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调研报告1

2024-04-23

oled调研报告1(精选4篇)

篇1:oled调研报告1

走进OLED时代 让OLED产业冲刺更有方向感

OLED产业链

OLED技术发展趋势

OLED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OLED学名是有机发光二极管,这一继CRT(阴性射线管)、LCD(液晶显示)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在其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超轻薄、耐低温、色彩丰富、耗电量少、可实现柔性显示„„诸多优点背后,蕴藏着一个巨大的产业。

权威研究机构预测,到2018年,全球OLED面板产值将达224亿美元,OLED照明产值亦将达到60亿美元。当今世界,创新力直接决定竞争力。在颇具诱惑的产业蛋糕面前,我国OLED产业领域的总体创新状况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有机发光二极管行业专利分析报告》撰写的专家,试图从专利的角度对此进行解读,让OLED产业冲刺更有方向感。

OLED产业链

目前,全球OLED厂商的发展重心转向了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建设一条AMOLED生产线(3万基片/月)需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其产业带动作用可以拉动上下游投资近100亿元,实现年产值近260亿元(含4.5代线),新增就业5000余人,并能促进平板产业结构调整。

全球: 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专利分析能够相对准确地评估产业创新状况,是我们认识行业发展现状、获取创新信息的重要途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元器件一处审查员常建军如是说。既然如此,记者请他就当前全球范围内OLED行业的创新全景做一粗线条勾画

全球OLED领域专利申请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期:一是1980年至1996年的缓慢发展期。二是1997年至2004年的快速发展期。三是2005年至今的整固发展期。这一时期,OLED专利申请量有所回落,专利申请向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扩散。

全球范围的OLED专利申请99%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早期专利以材料技术分支、结构技术分支居多。2004年起,工艺和设备技术分支、封装技术分支专利数量逐渐增多,而材料技术分支特别是结构技术分支的专利数量快速下降,专利申请逐渐由上游专利向下游专利转移。常建军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OLED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固发展期,只有封装技术分支的专利数量未出现明显下降,而且在2008年至2009年还出现了上升。“结合目前OLED柔性显示以及透明显示的发展方向,封装技术分支的申请量在未来还会持续增加。”常建军说。

《报告》显示,根据向外国申请的专利占所在国原创专利数量的比例,美国市场最受全球申请人重视;根据向中国申请的国外申请人的比例,美国和日本最重视中国市场。综合申请总量和多边申请量(同时向两国以上提出申请的专利),日本精工爱普生、韩国三星和韩国LG是OLED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公司。

“从《报告》中能够可喜地看到,我国在OLED领域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在突破国外专利壁垒方面作出了成效,但我们仍需加速创新步伐。”常建军表示。

中国: 协同创新力破重围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元器件一处副调研员施曙东向记者介绍了OLED领域中国专利申请的4个发展阶段:

1990年至1995年,以美、德两国申请人为主在中国开始进行专利申请,申请量增长缓慢;1996年至1999年,中国和日本两国申请人开始申请中国专利,以日本和欧洲申请人为主的申请人开始在各个技术分支上进行专利申请,申请量逐步增加;2000年至2005年,中国和韩国两国申请人开始大量申请专利,中国内地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开始大量地进行专利申请,申请量快速增加;2006年至今,OLED技术开始从实验阶段走向实用,中国申请人专利申请逐渐增加。

“对比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与全球专利申请,可以看出存在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技术发展的轨迹并定位技术热点。”施曙东说。在全球发明专利多边申请中,专利申请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工艺和设备、结构、材料、应用、封装;而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从多到少依次为:材料、应用、结构、工艺和设备、封装。

“这说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以工艺和设备为主的技术分支的专利申请。同时,要加强发光层材料、电极结构、光学辅助层材料和基板结构等技术热点上的专利申请。”施曙东分析。

目前,我国内地OLED专利申请分布极不平衡,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区以及具有传统显示产业基础的地区OLED申请量排名靠前。“这是正常的现象。”施曙东说,“这是不同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产业政策倾向、传统行业基础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当前,整合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的上下游优势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与行业内优质资源整合,应成为我国OLED产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对于企业而言,一定要认识到,OLED技术的多学科交叉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家企业做到全产业链比较困难,所以,企业间的通力合作是必然的。”施曙东说。而针对OLED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中国内地申请人中不是企业为主,而是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的问题,中国内地企业应加大对关键技术点的研发力度,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此外还应借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应对: 授人以渔助力创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半导体一处副处长蔚文晋说,“我们希望企业、科研机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等能够掌握报告内容背后的专利分析方法,因为专利信息不断变化,所以内容上的判断都具有一定的期限,但如果我们掌握了一套完整规范的专利分析方法,就能更加自主地让浩瀚的专利信息为己所用。”

在专利分析报告书籍的后面附有一张囊括报告所有专利信息来源的数据光盘。“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定需求,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更深入地信息挖掘。”常建军说。

报告专门聚焦分析了OLED领域的关键技术TFT技术(薄膜晶体管)。在非晶硅TFT、多晶硅TFT、有机TFT、氧化物TFT4种TFT技术中,氧化物TFT因自身的透明特性和相对较高的迁移率成为业内研发人员关注的热点。氧化物TFT在2000年至2007年期间一直处于平稳发展态势,从2008起申请量开始超过其他3种TFT技术,保持迅猛增长态势。专家指出,金属氧化物TFT技术依靠迁移率较高等优势,在高分辨率显示屏领域中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三星、LG等公司都在大力开发金属氧化物TFT技术。

目前,适用于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4种TFT技术国内主要申请人集中在我国台湾地区和内地的四川、广东、北京、上海和吉林。代表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为:友达光电、中华映管、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清华大学、统宝光电、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广东中显科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我们相信,能够积极掘金于这部专利分析报告的创新者们一定会在OLED产业竞跑中更有方向地冲刺。

篇2:oled调研报告1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在实验室中发现,中文名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也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可应用于手机屏、电脑显示屏、可穿戴设备、便携 DVD、车载显示、OLED-TV 等诸多领域。OLED 还可以应用于照明领域,提供面光源照明,具有出光柔和、不伤眼、省电、光线自然等特点。从显示技术来讲,OLED是显示领域的最新端。

OLED 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的铟锡氧化物(ITO)作为阳极,再加上另一个金属作为阴极,具体包括:阳极(Anode)、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有机发光层(EM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阴极(Cathode)。OLED 采用多层结构,造成如阶梯形式的能阶状态,使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提供的空穴和电子,更容易传输至发光层结合,产生光亮。

OLED的发光原理:众所周知,OLED不需要背光源,它在通电的状态下回发出红绿蓝三色光。当元件受到直流电(Direct Current;DC)所衍生的顺向偏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电子(Electron)与空穴(Hole)分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元件,当两者在传导中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Electron-Hole Capture)。而当化学分子受到外来能量激发後,若电子自旋(Electron Spin)和基态电子成对,则为单重态(Sing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荧光(Fluorescence);反之,若激发态电子和基态电子自旋不成对且平行,则称为三重态(Trip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磷光(Phosphorescence)。1.2 OLED分类

根据结构和驱动方式的不同,OLED 显示屏可划分为无源矩阵 OLED(PMOLED)和有源矩阵 OLED(AMOLED)两类。

PMOLED:无源驱动又可以分为静态驱动电路和动态驱动电路。静态驱动方式是将各个像素的阴极连接在一起,构成共阴极结构,改变恒流源加在阳极的电压,就可以控制各个像素的发光并形成图像。而 动态驱动方式是将发光像素的两极引出构成矩阵结构,即水平方向上一组像素的同一个电极是共用的,而纵向上一组像素的另一个电极是共用的,在驱动过程中采用逐行扫描的方式实现显示。由于驱动电压高,使 PMOLED 不适合应用在大尺寸与高分辨率面板上,与现在的发展有所出入。

AMOLED:每个像素都配备由一个电荷存储电容和一个薄膜开关晶体管(TFT),这种驱动技术是使用 TFT 阵列来控制像素发光,由于存在能够存储电荷的电容,扫描过后像素仍然能够保持原有的亮度,并且很容易将驱动电路阵列与显示屏集成在同一块基板上,实现高度集成的柔性屏幕。优点是驱动电压低,发光元件寿命长。作为未来主流的显示技术,现阶段成本较高。

1.3 OLED应用优势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电发光二极管)与其他平板显示器相比,具有主动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低电压直流驱动、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可实现软屏显示等特点,被称为“梦幻显示器”和下一代照明技术。

OLED显示器很薄很轻,因为它不使用背光。OLED显示器还有一个最大为160度的宽屏视角,其工作电压为二到十伏特(volt,用V来表示)。其中,基于OLED的新技术有软性有机发光显示技术(FOLED=flexibleOLED),这项技术有可能在将来使得高度可携带、折叠的显示技术变为可能。

相对比LCD,OLED有以下特点:

其效果对比图:

从历届显示屏的性能对比,OLED使用寿命较短:

1.3 行业产业链

OLED整个产业链分为上游(组零件)、中游(制造)以及下游(制造),产业链全景图如下:

上游原材料供应格局

2.1 材料分类

制备 OLED 的材料种类很多,主要分为电极材料(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缓冲层材料、载流子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等五大类。

阳极材料:OLED 器件要求电极必须有一侧是透明的,因此通常选用功函数高的透明材料 ITO 导电玻璃作阳极以便提高空穴的注入效率。

阴极材料:OLED 的阴极材料主要作器件的阴极之用,为提高电子的注入效率,应该选用功函数尽可能低的金属材料,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型式:(1)单层金属阴极,如 Al、Mg、Ca 等。(2)合金阴极,采用金属合金作为阴极,提高整个有机层稳定性。(3)层状阴极。这种阴极是在发光层与金属电极之间加入一层阻挡层,如 LiF、CsF、RbF 等,与 Al 形成双电极,大幅度的提高器件的性能。

缓冲层材料:在 OLED 中空穴的传输速率约为电子传输速率的两倍,为了防止空穴传输到有机/金属阴极界面引起光的猝灭,在制备器件时需引入缓冲层 CuPc。CuPc 作为缓冲层,使电子和空穴的注入得以平衡。

载流子传输材料:OLED 器件要求从阳极注入的空穴与从阴极注入的电子能相对平衡的注入到发光层中,也就是要求空穴和电子的注入速率应该基本相同,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空穴与电子传输材料。通常选用 NPB 作为空穴传输层,而选用 Alq3 作为电子传输材料。

发光材料:发光材料是 OLED 器件中最重要的材料。一般发光材料应该具备发光效率高、具有电子或空穴传输性能、真空蒸镀后可以制成稳定而均匀的薄膜、它们的 HOMO 和 LUMO 能量应该与相应的电极相匹配等特性。按分子结构一般分为两大类:高分子聚合物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2.2 全球主要原来材料供应商简介

2.2.1 国外主要生产厂商

韩国斗山公司:

斗山公司电子材料是斗山集团的控股公司,主要研发生产覆铜箔层压板(CCL)和OLED材料。OLED材料业务主要生产、供应多种类型OLED有机薄膜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发光材料,下游主要是三星显示器公司。目前,斗山公司在HTL领域占据20%的市场份额。2015年底,斗山公司于出光兴产签署备忘录,将在OLED材料领域进行合作,合作内容包含OLED材料相关专利的互相使用以及计划进行制造层面的合作。德山公司

德山公司的两大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和OLED材料。2015年DS Hi-Metal将OLED材料事业部分拆,成立DSNeolux专注于OLED业务。其产品基本覆盖了OLED材料上游,同时还有红色底材及圆偏光镜。其中,HTL、HIL材料主要供应给三星Display。目前,公司在HTL领域的市场份额是31%。而在发光层材料方面,根据UBI的研究数据显示,由于三星供应链的改变,2015年德山公司的业务规模出现了轻微下滑,为4000万美元左右。根据公司于三星共同申请的专利显示,其供应的HTL材料中使用的空穴传输物质具有较高的HOMO值,且电荷平衡优异,因此具有元件发光率高、驱动电压低、耐热性和色纯度高等特点。美国UDC 美国UDC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和材料研究领域的领导者,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和科学顾问团队以及政府支持。UDC(Universal Display)主宰全球OLED发光材料市场,2015年OLED发光材料收入相比2014年减少11%,尽管收入下降,但它在市场上保持着最高地位。特别是这家公司旗下有一个掺杂剂材料部门,UDC占据掺杂剂材料部门82%的股份,该部门拥有基于磷光的专利,负责向三星和LG显示器提供磷光红色和绿色发光材料。德国默克集团

默克是一家全球领先高性能材料公司。高性能材料有四个业务部门:液晶材料、效果材料、半导体材料和OLED材料。默克是LCD产业中液晶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在TFT液晶市场的份额超过50%,同时已经提前布局OLED业务。目前,默克在HTL材料领域占据了27%的市场份额,在磷光绿色材料领域也有21%的市场份额。默克已经生产出基蒸镀和基于溶液应用的新型OLED材料。同时,公司也与爱普生联手,希望通过新型喷墨式的可打印OLED技术,解决大面板OLED的生产瓶颈。

2015年6月,公司投入3000万欧元在总部达姆施塔特建立新的OLED材料工厂,根据规划,从2016年7月起生产高纯度的OLED材料。日本出光兴产

出光兴产OLED业务基本囊括了材料的上游业务,包括空穴传输层(HTL)、空穴注入层(HIL)、电子传输层(ETL)及有机发光层(OLL)。在HTL领域,出光兴产占据了22%的市场份额,在磷光蓝色材料领域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69%。由于下游厂家LG Display扩大OLED 面板生产,出光兴产计划在近期将南韩年产能提高至5吨,达现有产能的2.5倍水平。2.2.2 国内主要生产厂家

上市公司

万润股份、濮阳惠成(位于国家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股份制国家高新技术上市企业,专业研发和生产酸酐和其他功能材料中间体,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及地区)。

非上市公司:

北京夏禾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6月27日正式落户中关村门头沟园区。该公司成立旨在打破了中国OLED材料壁垒,实现了核心材料的国产化和自主化。目前公司全力打造中国自主创造的OLED行业核心材料,成为我国的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的先锋和标志。一期投资1亿元人民币,已经建成崭新的材料设计与合成实验室7个,分析实验室3个,配备包括400M核磁,LC-MS,GC-MS等崭新大型仪器;拥有材料评价实验室4个,配备包括国际最尖端的器件研发超净室和蒸镀设备。公司计划在2017年12月获得使用自主知识产权OLED材料的满足OLED面板商技术要求的OLED器件验证品目前公司拥有的材料研发团队,除了5名资深的海归博士外,还包括5名清华大学博士在内的充满朝气和创造力的十多名科学家。公司预计到明年夏天组建成50名科学家的团队,每年申请OLED材料专利200项以上。有一定的背景。

北京鼎材:是由一批具有清华、北大技术背景和显示领域行业背景的专家、技术人员组建而成,技术来源于清华大学。经过近几年的运营,现已完成各类材料产品批量制备生产线的设计及设备安装运行,已投入使用。OLED材料设计产能为年产3吨级以上,彩色光阻等其他电子新材料设计产能为年产1000吨级以上。

北京阿格蕾雅:成立于2005年4月,是由留学归国人员在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创办的一家高新科技企业。阿格蕾雅科技主要致力于光/电新材料领域及相关工艺的技术创新和开发。公司拥有雄厚的研发队伍,集合了多位材料学、物理学及化学领域的专家,专注于新型有机发光材料(OLED)的研发及应用。公司注意对各个领域专业人才的合理集合和利用,通过不同技术领域的交叉和协作,充分发挥了公司的人才优势,目前已经形成稳定、高效的研发团队。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外诸多科研机构及OLED厂商建立的牢固的研究合作关系近两年来,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研发出并具有量产能力的OLED材料达40种以上。同时公司始终坚持知识创新,在发展中重视无形资产的培养,及知识产权的形成与保护,已规划并形成了公司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及应用体系,力求保持公司在本行业内的技术优势,成为技术主导型企业。今年,公司开始加强OLED材料性能验证能力与OLED器件制作能力的建设,分别与北京大学、中科院化学所、香港大学(Chong Yuet Ming Chemistry Building)及产业中的领军企业进行紧密的横向合作,培养高端人才、推动OLED产业发展。吉林的奥来德(新三板上市):成立于2005年6月,位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光电产业园内,是一家专业从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吉林奥来德是首家国家立项支持的有机发光材料产业化基地,是“中国OLED产业联盟”的发起单位及理事单位。

现有产品包括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发光层材料(荧光体系、磷光体系)、电子传输材料四大类近百余种,另有OLED中间体几十种。

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由卓世投资、上海国富、东方富海、上海支点等知名投资机构及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共同持股的集研发、生产、贸易为一体的科技主导型高科技公司。

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液晶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公司已开发出新产品1800余种,其中100余种出口国外。

公司现有科研人员近300人,其中博士3名,硕士60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5%。装配有LC-MS、GC-MS、FT-IR等先进分析仪器100余套,具备国际先进升华、真空蒸镀设备的OLED实验中心,配备2000多平米百级超净室和OLED产品中试线。公司有3个生产基地和2个分厂,共建成投产30余条生产线。2 行业政策 市场概况

3.1 全球格局

目前全球 OLED 主要资源都集中在韩厂(如下图),LG 和三星分别在在 OLED 的大尺寸和中小尺寸面板中形成了行业垄断:LG 的 WRGB OLED 技术主要应用于高端电视,2015 年 OLED 电视面板的销量约为 40 万片,今年目标售出 100 万片。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有机屏市场占据了 95%的份额,随着 Galaxy 和 iPhone 使用OLED 屏的计划确定,OLED 将成为智能手机屏幕的主流,2016 年三星小尺寸OLED 面板出货量将进一步攀升。

3.2 中国格局

根据不完全统计,大陆目前已经建成和规划了 12 条小尺寸的 OLED 面板线,台湾已经建成和规划了3条生产线。大尺寸 OLED 面板线也已经列入了京东方、华星光电的投资规划中。由于液晶面板和 OLED 面板在生产工艺上有 70%可以相通,AMOLED 可以在液晶面板技术基础上发展,待 AMOLED 技术成熟,现有的液晶面板生产线都可以改造成AMOLED 产线。因此,从长远看,中国大陆未来 OLED 面板产能相当可观。

图1:大陆及台湾已有生产线

图 2:大陆及台湾在建生产线

3.3 市场需求状况

市场容量:根据一些权威咨询机构的分析和预测,2015年OLED面板的销售额达到了130亿美元,而到2020年它的市场将会达到330亿美元。以此来计算的话,复合增长率估计是在20%-30%左右。但是,还要看像苹果这样的公司介入之后,会不会引起更多的厂商进行购买,如果发生这样的趋势,那达到50%以上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根据 DisplaySearch 的报道,目前已经有很多厂商都在计划或已经量产 OLED 照明产品,到 2018年,全球 OLED 照明市场总规模将达到 60 亿美元,并保持年均 34.8% 的增长。

其中,根据UBI Reserch 数据显示,OLED 材料市场将在 2016 到 2021 年间保持 46%的复合年增长率,最终达到 43 亿美元规模。

手机行业:手机产业应该是全球最为庞大也是产值最高的产业链之一。目前,手机终端市场经过残酷竞争,手机品牌主要也只剩下了中、美、韩三家。而中国手机品牌正在迅速的进军高端。实际上大家也能切身感受到,国产手机不是越来越便宜了,相反是越来越贵了,而在越来越贵的同时,销量和市场份额还在不断大幅上升,这是产业升级的充分体现。我国OLED行业的发展壁垒

4.1 技术及专利壁垒: 4.2 设备:被日韩垄断。

4.3 市场风险:未来OLED市场的不确定性。

5.结语

篇3:oled调研报告1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最新调研与市场销售前景预测分析报告(2013-2018年)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产业运行背景点评

第一章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相关概述 第一节 OLED基础简述

一、OLED的结构和原理

二、有机发光材料的选用 第二节 OLED的特点及分类

一、OLED的优缺点

二、OLED的发光特点

三、OLED的分类

四、OLED的应用

第三节 OLED的工艺技术

一、OLED关键工艺

二、OLED的形色化技术

三、OLED大尺寸技术的研究

第二章 2012年全球OLED产业研究 第一节 2012年全球OLED产业概况

一、世界OLED的发展与深进

二、OLED全球市场格局探讨

三、世界OLED产业处于产业化初期 第二节 2012年全球OLED产业市场剖析

一、全球OLED产值增长变化分析

二、OLED全球市场收入份额分析

三、全球超200厂商进入OLED产业市场

四、2012年全球的OLED产量将猛增数10倍

五、全球OLED的应用状况

六、全球OLED面板产业发展状况

七、国际AMOLED产业发展状况浅析

第三节 2013-2018年世界OLED产业发展方向

第三章 2012年全球OLED产业重点国家及地区分析 第一节 日本

一、日本企业合作共推OLED产业发展

二、日本新研发成果大幅提高OLED效率

三、日本研制出新型OLED显示屏

四、日本强震对产业发展影响评估

五、日本LED/OLED照明发展规划展望 第二节 韩国

一、韩国研发出高效蓝色OLED材质

二、韩国大力推动OLED产业快速发展

三、韩国加大投资期待普及OLED照明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第三节 美国

一、美国政府高度重视LED/OLED产业发展

二、美国OLED照明产业的研发状况

三、美国OLED显示器的研发新动态 第四节 台湾

一、台湾OLED产业发展现状

二、台湾OLED照明光源的研发新动态

三、台企加大力度布局发展OLED技术

第四章 2012年中国OLED产业发展环境及影响浅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季度更新)

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按月度更新)

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季度更新)

四、恩格尔系数(更新)

五、工业发展形势(季度更新)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季度更新)

七、财政收支状况(更新)

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九、对外贸易&进出口

第二节 2012年中国OLED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OLED新型平板显示器件获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二、显示器产业政策

三、关于新型显示器件生产企业进口物资税收政策的通知

三、国家重视OLED产业发展

四、OLED入选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实施方案

五、OLED企业的关税优惠政策

第三节 2012年中国OLED产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二部分 产业运行动态聚焦

第五章 2012年中国OLED产业运行新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OLED产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OLED产业的发展布局

二、中国OLED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我国OLED产业相关企业发展综述

四、中国企业在国际标准中的话语权增强 第二节 2012年中国OLED产业发展综述

一、中国OLED产业所处发展阶段

二、中国OLED行业产品化的技术研究进展

三、中国OLED项目建设情况分析

四、OLED行业规模化生产分析

五、我国OLED行业厂商投入概况

第三节 2012年中国OLED细分产品发展分析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一、发展AMOLED产品的认知及存在的问题

二、AMOLED技术发展的关键

三、我国PMOLED的发展状况

第四节 中国OLED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OLED产业发展面临的三大掣肘

二、OLED大尺寸化发展遭遇的难题

三、OLED发光材料是开发难点

第五节 2013-2018年中国OLED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我国发展OLED产业的三个措施

二、我国OLED产业需谋求联合共赢发展

第六章 2007-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数据监测分析(4059)第一节 2007-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增长分析

二、从业人数增长分析

三、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 2007-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产值分析

一、产成品增长分析

二、工业销售产值分析

三、出口交货值分析

第四节 2007-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一、销售成本统计

二、费用统计

第五节 2007-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一、主要盈利指标分析

二、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第七章 2012年中国OLED产业重点区域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 广东

一、广东OLED产业正大步发展

二、广东OLED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三、广东打造OLED显示屏产学研合作平台 第二节 江苏

一、国内首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项目在苏率先投产

二、昆山OLED产业的投资环境分析

三、昆山平板中心将推进AMOLED产业化发展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四、江苏OLED企业及机构达成产业联盟 第三节 其它地区 一、四川成都将大力推进OLED产业发展

二、校企成都合作共建OLED联合实验室

三、逾5亿元OLED显示器项目落户河南漯河

四、长春将大力支持OLED发展

第三部分 OLED市场应用深度研究-国研中讯 第八章 2012年中国OLED显示应用深度剖析 第一节 手机

一、手机是OLED的主要运用领域

二、智能机将激发高端OLED迅猛增长

三、全球手机用AMOLED市场供应状况 第二节 电视机

一、OLED电视发展概述

二、全球OLED电视发展综况

三、全球OLED电视的竞争局势

四、中国OLED电视发展概况

五、LED与OLED电视的发展形势辨析

六、3D电视成OLED大尺寸应用领域的难得机遇

七、OLED电视发展前景分析

八、全球电视用OLED面板市场发展预测 第三节 笔记本电脑

一、AMOLED笔记本电脑面板已试制成功 二、三星OLED笔记本电脑研发进展

三、戴尔进军OLED屏笔记本电脑

第九章 2012年中国OLED照明应用领域透视 第一节 OLED照明发展综述

一、OLED照明技术简介

二、OLED可望引领照明市场未来

三、OLED照明最新发展现况阐述

四、OLED照明产品研发动态

五、制约OLED照明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影响OLED照明推广普及的技术分析

一、解决材料以及结构问题

二、提高光提取技术

三、提高OLED产品寿命

四、提高成品率推动量产

第三节 OLED照明产品的设计探析

一、照明元件的基本结构设计

二、提高OLED照明光提取效率的方法

三、改善发光均匀性的设计方法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四、控制OLED照明元件衰减的两个方法

五、OLED照明的终端设计

第四节 OLED照明市场前景分析

一、全球OLED照明产业发展局势展望

二、2015年OLED照明市场发展剖析

第十章 2006-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进出口数据监测分析-国研中讯 第一节 2006-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进口数据分析

一、进口数量分析

二、进口金额分析

第二节 2006-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出口数据分析

一、出口数量分析

二、出口金额分析

第三节 2006-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进出口平均单价分析 第四节 2006-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进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一、进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二、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第四部分 OLED市场竞争力测评-国研中讯

第十一章 2012年中国OLED产业竞争及相关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OLED产业竞争概况

一、中国OLED发展具有技术竞争力

二、OLED产业的竞争格局

三、OLED显示器面临LED背光的挑战 第二节 LCD产业

一、OLED相对LCD的竞争优势

二、OLED显示与LCD显示的竞争形势分析

三、今后几年TFT-LCD产业发展预测剖析 第三节 LED产业

一、中国LED照明产业发展回顾

二、中国LED产业发展综况

三、LED照明技术的发展近况

四、LED照明现阶段的发展形势分析

五、我国LED产业形成投资热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十二章 2012年国外OLED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国研中讯 第一节 三星

一、公司简介 二、三星致力于研发OLED显示技术 三、三星投资建设OLED手机显示屏项目 四、三星在天津开发区投建OLED项目 五、三星发力大尺寸OLED面板

六、公司欲未来几年内实现柔性OLED电视量产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第二节 LG

一、公司简介

二、LG扩大OLED显示屏生产能力

三、公司OLED电视面板发展计划 第三节 飞利浦

一、公司简介

二、飞利浦OLED照明发展近况透析

三、飞利浦OLED产品研发取得新进展 第四节 精工爱普生

一、公司简介

二、精工爱普生大尺寸OLED面板研发取得突破

三、未来爱普生大尺寸OLED发展计划 第五节 其它企业介绍

一、日本TDK

二、TMD

三、台湾铼宝科技

四、台湾奇晶

第十三章 2012年中国OLED主体厂商竞争性财务指标分析(企业可自选)第一节 维信诺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发展历程

三、维信诺运营财务指标分析

四、维信诺AMOLED取得新突破

五、维信诺全线打通OLED显示屏制造工艺技术 第二节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企业发展历程

三、信利半导体大力发展中小尺寸显示屏

四、企业运营财务指标分析

第三节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发展历程

三、虹视AMOLED产品技术进展

四、虹视获准建OLED工艺技术工程实验室

五、虹视OLED产业迎来发展良机

六、企业运营财务指标分析 第四节 彩虹集团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彩虹集团谋求转型发展

三、彩虹OLED项目建设进展

四、企业运营财务指标分析

第五节 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一、公司概况

二、企业运营财务指标分析

三、宏威数码OLED项目入围广东现代产业500强 第六节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发展历程

三、天马微电子进军OLED领域

四、上海天马AMOLED项目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五、企业运营财务指标分析

第七节 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成长性分析

四、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分析 第八节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成长性分析

四、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分析 第九节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成长性分析

四、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分析 第十节 略……

第十四章 2012年中国OLED产业专利分析 第一节 OLED技术专利发展概况

一、专利发展概述

二、技术专利分析

三、重要专利分析

四、产业专利状况综述

第二节 OLED世界专利发展格局分析

一、总体分析

二、国家竞争分析

三、竞争对手

四、趋势分析

第三节 OLED专利发展策略分析

一、专利许可问题

二、专利方面的发展举措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三、我国企业应联合建立专利池

第五部分 OLED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研究-国研中讯 第十五章 2013-2018年中国OLED产业投资及前景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全球OLED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一、世界OLED市场发展预测

二、2014年全球OLED产业市场规模展望

三、未来几年OLED显示器市场发展预测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OLED产业前景趋势分析

一、中国OLED市场发展预测

二、今后OLED产品市场走势分析

三、OLED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

四、OLED行业趋势剖析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OLED行业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六章 2013-2018年中国OLED产业投资战略研究-国研中讯 第一节 2012年中国OLED产业投资概况

一、中国OLED产业投资环境

二、国内OLED产业资金投入与在建项目分析

三、中国投资OLED产业的发展优势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OLED产业投资机遇分析

一、中国投资OLED产业投资热点

二、大陆地区渐成OLED投资焦点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OLED产业投资风险及建议

一、OLED产业的投资风险

二、中国OLE彩虹集团公司投资建议

图表目录:(部分)图表:OLED单元结构

图表:新、旧OLED背光结构对比

图表:2008-2012年OLED面板出货金额及成长率

图表:2012年OLED按厂商(包括AMOLED与PMOLED)出货金额市占率 图表:OLED产业链示意图

图表:小尺寸AMOLED和AMLCD面板出货量预测(以千计)图表:LED与OLED性能比较表

图表:领先的OLED照明厂商及其量产规划路线 图表:OLED照明产品量产路线图 图表:OLED照明板的金属辅助线结构 图表:OLED照明板的串联结构

图表:生产OLED照明板的制造成本 图表:串联型OLED照明装置示意图

图表:使用反馈增强型发光二极管的照明器件 图表:利用金属辅助线改善光输出的均匀性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图表:2005-2012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2年中国月度CPI、PPI指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1978-2010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2010.12-2011.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统计

图表:2005-201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2012年不含农户)图表:2005-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 单位:亿元 图表:2005-201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2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7-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企业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从业人数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资产规模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不同类型企业数量分布图 图表: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量分布图 图表: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销售收入分布图 图表: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分布图 图表:2007-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产成品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销售成本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费用使用统计图 图表:2007-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主要盈利指标统计图 图表:2007-2012年我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行业主要盈利指标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6-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进口数量分析 图表:2006-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进口金额分析 图表:2006-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出口数量分析 图表:2006-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出口金额分析

图表:2006-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进出口平均单价分析 图表:2006-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进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图表:2006-2012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图表:维信诺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维信诺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维信诺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维信诺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维信诺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维信诺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维信诺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图表: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彩虹集团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彩虹集团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彩虹集团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彩虹集团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彩虹集团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彩虹集团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彩虹集团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图表: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2012国内LED产量、芯片产量及芯片国产率 图表:2003-2012年我国LED封装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变化 图表:2003-2012年我国LED封装产量变化 图表:2012年国内半导体照明应用构成

图表:国内外功率型白光LED技术指标对比(2012年12月)图表:美国授权OLED专利前十名专利权人 图表:OLED基本专利分布 图表:OLED技术分布

图表:OLED排名前15位的技术(IPC大组)说明 图表:OLED优先权专利申请的国家(地区)分布

图表:主要国家(地区)OLED优先权专利申请的分布 图表:全球OLED专利布局总态势(同族专利)图表:主要国家(地区)OLED专利布局态势 图表:OLED技术领域分布图

图表:排名居前的技术领域(IPC小类)

图表:主要国家(地区)专利申请的主要技术领域 图表:竞争对手专利申请规模 图表:主要机构研发投入统计

图表:主要竞争对手的重点研发领域 图表:专利族成员国数量分布 图表:专利技术种类分布

图表:中国主要消费电子产品占全球产量的比例

图表:2013-2018年中国主要消费电子产品应用OLED面板渗透率预测 图表:2013-2018年中国主要消费电子产品应用OLED面板出货量预测 图表:2013-2018年中国OLED市场需求量及增长率预测 图表:略……

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4:OLED 演讲稿

Hello, My name is Wang Wenping.I will introduce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OLED Technology.Let’s see the contents.I will show you the OLED definition, the developed history, the structure,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advantage of OLED to LCD.First, it’s the definition.You can call the OLED in two kinds.It is cal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in USA, and it is calle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in Japan.In 1963 the first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EL)based on anthracene single crystal,In 1987 first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EL)based on amorphous organic molecules,In 1990---First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EL)based on polymer;(Cambridge University);After then, it is used in several territorys.You can see it is used in MP3 display, cellular, digital camera and TV.We must know what the OLED structure is.There are two styles of drive mode, but I will just introduce the basic structure to you.If we amplify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OLED, you can see there are two electrodes, cathode and anode.There are also three layers 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 emitting layer and hole transporting layer.If I give a voltage from the cathode to the anode, it will emit.I want to show you the applications of OLED.From the developed history you can see OLED is most useful in mobile phone, PDA, smart phones, games and the vehicle display panel.From 2001 to 2009 it is used almost every display.In fact there is also something you cannot imagine.The transparent display, you can see the things across it.The bending display, you can supposedly roll it up into a little cigar with a radius of one single centimeter.So you see the OLED has many advantage ,It is solid state devices.It has thin film.So it is lighter and thinner;it has high brightness and high resolution;It’s viewing angle is wide.the visual angle is greater than about 170 degrees;it has microsecond response speed, about 1000 times of LCD;there is no back light source in OLED so it has low energy consumption;The process is more simple than LCD, but have low cost;It can work normally In 20℃~ 70 ℃.Because of these advantages the OLED is becoming available in commercial products and is expected to eventually replace LCD and PDP Technology.

上一篇:中管党费公示情况报告下一篇:区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