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农民工

2024-05-11

城镇化与农民工(精选8篇)

篇1:城镇化与农民工

心得体会

姓名:吴 柳 韵

学号:200910172

2近几年来,城镇化与农民工进城问题时刻围绕着我们,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同样的,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不免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城镇化,也称非农化,它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从社会发展看来,“三农”问题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的重要因素,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难题。而通过城镇化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现在的农村人口远远超过城市人口,城镇化的目的就是把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样的优势在于能够合理利用劳动力,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同时也可以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一,农民工进城工作,虽然可以和城里人过着一样的生活,但是大部分农民工的户口不能转为城市户口,享受不到城市的待遇,比如没有户口小孩子进公立学校读书就很难,或者交很高的借读费,很多农民工交不起这个钱,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私办的幼儿园及小学,使得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正当的受教育的权利。

其二,农民工进城打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而廉价的劳动力,好多农民工没有维权的意识,好多企业克扣农民工工资及超负荷工作,在工资待遇和劳动环境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缺少社会保障待遇。

还有一些问题是我还不熟知的,但是这些问题必然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影响我国的全面发展。权衡利弊,城镇化与农民工进城是社会发展的体现,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合理有效的管理好农民工进城的问题,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平等对待农民工,才能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篇2:城镇化与农民工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

1、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是否平等的重要指标,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具体反映在农 民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等方面。他们的就学渠道主要有:第一,在公立中小学借读。第二,就读于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所办的学校。第三,进入民助公立(或公助私立)学校学习。第 四,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第五,在家乡学校接受教育。抽样调查显示有65% 的适龄儿童 在家乡接受教育,他们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处在教育的边缘地位。第六,部分 农民工子女失学或辍学。

2、就学过程不平等

第一,与城市孩子同处一校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的限制,必须比城市孩子多缴纳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接受农民工子女的 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类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独编班”。

第二,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资金短缺,且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条件被 降到最低,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设备奇缺、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弱以及存在安全方 面的 隐患等。所以农民工子女尽管有学可上,享受的依然是比公办学校低得多的待遇。

长期的城乡隔阂,使处于同一个班的城乡两地孩子的生活方式、心理感知、话语体系等方面 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农民工子女极易受到城市孩子的排斥,甚至是冷嘲热讽。对整个 社会来说,在市场经条件下,人们接受教育的差距对应着收入的差距,教育不公平的发展会 使收入不公平形成恶性循环,恶化社会的利益格局,埋下城乡、地区、阶层之间人际关系 紧张的隐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背道而驰。

龚告告

篇3:城镇化与农民工

一、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现状与分析

农民工培训工作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当前中国农民工培训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任重道远。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现状与分析:

(一) 农民工培训宣传不到位

虽然各级政府大力宣传相关培训政策, 由于农民工对于这方面的关注不多, 许多农民工不知道政府组织开展免费培训, 更不知道如何参加培训。在日常的组织招聘、培训现场, 向前来参加招聘的农民工介绍现在政府开展免费培训, 有的农民工甚至对此表示怀疑:“天下竟有免费的午餐, 不会是骗我们上课后再收费吧”。这表明我们的农民工免费培训的宣传还存在不足之处, 主要在于农民工培训没有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 造成农民工培训年初无计划, 年底无考核, 农民工培训的执行也就有一定的难度。

(二) 农民工自身参加培训的意识不强

一是虽然农民工有心参加培训, 但是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 对于培训内容听不懂又理解不了, 使得农民工不敢或不愿参加培训;二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到了城市首要的是解决生存的问题, 在他们看来, 不参加培训照样可以找到工作, 就是参加了培训得到了证书, 也加不了工资, 没有任何意义;三是培训虽然是免费, 可为培训花费的时间、精力与培训后的收益比, 效益不明显。因此, 造成了农民工的培训意识淡薄。

(三) 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缺乏动力。

一些企业认为培训工作时间长、费用大, 培训后看不到直接经济, 造成企业的相关部门不愿开展农民工培训。同时, 企业也担心农民工通过培训提升了技能, 获得证书后要求加工资, 甚至担心培训后就直接跳槽, 辛苦白费一场;再加上农民工的流动性比较大的社会现象, 使得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缺乏动力。

(四) 培训机构、工种设置存在问题

农民工居住地一般都集中在郊区或工业园区等一些相对比较偏的位置, 而培训机构大多在市区, 农民工参加培训路途比较远。开设的培训工种层次相对较低, 技术含量不是很高, 与农民工的培训需求有差距。培训时间比较长, 农民工完成整个培训有一定的难度。培训考核内容与实际工作的需求有所脱节。

二、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对策

(一) 加强政府推动, 营造农民工培训的良好氛围

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 目前已明确规定“要健全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 从增强国民素质和提升产业能力的高度认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入手点的角度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 要将农民工培训工作纳入城市发展的规划之中, 并作为政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和因素。要大力宣传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全社会形成支持农民工培训的良好氛围, 激发全社会农民工培训的动力。

(二) 加强政策宣传, 普及政府相关培训政策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职业培训宣传, 报道通过培训改变提升就业能力的典型事例, 来吸引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热情。同时根据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状况, 要求相关部门要深入到农民工集中地、工作地开展有效的宣传, 现场解答, 让政府的相关政策落实到实处。

(三) 加强舆论引导, 增强农民工参加培训意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 才能有正确的行动。改变农民工“学与不学”一样的观念, 引导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 提升自身技能获取更好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当下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大学生的工资还不如农民工的报道给予农民工这样一个结论:学习无用论。甚至农民工朋友自身认为找工作靠的是体力, 只要有力气, 肯干活就行的观念。因此改变农民工不愿参加培训的思想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舆论引导让农民工自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是要认识到获得收入只是一时的, 只有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才是永久的;二是要树立长远的观念和大局意识, 认识参加培训虽然暂时的收入有所下降并面临一定的困难, 但是长久而言, 却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最终是要让农民工要将参与培训作为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积极参与、勇敢参与、乐于参与, 形成一种人人学习、人人培训的良好氛围, 为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的需要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级劳动力。

(四)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教育, 转变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

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改变过去急功近利的观念, 增强对员工服务意识, 虽然员工培训需要各种成本, 但是这也企业获得持久利润和长期发展的基础, 员工的素质将影响到企业生产、服务质量与水平。通过培训, 不仅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竞争能力, 还能强化企业员工之间的互助, 也能够加强农民工的企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形成良好的用工关系, 促进农民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同时, 通过培训考核管理工作, 可以为企业发掘出长远发展的后备骨干力量。在江南某城市某铸造企业就通过加强员工培训, 提升员工技能, 让员工从培训中得到实惠来稳定员工队伍, 并对于培训考核优秀的给予晋升工作的培训操作模式, 极大地鼓舞了员工参加培训的热情, 也带动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 通过引入政府的免费培训起到了多赢的局面。

(五) 优化培训机构与工种设置, 增强培训服务功效

由于现实的原因, 各地定点的农民工培训机构与农民工聚集地都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培训机构要采取便利的原则就近为农民工开展培训;同时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 利用企业的现有设备为企业所用的农民工开展培训, 使得培训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在工种的设置:一要适应农民工文化水平低的现状, 采取合理有效的培训模式, 让农民工掌握相关技能;二要针对企业所需的技能开展培训, 为企业开展“定单式”培训, 真正做到培训促就业。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民生工程, 关系到中国社会化进程的推进。十八大报告提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 就是“农转非”, 即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规模。我们要将农民工培训工作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上, 充分调动农民工培训工作相关部门的积极作用, 开展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 实现培训提能力、培训促就业, 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韩俊.让更多的农民就近转移就业[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20325/120811672029.shtml.

[2]李建军.农民工培训模式的建议改进和创新[J].农村劳动力培训, 2009, (5) :52-53.

篇4:农民工流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实现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是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农民工流动与中国城镇化发展

(一)农民工对我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1、农民工缓解了城市劳动力资源不足

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为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满足了工业化发展的劳动力需求。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农民工占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5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52%。有关研究表明,农村人口的流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15-20%。

2、优化了城市人口年龄结构

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大城市老龄化趋势更为突出。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将缓解城市的老龄人口负担压力。以北京市为例,2007年,如果将420万农民工计人,则老年人口比重和抚养系数将分别为12.9%和16.0%,分别比按户籍人口计算低4.4和7.6个百分点。再看上海,2007年如果将479万农民工计人。则老年人口比重和抚养系数将分别为15.4%和19.7%,分别比按户籍人口计算低5.4和9.7个百分点。

3、有助于扩大内需

以2005年为例,农民工的消费能力是农村居民的2.2倍。与此同时,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也带来城市住房、基础设施等方面需求的增加。从投资看,满足城镇化需求,每年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至少为1万亿元,城镇住房建设投资至少为1万亿元(联合国建议占CDP的5%)。从实际的消费能力看,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是农民工的1.7倍,稳定进城农民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对扩大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4、有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为城市工业化发展贡献了力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在此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的发展问题。毕竟“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是城镇化对于未来我国农村发展重要性的基本认识。近年来,每年农民工可为农村增加收入在5000亿元以上。工资性收入也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二)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体

1、城镇化主体是农民工

2007年我国非农业人口4.3亿,占城镇人口的73%,城镇人口中还有1.6亿是来自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口,占27%,比1995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在部分省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占城镇人口的比重甚至超过了50%,比如浙江,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占城镇人口的比重已达53.6%。

2、农民工流动促进了申西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对于中西部省份来说,人口流出降低了农村人口的比重,农村人口流出的增多加快了城镇化发展速度。2007年,河南、四川、湖南、安徽等省市农民工跨省流出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265.12万、168.82万、104.58万、91.02万,对城镇化率的贡献分别为0.93、0.71、0.64、0.56个百分点,这些省份城镇化率在此期间分别增长3.69、2.6、3.46、3.21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城镇化增长速度。

3、农民工流动提高了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东部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农村人口进城增加了本地城镇人口,提高了城镇化水平,提升幅度较大的省份有浙江、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2007年农民工的贡献率分别为30.68、27.86、24.72、24.44、18.55个百分点,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0.51、1.92、0.44、3.51、2.44个百分点。流动人口流入的增多大大提高了城镇化发展水平。

(三)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发展趋势

1、城镇化将维持快速增长趋势

200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4.9%,还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前期阶段,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将会继续维持。最近,多家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中国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展望。从预测来看,认同了未来中国城镇化将要快速发展的基本观点。从预测结果来看,未来十余年城镇人口年均增长在1400-2400万之间。

2、城市群和都市圈吸纳人口比重将会增加

“十一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从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来看,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都市圈吸纳的跨省流动人口分别比2000年增长3.46%、53.95%和38.2%,要快于同期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东部地区除三大城市群外,山东半岛、沈(阳)大(连)、海西等地区也逐渐开始具备吸纳人口发展成为新的城市群的条件。

3、人口将会继续向东部流动,中西部中心城市规模将会增大

从已有数据来看人口向东部集中的趋势在加强;在未来,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将确保东部地区的发展,人口向东部地区的集中趋势将可以继续维持。据有关预测,到2030年中西部地区仅湖北人口会略有增长,人口增长主要出现在东部地区。在中西部一些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将承担起区域经济发展龙头和集聚人口的作用,比如像中西部的省会城市、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将会加速发展等。

二、从城镇化发展角度认识农民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民工认识存在偏差

没有从中国长期发展战略和促进城镇发展角度来认识农民工问题。在实践中,一些城镇政府对农民工的管理多于服务,更多的是关注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上级政府考核内容,而在居住、创业发展等方面服务还不够。过分强调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吸纳,而忽视大量为城市发展贡献巨大的流动人口,部分地方政府甚至希望通过减少流动人口总量的方式来提高所谓的人均产值。

(二)政策供给与农民工需求之间存在偏差

首先,政策供给忽视农民工基本需求状况。例如,相关政策规定农民工子女教育以流人地公办学校为主,而公办学校就学成本、教材设置等问题却成为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一道障碍。其次,制度设计比较僵化,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流动人口的需求。流动人口社会分层现象已是基本现实,但是政策大多采取”一刀切”方式,未考虑不同层次流动人口需求。再次,制度设计比照城镇制度,不符合流动人口实际情况。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必须在一个地方累计缴费15年以上才能享受退休待遇,设置时间限制就带有十分明显的“城镇”色彩和计划经济色彩。

(三)政策滞后于实践

各地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探索,但大多还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政策供给远滞后于社会实践。这主要在于:一是实践与现行政策

存在冲突。例如解决流动人口居住主要途径的出租屋在实践中与现行规划体制、土地制度等方面存在冲突。二是地方实践不能得到现行政策承认。例如政策上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漠视,实践中对打工子弟学校的片面取缔。三是地方实践的“碎片化”。在一些方面,本应由中央政府进行统筹管理,但是中央政府并没有承担起相应责任,而是由地方政府进行统筹,统筹层次不高,地方实践难以统一。比如在养老保险,目前大致可以概括为“广东模式”、“上海模式”、“浙江模式”等几种保障方式。

(四)有关农民工管理服务法规不健全,机构不完善

在农民工管理服务方面的法规很不完善,例如说农民工权益保障,大多规定是原则性的,缺乏具体的法律保障和实施办法;在统计制度上,进城农民工已经纳入城镇人口统计范畴,却仍然没有纳入城镇失业统计中,进城农民工在就业等方面并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公共服务水平。在农民工管理方面还存在机构不健全、部门分割等现象,例如说人口登记在公安部门,教育归教育部门管理,培训归农业、劳动等部门管理,计划生育归计生部门管理,各个部门分头管理,彼此之间缺少必要协调,不符合人口管理的基本要求,不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五)农民工流动的制度障碍

一是户籍制度。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一系列公共服务,造成了城乡居民之间公共服务的差异,阻碍了人口的流动,使城镇居民形成新的“二元”现象——本地城镇居民及外来人口,弱化了农民工对城镇的认同感。二是土地制度。农村集体土地依据集体成员身份获得土地所有权,土地同时还承担了社保功能,对农民工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因为农民一旦遇到就业障碍,就可以很自然地回到自己的家乡,而不至于流离失所,但是“退出”机制的缺失也使人口处于流动的“两栖”状态。三是财政制度。层级行政管理体制,使基层政府缺乏与上级政府“讨价还价”能力,而对流动人口服务职能又主要由基层政府来承担,造成事权与财权的不统一。财政预算的编制也主要依据户籍人口,并未涵盖广大农民工。

三、加强农民工服务管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稳妥有序地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应充分利用户籍管理制度的功能,逐步分期分批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镇务工就业的流动人口定居落户问题。使城镇化的潜能在可控的情况下稳定地释放出来。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是逐步消除在就业、社保、教育等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附加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不平等权益。

(二)建立与人口流动相适应的财政体制

目前,在城镇的农民工已经被统计到城镇人口中,但现行财政体制并没有随着统计制度的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公共财政不能适应人口流动所带来人口空间布局改变的状况。应探索建立将常住人口作为财政分成依据,调整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建立农民工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制度。形成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担机制。

(三)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进城定居创造条件

土地制度改革的原则是,在坚持当前农村基本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在确保中国18亿亩土地红线的条件下进行。一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探索流动人口“退出”机制。做好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赋予农村土地使用权更充分交易权,扩大交易对象。二是允许各级城镇政府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改革,改善进城农民工居住条件。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前提下,要勇于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改革。在流动人口集聚区要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在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建设农民工住宅。

(四)探索城镇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研究行政事业管理机构和编制与常住人口相联系的条件。改革依据户籍人口设置行政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办法,把常住人口作为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重要依据。二是应允许规模较大的小城镇设市管理。应根据现有城镇居住的常住人口规模(不仅是户籍人口),重新研究设“市”条件。应允许设立“镇级市”,并把设立权限下放到省一级。对并对设市单位按照实际管理的人口规模,确定行政管理权限、行政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编制。

(五)探索一体化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篇5:城镇化与农民工

[摘要] “农民工”问题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它既不同于城市居民,又有别于农村居民。农民工为城市做出了许多贡献,城市越来越离不开他们,但是农民工却没有享受到与贡献对等的权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现代社会风险的增加,政府越来越有必要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以科学的安排和统一的规划,从而有效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关键字:农民工就业,城镇化

一、城市农民工的就业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到2005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推算,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已达1.2亿人,其中,进城农村劳动力约为1亿人。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其中制造业占27%,建筑业占26%,住宿和餐饮业占11%,批发和零售业占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9%,其他行业占15%。据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提供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九成以上。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显示:农民工收入低且劳动强度大。收入:被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至800元之间,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小时。然而,这一主要从事重、累、险工种的群体,在现实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且往往付出惨重的代价。农民工维权意识不强,雇主规避风险推卸责任,逃避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使其在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报酬及工伤处理上都得不到合理地解决。因此,行业风险大、劳动技能差、风险意识淡漠、保障水平低等多种因素导致了农民工在频繁发生工伤事故的同时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成为了工伤事故的主要受害群体。

二、城镇化与农民工进城的关系。

城市化水平提升是世界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国向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原因,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08年的45%左右。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农民工进城,将近有1.5亿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大部分的农民工已转化为城镇的暂住人口。这是我国城镇化成长发展的主流形式。

进入21世纪以来,进城的打工的农民工增加到9400万人,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在这里我们把这个特殊的群体称作农民工。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阶层。从职业上看,农民工是不在自己从事农业生产的而是在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但从身份上看,他们仍然是农民,因为他们的户口仍然在农村,他们的家仍然在农村,他们仍有土地在农村,由此可见农民工是一个置业与身份不一致的群体。他们的流动态势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而呈现增长的趋势。

三、如何让农民工更好地走进城市,融入城市。加强农民工管理主体的建设,设立城乡农民工代办处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在引导农民进城就业上,尽管政府职能部门做了很大努力,尤其是订单转移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每年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自发地盲目外出,常常导致较多的回流现象,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建议在各个城市和农村设立农民工代办处。在农村这个农民工代办处的职能也可以有当地的村委会兼任。他们的职责是负责登记本村出外打工人员并且统一组织本村人员外出到各个城市打工。农村代办处将每年每批外出农民工资料转传给城市代办处,以便统一管理。作为当地代办处还应积极地建立农畜剩余劳动

力资源信息;大力收集用工信息给本村农民工提供务工咨询,以便统一组织务工。这务工咨询由城市农民工代办处统一收集,传递给农村,使整个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形成一个密切的循环体系。

这样一来,大批农民工在城市就会更合法地务工,更有组织化,相关的权益也能受到一定的组织保障。城市农民工代办处有政府相关部门组建,性质属一个行政部门,但这个部门仅是一个过度阶段的部门,是为了确保农民工在城市更好的生活,同时也为了城市与农民工能协调发展。有了农村和城市代办处,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劳动力市场,这也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农民工务工的组织化,规范化必定能使农民工在城市里更好生活,必能减少农民工与城市的冲突;也减少了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所以,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制,同时借助媒体广泛宣传,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向外输送农村剩余劳动力。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成立“劳务输出公司”等中介组织。把农民工的一些组织管理交给市场,让社会来管理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让农民工真正的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劳务输出地和农民工就业地的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培训机制,要在农民工培训上给予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上的投入。要面对市场的需求,针对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实际,进行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

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专门建立农民工法,让农民工问题的处理做到有法可依。尤其是输入地政府应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管理和服务,诸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住房问题、户籍管理问题等等。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制度。另一方面要从维护农民工切身利益出发,利用各种形式向农民工传授有关法律、法规常识,使其能知法、懂法、用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农村土地政策改革

农民工一方牵带一份土地,另一方面放弃土地耕作来城市务工。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而且也阻碍了农民工更好地走进城市。因此,农民真正的融入城市必须切断其与土地的关联。进城务工人员必须放弃自己拥有的土地,当然这是一种有偿放弃。进城的农民工以合同的形式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转让给集体,有当地村委会统一承包给大农户实现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经营,而对于这些农民工每年可获得一定的补助。或者可以换取股权,有村委将这部分收入替农民工入股集体企业或国有企业,让他们定期收取股息作保障。有关方面一定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做好在外务工人员土地承包经营的转让工作。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本文对农民工更好地走进城市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了组织化,分层分类法等改革设想,希望本文的一些设想能够为农民工研究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和视角。

篇6: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与对策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和空间迅速扩张,征地拆迁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由于历史、制度等诸多原因,农民在城市化大潮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面临着就业、生活、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笔者深入吉首市乾州新区进行初探。

一、失地农民的现状与问题

自1999年以来,吉首市委、市政府实施“开发乾州新区,再造一个吉首”新型城市建设战略,乾州发展突飞猛进,变化日新月异。同时征地项目迅速增加,失地农民迅速增多。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9年底,乾州街道共有1.4万亩土地被征用,涉及16个社区(村)124个居(村)民小组,失地农民1.6万人。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预计今后五年乾州将会征用土地5000余亩,新增失地农民3000余人。从调查情况看,目前乾州新区失地农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失地农民就业处境艰难。据调查,辖区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大多数只有初中文化,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90%以上的没有技术特长,从而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目前辖区赋闲在家的失地农民占失地农民总数的36.5%,阶段性就业的占失地劳动力的55.3%,其中大部分失地农民只能靠从事装卸、建筑等重体力劳动来维持家里的生活开支。

(二)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堪忧。一是生活消费迅速增加。由于失去了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失地农民的生活消费增加较快。与此同时,失地农民的收入却没有得到相应增长。据对100户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显示,失地前人均年消费支出为2600元,失地后为3800元左右,比失地前增长46.2%。部分失地农民因此成为困难群体。二是社会保障存在缺位。按照现行政策,失地农民不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大部分村集体又没有预提留安置款为村民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失地农民对今后生活普遍感到担忧。

(三)失地农民“农转非”问题突出。2006年2月,市委、市政府为推进城镇化,规范管理,实行行政区划调整,原万溶江乡和原乾州办事处合并为新的乾州街道办事处。同年9月,街道把“城中村”合并或改为社区,经整合调整后设10个社区、6个行政村。从户籍管理上来讲失地农民也应该转为居民,即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简称农转非)。但街道村改居4年来,失地农民不但不愿转居民户口,而且原先转为居民户口的还强烈要求转回农业户口。据统计,辖区农业人口从2000年的1.9万人降到2009年底的1.87万人,转为居民和迁出300多人,其中征地农转非几乎为零。“农转非”问题已成为推进城镇化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大突出障碍。

(四)涉及失地农民矛盾纠纷不断。由于生活缺乏保障,加之征地政策不够完善,大规模征地与规划安置滞后的矛盾突出,部分农民心存不满,导致揽工、阻工、阻路和无理上访、越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一定程度影响到社会大局稳定。据统计。2006年—2009年,全区共发生到市、州上访2750多人次,其中集体访120多批2000多人;赴省进京上访20人次。

二、失地农民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补偿安置政策滞后。一是征地价格偏低。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政策精神,目前确定征地价格标准主要实行以年产值乘倍数的方式,这一方式由于没有考虑到被征用土地位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土地价值的经济因素,因而存在征地价格低于土地价值的问题。同时,征地价格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固定(目前还一直延用2003年的征地拆迁补偿政策文件),不能动态反映市场价值变化,也一定程度损害了失地农民权益,导致农民抵触情绪较大。二是补偿安置方式单一,不能长期受益。根据我州现行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主要是土地补偿费和土地安置补偿费的一次性货币安置,让农民自谋职业。但事实上,农民领取的补偿费在新建房屋以后,资金已经所剩无几,既无余力自谋发展,又没有其它稳定收入来源,生活水平不升反降。部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行门面房安置的农民,也因为安置房建设规格低、缺乏市场带动等原因,没有长期受益的生活来源。而且,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像现行各业主单位各自为战的低档次、小规模的安置房建设,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又是拆迁的对象。

(二)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一是征收范围的界定不明确。由于目前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对“公共目的”的解释不够明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以界定工业、商业、公益、城市和农村等土地性质的区别,而且难以为被征用土地农民理解,从而导致操作困难。如目前征用的工业商业用地每亩4万元左右,公益设施用地每亩仅3万元,同一宗土地因被征用项目性质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失地农民难免心存怨言。二是征用程序不够规范。由于征地工作透明度不高,缺乏规范的预告、公示、听证等工作制度,不少农民是在被动状态下失地,且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导致许多农民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征地工作,甚至引发过激行为,影响社会大局稳定。

(三)户籍管理政策存在差异。一是“农转非”户口正失去魅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现行政策逐步向“三农”倾斜。农村农民户口和城镇居民户口所享受的待遇差别逐步缩小,城镇化的王牌——“农转非”正逐渐失去魅力。二是失地农民“农转非”有后顾之忧。首先一旦转为居民将失去享受农村计划生育二胎、农村医保、申请宅基地、危房改造和家电、农机下乡补贴等惠农政策。另外,担心不能享受村土地款及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还担心原承包土地征用剩余部分会被集体收回等等。失地农民对未来“看不清、摸不透”存在着种种顾虑。三是补偿安置对象难界定。对于外来户、外嫁女、上门婿等人员是否纳入补偿安置范畴或参与村集体土地征用款的分配等问题,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在政策操作层面也无法适用。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征地制度,规范补偿程序。建立健全土地征用中的宣传、预告、公示、听证等整套制度,以保障土地所有者权益。组建专门的土地审判法庭,公正裁决征地拆迁纠纷。要严格依法征地,程序征地,规划拆迁。规范征地行为,教育和监督行政工作人员在征地工作中不盲目动用行政权力。同时也要严格防止非法占用耕地和“圈地”现象,做到征地拆迁规范化、合法化、人性化。在补偿标准上,建立相对统一,适时调整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关键是让利于民。要坚持以被征地群众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原则,根据市场行情,以重置价、土地出让用途等因素来合理确定不同时期、不同地段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同时,通过州、市政府授权,相关职能部门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听证调整,建立动态补偿标准机制,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在补偿方式上,确保各项费用直接、及时、足额补偿到村集体或个人手中,减少中间环节,防止克扣挪用行为。

(二)创新安置方式,拓宽就业渠道。除货币安置外,重点着眼生产安置,加

强对农民创业就业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失地农民后续发展。一是创新门面房安置。改变现行零星安置,实行规模连片安置,将安置小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范畴,对今后新区失地农民进行集中安置。安置小区房屋采取以房换房和补差价的方式,以成本价面向失地农民安置。二是发展村集体经济。预留生产发展用地或部分征地补偿款用于兴办集体企业,失地农民按股权参与分红,形成生产与利益分配的长效机制。三是引导自主创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失地农民,建议享受城市下岗职工同等待遇,申报创业小额贷款,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并对各种税费进行适当减免。四是开展技能培训。劳动就业部门定期开展汽驾、电工、厨师等技能培训,使失地农民劳动力掌握2—3门实用技术,提高劳动技能,鼓励创办实体,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创业就业。五是组织致富转移。以市场为导向,采取走出去,到外地租地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带动群众创业、就业、致富。

篇7:城镇化与农民工

[摘要] 我国农民市民化步伐要滞后于城市化进程,抛开制度供给不足、农民适应性差等问题之外,还要确定农民市民化的主体范围。本文在探讨消除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改变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等途径给农民以国民待遇,从而最终消除城乡差别,这是我国农民市民化的最终出路。(中经评论·北京)

一、农民市民化的研究视角

农民市民化是现代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然而在我国学术界,对于农民市民化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公认的界定。但从市民化的主体来看主要包括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成为市民的过程,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农民在身份上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合法身份和相应的社会权利(包括居留权、选举权、受教育权、劳动与社会保障权、社会事务管理的参与权等等)。这是从城市的视角来构建农民市民化,市民化的对象主要是指已经迁移到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第二种观点是指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现有的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因此,市民化过程的实质是农民争取“市民权”的过程。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推动相应的农民市民化过程,其重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导向和学术研究的重点被局限在基于城市视角的市民化过程,主要关注的是那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那部分人和城郊失地农民,把城市化看成是农民市民化发展的重要舞台和载体,这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因此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而是社会权利、角色意识、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一系列变迁过程。农民市民化的最终目的和意义,不是让所有的农村人口都迁移到城市,而是要让所有的人口,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够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逐渐消除城市差别。

二、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必然选择

(一)农民市民化要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相适应

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上,大多把城镇化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因此,我国的城市化不是单向的城市化,即单纯地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是双向城市化,即一方面促使部分农村人口通过多种方式向城市转移,成为城市居民;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加强农村建设,使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达到城市水平,实现城乡的融合,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分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农村城镇化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

在过去的多年中,城市化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了积极作用,今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还会有大量的农民向城市转移,最终成为市民。问题的关键是,一方面,目前我国仍实行高强度的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就业、保障等种种制度性障碍仍阻碍着农民向城市流动。另一方面,抛开制度性因素,就中国国情看,占全国人口70%多的农民,通过大量的人口迁移来实现农民市民化,这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由于大量农民迁移到城市,给流入地带来了人口过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已越来越让现有的城市无法接受。一些现象都表明:城市化不能作为中国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舞台,因此,我国农民市民化必须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和使用等方面的差距。

三、推进农民市民化的途径

(一)改变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

1、推进户籍改革,消除农民市民化的体制障碍。首先要打破挂在户籍名义下的种种权利壁垒,取消隐藏于其背后的权利资源分配体系,让农民和市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及民主政治权利和待遇。其次是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户口管理模式,实施以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以职业确定身份,最终实现城乡人口一体化管理。

2、创新土地制度,推进农业规模经营。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长期化和固定化,增强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促进已经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出售长期经营权,使土地规模经营得以实现,推进经营效益。为了防止农民将卖地的收入在短期内用光,各方都应为失地农民的未来生活和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地方政府和土地开发商应共同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把一部分土地收入拿出来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基础账户,并纳入地方统一的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统一管理,为失地农民建立应有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3、按国民待遇原则,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城市已经基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比较薄弱,农民实际上是游离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群体,这是缺乏社会公平的。依据现有条件,我们有选择有重点地展开,分步走,先解决眼前的困难,逐渐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建立平等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导致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如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体制,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建立问责机制,公共财政支出应做到城乡均衡发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和基础设施等的投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按现代城市要素建设小城镇

农村城镇主要是指县辖镇和农村重要中心城镇,在城镇的发展布局和规划上要按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观念来建设,使小城镇具有现代城市的功能。城市在现阶段最为突出的是为生产服务的功能,其中包括市场功能、信息功能、金融保险功能、通信功能等。这意味着建设城市不仅仅是建设居住环境,其首要内容是功能建设、市场建设。在城镇建设中,要把农民纳入到规划中,公共基础设施应作为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加大投入,适度扩大城区规模,提升规模效应,并及时推动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促进现代文明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传播和确立,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生活。

(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就业能力和文化素质提高都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来实现,因此,政府、社会等应担负起这个责任,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面向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从组织上、制度上和机制上进一步确保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民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身的不足和缺陷,要善于抓住机遇,不断超越自我,积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劳动技能,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另外,还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意识,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各种兴趣和爱好,增强市民意识,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五)优化产业布局

优化产业布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体系不断优化。随着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产业的聚集,农村小城镇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改变,城市文化对乡村的影响加大,农村地区的城市性会显著提高。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劳动收入、劳动环境、居住条件、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差距,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从而达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

总之,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城市文明生活、公平享受公共物品的权力等。因此,我们必须有效增加促进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制度供给,突破农民自身素质束缚,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城乡融合,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篇8:城镇化与农民工

1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我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城镇化是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将新型城镇化建设视为我国未来10~20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2013年12月日召开的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推进城镇化发展任务中, 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确定为首要任务。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本质体现为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 剩余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并向非农业转移。农业化、城镇化、工业化相互依存。农业转移人口的消化要靠工业化, 因而城镇化建设必须发挥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农村各自的资源优势, 培育城镇特色产业, 进行专业化分工, 形成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推进人口集聚。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为了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 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小城市落户限制, 同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达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 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这需要更多的企业到中小城市、特别小城镇落户, 培育中小城市、小城镇特色产业。吸纳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措施, 通过创业促进产业发展, 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34亿,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2%。所谓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通常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 在城市务工且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工, 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经验后, 选择返回家乡创办企业。其主要原因在于, 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一部分是在城里长大, 一部分是毕业后即来到城里工作, 他们很早就接受了城市的社会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的熏陶, 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较强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他们中的多数没有再回到父辈们所在的家乡——农村的意愿。但是, 在当今世界经济回升乏力的背景下, 大城市企业裁员频繁, 就业压力加大, 加之过高的房价及户籍的限制等因素的困扰, 使他们不得不思考是否还继续留在城里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 国家大力扶持全民创业政策频频出台, 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力推进, 助推了这些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返回家乡创业, 实现其市民梦和致富梦的决心, 促使他们加快返乡创业的步伐。必须说明的是, 这里的“乡”是指其家乡所在地的中小城市, 特别是小城镇。新生代农民工在“家乡”创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为新生代农民工更了解其家乡的资源及人文地理。

2 加强创业教育培训,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对策建议

创业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 涉及到创新、技术与环境的变化、新产品开发、商机把握、价值创造、团队构建、资源获取、商业模式选择、企业管理等问题。创业者必须具备创业综合知识素养、创业人格品质素养和创业管理素养和专业技能素养, 要具有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创新能力等。创业教育是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的教育, 是进行进取心、事业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得到良好创业教育和培训是创业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相对而言, 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综合素质偏低, 创业能力偏弱。因而, 要通过构建与创业相关的不同层次的教育和培训体系, 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 提高新生代返乡农民工的综合素养和创业能力。

2.1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与培训内容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创业教育与培训主要围绕创业基础知识素养、创业人格品质素养、创业者管理技能和创业专业技能素养提升开展。

2.1.1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基础知识

创业基础知识是进行创业的基本要素, 创业需要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技术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实践证明, 良好的知识结构对于成功创业具有决定性作用。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领域知识, 更要掌握必备的现代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法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综合性知识。[1]

2.1.2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人格品质

创业人格品质是创业行为的驱动力和精神内核。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首先要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创业激情。创业者的使命、责任、坚韧执著、正直诚信、创新精神、冒险精神等品质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成败息息相关。因为, 创业是做开创性的事业, 无规律可循, 特别是在社会政治经济变幻莫测的情景下, 面对困难和不利局面,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并果断决策的能力, 对于企业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使命感和责任心是驱动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勇往直前的力量之源。成功的创业者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修、齐、治、平”是成功人士的共同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创业活动是社会性活动, 涉及各种利益相关方。只有对自己、对家庭、对顾客、对投资人、对员工、对供应商及对社会拥有高度使命感和负责精神的创业者, 才可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信赖和支持。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是创业精神的核心要素。创业机会的发现、创意的形成、资源的整合、商业模式的设计依赖于创造性思维, 集中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同时, 在创业中,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要时刻注意冒险精神与风险意识的平衡, 理性思维, 降低风险损失。再次, 坚韧执著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必备的素质。面对险境、逆境,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能否承受压力、鉴定信念、坚持到底, 常常决定其创业的成败。最后, 正直诚信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的不可或缺的品质。正直诚信体现为:讲信誉、守承诺、胸襟广阔、勇于承担责任、以人为本、倡导团队精神, 致力于顾客价值、公司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 是成功创业者人格魅力的体现。

2.1.3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管理技能

创业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活动, 是在企业管理中实现的,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除了要具备基础综合知识及创业精神之外, 还需要具备管理技能。

2.1.3. 1 决策能力

正确决策是保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特别是在有关创业机会的甄选, 创业团队的组建, 创业资源的获取, 商业模式的设计,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等重大决策中,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要具备科学、果断的决策力。诚然, 科学的决策依赖于创业者对时局及环境的了解和把握。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要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 随时关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企业所在行业及市场的变化, 适时调整创业战略, 使所创之业拥有并保持竞争优势。

2.1.3. 2 沟通协调能力

创业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创业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任是有效合作的基础。而有效沟通是消除误解、产生信任、凝聚共识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说服能力是企业形成共同愿景、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2.1.3. 3 组织执行能力

组织执行能力是创业者整合各种资源, 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高效科学运转的能力。创业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对创意进行策划, 而创意的实施和战略的实现更需要行动力。创业者的组织执行能力的有效发挥, 可以使全体员工始终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的实现而协作。

2.1.3. 4 组建团队的能力

创业学业大师杰弗里·提蒙斯 (2005) 认为, 创业团队是构建高潜力企业的关键要素。[2]大量证据表明, 一个好的管理团队对于企业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项针对创业者能力的研究报告指出, 能否高效地组建与管理团队是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不仅要具备把不同个性、不同专长的人凝聚到一起的能力, 更要具备让他们融洽地、愉快地工作的能力, 唯此而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 创造协同优势。

2.1.4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专业技能素养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在其在城里工作期间基本掌握了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 拥有了一定的技能, 这为其识别创业机会提供了可能性, 为其选择创业领域提供了方向。因而, 要以此为基础, 继续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的专业技术培训, 使其更加深入了解该行业的理论与知识, 掌握开展创业所需的特殊技能, 提升其驾驭市场能力, 提升创业成功率。

综上, 通过创业教育培训, 提升新生代返乡农民工对创业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以科学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宏观环境条件, 分析创业企业所在行业环境及竞争者状况, 并结合创业者自身条件, 审时度势, 增强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 提高创业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预测与应对能力。通过培训, 完善返乡创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结构, 丰富其社会文化知识、创业管理理论知识、技术知识、自然知识等, 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

2.2 加大政府及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于培训的支持力度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需要政府及社会的支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长远规划, 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培训纳入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 因地制宜开展创业教育培训。[3]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 社会各界要全力配合和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与培训。通过创业教育培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 提高创业成功率。

2.2.1 优化环境,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

2.2.1.1各级相关政府部门不仅要通过降低行业进入壁垒, 制定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 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吸引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

2.2.1.2要通过举办创业政策讲解、创业形势分析讲座等形式, 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创业政策,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及有效运用政策的能力。

2.2.2 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投入机制, 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扶持力度

2.2.2.1各级地方政府提高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财政资金预算, 拨付专项培训资金, 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创业教育与培训及提供相应的创业教育与培训资金补贴。

2.2.2. 2 各级教育部门要安排一定专项经费, 用于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培训计划的开展实施。

2.2.2. 3 通过政府、银行、社会三条渠道争取专项基金和贷款, 支持返乡农民工接受创业培训及企业创建。

2.2.3 各级政府要发挥协调作用, 构建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服务平台

2.2.3.1组建由高校、企业家协会、咨询机构、社区构成的创业教育团队, 科学设置创业课程体系,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展创业教育培训。特别是, 要聘请那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专家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进行跟踪指导, 保障创业企业健康发展。

2.2.3.2整合分布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农村的各类教育资源, 依托各级高校、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等场所, 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

2.2.4 建立和完善新生代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与培训评估体系

建立和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与教育培训管理、评估、考核和表彰制度。定期对相关培训机构及其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内容进行检查督导, 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 将培训绩效列为当地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将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落到实处。

总之, 积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意义重大。我们应充分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国家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及其市民化这一契机, 加强对返乡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教育培训,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 保障创业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娥.创业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173.

[2][美]杰弗里·蒂蒙斯, 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35

上一篇:丽水泉商务会馆前厅部管理制度下一篇:寻梦婺州窑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