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数学中的三种美

2024-05-04

体会数学中的三种美(通用9篇)

篇1:体会数学中的三种美

体会数学中的三种美

笔者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已有十载,深切感受到在中、高考的压力之下,学生深陷于数学题海,畏惧学数学甚至是讨厌数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产生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感觉数学内容枯燥,每天只是机械地用公式或定理解题,按部就班地完成数学作业,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用处,更体会不到数学之美。英国数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能够充分挖掘数学美的因素,引导学生追求数学美,就能使学生摆脱“难学”的思想包袱,走入“乐学”的天地。

一、精练美

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无一不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它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活。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巧妙解释了平时学生踩草坪、抄近道是有“科学性”的,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诠释了为什么窗户固定要用窗钩、推拉门做成四边形的原因。

数学符号的发明也充分体现着精练美。现在常用的数学符号有200多个,中学的《数学》课本里就有好几十种,最常使用的数学运算符号如+、-、×、÷、=、>、<、∽、≌等等,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号是由拉丁文“et”演变而来,16世纪时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号是从拉丁文“minus”演变而来,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还有一种说法,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千百年来的衍化和不断改进,才有了现在公认的+、-。褪去繁琐的装饰和冗长的表述,这些定理、符号被人们渐渐接受并使用。

二、图形美

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全等形、相似形、抛物线……无一不是图形美的典范。比如生活中地砖的图案,联系着中学数学中多边形的镶嵌问题。理解平面图案形成,进而到对更复杂的平面镶嵌图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独立的观察和思考,认识到数学问题的本质所在:镶嵌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有共同的边,二是“镶嵌角”等于360°。又如,同一张底片洗出来的相片,同一尺寸诠释着全等形的性质,不同尺寸又是相似形的代表。

被开普勒称为欧氏几何学两颗明珠之一的黄金分割,是人们普遍喜爱的美的比例并被广泛应用。黄金分割,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最能引起美感。工程师将门、窗、桌子之类做成长度与宽度之比近似0.618;养生家从辩证观点看,认为动和静是一个0.618比例的关系,大约四分动六分静较佳;服装设计师们认为凡是具有黄金分割比例的服装图样,看上去会让人感到和谐、舒适;音乐家则发现二胡演奏中,“千金”分弦的比符合0.618∶1时,奏出来的音调最悦耳。

从古希腊的时代起,对称性就被认为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中国的建筑很好地应用了数学的对称美,许多古代的园林建筑都应用对称。几何中具有的对称如中心对称、轴对称等,还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等显示出的对称美,都给人一种舒适优美的感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选择最短路径提供了最佳方案。

三、思维美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显现着数学的独特魅力。比如这道题:如图所示,其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有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题设:_______;结论:________(均填写序号)

像这样的一题多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又如尺规作图,初中阶段有角平分线、垂线、垂直平分线等问题的尺规作图题,而三等分角是否也可以尺规作图?由此引出几何三大问题古典难题:三等分角、倍立方、化圆为方,拓宽了学生眼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成书于东汉初年的《九章算术》,是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创立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就其数学成就来说堪称世界数学名著。如分数四则运算、开平方与开立方、盈不足术、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则等,这些内容和思想方法都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所呈现。《九章算术》偏重于与当时生产、生活密切相结合的数学问题及其解法,在隋唐时期曾传到朝鲜、日本,并成为这些国家当时的数学教科书。《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2002年在北京市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勾股弦图就是由此得来,勾股定理也成为中学数学的必学内容。

数学是美的,数学是美的科学,追求数学美的行为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导入数学美,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美,从而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快乐学习。◆(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

篇2:体会数学中的三种美

失误1:计算出错

计算能力是高考数学考查的一项基本能力,但目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很多考生计算能力非常不足。“在评卷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考生解题的方法和思路都正确,但就是计算出错。很多解答题都是多步计算,中间步骤的计算出错会直接导致后续解答相应出错,造成严重丢分。一句话:不是不会做,而是计算错!”

在这些错误中,最常见的是“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含纯数字运算)”出错,包括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运算,因式分解等内容;其次是求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计算出错,这是很容易预防的错误。事实上,解方程或方程组时将所求出来的解代入到原方程或方程组进行检验即可发现正确与否,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则可以考虑用解集区间端点或一些特殊值进行检验。

失误2:答题不规范

高考数学解答题明确要求考生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考生们必须明白,做一道解答题实际是在写一篇数学作文!必须要把解答的思维过程无声地展示给评卷人员,而不是把一堆数学式子和数学符号写在试卷上即可。很多考生的文字说明词不达意,证明过程条件不明显、推理不到位、演算步骤详略不当、卷面不整洁。有些考生则是文字表述思路不清,令人费解,评卷老师需要猜测其解题意图。

千万不要触碰高考答题要求的“红线”:必须在指定答题区域内书写相应题号的解答。有些考生将部分解答内容写在指定的区域之外,甚至有一些考生更改答题卡的题号,如在18题答题区域上将“18”涂改成“19”并将19题解答写在这个区域上,这些都会被作零分处理。

失误3:答非所选

高考数学填空题同样是考生“无谓失分”较多的。一些考生做高考数学填空题时答非所选,即答题卡所选择的题目与实际做的题目不一致,但评卷时是根据所选题目进行评判的,当然不给分。

如何控制高考数学的答题时间

高考数学答题时间分配技巧一

我们建议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解决前面的客观题(选择填空题),再用剩下的时间应对解答题。但正如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战略一样,考试时间的合理分配也不可用一条标准划定,时间的分配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实力。在考试前,考生需要量身设定自己的考试目标,再选择不同战略战术。

高考数学答题时间分配技巧二

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重在保简易题。鉴于客观题部分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点的考察,可以稍稍放慢速度,把时间控制在50-60分钟,力求做到准确细致,尽量保证70分的基础分不丢分。之后的三道简易解答题每题平均花10-15分钟完成。至于后三道大题,建议先阅读完题目,根据题意把可以联想到的常考知识点写出。

高考数学答题时间分配技巧三

拿到试卷后,要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答题。在很多考生印象中,大题通常会难,其实在大题中,有的选做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情况下选做题是三选一,做大题时可以考虑先挑选做题来做。

高考数学答题时间分配技巧四

考试开始后,很多学生喜欢奋笔疾书;但切记:审题一定要仔细,一定要慢。数学题经常在一个字、一个数据里边暗藏着解题的关键,这个字、这个数据没读懂,要么找不着解题的关键,要么你误读了这个题目。你在误读的基础上来做的话,你可能感觉做得很轻松,但这个题一分不得。所以审题一定要仔细,你只有把题意弄明白了,这个题目才有可能做对。

高考数学怎样复习

1.对高考数学的认知。由于成绩长期没有提升,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本身就难,而自己不具备某种天赋、某种方法,对自己丧失信心,这样很容易挫伤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备考的方向。很多考生在高考数学复习阶段进行“题海战术”,每天面对大量的习题,结果成绩没有提升。也有一些考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很少做题,他们觉得自己很聪明,应该能学好数学,结果拿到试卷后,觉得生疏,在短时间内很难把题目做好。这两类考生都属于备考方向的问题。

篇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三种“个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两者都是充满情感和个性的人。比较而言, 教材则显得枯燥乏味、缺少情趣。因此,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 我们应当合理协调好这三者的关系, 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效率, 把课改的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去。总之, 千万别忽视数学教育是人文教育。

一、数学课堂教学应发挥数学教师的个性作用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承担着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诱发动力和“传道”“授业”“解惑”等多重责任。然而, 怎样履行这些责任, 不同的教师又不同的教法。

我们知道, 每个教师的人生经历、学识修养都有所不同, 因而他们对教材的感受、理解、领悟也各有不同, 这就形成了他们各自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教师就像一名导演, 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 “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 都是由教师这个导演来策划和安排的。一个优秀的教师, 能够让自己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出一个美妙的境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这种境界只有在教师的个性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才能达到。所以, 我们教师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 并千方百计地发展这些长处。比如, 有的教师讲授为其教学长处, 就应该注意并研究、吸收别人的方法, 形成自己讲授的风格;有的教师善于板书, 就应该研究板书的艺术, 使自己的板书简洁而实用。

但在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这一点重视得不够。虽然口头呼唤素质教育, 大多数教师还不能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上起课来千篇一律, 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和突破。教育人士早就提出教学方法的要求: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这就是说, 课堂的教学过程一定得层次清楚、循序渐进, 至于采用哪些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以及自己的个性, 灵活采纳, 只要采用的方法是符合逻辑规律的, 是适应学生特点的。比如对于概念、法则及规律性内容的教学, 可采用讲解、讨论并辅之练习法;对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 可采用直观演示法, 让学生自己动手数、量、摆、画、剪, 积累表象, 逐步理解图形特征, 以及应用计算公式。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长期坚持并有机地把各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应用, 再加上自己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才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二、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性

数学教育是人文教育, 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和技能, 而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 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创造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

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师看作课堂教学的指挥官, 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成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以教师为主, 课堂上繁琐的分析与简单的回答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一些数学活动课, 教师虽也跟着学生们一起讨论、研究, 但实质上教师还是只相信自己和教参, 学生的不同意见被教师忽视了。我们教给学生的不是死板的固定知识, 而应当是灵活、随机的学法。学法即学习方法, 指的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和技能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 而在教学生学。”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能力是关键。

大致罗列了一下, 我们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诊断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

差异性是学生身上客观存在的,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 人生阅历、心理素质、心理发展、生理发展、认知能力等都有差别。教师应该了解每一位学生, 把握他们的优势和弱势, 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 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潜在能力可以挖掘, 数学教师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启发学生去问, 去想, 去创造, 以后学生在社会上就能运用这种学识能力, 创造出种种成果。

3. 努力寻找师生的共鸣

学生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激流中, 具有感受时代的敏锐性。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间, 接触、体察、理解青少年的兴趣和被他们所珍视的文化信息, 具有“心理位移”的能力, 力求使自己像学生那样去感知、体验、思索, 相互切磋, 平等探索, 努力寻找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共鸣区。

总之,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面向全体, 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 让“能飞的飞起来”, “能跑的跑起来”, “该扶的扶一把”, 让优秀生更优秀, 让学困生得到切实有效的转化, 使全体学生共同、稳步地提高。

三、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教材的个性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载体, 不同的教材有着不同的个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施行) 》中明确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教材的时候, 应该具有驾驭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应充分针对不同教材的不同特点, 因材施教, 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最佳设计。

比如教学“角的认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 化静为动, 用直观、形象的动态教法来帮助学生建立角的初步表象, 逐渐在学生的头脑中构造出角的概念。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 可以根据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 把严肃的课堂搬移到操场上。首先, 让学生站成一横排做套圈游戏, 作为投掷目标的瓶子放在横排中间前5米的位置。分别选择排头、排尾和中间的三名同学套圈。其次, 讨论这样的套圈是否公平。这样做是不公平的, 因为站在不同的位置与投掷目标的距离不相等。再次, 讨论如何保证游戏的公平性。方法之一是以投掷目标为中心, 学生围成一圈, 即每名学生都站在以投掷目标为圆圈的圆上。最后, 根据学生的亲身体验去共同理解、发现、探讨、概括圆的特征。这种从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在具体的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同时体验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材是固定的, 但我们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永无止境的。只有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教材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 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垫脚石, 而不是绊脚石。

综上所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这三者的个性特色, 树立整体的数学教育观, 既重视教法和学法的指导, 又注重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使养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学生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驾驭知识的舵手。

篇4:体会数学中的三种美

一、精练美

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无一不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它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活。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巧妙解释了平时学生踩草坪、抄近道是有“科学性”的,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诠释了为什么窗户固定要用窗钩、推拉门做成四边形的原因。

数学符号的发明也充分体现着精练美。现在常用的数学符号有200多个,中学的《数学》课本里就有好几十种,最常使用的数学运算符号如+、-、×、÷、=、>、<、∽、≌等等,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号是由拉丁文“et”演变而来,16世纪时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号是从拉丁文“minus”演变而来,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还有一种说法,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千百年来的衍化和不断改进,才有了现在公认的+、-。褪去繁琐的装饰和冗长的表述,这些定理、符号被人们渐渐接受并使用。

二、图形美

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全等形、相似形、抛物线……无一不是图形美的典范。比如生活中地砖的图案,联系着中学数学中多边形的镶嵌问题。理解平面图案形成,进而到对更复杂的平面镶嵌图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独立的观察和思考,认识到数学问题的本质所在:镶嵌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有共同的边,二是“镶嵌角”等于360°。又如,同一张底片洗出来的相片,同一尺寸诠释着全等形的性质,不同尺寸又是相似形的代表。

被开普勒称为欧氏几何学两颗明珠之一的黄金分割,是人们普遍喜爱的美的比例并被广泛应用。黄金分割,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最能引起美感。工程师将门、窗、桌子之类做成长度与宽度之比近似0.618;养生家从辩证观点看,认为动和静是一个0.618比例的关系,大约四分动六分静较佳;服装设计师们认为凡是具有黄金分割比例的服装图样,看上去会让人感到和谐、舒适;音乐家则发现二胡演奏中,“千金”分弦的比符合0.618∶1时,奏出来的音调最悦耳。

从古希腊的时代起,对称性就被认为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中国的建筑很好地应用了数学的对称美,许多古代的园林建筑都应用对称。几何中具有的对称如中心对称、轴对称等,还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等显示出的对称美,都给人一种舒适优美的感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选择最短路径提供了最佳方案。

三、思维美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显现着数学的独特魅力。比如这道题:如图所示,其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有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题设:_______;结论:________ (均填写序号)

像这样的一题多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又如尺规作图,初中阶段有角平分线、垂线、垂直平分线等问题的尺规作图题,而三等分角是否也可以尺规作图?由此引出几何三大问题古典难题:三等分角、倍立方、化圆为方,拓宽了学生眼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成书于东汉初年的《九章算术》,是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创立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就其数学成就来说堪称世界数学名著。如分数四则运算、开平方与开立方、盈不足术、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则等,这些内容和思想方法都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所呈现。《九章算术》偏重于与当时生产、生活密切相结合的数学问题及其解法,在隋唐时期曾传到朝鲜、日本,并成为这些国家当时的数学教科书。《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2002年在北京市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勾股弦图就是由此得来,勾股定理也成为中学数学的必学内容。

数学是美的,数学是美的科学,追求数学美的行为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导入数学美,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美,从而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快乐学习。◆(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

篇5: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激趣方式

一、搞好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十分关键, 它是有意识的学习活动的催化剂, 它具有感情的因素。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教师除了要做好表率外, 还要从心理上做到真正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这样, 学生才会爱屋及乌, 因喜欢教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所以, 教师本人有意识地增加自身的吸引力, 也是吸引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手段。

在教学课堂上, 教师一定要力戒严酷与冷漠, 要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微笑, 给予学生满含期待和鼓励的目光, 以亲切与和蔼的语气启迪学生的心灵, 句句叩击着学生的心扉, 循循善诱, 以理服人, 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饱满的学习热情。教师要营造出愉快的气氛, 为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提供一方舞台, 创造一个机会, 在共同完成认识的过程中, 加强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兴趣

好玩、爱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不强、对所有新事物充满好奇, 这是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要想使学生在一节课中对数学的学习始终保持兴趣, 教师就要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 不断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假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 不断地变换激趣方式, 为学生积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和谐风趣的课堂气氛, 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被大大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增强。教师要学会在课堂教学中, 以趣引疑、以趣诱奇、以趣促思、学会在内容比较单调枯燥的数学课堂里注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我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时, 讲了一个《唐僧师徒摘桃子》的故事。在课堂上, 学生一听是有关唐僧师徒的故事, 兴致即刻就来了, 因为他们看过动画《西游记》, 熟悉而其喜欢唐僧师徒的故事。

这时, 我就娓娓说来:有一天, 唐僧师徒一行四人走到离孙悟空家乡——花果山邻近的地方, 他们一路走来, 又饿又渴, 师傅唐僧突然想到花果山上的桃子既可解饥, 又可解渴, 何不让他们徒弟三人摘些来解解饥渴?于是, 唐僧就喊道:“徒儿们, 都过来, 咱们走了长时间的路, 又饥又渴, 悟空, 你就带领师弟二人到你的花果山摘些桃子来充充饥、解解渴吧!”悟空一声“好嘞”, 就率领二位师弟翻越一座山头……不多时, 每人摘了一筐桃子, 高高兴兴地扛了回来。师傅问道:“你们摘了多少桃子?”八戒憨憨一笑说:“我摘的桃子比90多, 比100少, 6个6个的数, 最后剩1个, 师傅, 我考考你, 你自己算算是多少个?”沙僧总是一幅神秘样子, 说:“我的筐里的桃子比90少, 比80多, 5个5个地数, 最后剩下3个, 师傅我也考考你, 你算算是多少吧?”最后剩下了悟空, 悟空莞尔一笑说:“师傅, 我也来考考你, 我筐里的桃子, 比100多, 比110少, 我8个8个地数, 最后还剩下4个, 你知道我摘了多少个么?”同学们, 你们谁能帮助唐僧算一算?这一下, 学生的热情可高了, 争先恐后地讨论起来, 这则相关故事的引入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如果能将现代化的多媒体熟练地使用, 将Flash、PPT, 甚至3D动画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 提高的就不仅仅是教学质量, 还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兴趣。

三、亲自动手实践, 激发学生兴趣

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 将他们引领到社会这个大课堂, 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 拓展到社会实践生活当中, 让他们亲自动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更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更能激发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趣, 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用手操作、用脑思考、用口表达, 便于学生建立表象, 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比如, 我们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计算以后, 我就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对经常吃的水果、煮饭要用到南瓜、炒菜要用到土豆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过程和结果。

第二天, 我在检查作业时, 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完成得很好, 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做的:先取一圆柱形的水缸盛满水, 计算出它的容积, 再把南瓜放入盛满水的缸中全部淹没, 这时有水溢出;然后把南瓜取出, 这时有缸里的水落下一大截;在测量计算出缸中剩余的水的容积后, 用盛满水时的水的容积减去剩余水的容积, 就是溢出的那部分水的容积, 而溢出的水的容积就是这个南瓜的体积。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他说:“我是按照曹冲称象的办法来做的。”由此可见, 学生在愉快的实践操作中, 独立而自觉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个过程既能发展其思维, 又能激发其兴趣。

学生对数学这一门学科产生枯燥感的原因就来自于它的抽象性, 因此, 每一个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意识地千方百计地运用多种方法, 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 不拘一格地敲开他们智慧的大门, 让数学课充满活力, 让学生爱上这一学科。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必须搞好师生关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篇6: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种对话模式

一、师生对话模式

师生对话模式,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之一是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通过师生对话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尽快理解相关知识点,对构建学生知识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由于学生对未知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如在教学“平行线”时,教师可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问学生:“部分直线延长后可相交,而部分却不会相交,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无限延长后不会相交呢?”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动手实践等方式进行探究,得出了答案:“两条直线保持相同距离的情况下不会相交。”随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答案,引申出“平行线”这一概念,并在对话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生生对话模式

生生对话模式,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学模式。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大致相当,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学习,让学生在对话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思考模式。不同的学生有其特殊的认知习惯,但小学生具有较高的可塑性,通过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与沟通,可发掘和完善自身的学习方法,发展自身的思维体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生生对话模式属于探究式教学策略,学生在进行讨论问题、争辩问题的过程中,可完成独立思考、创新发现,对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有积极作用。

在生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合理分组,既要保证组内学生差异的最大化,又要使组间差异最小化,从而提高教学的公平性与科学性。在设置生生对话的话题时,教师应保证各组的话题一致,当生生对话结束后,教师可进行组间对比,评价各组学生的对话结果,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优化教学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生本对话模式

生本对话模式是学生与教材等教学资料之间的对话教学模式,它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资料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众所周知,教材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具有结构合理性的教学资料,它符合阶段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认知特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作为教学资料,教材包含了大量知识,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生本对话模式,教师首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与教材的对话过程,并设置相关的问题、关卡,避免学生进入对话的误区;其次,教师要及时观察、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对话成果,保证对话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总结对话策略,以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由于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小数的基本概念,教师可展开以个体为单位的生本对话模式。首先,教师可以把对话过程分为“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得到了什么启发?”三个阶段,并设计相应的问题,如“小数的特征”“小数的运算”“小数的表现形式”“生活中的小数问题”等,使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其次,教师可请学生分享和回答各阶段的问题,提高他们自我梳理、组织与表达语言的能力。

完成生本对话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再次与教材进行对话,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对话式教学模式侧重于构建学生的思维,在对话中,学生经历了信息的归纳总结、语言的组织表达等过程,并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中完成了借鉴与自省的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贺华.问题导学——小学数学的“对话式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4,(2).

[2]张鸿.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2).

[3]郭浓刺.试论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6,(13).

篇7:数学教学中并存的三种逻辑过程

一、客观上并存的三种逻辑过程

对教学中存在的逻辑过程, 通常的理解就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写出教案, 其中的“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设计并实施的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教师逻辑思维的反映, 是一种显化的逻辑过程。

教学中还有两种比较隐蔽的逻辑过程, 这就是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过程。

知识的发生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隐性系统, 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感知它的存在。教材中的表述只是显化了知识发生发展的“主干”, 它的全部内涵要比教材丰富、生动得多。

教学中最隐蔽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纯粹是一种大脑运动, 教师要全部或大部感知它是不可能的, 就是学生本人也很难用语言表述他的全部思维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把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过程通过教师实施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 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教学三过程中最重要、最本质的过程。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

近年来,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从理论上逐渐达成共识,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实行, 许多老师目前还缺乏认识和实践。中学数学教学当前仍然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倾向, 这就是以教师的教学过程为中心, 忽视甚至放弃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思维过程的研究, 以教师的逻辑思维过程代替客观存在的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具体表现是: (1) 误以为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 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 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溜教材; (2) 误以为教师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 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 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思维过程错位或脱节; (3) 由于以上两种原因导致教学活动中三种逻辑过程不协调、不同步, 形成学生的思维障碍甚至思维混乱, 影响了教学效果。

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解决“过程同步”问题。一切教学方法的实施, 一切教材的改进, 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都离不开教学过程的同步原则。

三、数学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问, 被许多学生视为畏途, 数学又是一门极富逻辑推理的学问, 被称为“思维的体操”, 同样为众多的学生所酷爱。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地贯彻教学过程的同步原则。

第一, 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必须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

面对一节新教材, 教师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 (1) 本节知识是在哪些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 (2) 本节知识是为了解什么实际问题而引入的; (3) 引出本节知识要用到哪些学过的知识, 这些学过的知识哪些是学生能够回忆并运用的; (4) 在本课的进一步学习过程中, 又要用到哪些学过的知识, 其中哪些能够回忆并运用, 哪些已经遗忘, 哪些虽有回忆但不会运用; (5) 以上“知识”的概念是广义的概念, 它还包括技能、技巧、方法、能力。研究以上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深入广泛地发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以教材为参照系统, 还原知识发生发展的本来面目。

分析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离不开学生实际。认真分析起来, 任何一节教材都是建立在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上的。在这个系统中, 相当一部分知识是不必重复的, 学生自然能够回忆、提取、运用, 需要关注的是那些学生难以回忆、提取和运用的知识。这就是说教师在分析知识发生发展这个复杂系统时, 要从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 要抓住关键, 要详略得体, 还要给学生留一些积极思维的余地。

为了取得教学过程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协调的理想效果, 离不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配合。揭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 单纯运用讲授法往往达不到目的。如果适当采用提问、练习、讨论、质疑等方法, 充分发挥主体参与作用, 反而省时省力, 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同步协调”原则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实践中要找准结合部位, 充分发挥教学改革的整体优势。

第二, 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必须与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步。

一般来说, 教师对教材熟悉, 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较学生高出一筹。教师的思维过程要同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步吻合也不是件易事。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 常常可以发现其中的逻辑空白, 正是这些逻辑空白造成了学生的思维障碍。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最好能够进入学生角色, 以他们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为出发点, 精心安排自己的教学过程。

篇8:简单教数学的三种策略

一、简约而有效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通过科学、有序、简约的教学活动,让知识背景、智力水平、个性品质等有所差异的学生真正在学习中“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时间不浪费。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40分钟,每一分钟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追求简单教数学,一定要有非常强的时间观念,努力做到:不该浪费的时间,一分钟都不能浪费;探究所需要的,则一定要给足时间。

2.主线要明晰。好课如歌,需要主旋律;好课如河,需要主渠道。我们每一节数学课,都要有明晰的教学主线,即教学的主干脉络。就像“9加几”与“8加几”中的“凑十法”,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学习中的“转化法”,都属于这样的教学主线。有时,一节课的教学主线可能不止一条,教师要学会科学处理。例如,“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五下),要学习的知识点有两个:一个是“体积”,一个是“容积”。教学时,我们采用一明一暗(或一主一辅)来处理:教师重点组织好“体积”概念的教学,而“容积”的学习,则放手给予学生尝试探索与交流的机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抓住“主线”展开,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教学自然、流畅、生动而明快,从中实现有效的教学。

3.素材宜精选。教学如烹饪,没有好的食材,是不可能烹饪出精妙的美食。华应龙老师教学“角的度量”时引用滑梯的“角度”;黄爱华老师在不同的地方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分别引用过股票涨跌、绍兴黄酒、足球比赛的控球队时间等例子,堪称精选教学素材的典范。

4.重点需把握。教学重点如何有效把握?要看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李一鸣老师在指导青年教师教学“中位数与众数”时,通过探讨小灰灰的成绩能否算中上水平,将教学重点放在“中位数”概念的引入上,颇具匠心。李老师还在指导另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什么是面积”时,全面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交流与展示“什么是面积”,有的学生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先用手描出地图边沿,指出“这是周长”,又用手在地图里面涂颜色并指出“这是面积”,多好!这样的教学,重点的把握已在其中。

5.难点求突破。谁都知道,教学要突破难点,可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突破呢?请看王栋昌老师教学“相交与垂直”(北师大版四上)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两条直线相交有几种情况呢?请同学们用两支铅笔当作两条直线摆一摆,并把两条直线相交的各种情况画在课堂练习本上。没听清楚要求的同学可以看屏幕。(课件要求:摆一摆、画一画,用两支铅笔分别代表两条直线,摆出各种相交的情况,并在课堂练习本上画出来)

学生各自比划一段时间后,教师请几位同学到讲台前把相交的不同情况用铅笔摆给其他学生看,之后教师出示相交的六种情况如下图所示。

师:老师根据刚才同学们说到的几种情况,画了六种相交图给大家看,仔细观察,你画的有几种与老师画的是一样的?

生:(略)。

师:请同学们把这六种相交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看看可以分成几类?

……

铅笔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学习用品。王老师用两支铅笔,便开启了全新视界的探索之旅,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在用两支铅笔“摆一摆、画一画”的过程中,就是在寻找、发现两条直线相交的各种可能的过程。王老师巧用的这一资源简洁、实用,方法指导得当——用课件提醒学生“用两支铅笔分别代表两条直线,摆出各种相交的情况,并在课堂练习本上分别画出来”,学生较快地发现了相交的不同情况。在这基础上,教师接着出示相交的六种代表性情况,“请同学们把这六种相交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看看可以分成几类”,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展开“分类”的探索,教学水到渠成。

二、理性把握

教育是什么?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美国教育家M.克莱因认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数学教育是“教育人们去进行抽象的推理和激发人们对理想与美的追求”。这种“抽象的推理”在早期阶段往往是从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现实素材中联结与提炼而成的。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在于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通过创造性的方法经历发现的过程,这是学习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在教学减法简便算法时(一个数减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形如算式“300-198”,许多学生会出现“300-198=300-200-2=100-2=98”这样的错误,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后来,笔者创设了这样的体验情境:“叶老师的孩子长大了,想买一部童车,老师看中了某某商场(在学校附近,学生也比较熟悉)的这辆童车(展示童车图片,并显出价格:198元)。叶老师口袋里没有零钱,只有300元整,怎么办?”学生们开始出招了,有的说:“老师,没有零钱没关系,您就直接给售货员300元钱让找就行了。”有的说:“老师,不用给售货员那么多,给他200元,让他找你2元钱就可以了。”“那老师买童车后还剩多少钱呢?”笔者顺水推舟,让学生进行模拟现场买卖,共同分析其中的数学道理。笔者还和学生共同还原、分析“300-198=300-200-2=100-2=98”的错误情境——买一部198元的童车,先给售货员200元,再给售货员2元。学生们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学习效果较好。“买”了一部童车,就让学生理解了这类易混易错的知识,这或许就是理性与智慧的魅力吧!

三、适度训练

近来,好像很少有人再提“训练”“练习”之类的字眼了,似乎一提这些字眼,就会与应试教育、落后的教育理念挂钩。邱学华老师曾提出:“教师控制讲话时间,多留练习时间”“及时反馈纠正,练习当堂处理”。我觉得,这些理念永远也不会过时!任何知识与技能,经历过适度的训练,肯定会掌握得牢固些,肯定会不容易遗忘,这是常识。我们追求简单教数学,提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适度训练(包括课堂练习),精选训练素材,适当完成一些基础题(与例题难度相仿)、提高题(一题多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比较、多题相融)和创新题(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优生吃得饱)。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学生的计算能力掌握情况,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技能与基础。笔者曾经对近百位初中教师做过一个“关于当前小学生数学能力缺失问题的调查”,其中,83%的教师认为学生小学毕业时计算能力不过关,75%的教师认为学生不懂得做笔记。这些,值得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思考。其实,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最需要进行适度训练的。例如,小学低年级,可以重点训练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又如,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当熟悉、甚至熟记分母在100以内常用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

篇9:例谈一年级数学活动课的三种类型

一、研究型活动课

研究型学习活动课程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经历, 这种经历整合了他们的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多领域的学习内容。研究型学习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生成性等特点。

(一) 研究型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一年级教材中的第一节课就是玩积木, 对于这个内容笔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把这样的内容设计成了一节研究型的活动课。

【活动内容】玩图形。

【活动目标】

通过对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触摸与观察, 以及搭建组合图形的过程, 来研究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通过对立体图形的描画, 发现平面图形来自于立体图形的一个面。

通过对平面图形的叠加或搭建, 发现平面图形也可以变成立体图形。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准备】福禄贝尔以及蒙氏数学教具。

【活动过程】

步骤一:发现问题

研究内容1:立体图形的特点

活动引导:让学生先玩立体图形, 通过闭上眼睛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图形, 说说摸到的图形的特点, 以及把立体图形滚一滚、搭一搭等活动, 充分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操作:确定其中一种立体图形, 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观察与发现。观察好一个后再继续观察其他几种图形。

研究内容2:平面图形特点:摸一摸并说一说与立体图形摸起来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步骤二:思考与尝试

活动引导1:能不能从立体图形中找出平面图形来?

活动操作:沿立体图形描一描并剪下来, 对比一下, 发现剪下来的与平面图形中的哪一个图形是一样的?

活动引导2:能把平面的变成立体的吗?

活动操作:

方法1:把剪下来的图形或刚才的平面学具搭建成一个立体图形。搭好后, 看看与哪一个立体图形是一样的 (空心的) 。

方法2:把相同的平面图形不断地叠加成一个立体图形 (实心的) 。

提示:这个环节要让学生充分地玩、比较、思考、操作。期待学生能够发现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步骤三:得出结论

平面图形来自于立体图形的某一个面。相同平面图形的叠加或多个平面图形的搭建可以组合成立体图形。

(二) 思考

从课堂实效看, 学生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课, 会一直很认真地去完成自己的探索, 有的学生甚至在整个活动中都没有发出声音, 而是默默地感觉、摸索、尝试, 也有的学生会轻轻地互相交流或咨询教师, 但都沉浸在自己的“感觉”中, 这种无声却凸显了“体验”的真正内涵。

皮亚杰、杜威和蒙台梭瑞都承认儿童需要探索性的活动, 他们赞成实行一种允许儿童对物体进行物理探索的活动。这样的活动课对儿童的学习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探究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活动课中, 学生又是非常“自主”的。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 学生可以根据活动任务,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直接经验, 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向教师寻求帮助, 而不再是被教师的语言引导或受同学思维的干扰。在这样的活动课中, 学生完全是课堂的主角, 教师则退居幕后, 只在适当的时候才出现。

二、故事型活动课

此类活动课是以“故事”为主题来展开的, 可以讲、做结合, 让学生在故事的情境中获得知识的内化和情感的体验。针对一年级阶段的学生, 主要给他们讲一些浅显的数学童话故事、绘本故事等。

(一) 故事型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乘法这一内容前置到一年级是浙江版数学教材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那么在一年级如何更有效地实施“乘法”的教学呢?笔者把乘法课与数学活动课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方案。

【活动内容】关于“乘法”的故事。

【活动目标】

通过文本来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知识的热情。

通过绘本中图片与文字来代替常规课堂中教师的语言。

通过学生自己画数学绘本的过程, 进一步理解与内化乘法的知识。

【活动时间】

课外时间, 在《认识乘法》教学之前。

【活动准备】

关于乘法的数学绘本四本:《鸟儿鸟儿飞进来——乘法的认识》等。

【活动过程】

步骤一:讲故事

在上“乘法的认识”之前给学生讲关于“乘法的认识”的三本绘本故事中的两本。

步骤二:画绘本

让学生根据所看的绘本, 结合自己对乘法的理解, 画一画生活中的乘法, 也可以模仿绘本中的情境。

步骤三:绘本展示

在班级的展示板中, 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

步骤四: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1:将该项内容拓展到“乘加的认识”内容中去。

教师带着学生到学校的花园中捡一些枯枝、树叶、落花花瓣、小石子等。让学生自由地在铅画纸上进行拼贴, 拼贴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出物品的数量。在学生一组一组地贴好后, 总会有多余的物品, 就产生了乘加的计算过程。这个活动还原了“乘加”这个知识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在自己最喜欢的活动中玩出名堂。

拓展活动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第四本绘本《数学家阿汤哥的苦恼——九九乘法表》, 引导学生自制口诀绘本。

(二) 思考

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多是图景式、画面式的, 就是我们常说的形象思维。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不妨通过渗透情感的方式来进行, 而故事是直接触动孩子情感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故事, 冰冷的概念变成鲜活有生命的角色, 融入到了学生的生活中。从学生们画的绘本角色中, 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内心非常喜悦, 他们喜欢这样自己“做”知识。有的学生在课后还要求家长再一次进行同样的活动, 而当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外面时, 家长也是啧啧称赞, 说从来没有看到这么有趣的作业。故事型活动课, 可以说顺应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通过眼看、耳听、心想、手做, 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 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协同发展。

三、游园型活动课

游园型活动课最主要的特点是综合性、开放性, 可以把多个主题内容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中进行整合, 也可以纳入更多的人员, 让家长、教师、学生都成为参与者。

(一) 游园型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活动内容】拯救数学国王。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考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起到综合评价的作用。

通过这次活动, 脱离纸笔测试环境,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游园氛围,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学生pad;手机下载二维码软件;七巧板;8K的素描纸;模拟超市环境布置。

【活动时间】半天 (3~4个小时) 。

【活动流程】

步骤一:情境引入

刷二维码, 读取任务:小朋友们好, 我是数学国王, 我现在被女巫施了魔法, 不能掌管数学王国了, 快来救救我吧。如果你们团结合作成功闯过三关数学游戏的话, 就能打败女巫。加油啊, 孩子们!

步骤二:闯关开始

第一关:巧虎加法连连看。20以内加法游戏。各自在学生pad上完成。

第二关:拼七巧板。以组为单位, 每个组有两份纸质 (两个颜色) 的七巧板, 小组合作完成剪、美化、贴图等工作。

第三关:超市购物。钱的总额在100元以内;写三个购买方案。

步骤三:寻找数学国王

闯出三关以后, 再一次刷二维码, 刷出后会有文字提示:啊~~, 我是女巫, 我被孩子们打败了, 可恶!那好吧, 我同意释放数学国王, 他就是一个身高170厘米, 头戴花色帽子的男人, 去找吧!他被囚禁的地方离这里不会超过200米。学生根据提示中的信息寻找数学国王。

(二) 思考

一位扮演国王的家长在活动感言中这样写道:经过这样的游戏, 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对人生有个启蒙:正义与邪恶, 被困与解救, 付出和收获, 成功和喜悦, 等等, 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认知的种子。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在教学上有这么独具匠心的构思和理念。而学生在自己的心情日记中也写道:我成为数学小公主了, 我好开心啊。很多家长对于用游园活动完成学业评价的方式非常感兴趣, 特别是活动中引进了现代化的pad和刷二维码的一些功能, 使得情境更具有神奇的色彩。

第一学段在评价时主要强调“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 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游园型活动课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在活动设计过程中, 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 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数学活动课,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 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所获得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

上一篇: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细节下一篇:毕业论文评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