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争议常用法律法规目录

2024-04-29

劳动人事争议常用法律法规目录(精选6篇)

篇1:劳动人事争议常用法律法规目录

劳动人事争议常用法律法规目录

1、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2、工资福利配套法规

(1)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2)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3)企业职工带薪休假实施办法;

(4)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5)劳社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6)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7)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

(8)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

(9)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

(10)《河南省企业最低工资暂行规定》。

3、工伤待遇配套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

(2)《工伤认定办法》;

(3)《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

(4)人社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5)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6)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

(7)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8)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在工作中遭受他人蓄意伤害是否认定工伤的复函》;

(10)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4、社会保险配套法规

(1)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

(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

5、劳动关系争议配套法规

(1)违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2)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3)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有关赔偿问题的复函》;

(5)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6、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配套法规(1)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3)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4)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

(5)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6)企业职工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

(7)人社部《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

(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13)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

篇2:劳动人事争议常用法律法规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92年4月3日)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9月3日)

二、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

劳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1996年10月31日)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年8月4日)

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2003年1月1日)

杭州市劳动合同条例(2003年1月1日)

劳动部关于发布《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通知(1995年5月10日)

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1995年1月1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1995年12月19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2005年4月18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年5月2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2003年7月4日)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2003年8月20日)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对用人单位收取有关费用是否视同押金处理的批复(2005年5月13日)

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处理重复建立劳动关系问题的批复(2001年12月24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的请示的复函(1995年10月10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几个问题的复函(1997年1月31日)浙江省集体合同条例(1999年1月1日)

劳动部《关于加强集体合同审核管理工作的通知》(1996年11月4日)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1996年10月31日)

劳动部发布《国家档案局关于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1992年6月9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案中涉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的函(1999年7月7日)

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1994年12月1日)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废止后有关终止劳动合同生活补助费问题的复函(2002年6月19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1995年12月19日)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5月1日)

浙江省劳动厅、人事厅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规定》的通知(1995年4月14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2000年3月17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99年9月18日)

四、工资与福利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5年1月1日)

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日)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计件工资制度管理的意见(2004年4月20日)

劳动部建设部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9月6日)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杭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2004年10月1日)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2004年12月31日)

五、社会保险

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1978年6月2日)

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2005年6月1日)

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2002年10月31日)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职工缴费年限计算问题的批复(2005年6月27日)

杭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办法(2004年1月1日)

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实施中若干具体操作问题的通知(2003年12月31日)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失业保险费补缴有关问题的批复(2005年6月29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刑满释放或者解除劳动教养人员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2000年9月7日)

《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4年11月1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2003年12月31日)

附:工伤保险待遇一览表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2004年07月09日)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工伤保险待遇支付问题的批复(2005年5月31日)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工伤护理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的通知(2005年5月8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6月1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伤认定办法(2004年1月1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问题的复函(2004年5月18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2004年1月1日)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2004年1月1日)

国家技术监督局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1996年10月1日)杭州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2001年9月1日)

杭劳社工伤{2003]247号 杭财社[2003]853号 杭人[2003]334号

关于调整杭州市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标准的意见(2004年1月1日)建设部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问题指导意见(2005年4月6日)

六、劳动争议处理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3年8月1日)

劳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1993年9月23日)

浙江省《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实施办法(1995年1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4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浙江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仲裁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3月28日)

浙江省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若干问题意见(2002年3月28日)

七、劳动监察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7月21)

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2004年7月1日)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4年8月26日)

浙江省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实施细则(1994年1月10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2月1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2005年2月1日)

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5年4月14日)

浙江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2001年12月28日)

篇3:零售企业中劳动争议法律问题研究

1 劳动争议概述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 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目前在我国, 具体的劳动争议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是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二是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三是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是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是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发生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有效维护, 同时劳动者的合法利益也会受到伤害,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依法处理劳动争议, 即在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 应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解决争议, 要做到有法必依。二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即不管用人单位和企业职工谁处于弱势地位, 双方在劳动争议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适用法律时不能因人而异, 更不能为了维护某一方的利益而肆意伤害另一方。三是注重调解。我国在处理劳动争议时, 调解是提起仲裁的必经程序, 进行调解必须遵守自愿原则。四是及时处理。当劳动争议发生以后, 如果当事人不愿进行调解, 应尽快进入下一程序, 以免延误时日, 造成不良后果。五是充分发挥基层解决劳动争议作用。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有利于争议及时解决, 利于查明真相, 顺利解决纠纷。

2 当前零售企业劳动争议的现状

2.1 零售企业劳动争议中以个人劳动争议为主

将劳动争议分为个人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是按照劳动争议当事人人数多少标准划分的。个人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是一般是指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3人以上, 同时具有共同争议理由的劳动争议。事实上在所有的零售企业劳动争议案件当中, 个别劳动争议所占比例要高达90%。

2.2 在零售企业中中底层人员发生劳动争议的概率较大

零售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 其对基层员工要求不高, 同时待遇也不太理想, 导致基层员工流动性很大。中层员工在遇到发展瓶颈时往往也会选择辞职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劳动纠纷事件。零售企业面临的劳动争议一般发生在劳动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 事实上劳动者的收入、年龄、性别、工作环境往往影响着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 也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劳动争议的发生和发展。据统计, 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劳动者中, 30到40岁之间的零售企业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比率最高, 在性别结构中, 男性发生劳动争议的比例要高于女性, 而30到40岁之间的零售业从业人员中要么是中层, 要么是底层一线从业人员。

2.3 中小型的零售企业易发生劳动争议

零售企业中约80%的劳动争议发生在中小型零售企业, 尽管中小型的零售企业吸纳了大部分的零售从业人员, 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其自身发展时间尚短、经济实力有限、管理经验和各项制度都不甚完善, 导致中小型零售企业成为劳动争议发生的重灾区。

3 零售企业劳动争议频发的原因

3.1 零售企业用工自主权强大

零售企业对基层员工的要求不高, 而我国的人才结构失衡, 从零售企业劳动力市场来看, 短期内零售业人力资源是供大于求的, 这就导致一些零售企业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经常发生, 很多零售企业认为反正人多的是, 不愁招不到员工。其结果就是用工随意性大, 很多零售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 也不给企业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随意扣发工人的工资也时有发生, 很多零售企业采取提成代替基本工资, 导致员工收入不稳定, 少数零售企业甚至以滞销产品抵算员工工资;任意延长工作时间, 节假日不安排休息, 国家法定假日也不给加班费, 对有意见的职工滥用待岗作为惩处手段;由此导致大量不公正和违法事件发, 从而使得劳动争议数量居高不下。

3.2 人力资源的流动已成常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功能日渐凸显。人才流动成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形式。很多时候, 企业职工无视劳动合同约束, 不认真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 擅自违约跳槽。特别是零售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 违约跳槽更是频频发生, 有的由于带走原有企业的商业秘密, 给原零售企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因此, 在这类人才流动现象已成常态时, 不可避免带来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的大量发生。

3.3 零售企业一般采取无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

无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在零售企业中普遍存在。一是由于员工流动很快, 企业不愿意费时费力进行合同管理, 一是劳动者对合同重要性认识不够, 两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无劳动合同工在零售企业中的普遍存在。据统计零售企业中无劳动合同者发生劳动争议的比率最高, 占总数的50%以上。由此可见,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必须在劳动过程中签订明确有效的劳动合同以防止劳动争议的发生。

3.4 很多零售企业缺乏对劳动争议的认识

很多零售企业管理者对劳动争议的认识不足, 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也没有完全了解法定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企业总以为出现劳动争议就是不好的事情, 害怕影响企业的声誉, 结果导致出现了劳动争议, 要么不敢应诉, 不敢与劳动者进行正常对话, 导致企业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要么就是一味地采用非法手段欺压员工, 导致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4 改善零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的途径

4.1 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良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 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推进,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建设。考虑到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亦不完善, 因此, 大量的劳动争议问题发生在企业内部, 需要企业人力资源部去解决, 如劳资纠纷问题、员工纪律问题、人才流失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就显得尤其重要,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4.2 构建高效的劳动争议协调机制

劳动争议的协调离不开政府相关行政部门的支持和协助, 政府部门化解劳动争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责任者之一。很多劳动争议的产生都是由于调解的不及时, 导致劳动争议被迫进行仲裁合练, 如果事先经过相关部门专门细致的调解, 就不至于劳动争议随着时间的推延而使冲突程度不断加剧, 并给劳资双方带来重大损失。因此, 要充分发挥基层行政组织的调解作用, 基层由于和劳动争议发生有直接的联系, 更利于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通过构建高效、多元、公平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 减少劳动争议发生的概率。

4.3 强化劳动争议预防管理

任何劳动争议都是一个企业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零售企业要善于将劳动争议解决在企业的微观层面。劳动争议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可以通过有效措施来进行预防。通过构建方便、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进行科学、准确的测评, 尽早发现可能引起劳动争议种种细节问题, 构筑劳动争议预防系统, 从而形成有效的劳动争议预警体系。指标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几个建议:一是指标要可测量;二是指标的相关性;三是指标要有时间限制;四是指标一定要具体直观。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是建议劳动争议预警机制的基础, 同时也会为企业进行微观和宏观劳动关系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为零售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创建和谐社会的打下重要基础。

企业构建良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对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保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劳动争议数量的急剧攀升, 需要零售企业人力资源部、劳动争议管理部门和人民法院多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各项配套措施, 才能够有效地化解劳动争议, 建立起和谐的劳动关系, 从而促进零售企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甫.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劳动调解仲裁法[J].行政与法, 2008.

篇4:浅议当前劳动争议法律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特点;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劳动用工上,体现的是双向选择,劳动者作为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进入市场谋求和选择职业,其目的是得到丰厚的生活资料,以体现价值的最大化。而用人单位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进入市场,寻求获得素质好且廉价的劳动力,以保障低成本、高效益,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了各自的具体利益不一致性,而这种不一致性协调不好就会发生劳动争议。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如何理顺好解决好劳动争议案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在审判实践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就目前已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劳动争议概念

所谓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的争执引起的纠纷,是基于劳动关系发生的,简言之,就是劳动者与用人者(单位)间就劳动合同的执行、变更、履行、终止、解除所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且只要劳动领域中存在利益的不同,这种因不同利益要求而引起的冲突便将继续存在下去。在我国,随着改革的日趋深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问题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制定了有关规章,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审判实践的需要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对劳动争议的妥善解决,平息劳动争议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

现今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转换、劳动用工制度的不断推进,劳动争议案件正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当期立案劳动争议案件的大幅上升使我们认识到了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先来分析一下劳动争议案件呈现的特点:

(一)案件数量逐年增加

全国各级劳动仲裁委员会1987年受理案件5600件,2004年上升到26.5万件, 到2008年更是攀升到96.4万件。全国各级法院2006年受理案件达到12.6万件。2007年14.75万件。 2008年达到286221件。较前一年上升93.93%。在《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之后,劳动争议案件增幅更是加倍,这不能不令人担忧我国劳资关系的现状。

(二)纠纷类型多样化

过去,劳动争议案件的类型以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的案件为主,种类比较单一。近几年来,各种类型的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出现,诸如,拖欠工资案件、拒付加班费案件、内部承包劳动案件、工伤待遇案件、缴纳社会保险金案件、下岗、失业待遇案件等等。劳动争议案件种类的复杂多样,必然给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带来严峻挑战和困难。

(三)案件处理难度大

1. 适用法律难,劳动法律法规众多,时间跨度大,政出多门;其中还有不少政策性规定,难以把握。2.调查取证难,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收集保存证据意识不强。另外,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采取了一些规避法律的措施。3.劳动争议案件在处理时,社会关系复杂,行政干预较多,给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带来一定难度。

(四)群体性纠纷增多

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有关部门在改制过程中缺乏统筹规划以及对国企改制法律规范的缺失,一些用人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不够规范,或未平等协商,导致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决定产生质疑并最终引发群体性争议。

三、劳动纠纷增多的原因

(一)劳动关系多样化

劳动制度的改革、企业经营机制的轉换,特别是劳动合同的普遍推广,使得劳动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劳动关系主体一方的劳动组织,已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到不同所有制的多种经济组织;劳动关系主体之间也因劳动合同制的推广,逐渐转变成为一种平等的民事关系;由劳动时间、劳动保护条件、劳动纪律、劳动报酬等产生的权利义务也因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不断扩大而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劳动法规尚未完善

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法》规定: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假休息、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及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等广泛的权利。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内容不断增加,劳动报酬、享受各种保险、福利待遇的水平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劳动者所享受的各项权利内容很难用法律的形式具体加以规定。因此,目前劳动者享有的大部分权利和对这些权利的调整,仍以劳动行政部门文件的形式加以具体规定。而劳动行政部门的文件不具有法律、法规的公示性,从实践来看,其下发的范围一般限于用人单位的劳动职能部门,劳动者则很难知道,使劳动者了解和主张自己权利的机会受到了很大限制,用人单位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封锁或公开这些文件,因而造成大量不应该产生的劳动纠纷。

(三)劳动关系双方法律意识不高

尽管在近几年,通过普法教育和各种法制宣传活动的开展,广大企业和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也仅限于对最基本法律常识的了解,而对一些专门的法律知识了解得仍然非常少,尤其对劳动法规、政策就更是知之甚少了。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对相关法规都不甚了解,必然会导致大量的纠纷发生。实践中主要表现在随着企业的用工自主权不断扩大以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突出。一方面,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用工随意性大,企业管理不规范,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如有些企业以试用期不须签订劳动合同或员工流动性大等为由,对签订劳动合同敷衍推诿,消极拖延;有的随意拖欠或扣发工人的工资甚至辞退、开除职工。而一些劳动者为了维持生计,明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沉默对待,由此导致大量不公正和违法的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成为劳动争议的隐患。另一方面,一些职工无视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不认真履行合同,擅自离职违约“跳槽”,特别是企业技术骨干,违约“跳槽”后,带走了客户或技术等商业秘密,给原单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导致许多企业不得不采取收取押金或扣押证件、档案等不合法手段来控制职工的随意流动。

(四)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力

《劳动法》第85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但是,现实中劳动保障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力相对较弱,强制性手段有限,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与其他行政部门的配合不协调,造成对企业的惩处力度不够有力,加之自身在经费、设备和人员的不足,削弱了执法力量,致使对违规企业失去有效的监督。同时,一些地方担心因严格执法管理影响区域的投资环境,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往往采取过多的干预政策,致使劳动保障部门执法查处力度大打折扣,对企业的威慑力不大,企业违法现象依然照旧。个别执法单位甚至存在消极作为和不作为的现象,使得一些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查处。最后造成大量纠纷走向仲裁与诉讼。

(五)企业片面追逐利润,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劳动者则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最大化,这势必使劳资双方在利益方面构成了矛盾性,形成了利益冲突。有的企业主尤其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力成本,驱动劳动者尽可能多地创造剩余价值,以获取丰厚利润,甚至减少劳动者正常的社会保障支出,不配备必要的劳动保障设施,其中建筑工人因受到损害而产生纠纷的最为典型;恶意拖欠克扣工人工资,随意安排职工加班,不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尽量节省企业支出;无视劳动法,不签劳动合同或签订霸王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关系等。

四、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

(一)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实体法适用范围

人民法院在审理不服劳动仲裁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时,首先应适用劳动法和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并且可以参照有关的劳动政策、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由于劳动法调整范围过于狭窄,劳动法配套的法规不健全,一些政策和规章互相冲突,在实践中劳动法规的立法滞后于现行形势,在具体操作上比较模糊和混乱。所以,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也可以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适用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如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并已告知劳动者的,也可以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适用用人单位的法规依据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由用人单位作为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制定,内容必须符合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二是必须经过職工代表大会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或其他相应的民事程序通过。三是必须要明确告知劳动者。

(二)对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裁判原则

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实质上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一方面是因为劳动力供需状况决定了实质上的不平等。在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劳动者宁愿放弃休息、健康、福利等基本的权利出卖劳动力,并且这一切都以一种自愿、自由的平等外衣并以合同的形式在进行着,这种平等只能是形式上的平等,而不是实质上的平等。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人身特性决定了实质上的不平等,在排除供需状况的情况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力交易过程中也很难平等。在劳动关系建立前,其有权利选择交付劳动力的对象,建立后,这种平等即因劳动力及劳动力附着的人身被支配而改变,双方从形式上的平等走向了实质上的不平等。

由于劳动法律关系的社会属性,对涉讼劳动争议案件,不仅要注意其法律效果,还应注重其社会效果,因此在审理中应遵循:首先优先适用倾斜保护劳动者的裁判规范。国家劳动法、劳动行政法规、劳动地方性法规、劳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均是基于保护劳动者的宗旨制定的,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应当优先适用上述规定。其次,当缺乏上述规定时,则可适用民事法规,如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再次,在审理中还可适用集体合同的约定,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单个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权益低于集体合同的约定时,则应按集体合同确定劳动者权益。

五、处理好劳动争议案件的对策

1.加快劳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劳动法及配套法规、规章很多,但存在相互间规定不一致的现象,规章、复函与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造成了劳动仲裁部门的仲裁员之间、劳动仲裁部门与人民法院之间对规章、复函的适用和理解往往差距很大。这样既不能适应劳动关系的多样化,又给正确执法带来了很大困难。司法工作人员站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第一线,更能发现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处理案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充分行使立法建议的权利,保证施行的法律能有效地规范劳动关系。

2.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纠正和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行为。对违法情况严重的用人单位要依法进行处罚,这是减少劳动争议纠纷特别是减少群体纠纷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也是督促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有效手段。

3.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劳动争议案件政策性强,涉及大量的劳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劳动者甚至用人单位特别是私营企业大多法律知识欠缺,因此劳动部门、司法部门要做好普法教育,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要搞好公开审判、明法析理工作。引导当事人在正确理解法律涵义的基础上理性地提出自己的诉辩主张,避免因请求不当而造成矛盾激化,耐心向当事人宣讲和解释法律,为顺利解决纠纷打下了思想基础。使劳动者能清晰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依法提出合理诉求;使广大用人单位明确自身法律责任,规范自身行为;使旁听人员及全社会都能对劳动法律法规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规范的教育作用。

4.完善劳动争议调处机制。我国劳动法规定解决劳动争议的渠道是“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化解日益繁重的劳动争议。其中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要加强联动,将调解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力求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在企业转制、改制中带有普遍性的历史遗留问题,要会同政府、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引导双方协商解决纠纷。同时,对发现企业经营中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人民法院要及时发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业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工会应扩展内部协调职能。劳动争议从产生到最终形成,由意见、矛盾、摩擦、冲突、个体争议与群体争议的形态表现出来。当劳动争议发生后,工会要积极主动介入调整,利用工会自身优势尽量在协商和调解阶段就能解决劳动争议或劳动纠纷,减轻职工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避免“官司”之苦,保证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个人利益的双丰收。笔者认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应完全脱离行政机关,建立类似于仲裁机构的劳动仲裁机构,用类似于仲裁法的法律法规规范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行为,以保证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或者将劳动争议列为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范围;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起诉;独立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立即生效;允许当事人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履行仲裁职责时享有起诉权等。另外,笔者认为存在设立劳动法庭或劳动法院的问题。传统上,劳动法属民法范畴,而从实际情况看,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一般处于听命服从状态,在劳动争议中又往往处于被动抗辩状态,其弱势特点尤为明显。由此可见,劳动关系是一种兼有民事和行政管理特点的特殊法律关系,应受独立的劳动法规范调整,同时受政府、用人者(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协调机制所制约。处理劳动争议应设立独立体现国家、劳方和雇主三方原则的审理程序和方式。

5.加大调解力度,切实维护稳定。现阶段,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增长是必然现象,这也是社会进步不可避免的现象。这类案件造成的连锁反应,甚至于一个最坏的调解都有可能好过一个判决,因为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给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所以,在审理案件中要尽可能耐心细致、多做调解,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注重调解,案结事了”方针。劳动争议案件的双方由于利益分歧,对抗性强,矛盾激烈,而且多为群体性纠纷,如企业改制、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引发的劳动争议,涉及劳动者众多,处理不当,极易诱发上访、闹访、群访等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要搞好调解工作、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诉讼调解四个调解主体的紧密结合的大调解格局化解劳动争议。其中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更应注重调解,把调解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首选,多做当事人的劝和、疏导工作,缓和双方的对立情绪,争取双方互谅互让,妥善解决纠纷,引导劳动关系双方依法建立和解除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

6.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劳动者后顾之忧。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企业应根据有关政策规定,不断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并设立工伤保险基金,以解决劳动者后顾之忧,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使劳动者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时候能够全身心的对待案件本身,能有足够的精力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傅明生.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相关规定之我见.中国法院网.2004—

03—05.

[2]谭兵.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

[3]彭万林.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4]郭成伟.中外法学名著指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篇5:劳动人事争议常用法律法规目录

01.劳动法

02.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03.劳动合同法

04.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05.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06.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精神病患者可否解除劳动合同的复函 07.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08.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细则》的通知 09.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10.集体合同规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12.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13.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15.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 16.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1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18.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

19.关于涉外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有关问题的函 20.陕西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办法

2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范的通知

22.陕西省人社厅、司法厅、工会、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关于转发人社部、司法部、全国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 24.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25.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

26.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7.陕西省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

28.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劳动仲裁案件庭审规则(暂行)》的通知 29.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劳动仲裁档案管理规定》的通知 30.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不再变更被执行主体的复函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3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 33.工伤保险条例

34.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35.陕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36.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37.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38.陕西省劳动厅转发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

39.陕西省劳动厅转发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40.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 41.失业保险条例

42.陕西省《失业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43.关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44.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基本养老保险有关政策的复函 4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46.民事诉讼法全文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48.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文2017 49.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50.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51.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52.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53.陕西省《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实施办法

54.关于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 55.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56.陕西省企业工资支付条例

57.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58.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 59.关于发放高温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

60.关于调整陕西省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 61.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62.劳动部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 63.人事部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 64.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

6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66.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

67.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确定供养直系亲属范围和条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68.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 69.关于调整部分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

70.关于调整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 7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 72.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

73.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

74.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的通知

75.人事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的通知 76.人事部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77.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的通知 78.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79.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

80.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职、辞退及自动离职参加工作后工作年限计算问题的复函

8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82.最高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解释

8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84.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8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8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事业单位 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答复 8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篇6:安全评价常用法规标准目录汇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七十四号,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主席令第六十五号,2008年)法规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2001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2004年)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3年)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46号,1995年修订)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9号,1988年)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5号,2007年)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年)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05国务院令第445号)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国务院令第455号)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国务院令第466号)

《农药管理条例》(2001年修正,国务院令第326号)

《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1995国务院令第190号)《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国发〔1987〕105号)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年国务院令第449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国务院令373号)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国务院令第279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国务院令第393号)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国务院令第405号)

《道路运输条例》(2004国务院令第406号)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4国务院令430号)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1991国务院令第77号)

《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2002国务院令第355号)

《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04)

《河南省消防条例》(1999年)规章、文件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发改投资[2003]1346号)

《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要求的通知》(安监管司办字[2003]92号)

《关于做好2004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安委会安委办字[2004]23号)

《关于做好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电力和贸易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二字[2005]34号)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1号,2003年)

《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监察部、安监总局令第11号,2006年)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劳安字〔1990〕2号)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劳部发[1994]498号)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号,2005年)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第3号,2006年)

《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国家计委等计价格〔1999〕2255号文)

《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 第11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2005年)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国土资发[2006]296号)

《电石行业准入条件》、《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4年76号)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6年第40号)

《电解金属锰企业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6年第49号)

《钨、锡、锑三个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2006年第94号公告)

《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2007年第3号公告)

《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7年第13号)

《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国家民改委2007年第52号公告)

《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发改能源[2007]141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2004国家安监局令第10号)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2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2004国家安监局令第11号)

《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2006安监总局令第7号)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2006年安监总局令第5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年安监总局令第8号,2006年)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5 号,2002年)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7号,2002年)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国家安监局公告2003年第1号)

《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国家安监局等八部局公告2003年第2号)

《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补充和修正表》(安监管危化字[2003]196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1990公安部令第6号)

《化工部安全生产禁令》(1994化学工业部令第10号)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化工部(1991)化劳字第247号)

《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化督发(1995)904号)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994公安部令第18号)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73号,2004年)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2002年)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999公安部令第39号)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30号)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161号)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铁道部铁运[1995]104号)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07交通部令第1号)

《造纸行业原料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90)轻生字65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2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卫监发〔1997〕第60号)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监局令第13号,2000年)《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锅[2004]31号)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

《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3]356号)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207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40号)

《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国质检锅[2003]213号)

《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2]83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003国家质检总局令第46号)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1号)

《游乐设施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质检锅[2003]34号)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2006年质检总局令第92号)

《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2-2005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

《河南省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豫安监管技装[2005]136号)中国加入的国际公约

《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第167号国际公约,2001年全国人大批准)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国际公约,1990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1994年全国人大批准)

《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第155号公约,1981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1990年第177号建议书)安全评价专项规章、导则、标准、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办字[2001]39号)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监局令第13号,2004年)

《关于贯彻实施《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的通知》(安监管司办字[2004]139号)

《安全评价机构考核管理规则》(安监总规划字[2005]65号)

《安全评价人员考试管理办法(试行)》(安监管规划字[2005]4号)

《安全评价人员考试要点(试行)》(安监管规划字[2005]4号)

《关于加强对安全生产中介活动监督管理的若干规定》(安监总办字[2005]98号)

《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管理规则》(安监总规划字[2005]108号)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编写指南(安监总规划字[2005]177号)

《关于开展安全评价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规划[2006]76号)

《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规划[2006]108号)

《关于加强和规范安全评价工作监管的若干意见》(安监总规划〔2007〕59号)

《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

《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安监管规划字[2004]36号)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安监管管二字[2003]38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安监管危化字[2004]127号)

《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115号)

《民用爆破器材安全评价导则》(国防科委委爆字[2004]31号)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安监管危化字[2004]71号)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企业生产条件评价导则(试行)》(安监管危化字[2004]122号)《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评价通则》GB 13548-92

《关于印发《河南省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细则》等三个分类评价细则的通知》(豫安监管危化[2006]237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25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25号 6 常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文件

6.1 综合

GB/T 15236-1994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

GB/T 13861-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6442-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GB/T 672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GB/T 16180-2006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GB/T 15499-1995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T 14002-1992 劳动定额术语

GB/T 14163-1993 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标准时间构成

GB 12801-199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5083-19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 50187-19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GB 190-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6944-2005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T7694-1987 危险货物命名原则

GB 12268-2005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 13690-19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T 15098-1994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GB 15258-1999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6483-20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 17916-1999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7915-1999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7914-1999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8265-2000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GB/T 3723-1999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 3869-1997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6.2 生产环境安全卫生条件

GB 2893-2001 安全色

GB 2894-1996 安全标志

GB 16179-1996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 7231-2003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 1251.1-1989 工作场所的险情信号 险情听觉信号 GB 18217-2000 激光安全标志

GB 13392-2005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4778-1993 安全色光通用规则

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4387-1994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J 22-87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 6389-1997 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

GB 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T 3608-1993 高处作业分级

GB 4053.1-19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2-1993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3-19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4-198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 5725-1997 安全网

GB 16909-1997 密目式安全立网

GB/T 4200-1997 高温作业分级

GB/T 14439-1993 冷水作业分级

GB/T 14440-1993 低温作业分级

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 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495-2002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6.3 生产系统、装置设备安全

GB 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9-2003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30-1991 氧气站设计规范

GB 16912-1997 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 50177-2005 氢气站设计规范

GB 4962-1985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10892-2005 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GB 50195-1994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

GB 6222-200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 11984-1989 氯气安全规程

GB 14544-1993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

GB 12710-1991 焦化安全规程

GB 19041-2003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

GB 50072-2001 冷库设计规范

GB 50074-2002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

GB 19288-2003 打火机生产安全规程

GB 15606-1995 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GB 15081-1994 玻璃工厂工业卫生与安全技术规程

GB 50295-1999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

GB 13746-1992 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

GB/T 14442-1993 毛皮生产安全卫生规程

GB 15600-1995 炭素生产安全卫生规程

GB 6514-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 7691-200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安全管理通则

GB 7692-1999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通风净化

GB 12367-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静电喷漆工艺安全

GB 12942-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GB/T 14441-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术语

GB 14443-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层洪干室安全技术规定(2007即将实施)

GB 14444-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GB 14773-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2007即将实施)

GB 15607-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

GB 17750-1999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浸涂工艺安全

GB 20101-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GB 50320-2001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GB 50322-2001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

GB 50050-1995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 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10080-2001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

6.4 防火防爆安全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

GB 50160-19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版)

GB 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

GB 50098-19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

GB 50351-2005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073-2001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6722-2003 爆破安全规程

GB/T 15604-1995 粉尘防爆术语

GB/T 15605-1995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 15577-200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 16543-2008 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

GB 17269-2003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 17440-1998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 18245-2000 烟草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

GB 19081-2003 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 19881-2005 亚麻纤维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 17919-1999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 防爆导则

GB 5908-2005 石油储罐阻火器

GB567-1999 爆破片与爆破片装置 GB 12955-1991 钢质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

GB 14101-1993 木质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

GB 14102-2005 防火卷帘

GB 14907-2002 钢结构防火涂料

6.5 消防灭火

GB/T 4968-1985 火灾分类

GB/T 5907-1986 消防基本术语 第1部分

GB/T 14107-1993 消防基本术语 第2部分

GB 13495-1992 消防安全标志

GB 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4327-1993 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

GB 3445-2005 室内消火栓

GB 3446-1993 消防水泵接合器

GB 4452-1996 室外消火栓通用技术条件

GB 4453-1984 消火栓连接器

GB 17945-2000 消防应急灯具

GB 4351.1-2005 手提式灭火器 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

GB 4351.2-2005 手提式灭火器 第2部分: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钢质无缝瓶体的要求

GB 8109-2005 推车式灭火器

GB 4396-2005 二氧化碳灭火剂

GB 15308-2006 泡沫灭火剂

GB 18614-2002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

GB 6051-1985 三氟一溴甲烷灭火剂(1301灭火剂)

GB 17835-1999 水系灭火剂通用技术条件

GB 50219-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

GB 50261-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38-2003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51-19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 50196-19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2年版)

GB 50281-1998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93-19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999年版)

GB 19572-2004 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

GB 16669-1996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

GB 16670-2006 柜式气体灭火装置

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3-1992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J 110-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47-2004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16668-1996 干粉灭火系统部件通用技术条件

GB 50116-19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66-19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17681-1999 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验收技术要求

6.6 工业防尘防毒 GB 7230-1987 气体检测管装置

GB/T 17061-1997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GB 12358-2006 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 通用技术要求

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 13733-1992 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

GB/T 12331-1990 有毒作业分级

GB 5044-19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T 5748-1985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 5817-1986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GB/T 6719-1986 袋式除尘器分类及规格性能表示方法

GB/T 12138-1989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GB 8959-1988 铸造防尘技术规程(2007即将实施)

GB 12434-1990 耐火材料企业防尘规程

GB 13691-1992 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

GB/T 13910-1992 滑石粉加工防尘技术规范

GB/T 16911-1997 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

GB/T 17270-1998 石英砂(粉)厂防尘技术规程

GB 12475-2006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T 17397-1998 铝电解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

上一篇: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下一篇:含谷中学学校2012年度考核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