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2024-04-18

村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村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人民政府

简报

第1期

**************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2012年2月7日

早规划转思路谋发展——******镇民政村调研纪实

2012年2月7日上午,******镇镇长*******带领副镇长********等共8人,来到******镇民政村,采取看现场、听汇报、开座谈的形式,对民政村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提出了宝贵意见,现就调研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民政村基本情况

******镇民政村位于******镇南大门,总人口1312人,其中劳动力740人,截止2011年底外出务工529人,根地面积1226亩,开荒面积180于亩,根地总面积1400于亩,其中水田1100于亩,主要集中在5、6、7组,因其他原因常年无法种植水稻面积为50于亩。1

受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限制,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正值青壮年村民外出务工占71.5%(保守估计2011民政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为1500万元),种养殖业发展主要靠留守老人,村域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二、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1、部分村民小组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如5组的道路建设,2、8、9组的用水困难等;

2、村民自身投资种养殖业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而外部投资较少。

三、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1、抓基础,认真做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结合民政村地理条件,王小军镇长指出,村两委要做好三个方面的规划:

(1)经济发展规划。要立足农业大镇定位,走“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辐射,因地制宜滚动”的路子,坚持科技兴农。重点巩固发展基地农业、订单农业、、特色农业、优质高效专用农业。在统筹规划上,继续做大做强水稻育种。

(2)产业布局规划。要区分山区组、平原组和中雁路沿线各村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建立和发展一批布局合理、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态势。在经营方式上,要大力扶持种养殖产业,引导农民主动接受龙头企业辐射,走合作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发展一

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名牌农产品。要充分利用公路沿线的生态、水、林等丰富资源,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促其成为农业新科技示范基地、产业化生产基地和招商引资载体,推动公路沿线加工业、种养业、旅游业的发展。

(3)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按照“规划先行、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镇区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规,完成全村各组的中心组改旧建新规划,特别是要用好用足市委、市政府赋予我镇的各项政策,滚动发展,加快民政村基础设施建设。

2、抓落实,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思路

全村党员干部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调整思路,主动出击,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工作,做到“有侧重、可操作、包完成”。

(1)有侧重。以“建基地、抓龙头、创特色、打品牌”为基本工作思路,以优质化、专用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建立和发展一批布局合理、有地方特色的名优果茶、食用菌、蔬菜、水产品、花卉、禽畜、用材林等生产基地。积极探索土地有序流转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紧跟世界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潮流,走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大力发展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名牌农产品。

(2)可操作。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近期目标和长远目

标,并根据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3)保完成。为村民承诺的事情,承诺一件,完成一件。

3、抓保障,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全村上下继续保持团结协作的发展势头,构造良好的干部融合机制,激活干部的热情干劲,形成合力,推进工作,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坚定、改革创新、作风深入、埋头苦干的村级干部队伍。

篇2:村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2010年底,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村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共调查城关镇、迎丰镇、后柳镇、曾溪乡、长阳乡等8乡镇15个村,其中调查点抽样统计5个村,分别是沙河村、永红村、瓦屋村、梧桐村、大沟村,重点就村域经济的现状特点、农业基础设设施、主导产业、农业服务体系、劳务经济及劳动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调研报告已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现状及特点

调查抽样的5个村共有人口2963人,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2岁,劳动力1701个,耕地6977.8亩。这次调查样本分别为川道、低山丘陵和高山村,具有一定代表意义。根据调查统计,5个村2008、2009、2010年1-10月份经济收入情况如下: 调查抽样村2008、2009及2010年1-10月份经济收入情况表-

时 间 农业总收入 农业实际收入 人均收入 与全县农民平均收入相比 同比增幅2008年 1509.4万元 1078.2万元 3638元 增加968元 5.5%

2009年 1878.8万元 1139.6万元 3846元 增加508元 5.1%

2010年

前10月 1878.1万元 1039.3万元 3507元 与上年同比

增加211元 与上年同比增加6.4%。

----------------

通过调查,发现我县村域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各村能不断拓宽思路,想方设法从实际出发,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引进资金,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产业大户发展,促使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

二是农民增收规划得到制定。在这次调查抽样的所有乡镇中,乡镇都科学编制了石泉县农民增收五年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和当年“升级晋档”方案,各村制订了村域经济特色规划,各户有农民增收明白卡,在规划的引领下,产业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

三是蚕桑、畜牧农村主导产业获得长足发展。调查抽样的5个村在2008、2009、2010三年中,蚕桑、畜牧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具体数据见下表:

调查抽样村2008、2009及2010年1-10月份蚕桑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时间 桑园面积 蚕种发放 桑枝食用菌产值 蚕桑总产值 同比增幅

2008年 1630亩 1378张 9万元 68.3万元 4.1%

2009年 1698亩 1386张 12万元 84.6万元 23.8%

2010年

前10月 1998亩 1496张 16万元 110.62万元

30.0%。

调查抽样村2008、2009及2010年1-10月份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时 间 出栏生猪 畜牧业总产值 同比增幅 实现人均收入

2008年 2835头 293万元 6.5% 988.9元

2009年 3484头 359万元 22.0% 1211.6元

2010年

前10月 3139头 320万元 与上年同比

增加12.2% 1079.9元

四是劳务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具体数据见统计表:

调查抽样村2008、2009、2010年1-10月劳务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时 间 外出就业人数 劳务总收入 占总收入的比重 实现人均收入

2008年 1028人 556万元 51.5% 1876元

2009年 1039人 612万元 53.7% 2065元

2010年

前10月

1192人 615万元

55.6%

2075元

调查抽样村2008、2009、2010年1-10月劳动力人口变化情况统计表

时 间 总

口 劳

力 非劳动力

人 口 外出就人 口 从事农业生产人数 外出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从事农业生

产人数占总

人数的比例 非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008年 2903 1701 1202 1028 673 35.4% 23.2% 41.4%

2009年 2903 1701 1202 1039 662 35.8% 22.8% 41.4%

201年

前10月 2903 1701 120

21192 509 41.1% 17.5% 41.4%

五是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随着农村主导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蚕桑大户、畜牧专业户及农家乐、个体运输户应运而生。这些产业大户带头引进运用新科技,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使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其中蚕桑和畜牧的人均纯收入近两年增长超过150元。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1、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水平还不高。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因素多方面的原因,我县村域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抽样村农民人均收入只有发达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产业化发展水平低是主要内因。一是在五个村占农业主导地位的蚕桑和畜牧两个产业的经济总量偏小,经济效益不高,2008、2009、2010三年中蚕桑和畜牧业占在总收入的比重都低于50%,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小,经济效益还远低于劳务经济的效益,村域经济总量依赖于劳务经济的增长。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五个村有的还未成立专业合作社;已经成立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能力不强,分散的农户经营所占比重大,相当一部分农民仍游离在产业化经营之外。三是农民的市场意识、效益意识还不够强,致使农业生产呈现粗放经营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快速持续发展。

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限制,农业基础设施底子薄,表现为:通村路缺乏项目和资金向组、户延伸,村级水利设施缺乏管理维护、已经损毁的部分缺乏资金恢复,农业机械偏少,除蚕桑外农业很少引进农业新科技。加上调查抽样村中有的由于不是新农村示范村和高效农业示范村,因此近几年农业基础设施没有新的项目和资金投入,加上农民自身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靠天吃饭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增收措施的落实不够。虽然这次调查抽样村的五个村都确定了发展目标,如沙河村确定为蚕桑村、永红村确定为旅游村、瓦屋村确定为畜牧村、梧桐村确定为蚕桑村,而且各村的“升级晋档”方案和农民增收规划已经制定,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推动,产业发展在由抓示范点向抓示范片区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基础差,项目少,在基础设施配套、土地流转、专业技术引进、规模化组织生产等方面都缺乏项目资金和人力进行进一步的落实,产业发展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农民增收无明显提高。

4、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一是新型农技技术的普及不够,农民掌握生产新技术不广泛。二是产业发展资金不足,贷款或筹集资金比较难。部分农户想创办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的计划受到资金的制约难以实现。三是市场服务不到位,“产供销”各个产业链条之间缺乏科学的调控,工业企业没有真正的“反哺”农业。

5、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在被调查的这5个村中,在家务农劳动力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0%以上。目前在家专职务农人口中,多数是老人和妇女,缺乏青壮劳力,由于受教育的限制,加上年龄的关系,对科技、新事物的接受理解能力差,创业创新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也不足。农民的自身科技文化素质低,农业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贡献率还不够高,农产品的品种、质量、这已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瓶颈”。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争取资金,整合中、省、县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各项投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要对边远山村,在项目等方面适当倾斜,在编制项目、安排资金时要在金融服务、技术推广、用地用电用水和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安排上给予优先支持,帮助边远山村农民降低生产生活成本,为边远山村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建议县财政部门对村级经费进行“统筹”,即:对村级干部经费直拨,并适当配套小数额的产业发展基金。

2、进一步发展壮大主导产业。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等发展模式,以村为单位,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传统,因地制宜,选准产业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突破发展主导产业,实行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多措并举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生产效益,使产业既增产又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建议产业发展要在“抓点”的同时加大“扩面”的力度,将产业发展“由点向面”扩展,逐步走向由示范点引入园区化,由园区化引入区域化发展的轨迹。

3、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要统筹城乡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合理调控产业链条各个环节

之间利益分配,形成城乡一体的市场流通体系农业服务体系。要强化组织服务功能,组建农牧业科技服务公司、搭建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社,建议目前要为我县农村蚕桑产业合作社争取收烘经营权,与收烘企业竞争,增加蚕农收入,真正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篇3:村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村域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既是农民的基本生活单位, 又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相对于城市居民, 农村社会结构稳定, 社会秩序大多依靠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村域内部居民之间的生活方式、生产技术、思想意识等相互影响较大, 乡土情结浓厚, 信息传递以面对面沟通为主, 具有传播范围小、速度快、交易成本较低、违约成本较高等特点。村域之间信息传递效率较低, 交易主体的信息非对称特征显著, 彼此之间的协作难度较大。因此, 探索和建立以村域为单位的经济体, 在保障农户单独生产灵活性的同时, 发挥村域集体的经营规模效应, 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我区村域经济发展路径和特点的归纳, 在主导产业上分为种植、养殖、工业生产和旅游四种形式, 虽然表现形式不同, 但从发展路径上可以概括分为:示范推动型、项目带动型、传统优势型和资源禀赋型四种类型, 四种类型彼此可能有交错、相互衔接。

2 示范推动型

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长期性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高风险性, 任何的决策一旦失误, 将会造成一段时间内难以挽回损失, 考虑到自身在信息占有、技术储备和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农民的生产行为较为保守、谨慎, 一些新的技术、产品的推广往往进展缓慢。在村域内部选择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通过言传身教的直观方式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具体而言, 有如下两种形式:

2.1 政府推动型基层政府 (主要表现为村委会和党支部) 除在

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之外, 还应以“参与者”的身份, 拉近与村民之间的关系, 在产业布局、技术支持、环境改善、资金筹措、市场开发等方面发挥示范、引导、协调、规范、服务等作用, 将分散的农户种植塑造成有影响力的生产经营单位, 提高集体影响力和参与市场竞争力, 发挥出规模经济效应。

2.2 精英带动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农业增效, 农民

增收, 农村发展都离不开精明能干的“领头羊”。农民之间社会关系相对稳定, 彼此之间的信任度高, 相互模仿、交流、学习的可能性更大。村中能人或是精英与周围村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他们自己带头致富, 同时也是言传身教或无形示范带领村民致富的“双带”人才, 扩散效果显著。

精英带动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 有表现为示范带动型, 如平乐县显堆村黎宗宪靠种月柿率先走上致富路后, 以事实来转变群众观念, 积极带领村里骨干种植月柿发家致富, 引领全村种上月柿; (2) 有表现为说服带动型, 如环江县下南村村民谭复甘开办养牛示范场, 动员群众打消群众的顾虑, 引导群众走上菜牛养殖之路; (3) 有表现为技术支持型, 如天峨县汉尧屯吕昌发利用楼顶空间饲养山鸡 (也称七彩山鸡) 去的成功以后, 无偿向乡亲们提供养殖技术, 使汉尧屯群众共同走上了这条七彩的致富之路; (4) 有表现为销售服务型, 如环江县山岗村黄继胆攻克酿造技术难关, 成功酿造出优质的窖酒后, 与数百户农户与他鉴定了购销合同, 成为酒厂原料生产者, 实现集体致富。

3 传统优势型

传统是一种传承, 也是一种财富, 是难以模仿的竞争力。村落社会有着长期传统 (习惯) 文化的积淀, 村域内社会结构相对稳定, 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相对固定, 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显著, 文化的传承更多依靠言传身教, 这种地域性特征决定了其稀缺性和稳定性。随着社会流动性、城市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剧, 传统的稀缺性愈发明显。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对传统的继承、保护和发展, 也可以形成独具有色的村域经济。

金秀县孟村以其独特的钓鱼舞、黄泥鼓舞、香哩歌等瑶族歌舞及上刀山、过火海等瑶族绝技, 大打民俗旅游牌, 拓宽增收渠道, 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那坡县龙华村是那坡黑衣壮聚居地之一, 具有“活化石”之称。近几年来, 该村依托黑衣壮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以服饰、歌舞、干栏建筑、丧葬文化等载体形式展现古朴传统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质, 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到此旅游;靖西县旧州街手工制作绣球历史悠久, 是广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品的代表, 当地居民结合当地山水田园旅游资源, 家家户户参与刺绣工艺品的生产与开发, 旧州街也成为广西唯一的村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4 资源禀赋型

我国地大物博, 不同地区无论是气候环境, 还是资源禀赋, 都存在很大差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种差异构成了分工和贸易的基础。村域经济发展也应该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 根据资源禀赋情况,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充分发挥村域竞争优势, 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5 四种村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动因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村域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并没有固定路径,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范式可循, 但在发展中都有着一定的共享。即使是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广西, 只要坚持市场导向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 就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提高农民收入。

5.1 充分相信并尊重农民群众, 注重对典型事例的宣传农民群

众既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受益者, 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 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对于发展经济有着很大的积极性。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任何举措都必须以农民利益为核心, 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作用,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于涌现出来的精英和能人, 要给予宣传和引导, 为他们排忧解难, 尽可能争取项目政策支持, 提供能力提升和素质培训的机会。同时, 还应做好农民协会的培育和壮大工作, 坚持自愿、平等的原则下, 引导广大农户加入协会, 依托协会发挥推广农业科技、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培训农民技能、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作用。

5.2 以规模化、产业化为重点, 培育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规模化、

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是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 有利于破解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流通之间的矛盾, 能够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化方向, 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此外, 农业产业化还有助于培养现代农民意识。要把村域经济建设与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在有利于村域比较优势发挥的基础上, 扶持和培育上规模的龙头企业, 将生产、加工、储存、销售融为一体, 依靠龙头企业, 内联分散的农户, 外联广阔的市场,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好龙头企业的服务工作, 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审批程序、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健全与之相对应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破解流通环节中的瓶颈。

5.3 充分结合当地实际, 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特色即是一种标

示、一种区分, 是差异化经营的典型, 具有良好的潜在经济价值。村域经济发展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立足于当地根本, 因地制宜, 宜种则种, 宜养则养, 宜商则商, 塑造“一村一品”的经济格局。具体而言, 对于城市边缘地区的农村, 应当发挥地缘优势, 依托城市的市场及信息优势, 发展农副产品生产为重点的种养殖业;山区地区农村地区注重开发山区特有的资源优势, 或走特色种植、养殖, 或走手工艺品加工等项目。同时, 必须注意对销售渠道的开辟, 在创造市场、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方面狠下功夫, 鼓励广大农民参与市场流通。只要结合自身的实际, 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 哪怕是传统的粮食种植、家畜饲养等传统产业也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摘要:村域经济的增强与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也是推动农业增收、实现农民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广西有代表性的村域经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 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以期为村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广西,村域,发展,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资源——百村百品http://gxwh.gxlib.o

[2]广西统计信息网.http://www.gxtj.gov.cn.

篇4:村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键词:村域经济 农村党建 脱贫致富 贫困地区

一、基层党组织在推进村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建工作弱化,不能摆正党建与村域经济的关系

一些基层组织负责人对党建工作存在扭曲的认识,不愿意投入精力抓组织建设工作。还有一些基层组织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的内容茫然无知,不了解当前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工作对推进村域经济的重要意义。个别人甚至把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对立起来,认为花时间搞党建耽误经济工作。一些基层支部在组织上精神涣散萎靡不振,在认识上对党的政策缺乏了解以致形成片面认识;在工作中拖拖拉拉、推诿扯皮,对村域经济缺乏关心和热心。党建工作薄弱,导致基层领导核心工作不力,其结果就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难以落地实施,政策不能及时转化成生产力,客观上拖了村域经济发展的后腿。

(二)角色认识错位,缺乏参与村域经济工作意愿

一些基层组织成员不重视学习党章党纲,不认真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忽视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政治身份、角色和使命,导致理想信念淡漠,宗旨意识模糊弱化,无法发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员担任村干部目的不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了在岗位上多拿一点补贴挣点外快。他们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自己的利益上,平时对村里的工作不闻不问,根本上缺乏服务村域经济的意识。还有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愿或不敢作创新的尝试。另有一些党员干部心里有干一番事业搞好村域经济的愿望,但由于缺乏思路和经验找不到发展村域经济的方向和途径,不知道如何下手。

(三)自身素质欠佳,发展村域经济的能力不高

一是基层组织成员的社会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理念相脱节。目前,农村的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党员包括村支部班子成员年龄普遍偏高,大部分党员都是6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人员。由于年龄偏大与外界联系较少,接受的外界信息明显偏少,思想比较守旧,他们固有的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就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难以形成发展村域经济的合力,党的建设基本处于瘫痪或者半瘫痪状态。二是一些基层组织成员经营理念模糊,缺乏驾驭和引领村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也不懂得分析市场行情的方法,难以承担起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历史重任。这一点突出的表现在一些党员自己尚未找到脱贫致富的渠道和手段,更谈不上带领村民致富了。三是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不能按照灵活多变的原则发展村域经济。一些基层组织不能把上级精神和本村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而是机械地执行上级文件,无法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致使群众缺乏对基层组织的信任感。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域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的对策

(一)转换思维方式,加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可以选择农村中的党员“能人”担当基层支部书记。党员能人是生活在农村,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具有较高政治觉悟,懂政策又会经营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多数长期生活在农村,具有比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深得群众信赖和拥护,由他们担任基层支部书记,对于提高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还可以吸收一批符合条件的退休教师、转业军人、退休干部和外出返乡的党员加入基层组织,由他们担任基层党支部的成员。这些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致富能力,他们的加入将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将对提高基层组织发展村域经济能力带来显著效应。

(二)以行业为载体,创新基层组织建设

在实践中以农村中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等经济组织为载体,选择其中的某一种产业为单位建立以产业为纽带的基层党组织。根据调研,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把基层党支部建在产业协会上,同时根据产业生产的特点和党员分布情况,在生产经营的不同环节上相应建立和生产经营相关的党小组,让党员的生产经营模范作用在基层组织中得到充分发挥,以此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组织的号召力和战斗力。此外,还可以打破传统上村与村之间的地域界限,在不同的行政村之间建立联合基层党组织,在更大的范围内立足统筹发展,以产业链延伸、优势互补为原则,进一步推动村域经济循环良性发展。

(三)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农民专业素质培训

一是以农村书屋为基地,在进一步丰富书籍内容和满足农民需要的基础上让其成为培训农民专业知识的业余学校。在具体实施上可以由农村基层党组织出面,采取多种形式邀请农村种养专家和生产经营能手给村民上课。通过手把手的实用技术讲解,及时解决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从高校邀请教师或志愿者来农村做一些贴近农民生活、农民听得懂学得来的市场经济知识,用生动的事例开阔他们的眼界,促使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为村域经济取得进步奠定文化基础。二是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做好农业实用专业教育。远程教育是一种成本低见效快的培训模式,要根据农民的需要安排有关课程,使农民熟练掌握各种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并成为农产品营销方面的行家里手。结合远程教育培训,组织农民到支部建立的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操作,把培训中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基地的农业种养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农户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着,切实实现预期的培训目标。三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培训农民学习互联网知识和各种新媒体的使用。互联网上各种知识丰富多彩,能够学到的知识很多,但就农村目前的情况而言,重点是学习如何上网查找有关信息和发布销售信息。

参考文献:

[1]温亮﹒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12(4)

[2]张忠凯,毕新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贵州农村党建工作[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4(12)

篇5:村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长宁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曾 健

村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基本单元,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发展壮大村域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意义重大。作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长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千方百计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尽快解决制约农村发展难题。

一、正确认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科学内涵 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是指村域内各行为主体(包括农户、村办企业、各经济合作组织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作为独立运营的经济实体依靠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间协作能够主动地获取信息、自主决策并赋予实施,使村域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并最终使村域获得并保持动态竞争优势的能力。

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具体包括农户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村域集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力、村办企业的自生能力、村干部的开拓能力、村域内经济组织的发展能力等,还包括各行为主体间的彼此联系、密切合作,所形成的网络的整体发展能力。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环境,村域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是不一样的,如在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村域经济各行为主体的发育程度相对较高,且外向性突出,网络联系频繁,整体水平较高,尤其体现在村域集体经济、各种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专业化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等;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村域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多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村域的集体经济、各种专业化经济组织等寥寥无几。具体到长宁,村域集体经济基本没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少之又少且发挥作用不明显,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长宁村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几乎与村域农户经济发展能力相当,即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就可大致反映出村域发展能力,农户经济几乎就可等同于村域经济。

二、找准差距,迎难而上,切实增强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紧迫感近年来,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虽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为村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以村级行政区划为地域范围的长宁的村域经济发展仍十分落后。拿长宁与苏浙等沿海村域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苏浙等沿海地区的村域经济比较发达,其所有制结构也较为合理,基本形成了农户、集体、工商业主“三足鼎立”之势,产业结构转向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服务业为支撑的“三产协调”发展局面。以“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为例,现有企业58家,固定资产达21亿元,人均GDP达300万元;“华西村”股票1999年上市,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以村命名的上市公司,成为“中国农村第一股”。而长宁,村域经济至今仍是以农户家庭经济为主体,呈现出“一单”、“一小”、“一短”的状况,即经济结构单一,仍以传统种养为基础,加工类企业基本没有;产业规模小,除烟草等极个别产业外,基本上是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果品、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上是以原料形式销售。

影响村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可归结为两方面:

(一)从外部环境看。一是受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等的制约,使得村域经济在发展空间上受到限制,滞后于发达地区。二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农村土地改革进展缓慢,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制约了土地的规模化流转,造成了小规模的家庭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矛盾异常突出。三是政策性支农弹性有其限度,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存在“离农倾向”,导致资金缺乏,制约了村域经济的发展。

(二)从村域经济主体自身看。一是经济发展能力弱。这是造成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不足的关键因素。比如在对资本的积累和运用上,我们的绝大多数农户有了钱想做的第一件事可能不是如何扩大投资获取更大的利益,而是想把房子修得宽敞一点、家居添置得漂亮一点;在经济发展上,以近几年我们自认为发展较好的开佛乡佛梨村为例,虽然乡村旅游已具有一定规模,在县内及邻近区县也小有名气,但农户各自为政,以种植、养殖收入为主的传统作业方式未得到根本改观,到目前也没有借助优势发展起村办企业、没有组建起功能完善且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村域经济实体。二是环境利用能力弱。应该说随着宜长路、江长路的修通,省级百亿元工业集中区的打造,成贵高速铁路、宜泸渝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蜀南竹海、梅硐竹石林等景区景点的打造等,为长宁的很多村都营造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但目前,真正抓住、真正利用这些优势并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村及农户却很少,这说明我们把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机遇、发展优势的能力还很欠缺。三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弱。突出表现在,很多农户对土地过分依赖,离开了土地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一现象在征地拆迁中反映得尤为明显,如一些被拆迁户因找不到新的生活来源,为了要一些超标准的补偿,一而再再而三的上访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四是自身发展能力弱。作为村域经济主体的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次数偏低,特别青壮年,很大部分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淡薄,劳动效率低,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素质不高,发展村域经济的思路不够开阔、不够活跃,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缺乏足够认识。缺少能人、专家的引领,对生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摸索着解决。带领广大农户发展生产的村社干部,很多眼光不够开阔,开拓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不强,缺乏敢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魄力,不能站在未来谋发展,不能跳出圈子抓机遇。各村域经济主体之间联系不够,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现象较为突出,合作意识不强。此外,受外出务工大潮影响,作为村域经济发展中坚力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居高不下,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小孩,身体条件、发展欲望、知识阅历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增强。

三、创新模式,科学发展,努力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加速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据有关专家分析,未来村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十大趋势:一是村域数量呈进一步减少态势;二是村域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但弱势地位难以根本改观;三是村域经济发展模式更趋多元化;四是村域经济差异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呈扩大态势;五是村域集体经济将重现活力;六是村域经济活动外向性逐渐加强;七是专业化合作组织迅速崛起;八是村域土地流转将加快且方式多样化;九是影响村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更趋复杂;十是文化积淀与整合对村域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如何才能在这十种发展趋势中找到适合长宁发展的具体路径?如何才能推进长宁的村域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必须以项目工作为抓手,创新管理、服务、发展“三种模式”,强化项目支撑、组织保障、综合服务、协调发展“四种能力”。

(一)坚持以项目工作为抓手,强化项目支撑能力。项目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财源点,是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力量之源。纵观村域经济发展得好、取得突破性成效的地区,都是项目工作抓得牢、做得好的区域。比如位于成都锦江区城乡结合部的红砂、幸福、万福、驸马、江家堰、大安桥6个行政村,之所以能打造成闻名全国的“五朵金花”,就在于抓好了“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荷塘月色”、“江家菜地”、“花乡农居”五个观光农业项目。反观长宁,抓项目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县、乡两级,大部分村级组织及其村干部抓项目的意识还很淡薄,上级安排什么项目就干什么项目,别人来投资什么项目就干什么项目,自己没有主见,没有规划,没有长远打算。在村域经济发展中,村干部作为主体中的主体,要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思想,把促进经济发展的主攻点放在抓项目、引资金、创办新型经济实体上;要抓住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新型村庄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及临城、临路、临港、临园等机遇,结合村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认真策划、科学论证1—2个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具有特色、能支撑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并建立能引领未来发展的项目库;要引导农户围绕村域发展总体规划、总体目标、总的项目发展要求,发展子项目、小项目,强力推进户户有项目、人人干项目,一村有一品、一村有一业格局的形成。

(二)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村级组织保障能力。一是强化“村为主”意识。村级班子是村域各项工作的核心,要积极发挥其对村域经济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作用。村级组织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等发展模式,以村为单位选择发展项目,调整产业主攻方向。县级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学习、借鉴并总结推行村支两委交叉任职、村支“两委合一”等成功经验,利用村支“两委”换届之机,有效解决村支两委“两张皮”的问题。乡镇和村级党组织要积极动员和培养有开拓能力、有创新精神、视野开阔、善抓机遇、懂经济、有威信的能人担任村组干部,要动员不能胜任工作的现有村组干部从大局出发,主动让位放权。二是探索成片管理模式。随着改革的深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快速推进,村域经济社会发展牵涉面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要大力推行分片设立党总支、村企联建党组织、跨村联建党支部等模式管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如工业集中区建设涉及的开佛乡龙门、马村、羊

五、顺河等村和长宁镇曙光村、大坪村,佛来山景区打造涉及的佛梨、顺河、两合、马村等村,与蜀南竹海景区旅游产业发展联系紧密的竹海镇龙山、联山等村,就可探索建立统一的管理模式,这样即可满足自然资源分布、公益事业的兴办、同一产业的发展和跨村矛盾的调处等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也填补乡镇和村条块管理留下的空白,还能突破发展区划界限,平衡村与村之间的利益需求,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搭建起农村经济发展网络,拓宽发展空间,组织规模化生产经营。

(三)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村域经济综合服务能力。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能帮助群众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将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要借助旅游资源、特色养殖、工业集中区建设、新型村庄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积极探索建立乡村旅游协会、特色水产养殖协会、村庄建设施工协会、工业集中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作服务组织和各种经济联合体等新型农村经济合作服务体系。要通过各类经济组织,通过“能人+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合作形式,大幅降低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组织成本、交易成本,帮助农户有效规避部分市场风险,广泛开辟就业岗位,有效增加群众收入。二要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加快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村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要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在维护原来的土地权属和使用权的前提下,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制度,成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积极探索宅基地置换、“撂荒地或粗放经营地转包”、“大户或场园主租赁”、“承包户或各村组之间互换地块”、“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进行土地核价入股”等有效的流转模式,提高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篇6:村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1 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1.1 村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拉动下,在“一村一品,万村推进”工程和“农民增收七大工程”的强力推动下,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全面增长,劳务收入和政策性补贴贡献突出,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截止2009年底,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38元,比2008年增长9.6%,高于全国平均增长增速。粮食总产量达到1200.2万t,比2008年增长4.2%,连续第6年获得丰收;水果面积发展到101.13万hm2,比2008年增加8.27万hm2,总产量1150万t,比2008年增长7.8%;畜牧业、设施农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全省基本形成了陕北以羊、薯、杂粮、果、大棚菜为主,陕南以瘦肉型猪、中药材、桑蚕、土特产、绿色食品为主,关中以果业、小麦、玉米、蔬菜、畜牧业、园林花卉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目前,全省已建成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168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100个,一县一业建设县区11个,四区一带建设县区16个。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从业农户80多万户,从业人员200多万人,产业涉及粮、果、畜、菜、手工艺、农产品加工等。

1.2 村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1)“一村一品”成为村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近年来,陕西省围绕苹果、设施蔬菜、猕猴桃、枣、茶、蚕、药、菌、渔、猪、牛、羊、传统手工业等特色产业,确定了“一村一品”为村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力促进了陕西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增收。截止2007年全省已有1000多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其中种植业类670多个,畜牧业类300多个,加工、手工艺、旅游观光等非农产业类50多个。这些村从事主导产业生产的农户已占70%以上,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已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2)村域经济正在经历转型,但总体经济实力仍然偏弱。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下,陕西村域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具体表现为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加快发展,以农业为主的收入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全省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如此,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陕西省村域经济总体实力仍然偏弱,发展差距仍呈拉大趋势。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额看,2007年,陕西省比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495元,2008年差距拉大到1625元,2009年进一步拉大为1715元。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看,2008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36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684元,占53%以上,而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农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收入已占到60%以上。从贫困人口分布及数量看,陕西省有50个国定贫困县、27个省定贫困县,2008年底贫困人口373万,占全国贫困人口4007万的9.3%;全国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的比重为4.2%,陕西省为12%,高出全国近8个百分点。

(3)村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持续扩大。陕西南北狭长,地域差异明显。陕南大部分属于自然条件特别恶劣的秦巴山区,陕北属于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和革命老区,与地势平坦的关中地区相比,这两类地区村域经济发展都难以摆脱“先天性”缺陷;加上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后天性”差距,使得全省三大片区农村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截止2009年底,最高的西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2元,是最低的汉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倍。而1999年西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汉中市的1.67倍。从单个村域的比较看,村与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更为突出。2008年,省内经济最强村宝鸡市东岭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0元,是宝鸡市西部山区最穷村后排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余倍。

2 影响陕西村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分析

2.1 分析方法

目前在因素分析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是相关分析法中的一种,主要是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量化的度量,适合动态历程分析,对数据的要求较低且计算量小,故本文选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分析影响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如果样本数据列反映出两因素变化的态势基本一致,则它们之间的关联度较大;反之,关联度较小。

(1)确定分析序列:参考数列X0和比较数列Xi。

(2)无量纲化处理:综合比较无量纲化各方法优劣,本文选取均值化法(见下式)对X0和Xi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求差序列Δ0 i(k)、最大差Δ(max)和最小差Δ(min)。

其中X'0(k),是参考序列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值,X'i(k)是比较数列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值。

(4)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其中,ξ0 i(k)即为灰色关联系数,Δ(min)为最小差值,Δ(max)为最大差值,Δ0 i(k)为其他差值(包括最小差值和最大差值),ρ为分辨系数,多取0.1-0.5,本文取ρ=0.5。

(5)计算关联度。

其中,r0 i即为比较数列i对于参考数列的灰色关联度。

(6)依关联度排序。对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排序,关联度越大,说明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变化的态势越一致,即比较序列因素的变化对参考序列影响程度较大。

2.2 影响因子的选取

影响和制约村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既有长期的历史原因,又有现实的资源禀赋条件,也与制度和体制有关。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陕西省区域特点,筛选出劳动力、农村基础教育、城乡结构、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通信工具持有量、农村金融、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等8个因素,作为对村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1)劳动力以乡村从业人员数量来表示,主要度量劳动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农村基础教育一般用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由于数据缺失,本文根据前人所作研究以乡村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来代替人均受教育年限,用以衡量农村基础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3)城乡结构以城镇化率来衡量,以区域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并参考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数据;(4)考虑到本文研究对象为村域,且陕西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故以农业总产值来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5)农村居民通信工具持有量鉴于统计数据的限制,选用本地电话用户来表示;(6)由于农村金融中对农村经济影响较大的部分主要为贷款,故本文选择城乡居民贷款余额作为影响因子;(7)由于农业机械化是体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方面,故本文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来表示农业现代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8)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村域经济的基本条件和经济转型的前提,故本文选取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作为影响因子。由于提高农民收入是村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目标,故本文以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衡量村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2.3 实证分析

2.3.1 样本说明与数据获取

陕西地处黄河流域中游和长江支流汉江上游,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条件的差异,境内形成在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各有优势、各具特色,但发展很不平衡的关中、陕南、陕北三大经济区域。故本文选择在陕南、陕北、关中三个地域具有代表性的洋县、富县、周至作为研究对象。洋县地处秦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兼顾山区村落和市场村落的特点,是典型的旅游型经济发展模式。富县地处陕北鄂尔多斯盆地,苹果生产基地,同时又是石油三级储量区,勘探潜力巨大,属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周至地处关中,紧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西安市,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猕猴桃标准化管理示范县,属典型的现代农业型经济发展模式。

2.3.2 计量结果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表1的数据,取ρ=0.5,得到灰色关联度系数(表2)。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陕西统计年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

2.3.3 结果分析

(1)从洋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影响村域经济诸因素的关联度排序来看,关系最紧密的是城乡居民贷款余额,其后依次是城镇化率、乡村从业人员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最后是本地电话用户、农业总产值、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这说明正规金融贷款是影响洋县村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增加有效支农资金投入,是促进洋县村域经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其次发展劳务经济和发展现代农业也是促进洋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是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洋县村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但是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对洋县村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这恰恰反映了长期以来洋县农村基本建设投资过于疲软。

(2)从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影响村域经济诸因素的关联度来看,排序第一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城镇化率,其次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再次是本地电话用户数、城乡居民储蓄贷款余额,最后是乡村从业人员人数、农业总产值、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这说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仅扩大了全县农村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而且有助于扩大城镇内需,进一步带动村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而且可以释放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并有力促进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此外,农村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与富县村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较为密切,这反映了富县力抓农村基础教育的政策已经发挥了成效,农村基础教育对村域经济发展已经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同时,本地电话用户数、农村金融对资源型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3)从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影响村域经济诸因素的关联度来看,排序第一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农业总产值,其次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城乡居民贷款余额,再次是城镇化率、本地电话用户、农村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最后是乡村从业人员数、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周至村域经济发展与农业总产值关系密切的主要原因是周至县的现代农业比较发达,农业产业的高端化、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业成为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同时,研究结论也进一步表明,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加大农村信贷支持力度,也是加快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但是,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村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仍然不显著,这和洋县、富县的结果趋于一致。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由于地域环境条件的差异,影响村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各不相同[7]。但就陕西而言,城乡居民贷款余额、城镇化率、农业总产值是影响村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农机总动力、电话用户、农村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乡村从业人员数4个因素对陕西村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区域上呈现明显差异。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对陕西村域经济发展影响最不显著。这是因为县域财政收入用于农村基本建设投资的资金总量不足且大量外流,其中大部分投资仅靠县、乡、村和农民筹措,造成了农村基本建设投资的乏力和低效[8]。

3 政策建议

3.1 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以县域金融机构为依托,通过贷款政策引导支农信贷的投放,并对信贷资金进行地区间调剂;二是对农村信用社实行优惠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有效增加支农资金投入;三是成立县域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中心,建设农信社接入大额支付和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推进农村地区征信系统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3.2 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步伐,引导农民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

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步伐。(1)加强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指导县域城镇化科学发展。(2)统筹城镇建设用地,扩大城镇发展空间。(3)深化投融资和公用事业改革,加大县域城镇建设力度。(4)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5)大力支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县域城镇化发展[9]。(6)加快城镇户籍制度、用地制度的改革,消除城镇化的体制障碍,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异地搬迁,引导新办企业进入城镇,推动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3.3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主要措施是:(1)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对农机化资金投入、农机科研、农机服务、农机生产企业的广泛参与给予保证[10]。(2)认真落实国家对农机购置实行直接补贴的政策,适当扩大补贴机具种类和实施范围,并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给予扩大补贴。(3)培育发展农机服务市场,扶持发展专业的农机服务公司,定期进行农机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同时组织农技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素质。

3.4 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主要措施是:(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增加支农投资中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增加农业科研投入。(2)以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依托,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农业科技“核心示范-区内带动-区外辐射”的示范推广格局。

3.5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要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1)要扭转村域经济发展中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投入的传统观念,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视作一项准公共服务,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的思想开放程度和学习主动性。(2)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专项基金,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鼓励农民创业。(3)围绕农业现代化和进城务工农民工的职业需求,定期定点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4)以县级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建立农村人才市场,并联合人才市场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向农村发布用人信息。

3.6 加大农村基本建设投资,消除村域经济发展中的“短板效应”

主要措施是:(1)建立完善的农村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使用和监督制度,依靠立法,确保市级以上农村基本建设投资资金到位率。(2)统一资金来源渠道,明确部门分工,避免重复投资和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3)放活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市场,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4)建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对水、电、路等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基本建设采用政府投资为主,私人投资为辅,对电信、煤气等部分准公共物品投资采取市场供给为主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乔家君.村域经济研究的国际进展[J].人文地理,2010(2):24-30.

[2]谢海军,翟印礼.农村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7):90-92.

[3]韩正清.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2009(4):86-90.

[4]王斌,杜英娜,于树会等.河北省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304-306.

[5]朱玉春,唐娟丽.公共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商业研究,2009(5):197-200.

[6]张明阳,谢志仁等.浙江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科版),2004,27(2):103-106.

[7]朱玉春,黄增健.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999-3000,3022.

[8]林毅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J].农业经济问题,2000(7):2-3.

[9]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的通知>[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6ebabb3a580216fc700afd39.html,2009-03-27/2010-11-22.

上一篇:度管理和作业人员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记录及考核合格证明材料下一篇:《爆米花跳跳》小班体育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