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生物会考的重要性

2024-04-11

论地理生物会考的重要性(通用8篇)

篇1:论地理生物会考的重要性

论生物地理会考的重要性

2015年,深圳中考实行460分的原始分,语文数学英语各100分,物理化学100分,历史和体育各30分,共计460分。新增的生物与地理(合卷)考试也是闭卷笔试,卷面满分为100分(生物50分、地理50分),考试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但考生均须参加考试。在中考总分相同的情况下,生物与地理(合卷)分数高的优先录取,还可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参考条件之一。

其实,到2015年,深圳中考人数达到史无前例的80000人,又恰逢原始分,那么相同分数的学生会有多少呢?绝大部分学生的分数集中在250分----450分之间,那么平均算来,每一分相同的学生人数就会达到接近400人,特别是300----400分之间程度的学生,同分的可能上 1000人,竞争不是一般的激烈!!这时候,如果你的地理生物会考成绩很优秀,那么恭喜你,“你被录取了”,如果平时生地不注意,会考成绩是B甚至C+,那名校就只有和你说拜拜了,所以我们的生物地理平时在心理上要重视它,一方面生地会考对我们中考很重要,另一方面,生地会考也是我们中考的揭幕战,可以很好的练兵,锻炼我们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能力。所以,生地会考很重要!!

祝大家能冲刺满分,中考有个好成绩!!

篇2:论地理生物会考的重要性

为了迎接6月20日的生物、地理两门学科的会考,扎实抓好备考工作,力争在会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校特为生物、地理两门学科的辅导制定如下方案: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

1、今年6月的生物、地理两门学科的会考,是我校办校两年以来的第一次大检阅,所有的老师务必想方设法打好这一攻坚战,确保综合排名全县前两名。要想在地理会考中取得好成绩,上至领导下至教师、学生都必须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地理生物教学与复习。

2、班主任和生物、地理老师都要深入班级,向学生阐述会考成绩对中考、对录取高中的重要意义,采取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动力,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必须考好今年的会考。

二、营造备考、迎考氛围

1、年级组整体策划营造备考、迎考氛围,将教室后面的黑板作为宣传、鼓舞学生正确备考、迎考的宣传阵地,直到会考结束。

2、各班利用公布栏悬挂会考倒计时,让学生能合理安排时间,同时也让学生产生紧迫感。

3、各班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营造备考、迎考氛围。

三、上下同心协作,认真抓好会考工作

初二地理生物任课教师是会考地理生物会考的主将。其作战团队包括初二全体学生、班主任、初一地理生物任课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团队全体员工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学生要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和复习任务。

(一)班主任工作要点

1、各班级要将学生分组。按各组成绩均衡原则分成每小组6人左右,选好小组长,具体落实复习及作业完成情况。并把小组名给交到任课老师。

2、班级建立小组成绩反馈档案,各小组把上学期期末生物、地理成绩作为依据,统计好以后各次考试每个小组的成绩并进行比较,使小组之间形成竞争。

3、班主任秉着“人人过关,不让一个学生落队”的思想来对待。要特别重视班上学习自觉性不强、不服从任课教师及小组长安排的少数同学,具体落实这部分学生的复习情况,做到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同学,只有大家强才会班级强。

4、班主任要确保第七节课纪律良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安心复习。

5、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竞争意识,班主任可提供适当的班费开支。

(二)备课组长工作要点

1、备课组长要安排好整体教学进度,确保在5月底以前完成全部的教学内容和复习内容,并安排好具体的教学进度和内容,突出重难点。6月份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有计划、分步骤的考查。

2、备课组长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考试大纲在5月底以前编写好题库,以便于6月份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考查。

3、备课组长要组织好每周一次考试的出题、考试、阅卷及试卷分析。

4、备课组长要安排好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并告知辅导老师和班主任,以便于检查落实。

5、备课组长安排的复习任务要以考纲为本,层次分明,有的放矢;复习量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

(三)任课老师工作要点

1、收到备课组长布置的复习内容后,任课老师对重点知识讲解、梳理由后学生巩固复习。当堂布置的任务须在当堂消化,不能把问题留在下一节课。

2、复习主要以背、讲、练、考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进行。

3、学生的背诵情况由组长检查,任课老师督促检查,然后班主任汇总本班复习情况。

4、教师对考点要讲透、讲细,采取先巩固已复习的重难点知识,再细致讲解本节课需要复习的内容,重难点突出,不能出现复习了后面,忘记了前面的现象,确保复习讲求实效。

5、练习反馈要及时,不能只练不讲,或讲而不透。真正做到实效。

四、其他事宜

1、时间安排:第一:星期二与星期四的早自习按早辅导表执行;第二:1—6班每天(星期一除外)下午第七节课,奥赛班星期二和星期四第七节课;第三:在其他休息时间如需要集中辅导,可报年级组登记后适当补课。

2、第七节课坐班安排表(班主任第七节课都必须到本班督促学生复习)(见附表)

五、本方案自宣布之日期执行。

篇3:论中学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重视,发展

回顾过去,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教学一直随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改进。目前, 各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 人类社会及其教育均面临着21世纪新的挑战。虽然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 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育的期望, 使我们不得不经常反思已做过的工作,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学地理, 能够根据社会的进步适时改进自己的教学。

一、目前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中学地理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升学率”还是大家普遍重视的, 学科教学随着高考指挥棒转。导致学校、老师、学生等对地理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视为“副”科, 学得好坏无所谓, 临近考试时“突击”一下就算了。有的学校地理教学条件很差, 连最起码的地理教学挂图、地球仪等都缺乏, 有时地理课成为学生们的自习课。

(二) 中学地理教师队伍, 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学质量有待加强。

部分学校对地理课程教学不够重视, 教学时间被压缩, 不少优秀地理教师脱离地理教学岗位, 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地理教师也没有。为了应付考试, 安排非地理专业出身的教师担任地理教学任务, 其结果只能是照本宣科,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自然谈不上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出现学生不好好学, 老师懒得管的情形, 大大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效果。

(三) 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开展较少。

地理教学工作应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 课外活动的开展,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 比如带领学生搞课外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可使学生获得定方向、使用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地图等有关地图知识和技能。如今地理课外活动成了额外负担, 学校又很少购买必要的直观教具, 更谈不上现代化的直观教学了, 老师也就懒得去组织学生进行既有趣又有益的地理野外观察活动, 学生也不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的地理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

二、加强中学地理教学十分必要

(一)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学地理知识广泛, 居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位置上, 与中学的各个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例如人类历史和政治事件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性, 故地理学科中的大量地名知识, 对历史和政治等学科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地理涉及的天体系统、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知识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地球为什么围绕太阳运动?月亮又为什么围绕地球旋转?这些既是地理问题, 又与物理、数学相关, 对启发学生学习物理和教学有积极作用。此外, 地理教学中的岩石风化, 石炭岩地形的形成, 以及各种有用矿等也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 中学地理教学在生产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 它在很多方面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建设服务。中学地理教学中讲授的土壤资源、水热资源、森林资源、天然草场等各种自然资源, 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对各地自然资源情况的了解, 有利于制订切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措施;地理教学中讲授的各种工业地理分布、工业原料来源、工业燃料和动力的供给、工业的交通运输条件、工业产品的分配、各种工业之间的相互联系, 以及各种工业与自然条件的联系等知识, 对学生以后的生产实践是有益的;此外, 在地理教学中各种交通路线的地理分布和交通枢纽等知识, 对学生将来参加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实践也是大有用处的, 特别是地图、地名知识等, 对学生将来进行通讯、邮电、贸易等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三) 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问题同样与地理知识有关, 像全国各省市的工农业特产, 主要的粮、棉、油、煤产区, 重要城市、旅游景点的分布, 各地风土人情等知识都来源于地理学科, 而这些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差旅游如不具备查阅地图和交通路线的知识必会扫兴而归。我国古代, 就常用“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常识渊博, 其中就体现了地理的重要性。

(四) 地理教育在国防上也有重要作用。

每个指战员都必须认识和了解祖国的国防环境, 特别要熟悉祖国的疆域概况, 具备阅读大比例尺军用地图的技能, 以及掌握地理素描和堆塑地理模型的技能, 还要掌握各地的地形、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地理知识, 才能保护自己, 战胜敌人。古今中外, 许多军事家无不因通晓地理而不断取胜。

(五) 地理知识能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地球是人类之家, 是人类生存、发展、栖息的唯一处所, 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 人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几年来,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各种污染日趋严重, 出现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 究其原因, 是人们缺乏环境意识, 在生产时, 只顾经济效益, 不顾社会效益, 不注意环境保护, 不研究综合利用, 经济与环境不同步发展的结果。

现在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极为关注, 我国也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明确规定了“谁污染治理”的政策。但我们应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做到防患于未然, 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而这项艰巨的任务主要靠地理教育来完成。因为地理教育可使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条件各要素和自然整体发展变化知识, 可使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 使工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六) 地理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中学地理教育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祖国, 对学生进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教育,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七) 地理教育对实行计划生育、限制人口数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以上。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 主要是受旧传统观念的影响。从中学地理教学入手, 可让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人口状况, 人口与土地关系、人口同国民经济发展、人口与环境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各种相互关系, 从而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他们将来将遍布全国各地, 对计划生育工作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八) 地理教育对中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知识有重要作用。

中学地理教育能使学生掌握运用地图, 进行气象观测、地理观察和自然资源调查等初步技能, 对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 特别是升入和地理有关的大专院校, 学习天文、气象、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自然地理、地图、环境学等学科都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又与学生学习文、史、政治、经济、外文等有关专业紧密联系, 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打不好, 到高等学校学习, 特别是学习和地理有关的上述专业必然感到困难。

综上所述, 中学地理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人口、环境、资源教育、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 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可以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 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放眼未来,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故加强中学地理教学相当重要。

三、几点建议

根据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合理加强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教育势在必行, 地理教学的计划、教材、教学方式、教学设备、教师的培养提高等方面, 是当前和长远均须重视和做好的基本建设性工作。

(一) 充实和改革学校地理教学内容, 适当增加地理教学课时数。

许多发达国家, 以美国为例, 中小学地理课时一般都占总课时的8%左右, 而我国中学地理课时不足总课时的4%。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 人类活动范围已由地表飞向太空、深入海底。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的奥秘, 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 要求21世纪的公民掌握更多的地理科学知识, 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条件, 发展生产, 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此, 在中学加强地理教育, 充实改革地理教学内容, 适当增加地理教学时数, 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 编写出版优质地理教材, 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教师、教材、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 教与学的基本依据是教材。教材工作对教学影响很大, 地理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地理教学的发展水平, 因此, 必须努力编写优秀的地理教材。

(二) 加强地理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地理教育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主导作用,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掌握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心理, 发挥其主导作用,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搞好教学。因而必须重视地理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地理教学质量才能有根本保证。对地理师资的培养提高, 关键在于提高他们对地理教育职能的认识水平和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 培养他们的实地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 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的能力, 以及自学和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只有培养出这样的师资, 才可能胜任并不断改进学校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涛主编.中国地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6, 第三版.

[2]褚亚平, 曹琦, 周靖馨编著.中学地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3]刘培桐主编.环境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第一版.

[4]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编.地理国情教育资料.1991.10, 第一版.

篇4:地理会考的特点与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会考特点;应对策略

为了适应高考改革,好多地方已经把地理列入中考科目,这支中考指挥棒对今后的地理学科定位及教学将产生重大影响。在此,笔者就地理会考的特点与应对策略作如下的探究。

一、地理会考的特点

《义务教育地理課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有用的地理”。遵循课程标准,地理会考在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等目标的基础上,着重检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分析与应用的能力。卷面多以两种形式的题目出现,即选择题和综合题,各占50%,选择题以基础知识为主,难度小,让大多数学生能够得分。综合题注重考查地理能力,题型多样,难度稍大,有读图、资料分析、连线、简答等。整个卷面题量不大,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分析问题时间,突出了初中地理基础性学科的教学目的。

会考试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基础性。大多考查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没有偏题、怪题。(2)综合性。覆盖面广,覆盖初中4册书的内容,主要是读图分析题、材料题等,体现知识的纵、横向联系,基于教材而高于教材。(3)能力性。体现素质教育,由以知识考查为主转变为能力考查为主。例如,2016年庆阳市会考题“南极泰山站在庆阳市的__方向。”地域空间跨度很大,这就体现了极强的能力性。(4)时代性。时政热点历来是地理考试的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庆阳市2015年考试题中就中国和菲律宾的黄岩岛争端出了这么一道题:黄岩岛属于__(东海、南海)海域;2016年会考题:国家把18亿亩耕地红线作为基本国策是因为__。

二、学生对地理考试理解的误区

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考试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平时上课不用认真听讲,考前把重点背下来,临时突击就行了。殊不知,这样会造成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得不到好成绩的。纵观我国多个地区各科考试,大多是需联系实际或利用题目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的题目。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势必造成遇到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发挥的题目,学生就会束手无策,甚至答非所问,或堆积答案,结果拿不到分。

三、地理会考的应对策略

1.注重过程,夯实基础

七、八年级常规教学中,要求记忆的内容,绝不能放松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其中,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纲”为纲,立足雙基

掌握基本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俗话说“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考试中,题目类型、表述方式不管怎么变化,无论对能力要求有多高,但万变不离其宗,考查的还是双基。因此,既要加强基础知识,又要训练基本能力,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真正提高综合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看书、听课很必要,一定要多看书、会看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课程标准要求“识记”的内容,必须熟记,达到背诵的程度。确保对基础知识的有效记忆,是提高地理能力的关键。基础知识没有牢固掌握,考试就很难有完整的解答。如中国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四大地理区域等内容就要熟练掌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文字(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尤其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主要路径。

3.加强联系,形成系统

平时学习中,在熟练掌握每一课的知识点,打好第一关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课本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系统。地理考试中,以读图、材料分析为主的综合题经常出现答非所问、少答要点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综合能力比较差。比如,中国地理总论学习完后,就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进行这方面的练习,要求学生达到把课本丢到一边,就能在脑海中比较清晰地再现课本的架构。方法是:由点到面,先记本节课题,再记小标题,列提纲,画出本节的思维导图;再记章题目,然后记这一章共有几节,列章知识提纲,画出章知识思维导图,以此类推,延伸到整本教材。如果学生能做到对答如流,那么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同时,将以上区域内容与所在大洲的相应内容进行纵向联系。这样一来,在学生脑海中就形成了清晰的地理知识框架,考试时一看到题目就知道其在教材中的具体位置。回答问题思路清晰,更不会把目光拘泥在一个知识点上,使少答要点、漏答要点的情况得到改善。

总之,会考并不神秘可怕,只要平时好学,努力积累,考场上就会稳健镇定,发挥出色,成绩优异。

篇5:论地理生物会考的重要性

地理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 条件。●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 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 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 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 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我国领土面积(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 上邻国 14 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陆上疆界 2 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 6 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 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 年(12.95)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 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 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少数民族人口最 多的是(壮)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阶梯的分界线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 行山脉-巫山-雪峰山。4000 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 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 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 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 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 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 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 5 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1)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高原气候区

(2)0(3)暖温带

(4)琼 台 粤 桂 云或滇

(5)一 三

(6)②亚热带 ③暖温带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 4 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农业类型 种植业(水田农业)种植业(旱地农业)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 藏高原海拔高))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和(夏季风)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 位置、夏季风)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 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 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 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

⑤各地的建筑特点 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 ⑥对。……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水旱灾害)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三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

●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 沱沱河 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围 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 水能(上游)、航运 水能(上游)

治理 兴建中上游防护林(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 气候趋于干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治 理 植树种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固黄河大堤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 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 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9、我国的交通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①兰新线 ②青藏线(未建成)③包兰线 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 ⑥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

9、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

种植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 的平原地区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 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 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 图 4.16 填充图册 P32 五)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 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 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 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初二地理生物复习提纲

生物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 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 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 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 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

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 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 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 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 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 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 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 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 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 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 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 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 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 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 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 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1)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2)叶绿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

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3)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 DNA,DNA 上有遗传信息。这些 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 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 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1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 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0、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1、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①根、②茎、③叶,(属于营养器官)

④花、⑤果实、⑥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 理活动。2

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 细胞结构。

生命活动: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25、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等,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口 蹄疫,鸡瘟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接种牛痘疫苗预防 天花,口服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口蹄疫,鸡瘟等动物病毒也可以通 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这些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第三单元

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假根。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

28、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① 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② 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种皮,分开合拢着 的两片子叶。③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① 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②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③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 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9、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9.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见七年级上册 P90 页

30、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有种皮和 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 有种皮和胚 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

31、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

外界条件: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2、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水分、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有机物。

33、桃花的结构

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3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 育成胚。

35、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36、导管的功能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37、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

条件:光能、叶绿体 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氧气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 的。

第四单元

说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 P9)

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的生殖器官。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性器官迅速发育: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 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 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 B1 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 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 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 D 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书 P32 图、P34 解读曲线图)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消化腺可分为两类:

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 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 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

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 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 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口腔 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淀粉酶

胃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肠 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关注食品安全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 家地址等内容。

2、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3、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 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书 P43)

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47.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 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 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 的过程排出体外。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1)血浆(形态):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红细胞:(形态)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

B.白细胞:(形态):有细胞核,成圆球状。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

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C.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49 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种类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 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 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 图)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 房和心室相通(P69 图)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 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 图)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

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76 表)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一次失血>1200~1500 毫升 :发生生命危险

>800~1000 毫升: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400 毫升: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

从 1998 年起,我国实行无偿鲜血制度,提倡 18~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 每次献血 200~300 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输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还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书 P80)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P81 图)(P82 图)

尿液的形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尿 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当 血液 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 天形成的原尿大约 150 升。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 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 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 1.5 升。

尿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 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 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56.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眼球的结构:(图)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 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 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57.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 :

中枢神经系统 ——脑:1.小脑 2.脑干 3.大脑

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 2.脊神经 3.脊髓

神经系统的功能 :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5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结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简单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谈梅分泌唾液等复杂反射。

望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59.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

(1)生长激素的作用:

侏儒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身材矮小。

巨人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的身材过高。

(2)甲状腺激素:

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幼年缺碘会引起呆小症。

(3)胰岛素(胰岛分泌)

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

59.技能训练:[设计对照实验] 见上年级下册课本 P109 页

60.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1)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

(2)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

(3)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

(4)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

(5)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

第五单元

61.水生动物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 用鳃在水中呼吸。

6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完整分隔的 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

63.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

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 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64.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 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 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 反应。

65.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

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特性:肌肉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肌肉 舒张。

66.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 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67.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在生态平衡中心重要作用

(2)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68.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

(1)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细菌的结构:

有 :1.鞭毛 2.荚膜 3.细胞壁 4..细胞质 5.DNA 区域 6.细胞膜

没有:1.叶绿体 2.成形细胞核

(3)细菌的生殖方式:①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由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②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芽孢。

④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⑤芽孢小而轻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不能萌发成细菌。

69.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型: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并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 无机物。

70.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利用现成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71.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细菌:1.个体微小,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2.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3.细胞内没有 叶绿体。

真菌: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7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①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CO2,水,无机盐。② 引起 动植物和人患病。③ 与动植物共生:1.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2.根瘤(根瘤菌与植物共 生)

72.技能训练:[评价实验方案] 见八年级上册课本 P69 页

第六单元

73、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 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74、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7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 样性。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苔藓植物、蕨类 植物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篇6: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计划有哪些

首先,大家必须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顺序对地理生物进行全面贯通理解。注意讲究复习策略,调整复习重点,探寻复习方法,把复习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梳理和整理上,对教材知识在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再由厚到薄,以突出主干知识,抓住关键,把握重点。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梳理,揭示联系,建立知识网络。然后依据知识网络,把握主干知识,从纵横联系中理解某一知识,以获得更准确、全面、深入的认识,揭示其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将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要分清主次,对教材中普遍掌握的一般性内容点到为止;针对自己平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近几年会考考试题中多次考查的知识点,一定要记清、记全、熟练。

其次,在此基础上,要一边记,一边练。把知识点通过试题形式加以记忆巩固、转化迁移,使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重点内容的融会贯通落实到实处。通过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二、以专题形式对初一、初二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篇7:论地理生物会考的重要性

1.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x疆的绿洲地区通过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x疆是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地。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资源配置-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极其丰富,进一步开发潜力很大,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

著名的矿产地:油田:克拉玛依、玉门、南疆。稀土:白云鄂博。有色金属:镍(金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

2.工业生产的突出特点:工业初具规模,稀土工业、石油工业、有色冶金、纺织工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包头(钢铁、稀土、纺织)、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纺、制糖)、银川(毛纺)、乌鲁木齐(化工、纺织、制糖)酒泉(航天)。工业区:陇海-兰新工业区西段。

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x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x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x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x疆、宁夏、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x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x疆)

4.主要农产品: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畜牧业-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内蒙古细毛羊、x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

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状况:

1.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x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x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2.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

3.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

4.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5.主要湖泊:罗布泊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

6.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主导因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初中生物会考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会考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③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④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1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20、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赤潮形成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1)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初中生物会考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满江红。

28、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9、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有种皮和胚 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 有种皮和胚 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

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

30、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不在休眠期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1、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2、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长大增大体积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 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

(了解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植物需要含氮的无机盐)

33、桃花的结构: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3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双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内有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极核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凋落

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

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

35、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导管的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36、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

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温。

37、光合作用:

①条件:光能、叶绿体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

光能

②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储存能量)

③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④“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耗尽叶中有机物);部分遮光;光照数小时后隔水加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清水漂洗,滴加碘液,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①概念: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②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储存能量)

③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④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保存蔬果:适当低温、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保存种子时要晒干、低温、充气;松土、排涝可促进根系呼吸;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

初中生物会考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3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

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水:约占体重60%-70%

无机盐: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牛奶

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动物肝脏、菠菜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碘盐

锌——生长发育不良、味沉发生障碍

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鱼肝油、动物肝脏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桔子

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牛奶等

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胃腺——胃蛋白酶胰腺、肠腺——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45、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初步产物氨基酸

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口腔 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淀粉酶

胃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肠 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46关注食品安全

①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②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③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4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 道,使进入肺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47、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吸气时膈肌收缩,胸腔上下径增大,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由外界进入。呼气则相反。

吸气和呼气末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48、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1)血浆(形态):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红细胞:(形态)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特性)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

B.白细胞:(形态):有细胞核,成圆球状。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

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C.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49、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种类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动脉 送血离心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 送血回心 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50、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图)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上下腔静脉连右心房,肺静脉连左心房,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保证血液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51、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图)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5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53、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

输血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5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膀胱(暂存尿液)、尿道

5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尿液的形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尿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人就会 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如果尿液中有蛋白质、血细胞,是肾小球出现问题,尿液中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小管出现病变。

56、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瞳孔:调节进入眼球光线强弱;晶状体的作用:折射光线、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长时间收缩,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近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真性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造成。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震动,通过听小骨传到耳蜗内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经听觉神经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初中生物会考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57.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动物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动物已知150万种,其中昆虫100万多种,是种类最多的类群。

61.鱼类: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平衡,尾鳍控制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卵生。变温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如:章鱼、乌贼、河蚌、田螺等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较硬的甲。如:虾、蟹、水蚤等

62.蚯蚓:

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2、以植物枯叶、朽根等为食。

3、通过肌肉和 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在粗糙纸上比玻璃板运动快);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活。

4、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5、是环节动物,此类还有沙蚕、水蛭等。

6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

兔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发达,无犬齿(撕裂食物),盲肠发达。

64.空中飞行的动物:

①鸟:

1、身体成流线型,前肢特化为翼,有羽毛;

2、消化系统发达,直肠短,食物残渣很快排出。

3、胸骨具有龙骨突,便于着生发达的胸肌。

4、有发达的气囊,减轻体重,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5、心脏发达,心率快。

5、体温高而恒定。

②昆虫:

1、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翅和足都生在胸部。

2、外骨骼的作用:支持、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飞行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繁殖。

③节肢动物:

1、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表由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如:所有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如:青蛙、蟾蜍等。

2017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六、生物的遗传现象: 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

动植物的性状主要是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给后代的。

七、染色体和基因:

细胞核内存在的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父方和母方)存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人体细胞23对,人的生殖细胞23条),它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在体细胞中存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八、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当细胞内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隐性(aa)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否则(AA、Aa),为显性性状。

显性(大写A)隐性(小写a)

九、禁止近亲结婚

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

十、生物的变异现象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十一、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十二、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十三、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十四、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第二章 生物的进化

一、生命的起源:

原始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原始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植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 原始生命 原始苔藓类 原始藻类 原始裸子植物 原始蕨类 原始被子植物 动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鸟类

原始鱼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哺乳类

进化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人类的出现:

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人由森林古猿逐步进化而来。

植物从种子植物脱离水的限制,无脊椎动物从节肢动物脱离水的限制,脊椎动物从爬行动物脱离水的限制。

四、生物进化的证据:

主要证据为化石(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而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化石。

五、人工选择:

选择者:人 结果:满足人类的各种要求。速度:较快。

概念: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六、自然选择

选择者:自然界各种环境条件。结果:适应环境,不断进化。速度:形成新物种需要漫长岁月。

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第三章 生物与环境

一、环境的含义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主要还是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二、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和非生物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

2、生物适应环境

3、生物影响环境

四、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五、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无机物光合作用 有机物)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使用有机物)细菌真菌――分解者(有机物――无机物)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

六、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相互关联的食物链形成食物网。如:草 兔 狐

七、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八、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我国裸子植物的资源,占居全世界的首位。

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麜鹿,植物中的银杉、金钱松、珙桐等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1、许多野生动植物可以用作药材。

2、能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

3、为人类提供食物。

4、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九、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

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篇8:浅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策略

一、夯实基础是前提

俗话说“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犹如“空中楼阁”, 因此, 必须先练好地理学科的基本功。主要做法是:通读初中地理教材和课堂笔记, 梳理基础知识, 列出主干知识, 研究内在联系, 确定重难点,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头脑中形成完整、清晰、有序的知识网络, 将课本知识经过思维加工、融会贯通地进行横向和纵向整理而获得正确理解、自由支取和灵活运用的有效知识。

例如:进行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差异的比较时要能清晰、有序地浮现出:划分界线, 气温、降水、主要气候类型、河流主要特征、主要地形特征、植被类型、主要耕地类型、农耕制度、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传统民居特点、主要运输方式、主食、其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学习地理最基本是对地理事物所处位置的认识, 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应用的过程中, 要多思、敢问、善问, 真正弄懂、吃透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 熟练掌握重难点。

二、能力培养要突显学科特色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要凸显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熟悉运用地图、图解、图变、图练等方法, 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 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如何判断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 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 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 多总结、摸索适合自己的求实灵活的地理学习方法, 理清解题思路, 形成准确、简洁的书面语言, 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例如:中国政区图。政区图是各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基础, 要把众多的地理要素落实到地图上, 政区图必不可少。要熟记各省、区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轮廓;要掌握各省、区与重要山脉、大河、海洋、邻国的相对位置。

在运用地图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时, 要注意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 正确掌握因果关系, 并能用正确的地理语言来回答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结合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探究

热点问题最富吸引力, 这也是热点问题之所以成为热点的原因。选择热点问题探究, 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 活跃学生思维。时政热点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探究的动机, 让学生感觉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之中学习不是累的而是快乐的。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情境中去, 也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从而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例如:可结合2008年入冬以来, 我国华北、黄淮等地的特大旱情等信息来探究华北、黄淮地区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气候类型、耕作制度、人口分布等。

笔者认为结合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探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引导学生获取信息

获取信息具体表现在———能有效地整理及正确地表述图、表、文字、数据等提供的信息和知识;能提取资料中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以解决相关问题。

例如:及时对各种地图、图表运用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进行归纳, 养成以地理图表辅助记忆进行思维的习惯, 学会图文互换、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从图表上准确、全面、有效地提取显性和隐性的信息, 以培养自己的读图、析图和用图能力。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所谓分析, 指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 这种能力能通过命题设置的试题情境把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

分析问题能力的展现, 必须有两个基本的立足点:有足够的相关资料或者信息, 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踏在这两个立足点上, 是展现该项能力的关键所在。

例如:根据非洲大陆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

又如:根据太阳直射情况的分析判断当地的季节、节气、昼夜长短、正午影子的长短等。

3.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 以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如:文字表达。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术语使用情况、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情况是体现学生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也是初二年学生在应试中失分较多、同时也是平时练习中老师容易忽视的方面。

一般来讲, 针对试题设计的具体情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中得出多方面的要点;如何从这些要点中选出符合试题设问的内容, 并将这些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 也是学生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

例如:通过对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素质、市场、环境、工业基础等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分析, 明白沪宁杭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就能够对其他地区 (特别是自己家乡) 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

“处处留心皆学问”,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以及老师的指点中了解各种新问题、新现象, 在读、听、看中思考, 在思考中读、听、看。

上一篇:爸妈在哪儿软件介绍及常见问题下一篇:华工经济法学平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