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落入管理规定

2024-04-14

户口落入管理规定(通用8篇)

篇1:户口落入管理规定

户口落入管理规定

1.男女双方任何一方讨、招非农业户口,或者孩子已落为非农业户口的,一律不准落入;

2.夫妻双方一方是户口在本社区,另一方不在本社区并符合本社区有关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孩子出落户口可随父随母;

3.男女各一方是初婚,一方户口在本社区,孩子户口已随另一方落在其他地方并且为农业户口,现需转入本社区的交资源配套费16万元,孩子方可落入;

4.离婚后,任何一方再婚生子,若配偶属初婚的,并且原配偶已迁出,孩子方可落入;

5.离婚后再婚,原配偶户口已迁出,新招、讨一方才可落户,若新招、讨一方带子女迁入的不论哪种情况,每个子女交16万元资源配配套费方可落户;

6.本社区属初婚,招、讨配偶的可落户,但带子女迁入的,每个子女须交16万元资源配套费方可落户;

7.丧偶后再招、讨配偶的可落户,但带子女迁入的,每个子女须交16万元资源配套费方可落户;

8.本社区农业户口考取大中专就读的学生毕业后未分配工作的,到人事局出据证明,方可落户;属原农转非人员,不论何种情况,一律不可转入;

9.属原农转非人员,不论何种情况,一律不可转入;1

10.有儿子招女婿的交资源配套费3万元方可落户,有两个或3个以上女儿,其中一个已招女婿,在招女婿的需交资源配套费3万元方可落户,如只落孩子的户口,只需交纳1万元资源配套费;

11.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的二孩及户口管理特殊证明,必须经过居民小组党员代表会通过安居规民约及计划生育管理生育;

12.属于计划外超生的孩子,此户人口五年内不得参加分配,且要罚款16万元,由计划部门处理后,方可落户;

13.生二胎的条件及答疑,第一个孩子有残缺、智障、先天性重大疾病,经省级人民医院二家出的证明和云南省伤、残法医鉴定中心出具证明,方可生二子;

洛羊街道办事处倪家营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制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日

篇2:户口落入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我院集体户口的管理,根据公安机关的户口管理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学生、单身教职工(人事处在编的)、外地迁来我院暂无固定住处的教职工(人事处在编的)及家属可办理集体户口,暂由保卫处管理。

第三条 凡属我院集体户口的教职工、家属、学生,户口迁入、迁出、注销,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教职工集体户口管理

第四条 大学本、专科、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我院工作又无家庭户口落户条件的,凭长春市人事局的落户介绍信、落户许可证及城市增容费已缴或免缴手续,并持长春市绿园公安分局户政科签章的户口迁移证,一寸身份证照片两张申报落户。

第五条 外地调入我院工作的干部、工人、教师,凭长春市绿园区公安分局的户口准迁证、落户许可证及城市增容费已缴或免缴手续,并持户口迁移证,一寸身份证照片两张申报户口。

第六条 集体户口女职工及配偶户口不在市区的男职工生育的子女,要求落入集体户口的,持出生证、医院出生证明和职工集体户口卡到各校区居地派出所申报户口。

第七条 调离或辞职的集体户口教职工,在办理离校手续时,本人先到保卫处或所在校区保卫办领取户口卡,到校区居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手续。

第八条 凡已分到住房具有家庭户口立户条件的,应及时办理迁出立户手续。

第九条 集体户口教职工、家属死亡,应及时持医院死亡证明书到保卫处领取户口卡到派出所办理户口注销手续。

第十条 职工及其家属因办理结婚登记、子女入学、出生证或妇女保健卡、出国公证等事项的,可持有关手续到保卫处借用户口卡,一周内归还。

第三章 学生户口管理

第十一条 新生入校时,查验户口迁移证无误后(姓名、出生日期、民族等项目以户口迁移证为准,不得随意更改),根据国家教育部招生计划,由保卫处统一按落户审批程序办理落户手续。

第十二条 毕业生户口迁出工作,根据学生处提供的派遣方案,集中时间,统一办理迁移、统一发放。

第十三条 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凡予以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学生,从学院发文之日起一个月内户口必须迁回原户口迁出地,由本人或所在系派人到保卫处领取户口卡,到派出所办理迁移证。逾期不迁须交纳相应的户口代管费。

第十四条 学生因结婚、出国公证、取款、办理边防证、领取包裹等,可持有效证件到保卫处借用户口卡,一周内归还。

第十五条 经省教委批准转学的,持转学证明(复印件)、户口迁移证到市公安局户籍接待室申请;批准后,持转学证明、落户许可证到市公安局将迁移证签章,以上手续须齐全,方可申报落户。

第十六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有关规定,对正常死亡或非正常死亡的。由其所在系持医院死亡证明到保卫处领取户口卡到派出所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七条 教职工、学生出国学习、工作者,必须凭教务处颁发的退学、人事处颁发的退职证明,办理公证、注销或迁出户口手续。

第十八条 教职工因公办理出国学习、访问或探亲,时间一年以内;学生办理休学出国探亲或学习一年以内的,户口仍保留不予注销。但必须签定《户口代管协议书》转为户口代管,出国超过一年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者,按照《户口登记条例》规定给予注销户口。待回国后,本人自行负责办理恢复户口有关手续。

第十九条 学生办理退学出国的,户口必须迁往原户口所在地,教职工办理退职、辞职出国的,将户口迁出后方可在离校手续单上签字后离校。

篇3:秦汉时期户口管理考略

一、秦时期

秦代包括秦国与秦朝, 其各种改革是从推行什伍制、强化治安开始的, 为变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使不断出台的新令能较顺利地贯彻到基层[1]54。秦国以法令形式规定了“户”的法定内涵:一丁一户, 或曰一户一丁。简化了家庭人口关系, 便于掌握以成丁为标准的姓氏登录程序。秦国又通过法律限制赘婿、后夫的权力, 从而控制血统家族的相对稳定。商鞍的《去强》篇中记载:“强国知十三数, 境内仓、口之数, 壮男壮女之数, 老弱之数, 官士之数, 以言说取食者之数, 利民 (即商贾) 之数, 马、牛、与草之数。”即将人口划分为成壮男、壮女、老、弱、官、士、利民、以言说取食者等, 秦代清晰掌握了全国人口总数、人口质量、人口构成的具体数字。

秦在战国时已经注意对户口的登记管理, 如《商君书·境内》载;“四境之内, 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 生者著, 死者削。”就是说凡境内居民, 不论男女, 一生下来就要把名字登记到官府簿籍上, 这是姓名登记的内容。官宦之籍是记录官员名位的簿册文书。据《史记·蒙恬列传》载:“高有大罪, 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 当高罪死, 除其宦籍。”其中“宦籍”专为官吏所列的户籍, 注入官籍的本人及家属均享受免租役、减刑罚等特殊待遇。商贾的“市籍”以及官立学校学生的“弟子籍”。秦国实行“重农抑末“政策, 加强对商贾的管理, 把商贾技户编成列伍, 建立“市籍”。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发现, 为研究秦朝的户籍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秦墓竹简》中《傅律》规定公民要如实填报户籍的义务, 不得隐瞒家内奴隶, 不得未老报名, 已名不报, 不得以壮年报病废, 已成丁报幼小等, 如有违法, 除本户受罚外, 基层典老 (里典与伍老) 也连带受罚, 同伍四邻连坐受罚, 全部强迫迁徒到边地去。以如此严厉的措施禁止户口“报不实”。《傅律》规定百姓不得擅自迁徒, 如果迁徒, 必须办理“更籍”手续。如本户是合法迁徒, 而“吏弗为更籍”史负法律责任。至于登录的内容, 从《秦律十八种》的《工人程》、《效律》等相关条文分析看来, 秦人登录的“年龄”一项最初是以身高来表示的, 其划分类别如次:婴儿 (缺) ;幼:五尺二寸以下 (秦尺, 下同) ;小:五尺二寸以上至六尺五寸之间;大:六尺五寸以上;老 (缺) 。身高换算成年龄, 即婴儿 (缺) ;幼:七 (女) 八 (男) 岁以下;小:七 (女) 八 (男) 岁至十六岁;大 (成年) :十七岁以上至六十岁;老:六十岁以上。秦朝户口登记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 例如《云梦秦简·封诊式》中记载:“乡某爱书:以某县丞某书, 封有鞫者某里士五 (伍) 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产。甲室、人:一宇二内, 各有户……妻曰某, 亡, 不会封;子大女子某, 未有夫。子小男子某, 高六尺五寸。”这是查封被审讯人之家的报告书格式。其中就涉及居住地址 (某里) 、身份 (士伍) 以及身高 (六尺五寸) 等内容。本户籍登录的所有项目都要求保证绝对准确, 否则, 负法律责任。上报的第一步是由居民自己向官府申报。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十六年九月……初令男子书年”。秦简《编年纪》载:“十六年七月丁巳, 公终。白占年。”到秦始皇十六年 (前231) , 史书上有“初令男子书年”的记载;证明秦代从秦王政十六年起才不以身高为登录内容, 而正式登录人的年龄。到始皇三十一年 (前216) 又有“令黔首自实田”的法令, 即命令全国百姓自报实有土地数。其中“书年”、“白占”、“自实”即向官府申报自己的年龄、土地财产等情况。户籍登录由县负责组织, 每年秋后 (九月、十月) 登录一次, 乡 (里) 保存人户登录的简册, 县里有户口汇总登录的簿籍;上报户籍的正本报存于丞相府, 副本报存内史府。由丞相府汇总全国人口数后, 再向皇帝统一汇报。从《秦墓竹简》与《史记》等记载中可知秦代户籍的用途: (1) 以户籍为基础, 决定全国赋税、劳役、兵役的征发调用, 作出国家财政收支的预算;决定国防开支。 (2) 进行人户管理, 防盗、防逃亡、防一切诈伪、防偷惰, 控制非农业人口与非生产性活动。 (3) 决定国家公职公务人员的薪俸, 决定官奴婢、服役人员、官府手工工人等的衣服、口粮的分配定量与发放时期。秦代实行每年一次的定期户门检查制度, 称为“头会” (人人必须参加) 。每年八月份, 以乡为单位召集全体居民, 一方面征集户赋, 一方面由主管官员查阅户口。对生死人数、个人年龄、身体状况等都要核查, 对于基层官吏隐匿不实或个人逃亡不“会”的, 都要给以处罚。

二、汉代户口管理

汉代政权非常重视户口管理。为此, 制定有关的户口管理法规, 在《九章律》中设有《户律》, 把户口管理载入国家大法。从中央到郡县再到乡里基层设置了一套相应的户口管理机构, 以加强对全国户口的全面管理。汉代户口登记的内容包括姓名、籍贯、性别、年龄、身高、职务等[2]80。据《居延汉简甲编》第38、1794、1905号的简文:“河南部荣阳桃邮里公乘庄盼年廿八长七尺二寸黑色四月癸卯都里不更司马奉德年廿长亡尺二寸黑色田卒昌邑国湖陵昌里士伍彭武年鲁廿四长安有利里宋买年廿四长七尺二寸黑色。”其中, “河南郡荣阳桃邮里”指住址, “公乘”、“不更”、“士伍”是有关爵位身份, “庄盼”、“司马奉德”、“彭武”、“宋买“是登记姓名, “年廿八”、“年廿四”年龄登记, “长七尺二寸”身高登记, “黑色”肤色登记。汉代还依照人们不同职业和社会地位等来进行分类登记。其标准主要有: (1) 宗室籍。汉代对宗室人口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在中央设有专管的宗正府。据《后汉书·百官志》中记载, 宗正府“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 及诸宗室亲属远近, 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汉初宗室人口不满百数, 西汉平帝时已达十余万人。享有宗籍的人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权。 (2) 后妃外戚籍与通侯籍以及守陵户籍。后姬外戚籍是对后纪外戚设立的户籍, 归宗正主管:通侯籍是指受封的王侯公主等贵族拥有的户籍。守陵户籍是对专门守护帝王功臣及其他名人陵墓的人们所设立的户籍。 (3) 弟子籍。据《汉书·循吏传》载, 景帝末年的儒土文翁, 任蜀郡太守时, 十分重视兴办教育, 加入弟子籍的人不断增多。 (4) 农户籍。汉代的农户主要包括佃农、半自耕农、自耕农及部分中小地主。汉政府对户口进行分类登记管理, 这是治安管理的需要, 便于分而治之。关于户口的调查。汉代户口调查称为“案比”。“案”即案验, “比”即“使天下更简阅民数及其财物”, 也就是说按照居民户查核户口数。《汉书》、《后汉书》中有不少令流民或大臣名家“自占名数”的记载。如汉成帝之初, “[班况]致仕就第, 资累干金, 徒昌陵。昌陵后罢, 大臣名家, 皆占数于长安”。颜师古注曰:“占, 度也。自隐度家之口数面著名籍也。”可见, 像班况这样的大臣名家, 也得亲自申报自家的户口。申报以后, 官府还要进行审验核查。据《后汉书·江革传》载:“建武末年, [革]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 县当案比 (章怀太子注:案验以比之, 犹今貌阅也) , 革以母老, 不欲摇动, 自在辕户挽卒, 不用牛马, 由是乡里称之曰, ‘江巨孝’。”可见, 案验时人人都得到场, 即使老太婆也得让人推车送来接受查验。主管户口核查工作的是比曹。在“案比”核查的基础上, 有关管理人员要逐级上报。属县要上报给郡, 郡在秋冬之交对属县进行考课, “秋冬岁尽, 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窃贼多少, 上其集 (计) 簿”, 郡对县的户门数要进行核对, 然后汇总造册上报中央。中央的计相或丞相、御史大大等有关官员对郡上计汇报的情况进行考察[3]63。例如《汉书·张苍传》, “迁[苍]为计相……而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御史, 明习天下图书计籍……故令苍以列侯居相府, 领主郡国上计者”。另据《汉书·匡衡传》中记载:“衡位三公, 辅国政, 领计簿。”然而具体到上计时则又委派集曹掾陆赐主管其事。另外, 由于上报的户口是考察官员政绩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可据以升迁, 因此在申报时会出现弄虚作假现象:西汉黄霸为颍川太守时, “户口岁增, 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干石”。这是通过辖内户口增加而得以升迁的一个例子。在汉代, 还有通过谎报成绩冒领功赏的事。例如《汉书·王成传》载:“今胶东相成, 劳来不怠, 流民自占八万余口, 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 秩中二千石。……后诏使丞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吏 (史) 守相以政今得失, 或对言前胶东相成伪自增加、以蒙显赏, 是后俗吏多为虚名云。”由于出现了类似这样的现象, 所以就有人指出要核查计簿的真伪。例如《汉书·宣帝纪》载黄龙元年 (前49) 销曰:“方今天下少事……上计簿, 具文而已, 务为欺谩, 以避其课……御史察计簿, 疑非实者, 按之, 使真伪毋相乱。”西汉后期, 考课制度逐步废弛, 这就势必对上计内容中的户口调查产生一定的影响。

秦汉时期户口管理组织严密, 政府比较重视户口管理工作, 如刘邦打到秦都咸阳后, 当过刀笔吏的肃何深知这种“籍帐”的用途, 第一件大事就是收取秦内史府收藏的历年图书律令, 即土地图册、公府文书、国家律令与户口册籍等, 为之后西汉政权的稳固打下的基础。因为户口不仅是国家征徭役、赋税等的依据, 而且也是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一个方面。因此, 从户口分类、登记、申报程序、查验等采取一系列政策法令, 规范户口管理, 保障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社会秩序安定, 进而促进国家政权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古代历朝历代政权均重视户口管理, 从秦汉时期户口的登记、分类、政策法令、调查等剖析, 指出秦汉时期户口管理制度业已成形, 逐渐建立自下而上的严密管理体系, 利于国家的稳定, 也为秦汉之后户口管理制度革新提供了标尺作用。

关键词:秦汉时期,户口,户口管理

参考文献

[1]朱绍侯.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M].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4

[2]陈鸿彝.中国治安史[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美国有“户口规定”吗?

迁移自由居民登记

某州或某市的居民虽然有自由迁入另一个州或另一座城市,但他能不能一搬来就立刻享受本地居民的待遇呢?在福利和选举等事宜上,各地可能会规定某人必须在本地居住一定时间才能享受本地居民的某些权益。也许,这种“居民规定”(residency requirement)可以算是美国的一种“户口规定”吧。

一些“户口规定”遇到法律挑战,有的被推翻,有的被维持。比如,曾有州立法规定,某人必须成为本州岛居民一年以上才有资格领取福利,这样的规定就被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违宪。而各州曾规定选民必须在本州岛居住一段时间才有资格在本州岛投票,这项规定得到了最高法院的维持。不过,自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州放弃了对选民居住时间的限定,后来国会又在1993年通过《全国选民登记法案》(National Voter Registration Act),允许任何18岁以上的人在办理驾驶执照的同时办理选民登记。

以毗邻首都华盛顿的马里兰州为例,“外地人”因为上学、找工作、成家或者各种原因,可以自由搬来马里兰居住。当他落下脚有了地址后,就可以去州车辆管理局,办理马里兰州的驾驶执照,同时,车管局还可以当场帮助他申请选民登记。

美国没有全国身份证,一旦有了马州驾照,就等于有马州身份证了。一旦完成选民登记,就成为马州选民了。作为本地居民,他的孩子立刻可以免费就近上公立中小学。如果有需要并符合其他条件,他也有资格以本州岛居民的身份申请福利。

受本地好处为本地交税

各州还有一个惯例,那就是,由本州岛纳税人资助的州立大学在收学费时分成两档,本州岛居民交较低的“州内学费”,而外州来的学生要交较高的“州外学费”。如果某位学生和父母喜欢别的州的某个州立大学而又不想多交学费,他们可以选择搬家。不过,上学前一天空降可不行,因为这其中有“户口规定”。

以马里兰大学为例,外州学生的一年学费目前是24831美元,而州内学生只需要交8146美元。不过,要享受“州内学费”,学生必须在马里兰长期落户,并且一定要在注册之前在马州连续居住12个月。

有权益也有义务。成为本地居民也意味着成为本地纳税人。从落户之日起,居民就要向本州岛和本县市交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等。

另外,他们的车辆也必须限期在新落脚的州交费过户。例如,马里兰州就规定,新居民从外州开来的私家车,必须在搬来之后的60天内在州车管局登记。

城市地区乡间地区

美国有没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分呢?从经济学、人口学和城市规划等角度出发,美国当然有“城市地区”(urban area)和“乡间地区”(rural area)之分。但是这种城乡之分并非壁垒分明。美国人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按照2003年公布的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城乡定义,美国75%的土地属于“非都市地区”(nonmetro areas),上面居住着17%的美国人口。真正生活在农场的人只占全美人口的大约2%。

篇5:柳州户口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依据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行积极的人口户籍迁移政策,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户籍登记管理问题。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本市市区范围。凡经有关部门批准,有突出贡献、引进人才、就业创业、亲情投靠、军人转业和复员安置等迁入本市市区办理常住户口的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凡迁入人员必须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无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或活动的记录。

第五条 符合第三条所列条件并在本市具有合法固定住所,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无违法犯罪等不良记录的非本市户藉,可以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一)具有突出贡献人员荣获市级以上(含市级)

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市级或以上科技成果奖的人员及其配偶和未婚子女。

(二)引进人才

1.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均准予其及随其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在我市落户,其落户不受年龄、工作时间限制。

2.取得中级以上(含中级)

职称或高级以上(含高级)职业资格的人员,均准予其及随其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在我市落户,其落户不受年龄、工作时间限制。

3.全日制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应届毕业生,可先办理落户,后找单位就业,其户口可挂靠市人才交流中心的集体户内。

4.具有普通中等(含技工学校)专业以上(含普通中等专业)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各类专业人才,在我市就业并签订___年以上(含___年)劳动或聘用合同,准予其本人、配偶及未婚无职业子女在我市落户。

5.荣获县(区)级以上(含县、区级)职业技能竞赛奖的人员。

(三)来柳就业、创业人员1.与用人单位签订___年以上(含___年)劳动合同,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在稳定职业工作岗位工作半年以上(含半年),并参加本市社会保险,实际缴费满半年以上(含半年)的外来务工人员。

2.与用人单位签订___年以上(含___年)劳动合同,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含中专、中职、技校)以上毕业证书并持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外来务工人员。

3.在我市范围内暂住___年以上(含___年),累计缴纳本市社会保险___年以上(含___年)的外来务工人员。

4.荣获县(区)级以上(含县、区级)优秀农民工、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外来务工人员。

5.在我市累计付款购买总价___万元以上(含___万元)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工业用房或其他非住宅用房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及其配偶、未婚无职业子女和共同居住生活的父母(含配偶的父母)。

6.在我市通过购买、受赠、继承、自建、单位分配等途径,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并实际居住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及其配偶、未婚无职业子女和共同居住生活的父母(含配偶的父母)。

7.在我市投资___万元以上(含___万元)、年纳税___万元或安置就业___人以上(含___人)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

8.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___年内纳税___万元以上(含___万元),在我市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业主或个体工商户及其配偶和未婚子女。

9.委托经营、租赁我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从委托经营、租赁之日起,连续___年年纳税额___万元以上(含___万元)的经营人或其直系亲属、企业专业人员,可办理___名未婚人员落户我市。___年后年缴税金额每满___万元,在上述人员中可增加___人落户。

10.在我市投资社会公益事业___万元以上(含___万元)、对我市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及其配偶和未婚子女。

(四)亲情投靠

1.夫妻一方取得我市户籍即可申请夫妻投靠落户,无婚龄限制。

2.未婚无职业子女,可申请将户口迁随其具有我市户籍的父母(含继父母、养父母)处落户。

3.具有我市户籍的年老父母(男性年满___周岁,女性年满___周岁)在本市无子女照顾,准予___名子女及其配偶和未婚无职业子女在我市落户照顾父母。

___年老父母(男性年满___周岁,女性年满___周岁)

可投靠具有我市户籍的成年子女。

(五)军人转业和复员安置

1.在我市服现役的军人符合配偶随军条件并经副师级驻军单位政治部门批准随军、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将其配偶、子女、及共同居住生活的父母(含配偶的父母)

户口迁入我市。

2.在我市服役的军人复转退伍后,在我市具有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可在我市登记常住户口。

3.夫妻双方一方为现役军人,一方为地方居民的,所生子女随地方居民一方登记户口;夫妻双方均为现役军人,所生子女既可在父母部队所在地派出所登记户口,也可在该子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登记户口。

4.被我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聘用,并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或劳动合同___年以上(含___年),具有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复转退伍军人,其配偶、子女及共同居住生活的父母(含配偶的父母)户口可迁入我市。

(六)其他情况

1.因出国被注销户口,现在我市就业或居住的人员。

2.华侨回国定居,港澳台同胞来内地定居,外国人、无国籍人在我国境内定居并被批准加入或者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员。

3.海外华人、华侨或港澳台同胞在我市购买商品房,并提交本人不在所购房屋常住声明的,准予其国内一户亲属在我市落户。

第六条 市公安机关为我市居民户籍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户口迁移管理等工作。各公安派出所为我市居民户口登记机关,具体负责辖区户口登记管理工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商、税务等部门要高度重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依照本办法规定的准入条件,在各自职能范围内为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的人员办理相关手续。

第七条 凡符合本办法规定,申请落户的人员,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证明申请落户的理由属实。

第八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城镇常住户口登记的,由户口登记机关注销其户口登记;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 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审

批常住户口,应坚持自愿申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落户手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所有申请户口迁入我市的从业人员都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个人原因在落户前确实不能办理社保转移或参保的,应当在条件具备时尽快参保。

第十一条 本办法涉及的服务范围和单位,除物价部门核准的项目外,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二条 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规范管理行为,凡符合户口迁移条件的,要及时给予办理有关手续,不得推诿拖延;对不符合户口迁移条件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批准迁入。

第十三条 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公开政务信息,秉公办事,廉洁勤政,并接受本级监察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第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固定住所指:购买、自建住房,单位和个人提供或租赁供常年使用的具有合法有效的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或房屋租赁使用证明的住房。实际居住时间按申请入户人在本市取得的居住房屋产权时间或租赁备案时间确定。

第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是指在企事业单位务工和依法直接从事工商经营等。

篇6:单位集体户口管理规定

1、作为户籍管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派出所的工作,对外树立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公司利益为重,协助公司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执行户籍管理改革政策,配合劳人部门审核所有进京入户人员的上报材料,严格把关。

3、集体户口中凡是调出城建系统的人员,户籍应与档案材料同时办理迁出,暂时迁不走的要留下公司单位地址、联系电话,待入户条件具备后劝其迁出,避免人户分离,公司也没有业务为他们保管户籍。

4、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不论是福利分房还是贷款买房的集体户人员中,限期两月内将本人及家属户口迁入到现住址,缓解公司集体户口量过大,改变那种只进不出的被动局面。

5、在公安部门户籍政策改革的实施中,部分老职工的家属、子女以及___年___月___日以后出生的满五周岁儿童,户口在外省市的也陆续办理投靠,要协助公安部门、派出所做好内查外调和入户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做好入户后的服务工作。

6、公司引进高科技人才,每年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外省市生源)审核后符合入户条件的要为他们办理入户,将外地身份证更换北京身份证,按期领回发放到个人。

7、集体户口中职工子女满十六周岁人员要办理个人身份证,身份证丢失,身份证到期,也要为职工出具行保部证明,增办、补办个人身份证。

8、职工身份证丢失到行保部开证明前,应先由基层单位为该人出具证明,证明该人系单位职工,并加盖公章,行保部见基层单位证明后,方可为其开具公司行保部证明。

9、公司集体户口要由户籍管理人员统一保管,不得在个人手中,如需要借用要办理借还手续,时间不能超过十天,用完后要及时交还避免丢失。

篇7:常住户口管理

为维护我省户籍管理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现就常住户口管理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公民出生登记

申报出生登记是公民的法定权利。不管是超计划生育、非婚生育、早婚早育,被遗弃的婴儿,公安机关都必须根据其监护人的申报,按照户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出生登记。

(一)无《出生医学证明》婴儿的户口登记。婴儿出生登记原则上应凭《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确实因其他原因无法取得《出生医学证明》的,无论是婚生婴儿还是非婚生婴儿,公安派出所可凭婴儿父母申请、合法有效身份证件、婴儿出生情况证明以及其他规定材料,经调查核实后,报县(市、区)公安机关批准后予以落户。

(二)国内公民收养弃婴的户口登记。国内公民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1992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实施前已建立事实收养关系的,收养人可持有关材料到其所在地公证机关办理事实收养公证。《收养法》实施后,收养人应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并领取收养证。上述收养关系成立后,收养人可持《收养登记证》或《收养公证书》和本人合法有效证件,向其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出落户申请,经县(市、区)公安机关批准后予以落户。

(三)高等院校学生所生子女的户口登记。高等院校已婚学生夫妻双方户口均为高等院校集体户口的,在校期间所生育子女户口应在该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申报;均为非高等院校集体户口的,在校期间所生子女户口可按照随父或随母原则办理;一方为高等院校集体户口,另一方为非高等院校集体户口的(或另一方为非高等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所生育子女的户口应在非高等院校集体户口的一方处申报。

(四)现役军人所生子女的户口登记。夫妻一方为现役军人、一方为地方居民的,所生子女随地方居民一方登记户口。夫妻双方均为现役军人,所生子女既可在其父母部队所在地派出所登记户口,也可在该子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登记户口。

(五)出国人员所生子女的户口登记。出国人员在国外所生具有中国国籍的子女回国落户,拟落户地派出所可凭国外出生子女的出生证明,父母及子女回国使用的护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直接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我驻该国使领馆开具的身份证明及相关证件的认证。

出国人员所生子女拟落户地可按下列顺序选择:其父或母户口在国内的,在其父或母处落户;其父母均定居国外的,可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落户;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均不在的,可在其他抚养人处落户,其父母回国后将户口迁至父母处。

二、公民姓名登记

姓名是公民之间借以相互识别的文字符号,是公民特定化的个人标识,也是公安机关进行人口管理的基础。

(一)公民姓氏登记。新生婴儿申报出生登记,其姓氏应当随父姓或母姓。

被收养人因收养关系变更姓氏后,其下一代办理出生登记时要求恢复被收养人原来姓氏的,如果收养关系仍然存在,被收养人下一代的姓氏原则上应按被收养人现有姓氏确定;如果收养关系不复存在,被收养人下一代的姓氏可在被收养人恢复原有姓氏的基础上,按被收养人原有姓氏登记。

(二)公民名字登记。公安派出所在为公民登记名字时,除姓氏可保留异体字外,其名字应使用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字填写,不应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冷僻字,不应在名字中夹杂字母、符号、数字等。对于港澳同胞及华侨回内地定居或入籍等,需要在大陆登记户口时,公安派出所应为其填写用汉字书写或译写的姓名。对要求填写外文姓名的,可同时在该栏填写,但不允许填写中英文夹杂的姓名。

三、公民民族成份登记

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任何人不得以国家未确定的族称作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一)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

(二)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由本人决定。

(三)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如系幼儿,其民族成份在十八周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十八周岁的,不改变原来的民族成份。

(四)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及其后裔,或中国人同外国人结婚所生子女的民族成份,按下列原则处理:

1、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其民族成份如与我国现有某一民族成份相同或特征相近的,可以申请填报为与我国相同或特征相近的某一民族,但须在入籍后的两年内申请办理。

2、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自愿申请填报为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持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工作部门批准。

3、父母一方为中国人,或父母一方加入中国籍后已申请填报为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其具有中国国籍的子女应填报中国一方的民族成份。

四、公民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

对于公民户口登记项目的差错,要区别情况,视情处理。对属于公民本人的假报、错报而发生的差错,不论本人自动申请更正,还是被他人举报,公安机关均应在查证属实后,及时予以更正。对属于公安机关内部造成的差错,查实后应立即给予更正,并免收相关证件工本费。

(一)姓名变更。处理公民申请变更姓名问题,应坚持既要尊重公民意愿,又要有所控制的原则。

1、公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办理姓氏变更登记:(1)因血缘关系在父姓或母姓之间变更的;(2)因收养关系变更姓氏的;(3)因涉外婚姻关系变更姓氏的;(4)因父母离婚或者再婚变更姓氏的;(5)因其他特殊原因需变更的。

2、公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办理名字变更登记:(1)由乳名改为学名的;(2)在同一单位(学校)或者近亲属中名字相同的;(3)未成年人因父母离异、再婚或收养关系要求变更姓名的;(4)名字中含有不易识别的冷僻字、异体字、繁体字的;(5)名字的谐音或者含义容易引人误解、歧视或伤及本人感情的;(6)公民出家或僧尼还俗的;(7)姓名粗俗不雅,有违社会公德的;(8)其他特殊原因。

3、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办理姓名变更登记:(1)被依法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人;(2)正在被收监服刑、被劳动教养和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3)已掌握的民事案件尚未审结或尚未执行完毕;(4)对于父母离婚的未成年子女,父母协议不成的;(5)在校全日制大中专学生。

4、未满18周岁的人申请变更姓名的,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向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书面申请(其中属在校学生的,需提供学校同意变更姓名证明)。

对于夫妻离婚后需要变更其未成年子女姓名的,须由双方共同协商提出书面申请,到公安机关办理。如未成年子女原父母一方查不到下落的,应由其父亲或母亲出具保证书或申请人民法院宣告对方失踪。对一方因向公安机关隐瞒离婚事实,而取得子女姓名变更的,若另一方要求恢复其子女姓名而离婚双方协商不成,公安机关应予以恢复。

对于父母一方亡故另一方再婚后要求变更未成年子女姓名的,公安机关应区别以下不同情形,准予当事人及监护人凭相关证明办理姓名变更手续:(1)以本人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自主决定本人姓名的变更;其父亲和继母,或母亲和继父要求变更其姓名的,必须征得其本人同意。(2)16周岁以下10周岁以上的,父亲和继母,或者母亲和继父经协商同意要求变更该未成年人姓名,应当征得其本人的同意。(3)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姓名的变更,由其父亲或继母,或母亲和继父协商一致后决定。

18周岁以上的公民申请变更姓名的,由本人持合法有效身份证件和单位(村居)相关证明,向其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出书面申请。

5、公民申请姓名变更,原则上只能办理一次。

(二)性别变更、更正。对公民要求变更性别的,需由本人或其监护人提出变更性别的书面申请,并提供国家指定医院出具的成功实施变性手续的证明,经公安派出所调查核实后,报县(市、区)公安机关批准方可予以变更。因户口登记机关工作失误填报或信息录入错误的,发现后应及时予以更正。

(三)出生日期更正。对公民要求更正出生日期的,应本着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原则,从严审查。

更正出生日期需由本人或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足以证明年龄确属错误的原始凭证材料(如出生证明、原始户籍登记资料、单位档案、学籍档案等最早记载出生日期的原始材料)以及相关证明,经公安派出所调查核实后,报县(市、区)公安机关或设区的市公安机关批准后方可予以更正。

自二○○六年十月十五日起,公安机关对于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干部更正出生日期的申请,均不予办理。

(四)民族成份变更。公民申请变更民族成份,须由本人提供申请及县级以上民族工作部门准予变更的证明,派出所调查核实,报县(市、区)公安机关批准后,方予以变更。

但年满二十周岁者不得再变更民族成份;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抚养关系、婚姻关系,不改变各自的民族成份。公民民族成份因故出现逻辑性错误(如父母均系少数民族或同一个少数民族成份,而公民本人却系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成份的),申请变更民族成份,不受年龄限制。

五、省内大中专院校及技工学校毕业生户口迁移

(一)入学前未迁移户口的毕业生就业后的户口迁移。对入学前未将户口迁入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后落实就业单位的,落户地公安机关可凭《就业报到证》、《毕业证》、接收单位证明等证明材料签发《户口准迁证》,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凭《户口准迁证》为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二)毕业生工作单位发生变化的户口迁移。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后,又与该单位办理解约手续,并在改派期内再次落实就业单位尚未落户的,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可凭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批准改派的《就业报到证》和《毕业证》、《户口迁移证》及接收单位证明直接办理落户手续;已在原就业单位办理落户的,改派后的拟落户地公安机关可凭改派后的《就业报到证》、《毕业证》和接收单位证明等为其签发《户口准迁证》,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凭《户口准迁证》为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在离校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在毕业后2年内落实就业单位的,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可凭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就业报到证》、《毕业证》、《户口迁移证》和接收单位证明直接办理落户手续;户口已落回原籍的,拟落户地公安机关可凭《就业报到证》、《毕业证》和接收单位证明等为其签发《户口准迁证》,原籍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凭《户口准迁证》为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毕业生就业后超过改派期,与就业单位依法办理解约手续的,对户口已落在原就业单位现已重新落实就业单位的,现就业地公安机关可凭本人申请按照本地户口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法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对不符合现就业单位落户规定或解约后未重新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可凭用人单位解约证明、本人申请到其父母户口所在地申请落户;已婚的可按照夫妻投靠政策,直接向被投靠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申请落户。

(三)持《户口迁移证》且未正式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落户。对毕业后持《户口迁移证》多年且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可凭本人申请、《毕业证》、《户口迁移证》等证明材料在当地人才交流中心或父母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直接申请落户。已婚的,可按夫妻投靠政策,向被投靠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申请落户。

六、省内公民户口迁移

(一)对因早年办理地方城镇户口或征地“农转非”等原因,户口空挂在城镇且在城镇无住房、无生活来源的,只要其本人实际居住在农村且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生活来源的,可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根据本人申请及相关证明,准予其将户口迁回原籍。

(二)户口在单位集体户,现单位已破产或不存在的,在同一城市其他地址居住的,可按实际居住地原则登记户口;实际居住地如系租借他人住房等原因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可在现单位集体户口或直系亲属户口处登记户口。

(三)对采取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欺骗手段骗取户口迁移的,一经查实,公安机关应拒绝落户,已落户的,应将其户口予以注销并通报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

七、出具户籍证明

(一)《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是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有效证件,本省户口迁移原则上不再使用《户籍证明》。省外公民申请户口迁入我省,本人能够出示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且公安机关通过人口信息系统能够查询到其信息的,不再要求其出具户籍证明。

(二)公民因特殊原因要求公安机关出具本人户籍证明的,公安派出所应予以出具。户籍证明应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本人照片、有效期限等内容,由公安派出所加盖户口专用章和户籍民警章予以确认,并注明出具日期。户籍证明应根据公民的申请注明使用用途,如“只限户口迁移、购房贷款”等。《户籍证明》的有效期为一个月。

(三)在全国尚未全面取消户口性质之前,公民迁往省外的,公安派出所可应迁移人要求,按照是否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迁移证上注明其农村或城镇居民户口。

(四)对出国(境)人员,可凭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其他旅行证件等合法有效证件证明其身份。公安机关一律不予出具相关的户籍证明。对外方要求提供我国公民血亲关系、婚姻状况等其他身份情况的,可告知其通过我国司法公证部门联系办理。

八、户籍证件遗失或过期的处理

公民遗失《居民户口簿》,应由户主持本户所有成年人签字(捺手印)认可的申请书及时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补发。新《居民户口簿》补发后,原《居民户口簿》予以作废;原《居民户口簿》找到的,应交回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公民遗失户口迁移证件的,应书面说明情况,到原签发地公安派出所重新补发。原签发地派出所应当凭原拟迁入地公安派出所提供的未落户证明等材料按原证件内容予以补发,并在户口迁移证件备注栏内注明“补发”字样。

迁移证件因特殊原因超过有效期未办理落户手续的,凡属于本省范围内迁移且迁移地址不变的,从方便群众、方便工作出发,经拟落户地县(市、区)公安机关审查同意后,派出所可直接为其办理落户手续。凡属外省迁入或其迁移地址变化(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户口迁移除外)以及无正当理由故意拖延,造成迁移证件超过有效期的,应责令当事人回原签发机关申请补发新的户口迁移证件,原证件予以收回、作废。

九、人口信息查询

司法机关以及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因工作需要查询人口信息的,需由该机关工作人员持本人有效证件、单位介绍信,到各级公安户政部门查询。需要出具被查询人相关证明的,应由被查询人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据实出具。

政府其他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因工作需要查询人口信息的,需由该单位工作人员持有效证件、单位介绍信(应详细说明查询的事由),公安机关可为其提供被查询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公民身份号码、住址等信息,原则上不提供被查询人家庭其他成员的相关信息。需要批量查询人口信息,需经县(市、区)公安机关批准。

由于人口信息资料涉及公民个人隐私,对公民因寻亲访友等原因要求查询人口信息的,应从严掌握。对于律师因业务需要查询相关人员信息资料的,公安户政部门可依据国家关于诉讼证据的有关规定告知其申请人民法院调取。

篇8:户口落入管理规定

学英语,遭遇无资质办班

案例从农村来打工的李某就职于某高级宾馆,由于工作需要,李某急需掌握一门外语。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一个英语速成提高班。招生时,该校声称有多年外语教学经验,全部由外国老师授课,一年时间便可达到“六级”水平。

半年课程下来,李某没见到一个外国人。简陋的场地设施是租附近学校的,讲课的都是附近中学乃至小学的英语教师,英语水平很是一般。而李某经询问得知,该校根本未取得办学资质。

说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第9条、第10条规定: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举办民办学校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教育法》第26、27、75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学驾驶,遭遇违法承诺“包过”

案情于某准备考一个驾驶证,当一个货车或出租车司机。在交了高额的培训费后,校方声称和交警队的考官有特殊关系,保证半年“包过”。可谁知,主管部门不久前整顿考试纪律,处理违纪考官,实施交通事故责任倒查制,考官开始谨慎。半年后,于某上路,“路考”竟没有过关。

说法给考官送红包以此过关,从而取得驾驶证,是一种行贿受贿的违法违纪行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第16条明确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三)违反规定办理户口、身份证、驾驶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护照、机动车行驶证和号牌等证件、牌照以及其他行政许可事项的。

学管理,遭傍名校发假文凭

案情张某从乡下来到城市,经过多年打拼,成了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为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她报了当地一个以“北大”开头的计算机学习班。经过两年的辛苦学习,最后发现得到的是一个假文凭,该学校当然与“北大”也毫无关系。

上一篇:仙河镇三举措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下一篇:小学生作文;我懂得了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