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

2022-11-14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

2007年,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36条”)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意见》(黔府发〔2006〕14号,以下简称省“42条”)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各项工作的落实,非公有制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快实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挥支柱作用,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1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非公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

2、非公有制经济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税收76.16亿元,同比增长 38.6%,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44.35%,比上一提高6个以上百分点。其中:在全市国税收入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30.9亿元,占全市国税收入的28.07%;在全市地税收入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45.26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73.4%。

3、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新增就业主渠道。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新安置就业4.44万人,占当年全市城乡统筹就业人数的59.3%;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安置和灵活就业1.88万人。目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进城务工农民工及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渠道。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0.64万人,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0.68万人,占当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的82.5%;当年转移就业的2.6万名农民工绝大多数在非公有制企业务工。

(二)非公有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实现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

一、

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9.3%、36.4%和54.3%,初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非公有制经济由以前的粗放型、低层次逐步向集约型、高层次发展;发展领域由以前的以工业为主逐步向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新型服务业、信息化产业等领域拓展;非公有制工业由以前的以高耗能、低附加值为主逐步向低耗能、高附加值转变。在老干妈、益佰制药等原有优势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还涌现出同济堂制药、星力百货、新希望农业科技公司、塑力线缆等一批企业,为壮大相关产业规模、形成相关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三)非公有制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1.09亿元,同比增长16.29%;实现工业增加值70.03亿元,同比增长15.35%,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幅。非公有制工业的高速发展,为实现工业强市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四)非公有制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力军

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实现了“两个壮大”。一是从数量上来看,非公有制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注册户数已超过10万户,占全市企业数的比重达到92.4%。二是从发展的质量上来看,非公有制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例如老干妈公司,2007年克服瓶盖风波带来的不利影响,工业产值突破11亿元,上缴税收1.45亿元,企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同济堂制药于2007年年初成功赴美上市,并于同年成功兼并老来福药业,当年完成工业产值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7.6%;其他一部份企业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宏立城房开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星力百货2007年销售收入6.52 1 亿元,比上年增长23.9%。2007年,我市30户重点非公有制企业户均产值达到3.8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5%。

(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党的十六大特别是2003年全市第一次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我继续贯彻落实《贵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办法》和《贵阳市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建议》等一系列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扶持措施,出台了《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措施》(筑党发[2003]1号)和《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彰奖励办法〉的通知》(筑党办发[2003]14号)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2007年,我市继续狠抓这些鼓励扶持措施的落实,不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和发展环境,大大激励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解决融资难问题。2007年,我市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扶持渠道进一步拓宽,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市委[2003]1号文件精神,从全市技改资金中切块专门用于扶持非公经济发展,同时加大市科学技术创新资金、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扶持资金的倾斜力度;二是充分发挥贵阳市与国开行贷款平台的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省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对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2007年,非公有制企业获得由市经贸口安排的流动资金贴息、技改资金贴息、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扶持资金达到4800余万元,获得开发行贷款1000万元,获得省专项资金支持金额1705万元。同时,贵阳市对获得省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予以总量1:1的资金匹配。

3、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对外交流,积极开拓市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参加“中博会”、“中创会”、APEC等国内、国际大型会展,拓宽视野,加强对外交流;同时引进了一大批涉及新材料制造、食品加工、房地产开发、旅游服务等领域的非公有制企业,壮大和发展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规模。

(六)利用“多彩贵州”两赛一会的契机,大力开发旅游商品产业

通过2006年和2007年的“多彩贵州”两赛一会活动,积极组织推荐企业参赛,发掘出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较好市场前景的旅游商品,全市共有168件(次)作品获市级选拔赛奖项,140件(次)作品获省级评选赛奖项。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商品产业,一是按照省两赛一会组委会《贵州省旅游商品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成立了贵阳市旅游商品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积极提供资金扶持,2006年以来,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共拨付扶持资金200万元,为 “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发掘出的12项旅游商品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扶持。

总的来说,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总量偏小,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仍呈现“低、小、散”的特征,发展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弱,产业化水平低。三是长期以来,由于创业阶段融资困难、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政府机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素,使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约束。

三、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展望

由于2008年年初严重的雪凝灾害,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雪凝灾害中仅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直接损失就达到2.51亿元,间接损失达19.53亿元。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全市经济发展“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总体要求,2008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幅要确保达到17%,力争达到1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确保达到17%,力争达到19%。为实现上述目标,2008年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政策落实与法规实施,继续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贯彻落实国务院“非公36条”、省42条和市有关文件精神,修订完善《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不断优化非公经济发展

2 环境。坚持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保障权益,维护公平竞争,营造发展环境,围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取得突破;加大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建立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提高服务及办事效率。

(二)继续着力推动和解决中小企业、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

落实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签订的贷款协议,发挥贵阳市借款主体平台的功能,加大对我市中小企业贷款的开发和扶持力度;逐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安全运行保证机制,积极探索融资渠道,逐步完善融资体系;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制度创新,规范和扶持担保业的健康发展,建立担保业的风险防范控制制度、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行业自律制度,加强对担保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设立再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设立贵阳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认真贯彻《典当管理办法》,依法对全市典当行业进行监管,规范典当公司行为,增强典当公司守法经营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典当业对非公有制企业典当融资的功能,准确把握典当行业在社会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促进典当行业快速发展。

(三)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认真做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针对一些特殊行业的专业培训(典当、统计培训),加大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市场营销等方面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素质。

(四)做好非公有制经济运行监控工作

加大对非公有制工业运行的监控力度,将重点监控的非公工业企业由30户扩大到50户;新增加50户服务业企业的统计与建档;摸清全市第三产业非公经济构成情况、运行特点、发展趋势,力争在非公第三产业工作中有所突破。

(五)大力推进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利用资本市场推进非公经济发展

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的要求,确保每年均有1-3户企业进入上市通道(进行股份制改造、进入上市辅导、上报国家证监委待批)。

(六)继续做好“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的组织工作

编制《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继续为促进贵阳市生产旅游商品的非公有制企业、个人搭建平台,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步伐。继续挖掘,推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吸引全省能工巧匠进驻贵阳,促进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人才聚集,做好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和产业集群发展工作。

第二篇:##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为了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市政府关于撰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的通知,我县迅速组织工商、工信、工商联、统计、国税、地税等部门有关人员先后深入非公企业和个体业主及有关单位对全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旨在总结发展的经验和找到影响发展的原因,在今后我县非公经济发展上,我们更好、更有效服务非公经济,使非公经济在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发展现状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县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强化园区建设,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了营造环境抓项目促发展活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截止2012年6月,全县登记注册私营企业420户,从业人员768人,注册资金71068.4万元,其中,农、林、牧业60户,采矿业10户,制造业82户,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9户, 建筑业65户,交通运输、仓储业14户,信息传送、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4户,批发和零售业102户,住宿和餐饮业6户,房地产业6户,租赁和商务服务8户;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7009户,从业人员19769人,注册资金18178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93户,入社成员1032人,农民成员1004人,注册资金18743万元。

近年来,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2011年全县累计登记注册私营企业301户,比2006年增加283户,年平均增长率37.32%;2011年累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7251户,比2006年增加6569户,年平均增长率27.47%;2011年累计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32户,比2006年增加132户,年平均增长率158.99%,这些数据可以体现出我县非公经济呈发展上升趋势。

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层次不断提升。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13户,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92.86%,其中,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12户,500—1000万元以上的1户,全县涌现出了鑫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惠思洁纸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创建了一批在省内外颇具影响的名牌产品,“鑫龙”牌碳化钙、单氰胺、硫脲、氰氨化钙、双氰胺、三聚氰胺、硝酸胍、氨基胍盐获得甘肃省著名竞标、“惠思洁”牌系列生活用纸被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

3.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通过参加全国、全省大型商贸活动和创办工业园区进行招商引资,特别2009年我县 2 工业园区的创建给招商引资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至2011年底,共引进投资超千万元的私营企业15户,以建材、化工、能源、制造等产业为主的一大批大项目落户我县,不仅加快了我县工业化的进程,也为我县非公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近几年,先后建成了##伊禧堂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高原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产品初加工企业;以PVC管材、彩钢加工为主的甘肃海纳塑业有限公司、##鸿达彩钢有限公司等一批生产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优化了非公有制经济产业结构。

4.非公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从非公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看,非公企业在促进财政增长、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16.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7.18%,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65.5%,比2006年提高了3.53个百分点;2011年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7017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16472万元的42.6%,比2006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财政增长的重要来源。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全县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1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21616人,比2006年增加7566人,有效解决了社会富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问题。随着非公有制经济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造福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2011年至2012年全县个体私营经济为教育事业、公益事业共捐款13万 3 元、抗震救灾捐款22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资金周转困难,融资渠道不畅。目前影响企业发展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匮乏,缺乏获取资金的有效渠道,融资难成了制约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由于企业管理水平低、报表欠真实、缺乏不动产抵押、信誉度不透明、贷款额度较小、银行发放贷款交易成本较高和担保抵押条件苛刻等这些不利因素,使企业发展错失良机,部分企业因资金短缺造成建设项目搁浅,已投入资金无法收回,不能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2011年,省工商局跟兰州银行签订了企业融资的框架协议。之后,县上立即将需要贷款的82户企业的贷款表册进行了上报,但是,至今只有1户企业进行了融资。由于资金不足,在一些有一定生产经营基础并初具规模的企业,欲谋求资金再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只能是“望资兴叹”,“无米下炊”。

2.个体私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一是非公经济中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和部分私营企业,其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有的是初、高中毕业后父母出资开店开铺,有的是在外地打工挣钱后摆摊设店,这些从业人员基本未进行过职业培训,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二是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个体工商户大多数是“夫妻店”、“兄弟姐妹店或厂”的家庭式管理模式,小打小闹,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小生产者思想,缺乏创新能力和做大做强的竞争意识。三是信息不畅,大多数个体经营都不善于捕捉信息, 4 相当数量的私营企业生产经营面窄、产品档次低,品种单调,缺乏品牌意识,部分企业技术设备落后,有的还停留在小作坊的手工操作上,产品在市场缺乏竞争能力。

3.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的个体私营企业主明知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不讲诚信,偷税、漏税,变相逃税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只要求政府服务,出台优惠政策,不依法纳税,不讲回报社会;有的企业主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不买保险,“两低一高”现象在个体工商户中普遍存在。经走访座谈,大多数业主都未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更谈不上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即使少数业主已购买“两保”,但拖欠保费相当严重。

4.行业发展不平衡。全县个体私营企业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日用消费类、家居生活类、餐饮住宿类、休闲娱乐类等基本无技术含量的行业,经营领域不宽,经营形式较为传统,基本上没有形成大的专业市场,诸如药业一条街、农资农机一条街、特色农产品一条街、批发一条街、建筑建材一条街等。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加工旅游业等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

5.非公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造成本县部分质好品优的产品,在市场上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产品销路不畅,尤其是在农产品创品牌占市场上与其他县区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营造宽松优良的发展环境。一是拓宽发展领域。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进入和参与电力、石油、通信、铁路、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多种领域。二是进一步优化舆论环境。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和形式,广泛宣传中小企业对富民强县的重要作用,宣传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形成谁发展谁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三是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把是否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尺度,要多服务、多帮忙、多设路标,简化办事程序。突破全县非公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外贸、技术、金融、法律、信息、能源等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四是进一步优化法制环境。给予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平等的法律地位,对侵犯非公有制经济合法财产的案件,依法及时查处。五是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坚决打击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保障绝大多数守法、规范经营的企业健康发展。

(二)统一准入标准,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对全县各类市场主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要求以及城市规划要求,设立统一的规模经济标准、质量技术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重点参与供水、供气、供热、绿化、环保、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推进民营资本投资全县农村文化、卫生、医疗、旅游和非义务教育等。

(三)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渠道,实行公平的信贷政策。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政府的积极支持,政府部门和金 6 融部门要加大对非公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提高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抗风险能力。积极发展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对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和投资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改变现在单纯依靠政府出资设立担保机构的做法,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个层次的担保体系,以解决现行金融体制改革框架下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的瓶颈性制约。

(四)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市场服务环境。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帮助个私企业进行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大力支持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中介服务的工作,采取民办“官”助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协会、个私协会等机构,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建立向非公有制经济发布政策和经济信息的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五)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引导和加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道德建设和信用建设,教育他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决依法经营,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防范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对诚信纳税的企业给于鼓励和表彰,努力推动建立诚信经营的良性循环机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社会氛围。

(六)改善个体私营经济生产经营条件。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发展的场地问题。一是将闲置的场地租赁或者转让给私营企业,使其规模扩大,实现低成本扩张。二是加强对市场建设的管理力度。鼓励个体私营业主集资建立街道市场、专业市场。 8

第三篇: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按照这次城市经济调研的总体安排,调研组对全区非公有制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实地察看了部分民营企业和项目建设,并召开了非公有制经济专题座谈会,全面分析总结了宝塔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扩大,主要经济指标呈持续增长态势。据统计,目前全区在册个体工商户15378户,从业人员33382人,注册资金15.19亿元;未注册个体工商户5024户,从业人员11758人;在册非公有制企业4652户(市上3484户,区上1168户),从业人员38060人,注册资金102.0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8户(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宝塔辖区共有非公有制经济25054户,从业 8.32万人。2009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6.42亿元,占全区GDP的29.1%,上缴税金6.39亿元(区国税0.96亿元,区地税3.2亿元,市地税直属分局1.73亿元,市国税直属分局0.5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47%,增加值和税收分别较2008年递增了13%、14%。

(二)非公有制经济涉及领域广阔,发展后劲较为强劲。2002年10月,在原乡镇企业局的基础上组建了非公有制经济局,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2003年以来,我区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主要涉及机械加工制造、石油煤炭开采配套、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商贸物流、农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和现代服务十大行业。形成了以嘉盛石油机械公司、山利工贸有限公司、常泰药业公司、圣果果业公司为主的16户加工制造企业,狠抓基础管理和省级名牌产品研发,产品质量、产能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较为迅速;以延百集团、丰泉物流建材市场、大华物流园区、帝豪商场等1200户批发零售为主的商贸物流业,销售业绩逐步攀升,吸纳了大批劳动力转岗就业;在以治平建工集团、慧泽房地产、龙飞建筑公司、川口建筑公司、玉龙房地产为主的402户房地产、建筑企业的带动下,区内建筑建材,房地产开发,居家装饰市场比较活跃,辐射区域不断扩大;以王家坪实业发展集团、资协公司为主的79户交通运输企业成为了市区货运的主要力量。以银海(集团)国际酒店、丽森酒店为主的816户餐饮住宿企业,在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接待能力持续提高,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显现。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6.3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47%;对区本级财政贡献达1.88亿元;从业人员达到8.32万人,支付报酬12.48亿元,人均工资达15000元。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在增加财政收入、安置就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区非公有制经济局党委成立以来,按照组建一批、完善一批、提高一批的思路,加快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步伐。全区已有34户企业建立了党组织,有企业党委2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40个,共有党员294名,64户企业成立了工会组织,建立了10个党建示范点和8个工会示范点,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经营业绩的上升和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培育造就了王西林、张平、沙张明、姜志东、赵文忠、曹春景、郝成斌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他们致富思源,通过多种形式回馈社会、回报乡邻,积极投身新农村、小城镇和农业产业建设,特别是治平建工集团的张平,在新农村及农业产业开发建设方面,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我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张兴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治平机械化养鸡场、旅游接待中心治平山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捐款捐物参与扶贫帮困、贫困生、残疾人救助等慈善事业,非公有制企业累计为全区扶贫帮困、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及新农村建设捐款捐物2亿多元,资助贫困学生及失学儿童1500多人。此外,全区有60多名非公有制企业家被推选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王西林、沙张明、张平、姜志东四位企业家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王西林同志还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政治待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受传统农业农村工作思维影响,对于城市经济缺乏深入研究,更加忽视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制定工作措施和落实政策上做的很不到位,一些制度、文件流于形式,优惠政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二)企业规模小,总量少,结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差。非公有制企业在名优产品开发方面认识不到位,投入严重不足,所以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上竞争能力不强。特别是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石油产业在产值和社会贡献方面占绝对份额,而农产品加工、社会服务等

二、三产业规模小,总量少,发展不平衡。全区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只有248个,主要集中在建筑建材、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2009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仅占全区GDP的29.1%,而全省平均达到了45%。

(三)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制约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承担了许多额外的负担和事业性摊派,收费、罚款随意性大。有的部门重处罚轻服务,只收费不服务,乱检查、乱评比、吃拿卡要、变相收费、搭车收费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企业有好项目、好产品,急需发展,但申请用地审批难,办理周期长,部门互相掣肘,设置障碍,使手续很难及时办理,不利于企业扩大规模。由于发展环境的制约,导致部分企业被迫将项目和资金转移到西安及周边县区发展,造成税收外流。

(四)融资难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一是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至今没有成立信用担保中心,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担保业务无从谈起;二是银行的贷款门槛高,企业可提供的贷款抵押资产有限,制约着贷款申办;三是区内只有四大专业银行和信用社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而没有引进商业银行,所以资本金融市场不活跃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非公有制企业管理方式落后,自身素质不高。我区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晚、基础差、规模小,大多数仍处于资本的初始积累阶段,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方面意识不强,投入不足。在执行安全生产、劳动用工管理、职工技能鉴定、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行业法律法规方面的情况较差。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的信誉度较低,给自身开展融资、信贷、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等工作造成了困难,制约着企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对策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来抓。要树立"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就没有宝塔区经济大发展"的理念,按照"不禁止则允许"的原则,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准入条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是不折不扣地认真落实《宝塔区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二是按照省、市要求,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纳入乡镇、部门的目标考核范围;三是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明确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各职能部门要按照省、市精神,尽快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障、税收优惠、资金信贷、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二)加快延安(宝塔)中小企业产业园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思路,加快延安(宝塔)中小企业产业园建设步伐,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内容,力争到2013年完成产业园碾庄汽车机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入驻标准。同时着手规划姚店区域、冯庄区域、河庄坪区域其它园区的前期筹建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用地难的问题。二是在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区的综合优势,重点抓好五个依托,即:依托石油、煤炭资源开发,发展机械制造及加工配套产业;依托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相关的配套产业;依托红色旅游,发展餐饮、住宿和乡村第三产业;依托城市扩张建设,发展建筑建材和房地产开发产业;依托延安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和现代物流配送服务产业。以此来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农民收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

(三)健全信用担保体系,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认真贯彻执行《陕西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管理试行办法》,加快组建宝塔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拓宽担保范围,加大担保比例,规范担保行为,发挥已成立的2户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加快其它小额贷款公司的组建步伐,尽快与省市金融机构联系,在我区组建成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股份制银行。二是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推荐重点项目和信用好的企业,为金融部门和企业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缓解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四)加强创业培训,推动全民创业。一是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把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纳入全区培训教育计划。二是充分利用区职教中心、区农发办扶贫培训和中小企业培训基地等平台,整合培训教育资源,实行培训资金捆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对非公有制经济厂长(经理)和经营管理人员及创业者进行政策法规、统计信息、计算机财务、市场营销、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每年培训人员不少于2000人次。每年组织企业厂长(经理)赴沿海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创新经营理念,提升发展水平。

(五)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职能作用。一是借鉴浙江及外地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器或创业辅导中心的做法,建立宝塔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协调服务中心(大厅),将政策咨询、金融服务、法律顾问、土地预审、税务、工商、项目立项、规划审批等服务类型集中到一个地方办理,实行代办制,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加强项目库建设,设立专项经费,由专人负责,考察论证一批重大项目,定期向企业推荐。联合各类媒体,经常向企业发布政策法规、交流合作、技术改进、中介服务、项目推介等各种信息;三是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帮助企业引进紧缺人才,选派部分大学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四是通过政府引导、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其它团体成立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和各类中介组织。

(六)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在鼓励、支持和引导的前提下,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在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标准质量、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法人制度建设等法律法规方面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每年确定一批信用等级良好的企业,开展融资和技术协作等活动。对不按时纳税,欺诈客户,还贷不及时的企业通过媒体进行公开曝光,逐步营造"守信获益、失信失利"的良好氛围。

(七)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发挥宣传舆论和奖励机制的导向作用,继续按照《宝塔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奖励办法》进行表彰奖励,赋予优秀企业家应有的地位和荣誉,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支持创业,争干事业、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把非公有制经济扶持发展基金列入当年的财政预算;二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投诉中心建设,落实专职人员,及时受理和认真办理涉及破坏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环境的投诉和举报,继续开展企业对职能部门监管和服务工作进行民主评议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非公有制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三是继续实行缴费明白卡制度和缴费登记卡制度,严格执行《陕西省行政事业收费目录》,收费标准按最低限额收取。严禁采用各种形式的罚款收费收入提留分成,任何单位不能定罚款任务,对轻微违法的按下限处罚。对园区、大型超市、市场企业的执法检查由非公有制经济局牵头,组织各执法单位对企业统一检查,一年不能超过2次(除安全检查外)。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持续、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

(八)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按照"成熟一户,组建一户、巩固一批、提高一批"的工作思路,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覆盖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没有党员抓发展、有党员的抓组建,有组织的抓规范,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要继续落实区级领导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制度,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县人大视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视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08年度工作安排,**县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人大常委会于10月20日,组织部分委员和代表对**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视察。

此次视察,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和到企业实地察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视察组听取了**县经济发展统计局局长鲍铁力所作的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先后到光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市 乳业有限公司和**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视察,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介绍,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通过视察,委员和代表们认为,**县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思想认识明确,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县人民政府从实际出发,立足区位优势,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截止目前,**县非公有制企业已发展到 万户,从业人员 万人,元至九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完成年计划 %,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过亿元的企业有 家,过5000万元的有 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 家。

(一)科技园建设情况。目前,科技园已开发用地亩,已投入 亿元人民币进行基础设施“九通一平”的全面建设;已签订入园企业 个,总投资 亿元, 乳业 万吨液态奶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市场带中,日用百货及副食品批发市场工程、汽车城已启动建设。

(二)招商引资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县人民政府积极筹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项目,共收集各类项目30多个。截止目前,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6个,合同(协议)资金30.0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45亿元。

(三)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县人民政府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开发了**旅游服务中心区等10个特色景区,构筑了特色的精品旅游景点线路和旅游节。举办了生态旅游文化周”活动。环湖公园已完成整体工程。还将开工建设黄河旅游项目。

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做法

(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努力增强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意识,每年召开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让企业与执法部门现场对话,沟通感情。同时还经常深入到非公有制企业,为其提供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帮助,协调有关部门为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在用地、税收、城管等方面的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加大对企业的保护力度。政府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保护力度,对有关政策规定的可以享受的优惠,给予非公有制企业同等待遇,减少在具体落实中存在的人为障碍。禁止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防止“三乱”现象的反弹。

(三)努力落实相关政策。政府按照“先发展后规范,先扶持后受益”的思路,积极与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相互配合,努力落实相关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诚信度较高的非公有制企业,帮助协调解决贷款融资难问题。与多家金融部门联系,为企业协调解决贷款万元。同时,充分发挥个人创业金融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 余万元。

(四)引导、扶持企业发展。政府引导、扶持非公有制企业由消费娱乐型向外向型、效益型、科技智能型转化;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等对**县基础设施、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领域的投资经营,引导其走多元化经营之路,向宽领域、大规模、高层次和高新技术方向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部分企业经营者、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较低,对科技开发不够重视,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产品科技创新不够,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政府虽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关系到企业切身利益的优惠政策,如新建的创业型企业在注册登记、税收、经营场地、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尤其是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还不到位。

(三)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缺乏后进,企业所生产的名、特、优产品投资大、产出少、大多增产不增收。

四、建议和意见

(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减少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制约、平等对待非公有制企业。要树立公仆意识,多为企业提供服务,做好企业的后勤和帮手,加快我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

(二)政府及有

重活 调教初唐 异界之极品奶爸 魔兽剑圣异界纵横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第五篇:关于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2011年4月)

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常委会组成调查组,于3月底至4月初,先后深入到乌马河区、西林区、新青区、铁力市和市工信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市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臵,通过大力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战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认真实施“231工程”,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截止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3.1% ;实现税收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占全市税收总额的77%。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户数发展到6.9万户,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315户,营业收入1000万元至5000万元企业达到102户,超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户。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和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

(二)经营领域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呈较快发展态势。近几年,随着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非公有制企业通过

资源整合、要素重组,已从木材加工、商饮服务等领域逐步向木材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纺织、酿酒、绿色食品、绿色能源、旅游、矿产开发、冶金建材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向科技型、外向型,多元化方向发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从事人造板、家具制造、小木制品生产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48户,农副产品加工龙头骨干企业10户,绿色食品加工业24户(其中,获国家绿色食品标识产品29种),北药加工业7户,科技型企业54户外贸进出口企业24户(进出口贸易额达到8768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贸易额的67.5%)。

(三)区域经济和产业群带动作用效果明显。几年来,铁力市、伊春区、带领区、南岔区、新青区、五营区、金山屯区、乌马河区等县区作为我市绿色食品、木材精深加工、矿产开发和化工等重点县区,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项目开发上,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非林脱木产业大上项目,加快发展。对重大项目采取领导包点、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措施,进行强力推进。2008-2010年,8个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连续三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铁力市和西林区,通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强化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的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大力发展“块状经济”产业群。突出了产业集聚的牵动作用。目前,铁力市已建成的铁力东部工业园区、双丰家具园区、朗乡板业园区是区域内产业最为集中的三个工业园区。三个园区共有企业158户,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4亿元,占当地非国有经济增加值的17%,实现利税1.98亿元在,占当地非国有经济利税总额的24%。安臵就业3.86万

人。西林区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第一平台,举全区之力,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园区的承载能力、集聚能力和吸引力,初步形成了以“白林工业园区为中心,以西钢集团、金林矿业、苔青等工业功能区为支点,一园多区、一园一主业”的工业发展格局。2009年,被命名为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2010年,被命名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四)已成为安置就业的主渠道。截止2010年,全市非公有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5.6万人,占全市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3%,非公有经济已成为我市新增劳力、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对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地区和省内其他地市相比,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和质量、政策支持、发展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

(一)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国家已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发展公有制经济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我省已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龙江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目前,从我市总体看,无论是在舆论宣传还是在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上,工作力度还不够。具体表现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舆论氛围还不浓,群众自主创业和投资热情还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和调动;国家和省出台的一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惠政策在贯彻实施当中还存在“梗阻”现象;发展不平衡,一些区局在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缺乏紧迫感、危机

感,工作不得力,措施不到位,致使当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一些部门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同公有制经济摆在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地位。在政策环境方面,市场准入、财税、金融、信贷等方面政策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在政务管理方面,一些部门行政审批环节仍然过多,办事效率不高。在社会环境方面,“三乱”问题仍然存在,服务体系不健全,全市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太少,非公有制企业急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投资等方面信息不畅,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融资难的问题仍未得到缓解。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资仍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融资难的问题已成非公有制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尽管市政府和职能部门在融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解决的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担保额数量少、规模小,担保能力有限,远不能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不规范。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仍实行传统家族式的管理,管理人员水平偏低,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缺少科技型、管理型人才。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信誉等级低,纳税意识,缺乏品牌意识,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三、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推进落实工作力度。一是加大领导力度。建立健全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抓好非国有制经济工作。继续落实好市县(区)两级级领导包扶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存在重点、难点问题,一包到底,直到包出成效。二是加大责任落实力度。要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考核县(区)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做到奖罚分明。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关政策和正面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和激发广大群众自主创业和投资热情,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一个良好舆论氛围。

(二)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级政府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和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宏观指导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进一步强化职能,明确职责,充实力量,制订措施,积极主动地行使综合指导、协调、服务、管理职能,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认真抓好政策落实,协调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服务工作,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为非公有企业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减少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

场化原则,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进一步落实国家就业和再就业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和大学毕业生等各类人员创办小企业。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需求,支持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多种形式的培训,重点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

(四)引导非公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要引导非公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二要重视提高非公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使非公企业出资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能自觉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三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非公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积累发展后劲,加快发展。

上一篇:砥砺奋进成就展观后感下一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