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生物备考方案

2024-04-16

历史地理生物备考方案(精选6篇)

篇1:历史地理生物备考方案

陆良县大莫古镇第一中学史地生教研组

2012-2013学年历史、地理、生物学业水平考试

备考方案

陆良县大莫古镇第一中学史地生教研组高永芬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导,真抓实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迎接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早抓细管,夯实基础,强化习惯,挖掘潜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努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长足的进步;为了搞好初二地理、生物学科和初三历史复习备考工作,力争做到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地理学科、生物学科和历史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地理、生物学科和历史学科成绩,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今年初二年级学生地理、生物学科,初三年级学生历史的学习现状表现为:学生平时不重视这三门学科的学习,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基础知识薄弱,读图能力较差。而下学期的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多,复习时间短。所以我们要早做打算,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既要把新课上完,还要复习好“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的考点”。同时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样才有望在2013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

三、目标任务:

在巩固2012年我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全面提高2013年学业水平考试的各科成绩。

1、学校综合评价指数、总优秀率和总合格率在全县公办学校中进入前五名;

2、加强培优辅差,提高优秀率、合格率和过关率。争取使能升入曲靖一中的学生的历史、地理、生物的考试成绩全部达到A等;让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的历史、地理、生物的考试成绩全部合格。

3、充分利用我校优越的硬件条件(每间教室都装有多媒体),努力使我校的地理、生物、历史学科的教学成绩上一个新台阶。

四、备考计划及具体措施:

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初二年级涉及地理、生物学科,初三年级涉及历史学科。地理、生物学科考试范围包括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的全部内容;九年级历史考试范围包括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全部内容。空间跨度大,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所有知识点的复习,还要让学生获得好成绩。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合理设计复习计划,精心选择复习资料。是取得考试胜利的关键。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力争把初二的地理、生物学科(初二上下学期的全部内容)和初三历史学科(初三上下学期的全部内容)的课程上完;从下学期开始,进入全面复习阶段。

1、上课及复习要求:

(1)注重基础知识,提高读图能力。

在上课期间或复习过程中,要将知识系统化,注重知识之间的相关性,以教材为依据,以 “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为指导。并特别注意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就地理学科而言,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而生物学科和历史学科也有很多重要图片,要求学生识记。学生读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因而在复习中应特别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做到图文顺利转换,做到心中有图,脑中有图。

(2)注重考试能力的培养。

在上课期间或复习过程中,要钻研考试说明,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应对考试题型的变化,经常给学生变换题型练习,这样将十分有利于学生应考能力的提高。同时,要要求学生注意答题的规范性,让学生注意在答题过程中语言的准确性。并引导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养成检查的好习惯。争取多拿分,少丢分。

2、复习阶段:

在认真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前提下,将复习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这一阶段的复习重在夯实基础,在考试说明的引导下,引导学生正确研读课本:课文中的大小标题、活动题、插图图表,重要阅读资料,均不能放过。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读图基本能力,把握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各种题型的变化,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2)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掌握基础知识是应对考试的基础,但考试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重复。在复习过程中学会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也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

保证。因而在备考复习中,注意各学科知识体系的梳理,注重精讲精练,注重讲练结合。

梳理体系,注重打破课本与课本、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图、资料为载体,将知识点融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提高综合使用地理、历史、生物知识点的能力。

讲练结合,重在习题的精选、精讲、精练。既要有专题训练,也要有综合测试。注意结合历年学业水平考试的题型和方向,合理选择训练题,要注重训练题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并注意在习题中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并针对学生在习题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查漏补缺。使复习真正做到切实有效,事半功倍。

3、强化训练、冲刺考试:

在最后阶段,选择几套精心挑选的模拟题,给学生一定的强化训练。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纠正、提高。让学生具备真正的能力应对学业水平考试。

初二全体地理、生物学科的教师和初三全体历史学科的老师将以最大的决心和信心,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争取在2013年6月份云南省地理、历史、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篇2:历史地理生物备考方案

为了能让班上更多的学生在中考中取得胜利,现在就要认真抓好学生在六月份要进行的生物和地理中考,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要求,现制定备考方案如下。

一、生物和地理双科合格目标:合格人数均为35人以上,尽量争取能有37个以上的学生合格,争取有更多的学生能有85分以上的优秀成绩,不能有低分。

二、措施:

1、积极动员,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本周三班会课,在班上积极传达生物和地理中考备考会议精神,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的同时,积极鼓励他们要克服困难,要认真对待这次考试,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和地理的备考中来,即使现在的考试只有四十分,也不能放弃,相信他们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合格。

2、加强与生物和地理任课老师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把学生历次考试的成绩发给任课老师,让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并经常巡堂发现存在的问题,积极与任课老师沟通,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积极教育好学生,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进他们的进步。

3、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在每月考完后,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发现学生退步了或者进步了,都要积极与家长沟通,提出批评或者表扬,同时,强调这次考试的重要性,让家长积极地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能取得更好的进步。

4、积极鼓励学生,争取有更大的突破。经常在班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只要学生有进步,就积极地表扬,而对于退步的学生,则进行个别教育,寻找原因,帮助其进步,对于成绩优异和进步了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扬,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5、创建优良的班风和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严格管理班级,认真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要保证课堂纪律,让任课老师能愉快地教学,保证好的教学效果。

篇3:历史地理生物备考方案

一、培养学科兴趣, 增强学习内动力

地理号称“文科中的理科”, 在历年的高考文综考试中起着拉大考生分数差距的作用, 成为继数学之后最让文科生头痛的科目。因此, 对于文科生来说, 地理学得好不好, 关乎整个高考大局。针对这种情况, 一定要重视这门课程, 不能认为地理课程难就放弃它。那么, 如何克服畏难情绪呢?笔者认为, 必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在本学期初给高三美术班上课时, 笔者就通过“你喜欢吗?”“你会吗?”“你能吗?”“你有收获吗?”“你认为如何?”“请你谈谈看法”等问卷形式, 了解这一届美术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参与度、重视程度及对学生的学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 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调查表明:全校高三美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喜欢度总体是五分之一左右, 调查还表明:学生掌握读图、识图、填图、用图技巧的只有三分之一, 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学生考试“死记硬背”者竟占全年级段的52.7%。综合以上情况可知, 许多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他们停留在“上课记笔记, 下课背笔记, 考试考笔记, 考后全忘记”的应试教育中, 还是不会“注意观察”、“思考理解”、“识记联想”、“应用迁移”, 停留在“搀着走”, 甚至“牵着走”或“推着走”的水平上, 碰到不懂的问题往往顺其自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己不会查找材料, 不能独立完成布置的任务, 要靠教师盯牢才能完成。大量的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现象, 还远没有改变。的确, 地理学科的许多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 难度较大, 不易掌握,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强, 自觉性不高。部分学生学习懒于思索, 缺乏持久性, 易分心和受干扰。一遇到困难或复杂的问题就放弃思考或依赖别人的帮助来解决。凡此种种, 都是导致地理学科成绩难以提高的因素。要扭转这一形式, 关键是要培养他们对此学科的兴趣。

作为一门高考学科, 决不可以让学生的未来输在地理这门学科上, 要使他们明确地理学科对于了解祖国和世界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城市建设以及整个地球变化都有极大的作用, 与每个人都有直接关系。以实际生活中的地理变化为突破口, 如家乡面貌的巨大变化、城市的拆迁、街道的拓宽、南水北调、西电东输、资源开发都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地理学习还可帮助我们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 例如,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地球表面的沧海桑田, 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 地质灾害的突然发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增进学习兴趣, 其乐无穷。此外, 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懂地理知识的人才, 以此种种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求知欲, 激励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 从而迸发出更大的内动力。

二、关注新教材,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课改后, 浙江省用的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 在强调讲授核心基础知识的同时, 以大量的“活动”、“探究”和“案例”, 来加强对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知识的相互联系与渗透的认识, 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巩固地理基础知识, 发展地理认知能力,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体现了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例如, 教材在阐述“正午太阳高度角”时, 对学生提出了非常生活化的问题:假如你要在当地购买一套商品房, 你对于光照的条件有怎样的要求, 会如何选择?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 如果要在市区建造两幢住宅楼, 楼高设为H, 楼的走向如何布局较合理?如果楼的走向为正东西向, 且一南一北布局, 那么, 两幢楼之间的间距至少达到怎样的要求才能满足北楼底层居民的日照条件?很明显, 新教材提倡生活化, 即把生活引进地理课堂、让实践融入地理课程,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教材力求贴近生活, 使学生逐步养成分析地理事物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并注重开拓其知识视野, 彰显个性发展。精炼的正文, 广博的阅读材料, 动手动口的活动设计, 加之鲜明形象的地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 大有“欲罢不能”之感。“1998年长江洪水原因”的探讨, “楼兰文明古国的神秘消失”的阅读, “模拟旅行”的探究, 正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高三教师应把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和复习迎考中。教学行为应强调尊重、赞赏, 强调帮助、引导, 强调反思, 努力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完善个性, 展现个人魅力, 这些都依靠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讲究方法策略, 提升学生能力

高三学生学习地理应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

1. 夯实基础, 抓住重点。

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的知识是密切联系的, 做好高考迎考复习工作, 初中地理的基础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地理学科在课程的设置上缺少连续性, 就拿这一届高三同学来说吧, 他们在初一、初二学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后, 大约有一年多的时间不学地理课程, 等到上高中一年级后, 才有地理课程, 学的地理是自然地理, 学习自然地理需要有初中地理知识作为基础, 但是这时大部分学生都将初中地理知识忘得差不多了, 这就很不利于新课的教学。

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1) 地理课程重视度不够。初中地理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科目, 被认为是副科, 无关紧要, 往往挪做他用, 上所谓的“主科”, 或着干脆让学生自习得了, 地理课如同虚设。几年来, 高三地理周课时总要比历史、政治少一节课, 倘若教时没保障, 显然是很难完成复习教学任务, 也不利于高三最后阶段的复习备考。 (2) 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也缺少必要的衔接环节。例如, 高中地理练习涉及到的许多地理计算问题 (时间计算、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范围计算、根据经纬度求两地实际距离计算、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 这些内容现有高中课程没有安排相应章节, 地理计算问题完全靠教师讲解传授, 而地理计算问题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地理计算虽然用不到很深的数学知识, 但它涉及到地理知识原理的运用, 涉及到如何算的问题, 教材缺少必要的章节, 一方面不利于教学,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对于初中地理基础薄弱的高三学生, 应尽可能早地挤出时间来有计划、按步骤地浏览和复习初中地理相关知识。作为能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基本目标与理念, 新编的初中有关地理内容的教科书, 编写体系科学, 内容精练, 重点突出, 图文并茂, 形式活泼、生动有趣, 易学好记, 这些都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对于重要的基础知识, 如地球和地图、区域的位置、地形和气候等地理要素, 以及高中地理中常常涉及的中国、世界上的一些地区的自然地理部分, 应首先学好, 重点掌握。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尤为突出的知识点是地球运动中的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六套试卷中除了北京卷没有考查时间计算这一知识外, 其他试卷都考查了时间计算的知识, 而且分值都在8分左右。其实对时间计算知识的考查不仅在形式上显示出其丰富的特色, 可以通过坐标统计图、热点时事材料、城市景观图、区域地图等来展示, 而且也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再识读, 并要求学生把握一些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以突出地理的主干知识。

2. 注重学法, 化难为易。

在高中各学科中,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性就是“文理交融”, 既具备理科的严密性, 又不失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 学习高中地理要针对其文、理不同的内容, 分别采用文理科相应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 包括宇宙、地球、大气、海洋、陆地等相关内容, 特别是其中的时间 (区时) 计算。区时计算可以有两种方法:过日界线算和不过日界线算都可以。笔者认为, 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最好不用过日界线, 那样比较简便。并且引用数学中的思想来理解时区, 零时区就用0表示, 零时区以东的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零时区以西的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分别用-1、-2……-12表示, 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又如, 日期分界线的确定问题, 这是重点, 同时对很多学生来说, 又是个“老大难”问题。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很明确地告诉他们:确定日期分界线无非就是要确定两条:180度经线和地方时为零时的经线。在有图的题目中可以根据图中的经度 (东经度自西向东由小到大, 西经度由大到小) 或者经线两侧日期 (180度经线东侧日期晚一天, 西侧日期早一天) 进行推断。当然在无图的题目中也可以采用图解法, 一般采用绘制极视图的方法, 也可以绘制侧视展开图。确定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必然借助于题干或者图中提供的信息。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夜半球中间的经线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昼半球中间的经线是地方时12时的经线, 此经线对面的交点的经线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根据晨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或者通过其他已知经线 (或时区) 的地方时 (或区时) 来进行计算。一旦我们已经确定了地方时0时的经线, 那么, 另一条日期界线就无疑就是180度经线了。

其实, 自然地理部分涉及到的很多内容都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 学习时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 对此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 强调理解, 注重记忆, 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能联系实际分析, 解决地理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 重视解题思路, 特别要多动手绘图, 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 主要属于文科内容, 适合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对此, 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学习时要做到:多看书, 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 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多思多想, 善于总结, 形成自己的看法;侧重于地理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运用, 并结合实际进行评价和反思。此外, 同学之间应积极、有效地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 以实现共同进步。这样, 在学习地理及其他文化课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 都会受益匪浅。

3. 记忆地图, 力求精确。

高考有很多考查识图能力的题型, 而且有一个趋向就是考查大比例尺的地图, 即能反映比较详细的地貌图, 这就要求具备准确的定位能力。首先要判断所在区域, 这就要根据经纬度来判断。因此, 平时就要注重精确记忆。精确记忆有两种方式, 一是按照经纬度所贯穿的地区记忆。比如东经120度所穿地区的地形剖面、国家、重要河流、重大工程、自然带、气候变化特征等等;再如, 北纬30度所穿地区也是常考点。另外一种就是记忆国家, 然后记住贯穿它的经纬线。比如, 印度有东经80度贯穿一类的。

地图的记忆并不难, 需要学生将零星时间利用起来。吃饭前后, 下课时, 做题累了时都可以看图, 看的时候要动手在稿纸上画轮廓图、经纬线等, 这样有助于记忆地图。让学生学会阅读地图, 使用地图, 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和地图结交成“好朋友”。此外, 要学好区域地理, 必须多看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沿某一经线和某一纬线看其经过哪几个国家和地区。一天记一条线或几天记一条线, 不要急, 但一定要弄透记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高三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独占鳌头, 取得优异成绩, 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需要各科任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精神, 付出艰辛劳动, 做具体细致的工作, 需要全体高三教师通力合作,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竭尽所能做好每一项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教学行为应强调尊重、赞赏, 强调帮助、引导, 强调反思, 努力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完善个性, 展现个人魅力, 这都依靠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夯实基础,注重学法,培养兴趣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杜志建.试题调研[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9.

篇4:历史地理生物备考方案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生物科;试卷分析;备考策略

2008年是江苏新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到现在已有4个年头。分析比较这4年的江苏生物高考试卷,对目前高三阶段高考复习备考工作和高一高二的生物课堂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思年来江苏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1.1题型与题量

从表1看新高考4年来,题型和题量保持相对稳定,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其中2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5个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15分。非选择题有所变化:一是题量有所减少,2008、2009均有9大题,2011年减少一题为8大题;一是2008年有选做题,但2008年以后取消了选做题。非选择题的大题量虽然有所变化,但4年来整张卷子的小题量基本维持在63小题左右,很多中等程度的学生来不及做。

从表2看,4年的试卷阅读量都相当的大,图表也较多,基本维持在19幅左右,这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还有答案要填的文字偏多,这也影响学生的解题速度。特别是2011年虽然题量减少,但阅读量和答案要填的文字数并没有减少。

1.2试题在教材中的分布

从表3可以看出近4年的试题基本覆盖了全部章节,《江苏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所列知识点约109个,每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超过90个,考查的知识点中能力要求为“B”的占考试说明B级要求的近1/2,能力要求为“C”的超过5/6以上。而A级知识点考查的仅占1/3左右,这反映了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越高,被考查的比例更高。在强调覆盖面的基础上,试卷也突出了对重点内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例如“细胞代谢”“遗传、变异和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基因工程”等,这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从表中还可看出实验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必修1和必修3上,这就提醒我们要重视课本实验。

从表4看近4年来必修与选修的分值基本维持在8:2左右,这样的考查比例比较合理,和选修课时和必修课时比相一致,这也有利于教学的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多数涉及选修内容的考试试题,尽管情景都是以选修知识为背景的,但考点大多在必修教材中,所以复习中要加强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知识的联系。

1.3實验考查

从表5看近4年的江苏高考生物试题中实验题约25%左右。4年来的实验题素材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课本实验和实践,约占2/3强,二是来自科研一线。近4年实验题的考查没有偏离《江苏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的要求,每年的实验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实验原理、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处理、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各个方面,突出科学思想和实验方法的考查。

1.4难度

从表6、表7不难发现从2008年开始,生物试卷的难度大大增加,尤其是2011年更难。由于从2008年开始生物成绩以等级来划分,为了提高区分度和可信度,加大难度是必须的,这样的难度也没有违背考试说明中以中等难度题为主的命题意图。从我校调查的情况看学生高考生物的等级与语数外三门总分匹配率非常高,近4年达本二线的学生生物等级都在B级以上。

2.备考策略

2.1剖析教材,强化核心概念的教学

高考试题往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复习中一定要紧扣教材,利用好教材,尽量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分析教材;还可将教材上的生物学科主干知识设置成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再把这些线连成知识网络,通过不同的知识网路的交叉连接,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学中要加强核心概念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前科学概念的甄别和纠正。由于高考命题要求,高考题中会出现大量新背景、新情境,但无论如何最终都会体现高中生物教学所要求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起点高,落点低”。

2.2重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近年来江苏生物高考题综合性非常强,有时一道题可以覆盖多个知识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生物学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有着种种联系的,教学中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懂得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迁移,去解决各种问题。新课程改革就是不希望培养出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高考也绝非要把这类学生选拔出来。有位命题专家说“江苏生物高考就是要让学生越考越聪明”这句话值得大家品味。

2.3重视对学生获取信息和信息转换能力的培养

由于高考试题强调原创,所以很多题目设置了新的背景或情景,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获取和转换信息的能力,这是新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针对性训练。近年来,高考题出现了大量的图、表题,这些图、表往往是大量信息集成的产物,是多个知识点的联系与汇总。读懂、读透图、表的过程也就是对知识再理解、再整合、再升华的过程。针对学生看图、读图能力差的特点,平时多加强专题训练。

2.4重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强化探究能力的培养

实验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江苏高考的热点,高考中占了约四分之一的分值,这还不包括以实验为背景的一些分析题。实验可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等等。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可能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少做或者不做实验。我们很多老师总认为在紧张的高考复习中,没有时间让学生做实验。其实在紧张的高考复习中,适当让学生做做一些重要实验,尤其是c级要求的实验,也是对学生紧张学习生活的一种调剂,记住:学生的实验技能仅仅依靠老师讲解是得不到提高的。某位专家说的“生物实验怎么考都不过分”“任何生物知识都能以实验为背景进行考查”这些话中,很值得我们老师细细体会。

篇5:高三生物备考策略与方案

一、增加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量

我们更应清楚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缺乏基础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基础知识掌握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复习的效率。从生物复习总体要求看,无论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或三轮复习不断地“回归”教材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知识系统构建提高综合能力

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知识的存贮记忆,提取信息时便于搜索,应用时便于产生联系,对全面回答问题有重要帮助。构建知识系统,是按知识属性、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对原有知识进行重组,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这对做综合性题非常重要,是能力的提升。

三、敞开课本解决社会科学问题

在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要不断关注社会、关注最新科技动态,特别是生命科学方面的动向,对能用课本知识解决社会热点知识要不放过,如:爱滋病的流行和防治、“非典”、“人类基因组计划”、“神舟”系列飞船动植物搭载实验、环境污染与治理……等众多的社会实际问题,这也是提高能力的一个方面,高考试题有很多都是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科学现象及问题。

四、对生物复习试题选择的建议

很多学生毫无目的地选择资料书开始进入题海战术,我有以下建议:①习题要有代表性,体现少而精,一道习题要体现出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网络的结合点。②习题要有阶段性,开始要注重基础加一定综合,后要综合带基础。③要有综合性,知识的综合,能力的综合,思维的综合,都是高考越来越重视的。

考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硬件;考试心态调节状况是软件,可使考生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也能使考生发挥失常。越是临近高考,心态的调节越重要,因此可以说,调节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

二.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

一、重视第一轮复习

高三学生业已修完了高考大纲所要求的全部知识。按照备考规律,考前的复习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复习的伦次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制定出三轮复习计划。有些同学会产生错觉,认为一轮过后还有两轮,高考还很遥远,不用着急。其实,考前知识的梳理、总结及知识网的构建是由第一轮完成的,第一轮要持续到来年的3月中旬,那时的区县联考、模拟考会非常密集,根本没时间梳理知识,只能是通过考试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所以理想中的第二轮和第三轮可能是不存在的。千万不要有侥幸和依赖心理,要把复习的主要精力放在第一轮。

二、准确把握复习方向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天津考试院编写的考纲,是高考生物命题的纲领性文件。要知晓高考的考试内容与要求。凡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中不要求的部分,一定不会命题,在要求掌握程度中,ⅱ类比ⅰ类命题的几率大。由于新考纲要在来年年初下发,在第一轮复习时还没有新考纲,建议老师和同学们借阅上一年的考纲,因为每年考纲的改动很小。考纲中要求的知识内容和顺序,应成为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第一轮复习的顺序。要严格按照掌握程度的ⅰ类和ⅱ类要求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三、用好“一本”“一题”

在把握考纲的基础上,要用好“一本”和“一题”。“一本”是指我们所用的课本。“课本”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即是讲授新知识的蓝本,更是高考复习的唯一抓手。不抓住课本,搞题海战术,无休止地开辟“第二战场”,舍本逐末,会“因走得太久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也就是被试题带偏方向。“一题”指的是历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必要的模拟、练习,不可少,但要适当,最好的模拟题就是高考试题。研究它,用好它(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挖掘思想性,能够举一反三),应该成为第一轮复习备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重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篇6:2018年地理中考备考方案

复习具体安排

完成新课(3月5日——4月6日)三月

第一周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a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b

3、极地地区a 第二周1、极地b

2、日本

3、美国a 第三周1、美国b

2、澳大利亚a

3、澳大利亚b 第四周1、巴西a

2、巴西b

3、俄罗斯a 四月

第一周1、俄罗斯b

2、埃及

第二轮专题复习,梳理体系,讲练结合。(日)

4月9日——6月21四月

第二周

1、地球和地图a

2、地球和地图b

3、中国疆域和人口

第三周

1、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a

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b

3、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四周

1、认识我国区域a

2、认识我国区域b

3、地方文化与旅游

五月

第一周

1、地球运动

2、海陆分布

第二周

1、世界气候a

2、世界气候b

3、居民与聚落

第三周

1、地域发展差异

2、认识大洲a

3、认识大洲b 第四周

1、认识地区a

2、认识地区b 六月 第一周

1、认识国家a 第二周

1、认识国家b

2、认识国家c

3、第三轮复习(试卷a)

第三周

1、第三轮复习(试卷b)

2、第三轮复习(试卷c)

3、第三轮复习(试卷d)

第四周 答疑

因为秋季学期期末考的原因,已经提前完成了大部分课程第一轮复习。所以从本周起开始第二轮复习。这轮复习,一要梳理知识体系。打破几册课本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化,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也便于学生形成知识专题。二要讲练结合。进行单元模块的检测及讲解。通过讲练,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习题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放弃“繁、难、偏、旧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和漏洞。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让绝大多数学生基本做到熟悉课本知识点,掌握应考方法,能够举一反三。

二、复习要求及措施

1,认真研究中考试题,把握命题脉博。把握知识的难度和强度,以及命题的思路和方向,采取有针对性的复习。

2,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利用好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多媒体地图和各种资料创设各种地理表格,脑中有图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做到心中有图,做到图文顺利转换,把知识点掌握的更牢固。

上一篇:渡河,渡河黄庭坚,渡河的意思,渡河赏析下一篇:体育中考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