义中多次强调的自然界。马克思论证了人本来就是自然界:“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 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 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 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6]这句话表明,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的力量, 来自于自然界的赋予。除了自然之外, 不可能再没有什么别的来源。黑格尔认为的“绝对精神”外化自然界, 是一种明显的因果倒置。通过对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基础地位的描述, 马克思自内及外, 把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理论体系彻底地解构颠覆, 整个形而上学从此在逻辑上成为不可能。马克思凭借感性的自然的基础地位打垮了黑格尔的形而上学自足的体系, 同时也解救了被黑格尔囚禁在体系内部的人类的能动性了。这一能动性就是矛盾、对象性活动或者称之为实践。所谓的实践的思想指的是:主体与客体, 既对立又统一, 对立于互为对象互为异质性, 统一于对象性活动中。理论与现实也是一对异质性的存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因此, 关于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论, 越是具体深入, 就越具有批判的的深刻性。

马克思多次坚定而尖锐地表达了反对本体论哲学和传统形而上学的立场。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对现代国家制度的真正哲学的批判, 不仅揭露这种制度中存在着的矛盾, 而且解释这些矛盾;了解这些矛盾的形成过程和这些矛盾的必然性, 这种批判从这些矛盾的本来意义上来把握矛盾。但是, 这种理解不在于到处去重新辨认逻辑概念的规定, 像黑格尔所想像的那样, 而在于把握特有对象的特有逻辑。”[8]这里, 马克思明确了一条认识道路----具体地研究事物的矛盾性特殊性的道路。传统本体论哲学可以拿黑格尔哲学的思辨方法作为典型代表,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思辨方法, 在本质上就是批判传统本体论哲学。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之后, 提出哲学应关注“现存世界”。面向现实生活的哲学的路径是“从人间升到天国”;恰恰相反, 抽象的思辨哲学的路径是“从天国降到人间”。马克思总结道:“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9]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反体系哲学, 仅仅囿于认识论的范围来谈论本体论。卡尔·马克思是形而上学的真正终结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反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本体论,批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2版, 第73、74页.

[2]怀特海.分析的时代——20世纪的哲学家[M].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第7页.

[3]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M].三联书店, 1995年, 第25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2版, 第5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2版, 第54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第2版, 第32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2版, 第61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第2版, 第114页.

讨论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篇5

1.在实践哲学的视野中,辩证法被理解为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具体的境况,整合多重视角构成实践知识的行动,是一种在实践活动中对不同视角,不同因素加以平衡,折中,权量的一种智慧。它具有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意义。这种意义上的辩证法与马克思哲学理论中的辩证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哲学类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阐释的辩证法及其规律是否还具有合理的成分?

2.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这样一段话“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现实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这里面阐释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一切理论哲学的真理观,恩格斯曾说在马克思的《提纲》中有着一种天才思想的萌芽,能否说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始于其真理观的转变?

费尔巴哈提纲 篇6

关键词:认识论 感性的人的活动 实践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17-01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条是这样写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

这条内容阐述了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在这个认识论的问题当中,我们尚且不去讨论内容的真理与否,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作为主体的一方——感性的人的地位的肯定,“只是从……,而不是……”的语法表明了马克思在此的思想中心是——主体人。但是,“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方面”三者可以说是并列形式的短语,前两个表示的是一种动的状态,而第三个则指明了这个状态的载体。于是我们与其说马克思思想的中心是人,不如说马克思看重的是主体人的感性活动。因此,人,在马克思那里,由于其感性的活动,由于他的实践,才可以称之为主体。马克思在这里高扬的重心不是主体人类,而是主体人类所具有的感性活动。

我们诧异马克思在这里没有将重心归结为一个可以直观的物,而是归结为一种活动。从这里,我们看得出,马克思作为人类思想家的睿智和天才洞见。同时,从其前一句话“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看出马克思对于直观解释的否定。

马克思对认识主体的感性的活动、实践的肯定,也就表明了对非感性的人的活动、非实践的否定。非感性的活动,在马克思表示的意思即是“直观”。我们或许会质疑“直观”一词本身包含有感性的成分。在这里,马克思的“直观”表示的是一种没有经过人类思维活动的直观。这样的“直观”,与非人类的生物视野中,别无二致。也就是说,人类若采取直观的理解形式,那么人类就自甘堕落为非人类。“客体”的用语在这里是与其后“主体的方面”相对。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表示了我们认识事物的中心不是通过感性活动的人类,而是直接从所认识的对象、客体去理解。从对象本身去解释对象。这样的方法,亦是说明了客体的形式即是直观的形式。因此,连接“客体的”与“直观的”两个词汇之间是表示选择性的逻辑词汇“或者”,而非全部意义的词汇“且”。

在这里,我们要质问,从对象本身去解释对象,难道这样对于事物的认识不更具有真实性么?马克思对此的解释只用了“直观”一词。但是,这样的说明已经不能够说服我们。对于他者的认识,我们站在主体人类的感性活动的立场,难道更接近于他者本身么?对他者的主体的感性活动认识难道比他者本身对自我的认识更具有真实性么?

在这里,马克思没有再给予我们解释。我们知道的是他对此问题的否定回答。但是,在《提纲》的第二条马克思就立即做出了解释:“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②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即表示感性的人的活动,也即是说在感性的人的活动中检验人类思维的客观真理性。也就是说,对于他者的认识,我们的立脚点是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从作为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而对于他者本身解释的客观真实性,我们依旧采取人的感性的活动去检验。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从实践去理解事物,同时在感性的人的活动中,在实践中检验对于事物理解的客观性和真理性。这便是马克思的认识论观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为何《提纲》被后人喻为天才型的人类预见。

在讨论了认识事物方法的问题后,我们从第一条还可以读出,马克思对于认识对象的定义:“对对象、现实、感性”。我们关注马克思对于认识方法的理解,却时常忽略马克思对于认识对象的定义。对象、现实和感性,马克思将主体的感性活动的另一方定义为这三者,似乎毫无头绪。但是,从第一短句中,我们看到,马克思对于外在认识事物是站在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立场上,深刻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点所在。而并非人类对于外在认识事物的全部囊括。这是要明确的。也即是说,马克思对于感性的人的活动、对于实践的对象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是对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批判。

《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表明了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同时也体现出马克思的博学、睿智和对于科学真理的热爱和追求。对于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他推翻了之前自己所高声赞扬的费尔巴哈的见解,直接点透旧唯物主义的软肋,同时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亮明自己的观点。有破有立,有理有据。“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③

注释:

费尔巴哈提纲 篇7

一、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提出何以必要

《提纲》第三条主要是针对爱尔维修等人的“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提出的,他们的观点虽然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存在着许多缺陷。

以爱尔维修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所提出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他们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不同的环境和教育造就不同的人。如爱尔维修提出:“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使人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了”。他们的观点向“遗传决定论”提出挑战,提出人受环境、教育决定而非身份、血缘等先赋因素决定,这将当时的人们从愚民政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是对封建思想的否定,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同时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也体现了唯物主义原则,但是,另一方面,“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他们的观点自然地“把社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受教育者,而另一部分教育者“凌驾于社会之上”,他们认为受教育者只能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受动、被动的存在物,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人对环境、教育的反作用,是机械的、片面的。他们认为教育者是少数的“天才”,能够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和教育,这显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马克思批判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与环境、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由此看出马克思提出该问题的必要和缘由。

二、环境和人的一致何以可能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教育和环境关系问题的结论。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环境创造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有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等等。从实践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对人类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既为人类提供物质来源和便利,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认识关系来看,人们通过实践探寻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从而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

2、人创造环境。世界因人的活动分为两极,一端是自在世界,是人类活动的潜在客体,另一端是人类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和人化自然,客观世界在人出现以后才有了意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不是被动地由环境、教育决定,而是可以反作用于环境和教育。人类的活动不断地改造着外部环境,随着人们实践能力的提高,活动内容不断变化,人影响环境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从人的本质看,《提纲》第六条写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中建立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可以说,人创造了社会。

3、人与环境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改变。马克思在《提纲》中使用的是“一致”一词,是对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深刻解读。人对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的作用不是相互割裂、彼此孤立的,而是在相互作用中,环境和人都得到改变,环境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体现出人的目的和意志,这是环境的改变,人为了获得成功而遵循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这是人的活动的改变。所以只有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此外,教育可以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人接受了教育以提高素质,从而可以更好地改造环境。

以此建立这样的逻辑主线:改造环境和改变人是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的过程,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环境和人的一致在此条件下成为可能。

三、关于《提纲》第三条的启示

距《提纲》写成,迄今已将近170年,这份经典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人们依然能从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宝石。

1、处理好环境与人的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指出环境制约着人的发展,改变人的活动。所以,宏观上要重视环境建设,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发展;微观上,学校应树立环境优化意识,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个人应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贯彻到实践活动中。另一方面,人对环境有反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阻碍,不应消极对待,而应树立信心,以高度的热情和理性的态度寻找原由,制定实施解决办法。

2、教育

首先,教育改变人。教育使受教育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知识是无形的财富,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有利于实现理想;同时,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样的发展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教育方法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应不断探索教育的发展点。

其次,处理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张蔚萍指出:“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者的言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及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即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主导者,对被教育者和教育事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育者首先应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一是知识能力。教育者应具备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基本知识,因为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职业,要给被教育者一滴水,必须先拥有一碗水。二是思想素质。教育者需甘于奉献,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当然,受教育者除了认真学习教育者教授的知识外,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受教育者也可以对教育者产生影响。

3、重视实践的作用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理论只是纸上谈兵。我们应在实践中改变环境,改变自身,实现共同进步。特别是即将面对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更应当重视实践。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这既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学校应当重视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和平台,如勤工俭学、就业指导等等。

参考文献

[1]北大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4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4-56.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费尔巴哈提纲 篇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 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人性论及新哲学观。其中,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 为唯物史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奠定了基础。在实践观的基础上,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在《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观点进行了批判, 阐述了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 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并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进行了论述。

虽然《提纲》没有专门论述教育的问题, 但是, 其中的实践观、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等内容都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 为当今高校的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现状, 我们必须对《提纲》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一、《提纲》中关于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提纲》的基础与主线条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以实践为出发点和依据, 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 认为实践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提纲》共十一条, 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 实践观

实践论的相关观点主要体现在第1、2、3、8条。马克思在《提纲》的第一段中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 现实, 感性, 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 当做实践去理解。” (1) 显然, 马克思在《提纲》开头即明确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旧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 只从客体理解, 注重客观物质性, 脱离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唯心主义则是抽象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忽略了客体的存在。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割裂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物质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 我们应注意, 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人的部分特性, 也就是说, 社会生活是由人的主观思想与客体同时存在方能实现, 脱离了人或者思想, 社会生活则不复存在。以往的旧哲学都未能认识到主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而马克思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 提出了自己更为科学的实践观, 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出发, 观点新颖, 这一科学的实践观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二) 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观点, 揭示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在《提纲》中, 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 人具有的主体性。所谓人的主体性, 就是指人的主体意识和倾向及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 它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 “主体是人, 客体是自然” (2) , 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最本质的属性。人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 也正是在这些社会生活及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那么, 人就是社会中的人, 是实践中的人。马克思强调实践观, 实践的主体是人, 脱离了人, 就没有了实践, 社会生活也是不存在的。所以,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是实践的主体, 人具有主体性。

其次, 人具有社会性。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界定是撇开了历史的进程的, 是他假定出来的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个体, 是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费尔巴哈称之为“类”。而马克思认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这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是脱离了历史的, 是不存在的。人的生活、交往与发展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尔巴哈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 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个体的人与社会生活丝丝相连、密不可分, 人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必然会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 “在其现实性上,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述则说明, 人具有社会性。

(三) 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

《提纲》提到,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 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一学说是由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所提出的, 他认为人的品质的好坏和才智的高低, 不是先天的, 而是后天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跟他持同一观点的还有霍尔巴赫, 他们所推崇的是“教育万能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而人的这种自然属性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使这种自爱的本性在道德上趋向于善或恶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爱尔维修的论断本身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但是他在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认识上有失偏颇, 过于夸大了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未提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因此, 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这种唯物主义学说, 他指出:“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的观点是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 二者之间正确的关系应该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一致”。马克思在《提纲》中通过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时期的唯物主义进行有力的批判, 把人与环境的关系概括为:人创造环境, 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二、《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 实践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从《提纲》的字里行间,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是全文的根本, 是灵魂所在。马克思的实践观所蕴含的教育思想, 为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诸多启示与借鉴,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须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现代高校学生大多主张个性、自由, 传统、呆板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显然是不符合学生的这种特性的,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适当的尝试。社会实践具有可行性与实效性, 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它具有形式多样, 内容真实生动的特点, 与传统教学相比, 更能吸引高校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他们的浓烈兴趣, 从而积极参与其中。另外, 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印证自身所学, 感悟真理的现实性与力量。学生通过生动的、真实的社会实践, 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力和创造力, 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完善自己, 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结合社会发展现状。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塑造人, 发展及完善其思想政治素养, 为整个社会培养和造就可用之人。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必须考虑社会现状。现今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技的突飞猛进的时期, 社会关系更加复杂, 高校大学生在高度开放的校园的环境中, 深受社会环境的感染, 思想复杂多样, 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必须结合复杂的社会关系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 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 针对其自身状况进行指导教育, 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意识, 培养其实践能力, 促使其主动融入社会生活与实践, 这有利于造就适应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大学生。

(二) 人的本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 正确处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 二者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统一, 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现实中, 大多数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分离的, 二者各自充当的角色过于泾渭分明, 基本上是教育者在进行灌输教育, 受教育者被动接受, 不加思考, 一味读死书。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加以发挥, 也就脱离了教育活动, 那么这个教育过程就是不完整的、不成功的。因此,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主动进行思考与选择。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引导所作出的回应越积极, 表示二者之间的互动越活泼、越自由,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就越高。所以说, 正确认识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 倡导差异性教育, 以人为本, 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是不严谨、不科学的, 教育不可能做到把受教育者打造得整齐划一。受教育者由于自身状况及领悟接受能力的不同, 相互之间一定具有差异性, 这就要求育人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这种差异性, 因人而异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与此同时, 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培养也不能忽略。主体意识即主体的自我分辨选择意识, 它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在高校这种开放的、动态的教育环境下, 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分辨选择能力, 强化其主体意识, 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以促进其自身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 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 同时环境也创造了人。他对人与环境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 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主要包括:

第一, 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形成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环境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 它对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受教育者的道德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良好的环境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 其影响力不可忽视。高校具有一个最明显的特性, 即开放性, 这一特性决定了大学校园环境的复杂与多变。同时, 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体系虽已基本成形, 但是面对多元文化的精神冲击, 难免会迷茫甚至冲动, 从而造成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偏移。由此看来,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 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它可以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 对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作出正确的判断, 满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 高校学生正确的道德认同与价值选择, 教育者的公平、公正、积极、严谨的教育态度, 在这些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熏陶与传播下, 整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甚至改变, 这样一来就构成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 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第二, 构建校园文化,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行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 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重要的作用, 要培养出品质优秀、道德高尚的大学生, 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的构建, 主要包括校风建设与制度建设。一所好的大学, 一定会有积极向上的校风及端正的办学方向, 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 建立符合自身特性的管理制度与生活准则, 并将之不断完善。学生在这种合理的约束下, 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校园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但它却充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言行规范, 使之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的不耐烦心理, 具有实效性。因此, 构建校园文化, 是符合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理论的, 是切实可行的。

结语

总的说来, 在如今科技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 顺应时代潮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包含的关于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的论断和对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的认识等教育思想, 正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立足点。

摘要:通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进行深刻解读, 介绍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关实践的观点, 人的本质以及对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的认识, 揭示了《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颜悦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教育思想及时代意义[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105-108.

[2]陈君峰.浅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网络财富, 2009 (13) :178-179.

[3]黄玉红.《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1) :178-180.

费尔巴哈提纲 篇9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称作是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份文件,第一次确立了实践的观点,把实践作为马克思哲学基础确立下来,这也是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标志。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他们虽然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他们的决定论是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只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朴素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不能够从客观事物本身的能动作用去理解,因而得出的结论是机械的、缺乏科学性的。虽然唯心主义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能动性,但是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他片面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留下的空间,认为人是思想的主体,而不是自然界长期存在的产物,所以把人与自然都看作“感性客体”。《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的观点,提出了实践的重要性,第一次把社会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根本的指导原则。马克思认为实践关系是人与自然的首要基本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制约并支配着人的活动,人是受动地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同时人又可以在认识自然中改造自然来造福于民。而实践正是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桥梁,实践是主观鉴之于客观的桥梁。因此把《提纲》称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份文件。

《提纲》还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也认可这个观点,他曾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一定要亲口尝一尝。只有亲身的实践,才知道答案是什么。费尔巴哈的问题所在就是在真理的检验标准上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性,直观地、或形而上学地判断失误真理性很难把握事物的本质所在。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说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来认识事物,检验真理性。

《提纲》阐明了实践对改变环境和对人的教育作用,批判了环境决定论和英雄史观。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可以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这种观点具有直接的片面性,环境不仅可以决定人,人同样也可以改变环境。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是强调用一种辩证的思维去认识事物。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是环境创造人。人通过实践,使外部环境内化为自我,主体的能力和本质力量就可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人创造环境,通过实践使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和客体化,赋予对象以主体的性质,这样环境也可以受到主体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所以说,现实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统一。英雄史观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时势造英雄。人们对英雄有崇拜的情感,但是并不能就因此丧失自己的思想,什么都听从于领袖和英雄。实践是劳动的源泉,也是这个社会前进的动力。因此,英雄有他本身的权威,我们仍不能笼统地认可英雄决定论。英雄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作为人民群众仍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社会实践是时代发展的动力。

《提纲》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阐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社会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存在为社会实践所创造,同时,社会存在又为社会实践提供历史的前提。因此,社会实践是社会存在的动态表现,而社会存在则是社会实践的静态凝结,因此社会实践同社会存在一样决定社会意识。

过去的旧哲学,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轻视或无视实践的作用。把实践远远地排除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之外。他们只是用哲学在解释这个世界。而马克思比他们高明之所在就是,他认为哲学不仅是用来解释世界、而且也可以来改变世界。他关注实践的作用,重视实践与社会创造的关系,这无疑是哲学史上里程碑意义上的变革。社会实践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时,也相应地具有时代特点。这就希望有洞察力的人,具有批判性的精神,用创新的眼光去面对发展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实践出发,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源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对社会存在具有指导作用。党的十七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实践关系是人与自然的首要关系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分和统一都是通过实践而实现的。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的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而形成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实践又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人类不仅依靠自然界生活,而且还依靠自然界生产。人与自然的统一是我们的追求,但人与自然的分化又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时地进行调节。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当人与自然存在矛盾的时候,要转变实践活动的方式,合理地调整人与自然的物质转化。自然界的运动属于物质运动,人类的实践属于物质活动,两者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都有一定的规律。当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遵循自然规律必然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的实践方式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善待自然。马克思实践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党的十七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时间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这都得益于我国走出了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经济大幅提高生产力大大加强,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环境的问题。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程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具体的问题有: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速度发展、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导致生态环境破换有很多原因。比如,人口基数大,能承受的环境承载力比较低下;市场压力大,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政,多一些地享用并不会加大总成本;工业方面的压力比较大,要想国家富强,首先要发展经济。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发展工业无异于是个很好的办法。但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较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然会牺牲环境为代价。针对生态恶化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更加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进一步得到树立,生态文明水平得到提高。”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让我们看清了对环境保护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放到了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但要做好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向前进。”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随着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探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到国家的战略层次。”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出的时代任务

经济快速地发展,时代的呼唤,生态文明建设也已经提高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的高度。实践观中有这样一点,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体现自己对自然和社会价值的判断和选择。党中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方针都是伴随生态文明建设而展开的,在不断摸索的过程,批判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习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李克强同志和张高丽同志也分别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过批示。

(一)实施绿色拉动战略鼓励居民绿色消费

就北京而言,现在地下交通贯穿北京的东西南北,公交线路也很多,基本上可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问题。市面上推出的滴滴出行APP也可以帮助乘客快速地打到车,顺利地到达目的地,便捷的服务可以促进居民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除此之外,市面上还推出了一些计步器的APP,鼓励大家多走路,可以换取能量值在朋友圈里排名秀一秀,带动其他的朋友一起加入走路一族。时下推出的活动,为了大家出行便捷,呼吁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为北京多一些蓝天而努力。除了绿色出行以外,北京市政府也在着力推动家电节能补助政策。每个家庭购买节能的家电商品,补贴标准从8%~20%不等。实施节能减排商品补贴政策对促进节能减排,引导绿色消费理念,推动商贸流通领域“规范化、便利化”有重要的意义作用。

(二)着力解决危害公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北京的雾霾天气很多,严重的达到了红色预警。北京很多中小学被迫停课,很多单位也实行了弹性的工作时间。雾霾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PM2.5 也称可入肺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PM2.5 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残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这种可吸入肺部的物质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治理雾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也不是毫无办法的事情。政府高度重视,也相应地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缓解这一大气污染现象。比如,加大植被的覆盖范围;减少露天烧烤;机动车排放是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私家车行驶,进行单双号限行,呼吁民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尾气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深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三)提高资源能源效率建设节约社会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生态文明观念也在深入人心。塑料袋是一种很难降解的材料,长期累积会大大污染环境。从2008年6 月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农贸市场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可免费提供购物袋。呼吁大家绿色消费,可持续性消费。市场上流通着很多漂亮的布料购物袋,可以循环长久地利用。呼吁大家承担环境责任、绿色消费。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政府提出关停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并对一些新能源开发的项目予以政策支持,对需求者们以财政的补贴。比如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项目,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予以补贴,并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服务机制,以带动大家对节能环保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费尔巴哈提纲 篇10

一、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的分析

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缺点是没有找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途径, 或者不承认真理存在,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在此基础上, 也就否认检验真理的标准存在;或者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但是没有找到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例如, 费尔巴哈指出:“真理的东西不仅仅是我或者你的创造物, 而是大家的创造物。那种把我和你联合起来的思想, 就是真理的思想。只有这种联合才是真理的核准、标志和确证, 因为联合本身就已经是真理了。”费尔巴哈认为, 真理的标准就是一个群体的意见统一。这是旧唯物主义对真理标准认识不清楚的表现。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自己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 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判断, 把实践和思维放在同一个范畴中来理解, 弥合了旧唯物主义哲学中对二者的割裂, 从而提出了认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准则, 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进展, 同时也表明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 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从根本上解决了认识的真理标准问题。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实、合理地反映了客观实际, 如果不跳出认识本身的范围, 人们就无法判断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 无法判断认识的真理性;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具有这一功能, 不能表现其自身的改变是否与认识一致。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找到一个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媒介, 既能反映主观能动性又能反映客观实际的变化, 实践就是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 因为正是通过实践, 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主观认识才找到变为实际的可能性, 才使认识世界的主观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客观结果统一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 人们在认识指导下改造客观实际, 并把改造的结果再同认识对比, 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通过这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达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实现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的目的。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还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理论, 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联系到后来的理论继承, 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能更加确切地说明这一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二、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

用实践的观点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 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里指的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学说。旧唯物主义者总是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一方面,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这里的环境指的是社会环境, 更确切地说, 指的是政治、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但另一方面, “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这样推论, 就产生一个悖论:人是环境的产物, 环境又是人的观点的产物。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人与环境关系上的缺陷。由于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产生、发展特别是在改变社会环境上的作用, 因此不能正确理解人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旧唯物主义者要想突破这个怪圈, 马克思指出, 就“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 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 这部分人是“天生的教育者”, 具有教育他人和改变环境的能力, 是创造历史的伟大人物, 社会的变革就是要靠这些伟大人物, 也就是说, 社会的发展由部分人的观点来适配, 这就陷入了“意识支配世界”的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 指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只有从实践出发, 才能正确认识人和社会环境、教育的关系。在这里, 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 指出“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 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马克思进一步批判性地发展了费尔巴哈的这一观点, 体现在《提纲》的第六到第八条内容中, 既然全部的社会生活是实践的, 那么宗教作为一种意识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而社会关系作为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又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所以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 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就是说, 实践是联系人与环境的纽带, 对人起决定作用的环境, 正是人类自身实践活动的产物。马克思还对实践改变环境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 首先是从实践的结果界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 肯定实践的作用;其次是扩大了实践对象的范围, 即不仅是社会, 还包括人的“自我改造”, 这样就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统一于实践中, 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 通过这个一致性, 最后要实现的是人的解放。

三、实践的观点引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对于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的理解是:“人的本质是感性……人的存在只归功于感性。”他认为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意识:“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 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由此可以看出, 费尔巴哈不是从孤立的单一个体来认识人的本质, 而是从群体的相互关系中寻找答案。马克思对这个观点是认同的, 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肯定了费尔巴哈的这个观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尽管如此, 马克思并没有止步, 在马克思看来, 尽管费尔巴哈已经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认识人的本质, 但是并没有继续深入地分析人的社会本质的历史属性, 即实践本质。

马克思把实践观的思想引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本质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内涵, 在这个基础上, 又进一步阐述了实践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有三层含义:第一, 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第二, “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非某一方面的具体关系决定人的本质属性;第三, 人的本质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 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而非孤立的。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界定人的本质的出发点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就是实践:“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界……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 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再进一步, “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与自然关系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表现;最后,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奋都是历史的、具体的。通过在这些分析界定人的本质, 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奠定了基础。值得主义的是, 马克思并不是摒弃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认识人的本质, 这恰恰是理解人的本质的起点, 因为实践首先是在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并且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理解人的本质, 对于理解阶级社会的历史、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关系尤其是在生态危机严重的现在,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在《提纲》中的实践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的任务不是限于理论领域, 要通过实践实现“解释”到“改变”的转变。以实践为主线, 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主体与客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基本的观点与概念有机联系起来, 突破了旧的哲学体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重要标志, 也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逻辑起点。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来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相区别, 指出实践在认识论、历史观和人的本质上的重要意义, 指出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认识和改造人自身中的伟大作用, 这在哲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理论突破和进步, 奠定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永成.人的本质: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一个重要观点的理解[J].现代哲学, 2004 (02) .

[2]徐长福.关于实践问题的两个第11条——《形而上学》卷3第11条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钩沉[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6) .

[3]陶富源.论实践主导的辩证唯物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4 (04) .

[4]韩庆祥, 张艳涛.重新认识辩证唯物主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2 (02) .

上一篇:情境教学法运用下一篇:聚乙烯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