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生平事迹介绍

2024-04-20

农民生平事迹介绍(精选8篇)

篇1:农民生平事迹介绍

宿迁学院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事迹介绍

宿迁学院蒲公英志愿者协会是长期致力于发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组织()。社团创建于2009年,原名‚宿迁学院蒲公英书社‛,是宿迁学院建筑工程系(四系)社团联合会的学生干部自发组建的学生志愿服务类社团。原旨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者通过自筹书籍和社会募捐,建立流动图书馆,向宿迁农村地区各贫困的学校输送图书,以一个月为一个周期使图书在各个学校流动,实现‚千册图书进校园‛,同时引进七彩课堂内容,目前,‚蒲公英图书馆‛募集的图书已满足了3个农村小学400多人阅读。

从2009年6月到2013年3月,已吸纳来自全院的志愿者总计达500多人,其中宿迁市关爱农民工子女项目专员5名,组织规模逐渐扩大,组织人员不断加强协调、管理,着力打造一支奉献爱心协调融洽的志愿者团队。已毕业学生累计捐助财务五千余元,涌现出了全国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07级土木工程专业王翔同学、江苏省优秀志愿者07级交通工程专业李俊同学等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志愿者。

2009年2月至3月开展为期20天的爱心捐书活动,已募集图书多达5162册。在创办5年中,蒲公英志愿者协会每学期定期组织一次大型的集体心理健康辅导活动;2010年9月在双河小学到开展抗震知识宣传活动,同年12月蒲公英书社在陆集小学开展抗震知识宣传活动。2011年5月,志愿者协会通过开办‚灿烂笑容送父母‛照片展,让农民工子女感受亲情的温暖;2012年3月,蒲公英志愿者携手留守儿童学雷锋保护环境,带领乡村小学学生进入公园、社区,捡拾垃圾;2012年6月,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农民工子女的生活;2012年7月,开展‚红丝带传递梦想‛活动,了解学生对将来的设想,引导农民工子女自强不息,学习改变命运;2012年10月,开展新浪网‘扬帆计划’,关注苏北小学生阅读难问题,结对2所小学;2012年3月,在学雷锋活动活动月中,成功为宿迁市宿豫区陆集镇长胜小学募捐书本、文具三千余元。经历了四年多的奋斗,宿迁学院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项目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起了三项品牌项目:零头支援计划——蒲公英志愿者‘淘宝公益店’;七彩课堂——志愿者支教行动;学生党员特殊关爱‘一帮一’行动。

(一)零头支援计划——蒲公英志愿者‘淘宝公益店’(http://sqc4.taobao.com)

‚零头支援‛计划就是发动爱心人士用支付宝或网银中的零钱购买‚零头支援‛淘宝公益店中的学习用品和教学设备,再由志愿者在线下实现购买并将这些物品捐助给偏远学校,从而支援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行动。每一笔捐赠都要经过学校负责人签字,收据提供给捐赠者,并通过人人网和官方微博发布;所有交易情况在人人网主页和新浪微博上及时更新。

(二)七彩课堂——志愿者支教行动

四年多来,蒲公英志愿者每周都会到宿城区双河小学、长胜小学、陆集小学等3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七彩课堂的支教行动,支教内容围绕团中央亲手打造的七彩课堂行动——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五项设计,其中每周周三对小学生进行学业辅导,文化知识传授,周五亲情陪伴,组织文体活动和心理辅导,全面关注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周末志愿者不定期与农民工子女‚一对一‛帮扶。不管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志愿者始终坚持支教,从未间断形成了良好的志愿服务风貌,一批批的志愿者用辛勤的汗水感动和培育了百余名农民工子女。

其中09年参加关爱行动的志愿者约有176人,关爱时长超过300小时。10年累计关爱130余次,累计时长已超过450小时,11年累计关爱服务时长450小时,12年累计关爱服务时长500小时。到目前为止,志愿者们志愿服务参与的总时长已经达到2000小时左右。

(三)学生党员特殊关爱‘一帮一’行动

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青年团员的参与,更是吸纳了63名学生党员志愿者长期进行爱心帮扶,现已全部结对。蒲公英党员志愿者除了日常的活动外,还每年开展2次特殊党日活动,除了给农民工子女适当的经济支持外,还点对点的负责他们的学习和心理成长,就像亲哥哥亲姐姐一样完成他们的义务。

在共青团宿迁市委和院系团委的领导关心下,组织不断取得新的成绩。2011年3月被评为‚宿迁市社区帮扶志愿者队‛;2011年11月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荣誉,2012年10月宿迁市关爱留守儿童总负责人(直属宿迁市团市委)、志愿者王际星代表团市委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参加团省委组织的第三批百优志愿服务项目答辩会;2012年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荣誉;2012年底蒲公英志愿者更是有幸参加了宿迁共青团团代会的宣传片拍摄工作。四年多来,刊发在中国青年网通讯报道40篇,中国青年志愿者网通讯报道12篇,在江苏共青团、江苏省教育厅、江苏志愿服务网等省级网站发表通讯报道11篇,在宿迁共青团等市级网站发表通讯报道30余篇。

虽然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我们取得了认可,付出了汗水,但是每一批的宿迁学院蒲公英志愿者人都深深的认识到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惠及更多宿迁农村地区的农民工子女;只有我们进一步的提升关爱细节,才能让孩子们的学业质量提高,心理状态更加健康向上。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宿迁学院蒲公英志愿者一定脚踏实地,用青春的热情关爱农民工子女茁壮成长。

篇2:农民生平事迹介绍

——牛大场镇农村党员石顺德先进事迹材料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同志,他们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十几年如一日扎根于黄土地,在希望的沃土上洒下自己的心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现牛大场镇牛大场村长坳组的石顺德同志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

石顺德,男,中共党员,现年40岁,汉族,初中学历,在土地上耕耘着自己梦想的一个平凡农民。从2005年开始踏上自己的种植葡萄梦想之路,几年来,他虚心求学、刻苦钻研、勤奋耕耘、埋头苦干、科学种植,不仅使自己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而且心系村邻,不计报酬的帮扶、带动本村56户农户走上致富之路,年人均增收1000元,赢得了本村村民的广泛赞誉。2010年荣获“优秀中共党员”荣誉称号。

少壮年轻志在千里

石顺德所出生在牛大场村,成长在牛大场村,年轻的他认为农村的生活单调而乏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几亩薄地靠天吃饭。他决定出去闯荡他的一片新天地!1992年春节刚过,他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满怀憧憬和理想,离开故乡,来到一直向往又陌生的大城市——广东。这一干就是8个年头,他对

工作勤勤恳恳、对同事诚心以待,热情相助,在这8年的艰辛里,他深刻的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经常买书自己学习,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石顺德对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特别感兴趣,所以,他买的书都是农作物的栽培方法与动物养殖之类的书籍。尽管工作环境舒适,但心挂家乡的他时常寝食难安。他深深地了解家乡的贫穷和落后,他也知道造成贫穷和落后很大的原因是由于缺乏科学技术造成的。家乡农业不发达、农民还不富裕的现状让他产生一种回乡创业、造福家乡的强烈冲动。“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这是他的梦想。他再想到家乡宽广的耕地面积、丰富的资源坏境,于是决心辞职返乡来创业!

脚踏实地巧谋发展

2000年石顺德从广东省回来了,起初他也和其他农民一样种植水稻和玉米,在他的勤劳管理下,产量比以往年都要高得多。但是,他还不甘心,他认为农业种植要多元化,要突破农村单一的种植观念。2005年,石顺德的一个湖南朋友来到贵州并引进了一批黑珍珠葡萄幼苗,石顺德对这黑珍珠葡萄非常干兴趣!他买来很多关于种植葡萄的书籍,在一番思考后,他决定种葡萄!刚开始他开垦4亩地来种植这种黑珍珠葡萄,一年过后,他的黑珍珠葡萄得到了很好的收益,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工作之余,他经常通过互联网学习蔬果种植知识,学习新技术、新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州、县领导多次到他的种植基地视察调研,更坚定了他致富的信心。经过近六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该种植基地已扩展到十余亩,一亩地年产黑珍珠葡萄6千斤,年创产值

近180万元,年纯收入50余万元。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他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村里人都富了,才是他最大的心愿。石顺德常说:“我出生农村,是农民成就了我的事业。互帮互助、回馈社会、回报群众是我作为一个农村党员应尽的职责。”

饮水思源,同时为了扩大种植规模,实现种植黑珍珠葡萄产业化发展,他带动群众一起种黑珍珠葡萄。目前,已带动周边56户群众种植黑珍珠葡萄。除了搞好自己的葡萄基地外,他抽出大部分时间帮助同村、邻村农民共同探讨怎样种葡萄致富,并积极宣传种葡萄的经济效益。他把经过实验和试种的好技术、好品种无偿推荐、传授给乡亲们种植和使用。还经常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讲解种地知识和一些好的技术和品种,乡亲们听得是津津有味。看着乡亲们有这么高的学习热情,看着乡亲们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认可,看着乡亲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多,开心地笑了。亲戚朋友劝他说:你真傻,你推荐别人种葡萄,不是抢了你的生意吗?这些他当然明白,他认为种植葡萄致富靠的是党的好政策,眼睛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小圈子,只有带领大家共同富裕才算富裕。

篇3:农民生平事迹介绍

失地农民创业贷款是指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向失地农民发放用于二次创业的贷款。

贷款对象

在新城镇及其它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失去原有生产、生活用地, 需要进行二次创业以维持生计或谋求发展的农户。

贷款额度

信用方式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0万元, 担保贷款额度根据借款人提供的抵、质押物价值或保证额度合理确定。

贷款期限

最长期限为5年。

办理流程

篇4:农民生平事迹介绍

投资规模:10万元。建造面积为120平方米的发酵床。牧草种植面积为1334平方米(2亩)。饲养规模为每批猪80头,全年饲养3批,共240头。年效益3万~5万元。

实施计划:建造一个全新的、面积为120平方米的发酵床猪场需要投资约1.6万元(如果是对旧房或旧栏舍进行改造,成本将减少一半以上),按使用年限8年计算(房子可使用10年左右,垫料至少可使用4年以上),年平均支出建造成本费用2000元。每批80头猪饲养到100公斤需要仔猪、饲料等成本约88000元(1100元/头×80头=88000元)(饲料一般是可以赊账的,可以先付一半的货款)。育肥猪收购价格按13元/公斤计算,每头猪可以获利200元左右(如果结合糟渣发酵、农家饲料、自繁自养,则利润更高),扣除疾病、死亡损失和牧草种植成本,保守估计,年利润3万元以上没有问题。如不采用发酵床,则管理费用、成本、疾病和死亡率将增加,利润会减少一半(传统水泥池规模饲养每头猪的利润一般只有100元左右)。

此养殖模式比传统养殖模式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适宜种植的牧草品种很多。直接鲜喂黑麦草、红薯藤等菜叶,或将新型皇竹草、台湾甜象草先放在清水中浸泡一下或切碎加入饲料中饲喂。牧草可以占到饲料总量的15%。

2.发酵床养鸡+牧草种植

以200平方米发酵床为例,发酵床的建造成本约1万元,可以使用6年左右,饲养4个月出栏的土鸡,每批可以饲养1000~1300只鸡,年饲养3批。鸡苗和饲料成本18元/只左右,资金少或初次创业仅需投资20000~25000元。发酵床养鸡效益要好于传统规模化养鸡,每只鸡的养殖利润一般在5元以上,最低年利润可达15000~20000元,扣除1年1650元的折旧费(按建造成本1万元、使用6年均摊计算),如果结合使用廉价的发酵饲料、优质牧草、农家饲料,则利润更可观。

如果饲养阉鸡,200平方米发酵床可以养殖1000只左右,年出栏两批,综合成本为27元/只左右,每只利润10元左右,如果结合低成本养殖,则效益更加可观。

如果实行半放养模式,则可以适当增加饲养数量。

鸡不适合饲喂红薯藤,饲喂黑麦草最好,其次是台湾甜象草,两个牧草品种可以错开种植,保持四季牧草供应。牧草可以占到饲料总量的20%。黑麦草直接饲喂,甜象草直接饲喂或切碎拌料饲喂均可。

3.发酵床养鸭[以养殖北京鸭(樱桃谷鸭)为例]+鱼塘+牧草

鸭子养殖周期短、见效快,可以根据场地和资金情况快速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在低价或淡季时暂停养殖也非常简单。

200平方米的发酵床养鸭大棚的建造成本约为1万元(包含人工费。如果是自己建造或旧栏改造,则成本更低),一批可以养殖北京鸭600只(麻鸭1000只)左右,投资1.3万元即可进行养殖生产,45~50天出栏一批(也就是说,从开始购买鸭苗饲养到体重3.5公斤出栏时只需要45~50天),料肉比约为2.2∶1(麻鸭约为2.8∶1),需要饲料约15元,鸭苗价格1.3元,综合养殖成本19元左右,肉鸭市场批发价在每公斤6.6~7.0元,每只肉鸭的销售收入在23元左右,利润约为4.5元,扣除1~1.5元的死亡等因素损失,每只鸭子平均利润约为3元。

养殖一批(600只)鸭子,利润为2000元左右,一年至少可以养殖6批,一个200平方米的发酵床养鸭,年利润可以达到10000元(扣除了2000元发酵床建造折旧费)。

如果建造2000平方米发酵床养鸭,年利润就是10万元。

牧草需要切碎饲喂,并可以占到饲料总量的30%。

计算利润前,可以自己到当地农贸市场了解一下行情。

除了上述三种模式,其实还有其他养殖模式可操作,如发酵床养蛋鸡+牧草+蝇蛆、养鹅+牧草、豚鼠+牧草+蚯蚓、特种水产(蛙、甲鱼等肉食性水产动物)+蝇蛆+蚯蚓+牧草(饲喂草鱼)……实施项目是多种多样的,投资者可以到当地的农贸市场进行充分了解后再实施。

篇5:先进农民事迹材料

一、立足高端,带头养猪致富

依靠科技,着眼长远,配齐电脑、打印、网络、通讯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新建办公楼一栋,办公面积约350平方米,仓库和饲料加工房及职工宿舍约200平方米。一期投资建成猪栏四栋,建筑面积达余平方米,可存栏生猪1200头。二期发展母猪群,建设现代化母猪栏一栋,可保障120-150头母猪的正常顺利生产。母猪产房车间一组,高位产床21套,妊娠限位栏60套,可以存放可配母猪20余头;保育栏一栋,可容纳保育小猪200头左右,后备母猪栏可存放30头。母猪栏完全可以胜任120-150头母猪的自繁自养的全过程。猪场自开始建设,今年头期和二期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处于建筑高峰。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出育肥猪500头,存栏育肥猪200余头,母猪110头,种猪2头。此场所有种猪群,由长流畜牧公司引进,有效地保障了种猪群的健康发展。

二、立足环保,大搞立体养殖

为了充分发挥猪场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内部强化猪场安全,做消毒室和门卫室,安装现代化的沟通无线装置,确保猪场万无一失;新建水井两口,水塔两座,满足了工作人员和猪群30立方的日用水量;加强环保,新建造沼气池、干化池各一座,及时处理生猪粪便。同时计划增加沼气池两座,保障场内冬天取暖工作,甚至可满足对外供气。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全面立体发展,王德意还承包村里300余亩荒山,新开挖三口鱼塘,已种植树苗4000余株,现在正在进行荒山改造,改造后可种植树苗3-4万株。

三、立足拉动,促进共同发展

篇6:十佳农民养羊个人事迹

本新闻来源:常德日报,2013年11月3日,新农村,新农民版面,主人翁是黑山羊养殖基地创始人-唐佳艳。讲叙的是一段农村创业的励志故事,她是农村百姓养殖的典范,以下内容希望能给在农村的朋友一些启发。

羊状元唐佳艳

□本报记者 帅泽鹏 实习生 帅兵

她养殖的黑山羊走进了全国11个省市、29个地州市,共 212个区县市。

她的生态养殖技术和成果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中央党校教授和国内10多家知名企业、公司的负责人来到她的养殖基地调查研究和考察指导。

她曾获得鼎城区首届“十大杰出农村青年科技带头人”,常德市“十佳农村青年科技带头人”,湖南省“养殖女状元”,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她就是鼎城区养殖行列响当当的女中豪杰——黑山羊种苗繁育基地总经理唐佳艳。

唐佳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1982年,她出嫁来到了沧山乡彭家桥村7组。当时,家里条件差,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改变现状,唐佳艳思索着,盘算着,终于有一天,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家边有成千上万亩的大山和青草,何不利用起来开展养殖业?

说干就干。1993年,在耐心说服家人后,唐佳艳便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来“启动资金”,从外地买来7只小黑山羊,在家里搞起了小规模的养殖。没有帮手,她一个人尽情地忙碌着,白天放羊、给水、扫栏、观察、喂药,晚上就看书学知识,学技术。每天都重复着这些事,那时,村里人都叫她“牧羊女”。

唐佳艳做事认真仔细,对小羊照顾周到,黑山羊自然健康成长,很快,黑山羊就从7只变为20只。精明的她抓住好时机卖掉10只,收获了养殖的第一桶金。

实践出真知,经过不断摸索,唐佳艳的养羊技术逐步提升,总结出了一套养殖黑山羊方法。几年下来,她的羊群由200只发展到500只,名气越来越大,每年的收入也是越来越多了,养殖基地也摇身一变成为黑山羊养殖试点示范基地。

1996年,眼看自己的黑山羊事业发展越来越好,唐佳艳便成立了伟艳黑山羊养殖场。带着自己的养殖团队,她将以前的各类山羊品种优中择优,并进行改良换代,培育出了优良的黑山羊品种和黄羊品种,命名为“伟艳黑山羊”和“湘宴黄羊”,成为了湖南省特有的山羊系列。

有了好的品种,要想羊好,关键在于饲料。唐佳艳和团队专心钻研,培育出了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皇竹草、扁穗牛鞭草等高产牧草,营养极其丰富。特别是他们拿出的山羊食草营养搭配的饲养方案,为山羊摄取多种所需能源,加之圈养与放养相结合,使得山羊长势旺,繁殖能力快,实现了年出栏黑山羊上万头的佳绩。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尝到养羊甜头的唐佳艳,觉得应该带领周围的农户一起发家致富。刚开始,一些村民胆子小,不敢养殖,担心羊多了卖不出去,怕亏本。了解村民的想法后,唐佳艳把养殖工作交给老公,自己整天在外跑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的时间,她总算有了收获,多家羊肉馆和酒店都愿意和她合作。

有了销售渠道,有了唐佳艳的承诺,村民们都放下心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养殖黑山羊的行列。作为领头人的她总是加班加点,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技术,提供帮助,并一对一地进行现场培训,手把手地教。在她的帮助下,不少人都发起了“羊财”,如今,她用心血培植的41个黑山羊养殖场分布在桃江、安化以及周边五个乡镇。

作为一个事业性的“女强人”,唐佳艳有着一颗菩萨心肠。村民汪得胜家中80多岁的老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以前,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一年到头家里也没有什么收入,寒酸得很。她知道后二话不说,就让汪得胜到养殖场上班,有了稳定工作,汪得胜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开始逐步改善。

唐佳艳没有满足,目前,她又有新的打算,准备雄心勃勃进行第二次创业。“接下来,我想开展珍稀野生动物的养殖。”说起未来,唐佳艳很是坚定,看来,这位“羊状元”心里早有计划。

看着信心满满的唐佳艳,记者相信不久的将来,她将会闯出另一片天地。祝愿唐佳艳的养殖事业在鼎城,在常德,在神州大地越来越红火!篇二:老龄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老龄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老龄先进个人条件:

1、高热心老龄事业,认真贯彻党的老龄工作方针、政策,努力钻研老龄工作业务,并联系当地实际,开创老龄事业新局面,成绩显著。

2、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支持,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关心老年人的疾苦,兢兢业业为老年人服务,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事迹突出。

3、上级老龄组织布置的各项工作,完成出色

热心老龄事业 洒下一片深情

--中共扎赉特旗委书记刘振财同志抓老龄工作先进事迹

刘振财同志自xx年担任中共扎赉特旗委书记以来,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关注老龄事业的发展,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他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上心上手,亲力亲为,始终把老龄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创造性地开展老龄工作,切实解决老龄问题,坚持不懈地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使全旗的老龄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在扎旗老龄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倾注了心血和汗水。

一、用战略的眼光看待老龄工作,建立老龄工作保障机制

二、用务实的精神推动老龄工作,积极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他热心老龄事业,关心老年人,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受到老年人的广泛赞誉。今年他及时组织召开旗委常委会和相关会议,形成了启动社会福利院和光荣院的决议,目前社会福利院和光荣院正在筹备中,“两院”的建成将有效解决扎旗养老问题。努力提高老年人生活待遇:一是对90岁以上高龄老人每人每年发放600元的生活补助金;二是对60岁以上老人发放老年人优待证;三是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医疗保险,乡镇以上医院均为老年人开设专门的门诊,设立专门病室和病床;四是在农村低保工作中,优先照顾生活困难的60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扎赉特旗属于国家贫困旗县,在地方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100多万元改建和扩建了全旗敬老院。以上种种措施使老人们最低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三、用积极的态度开展老龄工作,大力弘扬尊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做好老龄工作,加强宣传动员,增强全民的老龄意识、养老意识和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尤为重要。刘书记特别重视老龄工作的宣传,近在他的动议下,将《老年法》和《条例》的学习纳入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范围,将老龄宣传纳入精神文明创建的活动组成。通过广播、标语、板报、座谈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宣传方式,向全旗群众广泛宣传人口老龄化,宣传老年人的重要社会价值。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上尊老、养老、助老的先进事例,谴责社会上歧视、虐待,甚至伤害老年人的不良现象,在全旗树立起了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营造了敬老维权的良好氛围。

四、用丰富的文体活动助推老龄工作,充实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焕发老年人青春、发挥老年人的余热,刘书记要求全旗各级干部和老年协会工作人员,大力鼓励老年人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常年组织老年人开展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活动,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旗现有老年秧歌队、门球队、柔力球队,只要有重大节日,都有老人们身着彩服,载歌载舞的身影,展示了老年人的风采,舞出了老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一年一度的全旗各乡镇“农家乐”杯和各村嘎查的“村村乐”杯门球赛以及柔力球、太极拳、大秧歌表演,已经成为全旗老年活动的品牌赛事。目前194个嘎查村已有70%建立了老年人体育组织。在老年人文化阵地的建设上,刘书记也舍得下大力气投入。新建1050平方米的活动大楼,极大改善了老干部的活动环境。中心设有棋牌室、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健身房、门球场和网球场等各类文体活动场所10余个,可同时容纳400人活动。内设书画、棋牌、乒乓球、门球和综合文艺5个委员会。坚持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每年举行12次以上的大型比赛。近年来,扎旗老干部门球队在全盟门球赛中多次获得冠军,曾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老年门球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年思想政治工作,我旗以做实、做细、做活、做深为原则,每年至少三次组织老人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农牧民法规知识读本》等内容,通过开展政策、形势、民主与法制,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增加了法制观念,划清了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引导老年人在全旗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上发挥余热。

他一直把关爱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为了落实“老有所医”,我旗每年给老人们出钱做定期体检。对于患病老人,我旗都进行慰问探视,病情严重的,我旗还积极组织捐款,为解决医疗费出力。同时每逢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刘书记都要下基层走访慰问老年人,送去慰问金或慰问物;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养老场所,让更多的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环境。

在刘书记的关心支持下,如今的扎赉特已形成了深厚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大爱无声—追记全国老龄工作先进个人任建林“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要你把它放在群众利益的天平上,就能掂量出它的分量。”

20年一如既往,20年兢兢业业,这需要一种怎样的精神?我们从任建林仅仅50岁的生命轨迹里找到了答案,那是对老龄事业的忠诚、对老年人执著无私的爱。

1987年,30岁的任建林调入山西省晋城市老龄委工作。尽管许多朋友劝他换单位,但他笑道,工作哪有贵贱之分?干任何工作都得有一种精神和一个好的态度。

任建林是一个专心的人。初到老龄办时,领导安排他从事文字材料写作工作。然而这让“先天不足”的他犯了难,因为1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要拉扯6个儿女长大,他不得不在15岁时离开学校到工厂上班。尽管后来在部队自学了一些文化知识,但他对公文写作接触得不多。为了胜任工作,他自费购买书籍学习。有时,为了写好一个材料,通宵达旦,反复修改,眼里常布满血丝。那时他刚结婚不久,每当妻子甘贺荣有所抱怨,他都耐心解释。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任建林的努力就得到了认可,他撰写的经验材料经常被国家级或省级老龄刊物发表。

任建林是一个用心的人。挑起大梁后,他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礼拜天,一年里有200多天在基层、在老年人家中度过。他走遍了晋城市的6个县区,70多个乡镇,1000多个行政村,走访过几千户老年人家庭。每到一地,他都要同党政分管领导交换意见,同老年人促膝谈心,同当地老龄干部探讨工作。经过不懈努力,他探索性地提出了“五有”、“两地”农村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模式和标准:在小康村要建立“五有”,即有老年活动室、有尊老敬老制度、有养老补贴金制度、有老年福利基金和老年创收基地;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村,要建立“两地”,即有老年活动基地和养老创收基地。

他还在实践中建立了检查、验收、考核奖励制度,解决了农村老龄工作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这一制度的提出和推行,使基层老龄干部理清了思路,老年人得到了实惠,基层老龄工作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晋城的经验得以在全省推广,当时的全国老龄办领导对此高度评价道:“这是农村老龄工作的创举!”

献爱心敬老一条街、趣味游园活动、医疗助老活动、孝心经验交流会??为了营造尊老敬老的氛围,任建林东奔西走,找政府、进企业、拉赞助,做到了每年一项大活动,年年都有新花样。

任建林还是一个有心人。他身上总装着个小本子,把工作中的问题、难点、经验一一记录下来,20年竟有了几十本。他编撰出了反映晋城老龄事业20年发展历程的《晋城老龄工作》(一、二),并创办了《老龄问题研讨》,编发晋城老龄工作信息。

“干老龄工作必须带着感情。大凡老人找上门来,都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如果我们态度不好或将他们拒之门外,就是伤了他们的心,也就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任建林对老年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20年来,经他亲自接待和处理过的上访老人就达100多起,没有一件搁置,件件都得到了落实。1996年,阳城县气象局一位老同志因房产问题与儿子闹得不可开交,把儿子告上了法庭。任建林闻讯,立即驱车找到了这位老同志。倾听了老人的诉说后,他把老人的儿子和其他亲属召集起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事后,老人逢人便说:“是任主任给我晚年生活带来了幸福!”

特困老人的冷暖一直牵动着任建林的心。在一次慰问泽州县一位特困老人时,看到老人居住的危房和破烂不堪的被褥,他眼里涌出了泪水,回头对乡里和村里干部说:“不能看着老人挨饿受冻。”临走,他悄悄从自己身上拿出300元钱塞给老人。乡里村里的干部随即召开会议,将老人作了妥善安置。为使晋城救助特困老人形成长效机制,他争取领导支持,建立了高龄特困老人救助基金,并列入了财政预算,市级为20万元,县级为10万元,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一次性救助固然能解决老人的燃眉之急,但如何能使困难老人脱贫?经过较长期思索,一个“造血”方案在他的脑子里形成了。于是,一个“开发式”扶贫助老的方案开始在全市启动,在陵川、高平、泽州、阳城、沁水等县(区)实施了种植土豆、养兔、养羊、栽桑养蚕、养蜂等项目,并为困难老人家庭扶助两只成年母羊,母羊生小羊,这项工程使老人有比较固定的经济来源,从而达到脱贫的目的。

任建林成了老年人特别是困难老人的家中常客,他经常和同志们讲,尽管老龄办没权、没钱,甚至在许多人眼里无足轻重,但我们不能自暴自弃,要为老年人多办实事好事,才能体现出我们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在任建林身体力行的带动下,晋城老龄办的同志们都把老人当作亲人对待。xx年8月,在省老龄办组织的《老年法》执法检查中,检查组对晋城市的老年维权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晋城老年维权走在了全省前列,成为全省老龄工作的一个标杆。

“轩儿,你到爸爸的办公室把那些荣誉证书拿回家,那是爸爸最贵重最珍贵的东西,这也是爸爸留给你最好的财产。”篇三:个人事迹材料

坚定信念 用奉献谱写绿色华章

该同志扎根林业基层一线,二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艰

苦奋斗,用真情和汗水践行了“服务家乡、造福乡亲”的人生诺言。

赤胆忠心,他是百姓的至爱亲人

工作在艰苦山区的李凤军,没有自暴自弃和怨天尤人。有

多少次机会,组织要选派其到条件更好的局机关工作,都被婉言拒绝了,用他常说的话“职位高低不重要,事业尊卑无所谓,只要有利于地方发展,踏踏实实为山区百姓做点实事才是根本”。多年来,他走遍了村村寨寨,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群众拿他当亲人,他拿自己当群众。2006年经过全面的调查分析,为了更好发展林果业,为百姓谋福利,他建议将四道沟乡作为全县果树基地专业乡,从果树栽培的技术指导到棵棵苗木的精心管护,他坚持做到不放松、不懈怠,用百姓的话说:“他对待这些果树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已建成总面积超2万亩的果品生产基地,年均产果品2000余万公斤,远销北京、天津、广东、上海等地,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农民年人均果品增收2600元,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四道沟乡也成为全县果树示范基地。

百折不挠,他是事业路上的拼命三郎严要求、重质量,狠抓工作不放松。工作以来,就没一刻

闲暇过,组织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中德合作造林等国家重点

工程项目十几项,累计完成造林达20余万亩。在项目建设过程

中,他始终工作在一线,生活在一线,服务在一线,从造林项

目外业调查设计、整地栽植到苗木起运,全程跟踪,全程监控,通过务实高效的努力工作,所属区域造林合格率达100%,造林

成活率均在85%以上,工程建设全部达到了技术标准,创建了重

点示范造林工程12处。2007 年组织指导的合作造林工程示范

区建设,被评为省级示范工程;2006年省、市、县领导和专家,对其组织完成的容器育苗造林示范工程给与了高度好评; 2007 年组织实施柠条饲料林工程,面积9500亩,为农民脱贫致富舍

饲圈养奠定了基础;2011年至2013年在种畜场指导完成合作造

林工程2300亩,辐射带动了区域工程建设发展,被列为精品示

范工程。

勤谋划,创新举,大步迈进推发展。“三位一体”,林业发

展新思路。发展林业产业,是推进全县林业建设重要要求之一,是强县富民的有效途径。他一直把学习当工作抓手,边学边干,边干边思考,时时刻刻不忘创新理念,积极探索发展林业产业

新思路,创立了“三位一体”的林业发展新模式,即,林苗一

体化。以栽植果树为主,油松、樟子松容器为辅,在果树未达

到盛果期以前,培育出售油松或樟子松城市绿化苗木,实现经

济效益无间隔。林畜一体化,通过林下养禽、林下养畜等有效途径,建立协同发展的新途径。近年来,发展扶持养猪户5户,新建60平方米圈舍四处,整修50平方米圈舍一处,养猪142 头,架设围栏1450延长米;发展养羊户2户,建圈舍2200平

方米,养羊300只,架设围栏1300延长米;支持养鸡户3户,养殖1500只。林产一体化。在适宜经济发展地带打造经济沟,建设采摘园,栽植樟子松、油松、云杉、桦树及各种花灌木,真正实现林业产业综合协调发展。“五技术六模式”,植树造林

看新招。该同志在全县率先推广了截干造林、地膜覆盖、使用

保水剂和生根粉、品质型定点技术等五种新的造林技术,创造

了灌草混交、乔灌混交,大密度栽植灌木、草田林网等六种造

林模式,率先试用推广了油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在治理干旱

阳坡及贫瘠地块上收到显著效果,已在全县普及推广。特别是

针对所属区域的荒山绿化现状及立地条件,创造性的探索和总

结了补植型封山和生产型防护林两个造林模式,实践证明,这

两个造林模式不但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使各树种之间的配臵

更合理化,而且提高了造林成功率和造林成活率,更加有效地

发挥了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换来了群众的满意,该同志2004被评为“河北省林果技术能手”;2004、2005 和2009分别被县政府授予“三等功”; 2009被政府授

予”二等功”;2011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森林草原防火先

进个人”;2007和2012被县政府授予嘉奖;2013被评为“第四届道德模范”。

坚守使命,他是国家资源的守护神 为管护好国家森林资源,该同志以鲜明的森林法制为依托,以强劲的管护举措为手段,组建了一支120人的专兼职护林员

队伍,形成了乡、村、组、林农一体化的护林网络体系。有群

众反映清明节上坟烧纸引起了坟边草地起火,虽得到及时扑救

未造成事故,但这却引起了他高度重视。怎样解决野外植被迅

速恢复与预防上坟烧纸引发火灾的矛盾,令他寝食难安,经过

调查研究,最终他提出了秋冬割灌和上坟登记制度,即秋冬季

及时割灌,同时,上坟前先登记,村、组派人监护,方案一经

实施,成效显著,在全县推广实施。治理乱砍滥伐、滥采滥挖、滥捕乱猎行为,该同志更是严肃处理,毫不留情,近年来,先

后制止林业违法行为16起,处理违法人员21人,教育了群众,震慑了不法分子,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多年来辖区内

篇7: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xx村地处多山丘陵地带,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仅靠种地致富,困难重重,特殊的地理环境迫使村民必须走出村子,开拓一条富裕之路。1995年,25岁的郑不甘心守着一份薄田,过贫苦的日子,背着简单的行囊,加入到农民工行列,来到浙江一家纺织厂做修理工。也许是和纺织机器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从此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纺织行业。刚进厂的那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最受煎熬的,由于技术不是很熟练,常常为不能及时排除机器故障急得满头大汗,甚至被扣薪水。然而,任何困难都阻挠不了他留下来专心学一门技术的决心。为了提高技艺,他勤学苦练,多向别人请教,不怕脏活、累活、苦活,不断磨练自己,突破一个个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练就了一手硬本领,学到了技术,开阔了视野。工资也由原来的几百元涨到一千多元,成为厂里人人皆知的技术骨干。

2008年是郑已经在纺织厂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其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看一看。这时候的他也已经是月薪3000多元的技术能手,家境也一天天在改变。照理说,有得心应手的工作,有高薪的收入,郑应该很满足了,可是在他内心隐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

2008年下半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他所在的纺织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订单减少,产量急剧下滑,效益逆转,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经过十几年生活和工作,就要离开厂子的时候,他站在静悄悄的生产车间里,摸着蒙上一层灰尘的机器,心情异常复杂。十几年的经历如电影般在脑海里播放,如何让机器再转动起来的思索萦绕心头。一个人富不算富,回乡创业大家富,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积累的管理经验,回家自己创办纺织厂的念头油然而生。

此时的xx镇党委、政府正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的各项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相关措施,向远在异域他乡的农民工发出来自家乡的殷殷召唤。2008年10月,郑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考察之后,毅然决定返乡自办工厂,从农民工转身当老板。缺少资金,他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没有厂房,他腾出了老屋;买不起新设备,就从原来工作的工厂购买已经废弃的设备。运输、安装、调试,凡事都要亲自动手才能放心,常常累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x纺织厂终于在一阵鞭炮声中开工了,久违了的机器声又响了起来。

x纺织厂一成立,就吸引了附近返乡农民工前来应聘,甚至还有浙江的农民工慕名而来。如今已经解决6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工资由底薪加计件相结合,月薪达到1600——2700元,工厂月产值达200万元左右。随着规模进一步扩大,按照计划,将来扩产后,可解决120人就业,年产值近3500万元。为了避免走原来所在工厂失败之路,郑吸取教训,改变思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从原材料、花色、制作上严格要求,严把质量关,以质量求胜。并与世界接轨,接国外订单,产品远销韩国,用来制作高档西服,只有一部分销往国内。随着业务不断扩展,郑接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深入,万马齐喑的市场状态下,一枝独秀,于危机中抢占商机,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2010年已纳税320余万元。

篇8:农民生平事迹介绍

1 树立坚定的信念, 加强自身的修养

在每年的学习和教育工作中, 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老师、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不仅是学校教育职能的实施者, 人类文明的传递和传播的专职人员,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更是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和幸福的具体意义上的决定者。在这个意义上, 我确信教育的力量, 也确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才干, 都可以教育。即使有某些缺点和错误的学生, 只要对他们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也能使他们转变好。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 我树立了坚定的教育信念, 要把自己的青春、才华全部献给自己的学生, 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这朵朵蓓蕾。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和引导人, 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传道之人, 必先闻道”。塑造他人责任的人, 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为此, 我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身立教, 为人师表,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身教重于言教,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使处于求知时代, 模仿能力极强的青少年阶段的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2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首先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增强时代意识, 要用进取精神、独创意识和民主风格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观念和思维方式, 跟上时代的步伐, 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学生眼中的教师是伟大的, 他们或许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薄, 甚至吹毛求疵, 但却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为此我潜心钻研教材教法、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不仅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 熟悉学科的骨干知识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网络联系, 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在教材教法上石落窠臼, 承担起学校的教学科研项目, 广泛涉取各种知识, 适应时代潮流, 在学生面前树立“问出都知道”的形象, 深刻研究教育学、心理学, 教学指导方面的知识, 更新教育理念, 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的教改成果运用在示范课上引起了广大听课老师和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并有教育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

3 确立奋斗目标, 培养富有活力的班集体

作为一个班主任, 在每届新班开始时就果断而不容置辩地提出要求作为集体必须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我确立了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 使学生由近到远, 由易到难地克服不足, 逐步得到发展。

在目标指导下, 我还从选拔培养班干部健全班委会组织入手, 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当接到一个新班时, 我一般不急于配备班干部, 只是先指定临时负责人抓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了解, 待积极分子有所涌现, 再通过委派和选举两种方式提拔班干部, 一旦产生就严格要求并培养他们, 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 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并使他们谦虚谨慎、认真负责、以身作则、团结全班同学一道前进, 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核心作用, 结果使我所带的班级总是纪律严明, 令行禁止, 常被评为校级、区级和市级优秀班集体, 一手培育的多名学生干部不仅在校期间表现突出, 被评为各级优秀学生干部而且参加工作以后, 表现出极强的工作能力, 为学校赢得极大的荣誉。

4 启发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好功课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教导学生学好功课是班主任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督促和检查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 一个班的学习成绩高低与这个班的班主任是否注意抓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 为此, 要首先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学习动机和态度教育, 我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和科学家勤奋学习的生动事迹来教育和激励学生, 并进而逐步使学生有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发奋学习, 为科学发展而献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 我加强学生纪律的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我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 遵守课堂纪律, 按时完成作业, 不在自习时间喧哗, 影响别人学习。另外, 我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我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性格、爱好, 指导他们改正不当的做法, 完善较好的学习方法, 并请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组织学生交流, 介绍学习方法并加以研讨和改进, 经过这些卓有成效的具体工作, 学生逐渐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 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5 组织学生进行各项有益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 丰富和活跃他们的课余生活, 促进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课余时间, 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爱好, 根据他们的特点, 动员并组织成立了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 使全班学生在规定的课外活动时间内能积极参加多种活动, 如英语角、奥赛兴趣小组等。此外, 我聘任有关教师、家长作为课外活动的辅导员, 使学生确实在课外学到了知识, 发展了能力, 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 我采取了有力的措施, 及时解决, 推动了班级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做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真正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为学生拓展视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校园文化生活起到了和谐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林黛玉葬花下一篇:槐泗学校小学部养成管理质量提升实施方案