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儿时腊八散文

2024-04-17

故乡儿时腊八散文(精选10篇)

篇1:故乡儿时腊八散文

我儿时的天堂故乡散文

记得儿时,每天天刚刚蒙蒙亮,大街小巷就会被人们络绎不绝的脚步惊醒。勤快的人们踏着朝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夕阳西下,人们又拖着沉重却欢快的步伐回来了。各家飘起了袅袅炊烟,不一会儿,人们有的拿着小板凳,马扎,有的端着饭碗蹲在地上开始了一天的悠闲时光。天南海北的侃大山,什么谁家庄稼长得最好,谁家地里的草都快成花园了,谁家的孩子最有出息最争气,谁家来客人了等等等等,事无大小,无所不言。大家一起分享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爱抬杠的经常为鸡毛蒜皮的挣个脸红脖子粗,唾沫星子乱飞。这时周围的人都静了下来,满脸带笑地看好戏。

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临街的人家都自觉自愿地把自己家附近的街面打扫的干干净净,撒上净水,大街小巷都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挂上小彩旗,花花纸,红灯笼,整个村子就像花枝招展的新嫁娘,在靓丽妩媚的同时毫不掩饰地渲染着喜气洋洋。

红砖房平平的房顶上,到了秋天的时候就会堆满金灿灿的玉米穗,红红的高粱,白花花的棉花,爆破荚儿的黄豆。。。,五颜六色煞是好看。为了高效利用空间,老人和孩子会坐在房顶在房檐附近一行一行一排一排的摞玉米,远远望去就像一道道金色的城墙。这是我最为头疼的活儿,因为我总也垒不好,经常刚刚垒好,就轰隆轰隆倒了,掉在自己家院子里还好说,掉在别人家院子又不好意思捡回来,白白损失了是要挨骂的。其实即使垒的`好好的,随着玉米慢慢风干了,相互间的缝隙大了,城墙也是会塌的。所以半夜听到轰隆的声音也是会提心吊胆的。所以我每次都垒的比较靠里,倒了也只会倒在房上。

每家的院子总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喜欢养鸡的就会找个合适的地方盖上鸡舍;喜欢养狗的就会垒个狗窝;几乎每家无论院子大小都会留出个猪圈,除了养猪过年吃肉外,更是人们倒垃圾的好去处,还可以沤肥。喜欢种菜的会在院子里种些豆角,黄瓜,茄子,西红柿。。。。,浇水方便,采摘更方便,绝对绿色环保无公害,即使院子不大,人们也会在房前檐后,墙角门前种些丝瓜眉豆韭菜,夏天的时候满架都是黄色紫色的花,风一吹摇曳生姿。秋天的满架的丝瓜眉豆绝对超乎想象的丰收,家家户户都吃不完,用韭菜花腌起来,那个味道真是让人念念不忘。

也不知是不是为了家里的小馋猫儿们,几乎每家的院子里都会种槐树、枣树。春天的时候,香甜浓郁的槐花香到处飘荡,整个村子都沉醉了。有些巧手的妈妈会把槐花用热水烫了活上面和白糖给孩子们炸面鱼儿,孩子们一边烫得直哈着热气儿,一边往小嘴里塞。七月的小枣儿刚刚红了眼圈儿,小馋猫儿整天围着树转。终于等到红彤彤的枣儿压弯树枝儿的时候,大一点儿的孩子就会找根长杆子起劲地敲敲打打,小一点儿赶忙跑去拿个簸箕或者小筐抢着捡当然了百忙之中还不忘把嘴巴塞得满满的。

人们特别信奉远亲不如近邻,所以邻里间大部分都亲如一家。无论谁家婚丧嫁娶,邻居们都纷纷赶来帮忙,明确分工合作默契,即便是平时有点小过节小摩擦,到了这时候也都能顾全大局,不计前嫌,而且一帮就是好几天,经常大冬天冒着严寒一大早就赶来做饭,谁都没有任何怨言。每逢麦收的时候,几家合力打个麦场,把小麦摞成几个相近的麦堆,就开始了几家不分昼夜的小麦脱粒。老人负责回家做饭送饭,孩子都被用上搬麦子解麦捆儿,打完这场硬仗后,走路都能睡着,可大家在一起就互相有了依靠,不会被繁重的农活吓倒。平时,无论谁家做点儿好吃的都不忘跟邻居分享,我妈和邻居大妈就经常隔着墙头互相呼唤,然后递过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或者自己家刚刚蒸熟的豆包,你给我家一把青菜,我给你家一罐豆瓣酱。有一天晚上,爸妈带我外出,哥哥一人醒来发现家里黑洞洞的,没有一个人吓得放声大哭。邻居大妈听到了,又进不了门,于是趴在墙头上安慰哥哥,不停地和他说话,直到我们回家。大家没事儿的时候,喜欢东家走走西家串串。其中一大乐趣就是聚在一起看电视,那时还不是家家都有电视,可男女老少无论什么节目都看的津津有味从来不会为看不同的节目争执,而且边看边讨论,只要不是声音太大太激动,大家都不会有意见,其乐融融,现在家家都有了电视电脑手机,可是大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玩手机,家人之间都没有必要的交流。

虽然几乎没有什么玩具,但孩子们的快乐一点儿都没打折扣。一到放学时间,满胡同里跑的都是孩子,马上热闹了起来,有了许多生机。女孩子丢沙包,跳皮筋,踢毽子;男孩子打自己叠的四角,甩元宝,弹五颜六色的玻璃球,打陀螺;大家一起跳大绳。夜幕降临的时候,拉着长调呼儿唤女回家吃饭的声音彼起此伏,就跟唱歌比赛似的,只有到了这时,孩子才余兴未尽地散了。

雨过天晴的盛夏,池塘里水满槽平,成群的小淘气们脱得光溜溜的,一个猛子蹿出十多米,一会儿露出黑乎乎的小脑瓜儿们,一会儿露出白花花的小肚皮儿,跟大滑鱼似的。成群结伙的在水里打水仗,追逐嬉戏,快乐的淋漓尽致。到了晚上池塘成了青蛙的舞台,争相比赛,尽展风采,常常通宵达旦,从不疲倦。

虽然,现在不再住在故乡,但儿时的故乡快乐却常常悄然入梦,让人感觉好像一切就在昨天,就在身边,伸手就能够着,从来都不曾走远。

篇2:故乡儿时腊八散文

话说孩提时,总是扳着指头算日子,盼望着吃到家家户户香飘十里的的腊八粥。天不亮,母亲和我的二姐、三姐已做好了腊八粥,母亲让二姐和三姐端起大半碗丰盛的粥饭,先祭灶神、后祭门神、石磨神、碾子神、六畜神、地神、天神。门楣上、窗棱上、地上、羊圈门口到处都是泼洒的腊八粥,煞是认真虔诚。这曾经的腊八粥永远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挥也挥不去……

记得我和三哥赖在土炕上,听着母亲和姐姐们的忙碌声,硬是躺在炕上装睡,等待着那香喷喷的腊八粥。心想:一年为什么不过它三个、四个、八个、十个腊八节,可惜只有一个腊八节,让人盼得好苦。盼着、等着、想着、想着、口水就流下来了……那个香——真的无与伦比!

母亲端来了早一天泡好的黄豆、豇豆、红豆、花生米,下在锅里煮熟,用笊篱搭出。母亲又和我的两个姐姐忙开了,和起各种面食,有麦子面、荞麦面、玉米面、洋麦面,各样最多用一碗面,分别和起来,虽都是不同面粉,但颜色各有千秋。有黄的玉米面,白的麦子面,灰的荞麦面,青灰的洋麦面等。两个姐姐微笑着找来了一分、二分、五分不等的硬币,洗干净,小心翼翼地揉进面团里,各色面团足足有两锅盖,有不同的形状和名称,母亲和姐姐边笑边说:——这是麦垛!——这是糜子垛!——这是荞麦垛!——这是谷子垛!——这又是……分别下在开水锅里煮熟,母亲说:谁是有福的,谁就能多吃出钱来!二姐三姐似乎在包硬币的面团里做了记号,然而也没见她们都吃出来的.是钱!把做好的面团煮熟后,晾在锅盖上。再换一锅水,淘了鲜亮的黄米,让姐姐们烧火蒸米饭,这样的活是难不住姐姐的,用不了半个小时就会蒸好米饭。只是这腊八粥一次要下六七碗黄米,——是那种粗瓷大碗,母亲一再强调,苦了一年了,让娃娃们吃个饱肚子!听到姐姐“嚓嚓”的铲锅声,我和三哥睡在被筒都会知道米饭蒸好了,连那种芬芳的米香味直钻鼻孔两翼,挡也挡不住,不知不觉悄悄的溜进了鼻孔。猛一吸气,一股馨人心脾味道好香啊!真是近水露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只愿母亲做得多多的,让我们小兄弟吃个痛痛快快,美美过个痛快的腊八节。父亲坐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一会给我们小兄弟忙着补袜子,一会又打毛线,一会又织毛袜子,总是不会闲下来。

这腊八粥做起来工序倒还不少,光说那柴火就有十几种。因为母亲是细心人,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按规矩行事。有黄豆柴,豇豆柴、糜草柴、玉米柴、麦草柴、荞麦柴,只要锅里有什么粮食,母亲让二姐、三姐锅底就烧什么柴火,盼的是来年五谷丰登,岁岁有余。不要说这粥有多么好吃,仅仅那柴火的花样,让人看得是心里暖乎乎的,腊八粥的味道自不必说有多么的地道了!母亲一边在灶台上忙碌着,一边对姐姐么们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风俗,谁也不能忘记!

二姐、三姐轮番拉着风箱,红红的火苗亲吻着锅底。我和三哥早已被这无限美味的粥香刺激得心里痒痒地,一骨碌爬起,伸长脖子看母亲是否做好腊八粥。香得口水在嘴里打转转,一个劲地往肚里咽。父亲不失时机的让我们穿好衣服,帮他捻毛线,要把羊毛撕得化化的,细心的三哥不时地得到父亲的夸奖,脸上充满了些许的自信。母亲的腊八粥还是没有做好,我似乎有点等不及了!因为一天前我都没老实的吃饭,热切地盼着这顿腊八粥,少吃了许多,此时肚子咕咕的叫……

母亲终于开始了最后一道工序,是要喷好调味的汤。从锁好的抽屉里取出羊肉坨,是过“九月九”、“十月一”生产队杀羊,母亲舍不得吃,从我们这些“狼娃子”嘴里省下的羊肉臊子。最多不过碗口大一块,小心的用厨刀切碎,炝了葱花、炸了萝卜丁,一股芳香直冲鼻孔,好不让人垂涎涟涟……我和三哥各自抱了空碗,站在锅台前唯恐母亲给我们舀得慢。可是,还有一道工序没有完成,舀出部分汤,把前面的包硬币的粮垛、豆食、米饭取适量,放进有汤的锅里,用勺轻轻搅匀,这才是真正的腊八粥!这神奇的腊八粥,你让我盼的好苦……

母亲一再叮嘱我们小兄弟慢慢用粥,不要心急,一口一口慢慢吃。然而我们小兄弟总是狼吞虎咽囫囵吞枣的吃这腊八粥,来不及细心地品尝,心里想着那饱含着口福的硬币饭团。冷不丁,三哥吃出了硬币,我急着要看,还是一个五分银币呢!我急着强要,三哥不让,母亲前来劝架说:你总比弟弟多吃了两年腊八粥,让给弟弟吧!

篇3:故乡儿时腊八散文

认识鹏钊兄, 缘于我作为陕西省和咸阳市图书馆义务馆藏志愿者, 收集全省境内文献开始的, 当我了解到《华商报》副刊签约作家史鹏钊新著出版的消息, 便迫不及待地通过朋友联系上了他, 第一时间在报纸及文学文化网站播报书讯。遗憾的是, 挂号寄出去的收藏证鹏钊兄至今仍未收到, 我又再次予以重新办理, 我等待着与他重逢时亲手交给他。

当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史鹏钊《光阴史记》, 他笔下的散文取材几乎都来自故乡, 从每一篇, 每一行文字都能感受到他对故乡史家河山水风光、民俗人情等等, 都是刻骨铭心和深深挚爱。《光阴史记》分为光阴史记、似水流年、亲情弥久、大地情深四辑, 用手中的笔为心中浓浓的乡愁、乡恋、乡思画着像。这中间, 有粗壮的《瓦瓮》, 结实的《门槛》, 光滑的《碌碡》, 转动的《风车》, 火热的《大锅台》, 还有《虫子在唱歌》……这些乡间事物, 无不抒写着他对土地的无限热爱和成长中难忘的记忆。对于故乡, 在今年这个城市大发展的背景下, 许多人的脑海中已疏于亲切, 内心守望记忆中的故乡, 比实际意义上的距离还要远。

全书以故乡史家河为创作原点, 以素描式的方式记忆和守望故乡, 用纯净恬淡的笔墨书写亲情、土地、行走、思考、人情冷暖……不一而足, 淳朴的笔意下不失灵动, 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充满哲思, 勾勒出一幅朴实美图。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散文研究所所长、陕西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序言中指出:“史鹏钊的这些素描, 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史鹏钊笔下的故乡史家河, 是他对生活的理解, 对故乡的理解, 一切都自然而平静, 质朴、真实又亲切、温馨。品尝其中的意蕴与韵味, 会自觉地融入更深微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高原。时间在不停的运转着, “故乡”仍旧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题, 著名评论家安武林评价说:“史鹏钊的散文, 是饱含情感色彩的。无论是写人, 写事, 还是写风景, 都饱含了激越和沉郁的情感。他看家乡的目光, 有深深的眷恋, 也有淡淡的忧伤。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散文, 血肉丰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 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 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 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 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 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 在写作中也都忘不了浓郁的乡言和乡土气息, “超大碗的面条, 古老的秦腔, 狂野的私情……”一部关中农民生活秘史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是史家河村田野上的一株白草, 我把根须扎在那里了。”从史鹏钊在写作中, 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 他虽然离开了故乡, 但心灵上反而跟故乡靠得最近, 每一篇饱满的散文都是在给故乡素描, 故乡是他永远的写作主角。

篇4:儿时的故乡啊,最好不相见

《故乡》是鲁迅以1919年回故乡绍兴搬家到北京的经历和感受为素材创作的小说,最初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大多取材于真实生活,按时间顺序,写回故乡所见的景物,在故乡感受的人事变化和离开故乡时的内心情怀。真切展现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城镇经济凋敝,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现状,突出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也蕴含作者对未来之路的探求。

鲁迅早年离家时,曾在给亲人的信中说:“行人于斜日将堕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必时时相语,谓今当至某处矣,此时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抑。”(《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故乡的亲友及山水诸物,根植于他的心田,因此以“故乡”命名小说,突出地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沉眷恋之情。

小说开篇即强烈地表达出“我”对故乡深切的牵挂。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眼前现实故乡的萧瑟、颓败的景物极大触发“我”内心的震颤,不由自主呼喊出: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当回到老家,母亲提起儿时的朋友“闰土”时,“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回忆中,“我”似乎看到了美丽的故乡了,其中的少年闰土是那么勇敢无畏。不仅如此,想起他说起海边的事情来,无论是田里看瓜刺猹还是海滩上捕跳鱼、拣贝壳,无不滔滔不绝、娓娓动听,那时的闰土是多么富有生气,与“我”之间是那么的亲密和友爱。

二十年来时时记着的“故乡”原来正是以天真烂漫、纯洁无瑕,充满勃勃生机的闰土为代表构筑的美好景象。然而当“我”再次见到闰土时,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更重要的是闰土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更为剧烈的变化。“我”兴奋地招呼他“阿!闰土哥,你来了”。

他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这使“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母亲提示他还是照过去的“迅哥儿”称呼时,他却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现在“懂事”了。原来两小无猜的好朋友却被“规矩”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作品对于闰土精神变化的过程着墨不多,但是二十年间,闰土从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变成木偶蜡像却是令人心惊胆颤、触目伤怀的。在“我”送他东西时,他特意拣去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说只好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到来世与神佛身上了。闰土该是经历了多么大的苦,却又不能解脱啊!如果说闰土是作为勤劳质朴的传统农民而被封建专制及其礼教扭曲了心灵的形象,那么《故乡》中的另一个突出人物杨二嫂的变化则同时展示了城镇小市民在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双重压榨下的破产与沦落。

相对于闰土的沉默寡言来说,杨二嫂却是极其能言善辩的。当杨二嫂出现时,首先传出“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的尖利的怪叫。接着才是她“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形象。面对这种怪叫和模样,“我”惊吓而愕然。在母亲的提醒下,终于记起她就是当年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终日坐着的“豆腐西施”,迎来的却是“很不平”、“鄙夷”和“冷笑”,并报以“真是贵人眼高”的尖刻嗤笑,随即又是“你阔了”、“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等莫须有的奉承。而当她多拿些东西的目的没有达到时,则以“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来嘲讽,同时不忘“顺便将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当年她在豆腐店里终日坐着以色相招徕顾客是为了更好地做生意,还不让人生厌;但现在的尖酸刻薄、贪财好利、不择手段、不知廉耻的人性堕落则令人可悲可叹与可憎。

反观鲁迅小说集《呐喊》中另一篇同样是写故乡的作品《社戏》(写于1922年10月,最初发表于12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十二号),却是充分展示了让人留恋的儿时“乐土”。

“我”外婆家平桥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在那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我”和伙伴们一起掘蚯蚓,钓虾,放牛,“我”想去赵庄看社戏,大人们很忙,伙伴们就自己摇船带“我”去赵庄看戏。归航途中,饿了想摘一点罗汉豆来煮着吃时,阿发主动选择了自家的豆,只是因为豆大。小朋友之间关系真诚、友爱,无比的快乐。

即使看到的景物,也令人陶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江南初夏的景致极尽诗意之美,理想的故乡也正是在这样美好之中的。农家孩子,既不愚钝蒙昧,也没有市侩式的顽劣狡猾。辛亥革命的胜利曾让鲁迅充满希望,但随之军阀混战,封建礼教仍然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心灵,孩童身心更是备受压制,得不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我”记忆中的儿时故乡曾经是那么的美好,儿童是那样的快乐。这在当时黑暗的旧中国,就像沙漠里忽现的绿洲、黑夜中闪烁的星光一样,寄寓着鲁迅的一种热烈期望与渴求。

在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小引》中曾这样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可见记忆中“旧来的意味”,能“蛊惑”人去“反顾”曾经获得的自由、快乐、有趣的生活和那真诚无私的友爱。可是,冷酷的社会现实却毫不留情地摧毁渴望中故乡的美好。故乡成为萧索的荒村,闰土如此的苍老麻木,一声“老爷”令人心底发凉。儿时的一切再也回不来了。

情系故土是人类社会普遍而永恒的情结。故乡不仅是曾经养育自己的家园,也是精神栖息的归宿。鲁迅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恋恋不忘自己儿时的乐园——百草园,在小说《社戏》中依依不舍“我”的乐土——平桥村,而在《故乡》里记忆中故乡美好的一切却消失殆尽。直面破败的故乡,他的内心该是多么的悲哀和无奈啊!可鲁迅没有就此绝望,仍旧对故乡充满深深的眷恋和期待,从父辈转到孩子,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水生与宏儿的身上,期望能找到出路。

景物是故乡的外在形象,人是故乡的内在精神依托,故乡的一切变化都鲜明地体现在物与人身上。美丽的故乡之景早已颓败,闰土也是如此颓丧!故乡其他那些淳朴善良的孩子们长大后如何呢?都如闰土或杨二嫂,还是像阿Q、祥林嫂……?透过对故乡的人、物变化的探求,文中传达出一种悠长而凄凉的惆怅之情,这是鲁迅所要表达的情感。

真的不敢再去细想!真的想对鲁迅大声地说:儿时的故乡啊,心中可留恋,最好不相见!

篇5:远走儿时的故乡随笔:路弯心切

终归是要回去的。一年、两年,时间在岁月的打磨中,渐渐露出端倪。收拾行程,念着亲恩,盼着团聚,穿着体面,一路归家。纵使行程遥远,在火车上累得打盹,在汽车上无数次被抛起,初衷依然不改。

携着妻儿,回到出生的地方,倍感亲切。那路,弯弯曲曲,坑洼不平,但心是热的,仿佛故乡就在眼前。沿途的风景,多年未变,似乎在静静等待游子的归来。而你也很识趣,指指点点,少年趣事,慌忙涌上心头。你窃笑,笑当年的自己,多么顽皮,多么无知,多么可爱。有了这些回忆,行程变得欢快起来。吹起口哨,山林间,树木葱笼,声声是情。

诗心再次被唤起。吟一首诗,在山间的小路上,为故乡的明月,为故乡的甘泉,留下印迹,留下百年不衰的传诵。在斑斓的时光中,心境渐成熟,思乡情不变。弯弯的山路,并没有使你的脚步畏怯,你坚定地行走着,回到故里,探望亲人,了却长久的思念。

他们都老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岁月的吹拂中,站着最美的姿势,翘首以待,等着远走他乡的游子回归家庭。他们沧桑的脸上洋溢着不变的微笑,你终于有出息了,在城市扎下了根,飞出了偏僻古老的村庄。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迎接英雄的凯旋。尽管,在诺大的城市,你只是一名小小的职员,为艰难的生活不停奋斗。但在亲人的眼里,你是最有出息的。他们仔细听你述说城市的幸福,脸上的荣光透着骄傲。

睡在干净整洁的被褥上,倾听村庄的鸟鸣声。这时,你不需要嘈杂的音乐。玩累了,随意到山上走走,闻着花香,晒着暖阳,摁着烦心事,心是静的。多美的画面呀。早晨的露珠,傍晚的彩霞,深夜的星星。洗涤后的青春,荡漾着满满的情怀,将归乡途中的困顿和劳累清扫得一干二净。

日子散发着浓浓的亲情,每一天都在惬意中度过。长久的思念,在欢声笑语,在农家风味中渐渐缓和。时光飞逝。你又得远离家乡了,要回到城市工作,谋生,拼搏,奋斗,圆梦。依依不舍的亲人,向你招手,念着你的小名,盼你早日归来。

终归是要回来的。你默念着亲人的名字,默念着故乡的青山绿水,走上城市的旅途。路弯弯,又是汽车,又是火车,一个站又一个站。你默念着,心里有了安慰,有了着落,不再孤单了。回到城市,蛰居在高楼大夏。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你开始心切切,念着儿时的故乡。你告诉自己,路再弯,路再小,终归还是要回去的。有一种情愫,突然蹿上心头,千山万水挡也挡不住。

篇6:儿时的冬天散文

应对这漫长寒冷的冬天,家家户户的取暖,靠的是炉子和火炕,稍好一点的,有火墙和自制的土暖气。火炕有炕头和炕梢之分,地位高的自然要睡在炕头了。有时,火炕很热,屋里却依旧寒冷,形成了“炕热屋子冷”的状况,弄得早上根本不愿意起来。人们衣着上的防寒,则靠的是大棉袄、二棉裤、皮帽子、棉手闷子和胶皮焐炉,装束再全点的,还有毛线围脖之类。至于羊皮大衣,则并不常见,记得那时,父亲冬天出门,除了穿上羊皮大衣,还要在腰间扎上一条布质的长腰带。就是有了这些如今看来暖和无比的装束,那时,很多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一到冬天手脚都冻,且冬复一冬地复发,奇痒无比。路途稍远的外出,坐在马车或驴车上,时间一长,脚冻得“猫咬似的”,不得不下车,跟着跑上一段才得以缓解。上学的孩子们,甚至得皮帽、围脖和口罩齐上阵,走到学校时已是气霜一体,皮帽、口罩和围脖都冻在了一起。

尽管儿时的冬天,要经受着漫长的严寒考验和煎熬,但孩子们却无忧无虑,尽情玩耍,冬趣无限。记得,一年隆冬,在外面压洋井取水,不知不觉间,感觉这井把儿有甜的感觉,便伸出舌头下意识去添玩,结果,舌头鲜血淋漓。儿时的冬天,最不缺的是玩伴儿,大家成帮成伙,走东家,串西家。下雪时打雪仗,雪后堆雪人,在结冰的地面打滑哧溜,打嘎儿,到野外空旷的冰面上玩滑冰车,基本是乐而忘时。滑冰车基本都是自己用木楞子和木板儿钉制的,在接触冰面的地方,放上两根铁线或铁板,以减少摩擦力即可。上乘的滑冰车,底部配上冰刀之类则更好,双手拄上自制的尖利的冰钎子,也便有了前行的动力来源。记得当时玩的高端一点的滑冰车,是底部单滑道的,被大伙戏称为“单腿儿驴”,滑得好的,在冰面上纵横驰骋,跨沟越坎,运用自如,令伙伴们艳羡不已。

篇7:儿时趣事散文

我们屯子西边有个很大的荒草甸子,甸子中间有几个大水泡子。我常常和小伙伴们在那里抓鱼、洗澡、摔泥泡、打水漂……如果说那里是我童年的乐园一点儿都不过,

那个那年生长在农村的孩子,虽然上学相对晚,大约八九岁才开始上学,但六七岁时就开始学做家务了。把自家的猪赶到草甸子上放,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活儿。如果猪跑到生产队的地里祸害了庄稼,一旦被护青员抓住,到秋后分口粮时就会挨罚,这是我们放猪时候最担心的一件事。

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和几个放猪的伙伴在大泡子边看猪们热得跑进大泡子里打泥。猪打泥,就是猪在泥水里打滚,以此起到降温解暑的作用。这时,小锁子发现他家的老母猪陷进泥里,正在挣扎着。怕猪出不来,我们边喊便捡土块打那猪,生产队的放牛倌也过来帮忙。大家用小土块打猪,大土块砸水,被激怒的猪终于一用力拔出了泥沼。

猪出来后,牛倌手里还有一个土块,他就打了个水漂,只见那土块箭一般地在水面飞驰跳跃,发出悦耳的“啾啾啾”地声音,水面上立时出现几点构成一线的水痕。我们觉得很好玩,也模仿着牛倌,但都没有牛倌打出的水漂多。当我能打出三四个起落时,就已经很满足了。但牛倌有一次竟打出十几个起落,直到那土块飞出去很远,那水漂打得漂亮极了。

于是大家就让牛倌教我们打水漂,他告诉我们,要选择一块扁平结实土块或石块,大小要适中,太大飞不起来,太小又没有冲力。再就是入水的力量,要用拇指和中指握住土块,但最后要靠食指用力。投掷的角度也要掌握好,太陡就直接砸进了水里,太平会弹起太高,飞起来步伐太大就没有几个落点了。

我们练了一会儿,就张罗起比赛了。成绩以土块在水面上弹跳的次数多少为依据,次数越多越好。偶尔有的人会打出一排漂亮的水漂在水面上滑行,赢得伙伴们的赞叹。

后来我在百度里获知,“打水漂”是最古老的游戏之一,据推测,这个游戏从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无论把水漂打出去多远,跳跃多少次,最后掷出去的土块或石块都要落入水里,一去不回。因此人们常常把投入钱财之后而没有收获回报比喻为打水漂。

俗话说:“三春不如一秋忙。”

每年一到收获的时节,无论是生产队里,还是家家户户,都会有着做不完是活儿。就在此时此刻,大山里也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诱惑着我们。然而秋天庄稼院里的活儿多,家长不允许我们去山里玩儿。一天放学路上,我们全屯的男女生约定,到家就和家里说学校明天有劳动,放学要晚,然后我们就可以趁放学后的时间一起进山。

第二天放学后,我们挎着早晨从家偷偷带来的筐来到山上。女孩子们眼尖手快,主要负责采蘑菇,还可以遇到喜欢的野菜。男孩子能爬树,专门负责采核桃,顺便还可能遇到鸟窝,淘到鸟蛋。

我们商量好,临回家时,把核桃和蘑菇平均分给大伙,每人的筐里都先装上核桃,然后再厚厚地放上一层蘑菇。这样挎回家,就说学校组织劳动回来时路过山里采的蘑菇,家长见了便以为是采了一筐蘑菇,也就不至于受到家长的教训了。

开刚刚来到山上不久,铁蛋儿就张罗散伙,想自己单独行动。原因是他嫌我们贪玩,因为男孩子中数他最能上树,是个采核桃的能手。

“你自己单独走,会遇见狼的。”有人吓唬他。

“哼!老虎我也不怕。”说完调头就走了。

就在我们玩儿得正尽兴的时候,山那面不远处还真的传来了铁蛋儿的嚎叫声。我们立刻出溜溜地从树上滑下来,不顾一切地奔跑过去。

不好,原来铁蛋是碰上了蜂子窝了。

我喊他:“赶紧趴下。”

由于我们已经跑到了铁蛋附近,蜂子已经向我们袭击过来。我们有的人知道趴下会好一些,也有的人不懂,就折了一把树枝子,上去就是一顿乱抽,一部分蜂子被打死了,剩下的也就四处逃遁了。

幸好铁蛋趴下得及时,只被蛰了两三处。

在与蜂子较量时,差不多人人都挂了一两处彩,可连女孩子们都没有喊疼。

铁蛋连忙把筐拿过来。嗬!这么一会儿他竟采了一大筐核桃。

他把核桃交给我们,一边抹着泪一边不好意思地说:“是我不好,今后我再也不跟大家分心眼儿了。”

多年以后,我曾听乡下来的人说,铁蛋现在发财了,成了养蜂专业户。于是我想,这家伙的命里肯定和蜜蜂有缘!

同样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却迟迟不会使用农具,不会做农活儿,更不敢接触牲畜。

那年暑假里逢集日的一天,我将积攒了半年的钢镚拿出来数了又数,打算去10里外的供销社买小人书。然而前一天夜里下了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正当我站在家门前一筹莫展的时候,生产队的放马倌骑着马,带着一大排马过来,说是去赶集。我说我也想去,但我没骑过马。

马倌说,刚刚下过雨没法干活,队长给生产队的马也放了一天假,正好再溜溜马,你想去集上,就上马跟我去吧。说着他跳下马过来,扶我上另一匹马。

这是我第一次骑在马背上,感觉整个心都悬空起来,紧张得浑身哆嗦。

马倌刚一离开,我胯下的`马就尥起蹶子,吓的我一边喊叫一边摔下马,摔了我一身的泥,还差点被马给踩着。

这便是我当年第一次骑到马背上,可谓惊心动魄的一幕啊!那天我们要赶上集,小人书没有买到手,倒是挨了母亲一顿骂。

后来我一直不敢骑马。大约十年后,我遇到过三匹惊马拉着一挂大车疯跑在乡村土路上,不远处有几个孩子在路边玩,很危险。我一边喊他们躲开,一边我从自行车上下来,迎着马车张开双臂做拥抱状,喊着“吁——、吁——”。心里在计算着,如果它们不停下来,我该在关键一刻撤开。好在离我十几米的地方它们还真就站下来,但我也没敢上前,一直等到车老板拿着大鞭子,从一里多远的后边赶上来,他已经累得气喘呼呼。

拉车的马一旦惊了就十分危险,极容易伤害到路人。那个车老板吓得够呛。他拉紧车闸后,给领头的惊马一顿大鞭子。我骑车走出好远,还听到他那“啪啪”抽鞭子的声音。

又过了十年,我们单位组团到承德旅游。上棒槌山时有马夫过来招揽生意,说可以骑马。我说我不敢骑马,没有一点儿骑马的经验。人家就一直跟在一旁,说给我牵马到山上,这总算是消除了我对骑马的紧张和恐惧。

那马也异常地老实,我人高,骑的马并不大,在别人眼里肯定很不协调。途经沟沟坎坎,我就紧紧抓住马鬃。一路上,马夫始终都在牵着马,陪我闲聊,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山上。

至此,我总算有了一次骑马的经历了!

篇8:故乡儿时腊八散文

关于《荷塘月色》的主题,80年代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参作了如是描述: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第1版)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是这样描述《荷塘月色》的主题的:看来,作者是要努力摆脱世俗事物的纠缠,排解郁结心中的烦闷,试图寻找一种慰藉和寄托。

同样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6月第2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则直接选录了两篇文章,提出了两种见解供教学者参读、参照、参考:一篇是朱自清再传弟子钱理群先生的《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另一篇是当代语文教学大家福建大学孙绍振先生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一文着重从“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来揭示在那个特定时期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的心路历程,《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艺术世界———一个知识分子魂牵梦萦的精神故乡。在现实中,人被命运决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个艺术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而我们的阅读、欣赏,却恰恰应抓住这偶尔的显露(暗示),并从这里切入。因此,中学语文教材的“预习提示”,强调“阅读时,要重点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以此作为“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钥匙;应该说,这是抓住了“牛鼻”(要害)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一文则明确强调:“《荷塘月色》所表现的苦闷不是政治性的,而是伦理性的、精神的。”着重从家庭矛盾层面,比如与其父、与其庶母的矛盾一直在困扰和折磨着朱自清,使之无法自拔,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心理的“自由”、精神的“自由”。

先分析“拔高说”:“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这种分析,十分显然是人为地拔高了朱自清先生的思想境界,我们姑且称之为“拔高说”。20年代的朱自清的立场与历史位置还只能定位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民党)、共(产党)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那里走》(写于1928年2月,写作《荷塘月色》七个月以后)与《一封信》所要表露的正是这选择的困惑。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觉得所发生的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以上引文均引自《一封信》)。但朱自清(以及与他同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如另外一些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以“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为中心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道路。———面对这样一条道路,他陷入极大的困惑之中。对此,朱自清夫人陈竹隐在《忆佩弦》一文中的描述更是朱自清这一时期思想、立场与历史位置的有力佐证:“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逃避的办法。”

为什么要人为地拔高朱自清先生的思想境界呢?

80年代,国家正处改革开放发轫之初,处在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历史转折时期。教育战线的改革与开放才刚刚开始,而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政治等因素的干扰还是显见的。再加上毛泽东的御笔朱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毛泽东要求“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其实,毛泽东对闻一多和朱自清的评价还是非常中肯的,只是“后来人”对朱自清所走过的道路不分阶段,对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不加分析,而自以为是地拔高了。

朱自清先生一生的散文和诗歌创作大致经历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渴望光明和幻灭期,从1919年到1926年。这时的朱自清从开始的对现实和未来充满憧憬亮丽的高峰,到坠入理想幻灭的深深的黑洞,其原因固然是现实的残酷。其间有长诗《毁灭》和优美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问世;2.潜心书斋期,从1927年到1937年7月。既然现实如此无望又无奈,不如潜心问学,于是朱自清专注于古典文学的研究。《背影》、《荷塘月色》均写于此时,《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散文集也于此时结集;3.火山喷发期,1937年8月至1945年,任西南联大教授,有散文《语义影》;面对强盗铁血,作者不甘心老书斋,他身上体现出的是几千年来以屈原为代表的“虽九死而未悔”的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情怀。4.临终绝响期,1945年至病逝。美帝国主义貌似公允,企图维护在华利益,不惜做出各种姿态,朱先生慧眼识“美”,才有后来的“告诫家人”———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人的“救济粮”。而写于1927年7月的《荷塘月色》应该正是自由主义者朱自清的内心世界的折射。“拔高说”显然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因为此时作者是“潜心书斋”。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的描述:看来,作者是要努力摆脱世俗事物的纠缠,排解郁结心中的烦闷,试图寻找一种慰藉和寄托。我们姑且称之为“世俗说”。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究竟“世俗事物”与什么对称,又具体指哪些呢?穷朱自清一生,与儒、道、佛皆无缘,既未“求佛”,又未“向道”,一直生活在尘世间。“世俗说”实际上什么没说,所以四平八稳。

最后来探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第1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意见,我们姑且称之为“选择说”。“选择说”只是把大家的见解客观展示,不带有任何的倾向性。这种态度最好,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比较三种参考书的态度和意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第1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意见“选择说”更为大家所接受。

篇9:儿时记忆经典散文

儿时的往事,距离比较远,有些已经忘了,有些已经模糊不清,有些则记忆犹新。我忘记不了“失明的人老头”的叫卖声,他的坚强人生,是我生活的动力。忘记不了“垃圾瘪三”瘦弱的身躯,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是我工作的动力。忘记不了“弄堂口的老皮匠”的命运,他俩的`命运,类似我的今天。忘不了为了活命而与父亲一起“卖棒冰”,父亲对生活的渴望与毅力,仿佛一直在告诉我,人生漫长的道路,有时被“油煎”,有时被“火烤”,不管被“油煎”,还是被“火烤”,都要“熬”,“熬”比自杀来得更难,更要勇气。

儿时有欢乐,也有痛苦。因为太小,未曾见过世面,所以痛苦淹没在了欢乐之中,剩下了的全是欢乐。白天寂寞时,到外滩去看大轮船。外滩离家不远,沿着大马路(即南京路)往东走到底便是。

地处外滩的黄浦江江面上,有各色各样的船只,货轮、客轮、拖轮、捕鱼船,偶尔也有行驶中的帆船。运气好的时候,江面上还能看到成群的江猪(即江豚)。蓝天低下的海鸟,则是每天来光顾,奇怪的是,海鸟们从不飞到江边的马路上空。晚上寂寞时,到“中百公司”(即上海第一百货公司)去看玻璃橱窗、乘电梯,电梯从一楼一直乘到四楼,回家前还没忘记,要到地下一层去兜一圈。

“中百公司”离家也不远,也是沿着大马路往东走,走到与西藏路的交叉口处即是。因此不用担心走丢。

其实,我在马路上,也有走丢过的“历史”。那是有一年的夏天,我还是一个小小囡,到底是几岁,已经忘了,大概不超过三足岁。怀抱一只玩具企鹅,自说自话地到大马路去白相,到了大马路后,一直走到大马路上的小花园附近,才意识到不认回家的路了。直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当时哭了起来,过路的大阿姐问我为啥哭,我答不上,问我住在哪里,我也答不上。也许她们觉得我是走丢了的,于是她们买了根棒冰给我吃,陪我站在原地,等大人来找。我不知她们陪我等了多久,结果是邻居阿哥找到了我,邻居阿哥谢了好心的过路人大阿姐,把我和我的企鹅一起领回了家。

大概因为我是有过走丢的“历史”,所以在入学前,我的二哥在家里,要我反复背诵家庭地址,背不出还要请我吃“麻荔子”,“麻荔子”是沪语,大人打小孩的一种方法,弯起手指,用手指的关节敲打头部。这是因为,当时小学生入学前的智力测试中,除了父母亲的姓名等之外,家庭地址也是必测的题目。比起现在的好多小孩,入学前已经会背诵“唐诗宋词”了,我实在是惭愧得很。

篇10:儿时乡村生活散文

某年某月某日的夜晚,自己独自走在大城市的路上,置身于川流不息的闹市中,偶尔抬头看了下天空,发现月亮特别的圆和光亮,突然想起了儿时相似的场景。那时,夜晚走在寂静的乡村路上,月亮和星星相互点缀下,有种无法形容的明亮,整个天空和村子感觉是如此的清新。路过有狗的人家,会听到狗叫的汪汪声。就这样,在天空的照耀下,慢悠悠的回家。那种完全融入大自然和村落的感觉一直在脑海某处如此清晰的存在着。那种感觉真好。

就这样,内心有种强烈的欲望一定写一篇故事来回味儿时的乡村生活。回味在那种物质和科技特别匮乏的年代,那种质朴的乡村生活。

那个时候,虽然父母管的特别严,唯一挂在嘴角的经常是好好学习,不让干些有风险的事情,河里洗澡、爬树等等,但是,其他事情也是忍不住特别顽皮。那个时候经济条件十分有限,几乎没有买过什么玩具,所以很多游戏都是几乎不花钱的,只要伙伴多就行。玩的游戏多的真是数也数不清,有的甚至都忘记了那个时候的土名字。玩“宝”、扔沙包、抓石子、踢毽子、推钢圈、弹玻璃球、翻烟纸盒、打la子(不知道如何写)、捉迷藏、摔泥巴(用泥土和水和一下,然后弄成一个类是于月饼的容器形状,然后向下摔,泥巴的底如果破洞了,对方就会给你泥土补上,看最后谁剩余的泥巴多)。

还有一类完全依赖人的游戏,其中一个就是“跳人”。就是一个人从不同的姿势,每个人两手撑着从他身上跳过去。最低级的就是两手放在脚上,身体完全弯下来,难度最高的当然就是身体几乎直立,头稍微下来,然后每个人撑着他的脖子跳过去。当然了如果每个过程中,有人跳不过去,他就会被替换下来。这个对我而言,肯定是个挑战。尤其是难度最高的那个,明明知道自己个子不是特别高,但是往往特别愿意冒险。很多时候跳过去之后,都特别的得意。

还有就是好多好多人聚集在一块,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背着另外一个人,被背的人相互混战,用尽办法把其他组的人把背的人弄下来,这个大家特别喜欢,从现在来看也是最暴力的。现在还记得,当时玩这个游戏时,我把对方弄下来后,他疼特别厉害,到了晚上,人家父母找来我家,说胳膊脱臼了,接上了。说以后不要玩这样危险的游戏,我父母一直给别人道歉,当天把我说哭了。第二天,拿着鸡蛋看了看对方家。印象中,自己还是特别听话的孩子,那一次是第一次被父母数落哭。

那个时候,每年除了过年比较隆重外,还有就是镇上的“集会”了。每年的三月份中旬和十月份中旬。连着三天,整个镇中心街都是来自各个地方的各种商贩和娱乐活动,甚至有一年还和那时在世的奶奶一起听了一次“戏台”,门票记得还不到一块钱。当然,由于没有市场,戏台到后来就渐渐就消失了。对于我们来说,可以看到很多玩意和吃的东西。曾经的小伙伴,有的比较擅长偷东西,对于我来说,也经不起诱惑,生平第一次学起来偷东西。记得当时拿起一个放大镜就准备往衣服里放,然而,很不幸,逮个正着。那个卖东西的抓住我的脖子就大喊着这是谁家的孩子,你别想走,让你的爸妈来。当时,吓得我都傻了。心想,如果爸妈来了我非得被我爸妈打死不可。小伙伴们在旁边也都不知所措。到后来还是放开了我,不过脖子上有个血印,当时就和一个伙伴说好,到家就说和小伙伴打着玩弄得。那时,比较万幸的是,村里人在集会上没有人看到,否则,真是害怕和丢人极了。从那一年开始,我就从来没有再偷过东西。那一年应该是上小学的某年。

那个时候,经常性的停电。到了夏天,热的要死,无法入睡。各家各户就在各家门口和路边放上石头,饭后慢慢的都开始聚集在一起,带着凳子、扇子、茶杯、凉席开始了聊天。那时候小,就躺在凉席上听着大人们聊天。聊天气、聊每个人去某个地方的见闻;我比较喜欢听的就是老人们讲村子里很早之前什么地方发生过什么诡异的事情,讲的很神秘,听的很认真。慢慢的,在满天闪亮的星星和很亮的月色下,爸妈帮着扇着扇子就入睡了。过了好久,才叫醒再各自离开进屋睡觉。到了冬天,冻得要死。大部分人都是在屋里呆着。我家总是人比较多,很多邻居来串门聊家常。冻脚是很经常的事情。于是,很多人都习惯用罐子暖脚。类似于花盆那样的`罐子,深度比较浅,口稍微较大一些,最下面放一些碎木,中间放一些事先从锅台下的小火木头,最上面再放些碎木,这样不断的把碎木烧尽。当然,具体还有很多细节,是个技术活,不能出烟,木不能出现火光,只能慢慢的没有明火的用尽。这样就会用很长时间,把鞋子放在边上,实在是舒服,然后就会感觉身体也暖和起来。当然,后来用煤球点炉子,再后来慢慢就升起了火炉,用起了煤炭,这是到后来才用的。这种用罐子暖脚的方法也就不用了。

那时,也有特别期待的时候。那就是村里放电影和杂技表演。放电影当天村大队的喇叭就会提前通知。那个时候吃过晚饭就早早的拿着凳子去前面占位置。那时候,放电影的机器和电影屏幕很早就搭建完了。先放着歌曲,人来人往的,特别热闹。一般放两部电影,第一部爱国教育片;第二部就特别期待,即商业片。那个时候在黑白电视机都很少的情况下,看电影简直是说不出的兴奋。还有就是特色表演。一个有杂技、魔术、唱歌等形式的团队,看的人也特别多,大部分是民间的,演完后村里貌似管一顿饭或者给少量的钱。那个时候的表演感觉卖力和淳朴,完全没有粗俗的地方。

当然了,乡村生活必不可少的就是干农活了。夏天的麦子和秋天的玉米。还有家里的菜园。乡村长大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做饭和干农活。麦子成熟时,上初中的时候,会和爸妈一块收割麦子,收割完毕后,拉到每家的“农场”(一大片空地,一般离个人的家比较近)。然后几家一块晚上或者白天预约村里的机器。大人们向机器送玉米穗,我们几个人就在机器下面拿着簸箕端麦粒。其实也挺幸苦的。这其实还好几个少年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就干完了。印象最苦的是给玉米施肥。特别热,而且没有风,玉米枝也挺高的,在地里每两颗之间先刨坑,然后施肥,然后用脚再把土填上坑。那个时候,干这个活的确很抵触,热和闷,身体极度不舒服。但是,从小体会到的那种苦,对以后的人生道路,终究是有益的。苦会引发思考和留下深深的烙印。

还有,就是那时候逮的各种小动物。春夏时去村后边的南河去

抓鱼,用手或者石灰放在瓶子里炸;或者逮一些特别小的鱼放在水瓶里养。村后边的小山,常常和小伙伴们去逮蝎子,然后拿去卖钱;夏天的蜻蜓和蝴蝶,也是常见的“猎物”。经常拿着家里的大扫把去扑蜻蜓,用手去捂蝴蝶,然后逮到后放到瓶子里。其实,放不几天就会死的,现在想想也挺残忍,现在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那时候的这种乐趣;秋天到了,秋雨一场接着一场,知了也就会破土而出,夜晚爬上树,第二天早上就会化成蝉,叽叽的叫个不停。于是,我们就会雨后白天去找泥土的很小很小的洞,如果很小,慢慢的一点点挖,很可能越挖越大,越挖越深,最后就会找到它,洞口大的,往往就是以及破土而出了;到了夜晚,才是逮的最多的时候,每个人拿着手电筒去照树上,知了爬树太高,就拿树杆打下来。最终就油炸知了,那可是十分美味的大餐。秋天,另外一种经常逮的动物就是蛐蛐和萤火虫了。去玉米地逮完就开始斗蛐蛐。八月中秋感觉是萤火虫最多的时候,好多萤火虫飞来飞去。事先拿着葱叶,逮到后,放到里面,去个黑暗地方去看,会越来越亮。

不知觉间,想到了哪里,就写到了哪里,回忆的差不多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最后一个部分,想留给一个人,人生第一次经历的一段稚嫩稚嫩的朦胧情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故乡儿时腊八散文】相关文章:

忆儿时散文04-22

儿时野果香的优美散文04-20

故乡的散文范文05-19

秋里思故乡散文04-09

故乡行-散文欣赏04-14

故乡的春天散文04-14

在故乡踏青散文04-16

魂系故乡散文04-17

忆故乡冬散文04-23

故乡的年味散文04-27

上一篇:宜安小学艾滋病防控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整装自己重新找回自己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