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

2024-05-25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精选14篇)

篇1: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

和几位新认识的朋友泡茶聊天,有一位问我:“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感受到无常呢?”我说:“无常是随时随地都在的,只是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不能感觉罢了!

就像我们正在喝茶的这一刻,这个世界有人正在热恋,而有人刚刚失恋;也就在这一刻,有人正在死亡,而有人刚刚诞生;这一刻,有人正在欢欣大笑,也有人正在悲哀哭泣……

我们时空的每一刻,都是如此无常,如果我们仔细聆听,会同时听到婴儿的生的啼哭与老人的死的悲叹,会听见笑声与哭声同时存在!”

众人听了,都陷进沉思里,默默无言,我趁这沉默的空档,把因久泡而失去滋味的茶叶倒掉,边倒边说:“你们看这萎黄的茶叶,在一小时前还有着多么甜美的芬芳呀!这就是无常,我们的人生短暂,实在经不起泡几泡的。”等朋友走了,我一边收拾茶桌;一边想着,因为生命无常,所以每一泡茶都要专心地泡;

由于人生短暂,每一个此刻都要用心地生活。

人生,实在经不起泡几泡的。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精选3:放下了,就自在了

凡事都存在前因后果,因缘成熟了,果报便产生了,无法阻挡。但是发生过了就会消失,有来就有走,一切都是过客,把握自己当下的因缘,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做好眼前该做的事情,做的时候尽心尽全力,过去便放下,即得自在!

人的一生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如过客一样短暂。虽然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仿佛就在昨日,然而却已过了几十年。几十年如此,几年如此,一天亦如此。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闭上眼,这一天飞快地流逝。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岁月里,曾经让我们眷恋的人离开了,念念不忘的名誉、地位、财富、眷属等等也最终离开了我们。疼爱我们的父母有的已经逝去,因某种原因也不得不离开恩情深重的师长,儿时的玩伴分开,要好的朋友、同修也各奔东西。古人云:“逝者如斯夫”,一个转身,就会变换很多面孔,曾经拥有的,我们没有能力挽留,而这,就是人生的聚散离别。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轨迹,用佛法的语言描述就是各自的业力和因果。昨日的辉煌已过去,昔日的惨痛也过去了,可每每回忆起那些人和那些事,留在心底里的却难以忘怀,会有喜欢、愤恨、难过、伤感等情绪。让我们产生强烈情绪的人和事似乎真的很难遗忘,不论何时忆起,心底那份强烈的情绪都会浮现出来,即便是经历死亡与再生,也不曾遗忘,这就是轮回。

生生世世的纠缠如此而来,持续的痛苦就此产生,可否知道已经过去的便已消失?不能遗忘只会痛苦,忘却才能让自己快乐,可为什么不能忘却?因为不愿放下!不愿放下对自己喜欢的人的眷恋,不愿放下对自己嗔恨之人的仇恨,不愿放下自己的贡高荣誉,不愿放下自己的失意和落魄,希望能够获得别人的赞叹和欣赏。因为放不下所以不能自在,因为心里装着太多的苦恼,所以无法轻松。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太在乎自己。

其实,一切人与事的发生都是因缘相聚的结果,因为各种条件成熟了,在一定的时空中,有了你我的相聚,就有了事情的发生;当条件失去、时空变换的时候,相聚便分离,事情便过去,过去即逝去,便要忘记。包括我们自己自身也是各种因缘条件的聚合。当某种因缘发生,某个重要条件消失,观念里的我也不复存在。

有的人对我说:“师父,我无法遗忘对某个人的怨恨。”

我说:“那你能如何?你能对他做什么吗?”

“不能,但我就是恨他,想到他做的事情,对我的伤害,我就无法忘记。”

“你自己快乐吗?”

“不快乐!”

“那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你知道么?”

“我知道。”

“那你就要放下,放不下也得放下,能放下是在解脱你自己,不能放下就是在束缚你自己。”

有人说佛教消极,认天认命,其实佛教并非如此,而是最积极的。当一件事情发生,而你没有办法处理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它、承受它、解决它、放下它。

我们知道,当身体背负重担的时候是很难走得远的,我们的心灵也是如此。当内心装载太多负担的时候,也很难再前行。只有放下心里的负担,自心轻松的时候,才能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怎样减轻心里的负担?少妄念、少计较、少攀比、多奉献、多宽容、多慈悲。心里杂念那么多,计较事情那么多,人家清净你污浊,人家无意你多心,怎么会不累?

当我们的生命在前行,许多人和事瞬间过去后,又会遇到新的人、发生新的事情,不论我们对新的人或事是期盼还是害怕,是欢喜还是担心,是快乐还是痛苦,该来的终究会来,该发生的也一定会发生。凡事都存在前因后果,因缘成熟了,果报便产生了,无法阻挡。但是发生过了就会消失,有来就有走,一切都是过客,把握自己当下的因缘,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做好眼前该做的事情,做的时候尽心尽全力,过去便放下,即得自在!

篇2: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

一个人对待批评的反应,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能成功。

挪威小提琴家欧雷。布尔从小非常喜欢拉小提琴,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拉小提琴上。当欧雷。布尔第一次开始巡回演出时,米兰一位音乐评论家在报纸上写道:“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如果说他是一颗钻石的话,它是处于粗糙、未雕饰的状态。”

欧雷。布尔对这个批评可以有两种选择,他可以因此而生气,也可以因此而进步。很幸运,他选择了后者。欧雷。布尔去了报社,要求编辑部帮他引见那位评论家,接着用了一整晚的时间向这位70岁的评论家请教。接受这个评论家的建议后,欧雷。布尔取消了余下的巡回演出,回到家里,重新开始练习。当他再次举办音乐会时,年仅26岁,却轰动了整个欧洲。

篇3:《古文观止》的智慧人生启示

《古文观止》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代散文大观, 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散文发展历程。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大意】五柳先生安闲沉静, 很少说话, 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好读书, 读书只求领会要旨, 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 便欣然忘食。

他有三大志趣, 一是读书, 一是饮酒, 一是写文章, 可见他的志趣高雅。“好读书, 不求甚解”, 他读书的目的, 是一种求知的满足, 精神的享受, 所以“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是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不可胜记,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报任安书》司马迁

【大意】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 多得数不清, 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

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 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明之后, 才著成《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 才撰写《兵法》;吕不韦被贬谪蜀地, 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 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

《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 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抒发了内心的痛苦, 其中,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的英雄气概流传千古, 表现出了他坚守理想, 坚韧不屈的精神。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大意】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 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 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 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 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 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

《旧唐书》曾赞扬魏征的奏疏“可为万代王者法”。对于魏征这篇奏疏, 唐太宗非常重视, 说它是“言穷切至”, 使得自己“披览亡倦, 每达宵分”。他还曾使用“载舟覆舟”的比喻来训戒太子。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 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 拔剑而起, 挺身而斗, 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 卒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苏轼

【大意】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 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 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 一定会拔起剑, 挺身上前搏斗, 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

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 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 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 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 志向非常高远。

这篇散文是苏轼早年所作,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独具匠心。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 作者引证史实层层递进, 流转变化, 不离其宗, 抓住留侯能忍这一主线, 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业。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范仲淹

【大意】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 为重修岳阳楼所写。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 表现出虽身居江湖, 心忧国事, 虽遭迫害, 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大意】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 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 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 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 所以, 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有了志气, 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 但是体力不足的, 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 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 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 也不能到达。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辞职回家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写下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因事见理, 夹叙夹议, 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 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 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王勃

【大意】年纪虽然老了, 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 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 但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始建, 后阎伯屿为洪州牧, 宴群僚于阁上, 王勃省父过此, 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 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

——《曹刿论战》左丘明

篇4:人生边上的智慧

在前言中,杨先生如此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这一段话点出了她要讨论的两大主题,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我们读下去便知道,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在讨论人生的价值时,杨先生强调人生贯穿灵与肉的斗争,而人生的价值大致取决于灵对肉的支配。不过,这里的“灵”,并不是灵魂。杨先生说:“我最初认为灵魂当然在灵的一面。可是仔细思考之后,很惊讶地发现,灵魂原来在肉的一面。”读到这句话,我也很惊讶,因为我们常说的灵与肉的斗争,不就是灵魂与肉体的斗争吗?但是,接着我发现,她把“灵魂”和“灵”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是很有道理的。她说的灵魂,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个看不见的灵魂附在一个看得见的肉体上,就形成了一条人命,且各各自称为“我”。据我理解,这个意义上的灵魂,相当于每一个人的内在的“自我意识”,它是人的个体生命的核心。在灵与肉的斗争中,表面上是肉在与灵斗,实质上是附于肉体的灵魂在与灵斗。所以,杨先生说:“灵魂虽然带上一个‘灵’字,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我们不妨把“灵”字去掉,名之为“魂”,也许更确切。

肉与魂结合为“我”,是斗争的一方。那么,作为斗争另一方的“灵”是什么呢?杨先生造了一个复合概念,叫“灵性良心”。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据我理解,这个“灵性良心”就相当于孟子说的人性固有的善“端”,佛教说的人皆有之的“佛性”。这里有一个疑问:作为肉与魂的对立面,这个“灵性良心”当然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它究竟居于何处,又从何方而来?对此杨先生没有明说。综观全书,我的推测是,它与杨先生说的“大自然的神明”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个“大自然的神明”,基督教称作神,孔子称作天。那么,“灵性良心”也就是人身上的神性,是“大自然的神明”在人身上的体现。天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天对人有这个特殊的赋予。

接下来,杨先生对天地生人的目的有一番有趣的讨论。她的结论是:这个目的绝不是人所创造的文明,而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本身。天地生人,着重的是人身上的“灵”,目的当然就是要让这个“灵”获胜了。天地生人的目的又决定了人生的目的。唯有人能够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不妨说,人生的使命就是用“灵”引导“魂”,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用这个标准衡量,杨先生对人类的进步提出了质疑:几千年过去了,世道人心进步了吗?现代书籍浩如烟海,文化普及,各专业的研究务求精密,皆远胜于古人,但是对真理的认识突破了多少呢?如此等等。一句话,文明是大大发展了,但人之为万物之灵的“灵”的方面却无甚进步。

尤使杨先生痛心的是:“当今之世,人性中的灵性良心,迷蒙在烟雨云雾间。”这位九十六岁的老人依然心明眼亮,对这个时代偏离神明指引的种种现象看得一清二楚: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人世间只成了争权夺利、争名夺位的战场,穷人、富人有各自操不完的心,都陷在苦恼之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好人更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不难看出,杨先生说的是她的切身感受。她不禁发出悲叹:“曾为灵性良心奋斗的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灰心绝望,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空虚。”

况且我们还看到,命运惯爱捉弄人,笨蛋、浑蛋安享富贵尊荣,不学无术可以欺世盗名,有品德的人一生困顿不遇,这类事例数不胜数。“造化小儿的胡作非为,造成了一个不合理的人世。”这就使人对上天的神明产生了怀疑。然而,杨先生不赞成怀疑和绝望,她说:“我们可以迷惑不解,但是可以设想其中或有缘故。因为上天的神明,岂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呢。”进而设问:“让我们生存的这么一个小小的地球,能是世人的归宿处吗?又安知这个不合理的人间,正是神明的大自然故意安排的呢?”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杨先生的潜台词是:这个人世间可能只是一个过渡,神明给人安排的真正归宿处可能在别处。在哪里呢?她没有说,但我们可设想的只能是类似佛教的净土、基督教的天国那样的所在了。

这一点推测,可由杨先生关于灵魂不灭的论述证明。她指出:人需要锻炼,而受锻炼的是灵魂,肉体不过是中介,锻炼的成绩只留在灵魂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在,锻炼或不锻炼的结果也就仍在。她的结论是:“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那么,杨先生到底相信不相信灵魂不灭呢?在正文的末尾,她写道:“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看来不能说她完全相信,她好像是将信将疑,但信多于疑。虽然如此,我仍要说,她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因为在我看来,信仰的实质在于不管是否确信灵魂不灭,都按照灵魂不灭的信念做人处世,好好锻炼灵魂。孔子说“祭神如神在”,一个人若能事事都怀着“如神在”的敬畏之心,就可以说是有信仰的了。

杨先生向许多“聪明的年轻人”请教灵魂的问题,得到的回答很一致,都说人死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而且对自己的见解都坚信不疑。我不禁想起了两千五百多年前苏格拉底的同样遭遇,当年这位哲人也曾向雅典城里许多“聪明的年轻人”请教灵魂的问题,得到的也都是自信的回答,于是发出了“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的感叹。杨先生也感叹:“真没想到我这一辈子,脑袋里全是想不通的问题。”“我提的问题,他们看来压根儿不成问题。”“老人糊涂了!”但是,也和当年苏格拉底的情况相似,正是这种普遍的自以为知更激起了杨先生深入探究的愿望。我们看到,她不依据任何已有的理论或教义,完全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立思考,一步一步自问自答,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例如肉体死后灵魂是否继续存在,她在举了亲近者经验中的若干实例后指出:“谁也不能证实人世间没有鬼。因为‘没有’无从证实;证实‘有’,倒好说。”由于尚无直接经验,所以她自己的态度基本上是存疑,但绝不断然否定。

杨先生的诚实和认真,着实令人感动。但不止于此,她还是敏锐和勇敢的,她的敏锐和勇敢令人敬佩。由于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实用品格,加上几十年的唯物论宣传和教育,人们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往往不肯相信,甚至毫不关心。杨先生问得好:“‘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我们的问题正在于太“唯物”了,只承认物质现实,不相信精神价值,于是把信仰视为迷信。她所求教的那些“聪明的年轻人”都是“先进知识分子”,大抵比她小一辈,其实也都是老年人了,但浸染于中国的实用文化传统和主流意识形态,对精神事物都抱着不思、不信乃至不屑的态度。杨先生尖锐地指出:“什么都不信,就保证不迷吗?”“他们的‘不信不迷’使我很困惑。他们不是几个人。他们来自社会各界:科学界、史学界、文学界等,而他们的见解却这么一致、这么坚定,显然是代表这一时代的社会风尚,都重物质而怀疑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境界。他们下一代的年轻人,是更加偏离‘形而上’境界,也更偏重金钱和物质享受的。”凡是对我们时代的状况有深刻忧虑和思考的人都知道,杨先生的这番话多么切中时弊,不啻是醒世良言。这个时代有种种问题,最大的问题正是信仰的缺失。

我无法不惊异于杨先生的敏锐,这位九十六岁的老人实在比绝大多数比她年轻的人更年轻,心智更活泼,精神更健康。作为证据的还有附在正文后面的“注释”,我劝读这本书的人千万不要错过,尤其是《温德先生爬树》、《劳神父》、《记比邻双鹊》、《〈论语〉趣》诸篇,都是大手笔写出的好散文啊。尼采有言:“句子的步态表明作者是否疲倦了。”我们可以看出,杨先生在写这些文章时是怎样地毫不疲倦,精神饱满,兴趣盎然,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是怎样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这些文章是一位九十六岁的老人写的吗?不可能。杨先生真是年轻!

二○○七年九月十日

篇5:人生智慧的五等级人生哲理

爱因斯坦将智慧分为五个等级:“聪慧、明智、卓越、天才和简单”。

聪慧,就是头脑聪明或聪颖,很多人都具备,也很容易理解。聪慧过高而不隐藏,容易被人嫉妒。

明智,就是做事理性,合理。明智得思哲,也容易被人怀疑。

卓越,就是做事超群。慧眼识途,眼光独到容易被人佩服。

天才,就是做事无与伦比。有才而懂得适时使用,容易被人爱戴。

简单,就是在某一领域,有读透世界的能力,并加以实施。做事简约,被人难以理解或宗教般崇拜。

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一生就是在追求这五个层次,只要努力,第二个层次还是可以达到的。第三个层次,至少要脱一层皮,掉几斤肉,经过一次次生命的洗礼,才能达到。第四层是可遇不可求,可望不可及。第五层就需要超人的努力,看透,悟透,做透。

人生的历程,就是发现自我的过程,有些人很有运气,是靠别人发现了自己,大部分人只能靠自己来发现自己。而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没能发现自己。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但却没有机会发现自己,所以很难成功。

发现自己,就是明白了自己,读懂了自己,就是身体与心灵的.浑然一体,思想与行动的融为一体。

发现自己,就是知道做什么,知道什么时候做,知道怎么做,知道做多久。

发现自己,就是能够感觉到心灵的力量,就是能够感觉到也有一股外在的力量。

发现自己,就是你把痛苦变成了一种享受,就是把挫折变成了一种激励。

发现自己,其实就是这么容易,但就是这么难以发现。

发现自己,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让你看到的却不是简单。

篇6:智慧的人生哲理句子

2、最聪明的处世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芥川龙之介

3、聪明是智慧者的天敌,傻瓜用嘴讲话,聪明的人用脑袋讲话,智慧的人用心讲话。——马云

4、聪明的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尼采

5、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

6、鹰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摄人噬人的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洪应明

7、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刘墉

8、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愚人。——莎士比亚

9、聪明人并不是无论何时都聪明。——爱默生

10、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

11、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了自己的愚笨。——莎士比亚

12、聪明的男人视女人为猎物,愚笨的男人视女人为宠物。聪明的男人说一半留一半,聪明的女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3、现代科学表明,大脑回沟越多,人越聪明;人越聪明,就越容易做傻事。——马伯庸

14、并不是我很聪明,而只是我和问题相处得比较久一点。——爱因斯坦

15、聪明人嘲笑傻瓜,傻瓜也嘲笑聪明人,双方会感到同等的快乐。

篇7:智慧人生哲理故事

一位读博的弟子发现自己的导师和师母十分和睦,就笑着问其要领。导师笑着说:“也没什么,只是我吃惯啦你师母的饭菜,非他亲手所做就吃不饱。”弟子回头笑问师母“是这样吗?”师母回答说:“我倒没觉得自己做饭如何,只是我神经衰弱,晚上听惯了他的打鼾声,如果听不见反倒睡不香啦!”

隔了几天,弟子陪导师出差。发现导师吃的比在自己家里还多还香,就又问导师。导师笑着说:“为了和谐嘛!”弟子随即拿起电话拨通了导师家里的电话,嘱咐导师家里的保姆:“导师不在没有打鼾声,你一定要关照好师母的休息!”保姆笑着说:“放心吧!师母这才真正睡得香啦!”

弟子悟出其道:宽容谅解!

篇8:开启智慧和富足的教育人生

境界是一种人生态度, 更是一种人生感悟。 境界, 非亲历无以体察, 非修炼无以到达。 而智慧、富足的教育人生, 正是教师所追求的“生命境界”。

教师应追求智慧的教育人生。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教师的职责是唤醒沉睡的心灵, 去沐浴明媚的阳光;唤醒明亮的眼睛, 去凝视这个新奇的世界。 “唤醒”需要爱, 更需要智慧。 课改背景下, 要当好教师, 我们需要设计的智慧、解读的智慧、互动的智慧、反思的智慧。 我们时常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 有些老师的课意蕴深邃, 张弛有度, 行云流水, 有些老师的课照本宣科, 平淡无奇, 单调乏味, 缺乏“厚度”。 一堂课的“厚度”, 是由充实的学习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和有效的课堂对话来支撑的, 它基于教师对课标、教材和学生的整体把握, 基于知识的整体建构、学生的整体参与、课堂的真实反馈以及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等教学要素, 它反应的是教师的理念和功底, 折射的是教师的师德和态度, 彰显的是教师的个性与魅力。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潜能显发、精神唤醒、内心敞亮、独特性彰显与主体性宏扬的过程, 因此课堂充盈着思维的碰撞、 情感的交融、经验的共享、 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小课堂, 大智慧。 ”教师要想把课上好, 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育智慧。 教师要善于学习, 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 汲取灵感, 要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 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研究问题, 不断提炼新见解、新观点、新方法。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 不断思考, 不断借鉴交流, 才不致使自己的思维枯竭, 才能使自己源源不断地拥有智慧的灵感。

教师应追求富足的教育人生。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思想的伟大源于精神的追求,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精神的追求者。 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先生说:“尽管客观世界五光十色, 变幻莫测, 希腊古代哲学家曾经说过, 对于精神的追求, 是追求神圣;对于物质的追求, 是追求平凡。千千万万的教师选择的是蜡烛, 永不熄灭的蜡烛, 他们追求的是国家、民族、学生, 追求的是精神、是神圣。 教师的可敬, 在于他们选择了一条永远的光辉的道路。 可能终其一生, 教师也成不了百万富翁, 但他们是富足的。 在这样一个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的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 难道不值得所有人为他们三鞠躬吗?”读书是通向精神世界的桥梁。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人类的精神高峰是没有办法跨越的, 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跨过去。 ”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启迪人的智慧, 扩大人的视野, 增强人的能力, 丰富人的情感, 磨炼人的意志, 提高人的阅历;读书可以开启人性中生命的自觉, 一个对生命有了高度自觉的人, 才会成为主动追求提升“生命境界”的“大写”的人。 思考是攀登精神境界的阶梯。思考是一块巨大的磁铁, 能把人类的智慧吸进你的大脑。 教师一定要学会思考, 从先哲的经典里获取丰盈的思想和智慧的哲理, 从大家的作品中品味人生的真谛和精神的财富。 教师要有一个独立思考的精神世界, 要视学校为 “圣地”, 视同事为同伴, 视学生为亲子, 视课堂为学堂, 视问题为财富, 视教学情境为研究现场, 认真分析教学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 认真总结教学中的每一个经验, 认真反思教学中的每一个得失, 这样才能不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 才能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才能不断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安贫乐道的教师形象受到严峻挑战, 教师的经济收入普遍不高, 生活压力相对较大, 但教师的富足永远不可能是金钱和物质财富, 教师职业的 “富足”, 是指思想的富足, 知识的富足, 智慧的富足, 精神的富足。

篇9:人生的智慧

科学家研究指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人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外界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

心理暗示可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调动人的内在潜能,使其发挥最大的能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积极的人,遇到挫折,不轻言失败!取得成绩,不沾沾自喜!追随积极的人,他们会不断给你带来新希望。而消极的人,动辄怨天尤人,遇事总往坏处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应当远离消极的人,否则他们会偷走你的梦想。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3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3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你怎么今天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确实,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态度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很显然,积极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虽然他们可能遭受更多的打击与挫折,但是至少他们肯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奋斗。

有一个寓言故事:一枚鹰蛋被放到了一个母鸡的巢里,结果这枚蛋被母鸡孵化出了一只小鹰。这只小鹰自以为也是一只小鸡,每天做着与别的小鸡一样的事情:在垃圾堆里找食物吃,与其他小鸡嬉戏,像小鸡一样咯咯地叫,它从来没有飞过几尺高。一天,它看见一只鹰在万里碧空中展翅翱翔,就问母鸡:“那种美丽能干的鸟叫什么?”母鸡回答说:“那是一只鹰,它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鸟。你不过是一只鸡,不能像它那样飞,认命吧。”于是,这只鹰接受了这种观点,也不尝试着去飞,由于没有其他鹰去影响它,它像鸡一样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也像鸡一样死去。

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有类似的故事吗?本来你是优秀的,但你周围那些消极的人影响了你。生活中最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带着未演奏的乐曲走进了坟墓”。由于你身边缺乏积极影响你的人,缺乏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给你做榜样,你可能难以取得卓越的成就。

如果你想像鹰一样在空中翱翔,你就得学会鹰飞翔的方法。

与积极者在一起,我们就会敢于尝试,善于把握机会;与消极者在一起,除了谨慎有余外,还学会了犹豫。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们意志坚强,心境平和,与遇到的每一个人谈健康、快乐和成功,会看到每一位朋友的独特之处,注意每一件事情闪光的一面,想最好的,做最好的,期待最好的。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那样充满热情。如果在生活中你与这样的人接触,他们将助你成功。

篇10:智慧人生哲理故事

记得早年学医时,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行柔和些,润物细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其实,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张,依旧格守尊严的艺术。

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更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我们的身体柔和了,就更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

篇11:人生智慧哲理故事

老师来了,捧着作业,还有笔和软面抄,老师要把优秀的记下来,发作业时表扬。老师走到班里把手里的东西放到教室最后的一张课桌上,那是老师开学第一天就放在那里的。老师说,她也要和同学们一起听课。一堂课下来,老师直喊累,坐得腰疼,就在走廊上活动腿脚。孩子们笑着跳着围向老师,刚才还笼罩在大家心头的陌生感顿时烟消云散,他们一个课间就成了朋友。

老师一句话也没说,把黑板擦了,把扫帚拖把摆放整齐,又正了正几个挤歪的课桌,坐在桌前的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师在过道里走了一圈,弯腰捡起了几张纸屑,把两支学生掉落的笔轻轻地放到课桌上,又有两个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师回到座位上,批改作业。

渐渐地,说话的声音少了,争吵的声音低了。一直伏在课桌上的女孩儿听见于勤他们几个终于安静下来了。女孩儿悄悄地挺直身子,平时最难管的调皮鬼刘英平正蹑手蹑脚地从讲台上下来,黑板上是他那歪歪扭扭的字:老师累了,请让老师休息!!!老师真的.伏在课桌上呢。女孩儿叹服:还是老师厉害!老师就是老师,有威信!

女孩儿发现,不知道啥时候,老师又在看书了。

再到了自习的时间,女孩儿又是哭着去了办公室。这次,老师刚来班里就安静了,女孩儿甚至觉得,他们是在她一出教室门就安静下来了。讲台上,新换的板擦又裂成两半,老师示意女孩儿跟她一块儿到教室外面去,她们一起下了楼,在操场边的草坪上坐下来。

女孩儿还没从气愤中走出来,低着头一个劲儿地扯地上的草,老师微笑着,听女孩儿一条条罗列那群家伙的罪状。女孩儿说完了,央求老师管严些,好好惩罚那些爱说闲话废话的学生。老师笑着说:“我去教室他们就没说话呀。”“你是老师,他们才不买我的账呢!”女孩儿说。

不知什么时候,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清幽的花香。夏末秋初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两个人都被花香吸引,两个人都不再说话,不远处的一丛月桂开得正好。老师站起来说:“我去给你摘几朵花吧,犒劳犒劳你为班级做的服务。”女孩儿立即惊怕阻止:“老师,你怎么可以破坏花草呀?”

老师低头看着女孩儿面前的一撮扯断了的草说:“你不也破坏了吗?”女孩儿不好意思起来。“你不会摘花,我也不会摘,任谁也不忍心去破坏一棵开了花的树。”老师揽了女孩儿的肩,接着说,“花儿开在自己的枝头,没有说话,不会制止别人。花儿自管自顾地开放,却有唤醒人的力量,花的幽香会唤醒人们心中的美好和对美好的向往。如果我们能做一棵树,一棵会开花的树,用一树的花香唤醒他人,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太阳更加温暖地照耀着,周围空气里花的幽香似乎在这温暖里发酵,泛起一串串的气泡,一串串的气泡带起了沉在女孩儿心里对往日的记忆。女孩儿沉思了一会儿,她紧紧地拥抱了老师,脚步轻快而稳健地向教室走去。

★ 启迪人生的智慧故事

★ 一根树枝可以改变命运散文

★ 关于蕴含智慧的人生励志格言精选

★ 人生励志小故事

★ 七个经典人生励志故事

★ 积极人生励志故事

★ 智慧人生作文

★ 人生智慧寓言故事

★ 智慧人生语录

篇12:有关智慧的人生哲理名言

2、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3、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4、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5、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6、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7、不知道自己缺点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想要改善。

8、能力永远和曾经的付出成正比。

9、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不如战胜自己。

10、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11、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12、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曾经拥有。

13、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4、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15、人生,就是人们渴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过程。渴求幸福,驱赶着人们去奋斗;享受幸福,就是在甜美之中品尝到奋斗的结果。

1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17、怕吃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苦一阵子。

18、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19、突破心理障碍,才能超越自己。

20、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21、很多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但可以控制自己。

22、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23、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在生命的尽头,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着。

24、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25、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26、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27、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28、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最美好的日子。

29、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任何人都不能抢走的,那就是智慧。

30、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31、愚昧者怨天尤人,无能者长吁短叹, 儒弱者颓然放弃。

32、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潜能。

33、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34、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何苦呢?

35、知识是勤奋的影子,汗珠是勤奋的镜子。

36、想干的人永远在找方法,不想干的人永远在找理由。

37、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38、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去苛责别人嫉妒别人。

39、相由心生,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

40、人的一生就是体道,悟道,最后得道的过程。

41、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42、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43、天生我材必有用,谁都不会是一无是处。

44、不给自己留退路,就会有出路。

45、勇敢地面对现实,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46、人活着就意味着艰辛,苦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47、如果你渴望成功,请先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48、目标决定高度,远大的目标成就非凡的人生。

49、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不劳而获只能是个梦。

50、人只活在当下,只活在呼吸之间,只活在心意之间!怎样的心意就有怎样的感受!就有怎样的人生!

51、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52、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53、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54、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55、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56、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57、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数字。

58、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59、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60、前往伟大的颠峰之路,必定崎岖。

6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62、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63、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64、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65、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66、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67、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68、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69、没有人因水的平淡而厌倦饮水,也没有人因生活的平淡而摒弃生活。

70、从未跌倒算不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战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71、心中长存善解、包容、感恩、知足、惜福。

72、天下没有廉价的成功。

73、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选自:人生格言 www.geyanw.com

74、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75、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

76、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77、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

篇13: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

关键词:老子,道,“上善若水”,人生智慧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 在其哲学体系中, 道具有多重含义:道既是宇宙的本体, 又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总根源;道既是自然的法则, 又是人生的法则。

一、道的品质

1. 道法自然。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 下引《老子》只注章序) 老子认为, 道、天、地、人是宇宙间最重要的存在。人效法地, 地效法天, 天效法道, 道则自然而然, 即道以自己原初的那个样子、那种状态为法则。这表明道的品质就是自然而然, 因而道也是人生的最高法则。

2. 道是“一”“朴”“谷”。

“一”“朴”“谷”既是道的名称, 又是道的品质。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三十九章) 老子认为, 道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和总根据, 自古以来, 得到“一”即道的, 天得到了就清明, 地得到了就稳定, 神得到了就有灵气, 河谷得到了就充盈, 万物得到了就生长, 王侯得到了就能成为天下主。所以道就是“太一”, 就是混沌未分的状况, 是本然而然的状态。

“道常无名。朴虽小, 天下莫能臣也。” (三十二章) 意思是说, 道本无名, 若勉强取一个名字, “朴”也是道的名称之一。朴是未经人工雕琢的东西, 虽然细小, 然而天地却不敢支配它。因为道使万物产生而不主宰万物, 而是任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

老子又把道形象地比喻为“谷”“谷神”。山谷是空虚的, 惟其如此, 才能永远存在并具有神妙莫测的功能。道就如山谷一样, 其作用无穷无尽。

3. 道“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

“大道泛兮, 其可左可右,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 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以其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三十四章) 老子以为, 大道流行, 可左可右, 无远不到, 无所不至。万物都靠着道而生长, 它却默无一言;它成就了万物, 却不居功自傲, 它养育了万物, 却不主宰它们, 而是任万物各随其性, 自生自长。它一直没有私心, 没有欲望, 隐微虚无, 可以说它很小, 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万物都以道为归, 而它并不主宰万物。正因为道不自以为伟大, 所以能够成就它的伟大。

4.“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老子认为, 道的变化、功用有一定的规律:“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四十章) 意思是说, 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发展, 是道的运动, 柔弱是道的作用。

老子特别注意到物极必反的现象, 他说:“祸兮, 福之所依;福兮, 祸之所伏。”“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物壮则老”“强梁者不得其死。”“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举凡自然、社会、人生, 各种事物现象无不向相反的方向运行。既然如此, 柔弱往往会走向雄强, 强大往往会走向死亡。因而老子提出了“贵柔”、“守雌”的原则, 而“执弱守柔”、“知足不争”也正是道的崇高品质。

二、“上善若水”的人生智慧

老子论述道的种种品德, 最终是要落实到人生和社会问题。道的品质就是人应该效仿的品质, 也是人生的法则。老子非常崇尚水的美德, 提出了“上善若水”的命题, 因为水的品质接近于道的品质。

1.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在老子看来, 有道德的人, 就像水一样。水有三种特性:第一是能够滋养万物, 第二是本性柔弱、顺自然而不争, 第三是蓄居流注于人人所厌恶的卑下的地方。有这三大特性, 所以水是很接近道了。水处于卑下的地方, 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为人谦下;水渊深清明, 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虚静沉默;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 从不居功自傲, 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乐善博施而不求回报;水照万物, 各如其形, 诚实不妄, 有道德的人所言所行, 就像水一样至诚至信, 绝不虚伪。

“老子在自然界中最崇尚水, 在人中最崇尚婴儿, 所以常用水和婴儿来比喻道。水性柔弱不争, 婴儿柔弱纯朴, 这些特性正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人如果能效法水的不争, 就能产生‘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1]

2. 柔弱胜刚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 柔能胜刚,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七十八章) 老子认为,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 但是攻克坚强的能力没有什么能胜过它的, 因为没有东西可以代替它。弱能够胜强, 柔能够克刚, 这个道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 却没有人能够实行。老子看到柔弱之水可以冲决坚强之石, 新生的、弱小的事物最终能够战胜腐朽的、暂时强大的事物。他说:“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因此, 老子提出居弱守柔的原则和方法。正因为水柔弱不争, 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

3. 江海能为百谷王

正因为水甘心处于低下之处, 并具有谦下包容的品德, 所以才能使众流汇注, 从而成就其广阔深远。“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六十六章) 所以, 圣人想要居万民之上, 必定要对人民言语卑下, 处处冲和, 想要居万民之前, 必须对人民态度谦恭, 事事退后, 这样, 天下的人民都乐于推戴他。老子认为, 水的这种谦下包容的品质不仅人应该效仿, 而且在处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时, 大国更应该效仿。他说:“大国者下流, 天下之牝, 天下之交……故大国以下小国, 则取小国。”意思是说, 大国应该向江海一样处于低下的地位, 表现得像雌性动物那样柔弱, 成为天下人归结之所。大国若能对小国谦下, 就能取得小国的依附。反之, 如果大国逞强争胜, 小国固然要灭亡, 但大国也难以维持长久。因为恃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结果, 往往引起天下叛离, 最终不免于灭亡。

三、对现代人的启示

“上善若水”的命题包含着深刻的生存智慧。“老子推崇的美德是见素抱朴、贵柔守雌、慈俭谦退、柔弱不争。”[2]老子的这一哲学思想对于现代人做人处事、生存发展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

1. 乐善好施, 奉献社会。

当今社会, 每个个体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个人做人处世必须有利于他人, 有利于集体, 有利于社会, 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也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更高层次上来讲, 一个人努力为善, 乐善好施, 奉献社会, 并积极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多作贡献, 才能成就自己, 实现并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故而才能成就水的美德。相反, 如果一个人只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想问题、办事情只从人一己私利出发, 只利己而不利人, 甚至损人利己, 见利忘义, 这样不仅个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而且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 谦虚居下。

谦虚是一种美德。常言道:“谦受益, 满招损。”谦虚的人能够虚心向他人学习, 不断进取, 不断地完善自己。谦虚的人居功不傲, 总是平易近人, 言语谦和, 从不盛气凌人。水能滋养万物, 荡涤污浊, 但从不骄傲自夸;江海善处于低下的地位, 所以才能使百流汇注, 成为百谷王。所以, 古今中外, 凡是真正成就大事业者无不是谦虚守下、虚怀若谷。相反, 如果一个人刚愎自用、骄傲自满、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最后必自取其祸。正如《老子》第九章所言:“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成身退, 天之道。”这是说, 一个人如果自满自夸, 不如适时而止, 因为水满就会溢出来, 过于自满的人, 必会跌倒。刚强则易折, 惯于咄咄逼人必易遭受打击。“金玉满堂, 却不能永久保住财富, 持富而骄的人, 最后必自取其祸。只有功成身退, 含藏收敛不自满、不自骄的人, 才合乎自然之道”。[3]

3. 宽厚包容。

天地包容, 承载万物;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正因为大海的宽大包容, 不拒细流, 所以才能成就其广阔与博大的胸怀。现实中的人和事千差万别, 各具特色, 只有具有包容心, 承认多样性、差异性, 才能达到统一协调, 促进事物的发展。古语云:“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只有包容, 才能取人所长, 补己之短;只有包容, 才能成长自己。宽容是一种美德, 宽容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4. 学会反向思维。

老子认为, 刚强的容易折断, 柔弱的反而能够保全。水性柔弱, 却无坚不摧, 无强不克。这个道理一般人虽知道, 但不能实行, 原因就在于这种常道, 表面看来, 完全和世俗的情形相反。老子善于从事物的反面、负面思考问题, 善于从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 而老子却能看到事物的里面;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正面, 而老子却能看到事物的反面。这正是老子哲学的深刻性与智慧所在。

物极必反。老子说:“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弊则新。”老子认为, 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谦虚、知足。温和就能保持自己的力量强大, 谦虚就能使人不断进步。凡事知足, 使人处理任何事情不致过分,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举目当今社会, 一个又一个高官的落马, 无一不是骄奢淫逸, 贪得无厌, 最终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走向了死路。老子通过冷静观照, 看到逞强、富贵、暴力、权势、贪欲、奢侈、骄横等的负面。所以, 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是教会人们反向思维, 他推崇的美德是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知足不争。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大要吾人若欲如何, 必先居于此如何之反面, 南辕正所谓以取道北辙。”

参考文献

[1]余培林.生命的大智慧[M].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8, (第一版) .

[2]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第一版) .

篇14:人生的智慧

【关键词】孔子思想 君子观 治学观 教育观 交友之道

季羡林曾说:“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技强国,但最根本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论语》便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不可否认,《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孔子是一位具备各种谋生技能、又具有对于生命意义的深邃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有关人生智慧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慧宝典:

一、如何“为仁”做人

《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孔子把修身放在首位,可见“修身”是做人的根本。正所谓“本立而道生”。“修身”从“正心”开始,以“克己复礼”为途径。做人要重视“仁德”,“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子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欲立而立人,子欲达而达人”等等。孔子的仁先是对自己家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的基于血缘关系的孝悌亲慈,“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然后是对朋友或别的其他人的关心、友爱、同情、信任、忠诚等“泛爱众而亲仁”;然后发展到一个泛化了的包括礼、义、忠、恕、智、勇、孝、悌、中、庸、刚、毅、温、良、俭、让、宽、信、恒、和、清、廉、聪、敏、质、直、正、义等等在内的几乎包含了人类所有的美德,成为了百德之首,万善之源的道德范畴。《中庸》讲:“仁者,人也”。应如何“为仁”?孔子认为“克己”、“爱人”、“力行”是“为仁”的三原则。

“克己”是“为仁”的第一原则。“为仁由己”,人之己身是“为仁”的主体。人如果有私己之心,就不可能“为仁”。因此,“为仁”必须“克己”。

“爱人”是“为仁”的第二原则。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人”,是与“我”相对的“他者”。春秋儒家“为仁”,要求“我”与“他者”同一。“为仁由己”,但必须推己及人。

“力行”是“为仁”的第三原则。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天下人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因此,只要“好仁”而“力行”,便可“为仁”。

二、塑造君子人格

孔子认为“人”,实际上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君子”和“小人”是对“人”所作的道德划分,而与“人”的政治身份、经济地位无关。孔子特别强调“人”的自我完善,谆谆告诫人们要做“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其二,重视自我修养。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亡不己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即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

其三,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就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是指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其四,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三、孔子的治学观及教育思想

孔子在早年接受过一些零碎的启蒙教育,随后凭着“学而不厌”之精神,靠自学、自悟成才的。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治学方略。

1.敏而好学,追求学问。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还有努力学习,勤能补拙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追求学问,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2.不耻下问。“子入太庙,每事问。”对于知识和学问,孔子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能够做到“毋臆、毋必、毋固、毋我”。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他还说“老师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

3.温故而知新。知识要不断地复习、温习,才能掌握、巩固、提高。

4.学思用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作为一位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即不分身份高低贵贱,只要愿意受教育,都要去教育培养他。教育者应当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等论述,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

四、孔子的交友之道

孔子的交友思想十分丰富,有关结交朋友的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

首先,志趣相近,理想相同。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里的“如”不是比较的意思而是相似的意思,“道不同,不相为谋。”

其次,我们要同正直的人、信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直、谅和多闻分别从立身、对人和学识三个方面对选择朋友提出了一个简明而又完备的要求。

第三,选择朋友要中行。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我们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我们既要结交激进者,一起奋斗进取向上,也要结交狷介者,狷者有所不为,不做不好的事情,优势互补。当狂则狂,当狷则狷,叫做中行。

孔子还阐述了与朋友交往时的准则:

首先,朋友相交重在一个“信”字。曾子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第二,对朋友要宽容,在朋友有难或犯错时要帮助朋友。“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孔子也曾曰:“吾道以一贯之”,曾子阐发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第三,说话时要注意策略。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对友人说出忠告的话,可以娓娓道来,这叫善道之。可以好好说,但是不可则止,更不要一副“当仁,不让于师”的姿态!

第四、要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真正的朋友之间用不了太多客套,但并不是亲密无间。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就能把握好交友的质和量。

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当然孔子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研究孔子重在吸收孔子思想精华。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珍珠泉下一篇:信访业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