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024-04-08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精选14篇)

篇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中国环境报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标志着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出我们党对制约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长期以来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和唯GDP论英雄等现象,已使资源环境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制约瓶颈。固守片面发展观和错误政绩观,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地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打下了一定基础。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领域仍存在一些急需克服的深层次问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有利于打造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发展方式。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处于粗放发展阶段,经济总量虽位列世界第二,但产业水平总体上较低,污染排放多,对环境破坏大。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有利于构筑统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做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的出台,使经济社会建设逐步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然而,当前在发展决策、政绩考核、民生改善等方面,仍有一些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需要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决策机制,把环境、资源等生态因素纳入决策考虑范畴。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估体系,把生态建设、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范围。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有利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文化氛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经济的健康高效,离不开制度的科学完备,也离不开文化的凝聚与弘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继承和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倡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培养生态伦理,弘扬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有利于形成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进一步改善民生的社会保障。近年来,由水、空气、重金属、化学品污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地区

污染排放大大超过环境容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发动公众广泛参与,妥善解决环境问题,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具有普遍联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搞好五大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当前,我们应全面理解“五位一体”内在联系,从全局出发,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就要从战略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顶层设计;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从环境的角度,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质量标准。

人民不仅要富裕的生活、富强的中国,还要美丽的家园、美丽的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蓝天、碧水、青山的美丽中国将不再遥远。

篇2: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http:///zhxx/hjyw/201211/t20121112_241815.htm 中国环境报记者 徐琦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

相比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自然”也成为报告中的又一个关键词。

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自然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代会报告中少见的这种动情的叙述方式着实令人动容,也体现了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

改造自然、战胜自然曾经是家喻户晓的口号,然而发展中日益显现的问题使我们明白了,人定胜天只是一句豪迈口号,要生存,必须保护自然。我们强调,不仅要保护自然,还要尊重自然,我们更急切地希望修复遭到破坏的自然。过去,我们对自然占用太多,破坏得太重,而现在,我们需要给自然以修复、疗伤的机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怎样才算是以自然恢复为主?首先就是要尊重自然界的各种规律。过去一说生态修复,总有人强调建设。其实,修复也必须顺其自然,尽可能恢复原有生态面貌和功能。修复成功与否,取决于是不是真正停止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干扰,而不是搞了多少所谓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如何实现?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

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生态产品谁来提供?

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去年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首次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提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

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不少代表发现,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也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而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渴望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将生态环境质量纳入基本公共产品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生态环境的显性价值,同时,提供生态产品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的考量因素;也要求我们从实践上按照统筹城乡、梯度推进的原则解决农村、农民的环境问题,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解决农村、农业领域小而分散的污染问题。对地方政府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底线,作为衡量又好又快的“好”字的最基本要求。可以说,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

篇3:把慢行交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完善慢行交通路网

1. 形成系统, 注重通达性

以往在城市规划中也有非机动车专业规划, 不过, 是在编制机动车规划, 形成机动车系统, 保证机动车通畅的前提下制定的。因此, 非机动车网络往往存在迂回、断头、部分区域稀疏等情况。要改变以机动车为主的陈腐观念, 依据网络和通达的原则, 强化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和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必须穿越机动车专用道的就该穿越;需要打通断头路的就该打通;应该形成慢行交通独立系统的就该独立成网。

慢行交通在全市大系统下, 要有分区、小区的子系统。尽可能引导慢行交通在小区或分区内流动, 减少跨分区, 尤其是数个分区的流动。不同区域内, 依据用地类别性质, 合理确定慢行交通网络密度和路径宽度, 重视通道接口等。现阶段, 针对慢行交通相对薄弱的情况, 须把慢行交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 提高密度, 注重便捷性

做深做细慢行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加密非机动车道、行人步道的网络密度。尤其是在出行始末端区域内提供多通道、高保障的路径服务, 提高便捷性, 增强慢行交通的吸引力。

3. 保证宽度, 注重安全性

非机动车道、行人步道应该按照设计规范, 保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和足够的宽度, 满足城乡居民利用慢行交通出行的通畅和安全需求。

4. 专用路权, 注重通畅性

凡有条件的地方, 设置非机动车专用车道, 铺装彩色路面, 有明显的标志标线和物理分隔设施, 提高慢行交通的通行能力。

二、方便慢行交通换乘

1. 建设换乘设施

如何使慢行交通各出行方式在合理时距内使用, 关键是形成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 以及建设便利的换乘条件。中心城常规公交300米服务半径达到90%以上, 那么首末站、重要的中途站、换乘站须有非机动车换乘的停放场地;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各站应有非机动车换乘设施, 且尽可能做到“零换乘” (换乘时距越短越好) 。

2. 车载附设设施

在轨道交通、公交车辆内开辟残疾车停放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那么, 先在通往旅游度假区的公交线路上, 参照先进国家的做法, 在车前车后增添设施, 钩挂自行车有否可能?在车厢残疾车停放区, 安放折叠式自行车是否可以?我想, 应该尝试和许可。

三、改善慢行交通环境

1. 公共服务和活动中心

居民采用慢行交通方式主要以中短距离为主, 以生活休闲出行为主。为此, 需在城市各级公共服务和活动中心, 营造适合慢行交通的良好环境。

2. 小区、园区

居住小区, 工业、科技、物流等园区是人们出行的2个末端区域, 应该不断完善慢行交通条件。

3. 环湖、沿河、旅游景区

慢行交通除作为出行方式外, 还有一个重要功能, 即为健身、休闲工具。这一功能日渐凸显。因此, 在环湖、沿河、海滨地带, 在郊野、林带、绿地、花苑和旅游景区, 利用地形、地势和自然环境, 建设慢行交通区域和专用道路系统, 禁止机动车驶入, 保持清新、宁静的环境, 让人们骑车、散步, 亲近水面, 进入山地, 融入绿色, 享受慢生活。

篇4:把出版内容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内容是构成事物内在各要素的总和,与形式相对应。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两者互相依存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出版是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的辩证统一,作者、出版者、读者三位一体。对作者而言,内容是作品中的智力成果。对出版者而言,内容是出版物传播、积累的精神文明。对读者而言,内容是从出版物中汲取的知识、智慧和精神养料。内容是出版物的灵魂,没有内容便没有出版,没有出版存在的必要。传统出版如此,数字出版也是如此。

内容既是出版安身立命之本,又是出版发展繁荣之本。出版发展繁荣靠的是内容建设,而不是别的什么。出版内容建设不仅是出版物本身的内容建设,同时是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出版传播、积累了几千年的世界文明,世界文明孕育、壮大了历史和现代出版,出版内容建设和世界文明发展不可须臾或离。因此,内容建设是出版的主业,传播、积累历史和现代文明是出版的责任及使命。离开主业,出版便不是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出版。出版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内容建设这个主业,忘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内容还是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在众多产业之间,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是优质内容;在众多出版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仍然依靠优质内容。出版的强项是内容,内容支撑着出版的文化软实力。内容是出版赖以立足社会和置身国家重要地位的根基,是其他产业和企业难以具有的特色和优势。转企改制是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化,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是要以体制的优势促进内容建设的优势,从而促进出版产业的壮大。因此,内容建设是否优质,主业发展是否挺拔,核心竞争力能否增强,是衡量出版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

在内容建设上下大工夫就要抓精品力作,这是内容建设的第一要务。出版竞争应是精品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劣品之间的竞争,更不应是劣品排斥精品的竞争。精品是锲而不舍、不懈追求、长期积累之功,不是浮躁跟风、急功近利、一朝一夕之作。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李长春指出:“不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不论是推进改革还是加强创新,其最终的结果都要落实到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上来。”(见2010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在“十二五”期间,要力争在抓精品力作上有一个大的突破,促进“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出版的进一步发展繁荣。

篇5: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中共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

2008年第7期 ——党的建设

近年来,我们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提高领导水平,有力推进了学校改革与发展,促进了校园稳定与和谐。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校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均走在全国“211”和“985”高校前列,在服务科教兴国战略和推进湖北振兴崛起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以理论武装为先导,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水平。一是深入学习和传播先进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抓好党委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的落实,积极学习理论、研究理论、传播理论、武装师生。通过理论学习,领导班子加深了对“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重大原则问题的认识。多年来,党委书记、校长坚持为中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骨干授课,校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体备课,带头为学生上政治理论课,积极传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二是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改革思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正是我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赶超的30年。校党委先后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办学思想和理念,如“科研走在教学的前面”、“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学研产三足鼎立”等,在高等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本届领导班子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等办学思想,引领师生向着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同时,瞄准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建成了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筹),大力服务“武汉·中国光谷”建设;成功申报了国家“十一五”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力争建成世界四大强磁场科学研究中心之一。三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素养和领导水平。我们强调校领导班子成员要以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党性锻炼。通过中心组学习、理论研讨、民主生活会、参观考察等方式,教育和引导班子成员坚定信念、提高觉悟、拒腐防变,自觉弘扬“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为了强化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书记和校长带头,班子成员之间经常交流学习体会,开阔视野,提高领导水平。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切实增进领导班子的团结与校园和谐。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方面,健全完善了《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坚持由党委集体讨论中央规定的“三重一大”事项,由校长办公会和行政协调会坚决贯彻落实常委会确定的大政方针。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既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又为校长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其他班子成员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支持,和谐协调。二是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凡属学校发展规划、重大改革、人事安排、财务预算、基本建设、教育收费等重大事项,都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在决策中注意集思广益,并做到:不经过调查研究不决策,不征求各方面意见不决策,不经过集体讨论不决策,把民主集中制贯穿到党内生活和学校运作的各个环节。三是推进民主管理和制度治校。不断完善“党委领导、行政管理、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发挥党委全委会、纪委全委会、教代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咨询会等的作用,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建立了党委常委调查研究制度,围绕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导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去年以来,我们通过调研,出台了《关于深化医科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平稳有序地建立了对医科院系和附属医院的直管体制,为深层次的学科交叉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篇6: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作者:人民日报文章来源:人民日报点击数:4372更新时间:2006-5-18 16:48:4

4开栏的话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在党的作风这5个方面目前存在哪些问题、表现是什么、根源在哪里、有什么危害?本报从今日开始将相继推出5篇“对作风建设突出问题的剖析与思考”系列述评,剖析现象、分析危害、提出对策,使广大读者能形象而全面地了解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所提到的当前要解决的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增强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感。今天刊出的是第一篇。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成为当前全党上下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必要性:思想作风的不良表现

思想作风的种种错误表现决定了当前思想作风建设的必要性。抓思想作风建设,首先要从抓违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不良现象入手,廓清一些党员在思想上的模糊观念。

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现象就产生了。”党的作风存在种种问题的根子在于思想作风不正。当前,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着学习上的实用主义、为人处世上的功利主义、工作指导上的形式主义、行政行为上的官僚主义、政治生活上的自由主义、生活作风上的享乐主义、政绩“包装”上的泡沫主义……与之相随的是,在思想作风方面,党内一些同志有如下不良表现:对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若明若暗,对国内改革和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心中无数,对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甚了解,对党的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的新变化缺乏认识;

凭主观意志办事,好大喜功,盲目蛮干,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采取随意和片面的态度;

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热衷于照抄照搬西方的“洋教条”,或者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的个别论断和具体纲领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用以指责生动活泼的、发展了的客观现实以及由此产生出的新鲜经验和理论创新;

置党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骗取荣誉和地位……

思想作风上的这些不良现象,皆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根子都在某些领导干部思想上的教条主义和狭隘的经验主义,其实质是主观主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妨碍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影响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进程。

重要性:党的作风建设的灵魂

思想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的建设和改变。思想作风不端正,树立良好作风就无从谈起,甚至使党的各项工作误入歧途。我党80年历程的经验表明,思想作风的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灵魂。

1942年的延安整风,就是针对党的主观主义倾向进行的思想作风整改。党内的主观主义有两种,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当时的主要危险是教条主义,犯这种错误的领导干部,用马克思主义在某些时期对某些具体事件的言论来限制发展着的中国革命现实。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严厉指出:“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

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并且号召全党“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一开始就把党的思想作风建设视为重中之重。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大发展时期。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果断地提出“三个有利于”,并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同志的这些理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它打破了僵化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束缚,澄清了一段时间内人们的错误认识和疑虑,有力地推动了我党的建设、我国经济的发展。

跨入21世纪,我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考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及时地把握了不断变化着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这是我党思想建设史上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全面系统总结了我党建设历史上的成就和经验,向全党发出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党的战略部署,这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实践和贡献。

学习、理解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党的各级组织在当前对党员进行思想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

现实性:思想作风建设的有效机制

思想作风的建设看似务虚,但必须落到实处。我们完全可以建立完善的制度来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现象,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首先,要从组织制度、干部任用、奖惩制度、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起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效机制。要改进干部考核办法,形成科学、健全的干部激励和淘汰机制,抛弃所谓“思想保守无成本,思想解放有代价”的说法,让坚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人担负重任,而不给那些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弄虚作假、吹拍逢迎的人晋升和使用机会。

其次,健全民主集中制,切实发扬党内民主。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敢于独断专行,欺上瞒下,正是因为那里的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依然存在,党员群众有意见,不敢说或没机会说,或者说了不算数。

再次,要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保证悖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错误得到及时纠正。要疏通群众举报渠道,纪检监察机关也应把思想作风作为监督干部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那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图虚名,不务实效,甚至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干部,要大胆进行舆论批评、鞭策教育,问题严重的还应予以严肃处理。

篇7:把学习放在群众路线教育突出位置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搞好学习教育,不仅能使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开门红”,确保下阶段听取意见、查摆问题、整改提高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实效,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硬的举措,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深入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

习近平同志曾说,领导干部要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追求,努力提升学习力,这是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升学习力的关键。实践表明,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不断深入的学习积累,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不偏离正轨,在大是大非面前作出准确判断,关键时刻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注重学习、善于学习,是新时期、新形势对干部的起码要求。时下,谈起学习有些干部就思想“麻木”,头脑发“凉”,行动迟缓,总是以“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为理由避而远之。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一种不想学、不真学、不勤学、不实学、学不好、学不进的“懒汉形象”,学习常常被动应付,浮在面上。只有在思想上真学真信,作风上才能真转真改。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静下心来,摒弃各种思想杂念,集中时间学习,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转变学风、作风,增强党性修养和品德修养,增强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

搞好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当前,我市已经进入高铁、高速、航空重要机遇期和黄金时期,温温吞吞的发展速度与束手束脚的发展模式难以与经济社会快速前进匹配,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幸福宜春的期盼。笔者以为,一方面要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在学习中解放思想,开拓眼界、提升境界,占领思想理论高地,正如市委书记邓保生所讲,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毒”的勇气和“自我剖析”的魄力,敢于向“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开刀,切实转变思想作风,树立亲民为民爱民的良好干部形象,打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另一方面,各级干部其是基层干部要把准发展脉搏,结合各地实际,深入系统、灵活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尤其是与密切相关的文件精神,找到谋求经济发展“总闸门”,提升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做大经济总量,共同推动宜春大发展。

学以致用,是学习教育的试金石。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学习过程中,要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实际,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发展成果;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带着问题深入学,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勇于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坚持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敢于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扫除影响发展的一切障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篇8:要把抑制通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面对国际国内的压力, 最近一段时间, 政府高层多次明确强调了目前防范通胀是政府的首要目标。《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提出, “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 抑制通货膨胀, 又要防止经济下滑, 避免大的起落。”今年4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就着重指出, 国内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价格总水平仍处于高位。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认为, 中国的货币政策更加关心反通货膨胀。宏观调控始终不能放松之缘由, 是因为经济扩张期的繁荣背后, 往往伴生着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并带动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行, 一旦遭遇内外部环境突发变故 (如美国次贷风波) , 又会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或资本离场止损而演化为较长时期、较大范围的金融动荡与经济衰退。

CPI持续高增长, 导致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大幅缩水。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 一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6元, 同比增长11.5%, 扣除8.1%的价格增长因素, 实际仅增长3.4%, 远远低于去年同期16.6%的实际增长率;此外, 一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524元, 同比增长18.3%,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0.1%, 也低于上年15.1%的实际增长率。目前国家采取的措施包括: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去年以来不少省市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15%以上;逐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重点是建立生产一线普通职工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以帮助他们应对物价上涨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有的省市还提高了对低保人群的保障标准, 或直接发放米油补贴等。有专家指出, 目前政府应该高度关注物价高增长对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建议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付标准、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等减税政策来提高居民收入, 确保居民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篇9: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一、 通过美术活动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本体能力

儿童绘画发展进程应该是抽象——象征——写实,如果把幼儿美术定位于写实模仿,对儿童美术发展特点而言无疑是“倒行逆施”。幼儿的美感多处于直观感受水平,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感受到最强烈的审美享乐,有意识地培养幼儿通过探索和学习自觉地发现美的能力,通过艺术活动表现心灵美、自然美,创造美的形象。

兴趣是任何学习的动力,在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把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是我设计美术活动的重点。每个幼儿园都在提倡让幼儿在玩中学,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通过惟妙惟肖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把绘画寓于游戏中,是我主要的教学方法。

1、情境是激发兴趣的最好环节,教师要善于根据美术活动内容、活动目标设计充满情趣的情境。在《我想飞》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模仿各种飞的动作,畅想一下飞起来是什么感觉,什么姿势?和站立的姿势一样吗?飞在高高的天空看我们的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在模仿与想象中激发幼儿想飞的欲望。

2、在美术活动中使用拟人化的语言,让幼儿和色彩做朋友。在进行美术活动中,指导幼儿涂色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幼儿没有耐心,有的幼儿缺少涂色指导,所以在活动中如果教师使用拟人化的语言可以激发幼儿用心涂色的兴趣。教师可以告诉幼儿,每一种颜色都是有生命的,你选择了一种颜色,这种颜色就是你的朋友,你要用心去涂色,才会使颜色朋友开心,才会使颜色朋友喜欢你。在指导幼儿使用油画棒涂色时,要鼓励幼儿用相似的颜色、渐变的颜色去表现绘画作品,大胆拼色。

3、在活动中使用多种美术创作方式,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内容很多,大致可分为泥工、纸工、绘画和自制玩具。纸工有折纸、撕纸、剪贴、粘贴和纸工制作。常见的绘画形式有水彩画、手指画、水墨画、线描画等。让幼儿接触不同的美术活动形式,可以激发起幼儿强烈的兴趣和动手欲望,使幼儿能尽情表现自己的想法,有积极的创意。

二、引导、鼓励幼儿艺术创新,培养幼儿的艺术本体能力

幼儿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阶段,他们大胆、浪漫、无拘无束地表现童心、童趣。教师不要束缚幼儿,让幼儿可以随意联想、拟人、神化,随意“张冠李戴”也不觉得怪异。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不拘一格的绘画,充溢着童真之美,作为幼儿教师,要以真诚、喜悦的心去发现,以惊奇、欣赏的眼神去肯定,才会激励幼儿不断地创新。

首先要找准定位,儿童绘画的定位是“自主性绘画”。对幼儿而言,自主性活动不受教师的强制性干预,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允许幼儿把自己的想象展现出来,运用幼儿自己特有的画法,尊重儿童画的夸张、变形、随心所欲,使幼儿能自由自在地施展自己的绘画能力。在活动中教师的引导性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是机械地敎技巧而是卓有成效地选择、启发、引导和帮助。幼儿各种自发生成的表现中有“珍珠”,也由“鱼目”,需要教师明智地选择。

其次,教师要会指导。从教育角度来说,幼儿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自我表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激活性启迪和引导性启发式指导。绘画活动需要眼睛观察、需要幼儿的生活经验、还需要幼儿独特的想象力。同时也离不开幼儿对图形、颜色等符号媒介认识,教师要教给幼儿绘画必需的本领,就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对幼儿进行多种颜色、多种图形的认知,教给幼儿绘画能力,指导幼儿将掌握的能力和自己特有的绘画方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三、 通过评价幼儿作品,培养幼儿的艺术本体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环节。教师评价幼儿作品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幼儿的作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内容新颖有趣,能够体现幼儿的思维和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幼儿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教师积极赞赏地评价,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幼儿对生活的绘画表现力。

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组织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互相欣赏,培养幼儿对作品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美术表现能力;还可以以展览作品的形式,让幼儿在比较、鉴别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

《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绘画活动中幼儿的能力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在各领域的发展速度也是参差不齐的,尽管如此,作为教师必须理解并帮助他们以适合自己的速度向前发展。

篇10: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关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强调,“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时期。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加快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全社会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进展。

胡锦涛指出,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能源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大循环经济试点力度,努力提高生产活动的循环化、生态化水平。要提高全民族的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和效益。要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培育节能服务体系。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手段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加快建立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

篇11: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核心地

要说起幼儿园的忙,每位园长都可以数出一大堆事务来,这是客观现实。我们也不例外。我们是一所示范园、一类园、试点园、涉外园。各种常规性的工作、任务、要求、课题、活动以及突发性的应急的任务、工作特别多。别的幼儿园不用做的事,我们却推也推不掉。我本身的社会工作、会议、活动也不少,大约身兼6~7职吧,还要业余学历进修。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不够,精力不济。我们两位园长无偿地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几乎天天在10个小时以上,经常要到12-13个小时。双休日也是搭进去的。我们觉得乌南幼儿园要再上层次,硬件我们比不上一些转制园,我们只有在软件上下功夫。这软件就是保教质量。李骏修局长在谈97年工作思路中再一次强调:质量效益是工作的目的和生命线,而质量又体现在师资队伍的素质上。校园长必须把队伍建设始终放在核心地位处理,这是最有价值的工作,有了队伍才有办教育的本钱。我们再忙,工作重心不能偏,我们尽可能地把各种相关的工作、任务、课题、活动捏成“块”,穿在幼儿园的中心工作“线”上,或作为提高师资水平,提高保教质量的契机,或作为提供我学习、锻炼,提高我自身素质的机会,尽量使我们所做的一切发挥出积极的正效应。

我们把工作日程作了妥善安排,集体上班的时间,我们就尽可能多地深入保教第一线,和幼儿、教职工多接触,上午进班,中午盖章,下午安排各类学习、会议、和教职工谈心。大家回家后,我们再研究园内各方面的工作。看书、学习、笔头工作带回家做。在园务管理中设立了值班主任制度,一般的事务性接待由值班主任处理。我们的办公室在校门口,经常有各种人来找园长,为了让我的主要精力不受杂务的牵制,副园长就主动出来挡,积极地支持我开展保教研究工作。

我园在《规程》试点中逐步带出了一支思想观念、业务都较强的骨干队伍,怎样发挥这支队伍的力量是我们管理中要思考的问题。有人说:你干吗样样亲自抓,忙得过来吗?可以放手让她们去做嘛!确实,不放手就不可能把有限的精力都用在刀口上,但放手调动积极性并不一定和提高质量划等号。所以我是放手不撒手,我采取的是:一放、二导、三把关。“放”就是放权、放手、“导”就是导向、指导,“把关”就是把教育思想、保教质量关,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

具体做法是:

一、放手

首先明职授权,园内设年级组长、带教师傅、学科带头人,使这些骨干认识到:我是委于重任的,所以名正言顺的要去负责。年级组长独立开展教研,设计组织级组大活动,甚至全园大活动,看组内教师的备课计划,并做具体指导、评析;带教师傅辅导新教师制定班计划,进行观察评佑,带教保教常规工作,或单项带教;园内开课任务由学科带头人全面负责。

通过放权、放手,分层管理,中层干部的管理意识、责任性、工作积极性和开展研究、管理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促进提高,园内保教常规工作的管理步步到位,忙而不乱。

二、导向

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具体导向、指导上,而落脚点放在提高骨干教师能力上,通过她们再带动整体的水平提高。

1、将骨干组成课题组,围绕园中心课题先学,先议,先研究,再将课题组的研究化解到年级组,做为教研专题幅射到面上,使每个教师都能积极参与。

2、业务学习。除了必要的外请专家专题报告外,更多的是我根据本园教顺的能力、水平、保教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本园课题的需要,自定专题抓住重点学习、讨论、辅导,这样做针对性强。如“素质教育报告”“幼儿心理需求”“个案制定的要点”“活动角的地位、操作方法”等。在形式上采用引导教师参与讲的方法,如让每一个若教师分别谈谈自己“在一日活动中如何渗透目标意识”的做法,让年级组长和我合作讲一个专题“活动角的地位、作用、操作方法”,我讲理论部分,请她讲实践部分,通过辅导教师参与讲,使教师也学着将自己的实践上到理论层面,增进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增强了大家的相互交流和理解,也使她们认识到各自所发挥的作用。

3、由年级组长负责检查备课,并作具体指导和书面记录。我抽看教师的备课和年级组长的书面记录和评析意见,从中看年级组长的工作负责的态度和评议指导的水平。发现典型问题我重点剖析具体帮助。(如:分析了三位教师制定的同一作业“小兔吃青草”)

4、日常巡视中发现活动过程中的问题,立刻深人、具体指导,带领教师一起探索、尝试、研讨,以鲜明的事实让教师口服心服。(例子:小班美工活动角手指点画:“苹果树”活动指导)

5、对专题小结的指导。教师中有价值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中有突破性的成绩,我非常珍惜,精心帮助她们理思路,帮助她们提炼总结,写得不够之处具体提出修改意见。也有个别教师不理解领导的用心良苦,不愿再改,反正不在乎投稿发表,我耐心而严肃地和她一次次地谈心,“这不是发表不发表的问题,这是对工作的精益求精、钻研的态度问题,明知有不妥之处不愿修改,太傲了,这不行。发表了是你的成绩,我是惜才,看到你在教育观念上有这样的认识提高,为你欣喜,才不怕麻烦,一遍遍的帮你修改”。最终我的“苦心”得到了这位教师的理解,文章也在幼教刊物上发表了。

6、针对本园倾向性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引起重视。如请团支部组织青年业务练兵,帮助年轻的保育员、教师掌握“一日生活中保育工作的常识及操作要点”“教师、保育员在来园接待幼儿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的事项”以情境小品、表演形式,引起全体教职工的评议,使大家将以理解了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具体的教育行为。

7、利用各种外出的学习机会,送骨干教师进行专题的辅导学习、进修提高。如市幼专组织的“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实践操作”的学习班,“创造教育”学习培训班。

三、把关

通过看评实践活动,把理论的学习、认识和实践相接合,把握教育思想、教育质量关,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除了组织每位教师的常规性半日活动交流评析活动外,我们结合任务给青年教师压担子,青年教师开课由学科带头人负责指导,我参与设计和试教。有时试教后我把修改意见和学科带头人讨论沟通后,有学科带头人出面和小青年教师具体谈,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科带头人,帮助树立她的威信,同时又起到了提高学科带头人的水平和把关的作用。

重视课后的评析,将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师的教育行为紧密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观念实实在在地转变。

一是针对不足之处,发动大家积极参与再设计,如:假如是你,准备怎样设计活动。

篇12: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个政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能不能惟民所止,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老百姓拥护不拥护的原因所在。我们党90年风雨历程,最大的政治优势之一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并保持长期执政的最大风险之一也正是脱离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如果不能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必然丧失,甚至党就可能走向毁灭。

密切联系群众,关键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党在人民群众中的主心骨,也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既能及时反映群众的诉求,又能及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具体问题。人民群众看发展繁荣、看和谐稳定、看党的作风,首先从基层看起。党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也要由基层对接。胡锦涛同志指出:“只有党的基层组织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干部都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全体党员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不断凝聚强大力量。”而如何让380多万个基层组织充满活力,8000多万名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始终是党建工作一项基本而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

篇1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把职工利益放在心上,在建设和谐企业中,取得了成效。

建设和谐企业,首先提高思想认识

行为是思想认识的外在反映,正确的思想认识对行为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公司认为,要提高认识水平,就必须对党员干部加强党的性质、宗旨的教育。建设和谐企业要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时刻把为职工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着活儿难找、活儿难干、利润低的外部环境。中铁系统“兵改工”已26年,企业大部分职工年龄都在50岁左右,无论体能和技能都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职工的就业,给部分职工造成就业的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公司规定,党员干部必须关注职工的就业问题,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顾全大局,强化为职工服务的意识,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对待利益,正确对待业绩,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依靠职工办好企业。

建设和谐企业,关键贯穿于决策中

企业决策正确与否,往往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一个错误的决策会使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受损,所以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都要谨慎,尤其是事关企业“生死”的重大决策。在决策前,既要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还要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广大职工参与,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广泛征求意见,防止个人独断专行、盲目决策。

近两年,针对职工上岗难的现状,公司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了协商、履行、评价、激励“四个机制”,完善了公司《落实集体合同检查考核和奖罚试行办法》,作出了每百万元产值安排两名职工就业的规定。公司设立了送温暖工程基金和“三不让”(不让一个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员工看不起病,不让一名员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基金,在更大范围维护了职工的根本权益。公司特别重视职工的切身利益,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看到企业发展的希望,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企业更具活力。

公司在“企业创效益,职工得实惠”的企业理念指导下,首先从提高基层职工的工资收入入手,在全公司范围内(含项目部)统一工资标准,避免收入差距过大,让广大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2009年,职工上岗率达97%以上,把待岗率控制在3%以下,职工的工资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在岗职工年人均收入38796元,增长率为12.1%,部分项目部职工年人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对部分无资金来源的分公司拖欠职工的工资和生活费问题,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工会、人力资源部、社保部、财务部等部门进行调研,先后两次筹集资金360万元,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公司还关注低收入职工的生活,对长期待岗女工、伤病残和离岗休养人员分别提高了生活费发放标准。从2009年7月份起,公司再次提高了长期待岗女工的生活费标准,由原来的345元提高到430元(不含个人社保),待岗职工的生活费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600元,离岗修养人员的生活费每人增长了100元。公司对伤病残人员除特殊政策规定应享受的待遇外,还建立了制度,定期进行慰问、救助;全面加大对困难职工和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向工会拨款48万、工会自筹32万元,专项用于开展“送温暖”活动,救助对象、范围和标准比上年都有扩大和增长。公司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适时调整工资标准并向一线倾斜,制定了项目部工资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为了进一步完善绩效挂钩办法,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2009年公司制定了新的绩效考核办法,重点突出了上交款的奖励比重,弱化了各项指标的奖励权重。对各项目部的奖励实行累计制度,杜绝了以往前面交钱受奖、后面出现亏损的现象。新办法更加合理,更具可操作性。

建设和谐企业,重点落实在行动上

一是领导干部重视改进工作作风,及时化解影响工作的不利因素,推进和谐环境建设。

公司规定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企业发展上,不贪不占。现实中确实有些企业的干部大把大把地挥霍职工的血汗钱,未把心放在工作上、放在关心职工的冷暖上,而是挖空心思跑官要官,千方百计搞权钱交易。针对这些腐败现象,公司通过完善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铲除腐败分子滋生的土壤,使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能够体现出“职工利益高于一切”的要求。公司遵照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倾听来自一线职工的呼声,大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职工代表大会真正成为职工行使企业主人翁权利的最高权力机构。

二是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引领企业全面发展。

公司要求,领导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企业发展为己任,常谋发展之策。一要更新发展观念,提高素质和能力,引领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要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善于把握相关政策,了解市场需求,结合企业的实际,积极探索使企业快速发展、逐步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的好思路。三要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在思想上有紧迫感,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寻找市场机遇,并善于抓住机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方法上有超前意识,敢为人先,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公司作为建筑企业,只有从市场上多拿订单、取得更多份额,才能获取更多利润,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而这就要加大承揽任务的力度,多揽活,想方设法解决职工上岗问题,为职工排忧解难。

三是提高职工福利,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为了解决职工住房和大学生周转房问题,公司借天津张贵庄基地将要拆迁的机会,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在符合地方政策要求的情况下,酌情解决,满足了职工的愿望。公司将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一并纳入地方统筹,与社会保险接轨。目前,由于部分单位拖欠住房公积金,按照规定还不能及时足额向地方缴纳,如果拖欠还需增收每天3‰的滞纳金。针对这一问题,公司社保部门加大清欠力度,积极准备,尽快补缴。职工的医疗和生育保险已于2009年12月纳入天津市统筹管理。关于为职工子女解决就业问题,2009年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采取考试、培训录用方式,择优录用了60名职工子女,并分别安排到施工一线的测量、物资、安全等岗位上,解决了部分职工子女就业的难题。公司今后根据发展需要,将为更多的职工子女创造就业岗位,以稳定职工队伍,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关于职工节假日、出差、下工点的待遇问题,公司按照有关规定逐步落实,现已遵照集体合同和集团公司员工休假等规定,落实到位。

四是增强企业的执行力。

公司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大兴调查之风,从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把解决职工上岗率和提高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深怀爱工之心,恪守为工之责,善谋富工之策,多办利工之事”。

篇14: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指导意见》?在起草过程中主要有哪些考虑?《指导意见》明确了哪些针对老区的支持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此进行了解读。

近3000万贫困人口分布在老区

问:请介绍一下《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答: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新中国的摇篮,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老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老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多重因素影响,一些贫困老区发展仍然相对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据有关部门统计,老区中的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近一半,有近4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近3000万贫困人口分布在老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老区开发建设和贫困老区脱贫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赴河北阜平、福建龙岩、陕西延安、江西井冈山等老区考察调研,就支持老区加快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就支持老区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对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起草了《指导意见》,这是一份专门以支持老区脱贫攻坚和开发建设为目标的政策文件。《指导意见》的印发实施,对加快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要用特殊政策推动老区全面振兴

问:在《指导意见》起草过程中有哪些主要考虑?

答:在起草过程中,我们力求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和引领老区开发建设,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全过程。二是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推动老区脱贫攻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制定实施精准扶贫措施和办法,推动老区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按照区别对待、精准施策原则,瞄准短板、集中攻关、重点突破,制定实施系列特殊扶持政策措施,推动老区全面振兴发展。四是坚持发扬老区精神,用老区精神启迪和带动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五是坚持做好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衔接,把握好《指导意见》作为《决定》配套文件的基本定位,涉及贫困老区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工作路径都注重体现《决定》精神和总体要求,努力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

主攻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两方面

问:《指导意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支持革命老区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总体思路是:以改变老区发展面貌为目标,以贫困老区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开发开放、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发展,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破解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困难和问题,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到2020年,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推进老区振兴发展涉及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两方面工作,各有侧重又相互交织。为此,《指导意见》突出了三个工作重点:一是突出贫困老区这个重点,推动资源要素向贫困老区优先集聚,民生政策向贫困老区优先覆盖,重大项目向贫困老区优先布局。二是突出困难群体这个重点,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办好老区民生实事。上述两项工作的施策对象主要是贫困老区。三是突出集中解决老区发展瓶颈制约这个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选准主攻方向,实现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提升。这项工作的施策对象包括全部革命老区,主要从改善发展环境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入手,支持老区发展特色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确保老区贫困群众如期脱贫

问:《指导意见》提出未来一段时期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指导意见》从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民生改善、转移就业、精准扶贫、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主要任务。重点是:一是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谋划老区开发建设工作,确保老区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二是围绕破解区域发展瓶颈制约,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尽快改善老区基础设施条件;三是围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解决一批突出民生问题,加快推进老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围绕市场需要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五是围绕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打造永续发展的美丽老区;六是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支持老区积极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问:《指导意见》明确了哪些针对老区的支持政策?

答:《指导意见》从加强规划引导和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土地政策保障、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政策、提高优抚对象优待抚恤标准、促进干部人才交流和对口帮扶等六个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支持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在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和专项规划时,优先将老区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并给予重点支持;在分解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时,重点向贫困老区县倾斜;完善老区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政策;提高“三红”人员、在乡老复员军人等优抚对象抚恤和定期生活补助标准;加大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与贫困老区干部双向挂职锻炼工作力度,实现定点扶贫工作对贫困老区的全覆盖。

对老区重大工程项目优先考虑

问:下一步如何抓好《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

答:2015年11月27日,全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汪洋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对今后一个时期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坚定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厚重的感恩之情,支持老区加快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真正把老区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座谈会精神,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切实抓好《指导意见》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一是抓紧研究制定《指导意见》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逐项分解细化《指导意见》明确的重点任务和扶持政策,明确牵头部门、配合单位及其职责任务,确保每一项任务、每一条政策、每一项措施都有具体部门负责抓落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筹协调、合力攻坚。

二是把推动落实《指导意见》与“十三五”规划紧密衔接。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实施中,对老区重点发展任务、重大工程项目、重要改革试点优先考虑;在编制实施交通、水利、能源、教育、卫生等领域“十三五”专项规划过程中,主动帮助老区谋划一批关乎长远发展、关系民生改善的重大项目,并予以重点推进。

三是实施重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行动计划。以陕甘宁、赣闽粤、左右江、大别山、川陕等重点贫困革命老区为重点,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扶贫开发和产业发展等领域启动实施一批标志性工程。对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推动尽快开工建设。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强化政策协调配套,为重点老区振兴发展注入动力活力。

上一篇:江西高考分数线下一篇: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