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劳动人事部关于建立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

2024-04-15

6 劳动人事部关于建立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共7篇)

篇1:6 劳动人事部关于建立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

各省、市、自治区人事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建立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问题,有过多次指示。近两年来,有一些地区和部门先后建立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将岗位责任制同奖惩制度结合起来,在机关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实践证明,实行岗位责任制,是克服官僚主义,改善机关领导,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第二十七条,把岗位责任制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此,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已经建立岗位责任制的单位,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凡是未建立岗位责任制的单位都应在完成机构改革的同时,把机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建立起来。各级人事部门应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会同各部门做好建立岗位责任制的具体工作。

一、制定岗位责任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和权限,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任务,提出每个人正确履行的职责和行使的权力,有些工作还应规定质量,指标、时限等具体要求。岗位责任制的制定,要具体明确,科学合理,条文要简练、准确,易记、易行。

二、制定岗位责任制,要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法,首先由各单位领导确定本单位各部门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和人员编制。然后每个人按自己承担的任务制定出个人岗位责任制,经群众讨论修改,领导逐级审定,最后付诸实行。

三、实行岗位责任制要同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以及工资制度的改革紧密结合。机关实行岗位责任制和个人执行岗位责任制的好与不好,作为考核工作人员的依据,作为奖惩工作人员的基础,也将作为国家统一调整工资时的必要条件。

四、岗位责任制建立后,要定期对实行岗位责任制的情况进行检查,向党政领导汇报。对建立和实行岗位责任制好的单位要及时总结他们的经验加以推广。对执行岗位责任制成绩显著的个人,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各级人事部门接此通知后,要向党政领导汇报请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请你们在建立和实行岗位责任制中注意总结经验。并将情况和经验及时报告我们。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篇2:6 劳动人事部关于建立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

国家行政机关中部分行政人员实行职务工资有关问题的通知

(1986年9月29日劳人干(1986)50号)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中发〔1985〕9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对国家行政机关中部分行政人员实行职务工资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处、科级领导职数

1.国务院各部门的处,一般设正职一人或正副职各一人,任务较重、人数较多的处可增设副职一人。国务院各部门的处级领导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比例平均不超过一比三(即平均一名处级领导,至少有三名一般工作人员)。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处,一般设正职一人或正副职各一人,任务较重、人数较多的处可增设副职一人。这些部门的处级领导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比例平均不超过一比四。

3.地级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科,设正职一人或正副职各一人。这些部门的科级领导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比例平均不超过一比四。

4.县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设正职一人,副职一至二人。

二、关于一般行政职务

1.一般行政职务是指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只在国务院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不设科的处内设置。

2.担任上述职务的人员,必须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处理本职工作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政策水平,积极工作,能够较好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其他条件是:

办事员:能够完成一般性具体工作。

科员:能够独立处理本处(室)、科的一般性工作,起草一般性文件。

副主任科员:熟悉分管工作的情况,掌握有关政策、制度、规定,有独立工作能力,能够较好地草拟文件。主任科员:能够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熟练地草拟文件,能够独立承担调查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总结工作经验的任务,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3.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与科员、办事员的比例,国务院各部门平均不超过一比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平均不超过一比二。对于年龄五十多岁,工龄在三十年以上,符合任现职条件的人员,允许一次性定为主任科员或副主任科员,不占比例限额。

三、其他

1.国务院各部门设在地方的直属机关,按本通知对地方相应规格机构的要求确定各种职务的职数及比例。

2.各地区、各部门在实施工作中,要加强领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统一认识,严格纪律,不能降低任职标准,不能各行其是。

篇3:关于建立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探索

国家人事档案中心是在以《档案法》为依据的基础上, 根据“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原则, 在一定区域 (省或县) 内设立各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 集中管理该地区的人事档案;各单位、组织、团体等的人事档案由该地区的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统一管理, 人事档案在各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之间流动、传递, 在全国形成统一的国家人事档案网;各用人单位按期把要归档的人事档案材料按国家规定递交给各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 由人事档案中心按一定标准统一归档, 并由各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为各用人单位提供人事信息和人事凭证材料。

一、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建立的意义

1. 有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 产生社会效益。

国家人事档案中心面向社会收集人事档案, 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广泛, 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人员流动的需要, 可减少人员流动的障碍, 便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2.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档案安全。

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实现了人事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克服了分散多头管理现象, 符合精简节约与效能原则。由于规模效应, 减少了管档单位和各机关管理人事档案的费用, 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同时, 可以避免同一辖区内人员流动造成的转递工作, 有利于保护人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3. 有利于实现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现代化管理。

成立人事档案中心, 国家可以制定统一的政策、实施统一的标准, 以规范化管理人事档案, 提高人事档案的质量;可以对人事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的加工处理, 根据社会需要提供人才信息, 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整合与利用, 成立人才信息库, 对人事档案进行现代化管理, 对企业利用人事档案信息选择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建立的可行性

1. 国外的实践经验。

西方国家实行相对集中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 (1) 美国国家档案文件局在圣路易斯建立了全国军事人员文件中心和全国文职人员文件中心, 凡在军队服役的军人, 不论是士兵或军官, 在死亡、辞职或调动工作120天后, 其档案都要向军事人员文件中心移交;而在联邦政府工作的雇员, 无论其有无职位, 在辞职、死亡或调动工作120天后, 其个人档案则向文职人员文件中心移交。人事档案卷中一般包括工资、福利记录 (社会和医疗保险交付情况) , 受雇日期, 病假、休假和奖惩记录等内容。 (2) 加拿大的公共档案馆分设8个文件中心, 其中一个就是全国性的人事文件中心, 负责保管离职一年的政府工作人员的人事文件以及与人事有关的文件材料, 如工资单、病例、移民签证等。这些文件中心至今运行良好,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详尽的人力资源信息, 并使人事档案中心成为控制社会秩序的有力工具。

2. 我国较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我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原则,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已形成规模, 全国各级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大都设立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中央组织部和国家人事部是全国人事档案管理的指挥中心, 地方各级各系统组织、人事部门是管理人事档案的主要机构, 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业务工作有一定进展, 部分工作内容已达到规范化要求。我国建立了许多专业档案馆, 人事档案作为一种专门档案, 完全可以建立一个专业保管机构, 保存相关档案材料, 为社会提供服务。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才流动频繁, 为了减轻负担, 许多单位、个人都将人事档案寄存在人才交流中心。这些措施为建立全国人事档案中心积累了经验, 全国的人事档案管理事业已初步形成一个系统。笔者认为, 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新建各级人事档案中心, 使之成为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分支机构, 并由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统一领导工作, 指导具体业务活动的开展。

三、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运作模式

国家人事档案中心是由政府出资设立的管理性事业单位, 鉴于人事档案性质的特殊, 其运作不宜整体商业化, 应由政府负责指导工作。笔者认为, 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应设立在国家档案馆内, 按照行政区划 (省、市) 建立各级分中心, 并在人事档案中心内部按照人事档案的种类分类保管。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内部可将人事档案分为公务员档案、军队档案、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农民工档案、社会人员档案等系统保管, 力求使管理范围覆盖所有人群。具体来说:

1. 公务员档案。

鉴于公务员与组织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各省、市、区、县、乡级别的在职公务员档案实体保存在相应的组织人事部门, 但其电子版人事档案需要统一汇总到市、直辖市、省一级的人事档案中心, 以便各省市分析本地人力资源状况;各地各级别在职公务员电子版人事档案汇总到国家人事档案中心数据库集中管理。

2. 军队档案。

军队档案按照各大军区的已有划分保管, 在职军人的人事档案实体保存在其直属部队, 电子版档案汇总到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军队档案系统, 鉴于在职军人身份的特殊性, 需将其人事档案提高密级。

3. 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

企事业单位目前是人员流动最频繁的组织, 可以按照属地原则, 由企业所在地的市级人事档案中心负责收集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实体和电子版档案, 当人员在同一人事档案中心管辖下的地区流动, 可以避免档案转递工作, 当人员离职到另一区域人事档案中心管辖下的单位, 再将其人事档案转递到相应的人事档案中心保管。人员在职期间的人事档案更新工作, 可由单位向中心发送更新的内容, 由中心负责更新电子版档案和纸质档案。

4. 农民工档案。

农民工档案实体及电子版档案都由管理其户籍所在地的市级人事档案中心收集并保管, 实时更新, 保证能够随时找到本人所在地, 处理有关农民工问题时根据其身份证资料便可查询该人详细的资料。

5. 社会人员档案。

包括离退休人员档案、其他社会从业者档案, 例如, 个体工商户、居民档案。社会人员档案的保管按照属地原则, 由市级人事档案中心管理, 并将电子版汇集到省级和国家人事档案中心。但上述几类人事档案的保管方法过于粗略, 有待进一步探讨。

篇4:6 劳动人事部关于建立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

【发布文号】宁劳人[险]字[1995]003号 【发布日期】1995-01-04 【生效日期】1995-01-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人事厅关于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后的退休人员退休费计发办法的暂行规定

(宁劳人(险)字〔1995〕003号)

各行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区直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人民团体、大专院校:

随着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实施,职工的工资构成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原退休待遇计发标准和办法已不适用。经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根据国办发〔1993〕85号、人薪发〔1994〕3号文件有关退休的规定,结合民族区域政策,对我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一九九三年十月一日以后办理退休手续人员的退休待遇暂作如下规定:

一、一、基本退休费

1、事业单位按本人退休当月的职务(技术等级/等级)工资和按工资构成比例所规定的津贴二项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实行企业管理,经费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计算退休费时,其计入退休费基数中的部分所占比例不得超过40%。

2、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当月的基本工资构成分别计算。其中级别工资、职务工资部分按规定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工龄工资按全额计发。机关工人的基本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当月基本工资规定的比例计发,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退休费计发基数中的奖金部分分别为退休前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或岗位工资为基数计算的数额。

基本退休费计发基数及计发标准表(略)

二、二、按宁党办发〔1994〕5号文件规定的正式大中专毕业生或具有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职工〔不包括党政机关行政干部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以后所授于的各类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退休后凡连续工龄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其原基本工资部分按100%发给;连续工龄男满25年,女满20年的可按上表满35年以上档次比例计发退休金。

三、三、工作不满10年的人员,不实行退休、退职办法,其中工作满一年不满五年的,按本人原基本工资每满一年一次性发给二个月的生活补助金;工作满五年不满十年的,按每满一年一次性发给三个月的生活补助金。

四、四、工作满十年以上,不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因病(非因工伤残)连续病休二年以上病休手续齐全、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办理退职手续,其退职生活费按本规定计发基数的40%(50%)计发退职生活费。

五、五、在新的退休养老保险规定颁布前获国家及自治区级劳动模范,其提高退休费标准仍按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但最高不得超过本人在职时的基本工资数额。

六、六、职工退休、退职后原享受的政府特殊津贴、教护龄津贴、特教津贴、知龄贴及参加工资改革后保留的副贴、地差;按宁党办发〔1994〕5号文件规定范围享受的每月10元、20元补贴均按100%发给。

七、七、职工办理退休、退职的条件必须符合国务院《 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办发〔1978〕104号)规定的条件方可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对其中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职工不再享受规定的退职待遇,按照本暂行规定,发给一次性的生活补助金。

八、八、易地安置的离、退休人员,凡离、退休费仍由原单位支付的,其各种津、补贴项按原单位所在地区的规定执行。

九、九、本暂行规定实施后,自治区以前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办理退休其退休金计发办法、标准及退休的条件的有关规定与本暂行规定不一致的,以本暂行规定为准。

十、十、本暂行规定由自治区劳动人事厅负责解释。

自治区劳动人事厅

一九九五年一月四日

篇5:6 劳动人事部关于建立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

现将《关于劳动人事部与教育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民政部几项工作分工问题的会议纪要》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一九八二年七月五日)

附:

关于劳动人事部与教育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民政部几项工作

分工问题的会议纪要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下午,万里同志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劳动人事部与教育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民政部几项工作分工问题。会议确定事项如下:

一、关于毕业研究生、大专毕业生分配、调配、调整工作问题

为了做好毕业研究生和大专毕业生的分配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共同负责。会议确定,由国家计委甘子玉、教育部黄辛白、劳动人事部焦善民三同志组成毕业研究生、大专毕业生分配领导小组。该小组由国家计委牵头,向国务院负责。国家计委负责制定毕业研究生、大专毕业生分配计划;教育部负责制定调配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后在一年实习期内因分配不当的调整工作;劳动人事部负责毕业研究生、大专毕业生转正后,对使用不当的调整和管理工作。

二、关于锅炉压力容器和矿山两个安全监察局设在国家经委还是设在劳动人事部的问题

锅炉压力容器和矿山安全监察工作,一直由劳动部门管理,为使这项工作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不受影响,还是放在劳动部门管理为好。会议确定,这两个安全监察局设在劳动人事部。

三、关于劳动工资计划工作的分工问题

原国家劳动总局设有计划局,受总局和国家计委的双重领导,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承担整个劳动工资计划的任务。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会议确定,劳动人事部和国家计委分别设立劳动工资计划机构。劳动人事部,根据各地区、各部门报送的长期和的劳动工资计划,编制全国的长期和的劳动工资计划方案报国家计委,并按照国家批准下达的劳动工资计划,负责组织实施;国家计委,在劳动人事部以及各地区、各部门提出的长期和劳动工资计划的基础上,负责劳动工资的综合平衡和编制长期的、的计划。

四、关于残废人、老年人工作的分工问题

残废人、老年人的工作,涉及面广,关系到许多部门。会议确定,有关这方面的国际交往活动,由劳动人事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办理。对社会上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者,由民政部门主管。其他有关日常业务工作,现由那个部门管理的,仍由那个部门主管。

篇6:6 劳动人事部关于建立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

【法规标题】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

【颁布单位】劳动人事部 国家经济委员会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1983-6-11

【失效时间】0:00:00

【全文】

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国家经济委员会

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

今年以来,随着改革工作的发展,一些企业的少数职工要求“停薪留职”去从事个体经营。这是经济管理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为了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经国务院原则同意,暂按以下意见办理。

一、企业的固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去从事政策上允许的个体经营,对于发挥富余职工的积极性,克服企业人浮于事的现象,有一定好处。但是,鉴于要求“停薪留职”的多数是有一技之长或年富力强的人员,他们离开企业对职工队伍的稳定和生产的正常进行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工作是否需要,严加控制,区别对待。

二、凡是企业不需要的富余职工,可以允许“停薪留职”。凡是企业生产和工作需要而本人要求“停薪留职”的职工,要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安心于现任的工作。对于未经批准而擅自离职的职工,按自动离职处理。

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去农村从事技术开发和各种经营工作的,只要生产、工作离得开,应积极予以支持。

三、“停薪留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二年。“停薪留职”期间,不升级,不享受各种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因病、残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按退职办法处理;从事非法活动,符合《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的开除条件的,原单位有权按开除处理。

四、“停薪留职”人员在从事其他有收入的劳动时,原则上应按月向原单位缴纳劳动保险基金,其数额一般不低于本人原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停薪留职”期间计算工龄。

五、职工要求“停薪留职”,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单位行政领导批准后签订“停薪留职”的协议书,并报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备案。要求从事个体经营的“停薪留职”人员,必须凭“停薪留职”协议书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六、“停薪留职”期满,本人愿意回原单位工作的,需在期满前一个月向原单位提出申请,原单位应给予安排适当的工作(已关停的企业由原企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安排);本人要求辞职的,经单位行政领导同意,可以按辞职处理。“停薪留职”期满后的一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

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原单位有权按自动离职处理。

七、对于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又不能坚持正常生产劳动的老弱病残人员和为了复习功课参加升学考试的青年职工要求“停薪留职”的,仍按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劳人计〔1983〕42号文转发的《全国整顿企业劳动组织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有关规定办理。

八、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上述原则,作出具体规定。已办理的“停薪留职”手续与上述原则有抵触的,应予改正。

1983年6月11日

【法规标题】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补充通知

【颁布单位】劳动人事部 国家经济委员会 等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1984-9-7

【失效时间】0:00:00

【全文】

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补充通知

劳动人事部 国家经济委员会 等

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补充通知

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劳动人事部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一日以劳人计〔1983〕61号文发出《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以后,各地在执行中提出了一些问题。现作如下补充通知:

一、停薪留职的职工,是指国营企业富余的固定职工。对区、县以上所管集体企业的富余职工如何办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二、被判处管制、缓刑、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以及受留用察看处分的人员,不能停薪留职;受到一般行政处分的人员,可以停薪留职。

三、关、停的国营企业职工,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当地劳动人事部门统筹安排。一时安排有困难、职工本人又要求停薪留职的,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也可以停薪留职。

四、对要求停薪留职到集体企业工作的职工,应尽量通过调动工作的办法解决。调动确有困

难的,可以办理停薪留职。

五、停薪留职的职工可以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申请者可凭停薪留职协议书(关、停企业凭企业主管部门证明)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审查核准后,发给营业执照。

篇7:6 劳动人事部关于建立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人 事争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结合我 市实际,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市属外商投资企业、市属金融机构、跨省市的劳动争议和市属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争 议。依法履行下列职责: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受理 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对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市国资委、市建设交通委、市商 务委、市科委、市教委、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化 广播影视局、天津警备区政治部、市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办公室 等单位的代表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委员会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天津市劳动争议仲裁院。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区县相应建立区县劳动人事争议仲 裁委员会。

市和区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建立后,原市和区县劳动 争议仲裁委员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同时撤销。

附件: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成员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日

附件

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成员

主 任:孔长起 市人力社保局局长

副主任:刘华珊 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

高 炜 市总工会副主席

委 员:贾志强 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 书长

吴 瑜 市国资委总会计师

刘翠乔 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

李胜利 市商务委副主任

张勇勤 市科委副主任

林炎生 市教委副主任

李森阳 市农委副主任

陈庆和 市财政局副局长

林立军 市卫生局副局长

党丽颖 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党委副书记

马杏田 天津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6 劳动人事部关于建立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相关文章:

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08-23

劳动人事工作总结范文04-09

人事劳动局信访工作总结04-14

2011年人事劳动保障局单位工作总结04-25

行政人事岗位工作计划04-20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07-08

劳动人事争议案例评析01-13

康乐县人事劳动局07-08

劳动人事仲裁裁决书08-18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08-19

上一篇:防性侵安全工作简报下一篇: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英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