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幼儿园会计控制体系研究

2024-04-25

某幼儿园会计控制体系研究(精选8篇)

篇1:某幼儿园会计控制体系研究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控制体系建设的研究论文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有产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日益暴露出诸多矛盾和不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健全,这些都是由于没有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建设。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举措,以期为事业单位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会计控制体系出谋划策,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益。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控制;完善举措

一、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就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以市场为主要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说会计行为不够规范化,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信息失真等,其中最为突出和最为集中的问题体现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上,从而导致了会计监督落后,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甚至较为混乱不堪,这些都为会计风险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内部的会计控制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会计管理和核算的水准,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正在经历着事企互通阶段,在某些方面要接轨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要逐步把原有的会计控制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能向企业管理层提供真实有效的决策性的会计信息转变。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加强建设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重要性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控制现状如下:(1)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定位不够准确,高效,甚至有些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基本的会计控制制度,即使建立了相关内控制度,但是涉及的内容不够完善,且没有形成明确的职责分工;(2)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大多数仍然由单位负责人掌控,而单位领导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却不够强,有些单位领导则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导致内控得不到领导足够的重视;(3)事业单位相关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缺乏对于内控的根本认识和深入了解,有些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够高尚,导致很多内部会计控制的失职;(4)事业单位目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这就需要一个有力的监控机构和监控体系来完善,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缺乏第三方监管。以上这些问题表面,事业单位一旦缺乏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单位管理层提供全面,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保证单位的各项工作准确高效的运行。尤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之下,事业单位也在进行深化体制的改革,建立高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是事业单位进行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事业单位真正进入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够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强化会计监督管理工作,降低财务支出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现象;以及合理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三、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手段

事业单位毕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有产物,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却是与之相矛盾的先进事物。在事业单位进行体制改革并不断深化的时期,其从原来的初步建立内部会计控制,逐步发展到了现代不断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只是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然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其原有的体制导致的内部控制失衡而使得很多会计信息资料严重失真,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往往出现的是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令人痛心的现象。不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事业单位也在逐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事前预防,并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行为,尽力把很多不规范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从而保护单位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事实上,事业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事业单位要抓住良好的机遇,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此外,事业单位还要清楚的意识到影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的具体因素,并加以认真判断和分析,结合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些因素包括: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效果;单位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也影响了单位的控制规模和控制效果;成本效益也关系着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的个性化,科学性和合理性。事业单位只有结合以上各种制约内部会计控制效果的因素,再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着手,才有可能真正找到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措施。具体来说:(1)事业单位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一点必须从思想到行动上都要高度重视,彻底改变以前那种依赖性强的缺点,从事业单位问题的根源上找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树立科学的监管制度,设置合理的岗位,分清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并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使得整个领导层和其他员工都有先进的思想指引。(2)事业单位要建立强有力的会计内控制度的监督机制,做到权责分明,落实到人,并把相关责任与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勾。此外,还要进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这样,事业单位就要配备专门的监督人员,对单位的每一个部门都有权利过问和核查其会计信息资料的真伪,在最大程度上杜绝造假行为。(3)事业单位要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工具,来建立科学高效的会计电算系统,这使得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变得更为规范和高效率,且有利于减少人为干扰。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已经有很多在使用这种先进的手段,培训相关的人才,更新人员的观念,认真接受这种现代化工具,促进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的发展。(4)事业单位也要配备合理的人员岗位,通过严格监管和执行规范的制度来选拨合适的人才,并进行相关的培训。毕竟,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执行和完善,都离不开具体的人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发挥促进作用。(5)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本单位状况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内部考核评价机制。这样,事业单位才能将自身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法律化,为自身的内部会计控制提供具体的依据和科学指导,并在无形中也形成一种有效的外部约束力,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6)事业单位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设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并建立相对对立的控制层次,即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以及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这样,事业单位通过事前预防,做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加强事后控制的力度,分析结果的形成原因,找出弱点和隐患,并进行有效评估,给出相应的调整,为将来的内部会计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加强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建设和完善,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是每个事业单位必须坚持完成的任务。

事业单位必须改革过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和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并对具体的运作机制进行适度革新,才能抓住内部会计控制的行为主体,不断完善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继而保证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篇2:某幼儿园会计控制体系研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我单位工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工会内部会计监督,确保工会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单位工会。

第三条 分管财务工作的工会主席对本单位工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负责。

第二章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和授权控制

第四条 根据我单位工会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工会设会计、出纳岗位。

第五条 工会会计负责会计核算业务中的原始凭证的审核,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预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会计档案的保管及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

第六条 出纳人员负责货币资金的收付,现金、银行出纳账的登记等,但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等账目的登记工作。

第七条 会计、出纳应当根据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各行其职,在明确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处理各项会计业务,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控制的目的。

第八条 会计人员与工会各项经济业务经办人员、工会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第九条 工会分管财务的主席(即工会财务负责人)负责工会经费的收支审批,并授工会办负责人代理审批各区工会的小额经费开支;工会重大开支应当经主席办公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后,方可办理支付。

第十条工会在办理收支业务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越级。

(一)支付申请。所有工会开支,应当事前向工会财务负责人提出申请,获准后方可支付或办理暂付款手续。支付完毕获得原始凭证后,应当及时办理报销手续,并在原始凭证后注明用途,经办人签名等内容。

(二)支付审批。工会财务负责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对经办人的支付申请进行审批签名。对未经审批即开支和不符合工会规定的支付申请,工会财务负责人应当拒绝批准。

(三)支付复核。工会会计应当对经工会财务负责人批准后的支付申请进行复核。重点复核原始凭证是否合法、真实、有效,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四)办理支付。工会出纳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支付手续,并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第十一条 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超越权限办理有关会计业务。

第三章 会计系统控制

第十二条 工会应当依据《会计法》和《工会会计制度》制定出符合我单位工会实际的内部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的财务规章制度,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告和管理会计档案。

第十三条 工会应当根据《工会会计制度》规定建账。

第十四条 工会会计应当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第十五条 工会会计应当依据经过工会财务负责人复核后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并定期对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进行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十六条 根据《工会会计制度》规定,定期编制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说明。会计报表应当根据会计账簿记录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各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当相互一致。本期会计报表与上期会计报表之间有关数字应当相互衔接。第十七条 工会应当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加强工会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会的会计档案应当集中由工会会计统一立卷、归档、保管,有关人员调阅会计档案,应当办理有关调阅手续。

第十八条 会计人员调离或因故离岗,应当办理交接手续,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应当在移交清册上签名并说明交接日期、移交清册页数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四章 预算控制

第十九条 工会应当根据《工会预算管理办法》进行预算控制,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等环节的管理。

第二十条 工会预算的编制,应当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和工会经费主要用于维护教职工权益、开展教职工活动和为教职工办实事的原则进行编制。第二十一条 工会的预算草案,应当充分听取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意见,经工会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报上一级工会审批。

第二十二条 工会应当严格按照审定的预算,合理安排使用经费,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应当在当年9月份前,编制预算调整方案。

第二十三条 工会应当对工会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分析,了解和掌握预算的完成比率,控制预算差异,确保预算执行。

第五章 资产控制

第二十四条 工会的资产控制应当包括流动资产控制和固定资产控制。流动资产的控制重点应当是货币资金控制。

第二十五条 工会应当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按照工会工作的需要,确定工会现金库存限额。

第二十六条 工会应当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1000元以上的开支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不得坐支现金;不得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第二十七条 工会出纳应当按月核对银行账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工会会计应当对每月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审核,工会财务负责人应当对审核后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复核,确保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相符。

第二十八条 工会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

第二十九条 工会应当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专人负责”的原则,工会必须由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第三十条工会固定资产专管员应当定期盘点固定资产实物,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清点、管理。工会新增固定资产,必须经固定资产专管员验收登记后,方可办理报账手续。

第三十一条 工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审批手续,一般设备必须由工会财务负责人批准核销,大型设备必须报工会经审会及其他有关部门鉴定后,由工会财务负责人批准核销。

第三十二条 工会固定资产专管员应当定期将固定资产实物账与工会会计账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六章 会计电算化控制

第三十三条工会在甩掉手工账,会计核算完全电算化后,应当按照《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实行会计电算化控制。

第三十四条工会应当对电算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加以控制。必须配备专用的会计核算电算化的计算机及配套设备。应当使用规定的《工会财务软件》。必须定期进行杀毒,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严禁对数据和软件进行非法修改和删除。

第三十五条 工会应当建立会计电算化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委托软件公司承担系统管理员之责,对工会会计软件的系统进行维护。同时必须配备操作员,负责日常的记账、报表等处理工作。对操作员的账务处理,工会财务负责人应及时进行复核。

第三十六条 工会应当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操作的控制。操作员必须严格保管操作密码,杜绝未经许可的人员操作会计软件。未经财务负责人审核的凭证、不得登记机内账簿。

第三十七条 工会应当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控制。电算化的会计档案必须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电算化会计档案必须由工会会计专人保管。磁性介质的会计档案,必须定期检查,复制双份,防止数据丢失。

第七章 票据及印章控制

第三十八条工会应当加强各类票据的管理。各类票据必须由工会会计负责购买和保管,领用时必须办理领用手续,防止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第三十九条工会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签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当由出纳保管,财务负责人章由区工会办负责人或工会会计保管,严禁一人保管全部印章。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负责对工会的内部会计控制进行监督。第四十二条工会的内部会计控制接受财务部,审计部的指导。

第四十三条 本规范由本单位工会负责解释。

篇3: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一、构建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执业质量关系到事务所的兴衰,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没有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 各个事务所的质量控制理念不同, 制订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也不同。随着外界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需求不断提高, 因此, 有必要设置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提供合理保证。

在受托阶段, 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以从外界获得更高的评价, 树立本事务所的市场声誉, 有利于招揽大量客户, 保持原有顾客, 从而占领份额较大的审计市场, 扩展审计领域。

在准备阶段, 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易于制定适当的审计计划, 保证人员组合、分配及时间安排的的合理性。

在实施阶段, 质量控制体系可以规范业务执行的流程, 便于对各个程序进行评价, 可以快速找出其操作中的缺陷, 有利于执业程序的改进。

在报告阶段, 外界更易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进行评价, 不用像先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

在归档阶段, 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以保证业务工作底稿和审计资料归档的及时性、完整性, 保证对客户相关信息进行保密。

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原则

本文借鉴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 同时考虑到质量控制体系各影响因素的特点, 通过分析得出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一, 系统完整原则。质量控制体系是一个全方位的整体, 它贯穿于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过程的始终, 要求在设计上, 突破原有审计准则的局限性, 结合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第二, 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指为进行质量控制花费的成本与缺乏质量控制时所遭受的损失比较, 当效益大于成本时, 该项体系才是可行的。

第三, 目标导向原则。目标导向原则指事务所应根据质量控制的目标设计质量控制体系。目标是设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 质量控制的最高宗旨就是实现预期的目标, 即提高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水平, 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

第四, 合规性原则。合规性原则是指事务所在设计本所的质量控制体系时, 一方面需要考虑自身行业性质, 另一方面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的要求。

第五, 可行性原则。在设计每一个体系时应尽可能考虑到制定相关政策和程序的可能性, 严禁繁琐、难以搜集的因素出现, 使所设计的指标能够在实践中较为准确地对相关因素进行评价。

三、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

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7年执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 它提出质量控制制度包括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承接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和监控七个要素。而宏观层面是指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施加的影响。

四、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一) 微观层面质量控制体系模型———塔形结构

从微观层次来看, 质量控制体系的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 它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保证执业质量对自身的执业活动进行的控制, 包括为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而设立的政策和程序、成立的监管部门以及制定的赏罚措施。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是影响执业质量最直接的因素, 因此, 构建微观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重点。

白晓红 (2001) 论证的责任约束倒置设计塔形结构, 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约束分为:诚信道德约束、自律纪律约束、民事责任约束、行政责任约束以及刑事责任约束。这些约束主体的约束力是不一样的, 诚信道德是零, 自律道德是一, 民事责任是二, 行政责任是三, 刑事责任是四。不论是责任约束倒置结构还是监管体系, 都是直接针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是否有效发挥作用而设计的。在这两个塔形结构之上陈建明提出这样一个体系:注册会计师个人道德约束、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体制和政府行政监管体制, 为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 有利于从各个层面完善本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体系。

借鉴以上理论研究成果, 根据调查问卷的评分结果并考虑相关标准, 从事务所自身的角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构:人力资源、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承接与保持以及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从一个大类即职业道德素质方面阐述了这四个要素对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性, 是质量控制制度的基础。因而位于塔形结构的最底层。俗话说“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只有把基础打好, 才可以堆砌更高的垒土, 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水平才能的得到根本的改善。执业人员的业务执行水平和业务工作底稿位于塔形结构的中间层次, 是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部分, 起到连接质量控制的基础与监控体制的桥梁作用。即使基础做好, 但是起关键控制作用的支柱得不到有效执行, 质量水平就成为无稽之谈。内部监控是塔形结构的最高层次, 监控是保证基础和中间环节都得到完美呈现, 是对质量控制的有力监督。笔者认为, 只有这三个层次同时发挥作用、相互协调、互相制约, 会计师事务所自身才可能制定一套合理的质量控制执行流程和方法, 保证相关措施得到落实。从而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才可以得到根本的改善, 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才能得到不断的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塔形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 宏观层面质量控制体系模型

从宏观层次来看,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中主要是解决审计外部环境问题, 包括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明确政府职能以及行业组织中各自的监管职能, 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 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框架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中的微观控制层面和宏观控制层面是不可分割的, 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相辅相成、互为完善。刘爱东、邓诚 (2007) 在分析我国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执业环境、自身和外部监管因素的基础上, 建立以业务流程质量控制为核心, 组织构架设置为前提、人力资源管理和执业理念控制为支持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模式。总的来说, 一个完善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最终在良好的控制制度和法律环境的保证下, 建立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心, 即以执业风险理念体系 (落实对业务质量的领导责任、谨慎承接业务) 为前提, 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支撑, 以业务执行体系为核心, 以监控体系为保障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如图4-3所示。

五、结论

在新准则条件下, 会计师事务所在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时应考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不能片面化、单一化、理想化, 应在遵循新准则的基础上根据事务所自身的特点制定出一套严格而周密的质量控制制度, 全面贯彻落实本文所述的质量控制体系塔形结构以及整个体系的运行框架。质量控制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组成要素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事务所提升业务质量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它是理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如何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 是所有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挑战。影响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因素多种多样, 目前我国的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完善, 随着质量控制手段执行力度的不断深入,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水平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分别从宏观、微观以及整个层面构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模型并制定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刘爱东, 邓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会计师, 2007 (8) .

[2]万佳, 陈颖.独立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体系的研究.财务与金融, 2010 (5) .

[3]冯均科.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M].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9.

[4]王翠琳, 张庆炜.基于ISO9000:2000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研究.财会通讯, 2010 (1) .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篇4:会计信息系统风险控制体系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财会行业;研究

从前财会人员的基础行为活动,主要是以单一而古板的活动为根本,促进财会人员的良好发展。而另有一系列的行为组成的,它是传导者与财会人员行为的总和。而传统的方法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我国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逐渐形成了信息化模式,其发展尤为重要。信息化模式就是指结合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进行培养财会人员的一种新型方法,这种新兴的环境是运用新技术实现的硬件环境、时空环境和文化心理等环境的结合。

一、针对其他方式,讲解信息化模式的优势

在我国发展的初始阶段,财会行业一开始的受教较为局限,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媒体环境逐渐形成了,在原本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挂图、模型,以此来展示其内容,这是最直观的媒体信息模式;后来,随着视听技术的发展,电化媒体系统形成了,很多财会人员和教育机构都安装了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等电子设备,传导者能够通过视听两种渠道来展现其信息;如今,我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逐渐成熟,使得出现了多媒体展示系统,主要以计算机和液晶投影为核心,利用数字化的素材配合,更好的运用起来。

这几种方法相比较,明显可以看出:传统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财会人员今后面对社会的需求,而计算机和液晶投影为核心的媒体展示的系统才是当前社会的主流。纵观媒体技术的发展,我国目前处于电子媒体的发展阶段,我国已经发展到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阶段,信息化模式引起广大教育界同仁的关注与重视。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行为分析

(一)主导权分析

在信息化模式中,运用多媒体的操作的确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传授者不能单纯地作为多媒体的操作者,在某方面仍然只担任讲解者,并没有发挥财会人员的主体作用,也不能激发财会人员主动接纳的意愿。这就对传授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化,使其基本元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促进关系平等化,作为其组织者,控制者,与传递者,传导者的角色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在信息化模式中,传授者应该是财会人员的引导者,辅助者,应该激发其兴趣,保持其动力。总之,在信息化模式中,财会人员应该发挥主体作用,传导者是引导者,这样才能更高效地提高财会人员今后的工作效率,让信息化模式更加理想。

(二)信息化环境下互动行为分析

信息化环境下,互动活动多种多样,财会人员及媒体之间均有相互作用,其中常常出现几种交互同时发生的情况,这是信息化模式较为典型的现象。其互动能直接影响财会人员的态度,进一步影响其工作效果,换句话说,就是当财会人员对此行业互动满意时,他们效果就会很好,反之,就可能失去动力和积极性,导致其效果不佳。通常,人与人的互动是主要行为,人与技术的互动起到辅助作用。

1、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信息化环境中,传导者之间以及财会人员之间的交流必然会产生变化,而这种变化趋势必会成为信息化模式的热门话题。与传统相比,由于信息化环境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很可能会导致他们语言交流逐渐较少,所以科学使用信息化,必须要注意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性。

2、人与技术之间的互动。信息化制造了一种技术支持的个人独立环境,通过操作多媒体技术,探索支持以财会人员为中心的模式也逐渐普遍。但是,技术本身并不能改变其本质,只有在合理运用技术,具体说就是人与技术的互动,才能更好地完成。所以,只有人和技术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真正地实现信息化,真正实现信息化的价值。

3、对财会人员的几点建议。认真做好信息化环境下的交互行为非常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效果。(1)增强沟通。信息化虽然让财会人员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其行为主要还是靠讲解者来引导的,增强交流,才能有效促进财会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让财会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掌握到有意义的一面。(2)促进财会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讲解者要认真设计交互式活动,充分激发财会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建共同参与模式,让讲解者和财会人员在平等自由、交流合作的氛围中完成更佳的成果。(3)提升财会行业的主体地位,促进发展。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应该将财会人员作为主体,应该多开展合作式活动,促进沟通交流。为今后在企业中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现代媒体不应该只是作为呈现古板内容的工具,财会人员与讲解者都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用丰富的资源如:图片、动画、视频等使得更加灵活多样,实现更好的信息化模式,促进我国财会行业的发展。

三、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的几个发展趋势:一是伴随我国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设备的不断增多,财会人员在接受信息技术时应该以“尊重创新”为主体;二是多媒体技术为财会人员服务时,资源的个性化获取很重要;三是强调了信息化对多样化活动的适应性。将来的信息化系统主要是以人机交互为特征,能够有助于有效地获取信息资源,从事财会行业,并能适应包括远程等在内的多种方式。

四、结语

信息化体系为我国财会人员的未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涵盖了各种理念和创新方式。信息化只是为我们更好的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促进有效其更重要的是正确的观念、行为的改变,敢于创新和不断尝试应朝着自主、合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后,王冬青,曹畅.1:1数字化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的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05:89-95.

[2]热依木·努尔麦麦提.信息技术视野下课堂教学方式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5.

篇5:某幼儿园会计控制体系研究

根据建筑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管理不善、违法作业、经常做这些不良事件所反映出来的在财务上会计内部控制的缺陷不足,所以需要加大对建筑企业会计内部系统控制的标准。所以要树立明确有效的经营目标、策略,强化内部部分之间的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体系构建进行完善,这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按照建筑企业管理的特点,改变建筑施工企业所实行的会计控制体系。构建有效的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体系,使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经营达到标准,实现目前建筑企业最大化的经营利润效益。

通常建筑施工项目规格模式较为巨大,施工的步骤关键点比较多、工程作业时间长,需要利用大量的人力、财力,通常一个建筑施工项目的合同都是几千万甚至几亿的,并且预算得资金跟实际工程实施的资金结果差异也是较大的,资金的流动在结算与支付这些方面是没有相一致的模板模式。由此得知,建筑企业目前正面临着与质量、安全和经营管理相关的风险。

建筑产品由于本身的固定独特,导致生产环节需要围绕产品的特性来进行,每个施工项目都是根据用户自身对建筑的需求,单独去设计并进行施工建设,即使采用最标准的设计,通常也会因为当时地理位置的地质以及不相同的气候环境,需要特别的对多选的地基点和使用材料以及设计的施工方法进行相对应的修改微调。由此可见每个建筑产品都将是唯一的,不会发生批量生产的可能性。

我国建筑企业目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最常使用的做法就是在建筑地附近招用大量的廉价施工作业者,在里面存在大面积的农民工,导致施工作业人员的文化层次复杂,在合理管善上面难度就会变大。建筑施工人员的机械文化水平低俗,劳动效率也升不上来。

目前,所有建筑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金融考验,需要加大建设制度的强度,按照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分工原则,充分考虑到所建制度的有效性以及严密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并且充分地发挥能动性能。结合自己所经营的企业规模模式和本身的业务特性,制定出合理的会计制度,使之更加科学有效,使整个会计制度形成一个主要体系。

会计核算的体系以及会计核算程序就是目前企业会计系统的最关键性的环节。最主要的就是在建筑企业的核算结算业务上面。结算业务必须要建一套严密性强的.、约束性强的操作程序和会计账务处理的结算系统,强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性能。

篇6:某幼儿园会计控制体系研究

摘要:内部控制的本质就是在保证最低交易成本的前提下为了弥补公司契约的不完整性、降低代理成本所做的一种控制机制,其主要作用就是加强组织基础管理效果,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增加公司的价值。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健全、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组织大型项目、实现企业生产及管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建设单位;内部控制;会计

企业内部控制包括财务控制、经营管理控制两大部分,其中财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性,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从而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一、建设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建设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一个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将各部门及员工执行相关政策、规章制度的情况真实、客观的反映出来,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比照后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以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始终服务于企业的发展目标。其次,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一个企业组织中的财务部门与其各个经营活动均有密切关系,而财务会信息的质量会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内部会计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流程的科学性,形成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管理机制,实现对会计活动的有效控制,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最后,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及完整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通过互不相容的职务分离,使得各相关保同形成内部的互相牵制,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盘点制度等则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资产的完整性。

二、建设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法》的配套措施,是对《会计法》的具体说明,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可操作性比较强。但是一些建设单位的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相关要求不够重视,在执行《基建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建账规范性不足,未按照基本建设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建设会计账薄,导致账簿核算混乱,资金来源不明,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一些基建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账目无法准确的反映出对账数据,存在严重的账实不符现象,还有一些建设单位未清晰、明确的记录各项管理费用、工程款等,忽视财务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导致财务管理中存在较大漏洞。

(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低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国有建设单位的基建管理组织属于临时机构,相应的工作人员也多是临时借用或返聘的,包括财务管理人员。一些会计人员在未获得资质证书无证上岗,由于基建管理组织为临时机构,就难免存在短期行为,导致项目管理存在较大隐患。基建财务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财务人员的人员编制问题混乱不清,未理顺其隶属关系,导致其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影响其工作积极性。此外,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其所需的会计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还要对建设财务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需要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正是这类人才的严重短缺,弱化了建设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能力及效果。

(三)沟通机制不完善导致权责不清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离不开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的支撑,有效的信息传输可以使每个组织成员明确了解自身的权利及责任,并遵守执行,使得内部控制的效果及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建设单位的信息沟通机制还不够完善,无论是横向或纵向的信息流通均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建设单位的普通员工很难了解更多的企业内外部信息,不了解内部信息使其在执行单位规章制度时缺乏责任心,而不了解外部信息则使其对单位的发展缺乏危机意识;而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沟通不畅,则会导致每个部门成为“信息孤岛”,大家各自为政,无法站在单位发展的大局开展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此外,由于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各单位权责不清,发生问题时各部门互相推诿、推卸责任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完善建设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策略

(一)加强建设单位业务控制

业务控制措施是完善建设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建设资金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加强建设单位关键控制点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货币资金控制。针对货币资金的应用要实行审批授权控制制度,以提高现金保管的有效性;实行盘点制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其次,招投标收付款。主要管理对象通过资质审查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所缴纳的投标保证金,以促使中标单位顺利履行投标义务,防止借用工程承包资质的单位及个人投标,以保证工程质量及工程效益;再次,征地拆迁款及民工工资。建设单位要对征地拆迁补偿款进行定价,当地政府不得参与其中,加强拆迁款的支付控制,以免发生挪用征地拆迁款的现象。针对民工工资,建设单位的财务部门要从施工单位工程计量款中预扣一部分民工工资保证金,并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所在地开设银行账户,监督施工单位的资金流向,以免由于层层分包导致民工工资得不到保障;最后,竣工决算控制。财务人员要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概预算调整情况、招投标文件、承包合同等资料编制决算报表,做好清理工作,明确参与编制决算的相关人员的责任,竣工财务决算未经批准前不得调离或解散相关人员。

(二)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职业道德建设

建设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等会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加强会计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及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要把好招聘关。建设单位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拟定科学、合理的招聘计划,选拔人才过程中要透明、公正,严格招聘标准,对聘任人员的个人资质、综合素质进行严格审查。针对符合标准的相关人员要进行试用,合格后方可录用。录用人员必须颁发上岗证,增强其责任意识。其次,在任人员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建设单位要针对会计财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的再教育、新会计准则解读与应用、财经相关的法律法规、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等等,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后,引入科学的激励机制。建设单位要针对自身内部的每个岗位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完善激励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对其岗位胜任能力、完成财务管理任务的情况及质量进行考核,奖优罚差,在会计人员内部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促使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此外,还要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会计与出纳、记账会计与审核会计等重要岗位进行定期的岗位轮换,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串通舞弊的现象。

(三)利用科学的信息系统完善单位内部信息沟通机制

建设单位通常涉及到一些大型的项目,与之相关的部门也比较多,信息量也十分丰富,因此建设单位要完善自身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及效果。首先要建立体化的信息沟通体系,加强单位内部横向、纵向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使得各种信息可以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畅通无阻的传递,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与危机意识,还可以为经营决策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参考依据。其次,建设单位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特点引入科学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社会计算机系统可以帮助单位组织快速获取市场信息,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比如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可以通过系统合理控制单位的资源配置,提高其经济活动的效益。

(四)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篇7:某幼儿园会计控制体系研究

一、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现状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有着很大的拉动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与日俱增。在全球陷入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出口额高达2072亿美元。在这种喜人的形势背后,对外贸易战也愈演愈烈。截至月15日,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企业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7起,涉案金额约119亿美元。年仅美国对我国企业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有23起,案件数增长了53%,案值占到了中国在全球受贸易救济调查资金规模的65%。今年以来,美国已经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企业提出5起贸易救济措施,正式立案的有4起。因此,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企业被提起反倾销调查的现状、原因,以在全球反倾销浪潮中保持主动,对于企业规避反倾销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

首先是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但出口结构不合理,在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的选择上,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出口时盲目跟风有利可图的产品,过度集中地涌入销售情况良好的市场,采用单一的销售策略,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一味地采用低价销售策略,甚至不顾自身产品成本的真实情况,急功近利地想占有进口国市场。其次是在对华反倾销案件中,大部分企业没有应诉,直接导致败诉。如在1994年美国对我国出口大蒜的反倾销案中,不仅企业没有应诉,结果被征高额反倾销税,而且代理此案的律师见我国企业不敢应诉,就先后鼓动美国蜂蜜、自行车、蘑菇罐头、靛蓝染料等行业连续对我国相应出口商品提起反倾销诉讼。导致大部分企业没有应诉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国企业缺乏反倾销法律知识,法律意识不强;二是反倾销应诉成本高、时间长。

三、基于会计流程的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本控制体系构建

要想从根源上对应对反倾销的产品成本进行控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会计的流程走向入手,按照会计流程的每个步骤,考虑反倾销调查对产品成本要求的特殊性,结合会计的一般工作原理对产品成本进行以降低企业反倾销应诉和败诉风险为目的控制。

1、成本记录的控制

对应对反倾销的成本记录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对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设计,具体的控制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部分。

(1)会计科目的设计。针对反倾销的会计科目设计是为了从源头上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现行的会计科目进行修订和补充。一是增设总账科目。增设总账科目前要先考虑国际反倾销的相关法规的规定(如WTO反倾销协定)及企业为应对反倾销指控这一具体情况下所产生的新的会计业务,结合经营管理者和反倾销调查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选择和补充。二是增设明细会计科目。反倾销调查中对产品成本的要求与传统财务会计对产品成本的要求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虑反倾销规律的规定,对传统财务会计中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进行研究,找出其应对反倾销调查时的缺陷,对反倾销应诉时提供的成本所需要涵盖但传统财务会计计算成本时没有包括的数据设计专门的会计明细科目进行归集、计算和汇总。

(2)原始会计凭证的设计。为了使每张原始凭证都成为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有力证据,在设计反倾销成本会计的原始凭证之前,应先掌握和了解反倾销调查所涵盖的会计经济业务,并将其具体的核算方法、管理方式与原始凭证的特点相结合,设计出能够完整反映针对反倾销的经济业务内容、适合企业管理要求、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原始凭证。例如在设计材料采购单时,不仅要设计传统财务会计中考虑的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计量单位等,特别要关注价格如何确定。

(3)会计账簿的设计。应对反倾销对管理的特殊要求及国际反倾销法规对成本核算的特殊要求可以指导我们在传统的财务会计账簿中增设一些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及备查账簿。以此可以根据会计工作中采集的成本资料,记录的成本会计业务,产生的产品成本等会计账簿,为企业的反倾销规避、举证和抗辩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资料。

2、成本核算的控制

在应对反倾销时,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是反倾销调查机构在调查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产品成本核算的范围也是影响成本真实性的主要因素,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反倾销的成本举证是否被采信。在不与我国会计准则相矛盾的.前提下,消除反倾销成本核算与传统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的差异可以通过将出口产品和非出口产品的成本核算进行区分来实现。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对出口产品单独设计账册,选择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方法对成本进行核算,如作业成本法;国际反倾销法规所规定的“销售、管理和一般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分配到出口产品的成本之中;对我国特殊国情所造成被忽略计算的相关成本按照价值链的走向进行全面分析,将出口产品成本的核算做到更加科学、完整、合规。

3、成本报告的控制

财务报告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结果,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总结。作为反倾销应诉所需要的证据之一,反倾销会计中产品成本的核算结果也以报告的形式系统地表示出来。反倾销会计报告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所以可以灵活地考虑出口企业自身管理的要求和业务的特点,设计符合反倾销调查需要和要求的各种对内会计报表的种类、名称、格式、内容、编制方法和报送程序等。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编制基础的设计。反倾销会计报告所应遵循的基础:一是报告指标的多样性。对外的反倾销财务报告是为企业应对反倾销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服务的,其重点是通过对反倾销财务报告的分析、比较和评价,检查会计工作中对应诉产品成本记录和控制的情况,分析日常会计工作中对应诉产品成本记录和控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以便提高企业的反倾销应诉能力,因此,采用的指标不仅要有价值指标,还应有实物指标等多元化的指标。二是在反倾销财务报告中,应诉产品成本计量参考的会计数据和资料,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都应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三是反倾销会计报告应当符合重要性要求。在反倾销会计中,重要性要求更高,因为国际上对反倾销诉讼发生时对成本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对我们看来不重要的辅助成本都要个别计量。所以在编制会计报告时要十分注意这些问题。

(2)出口产品在进口国的销售情况。反倾销会计报告中还应对我国出口产品在进口国的销售情况进行报告,结合进口国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对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主要的报告内容应包括在进口国销售产品的数量相对进口国国内同类产品的消费数量情况,出口产品价格对进口国同类产品价格的影响情况;出口产品对进口国国内相关产业的经济因素和经济指标的影响情况。

4、成本解释与传递的拄制

如何针对反倾销会计调查过程中对产品成本的要求,正确地传递

产品成本,避免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因为产品成本使用不当、解释不明了导致负面影响也是反倾销应诉的成本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时成本的解释与传递。首先,在填写市场经济待遇与反倾销调查表时,都要求对应诉产品的成本进行解释,列示产品成本所涉及的会计资料,这些表的填写过程是唯一能反映和解释我国产品成本的渠道,因此应该确保申请资料真实可靠,填写的产品成本与提供的资料保持关联。其次,要通过产品成本的反映来说明企业是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营的。对产品成本的解释能够使调查当局更好地了解我国企业运营情况及产品成本核算原则,使之成为更有利的反倾销证据。

(2)填写调查问卷时成本的解释与传递。填写反倾销调查问卷被认为是反倾销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成本进行控制以后,在填写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直接获取所需要的成本数据和会计资料,在保证调查问卷能够快速的填写的同时提高产品成本准确性,满足反倾销调查机构对成本数据和产品成本的一致性要求,提高产品成本的可信度。并且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涵盖整个企业的各个方面,有效的成本控制系统可以快速安排企业的各个部门共同应对反倾销调查问卷填写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同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调查问卷高效、快速、准确的填写。

(3)实地核查时成本的解释与传递。为了审查企业提供的产品成本和会计资料是否属实,反倾销初裁以后,调查主管机构即会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核查。为此,在调查之前,我们应对企业的原始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提供的成本资料与调查问卷相符、成本核算方法及分摊方法与国际通用会计方法一致;调查问卷填写的产品成本资料也需前后一致,若发生任何微小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应诉失败。做完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后,若发现调查问卷中的成本数据有误,则应及时快速地向调查机构反映,详细解释产生错误的原因,说明改正的方法及过程,并提交更改前后的相关材料及光盘。

四、结束语

从成本会计的角度研究反倾销成本控制体系,解决了如何通过日常的会计工作采集、记录、核算、报告应诉所需要的产品成本资料并指导企业应诉时正确解释和传递产品成本,从而降低企业应诉成本,化简应诉工作,提高胜诉的可能性,降低企业应诉和败诉的风险,最终提高我国企业反倾销的应诉率和胜诉率,对应对日益严峻的反倾销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甘澍、邓力平:反倾销税与反倾销补贴的经济学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10).

[2]周友梅:启动反倾销会计:迎战倾销与反倾销的重要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6).

篇8:某幼儿园会计控制体系研究

一、研究现状

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表的《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 , 即人们通常所简称的“COSO报告”, 该报告开创了内部控制研究与应用领域新的里程碑, 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虽然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 但是仍然没有具体的落实, 严重制约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效率和效果。

1、内控制度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控制制度的范围不够、控制制度的内容不够全面、控制制度约束的对象不够全面等。有的高校没有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健全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但很不健全, 控制制度的范围不够。

2、预算机动性强, 弹性空间大

目前有的高校预算管理还不规范, 预算缺乏权威性、严肃性和科学性。预算法规观念淡薄, 预算方法守旧, 预算与执行各走各路, 两者偏差大。而且预算弹性较大, 执行中“人治”色彩比较浓厚, 没有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办事。在预算调整中随意性大, 弹性大。

3、内部监控措施不到位

在内部监督方面,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内部监督机构不健全、监督人员专业性水平不高、内设机构部到位、内部监督力度不足、独立性不强等问题。内部审计部门缺少一定的独立性, 其监督和评价结果也缺乏权威性。

二、高校会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根据高校会计内部控制的特点, 并结合相关的高校管理学专家、会计学管理人员的意见, 构建了高校会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见表1) 。

指标说明:货币资金控制主要是指对资金流向进行过程控制,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票据等进行控制;预算管理控制是指在预算的编制、下达、执行、调整、评价控制;经费支出控制是指经费在收入支出中经费审批程序等控制;会计系统数据安全控制主要是操作权限岗位分离制、备份恢复制度等进行控制。

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非税收入征缴绩效评价

在构建了高校会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体系之后, 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其综合绩效进行评价, 本文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CVM) 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 将一些边界不清, 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高校会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体系的具体步骤为以下几点。

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高校会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2、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来确定调查指标的权重, 包括一级权重和二级权重。其具体做法是, 提供高校会计内控控制考核参数指标调查问卷, 用D={D1, D2, D3, D4}表示第1层次指标, 用{D11, d1i, …, Dni}表示第2层次指标。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高校选定从事财务管理的并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家15—18人, 将资料送给每位专家, 请他们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给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作出判断并确定其权数, 通过将专家的预测数据汇总计算其加权平均值得出:

3、确定评语等级论域

确定满意度评估等级及评分标准, 设为E, 本文将满意度评估等级分为五级, E= {E0、E1、E2、E3、E4}= {优秀级、已控制级、已定义级、已意识级、存在风险级}, 具体标准见表2。

4、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设 R={R1, R2, R3, R3}。

5、合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并分析

其中C=WRET。本文使用加权平均法求综合评价。

四、实证研究

1、用户调查

通过给相关高校财务部门及主管高校教育部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 本次采用自填式问卷法收集数据, 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 回收有效问卷46份, 有效率为92%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将问卷随机发放给被调查人中, 让其独立完成调查问卷, 并对每份问卷进行有效性审查。指标的测量利用语义学标度分为4个测量等级:很好、好、一般、差。调查结果见表3。

2、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通过上面调查结果, 我们可以设定如下矩阵, 定义:

利用模糊评价模型进行计算:

同理计算C2=W2R2ET=0.6971;C3=W3R3ET=0.7525;C4=W4R4ET=0.6873。

3、合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综合评价值为:C=D1*C1+D2*C2+D3*C3+D4*C4=0.213*0.7232+0.243*0.6971+0.353*0.7525+0.1910.6873*=0.7203

结果表明, 综合评价向量系数为0.72, 说明采用此模型评价质量为“已定义级”, 属于E2级, 表明高校会计内控制度已建立标准化控制流程, 已实行或正在实施中, 符合高校会计内部控制现状。

五、完善高校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已经成为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手段,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增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观念, 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单位应增强内部会计控制观念, 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工作, 合理设置会计机构和岗位, 明确相关岗位职责权限, 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关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财务文化培养, 营造良好的会计环境。

2、建立严格的预算控制制度

高校财务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3、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体系

应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体系, 定期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作出及时修正。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结合笔者在高校财务工作中的实践, 构建了高校会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该控制体系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预算管理控制、经费支出控制、会计系统数据安全控制等4个一级指标及相应的19个二级指标。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内控控制绩效进行评价, 实证结果表明, 该指标体系能很好地评价高校会计内部控制绩效。最后对高校会计内部控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校会计,内部控制,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法

参考文献

[1]陈姗姗:高校会计内控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会计之友, 2014 (16) .

[2]周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 2014.

[3]钟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非税收入征缴绩效评价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 2013 (1) .

上一篇: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下一篇:军校毕业寄语名言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