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警惕五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2024-04-13

要警惕五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共2篇)

篇1:要警惕五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共产党员要警惕五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2011年05月24日 07:32:36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大小】

【收藏】【打印】【关闭】

眼下,一个学习的热潮正在华夏大地蓬勃兴起——近8000万共产党员投身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大课堂”,接受这一触及灵魂的“心灵洗礼”。

学习这个历久弥新的“法宝”,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受关注。

人这辈子,谁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生存的需要,就像灶台上的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学习也是发展的需要,就像漫长旅途中的加油站,是一种能量的补充。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一个人不坚持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被远远抛离在时代车轮的后面。

学习之于普通人尚且如此,对作为先进分子的共产党员来说,意义则更为深远。一个合格的党员,不光需以学习提升素质、修养身心,更应以学习推动工作、促进事业,为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贡献心力。反之,不重视学习、不坚持学习,党员便无以保持先进性,更谈不上发展先进性,也就失去了做时代“弄潮儿”的资格。90年漫漫征程,我们党之所以始终葆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党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名共产党员始终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始终永不自满、永不停滞。

学习态度与学风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员学习成效的大问题。当前,虽然绝大多数党员学习的态度是端正的、学风是扎实的,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有些党员干部不愿学。他们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一学起来,往往浮光掠影、浮夸虚报。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多半只是应付差事、敷衍塞责。

有些党员干部不勤学。他们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一说具体工作就精神抖擞,一说读书思考便意兴阑珊。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多半只是闲来为之、可有可无。

有些党员干部不真学。他们把学习场面搞得很大、声势搞得

很壮,热衷于出头露面,结果却华而不实。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多半只是装点门面、走走形式。

有些党员干部不深学。他们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往往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甚至张冠李戴。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多半只是时髦工具、夸耀资本。

有些党员干部不善学。他们学而不思、学而不用,或是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一到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多半只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这些不良倾向,充分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对、学习约束不强,在诸多方面存有“病灶”,值得高度警惕,必须加以纠正。“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邓小平同志当年的话现在听来仍发人深省。如今,我们正身处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我们不懂得、不熟悉、不精通的东西还很多,或者过去懂得的、熟悉的东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迅速更新,又变成不懂得、不熟悉了”。历史与现实反复告诫我们:只有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每一位党员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不负人民的期待与重托。(王苏宁

篇2:要警惕五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美育是不能忽略的, 那么该如何端正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呢?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 我们很难改变, 但是作为教师, 应该从自身做起, 改变内因, 转变教学观念, 从课堂抓起, 培养学生正确的美术观。

一、了解学生心理, 培养正确的美术观

首先,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 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因为学生学与不学、学好与学不好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应该先从主观上找原因, 到底学生是对美术是缺乏兴趣或信心不足, 还是对以后的路子不了解, 如果带着“学美术有何用?”的问题去学, 肯定不能专心地学。我们了解了原因后, 就可以对症下药,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 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 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因此要多鼓励学生, 给他们信心。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 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地哄孩子画画。美术的学习者大多将来不是从事非美术职业的普通社会公民, 就算是现在打算考美术专业的, 以后也不一定是画家。还有的学生十分喜欢美术, 但因为家长不理解美术的实质, 以为学美术以后就是画画, 认为没有什么前途, 反对孩子学, 教师就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让他们认识美术的广泛性, 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二、加强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人类知识是统一的整体, 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针对一些学生认为学美术就不用学文化或认为文化不重要的思想,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是让学生多接触美术的各个方面, 不是因为高考的需要而学习, 比如高考的科目现在只要求素描和色彩, 内容只限于石膏、静物、人像, 而笔者安排的课程则有风景、设计、手工、欣赏等, 让学生在大美术的范围内领略到艺术的无处不在, 而且从国画的诗书画印中领会文学在其中的重要性, 从设计课程中知道理科学问的不可缺少......

还要让学生认识美术与我们密切相关。一位经理可能从不习画, 从不光顾博物馆, 但是, 在为房间购置一副美术作品时, 他却会细致地表露出对作品艺术性的评鉴;一位母亲可能从未参加过歌唱表演, 但是她也会用充满爱心的歌声陪伴婴儿入睡;因此, 不同学科间的交融是教育的趋势。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考试观

上技法课时, 经常会有学生提出, 什么样的画法才容易取悦考官?什么样的风格才能考得上某美术院校?教师对这样的问题往往感到难以答复, 笔者只能笼统地告诉他们一些应试的方法, 学生就如同捞了救命稻草般的高兴。

“台上十分钟, 台下十年功”, 但不管“台下”怎样, 观众只看“台上”是否精彩, 所以学生十分注重画面的表面效果, 往往忽略了美术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和要求。虽然各个艺术院校中各个教师对艺术的理解及风格的不同, 对考生的要求和偏爱也不同, 有的院校要求调子画得丰富微妙一些, 有的院校要求用线画结构, 偏重理解, 而有的院校则喜欢有个性的作品。但不管风格上有什么样的差异, 作为绘画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 都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正确造型能力, 掌握基本的作画方法步骤、正确的观察表现方法。

相同的起点由于准备的方法不同, 其最后的结果则是完全不同。有人把这归咎于“才气”。“运气”, 或其他外在的因素, 而实质上, 考场上发挥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平时的基础性训练是否科学有效,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否正确, 是否掌握了基本原理并灵活地运用, 是否达到了高考的基本要求。所以, 知识的准备是一切其他准备的基础, 这是考生应有的正确考试观。

上一篇:6第六章记忆下一篇:学生如何预防校园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