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舆情控制制度

2024-05-15

幼儿园舆情控制制度(精选5篇)

篇1:幼儿园舆情控制制度

网络舆情监督制度

为更好的服务我院师生,根据《龙岩学院校园网信息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凡我院微博、微信、网站及各个班级微信、微博平台都属于舆情监督对象。

第二条

以团委学生会名义,成立相对稳定的网络评论员队伍、网络监督员队伍、新媒体管理队伍。

第三条

网络监督员队伍由一名专任教师指导,针对发现的违反党纪国法、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背道德伦理的网络信息及时删除,并根据信息的影响程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四条

网络监督员队伍要确保有天天有人,时时关注,工作安排合理紧密。

第五条

网络监督员队伍要定期培训,掌握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重点。

第六条

本条例自制定之日起实施。

**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28日

篇2:幼儿园舆情控制制度

1、舆情监控制度是指对天涯论坛(天涯社区)、强国论坛(人民网)、红网论坛(红网)、华声论坛(华声在线)等网站涉及我县的负面信息进行监控的制度。

2、网上舆情监控重点为:网上散布的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利的信息,有损县委、县政府和各单位形象的信息,有损县领导个人形象的信息。

3、网站定期对中央省市重大决策以及突发新闻事件等网上报道进行整理,编辑成《舆情信息清样》,供领导参阅;舆情信息清样出台要按程序报相关领导签发。

4、网络舆论监控由相关技术人员负责,随时对上述网站、论坛等以关键字进行搜索监控,及时捕捉网上舆情动态,并分析研判。

5、网络舆论监控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情况及时向主任汇报,由主任向分管领导汇报,然后酌情向部长和各相关领导汇报;是否编辑舆情信息,由部长决定。

篇3:幼儿园舆情控制制度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研判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善学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高校获取学校舆情的重要平台, 能增强思政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也能使思政工作者能及时发现学生动态的倾向和苗头,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判, 及时调整教学和辅导工作。在有助于高校切实高效地改进教学和管理的同时, 体现了高校“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使学生逐渐能自觉地认同和内化思政教育的要求, 通过网络研判, 将大学生关注的事项尽可能广泛地传播到大学生群体中, 能扩大思政工作的覆盖面和思政教育的受益面。

1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

掌握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其运行特征是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是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的逻辑起点。

简单地说, 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主体、客体、中介性社会事项和舆情空间。网络舆情, 则主要指使用网络者或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上产生和传播的舆情借助互联网, 实现了向舆论的更快、更多更容易和更复杂的转变, 进而扩大了它的影响力。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 指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特定人群, 在互联网上, 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事项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大学生网络舆情是网络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鲜明的群体性特征。

(1) 关于舆情的主体。大学生群体具有相互交往频率高、相互影响和人际吸引大、相互关系持续时间长、群体认知和群体目标共性强等群体心理特征。因此, 大学生群体在同一情景和同一需要作用下, 当某个个体产生激情时, 会更容易引发邻近的人产生同样的激情。

(2) 关于舆情的客体。其可分为两类:一是代表国家行使高等教育职能的高校管理者, 这是主要客体, 具有很强的校本意义;二是作为舆情客体一般意义上的国家管理者。

(3) 关于中介性事项。其亦可分为两类:校本意义的中介性事项和非校本意义的中介性事项。前者指在高校内的, 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利益, 且受到大学生群体关注的事件;后者是发生在校园外, 且容易引起大学生群体刺激的各类社会政治事件。

(4) 关于舆情空间。舆情空间就是舆情生成、传播、消亡的情景空间。从构成上可分为:硬空间和软空间。“硬空间”即高校的校园网, 如校园BBS、留言版、博客、QQ群等。校园BBS具有使用方便、信息传播快捷、用户群数量大、人际交流互动性强等特点, 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对某一事件众多意见的集纳状态, 是当前大学生网络舆情最主要载体。“软环境”主要指大学生在校园网上“活动”必须遵循的秩序规则、角色认知、价值观、以及校园网络文化。“软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2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

2.1 大学生网络舆情形成的要素

一是要有事, 就是要有能够引起大学生网民注意力的中介性事项的发生;二是要有关联性, 就是引起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中介性事项必须与大学生群体的利益存在必要的关联性。可与大学生的利益相关联, 或可与大学生的价值趋向z相关联;三是要有信任度, 高校校园网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较高的信任度和依赖感, 成为大学生集散信息、抒发情感的理想场所;四是要有“聚议量”, 就是通过“意见领袖”的话语权, 把个人意见扩展形成“聚议量”, 在网上不断设置讨论议程, 左右舆论走向。

2.2 引起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中介性事项

舆情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包括国家管理者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度, 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工作措施, 也包括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 甚至还包括国家管理者的工作成就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等。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中介性事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校本意义的中介性事项

(1) 有关基本保障方面的事项。此类事项的显著特点是直接关系到在校大学生切身利益。当大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条件有所不满的时候, 就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群体的舆情。

(2) 有关学校发展方面的事项。如校庆前后, 广大学生往往对有关学校的发展历程的话题讨论非常热烈。

(3) 有关学习交流方面的事项。在校园BBS上的学习交流版块是大学生获取专业信息、解决学习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这里, 学生们发布问题、征集答案, 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经验。校园BBS上也不乏学生网络写手, 在BBS上描绘校园生活、宣扬青春感悟。

(4) 情感交流方面的事项。由于大家的年龄、学识、经验、需求都相近, 因此彼此之间对于情感类型的话题的沟通和交流更容易理解。

(5) 校园突发性事项。校园突发事项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由本校师生员工实施或以其为侵害对象的涉及破坏社会和校园秩序并造成人身财产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事件, 具有难以预见、处置紧迫、危害严重和广泛影响的特点。校园突发事件包括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 具有突发性。如: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事件、影响重大的治安案件, 重大刑事案件, 师生非正常死亡, 自然灾害事故等。

(2) 非校本意义的中介性事项

(1) 社会焦点和时政问题。指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发展。如“家乐福”事件引起了大学生在网络上的热议, 其中不乏偏激观点, 折射出许多大学生对重大时政问题缺乏科学客观的把握能力, 反映出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实行对接的迫切需要。

(2) 时尚休闲类事项。大学生是有着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年群体, 有着青年人的共性特征, 对电影、流行音乐、穿着服饰、户外旅行、明星轶事、数码摄影、体育竞技等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如电影《叶问》在某高校BBS引发了热议, 激起了大多数学生的爱国热情, 并由此引发了对中日关系所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3) 其他社会新闻事件。指能够引起大学生群体关注, 符合大学生信息需求的, 能够折射典型社会意义的新闻事件。

3 大学生网络舆情运行的规律

3.1“议程设置”引发的热门话题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校园BBS热门话题对校园中心议题的设置作用是校园舆论“议程设置”效果的主要表现。如针对上海等地出现大学生争抢殡葬行业工作这一事件, 浙江大学有关部门通过论坛上发起讨论话题, 置顶为热门话题, 吸引广大学生发表评论, 了解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严峻的思想动态。

3.2“沉默的螺旋”引发的强势意见

“沉默的螺旋”即大多数人在用自己的态度做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心态, 放弃自己的看法, 逐渐变得沉默, 最后转变支持方向的现象。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中, 持相同意见的少数学生成为校园BBS上的活跃成员, 逐渐形成网络空间的强势声音, 而其他网络用户由于从众心理则容易把这些意见当作“多数”或者“优势”意见进行认知, 进而使得网上舆论被少数积极用户所主导。

3.3 网络传播引发的“放大效应”

这是网络与现实互动性增强的结果。网络会像放大镜一样把现实生活的微小变化呈现出来, 变成校园网上的焦点内容。如北京奥运前夕, 韩国有媒体报道, 某韩国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中国伟大革命先驱——中国人孙中山, 实际上身上流的是韩国人的血。此后又有韩国媒体曝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视频。一时间, 在校园网论坛上引起学生的广泛讨论。

3.4 负面消息引发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或者社会现象形成的过分简单化、滞后于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的看法。在校园BBS上经常出现关于校内某项中介性事件的不满言论或者负面消息。这些中介性事件大多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 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某些管理部门就容易成为大学生批评的对象, 这些“刻板印象”容易造成学生潜在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如高校的后勤服务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就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刻板印象”。

3.5“二次生成”引发的舆情扩散

所谓“二次生成”是民众个体对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刺激反映在一定的舆情空间内交叉、复合以后而产生的新的社会政治态度。大学生群体对于校内外关心的中介性事件, 会因为具体社会事项的调整而变化。第一次生成时是在校园BBS上的活跃者群体中进行;第二次生成时是从校园BBS到广大学生的过程。如去年上半年, 浙江某大学开始对篮球场改造, 改造完成后, 校方却迟迟不对学生开放。9月10日, 一篇题为《谁知道篮球场可以打了没》的帖子出现在论坛上, 拉开了广大论坛会员对该校区篮球场的广泛关注。并通过“二次生成”, 扩散到更大范围的同学。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4 高校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研判制度建立与应用的思考

要开展好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工作的就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 构建网络舆情研判运转系统。首先要建立由校主管部门领导、学工部、宣传部、团委、思政辅导员、两课教师、班主任等多方联动的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 制定规章制度, 明确岗位职责。其次要建设和培养一批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宣传教育工作规律, 又能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的骨干力量, 进行舆情研判。第三, 要切实运用研判成果,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解疑释惑作用, 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树立正确的社会政治态度。

开展网络舆情研判的工作目标是:了解和掌握舆情, 及时发现和控制学生群体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意见, 通过网络舆情研判分析工作, 使研判成果转化为思政教育的课题和决策思想的参考。在实际工作中, 具体要在以下三个阶段下工夫。

4.1 规范舆情采集, 构建灵敏高效的舆情信息网络

(1) 完善舆情采集的制度建设。舆情采集的工作原则是:根据需求规划舆情, 接受并配合上级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和指导, 如实向上级部门提供舆情信息、资料及数据文件。

(2) 构建舆情采集组织机构。一是要建立舆情信息采集队伍, 及时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二是要建立高校舆情联系点制度, 在重点时期和敏感阶段, 对可能发生的事件或出现的问题深入学院开展针对性调查研究, 提高信息的反应速度和效率。

(3) 科学确定网络舆情采集范围。舆情范围完整才能保证研判的科学, 在舆情信息的收集上尽可能覆盖网络信息、BBS论坛、短信、电子邮件、平面数据等各种数据源。

(4) 有效设计网络舆情采集方式。一是及时审查新帖和热贴回复;二是根据上级的需求重点设置话题, 从中捕捉有决策价值的热点问题;三是开通网上投票, 广泛争取大学生对对学校相关政策制度以及重大事件的观点和建议, 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5) 明确采集周期及相关要求。对于常规信息, 学校要定期每天采集, 进行网络教育;对于重大突发事件, 要做到不定期集中报送, 跟踪事件进展, 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制度, 防患于未然。

(6) 建立健全报送共享机制。根据采集到的舆情信息, 要实现信息共享:一是针对一般性舆情信息, 通过建立“网络舆情内部信息系统”, 将采集到的信息分门别类地传递到相关职能部门;二是针对重点舆情信息, 可依托内参等平台;三是依托舆情调研点搭建传递重点舆情的绿色通道, 铺设特殊舆情第一时间报送共享的快车道。

4.2 立足舆情研判, 深入研究舆情信息规律

(1) 合理制定舆情研判工作制度。成立校领导直接负责的网络舆情研判领导小组和舆情研判办公室, 组建一支由思想政治工作者、一线工作者、相关职能部门管理者、两课教师、学生常任代表、教授、导师、班主任、社科部、教研主任、心理咨询师、专家学者、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等组成的专、兼职的研判人员。

(2) 不断规范完善研判流程。首先搜集舆情采集阶段的信息;其次抓住潜伏在普遍性问题之中的倾向性、苗头性、突发性问题, 总结出预测性、趋势性信息;再次依据教师在课堂上接收到的信息, 把握舆情规律;最后再一次向教学一线通报, 根据舆情信息调整思政课教学教学内容, 形成“搜集——通报——再搜集——再通报”“两上两下”的这一较为规范的研判流程。

(3) 精心选择研判内容。研判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对重大政策的出台、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反应以及对学校工作管理的意见建议等。

(4) 科学安排研判时间。学校原则上一学期进行一次现场深度研判总结会, 针对学生最为关心、质疑最多的问题, 请专家学者解答, 或请相关部门直接与学生对话交流, 力争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消除可能产生负面舆论热点的信息盲点, 做到关键时候不“失语”。

(5) 灵活采用研判方式。

4.3 做好舆情对接, 切实促进实际工作

(1) 建立起与领导决策工作的对接。充分参考大学生意愿, 体现吸收的人才培养、育人优化的新理念,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2) 建立起与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管理工作的对接。对于学校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前后, 要及时预测可能引发学生思想波动的苗头性信息, 快速调整管理方式, 迅速平息突发事件。

(3) 建立起与辅导员进一步开展学生事务管理的对接。辅导员一方面要承担突发性舆情的快速报送工作, 另一方面要承担专题教育管理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要及时整合年度计划活动内容, 对问题进行梳理并快速解决。

(4) 建立起与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对接。一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网络舆情研判结果和舆情采集的信息更新原有的授课内容;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针对舆情研判中所体现的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共性的情绪反应和社会政治态度, 开设性专门课程对其进行引导。

(5) 建立起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的对接。首先要关注班级中的个体学生, 要通过舆情的对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同时, 要利用网络舆情共享平台不断了解事件最新进展, 与学生做好解释和辅导工作。

(6) 建立起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长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工作者应当关注最基础、鲜活的舆情信息, 摸索舆情发展规律, 以理论反哺实践, 切实解决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

摘要: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研判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善学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内涵及其运行特征的浅析, 探索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规律, 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 构建网络舆情研判运转系统, 以促进高校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研判制度的建立与应用。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对接

参考文献

[1]黄晓斌, 赵超.文本挖掘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情报科学.2009.

[2]齐勇.高校网络舆情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现象.管理观察.2008.

[3]杨丽英.大学生群体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管理.思想教育研究.2008.

[4]绯云.网络颠覆了什么.社会观察.2006.

[5]高霞.网络时代学生管理的新趋向.南京社会科学.2005.

篇4:网络舆情监测制度初探

[关键词] 社会舆情;网络舆情;舆情监测制度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15-1

一、舆情对司法的影响

首先,通过下面一组案例了解社会舆论,尤其是社会舆情对司法的影响:

(一)泸州二奶继承案:2001年,黄某立遗嘱将财产遗留给情人张学英,并进行了公证。黄去世后,其妻拒绝将其遗产交付张。张遂提起诉讼,引起许多媒体的关注,更引发了法律界的争论,网络上舆论纷纷,给审判机关带来了很大压力。法院判定遗嘱无效。二审维持原判。

(二)李思怡案:2003年6月4日,长年吸毒的成都妇女李桂芳因偷盗被抓,后被送去强制戒毒。李桂芳被抓后,曾多次极力哀求抓她的人去救出被关在屋里的无人陪伴的女儿李思怡,但都遭到拒绝,最后只是简单的通过电话进行联系,在戒毒所里求助时同样没有给予答复,其家人及邻居也都未接到通知,导致其3岁幼女李思怡被困家中活活饿死,直到6月21日才被发现。四川媒体记者在网络发文,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涉案民警被以涉嫌玩忽职守罪提起公诉。8月19日,成都市新都区法院对原金堂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副所长王新和民警黄小兵公开宣判,以玩忽职守罪分别判处王新和黄小兵有期徒刑三年和两年。

(三)河南“喝水门”案:2010年2月18日,河南省鲁山县一名叫王亚辉的男青年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带走,3天后其亲属被告知,王亚辉已在看守所内死亡。亲属查看尸体后,发现死者身上有多处伤痕。对此,当地警方解释,犯罪嫌疑人是在提审时喝开水突然发病死亡。当地警方“喝开水死亡”的说法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喝开水”一词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同时,不少网友也发出检察机关能否查明事件真相、能否依法公正处理的质疑。河南省检察院监测到鲁山县“喝水门”事件的舆情信息后,指示平顶山市检察院介入,迅速查明了4名公安人员的刑讯逼供行为,4名涉案人员被依法批准逮捕。至此,这起网络舆论事件才渐渐平息。

以上几个案例,都可以看出社会舆论监督特别是网络舆情对案件审判产生影响,包括积极影响(李思怡案),也包括消极影响(泸州遗产案);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司法机关的舆情监测与相应的举措也对案件结果起到重要影响。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舆情、舆情监测,后者对前者有什么影响,又应该怎么去完善,笔者将在本文提出一些个人想法。

二、网络舆情概述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王来华研究员在国内最早对舆情进行系统性定义,其研究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

三、舆情监测制度概述

(一)舆情监测制度的概念。舆情监测,是通过对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的一种监视和预测行为。

(二)舆情监测制度建立保障。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的建立主要依靠两方面保障:一是人力、资金等物质方面的保障,二是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技术方面的保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舆情监测和舆情分析有必要通过与之相匹配的科技手段来进行。

四、舆情监测制度建议

(一)加强对各类网络论坛,尤其是市县级论坛的舆情监测。加强地方网络舆情监测,应建立以当地新闻媒体和网络论坛为先锋、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后盾、以同级司法网站为互访对象的舆情监测网,搭建夯实的技术平台,对网络不良信息严格管理和控制。

(二)加强全国性、主流论坛和主流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引导。全国性、主流论坛往往是舆情热点事件的“孵化器”,同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类主流论坛和网络媒体通常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影响力,可以与传统新闻媒体一样通过“议题设置”把网民的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

(三)加快司法部门对涉法网络舆情的应变速度。畅通网络与司法部门的舆情沟通渠道,确保司法部门能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作出正确决策。司法部门应拓展自己的网络传播阵地,创办好法院网站,对题材敏感、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在充分策划后及时公布结果。这是平衡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关系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3]杨兴坤.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4]唐钧.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突发事件处置、媒体舆情应对和信任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篇5:幼儿园舆情控制制度

1 相关案列分析

2016年2月12日晚, 以“张碧晨小视频”为题的3段色情视频短片突然占领微博热搜位置, 随后在众多网站、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媒体上都持续传播开来。尽管张碧晨工作室多次在微博上向媒体澄清视频中女子非张碧晨, 但仍存在恶意造谣传播, 甚至通过自媒体销售获非法盈利。一周后在百度输入“张碧晨”一词, 还是会随即弹出“张碧晨不雅视频种子”等提示, 而搜索“张碧晨不雅视频”一词得到约54.6万个结果, 其中由各类网站发布的新闻就多达669篇。

从发布的图文新闻和视频来看, 仍然存在许多不雅视频截图或视频片段。此外, 媒体发布的新闻标题多为《张碧晨不雅视频》, 鲜少有部分媒体加有“疑似”一词, 直到事情得到进一步核实后不少媒体才以《张碧晨就不雅视频报案 派出所已正式受理》等相似标题发布新闻。而在不少社交媒体上, 依然存在色情视频的播放或下载链接, 发布这些链接的人当中有粉丝上万的大V, 也有已存有视频的普通用户。

相似的案列还有“北京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事件和“起底郭美美”事件等。媒体除报道事件本身外, 几乎对其家庭成员的情况, 出身和涉性细节也都有提及或深挖, 网络上大量的舆论对当事人以及受众等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2 低俗信息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2.1 新媒体的“把关机制”

相较于传统的媒介传播形式,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传统的“把关人”制度难以实施和奏效。网络上发布的各类信息缺乏事先审核, 而“涉性”等敏感话题的新闻吸引力强度决定了其传播速度会远超一般其他信息, 往往使得滞后的媒介监管处于被动。

2.2 媒体的自身利益与道德伦理

在网络新媒体加速发展的今天, 媒体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不少媒体忽视社会利益和媒体责任, 从自身利益出发, 为追求点击量, 以“星、腥、性”等敏感话题内容抢占市场, 利用受众窥私欲的心理以谋求自身发展, 严重违背了媒体的伦理道德。在舆论不断发酵的过程中, 受众的主动搜索往往就变成了被动接受, 铺天盖地的信息输出和社交媒体的推介功能让不少受众难以回避。例如在网页输入“张碧晨”“优衣库”“汤唯”等关键词时, 原本无低俗含义的词搜索出来的结果却令人咋舌, 即使受众不主动搜索, 在很多网页或社交媒体的主页推荐中, 这些低俗内容也都有出现。新闻的真实是有边界的, 但以侵犯事件当事人隐私或故意炒作的行为屡见不鲜, 也正反映了媒体内部从业人员专业水准令人堪忧的事实。

2.3 社交媒体中的受众媒介素养

我国的网络舆论总体上呈现一个围观结构, 凸显了当代网民的参与意识。在微博的世界里, 哪怕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传播的内容, 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限内迅速让很多人知晓和分享。[1]但是问题在于, 不论是个人发布者或者其他受众, 其媒介素养高低不一, 而我国大多数普通受众的媒介素养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受众所理解的言论自由往往是片面的, 并没有在法律或道德的框架内考虑自己的言行。社交媒体网络上低俗内容频现, 直接反映了发布者的法律意识欠缺。从受众心理层面来说, 面对“涉性”等敏感内容, 往往很难去自觉抵制。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和文化层次较低的群体, 低俗内容的传播所造成的危害和二次传播机会甚至远超我们的想象。更有甚者, 将低俗视频、图片、文字内容等进行售卖, 以获得非法收益。

3 低俗信息传播与网络舆情控制应对

3.1 打破传统监管机制

研究显示, 网民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天的9:00~18:00, 以及20:00~23:00, 与人们正常作息时间基本一致。[2]依此规律而设定的监管机制能在正常情况下满足监管需求, 但从近年具体案例来看“涉性”内容的传播一般集中在深夜, 多集中在23点至次日1点之间。而在此时间段活动的多数为年轻网络用户群体, 同时也是网络参与度非常高的群体。所以此时间段发生的事件往往容易更快发酵, 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内容。因此监管机制应及时适应新媒体网络环境的传播规律, 做好时间点控制。

3.2 坚定媒体的价值观

新闻媒介在必要时应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 为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 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的积极正面作用。[3]新媒体的大背景下媒介不再是传统的报纸、电视等, 各类社交媒体也必须把握好自身的立场, 在不违背新闻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坚定自身的价值观。坚定媒体的价值观首先是要坚定媒体从业人员的价值观, 但目前行业的准入门槛和相应的惩戒措施均不完善, 短时期内还难以实现新闻媒体行业从业者的管控和约束。此外, 对于商业网站以及繁杂的社交媒体, 如何让其达到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不纵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不助推低俗内容的传播, 还需以完善、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约束。

3.3 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受众的媒介素养高低, 会直接反作用于媒体。尽管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对网民的网上行为做出了规范, 但如何让网民知晓并自觉遵守这些规范却是任重道远。在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下, 国家层面能把控的部分尚有限, 更多地则是以引导为主。舆论的引导以及规范的提倡是主流媒体重大的职责所在。而内容的发布平台却是直接联系用户的, 特别是社交媒体因其自身封闭性和开放性并存的特点, 平台管理者必须实时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监测, 在不侵犯用户隐私的前提下, 除了软件设定的程序审核, 同时还应辅助以人工的审核。在审核的时间点控制和方法上, 还需积极适应当下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举报功能在多数媒体平台上都有, 但实际的落实情况却不一, 重视用户和受众的举报是当下媒体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4 结论

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 是我们正在面临的重大时代命题, 如何把控好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网络舆情控制是我们正经历着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网络媒体能否担当得起时代精神的引导者, 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媒体的姿态, 是衡量媒体转型和融合水准的重要方面。个别敏感话题内容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也无需回避的, 怎样以成熟合适的形式呈现才是媒体需要深入探讨的。以规范约束新闻传播活动, 以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指导, 以适应实情、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把控, 才能在新媒体网络传播的大背景下实现我国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才能在网络舆情的控制上做到临危不乱。

参考文献

[1]韩运荣, 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2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103-104.

[2]曾润喜, 徐晓林.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与网民行为:一个实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11) :16-20.

上一篇:医院保安部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参考的灵峰夜景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