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竞赛工作委员会

2024-04-15

跆拳道竞赛工作委员会(精选4篇)

篇1:跆拳道竞赛工作委员会

2012年四川省大众跆拳道锦标赛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四川省拳跆中心、四川省跆拳道协会

二、承办单位:四川省缘道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三、协办单位:深圳东方功夫体育用品行。

四、竞赛地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体育馆

五、竞赛时间:2012年 5月26日(星期六)--27日(星期日)

六、参赛单位:参赛单位必须是四川省跆拳道协会的团体会员。可分别以市、州(县、区)协会、省跆协团体会员单位名称为参赛队名。

七、竞赛组别和比赛项目:

(一)竞赛组别:

1、男、女成年组(竞技): 1981年1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出生。

2、男、女成年组(非竞技):1993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

3、男、女青年组:1994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出生。

4、男、女少年组:1998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

5、男、女儿童甲组: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出生。

6、男、女儿童乙组: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出生

(二)各组比赛内容: 品势比赛:

⑴个人赛(男、女)⑵三人团体组(男、女)⑶男女混合组(含夫妻组合)(4)亲子组(限父子、母子)品势个人比赛内容:

成人组:品势太极6章-太白为规定淘汰赛内容,平原、十进为决赛内容。青年组:品势太极6-8章为规定淘汰赛内容,高丽、金刚为决赛内容。少年组:品势太极3-4章为规定淘汰赛内容,太极5-6章为决赛内容。儿童组甲组:品势太极1-3章为规定淘汰赛内容,太极4、5章为决赛内容。

儿童组乙组:品势太极1-2章为规定淘汰赛内容,太极3章为决赛内容。

品势三人团体,混合组比赛内容:

比赛内容为各年龄组决赛品势中任意抽取一套,抽选品势在赛前领队会议时公布。

父、母子组比赛内容:品势太极1-2章为规定淘汰赛内容,太极2-3章为决赛内容。

夫妻组比赛内容:品势太极6-7章为规定淘汰赛内容,8章、高丽为决赛内容。

击破比赛:

(1)少年组(男、女):(2)青年组(男、女):(3)成年组(男、女): 比赛内容:

(1)本次比赛击破规定动作为正拳垂直向下击破;(2)击破木板厚度为1厘米,由组委会统一提供;(3)运动员第一次击破数量为5块,不成功者淘汰,成功后开始进行同等数量往上加的 PK,最终以击破数量决出排名;(4)如果击破数量相同,排名并列;

(5)参赛选手正拳击破部位不得有任何附着物;(6)选手必须在裁判发出指令后20秒内完成动作。

特技比赛:

⑴少年组(男、女): ⑵青年组(男、女): ⑶成年组(男、女): 比赛内容:

特技个人:需要完成1个规定动作加1个自选动作,每个动作可做两次, 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得分相加为最终成绩;

A:少年组规定动作:跳前踢;(直立、手向上伸直手尖处)B:青年组规定动作;360度腾横踢;(头部以上)C:成年组规定动作:跳后旋踢;(头部以上)D: 自选动作名称由教练员赛前报裁判长。跆舞比赛:(1)儿童组(2)少年组(3)青年组(4)成年组(5)亲子组 比赛内容:

(1)跆舞比赛只设成年、青年、少年、儿童、亲子,共5个组别,可男女混合组队;

(2)每队人数不少于3人,不多于9人;

(3)表演动作时间不得超过3分30秒钟,超时10秒开始扣分;(4)报到时提交表演音乐盘,并自留备份盘;

(5)完成全部动作后,运动员在指定区等待裁判组评出总分后方可退场;

(6)在动作表演中不得出现世跆联(WTF)以外的跆拳道动作风格及形式,也不得使用任何武术器械,特殊情况下如使用不妨碍安全的情景道具或装饰品,必须在赛前由领队提出,并征得裁判长同意;

(7)跆拳道舞比赛允许在提前申报并提交图样的前题下对道服进行特别设计以增强表演效果,同时提倡与支持以健康完美为前题对参赛选手进行适当的形象舞台化设计如:化妆、发型设计等,具体实施由参赛队自行完成。

竞技比赛级别:

(1)成年男子组:50KG、53KG、56KG、59KG、62KG、67KG、72KG、78KG、84KG、+84KG(净体重不小于45kg不大于89kg)

(2)成年女子组:47KG、50KG、53KG、56KG、59KG、62KG、65KG、68KG、71KG、+71KG(净体重不小于42kg不大于76kg)

(3)男子青年组:45kg 48kg 51kg 53kg 55kg 57kg 59kg 63kg 68kg 73kg 84KG、+84KG(净体重不小于40kg不大于89kg)(4)女子青年组:42kg 44kg 46kg 49kg 52kg 55kg 59kg 63kg 68kg +68kg(净体重不小于37kg不大于73kg)(5)男子少年组:36kg 38kg 41kg 44kg 47kg 51kg 54kg +54kg(净体重不小于33kg不大于59kg)

(6)女子少年组:39kg 42kg 45kg 48kg 51kg +51kg(净体重不小于31kg不大于56kg)

(7)男子儿童甲组24kg 26kg 27kg 28kg 29kg 30kg 31kg 32kg 35kg 38kg 41kg +41kg(净体重不小于17kg不大于46kg)

(8)男子儿童乙组:16kg 18kg 20kg 21kg 22kg 23kg 24kg 26kg 28kg +28kg(净体重不小于15kg不大于32kg)

(9)女子儿童甲组:22kg 24kg 27kg 30kg 33kg +33 kg(净体重不小于15kg不大于38kg)

(10)女子儿童乙组:15kg 17kg 19kg 21kg +21kg(净体重不小于13kg不大于30kg)注:

1、以上每个级别每队报名人数不限。

2、各及别报名人数低于2人时,由大会组委会根据实际报名情况进行调整参赛级别,最终参赛级别和比赛顺序以对阵表为准。

八、参加办法: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四川省跆协个人会员或中跆协考级人员,并达到8级(黄带)水平。报到时必须交验省跆协会员证或中跆协考级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等有关证件(亲子组赛人员须出据户口簿),运动员只能代表身份证所在市、州比赛。成年组凭大学生证或相关证明方可代表所在单位,否则不能参赛。

(二)参赛运动员报到时必须交一寸免冠照两张并在背面注明姓名(报到时不交照片者不得参赛)。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比赛资格和成绩,并在全省进行通报。

(三)每个参赛队最多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与参赛队员人数比例为1人:8人,医生1人。

(四)采用省跆协网上报名,一经报名,不再更换运动员和项目以及相关信息。不受理信函或传真方式报名。(网址:)

九、竞赛办法:

采用中国跆协制定的最新跆拳道竞赛规则。

十、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竞技比赛各级别和品势个人比赛各级别前8名分别按9、7、6、6、3、3、3、3计分,品势团体、跆舞比赛、特技比赛、击破比赛各组别前8名分别按18、14、12、10、8、6、4、2计分,竞技团体总分前8名和品势团体总分前8名由省跆协统一颁发奖杯。

(二)所有比赛的前8名运动员由省跆协统一颁发证书,还将为前3名的运动员颁发奖牌。

(三)所有比赛按实际参赛人(队)数录取。

(四)由组委会根据情况评选“最佳参赛组织奖”、“运动员最佳技术奖”、“优秀裁判员奖”、“优秀教练员奖”,在赛后上公布。

十一、其它规定: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统一着省跆拳道协会协指定东方功夫牌道服、护裆、护臂、护腿等(提前预订电话:***);否则不能比赛。

(二)所有运动员必须进行跆拳道专项考级人员保险(保险电话:***)。参加竞技比赛的运动员必须附近三月县级以上医院脑电图证明。竞技比赛由裁判组提前称体重,超重者不得参加比赛。各参赛单位报到时由领队签定免责声明,运动员比赛中发生的人身安全和经济赔偿按保险协议办理,组委会不承担责任。运动员比赛、训练、交通食宿等安全管理等由各领队、教练和运动员监护人负责。

十二、报名及报到:

(一)各参赛单位从2012年5月2日开始报名,最迟必须于2012年5月21 日前将报名信息传输到省跆拳道协会网站(确认联系人:章跃,确认联系电话:***)。逾期报名不再受理。

(二)组委会将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定于2012年5月22日上午在技术培训中心对报名参赛运动员第一轮比赛进行电脑抽签,并于赛前公示,各队对抽签结果不得提出异议(联系电话:***)。

(三)参加比赛的各队领队必须于2012年5月24日(星期四)晚七点准时到指定地点(详见补充通知)报到交纳参赛费、验证,领取参赛证,否则不能参赛。5月 25日(星期五)晚18:30-21:30在赛场对所有运动员称体重。

(四)各运动队食、宿、行自理(组委会可协助联系,电话:***邹老师)。比赛木板由大会统一预定,费用各队自理。

(五)裁判员:各参赛队可自费报一名裁判员参加大会工作(领队、教练员等不得兼报裁判员),其他仲裁、裁判长、裁判员等由省跆协统一选派。裁判员学习和报到时间另行通知。

十三、参赛费: 每名运动员交参赛费200元。

十四、比赛相关信息请在省跆拳道协会网站查询。

十五、本规程解释修改权属省跆协。该项赛事已列入2012年四川省体育竞赛计划。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篇2:论防守反击在跆拳道竞赛中的应用

跆拳道是一项体现力量、技巧、智慧与胆识的运动;这也是一项激烈的直接接触的对抗性运动, 得分与取胜是以直接击打对手的身体作为目的的。如何在这种运动中更充分的保护自己, 这就是涉及进攻与防守的问题。进攻与防守技术都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单纯的进攻可谓匹夫之勇, 并不算是上乘的功夫, 单纯的防守又会使自己实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一个训练有素的的跆拳道运动员, 应该是攻中有防、防中有攻。进攻和防守总是同时或交替进行的, 它可以出奇不意地给对方予以重击, 使自己反被动变主动。运动员在比赛中重视进攻, 轻防守的现象极为普遍, 许多运动员都片面的认为进攻才是直接的得分方式从而忽略了对防守技术水平的应用。我国跆拳道教练员、运动员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系统合理的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和研究, 在技术上的发展方面, 是不均衡的, 防守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进攻技术水平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加强训练和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跆拳道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中出现的防守反击的问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期刊检索等手段查阅大量有关跆拳道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等文献资料, 并收集和整理与之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资料, 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2.2.2专家访谈法:走访跆拳道教练员、运动员, 收集与跆拳道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相关的运动心理学理论知识, 并就为解决跆拳道运动员可能遇见的防守反击问题寻找方法而进行访谈。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防守反击技术的优势的分析

在跆拳道对抗中, 由于防守转化为反击的技术是一种巧妙的方法不仅比较安全, 而且对对方来说则具有极大的威胁。这是因为:一方面, 防守者处于最有利的实战姿势, 先是要防住对方的进攻, 所以身体所暴露出来的空档少, 自身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 整个身体处于一种极好的平衡状态, 这种状态为我方紧接着进攻有效的反击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 对方在主动进攻时, 整体的平衡状态改变, 破坏了本来实战姿势, 身体的部分位置露出空档, 而这种状态的改变又不易在一时之间调整回来, 所谓“旧力刚过新力未生”之时, 这种状态又为我方的反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在跆拳道对抗中能娴熟的使用防守反击技术是取胜的重要手段之一。

3.2 防守反击在跆拳道竞赛中的运用

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都存在着一些无意识的习惯性动作, 针对对手自然产生的习惯动作, 应当善于观察和及时捕捉这些战机, 准备好, 一旦对方出现习惯动作, 则立刻发动进攻。

3.2.1 当对方故意越出边界线时, 主裁判应当判罚对方警告一次。

这时应当利用跆拳道规则, 逼迫对手出界的战术手段。一种方法是利用主动进攻, 有目的地将对方逼迫出界。另一种方法是自己被对手逼迫到边线, 要及时用贴身转动, 使对手来不及调整而被迫出界, 这就达到防守的作用, 还有一种方法是自己将对方引诱至边线, 运用贴身转动, 将对手逼迫出界, 这是一种很好的运用进攻迫使对方出界从而是自己为主动。3.2.2当在比赛中遇到的对手是那种属于猛打猛攻型的运动员时, 我们就要运用跆拳道的一些步法和贴身技术来躲开对方的进攻, 从而达到防守的作用。当在比赛中遇到的对手是消极进攻型的运动员时就可以通过主动进攻来更充分的压制对手。竞技跆拳道的各项战术是相互矛盾相互克制的, 正如每个进攻方法都有反攻一样, 由于跆拳道比赛过程情况复杂, 变化多端, 对手多种多样, 远动员应根据比赛中随时变化的情况, 灵机机动的运用一种或多种以及综合战术, 从而达到预定的比赛目的。3.2.3当然在紧张的跆拳道比赛中一种战术, 会用与不会用, 不同的人用起来, 可能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客观实践是千差万别的, 同时又是千变万化的, 我们在制定战术的时候, 虽然合乎实际情况, 但是不能保证在施用这一战术的时候, 情况不会发生变化, 另外更不能保证在实施战术的整个过程中, 不会出现新的问题。这就要求运动员们一方面要早做准备, 多做准备, 有备无患;另一方面要随机应变, 而不能盲目地或消极地“守株待兔”应在防守的情况下多做一些反击进攻的技术。跆拳道的每一个技术动作, 和每一种技战术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也就是说防守和反击技术也是一样的, 只要远动员在比赛中很好的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就能够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从而获得比赛的胜利。相反如果光防守的话比赛就会处于消极的状态从而对比赛不利, 如果盲目进攻的话很容易让对方乘虚而入从而失去比赛的胜利。防守通常与反击共同运用, 防守是获取胜利的间接形式, 防守源于自我保护意识。在实战中, 如果不能直接战胜对手的话就应积极防守等待时机, 但如果可以直接战胜对手的话, 就无须多此一举。防守是用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化解对方的进攻, 使对方的进攻无效。防守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不接触防守, 不接触防守可细分为二, 一是脚步不动, 与身体的躲闪、下潜等来躲开对方的反击;二是以自己的手臂和身体的动作来阻截格挡对方的攻击。但不管使用何种方法, 防守仅是一种手段, 都不是目的, 而最后的反击才是真正的目的。防守反击是跆拳道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一种有效保护自己并取得主动的方法, 防守是为了反击, 所以不论采用不接触防守还是采用接触防守, 在防守的同时都要为紧接着的反击创造良好的距离和反击的条件。

4 结论与建议

想在实战中随心所欲地应用防守反击技术, 除了掌握娴熟的技术动作、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准确把握最佳的反击时机外, 还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跆拳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一胆、二力、三功夫”, 就是技击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有胆量才能做到面对强手而毫不畏惧。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对方猛烈的攻击下沉着、冷静的观察对手的破绽, 及时抓住反击时机, 果断地给予反击, 如果精神太过紧张的话, 也会导致肌肉过分紧张, 使动作速度变慢反应迟钝, 这样的话不仅抓不住好的反击时机, 也会因自己的胆怯不敢上前而痛失反击时机, 这样就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所以我们在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培养必胜果敢的心理素质。

跆拳道比赛是一个运动员技能、体能、心理品质的综合体现。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并不是单纯的等待对方的进攻, 然后再防守反击。而应根据场上的情况, 通过判断观察找出对方的优缺点, 做出一些胆大而心细的真真假假的进攻动作, 来迫使对方进攻;或根据对方的进攻习惯, 故意显露出身体的某一部位, 诱使对手进行攻击, 从而落入我方设计的“圈套”然后出其不意打出漂亮的反击技术。所以在防守反击的同时要抓住时机出奇不意方能取胜。

参考文献

[1]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0.

[2]朱辉, 薛新轩.中外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比赛腿法运用情况的对比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36 (6) :146-150.

篇3:跆拳道竞赛工作委员会

【关键词】跆拳道;得分规则;改变;腿法技术;影响

(WuShu Department of Xi’an University of Sport, Xi’an 710068,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ha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scor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Taekwondo competitions before and after score rule changes, observes the actual impact of score rule changes on leg technique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que system obj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single leg technique has developed into diversified, kicking the head and difficult leg technique should be used more, which has indirectly improved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Taekwondo athletes.

【Key words】Taekwondo; score rule; change; leg technique; impact

引言

跆拳道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虽然已有十余年的蓬勃发展,但对于百年奥运来说尚属年轻项目。2013年初,国际奥委会全会的“奥运瘦身”计划中,跆拳道被列为备选项目之一,这为跆拳道运动敲响了警钟,也鞭策着跆拳道运动不断地进步发展。因此以竞赛的观赏性与精彩程度为基础、公正性与公平性为目标的前提下,其规则在不停地修订、完善中,使其更加符合“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也是跆拳道项目不断发展的方式之一。2008年世跆颁布的跆拳道竞赛规则在得分方式上出现了重大更改:旋转踢技术击中躯干得2分,击中头部得2分,主裁判读秒不追加得分〔1〕,上述规定加大了赛场上的偶然因素,从而也影响了赛场上的一些技术运用,使其发生了些许转变,带动了跆拳道运动技术体系的偏移。不久世跆联再次对得分规则进行了修改,在原先得分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旋转踢技术击中头部得4分〔2〕。这一系列改变极大地刺激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尽可能多地使用高踢技术和难度腿法,以在单次技术的使用时获得更高的得分,从而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两次得分规则的修改显示制定者想通过对分值的调整来影响运动员的技术使用〔3〕。对两次规则修改前后跆拳道比赛中,主要腿法技术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以规则修改前2008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决赛各主要腿法技术使用情况为基数,统计并观察2009年和2010年规则修改后的五次国际和全国跆拳道比赛的决赛场次的主要腿法得分情况,与其进行归类对比,对其改变情况进行数理量化分析,以求检验两次得分规则的修改对跆拳道腿法技术的具体影响变化,对竞技跆拳道项目的未来走向也起到些许的窥探。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08年至2013年世界及全国六次跆拳道比赛各级别决赛场次共88场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大量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相关的资料。

1.2.2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2008~2013年国内和国际跆拳道决赛比赛录像,对具体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出不同技术的使用情况以及得分情况及其比例。

1.2.3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2007软件将相关数据整理、统计,进行具体的数理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2008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决赛场次的16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出不同腿法技术的得分情况。以2008年全国锦标赛的各主要得分技术的得分作为基础值1。对在此之后进行的其他国际及国家级跆拳道比赛得分情况,以2008年全国锦标赛的基础值1作为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得出具体的变化值(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2009年第一次得分规则修改后,跆拳道比赛中,原主要得分腿法——横踢所得分数产生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10年全国锦标赛和亚运会中,横踢的得分比例已经下降到了0.4951和0.4125,较第一次得分规则改变前的得分减少了一半还多。而其他腿法都呈现了得分上升的趋势。这其中固然有规则修改后直接提高击头旋转性腿法的得分,促进运动员在赛场上主动使用该腿法技术的积极性,使用次数明显上升。不可否认的是,跆拳道比赛中的得分技术应用已经由横踢打天下转变成了腿法多元化的格局。

2.1正面腿法技术应用的变化

2.1.1横踢技术的变化

自跆拳道运动发展以来,横踢攻击对手胸腹得分区域一直是最主要的得分方式,虽然经过了数次的规则改变,但横踢的得分比率在总得分中一直居高不下。横踢的特点是启动速度快,易发力,易控制身体姿势,运动员运用横踢技术击打对手胸腹后,可迅速返回到实战姿势,以方便连接其他技术动作。如按照2009年之前的得分规则,踢击对手头部和击打胸腹得分一样,且高位横踢技术要求运动员柔韧、协调能力较强,不易打出力量,鲜有横踢技术KO对手的情况出现,即使完成高位横踢,身体姿态的恢复时间也比击打胸腹高度的时间要长,容易产生空当使对手反击得分。因此在长期的跆拳道发展中,横踢对手胸腹得分区域一直为绝大多数运动员所重点采用,但单一的横踢技术在观赏程度上远不及其他腿法,使得比赛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

nlc202309012126

图1列举了两次关于得分的规则改变后横踢得分的变化情况。从整体来看,横踢得分的比重逐年下滑,之后稳定在规则改变前不到一半的得分。其原因固然有腿法多元化的影响,但也有跆拳道运动员为了一次性获得3分和附加分加强了高位腿法踢击头部和旋转腿法的应用。另外,踢击头部得分的提高,使得一旦击中对手头部就相当于横踢多次胸腹得到的分数,这导致高位腿法踢击头部次数虽然不是很多,但在得分上却远远地优于基本横踢技术。

2008年全国锦标赛决赛场次比赛中,后横踢的得分达到了前横踢的5.56倍;而在修改规则后前横踢与后横踢的比重也从以往的以后横踢得分为主发展为前后均衡。电子护具主要根据压力原理,当运动员脚套上的感应芯片与电子护具上的感应芯片接触,并达到对不同级别所设计的力度系数值时,分数即可通过无线传输自动显示在显示器上〔4〕。后横踢由于启动距离长,易带动腰腹发力,击中得分区域后易达到默认力度系数值;而前横踢虽然较后横踢启动速度快,但由于攻击腿前置,踢击时不易连动腰腹力量,故在规则修改之前的比赛中前横踢所占得分比率要小很多。虽然规则的修改间接地带动了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但电子护具所设计的各级别力度系数值还是相对于前横踢有一定的难度,前横踢得分比率较得分规则修改之前几乎没有变化。

2.1.2下劈踢技术应用的变化

在高位踢击对手头部的腿法中,下劈踢较其他腿法更快、更直接,且踢击头部得分与否是由裁判判定,而并非像胸腹部护具中采用了电子感应装置。出于保护运动员和提高比赛观赏性的缘故,规则规定,踢击运动员的脚只要与对手的头部有接触即为击中得分,而非之前规则中的击中后需要有明显效果才有效。所以力量不太大但踢击路径直接、启动速度快的下劈踢就成为大多数运动员的首选。

从图2中可以看到,在第一次关于得分的规则修改后,下劈踢的得分比率迅速上升到6.9307,之后再次不断提高,到了2010年全国锦标赛和亚运会的比赛中分别达到了11.5512和10.9901。然后下劈踢技术得分比率就出现了些许下降的趋势,到了2011年的大运会和2013年世锦赛又回落到了9.2079和7.5908,这其中有运动员身体素质提高后可使用的腿法多元化的影响,也有运动员在针对下劈踢技术防御意识上的提高因素,对头部踢击时腿法路径要比踢击胸腹位置长很多,被踢击运动员有足够的时间做出躲避及防御动作,如遇到善打反击的运动员,还有被对手抓时机反击的空当。所以从2011年至2013年比赛中,可以看到下劈踢的得分比率有所减少。但对于两次关于得分规则修改之前的情况来说,下劈踢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

2.1.3双飞踢应用的变化

两次关于得分规则的修改虽然均未出现对双飞踢等腾空技术的直接推动,但可以从图2中看到,2010年亚运会后的比赛双飞踢的应用得分比率较2008年修改前有较大的提高,2010年亚运会中双飞踢的得分比率迅速上升到9.5402,到了2011年的大运会跆拳道比赛和2013年世锦赛中一跃攀升到了11.2069和14.3678,呈现阶梯式上升的趋势,成为较为主要的得分方式。经过分析,发现对头部踢击的高得分及旋转技术的附加得分,极大地刺激、带动了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多地使用高难度技术动作,这对运动员的综合身体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带动了运动员训练中侧重点的偏移,不再以单一技术得分为主,而是转变为连续技术、连续得分,并且从录像中可以发现,在规则修改后的比赛中,运动员在使用双飞踢技术时的攻击目标逐渐提高,已有不少素质较好的运动员可完成双飞踢甚至多飞踢的头部踢击。

2.2旋转踢击技术应用变化

随着跆拳道比赛规则改变提高了踢击头部和旋转踢击躯干的分值,在比赛中运用旋转踢击技术的动作逐渐增多〔5〕。

2.2.1后踢应用的变化

如图3所示,后踢技术在2009年世锦赛的时候得分比率为2.1008,较之前有所提高,但尚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不过在第二次关于得分的规则改变后,2010年的全国锦标赛就迅速提高到了5.6723,可以看到第二次的规则改变直接影响到了后踢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完成后踢动作时的技术特点是:仅仅需要完成半转身的动作,比其他转身腿法(后旋踢、旋风踢等)少转身180度,且在转身之后完成踢击技术时几乎为完全直线腿法,这使得后踢动作从启动到踢击到目标的速度在转身腿法中最快,再加上后踢技术在所有跆拳道腿法中一直为力量最大的一种,所以大多数运动员不断地加大后踢技术的运用。

后踢技术从2010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上达到5.6723的得分比率之后,迅速在2010年的亚运会中回落到了2.6261,2011年大运会和2013年的世锦赛中也是回落到2.5105和2.2269。回落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后踢本身的技术特点相关:一方面,后踢虽然在转身腿法中的速度是最快的,但与较为直接进攻的横踢相比还是要慢很多。后踢在完成踢击动作时,身体重心需向前略有送出,而完成后的后续动作需要完全收回,恢复到实战姿势,这个过程要比从启动到踢击到目标时的速度要慢很多,而这个时候更是被对手反击的好时机。另一方面,由于和其他直线腿法比较而言,后踢速度不占优势,所以在比赛中不可能应用为抢攻得分腿法,更多的是作为反击腿法应用,而在第二次关于得分的规则修改之后,大部分运动员都注意了对转身技术的防范,身体素质的提高改变了运动员们的躲避能力,使得后踢技术的得分比率在后来的比赛中回落到了与之前相差无几。

2.2.2后旋踢技术应用的变化

后旋踢是旋转击头技术的首选,虽然不能像后踢一样大幅提高其使用次数,但完全可以作为出其不意的得分手段〔6〕。从图3中可以看到,后旋踢技术的得分呈现了两次较大的起伏,分别出现在两次规则修改之后进行的2008年世锦赛和2010年亚运会。这是由于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得高分欲望而使用旋转击头技术。但此类技术由于存在动作幅度大、速度慢,且容易给对手制造反击机会的不足之处,再加上运动员在比赛中对高得分技术的防御意识增强,使后旋踢的得分有了降低。从总体来看,后旋踢在比赛中的得分和应用有所增长,尤其是2010年得分规则的修改,可以解读为专门为后旋踢技术增加得分。

nlc202309012126

2.2.3旋风踢技术应用的变化

旋风踢和后旋踢一样属于高难度技术腿法,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旋风踢是横踢的衍生技术,踢击前需要完成360度转身,击打到胸腹位置时可以获得旋转踢击的高分。第二次规则改变同样也对旋风踢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在训练中加强运动员的旋风踢能力的高踢训练。由于存在着360度的转身,旋风踢就存在着时间长且隐蔽性不足的劣势,作为高水平运动员对旋风踢的防御相对容易,所以就出现了2009年、2013年世锦赛和2010年亚运会中旋风踢0得分的情况。未来跆拳道的发展方向是场面的精彩刺激,技术的使用方向是由单一化向组合化发展,旋风踢作为高得分腿法在组合技术中仍然会有不小的发展余地。

3结论

3.1跆拳道比赛得分腿法的单一性已经改变,两次针对得分的规则修改,极大地刺激了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踢击头部技术和难度转身技术的积极性。旋转踢击腿法的发展空间已经开始扩大。高分值的出现也加大了比赛最后时刻逆转取胜的可能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比赛的观赏价值。

3.2第一次规则修改对横踢技术的影响最为直接,效果最为明显,使得“横踢打天下”的格局一去不复返;同时运动员加大了踢击对手头部的愿望,广泛提高了在场上主动使用高位踢击的技术攻击对手头部,以得到较高的分数。第二次规则修改则直接提高了旋转性腿法击头的应用得分。

3.3两次得分规则的修改都间接地带动了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自主地应用所有技术。但所有的规则毕竟有弊有利,目前运动员在使用各项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对于高得分技术的躲避战术。例如一些场次的比赛中就出现了一方运动员踢击头部得分后,全力防守,使得比赛失去了观赏性的情况。

3.4电子护具的应用使比赛更加公平,但目前有些电子护具默认击打公斤值过大,使得一些比赛出现了小分或者零分的情况。例如前横踢抢攻的得分就产生下滑的情况。建议今后对于电子护具默认得分公斤值可以适当降低,以增加运动员在场上的得分,从而提高观赏性和运动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道通天下——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官方网站.跆拳道规则及解释(竞技)2009〔EB/OL〕.〔2009-04-30〕.http://www.chntkd.org.cn/upload/chntkd/cta/

index.html.

〔2〕道通天下——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官方网站.跆拳道规则及解释(竞技)〔EB/OL〕.〔2010-10-21.http://www.chntkd.org.cn/Item/Show.asp m=1&d=5972.

〔3〕高志红,冯巨涛,任文岗,秦志明.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对跆拳道技术应用的变化与影响〔J〕.中国体育科研,2010(4):86-90.

〔4〕林益波,邬明洪.新规则对我国跆拳道运动员技术运用的影响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9(5):72-79.

〔5〕李香君.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跆拳道比赛技战术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2012(1):105-106.

〔6〕刘德皓.从亚运会冠亚军决赛看世界竞技跆拳道运动技术的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5):627-630.

(责任编辑:李宏斌)

篇4:跆拳道竞赛工作委员会

1 跆拳道新旧规则对比分析

规则是竞赛的准则和杠杆,起到导向作用,是技术发展方向的指南。2005年4月实施生效的跆拳道规则修改较大,对竞技跆拳道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规则的修改导致比赛变得更加紧张激烈,更富有悬念,从而更加具有观赏性。规则的变化对跆拳道技术训练要求攻守相对平衡,加强进攻能力,技术向高度、难度、全面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跆拳道的魅力。通过对跆拳道规则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新旧规则有如下区别。(见表1)

2 实施新规则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分析

比赛是在规则的指导下进行的,新规则充分考虑保护运动员安全,保证跆拳道运动的攻防相对平衡,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增强比赛的观赏娱乐性,进一步鼓励比赛中的进攻行为,从而使比赛在公正、公平、精彩、刺激、顺畅的环境下进行。而新规则的实施对跆拳道竞赛的涉及面较广。

2.1 赛前称量时间的改变及边裁的增加使比赛更趋公正、公平

新规则将称量体重的时间由当日比赛前1小时改为前一天,使所有运动员有更多的时间补充和恢复,以保证在比赛时有良好的状态和体力;也使裁判员的准备工作更加充分。原来3名边裁只要有2名以上给分,进攻选手就可得分;在新规则下,4名边裁必须有3名以上裁判员在1秒内计分确认,选手才可得分,使得分的准确率由原来的66%上升到75%,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运动员进攻时的击打效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强了比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2.2 比赛区域、时间的变化及优势判罚的明文规定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

比赛区域由原来的12m×12m缩小为10m×10m,使运动员的活动范围缩小,从空间感觉上增加了压力,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消极躲避的一方减少了活动范围及回旋的空间,提高了运动员的主动进攻能力,而比赛的对抗性明显增强。新规则规定男子比赛每局时间由原来的3分钟变为2分钟,对于男运动员来说,时间的减少预示着体能的充沛,这也将大大增加比赛中攻防的密度和强度,加快了场上使用技、战术的节奏,对抗必将更激烈,比赛也因此更精彩。新规则规定双方比分相差7分判“分差胜”,一方先达到12分即可判“顶分胜”。使实力悬殊的双方运动员终止比赛,考虑运动员的安全问题,减少伤病的发生;同时对于高水平、实力强的运动员,可以在比赛中节约体能,为后面的比赛打下基础,显示出人性化的一面。

2.3 攻击部位的扩大和“倒地”判罚力度的增加使比赛更具观赏性、顺畅性

攻击部位的扩大和对“倒地”判罚力度的增加对运动员的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得分部位的扩大,攻击部位由原来的平面向立体的转变,意味着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运用灵活多变的步法、攻防技术的合理化、技术与技术间的连接及进攻手段的多样化、多向化,这些技战术的运用使比赛更具观赏性。因主动进攻或运用高难动作而导致的倒地或故意倒地均要给予“警告”判罚。这就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特别是腾空技术的平衡性以及组合技术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避免了故意倒地,部分选手在有效进攻后故意倒地进行防守,选手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利用倒地拖延时间等诸多现象的出现。“倒地”判罚力度的增加,减少故意倒地的消极防守和拖延时间,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减少比赛的中断,使比赛保持连贯性和顺畅性,这必然使比赛更具观赏性,给观众视觉上的创新感受。

2.4“突然死亡法”的采用让比赛充满悬念

突然死亡法出现之前在世界跆拳道比赛规则中,如果三局比赛后两方的得分相同,最终由场上裁判和议后,根据哪方选手主动进攻、高难度动作多等方面来做最终裁决。从2005年首次使用突然死亡法到2007年北京跆拳道世界锦标赛,国际赛事846场比赛中,其中94场最终通过突然死亡法,占11.1%。突然死亡法为比赛增加了更多看点,也使比赛更加公平激烈,从比赛的观赏性来讲,更进一步地渲染了对抗的紧张和激烈;从参赛选手的角度看,如果不想在突然死亡法中被淘汰,就必须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孤注一掷的勇气和准确把握瞬间出现时机的能力;对于教练而言,在短短的1分钟间歇时间,既要根据对手的特点制定出最有效的战术,还要尽量平复运动员的心态;而裁判的注意力更要高度集中。总之,突然死亡法让比赛充满悬念,对参与比赛的所有人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3 新规则实施后对跆拳道技战术训练的影响

3.1 加强体能训练,提高相持对抗能力

跆拳道比赛中打入决赛在一天要进行6-7场比赛,随着比赛攻防节奏的加快、强度的增强,竞争越来越激烈,比赛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的相持能力,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体能训练的好坏是决定运动员竞技水平能否更好发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训练中要加强专项速度、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的训练,以此来适应快节奏、高强度的比赛。

3.2 加强心理训练,提高技战术应变能力

心理训练在现代训练体系中的作用十分广泛,运动员在心理控制、自我激励调节、承受等方面能力的完善是比赛水平发挥的重要保证。在大量双方运动员实力相当的比赛中,技战术应变能力是关键交手回合制胜的关键因素。在训练中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模拟(对手、场地、观众、干扰等)训练方式进行训练,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控制、自我激励调节、承受能力及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应变能力,同时采用心理战术来达到提高竞技能力发挥的目的。

3.3 加强对技术动作准确性和力度的训练

新规则规定,4名裁判中有3名裁判在1秒内打分时才能得分。比赛得分的难度加大,运动员获得高分的标准相对提高;对是否得分或胜负带来一定的偶然性,特别是加时赛用“突然死亡法”和“优胜判定”来决定胜负;对技术的准确性和力度有了更高要求。

3.4 对技战术素养的全新要求

新规则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灵活运用、主动进攻、连续击打能力及比赛强度提出更高要求,在国际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如果缺乏连接、变化、转移、近身、阻挡、破坏等单一的技战术是很难名列前茅的。因此在训练中要有针对性地弥补运动员的薄弱环节,使其全面竞技能力得以发挥,从而表现出更高的竞技水平。可见,新规则对运动员技战术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4 结语

跆拳道比赛是身体直接激烈碰撞的对抗性运动项目,竞赛规则是为了使运动员尽可能减少危险,以保护运动员的安全,同时使比赛起到公平竞争、交流技艺的作用。新规则的实施对跆拳道比赛及技战术训练的影响极其深远,首先,新规则的实施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更具观赏性;其次,随着新规则内容的更加完善,进一步保证比赛公正、公平、顺利地进行;第三,新规则的实施对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使其技战术向全面性、强烈对抗性及快速的应变能力方向发展,对运动员技术力度、速度、准确度、难度的要求更加严格。可见,新规则的实施对运动员和教练员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给了观众视觉上一个全新的享受。

摘要:跆拳道竞赛规则近年来做了大量修改,尤其是2005年实施的新规则对跆拳道运动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对新旧规则主要内容的对比分析,就新规则的实施对竞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表明,规则的修改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和公平竞争性,对运动员的技、战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跆拳道,新规则,竞赛,探析

参考文献

[1]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虎.新竞赛规则下跆拳道技术的运用特点及走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

[3]中国跆拳道协会.跆拳道竞赛规则[Z].2002.1-20.

[4]中国跆拳道协会.跆拳道竞赛规则[Z].2005.1-20.

[5]曾庆国.跆拳道新规则中主裁判执法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6]编辑部.跆拳道[J].中国体育报业总社,2007(7).

上一篇:寄韩潮州愈原文及赏析下一篇:广东泓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