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散文

2024-04-22

忆儿时散文(通用14篇)

篇1:忆儿时散文

忆儿时散文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仁

。蚕落地铺的时候,桑仁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来了一碗桑仁,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要吃的原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仟侮。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而对于蟹,尤其喜欢。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他的晚酌,时间总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灯,一把紫砂酒壶,一只盛热豆腐干的碎瓷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我脑中这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然我喜欢蟹脚。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个姊妹兄弟,都喜欢吃,也是为了父亲喜欢吃的缘故。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的刺刺开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可以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整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净。所以陈妈妈说:“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

蟹的储藏所,就在天井角落里的缸里,经常总养着十来只。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大家谈笑,看月亮,他们─-父亲和诸姐─-直到月落时光,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姐不分而散。

这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故这种夜宴,不仅限于中秋,有蟹的节季里的月夜,无端也要举行数次。不过不是良辰佳节,我们少吃一点,有时两人分吃一只。我们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受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拌,就作为下饭的菜,此外没有别的菜了。因为父亲吃菜是很省的,而且他说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我们也学他,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余,就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口吃下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现在,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经茹素,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唉!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

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因此这回亿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仟悔。

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

那是我十二三岁时的事,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是当时我的小伴侣中的大阿哥。他是独子,他的母亲、祖母和大伯,都很疼爱他,给他很多的钱和玩具,而且每天放任他在外游玩。他家与我家贴邻而居。我家的人们每天赴市,必须经过他家的豆腐店的门口,两家的人们朝夕相见,互相来往。小孩们也朝夕相见,互相来往。此夕阳家对于我家似乎还有一种邻人以上的深切的交谊,故他家的人对于我特别要好,他的祖母常常拿自产的豆腐干、豆腐衣等来送给我父亲下酒。同时在小侣伴中,王囡囡也特别和我要好。他的年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幼弟。我们有时就在我家的染坊店里的榻上玩耍,有时相偕出游。他的祖母每次看见我俩一同玩耍,必叮嘱囡囡好好看待我,勿要相骂。我听人说,他家似乎曾经患难,而我父亲曾经帮他们忙,所以他家大人们吩咐王囡囡照应我。

我起初不会钓鱼,是王囡囡教我的。他叫他大伯买两副钓竿,一副送我,一副他自己用。他到米桶里去捉许多米虫,浸在盛水的罐头里,领了我到木场桥头去钓鱼。他教给我看,先捉起一个米虫来,把钓钩由虫尾穿进,直穿到头部。然后放下水去。他又说:“浮珠一动,你要立刻拉,那么钩子钩住鱼的颚,鱼就逃不脱。”我照他所教的试验,果然第一天钓了十几头白条,然而都是他帮我拉钓竿的。

第二天,他手里拿了半罐头扑杀的花蝇,又来约我去钓鱼。途中他对我说:“不一定是米虫,用苍蝉钓鱼更好。鱼喜欢吃苍蝇!”这一天我们钓了一小桶各种的鱼。回家的时候,他把鱼桶送到我家里,说他不要。我母亲就叫红英去煎一煎,给我下晚饭。

自此以后,我只管欢喜钓鱼。不一定要王囡囡陪去,自己一人也去钓,又学得了掘蚯蚓来钓鱼的方法。而且钓来的鱼,不仅够自己下晚饭,还可送给店里的人吃,或给猫吃。我记得这时候我的热心钓鱼,不仅出于游戏欲,又有几分功利的兴味在内。有三四个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钱。

后来我长大了,赴他乡入学,不复有钓鱼的工夫。但在书中常常读到赞咏钓鱼的文句,例如什么“独钓寒江雪”,什么“渔樵度此身”,才知道钓鱼原来是很风雅的事。后来又晓得有所谓“游钓之地”的美名称,是形容人的故乡的。我大受其煽惑,为之大发牢骚:我想“钓鱼确是雅的,我的故乡,确是我的游钓之地,确是可怀的故乡。”但是现在想想,不幸而这题材也是生灵的杀虐!

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仟悔。

1927年作。

篇2:忆儿时散文

记忆中,那时粽子还是唱主角。不同的是,大多数人家是自己买粽叶,回家包粽子。当然,多为清水粽。物质稀少的年代,是沒有多余的东西让人们变着花样吃的。况且有一道紧箍咒罩在头上:动不动就用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吓唬人。借个胆,也不敢突破传统的习俗。

包粽子是有讲究的。我们这儿一般是用芦苇叶;米则是糯米。先将叶和米分别用清水浸泡,适时方可包扎成棱形;大小也就上十岁的孩子一握拳。系的绳子,用的是上被子的索子(粗线),愈系紧,粽子越好。包粽子的窍门主要是,将三片叶子半重叠散开,折成圆锥形;放些许湿米压实,再裹紧;一手握粽,一手系绳,包扎系紧。索子一头固定在靠背椅上(或墙上),拉紧系好后,再扯下来。许多人包不好,主要是因系扎方法不当而松弛(太松了与糯米饭无异了)。有窍门的。

儿时,看见家中的大人(有时姐姐)、或邻居在包粽子,知道端午节来了。大人们一边聊天一边包;好奇淘气的小孩,也学着大人的模样,包小粽子。但往往包不紧,松开小手后,米也顺势落入了米盆中;好玩而已。能干的家庭主妇,包得又快又好;手脚慢的,只好缓缓而作,急不得的。会过日子的人家,又喜糯食,用过的粽叶是舍不得扔掉的。重新清理洗净后,第二次继续使用,但叶的清香差多了。

吃粽子,凉热均可。白口食,行;沾点白沙糖,亦佳。那时的人,喜欢糖。有贫血或身体虚的人,为了补身子,喝红糖(古巴的红糖,粗糙得很。那时,滿街唱“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水。当然,用咸菜就粽子的,也有。孩儿在上学的路上过早,就更不必说了。节一过完,想吃也吃不到了,时令性很强的。

说到咸鸭蛋,不能不提装蛋的网兜了。索子编织的袋,像过去装东西的大网兜(一般脸盆放在下面,既可多放东西,不不怕挤压)。这玩艺简单,姐妹们都会。难的也有,用几色絲线环绕在厚纸折叠的纸粽上;小的比麻将骰子还小(愈小愈好);大的则略微大一点。从小到大渐次递进,用金絲线窜起来,漂亮极了。悬挂时,随风摆动,更惹人喜爱。新时代城里的女孩,不讲女红了,但这样的小玩艺,也是可以看出心灵手巧的。绣香囊的也有,不多的。

那时少吃的,过端午节也不例外。家境再不济的小孩子,脖子上也会吊一个网兜装的咸蛋。上学、放学总会不时地拿在手上玩一下——轻易不会吃的。文静的小孩子,多挂一天;调皮的少挂一天——在手上摆弄,迟早会损壳的。实在不成型了,极不情愿地拿出来,吃掉。看见别人还在脖子上挂着,只有羡慕的份了。

咸蛋也不一定就只此一枚,但一般不会再有第二枚挂上脖的。计划经济时期,连火柴也要计划。记得那时吃饭,即使桌上有咸蛋,也是一分为四片的。剖开前,轻轻地碰裂蛋壳,然后切开;不然,一刀下去会走样的。那时的皮蛋,好像在计划外,我家也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要剖是不用刀的,用索子慢慢拉开,不走形的。

再说艾蒿、雄黄酒。记忆中,我似乎沒有什么印象。这可能与我的外祖母有关系。我们和舅舅家住在一起,她主事,她可能不讲究这方面的事。记得她老人家吃斋饭,一年也就一天;这不能说明什么。我的父母、舅舅和舅妈,都是干部,从不过问这类的事。过夏天,小孩难免虫叮,若用过雄黄酒涂抹会记得的。我家的一个小碗柜中,有墨鱼骨头(学名海螵蛸),刮一点细粉洒在伤口上,止血效果极佳。这是很小的事,我还记得。

篇3:忆儿时散文

1984年1月21日《光明日报》副刊发表了艾青的《忆白石老人》, 此文是艾青在齐白石诞辰120周年时所写的饱含挚情的纪念文章。 众所周知,九十多岁时的白石老人,曾求艾青为之作传,艾青以白石老人已有胡适等人为之撰写的年谱为由,婉拒了老人。白石老人1957年与世长辞,艾青也正是在这一年因仗义执言,替丁玲“陈企霞辩诬而被打成”右派,进而发配北大荒,以致连齐白石老人的隆重葬礼都无缘参加。如魏建宽老师所言,遗憾经时间这位奇妙的魔法师兼酿酒师的酿制与窖藏,却往往能为后世捧出一坛美酒。

一、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把握文本内容——围绕白石老人的画与白石老人的情谊;2. 熟读精思,感知作者情愫——如话家常的回忆饱含作者淡淡的愁绪;3. 有疑正心,体认编者意图——在时空坐标与人际关系中来确立自我。

二、教学重点

感知作者娓娓道来中的情绪;体认自我存在形式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难点

1. 深入解读看似平常朴素的“回忆”实则内蕴深厚的情谊与审美取向;2. 细致剖析以“画作”为媒介连接起来的“我”和“你” 的典型性。

四、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陈子昂有一首传唱千古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很好地呈现了身处古往今来、上下四方的“宇宙”之中的人的深沉“孤独感”。 其实,今天的我们需要一个个具体实在的时间节点来确证我们的村子。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就是最好的说明。这节课我们就探讨艾青《忆白石老人》带给我们那些关于存在的启示吧。

(二)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情感基调

1. 速读全文,查找不了解的字词句段。明确:“雅正”,敬辞, 指将自己的诗文字画请他人指教;“润格”,为人做诗文书画所定的报酬;“册页”,分页装裱的书画。2. 通读全文后,你认为此文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明确: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如话家常的闲适背后略显的淡淡的哀伤,淡淡的哀伤背后也有冷静而深邃的哲思。

(三)熟读精思,把握时空界限在文中的体现

找出文中所有标示“时间”的词,疏通其脉络(顺叙)。

明确:

“1983年12月”,作者写作时间的意义:白石老人仙逝已26年,上了年纪的作者愈发思念白石老人,也愈发领受白石老人的画意诗情和情怀境界。

“1949年进城不久,看望老画家”开篇:对于白石老人的敬仰与向往,也预示二人忘年情谊的重要性。

“1937年,七十五岁的白石老人‘瞒天过海’”:俏皮天真中的莫大诚意。

“居京师八年”“居京华第十一年”:时间留下的印记就是我们来过的证据。

“最后一次”我去看他:没有标注时间,恰恰作者情感上不愿意记得但理智又必须记得的纠结心绪;“永诀”的时代背景又有着莫大的难以言表的哀痛与惋惜。

(四)找出文中所有标示“空间”的词,疏通其脉络(表里)

明确:

“北京西城跨车胡同十三号”:白石老人的地理坐标,也是二人情谊的关节点,更是回忆的归属地。

“上海朵云轩”与“北京伦池斋”:白石老人画作频繁出现地, 艺术作品流转的中介点,更是情谊的催化剂。

“八尺大画”“茅檐矮矮”“空白处”:尺幅千里蕴藉诗情。 色彩可谓多姿、形状惟妙惟肖,神韵点人佳口。

(五)有疑正心,体认《忆白石老人》的典型性

1. 白石老人创作了大量满含诗情的画作,我们从作者的回忆中还能感知白石老人的哪些特点。明确:勤奋,年事已高仍笔耕不辍;务实谦逊,“我年轻时护花多么用心啊”;生活朴素;崇文尚雅, 有情有义,“亲自送画”“转送印字”“先生雅正”到“青也吾弟” 直至“我有一个朋友,名字叫艾青”——提携关爱后生。

2. 岁月流逝,空间轮换,32年之后的“我们”能从文中领受哪些呢?明确:时光匆匆去,我只在乎你。

鲁迅赠瞿秋白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海德格尔录荷尔德林诗 : 寻找在那明媚湛蓝之中的“诗意栖居”

(六)结语设计

艾青有句传唱不衰也被拿来命题的“我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想必这块土地上也留下了白石老人的一个个厚重的脚印吧,同学们,每当我们仰观宇宙之大时白石老人般璀璨耀眼的星会为我们指引方向,每当我们俯察品类之盛时那些诗文书画足以让我们感念,当然,我们身边还有朝气蓬勃的同学, 和蔼可亲的师长。闭上眼,你我不会孤独,也不曾孤独。我们把“孤独”留给饱满人生之后再想吧。有所追忆势必也会缓释“孤独”,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境,白石老人的虾在跳呢。

五、板书设计

忆白石老人

艾青

观其画作:尺幅千里蕴诗情

想其为人:务实勤奋爱创新

忆其情怀:白石山翁灯未昏

摘要:用时空坐标来架构回忆性散文的解读框架是散文教学中一个很好的尝试。本文以《忆白石老人》教学设计为例,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篇4:忆儿时(节选)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 。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要吃的原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而对于蟹,尤其喜欢。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他的晚酌,时间总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灯,一把紫砂酒壶,一只盛热豆腐干的碎瓷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我脑中这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塊豆腐干。然我喜欢蟹脚。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个姊妹兄弟,都喜欢吃,也是为了父亲喜欢吃的缘故。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的刺刺开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可以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螯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净。所以陈妈妈说:“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

蟹的储藏所,就在天井角落里的缸里,经常总养着十来只。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大家谈笑,看月亮,他们——父亲和诸姐——直到月落时光,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姐不分而散。

这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故这种夜宴,不仅限于中秋,有蟹的节季里的月夜,无端也要举行数次。不过不是良辰佳节,我们少吃一点,有时两人分吃一只。我们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受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拌,就作为下饭的菜,此外没有别的菜了。因为父亲吃菜是很省的,而且他说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我们也学他,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余,就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口吃下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现在,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经茹素,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唉!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

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1927年作

(选自《丰子恺散文》,丰一吟选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

[读有所思]

作者关于众生平等的感悟是否也引发了你更深入的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篇5:忆儿时作文

春之乐

春天的时候,乍暖还寒,有些潮潮的,记得阳台上常放着一只装大蒜的小木篮,妈妈便会去清理翻找,将冒出绿顶的掰下来,放在一边。然后她在窗台上取一只花盆,我赶忙把我挖沙的玩具铲翻找出来,看妈妈用小铲子把土挖松后,刨开几个小坑,将发芽的蒜籽一粒一粒地放进坑里,再往上盖上一小层土,只露出绿绿的小尖芽。我也常常乐不可支地学着妈妈的样子种上几棵被小芽儿撑得胖鼓鼓的小蒜粒。将花盆放在阳台上,不去理会它,过几日,你会发现茎芽全都已经长得很高了,还在顶端有一只透明的“小帽子”,那是蒜瓣外面原先包着的膜,蒜苗杆儿洁白如玉,蒜叶青翠欲滴,很是有些水仙的的风范呢!再等蒜苗长得更长一些的时候,就可以用来做菜了。种蒜的过程让我乐在其中,因为它不仅满足了小小的我对种菜的好奇,猛然一瞥,看见它亭亭地立在阳台上,还很有成就感呢!

夏之乐

夏日清晨一醒,便听到不止的蝉鸣。打开门,一阵微热的浪潮迎面扑来,不等我揉开惺忪的睡眼,一阵米糕的香味已勾动着我的嗅觉。定睛一看,自己已经坐在了大樟树下米糕店前的木桌子边,前面摆着两块雪白的米糕,一杯冒着热气的豆浆。米糕上缀着几颗玛瑙一样的红枸杞,还有淡黄色的桂花,桂花奶油般的馨香和着米糕的香甜气儿一股脑儿地钻进我的鼻子,顿时睡意全无,胃口大开。就着温润的豆浆,两大块桂花米糕很快就下肚了,吃完,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相熟的几个小伙伴相继来到,吃完早饭后大家一起在大樟树的绿荫下比赛踩樟籽、听樟籽‘噗噗’作响,画房子跳格子、“排火车”,骑单车。玩得不亦乐乎。夏风习习,伴着樟树叶的“沙沙”奏乐,那些稚嫩的笑声乘着风愈行愈远。

秋之乐

秋天,岳麓山上的枫叶红遍,妈妈爸爸常挑晴日的午后,带着我去爬山。爱晚亭的枫叶如火焰熊熊地燃着,雁儿成群结队地飞着,山涧里泉水叮咚,涧兰静静地开着。几只小螃蟹在有些无聊地在浅浅的溪水里旁若无人的横行。山道弯弯,古树参天,织出一片静谧清凉。沿着古朴的青石板台阶,拾阶而上,不经意间身侧就可能斜溢出一颗挂满红彤彤果实的桔子树,让人意外惊喜。而我最爱做的就是走到山沟里面去捡酸枣,它们躲在草丛里,树叶下,小坑里,一粒粒,像跟你捉迷藏一样,等着你去发现。酸枣儿多数青青的,有些上面带着半熟的红,捡来当然也只是为了好玩而不是吃,因为它实在太酸了。也有能干的爷爷奶奶找好大一袋回去做成酸甜可口的酸枣糕,甜酸枣,酸枣酒。岳麓山的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长沙城,湘江之水向北滚滚流去。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最多,它带来的乐趣是最丰富的。

冬之乐

冬天的时候有几年下了雪。这在南方可不多见。下雪的早晨,整个世界银装素裹,粉装玉砌。花儿树儿都顶着洁白的玉冠,车上地上都盖着厚厚的雪被子。我总是急不可耐想要冲出去堆雪人,妈妈会赶忙找来桂圆核给我做雪人眼睛,红辣椒做嘴巴,胡萝卜做鼻子。爸爸会迅速帮我戴好厚厚的围巾、帽子、手套,然后牵着我走到院子里,自己先抓一把雪,再放到我手里,教我将小雪球捏实,再放在雪地里滚成一个大雪球。我们会滚三个大雪球,最大的一个做雪人的下半身体,次大的做上身,足球那么大的做脑袋。每一次堆雪人,我们家都能堆出很大很神气的一个雪人。寒风料峭,记忆却十分的温暖。

篇6:忆儿时读书报告

对于我来说,读散文是很乏味的,尤其是在心境很浮躁的情况下,但是读丰子恺的文章却很少会有这样的感觉。首先,他的每篇散文篇幅都很简短,文中的每句话都是经过精简的,已经不能再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字,整篇文章没有浮华臃肿的段落,叙事极为清晰,条理;其次,语句很通俗,不会让人纠结于个别字句的意思而影响到情绪,就像一个老人坐在你面前娓娓诉说着自己的故事,通俗易懂却不落俗套,没有咄咄逼人的说教,只是让人在读过之后有一点思考,一丝回味。

在《忆儿时》中,作者讲述了儿时的三件事:养蚕,吃蟹和钓鱼。而这三件事是作者不能忘却的,一方面,这些事是儿时快乐时光的缩影,让作者无比的留恋和追忆;另一方面,作者以成年人的眼光和思维再无看这些童年时曾带给他无尽欢声笑语的事情时,又感到自责和愧疚,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人产生一种共鸣和思考。

作者在回忆这三件事时,让人感觉到童年是如此美好的,有着如此多的乐趣,但作者在每件事讲述完之后,又都会陷入深深自责中“所谓饲蚕,是养犯人,所谓缫丝,是施炮烙”“杀蟹而持其鳌,见蟹肥而起杀心”,并且每件事的最后,作者都会这样讲“这件事一面令我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没有小孩子会在吃完螃蟹或者钓到一条鱼之后进行一番祷告,祈求上帝的原谅,而这也正是小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原因所在,而当作者以现在的心态再去看待同样一件事情时,看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一面,先前让自己快乐的每件事情都伴随着生命的死亡,这让作者感到伤心与自责,而更让作者感到伤心的是自己已经无法再用童年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了,童年真的远了,即使时间真的能够倒流,自己也回不去了。

篇7:忆儿时读后感

作者主要讲的是钓鱼。起先,丰子恺不会钓鱼,然后,由他最好的好朋友――王囡囡来教他。王囡囡买了两幅钓竿。一副送了丰子恺,一副给自己用。后来,丰子恺慢慢“上手”了。慢慢,就学会钓了。

我以前也是一样,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安琪。以前在广州我们两家是邻居。我爸爸跟这家主人是很好的朋友。我有什么不懂的,安琪第一时间就“出手”,马上就来帮助我。

篇8:落叶串串似儿时

又是落叶飘飞的季节, 地上已积了厚厚一层。

幽静的树林、串串落叶、欢声笑语……童年时代点点滴滴的记忆思绪, 又一次被轻轻撩拨起柔柔涟漪。

记忆中虽有乡村孩子的清苦和酸涩, 可存留最多的依然是多彩童年的缤纷和绚丽。

那个年代, 生活不够富足, 做饭用那种拉风箱的大锅灶。一些花生皮、玉米核、枯枝败叶……都可以作为柴火。平时柴火还算充足, 但冬季到来前, 每家都要再备些树枝落叶, 以备大雪封路时能应对冰天雪地的寒冷。

经常是在西北风狂刮一夜后的晴天, 在大人们的带领下, 到树林中拾柴火。

大人们用筢子把飘落在地的枯枝败叶搂成一个个小堆, 然后装到推车上。

我们这些孩子, 则每人拿一根特制杈子 (俗称“树叶杈”) , 将杨树叶一片一片串到杈子上。这些树叶杈, 在市面上买不到, 是大人们用粗铁丝改做的, 一端被磨尖, 另一端被弯成环形, 便于握在手中 (现在想想, 可能与烤羊肉串的钎子相似, 但要长出好几倍) 。

那时, 每家孩子都有这种家当, 既是工具, 又是玩具。

孩子们每人一把杈子, 行走在落叶上, 比赛看谁串的又多又快, 谁串的叶子宽大又厚实。为了找到心中的“树叶王”, 每个人都不会吝啬多跑几步的。

所以小树林里又多了一道风景:踩落叶的吱吱响声, 和着我们的欢呼声, 是鸟儿南飞后寂静林子里最热闹的声音了。

篇9:忆儿时过年

50年前,过年是全家一年中最大的事。从记事起,一到腊月,母亲就忙碌着张罗过年的事了。

过年穿新衣是老传统,旧的棉祆翻翻新,四季衣裤也要趁机添几件。每到年根,母亲早和裁缝约定了日子,在裁缝来的前几天,便和父亲一起,把客堂间的门卸下来,在朝阳的窗户边支起一个很大的裁缝合,等裁缝一到,母亲把一年里攒下的布料统统拿出来,花花绿绿地摊上一大堆,量尺寸、试样子、看质地,和裁缝认真地商量着一家老小过年穿的新衣服,家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裁缝是夫妻俩,男的裁女的缝,茶泡了还没喝呢,一会儿功夫,一件小衣服像变戏法似的递到了母亲手里,母亲左看右看,看长短大小,看针脚密疏,叫我穿穿看。裁缝老婆在一旁笑眯眯,放下手里的活,走过来蹲在地上帮我穿,这边拽拽那边捏捏,还让我走几步试试。裁缝夫妇母亲是熟悉的,每年都要请来做几天衣服,可是用母亲的话说,孩子们长得太快了,每年的衣服到年底不是小了就是短了,所以母亲嘱咐裁缝夫妇一定要做大一点长一点,要不过年后还没到冬天就穿不上了。裁缝老婆在和母亲说笑问,知道母亲是满意了。于是裁缝夫妇埋下头,继续做活,母亲便喊着我,挎着篮子去菜市场买菜,这天中午的菜一定上等好,有荤有素,外加一个肉丸粉丝汤,汤上漂着几叶碧绿的菠菜。

过年的新衣服做好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吃晚饭时,母亲告诉大家明天商店要卖年货,但一定要早起排队才能买到。我是家里的老大,这样的事一般都由我担当。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我就穿衣起床,头也顾不得梳,脸也顾不得洗,拿着睡觉前就准备好的户口簿、钱和尼龙网兜匆匆出门,这时只听见奶奶咳嗽一声,用瘦瘦的手撩开蚊帐,对我说,阿小,多穿点啊,外面冷。我边答应着奶奶,边轻手轻脚地出门了。街上寒风瑟瑟,只有路灯昏暗暗的照在马路上,我缩起脖子一路小跑着,穿过一条街,老远就看见商店前面已经排起了队,走进一看,队伍不算长,里面还有我们家的邻居,大概也是早打听到了消息,一早就赶来排队了。那一次,我凭着家里的户口簿,买到了二两黑木耳,二两黄花菜,半斤笋干,还有两斤刀鱼。

年越来越近了,父亲把家里的鸡毛掸子捆在一根竹竿上,把家里每间房子的上上下下掸了掸,阁楼上房顶上,都积满了灰尘,床顶蚊帐上的角落里有一个很大的蜘蛛网,父亲小心地掸去灰尘,卷起蜘蛛网。父亲说,忙年忙年,一年就忙过年啊,一定要干干净净过年才好。

弟弟妹妹听到了街头有爆米花的声音,跑回家告诉了奶奶,奶奶就给我准备了一茶缸大米,再塞给我一点零钱,让我带弟弟妹妹去爆米花。爆米花是人人喜欢吃的零食,平日里,孩子们一见有爆米花,便围了上来,只见爆米花人支上家什,生上炉子便拉起了风箱,“呼哧呼哧”炉子呈便火花四溅,一个个煤球由黑变红,又变成了红红的火球。爆米花人一手拉着风箱,一手转着炉子,眼看放进去的是一斤大米,随着一声轰响,就变成了香喷喷的米花,那甜甜的糊香味一直飘向周围的每一条街。

江南人过年的年糕是自己做的。过年前一个月,母亲就把家里的糯米淘好晾干,送到乡下的轧米厂磨成粉,再晒上几个太阳。做年糕的架子早已借好,到做年糕的那一天,便把和母亲最亲的嬢嬢请来,嬢嬢是父亲的堂妹,也是母亲在婆家最亲近的小姑子,父亲母亲、嬢嬢和奶奶,还有我当帮手。奶奶负责烧水加煤,保证炉子的火候。母亲和嬢嬢负责把红糖用开水冲开,浇在米粉里,调匀了,再用筛子把米粉筛一遍,放进一格一格的架子里,在送到锅里蒸之前,父亲端着小碗里的红纸水,在每个格子的糕上点上一个红点儿,等年糕蒸熟了,那红点子鲜艳得煞是喜人。

篇10:端午节忆儿时

岁仔娃

六一儿童节

唱歌、跳舞

欢天喜地过

随后到端午

舅舅家

骑车的、步行的……

手里还提着画布包包

油曲连、花饼饼

岁仔娃

手腕戴、脖子套

玩着、吃着

斗鸡儿

出门晒

这家夸

哪户说

外婆手儿巧

妗子真能干

舅舅送外甥

花衣裳

穿身上

一年只有两次机会穿

春节间

端午后

喜气洋洋过端午

篇11:忆儿时的端午节

那时的我也只有七、八岁的样子,清晰记得在五月初一这天,当我和妹妹睁开双眼的时候手腕上总会被拴上五色彩线,弟弟那时还幼小,脖子上只拴上一根红红的绒线。我们老家叫“拴线”,寓意把孩子拴住,使其平安、健康的长大。端午节那天早晨我是被鼻孔中的艾叶熏醒的,我最喜欢那艾叶的香味,老人们说被艾叶熏过的孩子在一年之内不会被蚊虫叮咬的。

中午放学的时候,便会看到每家的大门上都会插上几株艾草,粽子的香味会时不时的涌入鼻子里,记忆中当时好似馋的直咽口水。当然我们家也会包上一大锅粽子,并且会在粽子上面煮上鸡蛋,鸡蛋外壳会变成褐色,粽子锅里煮的鸡蛋特别好吃。那时的粽子多是黄粘米做成的,吃的时候放上红糖或白糖,味道真是美极了。这一天左邻右舍也会相互送粽子和鸡蛋,味道虽说一个样,可形状却是千姿百态。

最好玩的事情当然是顶鸡蛋了,一大群孩子都从自己家拿出鸡蛋,围成一个圈顶着玩。欢声笑语传的很远很远,总会有胜者和败者,胜的会哈哈大笑,败得索性把破了皮的鸡蛋三口两口吃了个干净,有时还从嘴中拽着碎蛋壳。那时是何等的天真和快乐。

端午节每年都要过,国家还把它定为法定节日,但感觉却越来越淡,好久没拴过线了,顶鸡蛋的游戏也没见孩子玩过了。超市随时都可以买到各式各样并且味道不同的粽子,可现怎么品也品不出儿时的味道。

篇12:忆儿时蜻蜓初中作文400字

那天,在音乐课上,我无意间在窗外看到,一只,两只蜻蜓悄无声息地飞来了,在空中盘旋。那么轻盈,那么灵活。接着,有更多的蜻蜓飞来了,它们在窗外跳着圆舞曲,在树枝间环绕,仿佛不是他们在飞,而是风将它们托起似的。那薄如纱的透明翅膀,活像一副艺术品。透过这薄薄的翅膀,我仿佛看到了孩提时代的我,看到了那跃动的身影……

那约莫是我四岁时的事了。那一天下午,我在外婆那儿嬉戏玩耍。外婆像变戏法似的`“变”出一只还在动弹的蜻蜓,我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捏着蜻蜓那两片薄薄的翅膀,生怕将它弄碎了。天真的我认为,蜻蜓能带我飞上天空,于是,便找了根细绳,将细绳轻轻系在蜻蜓身上。我一松手,蜻蜓就“嗡”的一声飞上了天,我拉着细绳的另一头,在院子里跑着、跳着,妄想着让蜻蜓带我飞上天空……风,在我耳边“呼呼”作响,轻轻滑过脚踝,好像真的飞起来了呢!笑声洒满了草地,洒满了树梢……

忽然,细绳松了,蜻蜓挣脱了绳子,在半空中盘旋着,在树枝间环绕,风,将它托起,越飞越高,那两片翅膀一闪一闪的,最后成了在暮色中闪烁的星光……

篇13:小花园——我儿时的天堂

说是小花园, 其实就是一个有矮围墙的小院子。那矮矮的围墙是土坯砌成的, 有一个木栅栏门。其实我们几乎不从门里进去, 爬过那矮矮的土墙对我们来说更具诱惑力。

院里有枣树、槐树、榆树, 还有几棵叫不出名的矮树。树下杂草丛生, 其间夹杂着各种叫不上名来的小野花, 在草丛中生活着各类小虫。就是这样一个荒凉的院子, 成了我儿时的乐园。

春天, 小院里的一切生灵开始复苏。伴着一场淅沥的春雨, 树们、草们都慢慢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隐隐地透出一丝绿意。这时我们还没有脱去冬衣, 可大人们感觉不到春天的到来, 原来春天更喜欢与孩子们见面! 院里的绿色越来越浓了, 春天好像揭开了面纱, 露出了自己美丽的容颜。这时我会和伙伴们来到树下, 趴在草丛中寻找我们久违的玩伴———各种小虫。这时的小院对于我和伙伴们来说还不是最令我们留恋的场所。

夏天到了, 小院中的各色野花展开了笑脸。树木也更加郁郁葱葱, 枣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圆圆的绿果子。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歌唱。此时的小院才真正成为了我们的乐园。早上, 我们在草丛中寻找一种叫“黑豆的”野葡萄, 这种野葡萄一串串如葡萄般, 成熟了就变成了紫黑色, 早上摘下来放在嘴里, 那甜津津的味道让我们啧啧称赞。多吃这种野葡萄, 连嘴唇舌头也变成了紫黑色, 我们互相张着嘴, 吐着舌头扮鬼脸, 你追我赶。至今, 我再也没吃过那样美味的水果, 如果那也算是水果的话。那小小的野葡萄, 在那物质不算发达的时代, 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滋味。我们女孩子最喜欢野花了, 我们摘下各种野花夹在用柳条编成的环上, 做成美丽的头饰戴在头上, 感觉自己如仙女般美丽! 我们头戴花环, 在花丛中追逐蝴蝶、蜜蜂, 嘴里唱着自己编的歌。这样的情景曾经多少次出现在我的梦中! 夜晚, 我和伙伴们在树下找一种叫“神仙”的爬虫 (蝉的幼虫) , 把这种爬虫用开水烫死, 用盐腌过, 在太阳下晒干, 用油炸一下, 那滋味, 啧, 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远嫁东北的小姑, 每年夏天总会写信来要求为她邮寄一些过去, 在姑姑嘴里, 那美味一定又多出了一些别样的滋味! 如今油炸金蝉已经不稀奇, 可是我却再也吃不出儿时的滋味了!

秋天和冬天的小花园是寂寞的, 也许作为孩子的我们还不能领略秋冬季节的那份萧瑟的美。于是小花园便被我们冷落了, 只是偶尔路过时, 向里面探头看一下, 没有引起我们兴趣的东西, 于是便向别处去寻找乐趣了。好在, 能带给我们乐趣的绝不仅此一处。

篇14:杂忆儿时农谚歌

由于身为婢女,劳动和杂务是祖母年轻时的必修课,平日生活所接触的都是勤劳、乐观的农民,故此祖母虽然是文盲,不会写字,却可以朗诵大量的民谣和农谚。

小时候,祖母最喜欢教我背诵家乡民谣哄我睡觉。30多年过去了,她也于2004年驾鹤西归了。最近看到不少地方的学者提出要抢救历史抢救民谣,加快研究整理地方民谣的步伐,学术界流行起一股“民谣热”。每当看到这些新闻,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就想起祖母和她的民谣。

不幸的是,当年她给我背诵的大部分鲜活有趣的地方民謠我都忘记的干干净净了,脑海里记忆得比较完整的就只剩下这一首《四季歌》:

正月芥兰二月荞,

三月插仔下田青幽幽。

四月黄瓜满树吊,

五月扒龙舟。

六月担谷出圩粜,

七月家家菱角蕉。

八月糖瓜果碌堆满手,

九月登高放纸鹞。

十月冷萧条;

十一月是冬,十二月是年。

家家门口贴红钱,

贴起红钱艳艳鲜,

打锣打鼓贺新年。

小时候听祖母朗诵这首民谣,感觉词句鲜活,一韵到底,很温馨很温暖,记忆深刻毕生难忘。祖母告诉我,这首歌以农历时间为一条绳,把每个月重要的喜庆节日、农事劳作,都像串珠子一样串起来了。如果作为一个农民,就算平时再懒惰忘性再大,只要会唱这个四季歌,你就可以对日常生活日常农活应付自如了,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不会误事。

例如农历的正月和二月,最好吃什么蔬菜?当然是芥菜和荞头了;三月开春,农民要插秧种田忙起来了,四月什么瓜最畅销?当然是一条条碧绿的黄瓜了;农历五月端午节,珠三角地区河涌纵横,扒龙舟是乡亲们最喜爱的庆祝方式;六月就可以等到稻谷丰收,半年对口粮的盼望成为喜出望外的现实,家家户户会挑着沉甸甸的稻谷去圩镇粜米,一年的温饱有了保障,欢乐气氛弥漫着村村寨寨,炊烟袅袅验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两句祝福的真正含义;七月呢,盛夏流火,最好吃什么水果呢?菱角是乞巧节的拜祭品,香蕉则是南国盛夏最常见的水果之一;八月十五中秋节,难得一见的应节食品除了月饼当然就是果碌(沙田柚),九月九日重阳节,上坟祭祖,登高求运,人们流行登高放纸鹞;农历十月,开始入冬,天气寒冷;农历十一月要过的是真正的冬天,农历十二月就是小孩子最盼望的“过年”了。过年能看到什么样的喜庆场景呢?这首歌谣说,过年了,我的家乡家家户户会老少齐齐出动张贴利是钱和对联,红艳艳的对联煞是醒目,敲锣打鼓庆贺新年的那种欢腾喜悦让你深深为之陶醉和感染。

那场景就如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一诗中所写的那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有人会问,正月里面,农村和农民还有很多菜可以吃啊,为什么单写芥菜?八月中秋的水果不止果碌,还有苹果、火龙果啊。我的理解是,我祖母说过,这个歌谣是陪着她长大的,她老人家活到今天也差不多一百岁了,这个歌谣肯定超过一百年,甚至更久远。一百年前的物质生活肯定比不上现在的万分之一,所以具体事务不能一概而论同日而语。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和现代人一样,一百年前的歌谣同样反映出农民盼望安居乐业、老少平安的强烈愿望。

有时候想,民谣是最能反映农民兄弟的真情实感和所思所想的原始文艺表现形式: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想求什么?有个安定的环境,可以建好自己的房子,打造好自己的家园,搞好自己的生产,看着媳妇在摘菜做饭,儿女嬉笑打闹整整齐齐围在自己周围,一年里面田地温驯,没有旱灾洪水,收成理想,没有战争连绵,没有苛捐杂税,那不就是他们天天焚香礼拜磕头祈求的快乐年景么?如果我们明白到老百姓的想法,读懂歌谣背后的情感诉求,我们就知道我们的日子应该怎么过。

写作此稿的时候,曾经背诵到滚瓜烂熟的这首歌谣忘记了其中一句,怎么想也想不起来,着急万分;书架上放着家乡一学者早年编修的一本史志,翻书寻找答案,却发现该学者也没有完全写清楚这首民谣,甚至遗漏五、六句之多。如此一来,更激起了我的兴趣,更有了寻根究底补上空白的决心。

于是打电话给远在家乡的父亲,父亲正在灶头煲他的红萝卜马蹄排骨汤,听我说要他在电话里面回忆和背诵一次《四季歌》,颇感突然。于是沉吟再三,才慢慢回忆起来,轻声背诵出来。

放下电话,我一边在电脑前迅速打字还原这个歌谣,一边情不自禁的浮想联翩:“连我父亲这样年近七十岁,上世纪六十年代当过生产队长的农民兄弟,现在也对曾经朗朗上口的民谣日渐淡泊乃至遗忘了,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文化传承的悲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感觉我更有责任写下这首凝聚着乡亲们祝福、期望和心血的歌谣,向更多的人介绍,希望她为更多人知道、理解、喜欢和传唱。

上一篇:初中写人作文素材下一篇:乡镇旅游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